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早期教育的方法要体现十篇早期教育的方法要体现十篇

早期教育的方法要体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0:33

早期教育的方法要体现篇1

市场主体,普遍泛指所有参加商品(服务)市场交易活动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本文所指的市场主体,是指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生产经营者,它包括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市场主体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和主要元素,它的存在和发展状况决定着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因此,加强市场主体的引导和规范,特别是重视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不仅能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而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会产生长远的影响。这里,笔者结合目前基层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实际就市场主体早期教育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对市场主体早期教育状况的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国有集体性质的经济主体形式被改变,多种所有制性质、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大量出现并快速发展。为了加强对市场主体的规范和管理,政府及管理部门采取过多种教育引导形式,如国家在全民普法教育活动中有专门针对个体私营经济成分的普法活动:上世纪九十年代,基层工商部门和个体劳动者协会通过建立“个体夜校”对市场主体开展的教育活动:以及后来至近年来的对新成立市场主体的定期回访、举办培训班和进行行政指导等具体做法。这些,对市场主体确立法律意识、了解法律法规、守法经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对市场主体的教育引导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在早期教育上尤显突出。

1、早期教育上存在问题的表现。主要表现有:一是重视程度的不够。从工商部门来讲,改革开放初期,在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出现的时候,基层工商机关通过指导个体劳动者协会普遍建立“个体夜校”,开展对新创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对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是重视的,也取得了成效。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基层的许多个体夜校名存实亡、有名无实,能坚持开展活动的数量很少。即使现在基层针对市场主体开展的教育引导活动,有些也不是从“早抓”和“抓早”角度出发的,可以说,开展和抓好早期教育的意识并未普遍确立,或者意识还不强。二是教育的简单化。开展的一些教育活动,不分市场主体的不同类型、不分新主体老主体,“大锅饭一锅煮”,“大中小班一同上”:教育内容不分不同对象,相关的讲,不相关的也讲,针对性不强。三是没有形成制度化。开展的一些教育,有些是为完成上级布置要求而进行的:有些是自行安排的,也是“一次性”的、短期化的,搞了完事,没有后续;在教育的主体、方法、形式、内容、时间、考核上没有或缺少计划和要求,没有规范的制度。

2、存在问题的原因。对市场主体早期教育未能很好开展。主要原因有:一是对加快发展和加强管理认识、落实上的偏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形成了不断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各地的干部群众普遍形成了快发展的思维定式。生产发展(GDp等)要快,市场主体的增加也要快。在市场主体的发展上,精力和重点放在多发照、提高办照速度快发照上,而对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引导大都存在忽视的倾向,有不少人认为,发展是第一位的,教育和引导的事早抓迟抓问题不大,是软任务,可以慢慢来,造成了重发展数量、发展速度,轻教育引导和素质提高;抓发展的一手硬,抓教育引导的一手软的状况。二是管理者状况与工作任务的不完全适应。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市场主体成为一支数量庞大的队伍,至2007年6月底,各类企业达876.1万户、个体工商户达2621.4万户,总数达3497.5万户,比20年前净增近1500万户,而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工作人员数量与20年前相比,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减少了一定数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市场监管的综合管理部门,肩负着诸多方面的管理任务,除了管理对象的众多外。有着管理范围、领域的广泛性和任务的多样性,还有着单个监管任务的不断具体化和责任的加大。从队伍结构、能力素质看,老同志多、文化层次普遍不高、专业化水平不强,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能完全相适应,存在的差距较大。主观和客观上的一些因素,影响了对市场主体早期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开展。三是市场主体自觉、主动接受教育引导的意识还不强。许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初创时期都是急着领照,领了照之后一门心思“埋头经营”,对管理部门为其开展的早期引导活动,有不少主体“抽不出”时间参加,有的不想参加,有的参加了也无心听讲,只当是“例行公事”,碍于管理部门的面子,不来不好,不来不行,有的要求负责人参加的,“老板”来不了,就委派代表替代。另外,加上管理部门教育活动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讲解不生动等因素影响,市场主体与管理部门之间未形成良性互动。

二、加强市场主体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市场主体的初创阶段是特别需要教育引导的时期。新的市场主体刚刚诞生,也有如一张白纸,对需进入的市场,一切都是陌生的和新鲜的。对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市场状况、市场条件、市场要求等几乎不知或知之甚少,为了适应市场和寻求自身发展,必须对相关的情况进行了解和熟悉。对情况的了解。一方面要通过自身的主动学习和在实践中总结、掌握:另外,相关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等的教育引导则是促进其掌握相关情况的重要方面。这样,可使新生的市场主体较早、较快、较多的了解和掌握相关情况,增加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备条件。

2、对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和发展。面对日益开放化、全球化、复杂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都要对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经营规定和要求进行了解。通过有关部门组织进行的普法教育和经营指导教育,使市场主体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应当怎样做、如何顺利发展和加快发展等基础性、提高性的内容,取得和具备初创时期所应掌握的法规知识、经营知识和能力,避免和减少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和失误,使其懂得必须守法经营依法经营,并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律意识,实现顺利发展和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经济中健康和充满活力的一分子。

3、对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有利于管理部门严格执法。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一个事物的二个方面,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当前,市场主体中对管理者的执法、处罚活动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的,是常有发生的。其中有一种反映即是执法者“不教而诛”、轻“罪”重罚,认为管理者开始或从来没有告诉过、宣传过,发现违规就处罚。有的一般违规行为给予重罚。孔夫子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

是奴隶、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治民策略,在现代社会已完全行不通了。当今社会,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管理,必须实行“民若使由之,必先使知之”的通行准则,这要求管理者必须重视对市场主体的宣传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及时将相关的规定、要求告知市场主体。使其了解和掌握,做到教育在先,引导具体。这样做,不仅能使广大的市场主体知法、守法,而且为管理者执法活动创造了前提条件,对一些多次违法、屡教不改的有了严格执法、从重处罚的依据。

4、对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有利于良好市场环境形成。通过对市场主体进行有计划、经常性、系统化的早期教育。可以使市场主体从一开始就受到正规化和及时性的教育,走出经营过程中的法律盲区、误区,不犯不该发生的错误,少出现可能发生的错误。做到严格依法经营,建立健全各种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制度,对开展的各项经营活动、交易行为进行审慎把关,实现自身的稳步发展,以自身的行为遵守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者。促进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和经济健康发展。

三、切实重视和加强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

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涉及到许多方面,如实施教育的主体(组织者)、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的形式等,由于市场主体队伍的庞大和众多,即使是每年新生的市场主体也是一个可观的数量,因而,做好市场主体早期教育工作有较大的工作量。笔者以为,当前及今后。工商部门在市场主体早期教育工作中应当努力做到“五个实现”。

1、实现教育主体的责任化,对市场主体进行教育引导是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责,工商部门从上到下应当明确各级的责任、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对进行指导管理的挂靠社团组织(个私协会、经纪人协会、商标广告协会、市场协会等)也要明确相应的责任和工作要求,实行严格的责任制,通过本系统范围各责任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市场主体早期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全面扎实地开展起来,改变以往对早期教育忽视、轻视的倾向。同时,主动与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协作与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和条件,提高教育引导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实现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对市场主体的早期教育能否扎实有效开展,思想重视是前提,制定计划并认真实施是关键,而且要将计划及实施制度化,这是落实早期教育的重要保证。所谓制度化,即是规定的工作必须要去做、认真做:规定什么时间做就在什么时间落实,不能早期教育后来做,放“马后炮”,成“黄花菜”;早期教育制度的制定要明确组织者、参加者、时间、内容、标准、考核等方面的规定,使早期教育工作有章可循,并认真执行到位。

3、实现教育对象的普及化。当前,在市场主体处于大发展、快发展的时期,每年新产生的市场主体都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基层各个县(市)、区看,少的数千户,多的上万户。开展早期教育引导,首要的是在数量上予以保证。要让新生的市场主体都能受到教育,实现教育的普及化。如果该接受教育的对象不能参加,则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就无从谈起。工商部门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和有效的组织措施,让广大新创业者自觉主动地参加到早期教育活动中来,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教育的主办者要根据市场主体的不同特点、不同行业,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方法(如按不同行业分别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等),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提高教育的普及率。

4、实现教育内容的系统化。新生的市场主体虽然是刚进入市场,对相关的法规和经营知识了解掌握不多,但在当今复杂的市场环境条件下,他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相当多,这要求他们自己时时处处做有心人,主动地去寻求了解和掌握。对教育主办者来讲,就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向他们传授在初创时期所应掌握的法规知识、应当遵守的工商法规的共同规定和特别规定、其他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如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相关规定、实际经营时的规定、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的规定、广告和企业宣传的规定、商标注册和使用策略、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定、经济合同订立和履行的规定、其他管理部门相关规定的了解途径等等,使教育内容尽可能全面、系统。这样,在早期教育活动中,通过较少时间和短期培训,让新创业者能掌握较多的应知应会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早期教育的方法要体现篇2

关键词:早期阅读;学前儿童;回顾与展望

一、引言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nationalReadingCommittee)针对当时20%――40%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因为不会阅读而产生学习障碍的问题提出了“阅读准备”(Dyslexia)的观点。由此便引发了对早期阅读价值问题的争论,“一些教育家认为,如果大脑没有在适当的时候受到刺激,有些东西就会永远丧失。而持不同意见的一些教育家认为,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一般很难有效地学习和阅读;人为的加速儿童的发展,是一种强制性的早期学习,忽视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的特点,不利于儿童个性的和谐发展。”(顾明远,1998)

近年来,早期阅读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理论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2)也明确的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不可否认的是,与国外相关研究相比,国内关于早期阅读研究起步较晚,并在早期阅读能力的理解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早期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较少,尤其是国外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的家庭读写环境与早期阅读能力的相关研究,国内更是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对我国既有研究进行梳理、反思、展望。

二、概念界定

(一)阅读

《教育大辞典》对“阅读”定义是:“阅读时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顾明远,1998)美国早期阅读委员会认为,阅读可以定义为:以理解为目的,运用书面拼音知识和口语语音知识,从印刷文字中获取意义的过程。(凯瑟琳・斯诺,2006)

(二)早期阅读

《教育大辞典(下)》中指出:早期阅读(earlyreading)是儿童1岁半以后即开始的阅读。主要由成人将儿童读物中的内容读给幼儿听,儿童识字后,进入自己阅读。

《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指出,早期阅读是学前幼儿接触、学习书面语言的活动。相对于学习口头语而言,早期阅读是幼儿开始接触书面语言的表现,早期阅读应当包括一切与书面语言学习有关的内容。

三、我国既有早期阅读研究主要内容的梳理

(一)关于早期阅读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

早期阅读的内涵特点、价值以及早期阅读能力的构成是早期阅读研究和早期阅读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正确的开展早期阅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最早的相关文章是由周兢、程晓樵1995年撰写的,在以后的一些文献当中(黄晓娟,2002;周兢,2002、2005;张明红,2000、2005;余珍有,2005、2006、2008),研究者基本上对早期阅读的价值问题达成了共识。早期阅读核心能力的研究却不容乐观,只有少数介绍国外研究成果的文章以及周兢所提出的三种主要核心能力的理论建构。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次明确的把早期阅读教育纳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为早期阅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但是,由于早期阅读教育的理论体系总体上滞后于教育实践,有关早期阅读教育的一些问题,迄今为止尚未在幼教界形成共识,导致实践层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近几年来对早期阅读教育的思考,早期阅读教育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刘先芳,2007)认为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单一、片面

很多家长和老师在对早期阅读的理解上有些偏颇,过于强调认知,把阅读当成一中获取知识的手段。甚至很多人直接把早期识字等同于早期阅读,使得早期阅读的目标人为的被缩水。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识字,有集中识字的现象,使幼儿的注意力只在汉字上;过分强调认知,过早的让幼儿把阅读当做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

2教学方法不当

在早期阅读教学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是片面强调记忆,以幼儿会复述故事为主要目的;而是强调材料中的文字信息传达给幼儿,以识字代替阅读;三是忽视了幼儿自主阅读习惯、阅读兴趣、能力的培养。如取书、收书、翻书的基本常规;听读、朗读、跟读、欣赏的基本能力;握笔、坐姿的一般常规等都是在幼儿阶段应该形成的,对幼儿今后成为有效地阅读者、流畅的阅读者有很大的帮助。

3.阅读的环境比较缺乏

“让孩子成为读书人,让社会充满书香。”这无疑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是目前大多数社区、家庭还没有形成有利于读书的环境和习惯,对幼儿的阅读获得缺乏科学指导,幼儿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的熏陶,缺乏适宜的阅读环境。文雅有序、温馨人文的高质量的阅读环境,在目前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体现的较少。(刘先芳,2007)

(二)关于早期阅读教育价值与意义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早期阅读中一些重要的维度进行剖析,如早期阅读的意义、价值等。周兢在1996年就提出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最佳的早期阅读效果,幼儿在集体环境中与教师、同伴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也有学者从幼儿发展角度认为早期阅读在丰富幼儿应有的词汇,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思维的发展,密切亲密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在幼儿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张明红,2000)。

1.从语言发展的角度

有学者指出早期阅读核心价值是引导儿童从理解和运用日常用语,向理解和掌握科学的语言发展,并以此理解文本内容所蕴含的人类智慧(章红,2009)。

2.从儿童发展的角度

幼儿早期阅读可以扩大幼儿生活、学习的范围;建立初步的“读写”自信心;提高儿童的自我调适能力;享受分享阅读的兴趣等(余珍有、周兢,2003)。有学者在肯定上述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幼儿早期阅读是积极刺激智力发展的一剂良药,有利于开发右脑的潜力,阅读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增添幼儿的生活感受,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是幼儿为入小学做准备的重要方面;良好的阅读习惯会陪伴和影响整个求学过程,使儿童终身受益(祝士媛,2007)。

(三)关于早期阅读教育策略的研究

培养儿童基本阅读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定的指导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的识记效果,增强儿童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地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形成,促使儿童尽早从亲子阅读、分享阅读向自主阅读过渡(杨玲,2010)。

解决早期阅读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包括:

1.完善早期教育的目标体系

早期阅读的主要目标是兴趣的培养,因此阅读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文本材料,还应该包括图画、标识标记。除此之外,通过早期阅读还能帮助幼儿积累一系列社会文化方面的经验;;促进儿童人际交往和认识世界,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成为流畅的阅读者等。因此,幼教工作者有必要对现有的阅读教育目标做一些理性的分析,不管教师们使用哪一套教材,都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对阅读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

2.提供新鲜、优秀的的文学作品

鲁迅先生就特别强调“给儿童提供有价值有味道的文学作品”,虽然目前还没有量化的衡量标准,到底应该给幼儿提供怎样的文学作品才能算是优秀的、有价值的、有味道的。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注重幼儿的生活体验,反映儿童的真实感受;(2)注重嘴贫的趣味性、戏剧性;(3)注重作品的新颖性;(4)注重作品的艺术性、文学性。

四、对我国既有早期阅读研究的反思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幼儿早期阅读研究的发展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总体特征,对幼儿早期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不少值得借鉴或反思的地方。

(一)研究还需得到重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早期阅读教育在我国幼教领域轰轰烈烈的展开,时间的发展催生了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早期阅读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主要表现在早期阅读研究文章的数量逐渐上升,参与研究的人员不断增多,由最开始以理论工作者为主体,到现在不断扩大的研究队伍。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可以看出,研究主体还较缺少经营行政部门的参与,且一线教师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早期阅读教学经验的分享阶段。

(二)研究内容亟需扩展

目前关于早期阅读的研究涉及到早期阅读的本质、功能机对儿童个体发展的价值;关心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核心能力的培养,早期阅读环境的创设和阅读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早期阅读的方法和途径等。有资料显示,其中有关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的方面的经验总结类研究较多。总体表现在不断深入,但内容的广度还不够,同时可以发现关于本土化的研究较少,研究者多从一般意义上谈论早期阅读教育,而缺乏结合当地实际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有待多样化

幼儿早期阅读的结构、过程、环节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早期阅读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因此,研究者旨在通过方法引进、丰富早期阅读研究的思维方式,来更新早期阅读观念,开拓早期阅读研究的领域。近几年,我国早期阅读研究的发展开始尝试用教育学、心理学、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其中以华中师范大学周兢为代表,开始将国外脑科学与眼动技术引入,但总体上来说,我国早期阅读在研究方法上还处在不断尝试和创新的阶段,开始摆脱以往以经验描述为主的研究范式,逐渐形成我国早期阅读研究系统的研究范式。

近几年对早期阅读研究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使得人们得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思考,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尽管我国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们也可以明确未来我们的早期阅读研究必然会与具体的教学实践更加紧密的相结合,并以促进幼儿早期阅读理论的系统化,教学实践的合理化和务实化为最终追求。

参考文献:

[1][5]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978.

[2][13]张明红.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0.

[3][10][16]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凯瑟琳・斯诺.预防阅读困难:早期阅读教育策略[m].胡美华等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序言.

[4]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张明红.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理论看早期阅读的教学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5.

[9]黄娟娟.认字、识字就等于早期阅读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早期教育的方法要体现篇3

【关键词】婴幼儿;早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25-02

一、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婴幼儿出生伊始,身体、智力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极为快速,如果能以正确科学的方法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就可以充分挖掘婴幼儿的智力、体力和性格上的发展潜能,为婴幼儿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遗传和环境是影响婴幼儿智力方面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婴幼儿们的性格一般在4岁之前就定型了,人类的遗传基因是现代科学技术无法改变的,现在可以改变和调控的只有环境要素。因此,对婴幼儿来说,改变早期教育环境是挖掘婴幼儿智力体力及形成良好性格的有效途径。如果婴幼儿早期教育缺失,即使有优越的天赋,也不会获得很好的发展。

年轻人在为人父母之前大都没有接受过如何教养孩子的培训,一旦成为父母,只注重对婴幼儿的智力和体质的开发,而轻视婴幼儿个性方面、情感方面和良好习惯方面的培养。对婴幼儿过分的溺爱、过分的保护及过分的限制,使得许多婴幼儿自理能力差,人际间相互交流水平差,亲情比较薄。正是这些因素,使得早期教育变成婴幼儿必需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尽管在美国、日本等地兴起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我国是近十多年来才开始逐渐重视婴幼儿教育的,对于婴幼儿的教育定义至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婴幼儿教育就是在幼儿园和早期教育老师的帮助下,使父母和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通过亲切的语言、温和的动作,增加双方交流的互动,使婴幼儿的智力、体能得到长足的、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智。

二、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方式

婴幼儿早期教育应该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的精神执行,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包括各个场所、各类教具、各种设备,以及广大幼教老师及婴幼儿等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展准备充分、目标明确、相互交流、各种婴幼儿教育讲座相辅相成的早期教育。

1.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与组织准备的充分与否有必然联系。第一,早期教育的活动场所应该布置得明亮、宽敞、温馨、舒适、进出方便。第二,幼儿教师要说话声音柔和,面带微笑,衣着大方,色彩和谐,要有亲和力。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都要有一定目的、一定计划,系统地进行相关安排。在婴幼儿所特有的年龄段,应该进行不同层次、有所针对的训练,每次训练都要精心设计并得到充分实施。在活动中,婴幼儿教师,一边指导孩子,一边向家长介绍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现场演示来对家长进行实际指导,家长再根据教师的要求与孩子一起游戏。婴幼儿教师要及时肯定、鼓励已掌握各样操作要点的家长,并且同时对一些操作方法有误的婴幼儿家长进行及时必要的纠正。要随时强调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指导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婴幼儿父母直接体验,根据自身的体验进行有目的的直接调整,并把所遇到的问题直接反馈给婴幼儿教师。婴幼儿父母与教师可以在师生互动、老师家长互动、亲子互动中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再根据所发现、反馈出来的问题做出全面深入的回应和演示。婴幼儿家长还可以根据演示活动,在家里寻找合适的材料对婴幼儿进行教育,巩固和加深婴幼儿对教师演示活动的理解和掌握。

2.婴幼儿早期教育应该明确婴幼儿智力、体能及性格发展的目标,走以幼儿园为主体的专业化发展道路。婴幼儿早期应选择经验丰富、具有耐心和爱心、有一定早期教育理论基础,并热爱此项工作的教师来承担,把专业化的早期教育作为目标来发展,精心策划,并要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教育方案。充分利用家长与孩子之间独有的血亲关系,调动孩子家长们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家长们详尽了解和主动支持早期教育工作,参与到各种早期教育活动中来,使婴幼儿心智体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婴幼儿父母的教育观念既决定着他们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的方法、教育目标和教育态度,还会影响良好和谐亲子关系的构建,并且最终会影响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教育观不可能会自发产生,它是婴幼儿家长们在学习和相互交流等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家长通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同的问题和困惑,而早期教育教师就可以为婴幼儿的父母们答疑解惑,提供一个婴幼儿家长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场所。婴幼儿家长通过相互之间的教育,他们互相学习,并且取长补短,不但提高了家长科学育儿的实践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科学育儿的水平,使婴幼儿家长获得了正确的教育观。假设某个孩子跌倒了,这时父母不是去扶他,而是任由他自己爬起来,旁边的爷爷奶奶就可能忍不住了要去扶孩子起来,还要不停的问“摔的疼不疼?摔到哪儿?哪儿疼?”对此假设有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一是婴幼儿跌倒了应马上扶起来;二是怨天尤人,把婴幼儿跌倒的原因归咎于他人;三是让婴幼儿勇敢面对所处的环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家长的鼓励与赞赏自己解决问题。如果从有利于婴幼儿身心发展和形成良好性格的观点出发来分析,我们就会得出唯一正确的结论:第一种方法最易使孩子们产生胆小害怕的不良习惯;第二种方法则会容易让孩子在自己犯了错误后把责任推卸掉,产生一切错误都不在我的恶习;第三种是这个假设中唯一正确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使孩子的胆量、勇气得到锻炼,培养了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高尚的个人品质。正是通过这样的互相学习,婴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得到了提高。

4.在组织婴幼儿家长参加早期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定期邀请心理、教育、营养等方面的专家来开展讲座。这样,可以为年轻、没有经验的婴幼儿父母带来各种成熟的育儿知识、经验,并就某些婴幼儿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和家长直接对话,并对婴幼儿家长们提出的各种婴幼儿成长方面所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让婴幼儿家长获得很多有益的信息和方法,使婴幼儿家长的育儿知识学习有很大提高。

三、婴幼儿早教活动中应当解决的一些问题

幼儿园开展婴幼儿早教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可以依托幼儿园所拥有的物质资源。二是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展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如何正确科学的定位婴幼儿的早教活动?如何有效组织并且积极管理婴幼儿早教活动?笔者认为,有如下需要积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为婴幼儿早教活动提供完善的场所设施。这里不能只注重经济利益,要在现有场所资源条件基础上投入适当经费,对一些环境和某些设施进行相应改造,以满足婴幼儿和家长们一同参与早教活动的需要。

2.各幼儿园开展早教活动要认真、细致分析婴幼儿家长的不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家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要开展不同形式的早教活动,积极宣传婴幼儿早教的意义,以便使更多的婴幼儿能够加入到早教活动中来。举办各级专家的咨询座谈,开展各种早期教育的亲子活动,同时要提高家长的参与率。

3.为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提供各种形式的活动。此前,应了解家长的迫切愿望,研究各个不同年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婴幼儿们的发展特点,制定出针对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发展目标,并且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孩子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从事早期教育的教师应注意抓住早期教育的最佳契机,做到有的放矢,使计划教育、随机教育有机结合。努力使孩子家长了解婴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如婴幼儿的注意力时间比较短、容易分散的生理、心里特点,更好地理解孩子们为什么“没长性”的原因是什么等等。早期教育老师应该主动的积极地去收集、积累并整理和完善比较科学完整的针对各个年龄段婴幼儿的一些活动方案,选择符合孩子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早期教育方案,寓教于乐,根据家长工作的特点,精选教材内容,使家长们能够更加客观地来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且正确全面地去评价自己的孩子。

4.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活动应贯穿在婴幼儿成长过程的始终。早期教育活动既要在幼儿园内开展,又要延伸至幼儿园外,教师既要参加,家长也要参与,唯一的目的就是为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广阔的背景空间。除了幼儿园内的学习活动,开展户外的扑蝶、拔草也都是婴幼儿早期教育有益、可行的积极方式。

早期教育的方法要体现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婴幼儿早期教育

Babiesandinfantsearlyeducation――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foundation

wangHaoping

abstract:itisknownthatthequalityeducationshouldstartwithinfantsandtherelationshipwiththeearlyeducationisalsoclearallovertheworld.thequalityeducationshouldbeginwiththeinfantsagedzero.theearlyeducationworkersshouldunderstandtheconceptandtheimportanceoftheearlyeducationfortheinfantsandgraspthecharacteristicsandthedevelopmentlawsoftheinfantsforemost.Goodgraspofthecontentandfocusoftheearlyeducation,theseizeofthecriticalperiodoftheearlyeducation,themasteryofthecorrectmethodsoftheearlyeducation,andtheadoptionofthescientificmeasurestoguidetheimplementationofthelivelyways,andtomakeuseofgradualandorderlyprogress,entertaining,andtoavoidmisunderstandingoftheearlyeducationandtocultivatethechildrenwithgoodpsychologicalquality,behaviors,thelifeabilities,thesoundpersonalitiesandthehighiQandeQ,aswellasthenewtrendofmoralcharacter,whichmakeeverychildsucceedinthefuture.

Keywords:Qualityeducationtheinfantandchildtheearly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101-02

早期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它肩负着造就人才,托起明天太阳的神圣职责。提起早期教育,每个家长都非常关心,一般谈起来都“头头是道”。但提到素质教育家长们似乎都认为是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的事情,而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联,家长与教育工作者都似乎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家长则处于既不甘心按老一套办法育儿,也不知道新的方法该怎么样做的一种无助状态。目前,在国内也仅仅是《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规定北京人开始接受教育的法定年龄是从呱呱坠地之时算起,总算是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素质教育究竟应从什么时候开始?早在一百多年前世界上最早给孩子写成长日记的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二十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以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制定的美国教育十点计划中都已经给予了明确的答案,素质教育宜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时就开始,其关键就是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根据本人近几年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以及与有关家长和早教工作者的接触与交流,我认为有如下方面值得推崇和探讨,从而可以奠定好素质教育的基础。

1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早期教育是指对0―6岁特别是0―3岁小儿进行有组织有目的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促进正常小儿的智力发育;预防因心理因素引起的智力低下并促进有可能发展;促进智力低下的高危儿或智力已经偏低于正常小儿的智力发育,预防和改善智力低下。婴儿一降生他就要学会适应外界环境、呼吸、吃奶,以后还要逐步学习语言、认识事物、掌握各种动作、学会各种能力等等,这些都不是自然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早期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对孩子所起的作用。

有科学理论支持:0-3岁儿童脑发育特点是脑发育最早发育最快;同时脑发育具有不等速性,年龄愈小脑发育愈快。胚胎三周时人脑已分化出神经元,胎儿即具有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其大脑发育,促进孩子智能发育,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国外调查发现,投资儿童大脑开发具有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施一年早期教育计划可使儿童将来的收入提高2.5倍,可使社会获得翻四番的回报,可提高儿童5―10个百分点的智商。

2婴幼儿大脑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早教工作者必须正确掌握正常婴幼儿大脑发育的特点和规律,以便采取科学方法进行早期教育和训练,发掘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潜力,促进全面发展。

了解婴儿出生时的大脑发育情况。婴儿出生时,就已经拥有了所有的神经细胞,或称神经元,它是脑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需经过轴突分叉,树突生长以及突触的形成方发育成熟、传递信息,而人早期的经历恰恰决定其突触的构成。

了解婴儿脑发育的进程。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婴儿生后的头十二个月里学会的所有技能,都和脑的结构的变化有关。他们掌握不同技能的时机和脑器官不同组织的成熟期也有关系,其间要经历三次主要变化,每次变化都与其所继承的先天禀性有关,并为婴儿即将掌握新的技能做好了准备。在人的某些特定时刻,新的突触连接大量形成,婴儿的某些技能会有所提高,如在3-4周时,婴儿对身体反射功能的控制力会大大加强,大约8个月左右,婴儿眼和手的协调能力也会大大提高;脑内不同组织的髓鞘的生成期不同,它使神经元分工更加明确、效率更高、更快传递信息;脑部不同组织在不同时期的能量消耗量是不尽相同的。在出生后的头3个月里,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建立在反射的基础上,这时,大脑皮质区域消耗的能量最多;3个月后,婴儿开始伸手去触摸一切能看得到的物体,这时,丘脑周围的组织活动更加频繁,即负责抓取运动的脑组织需要消耗的能量增加;大约8个月时,婴儿开始有更高智力水平的表现,这时,额叶前部的大脑皮质的活动增加,即负责处理更高智力水平信息的脑组织所需消耗的能量增加。

3早期教育的内涵和重点

婴幼儿早期教育健康是首位,早期教育应与保健相结合。健康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础,婴幼儿时期正是造就良好体质的关键时期。从儿童生长发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把健康放在首位是比较科学和恰当的。试想一名智力超群而体弱多病的“神童”其生命又可以维持多久呢?

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先教会家长是关键。家长的科学养育水平与婴幼儿的健康和智能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应该十分重视对家长的教育,采取多种方法对家长进行培训,引导家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提高家长的养育技巧,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处世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和情商,教会家长应该先如何培养孩子做人,然后再考虑培养孩子立足于社会的本事,并在孩子面前树立楷模形象。

早期教育要全方位进行。早期教育应从婴幼儿智能发育的五个方面进行,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儿童发展规律,以多数同龄儿童水平为参照,结合儿童个体差异,进行共同性和个别化的教育培养,而不仅仅是能够认几个字、背几首唐诗。其具体内容包括:大运动功能训练,如坐、爬、走、跳等;手指精细运动功能的训练;认知能力训练,如视听感觉训练、认识能力的获得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个人行为能力的训练,如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如人际交往和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的培养等等。

4早期教育的关键期

早教工作者应清楚早期教育效率最高的年龄段,把握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大自然赋予每个人质量大体相似的脑细胞,能不能发挥聪明才智,关键在于后天的塑造。儿童的早期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予适当的教育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时期中存在着几个学习效率最高的年龄阶段,应了解这些阶段及时进行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会有极大的帮助。

研究表明: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6―12个月既是心理发展急剧阶段,也是个性、情绪和习惯的形成阶段,出生后9个月至1岁是分辨多少、大小的开始,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年龄,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年龄;2岁半―3岁半是教孩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关键年龄,3岁是培养性格的关键期;3―4岁是求知欲发展的最佳时期;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年龄;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5岁左右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年龄,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时期;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和形成抽象概念能力的关键时期。

对于关键期,不同的人也不完全一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在脑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处于关键期的儿童,接受新事物快,对外界适应能力强,在此时期加强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将给人的一生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在早期教育中抓住关键期,为孩子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给予孩子符合大脑发育特点的各种刺激及教育机会,让孩子的各种能力,包括感知觉和语言都在相应的阶段得到及时的发展。

5正确的早期教育方法

新生儿的早期教育方法。针对人体主要感觉器官给予早期附加刺激和环境变更刺激。主要方式有:听觉刺激,能促进语言和记忆能力发育;视觉刺激,可以用来促进注意力;触觉刺激,对运动技能的发育很重要;味觉刺激,对于学习和情感发育有重要性;嗅觉刺激,有助于建立安全感和情感联络;前庭运动刺激,可促进大脑平衡协调能力的的发育。

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方法。通过物品刺激发展口、眼和手的探索活动,通过玩耍和丰富多彩的亲子游戏发展孩子知觉辨别能力、交流能力、大动作控制能力、精细动作、好奇心、自信心等等。

重视家长在早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最早、最亲、最密、最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开发子女潜能最重要的实施人。因此,早教工作者首先要从教会家长做起,并明确及强调家庭成员在早期教育中担任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

顺其自然,加以引导。要尊重个体差异,激发积极主动性,教会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在与周围人群互动中学习,做到整体开发、和谐发展。

早期教育要目标明确,即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使儿童每一步成长都能从他的现有水平或最佳起点出发,进而达到发展目标,使其结果达到最优化。

6早期教育的误区

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智力开发。过分强调灌输知识,把早期教育片面理解为传授书本知识,把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因而忽视了孩子全面的素质教育,使得孩子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婴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没有社会经验和固定的模式,所以经常会犯各种“错误”。如果时时处处都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就会让婴幼儿失去自信心。因此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婴幼儿,而是应该鼓励和发扬他的强项,让他为自己的强项感到自豪,树立信心,敢于面对自己的弱项,以强带弱,使强项更强,弱项也不落后,这样的教育思想就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早期教育的方法要体现篇5

关键词:幼儿教育;早期阅读;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242-02

一、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认识片面,目标单一。大多数人对早期阅读认识偏面,认为早期阅读就是以阅读为单纯获取知识的手段,使得早期阅读的目标单一。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分强调认知,仅仅希望幼儿从阅读中获取知识。二是过分强调识字,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汉字上,而忽略图画、色彩等其他因素。失去了早期阅读对幼儿各方面能力及素质培养的初衷,反而让幼儿丧失了早期阅读的兴趣。

2.缺乏优秀的早期阅读材料。一个优秀的作品对幼儿的影响是深远的,早期阅读材料直接关系到早期阅读教育的成败。而目前合适的阅读材料数量有限,优秀的材料更是要苦苦寻觅。还有些阅读材料完全忽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为幼儿提供超越他们发展水平,甚至妨害他们健康成长的内容,更有些教材来自西方,看起来很洋气,很新颖,但是脱离了本土幼儿的实际,不贴近本土幼儿的生活。

3.早期阅读教育方法不当。在早期阅读教育中,很多教师、家长方法不当。主要表现为:一是功利性极强的潜能开发、天才教育,而忽视了一些基本的素质教育。二是过分注重识字教学,以识字代替阅读。三是片面强调记忆,生搬硬套,要求幼儿完全复述材料内容。四是忽略对幼儿阅读兴趣、能力、习惯的培养,只一味重视知识、道理及技能等的灌输。五是教育方式上单一、枯燥,没有根据幼儿的特点,创意性教学。

4.多元化的传播媒体冲淡了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当今电视、电脑等传播媒体多元,众多的卡通、少儿节目,吸引了幼儿相当多的注意力,冲淡了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使幼儿形成一种浮躁、不专注的性格特点,不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及品格的培养。

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策略

(一)正确确立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

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确立必须充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幼儿的情感、兴趣、能力、习惯,通过早期阅读促进幼儿的认知与思维能力,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这就需要家长、教师正确地领会早期阅读的内涵,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实践,研究,找出适合幼儿早期阅读的方法策略。

(二)选择优秀的早期阅读材料

在选择早期阅读材料的时候,要从注重幼儿的生活体验,反映幼儿的真实感受、作品的趣味性、新颖性、时代性、文学性和艺术性这几方面来考虑,阅读材料内容要有价值,要多样化、生活化,要满足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这一特点,以便诱发幼儿阅读兴趣,最终达到通过早期阅读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素质及品格的目的。

(三)营造温馨教学环境,引发幼儿阅读兴趣

幼儿早期阅读需要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这样才能使幼儿饶有兴趣地接触图书和文字,逐渐培养阅读兴趣和动机,学习阅读技能。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可以分两个方面进行操作:

1.营造和谐硬环境,引导幼儿阅读兴趣。硬环境是指周围环境的设置让幼儿感受到和谐、浓厚的阅读环境,让幼儿愿意主动接触阅读材料,真正喜欢阅读,并从中获益。例如,幼儿园中通过设置图书角、墙设等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发幼儿主动阅读的兴趣。

2.营造开放性软环境,鼓励幼儿阅读行为。软环境是指家长、教师及小伙伴们创设宽松互动的阅读氛围,让幼儿在阅读学习中感受到开放而平等。例如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关注儿童的早期阅读行为,对儿童的阅读行为表示兴趣和赞赏,鼓励幼儿阅读,和幼儿共同分享快乐阅读的过程。

(四)从兴趣入手,激发幼儿的阅读动机

1.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家长、教师要潜心观察幼儿的兴趣与自身特点,在此基础上创设早期阅读情境,提供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早期阅读读物,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早期阅读活动,激发幼儿阅读的主动性。

2.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家长、教师特意创设一些问题引导幼儿进入阅读情境,即在阅读的读物内容和幼儿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幼儿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由于幼儿的思维非常具体,且生活经验有限,所以在提供问题的情境时应该尽量将问题提得小、具体,且带有一定的启发性,给幼儿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激发幼儿产生想阅读读物的欲望。

(五)设计游戏方式,引导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因此早期阅读应该是幼儿与教师、家长或同伴一起玩耍的一个游戏。

1.利用角色扮演,挖掘幼儿早期读物的娱乐功能。角色扮演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早期阅读时,利用故事当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模仿,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幼儿学习语言、学会表达的能力,促进幼儿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2.挖掘幼儿早期读物本身的游戏性、设计游戏环节,增强幼儿阅读兴趣。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可认真研读幼儿读物,挖掘读物本身的游戏性,在阅读中设计一些游戏参与的环节,一方面减轻幼儿阅读过程中的疲倦感,另一方面增强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另外,拼图、说相反的、改错法、猜谜法等方式,都是幼儿阅读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六)拓宽阅读范围,丰富阅读知识

早期教育的方法要体现篇6

关键词:服务育人;公寓文化;德育建设

国外的高等学校的学生公寓管理与中国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方面则有更大的不同。国外高校办学自在国外普遍称作大学自治,以美国和欧洲的大学自治具有代表性,而其他们对学生的管理采取了自行发展、个性鲜明的主张。这有效阻止了世俗观念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纵观国外高校的学生公寓管理理念,其不断地发掘学生自我思想和对学生自我的控制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种理念保障大学生尊重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依照行政的规则与意志来,让五湖四海大学生的思想得以汇合,创造了缤纷多彩的寝室文化,保全了人与人的个性不同,为社会提供了一批批拥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然而现今国内高校的公寓文化单一,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公寓文化需求,使学生的人文情感和创造力无法与国外同等学子一较高下,成为了妨碍学生全面发展的“拦路虎”。

一、大学生公寓现象分析

问卷情况:为了更好地掌握现如今大学生公寓生活,笔者选择了我校共7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选择了其中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分析数据如下:

从表中可以发现,学生对此份问卷调查参与积极性比较高,在回收的问卷调查中,学生答卷态度认真,对其中的主观题均有详细做答。通过对问卷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寝室时间大一最多,大二增加,大三减少,大四增加趋势。在寝室80%的时间是消耗在电脑上,有的同学用来查阅资料,大多数同学则将时间浪费在网络游戏上面,令人心痛。

二、当前我国高校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当前我国高校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着好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在当今新的教育大环境下受到市场经济影响,高校公寓自主建设越来越困难,市场意识严重影响高校自由化发展。公寓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它对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管理权力分散,热点话题集中的地方,不能积极面对市场经济产生的各种意识的负面效应,不能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把虚幻的理想,当做奋斗的目标,不能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所带来的绝望与沉沦的低迷情绪,导致高校公寓文化健康发展存在难度

三、提升学生公寓“服务育人”水平、打造服务育人“第二课堂”

3.1大学生班级宿舍化,宿舍单元化服务理念

本论文通过在职高校公寓辅导员实践一年得出的成功服务理念,主旨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服务他人意识,具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做事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其较早地接触社会、观察社会、学习社会,让更多的学生自信、乐观。大学生班级宿舍化,宿舍单元化服务理念是对学生自治管理的一次尝试。高校大学生公寓分配主要以专业班级划片区域划分,班级区域自治管理成为现在公寓管理的主要形式,也是较好的方法。学生管理班级化,一方面能够得到班主任老师的重视,另一方面得到辅导员的重视,通过公寓辅导员的桥梁沟通,更好的将三部分管理者集中在一起,集中式管理,更好地提升管理学生的质量与效率。

3.2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支部组织进公寓

学生党员是一批优秀的大学生中的优秀学生,能够很好地团结在组织周围,为学校老师工作,为学生服好务。在公寓楼内,实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评比活动,以公寓楼为单位,对每名党员实行监督管理、服务管理两步走。监督旨在对党员同学公寓内日常学习、生活、行为的管理评比,每位党员都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力争使自己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标杆,像一面旗帜一样引领同学前进。服务旨在大学生党员也是学生,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对这一部分群体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服好务,更要在党课教育,实践培训等方面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打造有战斗力的精品化“公寓第二课堂”党员教育。

3.3众人划桨开大船,齐抓共育

在我院改革发展中,班级实现班导师制度由专业教师担任导师,公寓设立公寓管理委员会由公寓辅导员主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则由专业的辅导员负责,但同时,大家达成共展。四是早教机构唱戏,即公、民办早教机构共同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教活动,如家长讲座、育儿指导、亲子早教课、亲子游戏、大型宣传活动、人家庭一对一指导等。

2.开发三类系列活动。家长导师系列、亲子课程系列、入户导师系列三类早教活动,既让社区婴幼儿享受到早期教育,又为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提供有效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早教的主体意识。

(三)建立早教培训机制,增强早教内驱力

早期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早教教师,她们直接面对婴幼儿和家长,是早教机构内早期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家园融通的沟通者,是早期教育的探索者,她们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早期教育的质量。必须高度重视早教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多途径、多形式加强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打通“多证”

(幼儿教师资格证、育婴师资格证、亲子教师资格证)教师培养渠道。

(四)建立多元早教模式,扩大早教覆盖率

早教模式的多元化有利于满足不同婴幼儿家庭的早教需求,让更多的婴幼儿和家庭受益。如:婴幼儿集中教养模式,分为半日制和全日制,此类模式类似幼儿园模式,早上家长送婴幼儿入园,婴幼儿在园接受教育和养育,中午或下午家长再接婴幼儿离园;幼儿园中的亲子中心(即园中园)模式,即在入社区摸底调查,了解本区域婴幼儿基本情况和家长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分年龄层次、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期教育特色活动;公、民办早教机构合作模式,即以公办幼儿园优质资源带动民办早教机构的发展,以民办早教机构为基点扩大早教覆盖面。

(五)建立早教宣传机制,扩大早教影响力

一是组织大型早教公益活动。定期由教育、卫生、计生、妇联、社区等各部门共同组织大型早教公益活动,扩大了早教覆盖面,提高早教影响力。

早期教育的方法要体现篇7

关键词:早教师资现状对策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早教市场持续升温,家长重视对0到3岁孩子的科学培养,在鞍山这样的三线城市,大量亲子班、早教园频频开班,更有多个国外早教品牌迅速入驻,每到周末,各家早教机构人满为患。

2013年6月,鞍山市开始实行《鞍山市0-3岁早期教育机构审批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对于早教机构的师资提出以下要求:早期教育机构教师应具有早期教养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婴幼儿心理特点,善于沟通,能根据婴幼儿自身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养工作,指导家长制订教养方案,具有学前教育大专以上学历,取得育婴师资格证书或具有本科学历,经过学前教育专业培训,且取得育婴师资格证书。指导教师与儿童的比例必须达到1∶4到1∶5。

随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于2014年出台了《早期教育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对早期教育机构的教学人员做出了明确规定。

为了解鞍山市早教师资队伍现状,参照《鞍山市0-3岁早期教育机构审批管理办法(试行)》及《早期教育服务规范》,进行调查分析。

本文所提出的早教师资指的是在早教机构中,以开发婴幼儿潜能、提升家长教养水平为目标,有计划地设计、组织、实施教育活动的教师。

二、鞍山市早教师资队伍现状

参照《鞍山市0-3岁早期教育机构审批管理办法(试行)》及《早期教育服务规范》,将早教师资队的调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结构现状,二是专业能力现状。

(一)早教师资队伍结构现状

从性别结构来看,绝大部分为女性,男性教师的比例仅占到2%。从学历结构来看,大专学历占58.3%,本科为16.7%,中专占25%。早教师资的年龄结构呈现低龄化趋势,大部分教师为35周岁以下,更有很多教师是没有生育宝宝甚至没有结婚的年轻教师。从所学专业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占83.3%,另有教育学、音乐教育、英语教育等专业,没有早教专业的毕业生。从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情况来看,91.7%的早教教师上岗前都考取了育婴师证书或者早教师资证书。

(二)早教师资队伍专业能力现状

由于亲子活动是教师、家长和宝宝多方参与的活动,教师担负着“提升家长教养水平、促进宝宝全面发展”的双重任务。早教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活动的方案设计与组织、婴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的了解与指导、对婴幼儿家长的指导等方面。

1.亲子教育活动的方案设计与组织能力

在亲子教育活动的方案设计方面,由于早教教师大部分都在职前教育阶段学习过早教理论与实践课程和参加过育婴师培训,对于活动方案的设计并不陌生。入职后,每个早教机构的活动方案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早教师资在入职前又参加了本机构的内部培训。且很多机构都有一套现成的活动方案供教师上课时候用。调查发现,入职后的教师在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力较强,体现在对现有方案的改编和根据不同年龄班婴幼儿的特点进行独立创编方面。

从活动的组织方面来看,早教教师的组织能力较强。大部分教师能够自如地按照既定方案进行活动。活动组织的形式体现了以游戏为主,并且能够兼顾对幼儿的教育和家长的指导两方面。比如,每个环节之后,教师都能够向家长说明这个环节的目的及在家庭中如何指导幼儿等。

2.对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的了解与指导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早教教师对于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了解情况不尽相同。教龄较长、有过生育经验的早教教师对于婴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特点掌握较好,也能够很好地把握婴幼儿不同年龄阶段常见的发育问题和应对策略,对于婴幼儿的指导比较到位。比如,18-24个月是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能够听懂指令并能说出由两个词或三个词组合在一起的语句。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个特点设计发展婴幼儿语言的活动,如教幼儿说唱三字儿歌,并结合不同孩子的个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

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尤其是没有养育宝宝经验的年轻教师,对于婴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停留在学习过的纸面经验,经验的得来完全靠死记硬背。这些教师能够说出不同年龄段的发育特点,但在婴幼儿每个发展阶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教育策略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活动中与婴幼儿的沟通能力方面,一些教师缺乏经验,往往只考虑到活动各环节的进程而忽视了婴幼儿的发展。比如,在鞍山市某早教中心调研听课时,在操作积木环节完成后,教师弹琴示意孩子们将积木物归原处,一个女宝宝没玩够,没有送积木,教师示意家长帮助孩子将积木送回,孩子仍旧坚持不送积木,这时老师过来强行将积木端走,留下孩子在原地哇哇大哭,后面的活动环节这个宝宝一直哭,不能配合教师的活动。这位教师为了保证活动的整齐划一和进程,没有考虑到婴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也没有掌握与宝宝沟通的方式方法,才导致如此尴尬的结局。

3.对婴幼儿家长的指导能力

调查显示,早教教师指导家长的能力较弱。在与早教教师的座谈中,很多教师表示组织活动没有问题,最担心家长问问题,尤其是有的家长提出几个月大的孩子该吃什么辅食,孩子在家里面常出现的教育问题等。面对家长提出的这些问题,一些教师手足无措,因此,上完课这些教师就有“想逃”的欲望。当问到这些教师,指导家长工作有没有必要时,她们都点头表示很有必要,只是苦于没有相关经验,不知道如何指导家长。在某亲子园听课时,走线环节,有一名20个月的宝宝不喜欢在线上走,而选择在地上爬,妈妈怎么拉也拉不起来,妈妈威胁孩子说:“快起来,再不起来妈妈不喜欢你了!”孩子有些不高兴了,但继续在地上爬,这时,教师走过来拉着孩子的胳膊说:“快起来,要不老师和妈妈都不喜欢你了。”听到这句话,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在该案例中,家长不了解20个月的孩子语言理解发展特点――孩子听不懂反话。教师不仅没有指导家长如何针对孩子的语言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反而采取了与家长同样错误的教育方法,最终导致亲子教育活动的失败。

三、鞍山市早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早教师资职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1.调整早教师资培养相关课程

针对一些年轻教师缺乏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了解和指导技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制订师资培养方案时,增加相关课程和实训课时。比如将现有的育婴师课程内容进行充实,对婴幼儿的营养这一内容进行丰富,学前卫生学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拓展讲义内容,将年龄段由原来的3-6岁为主向下延伸到0-3岁,详细讲述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及心理发育特点。增加亲子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实训课时,并将早期教育活动中常见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基础上找到解决策略。

2.修订见习任务书

修改学生到早教机构见习的任务书。在现有见习任务基础上,增加参加早教机构教研活动这一项。在教研活动中,参与讨论亲子教育活动中各年龄段婴幼儿常出现的问题及如何指导家长的教养观念和教养行为等问题,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职前经验。

(二)建立早教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机制

目前,鞍山市的早教机构基本上是独立办学,各机构之间没有沟通和交流,更谈不上共同研讨教学。各机构的办学历史渊源、优势和特色各不相同,办学经验也不同,有互相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可以地方教育局或区教委牵头,定期组织各早教机构之间互相评鉴、互相沟通和交流办学经验,观摩骨干教师的优质活动,以此带动全市早教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

(三)沿用师徒制的传帮带制度

师徒制的传帮带制度是自古以来教育领域沿用至今的传统师资培养形式。针对刚入职的年轻教师经验少,对婴幼儿和家长指导能力较差的现状,机构给每位新入职的教师配备一位资深的老教师,年轻教师由听课开始,逐步过渡到助课,由一个环节的助课过渡到一半活动的助课,进而发展为能够独立承担课程的熟手。

参考文献:

[1]服务标准化研究所.关于对《早期教育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函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网,http:///wzgg/201407/t20140721_19422.shtml.2014.4.

[2]鞍山市0-3岁早期教育机构审批管理办法(试行).辽宁省人民政府网,http:///,2013.6.

早期教育的方法要体现篇8

关键词:早期教育培训市场分析营销策略

研究显示,早期教育对提升个人素质具有极大的作用。0~6岁是人一生的起点和基础,合理的早教是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0~6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欧美发达国家,0~6岁的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优生优育的观念日益增强,教育从零岁开始必将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

自2002年开始,国家先后出台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法》。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将0~6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并指出:“要全面提高0~6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目前,我国的早期教育市场供求极不平衡,市场潜力巨大。在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呈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教育却是最短缺的“卖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早期教育的需求日益显现。教育供给不足为早教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但目前的早期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能克服,就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早教行业及早教机构的发展壮大。

1.研究现状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对幼儿早期教育市场营销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美国最先探讨如何将企业管理模式和市场机制引入早期教育行业,实现早教机构的市场营销,推动早教发展。美国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曾与卡伦・弗克斯教授合作对教育机构营销作了较系统的研究。他们认为,教育市场营销是指分析、规划、实施和控制学校计划,使学校与目标市场进行自愿的价值交换,从而实现教育与教学目的的管理过程。

我国对幼儿早教市场及营销策略缺乏系统研究。市场营销观念的落后和市场营销手段的缺乏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幼儿早期教育的改革已经把早教机构推向市场。面对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早教机构必须有相应的市场策略。

2.早教机构总体分析

2.1早教机构缺乏规范管理。

目前常州市区范围内存在的艺术教育、潜能开发等早教培训机构不下五百多家,其中稍有影响且具规模的大概有二三十家。类型多样,规模不一,没有基本统一的规范或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市场管理。多数早教机构不能在教育部门取得资质,于是就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为咨询、服务类公司。由于无据可依,工商部门和劳动部门同样无法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因此,对于早教市场的监管,目前基本处于一个真空地带。一方面,常州市区早教市场呈现多种形态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早教培训市场管理的不规范与发展的良莠不齐。

2.2早教机构发展迅猛,专业师资缺乏。

“最好的投资是教育”等广告词绝大多数家长已是耳熟能详,早期教育市场显现从未有过的繁荣。在接受调查的机构中,有4家有五年以上的从业历史,有5家开办了三至五年,有8家开办了一年至三年,还有4家刚创办不足一年。数据表明,近些年早教机构发展速度迅猛。但同时,相应的师资却没有跟上。传统的师范院校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师资培训主要面向幼儿园,以3~6岁幼儿的卫生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内容为主,对于三岁以前的幼儿发展特点了解不足,教育、看护等能力欠缺;再加上学前教育类学生未必会加入早教培训大军,客观加剧了早期教育机构中专业师资的缺乏。多数早教老师甚至不具备育婴资格证或者教师资格证等。

3.早教市场营销的特点

早教市场营销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营销,是一种与接受早期教育的婴幼儿和其家长共同创造价值的新型营销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早教机构与消费者、社会各种关系建立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关系。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家长越来越看重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开支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逐年攀升,使得早教市场得到了强劲的发展。

从需求层面(消费者层面)上看,对早期教育最直接、最大的需求来自于不同层面的家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希望子女得到优质的早期教育。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婴幼儿约1500万。巨大需求与有限的教育供给能力构成了巨大的卖方市场,很多家庭不得不面对昂贵的早教费用。国家向民间开放了早教市场,国际上的一些著名早教机构纷纷登陆中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供求矛盾。扩大受教育面的途径,可以较大程度地扩充家庭与个人对教育的投资,最大限度地发展内需。这是积极拓展早期教育市场营销战略的最佳契机。

未来五常州市出生人口数预测结果单位:万人

4.早教市场营销策略选择

4.1瑞德中国亲亲袋鼠介绍。

瑞德中国集团旗下的亲亲袋鼠KindyRoo是澳洲知名早教品牌,针对0~6岁的婴幼儿进行早期语言、智能、运动能力等的开发;其旗下的瑞德中国集团在大陆地区拥有近百家早教中心,是商务部《早教服务规范》的制定单位。

4.2提供高质量服务。

质量是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在发展教育事业上,规模、质量、结构、效益这四个要素并非并列关系,必须把教育质量摆在首位。在既有社会条件下,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和提供的服务满足现在和未来的社会需要,同时兼顾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程度。这是早期教育质量的体现。

对于瑞德中国亲亲袋鼠早教中心而言,要提高服务质量就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对家长或婴幼儿的真正需要作认真的调查,不仅要研究当前的顾客满意度,而且要探索那些尚未得到满足的顾客的偏好与需求,改善服务。设计能够持续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工作程序,精心挑选、培训并授权教师员工,使他们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人员。

二是创新与丰富育人模式。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决定了早教中心的根本特征及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学校应从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保证学生的自由度;不断调整、优化早教产品,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倡教育婴幼儿形式多样化;关注婴幼儿个性的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形成以婴幼儿为主体的学习机制。

4.3实施内部营销,关注顾客满意度。

把市场机制引入早教中心的营运过程,开展营销导向的内部管理改革。积极实施内部营销,是早教中心实施营销的当务之急。常州瑞德中国亲亲袋鼠作为早期教育行业里的一员,也应顺应潮流,积极实施内部营销。

满意度是由顾客感知的服务表现与其预期之间的差距决定的。影响顾客满意的关键因素是核心产品或服务。在竞争市场上,早教中心、幼儿园必须把核心产品做好,否则,顾客的满意与忠诚就无从谈起。顾客满意度会影响他们对早教中心的口碑宣传。早教中心应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满足顾客需求。

4.4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在早教营销策略中占重要的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与品牌效应息息相关。一个好的品牌可以振兴企业、带动一方经济。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代表着市场占领,代表着企业的生命力。在品牌竞争时代,必须要求企业转向以品牌经营为中心,注重品牌营销,增强竞争实力。广义上讲,教育品牌是指学校的名称、标志及为教育消费者提供教育服务、培养教育消费者的各要素的总和。

瑞德中国亲亲袋鼠常州中心要努力构建新型的早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要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产出性评价,进一步完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监控。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家长和婴幼儿,优化课堂传授的教学模式,使知识的讲授和婴幼儿的能力培养并重,形成教师和婴幼儿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建立教师的激励机制,培养和打造一支高素质、懂业务、会管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师队伍,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

瑞德中国亲亲袋鼠常州中心会尽力为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同时还精心策划,善于利用各种传播手段,主动宣传自己,让社会认识自己,接受亲亲袋鼠,从而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认同,提高品牌的美誉度,争取社会及家长持续不断的支持。在做好品牌的设计和宣传工作的同时,定期审计品牌优势和劣势,并对品牌效应做出评估。在早教的同时,注意做好产品延伸工作,实施品牌差异化战略,向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特色的教育服务,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当然,强调早期教育培训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家长的巨大作用。在早期教育培训课程建设中,早教机构应该形成与家长的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完善课程体系。

国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家长也是教师。他们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特色和个人兴趣定期为孩子提供教学。家长的融入深受孩子们喜爱。一方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教学活动提供了参考。

家长能够从多方面主动参与孩子的活动,有效强化早期教育培养的效果。因为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只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合力,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成功的早教培训,既有早教老师们的身影,又一定会有家长们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协助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家长学习相应的教育理念,掌握适当的育儿方法,思考早期教育,与早教机构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各项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加强基础教育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我国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步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期,必将为加速推动我国的早期教育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常州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常州社会实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总产值实现了飞跃,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都有了显著提高。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常州的早教机构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实施科学的市场营销,积极地开拓市场,必将实现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共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高佳.我国早教机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9.9.

早期教育的方法要体现篇9

关键词:早期教育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92

俗话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的基础主要是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重视和发展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同年9月1日起实施的学前教育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明确提出:“本市倡导和支持开展3周岁以下婴幼儿的早期教育。”2003年,教育部等10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家庭科学育儿的能力。面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带来的社会上对儿童早期教育开发的市场需求,面对儿童拥有最佳人生开端的成长需要,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者正在不断探索早教新模式,积极构建教育资源共享的大平台。

1合力营造早教氛围,引发社会共同关注

以北京科技大学幼儿园(以下称北科大幼儿园)为例,它是一所具有53年办园历史的北京市“一级一类”托幼园所,现有幼儿390名,12个教学班,6个半日亲子班有140名幼儿;教职工60人,带班教师学前大专以上学历93%。多年来始终坚持依法办园、规范办园,积极营造“爱心、诚心、耐心、创新”园所文化,有着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浑厚的文化底蕴。

依托于北京科技大学雄厚的教育资源,北科大幼儿园坚持树立强服务、创品牌的发展目标,力求依靠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努力,走进社区,走入家庭,积极探索社区科学早期教育的新模式,为社区的每一个孩子营造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为社区婴幼儿及其家长和看护人员科学育儿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的指导与服务,努力构建教育资源共享的大平台。

在0-3岁婴幼儿的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影响最为重要。北科大幼儿园早教基地的主要工作就是了解家庭的教育现状,掌握婴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适合儿童发展的游戏内容,面向社区0-3岁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与教育服务。从宣传入手,走街道、进社区、深入家庭,积极宣传婴幼儿早教教育的重要性,力求引起社区的支持、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家庭的积极参与,很好地营造了社会共同参与的早教氛围,逐步形成发展社区早期教育的共同体。

2需求调研精心策划,力求早教走进社区

通过对周边社区200多名适龄儿童家庭的调研我们得知,40%的儿童由老人或保姆看护,24%的儿童为老人、父母共同看护,且由于缺乏科学养育知识,存在诸多教育误区,家庭对儿童接受科学教育和指导有着强烈的需求。这时,一支专业化的教师指导队伍,对于共同探索适宜儿童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北科大幼儿园面对这样的现状,首先加强了对专兼职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北京市早教专业培训和交流研讨活动,并定期学习观摩和研讨。随后,多次开展专题研究,将调研中收集的家长教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儿童的行为表现以及婴幼儿饮食习惯等困扰家长的难点逐一摆出,寻找帮助、解决之道。最后,经过反复学习和实践,针对半日亲子班的家长提出的育儿难题,总结出“引导法”和“参与法”,在实践中鼓励家长不断进行尝试。“引导法”是教师通过现场拉手、抚摸、拥抱、亲吻、对话、游戏等方式为家长做示范。“参与法”就是邀请家长来参加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使家长逐步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此外,面对社区未满3岁儿童,还举办了“合理营养均衡膳食”的专家讲座,并通过发放资料、营养咨询的方法宣传科学喂养。

通过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早教规律的进一步了解,幼儿教师深入社区指导早教的工作成效显著,不仅促进了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解决了家长育儿中的困惑问题,还使得教师的教养策略和指导方式得到提高。在针对不同看护人的教育需求个性化指导的研究方面,教师们成功完成多项指导案例,弥补了以前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空白。

3创建适宜早教形式,积极满足家庭需求

按照北京市教委提出的“五个一”的工作要求和海淀区“让每个儿童都享受优质教育”的目标,北科大幼儿园投入专项资金购置配备了亲子园的设备、玩具,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社会化教育服务。

针对婴幼儿的特点和不同家庭的需求,充分利用园内现有的教育资源,为社区适龄儿童家庭提供需求化专业化的早教服务,在早教活动的形式上体现了多形式、多层面:

在活动形式上,开办阳光宝贝亲子乐园,举办双休日亲子班,已有500多个家庭参加;举办入园前幼儿“分离焦虑”的半日亲子体验;多次联合周边社区共同举办大型公益性活动,近千人次参加;建立了3个早教流动站;根据残障儿童、流动人口对教育的需要,采取了送教上门的形式开展早教活动。

在内容安排上,关注0-3岁幼儿年龄特点、生长发育特点,确立了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提高小肌肉灵活性、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三大教育目标。将运动类大肌肉游戏和益智类小肌肉游戏以及生活习惯培养整合为一体,运用游戏的方式贯穿婴幼儿教育的始终,同时针对不同活动中家长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早期教育的方法要体现篇10

早期教育机构是为学龄前儿童提供某种教育或服务的具有鲜明目的性的单位或组织,如各种类型的提供保育、教育,或入学准备等服务的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等。早期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如何,是否符合政府的各项法规和标准,机构的运行是否达到其预期的目标,达到目标的程度如何,是否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应当如何进一步调整和改进,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早期教育机构评价来寻求答案。

早期教育机构评价,旨在检测机构各方面的工作状态和效果,藉以判定机构是否达到既定标准或需要在某些方面加以改进。具体而言,早期教育机构评价的目的包括:(1)了解或证实早期教育机构中儿童及其家庭的需要,以及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这些需要;(2)检查和评估保育教育各项工作和措施的有效性和有用性;(3)检测教育过程或结果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和学习;(4)考察机构是否按计划实施,如完成计划时间表的偏离程度等;(5)发现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6)总结机构经验,以便宣传推广;(7)比较不同机构某些方面的质量优劣:(8)全面考察成功的机构,以便在异地开设连锁机构。

二、早期教育机构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早期教育机构评价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各异。由此,早期教育机构评价亦可以归为各种类型。例如,在开设新的机构或确定增减机构的目标等之前进行的一次性评价;为获得机构的发展、调整和完善等决策,在机构运行过程中进行的持续性评价: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运行的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机构教育活动质量的形成性评价:在机构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对其运行效果做出判断的总结性评价;为了检测机构各方面的工作状况,及影响其工作质量的因素而实施的诊断性评价;对机构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考察并加以价值判断的单方面评价;对机构的所有重要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全面测评并作出结论的系统性评价;还有根据一定的标准体系,藉以判定机构是否达到既定标准的机构认证评价,等等。

早期教育机构的评价工作由确定评价目的、制定评价计划和标准与程序、收集和分析评价资料、形成评价结论、撰写评价报告和根据评价结果反馈调整等环节构成。开展机构评价,首先要成立评价组织或机构,保证合格的评价人员和经费、设施等方面的配置。评价组织的首要工作是设计评价方案或计划。评价方案要基于评价目的和可能的资料来源。评价目标越具体,评价工作的效率越高:但同时也要考虑评价目标的深度和广度的矛盾和得失,充分权衡评价覆盖面的适宜性。

制定机构评价计划时要考虑以下主要问题:(1)评价的目的是什么?(2)评价结果的接受者是谁(上级主管部门,员工,家长,其他机构等)?(3)评价标准包括哪些主要方面,如何使标准操作化?(4)获取评价结论需要从哪些角度收集资料信息?(5)针对目的的适宜的收集资料信息的方法有哪些?(6)评价时间表;(7)实施的可能性,等等。

制定一套正确、合理的评价标准,是保证早期教育机构评价活动科学性的关键。不同目的下的机构评价在制定标准时有不同的内容侧重点。机构评价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评价工具的有效性。评价工具或评价标准应当能够反映评价目的,符合早期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时代精神,又适宜于当地的具体情况。对早期教育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需要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根据国家制定的政策法规文件,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制定出一系列可以操作的标准与程序,对托幼机构的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系统而科学的考察。采取各种手段收集证据,并对照标准来衡量或判断机构符合或偏离标准的程度。因此,对机构的评价标准反映了一定的早期教育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通过转化为标准并加以操作化、具体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调控早期教育机构的实践内容和努力方向,是幼教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指挥棒。

三、早期教育机构评价的时代特征

现达国家均比较重视对各种各类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机构和项目的评价,包括对处于不利家庭环境的儿童,缺陷或残疾儿童的学前保育和教育机构及项目的评价。这些评价项目往往由政府或社会团体出资委托专门的评价机构或研究部门承担,根据不同的角度制定评价标准,并有各种与早期教育有关的部门或机构参与评价。评价结论常用作选择或继续投资某些机构或项目的依据。

当代早期教育机构评价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重视纳入机构内部的自我评价这个要素。利用自我评价和政府行政部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将更有利于调动早期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和调节功能。这一点对于我国目前的早期教育机构评价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启示。以改进为目的的认真求实的机构自我评价应当成为一种风气,以改变被功利性所支配的被动的评价行为。

另一个趋势是将评价活动和评价过程制度化。这无论对优化保教过程并检验其效果,还是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将评价活动纳入机构的制度建设,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评价人员队伍。同时,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机构评价体系与做法,有助于我们开创性地设计和实施科学有效的早期教育机构评价。

四、美国早期教育协会早期儿童教育机构认证评价概况

有些发达国家现行的是由早期教育的学术团体担任评价主体,经过系统的研究,编制出一整套评价标准系统,用来评价各种不同类型的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例如,美国早期教育协会(naeYC)自1985年以来,用该协会颁布的关于高质量的托幼机构的认证标准,对自愿申请参加的机构实施评价。迄今为止,已有10000多个幼教机构通过了这个标准,受益儿童达百万以上。该评价系统受到美国早期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对早期教育专业人员、家庭,以及其他关心早期教育质量的人士提供了有力的鉴别工具。naeYC评价认证系统对机构的激励机制十分显著,机构自身的作用是主要和关键性的。各种类型的托幼机构可以将评价体系作为参照标准,不断提高自身达成专业标准的程度,并激励机构开展持续性自身评价,进行性地改进保教质量。在使用和实施该机构评价系统长达17年之后,naeYC于2005年4月通过了对新的机构标准和新的评价认证系统的鉴定,并于2006年9月开始正式实行。以下简单介绍更新版的早期儿童教育机构认证评价系统的概况(naeYC,2006)。

新修订的naeYC机构认证过程包括四个步骤:

步骤1:注册登记。缴纳一定的费用后即进入自我评价程序。这是naeYC评价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任何托幼机构,即使不打算继续完成其他步骤,都可以登记加入。经注册的机构将收到naeYC的自

我评价工具包和实施指南,对照naeYC的高质量托幼机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作必要的改进。各机构根据需要决定自我评价的时间进度。注册登记没有其他任何要求。

步骤2:提交申请。机构完成自我评价并自信已基本达到标准之后,便可以提交认证申请,并保证在一年以内完成其他步骤。此时,机构正式进入认证评价程序。已经获得naeYC认证的和尚未获得认证的机构在申请要求上有所区别。申请认证的机构必须声明其主要负责人理解naeYC的认证程序。而且机构已建立涉及各类人员的合作机制以便完成认证。

步骤3:申请成为候选机构。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后,naeYC学术委员便会开始为该机构安排现场访问。已经获得naeYC认证的和尚未获得认证的机构在访问细节和要求上有所区别。申请成为候选机构时,机构必须提交完整全面的自我评价报告,以及有效开业执照,及12个月以内的有关部门评估报告,机构负责人和教职员工的合格任职资格证明,家长、教职员工及园所领导人员合作参与认证准备的证据,和关于机构达到合格标准的证据。

步骤4:获得认证。在认证的现场访问期间,以及通过机构提交的文件材料,机构应表明其达到naeYC的所有10条高质量托幼机构的标准(见本文以下对标准的简要描述)。naeYC评价委员会将对所有班级进行实地观察,验证执照、文件证书等的真实性,分析员工及家长调查结果,并与园所负责人会晤面谈。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形成评价报告,包括认证决定。评价委员会成员均经过特别的训练,以保证评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naeYC早期儿童教育机构评价系统的实际操作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早期儿童机构标准,即在naeYC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制定的一整套可以指导操作以获取证据的阐述,作为相对统一的高质量机构的期望性参照尺度,以衡量托幼机构的运作状况。二是早期儿童机构认证标准,亦即基于证据的有关机构认证的具体操作性阐述和工作表格。

naeYC早期儿童机构标准体系共分10个方面。简要描述如下:

标准1:关系――能促进机构内所有儿童和成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从而鼓励每个儿童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于社区的从属感,并培养个体儿童为集体和社区作贡献的能力。

标准2:课程――实施与儿童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促进儿童社会性、情绪、身体、语言和认知诸方面的学习和发展。

标准3:教学――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运用适宜儿童发展,适宜文化与语言环境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每个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标准4:检测儿童的进步――持续地采用系统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检测方式,了解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进程状况。检测在与家庭的相互交流中进行,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文化背景。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关于儿童、教学和机构改进等方面的目标,从而使儿童受益。

标准5:健康――提高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预防疾病,保护儿童和教师员工免受伤害。

标准6:教师――招募具有合格学历、相关知识和专业承诺等必要资格的教师,支持和培养他们,使他们能够胜任职责,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并为具有不同需要和兴趣的家庭服务。

标准7:家庭――与每个儿童的家庭建立与保持一种适宜于家庭结构、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合作关系,促使儿童在所有的环境情境中得到发展。

标准8:社区关系――与儿童所在的社区建立联系,充分运用社会资源来帮助达成机构的目标。

标准9:物质环境――拥有安全健康的环境和适宜的维护良好的室内和户外设施,包括能促进儿童和教师员工学习和发展的设施、装备和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