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7:16

传统教育的本质篇1

关键词:实施素质素质教育教育战略

一、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需要认真的研究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了解它的局限性:

第一,只面对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多数的人成为“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第二,我国的传统教育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对获得知识的方法注重不够。

第三,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如何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实际能力注重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重知轻能”。

第四,我国的传统教育就是致力于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大强调使学生创造出新东西,不去自觉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www.133229.com

第五,学生读书学习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但对所学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这些知识的反思注重不够。

第六,在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提高上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对待学生、摧残学生。

从以上分析就可以明确的告诉我们传统教育是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一九九九年年初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素质教育研讨会”上,各地的学者、专家对如何界定和理解素质教育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但都一致地认为,现代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和素质转移,把知识的提高同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联系起来,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素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旧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根本区别。而传统教育的本质是“应试教育”,既以应付考试、取得好的考分为教育目的,并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目的的根本不同是传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认清传统教育既“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育发展战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六大指导纲领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必须走建设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待遇较高的师资队伍的路子。”和“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等条文,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人员、经费和政策的保障。随

后人大在制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又通过和公布了《教育法》和《教师法》,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以法治校、以法治教,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教育现实素质教育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牵扯整个体制的系统工程,是重大改革,决非有些人认为的只是中小学的事,或是让学生玩玩乐乐的事,这是国家重大历史时期的重大改革,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培养人,全国人民都要转变观念。但是实施起来,还有很多盘根错节的问题要解决和完善。第一,中小学课程教材内容、难度问题。六天工作制改为五天工作制,而课程设置不但未改,相反学科教材难度增加,广度增大,分量加重,内容增多,每周30多个课时排得满满的,高年级一节自习课都没有,尽管教育部已决定适当删减教学内容,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层次,把部分教学内容改为选学内容,适当缩小考试内容的范围,但至今并未见太大成效。第二,中小学课程设置问题。除以前实施的课程设置方案未做太大修改外,而且增加了健康教育、计算机教育、劳技教育、三防教育、人口教育、环境教育、科普教育等等,其中前三、四项已要求列入正式课程,排入正式课表。课程设置总量已超过周总课时量。一方面,“开足开齐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督导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另一方面,开设“选修课”、“活动课”的多少,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好坏,又是上级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未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和学校的自主办学、特色办学,学校和学生的自由活动的空间没有了,只好加班加点,这就是政策和要求上的自相矛盾产生的恶果。第三,升学压力的问题。一方面,中高考升学率是学生、家长、社会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最主要标准,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另一方面,就是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现象。第四,部分教师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和教师教学成果如何及时评价的问题。部分农村中学甚至于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占教师比例过大,而教师学识水平无法达标,教学水平无法保障。无论从师资的继续教育还是师资的选派上都一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继续教育是面对在职专任教师的且在提高实际教学能力上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而师资的选派也存在着大中城市过剩与边远地区极度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本身就具有滞后性,面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最终评价是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能得以充分体现的,然而对于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该是及时的、有效的,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教育的目标出发,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是对教育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的结果,这就需要尽快的组织专家制定出可作参考的指导性意见来,以供学校参照执行。第五,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主义,内容陈旧,方式死板,学习对口性差,对教学水平促进不大,而多以完成任务为主的问题。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应紧紧贴近中小学教学的课程、教材、教法、教研、科研的实际,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而广大教师也要切实认识到继续教育的深远意义,自觉参与,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使继续教育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第六,中小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虽然教师的工资有了基本保障,但部分城镇中小学和农村的多数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公用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大部分实验学科不能开足开齐,文体活动器材匮乏等等。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要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建立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机制。并要建立

和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只有在承认以上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应落实在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来,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要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我相信随着以上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完善,我们教育事业的前景是美好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会更大、更深入,尤其是把教育已经看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来,对教育的进一步“松帮”,为教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可以说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注射了一支强兴剂。四、全力以赴做好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所谈的“硬件”,既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装备以及所有的配套设施和校园的美化、绿化、厢化、硬化。学校“硬件”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尤其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求新求异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学校校园的绿化、美化、厢化、硬化建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国家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软件”,既学校的师资、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而其中师资力量,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的总和。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教师是一种知识面广博、懂得教育、善于育人的复合型人才,对其要求更高,需热爱学生,能为人师表。教师的劳动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而教师教育观、人才观的更新、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之所在。在今天这样一个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以高超的教学技艺引导学生,以严谨的行为教育学生,以广博的学识、全新的知识结构吸引学生。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精神的潮头,充当学生的主心骨,为学生梳理出一个明晰的价值范畴体系。

传统教育的本质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资源;文化素质教育

一、发展智慧,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底立本

儒家教育把发展人的全面智慧作为根本追求,以培育和造就通才为鹄的。孔子认为,“君子不器”,即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用中国传统语言表述,就是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明群己之分,合内外之道”,正确认识天、人、物、我,把握和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者、人与己的关系,开发自我潜能,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的自由。

为发展智慧,实现人的价值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儒家一是强调修身立志。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把立志追求高远的道,提升心灵境界作为修身立学的第一要务。这本身符合“动机是一个人走向成功重要内驱力”的心理学规律。潘光旦先生认为,“志是心之所在,心之所止,是一个人生命比较清楚的目的,也是要打定一个健全的立身处世的主意。”[2]儒家“士志于道”的人生追求,为养成健全人格、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教,成为自宋以降历代知识分子的内在价值追求。二是突出道器并重。这就是孔子所强调的“绘事后素”[3],即要造就优秀人才,先要发展人的素质。儒家以六艺教人,六艺首先是“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典,同时又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这种重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同步提高的教育实践,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养成,体现了儒家道器并重的素质教育理念,正确地处理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通才与专才)的关系。三是强调道通为一。人类知识在纵向上,用中国传统概念可以表述为道、学、术三个层次。“道”与价值追求相关,是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为人提供安身立命基地和精神家园。“学”与专业理论相关,为人提供解释世界的知识体系。“术”与现实应用相关,强调用规律解决实践问题,为人提供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技术方法。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强调用以“道”贯穿思想、认知和行为的全程。有鉴于此,文化素质教育要发展人的智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当贯通道、学、术,做到从知识到技能再到心灵境界的全面关照。

东南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立志为先,以体道为本”,把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将儒家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的教育思想,与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融合,提出了“塑造高峰体验,升华人生境界”的教育理念。[4]一是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接触大师、接触优秀的文化成果、产生心灵的震撼,启迪智慧发展,从他人身上间接获得高峰体验,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二是以学生自我为主体,开展文化创新活动和科技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新知、体验美感,在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痛苦中动心忍性,增益能力,树立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信心。

为塑造学生的高峰体验,学校着力建设了“三高两进”为主要特点的高峰体验教育平台。所谓“三高”即以“高水平讲座和课程”、“高层次大型活动”、“高层次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高层学术活动,强调活动的高端性,以开阔眼界和提升境界为主。所谓“两进”即通过开展“学术大师文化名人进校园”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强调活动的吸引力,用大师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品味精彩人生,树立高远志向,通过艺术之美引导学生欣赏美、了解美、追求美。自1999年以来,学校延请和组织科学大师、文化名人和人文名家数百名来校讲学,举办高水平讲座2000余场,合计听众40万人次,举办高雅艺术精品活动以及高品位大型活动数百场。充分发挥了重大学术活动、科技比赛的创业创新淬炼作用,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发挥了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对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作用,有力提升了广大同学的审美视野、精神品格和创新能力。

二、研经习典,增强学生文化主体意识

文化素质教育兼具文化和教育的双重属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传承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其天然使命。经典是民族心灵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经典教育是培育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朱自清先生认为,“中等以上的教育,经典训练应是一个重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5]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指出,“大凡一国存立,必以其国性为之基。国性国各不同,而皆成于特别之教化,往往经数千年之渐摩浸渍,而后大著。但使国性长存,则虽被他种之制服,其国其天下尚未真亡。”[6]强调一个民族丢失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异化,不复存在。大学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地。美国芝加哥大学原校长哈钦斯强调“大学并非仅仅是创新之所,而首先是文明传承之所,大学应该是人类文明历代积累的文化精华的储存所,并通过现代通识教育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首先能够吸收和掌握这一共同文明财产,从而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7]。

东南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秉持“与经典同在”的理念,推进经典教育。一是开出了《文化素质教育经典阅读书目》,定期与院系和图书馆举办各种阅读经典和名著活动,每年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吸引广大学生接触经典,欣赏经典,研读经典。二是在人文选修课中设立了涉及文、史、哲、艺术、科学等多领域的“经典导读”课程,延聘和组织著名校内外学者授开设了《论语》、《老子》、《庄子》、《坛经》,黑格尔《美学》、《精神现象学》等等精品人文选修课程,深度解读中西文化原典。通过“原典、老师、学生”三者互动的教学模式,经典研读活动和课程开展,促使学生养成了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启发和激励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契入高深学问,有力培育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三、六理统合,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完备、合理的知识体系,要构建完备合理的知识体系必须沿着正确的修学路径,突破学科藩篱,融合文理教育,均衡人文与科学,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儒家经典《大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要”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八条目”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育学生全面素质,养成健全人格,提供了完整的修学路径指导。“明明德”,强调开发人的灵性慧根,发挥人的创造潜能。“亲民”,强调不断培养爱心,超越自我,提升心灵境界。“止于至善”,强调树立远大理想,不懈地追求至善的终极价值。“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获得知识,侧重于提高人的智商(iQ)。“诚意正心”强调涵养心性,合理调节情志,侧重于提高人的情商(eQ)。“修身齐家”强调在调节好内心情志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人伦和人际关系,侧重于提高人的“德商”(mQ)。“治国平天下”强调积极地为社会和谐、国家太平、世界和平贡献力量,侧重于提高人的“政商”(LQ)。哈佛大学前校长洛厄尔认为,“每个学生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无论是学生的强项还是弱项。大学应该培养的人不是有缺陷的专家,而是有全面智慧、广泛的同情心和自主判断的人。”[8]就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言,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为人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一条清晰的中国式的心灵攀登路径和获得完备知识能力的指南。

为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结构,学校借鉴和改造朱熹的“理一分殊”哲学概念,合理设计课程结构。以“六理统合”即物理、法理、心理、伦理、艺理、哲理等的统一和谐来概括和划分整个知识和能力结构。物理指自然科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格物致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伦理、法理指社会科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经世致用、求仁务善的人文精神。心理、艺理教育指心育和美育,侧重提升学生诚心正意、求美务达的内在修养,提升其审美和人生境界。哲理侧重世界观教育,目的在于通过顶端统摄,使真、善、美合一,使人格日臻完善。学校充分整合培养方案,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要求理工科学生修读人文类课程,人文专业学生修读自然科学概论课程。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建设了“文科物理”“大学语文”“唐宋诗词鉴赏”“美术与技术鉴赏”等部级精品课程,同时延聘著名学者开设一批精品课程,构成了结构合理、品质优越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为学生提升能力,发展素质,构建了完善的知识结构。

四、五教并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态场域

文化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养成教育,这种养成应当基于人性的潜能和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孔子在论述人性时指出,“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熏陶对成人成才的影响。墨子见染丝而感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9]认为环境对人的塑造甚至起到决定性影响。孟子的成长得益于“孟母三迁”,荀子强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先贤大哲均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塑造,启迪我们重视育人环境的营造和文化素质教育场域的建设。

大学的文化育人,重在大学校园场域性作用的发挥。育人手段和途径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在校学习,存在着“上大学”与“读大学”的差别[10]。近代著名教育家潘菽用“言教”、“身教”、“物教”来概括综合教育因素在培养学生中的作用。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认为,文化生活常决定大学的风格,常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性和有文化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著名学者涂又光先生提出“泡菜理论”,即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形容校园环境好比泡菜汤,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格。台湾通识教育专家黄坤锦教授认为,“学校的教育,校园文化景观和建筑其潜移默化‘境教’功能不容忽视”。[11]“言教”“身教”“物教”或“境教”综合发挥作用,将形成一种具有强大育人功能的文化生态场域。

学校借鉴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结合学校育人实际,形成了“言教、身教、乐教、礼教、境教”“五教并施”的文化素质教育思路,通过文化场域营造,对学生进行熏陶化育。一谓言教,即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以语言文字教会学生系统地接受知识和技能。二谓身教,即施教过程中,教师“修己安人”,通过人格魅力和学术风范与学生的崇敬之情互相感染,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实现教师文化素养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共同提高。三谓乐教,即艺术教育,通过开展校内大型文艺汇演和高雅艺术进校园,坚持“以乐导和”,使广大学生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提升心灵境界的同时,增强集体合作和团队意识,实现德育与美育贯通。四谓礼教,坚持“以礼导志”,精心设计讲座礼仪和各种学术仪式和典礼等,增强学生的文化使命感。五谓境教,即通过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天地大美,培育学生“钟山之崇高,大江之雄毅,玄武之沉静”的精神特质。通过将重大活动安排在学校标志性建筑,精心布置讲座报告厅,悬挂学术大师和文化名人的肖像,和设置校园文化雕塑等手段,使学生感受到学校深厚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积淀。

“阐旧邦以辅新命”,我们坚信,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沃土,在融汇中西,深化实践的基础上,文化素质教育必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行之有效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3]四书五经(上卷)[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杨东平.大学精神(上)[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4]易红.塑造高峰体验,用优秀文化育人[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5]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严复.严复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7]甘阳.通三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8]RichardnortonSmith.theHarvardCentury.newYork:SimonandSchuster,1986:69.

[9]墨子间诂(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1.

传统教育的本质篇3

趋势。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方向

学校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手段。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必然引起一系列的体育教学改革。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找出符合学生心理、个性健康发展规律,能全面发展个体基本素质并形成终身体育习惯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本文是以部分地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和现行体育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二、分析与评价

1.应试教育及素质教育本质内涵

(1)关于应试教育

这种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轻视个体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办事擅长模仿和继承,善于守业而缺乏创业精神,这种常规性人才已远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关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传统体育教育局限性的新教育思想,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不仅传播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和行为规范。同时,要求体育教学思想在观念上由过去学生“跟着做”转向学生“自己练”为主,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到“启智、求知、调心、育人”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学习中的问题。

2.体育教学模式及现状

(1)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成为我国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教学的概念,到目前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通过归纳总结,当前国内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定论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结构论、过程论、程序论、策略论、方法论、程序策略论等。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体育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形式,是用于设计课程、选择教材、规定师生活动的体育教学基本框架和系统。用结构理论来图释这一概念为:

教学目标―课程与教材―教学条件―教学组织―教学程序―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教学效果

(2)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我国教育领域广泛开展,“系统教学”“掌握教学”“程序教学”“范例教学”“发展教学”“暗示教学”等模式分别在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并迅速影响到体育领域。

3.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传统体育教学片面地强调教学的规范性,学要求,采用“齐步走、一刀切”的方法对待体育教学,结果造成了体育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而体育素质差的学生“吃不了”。忽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发展学生体育特长。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传统体育教学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处于“听教师讲,看教师示范,跟教师练习”的封]状态中。其主要表现为“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灌输,轻启发引导”,使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4.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及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主要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甚至是教师的单边活动。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强调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变封闭教学为开放型教学模式;改革应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教学应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重视和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发展学生能力。教学模式改革应向个性心理模式方向发展,向学生参与组织管理模式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21世纪仍然是“传统体育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素质教育呼唤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或选择应根据教学规律,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来进

行。从“育体、育心、育德”出发,树立为终身体育锻炼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出“综合型”“创造型”的人才。在构建体育教学模式上应以发展为基本原则,遵循整体性、多样性、主体性、科学性及可操作等基本原则。

教学模式不能仅停留在对传统的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的修补上。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但应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重视机体生理负荷,更应重视学生的体育动机,兴趣和个性、人格的培养。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符合和体现教学要为终身体育服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传统教育的本质篇4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空竹教学素质教育终身体育

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托学校得以弘扬,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一、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

我国学校教育中包含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这不仅是教育目的的要求,也是民族文化本身的特性所要求。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学生的体育认知素质和体育行为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方面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学校体育教育中是以西方体育为主,与国人身体素质、心理感受、民族情感相吻合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因此,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以充实学校体育的教育体系,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弘扬民族文化,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学校体育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精神。

学校体育要适应新世纪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比重,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建立完整的体育教学体系,将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有机衔接,使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特点

学校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民族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风格各异的特点,技术差异比较大,对教师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不过民族传统体育有三个“简”的特点,只要能够把握这些特点就能很快有效制定其教学过程。

第一:简便易教。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绝大部分内容都具备这样的特点,朴素的品质造就了这些项目的教学应朴实无华,教学过程要讲究实效,避免华而不实的的形式,教师要全面准确掌握项目的比赛规则,并运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在规则要求范围内的技术和战术是教学的灵魂。

第二:简单易学。民族传统体育绝大部分项目都简单易学,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长期的教学是口传身教,缺乏经过文字的整理或通过研究得出的技术参数,对教师来说,缺乏教学参考,只有依靠教师自身不断实践后归纳出技术要领和动作组合及技巧。对学生来说,不断摸索通过练习改进动作从而提高技术进而创新和发展。

第三:简捷易赛。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经过长期的演变,操作起来比较简捷,很多项目初步掌握了基本技术和战术就可进行对抗,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

三民族体育的教学原则:(就我校开展空竹项目的教学原则的几点体会)

1因地制宜的原则:各种学校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也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通过实践最好的教学形式就是以本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重点,在有一定的参与群体和认识程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可以较好的推动该项目的发展和弘扬,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发和拓展新的项目,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不断深入和开展。

2安全原则:抖空竹虽然是一项表演项目,没有身体的接触和剧烈的运动量,但是在一些花样组合上有高空抛接和多人抛接的技术,存在一定的危险隐患,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由易到难,练习手段由简到繁,不可急于让学生进行配合练习,练习难度逐渐增大,在多人组合练习中,注意应用正确的技术动作.教师要经常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监督,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3寓教于乐原则: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重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练习中体会快乐,抖空竹本是在春节庙会等民族节日期间出现的游戏,它的哨鸣声体现了欢快喜庆的气氛。在教学中要发挥他的优势,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适当降低技术要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练习,提高技术,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4循序渐进原则:抖空竹无论个人技术和多人组合技术,动作难度较大,在抛接中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抖有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增加难度,

5创新性原则: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根据空竹传统的组合,举一反三创编简单的组合和花样,可让学生自己评判新组合的实用性美观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6综合性原则:抖空竹有个人表演也有多人的组合,要求在配合上要有一定默契,在学生练习中要充分体现集体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方式

1游戏教学:民族传统体育蕴涵着很多游戏成分,具有集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为一体的的功能。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形式,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运用一些游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技术的进一步掌握和提高,有助于学生对技战术的理解和合理运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以游戏的形式可以使一些个体有差异的学生消除顾虑,克服心理障碍,体验成功和快乐体育的感觉,为培养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力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最强调的就是发展学生的能力,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源于生活,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建立战胜困难的能力,培养不怕挫折的精神,以及创新的能力。

3案例教学(以我校高二年级体育课的空竹教学的教学案例为例2002年4月)

课次任务和要求重点难点组织教法和措施

1任务:初步掌握“起范”的技术要领。要求:明确动作用力方向和发力手。用力方向和发力手左右手收放的协调配合1教师讲解并示范“起范”技术要领,使学生明确用力方向。2地面平稳拉绳滚动空竹,找动作感觉。3“起范”练习发力手借助滚动的速度惯性顺势提拉后,左右手协调配合抖动。4学生自主练习

2任务:初步掌握“上劲”的技术要领。要求:明确“上劲”方向动作时机和两手拉抖速度拉抖速度适中1复习上次课内容。2教师讲解并示范“上劲”技术要领,使学生明确“上劲”时机和两手拉抖的用力。3徒手模仿“上劲”方向,静止状态下的“上劲”练习。4抖动状态下的“上劲”练习。(注意绳绷直)5“起范、上劲”组合练习

考核与评价方案:评价过程中鼓励创新、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

很好地完成规定动作、创新意识强基本完成规定动作、有创新意识。勉强完成规定动作。

优良及格

五实际教学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

第一建立体育意识

建立全民体育意识,是学校全面深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前提。通过民族体育意识的建立,引导人们逐渐将眼光投向全球体育文化,建立宏观的体育意识。有了正确、积极的体育意识,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就成为一种应尽的义务,成为人们必须履行的职责。

第二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目的、教材、评价标准等)

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学校这一基地开展的民族文化教育,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是保证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要培养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人才,这是有效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活跃的力量,他将以辐射的方式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还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尽可能地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与原则,形成有独立性的有体育文化特色的课程框架。

其次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有机衔接。学校的素质教育与人的终身体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只要能通过教技术、养习惯、重行为等方式有效的培养素质教育中的三个体育素质,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将体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就能与终身体育有机地衔接起来。因此,疏通两者的中介途径关键在于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程度,现实已证明,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不仅适合于国人,而且已被部分西方国家民众认可。

六体育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真作好收集、挖掘、整理工作,民族传统体育大都源自民间,体育教师在把某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之前,应根据当地实际深入民间生活进行调查考证,对项目名称、发展及技术要求有所了解,真正要引进体育课堂,以繁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002年我校将空竹这一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引进高中体育课堂,作为学生的选修科目,受到学生的喜爱,抖空竹集娱乐性、游戏性、健身性于一体,使学生在练习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弘扬了民族的体育精神,另外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为了更好的开展这一体育项目,我校将抖空竹作为校本课程进行了开发和研究。2004年2月23日我校校本课程小组20人来到北京空竹大师刘振钰老先生家进行了参观,并就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中学体育课堂进行了探究和交流,得到了刘老先生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参观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民俗体育知识。这次活动受到了《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午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和报导,为我校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进一步探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其次认真总结、积极交流,体育教师除认真上好教材之外,还要根据各地实际,把自己通过努力收集到的内容,在本校传授之后,同其他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以便使内容更具科学性、实效性、可行性。积极做好器材的改制和活动形式的改进工作,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规模及各年级学生理、心理特点的实际需要,对民族体育器材进行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一材多用、灵活搬运的原则进行必要适当改制,对许多呆板、单调划一的动作在保留实质的基础上改进为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灵活多样、欢快轻松的运动项目。

第三要认真作好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学校教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为了让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不断延续下去,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不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技能、方法,就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更谈不上是学生的领路人。因此,要通过举办各种观摩课或集中授课培训方式,使体育教师提高认识,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真正作到把我国文化瑰宝--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并发扬下去。

传统教育的本质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幼师教育;对策

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对于政治、习俗、哲学、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极其重视德育教育,德育被看作是人的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一个人的才能在高尚的道德情操下才会达到良好的与效果,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才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一个人有才无德,他的才能越高,对国家与社会的危害才会逐渐加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一个人教育需要从德育开始,对孩童的启蒙教育就是德育教育,三字经、百家姓等故事都说明了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一个人的道德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的德育水平就具有重要的影响。鉴于此,笔者将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对幼师教育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对幼师教育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传承中,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建设中,教师具有重要的特殊的地位。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幼儿,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在幼儿的心里,教师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教师就是整理,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他们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会将教师所说的作为道德标准,可以说幼儿教师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教师高尚的、仁爱的道德品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个性特点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行为、道德比较败坏,那么对孩子的医生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造成恶劣的效果。因此,在培养幼儿教师的时候,应该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师教育中的学生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内化为自己优秀的品质。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德育教育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就形象的说明了幼儿教育中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幼儿教师幼儿一生开始的基础,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但是当前的幼师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非常缺失,道德教育、感化教育的功能基本上没有被展现出来,幼儿教育缺少传统文化素养与高尚的道德青瓷,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

在经济高速的发展下,社会不断进步,人口增多、规模扩大,各个地区都有区域中心与城市中心,在这个中心内部的教育、医疗、就业资源都比较好,这些地区的幼儿教育资源比较好,幼儿教师都想要进入到这些地区进行教学,这些都是因为幼师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幼师教育的功利化。当前幼儿教师的资源比较短缺,公立幼儿园的数量较少,对受过正规教育的幼儿教师的需求量比较大,没有办法满足幼儿教育的需要。从这方面来讲,幼儿教师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幼儿教师供不应求。但是在幼儿教师的教育内容上,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关于如何教育的方法与教学手段,幼师教育中的内容往往具有直接性与实用性,都是教导幼儿教师如何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幼师教育的目标往往出现了偏差,在教育教学中往往只是进行理论的传授,缺乏基本的道德教育,幼儿教师成为冷冰冰的教育机器,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让幼儿教师对自身的职业缺少本质的认识,这种冷漠的职业观,幼儿教师忘记自己是幼儿道德的引导者,缺少对幼儿教师的工作与敬重,缺少对幼儿教育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幼师教育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的指出,在学前教育中要对幼儿的思维发展、身心健康、智力发展、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需要从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幼儿能够积极的、健康的、快乐的发展。并且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发展给与高度的重视。因此在幼儿教育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幼儿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因此,针对幼师教育中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应该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

1.高校应该重视幼师教育的通识教育。在高校幼师教育中,不要仅仅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对幼师教育学生的通识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与综合素养,不仅仅要幼师教育的学生具有基本的技能,概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幼师教育的学生具有完整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化的技能培训,促进幼儿教育不断发展,提升幼儿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2.在幼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融入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具有广泛的体系。但是必须承认的、不可避免的是,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难免存在着封建文化固有的糟粕,在幼师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针对幼师教育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教学,可以进行音乐鉴赏,诗词欣赏,传统音乐、古典音乐的赏析,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互融合,全面的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魅力,而不是要仅仅局限于对传统知识的背诵与理解,全面提升幼师专业学生的素质。

3.在幼师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对职业道德培养。幼师专业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关键因素,在道德教育中应该与幼儿教师的教育相互关联。传统文化中的师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职尽责的精神,对幼师专业的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需要为人师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引导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进行全面的投入,培养幼儿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因此,需要发挥传统文化中积极的道德作用,培养幼儿教师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影响,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对幼师教育的培养具有关键的影响。在新的时代下,高校中的幼师教育需要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幼师专业的学生的树立崇高的道德观念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未来的工作中对幼儿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提升幼师教育的有效性与实效性,从高校幼师教育开始,到幼儿教师在工作岗位中,都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对幼儿教师产生良好的影响。

传统教育的本质篇6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当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是我校的优势教育资源和立校品牌。多年来,我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民族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次代表自治区、南宁市参加全国全区的各级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高中课改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如何不断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和育人元素,如何在特色高中建设中更大发挥其带动作用和影响力,正是我们着力思考的重要问题。

2.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从今后学校体育发展的眼光看,娱乐体育的内容必将大大加强,将与健身体育一起成为学校体育的支柱。

3.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需要

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韦晓康专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创新与人才培养探索》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并指出了其发展的方向,突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今教育的重要地位及其不可忽视的发展前景。

二、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意义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文化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以及显著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特点,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其健身效果明显,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又以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促进了学生对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风的了解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三、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民族传统体育

1.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由于学生的性格、性别和自身身体素质差异较大,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分组进行教学的效果较好,不同组别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

2.学习和娱乐相结合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拥有极高的趣味性,通过教学、练习和比赛,培养学生参与和竞争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快乐。

3.教学过程由易到难

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基本功的练习,扎实的基本功能够使学生的技术得到快速提高,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板鞋教学中,我采用先学基本步伐—二人按节奏走—三人按节奏走—多人走—快走—跑—快跑的教学步骤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目标、把握学习进度和目标达成的评价体系。课堂上学生可以大胆质疑,教师则积极引导,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得以充分发展。因此,在实施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例如,在踢毽子、打陀螺教学中,我只是教会学生一些基本方法,然后由学生分散进行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欢快、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尽情地学练,既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身心又得到了发展。

5.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

每项传统体育项目都有一个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注意事项

1.树立体育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民族体育意识,使学生关注体育文化,形成宏观的体育意识。

2.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

传统教育的本质篇7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为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富有潜能的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亟需重塑人才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什么样的人才教育理念、构建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转型期困扰在不少高校领导和学者心头的重大问题,关系到高校的科学发展和未来前途。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在新近出版的《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素质教育,并运用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结合自己十年办学实践,创建了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对高教理论研究和高教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基于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成功素质教育内涵诠释

人类迈进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品位化、科技高尖化、竞争激烈化等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社会发展推动了世界高等教育从注重专业素质教育向注重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呼唤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诞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赵作斌认为,“大学教育不应仅仅是专业教育,而应该是以培养成功素质为中心的教育,既包括专业素质教育,也包括非专业素质教育。只有具有成功素质的人,才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不断满足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胜”,从而提出了“成功素质教育”这一新型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在赵作斌看来,素质是反映人内在本质的基本品质;成功就是实现积极的、有价值的人生目标;成功素质则是主体具备的与其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相关联的具有创新性且个性突出的优秀素质,既是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的有机结合,也是观念体系、品格体系、能力体系、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等五大体系的完整统一。在此基础上,赵作斌诠释了成功素质教育的内涵,认为成功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功为根本目的,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五大体系素质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开发,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促使学生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其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赵作斌提出的成功素质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与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成功素质教育主张大学教育包括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两大系统教育,形象地说是两条腿走路;而我国传统高等教育仅仅限于专业教育,相对于成功素质教育来说,是一条腿走路。成功素质教育是对传统专业教育的变革和深化,是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的教育,在理论上显示出育人的先进性和教育的独特性。

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剖析

作为一种新认识、新见解和新观点的统一体,成功素质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大学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策略、新方式和新方法的结合体,成功素质教育又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赵作斌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十年探索的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模本,从五个方面与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区别剖析。从培养目标看,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定位与“社会人”的成功为出发点,强调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相统一,培养具有成功素质的人才;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教育与“劳动人”的培养为出发点,强调高等教育的专业特性与人的工具价值的实现,培养专业人才。从培养系统看,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和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的“双星座”结构课程,经由专业素质教育系统和非专业素质教育系统两大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服务于学生成功素质的培养;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层楼”结构课程,经由专业教育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从培养要求看,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重视学生专业理论教育的同时更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1:1),在重视对学生共性教育的同时更强调对学生复合型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在重视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同时更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对学生“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所占课时比重明显低于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过于重视对学生单一性和共性的教育却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过于强化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内容看,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包括专业素质的培养,而且包括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即便其专业素质的培养也遵循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进行,既包括专业知识教育,又包括专业观念、专业品格、专业能力、专业方法的培养和内化;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忽视了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从测评方式看,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成功素质五大体系为目标设置学分,包括显性素质学分(内含专业素质学分和非专业素质学分)和隐性素质学分两大部分,用素质学分考察学生成长状况;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设置学分,用专业课程学分考察学生学习情况。通过比较,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内容逐渐明晰,优越性得以彰显。面对我国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和弊端,重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日益必要而迫切。

三、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构建

模式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简约性、中介性、可仿效性和开放性特征的某种活动的理论模型和操作样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形式,是指在一定培养理念指导下,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为大学生构建的较为稳定的教育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总称。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建立的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

重构。赵作斌认为,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大系统、三大要求、四组课程、五大体系”。“一个目标”即以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为根本目标,强调“学好一个专业”、“掌握两项基本技能”(外语、计算机)、“夯实三项基本功”(一口话、一笔字、一手文章)和“培养四项基本品质”(笃志、博学、崇实、拓新);“两大系统”即在扬弃传统“三层楼”专业教育基础上,创建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并列相连的“双星座”教育系统;“三大要求”即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才的复合型和个性特长的培养、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组课程”即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主修课与辅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五大体系”即构建成功素质的观念体系、品格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方法体系。为完善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赵作斌还对成功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测评方式进行了探讨。赵作斌认为,成功素质教育的基本育人方法是励志激励法和失败因子消除法,基本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实战式教学法,基本学习方法是自主式学习法和研究式学习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成功素质教育应实施素质学分制,进行素质学分测评,既在突出实践、个性和特长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专业课程、专业实践、专业表现等专业素质进行测评,又在突出能力和日常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非专业课程、非专业实践、非专业表现等非专业素质与心态、性格、品德等隐性素质进行测评;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培养成功人才,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包括专业教师队伍、素质导师队伍、实验教师队伍、测评师队伍、素质拓展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等六支队伍。赵作斌倡导的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十年实践和探索中收到了良好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该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从2004年起,连续五年达到92%以上,超过当年全省普通高校本科生就业率的平均值,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优秀特长生大量涌现,占学生总数的5%以上;毕业生中出现了创业群,自主创业的有1609入,占毕业生人数的10.34%;成功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实现,大部分学生成为社会的抢手人才;在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各种排名活动中稳居前十强,2007年在全国年度教育总评榜上两次排名第一,2008年唯一一家被中国新闻社评价中心授予“中国独立学院最具竞争力著名品牌”殊荣。

四、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如同大学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一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改革和健全。成功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理念,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气息和生机;成功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赢得了丰硕成果。反思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构建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我们深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认识。其一,我们要深化对高等教育内涵的认识,从对行为对象的研究中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和趋势。对“何谓高等教育”的认识制约着我们一切关于高等教育的行为,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从休闲教育、绅士教育、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内涵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丰富。正是从知识传授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对高等教育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地认识,赵作斌才一改传统的专业教育视角,提出了成功素质教育。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下,我们对高等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布鲁贝克阐释的“高深的学问”,还应从社会人自身高层次全面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从而为高等教育改革拓展新的视野。其二,我们要深化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从对现实现象的研究中深刻把握高校人才培养的本质和趋势。高等教育发展虽然有自身的内在逻辑,但适应社会需要并促进社会进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律。在与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辨析中,赵作斌从培养目标、培养系统、培养要求、培养内容和测评方式五个方面阐明了二者的根本区别,提出了自己的新理论。我们只有深入研究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才能全面认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缺陷,才能在扬弃的基础上创建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指导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构建。其三,我们要深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系统的认识,从对培养体系的研究中深刻把握高校人才培养系统的差异性和全面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尽管是一个完整体系,但每一个高校又具有自身的特点。赵作斌的成功素质教育是基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理论与实践,是一所中国特色独立学院的理论探讨和运作探索。每一所高校只有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学校特色,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差异性,深入思考培养系统的全面性,才能构建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传统教育的本质篇8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为深厚的文化背景.我国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亚需提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与历史潮流相符合,同时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传承民族丈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

   1.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

   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弱化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

   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限于文艺活动、文艺表演、书法、艺术、乐器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上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精神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则对传统的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人到正常教育教学之中;不少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

   2.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

   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其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自1999年起,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相继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大批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列人教学计划,进人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高院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如“通识教育”的说法,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然而,关键问题是这些课程仅仅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来开设,许多学生只是把这些课程看作是“拿学分”的工具。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一些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的弊端。有学者在评价大学通识教育时,认为大学“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单纯服务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的另一集中体现。诚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该观点最大的不足在于将传统文化视为辅助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资源,而不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该观点看似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又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政治理论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具有的学科特点和独立性。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不是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工具。结果是,有识之士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传统文化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处于附属的地位。

   3.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

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集中体现为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被金钱奴役的境地。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公益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权利,至于国家投人大量资金的公办高校更应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然而,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市场化,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贵族的专利,成为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某大学开设国学班,讲授《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经典课程。然而,该班一年只上24天课,总收费达2.8万元,平均一天的学费高达一千多元。国学博大精深,一年断断续续地上几十天课,就能使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国学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吗?毋庸置疑,国学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国学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催发的,它的轻狂虚华与国学的沉稳坚实形成鲜明对比。司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终究会使传统文化脱离群众实践,远离群众生活,丧失其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

   (二)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应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以及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精神的态度和感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其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主要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洛守中华传统美德.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浓厚传统文化的环境中长大,能够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而且认识有余而行动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并不十分知晓;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学生并不热情.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一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念。他们认为,面临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似乎与未来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落后论”的观念。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愚昧的一面,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将来发展中国的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而非中国传统文化。

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如果大学生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 认同,追求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

最后,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中华民族在五千 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目前大 学生中仍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在集体 和个人的关系上,个人优先集体;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注重权利而忽视义务;在团结和竞争关系上,强调个体竞争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诚信和利益关系上,更加看重利益而丧失诚信,在欲望和责任关系上,追求个人欲望,缺乏对社会、家庭和婚姻应具有的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人高院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民族复兴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正如有学者指出:“今日之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会通”的仁爱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公而忘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际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修身慎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种大文明圈的距离,以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世界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冲突和摩擦也再所难免.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发现优秀 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潮流的适应性,进而主动整合世界文 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目前,部分高校开始在素质教育试点、通才教育实验 和公选课实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付诸实践。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了本科学院复旦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等。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然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些选修课,申报一些精品课程,而是牵涉思想导向、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课题,也对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平台。即,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使其能够得到中国人民普遍认同,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相反,二者还可以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仅是着眼于欧洲,它的视野囊括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体系容纳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论上的相似性,诸如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的政治伦理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共同性都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家族性和地域观念,强调重义轻利,内省特征明显。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重信义的义气观以及传统的和合意识和整体利益道德准则等,都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价值。

   (二)坚持“综合创新论”的方针,使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符合

   传统的东西未必都是积极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擅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两个基本间题,解决三大矛盾。

   两个基本问题是指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三大矛盾上,即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根本上说,无论是两个基本问题,还是三大矛盾,归结一点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能否真正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解决中国文化与历史潮流相适应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方针。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极取营养,发展自己。

   (三)坚持鲜明的教学特色,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使传统文化教育融人正常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厘清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混同,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或者试图将传统文化教育并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所以,必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差别与联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学特色。

传统教育的本质篇9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其中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和内容,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提条件;本项目研究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方法及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在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多途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多途径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包括课内与课外,而课内又包括专列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和其它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又包括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维度主要体现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包括理论阐述、技能操作、实践训练等多种方法;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认知程度要求,包括熟练掌握、基本了解、感知体验等。

2.为高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阶段,《纲要》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可见,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势在必行,本项目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参考路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本项目研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方式与方法,同时也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打造师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

二、项目实施方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和特色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等;其次是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验班,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第三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本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后,将项目进行总结与完善,并予以推广。

三、项目实施过程

1.组建研究团队:本项目研究跨学前教育、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武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2012年项目实施之初,便组建了由以上各学科领域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分工协作,研究团队成员不管是在各自领域的研究,还是在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上,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

2.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本项目研究的核心,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等。比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门类众多,哪些内容可以构建成一门课程进入课程体系、哪些内容则可以作为素质拓展以活动形式呈现,都是需要斟酌研究的。所以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结合,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人才培养方案。

3.研究制定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服务于以高文化素养、深道德涵养为目标的一线幼儿教师的培养,所以在各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宽度与深度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在研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进行实践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对实验班的培养期间,将实验班学生,从待人接物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态度、职业素质状况、文化修养水平等多个维度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评估,进一步反思和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素质拓展活动内容。

5.对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学生毕业后,通过跟踪调查,将实验班学生,从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等两个方面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传统教育的本质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一、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职教育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作为指导思想,体现了实用性、开放性、多样性和职业性等特征,其核心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受到职业教育工具化的影响,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倾向于市场化导向,并强调就业导向的培养模式。一些高职院校忽视了文化素质教育,认为在有限的时间里搞文化素质教育是对技能教育的削弱和对高职特色的抹杀,因此,删减人文课程的设置。有的简单地把公共课程改造成为通识课程,有的甚至用校园文化活动代替文化素质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教育教学模式特点,完全割裂了专业技能学习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没有很好地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开展具有体现高职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学生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表现为缺乏自主自律意识,缺乏进取精神,缺乏责任感和主动参与能力,表现出害怕问题和回避矛盾,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等行为。

高职教育的特征是面向岗位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视将企业文化渗入高职教育过程。高职教育的核心特征是“教育性”,是一个人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核心价值是培养对社会有益的人。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学生表现出极强的功利性,责任意识淡漠,只学习与专业课有关的实用知识,从而使得非专业知识浅薄的“工具人”现象愈演愈烈。因此“双证书”的光环下往往隐藏着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不足。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普遍反馈是计算机、外语以及职业基本技能并不差,但社会责任感和独立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并不高。

二、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是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21世纪中国的一个时代主题,和谐社会需要有精神文化来支撑、素质全面的人来实施。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带有方针性的教育思想[1]。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人文导向作用,因此,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杨叔子院士曾说:“文化素质教育的锋芒是解决做人问题,其重点是解决做中国人问题,而其核心是解决做现代中国人的问题”[2]。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且应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力、较高的品德修养以及较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技术在短期内可以通过集中培训得以提高,但是文化、思想上的碰撞与融合需要长期的磨合。因此,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高职教育除了要教会学生谋生外,更要真正体现教育的“陶冶人格,开阔视野,传承文化”的人文本色,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切实提升和改善受教育者的内在品质,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三)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耶鲁大学校长来文曾说:每一种教育模式都要与本国的文化相适应。中国的高职教育由于起步晚,一方面需要大量借鉴国外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对自身加以完善,另一方面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目前高职院校提倡一种企业化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进入社会(企业)前的素质教育和训练,包括人文素养、人际关系处理、职业道德等方面,有利于学生统一思想,爱岗敬业,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属于不同的组织文化,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高职院校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点,来解决文化冲突问题,因为品德教育毕竟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企业的立企之本。来自中国深厚悠久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宝贵的思想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思想、人生理念、做人道德等,都可以规范及引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3]。

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及路径

如本院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在建设中注重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培养放在首位,并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具备“尊老敬老,无私奉献;自尊自强,爱岗敬业;严谨细致,技术求精;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规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老年服务专业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政治热情高,思想活跃,特别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和国家有关政策,但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淡漠,价值观念务实,关注自身发展。结合该专业学生实际,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调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仅发挥了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文导向作用,而且强化了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1.开掘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塑造学生自觉的人文精神。学习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忧国忧民的优患意识、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以及人道主义思想是培养一个人民族情感、国家观念、社会意识的重要手段。该专业注重将传统人文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政治要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并将其要求贯穿到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例如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三大教育为主题,以学生活动为载体,组织向干旱、地震灾区捐款,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关注祖国前途,为民族振兴发奋学习的热情。

2.开展“学礼用礼,修身立业”工程,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诚信”、“人际和谐”、“公而忘私”的思想,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培养,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宽容和谐,这些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其宝贵的作用。该专业全面落实学院的《学生日常行为礼仪规范》,从养成教育入手,结合学生日常行为礼仪与规范,培养学生知书达理、诚信守信、公平竞争的好习惯。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会、礼仪实践等多种形式宣传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引导学生学礼用礼,文明修身。例如,组织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着力点”活动,2009年2月被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评为第四批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开展的“塑造‘职业人’提升‘就业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活动,2010年1月被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评为第五批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稳步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网络文化在带来多元知识和全球视野的同时,也在加速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弱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民族精神的传承。该专业注重信息时代教育意识与学习观念的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利用网络开展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如,与学生进行博客交流,采用飞信招聘信息,利用网络空间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与互动等,实现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人际和谐,收到了很好的实效。

(二)坚持鲜明的教学特色,在专业教育的专项训练中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格修养,强调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推崇和谐精神,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及相互依存关系;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宽容精神;提倡自强不息的自立之道,厚德载物的立人之道,以此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该专业注重在知识层面、道德层面、人生态度层面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德才兼备,修身、正心、明德,重视人格完善和道德升华,其鲜明的教学特色大大增强了专业教学效果。

1.职业认识与职业规划。该专业从新生入校开始,便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技能要求,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学习规划;然后,在导师的引导下进入职业生涯设计环节,利用院内的实训基地组建兴趣小组,在导师的领导下认识职业特点、要求、发展及其社会意义,自我设计、动手实践,从而做出个人的职业规划。

2.认识养老机构和老年群体特点。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老年人“结对子”,与其进行交流并进行跟踪服务,了解老年群体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特殊需要;同时从养老机构聘请兼职“德育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定期辅导,让学生了解养老机构的组织特点、经营与管理模式以及发展趋势,提高其对专业岗位的认识与服务水平。

3.社会公益活动与自我教育。把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责任意识延伸到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成立了大连市高校第一支红十字救护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好评;立足专业优势,走进老年大学丰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了“夕阳之歌唱响中国―关爱孤寡老人活动”等社会服务项目;成立了中医保健协会和太极柔力球两个专业特色社团,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培养了职业道德,练就了职业技能。

4.完成“个人职业道德建设总结”,接受“德育答辩”。学生在毕业时要进行“德育答辩”,答辩委员会通过学生的现场表现、书面总结,以同学互评等形式对其进行评定并给予德育成绩,这是对学生所经历的三年职业道德建设的检验与提升。

(三)坚持人文环境熏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就是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置身于其中的成员在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思想原则等方面受到积极影响,从而塑造其心灵、思想与行为。该专业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校园中采用耳濡目染的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渗透传统文化的文化素质教育氛围,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

1.针对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要素,开展专项训练。该专业成立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训练中心,主要从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要素着手,从品格、心理、礼仪等方面分项目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道德训练。(1)职业品格养成。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伦的思想就是注重修身养性与人格境界的提升。该专业针对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品质、求索精神、团队合作、抗挫能力、竞争意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品格养成教育,如以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突破口,开展了“健全人格,提升职业品质”等系列活动。(2)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和谐、天人和谐,强调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结合,达到身心合一。因此,培养正确的心理习惯是传统人格教学的重要内容。该专业注意引导学生在人格构建中考虑本民族特点,并从传统文化中吸取那些具有现代价值的成分,保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例如,该专业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从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深入认识自我的优势和弱势,扬长避短;组织贫困生参加自信团队训练活动,增加其团队协作和自信自强精神;组织学生参加心理讲坛―大学生恋爱情感与心理健康,完善其恋爱观和感情观。此外,各年级还进行了各有侧重的心理辅导与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其求职提供依据。(3)职业礼仪训练。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发扬中华民族重“礼”的思想,深入挖掘其合理内涵,结合行业特点和职业岗位要求,通过服务礼仪培养和训练,使学生的仪态仪表更趋职业化,符合行业要求。该专业已经连续成功开展了五届公关礼仪大赛,培养了学生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

2.丰富第二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各种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学习。该专业长年让学生坚持晨练、晨读活动,开展心理讲座征文、读一本好书等项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广泛接触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经典,学会如何在当代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陶,文化品位得到提升;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自信心教育和使命感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强化学风建设。举行外文短剧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善于创新、勤奋学习、精练技能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学风。2010年该专业学生共有三部作品获得省级“挑战杯”创业大赛奖项,并参加了由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教育部高职高专公共事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首届全国民政职业院校职业技能(护理类)大赛决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3.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迎新及就业指导工作中。(1)积极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该专业从新生入学便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大会、班导师见面会、专业导入、团队观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入党启蒙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院规章制度学习等多项教育活动,人文教育成效显著。(2)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严格毕业生常规管理。开展毕业生综合素质答辩与毕业生文明离校系列教育活动,如“师恩难忘,母校难忘”――毕业生寄语恩师活动;“殷切希望,谆谆教诲,难忘师恩”――师生茶话会活动;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思想汇报”――毕业班党员畅谈会活动;开展了“分享成长”――优秀毕业生与低年级学生交流会等活动,对毕业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及职业道德教育,了解毕业生思想动态,增强学生就业的稳定性,提高就业质量,连续几年来该专业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9.5%。

参考文献:

[1]周远清.素质教育是体现中国教育方针性的教育思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