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体育的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9:24

现代体育的功能篇1

关键词新闻媒体;媒介;信息;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41-0173-0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媒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完善,特别是在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媒体产业迅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新闻媒体的文化传媒功能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并增加了新的社会主体身份,在社会文化生活中逐渐扮演起现代教育者的角色。而且,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实施,新闻媒体传统社会文化传播功能在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同时,又呈现出其作为现代教育者的新的功能特点与独

特性。

1新闻媒体作为现代教育者的特殊性

新闻媒体作为现代教育者所具有的特殊教育功能,在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领域,都没有明确的阐述与说明。在传统社会文化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新闻媒体实际上还具有教育的功能,特别是伴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新闻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媒体作为现代教育者的身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

首先,新闻媒体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不仅包括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还包括现代的如互联网、手机终端等。在引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还具有监督社会生态体系、服务大众文化娱乐等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在日常的传播活动过程中,由于受自身特点的限制,以及传播客体所处的社会即时背景与客观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完全的呈现所有事件。而且新闻媒体本身作为社会文化舆论的引导者,代表的是公众的主流意识,因此在对信息的选择、信息的加工报道方面,必然会以社会文化舆论为导向。

其次,新闻媒体作为现代教育者针对的教育客体更加广泛。这也就无形中提升了新闻媒体发挥好教育功能的难度,一方面新闻媒体要在现代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下,抓住所有机遇与挑战,充分发挥其原有的新闻传播功能,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多的争取受众,最大化的发挥其教育功能。根据信息传播的然率公式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信息的接受通常是由一定的选择性的,与需要浪费更多时间获取的信息相比,更喜欢接受花费时间较少,更容易被理解的信息资源。因此,在现有的社会生活语境中,新闻媒体要想获取更多的受众,即现代教育对象,就必须最大可能的降低教育客体媒介接触的时间及物质成本,同时提高教育客体对新闻媒体传播教育内容的满意度。

除此之外,新闻媒体作为现代教育主体,其教育内容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与传统教育主体为学生传授单一的理论知识或特定的技能水平不同,新闻媒体作为现代信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特殊的教育者,无形中就会对人们的思想言行、价值取向等起到一定的影响。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说,新闻媒体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本身就具有教育和引导人们的思想价值、社会理念的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看,新闻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原本已经具有特定的教育功能。

2新闻媒体在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中发挥教育功能的特点

新闻媒体发挥现代教育功能的实质就是通过对社会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传播力与社会公众影响力,从而达到引导和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的目的。新闻媒体在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中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本质上是其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所具备的一种特有的功能。而且由于新闻媒体传播信息来源的权威性,传播过程的专业性,以及媒体受众的广泛性等特点,使新闻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媒介比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具有影响力。新闻媒体对某一事件的关注报道,促使受众对事件本身以及事件相关事件进行广泛讨论,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促进事件本身的解决或相似事件的规避。

与传统教育形式不同,新闻媒体教育功能特点的发挥是建立在新闻媒体本身所特有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方式之上的,主要具有非线性、隐含性、两面性的特点。

新闻媒体教育功能的非线性特点主要是指新闻媒体作为现代教育者对公众的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育途径与教育方式,它在教育方式上并不是对公众直接单纯说教,在教育内容上也不是从低到高的系统线性教材,它对受众的教育具有曲折性的特点。但是另一面,新闻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者,其教育功能的发挥,并不像传统的教育主体那样有着明确的教育目标、严密的教育体系、固定的教育模式等等,它是通过信息传播来实现的,但是信息传播过程的本身又具有发散性、复合性等特点,这也就决定了新闻媒体教育功能的非线性特点。

新闻媒体作为特殊的教育主体,其教育功能还具有隐含性的特点。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家庭或学校的教育通常采用一种向受教育者明确教育目标、教学任务、教学预期达到的效果等显性的教育方式。一方面是因为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其本身并不具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功能,信息本身所蕴含的教育内容就需要受众去挖掘、去发现。另一面,公众在轻松地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完成对信息承载的内隐性教育内容的接受。因此我们说,新闻媒体无论是在教育方式还是教育内容方面,对受众的教育都是隐蔽的。

新闻媒体教育功能除了非线性与隐含性之外,同时还具有两面性的特点。新闻媒体在发挥其教育功能正面影响的同时,还带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新闻媒体作为现代新兴的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例如在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特别是互联网媒体,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从传统的单一理论知识灌输转变到了双向互动交流。随着新闻媒体的飞速发展,国家相关的新闻监管部门很难对所有的新闻报道内容进行审查。而且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有的新闻媒体为了自身了利益的需要,在信息传播报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代表与其利益相关的群体或个人的新闻内容,或者迎合某些低俗审美趣味群体的新闻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又会给受众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体上来说,新闻媒体作为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下成长发展起来的特殊教育者,它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传递、人们思想价值的引导与道德的培养等起到一定的作用。新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只有对新闻媒体这一新兴教育者的独特性,以及教育功能的特点进行充分的认识与理解,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实现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与教育受众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曹顺庆,熊兰.三十而立――四川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三十年[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

[2]辛欣,雷跃捷.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陈裙.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中美高等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比较[D].安徽大学,2010.

[4]范以锦.新闻教育要为推进学界、业界的交流与创新发展服务[J].中国广播,2012(8).

现代体育的功能篇2

多媒体审美教育引导借助情感美

在中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课同时肩负着美育的使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具有形象、直观、方便的显著效果。

一、充分借助多媒体,感受汉字形体美

我国的汉字是一种艺术性的创造,它结合了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把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了。让学生在学会汉字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无限魅力。如教学象形字“鱼”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看到“鱼”字的“鱼”变成了一条鱼的头,“鱼”的中间一个“田”变成了鱼身,“鱼”下面的“一”变成了鱼的尾巴,一条小鱼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接着反向演示,鱼慢慢演变成大篆的“鱼”字,再慢慢演变成小篆的“鱼”字,接着变成隶书的“鱼”字,最后变成楷书的“鱼”字。每一次的演变,同学们的眼里都会发出惊奇的光芒。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汉字的优美。其他的象形字如:鸟、燕、山、水……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演变。

二、合理借助多媒体,体会语言形象美

1.声音创造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播放配乐朗读录音,通过一定的节奏、旋律、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再通过老师充满感情的语言的启迪导引,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就会再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景,欣赏到教材中美的因素,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得到道德的感化、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润。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甚至能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2.画面创造美

在教学《我的战友》过程中,适时出现邱少去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的彩色图片。将画面形象和语言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想象主人公为集体潜伏成功,自己强忍被烈火焚烧的剧痛而一动不动的高度组织观念。于是,这位严守作战纪律的钢铁战士形象便会自然矗立在学生的心中。学生受到了伟大崇高的灵魂美、奉献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引导借助多媒体,抒发内在情感美

俄国艺术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审美情趣以及审美的价值规念,如《纤夫》的影像资料中,青山绿水的秀美及船夫的劳动美平行交织在同一个画面上,采用大景深的镜头:(远景)两岸峻秀的青山、蓝天,(中景)一弯绿的河水和河岸雪白的鹅卵石,(推进)鄂西山区特有龙尾船和一群赶集归来的土家少女:(特写)水中船的影和插入水中的粗壮的船篙,(摇起)身如弯弓般用力撑船的青年船夫。在整个欢快恬静的意境中着力表达了舶的力与美,表现出劳动创造美的鲜明主题,又如在《春天来了》的影像资料中,一条高悬蓝天的高压电线上停歇着的无数只黑色春燕,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渐起,使学生在耳闻目睹之中就达到了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

四、适当借助多媒体,注意交际语言美

语言美包括发音正确,说话文明,富有感染力。多媒体技术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美能起到重要作用。

1.听录音,说正确

刚入学的儿童,其口头语言普遍存在着缺陷,最明显的是夹带方言土语。课文的录音发音标准,语调优美,学生通过听录音,跟读,就能逐步改正自己的发音缺点。

2.看动画,说文明

语文课程标准交际的目标中指出:“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说话不仅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直接关系到口语交际的实效性。俗话说:“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多媒体技术在引导学生文明用语方面也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现在的学生说话不文明,是由于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凡事以孩子为中心,因而也使学生养成了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在说话交际方面很少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多媒体课件可以制作人们的各种表情的动画,让学生直接看到别人的反应。如当学生说话文明里,屏幕上就出现一个笑脸;当学生说粗话时,屏幕上就出现一个生气的表情。让学生从中注意到自己的语言美。同时注意说话的仪态和用语,恰当使用称谓,对别人多用敬语,对自己多用谦词,对不便直说的事情多用委婉语,并配合恰当的体态语,做到言之有礼。

五、借助电教手段,能更好地达到小语教学中审美素质教育的目的

现代体育的功能篇3

关键词德育测评功能;学校德育测评;角色冲突;三个回归

作者简介田国秀,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张立静,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德育测评功能是指德育测评活动各个因素组织的结构性能。[1]德育测评是在德育测评功能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理论和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全面、客观地收集被测者的德育信息,进而对德育活动及其相关各要素进行数字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过程。[2]学校德育测评将测评场域锁定在学校,测评内容聚焦于学生的政治状况、思想意识、道德表现,还会涉及学校的德育观念、德育活动等相关因素。

一、德育测评功能观:传统向当代的转向

20世纪70年代末,德育功能问题成为德育学科研究的热点,德育测评的功能问题也随之受到关注。步入新世纪之后,在德育测评的功能问题上,呈现出从“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向。

德育测评开始重新审视德育测评功能的定位。首先是厘定功能的本质,功能是“本然”状态,强调“原本能做什么”。其次是回归德育测评的本体价值,德育测评的最终目的是了解、衡量符合人本质规定性和个体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素质,进而对个体进行干预,使之取得合社会性的发展。然而个体的合社会性发展是建立在个体本质发展之上的,跳过个体发展的直接功能,追逐测评的社会性间接功能,不仅导致了德育测评对个体需求、个体体验的忽略,进一步导致了德育实践过程中,对学生个体感受与评价的疏漏。现代德育测评功能观侧重于本体价值的实现,坚持对德育测评功能本原的回归,站在个体品德发展为根基的角度,高度重视德育实践对个体需要的关照与尊重,同时兼顾对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遵从与落实。与传统的德育测评观念相比较,现代德育测评功能主要强调以下几个层面。

1.全面发展功能

个体全面发展功能主要指的是对个体道德品质发展所起作用的功能。个体道德品质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逐渐内化,主动建构相对稳定的行为判断准则的过程。现代德育测评打破了传统德育测评对个体品德发展情况的诸方面分别进行测评,如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或道德行为,而是对个体在整个生态系统内道德素质发展情况进行统合性的测量和评判。此外,现代德育测评不再只是通过个体道德行为这一外部标志进行测评,而是将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评判。这样,现代德育测评有利于纠正个体在道德素质上的畸形发展,实现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推进。

2.享用功能

享用功能是在德育测评过程中,使个体体验到道德品质发展的满足、快乐、幸福这些精神享受;在德育测评之后,这一精神享受促使个体高质量的享用生活,这主要涵盖人的审美情趣、艺术创造、善的追求等其他精神享受。[3]享用功能表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与道德人格,使人得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这要求现代德育测评不仅从认识上重视个体参与、感受与评价,还要在德育实践中尊重主体的自我价值,提高他们对生活质量的享用水平。这样,个体在德育测评过程中会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人生境界,陶冶人格修养,满足了个体的精神需要,还会促进与完善个体多方面的素质,比如,审美素质、精神追求、心灵丰富等。

3.唤醒功能

唤醒功能主要是指唤醒沉睡的个体内在天赋本性。现代德育测评不仅关注对人的社会属性测评,还重视人的自然生命属性的评判;不再单纯把人看作社会文化的存在,还注意人为自然生命而存在的意义;将外部世界对个体的影响加以过滤,尊重生命发展的主体性,珍视生命主体发自天性自然的主动权。同时,现代德育测评目的在于创设一种有助于生命舒展、生命涌动、生命勃发的生存环境,通过环境与个体积极健康的互动和勾连,保证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唤醒,生命力量的唤醒,发展潜能的唤醒。

二、学校德育测评实践面临“角色冲突”

在传统德育测评功能观的指导下,学校德育测评实践实现了对学生管理、监督、教育等积极的社会,但对学生造成的压抑、控制及扭曲后果也不容无视。长期固守于传统的德育测评观念,已经导致了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不良反应或不良效应,其中最为凸显的效应有以下几点。

1.马太效应

在传统德育测评功能观的影响下,学校德育测评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的道德状况划分为三六九等,给学生道德素质贴上标签。这样的学校德育测评有可能带来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马太效应。

具体而言就是,学校德育测评工作者坚持以社会本位的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评估和排名,被评为道德素质优秀的学生既可以获得成绩的加分和巨大的荣誉,还可以赢得教师、学校的额外奖励,使他们在德育评分、评优评奖、竞争选拔等方面占尽先机,硕果累累。与此相反,那些在学校德育测评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因德育评分偏低或不好,难以获得任何奖励和优秀,长久停留在德育排名的末游,难以翻身,没有机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道德发展,为每位学生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性,这已经是当代教育追求的基本共识。然而在学校德育测评操作层面仍然以短期效益为目标,仍然以比较僵化、比较刻板的观念评估学生,德育测评结果呈现马太效应也就不足为怪了。

2.依从效应

在传统德育测评功能观的影响下,学校德育测评难以发挥诊断功能、反思功能和批判功能,再加上马太效应的作用,必将导致有些学生长期处于道德评价的不利地位。这些学生并不甘于被永久贴上“品德不良”的标签,于是使出浑身解数消除和规避学校德育测评给自己带来的规训和惩罚。他们惯用的手法是“台前”遵从,老师在的时候规矩有序,“幕后”却对学校的德育要求消极抵抗、变相不合作,甚至公然对学校的德育规定进行指责、违背和挑战。其实,学校德育测评的导向早已为一些学生的“表演”写好了脚本,一些学生的台词和表演姿势是事先确定的,但清楚无疑的是许多“演员”只是装装样子,并非在真心“表演”。这些学生的表演给人以遵从的印象,却没有实质的内容。[4]学生的行为特点是消极依从,被动遵守,以此削减学校德育工作与德育规则的实际效果。

3.趋同效应

学校德育测评习惯于普遍性、统一性、一般性,往往能对学生的一般性表现做出评测,很难对学生的特殊性状况有所反应。不同性质的学校、不同特征的学生使用统一的测评标准、测评模式、测评取向和测评体系,导致的结果是学校在道德教育上个性越来越少,针对性越来越弱,培养的学生也如同流水线上的“标准件”,缺乏特色,缺少个性。这就是学校德育测评实践导致的趋同效应。

显而易见,这三种不良效应与现代德育测评理念――以每个个体发展为核心――背道而驰。德育测评功能观从传统向现代转向,要求德育测评实践站在学生需求与发展的角度,推进或实施日常德育评估、德育测评。现实情况是,人们在观念上并不反对关注学生需要、重视学生发展,但落实到操作层面,学校或教育评价组织还是习惯于考评学生是否符合国家要求、是否满足社会标准、是否遵从学校规则。至于说国家要求、社会标准、学校规则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是否反映学生的呼声,往往被抛到九霄云外。为此,学校德育测评实践表现出的“角色冲突”比比皆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观念与行为的脱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在传统德育测评功能观念中,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角色”主要是筛选符合社会标准的学生。而现在,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角色”更多是了解学生真实的道德水平、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发展自身道德素质、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新的角色虽契合现代德育测评功能观和符合道德素质的发展规律,可学校德育测评实践不知如何扮演或者不适应扮演新角色。

三、解决冲突的出路:“三个回归”

“三个回归”的理念,奠基于当代方兴未艾的生态系统发展观,其三大理论主题是:第一,关系性存在,有机体处于复杂的系统网络中,既不能孤立存在也不能孤立行动;第二,内外交互,所有有机体均受到内部、外部动因的交互影响;第三,主动寻求平衡,有机体主动塑造环境,环境也在塑造着个体,达到并保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

生态系统发展观与现代德育测评功能观显示出鲜明的共性――视个体主观能动性为动力,以个体发展为落脚点。生态系统发展观坚持发展是整体的、动态的、多元的、交互的、具有多种可能性。遵循这样的发展观,启示学校德育测评实践将关注重心定位于“学生发展”,紧密贴近学生的生命需要、紧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态环境。

1.回归生命

道德教育是一个使人超越其自然存在的过程,一个追求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从本真意义上讲就应高度关注人的个体生命状况,始终把关爱生命、润泽生命、体验生命视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命题。[5]回归生命的理念与生态系统发展观中的发展涵义不谋而合,将生命看作是整体的、有差异的、变化发展的。这种回归生命的道德教育根植于人的超越性本质,对人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而在传统德育测评观念的影响下,现行的学校德育测评导致其功能扭曲、异化,成了控制生命的工具,而不再具有激扬生命的功能。[6]使学校德育测评真正回归对生命的关照与唤醒,可以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学校德育测评工作融入回归生命的宗旨。首先,敬畏学生生命。不再简单地把学生整齐划一,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与众不同,根据有差异的“质”来决定学生不同的“形”,并在此基础上把每个学生导向其生命应然的发展。其次,尊重和关爱学生生命。学校德育测评应尊重来自不同环境的学生,对学生进行体现个性化的评价与考核。在学生感受与体验被尊重、被信任的过程中,逐渐认同学校德育规则,自觉遵守学校德育要求,变被动被规训为主动塑造自己。

第二,测评手段体现对生命的尊重。整个研究设计、研究意图、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无论是封闭性问题还是开放性问题,发问角度、难度、敏感度等,都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感受和生命智慧领悟,防止角或研究者的意图替代,防止先入为主的观念现行,防止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以保证所做的研究和所获取的数据充满生命感受,反映学生现实,具有参考价值。

2.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正体现了教育基本理念上的变革――让教育回归生活,让教育成为生活,这正是现代教育不能缺少的理念,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活对教育发出的深切呼唤。“回归生活”的理念可以帮助学校德育测评实践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正、提升。具体表现为:

第一,德育课程、活动生活化。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于以宏大取向教育学生,受这种“社会取向的压迫”,学校开展德育活动或德育评价时,往往采用“学生应该怎样”的句式,对学生进行教化,或用英雄模范人物激励学生。实际上,这些英雄模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并不密切,导致学生脱离生活现实生硬模仿,简单效仿。殊不知,学生道德素质的生成主要依靠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的积累,德育课程与德育活动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会令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才有可能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巩固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第二,德育测评内容生活化。德育测评指标体系以现代德育测评理论及评价成果为基础,以党和政府颁布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和文件为规范,结合今时展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特点研制和开发,具体的测评题目,题目的呈现方式,结构维度的组合逻辑务必反应与贴近当代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状态,使学生在填题作答的时候,找到熟悉的状态,真实的状态,言之有物的状态。

3.回归生态

回归生态指的是学校德育测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原生态学习与生活状态下进行测量和评估。生态是学生生活环境的总称,既包括现实可见、天天参与的学校课程、学校活动、师生互动,也包括以校园风气、学校理念、教育文化为主体的抽象部分。

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与自身所在的环境系统密不可分,回归生态就要了解学生纵向的“五个层次”和横向的“四个方面”。“五个层次”是指班级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环境、社区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四个方面”是指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行为文化精神。这些构成了学生生活环境的整体,也是塑造学生道德素质的系统。学校德育测评在评价取向、问卷问题设计以及调查取样和数据搜集过程中,力求安排在学生的原生态学习与生活状态下完成,不做人为的干预和干涉,以确保调查抽样和数据搜集的真实性、可信度和效度。

回归生活、回归生命和回归生态反映了当代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发展性理念,这三个回归是一个整体,坚持并落实三个回归,有利于解决学校德育测评实践的“角色冲突”,也有利于学校德育测评导向的积极健康,更有利于真正实现德育测评对德育实践的功能期待。

参考文献:

[1]肖鸣政.品德的测评的理论与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0.

[2]陈明龙.传统德育功能观的“终结”和新德育功能观的萌芽[J].教育探索,2006(1):101-102.

[3]杜时忠.德育功能层论――兼评德育功能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2-27、130.

[4]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翻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25.

现代体育的功能篇4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媒体是在教育过程中传递和存储教育信息的载体。现代教育媒体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及教学目标等因素具体确定,不能为用而用。本文论述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功用及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从而更好地运用系统方法实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今,教育媒体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在教育领域中正逐步得以推广与应用,其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改变了教学信息的传递形式,扩大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教学中应用教育媒体的必要性、选择模式和现代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多媒体教学深入健康地发展,达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现代教育媒体的内涵与发展

各种新的教学媒体,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幻灯、投影、广播电视到计算机网络,完全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从教材改革到课程改革、从西部试点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了各种教学媒体的不断更新,不断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教育媒体的内涵

由于现代教育媒体和技术的影响,教师和学生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与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媒体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现代教育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教育媒体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教育媒体不断涌现。视听觉媒体、交互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各种先进媒体都投入了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部分中小学试行计算机教育,利用计算机控制操作进行教学;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计算机辅助教学到本世纪已经进入网络教学实验期,网络教学开始变为现实,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好处。

二、现代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功用

(一)呈现功能

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表征或描述,它是通过不同的信息符号去描述或表征的,从而决定了媒体有不同的呈现功能,而呈现功能则是由时间特征、空间特征、运动特征、颜色特征和声音特征等诸多要素决定的。

(二)传送功能

传送功能是指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送到接受者的空间范围。现代教育媒体都具备这一功能,只是传送范围有大有小,计算机网络、各类电视网络和无线电广播的范围都很广,而幻灯、投影等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传送。

(三)重现功能

现代教育媒体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对信息的重现。如录音、录像、光盘、电影等能将信息存储和反复存放,幻灯投影也能按照教学的需要反复演示。

(四)可控功能

一般为大媒体或小媒体。现代教育媒体根据其媒体传输信息的特点,各自有其不同的可操作性,其难易程度不同。常规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等就比较容易操作,电影、计算机等媒体就需要进行专门培训才可熟练操作。

三、教学设计的优化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是一项现代教育技术。80年代“移植”到我国,经过一系列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设计技术已成为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所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一)教学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学习教学设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最优化教学,实验证明,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更加轻松地学习,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三)教学设计有助于实现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教学设计力图克服局限性,将教学活动的设计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教学工作的普遍科学化,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提高教育、教学的投资效益,这正是教学设计的宗旨。

四、应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一)根据教学任务

要完成教学任务,应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去完成。有些教学任务,用一种媒体就可以完成,而有些则不同,需要多种媒体的交换运用,才能有效地发挥效果。

(二)根据教学对象

根据不同的学习者,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是教学效果的保证,不同阶段的学习者,有不同的需求。

(三)根据教学内容

各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代教育媒体没有高低之分、好差之别。只要在运用过程中,合理选择就能很好地发挥其功用。

(四)根据教学条件

主要指环境条件、经济条件、媒体条件等。应根据现有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媒体,不要看了别人使用先进的设备,就不顾自己现有的条件,盲目攀比和效仿,这样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五、应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注意媒体不能随便使用,要把握好使用的时机,媒体的选择要代价小、功效大。现代教育媒体要与传统教育媒体有机结合,两者应互相配合,共同发展,选择媒体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而定,有些要讲解演示,有些要操练演习等。

笔者认为,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领域应加大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力度,媒体的应用要注意发挥其实效,一是要求教学媒体精选;二是要求教学方法优化。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无定法、教必有法、教需精法的原则,应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依据,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及媒体的设计原则。媒体教材应具有交互性,让学生参与操作,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注意现代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两者兼容并蓄,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改学、张筱兰、郭绍青,《现代教育技术》[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

2.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1998

4.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1998.12

5.张一春,《虚拟实景》[j],《外语电化教学》,1996.4

6.周旭、江福西,《建立多媒体教学网络信息库》[j],《中国电化教育》

现代体育的功能篇5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概念边界

 (一)职业教育体系

 “体系”包含三层意思:第一,体系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第二,这些要素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第三,体系不是要素的机械叠加,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职业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界定。狭义上,它对应的是英文中的“vocationaleducation(简称Ve)”,仅指以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传授某种技能性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等的教育。广义上,它对应的是英文中的“technicaland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简称tVet)”,它是对各级各类培养技术员和技术工人等应用人才的教育及培训的总称。广义的职业教育概念基于“大职业教育观”。它既是当前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又有利于学界更加开放、深入地研究职业教育体系问题。因此在研究中宜采用职业教育的广义界定。

采用属加种差定义法,可将“职业教育体系”定义为:由各级各类培养技术技能应用人才的教育及培训组成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整体。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首先,“现代”是一个用来表示时间状态的概念。在泛指意义上,“现代”被用来当作目前、现在、今天的代名词,指人们正在经历的任何一个当前的时间阶段。在特指意义上,“现代“”指的是人类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某个特定时期,与“古代(或传统)”相对应。但在不同的社会研究领域,特指意义的“现代”所指代的具体时间往往是不同的[1]。

在特指意义上,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与“古代(传统)”的划分时域,是本研究的着眼点。纵观世界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工业革命以前:古代及行会学徒制的兴衰;②工业革命至20世纪中叶:学校职业教育的形成与普及;③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双元制的兴起、以立法方式确定职业教育体系;④20世纪末至今:全球化、知识经济、终身教育思潮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过去有关职业教育史的研究中,“现代”职业教育往往指代的是工业革命以后以学校本位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c-3]。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更应关注21世纪以后职业教育的新环境和新发展。

同时,“现代”又是一个超越了时间状态的概念。它除了指涉时间上的“当前”、“现在”等状况之外,还蕴涵着当前、现在的事物或状况“比古代(或传统时期)更新、更好、更进步、更优越,’的意思[1]。换言之,并不是所有发生在“现在”的,都是“现代”的。因此,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现代”一词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时间概念。“现代”应代表一种特殊的“类,包含着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与以往职业教育体系在本质上的特殊差异,即“现代性”。而这种本质差异,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抽象性及具象性特征。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态描述维度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对它的研究既要从静态视角关注其内部要素组成,又要从动态视角关注其体系内外部的联系机制。从内部组成与联系来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以按不同划分标准解构为多个子系统系列,子系统之间存在多向的互动联系;从外部联系来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是教育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就业体系联系极为密切,还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外部社会环境有着互动关系,表现出鲜明的跨界特征。

(一)内部组成及联系

 

 1.按教育层次分。从教育层次看,职业教育体系通常由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的职业教育组成。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经历了由初等职业教育向中等职业教育再向高等职业教育转移的过程。除了重心和比例问题外,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也是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层次结构的重要议题。当前,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类衔接方式:一种是基于机构的,如曰本和我国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另一种是基于学分和资格的,如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

2.按教育阶段分。从教育阶段看,职业教育体系通常由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组成。职业启蒙教育主要是在普通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任务是激发学生对职业世界的兴趣,并初步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职业准备教育是为初次就2.业者提供的全方位职业素养教育。职业继续教育则是为已就业者胜任新的工作要求而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这三者往往需要一体化的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学习,最有效率地为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支持。

3.按办学主体分。从办学主体看,职业教育体系主要由公办和民办两类组成。公办职业教育的投入主体是政府,而民办职业教育的投入主体则是包括企业、非营利机构在内的各种非政府组织。但需要注意的是,“办学主体”并不等同于“投资主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也经常存在“公助民办”、“教育培训券”等投资主体是政府而办学主体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形态。

4.按办学形式分。从办学形式看,学校本位、企业本位、双元制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三种基本范式。此外,按办学形式还可以将职业教育分为全日制的和非全曰制的两种。这两种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联系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它既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有关,又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有关。

5.按规范程度分。从规范程度看,职业教育体系由正规职业教育和非正规职业教育组成。正规职业教育往往是学历性的,而非正规职业教育往往是非学历性的。如何管理好两类职业教育,并处理好其关系,亦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6.按投入要素分。职业教育体系的投入要素包括课程、师资、经费、资格证书、行政管理等。这些要素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并最终使得职业教育体系产出一定数量、规格的社会劳动者,并关系到与雇主需求的契合程度。这些要素与职业教育体系外部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因此,这一视角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中极为重要。

 (二)与外部环境的联系

 

 1.与教育体系的联系。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是教育体系的两大子系统。职业教育体系与教育体系的关系,主要就是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的关系。普通教育体系按层次分为普通初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通常,普通初等教育体系在前端与职业教育体系相联,而在中等及高等教育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的关系在各国(地区)则有不同的表现,其中以两种类型最为典型:一是双轨制,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是分离的,互不交叉,自成体系,如德国、我国台湾地区;二是单轨制,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是合为一体的,相互交叉融合,如美国、英国。普职交叉融合的方式又有不同,美国是基于课程体系的单轨系统,英国是基于资格与学分框架的单轨系统。

2.与就业体系的联系。除了与普通教育体系的联系外,职业教育体系与就业体系的联系最为紧密。职业教育体系的终端正是与就业体系相联接的。就业体系的人才需要数量与结构,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规格。而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数量与结构,也会直接影响就业体系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职业教育体系与就业体系联系的方式以及紧密程度,还受一些制度安排的影响,如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等。

3.与经济环境的联系。职业教育体系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上述就业体系间接实现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就业体系的规模及结构,从而决定职业教育体系的规模、层次等;职业教育体系输出的社会劳动者,进入就业体系从事生产劳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然,经济环境有时也会直接影响职业教育体系,如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许多职业学校都是企业举办,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学校分离,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也经历了较大的嬗变。

4.与政治环境的联系。政治环境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方面。如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实行的是地方分权制的行政管理体系,职业教育以州为主体,各州承担具体责任;而法国是中央集权制的代表,主要职责由中央承担,学区和省分级执行。此外,职业教育经费拔给的数额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政府的行政行为。

5.与文化环境的联系。文化环境往往以一种既深刻又无形的方式,影响着一国或一个地区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如在德国的文化环境中,社会崇尚科学技术,尊重技术人才,重视职业教育,对双元制普遍接受,这种文化背景经常被认为是其他国家难以效仿德国双元制的重要因素w]。而盎格鲁撒克逊社会(如英国、澳大利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可度普遍不高,通过国家资格框架,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往往就成为这些国家的选择。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功能分析维度

 除了形态描述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还应该关注与“结构”相对应的“功能”分析。在这一维度上,结构功能论是主要的方法论基础。一方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各个结构均有其对应的功能;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各组成部分整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发挥着整体性的功能。在功能种类上,职业教育体系亦有外部功能和内部功能、正功能与反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之分。以功能的视角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研究,是为了最终反观结构的合理性。以下三个维度对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功能是非常有益的。

(一)外部适应性外部适应性

 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当积极满足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系统的发展需求。在经济方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适应性主要表现为通过开发人力资本,输出合格人才,保持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间的平衡。在政治方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适应性主要表现为通过提供高质量就业机会和顺畅的社会向上流动通道,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公正。在文化方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适应性主要表现为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

(二)内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

 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当积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了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针对其特有的人生价值诉求和实现路径,与普通教育体系相融通,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选择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提供充分适合的学习和发展空间,使受教育者激发个性兴趣,发挥技术技能天赋,完善健全人格并养成综合素质,达到社会应有地位[5]。

(三)内在协调性

 内在协调性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应当组织完备、结构适当,并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如果说,外部适应性和内部适应性的维度,更关注的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外和对内的“功能面向”的话,内在协调性则关注的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功能效率”。只有通过合理的内部设计,削减和消除系统结构的内部冲突和矛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出它对内对外的各个正向功能。

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探究维度

 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外部制度环境,甚至有时候,职业教育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安排。因此,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深入制度理论研究。在各种制度理论中,制度变迁理论为我们探寻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解释。制度变迁理论基于新古典的供求分析方法,在制度供需的“均衡一非均衡一均衡”中分析制度变迁。推动制度变迁的力量包括两方面:“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其中第一行动集团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两个集团在博弈中实现了制度变迁[6]。制度变迁的方式可以分为渐进式变迁与激进式变迁,或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或需求主导型变迁与供给主导型变迁[7]。总之,一个体系的变迁是“路径依赖”与“路径创新”交织、“自然演进”与“理性构建”并行的复杂过程。同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既包含了利益相关者的设计、博弈和妥协,又受到自身发展规律与发展惯性的制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既具有设计性,又具有内生性。这两个视角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探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过程与原因。

(一)设计性

 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具有设计性,即它总是与人为的制度设计有关。回顾各国职业教育历史,正式的制度安排(尤其是法案)是一国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坚实基础。如德国1969年的《职业教育法》确定了双元制作为德国职业教育体系重要组成的法律地位。英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正是由于政府大力推进职业资格制度的改革,才形成了以资格框架为基础的、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设计,它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的影响是第一位的。

(二)内生性

 1.某一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某个相关利益方的制度设计,而是各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结果。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方众多,主要包括政府、学校、学生(及家长)、行业/企业等。虽然政府往往担任着制度变迁中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力量亦不可忽视。如德国联邦政府曾多次计划在德国企业界推出“培训税”,均以雇主联盟的反对而告吹[4]。另外,即便在职业教育的行政体系内,亦存在不同的利益团体。以我国为例,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职业教育体系既存在国家框架,也存在区域框架,二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互动关系。

现代体育的功能篇6

关键词:体育器材;多功能;开发

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出以来,体育课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灵活。健康第一成了体育教学的新理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体育教学是当今学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也成了衡量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近期正在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丰富农村完小体育课堂,注重现有体育器材的多功能开发,进行完小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得农村完小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明显提升。下面笔者就从现有体育器材的多功能开发这方面谈谈,我们是如何进行校本体育资源开发的探索和实践的。

我们学校的体育教研组,结合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提出了“体育器材的一材多用”专题研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尽可能让农村完小学生接受更多更好的体育教学。同时对体育场地的多功能作用也进行了综合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1.体操垫的多功能开发

小体操垫作为常见的体育器材,不仅能用来练习滚翻、头手倒立等体操技巧,同时如果我们能合理利用还能开发出其他功能。

a.基本。利用小体操垫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安全,减少体育运动时带来的疼痛,如仰卧起坐、两头起、匍匐等练习。B.下肢力量练习。如果我们把体操垫按照不同的方法放置在运动场地内,我们就可以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C.灵敏素质类练习。我们也可以利用小体操垫培养学生灵活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比如我们把抢凳子的游戏进行修改,把凳子换成小体操垫,我们在体育课上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灵敏素质。D.合作团结练习。我们可以设计这么一个游戏让1小组学生一起站在体操垫上脚不准着地,看看哪一个小组能挑战成功,这个游戏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练习。e.跑的辅助类练习。我们可以利用小垫子进行曲线跑、跨步跑等跑的辅助类练习。

2.跳绳的多功能开发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而绳子这种体育器材无论哪个学校都有,但绳子不仅仅可以用来跳我们还可以开发绳子的其他体育功能。a.“以绳代杆”。跳绳,不单是用于跳,教师应注重创新,发挥跳绳的其他作用,如:“以绳代杆”。在进行跳高教学时可将长绳两端绑上一定重量的物体,横挂在跳高架上,以代替横杆,这样的“绳杆”既直又安全,又易于携带,更主要的是可以减轻初学者在练习时,因害怕“横杆”而引起的心理负担。B.“以绳代线”。体育课的教学经常需要画线,有时可以变“以绳代线”。因为绳子既可拉直,又可弯曲,易于调整,方便省钱。如安置在地上的直绳可作为简易的起跑线、起跳线、终点线;另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课堂练习和游戏的需要,将短绳在地上摆成或大或小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几何图形。实践证明,教学时有时适当采用“以绳代线”的方法,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C.“以绳开展游戏”。采用跳绳进行游戏,既可免除难于找器材,又可使学生更有兴趣,这在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以及活动场所的特征,安排相应的游戏项目。D.“以绳代球”。在进行投掷教学时,教师可教学生将绳子绕成“球”状或折叠绕成“棒”形或“锤”形,以作为轻物代替垒球、手榴弹、实心球等投掷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肩上屈肘和转体挥臂以及原地推抛等投掷方法。此外,还可用“绳球”进行一些球类的基本功练习。除了上述将绳子代替体操棒和投掷棒外,还可作为接力棒。采用这种代用法,既安全方便,又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基本动作,对于场地小、器材少的学校尤为适用。e.“以绳做操”。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在徒手操的基础上,根据绳子的特点编排绳操,在缺少体操棒的学校,可用绳操代替棍棒操,使用时可先将其对折再对折,然后两手握绳做操。手中有物,兴趣较高,绳操不仅具有同徒手操同样的价值,而且对矫正身体姿势有较好的帮助,在培养灵敏度、准确性和平衡能力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体育器材的多功能开发和使用还有很多,这里笔者就不再一一列举,到现在为止我们共发现小体操垫有24种、绳子46种、小沙包18种、球类36种不同的使用方法。其实只要我们做体育教学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体育器材的用途还是十分丰富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1.

[2]刘中元.体育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现代体育的功能篇7

二、体育功能研究概述

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体育界就体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其中体育功能也是探讨的内容之一,之后陆陆续续有学者就体育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但是在当前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没有形成共识。归纳起来大体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本质功能的一元论。强调体育的本质功能就是“增强体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体质派”的观点。

(2)体育功能的“铁饼论”。这种观点把铁饼的中心部叫做体育的本质功能,中部叫做体育的外延功能,边缘是扩展功能。

(3)本质功能的多元论。这种观点认为体育有本质和非本质功能,而其本质功能是多元的。

(4)多元并列说。认为体育的功能是多元的。

(5)功能对象二元说。认为体育具有个体的功能和社会(群体)的功能。

(6)功能系统说。即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把体育功能分为三个层次:微观层次功能(针对个体)、中观层次功能(针对集体、团体)和宏观层次功能9针对国家、社会)。

由上述归纳可见,“体育是多功能而不是单一功能”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大家认为体育的功能具体包括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功能、科技功能、军事功能等等。尽管人们对体育功能的上述认识似乎还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仔细分析主要差别和分歧实际上源于划分依据。根据“是否区分体育的本质功能与非本质功能”,上述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可以两大类,第一类区分本质功能与非本质功能,包括前三种观点;第二类不区分本质功能与非本质功能,涵盖后三种观点。在第一类中,根据本质功能是否唯一又可分为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在第二类中,“多元并列说”是简单罗列体育的各种功能,后两种则根据体育作用对象进行划分。我们认为,研究体育功能必须从体育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结合体育的本质和结构来窥视、概括,才能对体育功能有比较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三、体育功能是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的统一

体育是一个独立且开放的系统,它与自然、社会有着天然的、必然的联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体育系统由人、活动、观念、物质、资金等要素相互作用而成,从主要结构来说,体育包括两个最基本的部分:其一为体育的方式、方法、手段;其二是利用这些方式、方法、手段实现社会的需要。体育的结构使体育具有“自然质”和“社会质”,自然质表现在体育改变人的体质这种自然属性上,而社会质则体现在体育满足社会需要方面。体育的本质正是由其自然质和社会质相互结合、联系、交互作用来决定的。体育的结构和本质决定了体育功能,体育的自然质决定了体育具有生态功能,体育的社会质决定了体育的社会功能。而体育功能的实现则表现为体育效益,体育效益是体育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体。为了使功能与效益相对应,我们将体育的社会质所决定的体育社会功能进一步划分为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所以根据体育的结构和本质,我们将体育功能划分为体育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

(一)体育的生态功能

由体育活动的生态生成本性所决定,主要通过节律感应影响人类生存方式和生命质量的体育活动,其功能也理应是生态性的。体育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创生、护生和优生三个方面(马玉华,2003)。

1)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体育的“创生功能”表现在体育促进了自然向人的生成,并在这一生成过程中将继续发挥作用。对于自然向人生成的运动来说,体育既在第一次伟大飞跃即“人从自然中生成”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也是第二次伟大飞跃即“社会化的人”得以生成的动力之一。体育的最终意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肉体与精神和谐发展的人。总之,促使人由自然生物生命转化为社会意义生命,由低层次生命转化为高层次的意义生命,逐步促使个体个性化和社会化,形成健康的生命个性,这是体育的首要生态功能。

2)体育的护生功能。体育因其身体运动的特性,决定了体育具有护生功能,具体体现在:体育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提高身体的机能,增强人的体能和技能;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防御和治疗疾病,修复人体能力;满足情感宣泄、释放压力的欲望,获得能力释放的、解放感;调节人的心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节律失调会引发人的生态危机,从而导致生命危机。而体育活动可以通过自身的节律感应对情感进行调节,保护人类的生命状态。体育作为人体和自然界的中介,用节律的形式进行调节,修复生命本质。体育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病”的一剂良药,是保护生命的最积极、最有效、最健康、最经济的形式之一。

3)体育的优生生态功能是指体育通过人类自身的行为,改变自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使主体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体育一方面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塑造健壮、健美的身体,使人朝气蓬勃,生命力旺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人的精神力量,人们在体育中感受生命的力量和追求生命价值、意义。体育作为人类积极维护健康的活动,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理想的追求,是人类身体和精神的乐园,它所弘扬和表达的,是生而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健康、强壮、快乐、豁达、平等、自由、善良、竞争和爱。新世纪体育的追求目标是健康和娱乐,健康表示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要求;娱乐是满足人们心理欲望和精神需求的重要渠道,使我们的身心达到平衡。追求、塑造、体现完美的生命是体育的终极目标。

(二)体育的社会功能

体育的社会功能是体育在社会环境中与社会系统的其它子系统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外部规定性。所以体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多方面,如教育、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但是体育不可能与社会所以其它子系统均发生相互作用,体育不可能具有任意多的功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外部规定性会出现或消失、强化或弱化。体育的社会功能具有动态性,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表现出的社会功能体系有所不同或同一功能显弱程度也有所区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育的社会功能是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

1、教育功能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功能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体育文化水平、健康水平,竞争观念培育和进取精神训练等方面。体育作为一种将体质、意志和精神的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手段,已成为提高全民族现代人素质的催化剂。体育的教育功能不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早已扩展为对于各阶层、各行业以致整个社会的教育。

2、政治功能

在特殊时期,体育要么由于“远离政治”而显示出强大的政治功能,要么成为一种政治工具。在和平时期体育的政治功能趋向于平和、朴实,具体体现在:强化民族形象,提高国家威信;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国人士气,凝聚人心,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提高党和国家的凝聚力,促进国内的政治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此外体育还可以促进国际交流,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文化功能

体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体育体育是文化传播、传递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文化方面的变动对体育会产生特别重大的影响。体育在培养有文化的健康的人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1)体育保存、传递和传播文化的功能。北京申奥成功和举办奥运会也将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西方全面、正确地了解中国,克服偏见。

(2)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的功能。中国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体育文化,而西方国家也正在不断地吸收融合东方体育文化的精粹部分,如近年来的“武术热”。

(3)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如“竞争”的概念取代了信奉“中庸之道”、“甘求安稳”的处世哲学,提升了人们的开拓进取的精神。

4、科技功能

体育的科技功能是新时期体育与过去体育相比较最明显的差别。“体育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橱窗”既表明了科技对体育发展的重大影响,也体现出体育实践是检验科学技术成果的标准。体育运动对科学技术的检验不仅表现在生物科学领域,还表现在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域。对体育运动中的运动技术的研究不仅具有社会文化价值,而且具有自然科学价值,如对智能研究、对机器人的研究、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均要大量地运用到运动技术的研究成果。8当前人类对于自身的研究尚处于一个非常肤浅的阶段,由体质、健康、寿命出发,由运动竞争刺激起来的体育科学研究,动员人们从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建立一个新的模式,全面、系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存在、进化和发展。由于体育科学是以运动中的人体作为研究对象之一,这给科学技术研究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和难度,如揭开人体科学的奥妙、气功、特异功能、运动极限等。因此体育的科技功能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期待的。

此外,体育还具有军事功能、审美功能、交流功能等多种社会功能。

(三)体育的经济功能

当前社会对体育需求不断增长,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竞赛等所带来的经济价值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体育的经济功能从原有的隐藏状态中凸现出来,逐步发展成为体育的显功能而开始受到各国的关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非常注意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追求体育的经济效益,甚至于把竞技体育作为谋取利润的工具。在我国,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推进,体育的经济功能日益拓展和深入,有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现代体育的功能篇8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多媒体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强大的优势和重要的地位。教育对多媒体技术最为敏感,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信息时代信息量猛增,迫切需要集图象、文字、动画、声音、和视频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上海理工大学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年来不断加大投资,建设了适应各种学科教学的多功能与多媒体教室,为学校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逐步走向教育市场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发挥教育技术设施的最大效用,开拓创新已刻不容缓,对已建成的教育技术设施怎样使其达到原设计方案预期的使用目标,如何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大量的资金投人获得相应的产出,这如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如何产业化一样,是摆在教育技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严肃的课题。

一、多功能教室的建设现状与应用情况

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文字书籍、直观教具、音像教材和现代教育技术四个阶段,而现代教育技术在继幻灯机、膜片投影机、录像电视之后,其多媒体组合教学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与重视。上海理工大学现有各种规模多功能教室22间,其组合基本为: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台、vci)或dvd、录像机、投影机(幕布)或电视机、功放、音箱、话筒等主要设备。对这套系统中的主要设备进行如下功能控制:

这种功能控制,教师在授课时可根据需要,通过简单的设备操作,方便的选择多媒体计算机、vcd或dvd、录像机和视频展台输出动态信息到多媒体投影机,并立刻显示在大投影幕布上。如果充分利用这些设备,那么对于传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呆板教学模式来讲,一利用动画、图象、声像资料等形式讲授定性的知识点或技术操作有利于加强学生理解和掌握,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事先准备好的电子讲义或纸张讲义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视频展台来演示,减少了板书时间,使教师讲课思路流畅,授课信息量加大。

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现状与应用情况

与多功能教室相比,这里所指的多媒体教室基本包括了多功能教室的功能。与其不同的是,突出了对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在充分利用上述设备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的局域网实现更灵活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室增设了服务器和基本一人一机的学生机,将教师机和学生机在组成局域网的基础上,用一套网络教学系统联系起来。网络教学系统可以实现教师机向全体同学或部分学生操作演示、个别学生向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操作演示、学生分组操作与演示、教师机对学生机的监视与控制以及网上影院、在线控制等,还可以利用成熟的cai课件进行授课与学生自学。

目前,上海理工大学已在外语教学中初步实现了部分学生的教学改革尝试。众所周知,外语教学在高等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的外语教师又是师资队伍中流动较大的一部分,外语教师严重短缺,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适当的缓解一些矛盾,而且对于外语这门学科,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学习语言需要环境,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将具有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功能,能为语言教学创造一个更富表现力、真实感更强的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记忆力,使学习效率倍增。上海理工大学的具体做法是:将一部分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课堂教师授课每周减少2学时,这2学时由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里学习,主要为辅助课堂教学的预习与复习。外语教学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相配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前学习单词、单词及课文的注解与背景材料,听诵课文,上课后再做每课配套的听力、语法、阅读等练习,还可以学习一些外国的风土人情片断,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同学们对此积极性很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种教学改革,不仅对外语,其它学科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推广,随着校园网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可以利用的设备和信息资源,将会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环境。

三、异地实时教育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将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终生化、国际化的新型教育形式和必然途径。多媒体计算机远程教育有基于internet网的网络教学,教师与学生利用ln-ternet网和校园网等网络资源,实现在时间与空间上独立的学习环境。多媒体计算机远程教育还有基于电信网方式,在技术上,利用电信网的高数据量传输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用网络通信将异地教室联系起来,实现异地实时教学。

上海理工大学已实现了军工路校区和复兴路校区的远程异地实时教学系统的建设。在原有多功能教室基础上几,增设摄像机、视频捕捉卡等设备,参考视频会议系统的模型,通过视频捕捉卡,获得现场教学实况的视、音频数据,用多媒体计算机将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另一端用多媒体计算机接收实时教学,再安装上视频头,用于摄取学生图象,便于教师观察学生听课情况,双方通过电视机械没影机幕布观看,话筒、音箱用于收集、播放声音。这样,实现了跨校区实时授课,能充分展现优秀教师良好的授课效果。

四、多功能与多媒体教室的管理

现代体育的功能篇9

关键词 专题片 校园建设 校园文化 功能作用 意义探究

学校环境与校园文化的建设规划工作,历来是学校工作的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和谐校园的创建理念,促进了各级学校校园建设工作的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校园专题片电视媒介作为校园文化信息传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持续提升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阐述校园专题片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专题片媒介在当代学校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从加强领导、改革管理体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等方面针对如何进一步深化校园专题片电视媒介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发展性对策。

1 专题片的内涵分类:

专题片是借助有关信息传播技术手段或介质,针对某些相关事物、事件或者某种科学等主题进行解释、说明或阐述的影视媒介。专题片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再现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给予集中、深入报道的纪实性影片。它是介乎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一种电视文化形态,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既具备新闻的真实性,又体现了影视艺术的审美性特点。

电视专题片的分类,从艺术表现风格上分为纪实性专题片、写意性专题片以及综合性专题片;从内容形式上可分为城市形象专题片、企业形象专题片和产品形象专题片以及个人性专题片等;从文化题材上又可以分为新闻性专题片、纪实性专题片、科普性专题片与广告性专题片等。影视专题片是一种直接、主动、精确、有效的城市、企业、个人、产品形象的宣传推广方法。

2 校园专题片的特点:

校园专题片是指运用纪实性表现手法,针对学校相关主体性题材,进行的艺术专题性报道。相对于其他影视介质,它具有以下特征:

2.1宣传性、教育性:

校园专题片具备了影视传媒介质的信息囊括性能,同时又具有影视媒体的迅速传播功能,因此,相对于学校学生和广大社会群体来说,校园专题片具有明显的宣传、教育特点,

2.2真实性、参考性:

校园专题片可以作为学校档案的载体进行必要的长期性保存。校园专题片一般包含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历程、长远规划、以及相关主题的真实专题报道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2.3针对性、受众性:

相对而言,校园专题片具有其他行业影视媒介形式所具有的针对性强,受众集中的特征,在相关主题的报道表现过程中,能够针对广大学生或社会群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

2.4服务性、便捷性:

校园专题片的制作目的,是针对学校相关主题进行具体介绍、解释和阐述,以便于方便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它具有比较突出的便捷特征。

2.5艺术性、审美性:

基于学校发展的有关宣传、教育需要,校园专题片在制作过程中,根据受众的心理特点,针对某些主题,常常采用许多艺术性表现手法来进行美化包装,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和艺术性。

3 专题片对校园建设的功能作用:

随着现代媒体信息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形势下,专题片以其特有的传媒介质特点,在校园形象宣传,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思想教育,学校环境的构建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和重要作用:

3.1校园专题片的舆论引导功能:

作为学校的自身发展而言,校园专题片的传播具有针对性强,受众集中,非商业化运作的特征。校园电视媒体覆盖面广,传播信息快,视听兼备,生动形象,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媒体功能多样化的当代信息社会,通过及时跟踪报道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利于学生和社会外界对学校相关舆论信息的了解和及时反馈,对于学生和社会受众产生正确的舆论导向。

3.2校园专题片的形象宣传功能

现代教育理论形势下,校园建设过程中,通过运用纪实性表现手段,针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成长历程,发展规划,进行细致性的报道,通过电视传播媒介对外界广大社会受众或者校内全体师生进行开放性信息传播,有利于帮助社会上对学校的关注,对于学校良好形象的树立与宣传,起着极大地推动和泛化作用。

3.3校园专题片的德育渗透功能

校园专题片可以通过专访、座谈、辩论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形象化地向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他们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从心理上明辨是非和善恶美丑行为的甄别,同时,还可以借助相关主题,针对学生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安全意识进行综合性的开发教育,自觉追求高品位、高格调的生活方式。

3.4校园专题片的教学载体功能

现代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形式,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新课改形势下,校园专题片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以其真实的报道,以及丰富的感官语言,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教育载体。通过相关专题片的播放,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生动高效的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和谐课堂文卫的构建。

3.5校园专题片的文化传播功能

校园专题片自身具有的艺术审美、宣传教育特征,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相当重要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特色文化的展现阵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代表着学校的文化内涵。学校专题片,借助艺术表现手法,从校园文化的内容,形式,结构风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体现学校的精神风貌,有利于校园和谐文明环境的构建。

3.6校园专题片的信息沟通功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化特征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时代需求,在全球信息化环境的影响下,校园建设过程中,校园专题片针对学校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信息交流,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利于沟通各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相关信息交流互动,有利于学校发展经验的相互借鉴。

4 专题片对校园建设的意义

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更新与应用,校园专题片作为现代影视媒介的表现形式,在现代教育多元化理念的改革形势下,成为现代学校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校园专题片的宣传教育、

舆论导向、信息沟通、以及教学载体功能的综合运用,有利于现代校园文化与环境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现代教育资源体系的整合与创新,有利于现代化学校的整体性构建。

5 专题片对校园建设的发展性促进措施

5.1坚持校园专题片的导向宗旨,树立校园形象建设

新形势下,结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校园专题片的舆论导向功能,坚持学校自身形象建设,打造校园特色教育,要继续加大对校园专题片的开发力度,为校园多媒体信息教学发展提供资源保障。要特别重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努力创建文明和谐、健康繁荣的开放性现代化学校形象。

5.2明确校园专题片的功能作用,推动校园基础建设

信息技术和影视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学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校园专题片的多元化功能,从一定角度上说,促成了学校基础硬件设施的配置建设,对于完善学校建设,建构科学合理的校园发展规划,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新形势下,要立足于校园专题片的综合功能,优化资金渠道,增大校园多媒体电化教育设备,扩大校园信息媒体的建设。

5.3借助校园专题片的信息沟通,优化人才资源建设

学校专题片传媒的应用要求必须拥有大量的创作型和技能型专业人才,校园专题片作品创作的策划、生产、制作、播出、推广等各个环节对人才类型的多元化、专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形势下,要通过校园专题片的桥梁纽带作用,汇集吸纳各种有利于学校建设的专业性人才。构建复合化、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教育体系,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

5.4深化校园专题片的载体功能,促进教学体系建设

通过运用和借助校园专题片为教学载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主动参与,开阔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归纳表述能力、交往应变能力;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和通过艺术表现能力。这些方面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也拓展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学校教学体系建设。

5.5发掘校园专题片的融合功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专题片作为校园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校园建设的前提。借鉴社会媒体运转的成功经验,融合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发挥校园专题片的文化涵盖综合功能,采用多种形式,借助校园专题片的宣传和引导功能,强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5.6借鉴校园专题片的艺术效果,促进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专题片的设计制作,往往要经过很多专业人员针对相关主题,结合广大受众的视觉听觉等需求特点,进行艺术美化、加工处理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性和艺术性效果的影视作品,具有很大的艺术欣赏性特征。通过校园专题片的制作,推动了学校校园环境的美化,促进了校园人文环境的构建。

现代体育的功能篇10

一、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系统方法

系统论是一种考察事物发生、发展的科学方法。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有机体,事物内部要素的结构方式决定着其发展水平和整体功能,主张从事物的诸要素以及诸要素的整体联系中探寻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系统论对于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内涵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既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也由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渐进发展与飞跃发展、层次发展与协调发展的统一,既包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又包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超越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既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现状为现实基础,也以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承接,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创新;既内涵着其内部诸要素的发展,也带动着其整体结构、形态特征和功能的发展。只有以人类历史发展的时空为坐标,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为轴心,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发展,我们才能获得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发展

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首先是其内部诸要素的发展。具体来说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内容、载体等要素的发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政治一体化的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总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或代表一定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成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成分较为单一,他们主要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和个体。而随着市场经济和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政治一体化的格局逐渐被打破,我国社会开始出现了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社会阶层,它们都有进行政治表达、政治参与的政治意愿。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许多社会成员开始从行政组织里游离出来,出现了“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身份转变。所有制、分配方式、就业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社会的阶层分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等,必然导致人们思想政治诉求的自主性、选择性增强,人们接受思想政治影响的渠道朝着多样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这就相应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多样化和社会化,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要了。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必然会出现多样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许多非政府组织(如民间协会等)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如村委会、社区委员会)等将会成为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新兴主体。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尚未成为一定社会政治集团的自觉政治实践之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身份认同是模糊和不明确的,还没有出现职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随着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学科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逐渐开始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众多拥有现代科学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样化发展和专业化发展,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规模得到扩展,而且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主思考、自我选择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这就使得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得到了增强。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形势下,人们享受着越来越多的民利和自由,改革开放也进一步解放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被动地接受某一套思想理论体系的说教,而是要在多种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之间进行思考和选择。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思想发展所要达到的目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又容易在纷繁复杂、变动不居、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中迷失方向,这就使得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空前地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不仅催生了许多反映时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特别是推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也使得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系得以滋生和蔓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庸俗的、落后的甚至腐朽的社会思潮对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着不良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矛盾和争夺呈现出日益激烈的形势。认真研究和把握新时期广大社会成员思想政治品德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导地位,重塑广大社会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其思想鉴别和选择的能力,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展的重要历史课题。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呈现出生活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政治主导一切、政治冲击一切时代的结束,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时代。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对一种理想主义的道德观的灌输,这种“圣贤道德”又具有浓厚的政治化倾向,同社会大众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产生了严重脱离,因此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遭到严厉的批判和抨击。而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又由于受到错误的思想路线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泛政治化倾向,产生了不良的社会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治生活日益进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社会主要矛盾开始从政治领域转变到经济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也主要定位为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也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突出政治向注重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有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必须体现鲜明的党性和政治性。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我们既不能走突出政治的老路,也不能走向淡化政治甚至不讲政治的极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发展既要实现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结合,走群众路线,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在两者之间寻求契合点和共鸣点。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趋势。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中最为直接和明显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最为活跃和显著的要素,也是当前学术界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创新性特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运而生。比如,各种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网络载体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新载体。它们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更加生动,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快捷和更加有效。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又呈现出综合化发展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要创新,但并不是单兵突进式的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挥多种载体的协同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创新中的综合。网络载体建设的确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也存在其难以克服的弱点,比如缺乏主客体之间真实而直接的思想和情感互动,而这恰好可以通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弥补。因此,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出现多维、多向、多作用点的网状发展的情况下,只有综合运用各种传统的和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整合各种载体资源,发挥合力,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仅包括内部诸要素的发展,而且还包括诸要素之间的结构方式的变化和发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从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反馈回路的缺乏和思想政治教育同环境之间的适应不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通常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灌输与被灌输、控制与被控制的主体中心模式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这一结构模式中完全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其思想观念、情感意愿等接受心理几乎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完全忽略了,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也不能从客体身上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没有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到主体的反馈回路,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呈现出一种单向式的、封闭运行的状态。另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到具体历史条件和技术条件(单一而又低效的信息传递方式)的限制,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其信息获取的方式和信息传递的方式都带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一旦置身于现代开放的社会生态环境下,就会产生适应不良的现象。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蛇口风波”的出现就是这种适应不良现象的典型表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人的权利意识和素质的提高,改变了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客体的主体性开始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主获取和消化信息的能力逐渐增强,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信息占有上的垄断地位。这些都迫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善于从客体身上学习,主动地适应开放的环境,加强自身对信息环境的即时监测、吸纳和引导,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必然会彻底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闭式结构,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之间的开放互动的新的结构方式。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从金字塔模式向网状模式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形态上呈现出一种特定的金字塔结构,即占社会极少数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而占社会绝大多数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则居于金字塔的基座。前者享有绝对的话语霸权,后者则只有被动接受的义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则从金字塔的顶端向基座辐射。这种金字塔结构的形成是由专制制度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的政治关系决定的,是社会的政治关系结构在思想关系结构上的表现。而随着专制制度的解体、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在政治关系上处于完全对等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朝着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他们必须首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双向互动关系。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都要首先接受客体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教育,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都可以成为对教育者和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来回传递。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就形成和扩展出一张无形的“关系网”,每个社会成员都可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网络中的一个纽结。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和结构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必然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