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7:53

土壤环境现状篇1

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污染指数;现状;评价;安徽蚌埠

中图分类号X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9-0238-02

据不完全调查,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000万hm2,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6.67万hm2,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13.33万hm2,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据估算,全国每年遭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t,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2013年湖南省出现的“镉大米事件”,表明土壤污染问题已经不容人忽视。土壤污染已经越来越受到公众和国家的重视,我国现今的土壤环境质量形势也并不容人乐观。相对于水质污染国家已经进行多年的监测与治理,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刚刚起步。我国政府从2005年4月开始进行土壤污染普查,这是全国首次进行的全国性的土壤污染普查。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发文要求,到2015年,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确保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0%。根据国家要求,蚌埠市从2011年开始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本文通过蚌埠市现有的土壤环境数据,分析蚌埠市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1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蚌埠市概况

蚌埠市(含辖县)位于安徽省的北部,辖怀远、五河、固镇3个县。2012年,蚌埠市全市总面积5952km2,约为全省面积的4.3%。其中:市区总面积601.5km2,市区建成区面积93.5km2。蚌埠市现总人口367.81万人。蚌埠市最大的自然地表水是淮河,在市区北岸长16.8km,南岸长28km,河床宽600~800m,年平均径流量为263亿m3。

2005年蚌埠市土地总面积为595213.14hm2,其中,农用地面积为454634.6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6.38%;建设用地面积为79861.5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42%;其他土地面积为60716.9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20%。农用地中,耕地373636.7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2.77%。到目前为止,蚌埠市土地总面积无变化,各种功能用地比例可能有所变化。

1.2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作用

判断土壤被污染状况,并预测发展变化趋势;确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通过分析测定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了解元素的丰缺和供应情况,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及地方病因的探讨与防治提供依据[1]。

1.3土壤环境现状分析项目

蚌埠市自2011年至今在蚌埠市区(包括3个辖县)内共监测了2家企业周边、3个农业区、3个蔬菜区共42个点位的土壤状况,涉及约20个监测项目(不包括pH值等)。

1.3.1企业周边。共2个企业,在距企业800m范围内布设5个监测点,再在距厂界2000m主导上风向东偏北方向布设一个对照监测点,每个企业均布设6个监测点,监测镉、汞、砷、铅、铬、铜6个项目。涉及无机化工与有机化工企业1个,土壤样品数量6个;电镀、电池与电子器件制造企业1个,土壤样品数量6个。

1.3.2基本农田区。共在3个农田区各采5个点位,3个农田区分别位于蚌埠市五河县新集乡、固镇县王庄乡、怀远县古城乡。共监测镉、汞、砷、铅、铬、铜、锌、镍、六六六、滴滴涕、苯并(α)芘11个项目。

1.3.3蔬菜种植区。共设3个蔬菜区,分别位于蚌埠市淮上区梅桥乡、怀远县五岔乡和五河县临北乡;每个蔬菜区各设5个采样点。共监测镉、汞、砷、铅、铬、铜、锌、镍、六六六、滴滴涕、苯并(α)芘等20个项目。

1.4评价技术方法

土壤环境质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

2结果与分析

2.1蚌埠市土壤环境综合污染指数

蚌埠市共监测了42个点位的土壤状况,其中有36个点位达到清洁(安全)等级(Ⅰ级),有6个点位达到尚清洁等级(Ⅱ级)。从表1可以看出,点位分布的8个区块,平均可以达到清洁(安全)等级(Ⅰ级)。

蚌埠市共监测了42个点位的土壤环境质量,涉及约20个监测项目,其中无机类项目14个,有机类项目有6个。从表1可以看出,土壤环境综合污染指数以无机类为主,有机类次之。有2个点位出现了无机类轻微污染,占总体的6.67%,有机污染超标点位是0个,综合轻微污染点位为2个,占总体的6.67%,无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

2.2蚌埠市土壤污染程度总体评价

从表2可以看出,42个点位中有30个点位监测了项目镍,其中有2个点位出现项目镍超标情况,最大超标倍数为0.06倍,超标率为6.67%。42个点位中,轻微污染点位数量为2个,其余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数量均为0个。镉、汞、砷、铅、铬、铜、锌、镍8个项目中,分析综合污染指数,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镍、铅、铬。

2.3蚌埠市土壤环境与全国平均土壤环境状况比较

从2014年4月17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可以看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2]。

总体来说,蚌埠市有36个点位可以达到清洁(安全)等级(Ⅰ级),有6个点位达到尚清洁等级(Ⅱ级)。蚌埠市监测的42个点位的土壤中,有2个点位出现项目镍的轻微污染,超标率为6.67%。对比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16.1%,蚌埠市土壤环境质量现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之上。从污染类型看,蚌埠市也是以无机型为主,与全国的平均状况相同。

3讨论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和不可逆转性。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3-5]。目前,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的危害巨大,但是土壤污染的治理工作也困难重要。

蚌埠市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至今只开展了3年,监测了42个点位的数据,监测项目在逐年增加。但是,相对于蚌埠市595213.14hm2的土地总面积来说,目前的监测数据明显还显得过少。笔者认为,现今一方面应当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要加强公众教育并且制定相应的措施,防止土壤污染程度的加剧。

4参考文献

[1]魏林根,李建国,刘光荣,等.江西土壤环境质量与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8(1):159-162.

[2]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eB/oL].[2014-04-17].http:///gkml/hbb/qt/201404/w020140417558995804588.pdf.

[3]韩新宁.土壤酶对土壤环境质量的作用及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90-92.

土壤环境现状篇2

关键词无公害粮油产品;土壤环境质量;环境评价;控制对策;陕西洋县

中图分类号S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22-0159-02

洋县辖18个镇(办事处),271个行政村,14个城市社区。全县总面积3206km2,其中耕地面积4.73万hm2。全县共有人口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98万人。2015年11月,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对全县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检测,通过无公害整县土壤环境评价。

1自然环境现状

1.1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洋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东缘,地处东经107°11′~108°33′,北纬33°02′~33°43′,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属北亚热带内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温14.5℃,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10.1℃。年均日照1752.2h,年均降水839.7mm,年均无霜期239d。

1.2土地与生物资源

全县有耕地4.73万hm2,园地0.45万hm2,林地23.84万hm2。土壤呈中性偏碱,保肥力中等,土壤结构以块状、团块状和粒状为主。洋县境内生物种类繁多,品种资源丰富。种植的农作物中,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11种,以油菜为主的经济作物18种;林木树种有针叶用材树5种,阔叶用材树40种,庭院风景树7种,灌木11种。县域内生态环境优美,无污染,建有长青华阳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濒临灭绝动物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的最后栖息地。

1.3环境现状初步分析

洋县位于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汉江横贯其中。境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工业化程度很低,污染小,生态环境优良,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

2环境质量监测情况

2.1布点原则和方法

依据《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2015)和《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5—2000)中不同类别作物采样基数/面积要求,结合洋县粮食、油料等种植面积,计算土壤总样数。调查中发现该区域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种类、用量等投入品施用习惯基本一致,本次按照种植面积大体采用均匀布点。在具体到某一小区域内,优先选择代表性强、有可能造成污染的地块布点,同时将采样点覆盖到主要栽培作物种类。在洋县主要河流、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均采集水样。在洋县共布设大田土土壤采样点46个[1]。

2.2采样时间和方法

采样时间为2015年3月13—14日。每个采样点采用梅花布点法,随机采样,多点混合,采样分点数5个。农作物采样深度0~20cm。洋县无公害基地周围5km,主导风向20km以内没有工矿企业污染源,按照规定空气可以免测[2]。

2.3土壤监测项目与方法

依据《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2015)和《关于陕西省無公害产地环境免检批标的规定》(陕农业发〔2005〕59号文件)的要求,选择pH值、阳离子交换量、铅、镉、砷、汞、铬7项土壤监测指标,分析方法及使用仪器见表1。

2.4检测结果

依据以上标准和方法,对洋县所采集46个土样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检测,检测结果详见表2。

3区域环境现状评价

3.1评价方法

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3]。

3.1.1指标分类。根据污染因子的毒理学特征和生物吸收、富集能力,将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条件标准中的项目指标分为严控指标和一般控制指标2类,严格控制指标见表3,其他项目为一般控制指标。

3.1.2严格控制指标评价。严格环境指标的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pi为环境中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Ci为环境中污染物i的实测值;Si为污染物i的标准值。pi≤1,严格环境指标未超标,继续进行一般控制指标评价;pi>1,严格环境指标超标,判定为不合格,则不再进行一般环境控制指标评价。

3.1.3—般环境指标评价。一般环境指标的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pi为环境中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Ci为环境中污染物i的实测值;Si为污染物i的标准值。pi≤1,未污染,判定为合格,不再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pi>1,污染,需继续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

3.1.4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p综为综合污染指数;pi最大为污染物中污染指数的最大值;pi平均为污染物中污染指数的平均值。p综<1,未污染,判定为合格,适宜开发无公害食品;p综>1,污染,不适宜开发无公害食品。

3.2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

3.2.1无公害粮油作物基地的土壤环境评价标准。无公害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评价依据《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2015)、《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nY5332—2006)等相关的规定,综合选取其中严格指标进行评价,土壤评价指标详见表4。

3.2.2无公害种植业基地土壤环境评价结果。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计算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各监测点土壤中各项参数检测结果均小于标准值的要求,参数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该区域土壤质量良好,符合无公害种植相关的环境质量要求[4]。

3.3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可看出:该县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管理措施规范,监测区域能满足《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2015)和《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土壤环境条件》(nY5332—2006)要求。监测区域可作为无公害粮油作物生产基地。

4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对策

4.1生态环境管理

坚持生态保护与发展并重,依据地块地形、肥力等条件划分耕作区、林果区、牧区等,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破坏、污染。新建项目实施前,评估其对周边农业生产区域可能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加强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管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直接排放到农业生产区域。

4.2投入品管理

政府加强对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管理,并建立农业投入品的技术服务制度。严禁出售和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的高毒、高残留禁用农药。在良种选择上,应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种植且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的品种。农技部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冬翻灭虫技术、生态防治等技术,减少农业化肥、农药使用量。要求农户建立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施用记录。

4.3田间管理

建立田间管理科技服务制度。通过成立技术服务组、聘请专家等,解决农业田间管理存在问题。通过技术培训、科技入户等,引导农户进行科学种田。具体措施有:播种前采取深耕、翻晒等措施减少土壤中有害病菌和害虫,减少农药使用;合理进行轮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防止重茬和病虫害发生;根据植物生育期的需水特性、土壤墑情、天气情况等,适时灌溉和排水,合理控制土壤水分;制定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推广标准化种植。

4.4农产品收获与包装、贮藏管理

农产品收获前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严禁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对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要求包装箱洁净、无异味,严禁与有毒物品混装和混运,确保产品储藏运销不污染。做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记录,便于不合格产品溯源和召回。

5参考文献

[1]周东美,王玉军,陈怀满.论土壤环境质量重金属标准的独立性与依存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2):205-216.

[2]张红振,骆永明,夏家淇,等.基于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国际比较与启示[J].环境科学,2011(3):795-802.

[3]陆泗进,何立环.浅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3):6-8.

[4]王玉军,陈怀满.我国土壤环境质量重金属影响研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7):1289-1293.

土壤环境现状篇3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环保、国土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到2020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

201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就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做出了安排。提出,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使全国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工作安排指出,到2015年,全面摸清中国土壤环境状况,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确保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0%。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调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基本建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对全国60%的耕地和服务人口50万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开展例行监测。

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初步控制被污染土地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有序推进典型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作,逐步健全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

开展大规模的土壤污染现状调查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从2006年到2010年,环保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情况调查和污染防治工作。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说:“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在中国尚属首次。”

此次土壤污染现状调查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开展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通过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开展基于土壤环境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二是开展全国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调查与对比分析。分析二十年来中国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同时,完善和充实全国土壤环境背景点样品库。三是开展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等级划分,在调查基础上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等级,建立污染土壤档案。四是设立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五是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框架;完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实施土壤环境安全教育行动计划。

保护土壤,调动农民积极性是关键

保护土壤,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关键。农民与土地有着最天然、最亲密的联系,建立和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等制度,使耕地处于保护中,不仅要有政府这个责任人,国土部门这个管理人,土地督察这个守夜人,还要让农民这个数量庞大的耕地保护主体站到前台,成为耕地保护的主体力量。

从2007年开始,中央分成的新增费分配综合考虑了基本农田面积、灌溉水田面积和实际补充耕地等因素,资金向中西部保护耕地任务重的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倾斜,体现了对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重地区的政策倾斜和经济补偿。

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展激励性保护,对耕地保护义务主体进行补偿。四川成都、广东佛山按照耕地保护任务,设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对农民给予每年每亩200到500元货币补偿,调动了农民保护耕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湖北、广东、浙江等地给予耕地保护工作经费补助,对基层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补贴。

由农民自发组成的耕地保护协会则成为公众参与耕地保护的一股新力量。目前,湖南隆回县、汨罗市,湖北沙洋县、黄梅县,江苏金坛市,河南泌阳市,安徽省马鞍山市等地相继出现农村耕地保护协会,农民运用邻里监督、自发巡查、争端自我调解等方式主动守护耕地。

广东省率先实行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

我国探索多年的“激励性保护”模式在2012年也有了重大突破――广东省率先在全国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老百姓感叹,耕地保护从此不再只有义务,也终于有“利”可图了。

2012年9月2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意见的通知》正式下发,明确从2012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和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并对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资金来源等做出明确规定。这是耕地保护补偿试点第一次从市县扩展到省级。当年12月28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转发这一通知,充分肯定广东省的做法“是建立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将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并号召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结合本地资源禀赋、财力状况、工作基础、群众意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稳妥地推动这项工作有序开展。

八部委共同把脉,土壤污染立法提速

加快土壤环境保护立法是有效遏制土壤污染的必然要求。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土壤环境保护的专门立法,但这一空白有望被打破。据环保部有关负责人透露,环保部正在抓紧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的起草工作,这部法律由环保部牵头起草,参加的部委有八个之多。目前,土壤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土壤环境保护法》(草案)已经初步形成。

土壤环境现状篇4

【关键词】土壤污染;立法效果;分散立法;专门立法

【正文】

提起我国现行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一般观念认为是空白,或认为很少、不值得认真对待。其实,我国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数量庞大,只是这些立法非常分散且没有规律,因而难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然而,对现行立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成效与缺陷,是未来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前提,因为如果未来立法不顾现行规范而径直进行,会引起各法律在功能上的不协调,甚至体系上的矛盾。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已有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为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提供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历史概况

(一)1979—1986年,立法原则性保护土壤、防止土壤污染的阶段

我国最早明确在立法中提到保护土壤、防止土壤污染的法律是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第10条和第21条。其第10条规定:“因地制宜地合理使用土地,改良土壤,增加植被,防止土壤侵蚀、板结、盐碱化、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第21条规定:“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利用污水灌溉,防止土壤和作物的污染。”此后1982年《宪法》第10条原则性规定了“合理地利用土地”,1986年《土地管理法》第3条也作了类似规定。这些都是早期的法律规定,主要是原则性的宣言,没有具体的制度和规范,这可能与当时整个环境状况比较好、污染不严重的客观形势有关。

(二)1987—2004年,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大量分散性立法阶段

《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颁布,1995、2000年两次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颁布,1996年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颁布,2004年修订)、《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颁布)等专门污染防治法的制定及修订提供了土壤污染源控制的专门法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颁布,2002年修订)、《农药管理条例》(1997年颁布,2001年修订)、《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暂行)》(1991年颁布)、《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1993年颁布,2007年修订)、《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2002年颁布)、《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年颁布)等行政法规、规章为进一步控制土壤污染源提供了依据。恰如落叶归根,不管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或废弃物以及农业耕种所常常大面积使用的肥料及农药,都会沉降到地面,从而导致土壤污染。也就是说,其他污染都有可能是土壤污染的来源。因此,上述法律、法规、规章虽然不是专门针对土壤污染的立法,但不失为与土壤污染防治有关的规范。

(三)2005年至今,国家政策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出现政策重视的高峰期

环保总局2005年11月的《“十一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建设规划》明确指出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还是空白,要抓紧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国务院2005年12月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39号)在农村环境保护、健全环境法律和发展科学技术等三个部分都明确提出土壤污染防治问题。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6章第2节提出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这些国家政策基本上确立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门立法的基调,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

环保总局与国土资源部2004年12月《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工作》。2005年初,中央财政专门设立了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005年先期安排启动资金2000万元。2006年更是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1.3亿元。随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深入开展,有关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报告将陆续公布,我国土壤污染的实际状况会逐渐明朗,这将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奠定基石。

此外,值得特别指出的是,2007年5月25日,沈阳市环境保护局和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联合了《沈阳市污染场地环境治理及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共6章32条,包括污染场地的监督管理、污染场地的评估与认定、污染场地的治理及修复以及法律责任等具体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污染场地治理及修复的立法,为中央专门法律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标本。而且该办法从6月1日开始实施,而《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因而该办法会在《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颁布前有一段的执行期。通过这一段执行期,我们可以检验其效果,从而为中央立法提供启示。如果联想到此前环保总局的《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004年6月1日)对企业搬迁过程中的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规定以及《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6年3月29日)确立的土壤环境风险评估和被污染土壤的修复制度,我们可以发现部门政策和地方规章越来越重视土壤污染防治问题,出现土壤污染防治专门化的趋势。

二、我国现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所涉及的具体制度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内容非常多,且由于分散而庞杂,在此不能一一列举其内容,故就所涉及的几项主要制度进行描述。[1]

(一)土壤污染监测、评估和报告制度。土壤污染监测、报告和评估是了解土壤质量和土壤污染状况的依据,也是进行土壤污染整治的前提。现有的法律法规涉及土壤污染监测、报告和评估的还比较多,但是很零散,没有系统性。涉及土壤监测的有:《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暂行)》(1991年2月22日)规定了对可能污染土壤的工业污染源进行监测的管理办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第24条规定:“利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灌溉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用于灌溉的水质及灌溉后的土壤、农产品进行定期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医疗废物化学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2006年2月8日)第12.9.7条和《医疗废物微波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2006年2月8日)第12.9.7条分别要求定期对化学消毒处理厂和微波消毒处理厂周围的土壤环境进行监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07年4月28日)第28条第8项规定:按照要求定期进行水、气、土壤等环境影响监测,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性能和环保指标进行检测、评价,向所在地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检测、评价结果。

涉及土壤评估和报告的有:《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第28条要求进行土地等级评定,而1998年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15条具体规定了实施土地等级评定的制度;《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第18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气象、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可以对已经产生、可能产生酸雨的地区或者其他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经国务院批准后,划定为酸雨控制区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2002年6月28日)第7条第4项规定“由于长残效农药在土壤积累造成农作物药害的,需提供有关技术部门出具的研究报告”;《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年8月30日)第10和14条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区的土壤和地下水进行检测,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卫生部联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5年9月7日)第2部分第3节第3条要求建立矿区土壤基础状况数据库;《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年4月29日)第15条规定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状况不适宜特定农产品生产的,为禁止生产的区域。

土壤环境现状篇5

关键词:GiSRS生态功能区划原则生态功能

1.研究区域概况

黔西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北,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全县总面积2512km2,地貌复杂多样,以低中山丘陵为主,气候差异明显,水能资源丰富。

2.研究方法

生态功能区划是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分析,运用GiS与RS技术,通过对区域资料数据的数字化处理、空间分析和出理及计算机制图和统计等工作,结合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敏感性分析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

3.步骤与结果

3.1区域综合评价

3.1.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3.1.1.1土壤侵蚀现状评价

土壤侵蚀指侵蚀的类型或形态,如水蚀、风蚀、重力侵蚀等侵蚀类型,或指溅蚀、片蚀、沟蚀等侵蚀形态。本文研究主要考虑水力的作用所造成的的水土流失状况。

3.1.1.2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利用分辨率为20m×20m的中巴02B星毕节地区遥感影像,应用遥感影像分析软件eRDaSimaGine8.6对黔西县遥感影像图进行图像精确校正、图像增强及图像假彩合成等数字图像处理后,建立典型影像解译标志,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里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进行“监督分类”,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基础上,进行面积量算,分区统计,得到黔西县土地利用现状如表1。

表1黔西县土地利用现状表

3.1.1.3森林覆盖现状评价

森林覆盖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之一,森林覆盖率直接影响到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的敏感强度,并且森林覆盖度高的地方,可以为水田,河流、水库等水资源提供充足的水源等。

3.1.2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主要明确区域可能发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类型与可能性大小。它是在明确特定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分析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然后对多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区域环境敏感性分布的特征,同时为生态功能区划提供依据。

3.1.2.1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是为了识别容易形成土壤侵蚀的区域,评价土壤侵蚀对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土壤侵蚀的发生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根据外营力作用为土壤侵蚀提供动力条件,下垫面为土壤侵蚀提供基础,人为活动则加剧土壤侵蚀迅速发展的总规律,本评价运用降水侵蚀作用、土壤质地因子和坡度坡向因子与地表覆盖因子进行评价分析。

3.1.2.1.1降水。大气降水的多少,降雨强度对土壤侵蚀有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降水量和降雨强度与侵蚀强度和侵蚀量成正比相关,大雨或暴雨是造成土壤侵蚀的直接动力。它主要是由降雨雨滴所携带的动能对土粒产生冲击而引发土壤侵蚀。

3.1.2.1.2地势。地势较高,起伏度大的区域,土壤侵蚀敏感较高。山地丘陵起伏较大,坡度、坡长、相当高差等,都影响土壤侵蚀。其中主导因素是地面坡度和坡长、一般情况下、坡度较大、坡长越长,土壤侵蚀越高。本区划采用地势坡度因子分析地形地貌对土壤的影响。

3.1.2.1.3植被。植被是防止土壤侵蚀的一个重要因子,其防止侵蚀的作用主要包括对降雨能力的削减作用、保水作用和抗侵蚀作用。不同地表植被类型,防止侵蚀的作用差别较大,由森林到草地再到旱作农田,其防止的作用依次减小。

参照国家水利部《土壤侵蚀浅在危险度评级标准》所确定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标准,根据黔西县土地覆盖状况与nDVi值的高低分析覆盖状况对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影响。

通过对降水,土壤、地势分布状况,植被分布状况等单因子分析,再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功能,经过处理和计算,从而分析得出黔西县土壤侵蚀综合敏感状况。

在降水量、植被覆盖度、坡度、土壤质地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黔西县土壤侵蚀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从全县来看,土壤侵蚀敏感性主要以轻度为主。其中轻度敏感类型占总面积的42%,中度敏感类型占总面积的21%,不敏感类型占总面积的23%,高度敏感类型占11%,且分布集中,主要分布的黔西县西北部,极度敏感类型占3%。从图上分布状况来看,黔西县土壤侵蚀较为敏感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

3.2生态功能区划结果

根据生态功能区划原则,结合黔西县生态环境现状、自然生态分异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将黔西县生态功能区划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各区面积与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如表3所示。

表3黔西县生态功能区面积状况

参考文献:

[1]刘康,李团胜编著.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

[2]杨培峰著.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欧阳志云,王如松著.区域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

[4]邹联付,潘刚,方江平.三江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防护林科技,2008,9

土壤环境现状篇6

2005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要求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

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部署,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工作时明确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并要求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

“十一五”规划对全国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作出了部署,国家已安排10亿资金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2006年7月18日,国家环保部门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会议,宣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正式启动、

与土壤污染的较量正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拉开大幕。

就世界范围而言,土壤污染尚是一个“新的问题”,在中国尤其如此,人们曾固执地以为可以高枕无-比,“眼不见为净”,可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这让人想起环保史上的经典著作《寂静的春天》,它正是一本论及土壤污染的作品,书中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经济部九的抨击,也震撼了社会上的广大民众,引发了人类既有思想的波涛激荡

本书的作者蕾切尔・卡逊第一次对人类主宰世界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最终在这场思想的斗争中获胜这之后,更多的环保法令和行动在全球实施,可人类的环境仍在持续恶化

严酷的现实逼问人类,如果失去了清洁的空气、水、土壤、安全的食品和平衡的生态空间,经济发展还有什么意义?

对此,有关媒体采访了土壤污染的研究者、治理者,以及相关的民间环保人士与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切身体会到土壤污染问题的复杂性与严重性。

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每一寸安全而健康的国土都须加倍爱惜,治理土壤污染已是刻不容缓,好在战车已经启动――

北京:地铁工人倒下之后

刘 巍

“北京污染场地的治理在全国是一个好的开端。北京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如果不控制土壤污染,土地的最终出让价会因之下降。”

在北京短暂的土壤治污史中,2004年三名地铁探井工人的故事,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转折点。

这一年的4月28日中午,北京市宋家庄地铁工程建筑工地的探井工人正在挖掘施工。当31号坑的三位工人挖掘到地表以下3米处时,他们闻到一股强烈刺鼻的味道。

由于施工方早有预先准备,三位工人戴上了防毒面具。当土坑被掘至5米深处时,三人均出现不适症状,其中一人开始呕吐。

其后,三位工人被送至铁营医院,其中症状最重的一人接受了高压氧舱治疗,至当日下午4时出院。另两人症状较轻,简单治疗后回到工地。

出事地点原是北京一家农药厂的厂址,这家农药厂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北京红狮涂料厂合并。

“这是北京市对场地(土壤)污染重视的开始,那是2004年。”北京市环保局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立新告诉记者,“2005年,北京市就开展了潜在污染场地调查工作。”

治污大棚

2月23日中午,李立新带着记者前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的污染土储存地。北京建工环境修复公司在此地修建了一个暂时存贮污染土壤的大棚。

记者乘车在北京市北郊一路行驶,蓦然在公路边,过早春稀疏的林木枝条,看到公路一侧的围墙内,有一枕形的巨大白色立方体,其体积可以达到一个室内运动场的规模。建工环境修复公司总经理高艳丽对记者说,这就是贮存污染土壤的大棚。

数分钟后,经过一道大门,越野车停在大棚出入口的一侧,大棚长150米,宽50米,高度25米,可以容纳七八万方的土壤,大棚底部由水泥铺就,完全与大棚下的土壤隔绝。大棚本身采用了高分子阻燃材料充气膜。

这座大棚建起还不到一个月。现在已装填了7万多吨被污染土壤,这些土壤是从原北京染料厂厂址运来的。

北京染料厂始建于1956年,以生产分散染料、还原染料和有机颜料为主。染料厂原址接受了环境评估,被确认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半挥发性有机物和部分染色染料污染,其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均有危害。

2008年11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和北京市环保局对该地块污染修复工程进行了公开招标。北京建工环境修复公司中标。这是这家公司在北京参与土壤修复工程的第四个案例。

记者在大棚入口不远处的平房内,换上了白色防护服,戴上防毒面具,与两位工作人员进入大棚。大棚的入口分为两层,类似船闸。进入外层门后,外层门关闭,内层门开启,双层门可以有效防止棚内空气的外漏,以防止二次污染。

通过两层卷帘门进入大棚后,记者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广大空间的白色雾气中,无法看清大棚中的景象。工作人员说,雾气中既有水蒸气,也有土壤中的挥发性物质。

几分钟后,看清了棚内的景象,几台挖掘机正在开足马力把土堆到更高处,工作人员说,土要堆到20米高,以利于更多的土装入大棚。

高艳丽说,大棚内以万吨计的污染土壤,将采用热解析方法进行处置,该技术能满足污染土壤修复标准,且不破坏土壤的成分。

事实上,原北京染料厂的一部分污染土壤已送至北京市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红树林公司)所属的水泥焚烧窑处置。

焚烧窑

23日下午,记者来到同样位于南口镇的红树林公司。

这是北京第一家规模化安全处置污染土的单位,承担过多起涉及污染土壤的环境应急抢险任务:

2004年,在地铁5号线开挖工程遭遇被农药污染土壤的事件中,这家公司共处置污染土壤2万吨;2006年,处理化工三厂污染土壤1.4万吨:2007年至今,处理红狮涂料厂污染土壤23万吨。

红树林公司市场部经理刘科告诉记者“处理污染土壤,先要对污染土壤的成分进行化验分析,确定是否适宜利用水泥窑焚烧处置,适宜焚烧处置的污染土,需结合水泥生产的要求,确定单位时间的焚烧量,进入水泥窑内进行锻烧。水泥的配料之一是粉煤灰,污染土壤替代了水泥的原料粉煤灰,最后锻烧

为水泥的熟料。”

污染土主要成分仍然是土壤,其有害成分的含量一般不会超过其质量的1%。进入水泥窑内进行锻烧后,有机污染物就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就是有机物彻底焚毁的定义。

剩下的无机物,进入水泥熟料当中,将被进一步加工成水泥。最后成品还要经过检测,成为符合标准的水泥。

“水泥回转窑处理土壤类废物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刘科说,为保证污染土埭处置全过程无二次污染,红树林公司委托科研机构对污染土存储库区的周边空气进行定期监测,对水泥窑尾气的排放实行24小时在线监测,监测数据直接与北京市环保局联网,监测结果表明,该公司在处置污染土期间,周边环境及大气排放低于国家允许排放标准。

李立新说“根据目前北京市的经验,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壤,采用焚烧的技术处理得彻底,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价格相对便宜,不失为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治理技术。”

针对不同的污染状况,北京市采用阻隔填埋、焚烧等异位土壤治理技术,完成了北京化工三厂、北京红狮涂料厂、北京轮胎厂,共3个厂区的原址污染土壤的治理,共清除治理受污染土壤约30万吨。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公司、红树林公司都是首次参与处置大规模的被污染土壤。

李立新说“城市土壤污染问题这两年才受到关注,以前也搞过土壤调查,但是,仅是从农产品安全与生态安全的角度。城市土壤污染问题,实际上是随着污染企业搬迁提出来的。”

随着城市的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北京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起,一直有工厂停产、搬迁,相比其他城市,拆迁的规模较大,时间较早。这使城市不同区域的功能不断发生变化。

为了兴办“绿色奥运”,首钢渐次压产、停产,2006年7月,北京焦化厂停产。随即,北京市面对这些工厂停产后的厂址再利用问题。

2005至2006年,北京市环保局组织调查了18家已停产或即将停产的化工企业,其中在对6块场地进行现场土壤和地下水采样检测中,确定了场地污染物。

李立新说:“空气、水作为扰动的介质,在一定空间取样,就可以判断空气和水的质量。而土壤不同,是固态的介质。土壤质量的监测,就涉及到合理布设采样点以及污染的判断标准问题。”

1995年国家颁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主要是针对农用土壤的质量标准,标准值仅涉及部分重金属和六六六、滴滴涕。这一标准,难以适用于城市用地的污染评价。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与方法,国内一些科学研究机构在作土壤评价时,参照了国外不同的方法与标准,有的是参照美国的,有的是荷兰的,这就造成了评价结论的不一致与不可比性。

2007年1月,北京市环保局了《场地环境评价导则》,用于规范土壤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2007年7月,北京市环保局《关于开展工业企业搬迁后原址土壤环境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京环发151号),要求工业用地原址在二次开发利用前必须进行场地环境评价,发现存在污染的场地要制订土壤治理修复方案,由原污染企业负责污染场地的治理和修复,污染场地经治理修复合格后,方可进行其他用途的开发建设。

“这个法规非常重要,作为行政性规章,这在全国是第一个。”李立新说。

截至目前,北京市环保局已组织相关单位对近50个场地进行了场地环境评估,评估场地涉及钢铁、焦化、化工、染料、纺织印染、汽车制造、农药等行业。

评估发现,7块场地受到污染。必须修复,才可达到规划用途的环境要求。其中部分场地污染严重,污染深度达到15米。

李立新坦言,最大苦恼在于,该法规的制约力有限,没有相应处罚权。希望国家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能尽早出台。

北京的土地资源紧张,尚未因土壤污染而出现废弃土地的情况。原红狮涂料厂厂址污染是比较重的,但其高达1亿元的治理费用,最终都消化在土地流转交易的费用之中。这是因为土地的利用价值远远大于治理价值。

土壤环境现状篇7

 

关键词: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问题

一、中国土壤污染的基本情况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凸显出来。据有关研究资料统计,中国目前的土壤污染情况日趋严重,不容忽视。具体表现为:

中国全国范围内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耕地达上亿亩,其中包括重金属污染,污水灌溉引起的耕地污染和因堆存固体废弃物所导致的耕地占用和毁坏。耕地污染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的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种植基地、大中型工矿企业周边的农产品产地和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毒有害物、农药、抗生素等。

城市土壤污染问题亦不乐观。中国部分大中城市的土壤不同程度地受到重金属(如铅、铜、锌、镉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如石油烃、溶剂、助剂等)的污染。城市工业企业(包括已搬迁或遗弃的工业企业场地)及其周边土壤的污染情况比较普遍。城市的土壤污染已经对城市地下水质量、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中国的矿区土壤污染面积也已达数百万公顷,其中,受采矿污染的土壤面积占到五分之二。此外,矿产资源的冶炼和加工所造成的土地破坏和土壤污染同样相当严重。

总之,中国目前的土壤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归纳起来,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土壤污染面积不断增加,且未得到有效控制;

(二)土壤污染类型呈多样化,既有重金属、农药、抗生素等污染,又有放射性、病原菌等污染类型;

(三)土壤污染负荷加大。由于重金属和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能长期累积,致使中国局部地区的土壤污染负荷不断增大;

(四)不仅部分农用耕地的土壤受到污染,而且,城市和矿山土壤污染问题呈发展之势。

二、土壤污染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

土壤污染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严重影响耕地质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据初步统计估算,中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达千万吨,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达千万吨,经济损失极大,达数亿元人民币之巨,并且,有些稻谷不能食用。另外,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以及引污灌溉,使得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和质量下降。

(二)影响食品安全,威胁人体健康。

耕地污染导致中国农产品品质严重下降,一些城市近郊耕地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中污染物的含量或者超标,或者接近临界值。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并可能祸及几代人。

(三)影响农产品的出口,降低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近些年来,国际市场对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品质、质量、卫生、安全等技术要求愈来愈严格,技术壁垒愈来愈高。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在正常的情况下,本身就承受着国际市场高要求的巨大压力,而土壤污染,使得中国农业和农产品出口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不可避免地影响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四)威胁国家的生态安全。

严重的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且,受污染的土壤向周围环境输出或释放的物质和能量,又可引起大气和水污染,致使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生产力下降,加剧土地资源的短缺,进而最终对国家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三、中国政府关注土壤安全

中国目前的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中国政府及中国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要求政府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活动。

2006年,中国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土壤污染防治活动全面展开。其显著标志是,中国政府拨出第一批巨额资金,在全国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活动,以弄清中国当前土壤污染的现状,为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其中包括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提出污染土壤的整治或修复的技术要求或技术标准作好准备。

为了搞好全国性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立了专门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工作办公室”,领导和指导全国的土壤污染调查工作。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保护部门亦成立了相应的专门机构,组织开展本辖区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目前,中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其评价工作正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展开。

四、中国着手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相关研究

中国进行土壤污染普查的目的,是为了对全国土壤污染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之策。无疑,立法是其重要对策之一。就在中国全国开展全国性土壤污染调查工作的同时,中国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机构和中国政府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开始着手组织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相关研究工作。其中,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资源委员会与有关国际组织合作,聘请了部分外国和中国的法学专家(主要是环境法学方面的专家)和土壤科学方面的专家,着手进行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相关研究。而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亦委托中国高等学校的专门环境法研究机构,同时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相关研究工作。

目前,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接受委托的中、外专家或研究机构主要研究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国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以及土壤污染的总体状况(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本资料);

(二)考量中国现行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情况,并对其能力进行评价;

(三)收集、分析和研究国外及国际社会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法文件,以期获得某些启发或借鉴;

土壤环境现状篇8

关键词:土壤环境学;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内容改革

作者简介:赵中秋(1975-),女,河南周口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曹银贵(1982-),男,湖南常德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等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S112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079-0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改革创新,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为目标,以“3S”技术与工程技术为手段,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理复垦、保护管理为研究核心,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计算机、测绘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管理、土地估价、土地规划、房地产经营开发等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1]该专业分别于2008年、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和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依托学校地学、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强化了具有明显工程特色的“土地整理复垦与生态修复”、“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土地集约利用技术与工程”的学生能力的培养。[2]2009年,学校为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启动新一轮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此为契机,从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材建设、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了“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循序渐进式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基础课增加了土壤环境学、土地生态学、土壤地理学等环境科学、生态学背景的课程。

土壤环境学是一门环境科学与土壤科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环境科学的兴起逐渐发展起来的,着重于研究土壤污染的发生与防治,包括污染物的形成、迁移转化规律、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方法等等,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等方面,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3,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下简称“我校”)开设该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有的土壤环境学教材知识结构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不太适用,为使“土壤环境学”符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需求,必须对现有“土壤环境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土壤环境学”教学特点

1.内容多

现有“土壤环境学”内容体系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土壤基础知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第一部分包括土壤的形成、组成、结构、性质(物理、化学性质),是学习后面内容的理论基础知识,对没有土壤学背景的学生来说,这部分课时量需要较大;第二部分土壤污染包括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容量、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与分类、特点、土壤污染动力学过程(迁移转化规律)、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等内容;第三部分土壤污染的防治与修复包括土壤污染修复概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有机污染修复技术、放射性污染修复技术及其案例分析等内容。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教学内容非常多,而该课程安排学时量为32学时。

2.知识面窄

从上一节“土壤环境学”主要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整个内容体系除了前面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外,其他内容主要涉及土壤污染的发生、迁移转化、防治与修复等,也就是说土壤污染与修复是该课程的主题内容。从土壤环境学的环境科学发展背景来看这一知识结构体系是不难理解的,土壤环境学是随着环境科学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并作为环境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3,4]因此,目前大多数的土壤环境学教材主要是面向环境科学专业并以上述内容为主体知识结构。除了土壤学基础理论知识外,教学更侧重于讲授土壤污染的发生和防治,包括污染物的形成、迁移转化规律、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方法等。[4]

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当前的“土壤环境学”教学内容显然知识面太窄。此外,随着环境科学向着重视生态环境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土壤环境学研究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与扩展,土壤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研究也同样受到重视,并获得重要进展,例如土壤环境退化研究,包括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以及土地的非农业侵占等。土壤环境学应成为融合土壤环境学基础理论,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和管理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5]曲向荣[5]对土壤环境学内容体系试图做了些调整尝试,将土壤污染与修复的内容进行了适当压缩,增加了一章关于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防治(包括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等)的内容。

3.实践性强

“试验实践”是“土壤环境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学生在掌握土壤环境学基础理论的同时,还必须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如土壤及其植物样品的野外采集及制样,土壤理化性质室内分析试验,土壤中常见污染物的调查、分析及污染评价,土壤修复技术操作观摩等。其教学不能仅仅是传授基础土壤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土壤环境学知识与方法来发现和解决治理土壤环境问题。因此,土壤环境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二、“土壤环境学”教学内容体系重构

“土壤环境学”是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前主要的教材有陈怀满主编的《环境土壤学》,王红旗主编的《土壤环境学》(研究生用),张辉主编的《土壤环境学》,曲向荣主编的《土壤环境学》。这些教材均是针对环境科学专业而编写的本科或研究生使用教材,多是以土壤污染与防治为主题内容。虽然曲向荣主编的《土壤环境学》对教材内容体系试图做了些调整尝试,将土壤污染与修复的内容进行了适当压缩,增加了一章关于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防治(包括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等)内容,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等诸多土壤环境问题仅仅是点到即止,篇幅较少。而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体系中土壤环境学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或退化机理及其调控与治理方法。为了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在土壤环境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需求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容联系,对其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组织与优化。主要内容由土壤学基础理论知识、土壤环境退化与防治、土壤环境评价与管理三大部分组成,具体见图1。

1.土壤学基础理论知识

本部分包括土壤的形成与发育、土壤的组成、性质,是学习后面章节的基础和前提。按照“系统结构组成决定系统性质,系统性质决定其功能发挥”的逻辑思路,该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后面章节的内容至关重要。而本专业学生先修课程里有关土壤学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很少,因此,在32个总学时中,分配1/4左右的学时数讲授该部分。其中“土壤的形成与发育”部分在土壤地理学中有详细介绍,为避免知识重复并节约课时将本部分内容删掉。土壤组成包括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土壤水、热、空气,其中土壤矿物质、有机质与土壤性质及后面要讲的土壤退化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需作为重点来讲;土壤生物部分压缩,主要讲授与土壤性质关系密切的土壤微生物部分,并与土壤有机质合并为一章;土壤水、热、空气一章内容进行压缩和简化,保留与土壤退化过程关系较紧密的主要内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容重、孔隙度、质地等;化学性质:酸碱性质、胶体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性质等)都与土壤退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详细介绍。经过如此调整,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各种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或退化原理及治理措施。

2.土壤环境退化与防治

这部分内容将重点扩充。主要讲授目前存在的主要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或机理及其治理方法。包括土壤污染与修复、土壤沙化与治理、水土流失与治理、土壤盐渍化与治理、土壤酸化与治理,每部分设置一个案例。该部分打破了传统的土壤环境学只介绍“土壤污染”这一种土壤退化形式及其治理方法,把土壤污染内容压缩,补充了其他几种土壤退化形式,大大拓宽了知识面,更有利于土地综合整治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的需求。该部分是该课程主体教学内容,安排总学时的1/2左右进行讲授。

3.土壤环境评价与管理

本部分包括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土壤环境质量预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生态风险评价以及土壤环境管理。土壤环境现状与预测评价依据评价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侧重土壤环境污染的土壤污染评价和侧重于土壤生态变化的土壤生态评价以及对土壤环境特性和外部条件、土壤污染和生态在内的系统全面的综合评价。[5]通过该部分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土壤环境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了解和掌握土壤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与措施。

三、实践教学设计

土壤环境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土壤环境学授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土壤环境学实践教学环节,在总学时只有32个学时的情况下,本课程教学大纲设置了8个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实践学时,本文对实践教学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土壤样品的野外采集与保存是大多数“土壤环境学”实践的必有环节,由于本课程授课对象学习的“土壤地理学”中安排了土样采集这一环节,本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直接去掉了这一环节。在这有限的8个学时内,对土壤环境学的核心实践内容进行实习教学,土壤污染的调查、评价及修复,即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对土壤中常见污染物进行调查、污染评价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适的修复或治理对策,由学生自由选题,自行设计方案,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试验,通过试验掌握土壤中常见污染物的调查、评价方法,了解土壤污染物存在形态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其原理,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当前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功能减弱或丧失,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研究工作是解决土地退化问题,恢复土地各种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土壤退化是土地退化中最重要、最基础、具有生态连锁效应的退化现象,因此,土壤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是土地整治的关键与前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土壤环境退化过程或机理及其防治的专业理论及实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环境学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针对本科二年级学生而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任务是通过土壤学基础知识以及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及防治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利用这些理论知识与方法来发现和解决土壤环境问题,为土地综合整治与管理奠定专业技能基础,从而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付梅臣,袁春,周伟,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5,(2):26-29.

[2]周伟,袁春,付梅臣,等.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2,(2):38-43.

[3]胡学玉.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82-183.

土壤环境现状篇9

关键词:土壤;城市:污染;重金属元素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环境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尤其是城市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关注。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和生产高度聚集的场所,人口相对集中,种种人类活动都非常容易造成城市的污染。本文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加以阐述,增加读者对土壤污染的重视。

1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重金属指的是密度大于5.0g/cm3的45种化学元素,但是因为每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毒性区别很大,所以在环境科学中通常关注锌、铜、锡、钒、汞、镉、钴、镍、铅、铬、钴等。硒和砷两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因此也将硒元素和砷元素列入重金属污染物的范围内[1]。由于土壤中本身含有的铁和锰含量较高,因而一般不太注意它们的污染问题,但在某些强还原条件下,铁和锰所引起的毒害却不能被忽视[2]。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科学上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是由此造成的污染也在加剧。城市作为人口密集的区域,汽车尾气的排放成为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吴学丽[3]等人运用地累积指数法研究了沈阳地区浑河、细河及周边农田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发现这些地区土壤中汞元素和锌元素含量较高。兰砥中[4]等人研究湘南某铅锌矿区事故之后导致周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运用单因子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土壤污染状况,发现该地区土壤中铅、锌、铜、镉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镉的污染指数最高。

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末就针对城市中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研究,在英国的几大城市中对土壤中的汞、铅等重金属元素进行调查,他们观察到这几个城市中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英国的工业发展活动与周围居民区的繁荣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世界各个国家正逐步开展城市中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在对葡萄牙、苏格兰、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意大利和瑞典这6个欧洲国家城市土壤中的重金属总浓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葡萄牙地区中汞的浓度比苏格兰低,可能是由于燃煤发电和取暖导致的[5]。

2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来源

一般来说,城市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有两类:自然因素和人为外源输入。

2.1自然因素:某些地区的土壤由于地壳运动导致本身就含有很多的重金属元素,成土母质是造成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高的重要原因。如陈雪龙[6]等对大庆龙凤湿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土壤中的铅和锌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成母土质和岩石风化有着极大的关系。

2.2人为外源输入:这类污染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污染的主要来源,包含三大类

2.2.1工业污染源:为了提高经济水平,现代工业的开发越来越广泛,加上环保理念没有普及,金属冶金厂、化工厂、油漆厂的三废没有达到排放标准就流入到环境中,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

2.2.2农业污染源:如今科学的发展,人们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为了提高庄稼的产量,施用了大量含有重金属的化肥,这些污染直接的作用到土壤中。

2.2.3生活污染源:城市中交通高度发达,虽然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但是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却给土壤中带来的很多的重金属元素[7]。另外,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垃圾中常常含有各种重金属元素,加上固体废弃物处置不完善,这些垃圾也会流入到城市土壤中。

3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3.1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直接危害

3.1.1对土壤中的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土壤环境是一个很复杂的生态环境,其中包含这许多种类的微生物群落与蠕虫类动物,这些生物的存在保持了土壤环境的稳定也保证了土壤的活性,但是当过量的重金属被引入到土壤中时,会对这些生物带来毒害,大量研究证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被严重减少[8]。

3.1.2影响植物代谢循环和生长

据研究表明,重金属对植物形态、生殖、繁衍各方面都有影响。吸收到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能诱导其产生某些对酶和代谢都有毒害作用和不利影响的物质,引起植物伤害。某些重金属在胁迫作用下有时会引起大量营养元素的缺失和有效性的降低,较高浓度的重金属含量有抑制植物体对镁元素的吸收和转运的能力。

3.2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带来的间接危害

3.2.1促使水体污染

土壤环境中遭受重金属污染时,污染浓度较高的表层土壤能在地表或地下径流作用下,进入水体环境,导致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

3.2.2导致大气环境污染加重

由于土壤环境与空气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空气中的湍流交换作用,土壤颗粒能够被带入到大气中,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变得复杂,当土壤中含有重金属元素时,则可能导致大气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等的环境问题[9]。

3.2.3对人体和动物的健康影响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通过植物由食物链逐级传递到人体中,城区内部种植的观赏和净化空气用的花草树木也能累积一定的重金属污染物,人们居住在这种环境中,经过皮肤接触和无意由口摄入这些被污染的土壤[10]。

结束语

土壤重金属污染逐渐被各个国家的环境科学工作者重视,由于土壤中含量复杂,修复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修复技术很难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针对工业迅速发展,环保部门的管理力度也应该加强,从根本上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才是修复土壤的最有力的手段。■

参考文献

[1]贾广宁.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有色矿冶,2004,1:39-42.

[2]刘昌岭,宋苏顷,夏宁,李学刚,林学辉,张红,张经,于志刚.青岛市区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浓度及其来源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3:44-48.

[3]吴学丽,杨永亮,徐清,黄园英,路国慧,何俊,刘晓端.沈阳地区河流灌渠沿岸农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2:282-288.

[4]兰砥中,雷鸣,周爽,彭亮,廖柏寒,沈跃.湘南某铅锌矿区周围农业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风险评价[J].环境化学,2014,8:1307-1313.

土壤环境现状篇10

[关键词]环境资源保护;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工业排放污染

引言

在市场经济的拉动下,我国工、农业蓬勃发展,但这一社会效益得到提升的背后,也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工业废水、废气超标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肆意堆放,农业过肥、过药等,污染源头遍布每一区域,尽管现行法律法规对土壤污染有所规制,但所涉范围狭窄,操作性不强,执行力缺失,导致土壤污染无法有效遏制。

一、我国农用地土壤受污染情况概述

调查结果显示[1],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点位超标率为19.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主要为重金属超标;六六六等农药点位超标率为3.8%。土壤的环境构成中无时无刻都是在和其他的环境要素进行能量、物质交替,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基本上是不可逆转的,污染物会不断在土壤中累积,使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越来越高、污染面积越来越大,从而危害人畜的健康和安全。[2]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先生在2011年10月份召开的广东科协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有数千万公顷耕地正不断遭遇各类工业排放的重金属污染,并有逐步上升趋势。同时,近年《我国稻米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报告》中亦显示境内受到工业排放或其他途径产生的重金属渗入的耕地高达20%。[3]

二、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源成因分析

造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的主要源头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源于工业生产。我国实际上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尤其是作为我国农村建设中独特经济模式的乡镇企业,大多为作坊式,生产方式粗放,污染治理技术落后,截污纳管率低,先期基本为直排的方式生存。其二,受到城市工业污染转移的“迫害”。部分地方政府“顶风作案”,将国家三令五申强制关闭的重污染工业企业,如化工厂、造纸厂、电镀厂等转移至农村,不同程度地存在偷排、超标排放等现象;同时,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政府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形成了拆解村、电镀村等等,废水直排农地;废渣无任何防护措施,堆放于农地;废气直排,并以降雨降雪的形式,渗入土壤,酸雨率达到80%左右,便是不争的事实;另,一些城市的建筑垃圾、工业废渣,偷倒农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类源于农业生产。即受到农业耕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化肥、农药的大量滥施所致。[4]我国每年因肥料不合理使用,导致超过以吨计的氮素流失到农田外,氮肥的挥发对临近地表的污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规制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建议

(一)设置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单行法

我国目前环境资源保护相关的专门性法律仅有《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尚无《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仅在部分如《环境保护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中对土壤污染防治作一些零散的规定,与其自身急迫、严峻的污染形势来看,这些附属性质的法律法规根本无法规制污染态势,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几乎是盲区。为此,组织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迫在眉睫,建议在周全法律体系的协调性基础上,增设土壤污染防治单行法。[5]

(二)组建土壤污染监测体系与预警制度,并出台农用地土壤标准

农用地土壤在遭受污染初期症状及危害性并不明显,污染物进入土壤之中,直至其爆发危害尚需一定周期,是一个链式累积的过程。但是,只要环境恶化便会呈现井喷式的蔓延危害。由此,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土壤监测体系,并制定农用地土壤标准,对农用地土壤及其生态环境实行长期跟踪监测,建立相关土壤环境的信息数据库,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以及土壤质量、污染状况等作出详尽分析,设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同时,依据监测结果,有序开展农用土壤修复工作。此外,应加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各部门各地区的统一协作,实行长效管理。

(三)制定农业清洁生产法,配以科学合理的技术守则

农业清洁生产虽已推广很久,但始终浮于表面,不能纵深展开。主要原因,一是鼓励措施不够且没有制度保障,农民积极性不高;二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意识尚未觉醒。我国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于科学的灌溉、施肥、给药等技术,不会也不屑;三是对过肥过药行为基本处于放任状态,根本没有措施加以规制。因此,建议出台农业清洁生产法,并配以科学合理的技术守则,以制度保障农业清洁生产的深度推进;大力宣传,以技术守则为指导,以点带面,同时配套鼓励性强的政策,对积极实行清洁生产者,予以重奖,对于依然故我、屡教不改者,采用实名制供给农药化肥,源头控制其使用量,彻底改变农民的陈旧观念,还我们一个安全、清洁的种植环境。

结语

基于上述可知,构建健全、完备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是当前法学界及地方政府亟待商榷与解决的议题,亟待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共同于实践中反复探索与研究,发挥合力一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2]毛春梅,吴东娟.我国土壤污染预防机制建立构想[J].湖南农业科学,2012(21).

[3]蒋裕平.国外工业和农业聚集地农业环境管理研究――以美国和日本为例[J],世界农业,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