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反思十篇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反思十篇

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8:01

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反思篇1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活动持抵触的情绪

由于受社会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错误认识,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消极的思维定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都是“假话、空话、大话”,根本不能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疏远、蔑视思想政治教育,甚至排斥各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

(二)冷漠对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沟通,对于生理心理机制正发生变化的某些大学生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不值得他们信任,自身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问题也不会找其寻求帮助,反而对其保持距离,错误的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他们不是一个站在同一立场的盟友,在情感上刻意疏远,总是冷漠对之。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加上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导致认知偏差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体力和智力迅速发展,身体各系统的机能也趋于健全,可以说大学生的生理发育已经基本成熟。但从心理上看,大学生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情绪波动很大,对周围环境也很敏感,反应也较为强烈,希望与失望不断交替、积极与消极相伴而生。

(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不高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不仅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而且还吸收借鉴了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但现实情况却是,相当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论素质较低,知识结构不完善,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常常“有理说不清”,不能发挥真理的作用,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其内容仍然存有脱离实际的问题,其课程设置也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不能给予有效的解决,对于大学生关心的与自身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不能给予帮助使其走出困惑。这样很难引起大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反而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抵触。

三、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一)积极引导大学生提升自我教育能力,通过实践纠正认知偏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要迫使人去思考自己。”要克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关键是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首先要掌握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曲折变化,从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引导大学生不断更新观念,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加强形势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转型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用科学的理论、观点、方法来正确对待、分析、解决现实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思想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提高自身素质,重视示范效应,成为大学生所敬重的人,这样才能得到大学生心理上的认同,有效抑制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增加情感投入,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利用情感的力量,真正坚持做到“以生为本”,尊重、理解、关心大学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通过不断提升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摆事实,讲道理,启发觉悟,以理服人,进而引起大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心悦诚服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走进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关注他们的人生问题。这就决定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不断地追踪时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另一方面还要密切关注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和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以不断充实、丰富、调整、更新,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在方法上要针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要求,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辅导。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专题辩论会以及相关演讲比赛等,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大学生的思想,陶冶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红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69-72

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反思篇2

论文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旦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而大学生时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是比较常见的。分析大学生时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据此探讨消除或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时策,时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逆反心理”在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被广泛应用,“是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即带有较强烈的抵触情绪。”玛网逆反心理普遍存在于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背离教育者期望目标的反向力量,从而阻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心理现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阻力,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及大学生成才。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总会以一定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怀疑和否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正确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他们热衷于学习对自身找工作有帮助的课程,参加各种资格考试,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及其各种教育活动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空谈理论,没有实际价值。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目抵触

    由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消极认识以及其它原因而产生了一种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只要一说到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大学生就采取盲目的抵触情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大而空的说教,没有任何作用,想方设法逃避思想政治教育。即使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也是持应付和抵制的态度,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动。

    (三)叶正面教育做片面的反面思考

    对事物作反面的思考本来是富于怀疑和批判精神的表现。但是,有些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教育时往往不加以理性的思考和评判就做出片面的反向评价。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常用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影响大学生,本想用其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感召作用。但是,部分大学生却无端地对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持否定态度怀疑先进人物的动机。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面的,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

1、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大学生逐渐形成了白己的一套关于自我、他人及社会的评价体系,存在着一种趋向自主、摆脱外部控制的心理趋向,不轻易服从他人的影响和指挥。特别在现阶段,大学生受到多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渴望通过自主选择确定自己的价值观。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大学生感到思想政治教育与自我意愿相违背,自我某些方面的自由受到约束时,大学生就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2、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一定发展。大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有所发展,思维方式超出了单一化的正向思维,有了一定的逆向思维能力。思维的批判性有了进一步发展,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显著提高。他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满热情和期待,同时也喜欢提出质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的教育信息不是全盘接受,而是从自身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出发,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分析理解。但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在逐步形成之中,人生经验相对缺乏,在分析问题时一旦没有坚持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等良好思维品质就可能发展为片面的否定,表现出来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怀疑甚至是全面否定。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较为系统和全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不足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1、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新的困惑和迷茫也随之产生。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如果不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教育内容同当前的社会生活实际和人们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缺乏认同感。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缺乏针对性,没有很好地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们思想上的困惑。

   2、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应有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总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素质是高的,但仍有部分人员的素质达不到要求。有的教育者缺乏必要的理论修养和工作能力,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经常出现有理说不清、讲理讲不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就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产生怀疑和不满情绪。这种不满很可能会扩大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满和抵触。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社会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价值多元化日益明显。国外的各种社会思潮也大量涌人。大学生在把一些非主流思想同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正面信息对比中出现了思想上的迷茫。特别是一些大学生在不考虑我国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的情况下,把我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得出错误结论,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信任感和抵触情绪。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财富与日俱增,但同时一些社会问题也暴露出来。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教育形成强烈的反差,大学生既痛恨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又对不良现象充满疑惑,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如果这种怀疑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他们的思想就会产生自我矛盾,如果思想矛盾斗争的结果得出了错误结论,那逆反心理也就产生了。

 三、解决逆反心理的对策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必须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一)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只有符合大学生的主观需要和意愿的事物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提高针对性。首先,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实际。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多种方式,深人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全面并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以及思想上的疑惑和问题,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新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更强的应用性和指导功能。

    2、要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目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大学生思想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也比较明显,传统的、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虽然有直接性和效果显著的特点,但是也容易同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直接冲突,从而淡化教育的效果。根据大学生心理及思想的发展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使显性教育法与隐性教育法并进,巧妙应用隐性教育法,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隐性教育法把教育目的隐蔽起来,通过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情感中获得感染和教育,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影响,达到教育目标。说理教育法仍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在对大学生进行说理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疏导的原则,使大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有所了解,并有效进行引导。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因为只有教育者坚信不疑,才能产生可以让人信服的力量。通过培训和进修,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科研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强化理论研究能力和信息收集分析工作,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对教学内容有深人了解,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它相关知识,深人浅出,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理论与现实问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充分利用积极情感的感染作用,以积极的情绪和真挚的感情,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加强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得到大学生心理上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言传身教,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并且在工作和生活中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这样才能树立起在大学生心目中的高大权威形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传递的教育信息才能够深人人心,得到大学生们的赞许和认可,消除逆反心理。

    (三)正视和优化社会环境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因为正面教育与社会现实有差距就对现实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也不能对社会不良行为和错误思潮采取简单的批判和否定。而应该敢于面对社会现实,对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实质做出如实分析,对问题存在的客观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探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客观环境,客观地看待社会现实,对社会问题进行全面辩证的分析和思考。

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高一政治;课堂教学;教育叙事研究;策略

引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教育叙事中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的问题,这是一个将客观过程、真实体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育过程。因此,教师要对自身的做法进行反思,在高一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文章以此为基础,对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必要性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开展高一政治课程教学时,要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而学生是一群有个性、有思想、主动发展的人,如果教师仍然沿用之前古板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影响教学效率,也会使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而教育叙事教学方式让学生慢慢地打开内心世界,愿意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有利于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构建属于教师和学生共有的教育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推动教师反思

教育叙事研究能够让教师对自身的教育实践进行充分反思,并不断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会得到全面的丰富。高一政治教师一般都会在原有教学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与回顾,从而对之前模糊的概念、假设以及理论等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经过日常教育活动的洗礼之后,教师的教育思想肯定会更进一步,对今后开展相关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加深了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加强教师工作责任感

高一政治教师在应用教育叙事方式进行教学时,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反思,都会从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角度出发,并按照自身以往的教学经验,带领学生去观察世界,从而对自己有一个多角度的认识和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教师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得到很好的提高,并且在教育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塑造自身形象,在教育行为中锻炼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素质较高、知识容量大的政治专业教师。

二、开展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策略

1.营造自然情境

对于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而言,主要是教师从班级的实际情况入手,在掌握教学过程的基础上,以自然教育情境营造的方式来展开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该种形式的研究比较注重“实”,即实际情况、真实事件以及实际过程等,需要教师将某件事情的经过讲述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去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收集与之相关的故事,只有将最原本的事件展示在学生面前,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叙事来展开教学。教师:“我有几个朋友在工作之后都购买了手机,一个朋友选择了实用的,还有的选择了与众不同的。有一个朋友无所谓,随便买了一个,只有一个朋友选择了最贵的。当你们工作之后,会选择什么样的呢?”学生这时会进入非常激烈的讨论中,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以及求异心理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更加投入,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2.创设故事情节

与其他学科相比,政治学科的教育叙事没有什么区别,基本上都是讲述一个有情节、有意义的故事,其情节主要包括与叙述教学事件有关的人物、冲突以及事件发展等。而且,在每个故事中,还会包含一个或多个意外事件、冲突等,它们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比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祥子”的故事,受当时旧社会的打压以及不平等的待遇,导致祥子身心疲惫,由此教师可以引入社会公平的体现、收入分配公平含义以及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政治文化和生活。

3.开展教育反思

实际上,教育叙事研究属于一种反思性的研究,所以教师应该注重教育反思。在教育叙事的研究过程,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故事,之后再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问题、事件的认知,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积累教学经验,在不断反思中改正教学计划,并对事件、行为后面的含义进行探索,掌握政治教学的相应规律,进而提高政治教学的水平。一旦脱离教育反思,那么教育叙事研究就会变成单纯的叙事,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所以,教师在开展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时,一定要对教育反思引起重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还能加强学生对政治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教育叙事研究的开展还能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教育叙事研究反思

在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才是主体,所讲解的故事能够将教学活动中的情境、真实现象反映出来,而且对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格外重视,这也是教育叙事研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教育叙事研究反思而言,通常会受到研究人员自身教学实践、理论水平等因素的限制。针对这种情况,研究者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进而实现教育叙事研究水平的提升。我们重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确定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根本目的。对于高一政治教育叙事来说,不会受到一些具体理论的制约,会比较注重教育教学的实践,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和生活中,一定要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观察,从而得出具有解释意义的理论。其次,充分掌握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根本方法。教师在开展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时,通常会采用“由实践到解释理论”的方法,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归纳方法。由于教育叙事对故事的自然情境性比较重视,所以不会将重心放在教学安排和设计上面,最关心的是事后的感悟与反思。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时,一定要注重“由实践到解释理论”的方法应用,从而提高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策略的实施效率。最后,全面了解政治教育叙事的文体和结构。实际上,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对文体没有太高的要求,而且也没有规范其具体格式,只要能够满某些基本要素即可。高一政治教育叙事比较注重故事性和可读性,对人物、场景、地点以及时间等不是特别关注。由此可见,在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时,对感悟、反思等十分注重。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一政治课堂教学中引进教育叙事研究,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教育方法,它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知和掌握,还能使高一政治课程内容变得非常丰富,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教育意义,为学生今后迈入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锋.教育叙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范式之转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12):86-88.

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模式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作为中国高职特有的“通识性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如何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等三个要素出发,构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条重要标准。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问题

1.重视社会性,忽视人的全面发展

为适应社会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但由于历史和传统原因,政治化意识形态仍然支配思想政治教育,导致重视学生的社会性而忽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拉大学生的社会性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差距。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将重点主要集中在促进政治、经济的整体发展中,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获得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1]。在社会思想观念上,过分追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对学生个人价值的深入挖掘与研究。因此,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了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轻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倾向。

2.重视共性,忽视个性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出现重视受教育者的共性发展、忽视个性发展的弊端,影响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导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长期强调学生的共性教育,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限制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违背了“以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思想。一般情况下,在重视受教育者共性教育的同时,他们的个性发展也会被忽视,这种教育模式没有考虑因材施教,否定了学生的个性和独立价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兼顾共性发展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2]。

3.重视理性,忽视感性

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的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在现代教育中,偏重理工农等学科的教育、忽视人文科学发展的现象普遍存在,理性教育受到过分重视,过分强调人的理性,忽视人文关怀,导致思想教育效果不佳。思想政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促进人类社会和个体和谐发展为目的。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理性和感性的兼容,二者不可相互替代,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人的理性和感性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

二、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实际的教育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教育部曾经提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3]。那么,是什么因素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认同程度和这门课程教育的实效性呢?这个因素就是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人文关怀这一基础性维度。或者说,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没有领会到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人文关怀。

然而,这种对人文关怀的界定还过于模糊,没有澄清人文关怀本身的性质,因为个体的差异、个体的需求虽然是值得尊重的,但却要对这些主体性因素有一种定性的评判。因此,从性质判断的角度看,所谓人文关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该从“人”本身出发,对人所应当过的理想生活做出的深刻反思,从而让大学生明确高尚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大学生首先应该塑造一种理想的“人格”,而后才能进一步形成健康的政治素养,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实践当中。如果在最基本的“人格”方面不能得到优良的训练,就失去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最基本的资格。

三、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1.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生

校园制度建设不仅仅是约束广大师生的一项制度规范,更是引导师生在参与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中得到教育、得到激励的一种催化剂。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统。只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2.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素养的师资队伍

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素养的师资队伍,是实施人文关怀的核心力量,特别是具备高尚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实施人文关怀教育更是至关重要。因此,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注重转变育人理念,拓展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师德修养水平,从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折射出人文关怀的光辉。

3.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机制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保障。因此,高职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信息反馈机制、心理疏导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机制,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首先,要加强信息收集。其次,要加强信息反馈。这里的信息反馈主要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一般是指在师生中广为流传且内容积极向上的信息,教师所得到的大部分反馈属于此类反馈;而负反馈则是一些表示对学校的一些做法不满、在同学之间流传且老师很少知道的负面信息。

结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模式构建中,应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原则,发展和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人文关怀,以提高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为重点,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教育体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构建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先锐.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视野下的“思想谘商”探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03:91-94.

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策略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10-001

教育叙事研究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关于质的研究方法,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下面就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谈谈我的想法。

一、开展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

我校属于县普通高中,学生来源为县中统招后的生源,主要有三类:统招、扩招、增招,属于县中等偏下的生源,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文明礼仪的缺失、感恩意识的缺乏、团队精神不强以及存在着心理问题等现状,政治课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教育叙事是政治德育的一种有力形式。通过教育叙事研究,让学生懂得并践行文明礼仪,学会感恩、学会团结协作等,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为此在高一阶段开展政治教育叙事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教育叙事研究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政治课任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感情、人性以及主动性和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叙事这种方式可以使老师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多地与学生对话、沟通、交流,体现对学生生命的关注。这样才能构建属于师生共同的教育世界。

2.教育叙事研究可以促使教师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

政治课任教师通过对原有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经历进行回顾和反思,对本来模糊的理论、假设、信念和自己的实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经过日常教育活动洗礼、升华的教育思想又进一步指导以后的教育行为,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教育哲学。

3.教育叙事研究可以增强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政治课任教师通过对政治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回顾与反思,使他们从教师、家长、学生的经验和感受出发,透过他们的眼光观察世界,多角度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从而在叙事活动中塑造自己,在行为中成就自己,增强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界定

高一政治:主要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之《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两本教科书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叙事: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另一种是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记述。

高一政治教育叙事:主要指通过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通过记录一个个的教育故事,让同行分享、体验,寻求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规律,探索高一学生德育的新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策略

通过一年的研究,在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以下策略:

1.自然情境性。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从班级实际出发,从真实教学过程出发,从自然教育情境出发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在于“实”,它是我们教师在高一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记录、观察和探究,从而获得的对事实或事件的解释性意见。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教学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教学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如我的教育叙事:《爱是教育的全部》。

2.故事情节性。政治教学叙事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叙事一样,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教学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冲突和事件发展等情节。每个叙事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的“意外事件”或冲突,冲突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3.反思性。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在叙事研究中教师要善于积累一个个的教学故事,然后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从而找寻政治教学的规律,提升政治教学的水平。离开了反思,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而叙事,就失去了它的目的和意义。

四、开展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反思

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是研究的主体,一个个的叙事反映的是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境、真实全貌,强调教学活动中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重视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人的心理与情感活动的研究。在对叙事的反思时,往往会受到研究者自身的教学经验、理论水平等的制约,需要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提高教育叙事的研究水平。所以我们要做到:

1.明确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目的

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不拘泥于某种具体的理论,强调回归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事件中,通过观察与反思,归纳出解释性的理论与结论。

2.掌握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

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采用的是“从实践到解释性理论”的自下而上的归纳法,教育叙事强调故事的自然情境性,一般没有事先的安排与设计,主要是事后的感悟与反思。

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反思篇6

   论文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音的逆反理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寺张力的失衡;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不合理.缺乏时效性;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缺乏吸引力;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缓解和抑制逆反心理,需要提升受教育者的信息素质及自我修养水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频繁发生的一个现象,严重地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需要由受教育者来体现,因此,能否有效地克服和避免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这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加强对该问题的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逆反心理的内涵及表现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首先必须对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分析受教育者逆反心理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是展开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受教育者逆反心理的内涵

   在《现代词典》中,逆反,作动词讲,“是指一种心理现象,对事情所作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愿或多数人的反应完全相反。”逆反心理,又称“逆反性”对于这一概念,各类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界定:有的学者是从社会知觉、社会态度、人际交往、群体心理等概念及相应机制来认识“逆反心理”的,将其定义为:“人类心理活动本身就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即非理性的一面,明显由此而产生的指向社会客体(人或事)、有别于他人或群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上的偏筹歧对立.这种心理状态,就是逆反心理。”而《新编思想政治l作慨论》中认为:“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巾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把这种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还有的把“逆反心理看作一种特殊的同有反对态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对事对思想等社会现实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也有人把“逆反心理定义为个人受到社会群体或其他个人的压力之后,对其价值取向不予评判而表现}}{来的不满或反感,甚至不考虑原因后果而采取的对抗行为。”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及对策》巾把“逆反心理界定为一种态度反应,是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它仅限于心理状态,并不包括行为现象。”总之,对逆反心理的定义,学术界没有达成共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说,逆反心理只能归结为一种态度反应和行为倾向而不能把它看作行为本身,否则外延就显得过于泛化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即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与教育者所要求的目的截然相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

   (二)受教育者逆反心理的表现

   1.对理论学习消极抵抗

   坚定不移的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我们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求和帮助人们系统的学习党的先进理论。但是受教育者在产生了逆反心理之后就会对学习先进理论感到厌烦.不愿意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2.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活动起控制、引导的作用,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目标和任务。然而有相当数量的受教育者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往往作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3.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通常会运用榜样示范法来增强教育内容的说服力,教育者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受教育者,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在逆反心理的影响下,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4.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在一些受者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行为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正不压邪的局面。

   二、受教育者逆反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张力的失衡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张力的不平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一个现象,它主要表现为: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要求远远高于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受教育者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也难以达到教育者的要求;第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水平差距太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是提高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的规律。但是在实践当中却存在着二者之间张力的严重失衡,导致受教育者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逆反心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不合理,缺乏时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它们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形成了一定的体系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的不断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样才使得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育内容陈旧,没有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二是教育内容结构不合理,一些单位和地区过于突出政治教育,而不大重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和违背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出现逆反心理在所难免。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缺乏吸引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方法陈旧的问题:一是单向的理论灌输法,缺乏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交流。二是个别教育者的唯我独尊的权威教育法,缺乏平等交流。方法不能与时俱进势必降低受教育者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致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

   (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消极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个人主义和金钱意识的泛滥,有些人民公仆成了金钱的奴隶,他们为了追名求利,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执法犯法等现象屡禁不止,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这种不良的环境氛围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此外,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虚拟环境和大众传媒等,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和传媒来获取信息,虚拟环境和大众传媒当中既有对受教育者思想发展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而教育者又无法直接干预和控制这些不利于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信息,一些受教育者盲目接受了互联网上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反的信息以后就会对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三、克服和避免受教育者逆反心理的途径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素质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得知识信息途径的多样性使得教育者提升自身信息素质成为必然,否则就无法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的发展需求。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刻苦学习掌握传媒信息知识;其次要学会熟练应用现代传媒工具,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二)重视受者自我教育,缩小与发展要求的差距

   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科恩在《自我论》中谈到自我教育时也说:“在关系到最高生活价值方面,教会别人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应自己教育自己。”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教育作用的对象是由其思想政治品德水平的落后决定的。受教育者与社会发展要求或教育者的要求存在差距的一个原因就是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不够。因此,作为受教育者应在教学活动中积极配合教育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和教育者沟通,将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存在的困惑及时与教育者交流,以便教育者更好的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使教育目的、内容、方法更有针对性。受教育者在获得知识的途径上除了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外就是自我教育,正规的学校教育时间有限,那么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才能保证不被社会发展所淘汰。紧跟时展步伐,提高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受教育者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差距才会逐步缩小。

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反思篇7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时常要面对的一个难题,也是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颁布以来,各个高校都加大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花费大力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以期获得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但实际效果却并不显著。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现象是存在的,且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这严重打击了教育者的教育热情。因此,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过程的研究,是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途径之一。

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含义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当承载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教育者或教育客体与作为主体的受教育者即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不一致时,大学生产生的一种以背离教育目标,抵触思想政治教育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倾向的总和。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应从以下方面理解:首先,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逆反心理的逆反主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接触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后会有一个对信息进行选择的思维及心理活动过程。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逆反心理的逆反对象时指教学过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相关因素,如教育者、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再者,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一种拒绝或冲突的不协调的互动关系。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表现为一种心理反应、情绪变化和行为倾向的总和。

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特征

从对大学思政课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定义的阐述来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主要具备以下方面的特征。

(一)反向性

逆反心理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逆反对于逆反的人物、事件、宣传的内容等逆反对象来说,心理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态度是对立的,具有明显的反向性[1]。

(二)二重性

学生逆反心理的二重性主要表现在主体的态度上面,即受教育者对逆反对象所表现出来的两种态度倾向:主动逆反和被动逆反。主动逆反是指受教育者再受到逆反对象的刺激后产生的与教育预期相反的倾向,被动逆反则是指受教育者对外来客体信息的刺激保持沉默,既不反对,也不赞成。因此,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对教育者教育活动的开展产生阻碍作用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教育者对其教育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三)盲目性

逆反心理的盲目性主要是指,作为逆反主体的受教育者在一受到外部客体信息刺激时,不加考虑便武断地做出否定的心理倾向。受教育者受盲目性心理倾向的影响,常常会对外来客体信息的价值不加考虑而一概否定。在受教育者的逆反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其行为的盲目性和易情绪化的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

(四)突出自我性

在多数情况下,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是为了突出其个性。逆反其实质是表现个性、突出自我。当学生感受到其自由受到限制时而下意识地产生的一种抵触心理,通常情况下,他们产生抵触心理并非是刻意站到教育者人的对立面,而是以突出自我个性,保护其自由不受限制为目的。

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心理现象建立在主体与其相关联的客观条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并通过主体的活动表现出来。在心理学上的逆反心理是指主体在自身的主观需要、认知和情感与客观的要求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反映了主体对于客观要求所产生的强烈抵触情绪。

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要素构成。逆反心理的认知是指主体对逆反对象即其所接触到的教育者、客体信息、方式方法等产生的知觉、理解以及评价,对逆反心理的形成起着准备和导向的作用,是逆反心理产生的思想基础。因为,无论一个人对某一现象或者问题有着怎样的认识,其在心理上都具备了一定的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由这些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架构而成的认知体系,支配着主体即人对外界刺激将要采取的基本态度,是顺从、支持、拥护,还是怠慢、反对和逆从。情感是指主体对逆反对象所产生的抵触情绪,是逆反心理形成的助推器。它在心理上表现为主体对所接收到的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负面情绪体验,即主体对客体信息是持反感或厌恶的态度。行为意向是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主体对逆反对象将要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其强烈程度直接受情感的控制和影响。在上述三要素之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催化剂,行为意向是外在表现,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只有对客体信息是否符合主体的需要进行认知,才可能出现与之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倾向。抵触性情感是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分,对主体的行为意向起着支配作用。当主体的逆反心理形成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就会立刻使自己在认知与行为上抵触于它,从而维持整个逆反心理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是人,是教育工作者;主体是受教育者,更确切地说是受教育者的意识和思想。意识和思想作为人脑的机能与属性的一部分,包含了思维的道德认知、性格倾向中的世界观、态度、信念等内容,是心理现象的一部分,也是由知、情、意、行架构起来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逆反心理也同样是一系列复杂心理活动的产物。据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基本阶段:即认知―情感体验―行为意向。其中认知阶段是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前提初级阶段,情感体验阶段是学生逆反心理发展形成的关键阶段,行为意向阶段则既是认知阶段和情感体验阶段联合作用的结果又是逆反行为产生的准备阶段,这三个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

(一)认知阶段

在认知阶段,受教育者会根据自身的需要,运用自己的认知体系和价值标准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信息进行识别、评判和抉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可见,人们进行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时都会受到其内在认知和价值尺度的影响。在开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时。人们会遵循以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利与害为主要内容的评判标准,会用其所形成的真理尺度、价值尺度、道德尺度和审美尺度去影响、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也必然会运用自身的评判标准和尺度来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种课题信息,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做出接受教育或拒绝教育的抉择。这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逆反心理的前提和基础。

(二)情感体验阶段

在情感体验阶段,受教育者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各教学要素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或是消极、或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激情、热情等积极情感是人强烈追求对象的内在的、本质的驱动力。若没有积极情感的驱动力,人们就也不可能有对物质、对真理的追求。可见,人们所具备的积极情感体验能够促进他们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而具备的消极情感体验则会对他们的实践活动产生阻碍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当教学的各要素、教育教学的人文关怀以及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等符合受教育者的“接受期待”时,受教育者就会接受它们,并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反之,受教育者相应的就会排斥它们,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不愿意接受甚至抵触教学活动。因此,消极的情感体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本质推动力量。

(三)行为意向阶段

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反思篇8

论文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音的逆反理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寺张力的失衡;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不合理.缺乏时效性;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缺乏吸引力;四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缓解和抑制逆反心理,需要提升受教育者的信息素质及自我修养水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频繁发生的一个现象,严重地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需要由受教育者来体现,因此,能否有效地克服和避免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这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加强对该问题的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逆反心理的内涵及表现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首先必须对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分析受教育者逆反心理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是展开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受教育者逆反心理的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逆反,作动词讲,“是指一种心理现象,对事情所作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愿或多数人的反应完全相反。”逆反心理,又称“逆反性”对于这一概念,各类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界定:有的学者是从社会知觉、社会态度、人际交往、群体心理等概念及相应机制来认识“逆反心理”的,将其定义为:“人类心理活动本身就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即非理性的一面,明显由此而产生的指向社会客体(人或事)、有别于他人或群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上的偏筹歧对立.这种心理状态,就是逆反心理。”而《新编思想政治l作慨论》中认为:“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巾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把这种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还有的把“逆反心理看作一种特殊的同有反对态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对事对思想等社会现实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也有人把“逆反心理定义为个人受到社会群体或其他个人的压力之后,对其价值取向不予评判而表现}}{来的不满或反感,甚至不考虑原因后果而采取的对抗行为。”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及对策》巾把“逆反心理界定为一种态度反应,是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它仅限于心理状态,并不包括行为现象。”总之,对逆反心理的定义,学术界没有达成共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说,逆反心理只能归结为一种态度反应和行为倾向而不能把它看作行为本身,否则外延就显得过于泛化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即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与教育者所要求的目的截然相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

(二)受教育者逆反心理的表现

1.对理论学习消极抵抗

坚定不移的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我们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求和帮助人们系统的学习党的先进理论。但是受教育者在产生了逆反心理之后就会对学习先进理论感到厌烦.不愿意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2.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活动起控制、引导的作用,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目标和任务。然而有相当数量的受教育者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往往作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3.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通常会运用榜样示范法来增强教育内容的说服力,教育者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受教育者,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在逆反心理的影响下,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4.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在一些受教育者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行为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二、受教育者逆反心理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张力的失衡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张力的不平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一个现象,它主要表现为: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要求远远高于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受教育者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也难以达到教育者的要求;第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水平差距太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是提高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的规律。但是在实践当中却存在着二者之间张力的严重失衡,导致受教育者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逆反心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不合理,缺乏时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它们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形成了一定的体系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样才使得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育内容陈旧,没有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二是教育内容结构不合理,一些单位和地区过于突出政治教育,而不大重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和违背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出现逆反心理在所难免。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缺乏吸引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方法陈旧的问题:一是单向的理论灌输法,缺乏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交流。二是个别教育者的唯我独尊的权威教育法,缺乏平等民主交流。方法不能与时俱进势必降低受教育者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致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

(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个人主义和金钱意识的泛滥,有些人民公仆成了金钱的奴隶,他们为了追名求利,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执法犯法等现象屡禁不止,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这种不良的环境氛围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此外,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虚拟环境和大众传媒等,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和传媒来获取信息,虚拟环境和大众传媒当中既有对受教育者思想发展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而教育者又无法直接干预和控制这些不利于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信息,一些受教育者盲目接受了互联网上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反的信息以后就会对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三、克服和避免受教育者逆反心理的途径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素质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得知识信息途径的多样性使得教育者提升自身信息素质成为必然,否则就无法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的发展需求。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刻苦学习掌握传媒信息知识;其次要学会熟练应用现代传媒工具,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二)重视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缩小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差距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科恩在《自我论》中谈到自我教育时也说:“在关系到最高生活价值方面,教会别人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应自己教育自己。”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对象是由其思想政治品德水平的落后决定的。受教育者与社会发展要求或教育者的要求存在差距的一个原因就是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不够。因此,作为受教育者应在教学活动中积极配合教育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和教育者沟通,将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存在的困惑及时与教育者交流,以便教育者更好的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使教育目的、内容、方法更有针对性。受教育者在获得知识的途径上除了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外就是自我教育,正规的学校教育时间有限,那么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才能保证不被社会发展所淘汰。紧跟时展步伐,提高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受教育者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差距才会逐步缩小。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受教育者的信任感

针对受教育者因教育内容太过陈旧而产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改革和更新教育内容,把社会中切实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和行为的现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如针对目前就业竞争激烈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可以进行科学的择业观教育;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存在的收入差距、缺乏诚信和消费者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现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实事求是,改进工作作风。尽力教育、引导和满足受教育者的政治期待;要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增强受教育者的信任感,使其在充满信任的环境中,帮助受教育者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和稳定的心理系统,奠定克服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

(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感召力和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从总的发展趋势上看是一定的时代内容、理论内容、环境内容决定一定的方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不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较之改革开放前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客观现实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行为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实践的要求,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首先,转变传统思维,开展隐性教育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依靠固定的行政组织进行政治教育是可行的,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和大众传媒给这种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整个社会信息的开放,人们对互联网和大众传媒的依赖导致传统方法成为历史。“隐性教育方法主要包括渗透式教育方法、陶冶式教育方法和实践体验教育方法。”这些教育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应用于各种现代活动载体和环境当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逆反心理的发生。其次,运用适应竞争和创新环境的心理咨询方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竞争和创新意识已深入每一个公民,通过不断的创新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是市场发展的要求。人们在适应竞争和创新环境时会遇到凭借个人知识和经验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社会存在的多样化和人们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人们在选择发展道路时感到迷茫,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性加剧等都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不同个体的发展需要提供科学的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受教育者顺利走出心理困境。

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反思篇9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逆反心理的存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大阻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研究分析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现象及原因,探讨消除或者纠正其逆反心理的对策,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逆反心理”是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即带有较强烈的抵触情绪。”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是指大学生因为自身认知结构与教育者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发生冲突,而引起的与教育目的相背离的心理反应。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就是有意识地做所不被期望的事情,独树一帜,标新立异成为当代大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否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有些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空谈,没有实际价值,想法设法逃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动,而只热衷于像语言类、技术类等对其以后的发展前途能产生直接影响的学科的学习。

2.对正面的宣传教育作片面的反面思考。有些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宣传时往往与社会上个别的黑暗现象作对比,以偏概全的片面否定正面宣传。对英雄事迹和模范先进人物也以有色眼光来判断,认为那只是沽名钓誉的作秀行为,给予排斥和嘲讽。

3.标榜不良倾向,追求个胜自我。有些大学生是非价值判断发生歪曲,对好学风,好榜样不以为然,对不良倾向却盲目崇拜。打架斗殴、拉帮结派被看成是英雄主义,男子汉气概,而乐于助人、遵守校规校纪的学生则被认为是傻子、窝囊废。张扬个性,标新立异成为其追求的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既包括教育者也包括受教育者,二者的素质因素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者的素质直接影响施教的后果。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如果自身存在瑕疵,必然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其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1)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态度。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是平等互动的。在施教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仅仅把大学生作为被改造的对象,没有平等意识,也不注重受教育者的反馈。大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尊心受挫,产生抵触情绪。(g)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门科学,更是门艺术,需要教育者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因才施教。而有的教育者不注重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的生理和心理的差别,只是作为国家方针政策的传话筒,生硬的灌输,照本宣科。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受教育者不能得到满足,引起大学生的反感。(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内容。有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证明:在沟通说服中,观点呈现增多,同意人数会增加,但当达到一定呈现次数后,同意的人数反而会下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中学的德育课内容有交叉,教育者如果没有适时提炼出反应时代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而只是简单的重复,对于对知识渴求心理极强的大学生来说势必不能满足其心理需求,相反,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2.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的大学生,其逆反心理的产生也有其自身的原因:(1)成长阶段的生理心理因素。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阶段青春期的中后期,生理、心理发育机制日渐成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为了满足自我表现和引人注意的需要,往往做出与其期望相反的举动。同时,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增强,也使大学生对明令禁止的事情产生一探究竟的期望心理,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对实际问题不能面面俱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没有完全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之前,容易引起大学生的质疑。另外,由于大学生缺乏实际生活的锻炼,社会阅历浅,判断是非的能力还不成熟,看待问题往往过于简单,当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其自身的认知结构的判断结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矛盾时,容易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情绪。(2)发展阶段的需要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大学生面临交友、择业等各方面的压力,用各种技能武装自己,参加各种资格培训似乎才是大学生的真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直接体现,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导方式导致大学生并没有正确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产生逆反心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因素

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价值多元化日益明显;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倾向严重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另一方面,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是网民构成的主体,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随意性,不良的网络行为容易使个体角色混乱,造成人格的虚拟性、封闭性、变异性和迷失性。另外,许多学生在分析批判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接受外国文化的观点,把我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得出错误结论,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信任感和抵触情绪,造成了思想上认识上的混乱和认识上的偏见,进而强化了心理上的逆反倾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方法因素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教导方法就是理论灌输。教育者并未全面准确向受教育者展现各种重要相关信息,仅靠某些“大道理”来诱导大学生,使其在认知方面发生变化。其出发点是控制受教育者的理解和认知,而不是帮助他们理解和认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专注于将书本中宣传的主流价值观念“灌输”给学生,没有对那些非主流观念作深入批判分析。这种“明令禁行”的教导更激起了大学生猎奇的心理,对他们逆反心理的产生起到了诱导作用。

三、预防或消除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措施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必须进一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同时要尽量消除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净化社会环境。

1.提高教育者工作能力,以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现代化的观念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封闭的教育观念和体系,打破仅仅局限于书本、理论的界限,建立开放的教育体系;不断更新、拓展新的理论方法,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和环境内容开展教育,用具有现代化发展趋势,体现时代特点的人和事来教育大学生;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改造教育信息的传播媒体,以实现教育手段的最优化。

2.改变教育模式,以主体互动的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和目的,而不是客体及被改造的对象;确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倡导和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挥;积极主动地与受教育者进行互动,在理解与对话中,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相互激励和促进,以求得共同发展进步。

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反思篇10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

[作者简介]李木柳(1975-),男,广东汕尾人,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东汕尾5166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效传播研究”(课题编号:2009tjk039)、2011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立项资助项目“传播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2011ZZ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043-03

在当今社会,信息对公众价值观和政治思想走向产生着重要影响。人类在社会中通过自身以及个体之间相互传、受信息,不断实现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接受与反馈,以达到彼此共享、互动和共识的社会行为、活动和过程”①。从教育信息的发出到教育信息的接受,每一个环节、要素和过程都可能影响到教育效果的产生和形成。如何清晰有效描述和解释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需要借助模式这一传播研究辅助工具,为我们理解传播活动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

模式是以概括和直观化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是对事物或过程内在结构的反映。模式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传播学,在传播学中通过构建“文字模式”和“图解模式”将复杂多变的信息传播过程和传播结构直观简化。卡尔·多伊奇在《政府的神经》中阐述了模式的主要功能:(1)构造功能。从整体上揭示信息传播过程中系统各个相关部分(要素)之间的复杂联系及互动图景。(2)解释功能。用一种简洁方式清晰地描述信息传播中出现的种种现象。(3)引导功能。帮助人密切关注传播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积极主动地干预和调控。(4)简化功能。简化步骤,简洁直观描述深奥复杂的理论内容。信息传播模式是对信息传播过程的稳定的内在结构的反映。为此,需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具体过程、传播特点和规律,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是一种动态过程,由各种传播关系构成,需要了解信息传播过程、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这一过程的要素有哪些?这些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便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要素分析

从传播学角度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的表现形式,在于减少或消除人们对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信息只有依赖于信源(传者)、信道(媒介)、信宿(受众)才存在。信息作为一种意义和符号,当它活动于信源、信道、信宿,使信息传播呈现出“人类社会的信息拥有者与信息承受者凭借某种媒介沟通或交流信息的过程”②,“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③。信息传播实际上就是信息沟通和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以一定的内容和手段(符号和媒介)对受教育者实施某种教育影响,通过思想道德知识、理论、观念和情感等多方面传播的教与授以期转变人们的认知与行为,实现其价值归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渗透在高等学校各个教育过程和各个管理环节之中,同时它又自成体系,有着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有其独特的活动规律,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要素与一般信息传播有着明显不同的特性。

美国政治学家哈德罗·斯韦尔提出五w模式,即把传播过程简明地分解为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s),引申出一个基本的信息传播过程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要素,即传者、媒介、信息、受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一一对应如下:

1.传播者(教育者)。高校拥有一支人数众多的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和兼职(党政干部、专业教师等)德育队伍,从而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机制的有序性。校内各传播主体代表国家的传播意志,形成多级传播中心。其中高校教职工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党政干部、教师、辅导员、校内大众传播媒介等形成校级传播中心。在此之下,高校学生组织、学生骨干、学生媒体等形成校内次级传播中心。通过这些传播节点形成传播网络,从而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

2.传播信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信息,在这里就是指符合我国高校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符合不同时期的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虽然属于社会信息传播,但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传播,即专指一定的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内容为核心的信息传播。

3.传播媒介(语言、课堂、校内报刊、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与其他传播不同,其传播对象限于特定范围,通过一定有序的管理和引导,既能便于充分发挥高校校园里各传播媒介自身的特性和优势,又能在整合中共同产生聚集效应,在交叉互补、立体传播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传播合力。

4.受传者(在校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虽属于教育传播,但其受众的特定性不同于其他传播。因为教育本身就有明确的对象,它总是被确定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在校接受系统教育),针对确定的教育对象开展活动,其他传播一般具有受众的多样性、流动性、隐匿性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则是在校的大学生,大学生一进校就置身于校园教育传播场域中,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者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最终归宿,在受众上不同于一般传播受众的杂、散、匿,而表现为纯、合、显的特点。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还存在着隐含要素,主要有下列四种:(1)每个传播活动的介入者所追求的目标各是什么(价值)?(2)传播活动在哪里完成(环境)?(3)有没有一系列传播和接受的社会公认的规则(规范)?(4)传受两者之间有没有大体一致的经验(编码译码、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系统(经验)?这些因素都需要加以关注研究。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还会伴随着各种干扰因素。任何阻碍有用信息通过的障碍和不属于传播者原意的附加物,都属于信息传播中的干扰因素,主要有传播系统内部干扰和传播系统外部干扰。在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发出信息,到受传者接获信息的编码、媒介、译码三个主要环节都可能受到干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及模式解析

从信息的流通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也具有一般信息流通的普遍结构和基本环节。这里我们借鉴信息论中关于信号传递的申农——韦弗传播模式,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信息的传播模式。(见图1)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及同事韦弗提出信息传送技术性模式,传播学借用此模式,解释人类的一般传播过程,成为其他许多传播模式的基础。这一模式加入了反馈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信息的双向性,分析了传播中不可避免的障碍因素——噪音的问题,同时提到了传播的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层次,即传播的准确性问题;二是受传者对信息的理解,这是符号的语言层次;三是外在对传播的影响和传播效果的问题,即受传者的反应层次。因此,可以把传播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环节,即信息传达、信息接收和信息反馈。这三个环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中具体体现为:

1.信息传达。在确定了内容之后,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按照不同的传播媒介(语言、课堂、校内报刊、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转换成可供传输的信号,即编码。传播内容包括了所传播的信息(意义)和负载意义的符号(形式)两部分。传播者要将这种信息传给对方,就必须把抽象的思想内容变成变成文字、图像或变成语言的符号形式,依附在某种形态载体上。传者与受者之间通过可感形式的信息和符号进行才能交流。符号就是人类传播信息的载体,需要传播者把要传播的思想信息转化为传受双方在共通的意义空间中共同理解的既包括符号,又包含意义的“代码”,并通过调配媒介使之“代码”符号化为信息,通过多种渠道传给受传者。

2.信息接收。编码与传者有关,译码同受众有关。受传者(在校大学生)接收信息后根据其阅读视听方式将“代码”解释成载有意义的符号,就如同传播者将意义变成代码一样,过程相反,本质相同。受传者并不是传播内容的被动接收者,只有受传者对传播活动产生参与欲望或接受意识,传播者所传递的内容才能够引起受者的注意,并引发其认知需求,选择有解释价值的信息进行解释并内化为个体认识,这样传播过程才得以传通。

3.信息反馈。传播系统都需要在信息的传播与反馈动态调适中寻找最有效的平衡点。表面上看,受传者(在校大学生)在传播活动中是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而实际上是以受传者的兴趣、爱好、利益进行有选择性的接收和接受,忽视受传者的主观选择性而进行单向的直线性传播,最终会使信息传播受阻。传播者(教育者)除了把信息单向传给受传者,同时要关注受传者接受信息后的感受、评价以及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把受传者的反应通过种种途径接收回来,根据受传者反馈得出预期的认识,及时优化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并不像一般的信息传递过程那样表现为“输出—输入”的简单关系或单一模式,而是表现为一个教育者、受教育者、媒介、内容和方法、环境、噪音等多种因素、多种关系相互作用的信息认知与建构的动态过程。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规律,内含于各种因素相互关系之中,无法看见却可以借助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表现(见图2)。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可以从中认识到一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流通特点:

1.传播过程的整体性。任何一个有机整体系统,不但内部诸要素之间具有内在有机联系,而且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也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是各种要素协同配合并共同发挥效应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要素,每一个过程相互制约,任何因素、步骤和环节的改变,都将引起其他要素的联动反应,进而影响整个传播过程。全面地考虑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实施中的各要素及其关系,要充分关注传者、受者的因素,信息的处理,媒介的选择等问题。传播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的整体反映,既描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也呈现教育者、受教育者与社会的思想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从宏观上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内外联系。

2.传播过程的互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边互动的过程在空间上这种互动性表现为传播者与受传者两个主体之间的信息双向往返关系。从传播系统结构模式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交流都不是传播者向受传者发送信息的单向过程,而是处在一个动态沟通、循环反复的信息传递过程。但是,这种双向往返关系并不意味着信息的简单重复和等量交换。传播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行意义交流。人的生活阅历不同,知识构成不同,都会影响到他对信息“意义”的理解。意义交流就是反复编码和译码的过程,传受双方的经验范围彼此重叠得越多,信息流通中的阻碍就越少,信息接收者所理解的“意义”就越接近于传播者所要传递的“意义”。传播的参与者(传播者与受传者)通过信息的交换和分享这种反复的过程,达到相互理解、彼此协调、逐渐接近,最后实现某种程度的会聚。

3.传播过程的动态性。信息交流处于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吐故纳新的动态开放系统。作为传播活动主体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关系之中的成员,因此人的一切活动,包括传播活动在内,无一不受到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时刻与环境动态进行着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信息源即社会主导信息,是不断变化的,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个要素也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参与传播活动的时候,都会受到来自自然、社会、心理、观念形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推动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境界的提升,并反馈于社会,实现信息在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不断地循环。

4.传播过程的场域性。德国学者马莱茨克认为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的行为,都会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制约,都是在一定的各种相互交织、相互集结的因素和变量所组成的“社会磁场”中进行的,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显示其传播的性质和作用。任何传播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场合与背景之中发生的传播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当时的情况就构成了传播情境。传播情境对于整个传播活动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传播活动发生的地点对于传播行为具有规范性的指导意义,与时间和地点因素密切相联系的传播参与双方此时此地的关系状态和心理状况,也是传播情境中的重要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特定的系统和环境内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特征及环境的特性,去构建一个对传受双方始终有意义的、开放的、对话沟通的教育传播情境。

[注释]

①李梁.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及其模式[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