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技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十篇科技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十篇

科技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0:39

科技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篇1

下面分别从审计评价、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责任认定和审计建议等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组成部分,归纳报告中常见的几类问题:

(一)审计评价部分:客观性把握不够。

一些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评价内容大而全,却没有相应的审计取证作支撑,有抄袭被审计领导干部工作总结之嫌,客观性和公信力不够。

如,在某县审计局实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任期经济责任报告上,写道:某同志任职期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为工作目标,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保障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一是以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为抓手,夯实农村食品安全基础……确保全县无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在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一方面立足本单位实际,严格执法程序,非税收入征收和罚没款项收缴合法、合规;另一方面加强财政财务支出管理……审计结果表明,该局向审计组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地反映了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的财政收支情况,各项财政收支行为基本符合财经法规的规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健全有效。但审计也发现,县药监局在固定资产及部分车辆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本次审计涉及的账面资料中,未发现某同志个人有违反廉政规定的问题。

这个审计评价相对于一些审计报告的审计评价部分还是有长处的,不仅关注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财务收支问题,还关注了其财务制度以及该局职能履行情况。不足之处在于:对于“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一句缺少有力的支撑。翻阅项目档案,对该局职能履行绩效的取证不足,且缺少量化评价。如,没有明确该局应完成哪些工作任务,有哪些主要职能,为完成工作任务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还有哪些措施应采取未采取,已经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不足,制度措施采取的绩效如何,“无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与采取的措施有无必然关系,是否还存有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缺乏必要的取证程序,审计评价只能以谈话、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总结为依据,语言表述就显得空洞,缺乏审计的职业判断。另外,评价中说“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健全有效”,但后文的问题全部是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有前后矛盾之嫌。这样的审计评价显然缺乏客观性和公信力。

(二)审计发现的问题部分:问题层次不高,不能有效体现审计目标。

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两办》规定)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见,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目标不仅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还关注业务的效益性,所要监督和评价的内容包括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全部活动,领导干部遵守财务方面的法规制度只是基本的义务,是否依法履职、尽责担当、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才是衡量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根本标准。

然而目前很多审计报告仍然主要反映财务问题,如上例所举的报告中列举的都是财务、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与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总体评价关联度不够大,不能使报告读者对该局长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形成清晰的认识。

还有的问题没有科学抽样,让人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不能反映整体情况。如,一个教育局局长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这样描述“部分专项资金未专款专用。如:某年至某年区教学仪器管理站在学校仪器设备专款中列支区教育局及下属事业单位购买设备款200万元……”。该部门一共有多少专项资金,违规使用的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是多少,均未在报告中说清楚,如何给读者提供客观的信息,如何与审计评价挂钩得出被审计领导干部在预算执行方面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呢?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目标也就无从体现。

(三)责任认定部分:标准不够统一,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较少。

一是标准不够统一。如,同一个审计机关做出的审计报告,某局局长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写道:对某局本级和所属单位财务收支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某同志应负领导责任;某办主任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写道:对审计发现的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某同志应负主管责任;对下属单位财务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某同志应负领导责任。分析上述两个报告中定责的合理性,勉强可以理解为两个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分工不同,前者的被审计领导干部不分管财务、后者的分管财务,但是后面的单位同样是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为何领导分别负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呢?即使有下属单位负责人对具体问题承担直接责任或是主管责任,如果这个单位财务未独立核算,被审计领导干部也应该承担主管责任,而非领导责任;若下属单位财务独立核算,审计过程只需重点检查对下属单位的监管机制健全与否即可,具体的财务问题无须作为上级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而写上报告。

二是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较少。通过对某省市县级审计机关的抽查,发现大部分报告发现的问题,被审计领导干部以领导责任和主管责任为主,直接责任很少涉及。《实施细则》对直接责任的认定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媒体报道的已查处官员的违法违规案件中,可以看出官员以权压法、独断专行、,造成国有资产(资源)损失浪费的情况屡见不鲜,与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形势大好”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现象无疑降低了审计报告的公信力。

(四)审计建议部分:建议不完整,针对性不强,建设性作用发挥不到位。

一是建议不完整,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中都很少有针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使用的建议。二是建议针对性不强。例如,在某市委书记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审计建议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理顺体制,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切实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避免损害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首先,书记一般全面负责市委工作,在发展战略和决策思路上面发挥重要作用;县长一般主抓各部门工作,对国有资产监管方面的建议应在县长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出现。其次,建议对象不应是部门,而应是市委、市政府,建议着眼于该市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制度、体制建设和经济事项决策制定。三是建设性作用发挥不到位。所翻阅的审计报告中,尤其是党政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建议基本上都是:加强内部控制、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投资项目管理、加强下属单位管理等,与所在部门所承担的具体经济职责联系不够紧密。如,某县教育局长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发现了“企业职工培训重复享受政策”的问题,与当地《关于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实施意见》中“我县企业职工参加政府扶持的职业培训项目,每人每年原则上只能享受一次政府经费补助(含其他行业经费补助)”的规定不符。对应的审计建议是“要求企业职工培训机构上报电子版培训资料,以强化审查监督”。这个建议只是提出了在现有政策下,避免重复享受政策的管理手段,却未对政策本身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以培训次数作为享受补贴的限制条件与鼓励职工参与培训的政策目标是否相符?现行政策下,由培训学校在培训实施环节发放补贴是否存在制度漏洞?因此,提出的建议是治标不治本的,仍然为违规享受补贴埋下了隐患。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既有系统性的原因,也有市县级审计机关自身的原因。

(一)系统性原因: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范尚待进一步探索完善。

尽管《两办》规定及《实施细则》已经出台,但由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本身的复杂性,关于审计范围的科学界定、审计样本的合理选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配合使用、审计定责的准确把握以及审计风险的有效规避等问题,都处于探索研究的过程。各级审计机关不同程度地面对这些难题,需要经过实践的发展和各级审计机关的共同努力,逐渐总结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市县级审计机关队伍状况与项目安排上的矛盾。

市县级审计机关,尤其是县级审计机关,长期面临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地方干部任免更换频繁,组织部门每年都会安排大量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有的县局一共十几名审计干部,每年要承担十几位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还要完成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等例行项目,参与审计署、省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或授权的审计项目。这种情况下,一些审计机关为了完成审计任务,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不能审深审透,仅浮在表面的财务问题上,如果没有举报线索或是上级领导要求,很多审计程序未按照审计准则和两办《规定》要求执行到位,仅取信于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未进行必要的测试,未合理怀疑、充分适当取证,审计报告的公允性和客观性难以保证。

(三)市县级审计机关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理解不到位。

上述两方面原因均属于客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一些市县级审计机关的审计理念有待更新。在认识上,未准确把握和正确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要义和主要目标,仍然将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作为审计目标,以财务管理问题作为主要的审计内容。一方面,财政财务收支只是经济活动的载体,仅关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经济活动的绩效性无法得到科学合理地评价;另一方面,我国政府部门的财务核算体系尚需不断探索和完善,政府及其部门掌握的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未完全纳入财务体系,因此完全依靠目前的财务信息为切入点审计业务活动,明显是不完整的。

(四)在技术手段上,未能将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思路方法有机结合。

一些地区,仍然采用“大海里捞针”、“盲人摸象”的审计思路,不考虑整体的审计范围,不研究科学选定样本,先抓问题,由“事”及“人”,问题能与人勉强挂钩则已,挂不上就是没有问题。这种审计思路和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审计质量,提高了审计风险,必然不会产生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三、提高市县级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解决上述问题,一要依靠实践地不断发展,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操作指南、规范不断完善;二要合理安排审计项目,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与其它审计项目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利用其它项目成果,以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年度报告等制度为补充,精简项目数量,每年有重点地安排1、2个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确保审深、审透、审精;三要更新审计理念,正确理解审计目标、合理确定审计范围、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对策建议:

(一)正确理解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合理确定审计范围。

按照《两办》规定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目标体系,从层次上说,直接目标是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根本目标是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从维度上说,实际上是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运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过程和结果的一揽子评估,既要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的合法合规、经济高效、科学合理,也关注其经济结果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和安全性。

根据上述目标,被审计地区、部门(系统)、单位实际所用和使用的经济资源都应该作为审计范围,被审计领导干部直接决策、支配、使用的经济资源作为审计重点。如,区县、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应该是全部政府性资产及资产形成、使用、分配的全过程,具体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含专项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资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政府性债务、自然资产资源、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及形成的固定资产(含使用、出租、出借资产)等内容。审计中,不仅应关注上述资产的存量状态的完整性和报告数据的真实性,还应关注与资产有关的决策行为、使用行为、分配行为以及最终的经济绩效。

(二)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为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客观性和可比性,根据各类领导干部履职过程中的共性事项和问题,抽象出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计算,尽量以审计样本值与总体值相比、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相比、末期数与基期数相比的方式计算;将综合指标值划分若干评价档次,根据每位领导干部的得分情况确定其履职档次。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被审计领导干部前任遗留的工作基础,以及本地区、单位(部门)的资源条件,运用职业判断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适当调整量化打分的评价结果,最终做出客观公允的审计评价。

(三)科学公正界定被审计领导干部责任。

第一,确定审计重点时,要充分考虑领导干部的管理幅度和管理跨度。对内部控制测试和决策合理性评估后认为风险较小的经济事项、独立审计、决策权力较大的下属单位经济行为(如无明显线索怀疑与被审计领导干部相关)等可判断为与被审计领导干部无明显直接关系的内容,则不应作为审计重点,保证审出的问题一定能归咎责任,避免问题与责任两张皮。

第二,总结规律、审慎定责。总结各类问题所对应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证据要素,梳理各类责任的取证规律及适用的取证方法。一旦发现领导干部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滥作为、错作为,以及个人廉政方面的问题线索,运用访谈记录、会议纪要、文件批示、账户资料、职责分工、经济后果等证据,审慎确定经济责任。

(四)审计建议效用最大化。

审计建议包括被审计领导干部使用建议和其所在地区、部门、单位发展建议。对领导干部使用的建议要与对其评价相结合,为组织部门提供明确的信息,如,该干部在决策、执行、管理等方面,哪方面的能力较强;其是否了解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的基本规律和工作重点;该同志适合现任岗位的工作,如不适合,更适合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等。

科技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篇2

审计局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全市审计机关按照省审计厅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对审计工作提出的要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认真开展审计监督,取得较好成绩。至6月底,全市共完成审计项目189个,查出违规行为金额10308万元,审计处理应交财政594万元,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275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260万元,调帐处理2265万元,应自行纠正金额1109l万元,向纪检机关移交案件1起,移送处理1人,提交审计工作或调查报告46篇。

一、认真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全面落实年度审计工作任务。召开了全市审计工作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并落实了年度审计工作任务,表彰了审计工作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今年我市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有226个,其中省定项目114个,市定项目112个;市本级62个,县(市、区)审计局164个。较重要的审计事项有: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12个、县级财政决算审计6个、乡镇财政决算审计63个、县级财政负债情况审计调查12个、省重点中学财务收支审计10个、计划生育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12个、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12个、县乡公路建设项目审计12个、水库移民资金审计5个、水库移民及粮食补贴审计调查7个、国外援贷款项目审计18个、县长经济责任审计1个、市直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18个、国家建设项目审计10个。这些审计项目早已全部落实任务,有的已经结束审计,有的正在审计或准备实施审计之中。

二、抓好财政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审计局都认真开展了财政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审计,审计单位22个。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对于加强财政监督和税收征管,深化财政改革,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强化支出管理,调整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加强财源建设,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力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市局受上级审计机关委托,完成了原XX医专附属医院的财务收支审计,为其合并组建湘南学院澄清了财务家底。完成了XX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收支审计,正确评价了该集团组建两年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向股东代表大会通报了审计结果,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湘南技工学校财务收支审计已经结束,市委党校、XX驾校、市烟草办、市食品总公司的财务收支审计正在进行中。

三、突出审计重点,加强了对重点项目、重要行业、重点资金和领导交办项目的审计

(一)、围绕服务“三农”问题,认真开展审计监督。全市共安排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审计、水库移民资金专项审计、非部省属水库水淹区移民口粮补贴专项审计等涉农项目24个,其中市局安排了本级和北湖区农业综合开发审计、非部省属水库水淹区移民口粮补贴专项审计3个项目。目前,这些审计项目已大部分结束,根据审计情况,我局向市政府和省审计厅提交了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的审计综合报告,得到领导重视和好评。在农业综合开发审计中,我们组织全市40名审计人员,分成12个审计组,对市本级及11个县(市、区)农业综合开发办、财政局等单位管理、分配、使用的第五期(2000—2003年)资金进行了就地审计,审计资金总额1.08亿元。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查出项目单位变更项目计划、以拨作支、将借款虚列支出、不合规发票报帐、虚列工程支出等违规行为金额467.5万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

(二)、国外援贷款项目审计已全部结束。今年全省统一安排的农业种子商业化项目国外援贷款、第九个卫生发展项目国外援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国外援贷款等审计项目已全部完成,审计资金总额1.2亿元,查出各类违规金额1660元,提交有情况、有分析、有意见和建议的利用外资综合报告18篇,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如针对卫生发展、结核病控制等项目存在的没有完成计划指标、配套资金到位不足、管理费超支、上级项目办和财政部门下发物资分割单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了层层落实责任,搞好项目管理,确保配套资金到位,充分发挥国外援贷款项目作用等整改意见,得到采纳。(三)、切实抓好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审计和省属重点中学审计。按照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在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审计中,全市审计机关抽调了52名审计人员,组成12个审计组,以财政部门为基础,有选择、有重点地延伸调查了教育局、计委等职能部门24个,抽查了学校等用款单位130个。总的认为我市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比较规范,但仍查出违规金额1053万元,主要问题有:管理不规范、改变专项资金用途、有的项目未按规定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和公开招投标、配套资金未落实、危房改造资金安排分散重点难以保证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局向省厅和市政府提交了审计综合报告,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办第20期《每周要情》以“应加强对转移支付教育资金的监管”为题,摘要刊载了审计报告的内容。全市10所省属重点中学审计正在进行,主要是监督教育收费的收入、管理和使用情况,重点查处学校乱收费加重群众负担的问题。

(四)、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审计取得好成绩。全市共完成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审计31个,审核投资总额7050万元,核减工程款1159万元。其中市审计局开展的市政府搬迁工程3个子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送审金额2183.6万元,核减420.4万元,核减率达19.3%。市本级和11个县(市、区)审计局安排的25条县乡公路建设项目审计正在进行,审计人员不辞辛苦,深入现场,从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认真进行审计,以实际行动服务基层,服务农民。

5、尽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今年来,市本级在编制少、任务重的情况下,顾全大局,先后完成了3项市领导交办的重要任务。其中有:市纪委到我局抽派3人,历时1个多月,协助查处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的经济大要案工作;市领导临时交办增加的XX华明电厂财务收支及厂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长期抽派1人,协助有关部门从事企业改制工作等。

科技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篇3

一、认真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全面落实年度审计工作任务。召开了全市审计工作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并落实了年度审计工作任务,表彰了审计工作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今年我市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有226个,其中省定项目114个,市定项目112个;市本级62个,县(市、区)审计局164个。较重要的审计事项有: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12个、县级财政决算审计6个、乡镇财政决算审计63个、县级财政负债情况审计调查12个、省重点中学财务收支审计10个、计划生育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12个、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12个、县乡公路建设项目审计12个、水库移民资金审计5个、水库移民及粮食补贴审计调查7个、国外援贷款项目审计18个、县长经济责任审计1个、市直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18个、国家建设项目审计10个。这些审计项目早已全部落实任务,有的已经结束审计,有的正在审计或准备实施审计之中。

二、抓好财政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审计局都认真开展了财政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审计,审计单位22个。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对于加强财政监督和税收征管,深化财政改革,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强化支出管理,调整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加强财源建设,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力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市局受上级审计机关委托,完成了原XX医专附属医院的财务收支审计,为其合并组建湘南学院澄清了财务家底。完成了XX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收支审计,正确评价了该集团组建两年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向股东代表大会通报了审计结果,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湘南技工学校财务收支审计已经结束,市委党校、XX驾校、市烟草办、市食品总公司的财务收支审计正在进行中。

三、突出审计重点,加强了对重点项目、重要行业、重点资金和领导交办项目的审计

(一)、围绕服务“三农”问题,认真开展审计监督。全市共安排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审计、水库移民资金专项审计、非部省属水库水淹区移民口粮补贴专项审计等涉农项目24个,其中市局安排了本级和北湖区农业综合开发审计、非部省属水库水淹区移民口粮补贴专项审计3个项目。目前,这些审计项目已大部分结束,根据审计情况,我局向市政府和省审计厅提交了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的审计综合报告,得到领导重视和好评。在农业综合开发审计中,我们组织全市40名审计人员,分成12个审计组,对市本级及11个县(市、区)农业综合开发办、财政局等单位管理、分配、使用的第五期(2000—2003年)资金进行了就地审计,审计资金总额1.08亿元。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查出项目单位变更项目计划、以拨作支、将借款虚列支出、不合规发票报帐、虚列工程支出等违规行为金额467.5万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

(二)、国外援贷款项目审计已全部结束。今年全省统一安排的农业种子商业化项目国外援贷款、第九个卫生发展项目国外援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国外援贷款等审计项目已全部完成,审计资金总额1.2亿元,查出各类违规金额1660元,提交有情况、有分析、有意见和建议的利用外资综合报告18篇,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如针对卫生发展、结核病控制等项目存在的没有完成计划指标、配套资金到位不足、管理费超支、上级项目办和财政部门下发物资分割单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了层层落实责任,搞好项目管理,确保配套资金到位,充分发挥国外援贷款项目作用等整改意见,得到采纳。

(三)、切实抓好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审计和省属重点中学审计。按照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在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审计中,全市审计机关抽调了52名审计人员,组成12个审计组,以财政部门为基础,有选择、有重点地延伸调查了教育局、计委等职能部门24个,抽查了学校等用款单位130个。总的认为我市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比较规范,但仍查出违规金额1053万元,主要问题有:管理不规范、改变专项资金用途、有的项目未按规定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和公开招投标、配套资金未落实、危房改造资金安排分散重点难以保证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局向省厅和市政府提交了审计综合报告,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办第20期《每周要情》以“应加强对转移支付教育资金的监管”为题,摘要刊载了审计报告的内容。全市10所省属重点中学审计正在进行,主要是监督教育收费的收入、管理和使用情况,重点查处学校乱收费加重群众负担的问题。

(四)、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审计取得好成绩。全市共完成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审计31个,审核投资总额7050万元,核减工程款1159万元。其中市审计局开展的市政府搬迁工程3个子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送审金额2183.6万元,核减420.4万元,核减率达19.3%。市本级和11个县(市、区)审计局安排的25条县乡公路建设项目审计正在进行,审计人员不辞辛苦,深入现场,从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认真进行审计,以实际行动服务基层,服务农民。

5、尽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今年来,市本级在编制少、任务重的情况下,顾全大局,先后完成了3项市领导交办的重要任务。其中有:市纪委到我局抽派3人,历时1个多月,协助查处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的经济大要案工作;市领导临时交办增加的XX华明电厂财务收支及厂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长期抽派1人,协助有关部门从事企业改制工作等。

科技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篇4

一、强化审计监督,在服务经济建设上作文章

依法审计,是《审计法》的客观要求,也是审计监督的基石。乐平市审计局注重围绕党委、政府的经济工作中心,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为乐平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注重抓好财政审计。该局始终将同级审作为统揽整个审计业务的“重头戏”,紧紧抓住公共财政收支这条主线,监督深化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等改革措施的贯彻实施,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市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整改建议。2004年,全市建言献策活动中该局在还专门就全市财政问题提出了三条合理化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向人大提交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均得到市人大常委会的肯定。

深入开展专项调查审计。2002年以来,该局组织力量,先后对减轻农民负担、计划生育经费、社会保障基金、水利经费、扶贫资金、农业开发资金、房改资金等46个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项目进行了专项调查审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其中14个项目的专项审计报告得到市政府的重视并批转下发。减负专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4条建议,被市政府采纳实施,有效地控制了农民负担增长势头。

努力探索经济责任审计途径。该局认真贯彻“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工作方针,在完善、规范和提高上下功夫。第一,实行任中审计。对任职时间较长或经济活动量较大的单位安排任期中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第二,实行先审后任。对社会反映较大,群众举报较多,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导致财政吃紧单位,在调整干部时推行先审后离任。第三,实行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性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对单位较小,经济往来较少的单位,充分利用常规性财务收支审计资料和证据,不进行重复审计。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近几年来,该局先后对45个单位开展了离任后的审计,20个单位进行了任中审计,同时起草了《乐平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为组织部门考察、任用干部,提供了依据。

积极搞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为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的培养,该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即聘请专家授课指导,又选派审计人员到南京审计学院学习深造,同时鼓励大家自学成才。目前该局已有1名同志通过了全国注册造价师考试,为搞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打下了良好基础。该局领导注重引导审计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审计新方法,尤其是在审计工作中重视发挥计算机审计的辅助作用。全局审计人员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基建辅助审计,借助电子表格软件制出的工程预决算表、材差分析表模板,有效提高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工作效率。

二、夯实基础建设,在提升工作水平上下功夫

“人、法、技”建设是审计机关的基础建设,加快“人、法、技”建设是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根本保证。乐平市审计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审和科技强审,有力地推动了审计工作的新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审计队伍建设。首先,抓学习。严格落实每月两次学习制度,组织审计人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党的方针政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审计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其次,抓培训。一方面,坚持将培训和审计业务工作一起抓,舍得花时间、舍得花经费、舍得抽骨干,采取集训、自学和外派学习等形式,有计划地实施培训,为人才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同时,给予重奖。对获得中级以上资格证书的同志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目前,该局获得审计师、会计师资格7人,高级审计师3人。第三,抓培养。建立和完善人才竞争机制,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积极推行竞争上岗,把工作能力和业绩作为识人、用人的根本标准。2002年以来,共提拔4位副科以上干部,2位副局长,2位副主任科员,同时有5名同志竞争到股级、副股级岗位,大胆激发了审计人员的上进心和工作干劲。

坚持依法治审,切实抓好法制建设。该局认真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国家审计署颁布各项法令和法规,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同时,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审计知识,增强审计人员严格执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有效地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防范了审计风险。在“四五”普法中,该局被评为全市考核验收达标单位。

坚持科技强审,切实抓好审计手段的现代化。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近几年来该局先后投资10多万元,添置了15台电脑,1台笔记本电脑,2台打印机和1台复印机。重视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开发,实现了内部网的互联,抓好了基建辅助审计软件、审计台账与统计报表处理系统软件的应用,建立了人事、工资、被审计单位资料等方面数据库,构建了信息共享的平台。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先后举办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辅助审计和审计业务知识竞赛,提高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目前,全局大多数干部能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工作,在全省公务员计算机应用考试中通过率达到100%。

三、加强廉政建设,在树立良好形象上求实效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强化审计监督力度,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保持廉洁从审的有效手段。为此,该局注重在“三抓”上下功夫、求实效。

抓教育。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不断提高全局人员的廉政意识,始终做到警钟长鸣。要求大家自觉做到“三个一样”,即在外地审计与在本地审计一样,就地审计与送达审计一样,领导在与不在一样。由于各项措施得力有效,全局审计人员多次婉言谢绝了被审计单位的宴请和红包,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称赞和群众的好评。

抓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局领导严守“八严禁”和审计纪律“八不准”,自觉做到廉洁自律。在人事任免、大项开支等方面,集体研究决定,不搞“个人说了算”。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审计一线,调查研究。积极开展“一帮一”帮扶活动,专门拿出资金用于扶贫点修公路、建养猪场等,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该局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市包村帮扶工作先进单位。

科技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篇5

一、职能调整

(一)取消已由省、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调整对社会审计机构审计业务质量的监督范围,不再核查社会机构对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以外的单位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

(三)加强对经济责任、关系国计民生的资源能源、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资金、境外市属国有资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职责。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审计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维护社会稳定,拟订有关规范性文件,拟订全市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专业领域审计工作规划和年度审计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领导、协调监督本级和县区审计机关的业务。

(二)主管全市审计工作;负责对市级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维护财政经济秩序;对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和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的结果承担责任,督促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

(三)直接审计下列事项,出具审计报告,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做出审计决定或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建议:

1.市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市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

2.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市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3.使用市级财政资金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

4.市政府投资和以市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

5.市属国有企业和地方金融机构、市政府规定的市属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

6.市政府部门、县(区)人民政府管理和其他单位受市政府及其部门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

7.审计署、省审计厅授权审计的中省属驻宝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市级审计机关审计的其他事项。

(四)向市长提出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向市政府报告对其他事项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情况及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向市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

(五)按规定对市管领导干部及依法属于市审计局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六)组织实施对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执行情况、财政预算管理或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七)依法检查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督促纠正和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依法办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提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省政府裁决中的有关事项。协助配合有关部门查处相关重大案件。

(八)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

(九)与县(区)人民政府共同领导县(区)审计机关。依法领导和监督县(区)审计机关的业务,组织市、县审计机关实施特定项目的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纠正或责成纠正县(区)审计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做出的审计决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协管县(区)审计机关负责人。

(十)指导和推广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组织建设全市审计信息系统,组织计算机审计和审计管理专业培训。

(十一)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审计局设12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机关会议的组织和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文电、机要、档案、、保密、接待、计划生育、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后勤服务、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审计系统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拟订全市审计工作规划和年度项目计划,汇总编报审计统计报表;负责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协管县区审计机关负责人有关事项。

(二)法规审理科

负责审计工作规范性文件的拟订工作;负责审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政策咨询工作;组织对全市审计机关业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复核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移送处理书等审计结果性文书;负责组织审计处罚的听证工作;组织对机关审计项目质量稽查和结果评估;承办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三)内审管理科

组织对市管辖范围内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指导、联系市内部审计协会工作;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调研和培训、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认证工作;指导和推广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组织建设全市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组织计算机审计和审计管理专业培训。

(四)财政金融审计科

组织审计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起草向市政府和人大的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及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审计县区政府预算的执行、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市属地方金融机构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开展相关专项审计调查。

(五)行政事业审计科

组织审计市级有关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使用市级财政资金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审计市级主管部门及县区政府管理的科教文卫计生等专项资金;开展相关专项审计调查。

(六)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科

组织审计市、县区人民政府管理的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林业、水利等农业专项资金、资源能源、土地和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开展相关专项审计调查。

(七)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一科

组织审计市政府投资和以市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监督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的合法性;对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有关的设计、施工、监理、供货、中介等单位的收支活动进行调查;开展相关专项审计调查。

(八)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二科

组织审计市级交通运输、住房和城市建设部门的财务收支;组织审计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开展相关专项审计调查。

(九)企业审计科

审计市属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开展相关专项审计调查。

(十)社会保障审计科

负责审计由市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和受市政府委托管理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基金及经办机构的财务收支;审计各项社会福利、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捐赠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开展相关专项审计调查。

(十一)经济责任审计处

指导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组织对市管领导干部正职和依法属于市审计局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承担市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十二)审计处

市审计处是省审计厅驻宝的派出机构,主要承担国家审计署和省审计厅授权的下列审计事项:中、省属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审计;负责审计中、省属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使用部、省级财政资金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和专项资金;开展相关专项审计调查。

机关党的机构按规定设置。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四、人员编制

市审计局机关行政编制64名。其中:局长1名(兼任审计处处长),副局长3名,总审计师1名,审计处副处长1名(副处级),经济责任审计处处长1名(副处级),科级领导职数22名(含监察室主任职数1名)。

五、其他事项

县(区)级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管理,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党委为主的体制。县区党委在任免、调动、奖惩县级审计机关正职和副职负责人时,应事先征求市审计局的意见。市审计局要协助县区党委加强对县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的考察了解,经常反映情况,主动提出领导班子配备、调整的建议。

科技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篇6

1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

该科同志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及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全体同志始终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在思想上积极构筑抵御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化、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一切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2认真履行职责,高质量完成各项审计工作。

两年来科室工作在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完成审计项目43个,查出违纪违规金额逾两亿元,2010年被市局评为目标管理先进科室。市本级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在市人大常委会上受到好评,常委会对审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市审计局认真履行职责,在维护财经秩序、加强廉政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审计报告内容翔实,反映问题客观实在”。此次预算执行审计的整改工作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的重视,截止2010年底,整改工作已基本到位。

3精心组织,全力协调,全面完成全市政府性债务审计。

2011年春节过后,国家审计署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规模宏大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这次审计意义重大,影响空前,市局领导高度重视,精密部署,作为牵头科室,该科既要全力配合省厅债审组的工作,又要加强与市政府、市财政的联系,还要组织与协调全市十个县债审组的审计、信息及指导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科三位女同志精心组织,全力协调,和其他参审的同志一起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精神,任劳任怨,做到上传下达保信息畅通,理清思路保数据准确,创新方法保报送及时,严格审核保审计质量。

4服务和谐社会,创新审计理念。

审计过程中,紧密围绕服务和谐社会,在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特别注意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财务制度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使被审计单位由被动接受审计到理解审计、感谢审计,如在对某同志任某单位领导期间经济责任的审计中,既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合理的建议,也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审计处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处理结果非常感激,该单位领导表示今后一定要请审计部门多多指导,以规范单位的经营管理。

5提高审计技术,规范审计业务。

尽管该科三位都是女同志,但在审计工作中,克服来自家庭等方面的困难,刻苦钻研审计新技术新方法,所有审计项目均使用计算机,基本做到了无纸化审计。在对某单位2007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时,运用ao审计软件,查出挤占专项资金、少交税费、少计固定资产、利用无效票据报账、少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未及时上缴财政等问题,在全省审计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6提升审计质量,加大审计力度。

该科虽然人员少,任务重,但大家对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却充满信心,面对繁杂的业务,全科人员克服项目多、任务重的困难,经常加班加点,基本做到了上班时间正常审计,对每一个被审计单位都做到审深审细;休息时间则学习审计业务,整理审计资料,撰写审计报告。在确保完成审计项目的前提下,确保审计质量,加大审计力度。

7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从审。

该科三位女同志审计时以自己特有的细心,认真对待每一个审计项目,注重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形象建设,始终把廉政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严格遵守审计人员守则和各项廉洁自律规定,从不接受被审计单位红包,在市内审计时,从不在被审单位用餐,从来没有违反廉政纪律的行为,使审计威慑力得到了提高;在审计实施中,以自己特有的细腻,广泛听取被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审计方法,提高监督与服务质量,积极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加强交流,增进理解,使审计部门能够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审计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科技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篇7

一、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的必要性

2011年《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全面推进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探索和推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审计的组织方式和审计方法。在2012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又作出强调,要改进经济责任审计方式,积极推进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根据上述精神,全国各地省、市级审计机关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江西省审计厅2013年也在新余市和吉安市首次试点开展市委书记、市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为地市级审计机关开展“同步审”工作提供了经验。2012年吉安市出台了《吉安市2012~2016年县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划》,把同一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在同一年列为审计计划后,吉安市审计局紧跟形势发展,积极探索实践,2013年也首次在新干、峡江两县开展了县委书记、县长任中经济责任同步审实践。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是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从党委、政府职责分工来看,两者对经济工作都有管理职能,对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都负有责任,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党委对经济工作发挥核心领导作用,重大经济决策多由党委作出,政府主要负责执行和日常管理。以往我们仅仅对政府主要领导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并将所有的经济责任归于政府,这是不全面、不客观的,也是不公平的。由此,为了准确、全面、科学的考核、评价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的经济责任,使两位主官对同时在任时发生的经济问题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有个清醒的认识,有效解决领导干部在承担经济责任中的推脱扯皮、审计评价过程中的讨价还价现象,同时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审计,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的做法

(一)审计程序或步骤

1.制发审计告知函。在2013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确定后,市局以函的形式分别制发了“关于告知2013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的函”,告知了两位主官和县委、县政府,重点告知了审计的依据、审计内容和大致审计时间。

2.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统一制定了对两个县的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工作方案。方案统一明确了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重点、工作要求和大致审计实施时间。明确了采取同步审计的方式,组成同一审计组,在同一审计期间,同时对书记、县长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明确了分别送达审计通知书,分别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分别征求意见,分别出具审计报告和提交审计结果报告。明确了审计组组长由局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经济责任审计科负责人担任,由经济责任审计科牵头,审计组组成人员结合债务审计、财政收支管理审计和有关专项资金审计由全局统筹调配等内容。

3.审前调查。审前调查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召开了两场座谈会。分别是与被审计对象、县委县政府领导座谈和与拟定要审计的部门负责人座谈。通过座谈会形式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取得联系,与审计涉及的相关部门进行对接,确定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总协调人及各部门的联络人员;二是初步了解掌握书记、县长任职期间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及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从调查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中进行分析,确定审计重点;三是明确了下一步现场审计的有关事宜。通过做这三件事,达到了审前调查目的,为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4.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根据审计工作方案和审前调查了解的有关情况,编制了书记县长同步审审计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体现了书记县长同步审的特点,即虽然是两个项目,但把书记县长审计的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及审计重点反映在一个方案中。审计组下设了5个审计小组,分别是综合审计小组、财税审计小组、城乡建设审计小组、土地环保审计小组和民生审计小组,各小组设小组长和主审,对分工内的审计任务负责。综合审计小组负责协助审计组长协调组织审计工作,组织现场审前调查和审计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草拟审计通知书,协调审计组成员之间的业务联系,草拟审计组审计报告及征求意见,代拟审计结论性文书,参加对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领导同志进行审计访谈,负责审计组的现场调度,审计现场工作量的考核,对审计组执行审计纪律的监督检查,审计项目质量部门复核等。并负责审计县委县政府两办、统计、国资、商务、发改等单位。财税审计小组负责审计财政、税务、园区、城投等单位。城乡建设审计小组负责审计城乡规划建设、房管、农工部、发改以及重点项目工程。资源环保审计小组负责审计国土、环保、工信、水务等单位。民生审计小组负责审计民政、人社、教育、科技、卫生及民生工程目标责任完成情况。

各小组必须在现场完成审计取证手续,做好审计工作底稿、起草审计小组分报告和审计归档工作。

5.下达审计通知书。审计实施的三天前我们分别制发书记、县长审计通知书并分别送达了审计对象和所在单位。通知书同时分别主送县委书记并县委和县长并县政府。

6.组织召开审计进点会。审计进点会分别在两个县召开,由审计组组长主持。邀请市委组织部分管干部监督的部领导到位指导,市审计局局长、分管局长,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县委、县政府办主任以及县直有关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审计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上审计组副组长宣读审计通知书;市审计局局长、市委组织部领导分别讲话,说明审计依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的重要性及相关要求等;县委书记、县长分别作了表态性发言;县委领导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表态性讲话。

7.审计公示。

8.审计访谈。审计进点会召开以后,利用了两天的时间,审计组长(提问)和副组长(记录)对县委常委、两办主任进行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就是审计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审计内容。访谈采用背靠背式逐个进行不对外公开的方式进行。访谈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了解了两位主官的经济工作的有关情况,二是让有关领导有机会反映情况,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规避审计风险。

9.审计实施。两个项目从进点到撤离现场分别用了30天和25天的时间,各审计小组紧扣审计实施方案,突出重点,在充分总结书记、县长取得的业绩的同时,重点在贯彻执行上级方针政策、重大经济决策、财政财务收支、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政府性债务等方面发现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取得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第一手资料,为撰写审计报告,正确评价和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阶段,各审计小组完成审计取证单、审计工作底搞及小组分报告的编制工作,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责任界定意见及责任界定依据。

10.撰写审计报告,征求意见。(1)提交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初稿。审计组在综合梳理、分析各小组的审计结果后,起草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初稿,先行就初稿内容与两位主官进行沟通,进一步核实情况。(2)提交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在听取两位主官意见和对“报告初稿”反映情况进一步核实、完善后,出具正式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再正式征求两位主官及县委县政府的意见。

11.项目审理。(1)审计组内部复核。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组内部实行了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各审计小组长对分工内的审计取证进行复核签字,审计组长对各小组提供的审计工作底稿和分报告进行复核签字。(2)审理机构现场跟踪审理。现场审计后期市局审理机构到审计现场重点就审计组执行审计方案、获取审计证据、编写工作底稿、对问题引用法律法规定性、责任界定等影响审计质量的重点环节和内容进行重点跟踪审理,并对审理发现的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3)审理机构全过程审理。审计报告代拟稿出来后,审理机构对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进行审理。(4)提交审计业务会议研究决定。

12.出具结论性文书。根据审计业务会议研究结果,出具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报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送市委组织部等相关单位,并送达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抓好整改落实。

(二)审计内容和责任界定。

审计内容的确定和责任界定,主要是以“两办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的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经济工作职责为依据。

1.审计内容。

(1)县委书记侧重于“决策”。即贯彻执行有关经济法律法规,中央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研究决定重大的经济事项;制定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和管理有关经济活动,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把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组织、领导、协调和督促政府执行县委做出的决策;上级党委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经济工作责任目标、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要求完成的经济指标执行情况。所以把书记在经济决策方面、经济监管方面、经济效益方面、个人廉洁情况等作为书记审计的重点内容。

(2)县长侧重于“执行”,即组织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和执行县委的决定,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所以对县长的审计,重点抓具体执行层面的情况和问题。把贯彻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中央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县委的决策部署,研究制定有关经济工作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和管理有关经济活动,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重大经济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政策、土地政策、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卫生、惠农等民生政策等);财政收支和财政管理情况;政府债务的举借、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大投资项目、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管理情况;城乡规划和城乡建设情况;对直接分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上级党委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经济工作责任目标、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本级党委要求完成的经济指标执行情况;本人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等作为审计重点内容。

3.责任界定。

根据两办《规定》,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应当承担直接责任、主管责任或领导责任。在县委书记、县长同步审计责任界定的具体操作上主要是根据其经济工作职责和审计内容进行分析后确定:

一是对书记、县长签发的文件或直接批示办理的事项出现的问题,一般界定为直接责任,如县委书记签发以党委名义出台并执行的与国家政策相背的政策,县委书记承担直接责任,县长签发的抄告单抄告事项违规,县长承担直接责任。

二是由县委书记,县长主管的事项,一般界定为主管责任,如县长主管审计工作,对政府投资审计不作为、弄虚作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问题承担主管责任。

三是对书记县长不直接分管、也未作出具体批示,但在政府管理职责范围内出现的普遍性问题,一般界定为领导责任。

四是对政府(县长)在经济工作出现的问题,县委书记有监督不到位责任,均应界定为书记的领导责任。

五是对书记、县长任职时间不同步责任界定问题。同步审实践中,我们碰到了县委书记任职前一直在该县担任县长,前任书记调走后接任书记职务,但此时没有安排新任县长,故其一直兼任县长一职到新任县长来县为止,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其兼任县长期间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报告中单独进行了反映并区分情况以县长身份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同时还要以县委书记身份承担领导责任。

六是有些问题责任界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当前县级政府普遍存在财政列收列支虚增财政收入问题,按正常决策程序,财政收支预决算均要通过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书记和县长都负有责任,但实际上是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不切实际,为了考核需要县里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何来界定责任值得研究。

三、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的经验

(一)创新审计思路、改进审计组织方式方法,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在这次党政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工作中,坚持了统筹兼顾,整合审计资源的原则,提高了审计效率。在项目的组织实施上,树立经济责任审计全局思路,整合审计力量,从县级审计机关抽调业务骨干,整合其他业务科人员,通过科学安排统一组织,把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与对下级政府财政决算审计、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有关专项资金审计进行有机结合,尽量避免重复进点,实现一次进点分别报告,完成审计的无缝对接,切实提高审计工作效能。同时大力转换审计成果,切实发挥各专业审计成果为经济责任审计采用的综合效用,也为县级审计机关培训了业务人员。

(二)从书记、县长职责的相关方面把握审计范围,有利于确定审计内容。这次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我们坚持以书记、县长经济权力运行轨迹为主线,紧扣“经济责任”,把握“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方面,充分考虑审计涉及事项与书记、县长经济权力和经济责任的相关性,据此在确定审计内容上重点关注其负有经济责任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和重要事项。凡是与书记、县长经济责任无关的事项,一般不予涉及,凡是与经济活动无关的事项一般不涉及,凡是与书记、县长直接分管部门以外的单位内部财务收支的一般不涉及,充分体现中央两办《规定》的要求。

(三)从书记、县长经济工作的宏观方面把握审计内容,有利于突出审计重点。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下,县级党委、政府的经济职能比较独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兼有重大事项决策和经济事项运作的双重职能和权力,在落实相关政策等方面更加直接、更加具体。依据其经济工作特点从宏观方面把握审计内容,从而确定审计重点,显得尤为重要。本次审计重点把书记、县长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情况,重大决策事项的程序及效果情况,重要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执行财税政策、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政策、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卫生、惠农等民生政策、政府债务情况,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情况,节能减排情况,重点工程建设运营情况,兑现为民办实事情况以及书记、县长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确定为审计重点内容就体现了审计内容的宏观性。

科技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篇8

近年来,区审计局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坚持“依法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二十字方针,全面贯彻“人本审计”理念,不断加强审计机关文化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审计机关凝聚力、提高审计队伍战斗力和扩大审计工作影响力,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当地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一、突出“态度、责任、奉献”,构建审计核心价值观

XX审计长在20__年新任新任公务员培训上指出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为“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自开展审计文化建设年以来,博山区审计局把“感恩就是奉献,责任就是成长”作为审计文化的核心内容,有力地引导审计干部努力拼搏、创新创业。在工作中强调审计人员将审计作为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事业来对待,要具备优良的从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严守工作纪律,提升胜任能力。工作中要锤炼依法执审、诚实守信、正直坦诚、勤勉尽责、保守秘密的职业品格,严格遵守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和其他廉政规定,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在工作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从事审计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自开展审计文化建设年以来,该局坚持每周一的“审计论坛”制度,集中学习政治理论和专业审计知识。购置政治、经济、审计、法律方面的书籍开设审计图书角,开展以“书香机关”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打造“道德讲堂”将责任与感恩渗透到每名审计人员心中;积极参与全市审计业务能力大赛,取得团体成绩也在全市区县排名中位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二、倡导“民本与发展”,打造文化强审新思路

围绕全区工作中心,自觉地将审计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深化审计工作科学转型,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和科学理财,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当好“经济卫士”、“政府谋士”。高度重视党委、政府关注的项目,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主要工作做法是:一是加强预算执行审计,努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开展20__年度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共安排区财政局、区地税局、区园林局、区农业局等部门预算执行审计7项,并努力将绩效审计贯穿于财政审计全过程。二是加强政府投资审计,提高财政投资效益研究出台了《博山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办法》等一系列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的制度和措施,规范了政府投资审计行为,对12项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全市投资审计暨扩内需审计现场会在我局召开。三是树立民生审计观,始终把关注民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始终把关注民生作为工作的重点,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突出专项审计调查,将全区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专项审计调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自6月份开始,我局组织审计力量集中开展了“扩内需、保增长”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

科技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篇9

关键词: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审计;问题成因;对策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其受托责任关系设立产生的内部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审计全覆盖过程中,内部审计既是管理权延伸的需要,也是外部的需求。随着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国家法律、国家法规、部门规章、行业准则等日益完善,内部审计正在由传统的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内审角色也由经济警察向保健医生转换。了解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准确把握内部审计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单位内部审计路径,构建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的现代内部审计模式,对促进农业科研单位依法内部治理、完善内控、防范风险、提升效益、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1内审机构不独立,职能作用难发挥

独立是最能反映审计本质特征的精神元素,也是审计生存立身的基础,没有独立性的审计行为,就无法得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1]。由于机制体制的关系,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天然地存在着依附关系。据公开的官方网站查阅统计,除港澳台外,全国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加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拥有省级以上农业科研单位32个,其中,没有独立设置内审机构的有26个,表现为内审机构或与纪委监察机构合署办公,或与财务、资产机构合署办公,还有不设内审机构的。例如,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内部审计机构设立27年内,变更机构名称6次,4次与纪委、监察、人事部门合署办公,时间长达13年。内审机构设置不独立、边缘化的内审环境,导致内审人员资格、待遇、岗位职责很难保证,保证不了内部审计项目的独立性,就会出现标准不一,甚至出现领导的心情就是内审人员的心情,领导的想法就是内审的计划等情况,内部审计为单位的保值增值作用大大削弱。另外,内部审计做事没有制度,有制度也不执行,违纪违法成本低现象经常出现,导致内审目的不明确、职责不清、质量不高,很难体现内审工作的客观性、独立性,往往使内审工作处于尴尬的境地。

1.2内审制度存在短板

没有成熟的历史事实,便不会产生成熟的思想理论[2]。内审制度也一样,内审制度是审计工作的标尺。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接触的有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单位内部的规章、办法,以及内审业务层面的准则等。一些单位在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时,较宏观地直接采用意见套意见的做法,操作性不强;单位层面治理缺失,预算、资金的周转率、存货的管理等约束标准、规章少;农业科研单位的微观操作性实用的财务收支、科技项目、基本建设、经济责任等内部审计制度缺失,使内审制度达不到全覆盖,导致内部审计标尺不准,方向不明,内审制度根基不实、不稳。

1.3内审质量难保证

1)方式简单,内容单一。一是多数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仅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基建维修工程审计、科技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审计等合规性审计,依旧没有跳出财务做审计,方式简单,内容单一。二是财务监督代替审计监督。科研单位内部稽核制度缺失,对财务图章、票据等监管不严,“只管钱,不管事”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是管理越权,物资采购、建设项目合同标的不清,职责不明,对内部单位的科研经费使用、经济责任审计停在表层。四是只接触科研资金,不接触科研项目。申报科研项目经费重复,“科研圈钱”现象时有发生。五是内部审计以传统手工审计方式为主,没有与时俱进采用计算机审计、互联网审计等新技术。六是审计报告总结概括不够,综合分析不透,审计建议针对性、建设性、操作性不强。

2)整改工作表面化、碎片化。内审机构提出的理顺关系、分清责任、各司其职等内控制度意见建议,在农业科研单位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过程中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同样的存货、收入等内控缺失问题,内审机构多次提出,社会审计也提出,直到政府审计提出之后,才引起科研单位的注意。多数科研单位内部审计只对被审计部门做出责令冲转或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责令期限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归还原资金渠道等内部审计处理,处罚过轻。有些单位审计报告虽已下达很长时间,但单位整改报告却不能及时上报,即使上报,也是措施不实、轻描淡写,不被重视,内部审计部门也不去主动抓细、抓实、抓深。后续审计没有开展,内部审计只重视审计过程,而轻视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内审效果不好,虽年年审计,但问题依然存在。

3)依靠外审,注重他律。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表明,内因是事务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上审下的审计模式,带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含义。政府审计法律刚性强、权威高,同时,社会审计具有经济鉴定作用,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法律效力。科研单位依靠外审,注重他律的经济外部性监督约束,虽然对农业科研单位在科技项目立项、结题、验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审计力量毕竟有限。距离农业科研单位基础性、源头上最近的内审,由于其法律效果弱化、认可度低,科研单位不够重视,其效用没有发挥出来。科研单位只关注科研项目经费、成果、论文等,忽略了单位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因内部审计人员的慢作为、不作为,促使内审监督形成了“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下级不敢监督,事后监督晚”的局面。

1.4内审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1)错位的内审角色。依托在纪委、监察、资产、财务等机构的内审部门,与这些机构“同吃一锅饭,共混一个圈”,作用难以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内审机构负责人、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职业道德等仅停留在查办案件上,内审人员难免会扮演经济警察的角色,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不是越位,就是缺位,导致内审人员常常去充当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结题财务助理的角色或参加基建维修项目的验收等经营管理活动,这种经营活动本应由相应部门和人员去做,处理不好,难免会充当“和稀泥”的角色,种了别人的地,荒了内审自己的田,造成内审人员可有可无,内审质量难以提升的局面。

2)内审人员门槛低、人员少、专业性不强。内审工作是一门多学科的业务,需要复合型的内审人员。农业科研单位的内审人员多数为从财会部门转来的人员,一般单位有3~6人,法律、经济、税务、基建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少,形成了专业性较强领域的审计工作难以开展,审计效果不佳的局面。有的农业科研单位在内部招聘时,财务岗位门庭若市,内审岗位则门前冷清,甚至多年闲置。

3)内审业绩考核显尴尬。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审计考核机制不畅,制约了内部审计部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例如,在单位全员考核中,内审人员的业绩由单位被审计人员去考核,考核成绩总是不理想,常常出现内审工作在单位考核名次靠后,但在内审行业协会名次靠前的情况。能够帮助单位防患于未然、事前控制的内部审计,往往出现“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内审保健医的价值得不到一致的认同。

2做好内审工作的对策

2.1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内审机构及职能

1)定内审机构。农业科研单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尤其是《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第三条的规定,即“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2)定内审职能。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审机构是在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之下开展工作,并向其报告内审工作情况。内审机构只有具有独立性,其职能才能明确,科技项目、基本建设、经济责任、内控制度等都是内审机构职责所在,只有知道“干什么,为什么干,怎样干”,才能更好地结合单位实际做好审计工作。

2.2提高速度,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1)提升内审法规层次。建议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由部门规定上升到法律层面。农业科研单位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全覆盖的审计意见及内审行业准则等,加强内审工作,确保内审工作质量,防范内审风险,提升内审效果。

2)制定实用的规章、办法,补齐制度短板。制定有筋骨的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内审工作走在“红线”,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例如,制定单位层面的预算、财务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等内控制度;制定单位内部审计业务层面的工作制度,项目管理、经济责任和内审准则,以及职业道德、内审考核办法、内审工作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相关规定、办法。

3)落实内部审计制度。要让内部审计工作深入扎根到国家纳税人层面,落实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切实解决内审制度“有没有、好不好、实不实”的问题,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2.3完善内审考核机制,抓好队伍建设

1)完善内审考核机制。改变内部审计混合考核的模式,在单位内部建立相对独立的考核机制。例如,采取内审人员由上级审计机关垂直管理的方式,对内部审计进行考核,以体现内审工作的客观、独立[3]。

2)完善内审人员结构。招聘法律、经济、管理、基建、会计、审计等相关专业人员,定编、定岗、定人员进入内审岗位。内审人员不足时,可以根据需要,临时聘用相关专业人员,以适应内审事业多学科发展的需求。通过自学、培训等方式,使内审人员取得岗位资格证书,以及审计师、内部审计师等资格,完善内审人才结构。另外,要推行职务不相容制度,避免财务、资产等部门人员兼职从事内审工作。

3)抓好内审队伍建设,找准调整方向。以内审的职业精神为突破口,抓好内审队伍建设,提高内审人员的技能,逐步从单位的经济警察向单位的经济保健医转变,实现内审队伍由杂牌军向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型。

4)提升内审人员审计的理论水平。通过参加省内审计协会组织的培训、单位根据需要派出学习、自学等方式,多渠道提升内审人员理论素质。理论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理论与实务,以及内审法律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内审准则规范等内审理论及其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内审理论知识,可以提升内审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强化沟通表达能力、倾听说服能力、规划能力、激励能力、关注结果能力;转变传统单一的内审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的多思维方式[4]。

2.4扎实有效,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1)拓展内审内容。由管钱、合规性为主的项目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基建维修审计等向以管事、风险性为主的内控制度审计、效益性审计、风险管理审计转变,让审计内容“接地气”,让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被审计事项真相,以及资金的效益、整改措施等一目了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先行先试与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区分开,把推动科学事业发展的无意过失同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区分开[5-6]。坚持审改同步,堵塞管理漏洞。

2)完善内审的方式、方法。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应进一步创新内审制度,明确科技项目等审计的范围、目标、任务、时间、进度等,由传统的审计方式逐步向计算机审计、大数据审计、互联网审计等新的审计技术转变。

3)内审沟通体现真诚。要真诚坦荡,与人为善,敢于说真话实话,对被审计单位要尊重理解,能够虚心地听取其意见,说话要讲究原则和分寸,做到以理服人。学会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人,在沟通过程中,思路清晰并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素养[7-8]。

4)搞好分工与协作。全力做好内部审计监督工作,不断加强内部审计自身建设。结合党的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职业道德规范和内部审计准则,将内部审计工作与纪委、监察等部门紧密结合起来,分工不分家,努力打造内审成果转化合力[9-10]。坚持依法用权不任性,廉洁“底线”不能越,坚持问题导向,不做老好人,切实保障内审行为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5)有效用好内审报告。在单位内部治理中,实行审计公告制,打通审计信息共享渠道,利用好内部审计报告,做到理顺关系、强化内控、开源节流、防范风险,缩短内审与内控制度、科技项目的距离,发挥好项目资金效益,在科研单位中确保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一盘棋”、共同向前的局面,为农业科研单位增强信心和力量。

综上所述,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内审工作产生问题,既有机制体制的原因,也有单位内部审计自身发展滞后的原因。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关键,根植于制度建设是做好内审工作的保障,优化审计质量是内审工作的根本,带好内审队伍建设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前提。

3参考文献

[1]湖南省审计厅课题组,唐会忠.构建国家审计职业精神[J].中国审计,2010(9):32-33

[2]付小红.中国话语要有正确的开启方式[n].光明日报(理论版),2016-12-14(14)

[3]邱高松.治理视角下高校内部审计的创新定位与实现路径[J].中国内部审计,2017(2):36-39

[4]崔发轫.提升内审工作质量的几点思路[n].中国审计报,2017-03-29(8)

[5]尤雪英.从全球视角看内部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完善[J].财会月刊,2016(19):62-64

[6]潘德宝.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6(11):47-49

[7]崔君红.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刍议[J].中国农业会计,2013(11):29-30

[8]任建敏.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12):79-80

[9]周潇.科研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07(7):125-126

科技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篇10

本人就任审计局长来,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团结和带领审计一班人认真履行审计职责,树廉政意识,加强廉政建设。围绕我区2012年工作中心,经局党组研究确立了今年的审计工作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审计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免疫系统”功能,在实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奋战三年,再造双塔”的目标中充分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并制定了以“创新审计监督、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关注民生、资金问效、权力问责、监督有力、处罚有效”为目标,全面提升审计监督水平。一年来,经过我本人和全局干部一起努力,使审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现述廉政如下:

班子廉政建设情况

年初以来,局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民主,经常与干部沟通、交流,特别是在重大决策或涉及干部切身利益以及在选人、用人上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强化廉政建设,不断完善局内规章制度。

一、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行为,促进廉政建设

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制度,健全长效机制。我局从健全监督机制入手,先后建立健全学习教育机制,把干部作风教育纳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建立健全作风监督机制,强化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和质询问责等监督制度。建立健全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机制,将干部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岗、到人。建立健全工作规范机制,特别是健全目标考核、议事决策、公务接待、值班、财务、实物管理制度;完善了《审计人员廉洁从审若干规定》、《关于审计组廉政责任的规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审计回访制度》,并与股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通过完善制度,对我局干部作风建设各个环节做出明确规定,有效地促进了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正规化发展。

强化班子廉政建设,用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在制度建设上,审计局领导班子提出“管事先管人,管理靠制度”的治局理念。把制度建设摆在了机关建设的首位。通过制度建设,使审计执法更加科学、规范、严密,提高了审计质量,规避了审计风险,防止了以审谋私,促进了廉政建设。

二、聘请特邀审计监督员,向监督员“问计”、“问谏”、“问诊”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审计机关及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对审计机关的外部监督作用,6月11日上午,我局面向区直机关聘请了特邀审计监督员,通过聘请的监督员加强审计工作外部监督、促进审计局自身廉政建设。今后审计工作中,在机关建设上、队伍建设上向各位监督员“问计”;在谋划审计科学发展方面向各位监督员“问谏”;在制约审计发展的症结问题向各位监督员“问诊”。

三、强化学习教育、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免疫力”

年初以来,局班子成员以上党风廉政教育课的方式,认真学习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试行)》、和党的十七大报告及科学发展观。通过不断学习、强化廉政教育来提高班子成员自身“免疫力”,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一年来,我局领导班子民主、团结、清廉、高效。全局干部在班子的带领下,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积极探索审计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存在不足: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审计技术手段与审计署提出的人、法、技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一些部门的审计监督力度还需加强。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会逐渐克服困难,改进不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取得工作成绩,为我区经济健康发展和廉政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个人廉政建设情况

一、树立廉政意识遵守廉政纪律

二、强化廉政建设,打造一支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

一年来我始终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一支廉洁高效的审计干部队伍作为大事来抓,从加强学习,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加强廉政教育等方面入手,使干部队伍素质有了极大提高。

首先加强全局干部政治业务学习,采取集中学习或局党组确定学习科目的方式,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审计工作中去,增强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通过对审计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的审计执法监督水平,

其次是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纪律,树立廉洁从审意识。年初的干部大会上提出了审计工作要严格按审计程序办事,认真执行审计署提出的“八不准”。对审计的“入户”、“出户”时间、时限都做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提出要树立服务意识,不在被审计单位吃饭,不以审谋私,并制定了相关措施,使审计干部形象有了较大提升,同时审计威信也得到了很好的树立。

三、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审计机关新形象

年初,我在全局廉政建设大会上提出:工作作风首先是领导带出来的,要求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其次是锤炼出来的,要求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勤学苦练;三是激励出来的,局里将制定一些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四是逐渐培养出来的。一年来我们围绕“廉洁从审、防微杜渐、修德律己、求真务实”廉政理念,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提高了审计干部廉洁执法意识,树立了审计机关新形象。

四、恪尽职守,认真工作,积极履行纪委委员职责

日常工作中,我时刻没有忘记纪委委员的职责,做到审计工作与纪检监察的有机结合。深入被审计单位开展审前调查,了解群众意见,发现审计线索,特别是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做到坚持原则,秉公执法,有效地维护了财经纪律及国家群众的利益。

相关推荐:

市国家保密局局长2012年度述职述廉报告

2012年区纪委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区信访局副局长2012年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