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3:19

人工智能技术的表现篇1

关键词: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语义分析;知识体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意指将“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传授给本科生或研究生。构建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通常有两种途径:(1)经验归纳法,从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已经获得的知识集合中选择出若干,认为这些知识应该归属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且将其结构化与系统化。(2)概念演绎法。追问“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确切含义为何,由此联想其涉及的主要方面,概念推演形成的轨迹即是知识体系。两种方法的结论应是一致的。就实际操作而言,前者的主要环节是“选择知识”和“搭建体系”,而“选择什么”和“搭建成何样”就与研究者的偏好相关,常出现观点相左的情形;后者的主要环节是“明确语义”和“语义延伸”,能被称为概念的东西总是成熟的,即已有大量的先前研究,对此人们的分歧较少,而从概念出发的语义延伸又是遵循演绎逻辑的,由此而得的知识体系就易被公认。

本文的研究采用概念演绎法,具体的讨论依层次递进展开,首先明确“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中文语义,其次讨论该语义涉及的关键概念之内涵,进而合成这些关键概念的具体内容,继之概括“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最后设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2 “智能科学与技术”的语义

尽管有逻辑上的先后,“科学”与“技术”通常被认为是并列的两种人类文化活动。“智能科学与技术”就应被分为“智能科学”与“智能技术”。

智能是某种行为主体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表现的行为。这种具有智能的行为主体目前(也许永远)只有两类:生物(其中主要是人类)和机器。若以人类代表生物,智能就有两种表现形态,人类智能(humanintelligence)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后者是对前者的模仿与延展。

科学是为了获得所考察对象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依据某种原理设计制造各种人工系统。由此,“人类智能科学”、“人工智能科学”、“人工智能技术”是无歧义的,而“人类智能技术”就不成立(确切地说,是间接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方式表现出来)。

基于上述分析,“智能科学与技术”的语义由三部分构成,“关于人类智能的科学”、“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学”和“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根据惯常的教育与研究分工,前者是心理科学领域的重点所在,后二者则是信息科学领域的前沿方向。目前国内所开办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大多属于理工科本科,其侧重所在自然是“人工智能”。

支撑着“智能科学与技术”及其三部分构成的关键概念是“智能”、“科学”与“技术”,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推演出“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

3 关键概念的剖析

3.1 “智”对应于intelligence

汉语中的“智”是“知”的后起字,而“知”是“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指认识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知”添加了“曰”即为“智”,再清楚不过,“智,知而道出也”。智,就是人们日常口语中的“知道”。

英语中的intelligence源于拉丁语的动词intellegere,意思是tounderstand。而intellegere是inter(interl与legere(tochoose)的合成词,故它所表达的是“在推理基础上的理解”。

可见,汉语的“智”关注知识(识,知也。《说文》)及其共享;英文的intelligence则强调知识及其可靠来源。有所差异并不妨碍将不同文化系统中的这两个概念对应起来。

3.2 “智”的派生词

尽管语义十分贴切,却不可将intelligence直接汉译为“智”。在现代汉语中,单字形式的名词一般不用于表达抽象概念,因为单音节的高频率使用在言语交流中难以通畅顺口。通常都是采用双字形式的名词。“智”需要再添加一字。处理的办法无非两类,同义重复或附加意义。前者生成的是“智慧”,后者得到的是“智能”和“智力”。

智慧之“慧”,一方面与“智”同义(知或谓之慧。《方言》),另一方面又与佛教名词“般若”(praina)相连,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佛是高深至上的,这样,智慧的真理性就毋庸置疑。作为汉语词汇的“智慧”固定下来之后,除了与英文的intelligence相对应,还与英文的wisdom(wise“聪明的”+dom“性质或状态”)相一致。更重要的是,wisdom就是希腊语的sophy,由此构成了philosophia(英文philosophy)。“智慧”连接着中国的佛教(与中国哲学相通)和西方的哲学。智慧是哲学层面的。

“智能”和“智力”都是“智的能力”的简称。推敲其中的意味饶是有趣。作为物理学概念的“能”和“力”,二者是一种源流关系,因而在汉语的习惯中,“能”更本质,“力”则外显,暗含着有高下之分。这样,智能有“智能人”、“智能机器”、“智能科学”等,智力则是“智力游戏”、“智力玩具”、“智力商数”等。层次的感觉是明显的。智能和智力是科学层面的。

“智”的派生词最常用的有三个:智慧、智能和智力,它们均可英译为intelligence,但在汉语中分别属于三个层次,即哲学领域、科学领域(较高层次)和科学领域(较低层次)。

3.3 关键概念的文化比较

将与“智”相关的中文概念和与intelligence相关的英文概念进行对比,可看出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与差异,有助于更深刻明晰地理解“智能”的语义。表1是基于英语概念的文化比较。从中可见,“智能”较高于“智力”在西方文化中表现为对现在分词的偏爱。

表2是基于汉语概念的文化比较。英语的intelligence可以笼统地表示汉语的“智、智慧、智能、智力”。现限定“构建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是一项科学研究(即不考虑“智慧”),再用“智能”作为“智能”和“智力”的统称,这样,“智能”就成为将要继续讨论的唯一概念。

3.4 智能之“能”

前已阐明,智能就是“智的能力”。这种能力究竟为何,学者们曾有过大量的讨论。其中一种通俗简洁的表述被包含于后者之中。在人工智能中将二者分开,缘于它们的对象不同,前者针对的是自然界,后者则面向人类已有的知识积累。“推理”是生命体存在的基本前提。所以,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学只有两个分支:机器感知/发现理论(派生于人的认识论)和机器推理理论(基于人脑推理理论的讨论)。

(4)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第3.6节说明,技术就是应用手段、技能和方法设计与制造人工系统。图4模型所示意要设计与制造的人工系统只有专家系统和机器人。所以,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主要有两个:专家系统技术和机器人技术。

(5)基于现状的人工智能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容调整。前面将“机器感知”和“知识发现”归于科学范畴,其根据就是因为它们均是客观存在。然而,现在的“机器感知”还非常简单,对于诸如表情、语气等稍微复杂的客观现象就无能为力:“知识发现”也主要依赖于基于语法的关键词匹配,而对于如何有效地理解语义特别是语用还差得很远。鉴于如此现状,将“机器感知”和“知识发现”归于技术更合适一些。

(6)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集成上述的观点可得图5所示的知识体系。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辞海》),本身就是知识体系。技术包括手段、技能和方法,也是知识或知识指导下的操作。所以,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由两个理论和四种技术构成。

图5的表示是粗线条的。正是因为它没有将与“智能”有关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全部罗列出来,才有了一个简洁的框架,以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和添加,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图景。

6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使命就是将图5所示的知识体系教授给本科生或研究生。学校教育总是以课程方式进行的。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必须转化为课程体系。基于图5所示模型、兼顾目前大学课程设置的现状、特别是参照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国内率先开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的探索性经验,提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一种方案,见表3。

如表3所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对应于智能科学与技术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见图5),共六门主干课程:

(1)“脑与认知科学”。包括“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2)“机器学习”。推理是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机器学习包含机器推理,在一般意义上可以认为二者同义。目前讲授机器学习的大学课程主要有:“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是实现机器学习的一种方法)、“计算智能”。后者包括“模糊计算”、“神经计算”、“进化计算”,讲授一些具有前沿性的理论与方法。

(3)“机器感知”。包括“机器视觉”模仿人类的视觉、“计算机语音技术”模仿人类的听觉、“自然语言理解”模仿人类对语言与文字的理解。

(4)“知识发现”。包括“信息检索”和“数据挖掘”,前者在数据库中进行关键字匹配、在万维网上进行关键字匹配、在语义网上进行语义匹配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后者将信息组织到数据仓库中以便寻求信息之间的规律性关联即获得知识。

(5)“专家系统”。该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包括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多agent系统。它们是人工智能为人类提供的实用型信息产品。

(6)“机器人”。利用机器来获得身心的解放与扩展是人类的梦想和永远的追求。拟人机器的设计与制造涉及诸多学科,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中只能讲授一些基础概念。

可以将整个“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看作是一个对知识进行“输入一加工一输出”的结构。由表3可见,与知识输入有关的是“机器感知技术”和“知识发现技术”;与知识加工有关的是“脑科学理论”和“机器推理理论”;与知识输出有关的是“专家系统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在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中,分工专门研究知识输入、知识加工、知识输出,就构成了其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知识处理、智能理论与方法、智能系统与应用(如表3所示)。

7 结论

(1)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人类智能科学、人工智能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总称。技术的标志是用于设计与制造人工系统,因而“人类智能技术”并不直接存在。

(2)“智能”是“智的能力”的统称。中文的“智”之本义是“知而道出”,与英文的intelligence(本义“推理基础上的理解”)尽管侧重不同,仍被认为语义相等。现代汉语不习惯单字形式的概念,“智”便有了三个常用派生名词“智慧”、“智能”和“智力”。前者属于哲学概念:后二者属于科学对象,是“智的能力”的两种不同简称,亦有层次高下之分。在科学领域,“智能”通常涵盖“智能”和“智力”。

(3)智能科学是指,认知智能事实、归纳智能规律、总结智能理论。

(4)智能技术是指,设计与制造人工智能系统的手段、技能和方法。

(5)智能(intelligence)应该是“能智”。即能知、能日、能推理、能理解、能应用。

(6)智能是以知识为主线的三个环节的序贯过程。智能表现为知识在知识获取、知识推理、知识应用三类活动中的定向流动和逐级提升。

(7)智能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知识表示。人类智能的知识表示是在文化传承中自然实现的,而人工智能的知识表示则依赖于专门的人为规定。这样,智能的内容就有四个部分:知识表示、知识获取、知识推理、知识应用。

(8)智能最简明最本质的定义是:知识+推理。人类智能的特征是,知识用自然语言表示、推理在人脑中进行;人工智能的特征是,知识用机器语言表示、推理用机器实现。

(9)人类智能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感官感知、信息检索、人脑推理、实际问题解决方案、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的执行。

(10)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模仿与延伸,其主要内容也相应有五个:机器感知、知识发现、机器推理、专家系统、机器人。

(11)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由两个理论和四种技术构成。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涉及关于人类智能的科学、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学、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具体有脑科学理论、机器推理理论、机器感知技术、知识发现技术、专家系统技术、机器人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的表现篇2

关键词:智能电网;装表接电技术;应用优势;问题与对策

一、智能电网中电表的功能

智能电网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控制技术,提高对整个电网系统的智能控制,一方面能够减轻人工管理压力,另一方面也极大的提高了电网管理效率。智能电表作为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它内部由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组成,能够实现对电网电能数据的高效、快速和精确计算。同时,电表内的单片机模块还具有一定的数据计算和分析处理能力。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发展,智能电表的功能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化,尤其是在电网关键部位,智能电表所具有的可扩展性和功能多元性,使得它比传统电表具有更加明显的应用优势。

二、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表的应用优势

基于智能电表的装表接电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凸显出电能用户端和电力营销端两方面的优势。从电能用户端来看,基于智能电表的装表接电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用户端的电能设备得到了更新,其智能化程度显著增加,方便了电能用户对电能使用的管理工作,并有效推动了电能用户侧的电能需求法律法规建设,促进了电能输送的发展。从电力营销端来看,装表接电处于电力营销的最后环节,其智能化的体验增加了电能用户对供电企业的认可度,为电力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口碑,从而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力企业和相关部门在电能用户心中的形象的提升,为电力营销的广泛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基于智能电表装表接技术的智能化和先进性,智能电表的装表接电技术在未来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这将更好地推动电力供应事业的发展,并实现更大的供电经济效益,增加普通居民的用电质量,并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装表接电技术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网系统大多分布于野外,因此管理工作难以及时跟进,这也使得智能电网的电表在使用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通过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装表接电及时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力偷盗

在装表接电过程中,经常会有部分不法分子为了谋求个人私利,利用各种手段破坏正常的电网系统,或是躲避电能计量装置的监控。电力偷盗是电网装表接电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智能电网覆盖范围较广,因此给监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电力偷盗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电网瘫痪,影响区域正常用电。

2、供电流程过多

不同时间段,人们的用电量会有较大差距,例如夏季夜晚是用电较为集中的时间段。电网供电量增加,会直接增加电网的运行负荷,当电网系统长时间出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时,就会增加电网安全隐患。随着智能电网覆盖范围的增加以及人们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如何保证电网运行安全也成为电力部门关心的焦点。如果供电流程过多、电网系统复杂,就会增加电能表出现问题的概率。

3、用户电表容易发生故障

部分用户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会采用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改造,其改造方式常常会和电力企业的营销策略相冲突,这无疑会给电力企业的经济造成损失。在用户的电能表出现计价问题时,供电企业应及时对这些故障进行处理,这不仅是其工作本职的要求,也有助于电力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由于用户电能表出现故障,可能会给用户本身和供电企业都带去影响,因此,供电企业为了提高电能的服务质量,就必须对用户的电能表进行必要的改造。

四、面向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工作策略

1、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供电企业装表接电工作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智能电网装表接电工作的质量。近年来,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应用到智能电网中,装表接电工作人员要想不断的适应工作需求,保证装表接电工作质量,就必须与时俱进的提高个人专业技术水平。从供电企业方面来说,应当认识到装表接电技术对于整个智能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并以实际行动为装表接电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例如可以定期开展集中培训,聘请行业专家向装表接电工作讲解最新的技术。只有建立起一支专业能力强、实践操作熟练的装表接电队伍,才能切实为维护智能电网的运行安全提供保障。从装表接电工作人员自身角度来说,也要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充电”,对于行业内的前沿动向要有一个了解,对于新的装表接电技术要进行学习,确保个人能力始终符合岗位要求。

2、完善装表接电的处理经验

在装表接电工作中,工作人员应提前做好各项安全准备工作,企业应提前对工作人员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告诫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得轻易操作与本职工作无关的设备,并时刻注意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在装表接电工作过程中,严禁在带负荷下对智能表进行拆卸或更换,如果非要在带电下作业,可以先将新电能表的软铜线拆掉。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随身携带低压验电笔,并能对其正确使用,在表箱箱门开启前或更换电能表前应对箱体和电能表的接线端金属部分进行验电,确保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另外,在电能表的安装轮换中应制订科学的计划,要点在于电能表的安装轮换不能影响抄表结算工作的开展。在抄表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对旧表进行拍照存档,以便以后的核查工作,在换表结束时,应及时将流程归档,对新旧电能表的底度要正确回填;另一方面,装表、抄表以及库房管理等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各司其职,确保岗位间的相互独立,切忌窜岗等行为,形成岗位间的互相监督与制约。为了杜绝谋取私立等行为的发生,在电能表的装拆和退库岗位上不得安排同一人担任。

综上所述,当前形势下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企业和电气设备企业中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智能电能表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应用。智能电能表的推广应用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奠定了基础,而且推进了电力营销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下装表接电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它担负着检查验收内线工程、安装、调换电能计量装置并恢复用电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经济利益,因此,探讨装表接电技术对构建规范的用电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鸣,李红林,薛松,等.系统安全背景下未来智能电网建设关键技术发展方向――印度大停电事故深层次原因分析及对中国电力工业的启示[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32(25):175-181.

人工智能技术的表现篇3

目前在我国多数地区都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电力能源供应短缺问题,其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衡量国家经济水平的首要指标便是能否对电力能源进行良好管理与利用,因此对电力能源的生产与利用不仅作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其还属于经济问题。电能计量其中包含发电量、线损程度、煤耗情况、用电总量等多项经济指标,因此只有不断提升电能测量技术,才能加强对电力系统整体的控制力度,并促进电力企业提升其综合经济效益、生产技术水平。我国正在大力提倡节能降耗,在我国发达城市中,对部分国家部门进行了耗电量审计工作,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可以发现,无论对单位建筑面积的耗电量还是人均耗电量来说,其都超出发达国家耗电量的1.5~2倍。而要想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以及超额用电现象,便必须利用系统数据作为主要参考,而传统的电表作为主要计量装置是无法达成这一目标的,因此便需要扩大大型公共建筑耗能检测仪器即智能电表的应用范围。

2电力计量工作特点及技术特征

2.1电力计量工作的特点

(1)服务性:电力企业需要为广大用户提供电能,其本身具备极强的社会服务性,而电力计量工作作为政府计量管理部门所授权的检定、管理工作,便需要具备同样的社会服务性。(2)差异性:在进行电力计量工作过程中,需要利用不同的计量工具、设备以及装置,同时结合不同的运维管理手段与操作技术,会对计量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具备差异性。(3)技术性:在电力计量工作中主要是对点电力运营输送过程的电量统计,并明晰供应方、需求方的电能交易数量。在对电力计量工作进行管理时,测量人员需要具备电力生产、输送、营销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因此具备极强的技术性。

2.2三种常用电力计量技术

(1)人工抄表技术:由指定抄表员对营业范围内的用电用户电能表定期到现场进行逐一抄录,根据电表上显示的结果对用户的电费进行核算。而人工抄表工作由于数据时点不统一等因素,无法对电量数据进行深入、准确的分析、统计工作,因此会造成其用电量数据可用性范围不大,并只局限于对用户个体的电能管理,不能充分满足对电量的节能降耗。(2)终端抄表技术:终端抄表技术主要是针对计量自动化系统没有进行覆盖的范围,其仍然是利用抄表人员到终端现场进行手动抄表工作。但可利用远红外线提供的信息数据将冻结于电能表内的电量数据导出,并将抄读数据导入计算机系统,实现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同时还能对用户的历史用电量进行跟踪、统计、分析,加强节能降耗的效率。(3)智能抄表技术:智能抄表技术即计量自动化抄表技术,主要是利用电子式电能、智能电表进行电能测量工作。相比于传统的电表,这种方式可以采集到更多、更完善的电能数据,并加强对耗电量的控制。另外,智能电表还具备冗余设计,可通过多次备份而得到的数据提升其可靠性,因此这种电力计量方式是提升用电消耗量智能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3智能电表在节能降耗中的应用

3.1智能电能表新增的主要功能

(1)多选择的费率和时段。传统电表无法正确对费率进行调整,时段设定也存在较多漏洞。而智能电表中拥有两套费率时段表,可依据设定对费率自行更换,提升计费准确性。其中一套费率包含两个时区,正常运行中可供四种不同费率切换。智能表与传统电表的区别便是在费率与时区方面,并凸显极强的优势。而不同费率也可以对用户在用电高峰期进行有效题型,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2)更加丰富的电能计量功能。传统电能表中也存在电能计量功能,但在智能电表中增加了自定义的新型组合方式,便是功有功组合电量。(3)电力参数测量及监测。智能电表包含传统电表不具备的实时记录功能,是要是针对电压、电流、功率等信息。并有效提升测量准确度,同时还在其中新增了越限监控功能,可对异常事件及时记录,从而为供电方提供准确的用电数据。(4)端口输出功能强化。在智能电表中加入了光脉冲测试输出、电脉冲测试输出两种功能,可检测误差信号、周期信号接口需量等,提升日常的用电安全性。(5)事件记录功能与费控功能。智能表拥有强大的记录时间功能,便可以避免不法分子私自调整电表、更改电表,可有效保护电能。智能表具备的新型功能更优于传统电表,如电路一旦出现故障或问题时,智能表可在第一时间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比判断发生故障的原因,从而缩短停电时间,避免电能浪费。

3.2智能电表技术优势

(1)节能高效。智能电表可对电器用电量自行分配,并对用电时间进行良好控制。例如智能电表可以将耗电量大的用电操作安排至高峰期,还可利用无线技术构建安全防御系统,如出现家庭漏电、漏气事故时,可及时报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智能电表是一项先进的计量技术,不仅可及时为供应者提供电能反馈,同时还具备各种功能,并促进整个社会的节能降耗。①对于高精度电能测量技术来说,智能电表可及时反映出电路中的损耗问题,以及时采取解决措施;②新电能测量技术为电能节能降耗提供了主要依据,可根据反馈的数据信息不断分析,并得出引发损耗设备的具置,可及时采取更换操作;③将电能计量与学科融合,例如计算机模拟软件,可实现及时对电力系统评估,如发现电能损耗严重的环节,可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节能降耗的作用。(2)提升防窃电能力。窃电现象经常会发生,从而导致肆意挥霍电能,并引起能源浪费。利用智能电表,其自身的功能可以加强对电路中异常用电情况的分析,并迅速找出窃电源头,避免该现象发生。(3)缩短故障停电时间。传统电表在用户出现断电情况后并不具备自主反馈系统,因此供电方只有等到通知才会知晓断电现象的发生。而利用智能电表后,其可在第一时间将故障点信息传送给供电企业,并缩短了解决故障的时间。此外还可以防止负荷过大以及便于方便清洁能源入网等优势。

3.3智能表对智能电网系统的配网管理作用

①智能电表是提升智能化测量水平的重要工具,可提升用电实时检测的可靠性、安全性。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提升,快速收集大规模用数据便是智能化用电系统的重要进步。②智能化系统可充分保证电能测量的动态性,并实现对信息的及时反馈,加强用户与供电企业之间的沟通,并可科学调整购电决策。

4结束语

智能电表所具有的高精度、高稳定性及可靠性、节能环保的显著优点,如果抓住机遇,在发展中利用信息化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建成更为强大的服务系统,为国家的节能降耗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

作者:罗晓玉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吉安供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编委会.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杨艳丽,鲍远慧.基于modem通信的多用户智能电能表系统的研究[J].科技通报,2010.

人工智能技术的表现篇4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控制理论及仪表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一个多世纪中,伴随着4C技术,即计算机(Computer)、控制器(Controll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显示器(CRt)技术的发展,过程控制仪表经历了自力式、基地式、单元组合式、集散式及现场总线式几个发展阶段。如果从信号及传输形式划分,我们将其发展划分为模拟控制系统、数字控制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

1.智能仪器当今的发展现状

80年代的时候,微型处理器已经被用到仪器中,仪器前面板开始朝键盘化方向进行发展,测量系统常是通过ieee―488总线进行连接。和传统独立仪器模式不同的个人仪器得到了发展等。

90年代初,仪器仪表的智能化尤其突出体现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已经更深刻地影响仪器仪表的设计;第二点,DSp芯片的研发,大大加强了仪器仪表数字信号处理的功能;第三点,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使仪器仪表拥有了更强的数据处理的能力;图像处理的功能增加也相当普遍;第四点,VXi总线同时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近年来,可以看到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的发展很明显,成果很显著。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化测量控制的仪表,例如,能够自动进行差压分析进行补偿的智能节流式的流量计,也有能够进行程序控温方面的智能多段温度的控制仪,还有能够实现数字化piD和许多复杂控制规律方面的智能式调节器。

国际上涉及智能测量仪表的品种更是繁多,例如,HoneYweLL公司生产的DStJ-3000系列新型智能变送器,能针对差压值状态的复合测量,可对变送器本体附近的温度、静压等实现自动的补偿,其精度最高可达到±0.1%FS;美国RaCa-Dana公司的9303型产品超高电平表,利用微信处理器消除电流流经电阻所发出的热噪声,测量的电平可低达-77dB;美国FLUKe公司生产的超级多功能校准器5520a,内部采用了3个微处理器,其短期稳定性达到1ppm,线性度可达到0.5ppm;美国FoXBoRo公司生产的数字化自整定的调节器,采用了先进技术,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工程是一样,根据现场参数快速地整定调节器的参数设置。这种调节器尤其适合于对象变化频繁或非线性的控制系统。由于这种调节器能够自动整定调节参数,可使整个系统在生产过程的时候始终保持最佳的品质。

2.21世纪智能仪器的发展趋势

微型智能仪器只要包括微电子技术、微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等集成应用于仪器的生产设计中,从而使仪器成为体积小、功能齐全的智能仪器。它能够完成信号的采集、线性化处理、数尽可能的成为信号处理,控制信号的输出、放大、和其他仪器的接口、与人的交流等功能的设备。微型智能仪器伴随着微电子机械技术断的发展,其技术也随之不断成熟,价格不断的降低,所以其应用的领域也将不断的扩大。它不但具有传统设备的功能,并且在航天、自动化技术、军事、医疗、生物技术等领域起到独特作用。例如,目前要同时测量一个病人的几个不同的参量,并进行某些参量的控制,通常病人的体内要几个管子,这增加了病人感染的机会,微型智能仪器能同时测量多参数,而且体积小,可植入人体,使得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多功能本身就是智能仪器仪表的一个特点。例如,为了设计速度较快和结构较复杂的数字系统,仪器生产厂家制造了具有脉冲发生器、频率合成器和任意波形发生器等功能的函数发生器。这种多功能的综合型产品不但在性能上如准确度比专用脉冲发生器和频率合成器高,而且在各种测试功能上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崭新领域,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用于机器人、专家系统、推理证明、医疗诊断、等各方面。智能仪器的进一步发展将含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即代替人的一部分脑力劳动,从而在视觉图形及色彩辨读、思维推理、判断、听觉语音识别及语言领悟、学习与联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这样,智能仪器可无需人的干预而自主地完成检测或控制功能。显然,人工智能在现代仪器仪表中的应用,使我们不仅可以解决用传统方法很难解决的一类问题,而且可望解决用传统方法根本不能解决的问题。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技术正在逐渐向工业控制和智能仪器仪表系统设计领域渗透,实现智能仪器仪表系统基于internet的通讯能力以及对设计好的智能仪器仪表系统进行远程升级、功能重置和系统维护。

在系统编程技术in-Systemprogramming,简称iSp技术是对软件进行修改、组态或重组的一种最新技术。它是LattiCe半导体公司首先提出的一种使我们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甚至在产品卖给最终用户以后,具有对其器件、电路板或整个电子系统的逻辑和功能随时进行组态或重组能力的最新技术。iSp技术消除了传统技术的某些限制和连接弊病,有利于在板设计、制造与编程。iSp硬件灵活且易于软件修改,便于设计开发。由于iSp器件可以像任何其他器件一样,在印刷电路板pCB上处理,因此编程iSp器件不需要专门编程器和较复杂的流程,只要通过pC机,嵌入式系统处理器甚至inteRnet远程网进行编程。

emit嵌入式微型因特网互联技术是emware公司创立etieXtendtheinternet扩展internet联盟时提出的,它是一种将单片机等嵌入式设备接入internet的技术。利用该技术,能够将8位和16位单片机系统接入internet,实现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数据采集、上传/下载数据文件、智能控制等功能。

测量仪器的主要功能都是由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显示等三大部分组成的。在虚拟现实系统中,数据分析和显示完全用pC机的软件来完成。因此,只要额外提供一定的数据采集硬件,就可以与pC机组成测量仪器。这种基于pC机的测量仪器称为虚拟仪器。在虚拟仪器中,使用同一个硬件系统,只要应用不同的软件编程,就可得到功能完全不同的测量仪器。可见,软件系统是虚拟仪器的核心,“软件就是仪器”。

传统智能仪器主要在仪器技术中运用了计算机技术,但是虚拟仪器则强调在通用的计算机技术中吸收现有的仪器技术。作为虚拟仪器核心的软件系统具有可视性、可扩展性、通用性、通俗性、升级性,能为用户带来极大的利益,所以,具有传统的智能仪器所无法比拟的应用市场和前景。

智能化仪器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电子学、VLSi等新时代技术与传统的仪器仪表技术的结合。随着专用个人仪器、集成电路等相关技术的成熟,智能化仪器也将会得到更好、更广泛的应用。现在作为智能仪器核心的部件单片机技术是推动智能仪器朝向多功能化、小型化、更加灵活的方向努力的动力。不难看出,多种功能的智能仪器在将来会更加广泛地使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技术的表现篇5

智能电网中智能抄表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抄表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智能抄表技术的优势,分析当前智能电网中的智能抄表技术,阐述了智能电网中无线智能抄表系统设计。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抄表技术

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快速发展,传统的抄表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智能抄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势在必行。智能抄表技术实现了供电企业电能管理系统和用户端电力计量装置之间的连接通讯,不仅减少了人为误差和干扰,而且实现了自动化采集和传输电能计量数据,极大地提高了电能计量效率和准确度。

1智能抄表技术的优势

传统供电企业抄表主要是由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抄表,统计电能使用情况,传统的抄表方法工作量大,并且存在很多人为误差,容易出现估抄、误抄、漏抄等问题,一方面损坏电力用户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不利于电力企业的电能管理。而智能抄表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智能化的电能管理模式,电力企业可以实时采集用户的用电信息,并且全面监测电力用户的电能使用情况,极大地减轻了抄表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当前智能电网中的智能抄表技术

2.1远程无线智能抄表技术

远程无线智能抄表技术主要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力企业远程控制电力用户的电能使用,并且自动采集和获取用电信息。这种远程无线智能抄表技术具有灵活性高、便于维护管理、运行效率高等特点,并且可实时监控用电信息,为电力企业提供准确的用户用电数据,便于查询和监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远程无线智能抄表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远程无线智能抄表受到无线网络信号的限制,如果信号强度较弱,会直接影响电力信息采集,并且一旦电力企业的管理系统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远程无线抄表模块。

2.2iC卡预付费智能抄表技术

iC卡预付费智能抄表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iC卡中存入电力用户信息和电费,通过终端系统和iC卡技术,实时监测iC卡中的数据信息。iC卡预付费智能抄表利用电表线路,前期投入较少,并且用户需定期向iC卡充值,有效控制了用户拖欠电费的现象,同时用户也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用电情况。而iC卡预付费智能抄表技术的缺点是在使用过程中,iC卡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抗干扰性能较差,并且电磁兼容问题导致电能计量数据不准确,发生误报警现象。

2.3载波自动抄表技术

载波自动抄表技术是指以电力线路为通讯载体,在数据传输之前进行数据调制,电力企业通过解调技术接收电表数据。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充分利用电力线路,覆盖范围广,数据传输简单快捷,不需要再另外架设管线。但是在现代化城市用电量比较集中的区域,低压电力网在传输电能数据时,容易受到脉冲信号、无线电信号和电磁信号的干扰,出现丢码、错码等问题,如果进一步提高电网线路抗干扰能力,资金投入较大。

3智能电网中无线智能抄表系统设计

远程无线智能抄表系统是当前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智能抄表技术的重要趋势,Zigbee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线传输技术,其便于安装,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的优点,本文重点研究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智能抄表系统设计。

3.1软件设计

在无线智能抄表系统中,Zigbee技术采用星型的网络结构,协调器直接和用户终端节点实现通信,极大地提高了智能抄表系统的通信速率和质量。Zigbee技术在智能抄表系统中的应用,用户终端电能采集设备和协调器建立连接后,定时发送抄表数据,然后协调器将数据再传输给智能抄表系统的pC机,在整个过程中,协调器可发挥显示抄表数据、接收数据、建立网络连接的功能,Zigbee无线智能抄表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Zigbee无线智能抄表系统结构图

3.2终端节点设计

终端节点接通电源后,首先进行初始化,然后向智能抄表网络系统中发送请求,协调器发出响应请求,终端节点收到响应后再向协调器发送建立连接的请求,当协调器正确处理连接响应后,终端节点入网成功,协调器和终端节点之间建立数据通信连接通道。

3.3协调器节点设计

协调器节点接通电源后进行初始化,判断接收的信息是否是建立连接请求,如果是,将该终端节点添加到系统列表,分配合适的网络地址,发送响应信息。智能抄表系统中的协调器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析,如果判断接收的信息是抄表数据包,通过串口进行显示,便于电力企业和用户实时查询用电信息。

3.4上位机软件设计

智能抄表系统中的上位机主要用于系统设置,并且可以实时显示电能数据和虚拟拓扑。系统设置时,根据网络系统的掉线灵敏度和电能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合理设计自动识别协调器和用户终端节点掉线,打开串口,操作上位机软件上的连接按钮,可模拟显现出智能抄表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和节点图。另外,上位机软件在显示网络拓扑结构时,可提供传感器运行曲线的查看功能,电力企业通过分析智能抄表系统中传感器的实时数据情况,进行电能分配和调整,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

4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个领域的电力需求大幅上涨,传统的抄表技术存在很多弊端,已经难以满足我国电网发展要求,智能抄表技术结合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特别是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智能抄表系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完善和优化Zigbee无线智能抄表系统设计,推动我国智能电网智能抄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华,程晓荣.智能电网中的智能抄表技术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1):42-43.

[2]聂.对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表技术的展望[J].湖北电力,2010,03:47-48.

[3]冯文霞,汤荣华.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表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5):47-48.

[4]陈潇潇.智能抄表技术初探[J].机电信息,2014(33):103-104.

作者单位

1.国网天津电力客服中心天津市300000

人工智能技术的表现篇6

2015年12月,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刘铁岩博士去蒙特利尔参加了nipS年会(annualConferenceonneuralinformationprocessingSystems),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但与会期间,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同行的专业进展,而是一位科学家告诉台下的与会者,早些年,他的博士生根本找不到工作,今年却被一抢而空。

这也是中国正在发生的故事。从硅谷到北京,人工智能都是热浪滚滚。这个在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掀起过两次高潮的技术,现在似乎真的到了产业化的临界点。互联网时代的思想家和预言家凯文・凯利宣称,人工智能是下一个20年里颠覆人类社会的技术,它的力量堪比电与互联网。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快速进入大众视野,源于今年3月谷歌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战胜世界冠军李世石。人机围棋对弈只是普及人工智能的一个秀。它的背后是规模千亿级的人工智能产业市场。BBC预测,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1190亿元人民币。

目前看,这一数据远比不上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产业规模。但人工智能的意义不仅于此,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还将带动云服务、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产业的升级迭代。它甚至将超越移动互联网,全面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离人工智能最近的it互联网公司敏锐嗅到了这一机遇。从2011年开始,包括深度学习算法、计算资源和大数据产业的成熟令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飞跃,包括微软、iBm、谷歌、Facebook、Bat在内的国内外企业都开始深度布局人工智能,试图把握风口,成为下一个产业变革的巨擘。

已布局人工智能的it和互联网巨头们,最有资格成为这一轮革命的获益者。但这终究是一个漫长的耐力游戏,除了技术布局,产业布局和战略视野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短视者将随时出局。

Bat保守布局

中国的所有行业中,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行业在人工智能研究和商业化探索方面走得最早,也看得最远。其中,技术起家的百度走在最前端。

2012年10月,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参加了内部的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产品研究会。当时该产品的主导者余凯回忆,那是李彦宏第一次知道深度学习,他非常吃惊,并给全公司写信,让所有产品经理都要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当年12月,李彦宏开始和余凯讨论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的可行性。次年7月,这个研究院成立,李彦宏任院长,余凯为常务副院长。这是中国公司里的第一个人工智能研究院。

李彦宏很快将相关技术投入到搜索的核心业务中。2014年的百度内部统计数据显示,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让百度和竞争对手的Diff(different,内部叫Diff)指标提升了若干倍。

但人工智能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是一个冗长寂寞的过程。此后,迫于财务数据和竞争压力,百度的决策者们更加注重眼前的布局和资源。

“到了后期,太长远项目,或是比较创新的项目,百度总部确实不太支持了。百度i站的项目、百度快搜这样的项目没了。”一位不愿具名的前百度人工智能研究岗位人士评价。一位现任百度相关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百度前些年确实剔除了不少经过验证没有商业化前景的分支项目,但最近两三年,百度明显加大了在人工智能上的投入,包括无人驾驶汽车等长期项目。

6月8日,在2016百度联盟峰会上,李彦宏将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称作“一台带轮子的电脑”。他现场播放了百度无人车路测的实况录像,百度无人车已经可以像正常车辆一样加速、并线、超车,他同时表示,三五年之内,无人驾驶一定可以成为现实。

从整体来看,百度仍是Bat三家中首先完成有关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整合的公司。目前,百度研究院、百度大数据、百度语音和百度图像等技术都已归入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李彦宏多次向外界强调,百度未来的发展将严重地依赖人工智能。

iBm研究院一位人工智能专家告诉《财经》记者,百度是被他们列入竞争列表的唯一中国公司。

硅谷尤其关心“百度大脑”的进展。百度大脑是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百度此前的诸多人工智能产品,如无人驾驶、智能搜索等,都是基于百度大脑的能力。

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称,百度大脑已具备视、听、说和预测、规划决策以及行动控制的能力。在数据方面,百度有万亿级的网页、移动和行为数据可供分析。在深度学习方面,百度的万亿参数排在世界第一。

2015年,百度的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占百度2015年总营收663.82亿元的15%。

百度正在计划将百度大脑在金融、汽车、医疗等领域商业化。李彦宏称,人工智能的“井喷式”创新,将推动互联网进入第三幕,并将重构传统产业。比如“人工智能+金融”,可以快速地实现征信升级,实现“秒放”贷款。

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布局则更加克制。或者说,它们更代表中国公司的普遍做法,从业务驱动开始,逐渐加大档位。

阿里从2011年开始布局互联网医疗,投资收购和战略合作的公司数以百计。围绕医院、医保、医药做了大量布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已经有超过400家大中型医院加入阿里的“未来医院”计划,覆盖全国90%省份。阿里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博士告诉《财经》记者,阿里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布局快慢,取决于阿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

阿里的设想是,未来,在阿里遍布全国边远山村的医院医疗点里,病患足不出户,只需拍一张Ct,通过远程技术来完成专家级的诊疗过程。这种诊疗,依赖的就是基于阿里云的人工智能医疗系统。随着学习数据的不断增加,机器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最终成为一个“永不退休的医学专家”。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评价,阿里这个技术并不复杂,医疗诊断是基于经验的专家型劳动,是机器擅长的经验学习,三年内该技术便可成熟。

闵万里告诉《财经》记者,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技术平台,还需要整个医疗体系的打通,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设备和资源的开放。一旦打通,聚合在一个人工智能服务平台之上,就将衍生出更多的应用服务场景,从而实现“商业和技术互为驱动”。

阿里是目前中国所有公司里,数据生态最完善、最健全的公司。ipin创始人兼Ceo杨洋认为,阿里的maxComputer数据通道,是非常健康的数据大动脉,可以将阿里的所有数据资源非常高效地结合在一起。

此外,阿里云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接近awS(亚马逊云服务)的云计算平台。数据生态体系是做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这场有关未来的布局中,阿里云的主导地位清晰。

阿里的人工智能研究分散在其各个业务分支之中,有待整合。闵万里说,阿里希望在算法能力上有所突破,这需要一个集中的技术机构来整合阿里的所有相关技术资源。

腾讯和阿里的情况类似。腾讯在人工智能上的布局,以im和SnS业务为基础。例如语音识别主要是在微信部门、图片识别主要是在QQ,支付和金融业务方面植入了人脸识别,搜索部门则关注自然语言识别。

其中一些技术已在腾讯内部实现产品化。SnG(社交网络事业群)的优图团队聚焦图象识别领域,推出了黄图识别功能,并为腾讯内部产品如图片优化工具“天天p图”提供技术支持。wXG(微信事业群)则人机互动领域的拓展,也对图像和语音识别进行了原发。wXG推出了智能机器人“小微”,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与之沟通,解决此前语音助手智能机械应答的短板。对于未来,工程师希望“小微”成为一种“连接器”――与微信支付串联起来,接入微信公众号以及钱包内的各种生活服务,打造完整的微信内o2o闭环生态体系。

腾讯高级副总裁姚星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腾讯越来越重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开发,这包括两个路径:一是整合腾讯自身的技术资源,形成体系和重点;二是加快对优秀公司的收购和合作步伐。

腾讯参与了多个人工智能项目的早期投资。腾讯投资并购部一直在为公司寻找需要的标的,服务于腾讯的整体战略。腾讯日前与硅谷风投机构FelicisVentures领头了人工智能创业公司Diffbot1000万美元的a轮。这家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机器”抓取网页关键内容,并输出软件可以直接识别的结构化数据。

Bat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从第一天开始就是商业需求驱动的,他们从业务入手,收购甚至模仿别人的东西,这种做法避免了漫无目的研究和不必要的失败,但也无法保证在下一轮的人工智能平台大战中胜出。

今年,阿里和腾讯均有组建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想法。姚星对《财经》记者说,很快,腾讯人工智能研究院就会成立。

国际巨头深入无人区

如果说Bat的人工智能布局处于对标和追赶的状态,那么以iBm、微软、谷歌、Facebook为代表的美国巨头公司已经开始深入科技无人区。Facebook将人工智能视为未来的三大方向之一,在基础科学的研究上不遗余力。

这些公司技术和业务各有所长,面向的用户也不同,但它们的目标一致:把人工智能机器做大、做强、再做没。

iBm和微软可能没有谷歌、Facebook看起来那么酷,但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深厚的技术底蕴,iBm甚至已经开始用人工智能赚钱。

iBm人工智能研究可以追溯到1997年“深蓝”战胜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11年,代表着iBm在认知计算领域最先进技术的watson在一个电视节目中一战成名,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今天可以代表iBm在人工智能领域最高技术水平的,是不断进化中的watson系统,和已经可以量产的人脑模拟芯片SynapSe(超大规模神经突触计算机芯片)。

watson是一台超级计算机,最初由90台iBm的power7服务器并行组成。和Google、微软的人工智能相比,它从硬件芯片构架就开始模拟人类神经元,基于iBm的“DeepQa”技术开发。2014年1月初,iBm宣布组建“watsonGroup”,旨在进一步开发、商用和增强“watson”及其他认知技术,此外还投入10亿美元用于其他相关项目。

人工智能技术的表现篇7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358-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建筑施工技术也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施工项目是电气工程,建筑电气工程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工程中与电气有关的设备、装置等的施工工程。建筑电气工程影响着建筑的投放使用,目前,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开始应用。智能化技术是综合了精密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GpS定位技术的一种新兴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工操作量,提高操作速度以及操作精准度,提高工程的可靠程度,并且能够降低成本,方便工程完成后的检修维护工作。

1.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项口中的有效应用确实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这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全天候实时监控

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而言,其能够在监控功能的优化方面体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这种监控功能的实现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下表现出了更为理想的作用效果,能够实现较为突出的全天候实时监控效果,进而也就能够较好保障相应的建筑电气工程系统能够有效运行,对于各类缺陷问题的出现能够形成理想的监督控制效果,有效维系建筑电气工程项目的运行高效性。

1.2控制的及时性明显

对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的有效应用来看,其积极优势还表现在相应的控制及时性方面,这种控制的及时性表现也就能够有效促使其整个系统得到较好管理,各项指令的发出均较为及时可靠,进而也就实现了可靠的控制效果,对于整个建筑电气工程发挥较强的作用性能较为有效。

1.3动效果明显

在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合理运用智能化技术手段还能够从联动效果方面得到较好的体现,这种联动效果的表现随着当前建筑电气工程项口复杂性的提升也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技术在整个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也就能够实现对于各个系统的综合控制,尤其是在比较核心的消防系统、安防系统以及暖通系统等运行过程中,这种联动管理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1.4安全效果突出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项口中的有效应用还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安全性效果,这种安全效果的体现主要就是其能够较好针对整个建筑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且对于安全威胁进行及时处理,进而也就能够降低,甚至避免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各类安全事故问题的产生,对于建筑电气工程项目的相关使用人员也能够提供安全保障效果。

2.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目前智能化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很多领域的技术上,比如GpS定位、计算机和精密传感等。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智能化的技术产品一直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智能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让设备的稳定性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智能化在某些故障的诊断之中获得了实践应用,让某些危险场合的项目或者重点施工的项目可以顺利的展开生产实践,在很大的程度上较大的提升了工作质量和工作的效率,也在一定的程度之上降低了工作的强度和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①智能化技术在铣刨机上的应用。提高铣刨机的整机性能和可靠性,有效地解决铣刨额定功率下进行速度与工作阻力的保护控制问题,有效地实现了各种工况下铣刨深度,平整度和坡度的自适应控制,保证了铣刨路面的质量,发动机的自动控制等。②智能化技术在摊铺机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行走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电子平衡系统等方面。③数字化技术在摊铺机铣刨机上的应用。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成本的降低,数字式控制系统在现代工程机械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微处理器或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现代工程机械中正在逐渐普及,并成为施工质量的保证。国外有些工程机械生产厂家,如布鲁诺克斯的摊铺机、中联的铣刨机等已研制出基于微处理器的数字式自动调平系统控制器,并已成功应用到产品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数字化自动调平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而且也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技术性能。

2.1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对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的有效应用来看,随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其相应的控制水平也越来越理想,而在这种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智能化技术同样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智能分析效果,尤其是对于控制决策而言,其能够结合相应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进而也就能够较好确定选择何种手段和方式进行调整,最终维系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这种智能化技术的具体落实应用在很多系统中都得到了有效应用,尤其是结合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有效运用,其更是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落实到相应的运行操作中来看,智能化技术对于各类数据采集的要求比较高,不仅仅要求相应数据信息的采集应该具备全面性,还需要保障其能够较为可靠,这样才能够有效为智能化控制提供参考。

2.2建筑电气工程故障诊断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建筑电气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更加便捷地检测出工程中的设备故障问题。在以前的建筑电气中,一般检测故障都是由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这样会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且经过工作人员的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由于工作人员的经验不足,在对故障进行检测时,会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加大了故障的安全隐患。如果在建筑电气工程中使用智能化技术,就可以解决之前的人为因素导致的缺点。智能化技术,就是计算机系统会按照电气设备正常的运行情况执行相关的程序编辑,如果在计算机系统正常程序之外出现了情况,设备报警等相关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这样工作人员就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监控,并且进行重点的管理。随着当前建筑电气工程项目复杂性的提升,相应的故障问题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进而也就需要针对这些内容进行较好分析,最为及时的明确相应缺陷,如此也就能够有效采取最佳处理手段进行解决。在这一方面的具体应用中,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都能够表现出理想的应用价值,值得进行引入应用。

2.3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基a建筑是工程的主体,电气工程是辅助,但是在整个工程中,基础建设和电气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的水平一直在不断提高,对电气的设备进行优化时,如果能融合智能化技术,将会对电气设备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在工程中,可以运用智能化技术,将遗传算法运用到电气设备优化过程中去,同时也可以使用专家系统的方法,来提高电气设备的优化。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模糊逻辑,使用神经网络的办法对设备进行优化和升级,加强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运用。

3.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现代建筑行业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和水平越高,其为建筑行业带去的产业技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就越高,为人们带去的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质量就越高,同时能够快速、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威胁人们生命则产和健康事故,如火灾、抢劫等等,这有效提高了我国建筑市场安全管理能力,并直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虽然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还处于未成熟的发展阶段,但是相信凭借建筑工程师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一定会加快实现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肖凯文.探讨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科技风,2015,(07):168.

[2]李凌琦.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4,(34):128-129.

人工智能技术的表现篇8

大数据下科技信息领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大数据下科技信息处理的标准化体系研究相比传统的科技信息,大数据环境下的科技信息的来源、类型、内容和数据格式更为复杂,制定和完善科技信息的标准化体系和内容是及其必要的。信息资源的标准化体系是保证信息有效存储、处理、分析和利用的基础和前提。本文认为将依据当前科技信息现状,针对具体领域研究和制定大数据下的科技信息处理规范和建议是必要的。(2)大数据下的科技信息资源的建设方法研究借助大数据技术可实现科技信息的大数据处理与大数据存储,实现多源异构的科技信息完成数据的存储、处理、交换等功能。大数据下的科技信息资源的建设方法研究需要从数据本身和数据的组织两个研究视角出发,分析梳理大数据环境下科技信息资源在建设中面临的难点和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和提出科技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系统框架和基本构建方法。(3)大数据下的科技信息资源的分析方法研究结合科技大数据特点,主要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解决科技大数据的高维数据降维处理问题。研究和探索面向科技信息资源的分析方法,提出不同类型科技信息资源的关联分析、重要性分析、主题演化路径等深层次的信息分析方法和技术,通过系列分析方法和技术研发,解决科技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和发展。世界的发展、科技的换代、媒介的延伸以及人文的变更,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加速了我们所处时代的变换,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技术领域,以上问题涉及科技信息的组织和分析,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即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必将推动科技信息进入全新时代。

人工智能应用于科技信息领域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人工智能为解决科技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提供解决途径(1)人工智能可拓展获取科技信息的来源。从事智能分析的美国Stabilitas公司的首席运营官ChrisHurst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扩大信息工作的范围,不会遗漏那些有价值的细节。”科技信息同样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世界各国的同类信息,利用分布式网络爬虫等人工智能技术可获取全世界的开源信息,包括文本和音视频数据。(2)人工智能可加快处理科技信息数据的速度。美国中央信息局肯特学校教信息分析的校长JosephGartin认为:“梳理社交媒体来获得信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如今我们收集社交媒体数据的数量之大和速度之快。”海量的科技信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处理亿万比特的数据,从而了解世界各国同类信息或事件,将每天接收到的大量数据转变为能够用于政策和战场行动的信息。(3)人工智能使科技信息的分析自动化、智能化。据俄罗斯通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无论谁在这一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都将成为世界的统治者。”普京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权力的关键。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识别、图像检索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信息人员检索有用信息的速度。此外,知识图谱作为人工智能的知识库基础,基于知识图谱可实现分析对象的多维多步自动关联分析,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可大大提高多因素影响的系统分析,获得更好的信息分析效果。主要研究内容(1)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信息的知识存储和管理大数据下的科技信息具有海量、异构、跨媒体的特点,其知识存储和管理需要对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跨模态数据进行语义智能化计算研究,以为统一语义范畴下的数据查询提供便捷的元数据服务;对跨媒体知识统一组织进行研究,为不同关系结构,不同模态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提供结构基础;同时,需要对跨媒体知识的更新进行研究,为动态的数据存储与多变的业务管理提供支撑。最后,对跨媒体知识检索与查询进行研究,从实际的检索和查询业务角度出发,制定规则,优化性能,提升知识数据被获取时的准确性与高效性。(2)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信息与知识的深度揭示与聚类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的多源多模态数据整合关联、信息抽取、不确定推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外在层面的资源整合,资源内在特征的深度聚合,实现科技信息与知识的深度揭示与聚类。通过可视化方式实现科技信息知识(研发技术、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等)的聚合、揭示与展示。其中重点利用语义分析技术、词表/本体构建技术、知识图谱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可视化方式实现科技信息知识的聚合、揭示与展示;实现对格式各异、内容复杂的数字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揭示,从资源外在层面的资源整合,深入到资源内在特征进行深度聚合,实现信息与知识的深度揭示与聚类,同时将科技信息知识服务嵌入知识交流之中。技术路线图如图1所示。(2)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信息前沿技术发现与预警研究前沿技术发现与预警旨在有效指导和开展科技研究,国内外已有研究在信息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比较单一,信息价值和服务效果受限。科技信息前沿技术发现与预警研究应更强调面向信息源的全面收集、处理、分析的一定程度智能化生产过程,更好的感知非完备信息,辅助信息用户把不确定性预测变成更确定性预测。研究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源进行整合、融合,多维度的分析科技前沿技术特征,从不同角度实现有价值信息的综合叠加和映射,从中发现、分析和描述科技前沿技术问题,为科技领域专家实现科技前沿的准确辨识提供服务,实现有效的技术预警。技术路线图见图2所示。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政策动态分析平台设计

科技政策动态分析脱离原有人工分析为主的模式,而借助技术手段进行辅助分析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海量数据的现实对情报分析方法的冲击不可避免。技术参与的目的是提高人工分析的效率和质量,采用技术辅助手段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政策动态分析平台的目的在于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提供获取情报数据、情报多维分析能力和自动生成可读性的分析报告的能力,帮助提高人类思维的效率。1)科技政策动态信息监测科技政策动态信息监测主要采用网络信息的监测方式,只有在有效采集网络信息的基础上才能进而实现具体内容分析与信息服务。信息监测是对互联网上共享的科技政策资源进行提取、解析、收集和存储等的过程。科技政策动态信息监测的一般框架可由图3表示。科技政策动态信息监测系统的层次模型: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连接数据库,执行插入和查询等操作。主要是用数据集访问。业务逻辑层:调用数据访问层的方法然后返回结果给表示层。表示层:获取表单的数据,然后调用业务逻辑层的方法处理数据,然后根据结果显示相应的数据。科技政策动态信息监测的系统框架:系统分为数据层与应用层两个层次。其中,数据层为整个平台提供数据支撑,包括监测站点、情报、文章、等基础信息数据,以及用户信息、日志信息等数据。应用层主要提供站点管理、信息服务、编辑撰文三大功能模块,为用户使用系统进行信息检索、筛选、浏览、定制、撰文等提供服务,同时也为管理员进行系统管理、任务分配、成果组织等提供相应接口。具体系统框架如图4所示。

人工智能技术的表现篇9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更好地要求。而电气自动化产业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创新与改革,以提升电气自动化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中,不仅有助于优化电气自动化产业的生产控制流程,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

(1)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含义的研究

所谓人工智能(ai),是指研究开发用于延伸、模拟、扩展人的智能的方法、理论、技术以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属于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其意图了解并掌握智能的实质内容并开发生产出一种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职能及其,其内容包括语言识别、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专家系统等。其涉及控制论、信息论、仿生学、自动化、心理学、生物学、语言学、数理逻辑、哲学以及医学等多门学科。人工智能技术是指以通过利用机器设备达到智能效果并依赖机器完成复杂性、危险性、难度高的工作的技术。

(2)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特征的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的特征内容包括:人工智能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可以在生产生活中代替人类复杂性的脑力劳动,运用计算机设置的编程程序来有效解决难度高、复杂的问题,比如说信息的收集与识别、图形文字的识别,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将人类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提升生产与生活水平。

针对电气自动化存在问题的研究

(1)问题之一——电气自动化的监视系统存在问题

电气自动化的监视系统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传统的电气自动化监视系统不能完全实现对企业内部电气自动装置与微机机电保护装置的故障报告的监视,操作人员不能直接检查这些信息,对装置设备的运转情况不能完全掌握。同时很多企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监视主要采取中央信号光字牌的手段,但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监视系统对设备运转与故障信息的报告力度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2)问题之二——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存在问题

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一是很多发电厂的升压站隔离开关操作依然使用较为传统的按钮操作方式,一旦传统的开关接点出现异常状况,会影响整个生产操作流程无法进行;二是很多企业的断路器与隔离开关采取硬操作的方法,不仅无形中延长了操作时间,提升了操作成本,而且增加了操作技术难度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的研究

(1)应用之一——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表现:电气控制在电气领域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其中有助于降低电气控制成本,提升日常工作效率。其中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系统控制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控制应用中的主要体现。模糊控制主要通过交流传动与直流传动在电气控制流程中的电气传动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中模糊控制器替代常规性控制器来解决交流传动中存在的难点,而模糊逻辑控制在电气直流传动控制过程中的应用拨款mamdani与Sugeno,前者在调速控制中应用最为广泛。而mamdani控制器的内容包括反模糊化、知识库、模糊化、推理机等。

(2)应用之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表现:由于在电气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中,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涉及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与领域,需要专业速度高、业务能力好、富有责任感的操作人员进行驾驭,以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而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其中,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编程与程序进行操作,不仅有助于将操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动操作工作中解放出来,代替脑力劳动,而且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与人力资源成本,提升电气自动化生产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应用之三——人工智能技术在日常操作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日常操作中的应用表现:传统的电气化设备操作流程与步骤十分严格与复杂,一旦出现操作失误会造成严重的操作故障,不仅影响企业的生产进度,而且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其中,有助于优化电气化领域的操作流程与步骤,或者对家用计算机进行改革以实现对家庭电气设备的远程操作。另外通过有效简化电气化领域的界面操作步骤,存储重要的资料信息,有助于为以后的电气化操了提供资料参考。

(4)应用之四——人工智能技术在故障与事故诊断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故障与事故诊断中的应用表现:由于电气自动化领域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各种类型的故障,如果不能及时地给予准确判断,会给企业或者个人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但传统的故障与安全事故诊断方法的步骤相对较为繁琐,且诊断结果的精确率较低。比如说变压器出现故障,很多技术人员所采取的方法是从变压器的油箱中提取少部分油,对其进行分解提取其中的气体,运用化学方法对气体进行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故障的类型与位置。这种类型的方法不仅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不利于故障的有效排除。同时在诊断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由于故障原因分析错误而导致巨大经济损失的问题。而神经网络、模糊理论、专家系统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内容,三者相互配合,不仅有助于避免传统诊断事故与故障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提升故障与事故诊断的工作效率与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5)应用之五——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传动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传动控制过程中的应用表现: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传动控制过程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直流传动与交流传动两个方面,前者包括人工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控制,后者包括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其中人工神经网络具有一致性的非线性的函数估计器,在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不需被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噪音不具有敏感性。再加上人工神经网络所特有的并行结构适应于各种传感器的输入,比如说诊断系统与监控系统。

(6)应用之六——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设备设计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设备设计中的应用表现是:由于电气设备的设计工作涉及到电路、设计、电气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运用传统的老技工手工凭经验设计或者实验方法很难达到最好的设计效果。而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其中,采取优化设计的方法从产品的研发、设计、成品出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有助于优化配置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减少设计时间与研发周期,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其中优化设计的方法包括专家系统法与遗传算法,其中遗传算法以决策变量的编码作为运算的对象,以适应度作为搜索信息,自动获取与指导优化的搜索空间,有助于优化电气设备设计的方案与流程,促进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社会生产与生产各个方面中应用较为广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在现实生活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矛盾,严重影响着电气自动化产业的发展进程。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其中,有助于降低电气自动化产业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源与物质成本,提升电气自动化产业的生产工作效率,推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创新与改革,增加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超.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硅谷[J],2012(08)

[2]赵勇.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3)

人工智能技术的表现篇10

记者的一位朋友,从小受过专业围棋的训练,长大后又从事过很长一段时间程序员的工作,对于围棋的奥妙深有体会,因此在李世石与alphaGo的人机大战开始前,他曾拍着胸脯说,对战的结果一定是5∶0,人类轻松获胜。可是事情的结果呢?事与愿违。通过此事,记者的这位朋友对于人工智能(ai)有了更新的认识。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人工智能到底能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多大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否将从此产生质的飞跃?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到底进入到什么样的阶段?11月1日―2日,一年一度的C&C用户论坛暨ieXpo2016在日本东京举行。我们或许能从这次大会一窥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动向。

neC主办的C&C用户论坛暨ieXpo大会今年已经是第20届,“orchestratingabrighterworld”(协同创造更美好的世界)成了本届大会最响亮的口号。neC希望借助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iot)方面的诸多技术和产品创新,更好地肩负起构建安心、安全、高效、公平社会的责任。

改变已经发生

“人工智能市场的增长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neC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新野隆在大会的主旨演讲中开宗明义,“人口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新型城镇化发展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广泛而复杂的连接……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更充分、有效地利用iCt的创新。”

人类社会正面临一场新的数字化革命,而云计算、人工智能、可视化、大数据、安全、物联网等技术将成为支撑这一变革的技术驱动力。作为一个传统的iCt厂商,neC将如何应对这一变革,扬长避短?neC中国总代表兼日电(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吉田直树表示:“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以及长年服务大型企业级客户累积的经验,可以为行业用户提供全面的针对其应用需求量身订制的解决方案。”

新野隆特别强调了neC的三大技术优势――人工智能、连接性、网络安全。neC在这些技术领域的许多创新之作都可以在本次大会的展示区看到。据neC的工作人员介绍,往届大会的展示区通常是按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类别来划分,而今年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助力数字化变革为核心,突破了技术间的界限,以蓝色、红色和绿色三种颜色来划分展区:蓝色代表“ai和iot引发的数字化革命”,主要展示neC在ai和iot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红色代表“加快数字化变革的先进技术”,主要包括大数据、网络安全、SDn和云平台;绿色代表“利用ai和iot加速构建更美好的世界”,主要展示neC的ai和iot在制造、流通、通信、医疗、市场营销、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成功应用。

在展区中,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neC在网络空间安全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人脸识别可以说是neC最擅长的一项技术,不仅识别速度快,而且准确率极高,已经在机场、海关,以及涉及公共安全的很多应用场合得到了广泛部署。在人脸识别技术展台前,记者做了一次亲身体验。负责演示的技术人员现场用平板电脑给记者拍摄了一张照片,并上传到后台的数据库中,然后记者走到摄像头前,neC的人脸识别系统几乎是瞬间就认出了记者。

其实,人脸识别在今天来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许多中国厂商也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在人脸识别方面,我们会将其他厂商不做或做不到,但又是neC所擅长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带入中国市场,凸显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吉田直树介绍说,“我刚刚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2016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目的是进一步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以及中国同类厂商的动态。虽然很多厂商都可以提供针对特定个体的人脸识别解决方案,但是目前在数百人中快速找到特定的人还是一个难题,而这正是neC的强项。”

neC还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网络安全领域,探测未知的网络安全威胁。neC的自主学习型系统异常监测技术,可以在攻击发生后到产生实际危害前的这一时间段内,及时发现系统异常并报警,从而尽量避免造成实际的安全损害。neC已经将这套融入了人工智能的系统异常监测技术用于公司内部的16万台设备上,更好地保证了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行。

人工智能在行动

在本次大会上,记者还看到neC将人工智能用于健康和医疗、物流,以及智能工厂等诸多领域。比如,neC将人工智能与可穿戴设备相结合,用于工厂的设备管理、业务流程控制,以及远程监控等,可以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在物流行业,即使是一个新手,他只要通过一副智能眼镜和一块智能手表,就可以根据货运单的要求,准确找到货物存放的货架,然后将货物运送到指定的地点。这同样得益于neC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可穿戴设备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前,neC就已经开始在可视化、分析、控制等领域展开了研究,尤其是在声音和图像识别、语义解析、机器学习、风险预测、控制和优化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并广泛应用于多个商业场景。这为今天neC构建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可视化、分析、控制和引导三大领域,neC拥有多项世界领先或唯一的技术创新成果。

举例来说,在人工智能方面,应用了neC世界最高精度的面部识别技术的出入境系统、可以察觉因肉眼无法发现的微小状态变化导致故障的飞机故障预警系统、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可精确预测订货需求的零售订货系统等,已经广泛应用于创造安心、安全环境的公共安全领域、大型社会基础设施的监控、强化企业营销、提升业务效率等方面。neC希望通过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协调,最终实现生活的智慧化。

就在本次大会召开前,neC刚刚了几款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解决方案。neCthewiSeneoFacewatchimageDatamining可以快速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据称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快速、准确率最高的人脸识别解决方案。另外,像autoResponsesSolution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文本文件中上下文的意思。neCthewiSeiotplatform提供了一个验证平台,让那些有关物联网应用方面的创意可以更快速地转化为商业化的产品。新野隆介绍说,neC还与大阪大学、东京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用于人工智能方面的低功耗智能芯片等。neC与通用集团合作推出的iot方案已经在某些领域付诸实施。

上文提及的neC最新推出的产品名前面都有“neCthewiSe”的字样,其实这是neC今年正式的人工智能技术群的统一品牌名称。在本次大会的现场,“neCthewiSe”的标志无处不在。neCthewiSe表明,neC将协调人与ai技术,为创造安心、安全、高效、公平的社会做出贡献。

人工智能的核心之一是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必须与大数据有机地结合一起。吉田直树表示:“收集数据只是第一步,更重要地是如何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预测。从技术的角度讲,人工智能的推进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基础技术研究,二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研发出针对不同行业和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neC在全球各地的研究院将主要精力放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方面。neC与各国当地的合作伙伴,以及各行业的用户协作,共同开发适合不同行业需求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neCthewiSe所代表的人工智能产品是neC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它还要与其他相关软硬件,以及行业应用需求紧密结合。未来,neC会把物联网作为一个独立业务计算收入。

本次大会传递的信息十分明确:neC将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并以大数据、物联网、安全、云计算等为核心,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支持企业的数字化变革。本次大会也可以看作是neC全面向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进军的誓师大会。它为neC未来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协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差异化和本地化是关键

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都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也是所有iCt厂商共同关注的焦点。对于neC来说,挑战在于如何做出差异化,如何在中国市场上更好地实现本地化发展。

吉田直树讲述了neC的原则:第一,人无我有,做别人没有的技术和产品,比如在大数据方面,很多厂商都可以做大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那么neC就把重点放在大数据的分析和预测上;第二,在注重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加强同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创新,比如neC与农业有机栽培方面的专业公司合作,利用iCt的创新改进西红柿的栽培,推而广之,就是将neC在构建大型基础设施方面的经验与特定行业或应用领域专业公司的技术特长相结合,取长补短,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合neC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上面的两条原则具体体现为,根据中国用户和市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合作和发展模式,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寻找属于neC的蓝海市场。

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neC将当前的发展重点放在了安全、流通和零售,以及智慧城市等领域。安全包括与政府相关的公共安全,以及企业内部的安全两个方面。neC的策略是,积极与本地的伙伴合作,在一些自己拥有优势的细分安全领域进行投入。neC在流通和零售行业的业务前景十分广阔。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可能是一个新的瓶颈。neC有针对物流行业的融入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另外,在便利店的管理方面,neC也有先进的解决方案,比如很多便利用店的poS机就是neC的产品。poS机是信息汇聚的一个源头,以后针对poS机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也是neC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