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育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3:49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篇1

>>浅议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观的理论与艺术教育实践的特征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借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促进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危机传播的理论体系建构与研究展望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旨趣、内涵和时代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建构的若干问题探析新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创新实践军事思想的理论体系研究论调查研究思想的理论体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较研究《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浅析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反思与展望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初探继往开来的价值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体系刍议西方自然主义教育家愉快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对小学英语教育的启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改革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小企业发展中的应用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政治>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建构研究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教育中到底什么最重要?教育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是每个教育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其实就是为了研究教育的根本问题――即教育的最终用途。本研究从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出发,辨析“教育价值”与“人的内在价值”的真正含义,从而探讨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框架,由此进一步完善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关键词:价值主义;教育价值;人的价值

一、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教育价值

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其实是为了研究教育的根本问题――即教育的最终用途。由此可见,教育价值是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心。所谓教育价值,就是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或者说是“效用”,是人们有意识的掌握、利用、接受及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在审视和判断教育的价值时,人们总是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据的。

(二)人的内在价值

教育既有现实价值又有理想价值,既有个人价值又有社会价值,既有内在价值又有外在价值。虽然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并不完全排斥教育的使用或功绩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能过度地张扬它的使用性和功绩性,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2,这便说明教育最重要的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主要提倡教育促进个人实现其内在价值。所谓个人的内在价值是指人的潜在价值,它包括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德性,在它未发挥出来之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潜在力量,相对于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种潜在价值3。

二、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框架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坚持学生的内在需求驱动,满足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性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4,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属于生存性需求,其他三者属于发展性需求。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从宏观角度看,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同样分为生存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从微观角度看,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包括思想引导、心理疏导、人际交往、学习指导、社会实践以及就业择业等涉及学生成长各个环节的需求。因此,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将关于学生自身需求的内容融入其学习的各个环节,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涵是关注学生的生命、生存以及生活三个方面。

首先,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强调教育要提升学生生命与生存的价值。生命价值是个体生命对于个体自我及社会需要的满足,它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生命价值观是个体对待生命及其价值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处在此阶段的青年一方面处于变化、探索、生机勃勃之中;另一方面又处于多种忧虑、问题的压力之下,这在现今的社会里显得更为突出5。因此,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刻不容缓。

其次,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提倡教育要切实走入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的社交、学业、社会实践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还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将爱岗、敬业等核心价值观要素的解读与解决学生的择业问题、生涯目标问题结合起来,始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谋福利,将学生的生活融入学习课程之中。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落脚点是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和谐发展。

大学生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对于感性的直观事物更易接受,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将学生生活中的要素融入课程之中,不但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利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它提倡用“简、易、微”的活动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要让有关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成为“人人想参与,人人可参与”的身边事。

(四)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的实践者是学生,教育应该让学生觉得“能做主”。

黑格尔曾说:“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在当代社会,我们可用“以人为本”来阐释这层含义。学校是发现人、培育人、成就人的地方,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应是教育的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学生完成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必要条件。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应是双向互动,而不是单向说教;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

第一,价值主义教育思想除了要融入到严谨的课堂教学中,更要体现在丰富生动的课余生活上,在课余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生命教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将舞台还给学生,将机会让给学生,将成长留给学生”的原则,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中收获成长,体会幸福;第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包括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创新创业等具体实践,使学生在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从对生命的感性认识到自觉的理性思考,将生命的价值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卢梭著李平沤译[m].上海:商务印书局,2012.

[2]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54-156.

[3]马斯洛著许金生,刘锋等译.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

[4]刘建荣,陈延斌.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调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篇2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其影响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崛起。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系统各方面日趋成熟。然而,作为衡量这种新型教学系统服务质量核心的远程教育的评价体系还有不足之处。文章以网络的自身特点和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为基础,简要论述了可以应用在远程教育方面的一些评价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协商(合作、会话)活动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习者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合作精神,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进行协商和讨论。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

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而应是主动的、探索式的、协作式的学习。计算机网络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主动探索、协作交流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教学平台。远程教育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局限,实现了双向交互、实时多点交流、广泛的传播、快捷的数据信息收集等多种功能,以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依托,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支起了技术框架。那么,在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下,如何进行教学效果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呢?以下从几方面谈谈开展远程教育的评价策略。

1开展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在以往的教学中,多采用总结性评价。例如期末考试、年终评定等。总结性评价用于指导、采纳和沿用方案方面的决策,它更多地关注整个阶段的教学结果,意在获得教学工作总效果的证据。而学习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像建构主义学理论下的情境创设,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人与人的协作关系都是随时空转换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在远程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反馈及时、管理方便、省时省力等优良特性,对整个教学过程做跟踪监控、检测、指导。形成性评价也叫过程评价,就是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应变能力甚至情感、家庭情况等,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相应给出建议和补救方案。此外,为了使远程教育更有针对性、预见性,还需对学习者进行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也称置前评价,被安排在教学设计前,是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学习策略的依据。依据置前评价的结果,学习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2以自我评价为主。结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建构主义主张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研究,发挥首创精神,实现自我反溃学习者每一次实现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与重组,也就是完成了一次自我的肯定、否定、再否定的辩证评价过程。这种自我评价有利于学习者成就感的形成、目标的明确、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由评价客体成为评价主体,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增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远程教育强化了学习的自主性,为自我评价提供了强大的“硬件平台”,如集成化的学习环境,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等,使学生和学习结果之间有了更直接的联系。当然,我们也不应忽略教师评价和小组评价的作用。教师评价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了一种引导,而学习者之问的相互交流、协商、评价,可能引起各种层次和类型的文化碰撞,价值观的碰撞以及思维的碰撞,这有助于他们在认知层次上达到协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使评价更科学、更合理、更客观。

3通过对评价对象的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提高评价的说服力

建构主义重视个性发展,提倡多情境解决问题,主张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以往传统教学的评价参照标准比较单一,往往只依据考试成绩的高低,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却无视不同学生各异的特质、情感和学习风格,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远程教育的出现顺应了个性发展的需要,为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远程教育中,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发展,科学地、理性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知识、能力、品质、态度等多项指标去衡量每一名学生。运用更具个性发展的评价策略,激发学习者潜意识中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众多更具特色的学习个体融于网络学习这个大环境中。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丰富了远程教育的评价手段,具有多项测评功能的评价系统的实现已不再是梦想。

4根据评价目的和标准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篇3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是兼具基础性研究特点的应用学科,培养的是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补充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队伍的专门人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领导岗位,参与政府决策。研究其培养创新模式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当代传播的质量,影响到我国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对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定影响。较强的创新能力使其学科的后备人才百脉俱开,其研究与实践既彰显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深层皈依,又焕发出时代风采,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反映和时代要求的回应。可是,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差距很大。课题组近期对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调查表明:

对于读研期间创新能力是否能得到提高这一问题,只有l3.3%的学生选择了有大幅提高,还有9.5%认为完全没有提高,22.7%选择有小幅提高,54.5%选择有提高;在创新能力对就业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上,竞有13.3%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影响,另有13.3%认为说不清楚,55.2%的学生选择有影响,只有18.2%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仅从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中就很容易看出,研究生整体上对创新并不重视,并且读研期间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效果不佳。如何从根本上转变这种局面,本文就此作进一步探讨。

一、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而加强学科建设是其重要方面。

1.创新学科建设

创新教育必须渗透到学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要始终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

首先,要建立统一的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课程结构与其他学科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各个高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据统计,目前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多达600个,课程设置有较大的随意性,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这显然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整体塑造。有关部门应努力改变这种局面,搭建培养创新基础理论平台。

其次,要突出建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方向,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建设具有学校特色或区域特色的学科方向。如航海类专业是特色专业,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准备进入港航企事业单位工作,学校根据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科方向并制定特殊的培养方案,直接为用人单位输送人才,效果较好。

最后,强化学科队伍建设。既要培养充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也要建立结构优化的学术梯队。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更要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具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研究时代命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科带头人的创新意识影响到梯队导师的创新意识,而导师的创新意识又影响到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保持合理的学术梯队结构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培育出大批创新型人才。

2.创新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应加大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既有厚重扎实的基础,又有纵深创新的高度。

首先,课程设置特色化。例如,不同研究方向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划分要有依据,三者之间自然衔接;增加不同行业定向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专门研究等,课程结构要合理。编著具有权威性和时代感的教材,教材陈旧、学术性差都将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课程设置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反复验证和修正完善,使其更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更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理论教育时代化。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属性,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要能够体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如社会贫富差距、房价飞涨、食品安全、失地农民、环境保护等焦点问题,可以在“研讨课”或“案例分析”中专题讨论,不仅可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分析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对社会现状的认识,更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更有助于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最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课程内容是实现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重要载体,应增加全球普适性学科内容,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另外,国外尽管不完全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但确有类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并且积累了诸多先进的经验,对我国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作相应安排以拓展研究生理论视野的同时,增强其中外比较研究意识,有利于对国际敏感问题的把握,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二、改革培养创新的机制

1.创新日常培养机制

快速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在整个研究生培养阶段不断调动其积极性,不断为其设定新的目标,不断对其进行考核鉴定。一般来说,有三个特殊时期需要特别指导。

(1)入学启蒙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在研究生刚入学时导师就灌输创新意识,使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可采用座谈会等形式与初入学的研究生交流思想,也可让往届的研究生参与座谈,介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感受与经验教训,帮助新生厘清思路,设定规划,尽快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去。

(2)注重开题创新。开题是硕士研究生阶段一项很重要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开题创新必须洞悉学科前沿,论文选题应及早进行,而且,最好的选题是在不断地确定一否定一再确定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对多个预选课题的验证过程有助于硕士研究生提高理论认知和分析能力,也最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3)毕业论文创新。一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即研究内容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或是对某一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从新的视角加以研究;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即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新颖的,具有有效性与实用性的优势;三是研究结果的创新,即研究所得到的与前人不同但是经过验证的结果,或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论构想与操作模式。其中,研究结果的创新更有理论或实践上的价值和意义。

2.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读研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文凭,提高工作起点或者暂时逃避就业压力,而不是为了追求学术进步,使得以“科研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报考者多是因为相对好考,而不是有志于这项事业。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为研究生创设利于开展创新竞争的环境氛围,激励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构建培养创新资助保障机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构建以研究生科研专项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为主,特殊奖学金、各类助学金、特困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为辅的奖助学金资助保障机制,从而为其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4.设立双导师与复合导师责任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创新培养,导师的职责比以往更重,传统的“个人指导制”已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因此,应实施“双导师制”或“集体指导的复合导师责任制”。

“双导师制”是指根据本学科特点,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机构中聘请有学术成就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共同担任研究生导师。校内导师为学术导师,校外专家为职业导师,两位导师合作指导、互相配合,共同制订指导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探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等,更有利于研究生拓展知识面,丰富社会实践经验,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双导师制”可以实现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还能促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更有利于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

“复合导师制”,指建立学科专业导师指导小组,在以主导师指导为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集体指导的优势,集众家之长,以利于研究生获得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这种制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大有裨益。

5.坚持科学研究创新

科研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导师除了抓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外,更要培养研究生树立和强化进行自主创新的观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导师应吸收研究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其从一些基础环节开始熟悉科研的流程,如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新的研究视角的发现、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研究结论的获得、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步骤和规则。在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让其独立承担一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科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完善培养创新实践的路径

1.实施研究生助教制度

助教在西方大学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知名院校中,教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及指导研究生方面,很多本科生的课程实际上是由助教担任的。助教通常是由全日制的优秀研究生担任。研究生助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首先可以丰富其实践经历,锻炼实践能力,其次还可以获得一定的酬金来补贴生活开销。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助教工作始于2008年l0月,既有效地发挥研究生助教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也促进相关学科的教学效果,并且给硕士研究生提供校内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助教研究生细致入微地答疑解惑,或进行小范围的辅导,既“助教”也“助学”,还提高了办学效益。今后导师还要加强助教工作中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助教既达到理论知识的巩固,又不失时宜地进行理论创新或实践创新。

2.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的生命在于交流,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创新实践的主要方式。首先是校内本专业内部学术交流,通过导师论坛和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专题探讨和观念交流;还可以参加校内其他学科尤其是相邻专业的学术交流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能为研究生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视角。其次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参加国内本学科相关会议,了解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二是到国内相关院校进行调研,通常安排学生到学科发展较好、具有一定专业影响力的院校去,通过参与其相关课程的学习或名师讲坛等方式“取经”。还可以参加国际交流,了解学科的国际发展趋势和热点研究领域。

3.丰富社会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篇4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四要素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注重学习环境的营造,在突出个人主导作用的同时,倡导小组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协作与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认为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学习环境、学习情境中,通过教师教学指导、小组交流协作、借助学习工具、提炼个人观点,在矛盾与冲突中寻求统一,在充分的体验过程中形成意义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体现了从“情境、协作、会话到意义建构”的形成,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

1、情境

情境创设是建构主义教学的基础环节,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情境创设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

2、协作

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3、会话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4、意义建构

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与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特别有利于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完全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指导作用: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其次,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第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如开展讨论与交流等),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专业音乐教学的优势

为什么说建构主义理论对专业音乐教学更具优势呢?在我们了解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后,我们便很容易看到,虽然构建主义理论可以应用于各种学科的教学,但对于那些相对来说“没有标准答案”的抽象性、创作型、创新型人文学科门类则更具指导意义,从音乐所具有的几个特点我们即可得到印证。

首先,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于意义建构,最终的目的在于培养终身学习者。象数理化学科,在我们看来其计算结果是唯一的,或者说是有标准答案的。而建构主义者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真理,但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有更真实的解释。很明显,绝对意义和参照意义不是互相排斥的,他们永远共同存在于同一个音乐作品中,但是怎样向我们的学生去正确的阐明这种抽象的意义之争呢?我们应尽力来以建构主义的理论加以指导,争取让学生对音乐及音乐的意义有一种交流和思辨的理解。音乐是人与人交流的产物,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音乐的意义存在于音乐的参与者(作曲者、演奏者)与欣赏者的交流关系之中,在整个审美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音乐作品本身。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篇5

[关键词]戴维・乔纳森;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3-0005-05

一、戴维・乔纳森其人

戴维・乔纳森,国际教学系统设计领域著名学者,现为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信息科学与学习技术系问题解决研究中心主任。乔纳森博士曾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北卡罗纳大学等大学任教,还曾先后在新家坡南洋理工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信息处理研究所、荷兰吐温特大学、以及英格兰赫瑞瓦特大学(Heriot-wattUniversity)计算机支持学习研究所等世界上多所大学或国际研究机构任教或访问。他还曾在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学习与教学部、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基于计算机的教学系统开发委员会等多家专业协会和研究机构任职。

乔纳森博士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视觉文化、认知风格、教学设计、基于计算机的学习、超媒体、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以及认知工具等。当前研究主要关注问题解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学习中认知工具的开发、认知建模与认知任务分析等领域,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乔纳森博士发表了160多篇论文,32本著作,参与编写著作章节56篇。有影响的专著有:《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1996,2004)、《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2000)、《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观点》(2003)、《学会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指南》(2004)、《用技术建模》(2006)、《学习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2007)、《通过技术进行有意义学习》(2008)等。

乔纳森博士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贡献卓著,曾获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特殊贡献奖”(1992,withtomDuffy)、“终身成就奖”(2004)、“杰出服务奖(DistinguishedServiceaward)”(2006)等奖项,以及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教育专业部“杰出著作奖”(2007)等多个奖项。论文和著作曾获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教学开发部“教学开发杰出著作奖”(1997、1998)、教育传播基金会“Jamesw・Brown出版奖”(1994、1997)以及教师教育部“杰出著作奖”(2005)等。

二、戴维・乔纳森学术思想与实践

在20世纪90年代,学习领域的理论发展经历了一次科学的革命,引发了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重大转型。乔纳森就是这场变革的代表者和引领者之一。他提出的教学系统范式转变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和相关的研究实践在国际教学系统设计领域享有盛名,被认为是继加涅(Robertm.Gagne)、梅瑞尔(Davidmerrill)之后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第三代领军人物。

1 教学系统设计的新范型――乔纳森的教育技术思想

乔纳森主要的学术研究领域是教学系统设计,但是我们很难仅将他称之为教育技术专家。纵观乔纳森的学术文章和著作,不难发现他的研究领域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理论探究,也包括技术开发实践;既涉及微观的基础认知活动研究,也涉及宏观的教育变革研究。他自己也认为教育技术、认知科学、学习科学等均属于他的研究领域,哪个领域都不能排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乔纳森的学术思想体系。

(1)有意义学习和问题解决――乔纳森学术研究和实践的学习观

在乔纳森诸多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中,“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围绕一个潜在的目标――在我力所能及的任何地方尝试去改变学习文化”。作为一位忠实的建构主义者,乔纳森的工作大都是以“有意义学习”和“问题解决”为核心而展开的。

在历史上,由于认识论、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不同,描述学习的理论有100多种:学习被看作是大脑的生化活动、是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是信息加工、是记忆与回忆;学习是知识建构、是概念的变化、是境脉的变化、是活动、是社会协商、是混沌……乔纳森从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视角对学习认识进行了分类,在总结梳理、列举分析各种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对学习的理解: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是意图――行动――反思的活动(如图1)。其中,意图是区分人和动物学习的根本,是一个真正的标准,是所有行为主义者都不能解释的问题!通过对日常学习活动和学校学习进行观察分析,乔纳森认为,只有当学习者制定意义时,有意义学习才能发生。有意义学习具有五种属性:有意图的(反思的/自律的)、主动的(操作的/关注的)、建构的(明晰的/反思的)、合作的(会话的/协作的)、真实的(复杂的/境脉的)。这五种属性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见图2)。

乔纳森认为,教育的未来应该将焦点放在有意义的学习上,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怎样推理、决策和解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复杂问题。“当人们在场景中解决问题时,他们在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因为参与问题解决的学习者往往会以主动的、建构的、合作的、真实的、有意图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为了更有效的促进有意义学习,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问题解决成为乔纳森近些年来研究的核心内容。

乔纳森认为,在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中,人们每天都要解决很多问题。而传统的问题解决理论――用一个模型解决所有的问题――很难支持各种类型问题解决。他根据问题的结构性维度,在良构问题到非良构问题的连续统一之间区分了十一种问题类型,依次为逻辑问题、算法问题、故事问题、规则应用问题、决策问题、故障排除问题、诊断解决问题、技巧/策略问题、案例/系统分析问题、设计问题、两难问题、概括等。他认为“如果教学技术专家能阐释清楚每种问题的性质、问题表征、以及在解决各种问题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认知和情感过程,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明确哪些个体差异因素可能与这些过程相互关联,也就可以为支持各种问题类型解决的学习构建教学设计方法”。因而,在对问题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乔纳森还对每种问题的特点和认知活动进行分析、创建心智模型。此外,他还对问题解决的关键认知技能进行了研究,目前,他认为,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关键的认知技能:类比推理、因果推理以及讨论。

(2)“用技术学习”――乔纳森的技术观

以“媒体人”起家的乔纳森对媒体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一直从事着与技术相关的实践和研究工作。从电视、音视

频技术、计算机、多媒体到互联网技术,在多年的媒体技术应用和教学工作实践中,乔纳森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观。

在乔纳森看来,技术不仅仅是硬件,还包括促进学习的任何一种方法,以及促使学习者参与所作的设计与环境。源于其拥有认知科学的知识背景,他特别强调支持认知活动的思维技术的研究,尤其是认知工具的研究。他认为“认知工具是指触发学习者思考并辅助特定认知过程的计算机工具。”常用的认知工具有语义组织工具(数据库、语义网络)、动态建模工具(专家系统、概念图、系统建模工具、微世界)、信息解释工具(视觉化工具)、超媒体以及交流对话工具等”。

关于学习与技术的关系,教育技术界的许多学者都做过论述。乔纳森认为,在传统教学中,技术往往被用作是知识传递的工具。人们通过与技术交互,从技术中接受信息并且尝试去理解这些信息。技术作为信息的载体和学生的导师,学习者是“从技术中学习”。这种技术传递教学信息的观念是错误的。技术不应该被用做被动的学习者运输和传递设计者信息的工具,而应该作为学习者学习的工具,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学习,即“用技术学习”。因为当学习者作为被动接受存储技术所传递的那些需要处理的信息的“容器”时,他们并没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当学生把技术作为开发和分享自己的“食物”的工具时,他们在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在问题解决活动中,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帮助学习者表征、建构自己的世界观和理论;技术作为社会中介支持在对话和交流中学习;技术作为学习的伙伴,与学习者一起分担共同的认知任务,支持在反思中学习。此外,技术可以帮助学习者搜索信息,进行信息查询;可以作为知识表征的工具对学习任务和问题空间进行建模;可以作为建模工具和交流工具支持决策。这些对技术的理解为其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技术设计提供了观念和方向上的指引。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乔纳森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学习是“意义的社会协商”,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复杂性。基于此种学习隐喻,乔纳森认为,要促进学习者有意义的学习,特别是有目的的知识建构,应该给学习者创建适当的学习环境,走向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就是设计学习环境,让学习者在真实境脉中进行有意义学习,实现个体和群体知识的建构。1999年乔纳森提出了活动理论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框架,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对其进行精细化和体系化研究,尤其在技术支持的知识表征、思维技术、认知工具、概念转变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体系。

在乔纳森的教学设计观中,学习活动分析是整个教学设计活动的基点,活动理论作为学习活动分析和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框架。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包括六个要素:(1)问题/项目空间:即选择一个问题做为学习焦点。(2)相关案例:提供相关的案例或工作范例以启动基于案例的推理、提高弹性认知。(3)信息资源:即提供学习者能够及时获得的可供选择的信息。(4)认知工具,促使学习者参与并辅助特定认知过程的计算机工具,包括问题/任务表征工具、知识建模工具、操作支持工具和信息收集工具。(5)对话和协作工具,即提供对话交流工具,支持对话共同体、学习者共同体和知识建构共同体。(6)社会/境脉支持,即为学习环境提供物理的、组织的、社会文化的或境脉的支持。六个要素相互关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问题是整个学习环境设计的焦点和核心,其他五个要素的设计都要围绕着问题进行。

2 学科建设――戴维・乔纳森的教育技术实践

实践是理论研究的源头活水,戴维・乔纳森在教学设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来源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双向互动。他所做的实践工作绝大多数是关于教学设计方面的。在1990年,建构主义认识论逐渐得到广泛支持,但却很少在学校和课堂中进行实践,因为很难确定支撑建构主义的理论原则。为了促进学校教学实践的变革,乔纳森在理论上提倡建构主义引导教学系统的变革的同时,还在实践层面不断进行技术设计开发、开展各种实证性研究。诸如研究和设计了多种认知与建模工具以支持学习者的认知建构过程;开展专家系统、案例库、微世界等在教学中具体应用方式的实证研究;设计开发真实、具体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案例等。这些工作使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逐渐精细化、体系化,其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不断得到增强。这些教育实践的实证性研究同时也证实了建构主义信念的有效性,从而推动了建构主义思想在学校教育乃至非正式教育中的传播和推广,促进了教学设计领域的实践转型。

此外,乔纳森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所工作过的大学中,他负责设计和修正了多所学校的硕士、博士学位课程和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并且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了许多课程,开发了相关的课程材料。其中,由乔纳森主编的《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1996年第1版,2004年第2版)“这是第一本系统总结教育技术前人研究的著作,这个领域渴望和等待了许多年”。可以说这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一本巨著,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生和从业者的必读书目。

三、戴维・乔纳森学术思想评介

1 乔纳森学术思想的重构和解读

作为人物思想研究,对其学术生涯以及其理论体系孕育与发展的领域境脉进行考察,进而对其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解读和重构是非常必要的,从中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其思想的内涵。

乔纳森的学术生涯和生活经历非常丰富,跨越了多个学科和专业。大学学习工商管理专业,校园兼职“媒体人”的体验让他对媒体技术产生了兴趣,并且确定这就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工作后不久他就重返学校,攻读初等教育“教育媒体”专业硕士学位课程,进行教育媒体与技术方面的学习。1976年,他获得了temple大学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专业教育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北卡洛琳娜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专修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哲学。在攻读博士期间,乔纳森几乎修完了所能学到的所有学习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研究技术在知识表征中的作用,并成为他一生的研究主题之一。这些丰富的学习经历与实践工作为其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宽广而坚实的基础――乔纳森的研究跨越了教育技术、认知科学和学习科学领域,使得他在教学系统转型期间能够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领潮者。

20世纪90年代初,学习理论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学习的建构主义观、情境观、社会文化观的兴起引发了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转型。乔纳森率先从认识论视角对教学设计范式转变进行了哲学反思,提出了教学设计哲学范式应该从客观主义走向建构主义。他提出应该研究支持建构主义学习观念的教学设计模式。1999年,他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框架,并对其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阅读其文章、著作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超文本”、“建构主义”、“有意义学习”、“问题解决”、“心智模型”、“认知工具”、“建模”、“学习环境设计”是其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中的高频关键词。在分析其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建构主义为乔纳森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认识论和哲学基础。有意义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乔纳森所有工作的目标。问题解决作为最有效的有意义学习方式,是其理论和实践工作的核心。创设基于问题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是实现其教育理想的有效手段。心智模型、认知工具、建模的研究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和建构主义教学实践提供了技术和方法支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借助建模和认知工具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深度思考,实现概念转变,达到有意义的学习(关系结构图见图3)。

2 乔纳森的学术贡献与启示

乔纳森的研究横跨教育技术、学习科学等几个不同的学科与领域,且在这些学科与领域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包括教育技术学在内的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给予我们诸多的思考和启发。

(1)乔纳森引领了教学系统设计研究的转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建构主义思潮、情境认知与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兴起,学习理论发生了深刻的科学革命。学习领域的深刻变革也促发了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巨大转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成为教学系统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1990年,乔纳森率先指出教学系统设计领域要发生一场革命。1991年,乔纳森在《教育技术研究与开发》(etR&D)杂志上发表文章“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我们需要新的范式吗?”,从认识论视角对教学设计范式转变进行了哲学反思,认为教学系统设计哲学范式应该从客观主义走向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应该由教学系统设计转向学习环境设计。“就在那个时期,我们这个领域走向了一个新的、不同的方向,这对教学技术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分水岭。”1990年代中期,针对梅瑞尔等人提出的应该将教学设计建立在科学基石之上、坚持教学设计专业化发展路线的观点,乔纳森发表了《教学设计理论中的确定性、决定论和可预测性:来自科学的教训》一文,批评了以实证客观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学设计模型,并对有关学习情境的特定假设提出质疑。乔纳森等人认为教学设计领域应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建议运用解释学、模糊逻辑和混沌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并依据这些理论的启迪在教学设计层面上做出一些创新性的努力,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设计的未来走向。近20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站在教育技术峰顶”的乔纳森就是这场变革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之一。

(2)乔纳森促进了教学设计与学习科学的融合

乔纳森的主要研究领域在教学设计领域,他认为教育技术领域“一直是一个技术驱动的领域而不是学习驱动的领域。……但是,如果我们以分析技术而不是分析学习为出发点,那么我们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教学设计的重心应该放在对学习过程的支持上。所以,他不仅在宏观上从哲学、认识论层次论述和引领了教学系统设计的转型,而且,还在微观层次上从学习科学视角对知识建构和心智模型进行了研究,使得建构主义思想得以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和推广。

学习科学与教学系统设计是两个非常相关的领域,在应用技术促进人的高级学习方面有着共同的研究旨趣。乔纳森认为“教学设计与学习科学是设计教学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教学系统技术源自行为主义的传统,关注教学传播。其基本假设是:如果你能够更有效的传递教学,那么学生就会学得更多。学习科学更多地关注交互,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而非仅仅是呈现知识的解释者。”乔纳森认为“在建构主义方面,我的主要工作是推动了教学系统技术向学习科学的方向发展。”其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模型的突出特点就是对微观知识建构过程的关注,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技术支持。而且,其对认知过程和认知技能的研究在某些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教学设计的研究范畴,而更加趋向于学习科学的研究领域。

(3)乔纳森为教育技术学青年学子树立了榜样

作为教学系统设计新一代的领军人物,乔纳森引领了20世纪90年代教学系统技术的转型。在文献研读以及与乔纳森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他是一位充满激情、充满好奇心的学者,也是一位对目标理想执著追求的“攀登者”。虽然他涉足领域非常广泛,但是多年来一直围绕“问题解决”进行研究和实践。从他的教育背景和学术生涯中,我们不难看出,乔纳森之所以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其深厚的多学科背景、宽广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视野和宽阔而包容的多元化研究路线。他的商务管理学士、基础教育研究的教育学硕士、教育媒体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教育学博士学位,以及和后来从事的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哲学的博士后研究,对于他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宽广而坚实的基础。此外,强烈的问题意识、满怀激情的探究问题、对教育技术学学习变革与教学矢志不渝的追求以及开放的心态都是其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所不可或缺的。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与认知科学、学习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我国教育技术学青年学子而言,乔纳森的学术生涯和学术成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学习和研究实践中,我们应当以更加宽广的学术胸怀、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相关学科学术基础,深入到的学习和教学情境与现场之中,开展教育技术学的学习和研究。唯有如此,教育技术学对人类学习和教育教学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教育技术学的学术地位才能够得到认可,教育技术学应有的学术尊严才能得以维护。

四 结语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篇6

(一)教育问责制的概念

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学者对教育问责的定义都是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阐述、解释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教育问责制是对教育主客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比如夏心军(2004)Ⅲ认为教育问责制就是教育行政领导、学校校长以及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对教育教学工作履行足够的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司林波(2010)闭也提出应通过立法等形式确立参与教育活动主客体各方的责任与权利。二是认为问责制是实现教育绩效的一系列方法的集合。西方国家学者多是从这个角度来界定问责制的,比如美国著名教育家马丁•特罗就认为“问责即向他人汇报、解释、证明及回答资源是如何使用的,并达到了什么效果”。高耀丽(2005)[31认为问责是指对绩效的回应能力,教育问责的目的是通过汇报、解释、证明等方式,来确保政府部门、社会机构或个人对学校的资源使用情况及效果进行监督。司林波在对教育问责制的含义描述中,同样指出在面对权利主体质询和责问时,权利客体通过解释、描述或证明等形式来表达其行为成效。三是将问责制理解为一种奖惩制度。持这种观点的比较多,夏心军(2004)[11、李树峰(2006)和冯瑶(2007)_5l均持这样的观点,但对奖惩的内容有所不同,夏心军认为必须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因为疏忽或过失造成的教育事故追究责任。而李树峰和冯瑶则持全面问责的奖惩观,认为教育问责制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教育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实施奖惩的一种制度。四是认为教育问责制不仅在于奖惩,还包括对教育质量改进的关注。郑宏宇(2olo)旧认为教育问责制不仅包括对工作绩效的考核和审查,对责任的奖惩和处理,还包括对工作改进情况说明和解释的一种制度。

司林波【2]在肯定教育问责制的质量改进功能的同时,进一步认为奖惩只是问责的辅助手段,即认为教育问责制是指“权利主体⋯⋯对客体的成效作出评判并辅之以奖惩措施的一套行为规范、政策承诺和制度体系。”总体上来看,国内学者们关于教育问责制含义的认识既存在共识,也存在差异。从权利义务关系的角度来界定问责制是从理论层面对问责制本质内涵的高度抽象;把教育问责制看成是方法的集合,则是从技术层面出发,偏向从实践操作层面考察。虽然其他作者在相关论述中没有涉及到这些方面,但总体来说,对问责制所包含的上述含义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这可以认为是关于问责制内涵的共识。争论的焦点在于问责制是手段还是目的?问责制重在奖惩还是重在改进?我们从对西方国家教育问责制政策措施及含义的梳理来看,问责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从问责制在实践中的实施来看,问责机构不仅要对问责对象的绩效状况进行评鉴,还要就其如何实现绩效改进提出指导性意见,比如新西兰的教育督导室(eRo)就专门负责对中小学校的教育绩效进行评鉴,其成立的初衷就在于教育的改善,并与教育部紧密合作共同支持学校教学质量的改进,整个教育评估过程侧重于帮助,而不是鉴定和评级,教育督察室通过评估提供给学校关于教育教学质量的信息参考和有价值的改进策略用。

另外,李树峰、冯瑶、许文佩等将问责制仅仅理解为一种奖惩制度,这也是片面的。教育问责制的含义除了奖惩,更重视对教育质量的改进功能。如果仅仅是一种奖惩制度,那么教育问责制与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又有什么区别呢?综上所述,概念的准确界定是理论研究深入的前提,对教育问责制含义理解的差异性和模糊性,必然困扰实践中的统一性和科学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对教育问责制含义的理论研究,在基于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必须联系中国的国情和现实,形成一个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关于教育问责制的基本概念。

(二)教育问责制的体系构成

高耀丽、李树峰、冯瑶、司林波在对教育问责制含义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育问责制的体系构成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基本可以归纳为两方面观点:一是从动态的角度对问责制的实施要件进行分析。高耀丽(2005)[21和司林波(2010)t2]均持这样的观点。高耀丽认为问责由三个要素组成:问责者、应负责任者和责任的内容,也即谁来问责,谁来负责以及所问和所负的责任是什么。司林波进一步澄清了教育问责制实施的作用要件和运作流程,认为教育问责制应该是包括问责的主体、客体、内容、程序、方式以及后果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二是从静态的角度对问责制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李树峰(2006)t41和冯瑶(2007)[51的观点基本相似,李树峰认为教育问责制的架构主要从职责、指标、表现、评估及奖惩五个方面来表现。冯瑶则指出教育问责制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即职责、标准、评估、报告和奖惩。这两方面观点在形式上来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似乎难以发现相关性,但深入分析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比如第一种观点提出的问责的主客体与第二种观点提出的“职责”相对应,在职责的界定中必然要明确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在“问责的内容”的界定中也必然涉及“职责”、“指标”、“标准”等相关要素,“评估”则是问责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奖惩”即是问责的主要结果。因此,在关于教育问责制体系构成的界定中,虽然在形式上存在差异,但在构成内容上已基本达成共识,这种基本认知的一致性也为下一步关于教育问责制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在实践中的运行设计奠定了基础,只不过为了在实践中有效把握,还需要理论界的进一步澄清与高度提炼。

二、对义务教育问责制的实践关注和理论研究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创造性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问责制,在法律上开创了义务教育问责制的先河。此后,义务教育问责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义务教育法》引入问责制的意义进行分析。比如王博(2006)[81和范范(2006)均认为将问责制引入《义务教育法》,无论哪个层次或者是哪个部门违反了本法都要依法追究责任,这样能够树立均衡发展观,保证政府责任落到实处,有力推动《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使义务教育更加有力。二是对义务教育问责的原因、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吕光杰(2009)ll0l和韩延伦(2010)tn]专门对农村义务教育问责制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问责存在如下问题:以任务性问责为主,忽视学校教育的现场性;问责主体、客体的权、责、利不对等;忽视教育问责的效益;学校缺乏对上级、自身问责的意识等,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权责关系的混乱和失衡;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农村环境中的法制和民主观念淡薄。尹晓敏(2008)认为应从强化异体问责、拓宽问责范围、完善责任体系、明晰问责程序、供给配套制度等方面努力完善制度建构。总的来说,将问责制引入义务教育,对于我们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对义务教育问责制的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村义务教育问责的关注。虽然关于义务教育问责制面临问题的分析颇有见地,也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但总体来说,研究面窄、量少,研究范围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提出的问题和措施也是宏观层面的,没有针对某一地区或某一学校的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

三、对校长问责制的专门研究

校长问责制是在整合国外教育问责制和国内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础上,针对我国中小学实施的校长负责制所存在的弊病而构建的制衡与监督的一种新制度,是把西方教育问责制成果与我国教育管理实践的初步结合。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比较集中,据中国知网查询总计有13篇论文,其中李树峰、杨朝占到10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校长问责制的定义探究、动因分析和实施措施等方面。

(一)校长问责制的定义

校长问责制与当前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校长负责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对校长问责制含义的界定上,李树峰(2006)和杨朝(2007)均从与校长负责制比较的角度出发,对校长问责制与校长负责制的区别及其基本功能、特征、主要内容等进行了界定。但在具体界定上,既有共识,也存在差异:一是在关于校长问责制的制度含义的界定上观点一致,即认为教育问责制不仅是一种监督机制,也是一种责任追究机制。李树峰(2006)[13认为:“校长问责制是为了保证校长正确地行使权力而采用的一种监督制度⋯⋯它在赋予校长必要权力的前提下,对校长实施权力时所产生的责任加以追究。”杨朝(2007)㈣同样认为“校长未履行自己的职责或者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违反法定职责和义务时,由特定主体追究其责任。”二是在对校长问责制的功能作用上的理解差异。虽然二者都将校长问责制理解为一种保障学校教育质量和秩序的制度设计,但李树峰更强调校长问责制对校长负责制的补充功能,即认为“校长问责制是对校长负责制条件下的校长权力的保障与限制的一种体制。”特别认为校长问责制有利于实现对校长权力的保障,而杨朝更强调校长问责制对校长权力的监督与限制。

(二)校长问责制的动因与对策分析

李树峰(2005)[151和杨朝(2006)进一步对校长问责制产生与建构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二者一致认为“校长负责制下的校长权责不对等”是推行校长问责制的根本原因,校长问责制就是要解决“权责对等”的问题。李树峰指出:“体制上的弊端必须从体制上加以革除,要从根本上实现对校长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必须从体制上改革”。李树峰提出了完善校长问责制的措施:建立校长选任制,建立校长与上级行政部门、教师及家长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依法制定校长问责的标准等。在关于校长问责制具体措施的分析上,李树峰强调了沟通协调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抓住了问责制的本质,从西方国家教育问责实践来看,正是由于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多元主体沟通协调机制,才保障了教育问责实效。沟通协调机制的建构将是我国教育问责制改进和发展完善的方向。

四、对教育问责制实施路径的探讨

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在对西方国家教育问责制理论与实践介绍、吸纳的基础上,也开始了初步联系国情的探索,提出一些建构教育问责制的对策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将教育问责制与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相联系。比如2009年l0月31日钱学森去世之后,“钱学森之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针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样的疑问,孟卫东(2009)l17l提出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问责制度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从教育问责制的视角提出了求解“钱学森之问”的基本路径,包括重塑人才培养观,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创新人才选拔途径;强化教育责任,让更多人负起责任;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问责贯通起来等。

二是从宏观上对我国教育问责制建构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吕建(2009)指出我国教育问责制建构应该从构建科学的责任体系、更新传统的问责理念、强化异体的协同问责、探索有效的问责方法等层面探寻创新路径。司林波(2o11)[191提出了我国教育问责制建构的八方面对策:培育教育问责文化;加强问责立法保障;强化异体问责;构建科学的问责体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问责方式;明晰问责程序;加强配套制度供给。

三是对地方政府问责制建构的探索。褚宏启(2011)认为教育政绩考核是推进地方政府教育问责制的基础,并且提出了构建地方教育问责的政绩指标体系的建议,包括教育优先发展的指标、教育质量指标、教育公平指标以及其他指标等方面。

四是对高校建构问责制的专门讨论。国内学者除了对义务教育问责制、校长问责制建构路径的探讨外,徐木兴(2006)l21】和吴景松(2007)[221还专门对高等教育问责制的构建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健全落实高校问责制度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确立高等教育公共利益;构建法制化的高校权力体系;明确高校问责主体的权限;实现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相结合的高校多元问责形式;建立高校问责的运行程序;确定科学的问责方法等。

由上可见,在问责制建构对策措施的探讨方面,虽然各有所侧重,但对“问责理念”、“异体问责”、“问责体系”、“问责方式”的强调是学者们关注的共同焦点,同时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将教育问责制应用于我国教育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解决上,这些方面的成绩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总体上来说,这些研究还停留在宏观层面,比如在地方政府问责制的建构上,虽然提出指标体系建构的基本方面,但却并没有深入到具体指标体系的设计问题,更没有针对某一地区、部门和学校的案例分析和对策设计;在对“钱学森之问”的求解中也是如此,所提出的对策也只是原则性的,没有具体细化的设计。因此,学者们所提出的对策措施还比较抽象、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教育问责制在我国的建构还有许多细节性工作要做。

五、国内教育问责制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学者对教育问责制的研究表现出如下特点和不足:

第一,研究领域较广,研究深度不够。国内学者从对欧美教育问责制的介绍人手,不仅开展了对教育问责制基本概念的理论研究,义务教育问责制、校长问责制等专项研究,而且还对教育问责制的建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涉及面不可谓不广泛,但研究深度明显不够,一是表现为对教育问责制概念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对西方国家学者研究成果的介绍上,缺乏联系本国国情的本土化研究;二是关于教育问责制概念的研究还比较模糊,没有形成一个能够概括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问责制并得到公认的统一概念;三是对国内教育问责制建构的探讨,也多是停留在对西方经验的移植而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缺乏对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问责制系统的基础理论,特别是缺乏对教育问责制的责任体系、运行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篇7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特点的不断深入的进行研究探索,建构主义掀起了当代学习理论的新篇章,它给当代学习理论的发展创新带来了影响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它是当今众多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去建构内心的过程,学习者的这种构建,并不是把知识生硬的从外界搬移到自己的大脑之中,而是以本来所具有的一定的经验为基础,通过自己的内心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作用来建构自己新的认识”[1]。认为学习者是知识加工的主体承担者和创造者,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其次,建构主义还认为,学习的一般过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一是通过已有经验对外在新信息进行内化吸收;二是从原有记忆中提取信息[2]。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既是对新信息的重新认识和理解,也是对原有经验的重新改造和编组。另外,建构主义还指出,外在客观事物存在的内在意义除了客观事物本身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的主动构建。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构建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不存在唯一标准。

1.2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学习本身必须置身于一定的外在环境中进行,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利用各种外在工具和资源相互支持、协同工作的场所,它存在于学习者不断学习的进程中。

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是学习环境真实存在且十分复杂;二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社会协商,通过协商过程帮助其获取难以获得的认识;三是整合教学内容,可以为学习者从不同角度提供学习材料;四是能够促进学习者提高自我反思能力或帮助其在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识;五是学习环境着重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对于学习所需的内容和方式,学习者可以积极主动参与。

2研究性学习理论

所谓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将探究问题的学习贯穿于各种学习过程之中;狭义上讲,是指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从一定的社会、生活情境中来选择问题和发现问题,从而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的,通过主动的研究学习来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寻找到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方法,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学习活动[3]。

2.1研究性学习的核心要义

研究性学习其核心要义就是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着重强调的是要通过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比较侧重的是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有效研究与解决。对于当前院校职业教育课程来说,只有通过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才能更加促进学员对课程的理解、更有利于学员学习的切身体验、更有利于学员的成长成才。

2.2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学习内容更为丰富。研究性学习所关注的学习内容具有广阔的视野,能把学习的焦点引导到对外在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的关注之中,可以极大的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二是学习时间把握更为灵活。研究性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特点,按照自己的规划来把握学习的速度与进度,灵活地掌控学习时间,方便学习者按需学习。三是更为重视学习的交流与协作。研究性学习重点是研究问题的解决,由于要面对的是角度与广度相对较为复杂的问题,必须要求依靠群体的智慧和恰当的协作分工。通过交流协作,大家可以充分的学习吸取对方的长处,弥补自己知识的短板与不足,使学习的效果得以极大的提升。

3终身学习理论

终身学习(lieflonglearning)是指属于社会的每个成员,为了自己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个体发展的需要,所进行的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不断的学习的过程[4]。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相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与推广之下,已在教育界引起广泛重视。

3.1终身教育的概念

目前,关于对终身教育概念的认识存在的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当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培养的总和”,它是从人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从人的生命结束的那一刻而结束,即始于生命之初,终于生命之末,它包括人的一生当中的各个阶段的教育和各个方面的教育[5]。

3.2终身教育的特点

终身教育存在以下特点:一是终身性。终身性突破了对教育所形成的传统意识和框架,将教育看做是人生当中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强调人生要不断的学习知识、更新知识、保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变能力。二是全民性。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为了学会生存每个人都离不开终身学习、离不开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目标即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学习、受教育的机会。三是广泛性。终身教育涵盖人生各个阶段、各个职业,遍及所有城镇、乡村,涵盖每一片区域,包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可见终身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多么的广泛。四是灵活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决定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终身教育的灵活性很好的体现在为满足社会分工的不同,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来决定。五是实用性。终身教育的实质目的就在于学会应用,将知识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只有学会如何应用,才意味着一个人是真正的学会了学习,真正的学会了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真正学会了主动的适应外界变化、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与变革。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篇8

[关键词]建构主义反思反思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刘思阳(1970—),女,吉林吉林人,吉林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跨文化交际。(吉林吉林132022)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075—02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construct”源于拉丁文,其蕴涵的“建构、组织”之意是建构主义概念的核心。从西方文化的系谱探究,construct,construction作为“建构”的概念已经沿用了几个世纪,但是“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却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使用的。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不断拓展及在实践中的广泛运用,建构主义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内涵。

张奎明认为,建构主义最基本的、也是在教育中最常采用的内涵,是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和学习哲学。①建构主义教师教育者认为,教师是在自身经验中构建着、并持续构建着关于学与教的认知和信念,这种认知和信念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支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教师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形成自己独特的、与实践相统一的个人理论,而该目标的实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成熟的体现,这是一个教师基于自身经验主动地持续发展、转变和超越的专业心理逐步成熟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师发展观否定外来理论的直接传输,而是强调教师主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我信念的社会性建构。建构主义寻求对教师本人的“内部探索”和“建构”,同时,鼓励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将隐含的教学信念外显出来,从而提高教学行为。因此,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研究不是单纯“自上而下”地改变教师的外在行为,而是“从内向外”“从下向上”地探究教师思维的认知心理转换,研究教师思维及思维影响行为的方式而不是对教师行为本身的观察,这为研究和阐述教师反思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

二、反思与反思型教师

反思最早是哲学领域里的一个概念。在教育界,美国教育家杜威于1933年在他的著作《我们如何思考》中对反思作出了界定。他认为反思是人们有意识地关注某一问题并给予认认真真的思考。这种思考是主动的、持久的和周密的,是按照某一认知或信念所依据的基础和得出的结论而进行的。而教育就“存在于清醒的、敏锐的、谨慎细致和周到缜密的思维习惯中”②。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出现了实践—反思取向的探究型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由此形成了反思型教师教育的思潮。

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反思是教师发展的核心。教师借助行动研究,通过对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教学观念的批判性分析和思考,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使教师由从业者发展成为研究者,反思型教师就是不断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的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反思型教师一方面要力求提出创造性的方案,提高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反思型教师要通过反思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因此,教师要把反思看成是使自身专业能力、专业水平均可获得提升的一个过程,不仅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还要对深层的教学教育观念和思想理论进行反思。教师成为反思者迎合了建构主义的教师培养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构建主义视野下反思型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一)明确专业发展内容

1.英语教学的基本知识。英语教学基本知识是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建构教学信念、开展教学创新的基本条件,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起点。主要包括:对英语作为交际语言和教学语言的运用能力、英语语言学科专业知识、语言教学技能等。

2.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建构主义视野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不再局限于那些固定的语言知识体系,而是侧重教师的认知体系的发展。主要包括:(1)英语教学情境知识。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确定和理解语言教学实践如何受到背景因素、语言教学中社会的、公众的和制度的因素影响的能力。(2)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建构主义不寻求教师对某种具体的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而是倡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理解、个人原则和信念创造一种教学方法,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理论和信念,并据此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3)英语教学的批判反思能力。教学活动由于批判性反思和自我评价会得到更新,建构主义鼓励教师通过发展批判性反思和变革的策略,把自己的经验提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发展个人的教学理论。

3.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更新、专业自主的发展,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发展的内部动力。建构主义的教师培养观强调发展过程中教师的自主建构,坚持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发展的主人,使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只有具有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能自觉地、持续地实现自我的专业成长。

(二)重构专业发展的信念体系

信念是建构主义从认知角度探究语言教师的一个关键概念。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是对学生、学习和教育存有一定看法的,这是教师自己已经形成的某种信念。这种信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而这些根深蒂固的信念较之某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更能决定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建构主义强调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使隐性的信念外显出来,从而了解自己的信念体系。建构主义主张通过信念体系的重构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语言教师的信念体系主要包括教师对语言、语言学习者、语言学习以及语言教师自身等所持有的信念。不同的语言信念将会引发教师形成不同的语言教学和学习目标以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学习者信念决定和支配他们的教学行为,并影响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和看法。教师怎样理解学习将深深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霍夫曼、库格和安德森对英语教师的考察发现,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教师的教学行为并未反映出他们的教学信念。教师的信念体系与自身教学行为以及学生信念之间的不一致问题强化了英语教师反思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英语教师需要通过反思了解自己的信念体系,并在实践中对之进行不断地检验和调整,使之既符合科学理论又适合自己和学生,从而有效地指导其教学行为。重构教师信念体系是反思型英语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三)遵循“反思与探究”的专业发展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主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进行的主动建构,从而引发学习者个体内在认知结构的变化。教师所积累的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但是经验在成为教师进一步建构知识的来源和动力的同时,也可能成为一种障碍。因此,为了超越经验权威对认知的影响和控制,英语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要坚持“反思与探究”的原则,在建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对理论、信念和经验等进行持续的批判性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表明,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成长=经验+反思”的教师成长公式充分肯定了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波斯纳还指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只有与反思相结合,才能够提高教师对经验的意识程度,促进教师的发展。理论也只有通过反思,并与经验相结合,才能发展成为对教师教学实践有意义的个人实践性知识。在英语教学领域,经过专家研究形成的语言学与心理学理论与教师的“经验性知识”相互作用后,指向教师的实践和反思,而实践和由反思推进实践形成的连续反思成为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呈现动态发展趋势的动力来源。

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其研究就是教师由于自己的意愿与结构产生冲突而对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这里所说的探究,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学术研究。教师探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或是为了建构一套清晰的行动模式。这种探究是与英语教学本身密切相关的研究,要在教学环境中产生有价值的变化,如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增长、人格的完善、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等。

(四)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

要成为反思型教师,教师必须时刻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概念由美国思想家西昂在其著作《反思性的实践者》中正式提出,是指教师以其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出发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最终达到自我改进、实现自我发展的目的。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把反思变成自己的基本生活方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有意识地对教学情境进行感知,又要不断对自身认知过程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教师对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进行重新审视,对教学活动的背景产生新的理解,对预先的教学假设进行新的认识。因此,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方法,而是对教学经验的重新建构。教师通过协调好各种因素,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在反思性英语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不再局限于语言方面,而是开始向教育原理、教育目的和教育后果等深层次发展。通过对这些深层次问题的反思,教师的观察、分析、解释和决策能力得以拓展,反思型思维能力得以提高,而这正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前提。教师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反思活动,例如问题探讨、专业日志、在线作业、观察与面谈以及专业成长袋等。在实现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循环往复的反思使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成长需求,并不断地完善。反思性教学实践赋予英语教师新的角色定位,使教师成为研究者,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专业发展途径。

[注释]

①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2005&filename=200508

2367.nh&uid=&p=,2005—04—01.

②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背景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0(4):32.

[参考文献]

[1]武继红.英语教师反思型教学实践初探[J].外语界,2003(1).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杨庆余.教师就是研究者[J].上海教育,2005(3).

[4]张奎明.国外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改革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2).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篇9

关键词:学校德育体系;历程;德育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089-05

从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正式设立德育研究课题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无论从最初“泛政治化”色彩浓厚的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研究,到反映德育学科自身建设的德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还是从“知识”、“技术”、“制度”到“文化”、“生态”、“和谐”的德育价值研究体系的变迁,抑或是实践层面的德育工作基本经验分学段的调查研究到初、中、高等学校德育体系整体构建的推进,学校德育始终是德育研究的主阵地,而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作为学校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过程融合,随着“八五”时期确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的开创阶段、“九五”、“十五”时期提高“理论一体化”水平阶段以及“十一五”时期探索学校德育体系实践模式的实验及推广阶段,日益成为实现德育研究实践转向,从而提升学校德育实践力的现实要求。

一、确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理念的开创阶段

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关于大中学德育衔接的研究”、“大学与中小学德育的衔接问题研究”以及“我国初等、中等、高等学校德育体系的实施研究”等的设立,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同时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针对我国长期以来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德育的现状,研究者认为要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必须建立“大德育体系”的思路,[1]要“从整体上改革德育,建立稳定、持续、协调的德育体系”,[2]强调德育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的有机统一是认识并解决德育整体化的关键。从侧重于德育外部环境的角度,“宏观”上德育整体化工作体系指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的纵向衔接与学校、家庭、社会的横向配合;从侧重于德育内部要素的角度,“微观”上德育整体化工作体系指德育者将社会发展要求内化为德育对象的需要,德育对象将个性发展要求外化为社会发展要求的规范行为、情感和认知的矛盾运动的各种状态和全部过程。[3]

同时,研究者们也针对学校德育实验及实践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上海市崇明县实验小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小学德育系统进行了整体优化的实验与研究,逐步建立起“德育途径网络化、德育方法科学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效果信息化”的结构体系,[4]南京大学从自身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完善学校德育体系这个重要环节,从“全员育人、优化环境、拓展内容、丰富形式,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完备学校德育体系。[5]

“有没有一个科学的德育工作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年轻的德育学科,只有获得自己的科学体系,才能尽快发展和成熟起来,找到自己的位置。”[6]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的要求,为未来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明确了方向和内容。“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方针强调,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建设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7]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开创阶段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虽已确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的思路,但由于学校德育缺乏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大多数的研究尚处在经验阶段,成果比较零碎、片面和分散,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纵向与横向的综合研究较少。

二、提高“理论一体化”水平的建构阶段

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研究自90年代中期逐渐进入德育体系学科建设阶段,德育思维也相应地发生了转折: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建构阶段关于“学校德育体系”比较系统的研究是由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主持的从“八五”开始的“我国现阶段各级学校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现状及其成因与对策的研究”、“九五”的“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到“十五”的“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三个从调查研究阶段到理论建构阶段再到实践运用阶段的国家重点课题成果。其成果从德性论、德育论的本体论出发,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构建了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学校德育体系。[8]同时,在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实践运用和成果推广方面也开展了大量工作。“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课题研究历经八个春秋,在全国设立了一千余个实验地区,五千多所大中小学(含高职、幼儿园)先后参与实验,实验教师达万人。“整构实验”将理论体系与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实践相结合,构建了主要由德育途径、德育方式与方法、德育管理与评价系统构成的“结果验证”与“过程体验”辩证统一的操作机制。[9]

另外,部分学者主张在建构当代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体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将传统道德的原始理论或某些具体做法融合到现代道德之中,而是把传统道德中所蕴含的基本精神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中,[10]从而真正增强当下学校德育内容体系的民族特色、认同感、丰厚度与感染力;要注重从方法论的角度开掘中国传统德教思想的丰富资源,即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关于如何认识、实施、推进道德教化的理论思考中所体现出的具体实践路径,从而增强德育活动的有效性。[11]同时,要充分考虑大众媒体、网络对学校德育体系的冲击和影响。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文件和通知中多次强调了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问题。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强调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2003年底,教育部成立了以教育部部长周济为组长的“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中共中央在的8号文件和16号文件中,再次强调了学校德育衔接的重要性。教育部于2005年4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前承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的要求,整合并深化发展了《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内容体系,总结吸收了近十年来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学校德育体系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研究的建构阶段将经验性研究成果在理论层面上重建了研究对象的“真面目”,并在解释、预测与研究对象相关联的现象和事件的过程中形成了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体系,大大推进了德育体系学科建设的理论水平。同时党和国家也更加强调学校德育体系的实践能力,而切实解决学校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即提高学科理论与学科实践的吻合程度,成为了后续研究的重点。

三、反思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实践困境的全面推进阶段

“十一五”期间是学校德育体系由实验期向全面推进期的转换阶段,实验期间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凸显,研究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对学校德育建设的反思上,进而寻求摆脱学校德育实践困境的思路,提升学校德育的实践力。“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生命·实践’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新情况与对策研究”、“学校德育的使命研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等也体现了全面推进阶段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杜时忠教授经过系统研究指出新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着十大矛盾:“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的矛盾,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德育万能与德育无能的矛盾,思想统一与价值多元的矛盾,“大德育”与“小德育”的矛盾,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矛盾,规范化德育与主体性德育的矛盾,德育工作者队伍数量大与专业化程度低之间的矛盾,德育高要求与德育低投入之间的矛盾,学校“主渠道”与校外影响之间的矛盾,[12]其中,文化定位、文化选择、文化取向乃至文化重建的焦虑一直都是作为自觉自为的学校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深层意义上的困惑,学校道德教育能否做出合乎历史和逻辑的文化选择,将是制约未来道德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13]面对百余年历史沉积中的“德育政治化”、“德育知识化”问题,有学者主张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中国德育创新的必然选择,[14]因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成人”,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引导更有利于人之生成和发展的生活的建构;[15]有学者则认为“我国的德育改革,不是要放弃学校德育的政治方向,也不是要全盘否定道德知识的教育,而是要在确保德育的政治价值导向和道德知识基础的前提下”,[16]使学校德育“实现与社会现实的视域融合,克服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的脱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赋予学校德育更多的生活趣味,丰富和扩展学校的德育资源”。[17]

在对学校德育体系实践困境反思的基础上,有的研究者从课程的视角系统提出了提高德育实效的教育对策:各级各类学校应依靠本校教师集体研究,构建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的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系统,进而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8]以“生命·实践”学校德育理论为取向,立足于人的生命实践,通过整合知识、学生与社会的影响选择道德课程知识,从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三个层次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19]有的研究者则从教师的视角提出德育教师专业化建设,认为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指逐步使所有教师都具备起码的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素养(达到专业标准),教师的素养结构从内容上由道德与文化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三个基本维度构成;[20]强调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应该具备良好与广泛的知识基础与有效的教育方法,真实、专业地意识到自身的德育教师身份。[21]还有学者从现代道德教育的文化建设的视角,认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道德教育责任主体之外,文化始终是型构人类价值理性的强大力量,文化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22]同时,必须面向以网络文化、大众传媒为交往媒介的交往伦理的重建,唤醒青少年道德生活的文化自觉。[23]另外,研究生、职业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丰富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使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愈加全面和系统。

实验及推广阶段的学校德育体系研究更加关注“建设”,关注以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价值选择的建设基点,关注当前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时代困境、制度困境、文化困境,关注影响学校德育体系运行的基本要素和建设主体,从而从根本上加快学校德育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真正实现德育研究的实践转向,从而提升学校德育的实践力。

“十二五”期间,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将更加推向深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构建目标明确、内容科学、结构合理、学段衔接、循序渐进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体系”,“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24]

四、关于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的思考

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其研究经历了“两个转变”,即在价值主客体层面,从满足“构建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理论需求到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实践应对的转变;在空间维度,从横向贯通的“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的“条”状研究到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学校德育系统的全面建设的系统研究的转变。以两个转变为标志,未来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研究将更加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校德育体系的融合;更加关注德育环境的变化,注重“虚实结合”创造性地应对全球化和多元世界观彼此相撞对德育产生的巨大影响;继续加强学校德育制度建设,为推进学校德育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更加关注德育主体间的意义建构,注重德育个体存在意义的体验式的自我教育;更加关注学校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实现学校道德教育研究的实践转向。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思想指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突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现期并存的关键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科学技术的强势及其软实力,所形成的文化霸权语境,对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日趋尖锐和复杂,如果缺乏科学的价值体系引领,那么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往往会是非不分。因此,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学校德育体系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且植根到学生的思想深处,使之在行为上进行自觉的践行,是德育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学校文化诊断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升实践力的现实基础

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不仅要实现学校德育体系本身组成要素时间上的全程性和空间上的全面性,更要关注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时代性。学校德育体系是在社会发展中达到自身的全面性发展的,它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因此,开展学校文化的诊断研究是提升学校德育实践力的重要基础。“学校文化诊断的核心是发现学校文化现状与其理想状态的差距,从而为学校文化的变革提供方向和指导。学校德育的改进,必须以整个学校文化的变革为前提。”[25]目前我国学校德育体系面临社会经济转型期建设力度日益增强与社会诚信缺失加剧并存,学校文化无力规避社会道德风险。学校文化的空场将意味着教育灵魂的缺失,它可能使学校道德教育失去应有的文化敏感、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自主性和生命力,而一味沉沦于道德教条的传输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学校文化规避社会道德风险不仅是解决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问题,也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3.道德教育制度建设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紧要任务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制度不仅规范着德育主体的行为,也影响着德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是德育主体德性生成的土壤。制度德育理论认为,当前学校德育要走出实践困境,有两点是必须做好的:一是社会制度本身要体现公平和正义,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二是学校德育不能回避对于道德制度本身的德性考察,要不断去完善自身的道德规范和制度体系,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人。[26]德育制度提供道德规范、营造德性氛围、引领符合时代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和谐德育制度的保障。目前,建立现代德育制度的问题虽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但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就德育制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方面来说还没真正纳入德育改革的议事日程,以至在一些学校,制度规章所蕴含的道德伦理成分稀少甚至制度本身就是有违制度伦理的。[27]因此,目前的紧要任务首先是如何在多元化背景下,揭示制度环境下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从而通过德育制度建设推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

4.增强德育主体的合力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根本举措

谁是德育的主体?这是德育理论中争议极大的一个问题。有学者认为德育主体通常是指“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发挥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教师”[28]。另外,根据道德教育的活动领域,德育主体被归纳为三个基本模式:家庭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以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为责任主体的道德教育)。同时,道德教育面临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在家庭、学校、各种社会组织为责任主体的道德教育方式之外,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价值理性建构功能不容忽视。[29]“文化赋予我们自我反思的能力。文化赋予我们判断力和道义感,从而使我们成为有特别的人性的、理性的生物。我们正是通过文化辨别各种价值并做出选择。人正是通过文化表现自己、认识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善、怀疑自己的成就、不倦地追求新的意义和创造出成果,由此超越自身的局限性。”[30]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正以文化模式的方式形成文化合力,进而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文化也因此而成为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31]另外,相对于人的本质力量而言,任何社会存在都无法拒斥人的实践,无法斩断与人的主体性的联系,道德教育的个体也理应成为自我教育的责任主体。当然,个体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主体,必须要具备充分的道德理性思维能力。德育主体是一个动态的复合体,有不确定性,如何找到各种德育主体道德教育方式之间的契合点,共同推动学校德育体系形成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是未来研究需要深思的问题。

5.类主体生存意义的自我建构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意义的价值原点

“如果从类主体、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这三种意义上来看待‘人是主体’这一命题之内涵的话,在全球化时代,类主体这一主体的存在维度就会凸现出来,类主体教育就成为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的新任务”。[32]类主体中人的生存是具体个人的生存,是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主动地、以个体的生命为承担,个体生命也在意义追求中得以生成和自我觉醒;个体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因此,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其意义决不是仅仅体现为理论一体化水平的提升,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学校德育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个体在道德生活中的存在状态甚至生活方式。通过学校德育的内容把个体带入“生存”之中,让“生存”成为“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世界”。陌生于“生存”的个体受德育内容的导引,逐渐地进入“生存”之中,让“生存”不断地为“我”的“生存”。本真道德教育即启发人去看生存、理解生存、发现生存、体验生存,从而真正地进入生存,在生存中生活。[33]

参考文献

[1]李德焕.落实德育首要地位,构建大德育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2(1):5-12.

[2]鄢究.建立稳定、持续、协调的德育体系[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号),1990(3):150.

[3]辛旸.德育整体化工作体系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1992(5):7-9.

[4]郭志超.整体优化小学德育系统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5):48-51.

[5]郭广银.完善高校德育体系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J].思想教育研究,1995(1):26-27.

[6]马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工作体系[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1):1-2.

[7]袁名.对“整体规划德育体系”的认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0(1):19,33.

[8]詹万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01(10):9-13.

[9]冯铁山,詹万生.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J].德育与心理,2005(5):47-50.

[10]于钦波.论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87-90.

[11]沈壮海.中国传统德教方法论及其现代意义[J].教育研究,2003(10):52-55.

[12]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47-49.

[13]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J].教育研究,2009(10):23-29.

[14]黄书光.生活世界中的当代德育反思[J].理论探索,2006(2):5-8.

[15]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3-8.

[16]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09(11):92-96.

[17]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1-4.

[18]詹万生.整体构建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的校本德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4):44-46.

[19]易连云,邓达.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课程变革[J].教育研究,2007(2):17-21.

[20]檀传宝.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34.

[21]易连云.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教师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32.

[22][29][31]魏则胜,李萍.道德教育的文化机制[J].教育研究,2007(6):13-19.

[23]张茂聪,王培峰.网络交往伦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视域[J].教育研究,2007(7):66-70.

[24]袁贵仁.扎扎实实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2-2-21.

[25]段鸿,姚君,刘次林.德育研究:理论与现实的对话——第全国德育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2011:108-109.

[26]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38-42.

[27]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09(11):92-96.

[28]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5.

[30]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53.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篇10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体育专业 专项学习

论文摘要:自20世纪9o年代建构主义理论被引入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以来,建构主义对现代教学的影响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力图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虽然其基本思想及主要原则已日渐明朗,但其对体育专业学生专项学习的研究涉猎很少甚至没有,本课题致力于本方向的研究。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也称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示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示改变)。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的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那些主要因素等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利用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认知主体即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主动构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本课题致力体育专业学生专项学习影响的研究,与教学大纲理念相符合,是偶然也是必然,相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会更好的应用于以后的教学与实践中。

二、建构主义对体育专项学习的启示

(一)体育专项技能学习的特点

在体育专业专项学习中,要求学生对专项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授课、学生交流,将外界各种所得信息与自己已有感性认识相结合,把专项知识并入主体的认知结构。浓厚的兴趣来源于社会环境刺激,使学生潜意识中受到影响,真正掌握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精华,使专项学习有更高层次的发展。这也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增强课程的综合化;寻求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创建具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在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中,要求学生在了解每个体育专项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专项技术、战术意识、运动心理与运动智能。并且通过刻苦的训练,完成对专项的学习。其学习特点是需要记住专业理论知识,并且记住专项动作,是连续的记忆——回忆——记忆的学习过程,在大脑中完成对动作的条件反射记忆,这也许就是体育专项学习与其它专业学习之间的区别,只有把握住体育学习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完成体育专项的学习。

每个专项都有其学习特点。例如篮球专项: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重心,自我锻炼为主线”的教学观,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又有特长,熟练、准确而实用,在战术上则要求战术方法、比赛阵形和比赛意识有机结合,整体攻防战术协调发展,个人、组合与全队战术协调发展等;其次,在体能训练中强调提高完成动作的速度、训练的负荷强度和加速疲劳后的恢复,注重训练内容的全面化和内容组合的最佳化;再次,还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稳定的情绪、广泛的视野。同时注意培养高度的“创造性’,又如健美操专项:与基本体操相比,健美操对人体的各关节灵活性的锻炼更加突出,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协调性、节奏感、韵律感和表现力。在练习中需教师的指正纠错,同时需要自身刻苦的训练,同时也可通过碟片等学习新的技术动作[{]。

(二)增强体育专项学习效果的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因此在当下,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大环境下,使得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启示。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在语言与行为只是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行为。任何的知识理解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经“同化”乃至“顺应”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学生被动的复制教师的学习。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根据体育专项技能学习的特点,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体育专业学生专项学习中,只有学生真正愿意建构自己的理论知识,教师和情景设置才能起到作用;其次是教师的大力“催化”作用及同伴的交流,在专项学习中教师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视,并且在有些特殊专项中(如武术),教师的作用体现的更为重要,教师指导完成后,学习同伴之间的交流也必不可少,因为只有学生相互交流才知道怎样更好地消化知识;再次是情景的设置,在专项学习中,好的学习环境能带来巨大作用,例如篮球运动的电视转播。以及在学生生活环境中浓厚的篮球氛围对专项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最后是学生的以往经验。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体育专项学习的启示

为提高体育专项学习的效果,结合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对体育专业学生专项学习提出了新的启示:教师在教学中角色的再定义(由教学主体转换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教学环境下的情境设置,学习过程的“协作”即师生合作,同伴学习的交流以及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中心两种模式,或者两者结合哪种模式更适合专项学习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利用;专业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如何;如何更好的改进教学或学习理念等等一系列问题赋予了建构主义理论对专项学习影响更新的意义。本课题正是致力于建构主义对体育专项的影响(启示)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及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

此次调查研究对象为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8份。无效问卷12份,有效率95,其中男生120份,女生108份。调查专项涉及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四个专项:其中篮球66份,健美操66份,武术6o份,足球36份。并运用访谈法,走访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和体育专业教师,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访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建构主义理论应用现状调查。通过表1得知,对建构主义理论深入了解的人占1.3,而结合到“了解”的人群比例则达到35.5,有64.5的同学对建构主义是陌生的,原因可能是体育专业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研究不多。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一种新理论出现时,体育专业学生没有及时的去发现并且运用到自身的学习中,缺乏创新与开拓精神;在四大主研专项中.篮球专项学生“了解”情况稍好些,武术及健美操分列二、三位。专项之问的“了解情况”不同没有特殊原因.部分同学在其专项学习中想通过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专项水平,所以其了解其它知识的情况就好,当然这也与其专项的自身特点有关,需要学生不断的接触新知识。

由表2可看出,在“不了解”人群中,如果对受调查者释义建构主义理论,有44.9的同学能够感觉到,8.2%的同学从未感觉到建构理论情景;同时.有46.9的同学表示可能有过。但没有刻意去感受。由此,“感觉到”人群与“未刻意感觉”人群是发展建构主义学习里理论的理想人群,可以通过研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建构主义学习方法,使之运用与学生专项学习;在四大主研专项中,健美操专项在不了解情况下对建构主义感觉最深,占其总人数的68.8%,篮球其次;同时在“从未感觉”项中,篮球专项占较大比重。为15.4,健美操和足球其次,而武术没有,造成差距的原因是专项之间的学习特点,如健美操在学习过程中需不断的记忆动作,并且需要教师演练和观看碟片加深印象,由此其在潜移默化中运用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由表3可看出,在“了解”及“深人了解”人群中。曾主动利用建构主义理论的占(“了解”及“深入了解”总人数)的7o.4,不主动利用者占29.6;同时,在主动利用项中,感觉效果好的占42.1,一般占31.2,效果不好的占26.3,比例差距不明显。通过调查,效果好的原因是自己建构的知识能够理解。而一般和不好的原因是:首先是建构所需已有经验不足,还需教师大部分灌输;其次是学生性格及学习习惯使然。

2.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大环境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

用与专项学习现状。由表4可看出,如果利用建构主义,大多数同学在专项学习中,教师传授是主要途径,占60.5,其次分别是“模仿”和“伙伴交流”,在“其它”中仅占少数,原因是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是主体,即使已经认识到学生践,并且学生以养成依赖教师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辅导仍是重要因素;同时可看出各专项之间有些微弱差别:例如健美操和武术类“教师”比重较其他专项要大,而篮球的模仿性要高于其它项,原因:(1)各专项学习特点有关,如篮球中电视传播对于篮球技术的引进与提高有重要影响;(2)与不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两者之间的角色转换也需时间和实专项接触的不同情境环境有关。

表5则反应,在教师为主大环境下“教师传输”与“自主建构”重要性,其中希望两者结合的比例最大,占60.5%;表现出学生在有意识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通过自己积极的探索,希望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学习专项的方法。

表6则显示,大部分同学会有意识尝试新理论,并且愿意运用新理论更好的学习专项。同时在词查中同学们表现处对新学习理论的渴望,认为情境对其专项学习起着相当大作用,希望在教师多做指导的情况下,自己能够意义建构知识,更好的完成专项的学习,使专项学习在稳步提高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引申,引入到见习实践以及以后的教学中,这对于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前景广阔。学生对建构主义理论了解程度不高,基本处于“未知”状态;但通过对其予以建构主义理论释义后,大部分学生表示思想中曾意识到建构主义理论情境的存在,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并且许多同学主动运用过。效果也比较明显。

2.学生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较大兴趣。大部分同学希望在教师予以指导的情况下,对建构主义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利用.同时也反映学生并不希望教师作为全部教学的主体,接受的教师的知识能够大部分理解,小部分需要自己创新;这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教育环境与体制问题,值得高度重视与思考。

3.不同专项之问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情况不一,需明确并且根据各专项特点制定学习设计。本次研究对象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专项学习理论已有较多见解,并且学习途径众多,但整理调查表后发现,学习环境对其影响“相当大”,并且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最主要解决途径是与人交流.而不是个人思考,反映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运用“协作”、“会话”,这对建构主义的推广有重大意义。

4.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需加强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生在了解以及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实践中还存有一定差异,但不是很明显,原因是长时间师从同人,并且整个教学环境影响学生创新,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5.学习情境设置存在较大困难,因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反应出教学设施需改进。教师水平及教学理念需要提高,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可以推广利用等问题。可见同学们认识到所处学习环境对其影响以及对提升专项学习新层次提出迫切要求。

(二)建议

1.在现代教学大环境下,建议体育教师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会话”、“协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设计与呈现。

2.在情境设置中,教育机构应该更好地致力于教学设施的改进:包括硬件的加强,师资的配备等等。只有在情境达到足够刺激时,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成功率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