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8:52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篇1

【一】

这次社区服务活动,使我增强了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我也学到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技巧,与人沟通的技巧,受益匪浅。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社区服务心得。这次的活动让我觉得自我是另一个雷峰。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我。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构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潜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职责感和社会适应潜力。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社区服务心得。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这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这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此刻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忙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社区服务不仅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服务,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务必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用心为社区服务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参加这类实践活动,对于此刻的高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是锻炼我们的实践潜力,这也是这个活动开展的初衷;二是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使得学生不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的所在;三是让学生们学会感受社会,体验社会,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我们自觉地去发现生活中的完美,去感受更广阔的人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完美意愿,它已经不贴合现代高中生的追求,如今的高中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期望自我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此类活动正逐渐壮大,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这种活动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学生更趋向于全方面发展。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齐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自我存在的不足。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我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我的不足。学习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我体验了才会明白。自我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透过自我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我肯定是受益的。

透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就应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我。劳动中,我明白了许多自我的不足之处。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在曲折中前进,在挫折中成长,相信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我们每一天都是有收获的,我们总是在进步。

拿着水桶,抹走桌上的尘埃,擦亮窗户。拿起油漆桶,刷走墙上的涂鸦。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很久没有做过了,趁着寒假,我有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透过此次社区服务,我不但享受了劳动的快乐,而且体验到了为人民服务的满足感。墙上,那些各式各样的涂鸦,硬生生地挂上的图画和bànzhèng,让人看了很不是滋味,环境是靠大家来保护的,但是大家却不以为意。

从中,我还人知到自我就应在有空的时候帮忙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那就应也是我们必修的功课。我们要帮忙辛苦劳动的父母,在他们感到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抚慰他们劳动后的疲惫。我最后了解到了清洁工的辛苦,了解到了环保的不容易,了解到了清洁工认真的精神,瓜子壳、烟头等都是他们劳动的对象。

这次社区服务将会为我以后的劳动做出榜样,让我受益匪浅,也给我以后的学习带给了精神理念:艰苦奋斗。

在此活动中,环保、劳动、奋斗都成了我以后的目标。我相信我也能做到这些。期望它们能在我将来的生活留下最灿烂的一笔。

【二】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用心参加劳动。胡*主席曾在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我班在学校领导之下,用心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劳动。

我班大部分同学进入部分单位参与志愿服务。进入单位后,我们在单位负责人的分配下,有条不紊地做相关工作。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互相合作,互相搭配,争取到达较高的工作效率。看着同学们热情服务、忙碌的样貌,单位负责人对我们做了很高的评价,对我们的服务表示十分的满意。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透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就应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我。劳动中,我明白了许多自我的不足之处。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我们做了将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等。最后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齐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我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我的不足。工作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我体验了才会明白。自我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透过自我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我肯定是受益的。这次劳动并不是很难,想想父母每一天都要工作,辛苦挣钱供我们读书,而我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学习,没有负担,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我们就应珍惜眼前

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时候连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比起父母来,我们幸福多了。或许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觉得好愧疚。因此,我在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必须要让父母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让父母以我为骄傲。

从这次劳动中,我还明白了我们就应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一次劳动对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用心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得认真负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所得到的和所收获的经验和价值是值得学习和珍藏一辈子的。

【三】

这次社区服务活动,使我增强了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我也学到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技巧,与人沟通的技巧,受益匪浅。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这次的活动让我觉得自我是另一个雷峰。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我。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构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潜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职责感和社会适应潜力。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这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这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此刻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忙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社区服务不仅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服务,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务必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用心为社区服务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参加这类实践活动,对于此刻的高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是锻炼我们的实践潜力,这也是这个活动开展的初衷;二是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使得学生不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的所在;三是让学生们学会感受社会,体验社会,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我们自觉地去发现生活中的完美,去感受更广阔的人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完美意愿,它已经不贴合现代高中生的追求,如今的高中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期望自我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此类活动正逐渐壮大,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这种活动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学生更趋向于全方面发展。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齐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篇2

汉族民间音乐之瑰宝――劳动号子

选用教材:

湖南文艺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合订本: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第三单元第二节的汉族民歌部分以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中国民族音乐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为了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汉族民族的音乐风格,选择从劳动号子体裁入手,通过介绍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共同欣赏《黄河船工号子》《澧水船工号子》,从而感受劳动号子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其中《澧水船工号子》历史悠久、渊远流长,忠实地记录着澧水船工们的泪与心酸,展现了劳动人民勇于与大自然拼搏的大无畏的精神,同时,湘西北又是苗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澧水船工有不少人来自于少数民族,《澧水船工号子》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拧成一股绳,奋力拼搏,勇于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它也因此成为我国人民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澧水船工号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间音乐特点:粗狂、浑厚、铿锵有力、声调高亢和谐,在狂风大浪中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统一步调,是一种极具实用价值的民间音乐。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知识面广、其思维敏捷、情绪体验强烈,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为了让学生更易理解劳动号子的功能与艺术特点,我通过音画结合、视频播放等不同教学形式来不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而服务。

教学方法选择:

视唱法、集体表演合唱、探究法等。

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课件、钢琴、竹竿。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实践、体验,获得精神上的鼓舞,发扬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民族精神,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通过对纤夫拉纤节奏力度的视唱、过滩号子的表演唱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从中加强对音乐知识掌握及其运用。

3.通过认真欣赏《黄河船工号子》《船工号子》《澧水船工号子》等音乐感受劳动号子的起源、分类、音乐特点及其作用,有效的促进和发展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通过对《澧水船夫号子》的深入鉴赏,加强学生对号子音乐特点及其作用的认识和掌握。

2.难点:如何调动学生接受并去理解号子体裁。我通过动画相声、视频、音画、实践表演等形式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对作品的分析。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一、导入环节

1.播放劳动者劳作的图片

【设计意图】:在号子的乐声中感受劳动的场面图片,起铺垫作用。

2.播放《搬运号子》

【设计意图】:欣赏在劳动中产生的音乐,从而引出这类音乐就是今天探讨的话题。

二、出示课题

汉族民歌音乐之瑰宝――劳动号子

师:简单介绍民歌的种类。

三、劳动号子的概念

1.思考:究竟什么是劳动号子?

学生回答

2.教师出示:什么是劳动号子。

3.播放视频《搬运号子》。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动画视频,更进一步解释什么是劳动号子,同时引出劳动号子的分类。

四、劳动号子的分类

1.师:你除了在刚才视频中劳动号子,还在哪些劳动环境中听到过劳动号子?

2.出示其分类:

①搬运号子;

②工程号子;

③农事号子:欣赏农事号子中的船《车水号子》;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动画视频,更进一步了解其分类的不同,感受号子的丰富性,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性。

④作坊号子;

⑤船渔号子。(过渡语:因船渔号子所处的水上环境复杂多变,号子的内容形式就更是丰富而多彩,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接下来就让我们重点来感受船渔号子)

五、船渔号子类欣赏

1.欣赏《黄河船工号子》。

2.播放船工生活劳动环境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图片赏析以情动人,更直观的深入了解船工生活,为让学生更好的鉴赏音乐而服务。

3.播放《船工号子》。

结合船工的劳动生活分别从音乐的节奏、旋律、演唱形式中感受音乐的特点。

4.小结劳动号子音乐特点。

六、课堂实践

看图观察纤夫的拉纤过程,用“嗨”作为其歌词进行即兴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增强情感的体验,结合节奏、力度的运用,感受纤夫的劳动过程;为劳动号子的作用及后面的欣赏和进一步的实践做铺垫。

七、号子的作用

1.提问:劳动号子在劳动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2.搬钢琴实验:

①请学生在没有号子的情况下搬运钢琴,并谈感受。

②请学生自创劳动号子搬运钢琴。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有无号子的劳动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出劳动号子的作用,既有趣味性,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3.播放视频中国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片段。

【设计意图】:引用气势磅礴又具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作品,让学生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更加认识号子“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的作用。

4.学生分析小结:号子的作用。

5.教师出示并总结其作用。

①实用功能

②艺术功能

【设计意图】:教师的总结,为引出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的劳动号子――《澧水船工号子》做铺垫。

八、《澧水船工号子》赏析

1.湖南澧水背景资料视频播放。

2.整体播放《澧水船工号子》欣赏。

①带着问题欣赏:你的眼前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船夫在澧水上经历着……

②探究音乐与劳动变化的联系。

【设计意图】:完整欣赏《澧水船工号子》也正是对劳动号子音乐特点的进一步诠释,是对其体裁的使用功能与艺术功能的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总结:

劳动号子的特点及功能。

十、课堂实践

1.请大家打开书,79页,让我们跟着音乐视唱这首《过滩号子》。

2.分组练习并表演唱《过滩号子》。

【设计意图】:实践二是对整节课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一个有效的反馈,同时为整个教学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十一、教师小结

师:汉民族在长期不断的与大自然抗争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形式丰富,富有激情的劳动号子,而劳动号子也正是汉民族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的写照。

【设计意图】:借助号子的团结协作的精神,鼓励同学们发扬团结合作、奋勇前进的精神。

教学流程图:

个性化教学:

1.针对乐感较好、又具有带头作用的同学可以担任领唱,完成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2.对于有较强音乐基础的同学,可以进行集体搬运钢琴号子的音乐创作。

作业设计及检测:

1.观察生活中的劳动号子,体验劳动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2.为搬运钢琴创编一段简单上口的《劳动号子》。

【参考文献】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篇3

【关键词】劳动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具体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建与劳动基地建设,把实践课与对小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养成教育整合起来,体会农民的艰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激励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此学校立足于劳动基地,整合资源,积极挖掘劳动基地的教育资源。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为了保证学生主题探索有内容,有载体,有特色,有效果,必须开发“劳动基地”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我们设置了农作物种植区、花卉栽培区、果树栽种区三类实践区域。

1.开辟农作物种植区

“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是《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为了给学生亲近自然、探究自然提供广阔舞台,学校开辟了红领巾蔬菜园。这块实践区主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进行主题式探究活动,了解农作物生长的一般规律,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劳动精神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情怀。在红领巾蔬菜园里,依托学校有种植经验的老师和当地果农的指导下,种植了黄瓜、小西红柿、茄子、向日葵、丝瓜、青椒等,由三年级以上各班包干,班主任老师做导师,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管理。学生亲历植物从播种、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从中体验到了劳动以及与自然和生活接触的充实感,体会到了探究与知识成长的快乐。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还有教师,为更好指导和管理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或请教田间老农,或请教诸多经验的同事,或参阅资料,从中也感受到了别样的学习体验。

2.开辟花卉栽培区

花卉栽培区设在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里。花卉栽培区常见花卉有矮牵牛、含羞草、彩叶草、一串红、孔雀草等。这些花卉大多是学生在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里用种子培植出来的。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从劳动技术方式(如花卉的水培和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育种)、劳动设备(如自动浇水系统)等方面加以改进,增加了劳动基地的科技含金量。部分班级和老师利用了无土栽培中比较具有观赏性的水培技术培养观赏植物。这样,学生始终对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满腔热情,还不忘写下观察日记。

3.开辟果树栽培区

果树栽培区有红领巾柿子园、红领巾桃李园、红领巾百果园组成,里面有桃树、李树、梨树、橘子树、柿子树、枣树等多种树种,树种是学校从附近的温萧花圃中引进的。通过《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对这些果树有了大概的了解。在实践中,孩子们的天性得到释放,交往能力得到加强,涌现了一批“小小园艺师”,给校园的果树挂上了名片,那一张张植物名片不正是学生能力的展现吗?

结合劳动基地资源,大队部还开展了“劳动基地解说员评比”等活动。在乐清市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暨劳动基地观摩会上,劳动基地解说员们生动的介绍,深受与会代表们的一致好评,乐清日报还以《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为题报道了我校劳动基地生机盎然景象的新闻,使劳动基地资源释放出更大的教育意义和能量。

二、劳动基地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利用

劳动基地丰富多彩的活动资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情境性”资源,指导教师围绕活动主题,灵活地利用劳动基地开展主题探索活动,使学生在这个开放的生态领地,发展实践能力。

1.利用劳动基地资源,生成实践主题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劳动基地“情境”里,开放的空间催生着各种问题的诞生,例如“这是什么蔬菜?”、“这种蔬菜有什么特点?”、“这是什么花?”等。学生反映,这么多的植物,要是有它们自己的“名片”就好了,只要一看名片,就知道植物的品种和特点,于是就生成了《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通过实地参观学校,联系学校附近的温萧花圃,请园艺师傅介绍,上网查找资料、观察、采访调查、制作校园植物名片、给校园植物名片挂牌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近校园植物,学到更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2.利用劳动基地资源,开展活动研究

有空地的学校建个规模不等的学生劳动基地自是不难,难就难在教师课程意识的真正觉醒、基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依托基地资源开展实践研究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基地的综合育人效应的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实践性都决定着不能把学生规限在教室里,而是需要把活动延伸到农田里、沟渠边和大棚内,另外,活动时间可以在课堂40分钟内,也可以在大课间、晨会课、午间和放学时进行。于是科学老师带领学校科学社团学生在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里搞着一个个实验,有一阵子,花卉无土栽培成了他们研究的主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通过上网浏览初步掌握无土栽培技术的概念,认识其优点,了解无土栽培的各种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无土栽培风信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利用劳动基地资源,展示成果活动

劳动基地资源丰富多样,一年四季果蔬飘香。学生们精心培植的小番茄、玩具南瓜、茄子、黄瓜等,都成学生的最爱。如何展示这些果实呢?美术老师别出心裁,结合劳动基地的蔬菜果实,设计了一堂《蔬果造型》成果展示活动课。学生通过观察,利用蔬果固有的色彩和造型,学习夸张装饰的方法,运用剪、切、拼接、雕刻等方法,设计制作出情趣盎然的蔬果造型。使学生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和快乐,在动手操作中提高造型的技能及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看着学校劳动基地绽开美丽笑脸的向日葵,老师们又想到了利用丝网制作向日葵,设计了一堂《制作丝网向日葵》成果展示活动课,通过了解与丝网有关的知识,知道丝网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丝网花的制作技术,巩固扎、拼接等制作技巧,提高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总之,学校选取劳动基地为切入口,改革劳动学科教学内容,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劳动的思想,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劳动技术,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篇4

关键词:综合实践;德育;育人氛围;表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在教引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已有知识储备,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现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小学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德育也存在不协调不一致,极易造成德育发展不健康。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课中进行德育。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德育内容来自社会生活,德育内容应是鲜活、生动的。学生很难从自身的认知和需要中找到与之一致的契合点。学校浅显易懂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目标明确的班风、学风,给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贴近学生生活而又有蕴含德育内容的校园文化墙报,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渗透了德育。学校优美的布局、干净整洁的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

“请别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否,这关系到教育者的教育成败。”基于这一观点,我在班级办学习园地时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光荣榜”“我的收获”等栏目,把学生中表现优秀突出的事迹贴在“光荣榜”栏目,将班中潜能生的每个细小进步,贴在“我的收获”栏目中。小组每月向班委推荐进步较大的学生,在班内进行表彰;班委每学期向学校推荐典型,在全校范围内表彰并向家长发“喜报”。在全班同学的监督下,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

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著《行知书信集》),所以教师不仅要承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职责,同时也要担负起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任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表率作用更是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深刻挖掘劳动的德育价值

生产劳动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实施生产劳动的有效途径。马克思认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而生产劳动则是最大的实践活动,它可以检验真理,实践理论,获得真知。当前很多家长片面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从书本获得知识,而生产劳动的事情只是那些文化素质不高、知识储量不多的人所做的,甚至有人以自己的孩子从事生产劳动而感到羞耻。殊不知,劳动可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让学生在生产劳动中近距离感知社会,认知社会中的真、善、美,直接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乐趣,体验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尊重别人和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明确判断是非的能力。

陶行知认为:“德育是做人的根本”。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只要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实践活动课这个德育载体,根据实践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学会关注生活与社会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篇5

一、社会实践纳入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素质教育应突破传授知识的主观活动领域,高度重视实践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离开了实践搞所谓素质教育,就不会改变应试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于帮助学生确立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向导和奠基作用。其目的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指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在社会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就是为了调动他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要提高学生觉悟,达到树立“三观”,规范和训练其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信”无疑是首要前提。所“信”,指信念,它是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的由衷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课堂教授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并强烈地感受到“内化”与“外化”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定信念的“催化剂”,是“知行合一”的中介和关键。

二、理论联系实际,确立坚定的政治立场

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不能光学不用,只有实际运用了,才能全面掌握使用条件和技巧,否则,也只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

学生要在思想政治课中,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党的基本路线,得到了爱党爱国,积极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理论学习和影响,但不等于学生在知识上就能认同。因为学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会听到四面八方的各种不同的言论或观点。对此,我们既不能用强制命令的各种不同的言论或观点,也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内就让他们消除了这些不良影响,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了解实际,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从实践中进行比较、鉴别得出结论。让他们了解社会生活中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更要让他们从现实生活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乡和各行各业发展的深刻变化,从而证明我们课堂上讲授的理论观点是正确的。例如,在高中“理想与奋斗”一课教学时,以《我县的过去、现在、未来》为题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这些调查报告,有的从城市巨大变化谈;有的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谈;有的从居民住房改善谈;有的从农村人们的生活条件谈等等。当然,这些报告有不少很幼稚,甚至很不成熟,但重要是他们切身感受到了树立目标后,如果不努力奋斗,就不会有成就的。

三、参加实践活动,确立科学的“三观”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最核心的部分。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康、乐观的情趣,就必须依赖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三观”是哲学的范畴的问题,道理精深,要使十几岁的青少年懂得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很困难的,何况还要他们逐步确立。我们不仅要向学生讲清楚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要指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去实践。

1、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

寓“三观”教育于劳动之中,劳动是培养“三观”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在生产劳动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其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使他们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得到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得到幸福;才能获得物质的满足。克服轻视劳动群众的旧习气,才能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学生以勤奋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树立积极态度,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腐朽残余思想;养成人们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风气,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劳动使学生对世界、人生、价值有新的认识。

2、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教学之余,结合政治课让学生志愿参加组织,有目的实践。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运用课堂学得知识、技能为社会、为群众服务做实事、做好事,尽自己的责任做奉献。学生通过服务过程,能够加深对这种责任关系或道德关系的理解和体验;能够丰富思想感受和情感愉悦;能够强化集体主义意识和奉献精神,从而认识人生的价值。

3、书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

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是理论东西,光从理论是理解是不够的,一定要在实践中反复运用。学习了不一定学会了,就像学驾车,学游泳的道理一样,不仅要学习知识、概念,还要学会操作,亲自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真正学到。

学生在社会考察的过程中,正确地分析和认识现象与社会问题,使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通过调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整理、分析和头脑的加工和创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既有事实根据,又有理论思想的真确结论。学生考察的结论对自己有启发和教育作用,对其他人也有启发和教育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科学的“三观”将逐步确立。

当然,我们的学生以学为主,不能花大量时间去参加改造世界的实践但方向必须把握,条件必须创造,机会必须抓住。例如,可结合人生价值的教学开展学雷锋、学习郭秀明活动,助残、募捐活动;参加一些校内校外的义务劳动等。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篇6

学校劳动课是对学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合理构筑学生素质结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实践性课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劳动教育相关内容推荐

学校劳动教育计划书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

劳动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中小学劳动教育计划范文

爱劳动教育热爱劳动演讲稿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一】一百中学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的教育和培养,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为宗旨;以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目标。以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学生的劳动光荣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时使学生的思想作风、意志品质、组织纪律、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改观,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品学兼优、身体强壮的合格人才。

一.定位明确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看到,现在的年轻一代,从小娇生惯养、不善劳作,自理和自立能力较差,同时缺乏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往往表现为意志不够坚定、信心和勇气不足,尤其是重点校对学生的全方位高标准要求,最终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劳动教育效果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优良的思想作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敢于胜利的勇气迎接高中学习生活。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作风。

二.领导重视

为切实搞好学生劳动教育,在学校党支部和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每年定期由主管校长牵头,学校德育处、教务处、体卫处、总务处、团委、年级组负责人及全体班主任参加的劳动教育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教育计划、方法、途径,分析近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的重点,并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组织严密,管理严格

在各种劳动教育活动中,规模和难度最大的,要算高一高二一年一度的一周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在劳动实践之前都要召开专门的准备会议,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我们还专门制定了《一百中学学生劳动实践纪律》。聘请责任心强,有管理经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与劳动基地的教官和老师配合,共同负责学生管理。老师与学生同吃、同睡、同劳动,合理安排学生的劳动内容,集中将劳动的要求、要领。劳动中,老师们身着劳动服装,手拿工具,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知识,做示范,自始至终与学生在一起。夏初的太阳虽称不上骄阳似火,却也已有些酷热难当,但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干得仍是热火朝天,有的学生甚至喊起了劳动的号子,在这个别开生面的大课堂,正是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给学生上了既生动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一课,让学生们在劳动的苦与乐中锻炼了身体,增长了农业知识,提高了劳动技能;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磨练了坚韧不拔意志。亲身劳动的体验,让同学们不仅更多地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而且意识到学习生活的宝贵。再次回到校园,他们会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更加刻苦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分秒必争,努力向上,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劳动教育能够落实的保证。

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还制定《章程》,《章程》规定了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从属关系。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八年来,尽管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团结、友爱、奉献、进步”的宗旨始终没变,这不能不说是组织严密,管理严格的结果。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

每年一周的集中劳动教育虽然教育功效不小,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决不是劳动教育的全部。我校近三年来一直将每周下午的最后两节课定为劳动教育课,每次一个班,由德育处安排劳动内容,班主任组织和带领学生在校内开展卫生清整、整理花木等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每一次,同学们都非常认真,效果很好,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2.学生负责教室和教学楼的卫生:

当前不少学校将学校的卫生清整承包给家政服务公司或个人实行市场化管理,也有一些人认为一百中学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如果将学生做卫生的时间尽可能减少或干脆不做卫生,他们就有更多时间学习,成绩可以再提高。但是,为了提高百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始终坚持让学生负责教室、教学楼和宿舍的卫生清整,做到一日三清,轮流值日、坚持小组承包制、个人责任制等。学校派专人对各班教室、寝室、卫生区进行检查和学生互查相结合,成绩记入班级量化综合评定。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开展起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同学们在自愿报名基础上,由校团委、学生会审批才能成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青年志愿者帮助困难同学,救助病残者,帮助军烈属孤老户,参加学校建设,为希望工程捐款,进行社会调查和科学普查工作等。工厂、部队、幼儿园、社区居委会留下了百中青年志愿者的活跃身影;惠康敬老院、马三里老人园的老人们笑得更开心;青年文明示范路得到定期清洗和维护;在“地球日”和“环境日”开展“绿我校园、美我环境”为主题护绿——捡拾垃圾——清理口香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明建设,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增强了青年人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以及爱家乡、建家乡、强家乡的思想感情。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百中学的劳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意志品质、集体观念、劳动技能,为我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我校高考本科及重点大学升学率一直维持很高水平,全国主要名牌大学都留下了百中学子的足迹;我校四名同学先后被评为天津市“十佳中学生”;百中还被评为全国名校、天津市“三a”学校、天津市德育特色学校、天津市绿色学校等。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拓展活动领域,使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使一百中学真正成为人才辈出的摇篮。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二】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三】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学校生命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能力发展为中心,坚持榜样引领与激励评价相结合。实验中学结合对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指南》中的相关要求,以课题研究推动主题教育,以主题教育携手家校共育,以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形成。

一、开展劳动教育课题研究

学校以卿晗班主任工作室为依托,申报区级规划课题,开展劳动教育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相关内涵界定,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误区,劳动教育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十大能力培养,提升初中学生劳动素养的实践及策略等,建立初中学段劳动教育家校共育体系。用课题研究指导学校、年级、班级、家庭、社区等开展主题教育。

通过研究,对劳动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劳动是拼搏的行动,劳动是奉献的精神,劳动更是可以分享的成果!劳动可以培养强大的独立人格,提升学习效力,培养责任感,增强体质,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提高创造力,增强做事条理性,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等。这十项能力足以让每个人受用一生。

二、开展劳动主题教育

学校结合生命教育理念,通过尊重劳动——学会生存——创造价值的“劳动三步曲”从意识、能力、习惯三方面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构建劳动教育家校共育体系,丰富和深化生命教育的内涵。

(一)“五抓”主动进取精神培养

一抓升学目标制订。制定三年升学目标,我们通过一个个的小目标去实现人生大目标。二抓学习团队建设。一是找一个学习榜样、一个竞争对手、一个追赶目标,学习、研究并超过他;二是找一个学习伙伴,做到互学互励,共同进步。三抓学习“六认真”。认真上课笔记、认真作业、认真记忆、认真阅读、认真积累、认真反思自评。四抓高效学习方法。根据老师的指导,他人的经验、个人的感悟,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以高效的学习,应得一流的成绩。五抓自我反思激励。建立一套自我反思激励的体系,永远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动机与活力。

(二)“四活动”助推劳动奋斗精神培养

各年级认真开展“劳动·奋斗”四阶班会,在集体中形成尊重劳动的意识,在生活中培养自理能力,在学习中熔炼劳动意志,从而养成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活动一:致敬平凡人

一是利用四阶班会——素材班会讲述我眼中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职业、薪资、学历等基本情况,通过讲故事、谈细节等了解他们的劳动成果以及创造的价值,畅谈我们的劳动现状,分享感悟。

二是利用四阶班会——素材班会邀请家长进课堂讲述奋斗故事、传授劳动技能等,深入了解职业背后的故事,培养劳动情感,理解各行各业都需要付出才能在平凡中不平凡。

三是利用博采经典节——生命故事征文演讲活动,让学生参与撰写《致敬身边的劳动者》征文故事,让家长撰写自己的奋斗故事等。

活动二:我为你点赞

一是赞要大声说。选择心目中的劳动榜样(老师、家长、学生、社会劳动者等)撰写点赞词,在选题班会中分享。班级家委会引导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为孩子和老师点赞。有写点赞孩子生活小进步、勤学小故事等,让家长发现孩子闪光点;有点赞老师的辛勤付出,让家长感恩教师。

二是赞要看得见。在班级外墙设计一个展示平台,将收集的点赞卡以各种造型(如树、心、手掌等)张贴出来。家委会负责制作本班的点赞语录网络版。(美篇、动感相册等)学校制作点赞台,师生可以为身边正能量的人、默默付出的人点赞。各班家委会收集本班的点赞语录,在班会课一一呈现,让学生看到父母家人的真心真情,同时,家长们利用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各班的点赞语录,形成较好的社会效应。

活动三:研学劳动体验

一是家庭劳动。选择一项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坚持每周或每天做。例如:拖地、做饭、洗碗、整理房间等家务劳动;坚持为家人付出;坚持做好份内事等。开展《实中未来家》职业体验、实践劳动成果展。

二是学校劳动。认真开展教室规范化定时与不定时常规检查,开展“实中义工”捡拾垃圾劳动,督促学生随时随地保持教室及校园公共区域的干净整洁。

三是研学劳动。3-4月,学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全体学生分三批到张关水溶洞研学基地开展两天一夜的研学旅行。我们将主题定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与祖国共成长”。通过“小红军重走长征路”课程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学会外伤急救的简单包扎;通过“徒步探寻亚洲第一长河——张关水溶洞”科普课程研究溶洞上亿年的形成过程,观察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探寻洞内植物奇观;通过“自制火锅”生活生存体验课程让同学们学会“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朴实精神,充分享受劳动带来的收获。除此之外,还有军事体验课程、感恩课程、团队拓展课程、创意晚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满足。

四是公益劳动。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学校“牵手”志愿队携手初2021级24班利用五一节到天爱阁老年公寓开展公益慰问劳动,活动得到老人们的热烈欢迎,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活动四:“五一”劳动表彰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教职工、优秀家长、突出学生,为选树典型,激励先进,根据评选方案,各班认真组织了评选活动,经层层推选,严格审核,学校两个校区开展“筑梦劳动,榜样同行——20__年最美劳动者暨劳动之星评选颁奖典礼”。授予钟欣等19名教职工、向丹等15名家长“最美劳动者”称号,授予徐元豪等15名学生“劳动之星”称号。通过评选活动肯定老师、家长对学校、孩子的付出,肯定学生的劳动付出。

实验中学是一所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学校。正是因为劳动创造,学校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广大教职员工、家长们和孩子们的辛勤付出,学校有了今天的成就,也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四】本学期,本人接手担任初二年级227、228班的劳技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历来是次科,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四季的花卉分别有哪些等等,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二、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本人从不以自己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本人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三、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待进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年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知识有了稳步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今后,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五】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篇7

某初中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其劳动能力,学校政教处精心策划,每周安排七年级或八年级一个班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在教工指导下参加校园义务劳动: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清扫绿化景观带,打扫教学区外的公共区域;定期更换、更新黑板报、宣传栏;走读生在学生公寓模拟体验宿舍整理……后来,该校八年级多名家长相约到校,要求取消上述活动。他们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校园义务劳动,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面对这场失败的校园义务劳动,政教处主任陷入了沉思:劳动教育,学校何为?

从传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文字表达来看,“德”与“劳”的育人重要性等量齐观。然而事实上,学校劳动教育有别于社会劳动培训,前者的侧重点是“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构建,后者是劳动技能的习得和提高。学前教育至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承载着更多“德”的功能。“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这些基于教育实践的论断,精辟地归纳了劳动教育的崇高道德意义。

从教育发展史来看,劳动传承是教育的起源。无论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还是十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将“爱劳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劳动内涵日益丰富的今天,政教处主任“劳动教育,学校何为”的沉思,是对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现实追问,值得全体教育人共同关注并为之“负重而为”,重建劳动教育生态,回归应有教育常态。

一、理念生根之为

“精心策划”“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课”“不得不妥协”,案例中的这些词眼,昭示着普遍存在的教育现实: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教育,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应有的课程地位和育人地位,委身为德育智育的临时候补。小学、初中以及普通高中课程表中,不再有“劳动”二字,“劳动”隐身,说明学校教育理念的残缺。

劳动教育复苏,首先要从学校教育理念重建开始。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神奇力量”,坚定“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马卡连柯)的信念,向往劳动、崇尚劳动,努力将劳动教育落实在课堂上、活动中。

同时,作为育人工程社会引领者的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把劳动教育理念传递给家庭和社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为契机,营造尊重平凡劳动,做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氛围,凝聚各方正能量,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的美好品德,参与劳动的主动意识,能够劳动的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为真正“成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创新之为

“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案例中陈述的“劳动”,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劳动,也许这正是家长们强烈抵制的原因。

劳动,无处不在;劳动教育,资源无限;劳动课程,丰富多样。

请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讲述创业故事,启示学生劳动改变命运,技术始于最基本的劳作;参观工地、工厂、种植地、养殖场,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奇迹,实现人生价值;组织诸如案例列举的狭义劳动实践,使学生享受到传统劳作对身心健康的调节功能;家校结合开展家政行动,让学生懂得劳动使家庭生活更美好、更温馨;有针对性地到行业基地参观访问和劳作体验,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清晰完整的职业印象,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改变着劳动教育“苦脏累”的刻板印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劳动兴趣、劳动情感和劳动意识。

三、活动落地之为

案例中,家长们抵抗的理由是“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这场七、八年级校园义务劳动以前,该校的劳动教育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甚至在这班学生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早就退出了课程舞台。因为过去劳动教育活动长期缺位,无形推助了家长的思维定势,所以当劳动教育在今天复现时,家长接受不了,“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从青少年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劳动教育就应该进入他们所受教育之列,早进入,低起点,慢渗透。学校要在全面理解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家庭情况、社区资源调研为依据,详细了解本校学生的劳动素养起点,掌握学校、家庭和社区劳动教育资源等要素,构建与本校生源实际情况相适切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精心规划教育内容,从学生熟知可感的地方入手,在学生能力所及的地方着力,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生态化持续推进。

四、评价导向之为

案例中,家长强烈抵制校园义务劳动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劳动无用”功利思想作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并未真正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更没有与中、高考直接挂钩。事实上,小学、初中阶段的素质报告单上,“劳动评价”普遍是信手填写的“优”,高中阶段的社会实践考评单大多也是经由“上网搜索――抄录填写――找人盖章”的程序完成,劳动含量极低。

为改善这种“约定俗成”的评价模式,需建立各阶段学生劳动素养品质标准,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科学运用劳动教育评价结果,促使社会、家庭、教师、学生重视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能力、能实践、善创造的新一代生力军。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篇8

〔关键词〕对象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的规律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6-0031-0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而言具有奠基性的意义。笔者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探索了人的现实的社会存在尤其是以人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实践论课题,《手稿》中的美学问题就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视界中。笔者从《手稿》的基本精神和核心思想入手,希求回到《手稿》原初的对象性理论语境中,重识马克思把美学问题根植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重大意义,以便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的开启:感性、对象性的劳动观与人的对象化存在

《手稿》的核心内容是以异化劳动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为核心的哲学批判以及以异化的扬弃为目的的共产主义学说三个核心主题构成的。基于这三个主题,马克思通过对以异化劳动为特征的私有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旧哲学的哲学批判,开启了以人的感性的对象化的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处于基础性的第一位的关键词是同一意义上使用的“劳动”“生产”以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满足于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劳动,马克思把人的存在把握为有意识的自为的生命活动,人的有意识的自为的生命活动首先展开为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把人首要地理解为一个富有社会性的物质生产者,而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对象世界,就是人现实生存的感性世界。从而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生产活动就成为人类最原初最本源的生存活动,成为精神和物质相统一、主体和对象相统一、个性和社会性相统一、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现实活动。正是这一现实活动,不仅改造了客体的自然界,创造了人的现实的对象世界,而且改造了主体的人的自身世界,创造了人自身的精神世界,因此,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就成为劳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在劳动中,人不仅是感性的活动的存在,而且是对象性的关系的存在,正是这种对象性的感性活动,使自在之物变成了为我之物,同时也使精神、意识、人性也消除了自身抽象空疏的主观性,而转化为客观的感性的对象性存在。基于此,人及其人的主客观世界、人的社会生活、社会历史获得了现实性的生成和发展。对象性、对象性关系所构成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的对象性活动及其对象性存在成为马克思实践观的最初内容,成为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初前提。

马克思认为任何现实的存在物都处于一种对象性的感性活动与感性关系之中,必定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1〕106。感性、现实性、社会性、对象性等词语是《手稿》中的关键词,它们几乎具有同一意义,马克思用这些词来强调:只要丧失感性、现实性和对象性,任何存在物便只是纯抽象或纯无,即“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1〕107。而人的对象世界是人自身的对象化,是人自身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展开,是实现了人自身的目的、个性、创造的对象世界,人的主体性和现实性就根植于他所从事的生产劳动中。因此马克思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1〕105作为人类生活的存在物,人的本质力量正是在感性的对象化的生产劳动中得以展开和获得发展的。正如马尔库塞所说,马克思哲学基础的中心正是基于“感性”这一特质:“正是感性(作为对象化)这一概念,导致了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革命理论的决定性的转折,因为他把实践的和社会的存在这一根本的特征引入关于人的本质的存在定义之中。作为对象,人的感性实质上是实践的对象化,并且正因为他是实践的,所以他实质上又是社会的对象化。”〔2〕113

基于对象性、感性、社会性,一种崭新的关系确立了:人和对象互相处于基础性的存在关系中,人自身的主体世界和其对象世界的历史性生成互为根据。正是这种对象性关系的生产劳动本身,从其根源上产生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相互生成和相互统一,真正沟通了存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个体和社会、自然与人性、规律与目的、必然与自由之间的内在关联。围绕对象性存在、对象化活动、感性的对象关系,马克思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异化劳动的本质、私有制的本质、共产主义的本质和人的本质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开始批判、清理以费尔巴哈、黑格尔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传统的旧哲学,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哲学。

异化问题是《手稿》中的主要论题。在以异化劳动为特征的私有制中,被异化了的不是劳动的一般性质,而是劳动者与生产活动、生产对象、产品之关系的异化。异化劳动呈现着人的存在的非人性质。因为异化劳动拆解了对象性活动和关系中的所有统一性,因而马克思设想了扬弃异化劳动、扬弃私有制的共产主义,并立足于共产主义重新实现所有的基于对象性的统一性:感性和理性、目的和规律、自然和社会、个人和集体、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生产和享受、必然和自由等等。并且这些统一性存在中,人则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用全面的方式来认识和把握他的全面的本质。

二、美学问题内蕴于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之中

立足于感性、现实性、社会性、对象性的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在《手稿》中对美学问题的解答是全新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人的审美感觉在“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的历史中生成。人的感觉和感觉的人性问题是《手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认为人和对象世界的关系即是一种真实的感觉关系,感觉关系是对象性活动和对象性关系的根本特征,就人的本质的全面性而言,感觉关系就是其全面性的基本内容之一。对马克思而言,感觉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异化劳动和私有制导致人的感觉的异化,马克思在人性的感觉和被异化的非人性的感觉之间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正是要揭示出异化劳动中人自身异化的境遇。马克思认为人的感官及其感觉的特性是超越其动物性的肉体需要而具有社会性、丰富性、享受性和全面性,而人的审美感觉和感受与其相对应的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即是超越了粗陋的片面的生理需要的审美关系。而私有制却使“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1〕85,使人的感觉沦为、退化为动物的囿于粗陋的生理需要的感觉,忧心忡忡的穷人对于眼前的美丽风景是不会产生美感的;矿物的美对于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的矿物商人而言是不存在的,感觉的异化必然导致审美对象和美感的丧失。如果感觉以及感觉对象皆双重异化,那么审美感觉以及审美对象也便被双重剥夺了。只有通过对私有制的扬弃,克服被异化了的非人的感觉,才能使人的一切感觉特性获得彻底解放,使其成为全面的超越其动物性需要的人的感觉。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感觉的异化分析,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揭示了人的审美感官、审美感觉在异化的生存境遇中的沦落和丧失问题。一旦人陷入单纯的动物性需要的存在境遇,其审美活动和审美世界便是不可能存在的。这说明,马克思肯认了人的审美感觉是“人性”的感觉及其需要。

基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要求,马克思回答了“人”的感觉的历史性生成:“一方面为了使人的感觉属于人自身,另一方面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须的。”〔1〕88正是在人的本质展开的对象化的活动中,人的感觉以及包含的审美感觉获得了发展。当动物性的耳朵发展出富有音乐感的耳朵、动物性的眼睛发展出能够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人的社会性的、享受的、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的生成,同时也就意味着人的审美感觉及其能力的生成,马克思认为人的耳朵与野性的非人的耳朵不同、人的眼睛与野性的非人的眼睛不同,是基于“人”的感觉活动具有主体性、社会性和对象性的内涵。当感觉成为真正独立的“人”的审美感觉,美感必定成为“人”的真正的享受。当审美感觉成为人的一种独特的本质力量展开之时,对象便会作为审美的对象而存在,人便会作为审美的人而存在,它们之间相互给予、相互肯定而处于共存关系中。在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人的审美感觉和审美能力的产生根源置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

第二,美的规律是“人”的“真正的生产”规律。人的生产活动是人按照“尺度”“美的规律”展开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创造活动,马克思全面辨析了人的生产活动和动物的生存活动之不同,其根本标志在于: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受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只是按照它所属的种属的尺度和需要而活动;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完全地超越于其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58。马克思肯认,人是一个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的人。“内在的尺度”标识着人的主体尺度,即体现着人的个性和才能、意愿和需要、价值和目的;“种的尺度”标识着自然对象的属性、特性及其规律。“尺度”和“美的规律”既标识了人对自然对象的属性、本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又标识了人的主体力量的能动的创造,人的生产活动因而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自由活动。从而,这种基于人的主客体相统一的对象性活动所形成的“尺度”和“美的规律”就是一种自由度,所形成的尺度感、美的规律感就是一种自由感,而“尺度”和“规律”本身就是“自由”,尤其是在精湛的生产技艺、工艺中,自由度、自由感会得到高超的体现,高超的生产技艺、工艺所创造的对象就是美的对象。马克思赋予劳动以人的自由的生命表现和生活的乐趣之特质,“劳动是人的自由创造”正是“劳动创造了美”的真正含义,以此把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活动、人的异化劳动相区别。

只有人能够把“尺度”、“规律”自觉地运用于生产对象领域,赋予对象以美的因素,给予对象以美的价值。因而,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是人的生产活动的根本特征和标识,生产活动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因而美的生产和美的创造便内在于人的存在之中,成为人的本质和人的现实的一个内在的维度。正如研究者指出,马克思“在与‘动物式生产’相区别的‘人的生产’特质辨析中,前者揭示了以雇佣生产为原型的斯密的人-生产观念的动物学性质,而后者则在‘任何’、‘处处’等全称副词提升下,成为摆脱了谋生必然限定性的无限自由创造。这种作为人的本质纯粹形态的无限自由创造的生产即‘美的规律’的生产”〔3〕189。在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美的创造问题切入到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且认为人的生产内在地蕴含着“美的规律”创造的自由特质。

第三,审美活动渗透于直观产品对象的直观中。如上所述,以“美的规律”为原则,基于人的主体的尺度和需要进行的生产,所创造的人的现实世界即是人自身的对象化存在,集中地实现着、凝聚着人的自由本质。马克思认为,人在具体的生产劳动中赋予自己一种直观意识,即人在他所创造的客体对象中能够直观、观照他的主体世界,从中全面确证、肯定、享受自我生命的本质力量。由于劳动是人的生活的对象化,人必然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中复现自身:“我在我的生产中使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对象化,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对象性的、直观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在我个人的生命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我们的产品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1〕184由于生产活动的自由自觉性质,人的本质力量正是在具体的劳动对象中得到聚集,劳动对象正是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展示且对象化了的对象,进而人在对对象的直观意识中,获得合规律性的自由创造感和合目的性的价值满足感,从中具体而微地经验到人对自身的确证感、肯定感、享受感。黑格尔也说,“凡是人在物质生活方面所需要的东西,……没有哪一件对人只是一种死板的手段,而是每一件都使人感觉到其中有他的全部的聪明才智,有他自己”〔4〕118,劳作者从其产品中直观到“他自己的筋力,他的双手的灵巧,他的心灵的智慧或勇敢的结果”〔4〕332。马克思又一次厘定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不仅可以自由地改造、创造对象世界,而且可以自由地直观自身的这一活动,而且是感性地、现实地复现自己和直观自己,因为人的自我确证感、肯定感、享受感在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中直接给予。此处,复现、直观、确证是同一意义。重要的是,人的主体力量实现后的愉悦感在直观中会升华为纯粹的精神体验,人的直观意识及其展开的直观活动必然孕育着、包含着人的审美直观;自我确证感、肯定感、享受感、占有感中必然孕育着、包含着自由的美感,这也就意味着自由自觉的劳动本身具有艺术活动的性质。诚如朱光潜所说:“劳动创造正是一种艺术创造。……认识到对象是自己的‘作品’,体现了人作为社会人的本质,体现出了人的‘本质力量’,因而感到喜悦和快慰。……劳动创造是对人的社会本质的肯定,美感是认识到这一事实所感到的喜悦。”〔5〕291当人以其全部的直观能力在其劳动对象中肯定自己、直观自身、确认自我之时,人便同其创造的劳动对象之间存在着丰富的精神交往,其中必然蕴含着审美的交往,直观中也就内在地渗透美感,直观活动也就包含着审美活动。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孕育了自然美的生成。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界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从精神活动讲,自然对象“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1〕56;从生产活动讲,自然对象是人的生产和人的生活的物质对象,这种人化的感性的现实的对象性的自然界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他显出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对他不能保持任何独立的力量。只有通过这种实现了的活动,人在他的环境中才成为对自己是现实的,才觉得那环境才是他可以安居的家。”〔4〕326这种被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改造过的、凝聚着人的目的和需要的、体现着人的自由创造的自然界以及自然对象,正是马克思反复论及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和确证。这也就意味着,自然对象、自然界由劳动资料和生产对象进入人的艺术活动领域而成为艺术对象、审美对象,是与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成为能够自由地欣赏自然、赞美自然的人相一致。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当人依靠自身的物质实践力量具有了独立于自然力和掌握了自然力的主体力量,才有可能同自然界产生自由性的生产关系,同时也才有可能产生超越生产关系的审美关系,自然对象以及自然界才有可能成为人所创造的美的对象和美的现实。伊格尔顿说:“马克思的工作是彻头彻尾‘美学的’,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抱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然界已经成为了纯粹的使用对象,人们不再认为它是一种‘自有的力量’。……自然、劳动力、苦难、富于生产性的身体及其需求,就构成了马克思眼中人类历史的永久的基础。”〔6〕227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美决不是现成自在的,自然美的生成基础和根源最终扎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人化和自然化双向互动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之中。

在《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对象化存在得以展开和实现的生产活动为红线进行分析,认为美学问题不再是认识论问题,也不再是心理学问题,也不再是艺术问题,而是人的总体性生命表现和需要的问题,是人的现实存在问题,美学问题根植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美和审美是一切异化的对立物。这一新视界不同于康德把美学置于审美判断力分析之上,在马克思看来,审美判断力得以产生的根源和基础更为重要,审美判断力在异化中沦丧和重建的问题更为重要;这一新视界不同于黑格尔把美学置于艺术的特质和规律之上,在马克思看来,人最本源最基础的物质生产劳动中“美的规律”的生产更为重要;这一新视界也不同于尼采把美学问题置于以人的感性生命力为核心的权力意志之上,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以及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之克服和扬弃、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的发展更为重要。在《手稿》中,美学问题第一次内在于人的现实活动和现实生活,第一次与人的异化的现实和异化的人性相联系,也是第一次指向对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批判,第一次触及美感与自然美发生的历史前提和社会基础。在《手稿》中,对象性、感性、现实性、社会性是美学问题获得全新解答的理论基点。

三、美学意义的重新审视

马克思把美学问题置于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这一新哲学根基上,在对象性、社会性与现实性之人的总体生命活动中,重识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创造、美感和自然美的生成问题。虽然上述美学观点零散地镶嵌于《手稿》中,但是这些美学观点是从人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生产劳动本身内在地生发的,并且内在地构成了劳动的本质、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和共产主义的最基础的规定,从而有力地批判了私有制所导致的种种异化问题。美学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内在地连接着、贯通着,《手稿》的美学思想为马克思美学走向人类现实生存活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从美学史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美学为世界美学提供了崭新的方向和主题,使美学问题明确地切入人类的劳动、人类的生活以及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斗争和解放之历史进程中。以《手稿》为起点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美学超越了他之前的美学传统,具有美学革命的性质。

《手稿》的美学观点,在苏联、一些西方国家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中,得到了规模性的阐释,使得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与《手稿》的理论阐释紧密联系起来。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手稿热”中,研究者们第一次规模性地展开了对《手稿》的美学讨论。以蔡仪为代表的学者阐发了“美的规律”思想,申辩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美的客观论的唯物主义立场;以朱光潜、刘纲纪为代表的学者阐发了“劳动创造美”的思想,试图把美的本质的解答置于生产劳动之自由自觉性质上;以李泽厚、蒋孔阳为代表的学者发展了“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思想,提出美的本质基于人的主体性实践力量的观点。经过种种解读和争论,最终使得《手稿》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自由观中、从唯物主义的机械反映论中回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根基上。“《手稿》讨论的直接结果,就是所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美学’的诞生。……由于‘实践观点美学’的兴起,美学研究的重心由作为‘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客体的美,转到了作为将主体与客体联结成一体的‘实践’;由人对客体的美的‘认识’和‘把握’,转到人对客体与主体的创造,转到了人的审美经验。美学因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7〕106实践论美学及其派别就此得以发展,这是《手稿》进入当代中国美学研究视域后取得的最大理论成果。

就以往对《手稿》的美学阐释可以进行一些反思:(1)由于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在苏联式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视域中,《手稿》的美学思想阐释被过度地政治化和教条化。这一阐释方式已经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的学术检讨中得到清理,被“回到马克思”思想本身、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文本意识的要求所匡正。(2)在西方古典哲学的本质和现象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中,《手稿》的美学思想被局限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主观、客观、主客观统一的争论上,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及其语境使《手稿》的美学思想认识论化和思辨化,而忽略了其对象性原则及其精神。这一阐释方式在分析哲学、现象学对形而上学模式的清理中已经终结。从而,《手稿》的美学意蕴会在马克思对康德、黑格尔、席勒、费尔巴哈等德国思想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和继承中、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基于人的现实的社会实践和人的历史解放而获得新意义。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手稿》的美学价值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有如下的新课题需要研究:

一是从当代生产劳动的审美化特征中,重新认识《手稿》给出的生产劳动以“美的规律”为原则的美学问题。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使得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需要直接渗透在生产劳动的各方面,产品的美的价值创造成为衡量人们内在创造力的标志,美的设计意识和美的功能价值成为生产劳动的自觉要求。“马克思把‘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对象世界说成是自由的人的实践的一个特征。这不是随便说说的,也不是言之无物的空洞说教。”〔2〕159基于《手稿》“美的规律”、“美的尺度”的观点,可以发展出生产美学思想。在美的规律的要求和美化的意识之下,使物质性的生产内在地富有美的目的和美的价值,美的规律、美的尺度就应内化为生产活动的基本性质,从而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创造美的生产理想。这样,美的实现就存在于每个人每天所从事的最基本的生产劳动中,这是人类物质生产水平和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内在原则。

二是从生产活动蕴含的人类学根源性上,重新认识《手稿》给出的生产劳动是美和美感产生的根源问题。在此,最重要的关节点就是重新认识具体的生产劳动中的“手艺”系统,因为正是一整套娴熟而高超的“手艺”集中强化地培育了人类最初的美和美感,“手艺”蕴含的自由创造性使其通向真正的艺术,而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根基之处都是一个“手艺人”。“人类并不是首先认识世界,然后才有目的地去创造它的。相反,人是首先在劳作中开辟出属人的世界的。在这个开辟出的世界中,有一个重要的领域――‘手艺’。”〔8〕54具体的生产劳动是如何产生“艺”的,具体的“艺”是如何产生美和美感的,深入生产劳动中的“手艺”“工艺”“技艺”所蕴含的美和美感,揭示“手艺”的“艺境”,可以发展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手艺”美学人类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以工业生产方式和电子生产方式为主要生产模式取代传统的“手艺”生产模式,“手艺”的保护和传承问题被提升和纳入一个关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发展问题之上,因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手艺”美学人类学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从美学的感性学意义上,重新认识《手稿》给出的生产劳动的感性的人的总体性生命表现的性质。“作为现代思想家,马克思的人的规定(亦即人的区分)和美的规定都为感性所规定。”〔9〕正如上文论及,马克思用“感性”强调人的对象化活动和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强调人的基于有血有肉的现实需要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意义,从而“马克思也就将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类生活的指向,将‘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现实生活的人的终极目标。”〔10〕基于马克思哲学实现的实践论转向,美学问题与人的感性生活实践相关联,美学回归于人的生活世界,生活的美学正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可以说,美的实现就存在于每个人每天所铺开的生活实践中,建设生活、创造生活不是一句空话,怎样生活、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全在于每个人自己的践行,能否建设一种美化的、美好的、美的生活全在于每个人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审美创造中,美的现实就是美的生活的实现。在高度发达的文明中,美和美感是每个人的生活意识和生活世界内在地赋予的基本要素和根本价值。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马克思“将实践、生活世界视为奠基性的、根本性的,将哲学及其一切理论活动都看作是生活世界的一个部分”〔11〕,而“与其他学科相比,美学更需要回归于生活世界来加以重构,这是美学的学科本性所决定的”〔10〕。

“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我在活动时享受到了个人的生命表现,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1〕184马克思在《手稿》中第一次把人类的经济、生活、文化、历史和社会,尤其是人的存在及其本质,落实到了以人的生产劳动为核心的总体性的生命活动之认识上。“对象性”本身就是其“活动”“关系”“统一”“双方的互动生成”的性质,“对象性”与“社会性”“现实性”“感性”同义,“对象性”本身就蕴含了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意识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目的与规律、自由与必然,人的能动与受动、个体性与社会性、理性和感性等方面的统一体建构。从而,一切异化皆因对象性的丧失、皆因这统一体的断裂而产生。因而,美学问题立足于“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之上。马克思超越他之前的德国美学传统,使美学走向人类的现实活动和人的潜能的全面发展,指向克服和扬弃异化的共产主义的人的历史解放,从而推动了美学的革命。正是基于对象性、现实性以及感性,马克思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和美学新视界。《手稿》中的美学问题都是马克思在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这一精神之下获得重识的。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是走向人类现实存在的美学,就美学史而言,基于马克思美学思想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派别,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都对社会生活和艺术实践起着重大的影响。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不是现成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更不是现成的,我们应该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精神实质与时代的美学问题相结合去发展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立足于我们当代社会生活实践与当代人的审美经验,开拓与马克思美学思想重新对话的可能性,赋予马克思美学思想以当代价值,建构真正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一个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德〕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C〕//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西方学者论《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3〕尤西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朱光潜美学文集:第3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6〕〔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7〕阎国忠.走出古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8〕牛宏宝.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9〕彭富春.马克思美学的现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1(4).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篇9

[关键词]社会劳动;生命价值;创造奉献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1-0064-02

一大学生劳动观缺乏的危害及根源

劳动是每个人应尽的权利和义务。有些大学生不愿意劳动,是因为对劳动的认识缺乏真正了解。大学生首先要明白劳动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虽然有差别,但随着社会进步,差别会越来越小。大学生重脑力、轻体力的观念需要改正。这种误区是由对劳动的认识理解片面、模糊造成的。拿最普通的做工与种田为例,一个普通工人辛辛苦苦做工20年,居然比不上炒一套房的利润。农民种粮是艰辛的农业劳动,春耕秋收,付出很大的体力和时间,辛苦一年到头来,一亩地只产出千斤粮,按市场价计算,等于在农田劳动一年挣了千元,远远比不上经商之类的行业几天的收入,天壤之别的经济利益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观念,这也是造成许多大学生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最根本的原因。然而,没有最基本、最普通的劳动生产做基础,一切都是空谈。高校教师应当针对此种现象强化对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改变大学生对劳动的片面认识,消除投机取巧心理,使学生正确看待劳动,转变劳动认识,领会劳动意义,不被慵懒的享乐思想俘虏,树立正确的人生劳动价值观念,服务社会为先,个人收入为次,不做“宅男女”“啃老族”。

高校教师如何使“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勇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人生坐标,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大学生厌恶劳动、拒绝劳动的根源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社会舆过于推崇脑力劳动,忽视对体力劳动的重视宣传,使大学生产生“从事体力劳动羞耻,从事脑力劳动光荣”的片面思维。劳动有体力轻重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把劳动分为三六九等是对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劳动的曲解。脑力与体力劳动是平等、相互促进的,体力劳动开启人的智力潜能,脑力劳动提高技术水平,逐步减轻体力劳动强度,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离。家庭教育中,父母娇惯溺爱,不忍心子女出力流汗、吃苦锻炼,只希望子女过有质量的富足生活,职位体面,收入丰厚,为达到这一目的,代替子女做了除学习之外本该子女从事的一切劳动。从个人角度看,大学生受封建享乐思想的影响,好吃懒做的本性滋生蔓延,加上投机心理作怪,只关注他人的得失,不正视自身弱点和强项,往往眼高手低、迷失自我,只想占有、不愿奉献,只想得到、不肯付出。

二劳动价值观培育路径

1理论指导

中华民族具有崇尚劳动的美德,长期辛勤的社会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一次次辉煌文明。纵观人类历史,哪个年代的民众只要同甘共苦,齐心协力,那个年代的社会必定繁荣昌盛。劳动价值观不正确、甚至缺乏的人,难以有所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从小处看,关系到个人的发展道路;从大处讲,事关民族的希望未来。高校教师在教育中要避免干巴生硬的说教和讳深莫测的理论传讲,采用形象、生动、感人的鲜活事例,展示劳动者的迷人风采,体现劳动的伟大和美好,诠释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使大学生对劳动产生敬意和热爱,明白拒绝劳动的严重危害,积极主动用高昂的激情响应生产劳动的感召,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实践,施展才能,从事劳动创造。大学生要依靠劳动理论指导劳动目标,依靠理论学习明确发展方向,懂得拒绝劳动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依靠投机取巧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不仅羞耻而且十分危险。只有不把劳动看作苦差事,肯定劳动,乐于劳动,享受劳动才是一个人劳动观树立的最佳结果。

2劳动实践

人类的生存经验是在理解参悟的基础上建立的,世界的存在意义正是通过理解的实践得以展现。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直观的教育榜样,在日常教学中用扎实的工作态度诠释劳动的真谛,尽职尽责的工作表现,不马虎不草率的认真态度,就是对大学生身体力行的最好示范教育,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与思想修养同步。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困难压力能否用平和的心态化解,体现教师的工作能力及作风。高校教师不仅要做劳动的榜样,更多的要寻找抓住一切参与劳动机会,带领大学生走进生产一线,感受劳动技能的重要,品味劳动创造的艰辛,正视劳动从而逐步热爱劳动。大学生只有在实践锻炼中才能深刻了解自身知识的欠缺,反过来更好地学习各种理论知识。这样,既磨练了劳动意志又增强了学习兴趣,还借助劳动文化涵养了品德修养。事实证明,越是热爱劳动的人越有活力和品位,越是懒散的人越萎靡消沉、浑浑噩噩。实践教育赋予大学生广阔的劳动空间和自由展现能力、弘扬精神的舞台,劳动实践对己、对他百利无一害。

三生命靠劳动体现价值

动物依赖自然生存,人类却能依靠劳动智慧改造自然,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共同改造自然的过程便是社会劳动,墨子说:凡天下群工,车、轮、陶、冶、匠,个人从其所能。就是说每个人都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各尽其能,各负其责,从而兴国家,富人民。大学生只有劳动观念还不够,培养劳动技能非常重要,劳动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学习实践锻炼形成的,技能是体现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的最佳手段。然而,时下劳动观念正遭受封建懒惰思想和西方享乐主义的深度挤压,极大束缚劳动伟大品质的扩展空间,享乐主义思想无时无刻不侵蚀人的灵魂,消磨人的意志,使人的生命在碌碌无为中失去色彩,成为大学生前进道路上必须越过的障碍。大学生要深知:再高深的理论,也要经受实践的检验,社会劳动实践是提高个人技能的唯一途径,是人生命存在意义的最佳方式。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

既然劳动是有目的参与外部世界的活动,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劳动建设的承继者和主力军,要不断体悟劳动乐趣,踏踏实实听从劳动召唤,任劳任怨实干才能熟能生巧、掌握劳动技能,把有限的劳动时间投入无限的劳动事业中展现生命存在的价值。劳动需要体力、智力和决心,吃苦耐劳是人最美的品质,大学生要明辨无度享乐的危害,感知劳动的妙用,将光荣的劳动当作毕生的追求目标,在奋斗中收获成功的荣耀喜悦。劳动需要知识,知识来自学习,劳动需要体能,体能依靠锻炼,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需要劳动情怀,情怀是对劳动的热爱,而不仅仅是维持生计的无奈劳作。既然人的生命意义在于劳动,生命价值在于创造,那就义无反顾去坚持劳动创造。当然为个人还是为国家劳动体现出道德思想境界的高低,境界越高劳动潜能越大。劳动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每一次质的飞跃是人类劳动智慧的升华,大学生只要具有了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在愉悦的劳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幸福,那么距离责任使命的完成也就越来越近。

四劳动的传承及现实意义

人不仅为生存更为有卓越的生活而劳动。大学生未来从事的劳动形式千差万别,只要对他人、对自己有益的工作就是具有意义的劳动。社会绵绵无期,劳动永续不止,劳动增进了人的智慧,智慧是人类不断进化中的劳动结晶,智慧增进劳动的步步深入,劳动经验越丰富,劳蛹家赵骄湛,科技含量则越高。要保持劳动创造的持续辉煌,离不开传承与弘扬,劳动传承是技术层面问题,劳动弘扬则是精神鼓励。首先,高校教师要鼓励大学生激发出狂热的劳动激情。激情是一种洋溢的情绪,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珍贵的精神,是对工作的热衷热烈喜爱。传承不是照搬硬套,是要在学习中借鉴,借鉴中进一步发现创新,劳动是自觉的热情的,不是强迫的被奴役的工具。劳动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职业是劳动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劳动的正确目标,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当前“学而不用、学而无用”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大学生所选专业,并不是本人真正的喜爱,学习仅仅是为了文凭、为了谋求体面的职位,我们陷入了教育误区,也造成了人才和资源的极大浪费。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如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特长与弱项,喜爱与厌倦,选择最佳的人生发展道路,少走弯路,不留遗憾,无怨无悔才是上策。有时因为思想道德的欠缺,大学生追求养尊处优的生活,拒绝参加劳动实践,即掌握不了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不出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长此以往,劳动人才的匮乏必将导致生产倒退、社会混乱,后果难以想象。虽然看上去是个人的小问题,却隐藏巨大的隐患,不可不重视。教育是传承文明的最佳手段,高校教师要把劳动教育理论扎根大学生头脑,使大学生在接受劳动技能经验传承的同时,活学活用、依靠聪明智慧达到劳动创新的最终目的。只有激发大学生不竭的创新动力,才能有效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使人类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永久发展壮大。人类文明需要代代相传,更需要推陈出新,没有传承难以持续,失去创新发展无力,没有了劳动,一切便戛然而止。传承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创新是关系到社会未来进步的大事。每一个大学生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培养出高尚的情操,掌握到一定的劳动技能,将其应用于正迫切需要的社会实践,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完善自我,升华生命。

参考文献

[1]宁虹.教育理论与实践本然统一[J].教育研究,2006(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篇10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学生麦当劳打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麦当劳打工实践报告1经过了近一个月的期末考试,寒假终于开始了,大家享乐的同时不忘参加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有的人参加的长隆执勤,有的人参加了派出所的实习,还有的人参加了形形色色各种社会实践工作,而我呢,当然选择了大学生比较喜欢的麦当劳兼职工作,年前打工,年后在家待了半个月,休息够了,就去麦当劳找兼职,来到麦当劳,找到了经理,才发现原来做兼职要准备那么多的东西,既要健康证,又要银行卡,还得试工,原来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我准备好那些东西开始了我的试工,第一天,很有新鲜感,早早地就来到了麦当劳餐厅,谁知道刚来接到的任务就是打扫卫生以及收拾客人留下来的垃圾,我忙乱地做了一个上午,下午更辛苦,在酷暑中站在街上派发麦当劳的优惠券,直到汗水弄湿了整件上衣,以前看到街上派传单的,随便敷衍了事,真到今天才体会到他们的辛苦,真的是经历过,才会懂,看来以后得尊重人家,毕竟体会到人家的辛苦,第一天就这么在疲惫中结束了,经理还是比较满意的,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试工,我就可以正式上班了,很开心。

有人说:用餐高峰时会很辛苦。的确如此,一到吃饭时间或者节假日的话,就会有很多人到餐厅用餐,到时你会发现,很缺人手,大家手忙脚乱的,有时收拾垃圾和端盘子都是你。也许你会说:低峰时期人少了就轻松了吧,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在这段时间内,大厅的托盘都收好了,地板也拖干净了,洗手台也擦的干干净净,似乎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了,但是此时你还不能休息,因为玻璃很容易脏的,特别是门上的玻璃,客人进出时手会碰到玻璃上,玻璃很容易弄脏,所以你要不定时的去擦下玻璃。同时地面很容易有顾客散落的食物碎片,需要你打扫下。厕所附近地面的脚印也要及时拖干净,拖的同时还要把地面弄干净,防止顾客滑倒。垃圾超过垃圾桶的3/4时就要倒垃圾了,并换一个新的垃圾袋,收好的托盘要用消毒水清洗消毒并擦拭干净,然后送到柜台上,保证柜台托盘的数量,同时,盛放吸管的盒子要定期察看,如果吸管的数量不够要及时补充。空闲得时候还要经常到餐厅的看看,如果有烟头、树叶、纸屑要及时清扫,保持餐厅环境的整洁,经过这些你会发现,原来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在负责卫生的同时,餐厅开始培训我,培训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炸薯条。首先要记熟了关于炸薯条操作的理论知识:从一袋薯条的重量到呈递给顾客的大、中、小份薯条的克数;从烹制薯条的标准油温到薯条的保鲜时间等等。理论知识过后便是实际操作了,在师傅的指导下,基本的操作都熟悉了,接下来就是经验的累积了,看着师傅的精湛的手艺,对比自己,终于明白了什么叫熟能生巧!

炸薯条的培训过后便是收银的培训,收银员是和顾客有着直接接触也是必然接触的员工,可以说餐厅留给顾客形象的好坏,很大一部分是由收银员的服务质量来决定,所以对收银的要求特别高,其中每个收银员都必须熟练运用就是麦当劳的收银的七个步骤:1.欢迎顾客光临2.顾客点餐3.建议性销售4.重复点餐内容,并告知顾客餐点的金额5.配餐6.重复点餐内容,收银并找零7.呈递餐饮,感谢顾客的光临

经过这些天的学习,基本掌握了流程,渐渐的熟悉是我逐渐适应下来,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在麦当劳里学到了很多,也体会到很多,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能够熟练的完成柜台上的服务工作,也学到了团队合作精神,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对于以后我们的工作很有帮助意义,还有注意细节的习惯,这些重要的影响今后会一直陪伴着我,无论是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世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现在得我比以前更开朗了,能够看到自身的价值,对待家人和朋友不再斤斤计较了,明白给予比获得更开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

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还要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需要转化为真正的能力需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假打工作为自己赚钱或者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同等重要的。这次接触的社会实践中,对于我来说是很陌生的,想要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各方面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中去,这次亲身实践让我有了深刻的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的假期里,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对社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麦当劳打工实践报告2此次,我在麦当劳进行了为期半月的社会实践,感到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实践,我明白了社会实践对引导我们大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培养工作能力,以及完善思想道德有着重要意义。我所从事的麦当劳,是以餐饮服务业为主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它的足迹已遍布世界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3000多家餐厅,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高品质的服务以及物有所值,安全美味的食品。它的发展为数千万的人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发展平台。它的慈善机构麦当劳叔叔之家更是为数千万困难儿童送去福音。

我为在麦当劳的实践感到骄傲。因为我学到了许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

一,岗位实践概况

我于七月十一日进入麦当劳实习。主要负责柜台的点餐与收银工作。有时在甜品站负责收银或备餐,或者负责饮料位的呈递与备膳。柜台的点餐与收银是餐厅运营的重要环节,对服务员的要求较高。因此,我受到了较为专业全面的培训。首先,我要谨记芭蕾四步曲。即为顾客步入餐厅,我就要高举左手并用欢快的语调高喊:喜欢您来。这是第一步曲。当顾客走近柜台,我就再次将左手举起并欢快地说:乐意为您服务,这边为您点餐。这是第二步曲。

接下来是向顾客推荐餐厅热门套餐,并按顾客要求在三十秒内完成点膳。此为第三步曲。其中,收银时长为十五秒,这十五秒内,我必须按照餐厅现金政策严格确认钱币真伪与完整。最后一步曲,为顾客配齐酱料纸巾,并指引顾客向右移动取餐。虽然,这样的流程看似简单,但真正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地实施下来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因为,毕竟顾客没有快速点餐的意识也不了解点餐流程。因此我们必须在顾客犹豫不决的时候,时刻为顾客作决定,以缩短点餐时长,方便服务下一位顾客,从而提高餐厅营运效益。厨房制作以及备餐员呈递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三分钟,以避免顾客长时间的等待。

甜品站主要负责销售冰淇淋与饮料。由于站点的独立性使得速度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我们仍然要尽量在最短时间内为顾客提供食品与服务。平时我大多时候是一人负责甜品站点餐与备餐。双休日大多是双人模式。饮料位是柜台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负责饮料的制作与呈递。饮料位有一个电脑显示屏。我要根据电脑上的显示准备饮料,并且每完成一单,就要将其取消。因为饮料位的时间要求为一分钟,若是超时,系统会自动红单,提醒速度太慢,这时经理就会给我们施加压力提醒我们提高速度。并且在打饮料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随手清洁,以保持柜台卫生,避免造成顾客不好的印象。但是,当顾客量较少时,我们也不能闲着,必须积极主动地找事情做。例如随手保洁,补全柜台纸巾,酱料,纸杯等等,以确保营运高峰时流程顺畅,为下一轮高峰作好充分准备。由此可见,麦当劳干净整洁的环境,高效便捷的速度都是通过全体员工每时每刻不断地努力创造出来的。

二,岗位实践结果

由于麦当劳的行业性质吸引了每天大量的客流量,并且加上每天十小时左右的工作时长,使我感到非常疲惫。因此,接连不断的客流量使我必须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样的对话,细心解释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动作。嘈杂的环境让我无法喘息,身体的劳累使我有时面对顾客有些不耐烦,服务质量随着客流增多下降。有时不免与顾客产生摩擦。还有饮料位的繁忙让我手忙脚乱,经常送错饮料或者超时,于是受到顾客的埋怨与责骂。此外,甜品站一人的营运也经常让我连续几个小时不停忙碌,以及夏日在外的高温让我感到非常难受。虽然挫折很多,困难很多,但我都坚持下来了,我也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于是,我也得到经理们的认可与赞扬,还有顾客们对我的服务很满意地微笑道谢感到很欣慰。

三,实践的体会

1,忍耐每当与顾客发生摩擦或倍受理解时,我就感受到了社会真实的打击与残酷。我们这些平时在家娇生惯养,在学校无忧无虑的大学生们似乎真的不懂得人间疾苦。很少接触社会的我们都太脆弱,我们的自尊心太强,受不了谩骂与误解。受不了挫折就急着为自己辩护。其实我想说,社会就是这样真实,社会不会把你宠着,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顾及到你的感想。每当受到误解时我们不应该以强硬的态度反抗,毕竟架是永远吵不完的,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那么无私地为你着想,理解你。我们能做到的先是在原则下忍耐,原则外不理会。然后反思自己是否有错,然后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避免顾客的不满。若错不在己,则以理服人,心平气和地解释。每当我受挫,我就提醒自己不冲动,退一步海阔天空,心里也就平和了许多。

2,和谐的人际关系麦当劳的员工很多,于是总要与许多同事打交道。从前的我不爱搭理不熟的人,比较自傲。现在我强烈地感到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多么重要,它有利于你工作顺畅,毕竟在社会工作,团队协作非常重要,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它也有利于你工作心情的顺畅,每天微笑地与人打交道心情自然就好,就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3,积极主动地做事繁忙的工作时常让我感到劳累,心生惰意。然而,我时常告诫自己积极主动地做事,坚持下去。积极主动地面对有利于自己找到工作中的乐趣,比如顾客的满意就使我收获了工作上的成就感。许多事情是我们份内的事,我们有义务完成它。即使我有多么不愿意,但下班之后我就发现自己坚持下来了。所以,要相信时间是公平的,它可以让快乐过得很快,同样,也可以让你所认为的痛苦过得很快。

4,自制不要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上来。于是,我深感一个成熟的人必须具备控制情绪的能力。如果将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那么必定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以及与人的冲突。因此,不管多么劳累,也要保证最起码的服务态度。试着转移情绪,安慰自己。自我安慰可以带来快乐,快乐地工作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我学会了不断努力,适时虚心请教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从前我不爱请教他人,可现在我明白自以为是不会进步。同时,我也深感我们也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勤于钻研,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于是我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并且不可不懂装懂,否则运用于实践中发生错误后果比较严重。

6,管理者的管理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雷地安说:要关心每一个为你工作的人。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管理者,就必须有好的管理方法去管理你的员工。因此要了解并关心每个员工,管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关心都是前提。

7,赚钱的辛酸工作的劳累使我疲惫,这让我体会到赚钱的不易。花钱容易赚钱难。今后,我会珍惜每一分每一角,体会父母的辛酸。

社会实践让我受益良多。今后一定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完善自己的思想品德,做一个社会优秀的人才。

麦当劳打工实践报告3一、实习目的

今年暑假我在麦当劳参加了社会实践,感到受益匪浅。通过此次实践,我明白了社会实践对引导我们大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培养工作能力,以及完善思想道德有着重要意义。我所从事的麦当劳,是以餐饮服务业为主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巩固在校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参加主要负责柜台的点餐与收银工作实习实践活动,培养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锻炼社会交际能力、应变能力,获得实际旅游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二、实习时间

20____年7月——12月

三、实习地点

昆明市

四、实习的内容

我于七月十一日进入麦当劳实习。主要负责柜台的点餐与收银工作,有时在甜品站负责收银或备餐,或者负责饮料位的呈递与备膳。柜台的点餐与收银是餐厅运营的重要环节,对服务员的要求较高。因此,我受到了较为专业全面的培训。首先,我要谨记芭蕾四步曲。即为顾客步入餐厅,我就要高举左手并用欢快的语调高喊:喜欢光临。这是第一步曲。当顾客走近柜台,我就再次将左手举起并欢快地说:乐意为您服务,这边为您点餐。这是第二步曲。接下来是向顾客推荐餐厅热门套餐,并按顾客要求在三十秒内完成点膳。此为第三步曲。其中,收银时长为十五秒,这十五秒内,我必须按照餐厅现金政策严格确认钱币真伪与完整。最后一步曲,为顾客配齐酱料纸巾,并指引顾客向右移动取餐。虽然,这样的流程看似简单,但真正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地实施下来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因为,毕竟顾客没有快速点餐的意识也不了解点餐流程。因此我们必须在顾客犹豫不决的时候,时刻为顾客作决定,以缩短点餐时长,方便服务下一位顾客,从而提高餐厅营运效益。厨房制作以及备餐员呈递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三分钟,以避免顾客长时间的等待。甜品站主要负责销售冰淇淋与饮料。由于站点的独立性使得速度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我们仍然要尽量在最短时间内为顾客提供食品与服务。平时我大多时候是一人负责甜品站点餐与备餐。双休日大多是双人模式。饮料位是柜台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负责饮料的制作与呈递。饮料位有一个电脑显示屏。我要根据电脑上的显示准备饮料,并且每完成一单,就要将其取消。因为饮料位的时间要求为一分钟,若是超时,系统会自动红单,提醒速度太慢,这时经理就会给我们施加压力提醒我们提高速度。并且在打饮料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随手清洁,以保持柜台卫生,避免造成顾客不好的印象。但是,当顾客量较少时,我们也不能闲着,必须积极主动地找事情做。例如随手保洁,补全柜台纸巾,酱料,纸杯等等,以确保营运高峰时流程顺畅,为下一轮高峰作好充分准备。由此可见,麦当劳干净整洁的环境,高效便捷的速度都是通过全体员工每时每刻不断地努力创造出来的。

五、实习岗位实践结果

由于麦当劳的行业性质吸引了每天大量的客流量,并且加上每天十小时左右的工作时长,使我感到非常疲惫。因此,接连不断的客流量使我必须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样的对话,细心解释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动作。嘈杂的环境让我无法喘息,身体的劳累使我有时面对顾客有些不耐烦,服务质量随着客流增多下降。有时不免与顾客产生摩擦。还有饮料位的繁忙让我手忙脚乱,经常送错饮料或者超时,于是受到顾客的埋怨与责骂。此外,甜品站一人的营运也经常让我连续几个小时不停忙碌,以及夏日在外的高温让我感到非常难受。虽然挫折很多,困难很多,但我都坚持下来了,我也努力让自己做到。于是,我也得到经理们的认可与赞扬,还有顾客们对我的服务很满意地微笑道谢感到很欣慰。

六、实习的心得体会

忍耐每当与顾客发生摩擦或倍受理解时,我就感受到了社会真实的打击与残酷。很少接触社会的我们都太脆弱,我们的自尊心太强,受不了谩骂与误解。受不了挫折就急着为自己辩护。其实我想说,社会就是这样真实,社会不会把你宠着,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顾及到你的感想。每当受到误解时我们不应该以强硬的态度反抗,毕竟架是永远吵不完的,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那么无私地为你着想,理解你。我们能做到的先是在原则下忍耐,原则外不理会。然后反思自己是否有错,然后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避免顾客的不满。

和谐的人际关系麦当劳的员工很多,于是总要与许多同事打交道。从前的我不爱搭理不熟的人,比较自傲。现在我强烈地感到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多么重要,它有利于你工作顺畅,毕竟在社会工作,团队协作非常重要,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它也有利于你工作心情的顺畅,每天微笑地与人打交道心情自然就好,就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积极主动地做事繁忙的工作时常让我感到劳累,心生惰意。然而,我时常告诫自己积极主动地做事,坚持下去。积极主动地面对有利于自己找到工作中的乐趣,比如顾客的满意就使我收获了工作上的成就感。许多事情是我们份内的事,我们有义务完成它。即使我有多么不愿意,但下班之后我就发现自己坚持下来了。所以,要相信时间是公平的,它可以让快乐过得很快,同样,也可以让你所认为的痛苦过得很快。

自制不要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上来。于是,我深感一个成熟的人必须具备控制情绪的能力。如果将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那么必定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以及与人的冲突。因此,不管多么劳累,也要保证最起码的服务态度。试着转移情绪,安慰自己。自我安慰可以带来快乐,快乐地工作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我学会了不断努力,适时虚心请教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从前我不爱请教他人,可现在我明白自以为是不会进步。同时,我也深感我们也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勤于钻研,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于是我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并且不可不懂装懂,否则运用于实践中发生错误后果比较严重。

管理者的管理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雷地安说:要关心每一个为你工作的人。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管理者,就必须有好的管理方法去管理你的员工。因此要了解并关心每个员工,管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关心都是前提。

赚钱的辛酸工作的劳累使我疲惫,这让我体会到赚钱的不易。花钱容易赚钱难。今后,我会珍惜每一分每一角,体会父母的辛酸。

麦当劳打工实践报告4相信大家都吃过麦当劳,不过在麦当劳工作过人并不是很多,本来我也没想去麦当劳工作,不过在寒假快到来之时,我的同学让我去面试,在寒假的时候参加社会实践,在麦当劳锻炼自己的能力,我觉得自己是必须要锻炼一下了,所以我去面试了,没想到真的成功了。在说明自己的父母之后,我就准备自己在麦当劳的工作,我相信自己能够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锻炼。

将近一个月左右的寒假已经过去了,俗话说:”没有实习,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那种超乎平常的感受。我与社会的接触并不多。在这次的实践中,我更好的接触了这个社会,了解了这个社会。我想在我毕业之后走上社会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找到生活的重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课堂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在实际当中不能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学。实践是将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中。所以这个寒假,我选择在麦当劳做了将近半个月的工作,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让我收获良多。

总的来说,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了解乐社会现实,从实践中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认真一些社会问题,看到好多美好的,丑陋的社会现象,在社会大课堂里,经风雨、见世面,检验知识,培养能力,磨练意志,使自身得到启迪,增强社会责任感。刚进麦当劳的第一天,我以为这是一项很容易的工作,服务员们点点

餐,收收盘子,做做清洁。可是等我真正接触到这些工作的时候,才真正知道这一切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只看到点膳员流畅的点餐,却不知道这一项简单的工作他们要付出多少。他们要记住众多变换不同的电话界面,我的记性不差,要背出些条条框框以及菜单等都不是难事。但收银不是在学校做考卷,死记硬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次上柜台我收银不能很好的时候做到收银七步骤,而且师傅只是给你做最简单的讲解,麦当劳众所周知的就是快,我没有想到的是带徒弟也是这么快,三天就出师。速度是他们一直强调的,顾客在进入5秒钟内要受到招呼;对每一位顾客的配餐要在1分钟内完成的;每位顾客排队购买餐点的时间都因该在5分钟以内。这些明确的数字标志着一旦穿上制服,站在柜台上,一切行动都必须是迅捷的,不能有半点拖沓。但是在呆了几天之后,我选择了去大厅。我想这里是最适合我的工作。在柜台上,我看到的只是机械的语言。在这半个多月中,我更多的体会到赚钱的不易,以及现实社会的残酷。大学只是个象牙塔,太单纯了。所以当梦想照进现实之后,很多人都崩溃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给我锻炼的最佳机会。每一位新人的到来,在这里都会经历一个相当困难的时期。在这里,老员工会依仗自己的老资历对新员工呼来换去,我想到了放弃,可是很多人告诉我,现在的状态只是将来进入职场的一个缩影,所以,我无论如何都坚持了想下来。在实践中认识社会、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素质、为日后真正进入走进社会铺定基石。我现在理解了学院为什么一直增强加强我们社会实

践能力。在那里,我学到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社会实践知识,体会到了工作的一些难处,学会了如何处世,怎样把事我们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对做好,清楚了自身的不足更明确了自己以后要怎样努力去完善自己,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而奠定基础。我们呢怎样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灵活恰当的运用到生活、工作当中去,成为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怎样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怎样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我想我们确实该好好思考一下我们的将来了!

回到校园的我已经懂得了什么叫自食其力,什么才叫社会的残酷了,在实践中更好的锻炼的自己,我坚信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进步。以往我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注,可是现在的我已经对自己的将来极度的关心了,我相信自己会在不断的努力下取得更好的进步的,只要自己不断的努力,我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在实践中我还认识了许多的同事,我相信我会在今后的日子中过的更好的,因为我一直都在努力!

寒假的社会实践时候我盼望已久的事,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就计划着合适才能到社会上实习。而我现在也完成了这个梦想。希望新的一年学习能更上一层楼!

麦当劳打工实践报告5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锻炼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了解社会现实,从实践中拉进了与社会的距离,认清一些社会问题,看清一些社会现象,在社会大课堂里,经风雨、见世面,检验知识,培养能力,磨练意志,使自身得到启迪,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素质、为日后真正走进社会铺定基石。

二、实习时间:

自2011年1月18日至2011年7月25日

三、实习内容:

开始时要试工一天,工作6个小时。试工期间,我被安排到大厅工作。及时收拾客人用餐后留下的垃圾,保持大厅的整洁是工作的重点,同时还必须兼顾厕所的卫生。别看厕所只有小小的一块地方,拖起来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在用餐高峰,往往前脚我刚拖完,还没等地板干掉就有3、4位顾客连着使用,地面有张乱不堪了。在我手忙脚乱之际,只见大厅的阿姨,动作马力,总能在第一时间里把所有的工作做好。速度之快让我佩服不已。

有人会说,用餐高峰时的确辛苦。但是到了低峰就轻松了吧。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我面试的这家餐厅设在前进大街上,和闹市区的生意不能比。过了吃饭时间,餐厅生意就会明显淡下来。在低峰时段,大厅的托盘都收好了、厕所的地面拖干净了、洗手台也几经擦的一尘不染,似乎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了,但是总不能就垂手站着吧。于是赶忙请教阿姨——你可以把玻璃擦一下。特别是门上的玻璃,客人进出时手会碰到玻璃上,玻璃很容易花掉。大厅的地面上有一些散落的食物碎片看到吗?把地扫一下。地面上的那些脚印也要及时拖干净。垃圾要经常用导压棒压一下。如果压好以后,垃圾超过垃圾桶的3/4就要准备换一个新的垃圾袋了。收好的托盘要用消毒水擦拭、消毒,然后送到柜台上,保证柜台托盘的是数量。盛放吸管的盒子要定期察看,如果吸管数量不够要及时补充。经常到餐厅的看看。如果有烟头、树叶、纸屑要及时清扫,保持餐厅环境的整洁。人不多的时候,还可以把的地板拖一下。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而我却以为事情都做好了,甚至有点无所事事的样子,真实脸红。学着怎样发现事情,积极去做一些看似细小但却必须的事情是我学到的第一课。

试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通过努力,店经理对我的表现还算比较满意,通知我可以进排班,正式上班接受培训了。第一次来到餐饮行业工作,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必须从最基础的学起。

培训的第一个项目是炸薯条。首先我记熟了关于薯条位操作的理论知识。从一袋薯条的重量到呈递给顾客的大、中、小份薯条的克数;从烹制薯条的标准油温到薯条的保鲜时间等等。理论知识之后便是实际操作了。在师傅的指导之下,很快该学的东西都学会了,接下来就是熟练的过程。

我的工作是根据收银员们需要的薯条,按照规格及时送上。看似简单,可是实际操作中我却碰到了大麻烦。当时正值用餐高峰,而那两天优势薯条买一送一优惠券的使用时间,来买薯条的顾客络绎不绝。由于刚才位我讲解的时候,师傅把油槽里的油放掉让我清楚炸油应处的正确位置,导致油温不够。面对这么大的需求量,我根本来不及及时提供薯条。当三、四个收银员同时向我报餐的时候,我简直要喊救命了。幸好师傅及时帮忙,才是供应恢复了正常。

如何提高千次以达到公司的预期?除了电视上播放的广告、餐厅里悬挂的pop等宣传手段增加顾客对新产品的知晓度和购买欲之外,收银员的引导是决定千次的一个重要因素。

指导我的师傅曾经说过,作为柜台的收银员,你并不只是站在柜台上听顾客要买点什么就卖给他什么,而是要引导顾客去买你想要卖掉的东西。

如果说,速度只是一个熟练的过程,通过一百次两百次的重复,肯定会从生疏到熟练。但是建议性销售则是需要动脑子的事情。在什么情况下建议什么产品;面对什么顾客用何种口气和方法建议都是需要学习和摸索的。技巧好的收银员,想卖掉什么就能卖掉什么,餐厅里有什么产品需要促销了,即使是平时点餐率最少的产品,也能被他推销出去。这些技巧都是书本上学不来的,而是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常识、总结出来的。往往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时机说出来,甚至只是语气上稍有不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四、实习心得体会

在实习中,我在单位指导老师的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单位日常管理相关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践验证所学的工商管理理论,探求日常管理工作的本质与规律。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通过实习,使我对日常管理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