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教育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2:55

高质量教育的意义篇1

【关键词】 质量管理急性白血病

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方法简单,以单纯的灌输方式为主,内容笼统,使大部分病人获得的知识不具体,而且病人容易遗忘,使健康教育的效果事倍功半。为提高护理质量,我科开展了提高急性白血病健康教育质量的质量管理(qc)活动。经过近1年的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选择恰当人员组成qc小组

   

qc小组成员由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丰富临床经验的8名护理骨干组成,其中本科学历护士2人,专科学历5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小组成立后对成员进行qc小组知识培训,小组活动遵循pdca循环,每月召开会议2~3次。

2 qc活动内容

2.1 选题

   

针对住院急性白血病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化疗反应严重等现状,我们确定以“提高急性白血病病人健康教育质量,降低疾病并发症”为活动课题,开展一系列工作。

2.2 现状调查

   

对2007年9月—2007年12月入住我科的30名急性白血病病人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急性白血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情况等。结果显示,病人及家属对急性白血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为52%,而对疾病健康知识的需求率为95%。经过对现状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病人急性白血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低的主要原因为:①书面材料少且不规范;②时机把握不好,病人接受方式不同;③护士观念未转变,缺乏知识技能;④检查反馈不及时。

   

同时对30名病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96.6%,口腔鼻腔出血发生率50.0%,脑出血发生率3.0%,化疗性外渗率3.0%,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41.0%。

2.3 设定目标

   

将住院急性白血病病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由52%提高到90%,并有效降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起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缓病人生存期的作用。

2.4 对策

2.4.1 制定阶段性健康教育处方 

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健康教育要分阶段。我们将疾病阶段明朗化,根据病人对自己病情的了解程度分为:不知病情阶段、了解较少阶段、完全了解阶段;根据疾病治疗过程分为:化疗前、化疗期、化疗后;根据疾病治疗效果分为:未缓解、部分缓解、完全缓解、复发阶段。划分好阶段后,由组长分配组员制定相关阶段的健康教育处方,最后由组长逐一审核修改。处方内容主要包括:疾病各个阶段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化疗特点及副作用的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常用检查方法及正常值,常用药物特点及副作用,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饮食要求等。

2.4.2 把握健康教育时机 

责任护士对自己主管的病人病情要有充分的了解,迅速判断病人所处疾病阶段,了解病人白血病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选取处方发放,对文化程度低或对处方有疑问的病人要给予充分的解读,并注意健康教育效果跟踪。随着疾病的发展或转归发放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保证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获得最适合的知识。并且注重对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力争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对白血病病人的心理及遵医行为是有益的。

2.4.3 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 

采取以发放并解读健康教育处方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健康教育模式。包括专题讲座、交谈、健康咨询、专业性资料、康复病人现身说法、心理疏导等形式。针对疾病各阶段病人个体的具体情况因人施教。

2.4.4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病房护士健康教育综合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水平的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不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并由资深护士及护士长进行提问考核,迅速提高其急性白血病知识水平。并通过小组会议讨论,使大家认识到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健康信息的需求及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必须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才能满足病人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2.4.5 加强质控及效果评价 

由护士长(即小组组长)进行质控,定期检查护士宣教的落实情况、病人及陪护人员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小组会议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健康教育处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组组员培训。有好的经验大家可在会议上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护士不断学习急性白血病治疗护理新进展、新知识,并用于阶段性健康教育处方使其质量不断完善。确保每一位病人及家属第一时间掌握处方知识。并将qc活动的管理制度纳入科室质量管理体系,新入科护士及时培训及考核。

2.5 效果评价

   

2008年1—10月开展qc活动期间对89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88份(99%),其中1例因转科问卷未收回。对qc活动前后病人或家属急性白血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病人及家属对急性白血病知识的掌握率由活动前52%上升到95%。同时对89例病人住院期间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下降至82.0%,口腔鼻腔出血发生率28.0%,脑出血发生率0,化疗性外渗率0,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9.5%。

3 体会

   

通过qc小组活动,探索出阶段性健康教育处方的应用对提高急性白血病健康教育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①病人一次接受信息量较少易于掌握,避免了常规健康教育护士一次性将健康教育内容完全灌输给病人,而病人难以接受的弊端。②阶段性健康教育处方是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健康问题而制定的,具有针对性、及时性,通过护士的针对性解读,在共性教育内容方面充分考虑病人的个性问题,减少健康教育的盲目性,同时为了能够系统、全面地传授健康教育知识,护士必须自觉查找资料、看书、参加医生大查房及讨论等,从而丰富护士的理论知识,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③有利于出院后康复指导。急性白血病病人治疗时间长,阶段性教育处方为其提供各阶段知识,有利于促进康复。

高质量教育的意义篇2

关键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4-0006-05

在全力推进义务教育由均衡发展走向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以教育评估为杠杆,从更高的定位、更广的视域,找准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解决县域义务教育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优质均衡发展,是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行区谋划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抉择。2012年3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正式颁布了《江苏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对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内容要求。本文主要就江苏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主体架构及其核心要素等进行初步分析,以便为现时期江苏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一、江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抉择的现实意义

1.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推进“两个率先”的奠基工程

江苏正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新挑战,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上来。教育承担着为经济发展提供知识贡献、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是适应科学发展新要求、增创人力资源新优势、促进经济社会新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可以使薄弱学校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成为高素质的公民和创新型的人才,为江苏未来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从义务教育发展实际看,经过多年努力,江苏已于1996年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近几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推进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先后组织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三新一亮”、“六有”、“校校通”、区域教育现代化等建设工程,加快改造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义务教育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但从总体上看,江苏优质教育资源仍相对不足,义务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明显,这已成为制约江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教育强省建设的一大瓶颈。因此,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把义务教育发展的工作重心放在内涵建设上,着力抓好提高质量和均衡发展两个关键,加快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江苏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江苏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教育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全民教育行动纲领》指出,各国不仅要为“所有人提供教育”,还要为“所有人提供优质教育”。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有学上”之后,“上好学”的问题逐步凸显,出现了“择校热”等一系列现象,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教育公平问题更加突出。同时,江苏素有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对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通过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基础教育的需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民生幸福工程的重要基础。

二、江苏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主体架构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的内容重在对指标进行选择以及尽可能地予以量化处理。如何实现指标建构向度的科学性、针对性、前瞻性和实践性,进而使之获得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必须对现有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条件具有清醒的认识,即在厘清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县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准确定位基于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的梯度推进规划、目标、策略和方法。在借鉴系统模式并重点吸纳目标模式和问题模式等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可从以下四个主要维度进行架构:

一是教育机会均衡。教育机会和参与是衡量教育公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总体诉求和内在要求。为体现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公益性和普惠性,确保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公平,指标要素应包括:适龄儿童少年的按时入学率、完成率;残疾儿童少年和留守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的助学体系,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依法得到保障;划区招生、免试入学、均衡编班、控制择校等问题的明确规定等。

二是资源配置均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立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在资源配置维度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配置。要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办学条件的高位均衡。指标要素应包括办学规模的适度、标准班额的拟定、教育信息化建设及优质数字化资源平台共享水平等。二是人力资源配置。师资配备上,既要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起点学历及高一级学历的比例要求、优秀教师的总体数量,又要建立常态化的校长和优秀教师、专任教师的定期交流制度,更要重视教师使用中的校本化培养和分级分层培训体系的建立。

三是教育结果均衡。质量建设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但以什么样的标准或路径来衡量教育结果的均衡,却需予以审慎思辨,否则极易再度诱发“应试教育”的病象。为此,在指标要素设定上应以有利于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为目标,把握好这样三个层面:①从显性输出角度看,必须关注义务教育的质量基准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发展水平、体质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刚性比例要求。②从过程性评价要素角度看,必须关注素质教育过程中如新课程的规范实施、优质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德育和体艺教育的特色与创新等内容。③从隐性输出角度看,必须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建设的同时,关注学校文化对社区、社会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实时关注县域教育质量的校际间均衡,并通过县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机制确保教育结果均衡的可持续。

四是教育投入均衡和教育公共服务均衡。教育投入水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对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落实程度,也是衡量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尺。因此指标要素应包括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建立和落实、教育投入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等内容。义务教育发展实践证明,以教育经费保障为核心,以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为抓手,以城乡一体化格局为目标,以健全义务教育投入长效机制为主体,才能促进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江苏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的核心要素分析

一般而言,指标体系的架构和指标要素的设定,只是对指标体系基本面的关涉。但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否真正合域情、有特色、可测量、促成效,还取决于以下三者的关联度:一是核心指标与其在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的关联;二是核心指标与优质均衡发展着力点的关联;三是优质均衡发展着力点与当下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重点、难点的关联,即能否通过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有效解决义务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而这又将取决于县域政府能否切实履行其法定责任等因素。因此,在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建构上重点突出了以下内容:

1.强化社会满意度,提高社会支持力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全社会支持,而衡量其发展目标达成与否的根本标尺也同样在于区域社会各方的认可度。为改变长期以来只有政府对学校进行评价的单一模式,在指标体系设计中把“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学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列为核心指标,并明确规定满意度的比例要求(如80%以上)。在评估实施过程中,将委托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独立进行样本采集和数据分析,评估机构根据满意度在评估前、评估中的比例情况,决定该县域是否具备申报资质,是否能够通过评估。

影响社会满意度的因素无疑是多向的,且贯穿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全程。但当下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首先是教育起点上的公平,如招生、择校、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等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指标体系设计将“公办学校划区招生、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学校规范招生、免试入学”、“均衡编班、没有分重点班、快慢班、特长班、实验班等违规或变相违规行为”列为核心指标并在分值上赋予较大的权重。对择校这一敏感而现实的问题,既明确限定择校的比例上限(10%以内),又界定择校对象主要是面向有个性发展需求的学生,且无收取择校费等违规行为。此外,为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益,强调必须坚持流入地政府负责、公办学校吸纳为主的原则,在核心指标中设定了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的就读率(90%以上)并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的义务教育政策待遇要求。

2.强化现代化办学标准,提高资源配置力

办学标准是学校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引导性目标。办学标准的实现不仅要重视显在的办学硬件条件,更需关注人力资源等潜在要素,实现师资队伍等在“起点”与“过程”中的动态调配。所谓起点,即按照编制标准、教育教学需要、学历结构等配齐配足。所谓过程,即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进程,将优秀教师按一定比例在区域、城乡、校际间进行定期流动。只有通过前瞻性和个性化的配置策略,不断激活、放大教育资源潜力,实现对教育资源整体的开发、利用和创生,才能促成教育资源的动态平衡。当前,提高资源配置力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出台之后,各县域要认真对照标准做好调研和前期规划,又好又快地推进评建工作。对于县域新农村建设、城区改造、新城建设过程中配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严格按照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进行配建,以避免新的不均衡现象出现。

3.强化科学质量观,提高内涵发展力

内涵发展的要素也是多重的,而诸多要素的单向力能否合成强大的内涵发展力并促成教育应有意旨的实现,需要以科学质量观为指引不断深化育人为本意识,否则极易使内涵发展由目的沦为手段从而掩饰持续应试的喧嚣,或者说质量观取向上的偏差将制约内涵发展合力,并使内涵发展要素在实质上依然服务于片面乃至单一的教育目标。为此,指标体系中强化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质量观这一核心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制定并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县域义务教育数据库、健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等规定。因为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具有科学、鲜明的价值取向,其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也可以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动力;义务教育数据库和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监测结果的定期公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4.强化政府法定责任,提高体制机制保障力

毋庸置疑,创新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健全省级统筹与“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等是优质均衡发展制度顶层设计的重点,但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并不意味其保障力的真正形成,重要的是体制机制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的执行力,以及与之相应的干部考核制度和评估问责机制能否有效落实,所以强化政府法定责任就成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以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为例:一是要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县级财政保障范围”、确保“三个增长”,体现政府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基础性要求;二是要重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建设,实现经费投入的稳定、可持续;三是要引导“义务教育教育经费的分配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特教学校、留守儿童少年较多的学校等倾斜”,彰显义务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利益最大化原则和矫正、补偿原则;四是要突出对义务教育经费和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试行以绩效为基础的财政拨款机制。

四、基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评建工作着力点

1.深刻理解“义务”的内涵,在落实政府责任上下更大功夫

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二字主要体现在其强制性、免费性和普惠性上。而当下政府不但要保障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免费,更要保障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责任在政府、关键也在政府。当前,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建设进入了关键阶段,需要各级政府以更高的重视程度、更有效的组织协调、更有力的保障措施,突出重点,破解难题,扎扎实实加以推进。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履行政府公共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协调,落实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示范区建设向纵深发展。要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大幅度增加义务教育投入,新增教育经费优先用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水平。要加强督导评估,将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均衡发展、优质资源共享等情况,作为评价地方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上级政府督导下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方面。省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考评指标体系,年内对各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中期评估,不合格的要督促整改乃至淘汰。

2.准确把握“优质”的标准,在实施素质教育上下更大功夫

提高质量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直接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优质的义务教育必然是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因此,县域政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内涵发展,切实把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贯穿于示范区建设全过程。一是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改进德育方式方法,寓德育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生实践活动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二是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鼓励启发式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规范办学行为,适当降低课程和考试难度,严格控制在校集中教学时间和课外作业,从严控制各种教辅材料和课后班、补习班,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空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始终坚持“均衡”的方向,在缩小办学差距上下更大功夫

提高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程度,既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大势所趋,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民心所向。县域政府在评建工作中,要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一是要均衡配置硬件资源。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配置教育教学装备,使区域内中小学生基本享有同等的学习生活条件。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满足辖区内适龄少年儿童免试就近入学需要。二是要加强校长和教师交流。这是缩小办学差距的关键环节。各地要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区域内城乡、校际的教师和校长交流工作,使骨干教师在各校所占比例大体相当。通过一段时间努力,逐步达到示范区建设意见中“两个15%”的要求。三是要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要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倾斜,加快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推动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合作共建,探索实施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联合办学、城区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制度,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步缓解择校矛盾。加强城乡学校的结对帮扶,增加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机会,努力实现农村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4.不断强化“改革”的意识,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更大功夫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作为江苏教育改革的重点举措,是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刻变革,是一个不断创新实践的过程。县域政府必须围绕体制机制创新这条主线,以改革促进均衡,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推动发展。一是要深化招生入学制度改革。高度重视学区的划分和调整,加强对城区学校、热点学校、改制后规范为公办学校的学区调研,公布学校招生情况,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加大热点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各初中的比例,使每所公办学校择校生控制在招生总数的10%以内。二是要深化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完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形成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良性机制。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鼓励和引导学校特色发展,特别是要大力推进薄弱学校的文化建设和特色建设,以后发优势提升办学品位。三是要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体系,改革学校评价制度,增强学校主动发展的意识和持续提高的能力。完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引导教师主动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健全学生日常学习评价制度,实行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激励性、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高质量教育的意义篇3

一、核心概念

利维特首先提出服务质量的概念,认为服务质量是服务能否达到预设的标准(Levitt,1972)[1]。格罗鲁斯首次提出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认为服务质量是顾客对其期望的服务与实际感知到的服务比较的结果(Gronroos,1982)[2]。pZB构建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提出衡量服务质量高低的五个维度: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成为评价服务质量的经典理论(a.parasuraman,ZeithamlV.&L.Berry,1988)[3]。同时,pZB对每个维度进行了细分,共涉及22个问项指标,构成一个测量调查表,用以评价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称为SeRVQUaL评价量表[4]。作为一个有效的测评工具,SeRVQUaL评价量表在各行各业尤其是服务性行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5]。学生感知的教育服务质量是学生对义务教育服务的一种体验和感受,并将其与自己的期望质量相比较,从而形成对服务质量的整体感觉和认识。本文以pZB服务质量理论和SeRVQUaL评价量表为依据,对义务教育服务质量的学生满意度开展探讨和分析,研究如何通过缩小差距来提高服务质量。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假设根据研究目的,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学生对义务教育服务质量五维度的感知与期望之间存在差距。H2:学生对义务教育服务质量各个测评指标的感知与期望之间存在差距。H3:个人属性不同的学生,对义务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有差异。H3.1:性别不同的学生,对义务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有差异。H3.2:所处学段不同的学生,对义务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有差异。H3.3:户籍不同的学生,对义务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有差异。H3.4: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学生,对义务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有差异。H3.5: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学生,对义务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有差异。H3.6:家庭所处阶层不同的学生,对义务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有差异。H3.7: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对义务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有差异。H3.8:学生是否为学生干部,对义务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有差异。2.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本文设计出一套测评学生对义务教育服务质量满意程度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背景资料调查,即学生个人属性;二是教育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值调查,共47个指标。调查分别在闸北区、杨浦区和宝山区各选取2所小学、2所初中,另在杨浦区选取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共计13所学校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650份,实际回收608份,回收率为93.54%。剔除88份无效问卷后,共有52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5.53%。除背景资料外,问卷均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作为衡量尺度。3.数据分析和处理问卷回收后,进行编码登录,采用SpSSl9.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差距分析和方差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一)差距分析1.教育服务质量五维度期望与感知差距分析表1显示在五个维度上,学生对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的得分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总体来说,学生对教育服务质量的期望和感知程度都比较高,均值均超过4.00,两者差距的绝对值都低于0.70,说明学生对教育服务质量总体上比较满意。但期望得分均高于实际感受得分,可见学校提供的服务仍未达到学生期望的标准。具体而言,从期望角度来看,学生对“保证性”维度期望最高,对“有形性”维度期望最低;从感知角度来看,学生对“保证性”维度感知程度最高,对“有形性”维度感知程度最低;从期望与感知的差距来看,差距最大的是“有形性”维度,差距值为-0.604,差距最小的是“移情性”维度,差距值为-0.572。由此验证H1成立。2.教育服务质量各测评指标期望与感知差距分析表2显示在各测评指标上,学生对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的得分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由表2可知,学生对教育服务最为满意的5项均属于“有形性”维度,最不满意的5项中有3项也是属于“有形性”维度,2项分别属于“可靠性”和“移情性”维度。这说明,教学设备、活动设施、校园环境、电脑网络等硬件项目,因其直观表象而容易被学生感知,如果学校在这方面提供了好的服务,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满意,反之,如果学校在这些方面服务不到位,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或失望。由此验证H2成立。

(二)方差分析将学生的性别、所处学段、户籍、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所处阶层、独生子女与否、学生干部与否等作为自变量,将学生感知服务质量作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从性别来看,F统计量的相伴概率p=0.613>0.05,可以判断男生和女生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存在差异(F=0.257,p=0.613)。其中,男生的感知均值为4.0685,女生为4.1099,女生感知值略高于男生。由此验证H3.1不成立。从所处学段来看,F统计量的相伴概率p=0.000<0.05,可以判断小学生和初中生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F=14.374,p=0.000)。其中,小学生的感知均值为4.2402,初中生为3.9342,小学生的感知值高于初中生。这主要源于小学生面临的压力比初中生小很多,同时与社会接触较少,对事物的看法还不成熟,比较容易有满足感。初中生面临升学压力,而学校和社会各界更是将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成绩好坏的重要参考,因此,初中生面对的各方压力更大,对教育服务质量的评价也有所不同。由此验证H3.2成立。从户籍来看,F统计量的相伴概率p=0.099>0.05,可以判断本市户籍和外省市户籍学生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F=2.735,p=0.099)。本市户籍学生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均值为4.0454,外省市户籍学生为4.1926,外省市户籍学生的实际感知程度略高。目前,上海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实行统一的“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这使得外省市户籍学生也能享受上海本地的优质教育资源。由此验证H3.3不成立。从父亲受教育程度来看,F统计量的相伴概率p=0.331>0.05,可以判断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学生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存在差异(F=1.153,p=0.331)。父亲受教育程度六种水平所对应的各组感知值从高到低分别是:硕士或以上(均值为4.3739)、初中以下(均值为4.2926)、大专(均值为4.1497)、初中(均值为4.0971)、高中或中专(均值为4.0638)、本科(均值为3.9830),父亲受教育水平为“硕士或以上”的学生对服务质量的感知稍高于其它组。由此验证H3.4不成立。从母亲受教育程度来看,F统计量的相伴概率p=0.000<0.05,可以判断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学生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F=7.621,p=0.000)。母亲受教育程度六种水平所对应的各组感知均值从高到低分别是:硕士或以上(均值为4.8688)、初中以下(均值为4.2819)、高中或中专(均值为4.2690)、本科(均值为4.1460)、初中(均值为3.9191)、大专(均值为3.8498)。目前在中小学阶段,母亲承担的角色和任务更重,他们所持的观点和理念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子女。学历为“硕士或以上”的母亲,容易将所拥有的现状归功于深厚的教育学识背景,对学校教育活动参与程度高,使子女对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值也更高。由此验证H3.5成立。从家庭所处的阶层来看,F统计量的相伴概率p=0.000<0.05,可以判断家庭所处阶层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F=6.417,p=0.000)。家庭所处阶层的十种水平所对应的各组感知均值从高到低分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均值为4.6440)、个体工商户(均值为4.2296)、商业服务业员工(均值为4.1980)、办事人员(均值为4.1735)、经理人员(均值为4.0157)、私营企业主(均值为3.9688)、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均值为3.9787)、农业劳动者(均值为3.9255)、产业工人(均值为3.5452)、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均值为3.5435)。父母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虽然他们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层次较高,但其子女对服务质量的感知程度却是最低的,原因在于子女对服务质量的期望较高,而实际感知未达到期望时,更易产生失望心理。而父母为专业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学生,从父母那里接受了较多的自力更生、学有所长等观念指引,在学校学习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易产生满足感。由此验证H3.6成立。从是否独生子女来看,F统计量的相伴概率p=0.028<0.05,可以判断独生子女身份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F=4.839,p=0.028)。独生子女的感知均值为4.0352,而非独生子女为4.2371,非独生子女的感知程度要高于独生子女。原因在于:一方面,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更加迫切,无形中把这种压力传递给孩子,而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这点也反应在对教育服务的感知上。另一方面,由于调查样本中,很多非独生子女都属于外来户籍学生,他们在义务教育方面享受与本市户籍学生相同的待遇和服务,因而对服务质量的感知要比本市户籍学生更满意。由此验证H3.7成立。从是否学生干部来看,F统计量的相伴概率p=0.000<0.05,可以判断学生干部身份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F=13.559,p=0.000)。学生干部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均值为4.3610,而非学生干部为4.0081,学生干部感知程度更高。由于学生干部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和学校接触,受到的关注和正面评价更多,更易产生满足感。由此验证H3.8成立。

四、结论与建议

高质量教育的意义篇4

(一)教育质量的内涵

“质量”一词在教育学上推广便出现了“教育质量”。关于教育质量,有着不同的解释。如瑞典教育家托斯坦·胡森认为质量是指学校里进行某种教育活动的目标达到什么程度。我国学者朱益明认为教育质量是指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及价值观与人类和环境的条件及需要所相关的程度。我国最具权威性的《教育大辞典》认为: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效果的优劣程度。”由此,我们可以把教育质量定义为教育满足个人和社会显现的和潜在的教育需要能力的特性。其真正内涵即以人为本,促进个体价值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社会的发展。

(二)义务教育

“义务”一般指人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应该进行的价值付出。这里的“人”既指个人也指由个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从概念上可以看出“义务”一词在语义上是对他人或者社会应当作为或不作为,含有强制、免费的意思;“教育”是一种向他人传授知识、信息的活动或行为。“义务”和“教育”联合在一起组成“义务教育”一词,就是指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特点是: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由上可知义务教育质量就是指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为了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实施的强制普及教育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二、我国义务教育取得的成果

1986-2000年,我国颁布《义务教育法》确立普及义务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国小学在校生入学率达到99.11%;初中在校生毛入学率达到88.6%,比1985年提高了51.84%。

2000-2009年,我国的义务教育由基本普及转向全面普及和提高质量的阶段。2009年公布《2008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称:到2008年,全国实现义务教育两基验收的县累计达到3038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9.1%。

到今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又提出在教育改革中新的战略目标,即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保证适龄儿童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三、巩固和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

(一)建立义务教育监测体系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责任,是保障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手段,有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助于规范教育行为,引领正确的社会舆论,有助于保障公民获得优质教育的权利和公平的受教育权利。

2008年,国家教育部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主要内容有:首先,在内容上不但包含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掌握知识、知识运用的能力,而且还包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规律的生活方式的检测与评估;其次,在过程上不仅有课程标准,还要有教学和教学结果的检测与评估;第三,在评估层次上不仅有宏观上对学校的监测,还有微观上对学生、教师的检测与评估;最后,“价值判断”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核心。

(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城乡二元结构和现实差别不断扩大,致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发展水平偏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城镇义务教育质量远远高于农村,提高我国整体的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重要的是继续深化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此,需要加强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同时加强城乡之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分享与交流。

(三)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

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就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准入标准,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制度和聘任制度,严把入口;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待遇,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教师待遇,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要遵循三原则: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将国外优秀课程内容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四)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制度

2013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将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转向实行“绿色评价”,抓住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全面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参考文献:

[1]靳涌韬,衣庆泳.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衡量标准探微[J].大连大学学报,2005(5):99-100.

[2]王敏.教育质量的内涵及衡量标准新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0-21.

[3]马永庆.义务概念辨析[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5-6.

[4]文建龙.论政府在义务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角色[J].当代教育论坛,2011(8):84-86.

[5]卓晴君.从儿童入学率20%到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建国60年教育发展辉煌的重要标志[J].中国教育学刊,2009(11):2-4.

[6]王少非.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一个模型的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6(3):5-6.

[7]赵志勇,于铁夫.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及评估标准的探讨[J].基础教育,2013(7):158-159.

[8]张乐天.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对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学》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1):82-83.

高质量教育的意义篇5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紧紧抓住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不放松

今年,在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工作再创佳绩。全市参加普通高考学生8.05万人,本科一批上线6762人,较去年增加785人;本科二批以上上线16294人,较去年增加1577人,本科二批以上上线总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了高考本科二批以上上线总人数全省第一的位次,实现了“四连冠”。在成绩面前,希望同志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继续做好工作,同时,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巩固高考成绩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即退。目前,其他市正在迎头赶上,我们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急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今年高考本二以上上线人数尽管总量有所上升,但总的看,我市本一以上上线人数相对增幅不大,而且已经失去了全省第一的位次,后移到全省第三位,落在了衡水、石家庄之后。此外,全市的高考上线人数万分人口比仍然偏低。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整体规模偏小。二是全市县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存在不均衡现象。三是高中教师特别是优秀骨干教师严重短缺,部分学校依然存在优秀教师外流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及其原因,各县(市、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学校,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高中学校建设,强化学校管理,努力实现继续保持我市高考成绩在全省领先位次的奋斗目标,使全市的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今年6月9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争创职业教育名市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但这不是说今后抓教育质量工作就不再是工作重点了。今天下午把大家留下来继续开会,目的就一个,就是要让同志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始终坚持“职业学校狠抓就业率、普通高中狠抓升学率”这一工作指导思想,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继续进一步抓好基础教育,突出抓好教育教学质量,下大力继续狠抓普通高中升学率不动摇。重点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推进素质教育,促进质量提高,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关于这一点,过去曾讲过多次,我想在这里再重申一下。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教育事业发展成果的迫切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全面、科学地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充分认识到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高一级学府培养输送优质生源。各相关学校要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实实在在的实施素质教育,旗帜鲜明的强调“质量第一”和“质量兴校”,大胆抓质量,鲜明抓升学。我们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因为为提高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体育、美育的培养,而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并使之成为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如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很低,没有较好的升学率,这样的学校起码不是真正的实施素质教育,更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抓升学率,抓普通高中的升学率就是抓素质教育,抓素质教育必须抓教育教学质量。全市各相关学校要正确处理好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立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振奋精神,做到大张旗鼓的抓教育教学质量,理直气壮的抓升学率。

狠抓基础,统筹发展,正确处理好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与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的关系。刚才说了,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职业高中教育抓就业率、普通高中教育抓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升学率也好,就业率也好,关键还是学生素质的提高。高中阶段学生的素质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是分不开的。义务教育阶段是为整个教育事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打基础的一个关键环节。据世界经济组织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个百分点,它的GDp可以增加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是7到8年左右,保质保量的普及和发展义务阶段教育,对提高国民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至关重要。同时,抓教育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一流的小学教育,就没有一流的初中教育质量;没有一流的初中教育,就办不好一流教育质量的高中。因此,要抓高中阶段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从基础抓起,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大面积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阶段搞得不好,高中阶段教育也就失去了基础,提高普通高中升学率和职业高中就业率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要下大力抓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为高中阶段教育输送优秀生源。只有这样,我们也才能逐步改观现在每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分高的上普高、分低的上职高的局面,努力通过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既要增加总量,又要提高质量,正确处理好高考上线人数总量与质量的关系。今年,我市本科二批以上上线人数增长幅度是历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但大家同时也要看到,本科一批上线总人数和去年比,虽也有增加,但增幅相对较少。据统计,今年我市全市范围内升入北大、清华的考生总共才有24名,而衡水市仅衡水中学一所学校就有37名考生升入北大、清华。对此,希望大家要深刻反思和查找我们的工作中到底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清醒认识成绩背后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和隐患。大家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忧患意识,要通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正确处理好高考上线人数总量和质量的关系,采取措施,对症下药,普通高中抓质量、抓升学,工作目标既要瞄准高考上线人数总量,更要注重上线人数的质量。要通过努力,不仅能让更多的孩子上大学,还要让更多的孩子上好大学,上名牌大学。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学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因材施教,使全市的高考成绩不仅获得总量的扩张,还要实现质量的提升;既要追求本二以上上线总人数的增加,更要追求本一上线人数,特别是上名牌大学总人数的增加。

(二)进一步强化措施,坚定树立起三种意识。要牢牢抓住夯实基础不放松,树立均衡发展的意识。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和高考升学率是基础教育各学段所有学校和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铸就的,不单是高中学校工作的结果。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坚持基础教育各阶段质量的均衡发展。同时,抓义务教育各阶段教育质量的唯一出路,也是要坚持各学校的均衡发展。要想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特别是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坚决反对只抓几个重点学校、几个重点班的做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是一时一日就可以立竿见影的,也不是某一学段、某一学科能够独立完成的。因此,全市各相关学校要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与全面的质量观,切实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千方百计的办好每一所学校,千方百计的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当前,我市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化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偏小,教育资源配置难以实现最优化。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力度,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积极改善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要通过合理布局、优化师资、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努力使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实现学校规模的标准化、教师配置的标准化、学校设施的标准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标准化,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力争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群众满意的学校。

要牢牢抓住扩大规模不放松,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质量是高中教育的生命,规模是高中教育的基础。高中教育如果没有规模作支撑,就谈不上教育质量的大发展,还会直接影响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这里面体现了一种教育规律的存在,也是一个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问题。去年,我市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比石家庄少13000人,今年参加高考学生人数与石家庄相比,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增加到了少14000多人。目前,高中教育规模偏小,已经成为制约我市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要想实现我市万人均高考上线人数位次前移,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快高中建设步伐,扩大高中办学规模。总得看,我市现有普通高中在校生22.6万人,万人均在校生为207,位居全省第五位。石家庄、唐山分别达到267、227,均远远高于我市。就各县(市)情况看,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市)有易县(324)、徐水(312)、安国(290)、涿州(255)、涞水(254)、定州(241)、望都(226)和高阳(21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市)有清苑(193)、顺平(186)、定兴(185)、蠡县(184)、高碑店(183)、博野(171)、曲阳(154)、雄县(151)、涞源(150)、满城(146)、唐县(145)、阜平(138)、安新(130)、容城县(119)。由此不难看出,全市加强高中建设、增加学生规模的任务依然很重。

回顾近五年来,我市仅新建了4所国办高中。今后如果再不加大加快高中学校建设的力度和速度,这些吃老本的学校已经没有什么潜力可挖了。长此下去,全市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将会很难达到,全市的高考成绩也将会因为没有规模的支撑而下降,甚至落后于其他市。去年10月,市政府在易县召开了全市高中建设调度会,会后,大部分县(市)认真落实会议精神,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了高中建设的步伐。如顺平、阜平两个山区贫困县,由政府统一组织新征土地,统一规划建设,整体将县一中搬迁,现在顺平中学新校区已经投入使用。安新县结合县域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新建一所占地80亩的民办公助普通高中,工程主体将于今年10月份完工。定州市也做出规划,计划新征土地360亩将定州二中整体搬迁。唐县计划采用引资的办法,征地300亩建设一所新高中。但是,有的县(市)高中建设至今没有任何进展,而且由于学校容量有限和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出现了初中毕业生“上学难”和学生外流到其他县(市)的现象。希望这些县的同志认真反思一下自身的工作,充分认识到加快高中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象阜平、顺平这样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县能够做到的事情,其他条件较好县没有理由不把高中建设工作做好。因此,各县(市、区)要按照市政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统一规划要求,尽快行动起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已经启动的要保质保量的尽快完成,没有启动的要立即动手尽快启动,力争按要求全面完成高中建设任务。

要牢牢抓住强化管理不放松,树立无私奉献的意识。学校硬件规模上去了,但如果没有一流水平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仍将是无从谈起。对此,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校长队伍的管理。校长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管理和办学水平有着根本性、方向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学校硬件设施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为校长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校长队伍保持相对的稳定;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大对校长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提高校长的工作水平,建立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管理机制,对那些确实不能胜任、误人子弟的校长,要坚决果断地从校长的位置上拿下来。在工作中,各位校长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真正做到以教书育人为荣,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定不移地狠抓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用务实的工作作风带动和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各县(市、区)政府在这一点上要舍得多花一点钱,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大局出发,采取措施,留住优秀教师,引进一流人才。要积极谋划制定必要的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和鼓励各高中学校引进优秀教师和大学毕业生,按需合理确定学校的编制和经费,确保优秀师资的及时补充。要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让教师安心教学。要进一步搞好各个层次的教师调研考试工作,建立和完善教师定期继续教育的培训提高制度,注重培训的质量和实际效果,使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敬业精神得到全面提升。广大教师也要树立无私奉献和勤奋敬业的意识,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引导和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努力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是加强教育科研队伍管理。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要充分发挥广大教研人员的作用,深入开展教科研工作。要认真指导各高中学校教师创新教育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要通过教科研活动,凝聚广大优秀教师的集体智慧,增强工作竞争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当前,各级教育科研机构与人员,要特别针对如何全面提高我市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深入的研究,力争提出一套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科学办法,真正做到指导学校开展工作。

二、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加大财政投入,努力为教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一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多年,但时至今日,教育投入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依然是制约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希望各县(市、区)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大兴“务实、求实、落实”之风,切实担负起发展本地教育的职责,真正把各项教育投入政策落到实处。

(一)要全面落实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新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本费用,省规定农村小学每生每年15—60元,初中每生每年25—90元,县城所在地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参照本县应执行档次的高标准执行。对此,各县(市、区)政府要责成财政部门明确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执行标准和年增加幅度,真正做到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在预算内单列,不得用学校预算外收入或其他教育经费抵顶。同时,各县(市、区)在安排财政预算时,要将中小学教师每人每年30元培训费纳进去。2006年没安排的,回去后要协调有关部门马上调整预算,按中小学在校生人数拨到教育部门。教育部门不准把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挪作他用,一定要按月如数拨到各个学校。

(二)要尽快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中规定的各项税费政策,确保投入到位。就资金投入问题,在今年8月24日收听收看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我对全市截至7月底以前财政投入落实情况进行了通报。大部分县(市、区)采取了有效措施,落实教育资金投入情况进一步取得成效,但个别地方还是行动迟缓、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甚至有的县上次通报情况后仍然没有行动。希望大家会后把今天通报的情况尽快向一把手汇报,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加教育投入,务必按照于群市长在6月9日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年底前全部落实到位,而且决不能再形成新的拖欠。

(三)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切实加大对各项工作的推动力度。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从今年起,每三年一轮的“普九”复查不搞了,代之以四年一轮的对县域教育的综合督导评估。对此,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督导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数量督导向质量督导转变。从过去以监督检查教育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为主,逐渐转移到检查评估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方面上来。二是从督导基本普及向督导发展提高转变。在我市已实现“普九”。且绝大部分县(市、区)已接受了两轮以上“普九”复查的情况下,教育督导工作要在继续关注普及的同时,重点放在督促各级政府切实采取措施,依法保证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缩小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三是从督政为主向督政、督学并重转变。在强化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的同时,教育督导要更多地转移到关注学校管理、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教育公平上来。要努力监督和指导学校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四是从义务教育单项督导向多种教育全面督导转变。督导内容由义务教育扩大到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高中段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等,并增加了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评估。

市政府教育督导团及其办公室是代表市政府行使教育督导工作职责的专门机构。在今后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其工作职能,切实搞好县域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同时,也希望各位督学顾问、各位督学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当前,要突出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督导检查。重点是督导检查各级各类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指导解决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食品卫生、校舍、交通、消防、安全保卫、周边环境等安全隐患问题的学校,要及时调度并限期改正。要建立和重大事件报告制度。一旦学校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学校及其主管部门要尽快处置并及时按程序上报。对故意迟报、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严肃查处。

高质量教育的意义篇6

这次全市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是党的十七大后我市召开的第一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大力促进高校校风、教风和学风“三风”建设,为建设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三高”大学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党的十七大着眼于我们党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和执政使命,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5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考察了北京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大高校师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不断创造一流学术成果、积极培育优良校风,这不仅为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道路,也为推进高校党的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在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同志站在时代、全局和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高度,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四个要”的要求;李源潮同志深刻阐明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总体思路,部署了八项重点工作。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对高校改革发展和高校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强调要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前不久,市委召开了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党建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中央的部署和市委的要求,赋予高校党的建设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抓好高校党建工作。下面,结合全市高校的实际,我就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讲几点意见,同大家一起讨论。

一、切实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对于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任务。按照党和国家的统一部署,市委、市政府确定我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所在,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围绕中心,就是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中心;服务大局,就是服务提高教育质量这个大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要有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来保证。没有优良的“三风”,就不可能实现教育高质量。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校风反映一个学校的整体形象,一流大学应该有一流校风。校风、教风和学风都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目标的具体反映。“三风”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校风是总揽,是教风和学风的综合反映;教风是关键,最为重要,影响校风,引领学风;学风是基础,推动校风,促进教风。实践证明,“三风”共同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影响着高校的改革发展和前途命运。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结合点、着力点和突破口。从一定意义上讲,在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和促进“三风”建设;抓“三风”建设,就是抓党的建设;“三风”建设的水平和高等教育的质量,是衡量高校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大学,党对高校的领导是我国高校的最大特色和政治优势。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高校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高校理论武装、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对于培育高校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扎实抓好党建,大力促进“三风”,努力推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高质量大学生、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第一,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前提旗帜问题至关重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始终是高校带有方向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是关系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性问题。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是政治质量,高校培养的人才要合格,首先是政治上要合格。高校是重要的上层建筑领域,知识分子集中,信息密集,思想活跃,民主氛围非常浓厚,是思想传播、知识传承、理论创新、技术发明、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们年轻一代的前哨,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交锋争夺的重要领域。如果不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这个阵地,其他的意识形态就会去占领,我们就将失去这个阵地,培养人的政治质量就无法保证。因此,高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我们党我们国家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占领高校阵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任何时候都决不含糊、决不动摇、决不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保持与共产党同心,与社会主义同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认真把握、自觉服从、竭力服务的政治大局,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改进工作、提高水平、开创局面的行动指南,使高校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使我们党在政治和信仰上赢得青年学生,从而赢得未来,实现党的历史使命。

高质量教育的意义篇7

关键词:教育消费主义 教育产业化 教育价值观

教育消费主义是伴随着教育(专指高等教育)市场化而产生的一种教育价值观,其基本观点为“念大学也是一种教育上的消费,消费者有权利选择‘价廉物美’的货品(教育)”(郭为藩,2006)。

上世纪90年代“大众化高等教育”在发达国家内盛行,在普通大众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量增加的同时,政府的教育资金却无法满足需求,大学不得不自谋出路,开源节流。开源节流的理念使学校把企业的管理模式与成本效益理念引入了大学管理中,使得高等教育经营走上了市场主义、管理主义及企业主义,讲究绩效、成本及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学生的权利也受到了空前重视。

中国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1998年,何祚庥院士首次提出,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大力发展,以刺激国内需求来发展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内经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学生生活消费、学费支出和大学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因而具有扩大内需的意义。10多年的发展,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的规模也使得我国的教育消费主义初露端倪,并引起了学界的批评之声。

一、对教育消费主义的批判

(一)教育消费主义错误地把教育视做商品

封喜桃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商品所不能包含的,它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所需公民的任务,因此不能把教育看成商品。

(二)教育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功利主义对社会弊大于利

功利主义表现在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只考虑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并没有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们舍本求末,不注重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而只关注得到什么证书,从而可以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二、对教育消费主义批判之反批判

上述观点的背后是学者们对教育市场化的一种担忧与否定,然而透过这些担忧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误解。

(一)高等教育是准公共物品,但更具有私人物品的倾向

商品也可称为私人物品,是指居民或企业通过市场提供的物品与服务。与私人物品相对的称为公共物品,是指政府向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如:国防、治安、义务教育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私人物品对应了服务提供者的产业性,以盈利为目的。公共物品对应了服务提供者的事业性。

以“拉动内需”而扩大的高等教育正是体现了教育的产业特性,因此更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而以产业形式,或换句话说以商品概念来运作的高等教育能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更优化。

(二)自利的功利主义使个人和社会双双得益

市场经济学中的的基本假设是:人是理性的,即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主观上的“自利”在市场“无形之手”的调控下造成了客观上的“他利”。把“自利”狭义地理解成缺乏远见,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损害他人的自私自利,是对市场经济的极大误解。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影响,有学者通过对美国1929-1982年的在校年数的实证研究发现,GDp增长中的25%来自于在校年数的增长的贡献。那么,本意是为自己前途考虑的学生由于其作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际上为整个社会做出了贡献。

(三)教育企业或个人的利润最大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激励机制

当教育单位作为一般的企业而不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来经营时,如何取得利润成为事关生存的大问题。核心业务――教学质量的高低、声誉的好坏、课程设置得合理与否与招生易难、多寡息息相关。一个质量高声誉好的学校容易招生能获得宝贵的教学经费,从而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提高教师待遇。正是由于这种激励机制的存在才使得学校和老师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来满足有着“货币投票权”的消费者一学生的偏好。

三、对教育消费主义的辩证看法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消费主义的存在是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的,理性地看待教育消费主义对我国高等教育将来的发展不无裨益。

(一)教育消费主义带来的正面影响

1.教育消费主义使得教育受众大幅增加,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劳动力。由于教育消费主义的盛行,高等教育成为了普通大众能够消费的另一种商品,并且由于这种特殊商品的“溢出效应”,使得这个社会受益。

我国高等教育在1990年时的毛入学率仅为3.4%,到2003年,各类高等院校在校生有1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7%,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随后各年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

扩招的学生中大部分为自费生,他们满足了自己的教育需求,为自己的明天打下了更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内需,为我国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有知识、有能力、有技巧的高级劳动力。

2.教育消费主义促使学校教育计划切合实际,知识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新出现的民办高等院校、独立学院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校,体现了运行机制企业化和管理体制明晰化的特点,其定位明确: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设置专业,立足为区域经济服务。

比如,成立于2004年的上海复旦太平洋金融学院,是复旦大学和太平洋保险公司合办的独立学院。由于成立之时社会急需金融人才,因此该学院所设置的课程均与金融有关。2005年学校又注意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上海作为国际金融大都市对会展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又及时地开设了会展专业。

3.教育消费主义督促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注重教育质量。随着国内家庭对教育消费越来越走向理智和成熟,教育服务质量成为决定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例如,同济大学在2003年为了把好教学质量关打破了聘任终身制,在2006年提出落实了教育质量监控的新举措,2007年年底又通过了学生评教提升教学质量。又如,湖南的高校在扩招后,各高校普遍建立了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听课、高级职务教师为本(专)科学生授课、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等一系列制度。

4.教育消费主义使大学注重品牌、注重营销。由于大学的不断增加,大学教育的“卖方市场”正在走向“买方市场”,在注重质量的同时,大学还注重自己的营销宣传,以使得自己能够得到优质和足够的生源。这不仅发生在新兴的独立院校、民办院校,而且也发生在一些声名卓著的

大学身上。2008年4月24日,同济大学举办“同济大学开放日暨校长媒体见面会”,在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启动之际,校长裴钢首次走到了众多社会媒体面前,介绍同济办学特色,阐述治校思想,描绘新百年同济发展愿景,并为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吆喝”:“同济大学的目标是办一流大学,办成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并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选择同济,就是选择放心”。开放日和校长的“吆喝”在国外是非常普遍的学校营销行为,现在我国知名大学也加入此列足以说明注重品牌、注重营销已成为一种趋势。

(二)教育消费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教育消费主义在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设计更切合市场需要等方面有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教育消费主义还是存在着缺陷:

1.非教育专业人士对教育的不当干涉会导致正常教育计划受扰。由于教育市场化的原因,学校的管理机构中会有投资方的人员以及聘请的营销专家们,其中有些人对教育并不理解但却对开设什么课程、怎样安排教学任务指手画脚,或者通过其权利安排并不合适的老师教学任务,从而干扰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2.教育消费主义下的公平问题有待解决。我国目前还存在着“有钱的上好学校,没钱的上差学校甚至不上学”的状况。虽然高等教育不是公共物品,但国家可以设计相应的制度,比如给优秀的贫困学生奖学金,或者贷款使其工作后薪资达到某个标准后再偿还等,使上述不公平的状况得到改善。

3.教育消费主义使教师权威弱化。由于教育消费主义的影响,出现了教师不敢管学生和由于教师权威不足而管不了的现象。虽然这是一种由外部的文化、制度因素所造成的弊端,然而教师的权威不仅仅是上述的外部原因造成,还来自于教师自身的知识和魅力素养。雅斯贝尔斯认为,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一旦内在的精神力量消失,外在的权威也随之逝去。因此,在这种外在环境已经变化了的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应该专心于自己的专业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个人素质来提升自己的理性权威。

(三)结论

高质量教育的意义篇8

一、问题缘起

长期以来,择校一直是教育实践中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特别是它还与乱收费纠缠在一起,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很多人认为,择校不合理,应通过缩小校际差异来解决这一问题。其实,择校问题的实质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因此,只有厘清优质教育的属性及其分配问题才能更好地认识择校问题。

物品属性与其分配规则密切相关,所以在讨论分配之前,有必要对物品属性进行界定。但物品属性与分析视角有关,同一物品从不同角度看属性也许就不同。因此,选择视角也很重要。分配问题与个人和社会都有关。从个人角度看,分配涉及到个人的权利与利益。而权利与利益是法律与经济研究的主题。因此,法律与经济是讨论分配时的两个重要视角。从社会角度看,分配还涉及到公平和正义,与伦理和政治相关。分配既不能有悖社会伦理,也不能引发政治危机。所以,讨论分配问题还需要从伦理与政治的视角出发。在诸多视角中,伦理是最根本的价值原则,法律所确定的规则和秩序是对基本伦理原则的维护,而利益必须在不违背伦理和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因此,讨论分配问题应先考虑伦理再考虑法律最后考虑经济。分配涉及到分配什么、分配给谁、怎么分配等方面。分配什么通常较为清楚,但分配给谁与如何分配需要认真讨论。其中如何分配还涉及到分配原则和分配标准等问题。因此,讨论分配问题应从多角度出发,分别讨论应该分配给谁以及如何分配等问题。

二、分配理论

伦理是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讨论分配问题首先应从伦理出发。伦理学中最著名的有关分配的理论有杰瑞米.边沁(JeremyBentham)的功利主义、约翰.罗尔斯(Johnawls)的自由主义与罗伯特.诺齐克(Robertnozick)的自由意志主义。

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把社会总效用最大化作为衡量分配是否合理的标准。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者认同边际效用递减原理,他们认为单位收入对穷人的边际效用大于富人,劫富济贫可以增加社会总效用。但他们并不赞同平均分配,而认为社会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不平等,以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按照功利主义者的标准,当激励扭曲损失的效用与劫富济贫增加的效用相当时,社会资源的分配达到最佳状态。由此可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功利主义者更重视后者,他们强调公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所以,功利主义的分配原则可以被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罗尔斯以“无知之幕”(假设人们处在原始状态下)的思想实验为基础,从分析社会契约人手,建立了指导社会政治制度设计与社会、经济利益分配的根本道德原则----“正义原则”。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由两个前后有序的原则构成,即第一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第二正义原则----机会公正平等原则与差别原则。第一原则优于第二原则,第二原则中的机会公正平等原则优于差别原则。第一正义原则与第二正义原则分别适用于公民政治权利与社会、经济利益的分配。所谓差别原则,按照罗尔斯的解释为“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的原则,即不公平分配只有在确保处于最弱势地位的社会成员也能从中受益时,那么这种不公平分配才是正义的。

罗尔斯的分配理论包罗万象,既包括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利益。他认为公民政治权利不能交换,只适用于平等原则的观点十分正确。他提出的差别原则体现了对大众和弱势群体的关怀,对于调和社会矛盾具有积极意义。但这一原则并未达到他改善功利主义者按照边际原理对社会、经济不公平进行分配的初衷。他所主张的由处在“无知之幕”状态下的理性人所设计的差别原则,实际上相当于为所有人购买了一份在未来社会中所处社会、经济地位的保险,并且假设这些处在“无知之幕”中的人全都是风险厌恶者。事实上,原始状态下的人的风险偏好属于何种情况无人能知。所以,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最好的方法还是使社会成员的平均效用最大化,而这正是功利主义按照边际原理确定的分配原则。

诺齐克基于绝对所有权,从权利价值的优先性出发讨论分配问题。他认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不平等是不幸的,但不平等不可解决,任何平等的分配最终都将导致不平等;不平等并不意味着不公正,而平等也不一定意味着公正;人们希望纠正不平等,但对不平等的纠正不能得到合理的证明。所以,只要机会公平、程序公正,不平等就不需要纠正…。诺齐克直接否认了自由主义者与功利主义者所讨论的从社会需要寻找最佳不平等程度的基本信念。

罗尔斯、诺齐克与边沁的分歧源于立场不同。罗尔斯的理论从维护大众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出发,诺齐克则站在精英阶层的立场,而边沁的哲学有更多的调和色彩。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他们的理论都有可取之处。罗尔斯主张的公民政治权利适用平等原则十分正确;功利主义者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适合经济利益的分配,而诺齐克的机会公平与程序公正原则对社会、文化权利的分配有重要参考价值。

政治权利适用平等原则,经济权利适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也很容易被理解。但社会、文化权利适用机会公平原则需要做进一步阐述。平等与效率都很重要,但平等与效率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替代关系,追求平等通常以效率损失为代价。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效率是基础,分配的前提是有可供分配的资源。因此除作为社会架构基础的政治权利外,应尽量避免采用平等原则进行分配。社会、文化权是界于公权与私权之间的一类权利,并非维持社会架构的基础性权利,它可以为了效率而牺牲一定程度的公平。机会公平是对平等和效率的折衷。社会、文化权利的分配适用机会平等原则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明确了分配的一般原则之后就需要对优质教育的基本属性进行分析。

三、优质教育的属性

优质教育作为一类特殊的教育,既有一般教育的属性,也有独特的属性。明确一般教育的属性,对于理解优质教育的特殊属性有重要意义。教育十分复杂,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性质不同。因此,区分发展阶段、区分层次,从多角度讨论教育很有必要。同时教育既有权利属性也有产品属性,从不同维度讨论教育的属性也很有必要。转贴于

现实中教育的权利属性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在古代社会,受教育权基本上属于私权。随着社会演进,教育才逐步具有了公权与社会权的属性。国家举办公立教育并强制公民接受,改变了教育的权利属性。教育中的公权有一个独特的特点,即由私权让渡而来。所以如果家庭有能力实施教育,并且不愿意让渡给国家,国家应允许家庭保留这种权利。

现代教育包含不同的层次,这些不同层次的教育其法律属性也不尽相同。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公权、社会权与私权本身构成了一条强制性由强到弱的权利链条。在这根链条中,社会权处于中间位置,公权与私权分别位于两端。在各个层次的教育中,义务教育的强制性最强,其不能被拒绝性更多地体现了公权的特点;高等教育的强制性最弱,更多地体现了私权的特点;而高中教育的强制性适中,更多地体现了社会权的特点。

优质教育的权利属性与一般教育不同,它不是基本权利,而是限制性私权。优质教育的私权属性来源于其稀缺性。稀缺性意味着竞争性和限制性,竞争性强则意味着强制性弱,强制性弱意味着私权属性强。优质教育稀缺性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人们对优质教育的偏好和需求永无止境;另一方面优质教育在教育资源总量中所占比例很小。人们习惯于用正态分布两端的区域来定义优劣,尽管随着社会发展,教育质量的总体水平在提高,但优质的标准也会随之而提高,所以优质教育的稀缺是常态。既然优质教育具有私权属性,那就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讨论其分配。

稀缺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资源配置方式与产品属性有关,在讨论优质教育的配置方式之前,首先应讨论其产品属性。教育是一个包含不同层次与类型的系统,用一种属性概括各级各类教育并不确切。正如教育覆盖了从公权、社会权到私权的整个权利链条一样,教育同样也覆盖了从公共品、准公共品到私人品的整个产品链条。在这根链条上,义务教育不能排他属于公共品;高等教育的排他性和竞争性都比较强,更多地具有私人品的特点;而高中教育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居于两者之间,更多地体现了准公共品的特点。由此可见,教育的权利属性与产品属性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教育总体上属于社会权和准公共品。教育层次和质量越高,其私权和私人品属性越强,教育层次和质量越低,其公权和公共品属性越弱。

四、优质教育的分配问题

在明确了分配的一般原理和优质教育的基本属性之后,讨论优质教育的分配问题便水到渠成。根据前面的讨论可知,受教育权总体上属于社会文化权,适用于机会公平的分配原则。具体而言,义务教育属于公权和公共品,适用平等原则;高中教育的社会权和准公共品的特点比较典型,适用机会公平原则;高等教育属于私权和私人品,适用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优质教育总体上表现出私权和私人品的特点,同样适用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教育不但有层次和质量之分,同时还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并存有一定的合理性。政府举办公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大众群体的一般性的教育需求,少数人的选择性教育需求通常由私立教育提供。公民对各个层次的教育都有选择性需求,因此各个层次的教育中都有私立教育。根据教育属性和教育层次可以把优质教育分为以下六类:即优质公立义务教育、优质公立高中教育、优质公立高等教育、优质私立义务教育、优质私立高中教育和优质私立高等教育。

既然教育属性、教育层次与教育质量都对受教育权的分配产生影响,那么就有必要就它们对受教育权分配影响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公立与私立教育并存是为了满足社会各阶层的不同需求,而调和社会阶层权利的制度安排属于政治范畴。不同层次的教育的强制性和公共性依赖于法律界定,不同层次的教育分配原则的差异体现了其法定权利属性的差异。教育质量更多地与稀缺性相关,体现了经济属性。根据前文确定的先政治、再法律、后经济的次序原则,在教育资源分配中应首先考虑教育属性,其次考虑教育层次,最后再考虑教育质量。

本文讨论的主题为优质教育,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是优质教育分配的一般性原则。因此只要根据教育层次和教育属性对该原则进行调整便可以厘清各个层次不同属性的优质教育的分配原则。公立教育以满足多数居民的基本教育需求为出发点,而私立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少数居民的选择性教育需求。所以,公立教育的分配主要考虑公平,而私立教育的分配主要考虑效率。

义务教育强调平等,公立教育强调公平,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教育应遵循平等原则。但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教育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是稀缺资源,不可能被多数人享用,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优质教育只能在优质教育分配的一般性原则----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基础上,退而求其次追求机会公平。

高中教育总体上适用机会公平原则,公立教育适用公平原则,优质教育适用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这意味着对于公立优质高中教育而言,在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同时还应再考虑公平和效率,两者互相抵消,公立优质高中教育仍然适用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分配原则。高等教育总体上适用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分配原则,公立教育适用公平原则,优质教育适用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综合考虑,公立优质高等教育仍应遵循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私立教育以效率为价值导向,优质教育又是稀缺资源,所以对于优质私立教育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应以效率为分配原则。以效率为分配原则的含义并不是指把优质私立教育分配给那些当前最有支付能力的人。教育机会分配原则中的效率是指按照学术能力分配入学机会。这与经济利益分配原则中的效率含义有所不同。在经济领域收入是衡量个人能力的标准,在教育领域衡量能力的标准是学术能力。

高质量教育的意义篇9

高等教育发展和价值观有密切联系。所谓价值,一般理解为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求的满足,即客体对于主体的效用。高等教育发展实际上也是人对高等教育变化的一种价值呈现,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判断高等教育发展与否是由人所持有的价值观决定的,如果我们持数量主义的价值标准,那么不断地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普及高等教育就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反之,如果我们持质量主义的价值标准,那么提高入学的门槛,实施精英教育则势在必行。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首先是一个价值问题,只有厘清发展价值问题才能进一步讨论如何发展问题。

高等教育是一个白组织系统。所谓“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没有外界关于正在或即将形成的系统内部模式的任何现成信息输入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的物能流,自发地形成某种时间模式、空间模式或时空模式。”系统学大师哈肯对此曾举例说,当一群工人中每个人都只是在工头发出的命令下按确定的方式工作时,那只是一般的组织;而当没有外部命令时,工人们以某种默契相互协同工作、各尽其职时,便是自组织了。高等教育作为自组织系统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目前,高等教育面对的最大外部环境就是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概念是法国著名学者让,鲍得里亚(JeanBandrilluard)在其早期著作《消费社会》中提出的,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社会由于物的极大丰富与系统化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形态。在这一社会形态中,人们将消费作为生活的中心,再也不是将生产作为生活的中心,人们只有通过消费才有可能进入整个社会,被社会认可和接纳,从而获取相应的社会地位。消费社会的特征在于强调符号的交换价值和象征意义,不寻求实质性的意义。由于没有实质性的支持,符号的象征意义很快衰退,因此消费社会无法形成意义的积累,面是强调对新的符号的创新以取代旧的符号,符号本身无深度无中心,可以大量地简单复制。由此造成消费社会的标准化、同质化特征。寻求质的飞跃成为一种奢望,量的增长成为唯一现实义合法的目标。而且随着现代化的深入,消费社会的各种特征作为信息不断输入到高等教育系统中来,极大地影响着高等教育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制约与支配,人们普遍地认为“更多的高等教育”就是“更好的高等教育”。

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高等教育系统本身开始调整自身的运行规则和运行方式,这是自组织在接受环境信息之后必然产生的结果。为了应对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大学的整个过程便朝着流水线生产模式转变。不同学校的教学计划相似,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校的课程计划雷同。而教师和学生则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违背教学计划被认为是一种“教学事故”。大学的教学活动本来是一种创造性、灵活性极强的活动,但僵化的计划剥夺了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导致大学课堂处于一种沉闷的状态。但是教学计划使得大学有序,保证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计划规定的教育,从而在程序上保证了学生的质量。在教学内容上,统一的高等教育教材,使学生受到标准化的教育,从内容上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同质化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内容保证了学生可以受到更多的教育,同时也可以教育更多的学生。这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看来是一种进步。

高等教育发展建立在社会消费需求基础之上,消费主义的高等教育本质是对社会期待的迎合。由于高等教育在身份区分和角色定位中的作用,使得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激增。而消费主义的特征就是迎合社会需求,因此,在短时间内高等教育通过标准化模式大量复制,由此造成高等教育机构膨胀,规模扩大。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膨胀,而相应的高等教育资源没有跟上规模的增长,由此造成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下滑,迫使高等教育面临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匮乏的双重困境。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但高等教育增长之后所生产的“产品”对外部社会而言存在着明显的过剩,所谓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是一种过剩的表现,但从消费主义价值观看来这毕竟也是一种发展。因为数量的增长在客观上扩大了受教育的机会,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会平等,更大程度地满足了社会和个人原先的期待,所以这种发展是有价值的。但问题在于增长本身并不等于发展,并非只有增长才是发展,结构优化也是一种发展。因此,消费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价值观是片面的,因为“更多的教育”不等于“更好的教育”。

二、对消费主义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分析

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对高等教育做出评价时的期待并不是集中于高等教育本身带来的人的自身完善,而在于高等教育所能带来的符号意义,即高等教育给受教育者带来的身份区分和角色定位的意义,对社会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刺激作用等,也就是说,期待的是高等教育的符号所具有的工具性意义。从表面上看期待本身是纯粹个体的选择,而实际上个体的期待却来自于社会的赋予,个体的自由选择其实只是一个假象,因为“个体的个人需求是以集体语境为索引的”。之所以会导致这样的后果,根本上说是我们将高等教育的价值局限在其所生产符号的有用性上。由于我们注重符号的有用性,即该符号可以交换多少社会资源,所以也就在价值上简化了大学的功能。在大学的这种一元功能下,人也成为单向度的人,大学的发展也就简化为生产能力增长的符号。消费主义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对期待和需求的满足。高等教育机构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属性乃是其价值之所在。有学者总结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五个要索: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结构优化、效率增进和适应性增强。而在这五个方面中尤以适应性增强为最终标准。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核心是适应性,其余四点是工具性的,而适应性则是目的性的。问题在于适应性要求大学适应什么?法国哲学家雷蒙・阿隆说:“当人们满怀信心地把社会代替了上帝,而社会却隐含了撕裂一切人类集体的种种矛盾。社会的期待本身就是纷繁复杂、难以辨认的。一所大学试图办成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万能机构,那不是骗人就是愚蠢。”因此,完全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导向去发展高等教育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首先,大学不能完全迎合社会的需要。因为社会需要没有绝对的价值,它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恶的。当年海德堡大学迎合纳粹的政治需要也是一种对当时社会的适应,那么这种适应性是否意味着海德堡大学的发展呢?其次,社会的需求是变化多端的,在消费社会中尤为明显。社会风尚往往都是暂时的,如大学一味追求适应性会导致大学成为西西弗斯(大神西西弗斯受到惩罚,向山顶上推石头。每次推到山顶后,石头都会滚落下来,所以需要重新往上推,如此重复无穷)。所以“大学的主要精力不能放在现时的事件上,因为大学并不是暂时存在着的”。再次,“重视现时的适应性往往趋向于学生所希望的东西而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强调高等教育发展以适应性为核心,实质是以满足社会期待为导向,而在消费社会中试图以满

足社会期待为价值,则一定会将“大学变成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是摆脱不了服务职能的”。这意味着大学不再是以自身的发展而发展,而成为外在某种目的之工具和手段。进一步讲,大学作为系统,其目的完全为外界环境所输入,即系统外输入的信息成为系统运作的原则,将会导致大学由自组织变为他组织系统,从而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并成为工具,高等教育丧失了自我而成为生产文凭的作坊。

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观照下,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数量增长的特征,即以数量增长作为判断发展的首要标准。有学者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定义为“一种适应社会和个人需要、系统优化、有较高投入产出效率和效益、符合教育目的的有质量的数量增长”。依照这个定义,如果高等教育没有数量的增长则一定不是发展。然而,一个系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进化是一种质变,并不一定带有数量的增长,系统的结构变化也会导致系统的进化,而且在系统的进化过程中有些方面的确是有增长,但也有可能出现减少。高等教育因其高深知识使得自身对社会和历史有更强大的洞察力,对社会和历史有更深的理解。理应走在时代的前面,促进社会的革新,而消费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则片面致力于对社会需要的适应而不是对社会需要的批判,即社会向大学输入信息要求大学输出它预期的信息,而不想让大学对社会做出批判。这是因为消费社会本身其实是以取消人的个性来实现对人需要的控制,从而使消费量达到最大化。所以。消费主义价值观中的数量增长本质上是反对发展的,是用数量增长压制发展。但重要的是,一切教育都应以人为本,将人看作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和工具,高等教育更应该把“发展人的独立判断能力当作头等大事”。然而,消费主义的高等教育恰恰相反,它以培养同质化、没有批判力的单向度的人为要务。没有批判力的人不会发展,因为对他们来说,现实永远是不可超越的“绝对”。

由此可见,消费主义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将“人”和“培养人”的机构视为一种工具,对工具生产所持的标准化、数量化、程式化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一元增长取代了多元的发展。

三、理想中的超越:以自由的扩展审视高等教育

消费主义的工具价值观聚焦于高等教育的有用性。而黑格尔早年曾指出,“有用是启蒙的真理”,而不是永恒的真理。德国哲学家舍勒在研究价值时提出至少有五种价值形态:即感性价值、实用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宗教与神圣价值。感性价值的标准是舒适和不舒适,实用价值的标准是有用和无用,生命价值的标准是高雅和粗俗,精神价值的标准是正确与不正确,宗教价值的标准是神圣和非神圣。可见价值本身是丰富而复杂的,有用性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以“有用性”作为绝对价值显然压抑了其他价值。在消费主义的高等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宗教价值明显衰退。工具主义的价值观中“只有效用信息才被看作是唯一恰当的基础,去评价事物状态,或判断行为规则”。如果我们通过单一的数量主义价值观去评价高等教育的发展,那么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就会遭到屏蔽。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上,蔡元培先生主持北大时提出“兼收并蓄”的主张,不以特定的价值偏见进行决策,使得当时的北大成为多种思想的集散地。事实证明蔡元培先生的主张是正确的,“兼收并蓄”的北大使自身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发展,并培养出一批影响中国和世界的重要人物,对推动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样一种“兼收并蓄”的状态就是一种价值自由的状态,自由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

高质量教育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

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参考文献】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中国的实践[J].东方文化,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