劳动实践过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9:02

劳动实践过程篇1

(一)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开展劳动实践技术教育是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开设劳动实践课程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能力。特别是农村中学,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不同地区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实践课程,既可以深化农科教结合,也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基本技能培训,为他们走向社会提供一技之长。

从课程本身看,由于地区情况不同、教育水平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所以国家没有推出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很多的教材都要通过校本研究来实现。通过开展劳动实践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广大教师从“书本知识”型向“一专多能”型发展。

(二)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普九的需要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有利于初中学校学生巩固率和毕业率。众所周知,初中毕业生不可能都升入普通高中,其中一部分要就读于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劳动实践课有利于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将来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进而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劳动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商业经营、企业管理、手工技术、农业技术等等。把这些鲜活的内容纳入教学体系,成为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本身就是改革的结果。通过开展劳动实践教育,让学生在校除了接受正规义务教育外,还学到了初步的生产技术。城市学生将来可以为职业教育打基础,农村学生回乡后可以凭科学技术致富。劳动实践课本身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那些学科知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找到新的兴奋点,同时可以转变家长观念,支持孩子参加劳动实践,学到一定的适用技能。

(三)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发展学校特色

培育办学特色是近年来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渠道,也是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的亮点。加强实践场所建设,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使初中学校成为为上级高中输送合格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基地,正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是一项计划性、目的性很强的工作,学校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劳动实践又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可以通过课题研究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学校的特色。实践证明,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研究有利于发挥“科研兴校”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课程改革中,许多学校由于深入开发劳动实践课程,开展实践活动,理论上深入探索、实践上大胆尝试,使劳动技术教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个特色。

(四)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级各类人才,特别是实用型技术人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不同,初中学校是学生知识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分流的第一个节点,每所初中学校都应该面对这个事实,不应把升入重点普通高中作为学生的唯一出路,而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选择适合个人发展的道路。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为学生提供参加实践活动的空间,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城市里有充足的工业、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资源,农村有充足的自然资源,种植业、养殖业、林产品采集与加工业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建设劳动实践场所,既可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又能形成初步的职能能力,为他们将来接受职业教育打好基础,是直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最佳途径。

(五)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提高学生素质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中学毕业生中的一部分将直接参加社会生产实践,成为建设家乡的主力军。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水平将决定为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的知识学习是满足不了经济建设需要的。改变重知识教育轻实践能力培养的观念,形成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观念很有必要。通过开设劳动实践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生产实践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学习一些初步的劳动生产知识,是形成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调查表明,多数中学生毕业后想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致富,但由于在校期间没有学会基本的劳动技术,缺少管理学知识,往往是有创业热情,缺少创业本领,有的农村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种植、养殖、管理技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致富的进程。学校开展劳动实践技术课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的实用技术和掌握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正是他们未来成长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二、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主要渠道

(一)加强领导,形成保障机制

学校和地方联手,成立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和管理的双重组织机构,将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纳入学校规划之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充分调动教学、后勤等多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广大教师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并确保学生安全。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劳动实践行为。重点建立《劳动实践场所管理制度》、《学生劳动实践课备课上课制度》、《劳动实践课专业教师聘用制度》,保证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要求得到落实,管理人员得到保证。劳技课教师可以采用本校培养和外聘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方法解决。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所需资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与当地政府、企业、乡村联合开发共同使用,互利互惠。场所建设应以技术含量高、规模适当的原则,避免重投入、轻产出的情况发生。

(二)挖掘资源,丰富活动载体

结合当地资源情况,综合开发劳动实践场所建设项目。

挖掘校内资源。部分学校原来有校办工厂的,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提高技术水平的方法,直接用于劳动实践活动基地。职业教育中心的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与基础教育共享,对中学生开放,定期组织中学生参与实践,让他们有锻炼技能的机会。

依托企业资源。一般学校的周边企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很多,需要我们去开发与利用。如,农村的生态保护区、家禽饲养场、农作物深加工等,城市的各种企业和商业网点以及服务行业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实践基地,也可以与这些单位签订实践合同,将其确定为学校的劳动实践场所。

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解决教育人才问题。可以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管理人员和教师参加管理教学和专业技术培训,选派素质好、懂技术的教师到劳动实践场所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让这些教师在职务评聘、工资、福利等方面享受与其他教师同等待遇。特殊实践活动可以聘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和管理人员,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三)精心组织,保证教育效果

学校要把学生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与实施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劳动实践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形成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打好基础。

保证实践课程学时。学校要按有关规定,在各年级开足劳动技术课,为实践课开辟专用学时。教师要认真备课,深入挖掘实践资源,全面测试学生实践能力。学校教学检查要将劳动技术课的备课、上课、测试等列为必查内容。

合理安排实践课内容。按照地方特点,不同年级安排不同内容,共同课程可以选取环境教育、生态教育、管理技术科学、经营技术。专业课程方面,农村学校可以重点选择农业技术教育内容,如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定期组织学生到实习场所进行劳动实践。城市学校可以选择手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网络工程技术、商业经营管理等内容,聘请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开展劳动实践理论研究。学校要有计划地利用教育科研手段,加强对劳动实践课程的研究,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实践课程教育教学论文。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结合课题研究编写校本教材,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使用。

(四)科学管理,提升“三个效益”

发挥劳动实践场所作用的关键在于加强管理。实践场所要发挥好作用在于实现“三个效益”,即育人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育人方面讲,劳动实践场所本身就是教育基地,管理得当,使用得当,其育人效益是不言而喻的。从社会效益看,发挥劳动实践场所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既为地方经济服务,也提高学校声誉,带来可观的办学效益。从经济效益看,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和作用,可以直接为学校带来经济收入,解决办学经费问题,促进学校发展。劳动实践课程的开设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保障措施

劳动实践过程篇2

一、新课程条件下的劳动技术课有被削弱的趋势

1.劳动技术教育被研究型学习等新型课程所代替

新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综合性课程。大多数的学校和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选择了具有时代色彩的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教育,几乎没有学校开设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即使开设了学生也不愿意选择。劳动技术课也就形同虚设。

2.劳动实践基地已经被占用和荒废

在80年代—90年代建立起来的劳动课实践基地,由于现在劳动课不能正常开设,大多数原来的劳动技术教育基地被改做他用,只有少数被转为综合实践基地,如学校农场,校办小工厂等劳动教育基地,大多数已经转卖或被社会占用,劳动课的开设失去了条件和可能性。现在许多学校因没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而不能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要求。

3.新型的综合实践基地缺乏劳动教师教育的条件

现在新建设的综合实践基地是按照新的研究型学习的要求建设的,许多综合实践基地不适应劳动技术课教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新的设施,没有与劳动技术课教材的教学内容很好对接,综合实践基地的实践内容主要是对现有的自然资源的参观、绘画、摄影等,没有以劳动为内容的实践内容,达不到劳动实践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反而被削弱和冷落,导致了中小学劳动技能的下降和劳动观念的薄弱。据对学生劳动技能情况的调查,现在60%以上城区的中学生分不清庄稼的类型;自己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和叠衣服;有的学生连烧开水都不会,更不用说一般的劳动技能了。许多学生由于没有得到劳动锻炼,不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不爱惜粮食,浪费饭菜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家里,许多学生不愿意帮助家长做家务,在学校不愿意做值日,劳动观念的淡薄等导致学生的道德素质下降。劳动技术课的冷落和停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非常明显。

二、新课程条件下劳动技术应该加强

1.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要加强规划

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更加淡薄,许多学生不知道劳动的作用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浪费粮食和食品的现象十分普遍。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不单是培养劳动技能,更为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增强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城区的中学生,一直生活在城区,很少有机会接触劳动,加强劳动技术课教育是新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能因为新课程的开设去代替劳动技术教育。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是不可替代的新课程的重要内容。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就要加强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规划,真正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的重要内容,从实际出发安排好劳动技术教育。在开设好与新课程配套的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同时,还要加强劳动技术教育,要明确规定劳动教育课的开设时间和内容。

2.综合利用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过程中,学校要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合理利用现有的劳动教育资源。在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中要有劳动教育的场地和设施。充分利用原有的劳动教育基地和综合实践基地的设施,通过增加部分相关设备、设施,在保证综合实践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劳动实践活动,保证中小学生在综合实践基地很好地完成劳动教育的教学任务。要不断完善劳动技术教育条件,达到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劳动实践过程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实问题;对策

劳动教育具有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关键一步。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劳动课程流于形式、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等现实问题。如何更好发挥劳动的育人价值是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点。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职业院校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为育人机制,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在实践教学、专业实习、生产见习中处处体现劳动因子。但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需进一步解决。1.劳动课程流于形式。近年来,虽然高职院校很重视劳动教育,但因课程认知片面化、课程内容刻板化、教学方式单调化、考核方式随意性等原因,劳动教育课程边缘化和形式化严重,劳动教育内涵有待提升。一是课程认知片面化。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认知不清,使劳动教育沦为“没有劳动的教育”和“没有教育的劳动”;部分教师将学校开展的勤工俭学、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等同于劳动教育课程,或以象征性的体力劳动代替系统性的劳动教育;有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因而在劳动课程教学中重技术技能教学、轻思想观念引导。二是课程设置简单化。由于劳动教育课程在目标、内容、评价以及投入等方面的统筹不够,缺乏整体性的课程设计和开发,导致课程设置简单化。部分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课程等同于专业实践课程进行设置。三是课程开展形式化。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要落到实处,“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更不能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使学生的身体完全置于劳动之外,要严格禁止弄虚作假和走过场的形式主义。部分学校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用语言讲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劳动价值、劳动场景、劳动流程,希望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劳动技能;部分学校热衷于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宣讲。这些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但缺少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很难接受到实践锻炼。2.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由于制度构建的过程性和复杂性,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制度缺乏规范,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一是劳动教育结构性失调。部分高职院校为提高自学考试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劳育”的现象,劳动价值观培养被忽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部分高职院校受功利化思想和就业率考核等因素影响,片面注重劳动产生的外在价值,鼓励学生将劳动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技术技能手段,忽视劳动的内在价值;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因资金、精力、资源等投入不够,导致劳动教育开展动力不足。二是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的方方面面,需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需要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全情投入,需要各级教学单位参与落实,需要强有力的教学、管理、考核、激励制度予以保障”。三是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科学的内容设计、完善的课程体系、优质的实践平台、充足的师资保障、规范的评价体系。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容模糊,局限于社会实践;劳动教育资金投入有限,校内劳动实践场地和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校外劳动实践平台较单一;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劳动教育指导教师一般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兼任;劳动教育评价以实践活动报告为主,忽视过程性评价和指导;劳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在校园形成浓厚的劳动氛围和劳动文化。

二、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导致劳动的育人价值发挥不足。因此,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占比,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1.强化劳动价值观的教育。首先,强化劳动教育价值认同。高职院校应明确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性质,抓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目标,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作为整体统筹考虑。学校领导和教师应精心设计劳动课程和劳动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劳动对于国家繁荣、社会进步和个人成才成长的价值,增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其次,培育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高职院校应重视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道德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激发劳动热情和劳动意志,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新时代劳模精神,包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引导学生尊重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成绩的劳动模范,树立崇高的劳动理想。再次,增强劳动自觉、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既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强化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新劳动的意识、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又帮助学生学习满足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新的劳动技能、实现全面发展。2.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要以科学的顶层设计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认真研究和处理好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劳动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一是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关于劳动和劳动精神重要讲话的学习,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工匠精神教育。二是重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挖掘专业教育课程中的劳动因素,使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相互渗透。三是加强劳动技术技能培养,建立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和劳动技能培养基地,并推进校企协同合作,使学生广泛参与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其次,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一是结合勤工俭学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在校内广泛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如清扫卫生、设备管理等。二是结合专业见习开展生产劳动教育,与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宽学生劳动实践场所。三是结合志愿活动开展服务型劳动教育,从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敬老活动、公益活动、志愿活动等。四是结合求职就业开展创新性劳动教育,强化“双创”活动的体制机制建设。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劳动教育,构建网络空间、虚拟教育情景,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再次,完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一是根据劳动教育的需要,将教师培养、人才引进与校外聘请相结合,建立专兼职结合、教育观念先进、理论水平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劳动教育团队。二是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开展“课程劳动教育”,发挥双师型教师作用。三是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提升其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四是对承担劳动课程的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还可以结合学校专业特色,聘请校外劳动模范和行业专家担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劳动精神、学习劳动技术技能。3.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首先,培育校园劳动文化。将劳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劳动文化。一是加强劳动教育宣传。通过悬挂标语、发行校报、校园广播等创新劳动话语传播方式,讲好劳动故事。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劳动教育活动。利用植树节、劳动节、科技大赛等关键时间点和事件,开展专题讲座、主题党课、劳动实践等劳动教育活动,如杰出校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等。其次,构建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校大力支持的工作机制,推动劳动教育有序开展。二是完善劳动教育物质基础,为劳动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设备、实践场地、实训基地等实践条件。三是建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明确劳动教育占比,制订评价标准,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记录学生的课内外劳动情况,并将此结果作为衡量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再次,形成三方协同的育人格局。家庭、学校、社会协同配合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家庭是学生劳动教育的基础,家长要抓好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学校要发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统筹安排劳动教育时间,合理安排课内外劳动项目,规划好劳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社会要发挥好支持作用,为劳动教育提供保障。政府要引导企事业单位承担社会责任,与高职院校结盟,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要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支持学生开展社会志愿、公益活动、社区治理等服务性活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将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深化学生对于劳动本质内涵和价值意义的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使其掌握现代化的劳动技能,进而培养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n].人民日报,2020-03-27(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03-30(12).

[5]乐晓蓉,胡蕾.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考量与整体推进[J].思想理论教育,2020,(5).

劳动实践过程篇4

关键词:技课;提高学生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52-01

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是劳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劳动技术课程作为学校劳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劳技课教学是把理论知识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的课程教学,他能够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积极开发思维,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更好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劳技课的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合学生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促进自身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劳技课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智力的开发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涉及众多知识领域的综合型学科。它不仅包括蔬菜、花卉种植,工艺美术制作,还包括电脑操作和摄影技术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是集生物、化学、美术和物理等课程于一体的教学科目。因此,学生在劳技课的学习中,能够学习和了解到许多不同知识领域中的文化知识,扩大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认知能力。学生通过对劳技课的学习可以激发他们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兴趣,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让他们在操作实践中更深刻地了解生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同时,由于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统一的课程,学生用学得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加深过程即是对自身智力的一种再开发。通过这种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好地释放自身的潜能,促进创造性的发挥。实践劳动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劳技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知识教育和劳动实践让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劳技课的学习中不断形成自己新的知识结构和智慧品质,促使智力的开发。

二、促使学生潜能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劳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确保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劳技课程的开设是促进劳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人类的潜能是无穷的,学生在劳技课的学习中,能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动手实践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于劳动实践和操作中,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感悟,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劳技课作为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要求在劳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还课堂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教材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去设计和制作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让他们在主动参与教学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培养和落实劳技课的各项习惯,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劳技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培养和落实劳技课的各项习惯,通过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劳技课教学中,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堂的纪律,让他们在课堂纪律的制定过程中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如不允许学生上课期间随便讲话、做各种小动作;保持课堂上的安静,禁止大声喧哗;让他们按照制定的位置入座,不能将零食等物品带入教室;同时还要把自己的书籍、文具摆放整齐;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按时完成作业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遵守课堂纪律,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提高自身素养。

加强对学生的劳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劳技课作为学校开展劳技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不断开发智力,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同时,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实践还可以增强体质,培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劳技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挖掘出学生身上的潜能,根据他们自身特点有计划地促使他们参与到教学中去,促进他们良好品质和完美人格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劳动实践过程篇5

——进贤县张公镇中心学校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必不可少,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动实践意义重大。为此,我校在县教体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把劳动课程纳入校本科研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场地建设为载体,认真实施劳动教育,具体做法是:

一、多招并举,建立劳动实践场所

1、以校园土地资源为依托,搭建学生劳动平台。

近年来,我们对全镇各校的校园空地进行调查丈量并有效地整合,组织师生开垦利用,有的种起了蔬菜,有的种起了花生。有的栽种了果树,各个学校利用劳动课及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校创收增收,为学校办学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2、以校外农业企业相联系,建立劳动合作关系。

为更好地拓展户外劳动场所,让广大学生有更好的劳动实践机会,我们通过镇政府搭桥牵线,与学校周边两大农业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让企业生产基地成为我校师生劳动实践的场所。一是与张公镇生态葡萄园进行合作,定期组织学生为他们剪枝、打叶、扫地块、摘葡萄、打包包装。二是与红壤研究所的农业场进行合作,我们派师生学习他们企业的劳动技术,然后按照企业的要求和布置,为他们的茶场摘茶叶,洗茶叶;为桔场培土、摘桔、过秤、包装,为杨梅场除草、摘梅。

3、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开辟新型劳动场所。

近日里,我们通过努力争取,得到了镇党委及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镇领导为发展学生劳动实践场所,从张庙学校围墙外划拨了三亩土地供我校师生建设蔬菜基地,指派了附近农民为我们作技术指导并帮助我们翻耕土地,这一项目的实施对增进我校师生的劳动实践,改善我校师生生活将有着重大意义。

二、以劳辅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为更好地增进学生的劳动实践效果,有效地发挥劳动实践的教育作用,使这一工作常态化,持续化,我校一方面成立了“学校劳动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下设劳动教研组和学科组,分班级依场地划出劳动片区,各片区指定责任人和指导老师。另一方面设立了劳动实践评价机制和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制订了《劳动奖惩办法》、《劳动安全制度》、《劳动课程岗位职责》,要求做到“工作有计划,阶段有总结,过程有记载,活动有安排”。

2、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劳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课程的设计与管理,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力求达到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取乐,以劳益美的综合教育效果。为此,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对每一次实践要精心设制,认真安排,严格实施。一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学生在劳动中欣赏劳动的成果,感悟劳动的伟大,认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义,在劳动中培养勤奋,陶冶情操,感受光荣。二是要从教育为农的高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实用技术,同时要结合其他课程的教学实践,启迪学生的灵感和智慧,增长学生的知识;三是要充分发挥劳动课的运动功能,把握劳逸结合,劳思结合的规律,达到让学生强身健体的效果;四是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快乐情趣,让学生在劳动的成功中享受快乐,在劳动的果实里品尝喜悦;五是要在劳动实践中设计曲线美、形象美、节奏美、成功美的动态情形,从而增进学生“美”的认识。

劳动实践过程篇6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劳技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在新课改下,我国正在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落实力度,注重在教育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初中劳动技术课程通过利用其蕴含的大量劳动实践内容,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扎实的基本劳动技能等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在初中积极开展劳技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如何提升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广大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在此背景之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简要谈谈提升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措施。

一、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现阶段许多初中学校的劳动基技术课程已经开始向研究型学习实践活动方向进行转变,虽然看似增加了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但实施上无论是学校开辟出的劳动实践活动基地,还是教师设计的学习实践活动,与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不足[1]。譬如说目前大多数教师设计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围绕摄影、绘画等内容,而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当中很难学习到有效的劳动技术知识与技能,因此使得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也迟迟不见提升。

二、新课改下提升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措施

1.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初中劳技课程虽然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课程,但其与其他学科之间譬如说物理、化学、生物等之间同样具有紧密的关系,而教师在开展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时,应当正确认识这一点,有意识地将劳技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相互整合,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将知识融会贯通。比方说在《花木栽培》一课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何提高植物成活率的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将其与生物课中有关植物根茎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机联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在过度为花木施肥影响其正常生长的内容讲解时,教师也可以将花木栽培同物理和化学中有关分子运动以及溶液浓度的知识进行有机联系,帮助学生了解氮磷钾等元素过量会使得植物细胞失水,进而出现烧苗现象影响植物生长[2]。

2.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初中劳动技术课程中蕴含着大量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积极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劳动观念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实现身心健康发展。譬如说教师在《陶艺》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通过积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多幅我国古代精美陶艺作品的相关图片或其他影音资料,并告知学生陶艺最早出现在一万年前,几乎人类在开始学会制造工具之后便有了陶艺,经过后期的不断发展,又从原始陶器发展成彩陶乃至瓷器等等,通过利用直观形象的影音视频资料,能够帮助学生准确了解我国发达的陶艺发展史,进而感受到我国深厚悠久的文化积淀,激发出学生弘扬和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热情。

3.重视教师操作示范初中劳技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课程,尤其侧重实践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进行操作示范,并配合穿插讲解理论知识的方式,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以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譬如说在《印章与雕刻》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向学生一步一步展示印章的雕刻步骤,同时利用电子白板的缩放、拖拽、批注等功能向学生讲解每一种刀具的名称、用途等,并模拟出具体的雕刻过程,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雕刻内容向学生穿插讲解字体演变以及其他书法知识等,使得学生能够一边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操作,一边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内化理解。

4.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多多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并使其能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模式当中有效提升劳技学习成效。譬如说在《航模与车模》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完成航模或是车模的制作,从模型设计、材料准备到最后的动手操作、上色修饰等均交由学生独立完成,而教师只负责为其提供必要的指点和引导,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通过最后对学生制作的车模或航模进行统一点评,并鼓励其参与航模或车模制作大赛,也能够帮助其提高学习劳技课的积极性[3]。

Y束语: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落实,教师在重视开展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当尽快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将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积极与其他学科进行相互整合。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边进行操作示范一边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并且积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同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知识的同时,也能树立起良好的劳动观念和思想价值观,进而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国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初中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6,01:48-49.

劳动实践过程篇7

(一)劳动关系管理法治化要求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更新教学方法

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在推进我国劳动用工行为规范化的进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随后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调整劳动用工行为的法律、法规等,这标志着我国在劳动关系管理方面的法治化进程加快,反映出国家对劳动关系管理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国家规范化管理和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面向HR从业人员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例教学方法应随之更新,做到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

(二)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要求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紧扣现实需要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逐渐减退和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发达地区“用工荒”大潮出现,劳动者的就业要求不断提高,用人单位的良好就业环境是吸引劳动者应聘的前提。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推进了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劳务派遣、HR外包、非全日制用工等形式悄然出现,劳动法律关系越来越多地介入了新的因素,突发事件越来越频繁,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和劳动纠纷也越来越复杂,这对HR从业人员的问题处理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教学应更加注重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三)HR转型需求的升级化要求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11-201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与HR外包调研报告》指出,到2013年我国劳动用工的“人口红利”将彻底消失,我国的劳动用工将面临推进HR转型的艰巨任务。HR转型对用人单位技术升级、劳动者知识技能升级以及对HR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更新、实践技能提高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方法改进迫在眉睫。

(四)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方法去定势化已是迫切需要

传统“教材+粉笔+讲台”的授课手段,单一“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和“从案例教程到理论教材”的教学思维已形成一种定势,面对生性越来越活泼、思想越来越开放的教学对象群体已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方法改进刻不容缓。

二、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针对性不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不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代适应性不强。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案例教学尚没有根据HR转型的背景完成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改进。二是就业导向性不强。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走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途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直接方法,应充分贯彻体现就业导向的理念。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支撑,导致就业导向性动能不足。

(二)学科性认识偏差存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实际上是一门交叉课程,既非纯粹的管理学课程,也非单纯的法学课程。实践中,多数院校在开设此课程时存在一定的学科性认识偏差:要么由管理学教师,要么由法学教师来承担该课程的授课任务。但该课程的交叉性特点要求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具有管理学和法学的双重教育背景。

(三)教法改进基础薄弱

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方法改进上受到一些瓶颈制约:其一,教学手段应用不足。受硬件条件的制约和教师电子应用技术水平的限制,案例教学最适宜的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普遍推广。部分教师课件制作水平还处于初始阶段,综合运用多媒体课件成像、音频插入等的技术不熟练,导致课件内容较为单调,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二,案例基础信息难以采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源自现实用工中的劳动纠纷案件,需要教师多方收集相关信息。但受教师自身积极性、时间支配、调研基地等因素的限制,本课程的案例基础信息收集严重不足,教师转化现实案件为课堂案例的水平有待提高。其三,案例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在从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仍然秉承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案例教材中采集相关信息,从而应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使课堂内容缺乏时效性和生动性。同时,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多数教师难以摆脱“填鸭式”教学模式,极少使用辩论式、研讨式、互动式和“第二课堂”等教学方法,无法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互动效果较差。其四,教学对象理论基础较为薄弱。案例的学习研讨依赖于教学对象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水平。鉴于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弱和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制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工作尚待进一步加强。

三、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效果改革的措施

(一)积极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证。在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实践教学的比例不应低于50%。当前,实践教学环节受到了各教学单位的重视,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实践教学课时过少。目前这种情况在正在得到纠正,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重的人才培养方案正在筹划或初步的实施;其二,实践指导老师匮乏。有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专业教师担任,但专业教师往往理论知识充足,实践经验不够。因此,还需要积极鼓励教师取得双师型任职资格后到企业兼职,或者聘用企业中经验丰富的HR担任实践课指导老师,积极开展校企实践合作。

(二)转变教学思维,以就业为导向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现状同时并存,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教学要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需要理论知识过于宽厚,但是也不能仅仅就是一个技术工人。就业导向被认为是一种“倒逼式”的教育模式,它是通过结果改造过程,根据学生就业的情况倒逼学校改变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只要分析就业视角下本专业教育需要哪些结果,就可以确立就业导向的内容。使大学生就业就是我们需要的结果,所以分析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条件,就可以明确课程设置问题。它要求课程设置具备“就业适应性”,以形成就业能力。

(三)提高案例汇编技巧

在授课案例的选择上,以现实事件为基础,摘取热点事件和实际用工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形成综合性案例,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用工中可能发生的劳动争议。对于案例的科学性、规范性、适用性都要有一套经得起推敲的评价标准,为广大教师编制和选择案例提供依据,从而在源头上保证案例教学的质量。案例汇编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规范性,包括案例材料选择的规范、问题设置、参考答案、适用对象说明、测查目的等的规范性,案例的各要素通过标准的格式予以清晰呈现;其二,科学性,包括情节的完整性和客观性,案例的情节符合现实情况、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时代特征、反映现实问题;其三,适用性,主要是指对象适用性,选取的案例的难度要适中,符合教育对象的实际能力,能够测查对象的某些方面的应用能力。教师在案例选择、编制及使用的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任何一个环节的选择失措都会缩减案例教学的效果,而这三个环节的质量又依赖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因此,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是提高案例运用水平和改善案例教学效果的可行路径。[1]要通过课程讲解、实践体验等形式,培养教师运用案例讨论方法的能力。

(四)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

多媒体教学适应时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融合传统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首先,以课程设置为核心,以课程性质为出发点,采用适宜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培训。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有较多的误解,认为多媒体就是板书内容的展示,在多媒体教学页面显示大量的文字,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反而不如传统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应用课件上应尽量少安排文字,多使用图片、视听资料等加强讲解重点,对于理解的难点和讲解的重点加以突出。在动画和音效效果设计上,要注意适当使用,以学生感到不单调、不刺激为好。其次,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合而止,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和板书的内容紧密结合,对于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要利用板书强化知识点,从而达到突出教学重点的目的。

(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劳动实践过程篇8

就目前农村劳动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教师在劳动实践这一教学环节上,不是按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进行劳动实践教学;部分教师在处理劳动知识和劳动实践的教学关系上,不是有所侧重,而是平均用力。这就违背了新形势下劳动课教学的自身特点,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劳动课教学的任务。鉴于此,笔者认为,要上好劳动课,除了依据劳动课的自身特点和宏观把握劳动课教学的原则外,还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年级层次、知识水平以及对实践项目的兴趣和了解程度等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学习和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低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自我服务”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劳动兴趣教育。

农村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7-9岁,他们知识水平低、自制能力差,因此,在劳动课的实践环节上,需要围绕“自我服务”(自我服务不只是为自己服务,还包括为自己生活的班集体服务,为家庭成员服务,为伙伴服务)这一主题进行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的小事中选择一些他们易于感兴趣的事开展活动,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以培养、锻炼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学习《洗手帕》(《劳动》第二册)一课,可以设计出这样一些实践项目:“洗手帕比赛”、“穿一件自己动手洗的衣服”、“做一件让妈妈高兴的事”等。活动评比的原则是多鼓励、少指责。这样一来,既进行了劳动知识的教学,又对学生提出了劳动技能的启蒙要求,还能培养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

二、中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自主”、“自制”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情感教育。

小学中年级学生由于已经接受了两年的学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自制能力,依赖性减少,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做”,这应该说是由低年级劳动教育培养成的“劳动兴趣”向中年级阶段形成“劳动情感”的一个平稳过渡。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在指导劳动实践活动时加强劳动情感教育,寓情感教育于劳动中。但是,学生在由“自我服务”向“自主”、“自制”的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主能力,应该说还是比较脆弱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束缚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自主性,而应当大胆放手,真正发挥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自我教育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时,应侧重于引导:①教师应注意低、中年级层次的衔接,有的放矢地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由“自我服务”劳动及时转到以“自主”、“自制”为实践主题的劳动制作上来。如开展“小小巧手赛”、“今天我当家”等主题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自立的信心,进而培养学生自主、自制的能力。②教师的指导一定要留有余地,把握好尺度,尽可能多一些“悬念”,这样才能既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的机会,又避免“扶而不放”、“越俎代庖”的现象。③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多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对一些哪怕是最粗糙的作品,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决不允许用刺激性语言伤害学生制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意通过劳动教育和实践教学开发学生的智力,使每个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进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高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的“自强”、“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劳动责任感教育。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思想,在低、中年级段获得的各种能力正促使他们朝着“自强”的方面发展,他们已不愿听教师“多余”的“唠叨”,对教师过多的“指手划脚”表示厌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一些学生在操作、设计能力方面常表现出超越教师想象的可喜情景。为此,教师应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给他们创造一个竞争的环境。在指导思想上,应本着培养学生“自强”、“创新”能力的原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同时,指导教师要注意做到:①充分做好后进生的促进、转化工作,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也要迅速捕捉,给予肯定,并使之发扬光大。②指导实践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即使是同一年级进行同一个活动主题的劳动实践,也要避免“一刀切”的标准。各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有差别,其性格、兴趣、爱好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活动的主题确定后,要围绕着活动的主题进行分类施教。只要使学生在相应的年级段里受到应有的教育,掌握需要掌握的劳动技能,便算是达到了教学目标,切不可求全责备。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点较为成功的尝试。如,为了配合小学高年级的劳动课教学,我们结合学校少先队工作,在“六·一”前夕,设计了一个以四、五年级学生为主体的“争创勤巧队员”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各自发挥一技之长,规定在一个星期天内每人拿出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一件小制作,向“六·一”献礼。在所有参展作品中,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男同学精心制作出搓洗板,有的女同学巧手织出柳编工艺品;有“高才生”改制的气补塑料枪,也有一般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的粗糙的刀刻木制品。展览桌上,每一件小制作都凝聚了学生们的心血,令人喜爱,学生们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这次实践活动出现了人人动手、个个参与的喜人场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劳动实践过程篇9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改革;产教融合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可见,高校的劳动教育需要跟学科特点相结合,开展与专业教育息息相关的劳动实践项目。播音与主持艺术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国内高校基本沿袭了中国传媒大学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然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实践劳动逐渐在各方面暴露出不足。新闻传媒行业的日新月异,要求高校在面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劳动教育的现存困境时,既要具备大视角与前瞻性,也要注意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各校的特性采取相应措施,逐渐完善劳动教育体系,从而更好地培养新时代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因此,本文将以“宁波财经学院”为例,具体分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实践劳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探讨其优化方案。

1现行问题分析

为了解宁波财经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实践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笔者分别向2019级和2020级的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0份。经分析得出,实践劳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劳动实践积极性不高与社会真实劳动机会不足两方面。

1.1学生劳动实践积极性不高

1.1.1专业自信缺失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的专业赛事并不少见,对于播音主持专业而言,“齐越节”“夏青杯”“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及电视台、高校举办的播音员主持人大赛等各级、各类赛事都为高校本专业学生提供了锻炼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经验的机会。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被问及是否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相关赛事时,有54%的学生选择了积极,46%的学生选择不积极,二者相对持平。其中2020级学生的参赛积极性较高,66.67%的学生持积极态度,仅有33.33%的学生持不积极态度;2019级的学生则正好相反,积极的学生人数仅有42.31%,不积极的人数占比57.69%。2019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大学专业学习生活后,参赛积极性反而有所下降,如2020年象山校区第二届新声代·候鸟音十佳主持人大赛的报名人数中,2019级的报名人数仅为2020级报名人数的一半。究其原因,除去上述提到的部分对专业缺少兴趣的学生外,大部分对专业仍旧抱有热情的学生却因自认专业水平不足、能力有限,不愿意“丢人现眼”,对于各项赛事望而却步。另外,还有一类学生在入学初期热衷参与各项比赛,但屡战屡败,自信心受到打击,挫败感日益累积;相反,在各项赛事中崭露头角的少数学生一路高歌,屡获佳绩,赢得了更多机会。鲜明的对比使得部分学生逐渐产生自卑心理,陷入自我怀疑,从而不愿再做新的尝试。1.1.2专业兴趣不高早功训练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初级基础实践训练,是学生在专业入门初期奠定技能基础的重要一环。可以说,对于早功训练的态度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兴趣程度及其专业水平的高低。然而,笔者实地调研的情况反映出部分学生的早功练声形式大于内容,不能取得较好的练声效果。纵观本学科的发展历程,众多高校先后陆续开设播音主持专业,艺考生也在逐年增多,传媒行业对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饱和,供求市场由“供不应求”变成“供过于求”。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高考时选择艺考,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并非是对艺术专业抱有浓厚兴趣,而是看中了艺术专业对文化要求较低,可以走“捷径”上大学,待到其上了大学,也就“功德圆满”,可以放任自流。由此可见,学生对本专业缺少兴趣,也是其消极面对校内劳动实践的重要原因之一。

1.2社会真实劳动机会不足

1.2.1校区地理位置不便问卷结果显示,93%的学生表示自己在校外进行专业相关活动的机会不多,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地理位置偏远,不方便外出。宁波财经学院也尝试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如开设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带领学生到一线媒体机构参观学习,或是教师带领学生到市里参加朗诵会,积累舞台经验。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学生无法通过短期参观吸收一线的传媒工作经验,且舞台的临场反应也不是通过几次表演就能练就的。另外,笔者通过调研发现有少部分学生曾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了商演的机会,但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并未合作成功,商家不愿意报销路费,而活动主持报酬可能还抵不上学生来回路上产生的费用,因此,商家在选用商演主持人时,逐渐不再考虑地理位置过于偏远的在校生。在此背景下,学生处于既不占地利,也不占人和的尴尬局面。1.2.2社会实践竞争较为激烈由于在校生的校内课业内容较多,学生较少有时间到专业的媒体单位从事长期、高效的一线传媒活动,因此,无须占用过多个人时间的商演主持成了学生校外实践的首选。浙江省经济较为发达,各类小型商演主持活动遍地开花,众多播音在校生趋之若鹜,而且交通运输网络的便利也能够将各高校的播音主持人才快速输送至省内,乃至省外各地,地域上的隔阂基本不是问题。据统计,在杭州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有3所,其播音主持专业办学历史相对较长,因此,来自这3所学校的学生在商演主持小圈子里具有先天的优势,商家也更倾向于跟熟悉的人合作,从而形成了一个商演主持的供应链闭环。而宁波财经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至今刚创办两届,尚未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属于自己的圈子,播音主持在校生所面对的校外实践竞争压力较大,有45.16%的学生认为商演活动的“圈子”是他们难以开展校外实践的主要原因之一。

2优化策略初探

2.1实践模式改革

2.1.1培养全媒体人才中国传媒大学付程教授在《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中表示:“专业教学中在强化业务训练的同时,应引导学生确立‘节目整体’意识,主动去把握节目整体,增强驾驭节目整体的能力,而不能仅仅停在被动地表达篇章稿件文字的状态。”[1]这强调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胜任一档节目生产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角色,满足当下全媒体传媒人才的需求。有学者提出:“‘全媒体’意味着信息技术将深度介入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传播实践中,全媒体记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改组稿甚至重写稿件的能力,还要熟悉广播电视传媒表达、采编播发全流程一体化协作运作形式。”[2]这就意味着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学生需要具备“融合型思维”和“互联网思维”,并且掌握“全媒技能”[3],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问题。全媒体人才的培养意味着学生在专业兴趣方面有了更多的发展方向,教师应善于根据学生不同的特质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在学生基本具备胜任传媒团队内部各个岗位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另外,为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教师可以把不同特质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促使其取长补短,形成融合型团队,从而培养出既拥有一技之长,又能胜任各个岗位,并且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的全媒体人才。2.1.2更新实践劳动评价机制在如今数字化、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在播音主持劳动教育过程中利用互联网科技进行“产业化”创新探索势在必行。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必将面对广大受众的传媒人,应在求学期间就做好被广大受众审视、评价的心理建设,提前适应与陌生受众互动的模式。因此,师生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创建自媒体账户,提供作品展示平台,将播音主持学生的作业作品化,将作业公开化。与此同时,学生实践劳动成果的评价机制应由传统的教师“一言堂”逐渐过渡到受众的实际反馈机制,或根据一定占比互相结合,建立一个良好的“学生——受众”双向传播的互动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学生在校内就能切实感受到市场取向,从而会在创作作品时进行自我修正。另外,学生劳动成果也可报送给各类媒体机构,由一线从业人员对作品进行评判,予以指导,点明其与市场媒介产品之间的差距与不足,指明学生进步的方向。可以说,新的实践劳动评价机制能够有效规避教师对于学生的固有印象,也能够避免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恶性循环,学生身上未被教师发现的闪光点可得以展现。

2.2产教模式融合

2.2.1打破人才培养壁垒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功力,除了在校内设立广播电台及各类有声语言比赛之外,校外还有一片广阔的天地有待开垦,《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不能只在校内进行,还应鼓励学生到校外参加实践。教师要动员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到校外劳动,需要对学生先进行思政教育,让其意识到校外劳动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老一辈播音艺术家齐越就有过两次下乡劳作的经历,这些经历对他的播音及教育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看到农民们劳动时不怕苦、不怕累,听到好的意见后欣然行动起来时,会想起自己曾留下了错误的骄气、丢失了应有的谦卑……”[4]这是齐越在姜庄子村劳作时自己作的反思,由此可见,参加实践有助于个人发现自身不足,及时修正错误,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更好地为行业、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因此,齐越在北京广播学院任教时就要求学生“根基要深”,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齐越在北京广播学院任教期间带着学生到各地方台实践的教学方式值得借鉴,因而“走岗”教学应运而生,即通过与“岗”的对接和实操,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5]。这便要求高校要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与当地各类媒体形成合作关系,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比如,高校可积极组织学生到当地广播电视台参与顶岗实习、节目策划、为片子配音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加一线媒体实践的机会,切实解决没有机会、没有人脉、交通不便等影响学生进行校外劳动的客观问题,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事业媒体单位的“双赢”。2.2.2突破学科专业桎梏《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如今,各类媒体都在逐步融合,互相取长补短,其中全方位“融合”是创新的关键,“产业化”创新是实践的动力[6]。作为研究、教授传媒理论与技能的高等院校,在实现劳动教育的“产业化”时,跨专业、跨学科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学校拥有设备、场地等优势,但各学科教师掌握的知识技能有限,突破各学科之间的桎梏,相互合作,有利于带领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在“产业化”的创新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拥有双重身份,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媒体内容把关人;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媒体内容生产者。传媒工作具有群体性,各岗位分工不同,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组建工作室,教师担任指导,以竞标等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为各类传媒单位提供媒体产品,将实践课堂变成传媒团队运营的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劳动机会,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产业化”,强化专业教学效果。

3结语

播音主持作为一门相对特殊的学科,其在劳动教育方面也存在着相对的特殊性,高校在面对专业劳动教育产生的问题时,既要从思想层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要考虑到制约学生发展的客观因素;既要在校内创造实践课程,也要在校外为学生提供劳动的机会。因此,教师与学生、系部与学院、学院与媒体等多方要协同合作,制定并落实播音主持专业实践劳动的有效方案。与此同时,高校要从思想上、行动上领会《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传达的精神,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添砖加瓦,将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实践劳动与职业需求做到无缝对接,为播音主持行业注入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付程.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87.

[2]李瑾.宁夏融媒体人才培养路径[J].新闻论坛,2020(4):120-122.

[3]谭筠鹏.融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教育改革方案探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0(2):96-99.

[4]张海燕.姜庄子与大建安村的劳动经历对齐越播音及教育思想形成的影响[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1):26-30.

[5]倪琦珺.知行合一: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实践探索[J].传媒,2020(11):81-83.

劳动实践过程篇10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共2页,当前第1页1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