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家用燃气安全管理规则十篇家用燃气安全管理规则十篇

家用燃气安全管理规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6:39

家用燃气安全管理规则篇1

第一条为加强我市燃气管理,规范燃气市场,确保使用安全,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燃气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建设部《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62号)和省政府《**省液化石油气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58号)、《**省城市管道燃气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6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燃气建设、经营、使用和燃气设施及器具销售、安装、维修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市建设委员会负责本市燃气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市燃气管理机构负责燃气管理的具体事务。

县(含县级市,下同)、**市郊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燃气管理工作。

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规划、商务、工商、物价、环保、劳动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燃气管理工作。

第四条燃气事业的发展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和加强管理、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五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计划、规划、环保等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编制燃气专业规划,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县、郊区燃气专业规划,按照有关规定批准后,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城市进行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必须按照燃气专业规划的要求,同时建设配套的管道燃气设施或者预留管道燃气设施、器具的安装位置。

第七条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专业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管道燃气工程的设计,应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等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按照设计程序进行审查。燃气工程严禁转包。

外市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进入我市从事燃气工程设计和安装,应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部门验证、登记。

第八条燃气供应单位新建、改建、扩建的燃气工程项目,应当符合燃气专业规划。经营性工程项目由建设单位向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申请后15日内会同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等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批;非经营性工程项目由建设单位向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申请后15日内,会同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等部门审批,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新建液化气贮灌站、管道燃气储配站、调压站、气化站(室)、净化站等设施的选址及沿城市道路敷设的燃气管道,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消防安全、环境保护、治安防范等要求。其中液化气贮灌站的储量规模、配套设施还必须符合省、市建设、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燃气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编报竣工资料,依据有关规定,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或报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验收。未按规定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三章燃气经营

第十一条管道燃气实行区域性统一经营,瓶装燃气实行宏观调控、合理布点、多家经营。

第十二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稳定的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燃气来源;

(二)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储存、输配设施、计量器具以及安全检测、残液抽取、维修抢险、防火防爆器材和设备;

(三)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自有资金和固定的经营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四)有相应的专业管理、技术、抢修人员和健全的管理机构;

(五)有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从事管道液化气经营的企业除具备前款规定条件外,其贮气规模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市区供应企业的贮气总容量大于500立方米;县、郊区供应企业的贮气总容量大于200立方米。

第十三条设立经营性燃气供应企业的,必须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市或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资质审查合格后,分别到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和商务等管理部门办理《在用压力容器使用证》、《消防安全许可证》和《化学危险物品经营许可证》,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其中气瓶充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注册登记。

第十四条设立非经营性燃气供应企业的,必须取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自管许可证》,并分别到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部门办理《在用压力容器使用证》和《消防安全许可证》。

非经营性燃气供应单位不得开展对外经营业务。

第十五条经营性燃气供应企业可以在其供气区域内设立液化气换气点。设立换气点,应当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点。

液化气换气点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营业房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管理间与瓶库分离;

(二)采用防爆型电气设施;

(三)消防器材配齐、有效;

(四)设置醒目的禁火、禁烟警示标志;

(五)有合格的从业人员;

(六)有合格的计量器具;

(七)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六条经营性燃气供应企业需设立换气点的,应当报经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等部门审查同意,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后,方可经营。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液化气换气点。

第十七条对送气上门的送气员应当加强管理,其具体管理办法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工商、物价、商务等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八条经营性燃气供应企业的资质证书和非经营性燃气供应企业的《自管许可证》,实行年检制。

第十九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燃气的气质、压力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安全稳定供气,不得无故停气;

(二)使用依法检定合格的燃气计量表具;

(三)制定用户安全用气制度,向用户宣传燃气使用知识,定期检查用户安全用气情况,并提供咨询服务;

(四)燃气设备操作、维修、安装等主要岗位从业人员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

(五)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严格操作规程;

(六)不得向无燃气企业资质证书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经营性气源;

(七)严格执行压力容器管理规定,不得向超期未检验、超过法定使用期限和不合格的钢瓶灌装燃气,不得将漏气钢瓶运出贮灌站、供应站和换气点;

(八)禁止在钢瓶之间倒灌燃气;禁止用槽车贮罐直接向钢瓶灌装燃气;

(九)除意外事故外,管道燃气企业需要停气、降压作业影响用户用气的,应当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将停气、降压作业起止时间和影响范围提前两日通告。恢复供气时间不得在夜间进行。

燃气供应企业供应液化气,其计量、残液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清除液化气钢瓶残液,钢瓶充装液化气后应进行封口。同时,自觉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得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燃气器具

第二十条在本市销售的燃气器具,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其生产或销售单位依照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产品质量负责。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对市场销售的燃气器具的质量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必须进行气源适配性检测的,由法定的专门检测机构检测。

第二十一条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固定场所、通讯工具;

(二)有4名以上有工程、经济、会计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其中有工程系列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人;

(三)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安装、维修作业人员;

(四)有必备的安装、维修、检测的设备;

(五)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十二条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的企业,必须取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证书》,并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后,方可从事安装、维修业务。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对直接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培训,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发给《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后,方可从事安装维修等业务。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承揽燃气燃烧器具的安装、维修、维护(包括清洗、除垢)业务。

第二十三条外市来我市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业务的企业,应当持《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证书》、人员《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和营业执照(副本),经建设、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验证登记,方可从事安装、维修业务。

第五章燃气安全管理

第二十四条燃气供应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安全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安全组织,配备专职安全员,健全安全检查、维修维护、事故抢修、防火防爆等制度。

第二十五条燃气供应企业的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第二十六条管道燃气供应企业必须向社会公布抢修电话,设置专职抢修队伍,配备防护用品、专用器材、设备等,并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排除、处理燃气设施故障和事故,确保正常供气。

管道燃气供应企业应加强对燃气管网和设施的日常管理和安全保护,设置明显的安全保护标志,配备专职人员经常性开展巡回检查。

第二十七条燃气供应企业进行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按照动火分级审批制度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并且在动火作业点周围采取保证安全的隔离和防范措施。

第二十八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管道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擅自从事下列行为:

(一)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

(二)堆放重物或碾压,置放易燃易爆物或者倾倒、排放腐蚀性物品;

(三)挖坑取土,种植深根植物;

(四)拆除、移动、覆盖、涂改、损坏燃气设施及安全保护警示标志;

(五)进行焊接、烘烤、焚烧、爆破等作业;

(六)擅自关闭或开启燃气管道上的公共阀门;

(七)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

(八)其他损害燃气设施的行为。

确因建设需要在管道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进行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在论证可行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并报经所在地建设、公安消防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需迁移燃气设施的,由燃气供应企业组织实施,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九条管道燃气用户确需改装、迁移户内管道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的,应向燃气供应企业提出申请,并由燃气供应企业组织实施。

第三十条燃气用户应当遵守下列规定,确保使用安全:

(一)按安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燃气;

(二)禁止转灌瓶装气和随意倾倒残液;

(三)禁止以任何方式加热燃气钢瓶;

(四)禁止自行改换钢瓶检验标记;禁止使用超期未检验、超过法定使用期限或检验不合格的钢瓶;

(五)禁止自行拆卸、安装、改装燃气器具及配套的燃气计量器具等燃气设施;

(六)使用以管道燃气为燃料的热水器、供热设备,应向燃气供应企业提出申请,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安装,禁止擅自接通管道使用燃气;

(七)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泄漏、事故隐患或者因燃气引起的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应当立即向燃气供应企业以及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报告。

第三十二条发生燃气事故,燃气供应企业应及时进行紧急处理,并立即报告建设、公安消防、劳动等有关部门。对燃气事故的处理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十三条鼓励和提倡燃气供应企业和用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燃气事故保险。燃气用户也可以自愿委托燃气供应企业办理投保手续。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细则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设计、施工,限期改正,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已取得设计、施工资质证书,情节严重的,提请原发证机关吊销其设计、施工资质证书:

(一)未取得燃气工程设计、施工资质或者未按照资质等级承担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任务的;

(二)未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设计、施工的。

第三十五条建设单位未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或者燃气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第三十六条未取得《燃气企业资质证书》从事燃气经营,或未取得《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证书》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业务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造成用户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第三十七条燃气供应企业违反本细则第十九条第(一)、(六)、(七)、(八)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第三十八条燃气用户违反本细则第三十条第(二)、(三)、(四)、(五)、(六)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细则第三十一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或恢复原状,并可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第四十条违反消防、劳动、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环保等法律法规的,由公安消防、劳动、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细则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盗用管道燃气或盗窃、破坏管道燃气设施的;

(二)拒绝、阻碍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第四十二条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行政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本细则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城市燃气是指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等气体燃料的总称;

(二)燃气供应企业是指燃气储运、输配、供应的企业;

(三)燃气设施是指燃气生产、储运、输配、供应等各种设备及其附属设施;

(四)燃气器具包括燃气灶具、热水(开水)器具、取暖器具、计量表具、钢瓶、调压器等。

第四十四条向汽车供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的加气站(点),其管理办法参照本细则执行。

家用燃气安全管理规则篇2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燃气管理,保障燃气供应,防止和减少燃气安全事故,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维护燃气经营者和燃气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燃气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城镇燃气发展规划与应急保障、燃气经营与服务、燃气使用、燃气设施保护、燃气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和进口,城市门站以外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燃气作为工业生产原料的使用,沼气、秸秆气的生产和使用,不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燃气,是指作为燃料使用并符合一定要求的气体燃料,包括天然气(含煤层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等。

第三条燃气工作应当坚持统筹规划、保障安全、确保供应、规范服务、节能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燃气工作的领导,并将燃气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燃气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燃气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家鼓励、支持燃气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使用安全、节能、高效、环保的燃气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燃气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宣传普及燃气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全民的燃气安全意识。

第二章燃气发展规划与应急保障

第八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以及能源规划,结合全国燃气资源总量平衡情况,组织编制全国燃气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能源规划以及上一级燃气发展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燃气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备案。

第九条燃气发展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燃气气源、燃气种类、燃气供应方式和规模、燃气设施布局和建设时序、燃气设施建设用地、燃气设施保护范围、燃气供应保障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等。

第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燃气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大对燃气设施建设的投入,并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燃气设施。

第十一条进行新区建设、旧区改造,应当按照城乡规划和燃气发展规划配套建设燃气设施或者预留燃气设施建设用地。

对燃气发展规划范围内的燃气设施建设工程,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依法核发选址意见书时,应当就燃气设施建设是否符合燃气发展规划征求燃气管理部门的意见;不需要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依法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就燃气设施建设是否符合燃气发展规划征求燃气管理部门的意见。

燃气设施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并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竣工验收情况报燃气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燃气应急储备制度,组织编制燃气应急预案,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燃气应急保障能力。

燃气应急预案应当明确燃气应急气源和种类、应急供应方式、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燃气供求状况实施监测、预测和预警。

第十三条燃气供应严重短缺、供应中断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动用储备、紧急调度等应急措施,燃气经营者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承担相关应急任务。

第三章燃气经营与服务

第十四条政府投资建设的燃气设施,应当通过招标投标方式选择燃气经营者。

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的燃气设施,投资方可以自行经营,也可以另行选择燃气经营者。

第十五条国家对燃气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燃气发展规划要求;

(二)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气源和燃气设施;

(三)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经营方案;

(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运行、维护和抢修人员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核发燃气经营许可证。

申请人凭燃气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禁止个人从事管道燃气经营活动。

个人从事瓶装燃气经营活动的,应当遵守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燃气经营者应当向燃气用户持续、稳定、安全供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燃气,指导燃气用户安全用气、节约用气,并对燃气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燃气经营者应当公示业务流程、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和服务热线等信息,并按照国家燃气服务标准提供服务。

第十八条燃气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拒绝向市政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符合用气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供气;

(二)倒卖、抵押、出租、出借、转让、涂改燃气经营许可证;

(三)未履行必要告知义务擅自停止供气、调整供气量,或者未经审批擅自停业或者歇业;

(四)向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燃气;

(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储存燃气;

(六)要求燃气用户购买其指定的产品或者接受其提供的服务;

(七)擅自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燃气;

(八)销售未经许可的充装单位充装的瓶装燃气或者销售充装单位擅自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的瓶装燃气;

(九)冒用其他企业名称或者标识从事燃气经营、服务活动。

第十九条管道燃气经营者对其供气范围内的市政燃气设施、建筑区划内业主专有部分以外的燃气设施,承担运行、维护、抢修和更新改造的责任。

管道燃气经营者应当按照供气、用气合同的约定,对单位燃气用户的燃气设施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第二十条管道燃气经营者因施工、检修等原因需要临时调整供气量或者暂停供气的,应当将作业时间和影响区域提前48小时予以公告或者书面通知燃气用户,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恢复正常供气;因突发事件影响供气的,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通知燃气用户。

燃气经营者停业、歇业的,应当事先对其供气范围内的燃气用户的正常用气作出妥善安排,并在90个工作日前向所在地燃气管理部门报告,经批准方可停业、歇业。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燃气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障燃气用户的正常用气:

(一)管道燃气经营者临时调整供气量或者暂停供气未及时恢复正常供气的;

(二)管道燃气经营者因突发事件影响供气未采取紧急措施的;

(三)燃气经营者擅自停业、歇业的;

(四)燃气管理部门依法撤回、撤销、注销、吊销燃气经营许可的。

第二十二条燃气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燃气质量检测制度,确保所供应的燃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燃气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对燃气质量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燃气销售价格,应当根据购气成本、经营成本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确定和调整管道燃气销售价格,应当征求管道燃气用户、管道燃气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通过道路、水路、铁路运输燃气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交通运输部门、国务院铁路部门的有关规定;通过道路或者水路运输燃气的,还应当分别依照有关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或者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

第二十五条燃气经营者应当对其从事瓶装燃气送气服务的人员和车辆加强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从事瓶装燃气充装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有关气瓶充装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燃气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燃气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促进燃气经营者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第四章燃气使用

第二十七条燃气用户应当遵守安全用气规则,使用合格的燃气燃烧器具和气瓶,及时更换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使用年限已届满的燃气燃烧器具、连接管等,并按照约定期限支付燃气费用。

单位燃气用户还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操作维护人员燃气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第二十八条燃气用户及相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操作公用燃气阀门;

(二)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

(三)安装、使用不符合气源要求的燃气燃烧器具;

(四)擅自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

(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使用、储存燃气;

(六)盗用燃气;

(七)改变燃气用途或者转供燃气。

第二十九条燃气用户有权就燃气收费、服务等事项向燃气经营者进行查询,燃气经营者应当自收到查询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燃气用户有权就燃气收费、服务等事项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燃气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投诉,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

第三十条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作业。

第三十一条燃气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种类和气质成分等信息。

燃气燃烧器具生产单位应当在燃气燃烧器具上明确标识所适应的燃气种类。

第三十二条燃气燃烧器具生产单位、销售单位应当设立或者委托设立售后服务站点,配备经考核合格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人员,负责售后的安装、维修服务。

燃气燃烧器具的安装、维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第五章燃气设施保护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城乡规划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划定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并向社会公布。

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一)建设占压地下燃气管线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二)进行爆破、取土等作业或者动用明火;

(三)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

(四)放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者种植深根植物;

(五)其他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第三十四条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有关单位从事敷设管道、打桩、顶进、挖掘、钻探等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活动的,应当与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第三十五条燃气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设置燃气设施防腐、绝缘、防雷、降压、隔离等保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定期进行巡查、检测、维修和维护,确保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

第三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损、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不得毁损、覆盖、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安全警示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可能危及燃气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的行为,有权予以劝阻、制止;经劝阻、制止无效的,应当立即告知燃气经营者或者向燃气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第三十七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不得影响燃气设施安全。

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当查明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地下燃气管线的相关情况;燃气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地下燃气管线等重要燃气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单位与管道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燃气设施运行安全;管道燃气经营者应当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燃气经营者改动市政燃气设施,应当制定改动方案,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批准。

改动方案应当符合燃气发展规划,明确安全施工要求,有安全防护和保障正常用气的措施。

第六章燃气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

第三十九条燃气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燃气事故统计分析制度,定期通报事故处理结果。

燃气经营者应当制定本单位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人员和必要的应急装备、器材,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四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安全事故或者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等情况,应当立即告知燃气经营者,或者向燃气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

第四十一条燃气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燃气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发现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燃气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气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通知燃气经营者、燃气用户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不及时消除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燃气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法采取措施,及时组织消除隐患,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十二条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后,燃气经营者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抢修。

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后,燃气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根据有关情况启动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四十三条燃气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应当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

对燃气生产安全事故,依照有关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告和调查处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燃气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依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或者办理批准文件的,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不予查处的,或者有其他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燃气经营者不按照燃气经营许可证的规定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燃气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燃气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燃气经营许可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向市政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符合用气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供气的;

(二)倒卖、抵押、出租、出借、转让、涂改燃气经营许可证的;

(三)未履行必要告知义务擅自停止供气、调整供气量,或者未经审批擅自停业或者歇业的;

(四)向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燃气的;

(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储存燃气的;

(六)要求燃气用户购买其指定的产品或者接受其提供的服务;

(七)燃气经营者未向燃气用户持续、稳定、安全供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燃气,或者未对燃气用户的燃气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燃气或者销售未经许可的充装单位充装的瓶装燃气的,依照国家有关气瓶安全监察的规定进行处罚。

违反本条例规定,销售充装单位擅自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的瓶装燃气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冒用其他企业名称或者标识从事燃气经营、服务活动,依照有关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燃气经营者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设置燃气设施防腐、绝缘、防雷、降压、隔离等保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的,或者未定期进行巡查、检测、维修和维护的,或者未采取措施及时消除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燃气用户及相关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可以处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操作公用燃气阀门的;

(二)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的;

(三)安装、使用不符合气源要求的燃气燃烧器具的;

(四)擅自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的;

(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使用、储存燃气的;

(六)改变燃气用途或者转供燃气的;

(七)未设立售后服务站点或者未配备经考核合格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人员的;

(八)燃气燃烧器具的安装、维修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

盗用燃气的,依照有关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从事下列活动之一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进行爆破、取土等作业或者动用明火的;

(二)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的;

(三)放置易燃易爆物品或者种植深根植物的;

(四)未与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从事敷设管道、打桩、顶进、挖掘、钻探等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活动的。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建设占压地下燃气管线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依照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占、毁损、擅自拆除、移动燃气设施或者擅自改动市政燃气设施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毁损、覆盖、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安全警示标志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地下燃气管线等重要燃气设施,建设单位未会同施工单位与管道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或者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未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三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燃气设施,是指人工煤气生产厂、燃气储配站、门站、气化站、混气站、加气站、灌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市政燃气管网等的总称,包括市政燃气设施、建筑区划内业主专有部分以外的燃气设施以及户内燃气设施等。

(二)燃气燃烧器具,是指以燃气为燃料的燃烧器具,包括居民家庭和商业用户所使用的燃气灶、热水器、沸水器、采暖器、空调器等器具。

第五十四条农村的燃气管理参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五条本条例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讯,11月27日《经济日报》)

家用燃气安全管理规则篇3

一、**市燃气市场管理的现状

(一)理顺燃气管理体制,规范燃气经营市场。

前几年,我市的燃气管理工作处于政出多门、市场混乱的状态,导致气源不稳定、质量差、无证经营和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年12月,省人大颁布实施《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后,特别是**年11月市政府颁布《**市燃气管理实施细则》(中府〔**〕110号)后,明确了**市建设委员会是全市燃气行业的主管部门。经过努力,全市19个镇的燃气管理工作基本归口镇建委主管,全市的燃气经营市场也从混乱无序逐步走向规范有序。

(二)合理设置燃气销售点,认真核发经营许可证。

在**年前,我市约有160多家燃气销售点,大部分分布在镇,且都不同程度存在经营场所不符合安全标准、规划布点不合理、无领取《广东省燃气经营许可证》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我市燃气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为此,在过去的一年,我委按照“布局合理,总量控制”的原则,并结合各镇地域、人口、经济发展情况,对全市的燃气销售点进行规划布点,合理确定销售点的数量和分布,对一些规模小、场所设置不规范的销售点实行清理整顿,撤消一部分、合并一部分、取缔一部分。

**年初,我委以港口镇为试点,开展清理整顿燃气市场工作。重新对燃气销售点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决定在13间燃气销售点中,撤消7间,保留6间。**年5月,镇建委以百分制的形式制定了《港口镇液化石油气销售点竞投办法》,指导对销售点进行撤并。由于引入竞争机制,采取优胜劣汰的办法,使评选出的6间燃气销售点经整改后,均能达到申领《广东省燃气经营许可证》的条件。省建设厅城建处的领导检查过这6间燃气销售点后,对港口镇的做法表示肯定和赞同,并准备向兄弟市推荐该镇的经验。

**年下半年,我们召集了市内10家燃气经营企业到港口镇召开了现场经验总结会议,要求各公司参照港口镇的整改标准,指导下属销售点进行整改。阜沙、东升、三角等镇参考港口镇经验,采取有力措施,适当撤并销售点的数量。截止**年12月,经市建委、公用事业局、规划局、消防局等部门验收,核发《广东省燃气经营许可证》的销售点有77间。

(三)狠抓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燃气行业易燃易爆,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特殊性,我们加强了燃气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健全燃气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加强对燃气安全工作的监管。在管理部门成立燃气安全生产检查小组,经常深入到各燃气企业、气库、销售点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在燃气企业成立有企业一把手和主要技术骨干参加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担负起对所属气库和销售点的安全监督工作。在各燃气销售点成立有销售点负责人参加的抢险抢修小组,负责处理各种安全隐患和突发的安全事故。二是制定安全检查制度,严抓安全管理工作。把每季一次对气库和销售点进行安全大检查和节假日前的例行检查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同时,充分利用公用事业局监察科力量,加强巡查,堵塞安全漏洞。三是促使各燃气企业完善内部管理的安全责任制。我市大部分燃气企业都充实了安全技术人员,制定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健全了安全培训制度,并定期开展安全巡查和消防演习。四是各燃气企业增强安全隐患意识,舍得投资改善气库硬件设施。大部分气库都安装了自动限量充装装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紧急切断阀等。

(四)发挥协会作用,完善行规管理。

一年来,我们常发挥协会作用,指导他们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初步制定燃气行业的行规——“一规二则”,即《**市燃气经营企业公司守规》、《燃气销售点守则》、《收瓶送气工守则》。“一规二则”的实施,将有效地遏制个别燃气企业给无证经营者提供气源、充装过期瓶、不按规定重量充装的观象,彻底解决源头问题。二是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协助燃气企业购买与进口设备相同性能和作用的国产消防设备,减少企业开支;指导各燃气企业安装自动充装磅称;指导燃气销售点按标准整改和申领《广东省燃气经营许可证》。三是深入各燃气企业调查研究,为燃气主管部门和市政府加强对燃气行业的管理出谋划策。

目前,在市镇两级燃气主管部门的努力下,在有关职能部门和燃气企业的配合下,我市的燃气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燃气执法队伍力量薄弱,对燃气违章经营现象巡查不够,整改跟踪不够彻底;不合格钢瓶还未彻底杜绝;个别燃气经营企业的储配站安全距离不足,缺乏安全技术人员等等。

二、对今后我市燃气市场管理的建议

今后,我市燃气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规范燃气市场的经营和燃气设施运行安全管理,切实清除安全事故隐患,遏制和杜绝燃气事故的发生,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燃气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努力构筑市镇两级管理模式,把我市燃气管理工作推上新台阶。

市建委作为全市燃气行业的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市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依靠各镇建委的力量。各镇要安排一名领导分管,配备1—2名专职或兼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制度,密切配合市建委,加大我市燃气管理的力度。

(二)加大燃气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针对我市个别燃气企业和部分燃气销售点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的情况,今年,要重点落实三个层次人员责任制:一是由市建委与各燃气企业法人代表签订安全责任合同书;二是由燃气企业法人代表与气库、销售点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合同;三是由销售点负责人与各岗位人员签订安全责任合同书,做到安全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责任到岗,切实为我市燃气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四是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安全隐患。

(三)加大执法力度,杜绝违章行为。

管好燃气市场,最根本一条就是要依法管理,严格执法,对违法违章者按章处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监察队伍优势,并协调市有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齐抓共管,对无《广东省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固定或流动经营者,对给无证经营者提供气源、充装过期瓶、不按规定重量充装的气库,对无资质设计、无资质施工及未领取《广东省燃气使用许可证》的自用瓶组供气单位,对骑压和挤占管道燃气管网的单位和个人等,进行执法,坚决杜绝一切违章、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四)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是抓好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今后,市建委将委托市燃气协会联合市有关职能部门,对燃气企业、销售点各工种的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要配合清理整顿燃气销售点工作,对全市的燃气销售点的收瓶送气工、运输人员进行联合培训,经培训合格人员发给上岗证,穿着规定颜色的制服,实行统一管理。

(五)严把企业资质年审关,确保燃气企业资质上档次。

针对我市个别燃气经营企业的储配站安全距离不足,缺乏安全技术人员等情况,我们将在今后的企业资质年审工作中严格把关,对在安全条件、消防设施、专业技术人员方面存在问题的企业,该要增加消防设施和配备工程技术人员的,就要立刻整改,按要求增加和配备,该搬迁的要搬迁,该停业的要停业,决不迁就。

家用燃气安全管理规则篇4

主题词:燃气安全管理消防保证体系存在问题

1、概述

我国目前使用的燃气主要有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三个大类。燃气产业的发展领域大致分燃气汽车、城市燃料、燃气发电、基础化工四方面。

随着燃气事业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生产与消费规模越来越大,使用场所越来越多,情况也越来越复杂,现有的安全管理机制已跟不上燃气事业飞速发展的步伐。在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等方面的不同步、不配套等落后弊端也凸显了出来。近年来,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火灾、泄漏与爆炸等重、特大事故层出不穷,其等级与数量也不断上升,如98年3月西安液化气球罐泄漏、爆炸事故等,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给社会的公共安全与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燃气事业的推进与发展。

因此,理清当前我国燃气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有关部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燃气消防安全管理保证新体系时提供参考依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正是从消防的角度,系统地对当前我国在燃气消防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和论述。

2、我国燃气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现状

根据1991年3月30日由建设部、劳动部、公安部联合的第10号令《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的规定,建设部门是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消防部门作为燃气安全管理的监督部门,劳动部门作为燃气安全管理的监察部门和压力容器的主管部门。

作为消防部门,在燃气安全管理方面的业务,主要涉及:参与制定与燃气消防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并执行;负责相关消防产品的检测认证;对燃气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上的相关场所、管线、设备、用户进行防火监督管理;参与燃气灾害事故的处置;日常的消防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

我国目前与燃气消防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有三个,即《消防法》、《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关的消防法规和规章非常多,如《化学危险品管理条例》、《城镇燃气安全管理规定》、各省市的《燃气管理条例》等;以及众多的产品技术标准和工程设计规范,如《城市燃气设计规范》、《汽车用液化石油气加气站设计规范》等。

3、我国燃气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燃气消防安全管理涉及规划、设计、建审、施工、监理、验收、运行、日常维护及应急处理等环节,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收集分析、组织专家研讨,以及对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和黑龙江等地的调研,就目前我国在燃气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1)安全管理机制不适应燃气产业市场经济发展

燃气产业涉及建设、能源、交通、劳动安全监察、农业等各管理领域,燃气行业的安全管理也涉及公安消防以及上述各主管部门,目前由中央和各地方的上述部门颁布有关政令,对燃气实施安全管理。但地方与中央以及地方各部门之间的政令协调难度较大;同时我国南方和北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用气差异也较大,要求同一种安全管理机制或法规有时势必造成诸多不适应。

第10号令第四条明确了建设部负责管理全国城市燃气安全工作,劳动部和公安部分别负责安全监察和消防监督,因此,各省市的燃气安全工作应当由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但是,各地建设部门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在燃气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经常性协调,使得各地区的燃气安全隐患整改力度不够。从调查情况来看,全国大多数大、中型城市都在建设主管系统设立了燃气管理办公室或者燃气管理处,但由于受人员编制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部门履行着行业管理的职能要大大多于履行安全工作职能,有的办公室只有几个人,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根本没有精力通盘考虑安全管理,而把安全管理的职能依托于公安消防、安全生产监察等监督部门,或者让燃气供应单位自行强化安全管理。

此外,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的燃气事业将得以迅猛发展。而国际上通行的由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保险业、企业主等共同参与进来娜计腊踩芾淼纳缁峄J缴形葱纬桑涣硪环矫妫垢母铮嗽本颍蚕啦棵疟欢卮蟀罄渴降南兰喽郊觳椋讯冉嚼丛酱蟆?nbsp;

2)法制建设滞后

我国目前燃气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力度明显不够,现有的法规严重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法规制定滞后。我国目前执行的较权威的燃气规定只有1991年的第10号令,该规定对燃气的安全管理只提出了原则意见,相关的法律责任也不够明确,在实际操作中弹性太大,有一定难度。而且该规定至今已有10年,其间的经济体制、市场发展和行政部门的变化很大,迄今尚未进行修订。

(2)各地管理法规不一。全国各地为了加强本地区的燃气管理和安全工作,又在第10号令的基础上制定了各种各样的燃气管理条例、办法。但由于各地方使用的燃气的种类、数量、地理环境等情况不同,所制定的法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全国燃气管理没有较为统一的管理模式,管理多头,职能重叠,监督与管理的界限不明确,使得许多安全隐患无法得到及时整解。

(3)政出多门、缺乏协调。不同部委的法规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给具体执行部门带来诸多管理上的不便。例如:1998年由建设部独家的第62号令--《城市燃气管理办法》中"城市燃气安全"一章的多项规定与10号令有较大出入;关于轻烃燃料(碳5),农业部等七家单位联合发文要求大力推广使用这种新型燃料,而公安部等三家单位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也曾联合发文禁止在城市使用这种燃料。这些法规的前后不符或自相矛盾,使得基层管理监督部门无所适从、难以把握,最终造成各部门推卸责任,管理上陷入混乱。

(4)政府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燃气行业的安全管理关系重大,国外燃气行业的经营者不敢以身试法,严格的法制管理将使违法经营者损失重大以至破产。我国目前对燃气行业违章经营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下达整改通知或罚款,其罚款力度远不足以震慑违法经营者,此外罚款往往上下幅度甚大,且无配套实施细则,使执法操作难以把握或效果不理想。

3)规范、标准不健全

燃气行业设计规范和相关产品标准是设计、施工的技术依据,是燃气安全管理的技术法规。而现行的技术标准存在多方面问题:

其一,制定的年代比较晚,同时为了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规范的内容也就是当时实际操作的翻版,先进的技术内容少,无法体现通过提高燃气设备设施本身的高技术含量来实现的本质安全的指导思想;其二,技术规范修订的周期较长,与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城市环境不相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所带来的新措施无法在实际应用中找到法律依据。

其三,主要技术指标缺乏科学依据。如在关键的燃气设施的防火间距确定问题上,俄罗斯地广人稀,至今仍沿用加大燃气设施的防火间距这种消极防护观念,在规范标准中较少强调科技含量和质量等技术措施,来保证燃气设施自身的运行安全。我国现有标准规范的制定中较多沿用这种理念。然而该理念并不适应我国,特别是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燃气建设的发展。一是上述地区宝贵的地皮很难实现这种远距离的安全隔离设计;二是一旦高压燃气设施发生爆炸,一、二百米的安全距离也无法保证安全。而欧美、澳洲和日本等国则采用高技术含量以确保安全,标准规范制定部门的科研和实验基础较强,他们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确定保证安全所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并根据不同地区级别和技术措施来确定不同的安全距离。

其四,一些重要的燃气设施标准与工程规范尚缺,如《城市超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范》、各类燃气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等。此外,燃气用胶管的质量和老化问题、家用燃气报警器等技术,至今尚无定性和定量的使用概念。

4)设计、建审和验收的可操作性不强

由于规范标准不健全,弹性大,给设计、建审和验收带来操作性不强的弊端。

作为设计部门,在业主控制投资的要求下往往难以采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及措施来确保燃气设施本身的安全,一旦难以达到安全距离的规范要求,只能采取有关部门协调的办法,而这种协调往往缺乏实验技术依据。

目前燃气项目的建审主体为公安的消防部门,鉴于燃气设施的工艺流程和专业设备的复杂性,消防部门的专业水平远低于燃气行业的技术管理部门,其建审难度较大。如北京等一些省市的消防部门认为消防部门不应承担不能胜任的技术环节方面的建审工作。

此外,现阶段燃气设施中的一些重要配件材料的质量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的距离,如各种阀门、管道等。燃气规范标准对产品要求的不严格,将可能使一些低技术含量的配件用于燃气设施的关键重要部位,造成安全隐患。

5)日常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安全问题,缺乏有效解决办法,造成日常运行管理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城市燃气管网老化现象比较严重。部分管道已连续使用几十年从未进行检测维修,其安全可靠性无法确定,随时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2)道路改造带来问题。许多城市的燃气管网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局部管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道路拓宽及新出入口的开设致使燃气管道置于车道下方,而原有管道的基础却没有加固,防火间距不足是一个方面,更为严重的是极易造成管道受压损坏,发生燃气泄漏。此外,在燃气管道的上方搭建违章建筑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旦受建筑影响管道发生破裂,会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

(3)违章施工也是影响燃气管道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燃气管道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工程层层转包,质量监理不到位,埋地管道达不到国家技术规范的规定,而且又是隐蔽工程,有些问题较难发现。二是外来施工损坏燃气管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在燃气管道旁边施工时,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不征求城市规划或燃气管道管理单位的意见,盲目施工,损坏管道,造成燃气泄漏,危及安全。

(4)燃气管道产权归属不明。城市燃气供应系统中,从企业至用户之间的输送管线的产权归属至今未明,随之引出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清。

(5)居民室内装潢隐患较多。目前对家庭内燃气管道的敷设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

(6)液化气钢瓶管理失控,事故率高。作为取代煤炭的优质燃料,自80年代开始2Kg、5Kg、15Kg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大量进入居民家庭和餐饮行业,90年代开始在液化气经营、销售、运输等领域,恶性竞争、惟利是图情况突出,因此产生了较多安全隐患。

6)应急处置能力不强。

燃气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包括燃气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和公安消防应急处置能力。燃气事故的应急处置重点为切断气源、扑灭初期火灾、防止蔓延以及保护周围重要设施。

全国在这方面的情况差别较大,如哈尔滨等地目前以人工制气为主(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用户20-30%),由于几十年的经营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安全管理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各级消防部队的灭火技术装备也较先进,一旦发生事故,企业专职消防队、公安消防队以及医疗救护三方在事故现场有效地配合,事故处置成功率较高。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随着近年来城市煤气向石油液化气、天然气转变的势头不断增强,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不足。其中包括企业抢险和公安消防的现场检测、堵漏、个人防护等技术装备的配备、以及消防站的规范设置等等,许多地区消防部门到事故现场受掌握资料和装备的制约,不能及时查明情况,处于盲目状况下,难以决定正确的战术,1998年西安"3.5"爆炸事故就是明显一例。

此外,我国公安消防实行兵役制,消防战斗员服役2年,其技术水平的积累难以适应复杂的燃气事故现场。鉴于现场泄漏气体品种、浓度、设备流程、容器压力难以清楚,消防部门在事故现场仅能起到抢救人员和冷却保护的有限作用。

7)培训不规范、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首先,从业人员的规范操作是杜绝人为燃气事故的关键。随着燃气行业多种经营体制的发展,出现了两头重的现象:一是规范经营的大型企业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在内外的严格监督管理下,对操作人员的培训较为严格,二是部分经营不规范的中小型企业,单纯追求企业效益,严重忽视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其次,从事燃气经营的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还不够高,有些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或没有定期复训,对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安全知识知之甚少,没有能力发现安全隐患,更不用说向用户宣传安全知识。

此外,全国有很多地方都没有专门的专业培训机构,各地区操作人员培训情况差异很大,有的搞形式主义,开两天会就发证书,或者以盈利为目的搞各级重复培训。不同部门基于各自安全责任或经济利益,多头培训、一岗多证现象严重,一些培训单位的资质无权威部门认可授权,而燃气经营单位受条件和水平限制,对自身的安全培训只是走过场。8)保险行业尚未介入消防安全管理

国外保险业作为与风险直接发生经济效益关系的市场经济实体,在介入燃气行业各运行环节的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实施保险。保险公司与业主、政府防火部门三者相互需求,相互保障,相互制约,成为燃气安全运行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我国目前保险行业尚未真正以市场经济模式操作,参与燃气行业风险评估和安全运行管理监督的意识淡薄,只是关注"?quot;受保规模的业务扩大,同时希望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对产业的消防安全监督,侥幸地降低或避免所应承担的理赔责任。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保险业不可避免地要介入到我国的各行各业,我国的保险业也必将改变运行模式,顺应国际形式。

4、结束语

在撰写本文之前的调研过程中,得到了公安部消防局科技处、上海、四川、广东、黑龙江、北京、深圳等地的消防总队、支队、建设主管部门、燃气经营企业和本所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所有提供帮助的各方人士深表谢意!

5、参考资料

[1]《落实"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精神,巩固清理整顿城市燃气市场成果确保燃气安全》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杨鲁豫2001.8.9

[2]《强化行业管理,确保燃气安全》河南省建设厅2001.8.9

[3]《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公安部、劳动部(第10号令)1991.3.30

[4]《中国城市燃气事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国城市煤气协会张永革

[5]《加大清理整顿力度,加强燃气安全管理》海南省建设厅

家用燃气安全管理规则篇5

燃气是城镇现代化不可缺少的能源,在促生产发展、方便人民生活、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我国“西气东输”的实施,迎来了我国城镇燃气大发展,城镇燃气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但城镇燃气偶而发生燃气事故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保障城镇燃气工程安全已成为标准化工作的重点。燃气用户数量多,分布面广,燃气设备安装和使用条件千差万别,用户缺乏使用燃气的基本知识,对用户的安全监管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国城镇管道燃气发生事故主要是发生在燃气用户处,其次是发生在燃气管道。燃气用户的多发事故主要有两类:

燃气热水器事故。产生事故主要因素是燃气热水器燃烧时所产生的一氧化碳烟气未能及时排至室外,恶化了燃气热水器工作条件,造成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急骤上升而导致人员中毒事故。针对这类事故,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以下简称为《燃规》)从燃气工程的建造技术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如:“燃气热水器应按装在通风良好的房间或过道内;居民住宅厨房装有直接排气式燃气热水器时应设排气扇”。但有的用户违规自行安装,将直接排气式燃气热水器安装在通风不良的小室或浴室里,破坏了燃气热水器的使用条件,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当建筑物没有预留伸出屋顶的烟道时,自然通风烟道式燃气热水器宜在室外或低层建筑(1~3层建筑)室内安装,不宜在多层住宅楼室内安装。多层住宅楼用户建议应选用强排式或平衡式燃气热水器。目前,燃气热水器年久失修也成为引发燃气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燃气热水器像其他产品一样,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个由新到旧,由性能好到逐步变坏的过程。按标准的规定,人工煤气热水器使用寿命为6年,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热水器使用寿命为8年,超过使用年限的热水器,即使在正常条件下使用,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也往往超过标准,带来事故隐患。

燃气灶具事故。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灶具阀门和灶具前阀门密封质量差、连接灶具的胶管脱落或老化等致使燃气泄漏导致人员中毒(气源为人工煤气时)、发生爆炸或造成火灾事故。在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对此有具体规定:“胶管与燃气管道、接头管、燃烧设备的连接处应采用压紧螺帽(锁母)或管卡固定”。

在城市中,燃气管道遍布于全市,管道长度少则有几百公里,多则有上万公里。城市人员密集、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危害大,社会影响大。因此,加强燃气管道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燃气管道安全的事故比较突出的主要有:

施工单位盲目挖掘,燃气管道屡遭破坏。例如天津市2004年上半年仅天然气高、中压管道因施工外力因素发生的事故就有23次,这还不包括低压管道因盲目施工挖掘而引发的事故。

管道燃气泄漏爆炸事故。例如:某市居民楼附近煤气支管三通接头被汽车压裂,煤气长时间泄漏,通过墙上孔洞进入楼房地下防潮层封闭空间中,形成煤气与空气的爆炸混合物,遇明火引起爆炸,导致死亡数人、建筑物受损。这是由于三通接头安装处埋深过浅,达不到《燃规》的规定,管道回填土质和密实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居民小区支路车辆荷载过大等原因造成的。

家用燃气安全管理规则篇6

20xx年安徽省燃气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燃气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燃气用户和燃气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燃气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燃气的规划、工程建设、经营、使用和燃气器具的销售、安装、维修,以及有关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发展燃气事业,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的原则。

燃气的经营和使用,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保障供应、规范服务、方便用户。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普及燃气使用,优先发展管道燃气,加强燃气安全使用教育,提高燃气管理水平。

第五条省、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燃气管理工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公安消防、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工商、价格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燃气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燃气专业规划,经上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论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组织实施。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乡统筹、布局合理的原则,按照燃气专业规划的要求,对瓶装燃气供应站点进行城乡统一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应当按照燃气专业规划,配套建设燃气设施或者预留燃气设施配套建设用地。预留的燃气设施配套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改变用途。

在管道燃气供气规划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市政工程和居民住宅等,应当配套建设管道燃气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第八条燃气工程的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按照建设项目管理权限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评价,配套建设相应的安全设施。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九条燃气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必须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达到国家和省规定规模标准的燃气工程,应当依法实行招投标。

第十条燃气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验收,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燃气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收集、整理燃气工程建设项目的文件资料,建立燃气工程建设项目档案,并及时向所在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第十一条燃气工程的建设资金可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采取企业投资、国内外贷款、发行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

鼓励国内外企业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投资建设燃气工程。

第三章经营管理

第十二条燃气企业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条件,经所在城市的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燃气经营权应当通过招标投标等公开、公平的方式取得。

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从事气瓶充装活动的,应当依法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

第十三条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符合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布局规划,并具备下列条件,经所在地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依法取得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

(一)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燃气设施;

(二)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三)有固定的、符合安全条件的经营场所;

(四)有防泄漏、防火、防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五)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抢险、抢修人员和设备;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立燃气汽车加气站,还应当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储存、充装设备。

第十四条燃气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20xx年,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燃气经营的,持证企业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五条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遵守有关服务标准和规范,公布并履行服务承诺。

第十六条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建立燃气质量检测制度,保证燃气质量和供气压力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与用户就燃气质量和供气压力有特别约定的,从其约定。

瓶装燃气企业充装燃气时,应当先抽出燃气钢瓶的残液后再行充装,充装的燃气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误差,并对充装后的燃气钢瓶进行角阀塑封,标明充装单位和投诉电话。燃气钢瓶的实际充装重量低于额定充装重量时,瓶装燃气企业应当明示实际充装重量。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燃气的质量和计量进行抽查,并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

第十七条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保证燃气正常供应,不得擅自停止供气、更换气种或者迁移燃气供应站点;确需停止供气、更换气种或者迁移燃气供应站点的,应当报经核发燃气经营许可证或者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管道燃气企业因燃气工程施工、设施检修等情况,需要降压或者暂停供气的,应当提前2日通知用户并公告;因不可抗力或者供气设施抢修等紧急情况,需要降压或者暂停供气的,应当及时通知用户,同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引起停止供气的原因消除后,管道燃气企业应当尽快恢复供气,并在恢复供气之前及时通知用户。恢复供气应当在6时至20时之间进行。

第十八条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建立用户档案,设置用户联系、咨询和抢修抢险电话,并向社会公布。抢修抢险电话应当有专人24小时值班。

第十九条燃气价格及服务收费项目、标准的制定,应当遵守价格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与调整燃气价格及服务收费项目、标准,应当依法听证。

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省以上价格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燃气服务费,燃气用户有权拒付。

第四章使用管理

第二十条管道燃气企业应当履行普遍服务的义务。对提出使用管道燃气并符合使用条件的用户,管道燃气企业应当与其签订供用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不得拒绝供气。

第二十一条居民用户户内管道燃气设施由管道燃气企业负责维护和管理;非居民用户与管道燃气企业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用户要求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管道燃气设施的,应当经管道燃气企业同意,由管道燃气企业组织施工,所发生的工本费由用户承担。其他燃气设施的改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并由燃气企业向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规定的程序批准。

燃气企业根据前款规定收取工本费的,应当向用户出具工本费清单。

第二十二条管道燃气的用气量,应当以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燃气计量表的记录为准。用户对管道燃气计量表准确度有异议的,可以委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经检定的管道燃气计量表,其误差在法定范围内的,检定费用由用户支付;其误差超过法定范围的,检定费用由管道燃气企业支付,并由管道燃气企业免费更换合格的燃气计量表,退还多收取的燃气费。

用户对检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第二十三条管道燃气用户应当按时交付燃气费。逾期不交付的,管道燃气用户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经管道燃气企业催告,在供用气合同约定的期限内仍不交付燃气费和违约金的,管道燃气企业在书面通知用户5日后,可以暂时停止供气。

用户交付所欠燃气费后,管道燃气企业应当立即恢复供气。

第二十四条管道燃气用户需要更名、过户、销户的,应当向管道燃气企业办理变更或者销户手续,结清燃气费。

第二十五条用户有权就燃气、燃气器具及有关服务的质量、价格标准等事项向有关企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查询,有关企业或者部门应当及时答复。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和投诉制度,公开举报和投诉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举报或者投诉之日起7日内处理,并答复举报、投诉者;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当及时转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并告知举报、投诉者。

第五章燃气器具管理

第二十六条燃气器具应当附有产品合格证和安全使用说明书,并经法定检验机构对其气源适配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用户购买其指定的燃气器具。

第二十七条燃气器具销售企业应当在销售地设立维修站点,向用户提供维修服务,并明示服务收费标准。

第二十八条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企业依法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活动。

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安装、维修活动的作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九条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企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安装、维修燃气器具,材料和配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二)不得擅自移动燃气计量表和公用燃气设施;

(三)向用户提供安装、维修凭证;(四)设定不低于1年的安装保修期。

第六章安全管理

第三十条燃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企业生产安全全面负责。

燃气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健全安全管理措施,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排除。

第三十一条燃气企业应当向用户提供服务手册,宣传安全使用燃气的规则和常识,指导用户安全使用燃气。

第三十二条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规划、公安消防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划定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并由燃气企业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在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筑物和构筑物;

(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或者倾倒、排放腐蚀性物品;

(三)开挖沟渠、挖坑取土;(四)擅自移动、覆盖、涂改、拆除或者损坏燃气设施的安全警示标志;

(五)擅自进行焊接、烘烤、爆破等危害燃气设施安全的作业;

(六)在燃气设施上牵挂电线、绳索或者晾晒衣物;

(七)危害燃气设施安全的其他行为。

在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确需进行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作业的,作业单位应当经燃气企业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由于作业不当造成燃气设施损坏的,作业单位应当协助燃气企业进行抢修;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三条建设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当向燃气企业或者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查明地下燃气设施的有关情况,燃气企业或者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在接到查询后3日内给予书面答复。

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施工单位应当与燃气企业协商,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施工。

第三十四条重型车辆或者大型施工机械需通过地下铺设有燃气管道的城市非机动车道时,应当事先征得燃气企业的同意,并在通行地段修建承重过桥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措施。

第三十五条燃气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经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燃气钢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三十六条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燃气设施进行检测、维护,对达到使用年限的燃气设施及时更新,保障燃气设施安全运行。

管道燃气企业对燃气用户设施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燃气企业工作人员检查时,应当主动出示有效证件;发现用户违反安全用气规定的,应当予以劝告。

第三十七条瓶装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用改装、报废、非法制造的燃气钢瓶和超期限未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燃气钢瓶充装燃气;

(二)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安全标准超量向燃气钢瓶充装燃气;

(三)不得用贮罐、槽车直接向燃气钢瓶充装燃气或者用燃气钢瓶相互灌装燃气;

(四)存放燃气钢瓶的场所与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建筑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用户应当配合燃气企业进行燃气安全检查,严格遵守安全用气的规定,并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加热、摔砸、曝晒燃气钢瓶或者使用时倒卧燃气钢瓶;

(二)自行倾倒燃气钢瓶残液或者用燃气钢瓶相互灌装燃气;

(三)涂改燃气钢瓶检验标记;

(四)擅自拆卸、改装燃气钢瓶瓶阀、附件;

(五)擅自安装、改装、拆卸室内管道燃气设施或者进行危害室内管道燃气设施安全的装饰、装修等活动;

(六)盗用或者转供管道燃气;

(七)实施危害燃气使用安全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九条运输燃气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专用运输车辆,并遵守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第四十条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燃气企业进行燃气安全监督检查时,对于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等,应当暂时封存,并在15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第四十一条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消防、环境保护等部门建立燃气安全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全省重大燃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燃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燃气企业应当根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本企业燃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四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事故隐患时,有权向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或者所在地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消防、环境保护等部门报告。

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或者有关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立即处理,不得推诿。

第四十三条发生燃气事故,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应当立即组织抢险抢修,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建设、公安消防、安全生产监督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处理紧急燃气事故时,对影响抢险抢修的其他设施,燃气企业可以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发生伤亡、严重环境污染等重大燃气事故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修、救援。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一款、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燃气工程的设计文件未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或者燃气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移交燃气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或者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停止供气、更换气种或者迁移燃气供应站点的,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管道燃气企业拒绝给供气区域内符合供气和用气条件的用户供气的,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二)、(四)项规定,不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安装、维修燃气器具,材料和配件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者擅自移动燃气计量表和公用燃气设施,或者设定安装保修期低于1年的,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在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违法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的,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第(二)项、第(五)项规定,在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或者倾倒、排放腐蚀性物品,或者擅自进行焊接、烘烤、爆破等危害燃气设施安全作业的,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第(三)项、第(四)项、第(六)项规定,在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开挖沟渠、挖坑取土,或者擅自移动、覆盖、涂改、拆除或者损坏燃气设施安全警示标志,或者在燃气设施上牵挂电线的,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的,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20xx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居民用户可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对非居民用户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核发燃气经营许可证或者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吊销燃气经营许可证或者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转让、出租燃气经营许可证或者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的;

(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的;

(三)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质量、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吊销燃气经营许可证或者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其他情形。

管道燃气企业燃气经营许可证被吊销的,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应急措施,保证供气。

第五十二条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违反燃气价格和服务收费管理规定,或者供气合同中存在侵害用户合法权益内容的,由价格、工商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五十三条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燃气监督管理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气工程设计文件审查批准的;

(二)未经招标或者不根据招标结果择优确定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经营者的;

(三)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点,颁发燃气经营许可证或者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的;

(四)对违反燃气质量、安全、价格等规定的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五)对燃气事故不依法、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的;

(六)从燃气监督管理工作中谋取非法利益的;

(七)其他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行为。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四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燃气,是指供给生产、生活使用的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的总称;

(二)燃气企业,是指从事燃气生产、储存、输配、供应的企业,包括管道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企业;

(三)瓶装燃气供应站点,是指为用户供气的瓶组气化站、瓶装供应站(瓶装燃气换气点)、燃气汽车加气站等;

(四)燃气设施,是指专用于燃气生产、储存、输配、供应的各种设施及其附属设备,包括气源厂、门站、气化站、混气站、储配站、调压站、计量站、供应站、加气站、各种燃气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总称,以及用户户内燃气计量表、金属管道和阀门等燃气设施;

(五)燃气工程,是指燃气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六)燃气器具,是指使用、充装燃气的炉具、取暖器、热水器、沸水器、冷暖机、烘烤器、燃气钢瓶、调压器等产品。

第五十五条企业、事业单位为生产、生活配套自建的燃气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采用管道集中供应的沼气、秸秆气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家用燃气安全管理规则篇7

关键词:随桥敷设;燃气管;安全技术

abstract:fromthestandardrequirement,riskanalysis,safetytechnologywiththebridgetothegaspipelaying,andalsototheproblemputforwardrelevantsafetytechnicalmeasures.

Keywords:layingwithbridge;Gaspipe,Security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在燃气管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象过江或河这种穿跨越工程,但基于以前的大部分桥梁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燃气管位,因此我们往往会选择随桥进行敷设。目前的桥梁的长度一般都能达到上百米,上千米的也不少见,如随桥敷设的燃气管道一旦发生事故,易造成交通瘫痪,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为此,我们有必要对随桥敷设的规范要求、危险因素分析及应采取的安全防护和处理措施进行详细的探讨,以便能合理指导燃气管道进行随桥敷设。

2.规范要求

目前对于燃气管道进行随桥敷设的相关规范及内容如下:

(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的第6.3.10条规定:“燃气道通过河流时,可采用穿越河底或采用管桥跨越的形式。当条件许可也可利用道路桥梁跨越河流”。

(2)《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D60-2004的第3.3.6条规定:严禁天然气输送管道、输油管道利用公路桥梁跨越河流。

(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第2.0.10条规定:不得在桥上敷设污水管、煤气管和其它可燃、有毒或腐蚀性的液、气体管。如条件许可,允许在桥上敷设电讯电缆、热力管、自来水管、电压不高于10kV配电电缆,但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城市郊区桥上,允许通过直径不大的煤气配气支管,其敷设位置宜在桥梁栏杆外侧,并保持适当距离。

燃气管道随桥敷设问题是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规定,并不符合《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城市桥梁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虽然《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属于国家标准,《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城市桥梁设计规范》是行业标准,原则上是国家标准的效力大于行业标准。但为协调好燃气行业与相关行业的关系,燃气管道建设单位在沿桥敷设燃气管道时,首先应当取得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并应当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3.危险因素及后果分析

随桥敷设燃气管道主要危险因素有:

(1)由于燃气受到外界腐蚀或不可预知的原因发生天然气管道泄漏,。

(2)桥附属设施如给水、排水及电缆等检查维修时,如不按照规定施工,可能对天然气管道的运行安全产生影响。

(3)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损坏桥面护栏,对天然气管道造成威胁。

(4)期超负荷运输或不可预知的原因可能会引发大桥的不均匀沉降或桥面沉降、断裂、塌陷等情况,对架设的天然气管道产生持续压力,破坏天然气输气管道壁的内外压力平衡,导致燃气管道产生弯曲变形甚至损坏。

随桥敷设的燃气管道如造成燃气泄漏。燃气泄漏产生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燃气管道一旦因各种原因导致发生大量泄漏,由于管道内的压力,可使天然气无限地扩散,如延续不断,就是一个很好的导火索,一处引燃即波及一片,影响交通安全。

(2)天然气在管道内的流速是限定在安全的范围内的,如果管道上出现微小的破损,将在破损部位发生小孔喷射。高速喷射的天然气在流动过程中可产生高电位静电,特别是当气体中含有其它微粒时,其静电危险更大,遇闪火等引火源会引起爆炸。

(3)过江燃气管道属于两岸的连接线,一旦燃气管道发生事故,对两岸用户的正常用气将产生极大的影响,轻则影响下游用户的正常生产生活,重则有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安全事故

(4)将对附近大桥的安全产生影响。如可能会发生爆炸、燃烧,造成桥基下沉、塌陷等情况,导致交通中断,甚至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4.安全技术措施

对于燃气管道沿桥敷设提出一些设计、施工和运行中应采取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

结合相关规范与实际工程建设经验,应采取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有:

(1)管道燃气的输送压力不大于0.4mpa;

(2)敷设于桥梁上的燃气管道采用加厚的无缝钢管或者焊接钢管,尽量减少焊缝,对焊缝进行100%无损探伤;

焊缝质量的好坏对管道安全运行安全影响很大,从一般事故来看,大部分事故来自于焊缝断裂泄漏。过桥管道焊接工艺建议采用氩弧焊打底,电弧焊盖面的作业方式。焊缝检测除了外观检测外,最主要手段就是X射线无损检测,100%比例检测已经是最高级的核查,以确保焊缝质量。

(3)跨越通航河流的燃气管道管底标高,应符合通航净空的要求,管架外侧设置防护桩;

(4)在确定管道位置时,与随桥敷设的其他管道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支架敷管有关规定;

随桥敷设燃气管道允许跨距的大小,取决于管材的强度、管道截面刚度、外荷载的大小、管道允许的最大挠度和管道坡度等。

(5)管道应设置必要的补偿和减振措施。

由于阳光的照射,管道表面温度变化大,使管道轴向长度发生变化,并产生拉(压)应力。两端固定的钢管由于伸缩而产生附加应力,如果附加应力超过了许用应力,钢管就有被破坏的危险,以致发生燃气泄漏事故。为此,当管道上的位移量ΔX不能自然补偿时,就必须采用补偿器来补偿。补偿器也叫膨胀节。通常可分为回折弯式补偿器、波形补偿器和填料函式补偿器三种。燃气管道最常采用的是波纹补偿器调节、补偿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管道长度的伸缩。

(6)对管道作较高等级的防腐保护;对于采用阴极保护埋地钢管与随桥管道之间应设置绝缘装置;

由于水面上方空气温度较多,燃气管更容易凝结冷凝水,从而造成对钢管腐蚀,为此对管道采用较高等级防腐十分必要。

管道及焊缝防腐涂装建议要求采用“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绿化橡胶面漆”各两道的涂装结构,所有支架及受力构件在安装前全部进行热镀锌处理,可有效避免锈蚀对钢结构支架造成的损害,减少维修、保养次数,降低运行成本,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

管道投入运行后需要不定期察看防锈漆的剥落情况,及时修补,根据总体腐蚀情况,定期重新涂刷防锈涂料。

(7)跨越河流的燃气管道支座(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

(8)管道两端设置控制阀门;燃气管道在过桥前及过桥后的两端,分别设立一只埋地电动阀门一旦发生故障或特殊情况,就可以利用这两只阀门将燃气气流切断,控制事故发散。

家用燃气安全管理规则篇8

【关键词】城市燃气;安全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安全事故案例

2011年3月12日,位于长春市迎宾路与西三环交汇处4间平房发生爆炸。经排查,确认为Dn200灰口铸铁管脆性断裂,事故致使泄漏的燃气经管道断裂处迅速扩散,通过地下土层进入距离此管网7.1m处的门市房内并聚集,达到爆炸浓度后遇不明火源发生爆炸。此次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9间房屋不同程度损毁。经专家组现场分析一致认为,断裂是由于当时长春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地下冻土层荷载不均形成剪切力挤压管道造成的。

2011年4月11日,朝阳区和平街12区3号楼发生燃气爆燃事故,导致该楼东侧5单元整体坍塌,6单元大部分坍塌,造成6死1伤。爆炸原因为天然气泄漏,遇明火引起爆炸。以上事故的发生说明燃气安全管理较为薄弱,燃气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燃气安全管理,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刻铭记在心,落实在实际工作中。

2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律。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安全生产活动的通用规则。

2.1安全生产概念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2.2事故致因理论简介

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有效状态。从不同角度对事故进行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种事故致因理论:

①事故频发倾向理论:阐述企业工人中存在着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的一种理论。一般来说,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人在进行生产操作时往往注意力不能经常集中在操作上,因而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外界条件,其往往有如下的性格特征:感情冲动,容易兴奋;脾气暴躁;厌倦工作、没有耐心;慌慌张张、不沉着;动作生硬而工作效率低;喜怒无常、感情多变;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易极度喜悦或悲伤;缺乏自制力;处理问题轻率、冒失;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

②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即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如企业进行安全培训和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其目的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控制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以达到控制事故诱因的产生。

③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种能量,如因某种原因失去控制,就会发生能量违背人的意愿而意外释放或逸出,使进行中的活动中止而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如果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人体,并且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则将造成人员伤害;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设备、建筑物、物体等,并且超过它们的抵抗能力,则将造成设备、建筑物、物体的损坏。如2011年11月21日西安市嘉天国际公寓液化气爆炸事故可分析为能量未按人们的意愿释放,造成了9死34伤,建筑物严重损坏。

④系统安全理论:指在系统生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利用系统安全理论,把从事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关人员、设备进行有机的组合,并使这种组合在企业生产全过程合理运作,形成合力,在保证安全的各个环节上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2.3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事故预防与控制包括事故预防和事故控制。前者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后者是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对于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应从安全技术着手。安全技术即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即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教育即使人知道存在的危险源和应对措施。

3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

3.1严格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

近年来,我国非常注重安全生产,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2002年颁布的《安全生产法》是指导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部基础性综合法律,之后又相继颁布了一些法规和安全技术规程,已形成了基本的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燃气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危险行业,其运营企业更应该严格落实和遵守国家安全法规,预防和杜绝燃气事故的发生。对于燃气企业,安全至关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运营管理模式,是保证燃气企业安全运营的重中之重。在科学的安全运营管理下,合理地设置企业内部机构与岗位、确定机构和岗位的职责以及各个机构、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实现燃气企业安全运营的基本前提。某燃气公司安全运营管理组织结构见图1。

图1安全运营管理组织结构

3.2城市管线统一规划,统一设计

城市燃气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燃气企业或燃气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一项全社会的基础管理工作。从主观上讲,燃气企业和燃气行政管理部门要恪尽职守,努力完成各自的本职工作;从客观上讲还需要规划、城建、市政、电力电信、消防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建立协调与协同机制,采用行政干预策略与各行业间监督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地将各种埋地管线统一规划,严格按照设计规范综合排布,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强化监管,从起点杜绝产生不安全的隐患。

3.3严把工程质量关,严防不合格的工程投入运营

如果工程质量不过关,容易给今后管网运行留下隐患,造成供气管道事故,直接威胁广大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严把工程质量管理,对全部工程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责任制,逐步从勘探、设计到施工管理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为优质、高效的工程质量提供保障,为管网安全运行提供扎实的基础。

3.4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用户安全用气的指导,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燃气企业与用户的关系,通过规范服务特别是通过给予用户安全、稳定、可靠、便利的用气服务来维系、巩固和发展。用户的安全管理,基于燃气本身的特殊性,更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采取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律法规、正确安全使用燃气器具、燃气设施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印制散发宣传材料,播放广播、电视新闻,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和开展知识竞赛等,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燃气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另经常与各居委会联系,以便及时解决居民在燃气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3.5编制抢修抢险预案,组建抢险队伍,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素质

燃气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抢修抢险预案,组建一支能有效遏制、处理突发事故能力的快速抢险队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定期开展演练。

加强企业员工自身的安全教育:新工人上岗必须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职工调换岗位、转岗、复岗也应做好安全教育;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专项和综合性的安全检查。通过培训学习和检查,使广大员工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思想上重视安全,工作上注重安全操作。

3.6进行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燃气管网进行实时监控

依托现有不断成熟的SCaDa调度系统、GiS管网信息系统,提高输配管网管理的安全可靠性。通过实践,我们已体会到燃气信息化建设给燃气安全运营带来的方便,这些系统的应用方便地满足了燃气管网的资料维护、信息查询、安全运行、报警抢修、日常调度、场站维护等日常事务的处理。

4结论

安全管理对于燃气企业来说是日常的一件大事,现通过阐述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安全管理的重新定位、安全管理的措施等几个方面,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深化思维和办法,希望以此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娜.基于风险的长输管道腐蚀缺陷的检测及维修规划[D].兰州理工大学,2010.

家用燃气安全管理规则篇9

关键词: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原因分析改进措施

城市燃气的使用,方便了广大市民的生活起居,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材料质量低劣、燃气设施老化、市民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频发,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将以几例燃气安全事故为例,对燃气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实例

随着城市燃气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因使用燃气不当或者其他客观原因而造成的事故越来越多。比如在2001年3月,某社区发生的煤气事故,由于主人洗澡后没有关掉煤气,导致煤气将热水器烧坏,软管熔断,造成煤气大量的泄漏,夫妻二人中毒死亡;2004年6月,某居民家里由于灶具上的软管老化,在夜间与炉具发生脱落,同时由于灶前的阀门没有关闭,而造成煤气大量泄漏,造成居民死亡。这些事故的发生,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同时也为死者家属的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更加影响了社会公共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对燃气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才是加强城市燃气安全管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措施。

二、城市燃气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

1.管道燃气的隐患分析。

使用管道方式进行供气的主要气源包括天然气和煤气,这种方式供气设备通常由管道、门站、高压站、调压装置及管道上的附属设备组成管网体系。管道供气工程属于隐蔽性的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免会发生老化或者下陷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发生会造成空气进入到管道内,由于管道内的介质本身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当其达到一定的浓度,则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可能性极大,而我国每年由于管道燃气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件也十分频繁,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管道设备老化和腐蚀现象比较严重。在城市中,很多管道在使用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没有进行检测维修,因此管道的安全性无法保证。有的城市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对管道的局部位置进行更改,或者是由于道路拓宽等原因将管道置于车道下面,使得管道受到压损严重。另外,由于阀门、法兰等位置连接不严也会造成燃气的泄漏。

(2)安装在载体设备上的泄压装置和防爆装置等物质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没有适当的防雷、防静电设施,或者是设置了相关的设施却起不到作用。

(3)安全责任和管理措施没有得到相应的落实,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大量的存在。

2.瓶装燃气的隐患分析。

在城乡大部分居民和餐饮行业中还广泛的使用瓶装液化气,如果灶具、热水器或者其他使用燃气的设备使用不当或者是其他特殊因素的影响下,极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不幸。将瓶装液化气产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归纳,主要有:

(1)如果瓶体受到腐蚀或者是严重的撞击,则容易导致瓶体受到损害,燃气泄漏引起火灾或者爆炸事故。

(2)气瓶角阀及其安全附件密封不严引起漏气。

(3)当灌装液化气超过瓶体总体积的85%以上时,如果遇到外力的碰撞,则极容易使罐体发生破裂,导致液化气的泄漏,甚至引起火灾和和爆炸事故。

3.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

(1)使用人员的粗心大意。如果在人员长期离开厨房时,忘了关闭阀门或者是关闭阀门不严密则会造成燃气的泄漏;使用者没有养成定期检查灶具软管的习惯,对于老化、腐蚀的软管没有及时更换,没有养成同时将灶具阀门和管路阀门同时关闭的习惯。

(2)在更换液化气瓶体时,没有仔细对调压器的胶圈进行检查,对于老化的胶圈没有及时更换。

(3)在一些餐饮场所,对液化气的使用管理不严格、储藏不规范。

(4)从事燃气经营的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对燃气安全的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甚至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

4.违章占压。

有的用户由于缺乏对燃气使用的危险性的明确认识,造成燃气管道违规占压现象频繁发生,如果被占压的管线发生燃气的泄漏,一方面不容易被发现,而另一方面检修起来也比较困难,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违章占压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长输管线上方或要求的安全距离范围内开挖取土,修建建、构筑物。

(2)在市区管网上方修建门市或临时搭建建、构筑物。

(3)在庭院管网上方搭建车棚或个别用户私自圈地建房等。

三、对城市燃气安全事故的防治对策

1.严格选材,确保燃气设施和管材的质量。

在选择燃气设施和管材时,技术部门和劳动部门要严把质量关,尤其是对于高压管线的材料更加应当严格进行筛选。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没有按照图纸进行施工的现象,则应当坚决的制止,并且对相关的负责人进行严惩。在燃气工程验收时,包括规划部门、城建部门、劳动部门和消防部门在内的多个管理单位,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工程应当坚决给予返工,并且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对材料质量的严格把关,是确保消除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的基础。

2.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首先,要对燃气规划和协调工作进行加强,需要城建、规划、劳动以及消防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对城市燃气进行客观和科学的规划,使城镇燃气管道的建设尽可能在确保安全第一的情况下正常发展。其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后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建立严格可行的管理体系和工作程序,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完善有关燃气管道的设计、安装、使用、检验、改造等各项管理制度。对在用管道加强安全巡视;对超过使用年限或存在老化严重的管道,及时进行更换;对新建管道,要严把施工质量关。

3.加强宣传教育。

很多群众对于燃气的危险性还不够了解,有一部分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使用者操作不当、或者是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常识所造成的,因此应当加大宣传的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宣传片、新闻等形式,对燃气安全、防护、救护等方面的知识加以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使人们在日常的使用中加强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

4、提高相关人员素质。

燃气施工和管理人员作为专业人员,要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燃气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加强制度管理,杜绝操作人员违规操作。

结束语:

近年来,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对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阻碍了城市建设的脚步,对我国社会的稳定产生的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应当从管理、使用等多方面同时加强对燃气安全事故的预防,做到预防第一,将事故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的安定和谐,促进我国城市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江燕,朱辉.城市燃气事故统计分析及其防范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7)

[2]徐向敏,王晓明.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04)

[3]王睿.城市燃气安全与运行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2)

家用燃气安全管理规则篇10

关键词:燃气;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tF083.4文献标识码:a

目前天津燃气集团基建项目上马众多,例如宝津大一、二期,蓟塘高压、112线、津沽高压及金钟组团还迁配套工程等,这些重点项目都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间节点上,而在赶进度的同时如何注重安全也成了一项重要任务。就当前燃气行业的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对高危行业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由于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对地下管线缺乏规范管理,燃气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燃气是按一定工艺生产、制取、净化,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可燃气体,是天津市现代化的一种标志,它在保护环境、减轻污染、方便生活、促进和繁荣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由于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一旦供气用燃气设施发生泄漏,极易发生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使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全社会对燃气安全缺乏足够的认识,燃气事故不断上升,近几年此类事故某城市一年中就发生了3次,造成了人员伤亡,城市大面积停气的发生。

2现行的管理机制造成燃气施工安全管理未达到应有的作用

建设单位作为工程安全的总管理方,管理涉及到从开工到竣工的各个阶段。其中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是整个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施工管理当然离不开“管”和“理”。要管好人身安全的配备,也要“理”顺施工操作的基本安全程序。首先,对于施工工程,要做好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勘察和了解,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有哪些安全隐患。要随时纠正现场施工各种违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的倾向性问题。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预留孔洞应根据洞口尺寸的大小,合理选择遮盖方式,避免从预留孔洞中掉落的杂物伤人事件的发生。

3燃气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够健全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重点工作,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和危险,目前燃气施工安全体系存在着一定的漏洞,燃气施工安全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和对各自的职责负责,经济承包合同未能体现从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施工作业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同时对目标管理及考核未能认真严格地执行和落实。安全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反应了单位的管理工作的素质。

4燃气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

在燃气这种高危行业的施工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天津市印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环节缺失,“四不放过”原则未落实,处罚条令措施不到位,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力度不够强硬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学习不够,安全检查出现走过场情况,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开展落实。

针对以上问题,要牢固树立燃气集团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4.1加强对个行各业进行燃气知识的宣传力度

燃气企业做为一个高位企业,要利用新闻媒体、电视、报纸等向各行各业宣传,宣传正确使用燃气知识及燃气法规,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各行各业对燃气的安全意识,也让社会各界了解燃气事业,从而达到良性发展,保证社会安全稳定。

4.2加强燃气施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做好对安全意识的导入

在施工管理工作上,首先应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新进场的农民工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在本岗位的操作范围内进行生产施工工作。不仅是新进农民工,施工现场的每个人员都要不断地接受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思想意识。强化安全思想意识,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安全意识支配着人的安全操作行为,应采用各种形式,消除人们心中的侥幸心理、懒惰心理、疏忽心理、无知心理、迟钝心理、习惯心理等,把安全隐患就会消除在萌芽状态。

4.3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完善各类燃气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实施安全生产各项具体工作的规范和依据。我们要以《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根据工地的实际状况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制,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是第一责任人的原则,一级对一级负责。燃气行业也应完善燃气施工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应保证应急救援设施、装备齐全完善,救援物资储备充分、通讯畅通、人员保证24小时值班,不断加强演练、不足之处及时改进,确保实效。

4.4高度重视文明施工

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表现。安全工作需要整个项目部门共同完成,并且项目部的每一个人都要具有安全责任意识,也更应该了解文明施工的重大意义。文明施工是确保公司生产活动安全的真正价值所在。公司领导及有关管理人员已充分认识到,不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文明施工工作,而且行动上更要积极主动,防患于未然,这样整个工程才能在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中,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才能真正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