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安全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2:38

建构主义安全观篇1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质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极为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方位对应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和总要求,直接联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促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全面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是增强社会活力的必然要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建设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党风正促干群和、社会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极为重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实现我国的科学发展;有利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汇聚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形成人人促进和谐、大家共享和谐的生动局面。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极为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明确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在全党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荣、以违背科学发展观为耻,以促进社会和谐为荣、以损害社会和谐为耻的良好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促进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管理、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解决,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进一步相适应、相和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立起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培育科学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形成文明道德风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把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实践中的统一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倡导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这正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所着眼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先进思想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道德引导、支撑和规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实践平台,二者统一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新发展,统一于党的建设的最新发展。

建构主义安全观篇2

建构主义安全观是多元化的安全观理论中的一个,其理论视角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范式。建构主义学派不囿于单一的因果链条,认为行为产生的解释来自于更加宏观和复杂的因素,建构主义更多地追溯历史、文化、环境和制度中多方面多层次的解释维度。建构主义安全观视角关于国家的出发点是:“国家行为由思想信念、集体规范和社会认同决定。”互联网发展的巨大作用,就是不仅为现实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改变了生活方式,同时也对精神的塑造、文化的传播和社会交往的方式构成深刻影响。互联网使思想观念的形成与传播、集体规范的达成与生效以及社会共识的共建与稳定等诸多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可以说在客观安全是基本物质保障的前提下,互联网对精神、观念和思想方面的塑造能力更值得重视。建构主义安全观认为:“安全属于社会建构的一种,社会建构主义重视建构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并且认为文化对行为体的安全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即安全是一个动态概念,其生成受到结构的影响,同时其变化受到后天行为的规制和约束。以建构主义安全观的视角,网络安全不再指涉单纯的主体安全,同时也包含了结构安全的内涵,不仅将现实安全与虚拟安全之间的影响包含其中,也将安全作为一种共存共生的平衡状态赋于国家结构的互动之中。建构主义安全观强调主客观的一种互动和相互影响,即“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在主客体之间相互定义生成的一种理想状态。互联网时代,安全领域重心发生了转移,如今的格局是实体安全和虚拟安全双重建构的体系,虚拟安全在网络领域,以意识形态和信息安全的方式影响着现实。国家网络安全除了硬件安全保障,同时需要建立具有安全意识的网络公共对话空间。网络安全来自于虚拟安全与现实安全,现实安全要求有扎实的硬件建设和技术开发,而虚拟安全则更多的是来自于网民的安全感和安全意识。建构主义安全观是全面系统并且人性化的安全观,与社会构成强有力的关联,也和日趋网络化的现实发生更多交集。建构主义的安全观符合当前互联网时代赋权、平等和去中心化的特征,同时也将现实安全与虚拟安全、客观安全与主观安全有机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同时,互联网将共识制造的成本大大降低,由于地理因素造成的障碍被克服,对话的条件提升,渠道资源进步,互联网时代的建构主义安全观强调思想和对话的作用,强调结构性的影响和理念的共享与共识的传播。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国家网络安全的内涵

阿诺德•沃尔夫弗斯在《冲突与合作》中将“安全”从主客观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客观意义层面的安全指的是指所拥有的价值不存在现实威胁的状态,重在强调客观事实和结果;而主观层面则更集中于主观的安全与否,指不受价值攻击和威胁的恐惧和不安,强调感觉,重在不安全感和恐惧的形成。理解“安全”也需要理解安全的反面——不安全——也就是威胁和恐惧。安全状态是一种二元结合、相互影响的理想状态。相反,对于威胁的界定和控制能够有效地保证安全状态的存续。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内部威胁和外部威胁也截然不同,“在国际维度上被认为安全的行为,可以是内向的也可以是外向的,换言之,可以是防卫性的,也可以是进攻性的。防卫是对现状的维护,是对自身内部的保护,而进攻则是对现状的改变和对现有格局的突破,是对外的行为。”网络安全包含了两个层面的主旨讨论,一层是“网络”的本体和主旨的描述规划了问题的主要来源和考查范围,另一层是“安全”所隐含的理论背景、发展趋势和本质诉求。“网络”的内涵已经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推动而不断被补充,但是对其“安全”问题的探讨一直是伴随其技术发展重要性不断上升的核心问题。安全问题,就安全的属性而言,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安全是一个具有二元结构的问题,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是指外界现状和客观现实,而主观则是对人们心理状态和感觉的强调。”这就将安全问题划入由客观安全和主观安全组成的二元体系。从这个安全观的角度出发,安全问题涉及到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影响范围,具体而言,就落实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以及个人安全。网络已经深入到国家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重要作用几乎涵盖了所有方面。所以,当下网络和信息安全就成为安全问题所要讨论的重要部分,其牵涉到技术方面的开发和控制,同时在网络系统和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环节安全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机制。网络安全关系上至国家信息安全、社会协调,下至民心稳定、个体隐私,对其防御、保护和治理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网络安全因为网络化的进程和网络对现实生活更大范围的介入,使得其安全问题不仅指网上生活的安全,保证网上生活、交易、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也拓展到了网下生活的安全,就是与网络关联的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安全的,不论个人主体是主动介入还是被动介入。”网络安全的内涵是丰富、复杂并且多元的,其顺着网络发展的触角延伸到了国家运行、社会运转和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它已经不仅是技术开发阶段的安全问题,在其被使用和利用的过程中,以及衍生出的其他和网络相关的问题都属于网络安全涵盖的范畴。“网络安全若从其本质而言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更广义的层面上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和探索领域。”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王秀军从“防护对象”和“维护手段”两个方面定位网络安全问题,她认为:“在不同时期,网络安全的称谓和解释都有所不同,其内涵在不断深化,外延在不断扩展,而目前备受关注的网络安全包括技术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渠道安全、资本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网络安全的议题随着时代变迁、技术创新、社会变革和国家建设的步伐,其理论内涵和外延在不断被重构和丰富,对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公共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成为国家战略选择过程中不能忽视和回避的战略性问题。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在强调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之后,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将网络安全视为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命题,也是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国家安全议题所出现的新挑战、新任务,网络安全甚至成为关乎国家安全的必要安全指标之一。

(一)“网络安全”建构“国家安全”。

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大议题下众多安全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客观还是主观层面,我国国家安全理论方面的建设都为国家安全这一重要国家议题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和理论成果。“国家安全是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的根本前提,没有国家安全其他无从谈起,而国家安全也是推进国家经济可持续、稳健发展和实现全社会稳定运行的安全基础。”从国家层面出发,安全议题可分为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内部安全始终作为国家系统内的重大安全问题,涉及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以及微观的个人安全等,而外部安全则涉及在全球化环境下国际间竞争,以国家为单位应对外国网络攻击、入侵和信息泄露等问题。网络安全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行为主体并不再限于国家或者权威机构,而将使用权力下放到了每一个个人,同时将构建网络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义务具体到个人。“由于网络世界的非对称性、去中心性和碎片性,网络犯罪主体的追踪范围已经扩大到个人、组织甚至国家。”个人、组织和国家都是通过网络安全来维护国家整体安全的基本单位。宏观的国家安全被划分成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社会”的安全。目前,我国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谋求的是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回应当下错综复杂的各类安全挑战。”所以,网络安全对于我国的完整、政治安全等核心安全问题有着重要保障意义,同时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运行和公共安全有着重要的建构意义。

(二)“网络安全”保障“国家利益”。

“杜查希克认为国家利益有五个永恒的要素:①国家实体的生存,主要指国民和国土的存在;②基本价值的生存,如自由、民主、独立、平等;③基本政治制度的维持;④经济的发展;⑤领土和完整。”无论是信息还是网络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国家重要资源的维护对象和途径。国家利益同样涉及内部利益和外部利益,内部利益是国家实现外部利益的前提和保证,内部和外部利益也相互影响。而网络安全的内涵指涉的是一个全局、全方位和全空间的安全意义,不仅对我国内部国家利益——国家的存在及存在状态以及内部价值的建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有着提供安全保障的作用,同时对外部的国家利益——比如国际中存在、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的公平和展开有着重要的建构意义。在网络构建空间中,能否能够在意识形态领域获得主动权和话语权,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国家利益的实现。

(三)“网络安全”建构“空间安全”。

网络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已成为世界共识,网络建设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倘若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设施被控制、威慑、攻击或者破坏,从结构主义的观点出发,这个国家整个运行系统必然面临威胁。新《国家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维护国家网络空间”。网络,已经成为新的空间要素而客观存在,“信息”是在巴西演讲别提出的概念,是继陆、海、空、天之外的国家第五大空间,网络空间的保护和管理,是对连接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空间的总体关照,同时,网络空间也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主导动力来源。我国将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将网络建设升级至国家层面的议题,此举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拥有最多的网民数量、运行最庞大的互联网应用市场、具备最强大的科技发展动力,树立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发展目标的矢志不移的决心。国家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议题的重要性、关键性和紧迫性,再以网络安全为原点辐射和管理逻辑起点,促进国家其他安全问题的落实和跟进——完整、信息公开、隐私保护、经济稳健、政治稳定和公共安全以及全民安全。

三、我国国家网络安全的战略分析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网络自身的特性,2014年是中国进入互联网世界的第20年,并且多项针对网络安全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落到实处。中国要以2014年为发展元年,确定中国网络安全国家战略六点基本原则:(1)法律底线——保护公民隐私及国家到个人最基本的权益,发挥法规和市场规律的力量;(2)合作先行——鼓励合作,国内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合作,国际上寻求积极合作机会;(3)职责明确——明确各部门的义务和责任,也明确各安全责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4)遵循规律——尊重互联网客观特点和发展规律、市场经济规律、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特征,不能将网络建设视为割裂之要素,更不能反其道而行之;(5)制造共识——群众基础培养和意识形态基础,为主观安全的构建而努力,建立一种全新的安全防护及管理机制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状况;(6)应对灵活——尊重网络空间规律和特点,提高灵活性,部门建制要符合需求,增加垂直纵深力度,减少层级和多部门分散。在以上六点原则基础上,结合我国互联网发展水平、现实社会的发展特点,在思想与对话并重、现实与虚拟并驾的前提下落实我国网络安全的发展战略。

(一)整体观念,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发展观。

对我国而言,网络技术的全球范围普及和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出现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使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网络空间的无远弗届让个体网民的信息安全风险加大,在全球化大局的驱动和全世界各国齐头并进的格局下,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成为国家的重要议题和国际间各国新的博弈。“从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的空间实践来看,人类社会空间的转换集中体现在三个维度:城市化空间、全球化空间和网络空间。”我国网络发展面临的国际局势可描述为:存在竞争关系,在寻求合作的背后是资源的争夺、技术的博弈和实力的对抗,而且国际形势并不乐观,网络攻击和控制始终存在。而国内形势则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政策覆盖不平衡,受互联网影响大,数字鸿沟始终存在,网络安全问题频发而且呈现形式多样,例如网络诈骗、网络流言甚至是网络犯罪等。“国家不可能是一种完全独立的权力,应该在经济方面寻找它的基础,而为了不陷入经济主义,又必须借助于‘多元决定论’去考察国家的‘相对自主性’。”国家权力机构正是具有这种“相对自主性”的特点,从中国国家本身出发,“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内对外双向建设和治理中的概括性战略,是作为国家权力的高度将“安全”议题多元化,将“网络安全”作为整个国家安全总战略的一部分,“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面向国内大局,同时也以整体的形式防御和应对外部国际局势。“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将“网络安全”纳入到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打造国家安全“命运共同体”。2014年4月15日,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总体安全观从国家角度确定网络大安全范围,从政治治理和国家角度规制了网络安全。“贯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既要着眼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安全,又要体现到保障每个人的安全上。”

(二)强制与认同并行,国内与国外并重。

1.“强制”与“同意”:“葛兰西把国家看作是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的结合,是强制和同意的结合。”由此在践行网络安全执行的主体讨论中,“强制”和“同意”是网络安全在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的双向核心即政治层面的执行力,“政治统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同时,来自市民社会的“同意”反映出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层面的民意基础和舆论基础。在网络安全治理过程中,问题复杂,层级重复而且建制部门之间的职能也有重合和覆盖,这时,国家的建制和从政治高度出发、从市民社会微观表现议题都规定了网络安全防御、维护和合作的要求。

2.“国内规制,国际塑造”是指在网络安全的战略考量中需要考虑的“国内”和“国际”的双向维度,也是综合大环境要素和全球化的趋势:以国内安全带动国际安全。“吉登斯认为不能将全球化仅仅视为经济方面的全球化,实际上全球化涉及到全球的军事、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它甚至深入到个人的行为、思想和日常生活。”即使是在全球化的巨大浪潮和国际间加强交流的语境之下,问题和归属问题都是不能忽视和妥协的关键问题,而网络和归属也直接关乎国家的网络安全水平。网络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和重要基础安全,一定要建立“统一领导,多维治理”的战略部署格局,国内以规范和治理为主,国际上则是合作与防御并存。中国的国家网络建设需要在国际上获得合法性、国际认同和国际地位,中国的网龄尚轻,在国际舞台上还有很大塑造空间,现在是定义中国国家网络地位的阶段,所以,国际视野中以“塑造”战略为主,同时加强自身防御能力,开展有条件有范围的国际合作和共享,既分享网络治理经验和理念,同时也要加强核心技术保密和网络系统安全不被攻击和胁迫,确保在去边界、去中心的网络空间中保持独立自主同时开放包容的角色和定位。

(三)从“防御”到“自生”再到“引导”的多层级战略防御。

防御是我国网络安全战略的执行前提,是最为基础的目标;自生是在防御基础上提出的新要求,就是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大国技术生产的依赖;引导是中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最宏大的目标,从国内内部安全的角度而言,内部引导是规划国家内部网络建设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大国乃至超级大国,才会有这样的需求和意识。将国家权威投射在网络空间范围内,并努力将整个国际网络空间纳入到本国的控制系统。从“目标界定与威胁认定”的角度出发,“威胁认定究其本质说是一个‘归因’过程,换言之,这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过程,而非纯粹的客观判定。‘归因’之于威胁认定,就是‘科学地找到令人满意的威胁来源’”。放眼全球化和自身建设,实现防御、自生、引导三个层级的目标。实现“保护我国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及自身防御能力、提高自身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开发能力,网络安全的设备安全和技术安全、规制国内安全网络和在国际关系中获得话语权和主动权”三大层次上的战略目标。

(四)上达国家下至个人的多主体多层级的有序安全体系建设。

从划分安全主体的分层级战略出发——相对于本国而言的国外势力主体、国家、企业和个人。这项战略有助于细化责任归属,切实提高治理效率。第一层级,即最高层级,也是安全问题的核心主体。网络安全的最高层级首先是国家安全,具体也包括一些核心机构和重要职能部门的安全。随着国家网络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网络被应用到生活和管理的更多方面,从而也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蕴藏的风险也更大;其次是全球化语境中相对于自身国家而言的外国主体,即和国家本身既是竞争又是合作的关系的主体,他们在网络安全领域的身份具有二重性: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主体和国际环境中的合作主体。第二层级涉及企业安全。互联网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模式、组织手段和服务方式,网络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各个移动终端、移动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都成为一个网络入口,管理成本更高,终端碎片化,也就大大增加了攻击企业内网和信息外流的风险。如此这般,对企业层级的保护也需要被纳入到网络安全议题的日程上来。互联网时代每个位移范围的手机都可以变成一个wi-Fi,对企业的网络攻击可以绕开防火墙,从攻击员工个人入手,再对单位发起攻击,这同样需要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保护。第三个层次则是个体安全。以上提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终端的发展使网络的入口变得极其复杂和多样,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技术,用户信息通过各种能够感知和不能感知的渠道和方式被无处不在的终端搜集、传输和处理,一旦被攻破,个人隐私便会泄漏,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就存在威胁。同时,个人也是网络空间中散落的个体和小的传播媒介,个人力量也有在网络空间制造威胁和巨大传播流、传播话题的能力。这三个层级的主体战略提供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战略层次:对网络空间和信息化流程中的各责任主体进行规制、引导和保护,他们受到的安全威胁与能够制造的安全威胁同样值得重视。与此同时,我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还要提高应对灵活性和预案预警能力,建设国家规格的网络安全数据库,强化数据保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丰富和演进,不断提高国家适应网络发展但是又不受制受控于网络技术的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硬件发展的同时国家的软实力也要相应支持跟进,加强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建设;运用垂直纵深的管理模式,寻求政策平衡、区域平衡和国际平衡三者之间的平衡点。网络安全的度要拿捏把握,在保护安全的前提下不能限制了网络使用,压抑了网络本身的发展潜质,这不只是权利获取问题,也不只是信息使用问题,更是国家经济发展问题。从国家宏观治理的角度出发,减少政策性和可避免的鸿沟的出现,以免出现其他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决策者的认知对于决策的制定至关重要,认知变化成为政策变化的主要动力,研究国家网络安全问题要树立“问题导向”的思路——威胁存在的可能性和形式以及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安全相应系统,安全意识的培训和疏导,提高抵御风险和威胁的能力,国家层面的安全保护以及国际网络安全合作,既驾驭全球网络技术发展的东风同时也辩证理性地看待这其中伴随的裹挟和冲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树立国家网络安全的危机意识。网络世界日新月异,也为国家的治理和调控提出挑战,如何应战、利用、协调和维护对于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都任重而道远。首先技术开发方面即不能受制于人,要掌握充分自主和驾驭空间:将主动权和对技术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本国能力可及范围,硬件、软件都不再受制于人,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网络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先行,降低安全威胁。提升国民网络素养,筑起网络安全的高墙。“我国要举国家之力动员全民共同努力最终建立起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经过五年技术研发、调试和攻关,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身份证”技术等大规模服务技术难题已被悉数攻克,网络安全的客观安全要求有过硬的技术支持和坚实的管理系统。在网络安全的硬件执行力和网络身份管理方面,已经建立起全国唯一的“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这是中国公安部针对网络虚拟的社会管理,为切实保护公民网络安全而采取的重要安全举措。建立网络身份管理的基础框架,是构成网络社会法治化的管理基础,是形成中国网络信任与身份管理体系的有益探索,这也是建立互联网治理有效的数据库建设以及后续跟进的长期有效的基础保障。同时,我国已经连续两年举行网络安全周活动,切实将网络安全作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落到实处,从个人层面抵抗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增强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树立网络安全观念,建设最具有群众基础和社会共识的网络安全保护网,引导公众健康使用网络,共建健康文明的网络大环境,实现网络安全从上至下的分层布局和有序管理。

四、结语

建构主义安全观篇3

[关键词]煤炭;安全;教育;建构主义;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安全工作是煤炭工业生产的永恒主题,这是煤矿生产的性质所决定的。煤矿是一个高危环境,职工面临的是复杂多变的地下生产环境,生命时刻受到大自然规律的威胁。以井下作业为例,除了推广和应用安全科技成果改善作业环境外,关键的问题是做好培训,让工人能够识别各种环境特征、声相、气相、温度或气味等标识,及时地判断和发现即将发生的危险,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和脱离险境。这样,可以在没有危险和最小投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消除井下作业中的安全隐患。

在以多媒体互动技术为界面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安全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培训环境软件,利用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信息有机结合,让职工迅速地熟悉井下作业环境,在激发职工的求知欲望的前提下,有效地培训职工的各种识别能力、应对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同时,还可以提供丰富的互联网素材,以开拓培训学员的视野,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加强个人安危意识和对生命、对工作的责任感。

目前,已经有些培训机构采用部分相关培训软件或视频短片来加入到培训中去,但是,没有成熟的理论支撑和相应的培训方法,往往只是一个凌乱的知识片段的补充。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个完整的培训理论和方法,构建一个培训体系结构,再去充实相应的软件和资料,便可实现系统的标准化、强壮化、柔性化和可扩充化。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煤炭安全教育中,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产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一,由以培训教师为主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成为以培训学员为主体的注重师生之间、培训学员之间协调发展的“探究式”(weBQUeSt)的教学模式;第二,培训学员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能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知识的信息构建者,教师则转变成学习内容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和辅导者;第三,培训学员由单纯学习安全管理知识、机械记忆煤安标准转变成通过信息工作多渠道获取知识的主体;第四,培训学员由过去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分析、加工信息的知识生产者。以上模式的变化,可以为煤炭安全教育教学融入蓬勃的动力。

一、建构主义与煤炭安全教育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在一定的社会知识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中建构主义对教学影响的主要观点有:

1.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是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即学习是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主体作用,改变过去那种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信息灌输对象的地位,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则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主动建构意义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2.教学过程互动观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3.情境建构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一定的知识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完成教学目标。

4.协作学习观

建构主义专家指出,协作在一定的层面上也指协商。协商主要有自我协商和相互协商。自我协商是指学生自己内心对知识的把握、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相互协商是指学习小组内部之间的商榷、讨论和辩论。协作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鉴于上述基本观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煤炭安全教育应该是以“培训学员”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中充分职工的学习主动性,要能体现出职工在学习中的首创精神;在接近实际工作生产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职工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教学活动是培训学员学习情境的创造活动,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生生协作互动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定位应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目标不应侧重于煤安知识的传授和习得,更应侧重于培训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安全生产习惯的养成。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煤炭安全培训体系结构

从以上的原则出发,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安全教学设计应当包含下列内容与步骤,如图1。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煤炭安全教育策略

1.运用多媒体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培训学员参与教学活动兴趣。通过心理学原理我们知道,在愉悦、欢快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智力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通过激发培训学员的兴趣,使其能够学有所乐,乐在其中,他们才能不由自主的产生渴求、探索知识的内动力,不断步入新的求知境界,顺利完成安全教育的目标。在安全教育中,培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培训学员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求知欲望,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当今,电脑及由此衍生的新媒体技术已经充分普及,它已成为人们日常沟通不可或缺的手段。当然,包括培训学员,也是它的重要使用者和受众。培训教师要多思、多想,找到教材与培训学员内在需求的契合点,运用多媒体手段带领培训学员一同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如,在煤炭安全网(http:///)中,在“煤矿文化”栏目下的“文艺节目”中有许多与生产安全息息相关的安全教育相声、小品、漫画等多媒体素材。教师在培训讲课中,为了避免培训学员“枯燥”地学习,综合运用photoshop、ppt、一些播放软件将这些与生产安全相关的多媒体素材添加到讲课过程中。通过一些鲜活的视频素材来侧面的传播煤安教育,使一些安全事故或优秀人物清晰活泼的展现出来,培训学员能立刻把一些枯燥的煤安标准和生活、生命联系起来,使得记忆时间更长久、稳固。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煤安教育进行视频演示,不仅让培训学员直观形象了解学习煤安标准的必要性,使他们违法操作行为产生敬畏,为日后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2.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习能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取代其他传播媒介,基本已成为人们发表意见的最重要的载体。因此,它也理应成为课本、教师以外培训学员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以海量信息帮助人们获取新知的同时,互联网也挑战着人们的思考力和鉴别力:哪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策?哪些知识对于决策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虚假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知识的拥有量已不是衡量人才的决定性指标,更重要的是索取新知识的能力,即学习的能力。事实上,这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正是现代新型矿工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教学中,培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越性,为培训学员搭建自由检索、发散思维、自由讨论的平台,在拓展培训内容的同时开阔了培训学员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培训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自我的能力,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培训学员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认知工具。

教学活动要善于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引导培训学员对事物作为自己的总结、归纳和判断。在培训中,可以组织培训学员进行5分钟以内的“主题演讲”,让他们自主的对一些故事案例发表自己的观点。《贵州盘县水塘镇小凹子煤矿透水事故剖析及教训》,很多培训学员的发言都有独到之处,他们的很多看法往往是与生产实际相关,分析深入,观点独到。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培训学员们的思想越来越成体系,观点越来越成熟。

另外,培训教师可以建立公开讨论、交流的沟通平台,让学员就典型的案例知识点进行讨论。如,提出“吉林省通八宝煤矿瓦斯突出事故案例分析”一题时,发现培训学员发言十分踊跃,有的学员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提出瓦斯突出所在煤层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的观点突出条件;通过大家的发言交流,并借助于互联网络搜寻相关资料,于是大家总结出突出条件主要有三个:岩层的重力和构造应力;瓦斯的含量和压力;煤层本身的松软结构。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培训学员是沟通交流的主体,大多数知识点的解决都由培训学员自发讨论完成,教师则主要承担组织、点评的角色。此类培训学员们喜闻乐见的工具,极大调动了培训学员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培训学员自学的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培训学员记忆、表达能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丰富着人们的认识、识记能力,引领着人们的表达方式和手段。信息环境下的煤炭安全教育,亦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实现提升培训学员对各种安全规章的识记能力、表达能力的教育目标。笔者在一次煤炭安全教育中,建议培训学员续写《一种性格,影响千万家庭幸福》。在原文中,原作者讲述了中国矿用防爆领域被成为“易根筋”领军人物易小冬,通过一些事例来介绍他的不甘平庸,尊重技术、产品品质视若生命的优秀品格。在学员的搜寻素材时,很多学员利用百度、搜搜、爱问等网络引擎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中,培训学员们都非常感慨,原来停留在口号上的煤安生产,已成为每个人发自肺腑的心声。

4.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活动有机结合

现代教育观点普遍认为,培训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笔者的观察和研究,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并在其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更加有效地提升培训学员的实践能力。

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活动形式,教师可以就学习内容设置一些故事情境,假使学员置身其中,自己改如何处理。情景模拟的特点是将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与肢体运动智能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培训学员的不同智能优势和创造性。

在培训中,如果条件允许,培训学员们可以通过网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外,自己动手特别制作了ppt演示文稿投放到背景投影仪幕布上。例如,有学员在ppt中加入声音,伴随着洪亮的警钟长鸣声,一行行红字在黑色背景上缓缓升起,触目惊心的文字、迅疾紧张的音乐渲染了一种岌岌可危、人心惶惶的气氛。学员自编自导的情景剧开始啦,掘进技术操作规程的演示中,有学员能细致入微的模拟打眼前的准备工作,作为观众的学员仔细寻找其错误之处

……技术手段与课本剧的有机融合,为受训学员的表演创造了完美的舞台。受训学员普遍反映,背景视频的设计、制作、演出和观看,让他们加深了对安全生产的理解,认识到不规范行为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的严重性。信息技术与课堂活动的有机融合,极大提升了培训学员参与实践的热情,也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效果。

三、结语与展望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教学已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且仍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我国的本土化也将是艰巨而漫长的。我们不应该因为建构主义教学所具有的强大优势而盲目搬用,也不应该因为它所具有的如此之多的缺陷而弃之不理,我们应该敢于面对它,了解它,并积极地与它“对话”,取其合理成分为我国教学服务。

在当今这个科技生活化、生活科技化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脑、网络以及以此为基础衍生的各类沟通软件和平台已成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沟通渠道和手段。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煤炭安全教育活动,不仅有利于有助于培训学员掌握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培训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发培训学员的思维活动,从而极大提高煤炭安全教育的教学效率。作为煤炭安全教学的组织者,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应适应潮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组织创新教学,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使广大员工不断提高安全素质,牢固树立安全观念,为国家、为集体、为家庭、为自己,真正树立安全生产的主体意识,遵章作业、杜绝“三违”,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贾宗太.煤矿特殊工种安全培训的几点经验[J].煤炭高等教育,2003(05).

[2]臧松清.关于如何提高安全培训效果的思考[J].徐煤科技,1997(03).

建构主义安全观篇4

【关键词】平安和谐矿区 安全型矿 井管理环境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煤矿企业作为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部门,肩负着构建平安和谐矿区的重要任务。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循平安是福、平安促进发展的理念,我个人就加强平安和谐矿区建设谈几点认识。

一、充分认识构建平安和谐矿区的重要意义

1、构建平安和谐矿区既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职工的共同愿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工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广大职工的共同愿景和普遍追求,是他们得到尊重、享有民主管理权利等,这就要求我们规范内部管理、严格人本精细考核,按“办法”评比优秀员工,做到分配公平、公正,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2、构建平安和谐矿区既是实施民主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企业各项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中来,完善民利保障机制,积极实施阳光操作工程,努力营造一个民主法制的发展环境。

3、构建平安和谐矿区既是继承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的科学实践,也是化解党群干群矛盾的有效办法。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构建平安和谐矿区的基本保证。职工群众是平安和谐矿区建设的主体力量,只有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才能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平安和谐矿区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诚然,在公司矿井扩建、产能提升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和干部一切以大局为重,牢固树立“董矿靠职工大发展,职工靠董矿奔小康”的理念,为建设百万吨标准化现代化矿井献策出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二、构建平安和谐矿区的途径与措施

1、突出“安全、平安”,加快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安全是发展的最基本保障,是构建平安和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安全的稳定,就不会有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就不能实现和谐发展。因此,必须坚持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提高安全管理的境界和水平,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同时,努力强化“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三基”工程建设,切实开展规范性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科技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装备水平,从根本上提升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生命价值观和安全发展观,加大对职工的安全培训力度,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塑造真心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讲安全、讲健康、懂养生的本质安全型员工。并且进一步加强矿区综合治理力度,开展“心防、物防”建设,构建全方位的“人防、物防、技防、心防”防控网络,为矿区平安和谐打下坚实的基础。

2、突出“公平、公正”,营造公平正义的管理环境。完善制度增强制度的落实力和执行力。在民主管理方面,充分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落实和保护好职工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审议权和监督权,重大规章制度、重要改革政策经职代会审议通过;进一步完善企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明确公开内容,创新公开机制,规范公开程序,真心提高公开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党员群众的满意率。

3、突出“文化、文明”,全力打造具有矿区特色的和谐文化。打造和谐矿区文化,关键在于职工素质的培养。文明必须坚持用和谐文化引领平安和谐矿区建设,使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重要价值取向。教育职工遵循6s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广泛开展以和谐为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文明创建向以人为本、体现关爱等主题延伸,不断提升职工队伍整体形象,促进人文环境和谐。

建构主义安全观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社会和谐。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和关键环节。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发展的社会,一个稳定的社会。没有发展,和谐社会就会失去生机活力,失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没有稳定,和谐社会就会失去安定祥和,失去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安定有序,既是和谐社会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和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前提,也是其追求的价值目标。只有抓住了安定有序这一关键环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事实证明,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和谐社会不会自然形成,需要以完善合理的法律制度引导全社会公民遵守这个法律,社会成员才能和睦相处,社会关系才会和谐顺畅,反之,如果法律制度欠缺失当,社会成员则必然冲突频发,社会关系必然扭曲动荡。而这一切美好社会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完善的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全面有效的调整。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和谐的社会关系牢固地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

胡锦涛总书记将和谐社会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建立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保持社会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序。没有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惟有稳定才能发展经济,才能达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而保持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最重要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构建和谐社会,也对维护稳定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以及工作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化解、对社团的引导、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等等。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好维护稳定工作,既要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更要注重研究治本之策。如果只关注表面问题,不从根源上去化解,难免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起来瓢的现象。对于新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老思维、老观念来看待,必须用创新的思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我国现代化建设处于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相当复杂,既面临大好机遇,也遭遇严峻挑战。我们只有团结一心,保持稳定,才能抓住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才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妥善解决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和谐社会才能顺利建设,社会经济才能迅速发展。

二、建立民主、完善的法律体制,坚持依法治国方针

建构主义安全观篇6

关键词:以人为本改革开放民主法治发展稳定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条基本原则,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因为我们党对以人为本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阐述,从而发挥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党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中的“人”,决不是指抽象的人,而是特指广大人民群众。当然包括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的生命、人权和人的尊严。这里的“人”不是客体,而是主体。也就是说,不能把人民群众仅仅看作是被同情、被关爱或被救济的对象,而应该看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即依靠力量。这里的“人”是发展的主体,但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因而要保持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以人为本中的“本”,不是指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而是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决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是不讲发展只讲和谐,而且恰恰是要以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因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只有发展社会才会充满活力。因此,我们对发展决不能有任何动摇。。当然,我们今天讲发展是指科学发展,即又好又快地发展。好,就是要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快,就是指要保持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要有一定的速度。太高或太低的速度都会影响科学发展。为此,现要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科学发展就是要千方百计降低发展的成本或代价。在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如果还有人认为发展可以实现零成本或零代价,那是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如果还有人认为发展可以不顾任何成本或代价,那是违背科学发展的盲动主义。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

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决不是不讲或不敢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近30年来我们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主要内容和最鲜明的特点。继续推进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是保持和发展目前我国社会活力的基础。我们要充分肯定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取得的巨大成绩。冷静分析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既不能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视而不见,甚至只报喜不报忧,又不能因为改革触及了一些深层次的体制弊端,就不敢推进改革,甚至主张走回头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才能解决。

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谐,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党反复强调了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因为坚持了这条基本原则才能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总要求。这是因为民主法治要么渗透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其它特征之中,要么其它的基本特征必须依赖民主法治才能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条件和制度保障。

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发展稳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现实问题,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我们对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刻认识,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总结国内外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中形成的。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在混乱当中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唯有稳定才是前提;稳定不等于停顿不前。必须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稳定。稳定是为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没有改革我们就不可能走出这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的事业不可能顺利前进。因此,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三个举足轻重的棋子。正确把握了这三者的辩证关系,就能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就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建构主义安全观篇7

[关键词]和谐校园;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执政能力建设;校园文化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

总书记曾经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关于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共中央的伟大战略部署,值得高校师生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怎样构建和谐校园?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进而构建和谐校园,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高校的调整、合并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合理发展越来越成为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片面追求规模,忽视教育质量提高的问题也仍然存在着,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成员之间的利益分化、利益矛盾等问题日益凸显,学习和领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深入思考构建和谐校园的问题也必须引起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综观当前的研究现状,理论界和高等学校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还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如何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校园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与校园生态、人文环境的建设等方面,理论研究深度不够、也不全面。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刚刚开始,急需理论指导。因此,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也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思路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1、坚持科学的和谐的发展理念

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善于运用新的治校理念、新的治校方式、新的治校举措,大力构建和谐校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制定和完善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以实现高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建立和创新制度,形成运转有序高效的管理机制

运转有序是“和谐校园”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依法治校的机制,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3、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在高校,就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就是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全心全意地为教师服务,营造重视人才、珍惜人才的环境和机制。以学生为本,就是坚持育人宗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使他们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1、不断提高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能力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因此,不断提高党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能力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要加强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坚持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能够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创造性,公平公正化解各种矛盾,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坚持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改进治校方式,做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推动高校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党内民主制度

在高等学校,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主体,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党内民主制度,完善高校党委的领导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3、加强对高校统一战线的领导能力

构建和谐校园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要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及程序化。坚持重大问题决策前与派和无党派人士协商,接受他们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4、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做起,率先垂范。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制定规章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保证领导干部既干事,又干净,增强党员干部的威信和凝聚力。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联系我校实际,应该以构建和谐校园为重中之重,以全体使员工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努力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氛围;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为师生员工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蓬勃发展的大学气氛;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挑动广大师生参与管理学校的积极性,

(三)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3)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4)加强文明教育、安全教育、诚信、心理健康教育。要切实做好几方面的工作:(1)抓好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2)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道德;(3)充实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和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4)强化其他学科的育人功能;(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6)加强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创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树立“以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我们相信,通过和谐校园的建设,我国高等教育一定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舒凯.浅谈构建和谐校园的几项有效措施[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p56-58

建构主义安全观篇8

关键词:和谐世界理论创新现实意义

一、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提出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但是,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尚未根本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时有表现,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活动、走私、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和重大自然灾害等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贸易纠纷和摩擦上升,资源能源问题突出。全球安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天下仍不太平,世界并不和谐。面对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应顺应历史潮流,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主席在联合国讲坛上发出的倡议是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真诚而正当的政治呼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是紧密相连,它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即“和合”思想之上。“和”指的是和谐、和睦、和平、和善;“合”指的是汇合、结合、联合、融合等。“和合,就是认可世界的和谐本质,以和平与合作的手段谋得利益,达到一种和睦而至大同的境界。”“和合”文化体现在国际关系上,主张“和”为主,“和为贵”。“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反对以强凌弱,干预他国内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崇“柔远怀德”和“厚往薄来”,强调大国与小国相互信任的取得在于大国对小国的谦下和小国对大国的尊重,“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大者宜为下”;倡导“兼相爱,交相利”的“非攻”思想,应“视人之国若其国”,“以义名立于天下”。和谐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更是历代政治家所秉持的治国安邦和对外交往的理念。这一贯穿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之魂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构建和谐世界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构建和谐世界与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道路三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对外构建和谐世界是对内建设和谐社会的自然延伸,“和谐中国”即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既是和谐世界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根本立足点。而中国和平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即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义不容辞与责无旁贷的大国责任与历史使命。这正是中国大战略的最高境界。

二、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理论创新

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对“和谐世界”的内涵做了详细的诠释。他认为构建“和谐世界”,就应该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实现文明对话。他解释说,“我们要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我们应该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发达国家应该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我们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第一,建设和谐世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在一个和平、和谐、和美的世界中生活,是人类普遍的愿望和要求。建设和谐世界的提出,是对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新贡献,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其一,坚持国家和谐与世界和谐、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相结合。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和谐,能否实现长治久安,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际社会是否和谐。国家和地区和谐是国际社会和谐的基础;国际社会的和谐反过来又能够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和谐。如果把一国的和谐建立在国际社会的动荡之上,这样的和谐是不可能持久的。其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作出过科学设想,认为共产主义是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高度和谐的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一个具体步骤和重要条件,是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建设和谐世界,就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从长远讲同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其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今世界的根本要求。建设和谐世界,就是要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均衡、稳定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减少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风险,缩小南北差距,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以实现共同繁荣,促进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和造福全人类的高远境界。

第二,建设和谐世界是对时代主题的新认识。当今时代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化了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其一,创造性地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这一科学判断在传统的“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合作”的主张,使和谐世界的内涵和特征更突出、更鲜明。其二,突出和平与发展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两大支柱。虽然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但建设和谐世界,离不开和平与发展;没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根本谈不上建设和谐世界。建设和谐世界,抓住了当今世界所有问题的根本,指明了世界人民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为世人提供了观察和解决世界各种问题的基本着眼点和立足点。其三,提出重在消除根源,坚决打击恐怖主义的新思路。恐怖主义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恐怖主义的根源复杂多样,需要全面治理才能有效遏制。特别是需要创造更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条件,以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

第三,建设和谐世界是对和谐社会思想的新发展。我们党继承传统文化中“大同世界”、“天下为公”思想,为构建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作出过艰辛的探索,进行过不懈努力。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对构建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扩大这五项原则的适用范围,将其不仅运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相互关系中,也用来处理相同社会制度国家间、一国内政和国际热点冲突,倡导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要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四项主张: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家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强调要“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世界而努力”。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之中,继承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构建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的思想,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构想,是我们党关于和谐社会思想的新发展、新贡献。

第四,构建和谐世界是对“新安全观”的继承与发展。在全球化时代,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仅仅靠军事力量来维护国家安全是远远不够的。相互依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断引发外来危机加剧国内问题,同时国内问题又常常“溢出”国界。国内事务国际化与国际事务国内化使得一国“孤单而又封闭的安全”成为神话。事实证明,单极世界谋取的“霸权稳定”也是不可能的。后冷战时代的全球安全离不开国际视野和集体观念。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是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新安全观。新安全观提出多维的安全内容,强调国家安全的平等原则,主张建立共同合作安全模式,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和谈取代冲突,以人类共同安全取代联盟集团安全,才能跳出国家安全的困境,实现世界的太平与和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体现了各国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共生、共存的新观念,是对符合这一时展要求的新型国际安全观的继承,是维护全球持久和平和战略稳定的基点。他指出:“我们要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②为此,各国应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胁;加强联合国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切实遵循联合国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切实维护安理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权威;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共同反对侵犯别国的行径,反对强行干涉一国内政,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加强反恐合作,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消除根源,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防止核扩散,积极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第五,“和谐世界”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关系。中国还积极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是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核心;平等互利、共同发展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和谐世界”理念注重国家间的对话、协调与合作,强调国家间的平等、相互依存和遵守国际规则的重要性,体现了和平共处的意愿。这一新理念,体现了促进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相结合的愿望,也体现了一个爱好和平、讲求正义、尊重秩序的大国的责任意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时代特征和世界形势特点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外交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和实践。

三、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

由于各种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游离于国际制度之外,并对战后国际秩序抱有批判、反对的意识。在外交实践中,中国扮演着革命者的角色,试图建立一个全新的国际秩序。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融入现有国际机制,特别是各种国际经济组织,搭上经济全球化的列车,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参与多边机制的增多,中国对多边机制及其运行规则逐步有了全面的认识,对国际秩序的认识也逐渐发生变化,从现有秩序的批判者向有保留的认同者、建设性的融入者转变。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尽管现存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包含着大国政治、维护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合理成分,但也存在尊重各国和人权、照顾发展中国家及对大国力量进行制约等积极因素。当前国际秩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合理的一面正在受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冲击,而不合理的一面未能得到改变。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改革的方式使其更为公正合理。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希望作为一个建设性的合作者,通过积极参与制定、修改国际规则,参与国际制度建设,逐步改正其中不合理、不公正的地方,使之能够反映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近年来,中国在联合国改革、朝核六方会谈、东亚区域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建设、反恐、防扩散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已成为世界体系的建设性参与者、国际矛盾的积极协调者、周边秩序的务实塑造者。

总之,“和谐世界”是一种充满民主精神和大局意识的国际安全观,它真实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的期待。它向世界昭示了一个正在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首次以一种全球的视野,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所做的价值思考和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社会的倡导和理念必将在求和平、谋发展的国际社会得到广泛的回应,必将在树立中国国际新形象、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和建立世界新秩序方面起到观念建构与实际影响的重大作用。

建构主义安全观篇9

1、增强全民宪法观念和宪法意识,保证宪法的正确贯彻实施

2、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3、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4、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

5、推进依法治区,打造平安双清

6、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7、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8、开创“五五”普法新形势构建平安安徽新局面

9、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10、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1、增强宪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区

12、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两周年;

13、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14、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加速实现奋力崛起

15、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16、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7、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18、实行依法治国坚持执政为民

19、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0、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21、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构建和谐家园

22、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23、坚持以质取胜,推动科学发展;

24、学习宪法掌握宪法运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5、大力推进依法治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6、建立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构建健康和谐生活家园;

27、加强法制宣传,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8、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

29、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30、高举宪法旗帜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

31、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3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

33、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34、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开展“五五”普法教育

35、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6、学法用法,依法维权

37、深入推进“五五”普法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38、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39、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40、最大限度激发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41、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42、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治文明

43、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和谐社会

44、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5、人人参与,全面落实“五五”普法;各方协力,推进民主法治进程法律六进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46、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47、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48、宣传安全法规,普及安全知识;

49、增强依法管粮能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50、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5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五五”普法新局面通俗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

52、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

53、守法律己依法办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54、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55、弘扬民主法制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56、维护宪法权威,增强权利义务观念

57、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58、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59、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60、学法知法守法护法,为你为我为大家

61、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62、法制宣传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63、增强公民宪法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养

64、人人学法用法个个懂法护法。

65、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66、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五五普法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统领掀起“五五”普法高潮。

6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68、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69、依法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7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7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72、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73、举法治大旗,倡文明新风;走小康之路,建和谐社会。

74、增强法制观念建设法治政府()

75、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日活动。

76、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77、推进依法治市努力建设法治城市。

78、实施“五五”普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教育工程。

建构主义安全观篇10

科学发展观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二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荣和兴旺,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的。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实现我们党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所以,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要防止因为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我们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中,社会主义社会为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机遇,使他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他们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和出发点。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特别是要鼓励人们依法经营,勤劳致富,先富带后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为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切实保障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使人民当家有权,做主有位,特别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