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3:31

工程机械行业标准篇1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保养环节;操作程序

将机械设备合理地运用在工程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提升工程整体建设效率,更可保障工程质量,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工失误,但机械设备操作程序复杂,保养环节较多,如果不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可能会引发设备故障,从而造成工程经济损失。企业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维修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出规范的设备管理标准,培养高素质机械设备管理人才,提升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更科学地使用机械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为企业节省设备方面的投入。

1制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的重要性

机械设备是当前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越来越呈现出标准化、规范化的特点,并将其分为工业车辆、土方机械、升降平台、建设施工设备等几个专业领域。将科学的管理标准应用在工程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1],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机械设备构成零部件较多,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按照其操作程序,且未按照保养方式,将会极大程度上降低设备的利用率,但通过落实管理标准化制度,可保障设备顺利运行,充分发挥设备原有作用;二是节约企业在机械设备方面的投资,控制好工程整体成本[2],标准化管理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能优化配置工程中已有资源,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工程中存在的机械设备管理问题

受到工程外部环境因素、工作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工作过程中,仍存在缺乏保养、维修环节等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2.1缺乏必要的机械设备保养环节

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大多比较关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设备的保养环节。如对于碾压机这一类比较大型的设备,企业都应制定出科学的维修养护制度并贯彻落实,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企业没有重视设备的养护,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

2.2缺乏严谨的机械设备标准制度

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标准制度存在不严谨的问题,很多标准化制度是企业直接借鉴、摘抄其他工程的,不符合自身工程机械设备的情况,缺乏针对性与规范性,提升了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难度。

2.3缺乏专业的机械设备管理人才

当前,部分工程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就是设备使用人员,对设备管理缺乏系统性意识,对于设备的安装过程、使用过程都缺乏必要控制,从而增加了设备的安全风险,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3加强工程中机械设备管理的途径

做好工程中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工作,需要企业和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从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建立管理标准体系等方面逐一加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3.1做好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促使设备管理标准化

保障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工作顺利进行,应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在实际工程中,管理人员须按照机械设备的特点,将设备进行分类,并制定出对应的管理标准,重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检修与养护,尽量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次数。把机械设备维修养护工作落实在设备安装、使用过程[3],对设备的养护做出详尽的安排,全面落实设备管理标准化。

3.2健全机械设备管理标准体系,加强机械设备的巡查

健全管理标准体系,是实现工程机械设备标准化的重要措施,对于机械设备而言,应建立动态的监督体系,确保设备使用的科学性。管理人员应结合机械设备的运行特点,灵活地转变管理要求,根据市场变化与工程质量要求,及时落实相关管理标准。实际使用过程中,须适当增加机械设备的巡查次数,当发现设备出现为问题时,能够立即进行处理,最大程度上减少工程损失。

3.3培养机械设备管理专业人才,提升实践操作技能

专业管理人才有利于推进工程机械设备标准化工作,企业须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树立设备管理人员标准化、工程质量等方面的意识。企业可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等方面,向管理人员普及标准化知识,落实标准化工作,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企业整体开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在工程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企业相关人员应加大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立足于设备运行特点,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制度,并将制度严格落实在设备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强化工作人员机械设备日常养护意识,科学增加设备巡查次数,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故障,减少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从而综合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确保设备能够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小宁,刘岑,张红卫,刘兵,袁小会,杨帆.对“基于实测数据的特种球形压力容器爆破压力计算公式”一文的商榷[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6,05:542-550.

[2]冯燕.新型综合核电站安装仿真系统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04:113-118.

[3]刘永丽,唐建宇,曹洋,何建明,李保国,陶洪亮.SVC装置在风电并网中的应用及其自动电压控制[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6,02:62-66.

工程机械行业标准篇2

[关键词]橡胶机械;塑料机械;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tB4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151-01

1橡胶塑料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橡胶塑料机械发展到目前的水平,表面上都认为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实际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大国不等于强国。因此实现“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是今后我国橡胶塑料机械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我国橡胶塑料机械产业发展之必然。十年间,我国橡胶机械实现跳跃式发展,目前我国橡胶机械销售收入占全球橡胶机械的1/3多,确定了世界橡胶机械大国地位。连续9年总销售收入位居世界第一,在2013年度全球橡胶机械30强中,我国有15家橡胶机械企业榜上有名。形成了大批骨干企业,门类齐全的橡胶机械体系分布在九大区域,世界橡胶机械中心正在向我国转移。

1.1橡胶机械

目前,我国橡胶机械需求已达全球的3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橡胶机械最大市场。预测2015年我国橡胶机械市场占全球50%以上。橡胶机械的发展目标是:①摆脱单一的仿造模仿,走独立自主创新的道路;②改善加工工艺,提高加工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增加高端产品的竞争力如:硫化机将向液压硫化机方向发展,密炼机向强力化、变速化和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成型设备向高效、高精度、高自动化程度发展,上辅机系统向高效、均匀性、环保及安全、专家故障诊断和智能化配料输送系统发展。③开发和推广更多节能环保型橡胶机械,为橡塑行业节能减排作贡献。④新品实现产业化。

1.2塑料机械

要使我国的塑机水平尽快与世界接轨,单纯地靠引进国外技术是不行的,必须从前沿技术的自主研发入手,改变计算机等产业快速扩展。与之相适应,塑料机械生产企业已打破了原来大部分局限于轻工、机械及化工系统的格局,迅速在各个工业系统及军工和乡镇企业中蓬勃兴起。

1.3产品竞争力

我国塑料机械产品的功能价格比尚可,基本上能供给国内塑料原料加工与塑料制品加工、成型所需的一般技术装备。行业重点企业取得了多项自主化产品的突我国塑料机械水平的落后局面,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开发国产塑料机械的核心技术,提高其技术水平,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塑料原料和制品生产企业不能只满足于小富即安,能活就行。现在业内缺乏精密的大型注塑机、复合和大型中空成型机,缺乏微电子技术在塑料机械上的应用开发。而这些高端产品和控制技术都需要核心技术的突破。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合资、合作,继续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品及工艺和设备来发展我国的塑机,提高技术水平。这样不仅有助于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还有助于全行业向社会专业化协作方向发展,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1.4行业标准化工作

我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工作将以制定安全、节能、环保、重要产品和新产品标准为主要目标,建立健全我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体系,促进我国橡胶塑料机械向安全、节能、精密等高端机械发展,促进我国由橡胶塑料机械大国向橡胶机械强国的转型。

2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现状

2.1橡胶塑料机械国内标准现状

现有归口国家标准36项,行业标准102项,共计138项,其中橡塑通用机械:共25项标准,其中国标19项、行标6项;橡胶专用机械:共72项标准,其中国标16项、行标56项;塑料专用机械:共41项标准,其中国标1项,行标40项。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t12783橡胶塑料机械产品型号的分类,目前在橡胶塑料机械标准中已完成了量大面广产品的制定工作,如轮胎加工机械、塑料注射成型机械、挤出机械等,但对于很多橡胶和塑料制品类加工设备、翻修、回收机械及试验机械标准还有待于加速制标工作,一些产品标准缺少相应的方法标准与之配套,因此,今后需要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加强产品标准的覆盖面。目前我们针对废旧橡胶塑料回收与再利用标准体系研究,完成对部分企业废轮胎、废塑料工业连续化裂解生产线的调研。

橡胶塑料机械专业已经制定12项产品安全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括橡胶塑料压延机、密闭式炼胶机炼塑机、橡胶塑料注射成型机、挤出机及挤出生产线、成型机械和粉碎设备等橡胶塑料通用加工设备中极为重要的产品。其中6个标准为等同采用;4个标准为修改采用;2个标准为非等效采用。

2013年橡胶塑料机械专业实现了我国橡胶塑料机械能耗相关标准零的突破,制定了GB/t30200-2013《橡胶塑料注射成型机能耗检测方法》。

2.2国际标准化工作情况

tC71对口iSo/tC270塑料和橡胶机械技术委员会,iSo/tC270是2012年7月成立的,秘书处设在意大利标准化协会Uni,共有14个p成员和5个o成员。中国为p成员,全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为其国内技术对口单位,由全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其具体的工作。

iSo/tC270正在制定橡胶塑料注射成型机安全要求国际标准,共有8个成员国参与此项工作。此项国际标准由德国负责起草,德国的Berndn?tel先生为工作组的召集人。我国为参与国并注册了iSo专家参加此项工作。

在国外发达国家中,Cen/tC145是比较权威的制定橡胶塑料机械标准方面的技术组织。

SaC/tC71也与其建立了联系,并转化了其12项标准为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些标准的总体技术水平较为接近Cen/tC145标准的技术水平。

2.3本领域相关标准的实施情况

目前,本领域的标准在成规模的企业里基本上得到了实施。但由于部分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理念较为落后,缺乏对安全生产的认知,盲目的追求生产效率,盲目的降低采购成本,标准实施监督的缺失与不完善等因素,本领域的标准在橡胶塑料机械领域全面实施还有一定的困难,标委会秘书处也将加强标准的宣贯工作,积极引导企业执行本领域的相关标准。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在标准的实施方面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执法者有法可依,在标准的实施监督方面加大力度。

3工作计划

3.1标准制修订工作

2015年的标准计划项目10项,其中:国家标准4项,分别为《废橡胶废塑料裂解油化成套生产装备》、《橡胶塑料机械用电磁加热节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橡胶塑料挤出机能耗检测方法》、《橡胶塑料加压式捏炼机》;化工行业标准3项,分别为《工程机械轮胎成型机》、《工程机械轮胎胎面胶自动缠绕机》、《胶片冷却机》;机械行业标准3项,分别为《塑料成型模具温度控制机》、《塑料成型模具用冷水机》、《转轮式塑料干燥机》。

3.2跟踪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标准发展动态

密切关注国际标准化组织、欧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国际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化技术组织的标准动态。加强采标力度;着重在安全标准、能耗标准等方面与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接轨。

工程机械行业标准篇3

截至2009年年底,经企业自评、中国机械工业安全卫生协会(以下简称中机安协)复评、各省安监局审核、国家安监总局核准,先后共有5批167家机械制造企业获得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称号。

为了了解机械制造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活动的意义与成效、考核程序、评审专家构成以及推进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机安协会长李培珍。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机械制造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有何意义?

李培珍(以下简称李):由于机械制造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与其他行业关系密切、互相渗透,自身涉及的安全领域在其他行业上有广泛的通用性。从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机电产品的属性分析,机械制造企业是典型的离散型企业,整个工艺流程由多个独立的工艺或工序组成;采用的设备设施繁杂,涉及的安全技术领域较多,并且高中低档技术并存,生产批量不一,多种要素密集。因此,在机械制造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意义主要体现在:整个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过程,可以引导企业自我发现隐患、自我纠正隐患,进行自我完善,进而建立符合本企业的长效机制。同时还加强了企业的安全基础管理,规范了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促进企业提高企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实践证明,在创建活动后,企业能找到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让职工受益。

记:推进机械制造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有哪些原则和措施,推进过程中积累了哪些经验?

李:机械制造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有3个基本原则:一是企业自愿申请;二是要经所在地省级安监局同意,最后由国家安监总局核准;三是各空项分(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共75项内容1000分,缺少项的分值加起来为空项分)之和超过200分的,不得评为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制造企业。

我们采取了典型引路,进而带动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方法。我们先在大企业、大集团公司中挑选1~2个子公司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如第一汽车集团于2006年先在解放公司大连柴油机厂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活动中,大连柴油机厂共整改各类隐患800多项,并对涂装作业区域的操作员工进行个人防护改善,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健康体检。活动开展以来,大连柴油机厂未发生死亡、重伤事故。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汽集团在全公司范围内逐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2007年11个单位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企业复评,2008年19个单位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企业复评。4年来,试点先行的做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从地域的分布情况看,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的地域范围正在不断扩大,2005年第一批被命名的企业仅分布在13个省市,现已延伸到20个省市,特别是延伸到陕西、甘肃、广西等西部欠发达地区。从企业隶属小行业的分布看,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的种类不断丰富,从最初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主,扩展到工程机械、电机、锅炉、机车车辆、造币、电梯、复印机、航空设备制造等多种类型的企业。

协会在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过程中积累了2方面的经验。一是要确保工作质量。协会要求考评(咨询)组在工作开始前,必须与考评单位进行沟通,确认考评范围;并要求考评员严格遵守《考评员工作手册》,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做好现场考评记录和专业小结报告,为考评单位提供准确、可靠、操作性强的整改服务信息。同时协会与考评组组长签订《考评责任书》。这样才能确保考评工作有序进行,企业按时完成隐患整改。二是取得安监部门的支持。在机械制造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仅靠行业协会的力量是不够的,还离不开安监部门的推动。如在上海,市安监局专门成立了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建立了19个区(县)和市局监管的行业(系统)、市直接监察单位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机构,落实具体部门和专人负责安全质量标准化推进工作。截至2008年12月,上海市共有20家企业通过机械制造业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企业核准,120家企业通过机械制造业安全质量标准化二级企业核准,7家企业通过机械制造业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企业核准。

记:协会在对企业的复评过程中,发现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哪些共性问题?

李:我们在复评的过程中发现,企业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共性问题。一是有的企业领导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够重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需要资金的保证,组织领导的支持,如果没有企业领导的重视,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视,标准化工作很难展开。二是一些企业员工安全理念和安全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员工流动性又大,导致员工安全素质参差不齐,自我保护能力差。同时,随着大量高新技术的运用,企业引进了大量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相对缺乏实践经验。三是少数企业在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后,在巩固标准化工作成果方面,保持长效机制做得不够到位。这些都是在推进标准化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

记: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的程序是怎样的?评审专家是如何构成的?

李:安全质量标准化制造企业分为3个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900分的为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800分的为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600分的为三级。其中,各空项分之和超过200分的,不得评为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机械制造企业。

考核评级程序分4步。第一步,企业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工会参加的小组进行自评。企业自评后,形成自评报告,向承担安全质量标准化复评任务的机构提出复评申请。申请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机械制造企业,应当向中国机械工业安全卫生协会提出考评申请。第二步,复评机构收到企业复评申请后,按照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1月24日下发的《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简称《考评标准》)的要求进行复评,向企业和安监部门提交复评报告。第三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机械制造企业实行分级核准。三级由复评机构报市(地)级安监部门核准;二级由复评机构报省级安监部门核准;一级由中机安协报省级安监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省级安监部门报国家局核准。第四步,安监部门核准后,向企业颁发相应的证书和牌匾。安全质量标准化机械制造企业证书和牌匾有效期为3年。在3年有效期内,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或累计死亡5人以上(含5人),以及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由原核准部门撤销其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称号。

目前协会共有100多名专家参与评审工作,其中大部分的专家是机械电子部、省(市)厅局所属大、中型企业从事安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另外部分专家是大企业集团的在职人员,协会通过与企业集团协商,抽调部分企业1~2名技术骨干配合各专业专家共同参与考评工作。这种做法一方面推动了协会专家构成年轻化,另一方面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安全专家。

为了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协会每年都举办1期安全质量标准化学习班,在全国培养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人员,为各省、市开展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三级企业复评工作,培养考评人员。标准化工作开展以来,协会为各省、各企业培养2000多名考评专家、安全人才。但是我们对专家组成员还有3点要求,一是必须具备现场实践经验;二是必须具备“三有”,即:有责任心、有业务水平、有口头表达能力;三是在本专业考评工作结束后,必须提交书面考评意见。

记:协会推进机械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根据这些重点和难点,2010年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如何部署?

李:协会工作的重点是大中型企业。这主要因为《考核评级办法》规定,各空项分值之和超过200分的,不得评为一级安全质量标准机械制造企业。在142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中,中央直管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共108家,占59.3%;中外合资企业共41家,占22.5%;其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30家,占16.5%;民营企业共3家,占1.7%。

工程机械行业标准篇4

在我国煤矿施工过程中,煤矿机械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状况,是煤炭机械维修时煤炭开采工业中的重点问题。在传统方法下,煤炭机械维修工作需要在相关机械停止工作状态下进行,整个维修检测工作费时费力,并且准确程度不高,不适用于我国高强度煤矿开采的需要。推出一种新的煤矿机械检测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煤矿机械应用

所谓无损检测技术,就是指通过利用声学、光学、磁学、电学的基本特征,在不破坏检测目标的前提下,完成对相关目标检测工作。在现阶段煤矿机械维修检测技术中,无损检测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

1无损检测技术在机械设备维修中的意义

无损维修的核心,是不破坏检测目标的情况下完成对检测目标的检测工作。不破坏检测目标,能减少目标的拆卸和组装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检测效率。煤矿机械体积大、零件多,在维修检测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拆卸和组装时间,而且在组装过程中,容易出现零部件丢失的情况,影响煤矿机械工作。煤矿机械是开采煤矿的主要劳动力,如果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拆卸和组装煤矿机械上的话,会严重影响煤矿开采速度,影响煤矿工业正常运转。

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无损检测技术的科技含量更高,所涉及的工程科目、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更强,能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在传统的检测方式中,检测人员需要对机械的所有零部件逐一排查,才能保证得到准确的结果,这种工作方式既耗时又耗力,而且准确程度不高;依靠无损检测技术,不需要检测员工对每个零部件进行逐一排查,依靠向相关机械中发射相关媒介物(如声波、电磁等),再通过对相关媒介物所反映的信息进行比对处理,最终判断出受损部位及零件。

无损检测技术适用于大部分煤矿机械,并且能在机械运转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工作。煤矿机械种类多、范围广,如果针对每一种机械都采购相应检测工具的话,会增加煤炭开采企业的运营成本。无损检测技术适用于大多数机械,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媒介进行检测,没有针对性,保证大多数煤矿机械都可以依靠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检验维修;无损检测技术不单单可以用于检测煤矿机械,在检测桥梁、公路等方面,依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煤矿机械运转过程中完成对煤矿机械的检测工作。煤矿机械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声波,可以利用电学、磁学进行检测工作,保证检测工作不影响机械工作,使煤矿开采活动能顺利进行。

2如何加大无损检测技术在机械设备维修中的应用

如何将无损检测技术具体应用到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中的应用,是很多煤矿企业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2.1制定完善的诊断标准

在无损检测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零部件信息,如果没有完善的煤矿机械诊断标准,会加深诊断工作的难度。

如何制定合理的诊断标准,笔者推荐“区别为主,共性为主”。在煤炭开采工业中,煤炭机械种类繁多,各有各的职能,只有把握住各自间的区别,才能推出正确的诊断方案。例如,煤矿机械中的筛分设备和输送设备是明显不同的,对两种设备的诊断标准自然要区别对待,保证两种诊断标准的准确性;每种煤矿机械都有共性之处,例如,体积大、零部件多等,这些都能成为评判诊断标准的依据。在设定诊断标准时,也可以借鉴国际上优秀的经验技术,集思广益,保证无损检测标准的准确性。

相关部门在制定诊断标准之时,也要结合本煤矿企业的具体情况,将本煤矿企业的生产规模、煤矿特点列入参考标准,保证诊断标准能合理高效的为本煤矿企业服务。

2.2研制新的无损检测设备

信息技术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为研制新型无损检测设备提供可能。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度、高精准是未来无损检测设备发展的方向。在国际上先进无损检测设备中,超声波是一种常见形式。

超声波能在微型计算机中完成图像数据采集整理、信息处理、过程控制、储存等功能。将微型计算机与无损检测设备结合起来,首先能保证工作速度,依靠计算机完成信息运算工作;其次,能保证检测效率。超声波传播快,能在极短时间内收集整个机械的运行资料,再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整理,简化了人工计算、人工检查的工作范围,提高了检测效率;最后,能提高准确度;超声波和微型计算机是新时代的产物,高精准的运算能力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用超声波和微型计算机检测煤矿机械,能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3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无损检测技术同样需要人才的支撑。无损检测技术涉及范围广、要求的程度高,整个无损检测过程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无损检测是检测煤矿机械设备的重要方式,如果不能及早发现相关煤炭机械中的问题,最终会影响煤炭企业正常运行。

培养专业人才的标准是:检测人员能清楚掌握无损检测技术的使用情况、能清晰了解各种煤矿机械的基本数据资料、明确企业的无损检测诊断标准。在选择人才过程中,可以广泛吸纳相关专业的中专和高职专科人才,因为他们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强,能减少培训费用、节约培训时间。在培训过程中,首先要进行专业人才标准培训,保证工作人员工作时能找准方向;其次是树立模范,激发学员的竞争心理;最后,要讲述工作的重要性,让学员认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督促学员努力认真工作。

3结束语

无损检测技术是建立在科学技术水平之上的科学形式,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无损检测技术在检测过程中的精彩表现,决定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未来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努力,希望相关工作人员能集中精神、集思广益,共同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任杰.煤矿设备维修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探究[J].科技资讯(信息技术版),2012(20):62-64.

[2]杨富强.无损检测技术在煤矿机械设备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矿山机械,2012(07):40-42.

[3]郭美声.无损检测技术在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2(12):109-110.

[4]杜广.无损检测技术在矿山机械维修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工业工程与技术),2013(06):75-76.

[5]杜宇.无损检测技术在煤矿设备维修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2014(01):120-125.

工程机械行业标准篇5

关键词:金属切削机床紧固件螺纹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机械化工业化进程,就目前看来,大机械化工业和中小机械化工业之间的分歧日益突出,是将大机械化工业的经济作为核心,还是提高中小机械化工业的经济发展,这些问题的核心关键则是标准化工作的转型。自古以来,能源都是一个机械化工业发展的首选原因,煤炭、钢铁和水泥这些原材料的生产确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但在“以机械化工业为主”的机械化工业化模式下,对于这些能源需求则显得不那么明显了,这样的话实现标准化工作发展就更加容易。如何实现大中小机械化工业和小机械化工业协调发展,机械化工业化道路共同促进?发展标准化工作与机械化工业化兼顾,结合创新驱动、能源消费结构和对经济结构升级,更容易实现全面发展。

1、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工作

在金属切削机床工作中,基本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工作修订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大部分都是每五年进行一次整修。它是在修订的过程中,通过审核整个修订的标准使用流程从而计算的出有无乱用的违纪现象。可以说,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标准化工作。从小的方面来说,该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于产品的标准化状况起到一个良好的参数作用,从而达到机床成本使用的真实,合法。从大的方面来说,该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工作是对工作管理内部的一项质量上的监督,主要是严密性与完善性的确保,还有就是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完整性,方法措施适用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的评价,对工作的完好进行与质量保证做出正确的判断。

2、紧固件标准化工作

根据对于紧固件的调整,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些结构性的发展轨道,这其中的标准化是必不可少的。在近几年来,对于紧固件的研究和发展已经普遍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对于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不免会面对一些竞争。紧固件的标准化工作能够使其在竞争的过程中能够有着充足的优势,不仅能够引领国内的市场,而且能够在国际的贸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的紧固件标准化工作,如名字所展现的一样,需要用不同的紧固件来进行操作和实践。以往的标准配套紧固件只能够执行一向的命令,并不能够将一些指令做到完善。所以,多层紧固件的诞生就解决了这一关键性难题。经过研究可以得知,标准使用的覆盖面紧固件来进行处理和运算,这样的话首先在运算速度上就要比一般的标准配套紧固件要快得多,并且多层紧固件还都是标准化工作。标准使用的覆盖面的紧固件都有着怎样的作用呢?首先标准配套是用作输入层来进行采集和输入的,是作为入口来进行设定的功能,而另一层则是作为感应一位来进行功能处理的,它是标准化的结构作用,也就是所谓的计算一位,并且是专为紧固件进行服务的。我们可以根据数学的相关运算一位来对于其进行结论的设定,这其中必定会用到数列来进行计算。这其中所需要的作用都是为了计算一个结果,最后将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实施。

针对于我国目前为止所制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从中得出关于紧固件标准化的条例就有四百一十五项,这便是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所能够确定的相关准则。其中,我们可以防线有关部级别的修订标准便有二百二十项,这样的数字是占全部总数量的百分之五十三,十分有分量和位置。标准水平:

(1)在进行紧固件的标准化运作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自身已有的标准结构来进行分配和布局,有时也需要与相关的行业进行产品的对比和分析,从而得出对号的答案,并且从中确定是否与国际中所制定的标准相符合。

(2)对于标准水平的准备,我国并不是仅仅处在无知的状态,而是已经根据有效的信息来进行充分的准备,这其中包括对于配套性质的把握,以及对于协调性质的考验。这些都有着十分成熟的手段和系统。

3、螺纹标准化工作

目前,全国螺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螺纹标委会”)有国家标准41项,机械行业标准两项。这些国家标准包括使用较多的螺纹标准,例如普通螺纹、统一螺纹、梯形螺纹、锯齿螺纹、管螺纹,以及由普通螺纹扩展出来的小螺纹、过渡和过盈螺纹、热镀锌螺纹、超细牙螺纹,还有螺纹术语、螺纹收尾、螺纹搓丝直径等国家标准。这些标准是建立螺纹标准和优化加工螺纹技术的基础。这些国家标准绝大多数都有对应的iSo国际标准或工业发达国家标准(美、日、德、法、英、俄),对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2010年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回顾与展望[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1,(01):7-19+29.

工程机械行业标准篇6

【关键词】机械设计;常见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改变与提高,对于机械的设计和加工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就必须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大对产品设计和加工标准的要求,使得其产品水平不断发展,满足人们对于产品的审美和实用的要求。就机械设计和加工而言,在其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设计。既要考虑到其材料的合适性,又要注意到其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以及剂的使用等等,只有坚持从多方面着手进行设计和加工,才能不断提高机械设计的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促进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

1.机械设计的概述

所谓机械设计就是指对机械的零部件和整体的设计的过程[1]。这个过程主要是指在机械的应用要求下,对机械的工作原理、运行方式、机械结构、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以及机械各个零件材料、形状、程度和零件尺寸等各个方面的整体性构思、设计和计算,最后通过其设计的方案将设计转换为具体的描述,并作为机械加工制作阶段的主要根据。根据其服务行业、工作原理以及产品要求的标准等方面的不同,机械的设计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机械设计主要分为三类——新型设计、变型设计以及继承设计。其中,新型设计是指通过对最新技术的实验或者试用,证明其可行后,运用该技术进行新型机械的设计;变型设计主要是指为了适应不同环境而对现有的机械进行局部的设计和加工,以满足实际社会需求;继承设计是指在现有机械设计的基础上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以提高其工作效率,改善其工作技能。

2.机械设计的程序问题

机械作为一个复杂的机器,具有完整的工作系统,所以必须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其一般的设计程序进行完成。其设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设计计划的制定

设计计划的制定是机械设计中的首要环节,也是机械设计最前期的基本任务。在这一阶段中,机械设计的要求需要根据企业自主发展、用户预订或者市场发展的要求进行,制定出机械设计中的各个细节要求,最后设计出包括机械的功能、环保以及经济成本等方面参数的设计任务书。其中各方面的参数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是设定的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例如机械设计中的最低要求或者用户希望达到的要求范围。

2.2具体方案的制定

具体方案的设定对机械设计和加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方案的制定可以充分的表现机械设计和加工的多方案特点。方案的制定主要是对机械的各个参数设定的一个环节,对机械功能的分析就是对设定任务中的机械功能中参数最低要求,以及希望其可以达到的要求进行综合性分析。也可以说是对机械的功能能够实现、各项功能之间是否不存在矛盾以及各项功能之间是否可以相互替换等,通过对机械功能参数的设定为机械的进一步设定提供参考。在功能参数设定之后,就可以提出其解决的办法和应用技术,即提出其可供参考的执行方案。

2.3技术设计

在这一阶段,可以针对方案制作总装配草图以及机械各个部件的装配草图。通过草图可以确定机械的各个部件和零件的外形和基本的尺寸大小,其中包括了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零件和部件的外形和尺寸大小等问题。零件尺寸大小的确定应依据各运动构件的运动参数、各主要零件所受载荷的大小及特性、零件的工作能力等等,设计工作图时,要充分考虑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工艺性、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和加工完成后的检验要求和实施方法等。有些细节安排如果对零件的工作能力有值得考虑的影响时,还须返回去重新校核工作能力。最后绘制出除标准件以外的全部零件的工作图。

3.机械设计加工常见问题分析

3.1材料选择

在机械设计加工中,其材料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机械的功能和寿命[2]。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应满足其使用的性能要求、工艺性要求。使用性能要求就是指零件材料的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表现是否可以满足机械的要求。各个不同的零件所要求的使用性能不尽相同,有的零件要求高,有的要求低,有的要求零件耐磨,有的可能仅仅是外观要求,所以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结合零件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要求就是指材料本身是否可以满足机械零件的工艺性要求。具体包括了热加工工艺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等等。

3.2设计的标准化问题

机械设计是否满足其标准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高低以及其成本的多少的主要技术。标准化就是指在机械零件的尺寸、材料性能、结构要素、设计方法以及检验要求等各方面的设计都符合行业标准[3]。机械零件的标准化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专业化的设计和生产、材料和零件的性能指标统一、采用标准结构的部件等,这样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缩短设计的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等等。

3.3剂问题

众所周知,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机械零件的尺寸要求、精度要求等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例如切割、冲压、拉拔、轧制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剂需要具备冷却性能、性能、清洁性能以及防锈性能等[4]。冷却性能,在对材料进行加工过程中,因为其摩擦较大会使得材料的表面受到损伤,剂的冷却性能可以减轻摩擦来减少热量的产生;性能,在对材料切割的时候,材料会承受较(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45页)大的切割力作用,而切削剂可以较好的减少两者之间的切削作用力,避免了切割工具和材料之间的黏粘。

4.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加工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环境下去的主动,就必须按照机械设计加工的程序严格执行,在设计加工过程中,企业应科学地进行选择材料、实施标准化的生产模式、科学运用剂,统筹考虑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等等,这有这样才能提高机械设计的水平,完善产品功能,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科]

【参考文献】

[1]王杰,程明远,李士晓.浅谈机械设计加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11.11:56-57.

[2]戴华丽.对机械设计加工过程中注意点的分析[J].电子世界,2012.12:34-38.

工程机械行业标准篇7

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工程机械除了技术上大力研发混合动力型外,还需要从管理、作业和维修等方面入手,解决油耗行为,从而实现工程机械的耗油节约管理的行业目标,促进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工业机械方面的研究日受关注。我国尚未对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但日本却对此甚为重视,探索出可以共通的油耗测定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生产,为此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日本的研究。

1.2研究意义

近几年,我国对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强,用油量和浪费也越来越严重。工业机械耗油中,出现了作业粗暴、管理机制不健全、机械保养不力等等耗油严重问题,增加行业生产成本和资源的极大浪费。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真是在于有针对性的提出一套管理策略,帮助机械行业进行耗油节约管理。

1.3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观察法和针对性研究方法,通过了解和把握整个社会及工业机械行业的总体情况;大量阅览资料,研究与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打好研究基础;深入观察、研究工业机械耗油情况,发现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对行业的耗油情况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2.相关理论研究

2.1工程机械

工业机械是用于工程建设的施工设备的施工机械的总称,包括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

2.2油耗

油耗是运用汽车的经济性指标主要由耗油量来表示。即在单位时间、单位公里里耗油量的多少,一般不同的机械有着不同的油耗标准和油耗指标。

2.3液压系统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油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有各种矿物油、乳化液和合成型液压油等几大类。

3.我国工程机械使用中耗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1工程机械作业粗暴,工程机械故障频发,耗油量大

在工业直接操作中一般以农民工为主,由于知识和意识方面的受限,又加上管理者疏于对机械作业的管理,在工业操作过程中,工程机械作业粗暴,工程机械故障频发,还使得液压元件损坏、油封和高压油管接头与胶管的压合处过早失效漏油或爆管,这两个结果都严重造成了机械用油的浪费。

3.2为了省钱选择不适合的液压油

工程机械使用油时都应按随机《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牌号选择液压油,特殊情况需要使用代用油时,也应该力求其性能与原牌号性能相同。但在工程建设中,由于管理者意识的缺失与不到位及利益的驱动,仍存在很多选择便宜的不合型号的液压油,直接导致了油耗的增加。

3.3缺乏一套良好的机械保养机制

工程机械油耗管理中只有定期对液压系统的保养、滤清器滤网的定期检查、滤芯的定期更换及液压系统的定期检查与更新等这些问题进行勘察和保养才能降低对系统结构的损害力度以及降低油耗量。但是,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仍缺乏一套良好的机械保养机制。

4.工程机械的耗油节约管理策略

4.1实行统一的耗油标准

在工程机械的节能降耗方面,日本再次走在了我们前面,探索出了某些工程机械可以共通的油耗测定方法,制订了《土工机械-挖掘机油耗测试标准》,但日本各大工程机械厂商依旧使用着各自独立的标准。2010年日本建设机械化协会对JCmaS出台了新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工程机械实行统一的耗油标准,在行业内形成一种风气。

4.2选择适合的液压油

液压油在液压油系统中起着传递压力、等作用,使用不配套的液压油,不但会因为不同液压油产生化学反应、性能发生变化而发生操作事故,还会造成严重的机械用油的浪费。为此,选择液压油时就要求按照型号配套来选择适合的液压油,减小对液压油系统的损伤,降低工业用油的损耗量。

定期保养

我国现行的工程机械保养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液压系统的检查保养应将智能装置监测结果与定期检查保养相结合。除智能装置外,还应定期检查滤清器滤网上是否有附着物,滤网是否有污垢积聚、是否按要求更换滤芯等外,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还需由专业人员检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

4.4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中有许多精密偶件决定了液压系统的生命需要清洁的液压油。在工程机械使用过程中加油工具不洁、液压元件脱屑等,都会使得一般固体物质入侵液压系统。为此,在加油时要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保证注入的是清洁的液压油。

5.小结

基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情况,针对工程机械耗油问题,我们切实需要深入研究问题并发现问题根源,借鉴下日本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的解决,切实将工程机械耗油管理落实到实处,促进我国工业机械行业的长期发展,也为环保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柳工.讲解轮式工程机械车辆节约油耗的七种技【Z】.2010.12.09

中国工程机械品牌网.东渡日本取“真经”实现工程机械低油耗.2011.02.28

中国沥青网.探析如何降低公路工程机械油耗问题?【Z】.2010.8.23

工程机械行业标准篇8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成本核算;加工成本;问题;解决对策

前言

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是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做好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管理措施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带来巨大的帮助。文章主要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进行分析,通过机械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问题来了解成本核算对机械制造行业长期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然后通过这些问题来进行针对性的阐述具体的改进措施,通过改进措施及对策来提高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的管理办法,以期能够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一、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对核算目标对象不够清晰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其核算对象目前都针对固定的生产销售产品中发生的费用,而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需要的是未来发展策略提供参考的成本核算,通过未来市场的变化来决策本企业机械制造加工成本,因此,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核算对象应重点进行明确。然而,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机械制造行业在实际的生产工作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进行核算,对于种类众多、企业多元化经营生产的机械制造业生产来说,其成本核算为了简化,将不同类的产品进行成本统一核算,造成成本核算目标笼统不清晰,在整体上看没有突出的问题,而从细节上看,成本差异就暴露无遗,这种细节上的差异如果不及时发现就很难进行成本控制,而且企业的成本问题往往也是从这些细节上暴露出来的,也难以再做改进调整。因此,成本核算中核算目标的不清晰是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中最大的一个漏洞,这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是长远发展的绊脚石,是增加企业成本一个弊端,不能够有效保证加工成本的准确性。

(二)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没有科学的成本核算标准

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只有科学合理的核算标准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科学合理的加工成本核算又应明确划分成本预算标准和合理分配成本执行对象和执行标准,只有建立这些标准才能够有效开展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工作。而我国目前的机械制造行业中却不能够统一成本核算标准,大多数都以成本核算对象的笼统分类进行成本核算,导致成本核算标准不统一,其制造费用作为制造行业中发生最多的费用也不能分出明晰项,即使分出明细子项也大多存在差异,造成成本核算标准的不统一;另外,机械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需要程序性和严谨性,很多成本核算人员为了谋取私利或简化程序,弱化了成本核算的职能,造成成本核算出现较大的漏洞和误差,最终导致机械制造行业成本核算的不准确,严重影响了领导层和决策层对于本企业未来发展的长期规划和策略发展,因此,科学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也成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计算方法不合理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的计算方法对于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对于本身的计算方法就存在较大问题,最终会直接导致成本核算结果产生偏差。例如,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成本在计算产品的生产费用时时直接分配到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里的,随着成本分工的明细专业化,很多企业在进行机械生产组织过程中要向其他企业进行购买零件或协同制造,在复杂的生产模式下注定不能够简单的生产并计算成本费用,其产品成本的分摊也不能够简单进行,因此,很多成本核算在计算分摊核算时都要以原始的票据进行核算,作为成本核算的原始依据,在企业的生产中对于购买合作企业的原材料时有时不能够及时收到相关单位的发票,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产品完工前的真空期,成本核算在没有发票的情况下就不能计算材料的采购和加工费用,严重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同时也造成了虚高利润的现象,对于这种成本计算方式上的错误对于机械制造行业的长期发展很不利,也不是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的最有效和最准确的计算方法,不能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二、机械制造行业加工成本核算的解决对策

(一)落实机械制造行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确定却算标准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内容包括组建记录储存原始凭证的机制体系,在查阅或核对凭证的时候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并做好行为记载,另外要制定明确的人工及材料消耗成本核算标准,强化定额控制力度。企业内部结算体系及价格的明确也是成本核算基础工作中的重要因素,注意物资材料的核对、领发、计量、验收、存储方面。在机械制造业生产活动中会产生一系列不同性质的成本支出,应该结合不同标准来制定最佳核算方案,要求满足简便、科学原则。简便是指在核算过程中容易获取相关资料,另外核算难度系数或程序较为简单;科学是指采用成本核算方案中包含的所有费用支出与实际生产活动中情况满足客观合理要求。比如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产品体积、重量与辅助材料费用支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可以选择产品体积或重量作为标准进行核算;人工工时与制造费用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可以选择支付工资作为标准进行核算;机械工作时间与所需动力费用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可以选择机械工作时间作为标准进行核算。

(三)不断创新,寻求最科学的成本计量方式

由于每个机械制造企业都具备自身独特的性质,在月末期间产品与产成品等方面会出现不同状况,因此在核算产品及产成品成本费用时,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选择最科学的计算方式。若企业月末期间企业生产产品数量较多且改变幅度大,可以用直接采用产量方式来进行成本计算。若企业产品数量偏少,且月末阶段占据的比重较小不会对产品整体成本费用产生重大影响,可以酌情排除该阶段的产品成本。对于不同工艺术采用不同的分摊方法,比如在机加工实际工艺操作中,有下料、热处理、锻造、铆、焊、车、钳、铣、刨、磨、滚、钻、划等工艺工序。其中热处理、锻造、铆、焊工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批量化投入,批量化产出,其费用发生与重量及体积有一定联系,并且按生产工艺所需对不同的零件一起进行批量化作业,也是一个班组进行作业,因此很难细化准确其零件工时,其中发生制造费用也就难以分摊细化到零件上,可操作的合理实用做法是,封闭其中车间费用,统计月(年度)发生额,并统计其中对应月(年度)产出的各种零件重量,计算出其相应工艺(工序)制造费用分摊率,再按照单个产品零件重量情况计算其在该工艺(工序)的制造费用发生额。车、钳、铣、刨、磨、滚、钻、划等工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按工艺流程单机操作,表现为一台机床可能制作不同的零件,一种零件要经过不同类型机床加工,可以统计一个零件所需的不同机床机械工时,制造费用发生的多少与其零件加工发生的加工工时多少有很大关系,可以考虑采用加工工时核算分摊制造费用。

工程机械行业标准篇9

第一条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保障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本办法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财政支持和实施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措施,逐步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加强农业机械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和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村级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农机安全村建设各项措施。

第四条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机械化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并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含手扶变型运输机,下同)的安全管理实施监督。

发展改革、经贸、财政、工商、交通、质量技术监督、科技、地税、水利、林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农业机械化的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统一调集农业机械投入抢险救灾。

第二章扶持措施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科研机构、院校和农业机械生产者研制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

鼓励和支持农业机械生产者增加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投入,并按照国家规定,对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和制造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各级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科技开发资金应当对农业机械工业的技术创新给予支持。

第七条国家支持引进、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关键零配件和技术,鼓励引进外资从事农业机械研究、开发和生产。

第八条国家安排对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作业用燃油的财政补贴,应当向直接从事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九条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各级财政应当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补贴。具体补贴种类和标准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使用财政补贴购置农业机械,应当签订补贴购机协议。在补贴购机协议约定的期限内,不得转卖所购农业机械;对擅自转卖的,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全额收回补贴款。

补贴购机协议格式文本由省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对财政专项资金补贴购买的农业机械的名称、数量、购买人(单位和个人)、补贴额等情况,每年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

第十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

第十一条农村金融机构应当积极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实行优惠利率政策和简便信贷办理手续。

第十二条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地方税务机关对农业机械生产作业服务收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农业机械化信息搜集、整理、制度,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免费提供信息服务。

第三章质量保障

第十四条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协助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组织的对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加强对农业机械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业机械使用者的投诉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组织对在用的特定种类农业机械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情况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

第十五条农业机械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制定企业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按照产品标准进行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农业机械产品出厂前,必须按照产品标准进行检验,不符合产品标准的,不得出厂和销售。

第十六条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在其生产的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农业机械产品上设置安全防护装置、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第十七条法律、法规规定实行许可证管理的农业机械产品,农业机械生产者必须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依法实行强制性认证的农业机械产品,必须经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和销售。

禁止利用残次零配件和报废机具的部件拼装农业机械产品;禁止生产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的农业机械产品;禁止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农业机械产品。

第十八条农业机械销售者应当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保证产品质量。

第十九条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应对其生产、销售的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负责,并依法承担售后服务责任,凡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农业机械使用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第四章安全管理

第二十条拖拉机驾驶培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实行资格管理。从事拖拉机驾驶培训的机构应当取得省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后,方可从事培训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的核发条件、程序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各级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

第二十一条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检验合格,领取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后,方可投入使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的核发条件、程序按照国家规定办理。

禁止驾驶无牌无证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禁止转借、伪造、变造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

第二十二条已注册登记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业机械所有者应当向当地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应的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注销登记手续:

(一)农业机械所有权发生转移的;

(二)农业机械登记内容变更的;

(三)农业机械用作抵押的;

(四)农业机械报废的。

具体办理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禁止违反规定驾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以及联合收割机的驾驶人员必须取得驾驶证,驾驶时,应当随身携带驾驶证。

驾驶证的申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核发牌证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人员,应当接受当地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的定期安全技术检验和驾驶证审验。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定期安全技术检验和驾驶证审验的期限和具体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依法实行强制报废制度。鼓励对从事农田作业的拖拉机及时进行报废更新。

第二十六条农业机械维修者从事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的维修,应当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应当注明维修类别和等级,农业机

械维修者应当在规定的维修类别和等级内从事维修活动。

《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申请条件、核发程序按照国家规定办理。

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不得从事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的维修。

第二十七条农业机械维修者应当保证维修质量。维修质量不合格的,在维修质量保证期内,维修者应当免费重新修理;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维修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禁止在维修过程中拼装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

具有相应资质的机动车维修业户(企业)可以在维修类别和等级内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进行维修。

第二十八条农业机械使用者应当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使用茶叶机械、栽植机械、植保机械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等农业机械,在有危险的部位和作业现场设置防护装置或者警示标志,确保使用安全。

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的宣传、培训、教育,履行安全使用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二十九条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以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使用安全的巡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在道路以外作业、停放过程中,发生碰撞、碾压、翻车、落水、火灾等造成人、畜伤亡或者机具损坏的农业机械事故,由县级以上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由省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五章社会化服务

第三十条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学校应当面向农民、农业和农村,培训农业机械化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积极开展农业机械使用、维修等应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应用新机具、新技术的能力。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各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的试验设备、示范基地和基础设施,保证农业机械适应性试验的需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应用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

支持农业机械科研、教学与生产、推广相结合,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第三十二条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应当根据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需要,提供农业机械示范推广、实用技术培训、维修、信息、中介等社会化服务。

第三十三条鼓励、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依法成立或者参加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为社员及其他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作业服务。

第三十四条推广的农业机械新产品,应当适应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

第三十五条省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财政、发展改革部门,拟订省人民政府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产品目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并定期调整。

第三十六条农业机械生产者要求将其生产的农业机械产品列入省人民政府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通过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进行的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鉴定,取得《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

农业机械生产者和销售者可以委托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对其定型生产或者销售的农业机械产品进行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检测,作出技术评价。

农业机械产品鉴定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开展农业机械跨行政区域作业服务,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维护作业秩序,并依法实施安全监督管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安全畅通。

进行跨行政区域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免交车辆通行费。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规章已有行政处罚规定的,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执行。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从事拖拉机驾驶培训的,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培训活动,并可处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从事农业机械维修的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从事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维修的;

(二)超越《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规定的维修类别和等级,从事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维修的。

对伪造、变造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应当予以收缴。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在农业机械维修过程中拼装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的,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当场予以拆解,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推广未经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的农业机械产品,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推广活动;造成损失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予以赔偿。

第四十三条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在鉴定工作中不按照规定为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进行鉴定,或者伪造鉴定结果、出具虚假证明,给农业机械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有关责任人员属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

第四十四条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直接主管人员以及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

(一)违反国家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权限核发《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以及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

(二)将未取得《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的农业机械产品列入支持推广目录的;

(三)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对其生产、销售的农业机械产品进行鉴定的;

(四)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直接发放用于农业生产的农业机械燃油、购机财政补贴的;

(五)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公布购买农业机械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情况的;

(六)截留、挪用财政补贴款的;

(七)有其他、、行为的。

工程机械行业标准篇10

【关键词】机械行业;安全管理;生产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的机械行业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并在生产过程中研发了很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然而,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安全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不断探求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是当前我国机械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我国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机械行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更着。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并实施了一定的安全措施,但是目前在我国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还是存着一些不足。

1.安全意识的培养过于形式化

我国很多机械企业在进行安全意识培养工作时,往往只注重对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而忽略了起引导、管理作用的领导层,并且,培训工作通常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如果企业的领导层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意义,便无法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仅仅依靠向员工灌输安全生产知识是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

2.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不能与时俱进

如今,机械行业正向着自动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旧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机械设备管理模式的落后将会严重影响生产设备的更新升级、阻碍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而人员管理模式的落后将会造成员工安全意识不足、工作态度自由散漫的现象,甚至可能由于员工对机械设备操作不当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协调性

很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缺乏协调性,内容单一,不能很好地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以及环境管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不能形成科学的系统。有些企业将管理工作的重点偏向于对人员的管理,有些企业则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这两种做法都不符合真正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不利于科学管理体系的形成,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漏洞。

二、提高我国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措施

1.制定管理标准,保障安全生产

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不仅有利于保障机械生产安全、提高企业产品生产质量,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增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制定出符合机械行业自身发展趋势,同时具有科学性、协同性、先进性以及层次性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1)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基本属性(即该标准的系统性、基础性、科学性)的研究力度,积极促进机械行业安全管理生产意识的提高,继而保障其生产产品的质量。

(2)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机械行业的技术安全法规,研究其对机械产品安全的认证标准、评价标准以及市场准入标准。并结合当前我国机械行业的实际情况,对当前标准进行完善,制定出适合我国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

(3)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的宣传工作,并监督各机械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的力度,及时反馈执行效果。

2.促进安全操作,加强设备维护

要培养员工安全操作机械设备的意识,并监督一线工作人员正确使用、佩戴防护用品。此外,还应加大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力度,也就是重视对加工设备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机械设备操作管理标准、维修管理标准,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检验并完善该标准;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先进技术对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实现对机械设备操作的安全生产管理,同时也要未雨绸缪,针对可能发生的不同工作事故,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方案。

3.完善管理方法,加大重视力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加、要求越来越高。为顺应机械行业发展的需要,应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1)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要与时俱进,结合不同的时代特点、机械生产特点及时完善、修正安全生产管理标准、更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2)机械企业的高层领导应从自身做起,切实保障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并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工作,使安全生产成为一种习惯,而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3)机械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并加强技术训练,以确保对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能力。

三、总结

开展并不断完善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是一个需要不懈努力、长期坚持的任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进行,首先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不断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工作;进而制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加大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力度。只有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在机械行业有效展开。

参考文献:

[1]张红革,冯光明,窦海燕.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