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十篇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十篇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3:25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篇1

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1)]解惠全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也认为:“偏义复词

从形式上看和并列结构的合成词一样,两个语素是并列的,但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作为这个合成词

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陪衬。”[(2)]宋学农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进一步认为:“偏义合成词两个

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并列组成双音词后,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为该双音词的意

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摒弃不用,只是作为一种陪衬。”[(3)]周本淳主编的高校专科教材《古代汉

语》也认为:“所谓偏义复合词是指其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也就是说只保留了一个词素的意

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4)]总括上述四家的看法:一致认为偏义复词是并列合成词的一种类型,

是由两个语素组成,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从古今汉语的语

言实际情况看,我们认为这个结论只说出偏义复词的共性,没有真实地反映偏义复词由于时代的不同,词义本

身的变化而赋予的不同特性。现从偏义复词的结构、词汇意义等方面,对古今汉语偏义词的不同特点加以比较

(一)从偏义复词的结构上看

古汉语偏义复词有二个特点:一是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合得不够稳定,具有临时性。由于古汉语偏义

复词是以单音词的连用为基础,它和其他的双音合成词一样,经历临时性的组合到凝固成词的发展变化。因此

这类偏义复词的陪衬语素,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露出来,一旦脱离了那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其临时

性便随即消失,同时即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请看下列例句:

1、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德,国家之基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左传·桓公二年》)

3、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史记·游侠列传》)

4、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盐铁论·本议》)

5、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诗经·邶风·绿衣》)

6、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7、年不顺成,君衣布jìn@①本,关粱不租,泽列而不赋,士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

·玉藻》)

8、岂有文章惊海内,漫芳车马驻江干。(杜甫:《宾至》)

9、韩之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多人。多人不能不生得失,生

得失则语泄。(《史记·刺客列传》)

10、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1、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

汉书·张汤传》)

例1根据上下文义的相承关系,“国家”偏指“国”指晋国,“家”无义只起陪衬作用。例2“国家”无

偏义,“国”指天子统治的地方,“家”指诸侯统治的地方,作为单音词连用的“国家”均恢复其固有的词汇

意义。有时“国家”也可分用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例3“缓急”联系下文虞舜窘于井lǐn@②,

伊尹负于鼎俎……当偏指“急”就是急难的意思,“缓”无义起陪衬作用,是偏义复词。例4“缓急”无偏义

,“缓”指“缓和”,“急”指“急迫”,是单音词连用。例5“衣裳”联系下文“采采衣服”偏指“衣”即

“衣服”,“裳”无义起陪衬作用,是偏义复词。例6“衣裳”无偏义,“衣”指上衣,“裳”指下裙,保留

各自原有的词汇意义,是单音词连用。例7“车马”偏指“车”,因“造”只能与“车”相照应,“马”是不

能“造”只能“养”的,是偏义复词。例8“车马”无偏义,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是单音词连用。例9“

得失”根据上下文意偏指“失”即差错,弊端,是偏义复词。例10“得失”无偏义,“得”指“成功”,“

失”指“失败”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是单音词连用。例11作为偏义复词的“短长”由于两个词素结合不

够紧,允许颠倒成“长短”,而“长”正与上文的“高”相照应当偏指“长”,专指长处功劳。按张安世的话

,意思是不要自己夸张,所以“短”只起陪衬作用无义。

特点二是陪衬语素不定位,时前时后。请看下列例句。

12、询谋得失,深遂夙愿。

(王冰:《内经素向经序》)

13、余刻此图,并非独出己见,评论古人之短长。(《脏腑记叙》)

14、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5、所以遣兵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16、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17、所向天空阔,真堪托死生。(《杜甫:《房兵曹胡马行》)

18、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9、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韩非子·初见秦

》)

20、爪牙不足以供耆(嗜)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汉书·刑法志》)

例12“得失”偏在“得”义,意思是“收获”“失”无义,陪衬语素在后。例9“得失”偏向“失”,

“得”无义,陪衬语素在前。例13“短长”只偏指“短”即短处缺点,“长”无义,陪衬语素在后。例14

“短长”偏指“长”,“以为殊无短长”即认为很没有能耐。“短”无义,陪衬语素在前。例15“出入”偏

指“入”,“出”无义,陪衬语素在前。例16“出入”偏在“出”,“入”无义,陪衬语素在后。例17“

死生”只偏向“生”义,“死”无义,陪衬语素在前。例18“死生”偏在“死”义,“生”无义,陪衬语素

在后。例19“利害”偏用“利”义,“害”无义,陪衬语素在后。例20“利害”偏用“害”义,“利”无

义,陪衬语素在前。上述十例都说明陪衬语素具有不定位时前时后的特点。

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结构定型表现两方面:一是构成偏义合成词的每个字是语素,各语素之间结合得很紧,

不容许随便拆开或随意加入什么成分;二是陪衬语素不再时前时后,而是固定的,不受特定语言环境所制约。

比如“窗户”两个语素结合得很紧,不容许拆开或随意加入什么成分,其义偏指“窗”,陪衬语素“户”无义

消失,位于“窗”的后面,只起陪衬作用。

(二)从偏义复词的意义上看

古汉语偏义复词在意义上的特点是两个语素都保留其作为单音词连用时的词汇意义,也就是说作为陪衬语

素的意义并未消失,凝固成复合词后,其义偏向那一个语素,完全受特定的语言环境所决定即随文释义,也就

是受“观境为训”原则的制约。有时可从特定上下文词语的互相照应上来确定偏义;有时可联系前后文句意的

相承贯通上来确定偏义;有时也可从遣词造句的语法关系上来确定偏义;有时却是单纯为凑足音节需要而连带

提及。请看下面例句:

21、齐桓用其仇,有益于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

(《汉书·梅福传》)

22、江陵三千三,何足持作远;书疏数知闻,莫令信使断。

(《北朝民歌《那呵滩》)

23、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姓命之区域。(《陆机:《吊魏武帝文》)

24、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

25、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贾谊:《论积贮疏》)

26、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hóng@③如钟鼓不绝。

(苏轼:《石钟山记》)

27、昔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辨,不能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28、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9、沐猴而冠带,智小而谋强。(曹操:《薤露行》)

30、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曹操:《却东西门行》)

例21“仇”,指管仲,齐桓公重用原来反对自己的管仲为相,“仇”与“逆”互相照应,可见“逆顺”

只偏指“逆”,“顺”无义起陪衬作用。例22“疏”,一种分条陈述的文体。“书”,信。“疏”和下文“

信使”不相照应,“书疏”显然偏指“书”,而“书”正与“信使”互相照应,这样“疏”无义起陪衬作用。

例23“始”和“归”意义上不相照应,而“终”与“归”正好照应,可见“始终”当偏指“终”,“始”无

义起陪衬作用。例24孟子是针对齐宣王以牛易羊衅钟之事发出责问的,前文未提到过禽,可见“禽兽”只偏

指“兽”,“禽”无义起陪衬作用。例25“饥”,灾年;“穰”,丰年。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

故“饥穰”当偏指“饥”,“穰”无义起陪衬作用。例26以山名石钟和文中以无射钟、歌钟比拟风水与山石

相吞吐之声看,“钟鼓”显系偏指“钟”,“鼓”无义起陪衬作用。例27孔子因谗被逐,墨翟因谗被囚,故

“谗谀”偏指“谗”,统承前文“季孙之说”、“子冉之计”而言。例28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

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同理例7“车马”偏指“车”义,因“车”与“

造”构成动宾关系,与“马”不搭配,故“马”无义起陪衬作用。例29“沐猴而冠带”显系化用《史记·项

羽本纪》一文中“沐猴而冠”一语,可见“冠带”之“带”仅为凑音节需要而连带提及。例30“行止”,谓

飞行和栖止。雁只在飞行时列成队形,止宿时则聚在一起。可见“行止”当偏在“行”义。同时也为了适应诗

歌音节需要,使句式工整,还是把不表义的语素“止”保留着。

现代汉语偏义复词词义固定单一。表现在一、由两个语素凝固成一个复音合成词后,其义偏向那一个语素

是固定的,不能随文而异,即不受“观境为训”原则的制约。也就是说表义语素定位,不管在任何时期,任何

语言环境中,自始自终都固定在某个语素上,不会发生忽此忽彼的随意状态。二、两个语素虽并列,但其中一

个语素义已经消失,消失的那个语素在构词上只起陪衬作用。

例如现代汉语的名词“国家”、“人物”、“质量”、“舟楫”、“狐狸”、“妻子”等两个语素并列,

其中一个语素义消失,“国家”偏指“国”,“家”义消失;“人物”偏指“人”,“物”义消失;“质量”

偏指“质”,“量”义消失;“舟楫”偏指“舟”,“楫”义消失;“狐狸”偏指“狐”,“狸”义消失;“

妻子”偏指“妻”,“子”义消失。动词“忘记”、“死活”、“离合”,形容词“好歹”、“缓急”等其义

偏向一方也是固定的。“忘记”偏向“忘”,“记”义消失;“死活”偏向“死”,“活”义消失;(反动派

不管人民的死活。实际上是让老百姓死,,不管老百姓活。)“离合”偏指“离”,“合”义消失;“好歹”

多指“歹”一方,“好”义消失;“缓急”多指“急”义,“缓”义消失。它们的特点是把两个语素并列起来

,让一个语素的意义消失,这就造成了所谓偏义词,消失的那个语素在构词上只起陪衬作用。

为什么古今偏义复词具有这样明显的差异呢?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偏义复词都经过临时组合阶段的

试用过程:由临时不稳定的单音词连用向凝固稳定的合成词的发展。其总的发展演变规律是(1)有的历代递

相袭用,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个偏义复词。如国家、窗户、妻子等。(2)有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之后,

渐渐丧失生存能力而自行淘汰。如车马、园圃等。(3)有的既没有固定成词,也没有被淘汰,直至今日依然

处于试用阶段。如成败、得失、利害、恩怨等。(4)二是随着词汇自身的发展,词和词组以及词和词素是可

以互相转化的。如“国家”、“妻子”原是词组,后来变成了词;“民”、“众”原来是词,现在成了词素。

我们研究词汇的发展变化,一方面要有历史主义观点,另方面又要分清古今界限。而古汉语偏义复词的特点,

正好说明它处在临时组合阶段,内部结构不够稳定,其义也随文而异。到了现代汉语,这类词大都已凝固成一

个复音合成词了,其中一个语素义已消失只起陪衬作用,其义就偏向一方而且是固定的,成为相对稳定独立、

为大家所公认的单一明确的概念了。

总之,通过对古今偏义复词不同特点的剖析,必定能提高我们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强驾驭现

代汉语的能力。

注释:

(1)朱星著《古代汉语》58页。

(2)解惠全主编《古代汉语教程》131页。

(3)宋学农主编《古代汉语教程》161页。

(4)周本淳主编《古代汉语》93页。

(5)引《语言文字学》1992年第1期《偏义复词成因初探》作者钟如雄。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加亚下加日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篇2

关键词:汉语言发展偏义复词发展变化

在汉语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其语音、语法与词汇三个方面都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相比较而言,词汇的变化发展是最为显著的,它几乎是在不停地随时展而产生变化。①有些词语古代常用但现代少用或几乎不用了,有些词古今意义或大同小异或完全不同,也有些词在结构上和表达运用上与古代大相径庭。我们常见的汉语中的偏义复词的变化也是很有特色的。解惠全《古代汉语教程》也认为:“偏义复词从形式上看和并列结构的合成词一样,两个语素是并列的,但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作为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陪衬。”②宋学农《古代汉语教程》进一步认为:“偏义合成词两个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并列组成双音词后,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为该双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摒弃不用,只是作为一种陪衬。”③周本淳《古代汉语》也认为:“所谓偏义复合词是指其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也就是说只保留了一个词素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④上述观点一致认为:偏义复词是并列合成词的一种类型,是由两个语素组成,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从汉语发展运用的实际语言情况看,这些概念已认识到偏义复词的共性,而对偏义复词由于时展变化所表现的不同还认识不够。这里我们对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在结构、词汇意义等方面的表现与现代汉语中的情况加以比较分析,看看偏义复词在汉语发展中的变化。

古代汉语中,从结构上看,偏义复词表现为:一是大部分双音合成词都经历了一个由词组逐渐凝固为词的过程,有一个很长的临时组合阶段,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合得不够稳定,具有临时性。由于古汉语偏义复词是以单音词的连用为基础,它和其他的双音合成词一样,经历临时性的组合到凝固成词的发展变化。因此这类偏义复词的陪衬语素,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现出来,一旦脱离了那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其临时性随即消失,同时即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例如:

1.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诗经・邶风・绿衣》)

2.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例1“衣裳”联系下文“采采衣服”偏指“衣”,即“衣服”,“裳”无义起陪衬作用,是偏义复词。例2“衣裳”无偏义,“衣”指上衣,“裳”指下裙,保留各自原有的词汇意义,是单音词连用。

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左传・桓公二年》)

4.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例3“国家”无偏义,“国”指天子统治的地方,“家”指诸侯统治的地方,作为单音词连用的“国家”均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有时“国家”也可分用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例4根据上下文义的相承关系,“国家”偏指“国”,指晋国,“家”无义只起陪衬作用。

5.韩之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多人。多人不能不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史记・刺客列传》)

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例5“得失”根据上下文意偏指“失”,即差错,弊端,是偏义复词。例6“得失”无偏义,“得”指“成功”,“失”指“失败”,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是单音词连用。

7.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汉书・张汤传》)

作为偏义复词的“短长”由于两个词素结合不够紧,允许颠倒成“长短”,而“长”正与上文的“高”相照应当偏指“长”,专指长处功劳。按张安世的话,意思是不要自己夸张,所以“短”只起陪衬作用,无实际意义。

8.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盐铁论・本议》)

“缓急”无偏义,“缓”指“缓和”,“急”指“急迫”,是单音词连用。

古汉语偏义复词结构上的表现之二是,没有固定的组合形式,可以任意组合替换,陪衬语素不定位,时前时后。如:

9.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韩非子・初见秦》)

10.爪牙不足以供耆(嗜)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汉书・刑法》)

例9“利害”偏用“利”义,“害”无义,陪衬语素在后。例10“利害”偏用“害”义,“利”无义,陪衬语素在前。

11.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短长”偏指“长”,“以为殊无短长”即认为很没有能耐。“短”无义,陪衬语素在前。

12.所以遣兵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1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例12“出入”偏指“入”,“出”无义,陪衬语素在前。例13“出入”偏在“出”,“入”无义,陪衬语素在后。

14.所向天空阔,真堪托死生。(《杜甫,《房兵曹胡马行》)

15.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例14“死生”只偏向“生”义,“死”无义,陪衬语素在前。例15“死生”偏在“死”义,“生”无义,陪衬语素在后。这些例句都说明,陪衬语素具有不定位时前时后的特点。

从意义上看,古汉语偏义复词表现为两个语素都保留其作为单音词连用时的词汇意义,也就是说作为陪衬语素的意义并未消失,凝固成复合词后,其义偏向哪一个语素,完全受特定的语言环境所决定,有时可从特定上下文词语的互相照应上来确定偏义;有时可联系前后文句意的相承贯通上来确定偏义;有时也可从遣词造句的语法关系上来确定偏义;有时却是单纯为凑足音节需要而连带提及。例如:

16.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贾谊,《论积贮疏》)

“饥”,灾年;“穰”,丰年。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穰”起陪衬作用。

17.齐桓用其仇,有益于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汉书・梅福传》)

“仇”,指管仲,齐桓公重用原来反对自己的管仲为相,“仇”与“逆”互相照应,可见“逆顺”只偏指“逆”,“顺”起陪衬作用。

18.昔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辨,不能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孔子因谗被逐,墨翟因谗被囚,故“谗谀”偏指“谗”,统承前文“季孙之说”、“子冉之计”而言。

19.沐猴而冠带,智小而谋强。(曹操,《薤露行》)

“沐猴而冠带”是化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沐猴而冠”一语,可见“冠带”之“带”只为凑音节需要而连带提及。

20.江陵三千三,何足持作远;书疏数知闻,莫令信使断。(北朝民歌《那呵滩》)

“疏”,一种分条陈述的文体。“书”,信。“疏”和下文“信使”不相照应,“书疏”显然偏指“书”,而“书”正与“信使”互相照应,这样“疏”起陪衬作用。这些例句也说明了古汉语偏义复词在意义上的不确定性。胡培俊《古代汉语辅导题解》也说:“偏义复词究竟偏在哪一个词上,要由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而且意义相反相对或相关相类的词组合在一起到底是不是偏义复词同样要根据全句的意思来确定”。

在现代汉语中从偏义复词结构上看,其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构成偏义合成词的每个字是语素,各语素之间结合得很紧,不容许随便拆开或随意加入什么成分;二是陪衬语素不再时前时后,而是固定的,不受特定语言环境所制约。比如“窗户”,两个语素结合得很紧,不能拆开或随意加入什么成分,其义偏指“窗”,陪衬语素“户”无实意,位于“窗”的后面,只起陪衬作用。现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词义固定单一。首先,其各个语素凝固成一个复音合成词后,其意义偏向哪一个语素是固定的,不能因文而宜或随文而异,即表义语素定位,在任何语言环境中,始终都固定在那个语素上,不会发生忽此忽彼的随意状态。其次,其各个语素虽然并列,但其中一个语素义已经消失,消失的那个语素在构词上只起陪衬作用。例如:名词“国家”、“人物”、“质量”、“舟楫”、“狐狸”、“妻子”等,两个语素并列,其中一个语素义消失,“国家”偏指“国”,“家”义消失;“人物”偏指“人”,“物”义消失;“质量”偏指“质”,“量”义消失;“舟楫”偏指“舟”,“楫”义消失;“狐狸”偏指“狐”,“狸”义消失;“妻子”偏指“妻”,“子”义消失。动词“忘记”、“死活”、“离合”,形容词“好歹”、“缓急”等,其义偏向一方也是固定的。“忘记”偏向“忘”,“记”义消失;“死活”偏向“死”,“活”义消失(反动派不管人民的死活。实际上是让老百姓死,不管老百姓活);“离合”偏指“离”,“合”义消失;“好歹”多指“歹”一方,“好”义消失;“缓急”多指“急”义,“缓”义消失。这些词语偏指意义是固定不变的,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没有因语境或文体不同发生转移。它们的特点是两个语素并列起来后,一个语素的意义消失,这就造成了偏义词,消失的那个语素在构词上只起陪衬作用。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偏义复词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也显然不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因为:一是偏义复词经历了一个临时组合阶段,由词组逐渐凝固成词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变化的情况是:(1)有的代代相传袭用,慢慢固定下来,成为一个偏义复词。如国家、窗户、妻子等。(2)有的经过临时组合使用之后,渐渐失去了其意义功效而被淘汰不用。如车马、园圃等。(3)有的既没有固定成词,又没有被淘汰,直至今日依然处于试用阶段。如成败、得失、利害、恩怨等。二是随着词汇自身的发展,词和词组,以及词和词素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国家”、“妻子”原是词组,后来变成了词;“民”、“众”原来是词,现在成了词素。古汉语偏义复词处于临时组合阶段,内部结构不够稳定,其义也随文而异,到了现代汉语,这类词大都已凝固成一个复音合成词了,其中一个语素义已消失只起陪衬作用,词义就偏向另一方,而且是固定的,成为比较独立稳定、为大家所公认的概念了。这就是偏义复词在语言发展变化中也发生的相应变化。通过对这些词语的变化发展情况的认识,也许能增强我们阅读古汉语学习现代汉语的能力。

注释:

①这里所讲的“变化”即词语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结构、意义和用法的不同。

②解惠全主编.古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131.

③宋学农主编.古代汉语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161.

④周本淳主编.古代汉语.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93.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篇3

【知识精粹】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

【典型例题】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题)

a、夫子将焉(适)

B、吾(说)晏子之义

C、(盛)吾头于笥中

D、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

此题考查古今异义。a项的“适”是“到”的意思,“焉适”宾语前置,即“适焉”,“到哪里去”的意思;现代汉语中,“适”指恰好、舒服。B项的“说”通“悦”,指喜欢;现代汉语中无此义。D项的“奔”指出逃、逃跑;现代汉语指奔跑。只有C项中“盛”(chéng)与现代汉语相同,指把东西放在器具里。

【备考对策】平时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的词语;做题时要细心体察,不要望文生义,以今代古。

二、一词多义

【知识精粹】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这种现象叫一词多义。

【典型例题】“必不惮勤”一句中的“勤”字的词义是()(1993年全国高考第12题)

a、勤快 B、尽力

C、勤勉 D、辛劳

此题考查一词多义。“勤”是个形声字,形旁从“力”,其本义是“辛苦”“辛劳”,此外还有“努力”“尽力”“为……尽力”等引申义。在“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中,“勤”作“惮”的宾语,应为“辛劳”之意。

【备考对策】对常用的多义词,考生要弄清其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掌握词义。如,“朝”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臣子在早晨拜见帝王,便引申为“朝见、朝拜”;由“朝见”又引申为朝见的处所“朝廷”;又引申为朝代。考生要善于根据相关词句(具体语境)准确理解词义。

三、词类活用

【知识精粹】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

【典型例题】下列加括号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0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第13题)

a、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

B、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

C、其山谷远者,则(就)富人谷

D、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

此题考查词类活用。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C项。C项中的“就”是靠近的意思,是该词本来就有的意义。a项中“袖”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袖藏”。B项中的“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给……吃”。D项的“全活”也是使动用法,相当于“使……得到保全”。

【备考对策】考生要掌握名词作状语等常见的词类活用的语法特点,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四、偏义复词

【知识精粹】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典型例题】《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1996年全国高考第14题)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篇4

摘要:笔者搜集了大量中高年级美国汉语学习者作文中出现的偏误,并把其中常见的偏误分成了五类,即:误加、遗漏、错位、误代以及混合,分别予以举例说明。笔者认为产生这些语言偏误的原因有四: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习方式的影响、交际策略的影响以及工具书的误导。偏误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最后笔者针对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认为加强词汇教学,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完善对外汉语教材,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是减少学生常见语言偏误的关键。

关键词:偏误分析;偏误类型;对外汉语;教学设想

一、前言

偏误分析是一种新兴的理论,它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偏误分析是指探寻总结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通常出现的偏误类型及与其相对应的原因等等。从宏观来看,偏误的类型主要有语音偏误、汉字偏误、语法偏误和语用偏误。进行偏误分析研究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使外语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本文是笔者凭借自身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常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了分类,并简要探讨了产生这种状况的若干原因,最后针对其中的常见偏误类型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

二、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作文中常出现的语言偏误类型

在对美国的汉语学习者的辅导过程中,笔者收集了学生作文中的大量病句,经过系统地整理,发现中高年级学习者作文中的主要偏误类型有以下五种。

1、误加。误加就是指正确语句中被加进了本不该加的字或句。如“他常常去了图书馆”,动态助词“了”误加。

例如:

病句:第一集的主题是“自然的馈赠”,也就是说中国人从大自然采起来的生活资料。

改句:第一集的主题是“自然的馈赠”,也就是中国人从大自然中采集来的生活资料。

后半句意在解释“自然的馈赠”的意思,“也就是”本就有解释的功能,病句中误加了“说”字显得累赘。

2、遗漏。遗漏就是漏掉了一些字词,使句子成分残缺不全。如“他弹琴得很好”,在助词“得”前面遗漏了动词“弹”。又如“她们是很好朋友”,此句在“很好”的后面遗漏了助词“的”,应改为“她们是很好的朋友”。

例句:

病句:美国人喜欢看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复杂人物之间的关系。

改句:美国人喜欢看有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复杂的人物关系的电视剧。

句子的本意是要说美国人喜欢看某种类型的电视剧。由于遗漏了“看”的对象“电视剧”,使本应属于“电视剧”修饰成分的“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复杂的人物关系”都成了整句的宾语,造成了语意的混乱。

3、错位。错位就是指句子成分放错了位置。如“我学习在四川大学”应该说成“我在四川大学学习”,“我起床了六点”应该说“我六点起床了”,“你上网交友过吗”应说成“你上网交过友吗”。

例如:

病句:我们得坐公共汽车坐了两个小时多。

改句:我们坐公共汽车坐了两个多小时。或者:我们坐公共汽车得坐两个多小时。

很明显此句中“得”和“多”的位置不对。“得”和“坐两个多小时”连起来可以补充说明坐公共汽车要用的时间,“得”应后置于宾语“公共汽车”之后,“两个多”是数词,应置于量词“小时”之前。另外,“了”字误用,句中加“了”表示已经发生了,就不能加“得”,反之,用“得”就不能加“了”。

4、误代。误代是从几个形式中选择了不适合的形式,用错了词。如“明天还是后天,我们去游泳”。陈述句中应该用“或者”表示选择,用了“还是”就是误代。又如:“爬山非常难,让我累死了”,此句并非“被”字句,用“让”不恰当,应改成“把”,所以病句可以改为“爬山非常难,把我累死了”。

例1:

病句:有的景点看起来很安静,举例来说天坛和颐和园。

改句:有的景点看起来很安静,比如说天坛和颐和园。

误代,“举例来说”其后一般要跟具体的事例,“比如说”其后则可以带事物。“天坛和颐和园”是物而非例子,因而在此不恰当。

例2:

病句:在都江堰,老百姓修了二王庙来褒奖李冰与他的儿子。

改句:在都江堰,老百姓修了二王庙来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

误代,很显然,“褒奖”和“纪念”,“与”与“和”的区别学生并没有搞清。“褒奖”一般指对生者的奖励或赞扬,而“纪念”则指对逝者的深切怀念,而二王庙显然是在李冰和他的儿子去世后修的,应用“纪念”。关于“与”和“和”,学生给我讲的唯一区别是“与”比“和”正式。诚然,在很多正式的题目之中,“与”似乎比“和”用得多,但也不能这样一概而论,我认为,表示两个独立的个体时,用“与”则较为正式,大多会用,而表示一个整体时,用“和”则比较恰当。如,学生写作文题目“我对都江堰与青城山的印象”,其中的“与”改为“和”则更好。

5、混合。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偏误类型合在一起。

例如:

病句:有一些学生跟我一样忘了带雨伞,因此在门口前面买了雨伞。

改句:有一些学生跟我一样忘了带雨伞,因此我们在门口买了雨伞。

此病句是误加和遗漏造成的。句中后半部分首先遗漏了主语“我们”,其次,“门口”就是位置,“前面”属于误加,这是由于学生没有搞清“门口”的意思所致。

三、多角度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

(一)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

负迁移,也叫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母语的负迁移,即就是母语对于目的语学习的负面影响,当两种语言用不同形式表达同一意思时,学习者将母语形式迁移到外语中,就会出现偏误,使语言学习变得困难重重。在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由于母语的负迁移而产生的偏误占的比重不小。他们总是习惯于先在英语的语言习惯影响下想到要写的内容,再把这些内容翻译成汉语写下来。这样难免出现很多这种类型的错误。

(二)学习方式的影响。暑期学习班的学生一般上午上课,下午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安排的学习时间充裕,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看书、看电影、采访、分组讨论等等。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及时的纠正,相互影响,偏误在所难免。

(三)交际策略的影响。交际策略是留学生在使用目的语交际过程中,为弥补语言能力不足而采取的种种策略,具体可分为采取近似的词、生造词语和迂回三种情况。虽然他们能尽量多地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但是他们都住在留学生公寓,周围接触的人几乎都是留学生。日常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几乎没有得到过纠正。如此,错误日积月累,越来越多。

(四)工具书的误导。由于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不够长,加上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我们的教材、词典、教师在教学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往往对留学生造成误导。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汉语口语速成》中有一些单词的英文解释与汉语释义并不对应。如其中把“淋”解释为“towet”,让学生以为“淋”就是“把……弄湿”,用“淋”造出了这样的句子“我刚才淋了花”,令人捧腹。碰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给学生解释清楚,“淋”的意思是让水或其他液体自上落下,可以组词为“淋雨”“淋浴”等,而不能机械地翻译成“towet”。

四、针对学生的常见语言偏误提出的教学设想

(一)进行词汇教学,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学习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内容。从学生的病句中发现,出现偏误最多的类型是遗漏和误代。这是由于学生的词汇量较少,写不出正确的句子造成的。因此词汇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它是提高汉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基础,更是减少偏误的关键。

词汇教学的重点首先应是虚词的运用,因为虚词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近义词、多义词和多音字,它们都是对外汉语学习的难点,必须予以重视。再者,一些用法特殊的词语和容易混淆的词语应当着重强调,如“所谓”与“无所谓”常被误认为是反义词,要及时纠正此类错误。还有,一些比较常用的成语、习语和其他固定词组也要重点讲解。有效的词汇教学的步骤应包括展示生词、生词释义、用法讲解以及针对生词的练习和检查这五步。词汇教学应秉承浅显易懂、精讲多练、及时总结和反复练习的原则,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进行语感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我们认为各种语言能力大都建立在语感能力之上。语感是语言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语感的获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然语言实践,主要通过长时间大量的语言练习而形成的一种言语结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母语语感的获得一般通过这种方式。另一种是“自觉言语实践”,即学生有针对性地去熟悉具有典型意义的言语材料和语言知识,以及作为语言背景的社会文化知识,总结语言规律,从而在实践中渐渐地形成一种言语习惯。第二语言语感的获得主要通过这种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汉语的语感。具体方法主要以以下六点为准则:①按照汉语的特点教汉语、学汉语;②扩大语言输入;③选择真实、自然、地道、生动的语料;④以文本重建为核心开展技能培训;⑤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加强记诵;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语言的运用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汉语语感之后,偏误自然会减少,也一定会写出合乎汉语语法规范的句子。

(三)提高教学和教材的质量

一个对外汉语教师,首先应当对汉语本体有较深的研究,对学习者的母语有一定的了解、掌握,能抓住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偏误问题进行有预测,有针对性地授课;其次对学生习作中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并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再次应当从教学的趣味性、作业批改和课程要求等方面综合要求自身,以避免误导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经常出现的偏误,对其收集、总结、分析,发现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当学生的语言偏误频繁出现的时候,教师不仅需要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偏误,还需给出明确的解释,及时帮助学生提高目的语的内化程度,使学生形成自己正确、完整的语言规则系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好课前准备,根据学生水平选择授课内容,根据偏误分析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反馈的信息,避免授课的无针对性的问题,对于学生经常出现偏误的语言点要划为重点,讲清楚、讲透彻,并督促学生反复练习、巩固以纠正这种类型的偏误。

教材质量的提高也很重要。首先应当尽量减少注释错误、翻译错误的问题,对于生词的注释应当明确分条列出它的各种词性及其对应用法的例句,避免出现生词的词性和用法不能对应或者对应不明确的问题。此外,教材中课后习题的编写应被给予更多的重视,习题设计要多倾听一线教师们的意见,充分考虑学生的要求,避免出现习题设计无针对性、形式单调、过程笼统和序列混乱等问题,使习题耳目一新,让学生有兴趣去完成,以达到巩固教学成果的目的。(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鲁健骥.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2(1).

[2]朱其智.偏误生成学的范围和方法[J].学术研究,2009(8).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篇5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述评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体系建构

长期以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研究与语法教学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刘月华认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指的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语法的方面”,她认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应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种形式:(1)教材中的语法注释与练习;(2)教学参考语法;(3)为学生复习、自学用的语法书或教材(包括练习);(4)课堂教学语法;(5)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1.对外汉语语法体系的发展:1958《汉语教科书》为代表的对外汉语教材语法系统,1988年《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1994年《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大纲》,1996年《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

2.三个平面理论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1)句法中形成了主语观,认为主语是一个句法概念,确定主语的标准不同于传统语法的单纯施受关系,也不同于结构主义的单一的位置标准。在语义上主语和动词有密切的关系。

(2)语义方面,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对外汉语语法的补语教学和状语,特别是某些副词的教学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3)语用方面:注重话题和焦点。焦点这一语用概念的引入可以解释一些重要的语序现象。常规焦点可以解释某些动词后宾语和补语的语序问题,对比焦点可以解释汉语的宾语前置现象。

3.主要学术期刊关于汉语语法研究文章统计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1)近八年汉语语法研究论文走势较平稳,总体数量多;(2)近八年的七大期刊中,《汉语学报》对汉语语法的比重最大,《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文字应用》《华文教学与研究》次之;(3)以《世界汉语教学》为例,分析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细类,由近八年论文数据可见,偏误分析研究最多、比例最大,词的研究最少,语法概论、复句与句的研究所占比例趋同,通过以上四类研究趋势,仍以偏误分析研究最热。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与方法技巧

(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1)精讲多练原则;(2)多样性与趣味性原则;(3)对比教学原则。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综述

赵金铭在2002年《语言文字应用》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中指出,课堂语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应照搬教材中的语法注释。所谓“教无定法”,但应该法法有理据。

1.对外汉语词的教学词教学内容: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短语、数量词、介词、副词、特殊词语的教学。相关文章:缑瑞隆《认知分析与对外汉语示形量词教学――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个案研究系列之一》。

2.对外汉语句型教学内容:汉语主要句型和语序教学、“是”字句、“有”字句、“把”字句、被动句兼语句、连动句、存现句、比较句、反问句、疑问句的教学。相关文章:温云水《现代汉语句型与对外汉语句型教学》,杨春雍《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型分析》周国光《试析汉语被动句的习得机制》,温云水《现代汉语句型与对外汉语句型教学》。

3.对外汉语复句教学内容:联合关系复句(并列复句、选择复句)、偏正关系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让步复句、目的复句)、紧缩句的教学。相关文章:邵敬敏《建立以语义特征为标志的汉语复句教学新系统刍议》,彭小川《对外汉语语法课语段教学刍议》,赵金铭《汉语句法结构与对外汉语教学》。

4.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偏误分析:相关文章:张艳华《韩国学生汉语介词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肖任飞《越南留学生“了”字句习得的偏误》,解植永、王建《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的偏误分析》,魏红《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金、鲁锦松《高级水平韩国留学生汉语连动句教学研究》。

5.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观:相关文章:李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观》,陆俭明《汉语语法研究的必由之路》,张先亮《教学语法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孙德金《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应慎用语法化理论》。

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1.一般方法:从第二语言教学的历史看,语法教学的方法可以概括为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以及这几种方法的结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使用这几种方法以及如何结合起来使用,不同教师有不同做法,具体操作过程可以有灵活性。

2.具体方法:

(1)教材中语法解释的基本方法:①对语法规则的表述用文字描述;②也可以利用图表或线性序列公式来表述。(程棠,2000)

(2)语法练习的方式主要有:①机械性练习(如跟读、重复、替换、变换、扩展等);③有意义的练习(如回答问题、完成句子、对课文内容的解释、复述、讨论等);④交际性练习(如自由会话、课堂讨论、辩论、演讲、扮演角色、写应用文等)。(刘询,2000)

(3)课堂上语法教学的方法有:①情景化教学(利用人、利用事物、利用动作);②生成式教学扩展生成、紧缩生成);③对比教学(汉外对比、汉语内部对比)。(周小兵等,2004)

(4)语法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初级阶段必须坚持随机教学,同时到一定阶段适当进行带总结性的、又有一定针对性的巩固基础语法教学;②必须采取点拨式教学法,教学中不要大讲语法,特别不要一条一条地大讲语法规则,而要善于点拨。(陆俭明,2000)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篇6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都的用法极为复杂。很多学者沿着《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81)中都的三种基本含义(范围副词表示总括,程度副词表示甚至,时间副词表示已经)继续研究“都”字的用法。

一.与“都”字常连用表达句子某种含义的词语

(1)“都”做范围副词表示总括

1.全,全体,所有,一切等划定全数范围的词语:

1a.他们全都来了。

1b.全体同学都到会议室开会了。

2.表示一定量或者多数范围或者逼近全数范围的词语:几乎、许/很多、大多、绝大多数、多数。

2a.几乎所有人都来参加这次集会了。

2b.许/很多/绝大多数/多数人都觉得第二个方案更好。

那么“都”可以和表示少数的范围词连用吗?

a.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来了。a*.百分之二十的人都来了。

B.多数的人都来了。B*.少数的人都来了。

C.大部分学生都来了。C*.少部分学生都来了。

右侧一组句子的可接受度相对较低,可见“都“与表示(与总数相比的)少部分数量范围连用的情况比较少。再如:

a.*班里80名同学中,有3个人都说好。

B.班里10名同学中,有3个人都说好。

显然2的可接受度比1高,因为在有全数总量作为参考时,都所量化的数量范围约接近总数,句子的可接受度越高。并且如果“都”一定要与少数部分连用,那么它强调的是少部分中,每个个体之间具备的共性。

3.……等,……和……,……与/以及,……还有……等穷尽或不穷尽列举时,若表达每个并列关系项的共性时,要加都。

3a.教育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的昆体良等都在著作里阐释了自己的教育观念。

3b.张三和李四都去打水了。

4.每+量词,各,种种,人人,个个,任何,等强调个体共性的时候。

4a.每个人都要来。

4b.各国都开始重视教育的发展。

5.凡是……,常常……,一般……表示一般情况的大部分要加“都”。

5a.凡是没有根据的事情,我们都不能偏听偏信。

5b.一个道德水准高的人,常常都能准确认识自身情绪。

6.一生,永远,无数,一直,从来,到处等表示时间/数量/范围无穷的词语一般也要加都。

6a.童年的阴影,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b.我们永远都会铭记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7.从……到……,或者明确表示一类事物的特点时,有些句子要加都。

7a.从家到学校一路都有卖这种大樱桃的。(明确地点范围)

从九点到十二点,老板都在公司开会。(明确时间范围)

(2)“都”表示“甚至”

a.连你都来了,我能不来吗?

B.这个世界难题连学者都没有答案,你还操什么心?

有时候“都”表示甚至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记,需要根据语境去体会“都”在句中的含义。

a.这孩子比我都高了。(句意是这孩子甚至高过了我。)

B.我都不知道,你怎么知道的?(可以看作是连都句的省略:连我都不知道。)

下面D1、D2两个句子的主语单复数形式不同,再后面接“都”的时候,句子整体的含义就不同了。

D1.老张的两个孩子都毕业了。(老张的两孩子每一个都毕业了。)

D2.老张的一个孩子都毕业了。(这时候“都”前面是单数形式,所以句话的“都”已经不是总括含义了,而是表示“甚至”:老张的一个孩子甚至已经毕业了。比如说a:老张结婚了吗?B:结婚?老张的一个孩子都毕业了!)

(3)“都”作为时间副词表示已经

a.天都黑了,还不下班!(天已经黑了,还不下班)

B.菜都凉了,快来吃。(句子的含义是:菜已经凉了)

四.都在句子中表示责怪意义和褒奖意义的时候

a.这下好了,都是你!

B.终于好了,都是你的功劳!

这两句如果不看前半句的语境,我们不难看出都是+np结构我们更倾向于理解为责怪意义,包括“都是你的功劳”也可看作是讽刺意味的责怪。这是因为都是+np的结构造成了责怪意义的语境(邵静敏,郑娟曼(2008))。但是如果要明确表达褒奖意义,np就不能是单个的名词或代词,而需要变成名词或代词作定语修饰的偏正短语,如:

C.工程任务完成至此,这一切都是他的功劳。(后半句的偏正短语消解了该结构的责怪意义语境,使句子符合语义逻辑。)

二.留学生“都”字运用常见偏误

1.“都”的遗漏

1a.我现在23岁,在韩国要是到23岁,一般*就业工作了。

1b.这学期一定要好好学写作,说不定每天*会写日记。

1c.这个儿童的双亲*是革命战士。

1c句没有明显的与“都”连用的词语标记,但是主语是一个由名词修饰的偏正短语:“儿童的双亲”,而实际上的主语是“双亲”,所以应该是两个人,两个人每个人都是革命战士,那么句子就必须要加“都”。

2.“都”的错位

2a.这件事都*大家赞成。

这句“都”的错位是由于没有弄清楚“都”字在主谓谓语中的位置,这句主谓谓语句的大主语是“这件事”,小主语是“大家”,“都”字在这种句子中,一般放会在小主语的后面,比如:a.剧本我们都看过了,b.他什么东西都懂。如果在教学中,老师只跟同学说“都”在主语之后,学生会感到迷惑,他们往往会放在第一个主语之后从而导致偏误产生。

2b.在韩国,教过我的汉语老师都*以前在中国学过汉语。

“都”和“以前”的位置反了。因为“以前”是时间名词,而不是时间副词,所以“都”和时间名词一起出现时要放在名词之后。比如:a.我早晨都吃煎蛋了,而不能说:b.*我都早晨吃煎蛋了。

3.“都”和其他词语的混淆

3a.吉林大学都有300棵杨树。

3b.日本队五名队员都进了88分。

这两句话的问题都出在了没有区分好“都”和“一共”。“都”字具有分配的特性(蒋静忠、潘海华(2013)),比如:两个孩子都在吃一个蛋糕。这句话我们倾向于理解为每个孩子都吃了一个蛋糕,而不是两个孩子一共吃了一个蛋糕。吕叔湘(1997)认为这是“都”的“加而不合”的特点,换句话说就是总括为一个共性但是要保证每个个体具备共性特征。所以上面的句子里面的都需要全部换成

“一共”。

三.总结

“都”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想要熟练掌握“都”字的用法并不容易.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单纯地讲“都”的基本用法,而是要变换不同的语境,语义,将“都”放在不同的句型系统中进行分析讲解。先让学生学习强制使用“都”的情况教,再学习非强制性的使用情况,并结合语义句意去理解体会“都”的含义。

参考文献

1.“都”的加合性语义功能及其分配效应.袁毓林.[m]当代语言学.第7卷2005年第4期

2.“都”的语义分合及其解释规则.蒋静忠.[m]中国语文.2013年第1期

3.连a也—都B框式结构及其框式话特点.邵静敏.[m]语言科学.2008年第七卷第4期

4.“责怪”义标记格式“都是+np”.郑娟曼,邵静敏.[m]汉语学习.2008年10月第五期

5.“都”是全称量词吗.徐烈炯.[m]中国语文.2014年第六期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篇7

摘要:论文写作是硕士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成败。本文讨论了英语专业硕士论文选题的重要性以及选题的原则、方法及途径,以期能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论文写作;选题;英语专业;硕士

一、语言障碍带来的意义偏离

1.意义的不确定性 奎因(willardVanormanQuine)在题为《语词和对象》(word&object,1960)的哲学专著中,对意义理论进行的探索。按照奎因的观点,意义并不是事先确定了的,而是来自与系统中其他词汇之间的关系。而在不同语言中,相对应的系统结构也不总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即使不同语言中相应的系统覆盖的语义场是一致的,这些系统的词汇结构也不一定一致。一个系统中拥有的词汇越多,词汇之间的区别就越细微,对翻译的要求也就越高。举例来说,如果出发语中有程度、色彩各异的十个词汇表达“害怕”这个意义,而目标语只有五个,那么在翻译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意义偏离的现象。例如在颜色的表达上,汉语中有一个表达颜色的词叫“青”。语出自《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是一种从蓝色中提炼出来但比蓝色更深的颜色。英语中没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根据各个语境中“青”所修饰的名词的不同,分别用“green”“blue”“black”或者“darkblue”表示它,例如“青天”就是“bluesky”“青布”就是“blackcloth”,这样的英译很明显没有表达出汉语蕴涵的意思。

2.语言结构差异

语言存在共性早已是语言学界的共识,但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共性却是大家争论的问题。其实,语言间共性和差异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某些语言共性程度高,差异性就相应减小,反之,就增大。如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性就超过法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汉语句子不能像英语句子那样提供一个视觉上的句法结构提示,它们通过“意念对接”,虚化了语法关系,凸显了语义功能。而英语比较重形合,比较而言,用词汇表意比形态表意在语言转换中的意义丧失要少。英语以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体”(aspect)的范畴。所谓“体”表示动词的活动方式以及人们对这种方式的态度,而这一切,在汉语中则是以词汇的方式表示。因此,当英语以体的形态表示比较微妙的活动方式及态度时,汉语就可能因难以表达而导致意义丧失。

试比较:

thechildjumpedforjoy.(暗示:大体上是一次)

thechildwasjumpingforjoy.(暗示:重复多次)

在英汉双语转换时,前后二式都只能译成“孩子高兴得跳了起来”;如果将后式译为“跳跃不止”,就可能失之过分。而英语就可以比较巧妙的表达“跳”的反复性。

二、文化差异带来的意义偏离

乔治・穆南在谈到翻译活动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时提到“不仅不同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分析同一经验世界,而且,文化人类学与人种学也促使我们产生这样的想法,即不同的语言结构表达的并不总是同一个世界”(mounin1963:59)。也就是说对翻译提出质疑的不仅有语言内部的因素,还包括语言外部的因素,即文化的差异。

就翻译而言,虽然人类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碰撞、相互认识、渐渐沟通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不同质的东西进行交流时困难和障碍是客观存在的,曲解和误解是难免的。美国的尤金・奈达也指出了“一个‘人种世界’向另一个世界转换造成的翻译障碍”,如果不同民族对同一现实存在着不同认识与不同指称而产生的障碍,一门语言在描述或传达另一个不同于它平常所描述的世界时所遇到的障碍。

文化差异阻碍了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而翻译过程中的意义偏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叶姆斯列夫曾举过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说狗在爱斯基摩人眼中,它首先是一种牵引动物;对索罗亚斯德教徒来说,它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在印度社会里,狗像贱民一样遭受歧视;而在西方社会里,狗是一种通过驯服之后用以狩猎、警卫的动物。虽然四种语言都采用某个词汇指称同一事物,但这些词的含义不尽相同。

三、心理原因造成的意义偏离

从微观上来说,意义偏离现象由作者和译者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作者要对翻译中的意义偏离问题负责主要是由于作品意义含混给翻译带来的困难。这种意义含混有时是作者刻意追求的,例如对意识流小说来说,是否提供给读者完整的信息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意识流小说要模仿的是人类意识的流动,而人类的意识本身就是一团含混的、模糊的东西。这种情况下,作者无须对翻译中的意义偏离问题承担责任。另一种意义含混却是由作者表达不清所造成,这时作者要为译者的误读以及由这种误读带来的译文意义的偏离负一定的责任。

至于由译者造成的意义偏离,从客观上来说,主要是产生于译者的理解过程中。哈贝马斯说:“我把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看做是最根本的东西。”同样,在翻译中,理解是根本,一切翻译活动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解的对象既包括文本本身,又包括文本背后隐藏的作者主体。即使文本和作者是可以认知的,即使译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对文本及作者的认知也不可能是完全的。因为译者和作者是“两个不同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下具有各自强烈自我意识的主体”,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差异使译者的思想轨迹无法与作者的思想轨迹完全重合,加之译者的理解能力也有差别,这些都会在翻译过程中导致意义的偏离。

总之,翻译中意义偏离现象即“讹”,是译者难以面对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体会体会严复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体会鲁迅先生的“词典不离手,冷汗不离身”。绝对的“信”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我想译者在作了各种努力后,剩下的恐怕也只能期待读者的宽容了。

参考文献:

[1]冯友兰著.2004.《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刘宓庆.2005.《中西翻译思想比较》[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3]刘宓庆.2005.《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4]乔治・穆南著,许钧选译.1991,翻译中的理论问题,载《语言与翻译》第1、2、3期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篇8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现状

汉语词汇研究经过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建期,七八十年代的恢复与发展期,90年代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汉语词汇研究较之以前又有了更大的发展,据周荐(2006)《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中的统计,“从2000年到2004年年底各类现代汉语词汇学论文共计457篇,超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论文(440多篇)”。下面,我们对21世纪以来汉语词汇研究的情況做一个概括。

一、内容上,研究向细致化方向发展,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较以前更为深刻

周荐(2004)《从字、词、组合的分野谈词的单位的确定》没有从传统的词的定义——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自由运用的音义结合体入手来讨论词与非词的界限,而是从字的独用功能和字与字的组合功能以及合成性单位内字串类的构件的组合功能入手进行讨论并探寻合成词的最佳构成模式。林巧莉、韩景泉(2011)《从“分布形态理论”看汉语的词类》则是以分布形态理论为指导,认为词是语素通过“合并”等形式手段在句法运算中生成的,词类并非词库的规定,而是句法结构的生成物,并在此基础上,将汉语和英语的事实纳入同一种分析机制中,两种语言的差异也被归因于词根的不同属性以及pF层局部的形态音系操作。还有王用源(2004)《废“离合词”兴“组合词”》从“离合词”这一术语的起源说起,对“离合词”和“扩展法”提出了质疑,通过重新分析现代汉语词的结构体系,大胆提倡废除“离合词”这一术语,而以“组合词”代替,并论证了它的合理性及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方法上,不再仅限于七八十年代所注重的表面的描写,而是表面描写与深层解释相结合,将词的结构分析与社会文化与民族心理相结合,进行立体考查

这主要体现在对新兴词语及新兴表达方式的研究上。这类文章很多,值得一提的是李润生的《试论新词新义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从新词语“猛料”说起》,文章站在理论认识的高度上,以“猛料”一词为例,具体分析了新词新义研究时的一些方法,将社会文化、民族心理与汉语词汇系统本身三个方面联系了起来,来研究社会新词语。

三、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从其他学科寻找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来加强词汇学的研究

(一)在理论上的主要表现

1.潜显理论在词汇学中的应用

“潜”与“显”是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的重要范畴,可以认为指的是语言现象的两种存在方式。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王希杰。在《汉语规范化问题和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1995)中王希杰用简练精到的语言概括了潜显语言的内涵:“我们可以把语言的世界分为显性的世界和潜在的世界两个。所谓显性语言就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在使用的并且得到社会公认的那个部分,是我们大家都习惯了的东西。所谓潜在的语言世界指的是,按照语言的结构规则和组合规则所构造和组合起来的一切可能的语言形式的总和。但是它们还没有被这个语言社团所利用和开发。”于根元把语言潜显理论运用于新词新语的整理与研究中,在《说“友”》(1996)中明确提出了“占位说”和“磨合说”。除此之外,运用潜显理论进行汉语词汇研究的文章还有姜庆姬(2006)《汉语和韩语词汇的潜性与显性——以兄弟姐妹类称谓语、指示代词、数词为主》;杨帆(2010)《浅论“雷×”类词语的潜词显词化》;刘春蕾(2011)《从潜显理论看“她经济”及相关词语的潜显》等。

2.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在词汇研究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较多应用于汉语的语法研究中,现在有学者将之引入词汇研究,并提出了“认知词汇学”的概念。于林龙、李丽虹(2008)《认知词汇学理论构建及其实践意义》中说道:“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认知词汇学的明显优势就是与认知科学相结合,这种对词汇的处理方法有助于学习者对词汇的认知和习得。认知词汇学的理论构建在方法上与传统词汇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将词汇学的研究重点从单纯研究词的形态和语义的静态描写转移到揭示‘词’‘世界’和‘心灵’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借鉴认知科学、语言学、语言习得等相关理论对词汇学进行跨学科研究。它体现了词汇学与语言学习相结合,以词汇学促进语言教与学的新理念。”此类文章还有王彤伟(2009)《汉语同义词的认知学思考》;吴志杰、王育平(2006)《框架语义理论探索》等。

3.零度与偏移理论在词汇研究中的应用

“零度”和“偏离”本是西方修辞学的一对概念,国内学者王希杰将其引进并立足于汉语进行了改进与阐发。①所谓“零度”是正常的、规范的话语状态;“偏离”则是对这种状态的违反。以零度与偏移理论研究汉语词汇的文章有史秀菊(2004)《汉语称谓语中“偏离”现象的文化心理例谈》;陈曌(2010)《论汉语色彩词的零度和偏离》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陈曌的《论汉语色彩词的零度和偏离》不仅用零度偏移理论分析色彩词的语用效果,还运用王希杰先生的“四个世界”的理论②,对色彩词的中级偏离划分了两个层次,即由物理世界产生的层次及由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产生的层次。

4.回环理论

回环理论指句法里生成好的结构可以返回词库再进入合成构词。何元建在(2004)《回环理论与汉语构词法》中就是通过这一理论,论证了述宾式合成复合词的构造,合理地解释了汉语述宾式合成复合词构造的“短语入词”的现象。文章认为“双音节oV型是典型的词结构,双音节Vo型中的Vo是动词短语返回词库作构词用,单音节Vo型中的Vo则是通过模式联体记忆从短语变成的词根。另外认为述补式(V-V)也是通过模式联体记忆从短语变成的词根。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和量补式虽然形式上是复合词,但因兼备相关模式也是进体记忆的词根。”

5.语义缠绕理论的应用

语义缠绕理论认为语义是有层次的,词义和句义相互区别,但又相互渗透、缠绕。周国光(2002)《语义的缠绕和词汇体系的必然性》通过此理论论证了词汇的体系性,他认为“词义和句义的互相渗透和缠绕决定了任何一个词语的意义必须用其他词语的意义表达出来,都必须根据词汇体系中与之相关的词语的意义来确定,因而词语在意义上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词语在语义上形成体系也是必然的”。

(二)在研究方法上的表现

1.用计量法研究汉语词汇学并不是从21世纪才开始的,但无疑21世纪对其重视的程度最高,使用的规模也最大

2000年在厦门大学召开的第三届现代汉语词汇学研讨会对专门倡导“计量研究”起了一定的催化作用。运用计量研究法来分析认识汉语词汇问题的文章很多,如:邵敬敏、刘杰(2008)《从“手机”看不同华语社区同义词群的竞争与选择》;樊小玲、胡范铸、林界军、马小玲(2004)《“小姐”称呼语的语用特征、地理分布及其走向》等。计量研究法有着举例法所没有的优势,它能更直观地揭示规律。但是大多文章在使用时往往忽略了取样的标准、样本的大小、数值的科学计算、数值所揭示的问题的实质的适用范围等一系列问题,变成了简单的数字罗列,从而影响了最终结论的可靠性。

2.社会调查的方法在汉语词汇研究中的应用

如樊小玲、胡范铸、林界军和马小玲(2004)《“小姐”称呼语的语用特征、地理分布及其走向》使用社会调查的方式绘制出“‘小姐’称呼语‘首先指称’地图”,以此客观直接地展现出“小姐”这一称呼语在全国范围内的语用状况及其分布,并预测这一称呼语的发展走向。此外,还有王立(2003)《基于公众语感测量的汉语构词研究》;魏万德、肖先明(2002)《词义在变迁中的文化因素》等。

四、应用性词汇的研究成为热点

21世纪是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对外交流空前频繁的时期。不管是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还是大力发扬中华文化,词汇的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实用的角度研究汉语词汇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

(一)词汇研究与机器翻译和信息处理的结合

此类文章有沈阳、顾阳(2001)《汉语合成复合词的词库和句法界面特征》;司显柱和彭媛(2011)《论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转类词语库的研制》等。

(二)词汇理论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结合

如李思旭(2008)《词语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陈曌(2010)《论汉语色彩词的零度和偏离》等。

五、词汇比较研究成为热点

词汇的比较研究并非21世纪所特有,随着各民族交流的进一步深化,这类研究会越来越多,范围将越来越广,程度也将越来越深。此类文章有吴礼权(2011)《还原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的真实面貌——略论海峡两岸词汇差异的对比研究问题》;胡娟(2011)《从同形异义、异形同义看香港社区词与普通话词语的差异及其成因》;邹维(2011)《日汉同形词之比较研究》等。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相比之前稍有进步,不少研究体现出了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的特点。但若是将这些有创新点的文章数与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总数相比,将会发现有创新的文章不多,大部分文章还是沿袭旧说。相信今后的汉语词汇研究会慢慢改变这一局面,会提出更多新观点,解决更多新问题。

注释:

①有学者认为王希杰提出的“零度偏移理论”并不是来源于比利时

的烈日学派,王希杰提出的“零度偏移理论”与研究普通修辞学的比利时烈日学派的有本质的区别。具体请参见王德福(2008)《语言学研究重要方法论——零度与偏离理论》。

②四个世界即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它们是

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一个整体。王希杰提出的潜显理论、零度偏移理论和四个世界理论,被称为“三一语言学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曌.论汉语色彩词的零度和偏离[J].语文学刊,2010,(4).

[2]樊小玲,胡范铸,林界军,马小玲.“小姐”称呼语的语用特

征、地理分布及其走向[J].语言文字应用,2004,(4).

[3]何元建.回环理论与汉语构词法[J].当代语言学,2004,(3).

[4]胡娟.从同形异义、异形同义看香港社区词与普通话词语的差异

及其成因[J].中州大学学报,2011,(1).

[5]姜庆姬.汉语和韩语词汇的潜性与显性——以兄弟姐妹类称谓

语、指示代词、数词为主[J].毕节学院学报,2006,(2).

[6]李润生.试论新词新义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从新词语“猛

料”说起[a].第四届语言文字应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

[7]李思旭.词语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日本)理论语言

学研究,2008,(6).

[8]林巧莉,韩景泉.从“分布形态理论”看汉语的词类[J].外国

语,2011,(2).

[9]刘春蕾.从潜显理论看“她经济”及相关词语的潜显[J].现代语

文(语言研究版),2011,(3).

[10]邵敬敏,刘杰.从“手机”看不同华语社区同义词群的竞争与

选择[J].语文研究,2008,(4).

[11]沈阳,顾阳.汉语合成复合词的词库和句法界面特征[a].自然

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

[12]史秀菊.汉语称谓语中“偏离”现象的文化心理例谈[J].太原

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3]司显柱,彭媛.论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转类词语库的研制[J].北

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14]王德福.语言学研究重要方法论——零度与偏离理论[J].浙江

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15]王立.基于公众语感测量的汉语构词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03,(3).

[16]王彤伟.汉语同义词的认知学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

(1).

[17]王希杰.汉语规范化问题和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J].语言文字

应用,1995,(2).

[18]王用源.废“离合词”兴“组合词”[D].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

外国语学院硕士毕业论文,2004.

[19]魏万德,肖先明.词义在变迁中的文化因素[J].理工高教研

究,2002,(3).

[20]吴礼权.还原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的真实面貌——略论

海峡两岸词汇差异的对比研究问题[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1).

[21]吴志杰,王育平.框架语义理论探索[J].南京社会科学,2006,

(8).

[22]杨帆.浅论“雷X”类词语的潜词显词化[J].现代语文(语言

研究版),2010,(4).

[23]于根元.说“友”[J].语文建设,1996,(3).

[24]于林龙,李丽虹.认知词汇学理论构建及其实践意义[J].黑龙

江社会科学,2008,(5).

[25]周国光.语义的缠绕和词汇体系的必然性[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3).

[26]周荐.从字、词、组合的分野谈词的单位的确定[J].南开语言

学刊,2004,(2).

[27]周荐.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6.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篇9

关键词:“明明”“分明”句法环境语义背景语气

一、引言

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副词“明明”在我们的日常口语中常常出现,而它与语气副词“分明”的意思又十分接近。《现代汉语词典》对“明明”的解释是:“副词,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下文意思往往转折)。”而其对副词“分明”的解释是:“副词,明明;显然。”[1](p956,400)这里就直接用“明明”来解释“分明”,但是两者的句法与语义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只收录了“明明”而没有收录“分明”,其对“明明”的解释是:“副词,有‘确实’‘显然’的意思,表示情况明白清楚,强调事物的确定性。多用在前后意思转折或带有反问语气的句子里。可以用在主语前面。”[2](p154)《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也只收录了“明明”却没有收录“分明”。其对于“明明”的解释与前两本工具书的解释相仿:“[副]表示显然这样。用‘明明’的小句前或后常有反问或表示转折的小句。”[3](p388)这样的描写和解释是不太充分的,有些情况下,“明明”与“分明”是能够互换的。例如:

(1)有脏水从门口毫无防备地泼出来;房子破败的居多,来来往往的人衣衫不整、垂头丧气。这哪里是北京呀,[分明]是个偏居一隅的小山村。(《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2)一些不法销售者[明明]知道所卖的首饰不是锻压金的,而谎称是锻压金,或用其他的名称故意欺骗消费者,以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1994年报刊精选》)

(3)对方提的那几个算不上面试内容的问题,使他觉得自己白白浪费了几天的时间和精力。尽管回答了,尽管回答得[分明]使对方很满意,但自己却觉得回答得太不过瘾。(梁晓声《激杀》)

以上三例中的“明明”与“分明”互相替换之后,原句的意思并没有什么变化,也并无不妥。但在有些情况下,两者又是不能够互换的。如:

(4)话音未落,潮水般的掌声便向我涌来。当我跳完那最后三分钟的舞蹈谢幕时,[分明]看到上千名观众的眼睛里几乎都充满了真诚的泪花……(刘敏《终生难忘的演出》)

(5)大家不要以为起心动念或有所举动,就是尘劳妄念,把心光遮了。那是断章取义,割裂经文,误解了。经里不是[明明]说"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吗?要晓得,这言谈举动正是真如佛性的妙用!(《佛法修正心要》)

将以上两例中的“明明”与“分明”互换,句子就显得有些不妥当了,可见“明明”与“分明”虽然意义相近,但其句法特征与句式语义仍有明显的差别,并不能任意互换。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词汇的过程中就很容易把这两个词等同起来使用,也很容易忽视两者的细微差别。在HSK词汇等级大纲中,“明明”和“分明”都被列为丙级词,可见,对留学生来说区分这两个词在语法和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以往的研究中,欧倩(2007)对语气副词“明明”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匡鹏飞(2011)探讨了“明明”的主观性与主观化,这对于本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我们从北京大学语料库中的三千多条带有“分明”的语料中随机抽取622条语气副词“分明”的语料,随机抽取语气副词“明明”的语料为530条。“明明”与“分明”作为语气副词,其副词的特征十分明显,因此我们主要考察两者在句法环境中与其他词连用的情况,以及在语义背景和所表达的语气方面存在的差异。

二、句法环境

(一)“明明”的句法环境

“明明”一般不单独出现,除了少数以反问句和感叹句的形式出现在单句中,其余都出现在复句中,且多出现在转折复句中,当“明明”出现在转折复句的偏句中,后接的,正句中常常有转折关联词,如“但”“可”“却”等。因此,“明明”常与转折关联词连用。例如:

(6)全场决赛,中国队投中7个3分,日本队6个。[明明]内线强大,但又不“死”打内线,中国女篮以92:80战胜日本队,蝉联了亚锦赛桂冠。(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7)但是,当我们一进入这个繁花似锦的江南小城时,便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石河子[明明]是市,当地人却称它为师市。(《1994年报刊精选》)

(8)再其后又听说,当医生对她透视伤处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坐在面前的[明明]是不到而立之年的窈窕淑女,可反映在透视屏幕上的却是在80岁老妪腿上才会有的图像。(1995年《人民日报》)

“明明”与转折关联词连用的情况最普遍,也最典型,共298句,约占总数的56.2%。

在复句中,“明明”也经常与“怎么”“为什么”“为何”等疑问词连用。如:

(9)我们到昆明后,下了飞机看到有彩色海报,上面写着潘美辰演唱会。在北京时,[明明]跟我们讲的是中国心两岸情演唱会,怎么弄成个潘美辰呢?(1994年报刊精选)

(10)搞这种“挂靠公司”[明明]不合法、不允许,为什么一些私人企业主、一些单位还绞尽脑汁这样做呢?(1995年《人民日报》)

“明明”与疑问词“为什么”“怎么”等连用共出现61句,约占总数的11.5%。

(二)“分明”的句法环境

与“明明”相同的是,“分明”也能出现在转折复句的偏句中并与转折关联词连用,只是这种情况非常少,只有18句,约占总数的2.9%。如:

(11)知识人下海成与败并不要紧,怕的是盛宣怀那样,[分明]是做生意的好手,又逢大好时机,却脚踏两只船,既要当大官,又想赚大钱,结果两样都丢了。(《1994年报刊精选》)

“分明”也可以与“为什么”等疑问词连用,但这种情况出现得就更少了,只有7句,约占总数的1.1%。

因此,“明明”与“分明”能够在上述两个句法环境相互替换。

与“明明”不同的是,“分明”更倾向于出现在转折复句的正句中,共有82句,约占总数的13.2%,其比例明显大于出现在转折复句的偏句中。如:

(12)她还珍重地赠我一本《行云集》,虽是十年前出版的一本只有五万字的小集子,却[分明]有着沉甸甸的份量!(《1994年报刊精选》)

(13)在通往阿里灾区的冰雪路上,在藏族老阿妈的病榻前,在军区医院的献血站里,尽管没有战火硝烟,但我们[分明]看到他在用无声的行动向人们召唤着“跟我上!”(1995年《人民日报》)

“分明”也倾向于与介词短语“(从)/在……上/下/中”或表时间的短语“(当)……时/的时候”共现,分别为77句和24句,分别约占总数的12.4%和3.9%。如:

(14)从那掩饰不住的喜悦和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中,人们[分明]已经感受到,这个与共和国同龄的普通农户生活和精神世界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1994年报刊精选》)

(15)我未见到海燕——当我为此伤惋时,我[分明]看到一轮最有活力的太阳跃出了海面。(1995年《人民日报》)

而“明明”出现在转折复句正句中的只有7句,与介词短语“(从)/在……上/下/中”共现的有7句,与表时间的短语“(当)……时/的时候”共现的有6句。

表1:

出现在转折复句的偏句中占总例句数的比例出现在转折复句的正句中占总例句数的比例与疑问词连用占总例句数的比例与介词短语或时间短语共现占总例句数的比例

明明29856.2%71.3%6111.5%132.5%

分明182.9%8213.2%71.1%10116.2%

三、语义背景

(一)“明明”的语义背景

匡鹏飞(2011)在《语气副词“明明”的主观性和主观化》一文中,将“明明”的语气表达功能归纳为两种强调用法:一是强调判断的显而易见,二是强调事实的确定无疑。以此归纳出这两种强调用法的三种语义背景:

“强调判断的显而易见”的语义背景:(a)陈述某个现象或情况;(B)对这种现象或情况进行某种评价或断定。其典型语义结构模式为:a,明明B。

“强调事实的确定无疑”的语义背景:1.(a)强调某个事实的存在;(B)出现一个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其典型语义结构模式为:明明a,却B。2.(a)强调某个事实的存在;(B)对与预期相反的结果或说法进行责难质问或否定驳斥。其典型语义结构模式为:明明a,为什么/怎么B?[4](p228-233)

我们认为这样的归纳将“明明”的语义背景清楚简练地概括出来了。借鉴其对语气副词“明明”的语义背景的归纳,统计得出在我们的语料中,“a,明明B。”共出现了41句,约占总数的7.7%;“明明a,却B。”共出现了349句,约占总数的65.8%;“明明a,为什么/怎么B?”共出现了67句,约占总数的12.6%。由此可见,“明明”最典型的语义背景是“明明a,却B。”这与我们在句法环境中所考察得出的“明明”最常出现在转折复句的偏句中、经常与转折关联词连用的结论是相符的。

(二)“分明”的语义背景

经考察语料发现,许多语料中“分明”的语义背景与“明明”的相同。我们也可将“强调判断显而易见”的“分明”的语义结构模式概括为:a,分明B;将“强调事实确定无疑”的“分明”的语义模式概括为:分明a,却B和分明a,为什么/怎么B?

其中,“a,分明B。”在例句中共出现了162句,约占总数的26.1%。如:

(16)如今洗涤剂厂已不复存在,日化厂生产蒸蒸日上,再弄虚作假打破产的主意,[分明]是保全地方经济利益,万万不行!(1995年《人民日报》)

(17)销售总效率为五个区之冠,不过定单访问比率仅为40%,主顾数目不多,平均定单销售额达到2000元,[分明]是遇到大客户,做成了几笔大生意。(《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

而“分明a,却B。”与“分明a,为什么/怎么B?”仅仅为18句和7句,这正是“分明”用在转折复句的偏句中和与“为什么”等疑问词连用的例句数目。由此可见,“分明”与”“明明”的语义背景虽有三种是相同的,但是“分明”更倾向于出现在“a,分明B。”这样的语义背景中,而“明明”则更倾向于出现在“明明a,却B。”这样的语义背景中。

四、语气

(一)“明明”的语气分析

张谊生(2000)在论述语气副词的情态意义时,把“分明”和“明明”都列为表示强调态的语气副词,“表示说话人对相关命题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态度”[5](p46-47)。我们通过考察语料发现,“明明”除了表强调态以外,在句中往往还表达了说话人一种不赞成、批评或责问的负面倾向情绪的语气。如:

(18)经济不好,苦的是生斗小民,景气复苏也好不到普通劳工头上。当局根本不顾民生,[明明]经济不好,还要花大笔的钱搞军购。有钱军购为什么没钱增加就业,增加劳工的退休金和保障费。(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19)有些生产厂家贪小利忘大义,[明明]知道游乐设备不符合技术、安全等标准,将游艺机出售,以致造成祸害!(《1994年报刊精选》)

(20)我又问他,你[明明]知道我的电话号码,为什么不跟我核对一下呢?(《1994年报刊精选》)

例(18)中,说话人对当局在经济不好时还花大笔钱搞军购十分不满,表现出不赞成、否定的语气。例(19)中,说话人批评、责备那些贪小利忘大义的生产厂家,责备他们将不符合技术、安全标准的游艺机出售而造成祸害。例(20)中,说话人责问对方为什么不核对电话号码。

“明明”这种表示说话人不赞成、批评或责问的负面倾向情绪的语气十分普遍,在我们的语料中共有480句表达这样的语气,约占总数的90.6%。

(二)“分明”的语气分析

“分明”除了表强调以外,还与“明明”一样在句中表达说话人一种不赞成、批评或责问的负面倾向情绪的语气。但表达这种语气的用例远少于“明明”,共有187句,约占总数的30.1%。

然而我们在语料中还发现了许多“分明”的例句并不表达负面倾向情绪的语气,与此相反,这些例句表达说话人满怀希望、充满快乐喜悦的一种正面倾向情绪的语气。如:

(21)朱湘桂笑得很自豪、很开心,他觉得,自己这只握过锄把、捡过煤核、盘过砖坯的手,[分明]已经握住了一个通向外部世界的机遇,一把走进国际市场的钥匙!(1996年《人民日报》)

(22)秋的林子和这个女子都透着一种成熟的美,黑眼睛的馋相[分明]流泻出羞涩的骄傲和秘密的喜悦!(胡辛《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

(23)尽管华发过早地爬满了他的双鬓,但从他炯炯的眼神里,人们[分明]可以看出那份激情、那份活力、那份自信和为理想奋斗不息的坚定信念。(1996年《人民日报》)

“分明”这种表达正面倾向情绪语气的例句共有309句,约占总数的49.7%,其比例要大于“分明”表负面倾向情绪的语气。

五、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语气副词“明明”和“分明”在不同的语句中并不能任意地互换,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

第一,“明明”倾向于出现在转折复句的偏句中,而“分明”更倾向于出现在转折复句的正句中;“明明”倾向于与疑问词连用,而“分明”倾向于与介词短语或时间短语共现。

第二,在两种强调用法下,“明明”与“分明”都有三种相同的语义背景,但“明明”最典型的语义背景是“明明a,却B。”而“分明”最典型的语义背景是“a,分明B。”

第三,“明明”往往表达说话人不赞成、批评或责问的负面倾向情绪的语气。而“分明”往往表达说话人满怀希望、充满快乐喜悦之情的一种正面倾向情绪的语气。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5.

[2]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匡鹏飞.语气副词“明明”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世界汉语教

学,2011,(25).

[5]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欧倩.语气副词“明明”的多角度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篇10

关键词暂时句法歧义,工作记忆,眼动。

分类号B842.1

1引言

句法歧义是指句子中的某一个成分,可能具有多种解释,必须根据语境对之加以确定。读者在遇到一个歧义短语时是否会产生多重表征,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1~5]。单表征模型(singlerepresentationmodel)认为,遇到歧义词时,读者一次只建立一种句法表征,若后继信息与该表征不符时,就会放弃原来的表征而建立另一种可能的表征[6]。多表征模型(multiplerepresentationmodel)认为,读者在遇到一个歧义词时,同时生成多种可能的表征,再根据解歧信息和相对使用频率来选择一种可能的表征,抛弃其他表征[7]。而能力限制模型(capacityconstrainedparsingmodel)则强调工作记忆能力在歧义句句法加工中的作用,认为在遇到歧义词时,读者最初形成了多种表征,而工作记忆能力限制了对表征的保持,高工作记忆容量者可同时保持多个表征较长一段时间,而低工作记忆容量者则因为资源有限[8]。

本实验采用“Vp+n1+的+n2”类型的歧义短语为实验材料。这种短语既可按照偏正结构分析,也可以按照述宾结构分析:如“扣留田亮的房子”既可理解为:“(扣留田亮的)房子”(“扣留田亮的”作为修饰语,“房子”作为中心词);也可以理解为:“扣留(田亮的)房子”(“田亮的房子”作为“扣留”的宾语)。这时,前者是偏正关系,后者是述宾关系。有人将这种歧义词组称为偏正/述宾歧义短语[1]。

在本实验中选取偏向述宾结构的偏正/述宾短语,将它分别按照偏正结构和述宾结构续接。对于这类短语,按照述宾结构解歧比按照偏正结构解歧更为合理,那么这时被试是只建构述宾结构一种表征,还是同时建构两种表征呢?工作记忆在其中起怎样的作用?如果对歧义短语只保持一种表征,那么当短语按照述宾结构续接时,在解歧词上的加工应该比按照偏正结构续接时容易;相反,如果同时保持两种表征,那么分别按照两种结构续接时,在解歧词上的加工难度应该是相同的。本实验采用眼动记录法,通过对句法歧义加工过程进行实时(on-line)测量,来探讨这个问题。

2方法

2.1被试

使用Daneman和Carpenter的阅读广度测量方法[4],用自编的“句子―尾词”测量程序,从大学本科生中选取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者各14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2材料

2.2.1选择歧义短语

从现代汉语动词辞典中选择动词,根据“Vp+n1+的+n2”结构短语存在歧义需要满足的条件,组成偏正/述宾结构的歧义短语100条。请16名研究生对每条短语的两种结构的相对合理性进行评定,评定采用7点量表,要求被试在7点量表上判断该短语倾向于哪个意思,其中7=非常符合述宾结构,1=非常符合偏正结构。经过评定,我们选出倾向于述宾结构的20条短评作为正式实验的短语材料。这些短语在7点量表上的得分的平均数为5.51,其中最小值为5.00,最大值为6.25,标准差为0.38。

2.2.2编写暂时句法歧义句

对20个短语配对分成两组,分别按照偏正和述宾结构续接成句子,每组10条,每个句子的字数都在23~26字之间。续接的原则是保证在歧义短语之后的第一个区段不能解歧(称无解歧区),在歧义短语之后的第二个区段能够明显地解歧(称解歧区1),紧随其后的区段为解歧区2。如表1。

为了使被试能够认真地阅读每个句子,在每句之后呈现两个测试句,如“他们为了催贷款扣留了田亮的房子”和“他们把田亮扣留在一座房子里”,让被试判断哪一句的意思与上一句的意思一致。

2.3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2(工作记忆:高、低)×2(续接方式:偏正、述宾)的混合设计,其中工作记忆为被试间因素,续接方式为被试内因素。

2.4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eyelinkⅡ仪器呈现材料并记录被试的眼动情况。eyelinkⅡ的采样频率为每秒250次。

2.5实验程序

(1)被试进入实验室后,坐在仪器前面75厘米的地方,戴好头盔。

(2)对仪器进行眼校准。

(3)说明实验指导语如下:“等一会儿屏幕上会出现一个注视点,当你注视这一点时请按键;之后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句子,请你认真阅读,看完之后,请按键;之后屏幕上会呈现两个句子,请你判断这两个句子中哪一句和刚才的那句比较一致,如果是上边的请按左键,如果是下面的请按右键。然后,眼睛回到注视点,继续下一个句子。”

(4)在正式实验前,有4个练习,确保被试理解整个实验过程。整个实验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

2.6分析指标

首次注视持续时间(firstfixationduration):指落在该区域的第一个注视点的持续时间。

第一遍注视时间(firstpasstime):指从注视点第一次落在某区域开始,到注视点离开该区域为止,之间的所有的注视点的持续时间的总和。

总注视时间(totaltime):指落在某个区域的所有注视点的持续时间的总和。

注视次数(fixationcount):指落在某个区域的注视点的个数。

加工次数(run-count):从注视点落到某个区域到离开该个区域称为一次加工,在一个区域内的加工次数的总和为加工次数。

3结果与分析

在处理实验数据时,排除不太准确的眼动记录数据,包括高工作记忆容量者4人,低工作记忆容量者1人。为了保持高、低工作记忆组人数相等,实际保留的数据为高、低工作记忆组各10人。以歧义词组中的名词1、解歧词和解歧词之后的词为兴趣区,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1名词1

因为名词1在短语中充当什么成分决定了歧义短语的结构,如果n1做Vp的宾语,并和Vp一起来修饰n2,那么整个短语为偏正关系;如果n1与“的”组合来修饰n2,并和n2一起做Vp的宾语,那么整个短语为述宾关系。由于名词1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对该区域的各种眼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通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

就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这两个指标而言,续接方式和工作记忆的效应都不显著。

就注视次数而言,续接方向主效应显著,F(1,200)=8.328,p<0.01,当歧义短语以述宾结构续接时与以偏正结构续接时相比,前者在名词1上的注视次数少于后者;工作记忆主效应边缘显著,F(1,200)=6.20,p<0.10,高工作记忆广度者对名词1的注视次数少于低工作记忆广度者对名词1的注视次数;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就加工次数而言,续接方向的主效应显著,F(1,200)=9.39,p<0.01,当歧义短语以述宾结构续接时与以偏正结构续接时相比,前者在名词1上的加工次数少于后者;工作记忆主效应边缘显著,F(1,200)=3.08,p<0.10,高工作记忆广度者对名词1的加工次数少于低工作记忆广度者对名词1的加工次数;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3.2解歧区1

表3为解歧区1上的各种眼动指标。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

就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这两个指标而言,续接方式和工作记忆的效应都不显著。

就注视次数而言,续接方向主效应显著,F(1,200)=13.703,p

就总注视时间而言,续接方向主效应显著,F(1,200)=5.68,p

就加工次数而言,续接方向的主效应显著,F(1,200)=9.71,p

3.3解歧区2

在解歧区2上,在首次注视和第一遍注视时间上,续接方向和工作记忆的效应都不显著,这表明被试在解歧词上两种因素的效应不显著不是由延迟效应引起的。

4讨论

首次注视时间和第一遍加工时间反映的是形成一个初始的表征的过程。在解歧词区域,续接方式在这两个指标上的效应都不显著,表明歧义短语分别按两种结构续接时,在解歧词上加工的困难程度没有差异,说明被试在看到解歧词时,同时保持着对两种解释的表征,即被试对歧义短语可能不是只建立了一种表征,而是同时建立了两种表征。总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和加工次数这三个指标反映的是对整个句子进行整合、理解的过程。在名词1和解歧区上,续接方式的主效应是显著的,当述宾型短语按照述宾结构续接时,对句子的理解比较容易。这表明,在对句子进行理解的阶段,歧义短语的结构的相对合理性起重要的作用,当相对合理性较高时,对句子的理解较容易。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是一致的[5,9]。

工作记忆在句子理解当中起重要的作用,它与句法分析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可以为句法分析提供存储所需要的结构。在本研究中发现,在名词1和解歧区上,工作记忆在注视次数和加工次数这两个指标上的主效应显著,高工作记忆容量者的注视次数和加工次数少于低工作记忆容量者,表明高工作记忆容量者对歧义句的加工较容易。但是工作记忆与续接方式之间没有交互作用,这与一些以英文为材料的研究的结果是不同的[4,8,10]。这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汉语歧义短语的两种语义的区别不像英语歧义短语那么大,如在英语“thehorseracedpastthebarn”和“thehorseracedpastthebarnfell”两句中,“raced”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在第一句中做为谓语,使划线部分成为一个独立的句子,而在第二句中做为分词,来修饰前面的名词,使划线部分做为一个名词短语,在句子中做主语。这样要保持两种完全不同的表征,必然会带来较大的工作记忆负荷。而中文的歧义短语的两种表征在充当的句子成份上不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如我们的实验材料中,无论歧义短语是按偏正结构续接还是按述宾结构续接,都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这时要同时保存这两种表征所带的工作记忆负荷也会小一些。所以工作记忆在这类短语的两种意思的提取和保持中作用不显著。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工作记忆的能力限制理论强调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者在歧义句加工中的差异在于,对两种表征的保持时间不同,高工作记忆容量者对两种表征的保持时间都较长,而低工作记忆容量者在一段时间后会抛弃较难的表征,而只保留较合适的表征。在我们的实验中,歧义词组和解歧词之间只隔了一个词,那么很可能在这么短的一段时间内,低工作记忆容量者的工作记忆容量也还能够保持着较难的表征,所以没有表现出与高工作记忆容量者的差异。

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可得出如下结论:

(1)在无前语境的暂时句法歧义句中,不同的续接方式在句子的最初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不显著,而在最终的理解过程中作用显著。

(2)高工作记忆容量有利于句子的理解,但对歧义短语的使用频率不同的两种意思的提取和保持的作用不显著。

参考文献

1张亚旭,张厚粲,舒华.汉语偏正/述宾歧义短语加工初探.心理学报,2000,32(1):13~19

2李伯约,黄希庭.工作记忆中句法歧义加工的双重表征研究.心理科学,1999,22(2):109~112

3trueswellJC,Sekerinai,Hillnm,etal.thekindergarten-patheffect:studyingon-linesentenceprocessinginyoungchildren.Cognition,1999,73:89~134

4macdonaldmC.individualdifferenceandprobabilisticconstraintsinsyntacticambiguityresolution.Journalofmemoryandlanguage,1995,34:521~542

5trueswellJC.theroleoflexicalfrequencyinsyntacticambiguityresolution.Journalofmemoryandlanguage,1996,35:566~585

6FrazierL,RaynerK.makingandcorrectingerrorsduringsentencescomprehension:eyemovementsintheanalysisofstructurallyambiguoussentences.Cognitivepsychology,1982,14:178~210

7GarrodS,pickeringm.Languageprocessing.psychologypress,1999,208~215

8macdonaldmC,JustJa,Carpenterpa.workingmemoryconstraintsontheprocessingofsyntacticambiguity.Cognitivepsychology,1992,24: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