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节活动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3:23

小学教学节活动方案篇1

今年9月10日是第xx个教师节,xx小学坚持“隆重、热烈、务实、节约”的原则,学校党支部和大队部联合制订了以“健康、快乐、和谐”为主题的系列庆祝活动,准备过一个没有鲜花、没有贺卡和礼物的教师节,具体从三个层面分别进行。

·教师节对联·教师节讲话稿·教师节散文·教师节慰问信·教师节贺词

·教师节主持词·教师节祝福短信·2008年教师节活动方案·教师节活动主题

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系列活动,今年,我校的教师节将是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节日。并以此激励全校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服务学生,真正将“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落到实处,切实提高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

小学教学节活动方案篇2

浓情九月,秋风送爽。为了庆祝2021年第37个教师节,我校开展了“感恩师德祝福老师”为主题的系列教师节庆祝活动。既让老师感受着学生的爱,更让老师感悟着为人师的责任与幸福。现将教师节庆祝活动安排如下:

一、领导机构

组长:刘一凡

副组长:陈芳、李鹏、李一文、陆心如、刘涛、崔芬芳

成员:全体教师

二、活动主题:感谢师恩 爱在我心

三、指导思想

进一步推进师德建设,在全校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庆祝活动要本着“隆重、热烈、务实、简朴“的原则,开展系列活动;变单纯的庆祝活动为一段时间的主题活动,使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力求活动形式创新,更好的突出活动主题和内容,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四、活动时间:

2021年9月10日

五、具体活动安排

活动准备1:(9月6日)周一在升旗仪式的时间,由学生代表向全校同学发出庆祝教师节的祝福活动倡议。(德育处负责)

活动准备2:红领巾广播站录播一期特别节目,主题为“园丁颂”,在9.6-9.8日中午进行广播。(陈晨负责)

活动准备3:班级传情短信,以班级为单位,在课间操时向全校同学传达(随机让学生发言)。

小学教学节活动方案篇3

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在师生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在学校营造教师节的氛围,通过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感恩教师,让老师在活动中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敬爱之情。激励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

“师恩难忘,感谢有您”

三、活动时间

2017年9月8日-9月15日

四、活动对象

全体队员

五、活动内容

1、“歌声表恩情”活动

本周五(9月8日),本学期第一期红领巾广播将播出“师恩难忘,感谢有您”2017年教师节特别节目。节目将由学生点上一首歌,说上一句话,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要求:需体现教师节主题的歌曲,学生想说的话不超过50个字。

截止时间:本周四(9月7日)中午放学前将内容报送至学校大队部。

2、“老师,我想对您说”心语墙活动

教师节是感恩老师的日子,每个同学肯定都有心里话要对老师说吧,那么,请你写出来吧。学校将设置心语墙,统一张贴学生想对老师说的话。

要求:需原创,体现真情实感,一句话即可,写上班级姓名。内容写在学校统一发放的心形便利贴上,每班推荐不少于5份优秀作品交到学校大队部,其余作品可在班级展示、张贴。

截止时间:本周四(9月7日)中午放学前报送至学校大队部。

3、“网络祝福大派送”活动

利用自己掌握的网络信息知识,开动脑筋,分工合作,或为老师们设计一份特别的电子贺卡,获精心制作一份感谢师恩动感配乐ppt,或录制一份祝福微视频,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等媒介发送给老师,用时尚而有个性的礼物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要求:体现感谢师恩的主题,体现学生个性,可寻求家长、计算机老师的帮助。

截止时间:9月15日。

小学教学节活动方案篇4

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2018年"三八"妇女节之际,特举办本次感恩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母亲,真正从内心感到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学生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以及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主题

妈妈,您辛苦了!

三、活动安排

1、3月6日

(1)了解妈妈(奶奶或外婆)的生日。

(2)了解妈妈(奶奶或外婆)的爱好。

2、3月7日

一看:观察妈妈在家都做哪些家务。

二想:这么多年来,妈妈都为你做了些什么?哪些事令你最感动?

三找:自己平时是怎样对待妈妈的?是否尊敬她?请找出不足及改正的办法。

四查: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历史典型的母爱子、子敬母的事例。

五做: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将孝敬父母落实在行动上。

3、3月8日

(1)清晨,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您"。

(2)低年级同学自己洗漱,中高年级同学叠被褥。

(3)放学回家后给妈妈(奶奶或外婆)一个大大的拥抱,帮她按摩十分钟。

(4)送礼物给妈妈(奶奶或外婆)(参考:绘画、写祝贺语、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泡一杯茶等)。

(5)收集家长反馈意见(电子稿交到班主任处,根据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每班评选出2名“孝亲之星”)

小学教学节活动方案篇5

一、教学模式

1.目标定向

对于任何一节课的教学,教师都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导入新课。这里的情境可以是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也可以是新旧知识联系的复习。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来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既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又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生活基础。在引入新课之后,引导学生阅读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探究、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2.自学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才是有效的。“独学——互学——群学”自学环,充分体现并指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独学就是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自学的学案,课堂上学生根据学案的导学要求和学法提示,自主独立地学习教材,解决能力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互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互相学习交流。学生独立学习后,将自己根据“学案”上学到的知识在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将独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在组内进行讨论研究。

群学就是组织学生采用小组汇报交流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收获。在学生独学、互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汇报交流,在对话、板演、表演、竞赛等多形式的充分展示中,紧扣学案和文本,通过教师的相机引导、追问、点拨、提升,让学生完成对学案的交流、补充、修正和完善。

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自学环”的运用。新知内容可设计成一个“独学——互学——群学”自学环,也可根据学情,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自学环”。一堂课中,“自学环”一般以二至三个为宜。

3.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是对学生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当堂检测、当堂反馈。教师在设定教学案时要精心设计本节课的目标检测练习。练习题设计应针对课时学习目标,紧扣学案修正关键处,突出重点,体现层次性。

该模式充分体现简易、变易、不易的特点。“三环三学”教学结构相对稳定、简约明了,便于操作,模式看似简单,但实践运用灵活自如,适应多学科教学。模式遵循了“建构主义”与“三论”原理,凸显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律,充分体现现代学习的选择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基本特征。

二、主要特点

1.学案设计是关键

以教案学案一体的形式作为自主学习的主要辅助线,学生的自主学习靠教师设计的学案引导。当然,这里的教师引导绝不是牵着学生走,而是为学生设计可操作、有空间的自主学习的学案。学案的质量、品位决定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与品位。设计的学案必须遵循和凸显学科、年段和课时特征,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准确定位教学内容以及每一教学内容的学习呈现形式。

2.学习小组建设是基础

根据班情和学情,以4~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内成员的组成实行优、中、后搭配,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3.学习状态引领是核心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提出了三个明确的要求——独立静思、参与专注、真诚自信,以彰显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社会性为特征的主体性。

三、实施过程

1.组织实验性教学

学校首先在六年级语文、数学科开展此模式的实验性教学,组织研究课、放样课,说、上、评一条龙的教学研讨。通过实践探索、理论学习、反思总结,初步形成《“三环三学”课堂模式教学实施方案》《“三环三学”课堂模式小组建设实施方案》《“三环三学”课堂模式小组学习评价方案》。

2.优化评价机制

实施个人课堂学习情况评价、同伴评价和学习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利用每周班会课,对学生一周来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持和提高。

3.专题性教学研究

教研组针对每个教学环节分别开展了“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小组建设的有效策略”、“自主学习课堂环节的有效组织措施”专题研讨活动。

4.中小学部教研联谊

有效利用学校自身资源,结合两部的“课改”模式,开展中小学部课改研讨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注重教学模式实施过程的优化。

5.坚持在反思中成长

执教老师每节课一小反思,每个月一大反思,在反思中研讨,对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环节进行不断地调整、改进和完善。

6.坚持以活动促课改

学校政教处配合课改有计划地开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丰富活动,“百首唐诗进校园”、“口算、心算大赛”、“孝道美文诵读”、“自主阅读竞赛”等每月一次主题性活动,学生的组织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自主意识都有很大提高。

四、课堂现状

实现了七个转变: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由教案向教学案一体化形式的转变;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由教会知识向教会学习的转变;学习形式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学习状态由被动向能动的转变;课堂教学效率由低效向有效乃至高效的转变。

确定三个总原则:“三环三学”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保证学科味更浓,教学内容更集中,整体感更强,

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是教案与学案的关系,以学案定教案,学案是根本,凸显学法指导;二是学案与文本的关系,以本为本,不能用学案代替文本;三是感悟的结果与过程的关系,通过有效追问,让感悟结果回归感悟过程,让感悟结果的呈现有理有据;四是“悟”与“练”的关系,悟练结合,以练见悟,彰显学科味;五是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的关系。

力避三种倾向:一是无师课;二是作业课;三是非学科课。

五、收获和困惑

1.学生变了

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学生之间经常交流各自学习心得,交流彼此的看法,交流情感体验,从而体验了学习的成功和乐趣。课堂上,学生自信、大方、洒脱,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得以培养,这是该校推行课改的目的和最大收获。

2.教师变了

该校教师的最大感受就是一个字——忙。这个忙,是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忙,课后关爱学生的忙,集体备课设计学案的忙,撰写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的忙。经过一年多的磨砺,教师谈论教学的话题变多了,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更关注了,自觉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增多了。

3.课堂变了

马蹄形、半圆形、四方形等代替了传统的座位排列;“满堂灌”“串讲式”“问答式”“牵引式”课堂教学现状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4.学校变了

现在无论是办学思想、规模,还是教师的精神状态都在发生变化,从上级领导对学校的关注和周边学校的谈论中都能感受到该校的变化。

5.主要困惑

小学教学节活动方案篇6

关键词:教学案例;德育建设;思想品德课

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思想品德课教师,长期的课堂教学经验告诉我,想要焕发初中思品课的生机与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发挥初中思品课的育人作用,案例教学法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重难点选取各种恰当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分析、讨论、总结等探究活动,学习和掌握课堂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活泼生动的教学案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尽管在平时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教学案例。但是想要真正把教学案例用好、用巧、用妙、用绝,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又升华课堂教学效果的确是一件难事。究竟怎样才能把案例教学完美地运用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去,实现教学案例与思想品德课学习内容的无缝对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探索。

一、精挑细选教学案例,以正面案例为主导

每天出现在手机、电脑屏幕中的各种网络新闻,各类报刊、书籍中的或真实或虚构的情景故事,发生在我们自己真实生活中的学校、社区等的真实事件都可以作为思想品德课的鲜活教学案例。是不是只要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沾上边的都可以拿来作为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绝对不是。处于初中阶段的中学生还没有完全判断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负面教学案例的影响和误导,对生活和学习失去热情和信心,甚至产生情绪。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的选择更要讲究案例的正面教学效果,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向学生传达社会正能量。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思想品德课,在讲到“酒驾”这一违法行为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酒驾带来的严重危害性,给学生展示了几幅酒驾车祸现场中“血腥”的真实图片,由于初中生年龄尚小,他们从没有感受过车祸现场的惨烈画面,所以课堂上很多女生都用手捂住了眼

睛、低下头来,甚至有一个女生当场因害怕而尖叫了起来。这节课由于教师过分放大反面教学案例的效果,导致课堂氛围一下子跌入了谷底,学生一节课都处在那几幅惨烈画面的阴影中,不能

自拔。

二、明确教学案例的角色,忌喧宾夺主现象

每一位老师在备课时,都会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教学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和重难点进行。教学案例选用的目的是配合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或者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简言之,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辅助和配合的作用,它的使用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案例使用得好,可以使一节课真正锦上添花、如虎添翼;教学案例使用不当,则会让一堂课成为一个空荡的花架子,看似活动丰富、内容生动,实际则是各种教学案例的简单堆砌。最后,整节课成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学生其实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和本领。很多从事教学岗位不久的青年思想品德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为了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大量采用各种新闻消息、历史故事、奇闻趣事作为教学案例,其实是在误用案例教学法,忽视了案例教学法的本质,导致教学案例喧宾夺主,成为整堂课最主要的角色,真正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丰富案例教学形式,盘活课堂教学氛围

一个生动鲜活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能够轻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情绪,这个教学案例可以是最新的新闻热点、

小学教学节活动方案篇7

导学案:就是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案,是供教师导学所使用的。它与教案具有不同的含义是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的方案。

它的特点:是为学生活动而设计。

例如:我们在设计《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的导学案时,在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我们这样设计安排预习任务:

(1)查阅有关资料或搜集网上信息资源,了解作者基本情况及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

(2)利用工具书或课后注释完成下面字词练习。

(3)请将你认为重要的其他字词补充在下面横线上。

(4)关于这篇文章不懂得地方大胆提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在课上自学感悟这一个环节我们这样安排学习任务:

(1)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语速;不误读、不倒读;不加字减字。

(2)用蓝色笔勾画出你喜欢的描写紫藤萝独特美韵的佳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3)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在抒情?哪些地方融入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请用红色笔勾画出来。

这些环节导学任务的安排,主语都是学生,每项任务中都有动词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做什么。

导学案不仅是学生学习内容的逻辑关系,而且是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的心理关系。即从最简单学到深刻,从表象感知到理性思考,从零星的感受到系统的掌握。总之,是站在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角度来设计若干个活动之间的联系。

若干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连贯起来,就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过程。导学案应该让学生明确地感受到这个学习的过程感,即先做什么活动,然后再做什么活动。

一、编制程序

编排导学案的程序:个人主备―小组商议―修改、复备――小组再议――形成共案――形成个案――课后优化――录入资源库。

二、基本环节

导学案设计主要由六部分构成:

1、课题、课型;2、学习目标、重难点;3、环节预设;4、预习检测;5、合作交流(激欲入境,牵手互助;展示质疑,点拨提升;检测反馈,补漏达标);6、总结提升。

以上六大环节是总体课堂活动框架,不是每堂课都要机械的套用,教师可根据课型需要灵活设计活动环节,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⑴激趣性原则:充分利用第一环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展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展示不能只是简单的学生朗读或教师的陈述,要通过各种材料或教师的点评表彰激发兴趣,增强学生对新知的渴望。

⑵互动性原则: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必须体现生生、师生、生组、组组间的互动,强化合作学习。

⑶整体性原则:教学环节要体现整体性,各环节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过渡自然。

⑷高效性原则:设计的环节衔接得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则无益,少则无效,真正达到高效。

三、设计使用

导学案的作用对象既是教师也是学生。学生是“摆在明处的”,是学案使用者,教师是“隐在暗处的”,是学案操控者。对于使用者有使用的方法和要求,对于操控着有操控的技能和要领。

下面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谈一谈导学案的使用:

(一)从学生方面来讲。

1、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前首先要认真解读本课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正确理解本节课学案的预达目的。

2、独立完成时学案预习作业时要注意导学案题目设计,中间“动词”的提示作用,按照一系列动词提示的方法,按照学案导引的思路去完成预习任务。

3、要求学生有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这是充分发挥导学案作用的前提,导学案主要是指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借助导学案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下自学的质量,是课堂高效的重要保证。因此学生在课前一定要自己独立完成导学案,不抄袭,不敷衍,不逃避,不被动,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去对待学案,按要求去自学。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借助工具书能独立完成的部分,预习过程中要明确提出预习方法,如查字典,完成字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背景;读书要求勾画出课本中的知识点,梳理出知识脉络等相对简单的问题。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第二天课上重点解决的内容并将疑难困惑的问题在导学案上做好标记。为确保预习的有效性,我们除了用校园文化熏陶感染学生外,还安排小组长对学案完成情况进行晨检,同时要求家长协助督促检查。

4、学生在课前完成导学案的预习作业时要学会运用各种符号标注学案。例如:疑问的题目前标注“?”,没有思路的题目前标注“*”,同时还可简单做好批注和疑难问题的补充,这样才能使自己课上参与小组讨论时目的更明确,更有侧重点。

5、要求学生具有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课上,要求组长能够做到热情帮助,认真检查组员对每一环节目标的落实完成情况;认真组织开展组内讨论;认真收集整理有困惑的问题。同时也要求组员课上在互动过程中认真标注、补充、修改学案,主动求教,自我完善。

6、课上在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要使用双色笔校正补充自己的学案。

7、课后及时反思总结,有价值的错题整理到纠错本中。

(二)从教师方面来讲。

1、课前教师下发学案时不要简单地将学案一发了之,要用几分钟指点学生正确理解下发学案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对学案中的思路导引,进行适度点拨提示,对学力较弱的学生进行勉励,鼓舞,激发学生尝试探索的兴趣欲望。

2、课上进行预习检测这一环节时力求省时高效,让学生在紧张中体会到趣味。这一环节可采用个人竞答或组内互查组间竞争展示的方式完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个人或小组的表现要细心观察,即时评价,要注意调动激励学生,促进组间的竞争,使学生对预习检测这一环节保持浓厚的兴趣,这样既能使学生在精神亢奋的状态下进入本节课下一环节的学习,也能使学生产生更好地完成下一学案预习作业的强烈愿望。

3、课上进行“交流合作、展示提升”这一环节,进一步落实“激趣入境、责任牵手”的原则,通过导语激趣、目标激趣、寓言激趣、故事激趣、疑难激趣、竞争激趣、情感激趣,示范激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雪》,诵读感知文本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活动激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通过组间竞读的方式,激发组长、组员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促进全体学生在组内选拔这一环节做到个个参与,人人展示)

小学教学节活动方案篇8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教案设计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那么由企业实践专家与职业学校教师共同开发的一体化课程是否需要设计教案呢?答案是肯定的。一体化课程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师生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自主学习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每个具体工作任务均要体现完整的工作过程,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学习均包含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工作态度,课堂中间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更需要教师在课前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备课,对课堂进行教学设计,形成教案。下面以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院校――山西交通技师学院为例,共同探讨一体化课程教案设计的方法。

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要根据该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和该课程《学习任务设计方案》来编写。因一体化课程是由若干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由企业具体工作任务转化而来)构成的,所以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要以学习任务为单位设计,一个教案的课时也根据学习任务的课时来确定。教案的组成要素要包括:教案首页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两部分,如上图所示,其中教学过程设计是教案设计的重点。

一、教案首页设计

教案首页包括学习任务名称、学习任务分析、学习目标、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组织流程以及教学后记等。

1.学习任务分析

在一体化课程开发过程,学习任务总是先简单而后逐步复杂,因此在该部分内容中,教师应分析该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情景导入方法、工作页分析、学生学情分析以及学习重点与难点分析等。

2.学习目标分析

学习目标是该课程《学习任务设计方案》中所包含的学习目标的细化。学习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学习目标应按照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方式表述,即获取哪些资源,学习并应用哪些方法和技术,按照什么工作标准或工作规范,完成什么工作,形成什么工作成果;二是学习目标应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的工作过程原则。

3.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策略指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采用的手段和谋略。从结构上讲,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应包括教学策略和设计思路两部分。教学策略主要指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如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引导文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设计思路主要指教师如何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在不同的环节如何选择不同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在职业学校中,除专业能力培养外,应特别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素养等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思路中应特别予以明确其培养方法。

4.教学组织流程

教学组织流程指教师为了取得预期的效果,将教学双边活动的进程、内容、结构、层次用图(或表)固定下来,依次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组织流程中,可以看出全部进程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设计

在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设计中,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是重点环节,包含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内容处理、学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设计、教学资源和时间设计以及学生评价设计等项目。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按工作过程六步骤执行,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六个环节设计;二是按照该任务的企业实际工作流程来设计。

2.学习内容设计

学习内容设计主要指学生在每个教学活动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分解处理要充分结合该学习任务所包含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与实际工作过程环环相扣,让“工作”与“学习”紧密联系,从而实现工学一体化教学。

3.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是指在该教学活动中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学生活动设计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能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教师要精心编制和研究学生工作页,能使学生在工作页的引导下参与各种活动,积极完成学习任务。二是能使学生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状态。教师组织学生按照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促使小组内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成为可能。而组间又为各小组间创设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生活动,积极地进入学习状态。

4.教师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指在该教学活动中教师做什么、怎么做。教师活动设计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严格监控课堂,把握课堂节奏。教师要根据课堂整体运行状况,严格控制各阶段时间和节奏,指导学生课堂活动,纠正学生课堂违规行为,记录和反馈学生课堂表现等。二是有效指导学生评价,包括组织学生自评和小组评价,同时教师要对每个小组或者学生个体的表现作出评价,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过程评价,激励和鞭策学生主动参与到一体化课堂教学中。

5.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设计指在该课堂上师生用到的各种资源。教学资源设计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列举和落实各环节所需要的工具、设备、材料、场地以及教学所需资料;二是分析职业学校与企业在学习资源方面的差距,尽量使学校具有企业化的特点和真实的工作环境,以便教学过程顺利实施。

6.时间分配设计

时间分配设计指每个教学活动所用的时间。一体化教学中受学生学习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等因素影响,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很难准确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合理分组,有效把握课堂,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7.学生评价设计

学生评价设计指设计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学习评价设计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对应学习目标设计可测评的要素。学习评价的指标不仅设计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指标,还要关注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指标,建议评价指标为自我评价诚实情况、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与老师同学沟通情况、与同学协作情况、技术方法应用情况、资料收集水平、做事态度、任务完成情况、创新情况等。二是学生评价要设计多元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学生、小组、授课教师、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人员均可参与评价。三是要设计评价方式。学习评价的方式方法可以设计为自评、小组互评、师评。一般情况下,每个学习任务均需要设计其学习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方法,每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学生均取得一个学习成绩,通过学习成绩,激励学生的成长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小学教学节活动方案篇9

“导学案”,顾名思义主要由学案和导学两个部分组成。“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导学案”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概括起来说,“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包括课堂教学学案的研制、班级学习活动小组的建立、师生活动的设计与执行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等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能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而我们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在这种教学中,教师更多会考虑如何把课本知识讲得精彩,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迫于被动,致使在教学中出现“教师只管讲,任由学生爱听不听”的现象,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学生后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课堂状况,本人所在单位的教研组,在预热了近一年的活动尝试后,推出了“导学案”教学模式法,转移教学的重心,重新定位课堂的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及相互合作交流能力,尽量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因为本人所在的是职业学校,当前在各类职校中,专业课的课改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教学模式都日渐应用于日常教学中,收效甚好。每次跟随专业组老师听课,总觉得意犹未尽。课前,学生自主预习,主动收集资料;课上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研究探讨;之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展示本组的劳动成果,最后还有教师的及时点评与反馈,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会了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在组间交流时亦能获悉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学生学得很开心,收获也很多,而教师也在课上轻轻松松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指导和任务,可谓是两全其美。试想文化课,尤其是英语课,如果也能让更多学生有思想碰撞、交流的机会,也能让他们的想法遍地开花的话,那势必就成功了。但绝大多数在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他们认为职业学校就是学好专业技能课,文化课可有可无,例如,英语课,如果不是为了要参加市里的会考,估计学生就干脆不上英语课了。而现在是迫于会考的压力,英语底子普遍薄弱的他们麻木地应付着平时的英语课。面对学生的厌学状态,部分职校的老师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厌教情绪和职业倦怠现象,课前、课中、课后缺乏激情,缺乏钻研,得过且过。还有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尊重学生的基础,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效果自然低下。但本人相信更多的职校英语老师,确实是想提升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但就是苦于找不到适合职校学生实际、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方法或途径,因此也迷惑着,苦恼着。本学期,本教研组在上级领导的组织下认真聆听了“导学案”教学模式相关的系列讲座和各类观摩课,本组人员参照指示要求积极地推出了“导学案”教学模式相关的磨课活动,本人有幸也参与了其中,以下是本人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过程。

1.“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点评提升和达标检测六个环节构成。教师在预设学生的活动时,应明确做好这五个方面的准备工作。结合本人磨课经历,以浙江省编新教材Unit5HealthSectionaListening部分为例,将每一个步骤的实施做如下分析:

(1)明确目标。Unit5Section主要围绕健康这个话题展开。听力部分着重介绍了两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过度肥胖和吸烟给人带来的不良影响。这里涉及了很多如loseweight,goup,illness,cough及lungcancer等新词汇,如果马上在课上进行听力测试,肯定对做题有很大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足功课,罗列好本次听力中可能会出现的学生认为是难理解的词汇,还要在课前花时间一起查阅字典,并搜集更多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课前要明确的目标。

(2)在自主学习方面,根据目标提升,我们应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怎么才能保持健康呢(Howtokeephealthy)?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尽情发挥,如baidu搜索,查阅科教杂志等,搜索保持健康的各类途径。

(3)合作探究与成果展示部分主要在课上进行,这也是“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教师会事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一般以4~6人为一组,有机地分布在教室四周,每组设组长一名,布置、协调本小组的活动和任务。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分配到的task1(为Lucy的减肥支招),task2(禁烟标语),task3(列举更多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的一个任务进行讨论,探究,之后每一小组成员上台在各自的展示阵地上进行汇报和展贴自己的劳动成果。

(4)点评提升和达标检测环节主要安排在展示结束后。教师可预留部分时间用于学生小组间的相互点评,学生可以在每一小组中评出最有价值、最实用的“点子”,也可批判地指出别组的建议可否施行,最后教师再做总评,总结展贴板上的好字、好词、好句,各小组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与此同时,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在课上安排单词、短语的达标测验,以便更好地巩固本课所学的新内容。另外,教师在授课之余,会及时对本课进行回顾和反思,为下一次课的“导学案”设计提供更好的借鉴。

以上六个环节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可以在一节课中得到很好的展现。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根据课题的不同可以对教学环节进行取舍,但不论怎么安排,教师一定要充分保证学生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的时间,这也对“导学案”的编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具体设计时可以参照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2.“导学案”设计时的基本原则

(1)适度配置原则。一方面指的是内容的适度配置,如本次的听力课,内容很集中,围绕健康进行,着重介绍两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smokingandbeingtoofat,难度虽然不是很大,但生词较多,所以要强调学生在预学时要紧扣我们的教材,因为所有碰到的问题和预练习都可以在书本上找到相应的答案;另一方面是时间的适度配置,要合理安排六个环节,如本次可弱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强化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和成果展贴环节,保证学生学有交流,学有收获。

(2)因材施教原则。“导学案”设计时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引领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的自学提纲中去,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采用自己可接受的学习速度来展开自己的学习,最终达到各有收获、全面发展的目的。因为此前在某班试上时,直接就引入听力部分内容,没有布置学生的预学工作,导致课上听力部分内容要一遍遍地回放,但学生始终做不了题,最后只好给出听力原文,一起来做题。后来经同事提醒,本人就去找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帮我找出他们认为可能是新的词汇、短语或者是难懂的句子,之后在此基础上再次对“导学案”进行修改,再在别班磨课,最终定稿。

此外,在设计“导学案”时,还要考虑到导学案中任何一个问题设置时的难度值以及所有问题的梯度性呈现方式,要看学生对待这些问题时是否会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等等。这些想法和积累都只是对近段时间采用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摸索和探讨,还有很多未尽细节,值得注意和思考。

三、“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反思及注意事项

1.对“导学案”内容的制定要翔实、有效;对“导学案”的使用要科学、有序

教师制定“导学案”不是简单的备课,也不是简单的教案编写和书写,而是应从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认知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去思考,合理设计学习目标、师生互动任务、在活动中引发思考并小结等环节,要做到明确任务,呈现梯度,让各层次的学生均能有所活动,有所思考,有所收获。与此同时,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要在课前对学生的预学案进行抽查,发现部分预学案中的某些题目学生未能填写时,要问清缘由,之后及时对预学案进行修改,可以改变设题方式,也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再督促学生认真去完成。在课后,也可指导学生对不同课型的“导学案”进行整理和归类,作为日后期中、期末复习的有效资料。

2.对“导学案”教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的组建有一定的要求

小组合作的组建先由学生自行选择成员,之后教师根据每组成员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重新调整各小组,并选取小组长,保证小组长能组织各小组开展组内讨论活动,完成各自目标任务;同时教师要把自己看作是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伙伴,活跃在各小组之间,便于时时掌控好课堂,指导各小组深入开展思想交流。

3.对广大的中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教学节活动方案篇10

论文关键词婚姻家庭法实践教学设计方案

婚姻家庭法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学习好婚姻法,不仅需要认真学习领会婚姻家庭法学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学生通过深入了解家庭生活,认真观察社会伦理关系,从而用心体会,积极思考,更好的理解和判断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差距,增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而传统的法学教育是以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为主,不足以满足现今婚姻家庭法学的教学需要。所以,对婚姻家庭法进行实践教学的尝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依据近两年的婚姻家庭法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教学法的研究,通过本文将笔者长期以来从事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介绍和分析总结,力求与相关学者进行一次交流,从而能够更好的致力于婚姻家庭法实践教学的尝试和研究。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婚姻家庭法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婚姻家庭法具有普遍性和伦理性特点,它与每个公民、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涉及到的法律关系既包括夫妻、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兄弟姐妹等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实婚姻家庭法学习的就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伦理关系,需要我们掌握的正是中华民族最引以为荣的道德标准,所以,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实践教学是婚姻家庭法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学生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单一,决定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学生在家庭中扮演的多是需要父母抚养,长辈关心爱护的享受权利的角色,而此点又决定了学生体验婚姻家庭多重复杂关系的感受有限,从而阻碍了学生理解和判断婚姻家庭案件中各种法律关系、还原婚姻家庭案件的真实案情。所以,在婚姻家庭的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尤为重要。

(三)实践教学的优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还原案件本身,体会当事人案发时的心理状态及动机,同时发现法律规定与事实之间的差距。实践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如何与当事人接触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准确理解当事人、证人的案情表述,从而正确掌握事实中心;如何正确与当事人、法官、证人等案件相关人员传递法律信息;如何与团队成员分享学习经验等。

传统婚姻家庭法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婚姻家庭法与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国家政策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政策的相继出台,保持着稳定性的婚姻家庭法部分内容已不能跟上社会的需要;教学方式的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一味灌输,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缺乏对现实的思考、对老师的质疑、对理论的批判;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环节,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课程安排模式、考核制度等的影响,婚姻家庭法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缺乏多样性,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婚姻家庭法实践课程设计方案

(一)实践教学方式介绍

一般来说,实践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课时安排、教学条件等,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实践方式展开教学。

1.模拟案例教学。模拟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具体到婚姻家庭法的教学中,在婚姻家庭法制度、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亲属制度、结婚制度、家庭关系、离婚制度、法律责任与救助措施等章节中,对知识点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手段主要通过角色扮演、案例模拟、当事人咨询演示、我是主持人、ppt、视频短片等形式将案情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分组讨论,头脑风暴、辩论、我是律师等形式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指导并最终做出总结。这种教学法侧重于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分析、归纳、推理思维能力;模拟的亲身经历有助于培养实务技能的提高;主动实践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可以向老师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及时调整,重点突出的进行针对性培养。

2.诊所式教学。利用周末时间安排学生到社区进行咨询活动;通过学校校园网的论坛,专门开设一个面向全校同学进行法律帮助的版块,进行实践演练;与实习基地的律师事务所达成协议,对于部分婚姻家庭案件,学生全程参与办理过程,如与当事人会面、调取证据、开庭审判等。通过以上方式定期整理案例并汇总成集,其中详细记录案件的办理过程、归纳案件涉及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案及最终结果,总结办理此案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经验总结。

3.旁听法庭审判。听审前向实习基地法院询问案情及收集相关资料,全面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分角色从法官、律师、当事人等不同角度分析案件,列出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涉及的法律规定及应对方案,为听审做好准备。庭审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重点在于自己的思路与审判现实的差别,认真思考并加以总结。交流的方式包括分组讨论汇报会、观点交流会、书面观后感等,最后由教师评价听审的效果。

4.模拟法庭。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不仅能了解司法审判的全部过程,还可以学习与案件相关的实体法和诉讼法;其次,同学们将日常学习的法学理论知识与审判实务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辩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和团结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社会调查。为了让学生贴近家庭、贴近生活,在婚姻家庭法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社会问题,如“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农村妇女权益保护”,“维吾尔族婚姻家庭习俗”等问题组织调研学习。具体方法是由学生提供自己感兴趣的婚姻家庭法主题,教师筛选,对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可行性强、调研具有可操作性的题目确定为调研主题,确定题目以后,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成调研小组。邀请社会学老师给学生培训社会调查的相关知识和实践要点,之后,由学生详细拟定调研方案、设计调研问卷,教师进行指导确定方案。每小组分派一名教师随行指导。教研工作结束,各小组统计、归纳、分析调研数据,结合婚姻法知识并书写调研报告,教师对调研报告进行评分,对于优秀报告,召开汇报会交流分享。学生的社会调查研究成果,还可以申报每年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申报2013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目前,已有七位同学成功申报“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结项两项。有两位同学正在为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的申报积极准备。

(二)实施方案

1.婚姻家庭实践教学团队组成:婚姻法授课的教师、教师和律师双重身份的教师、实习基地法院的法官、实习基地律师事务所律师组成。

2.教学方案的制定:按照大学本科学生婚姻家庭法的教学要求,制定教学大纲,拟定实践教学方案。根据教学大纲的章节罗列重点和难点,按照知识点的重要程度、难易大小及教学手段限制等方面,以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编排教学方案。方案的涉及应当突出重点难点,案例的选取具有代表性及知识的覆盖性,方案中应当有序安排课前预习和准备的内容,课堂实践的具体环节,还有课后的复习题和作业题,并明确每种实践教学中的角色安排及评价标准。

3.考核方案:(1)考核主体:考核主体包括教师打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相关单位的评价等。教师打分时应当严格依据考核的量化指标,并注意测评的时机,评判的态度及方式等细节,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学习能动性;实践教学是一种由全部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单方面评分不足以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由于实践教学的方式多样,一些情况下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给予适当公平的评价,所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就成为一项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同时,学生参与评价也有助于促进建立“追赶超”的学习氛围,小组互评增进小组内部的合作与交流,发挥学生的互相监督和鼓励作用,从而促进实践教学的有序、有效开展;实践基地、周边社区等相关单位要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开展效果及整个活动的秩序情况给予整体打分。(2)考核形式:主要分为闭卷考试、实践考核,分别占期终考核比重为1:1。其中,实践考核的50分,主要通过以下形式:每位同学有五次发言或独自表现的机会,一次3分,共15分;分小组讨论汇报或辩论时以小组分数为各成员分数,共四次,一次3分,共12分;在社会调查、法律服务、模拟法庭中的表现,一次3分,共9分;书面材料批改四次,一次2分,共8分;案例建档共6分,包括诊所式教学案例汇总建档2分、社会调查资料建档2分、旁听法院案件资料建档2分。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在授课过程中,处理好实践教学与讲授的关系

我国学生和教师长期受到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影响,将知识概念化和形式化,学生以记忆性学习为主,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需要工作一段时间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实践性教学把单一的课堂讲授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在实践性教学时,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教学法与实践性教学法的关系,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传统的理论观点应用到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

(二)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角地位

教师在各环节中始终起到主导作用,起到组织、激励、调节、评价、控制实践的方向和节奏。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位学生的上课反应及表现。学生才是实践教学中的主角,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在实践中灵活掌握知识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