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4:50

新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篇1

一、保山市农村危房改造现状

近几年来,保山市加快了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步伐,全市将于2015~2019年期间,每年实施4万户左右整体性(D级)危房改造,力争在2019年完成19.6万户整体性(D级)危房改造,在2020年全面完成全市8度以上抗震设防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边境地区等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项目。自2007年以来,保山市共实施了14.1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安居工程,共争取到中央、省级补助资金13亿元,对全市农村危房改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完善配套制度,强化政策保障

为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步伐,保山市成立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改造纳入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县(区)、乡、村、组四级联动的建设机制,初步形成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格局。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保山市农村危房改造档案管理办法》、《保山市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管理办法》、《保山市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保障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2015年,保山市根据云南省下达的3.1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及时将改造项目分配到各县区。其中:隆阳区11000户(含保山工贸园区700户、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600户)、施甸县5350户(含水长工业园区200户)、腾冲市5900户、龙陵县3400户、昌宁县5350户

(二)加大项目审核力度,有效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由于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备受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因此,保山市切实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审核力度,严把项目的实施和操作。在对项目的审核过程中,首先对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贫困户的住房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其次对符合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家庭,一律由农户自愿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户籍、农村五保供养证、低保金领取证、贫困户证明、危房照片等有关材料,并经民主评议并公示;最后,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的规定,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房屋进行技术鉴定,确定危房等级,出具《农村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最终确定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截止2015年末,保山市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拆除重建31000户,开工率达到100%,项目竣工率达到90.03%,完成投资26.5亿元,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33.6m2。

(三)严格补助标准,强化资金监督与管理

在农村危房改造实施过程中,保山市严格执行《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规定,根据农户住房的实际状况、经济生活水平、家庭年人均收入和修缮加固工程量大小等情况,确定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增加农村群众对项目的认知度,提高项目实施的透明度。同时,严格按照补助资金兑付的管理要求,对补助资金采取封闭式运行,即由县(区)财政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实施乡镇(街道)财政所后,分期兑付到农户手中(打入“一折通”或银行存折),确保补助资金足额兑付到户和真正用于农户住房建设中。截止2015年末,保山市已完成农户建房验收23869户,占任务计划的77%,共向19320户农户兑付补助资金2.57亿元。

二、保山市金融支持农村危房改造现状

近年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分别从信贷资金、政策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对农村危房改造给予了有力支持。

(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为做好金融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保山辖区各级农村信用社根据省、市政府农村危房改造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点多面广、联系城乡的优势,将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贷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切实有效落实农村危房改造贷款调查、审批、发放和贷后管理工作,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和支持贷款衔接有序、运作高效。截止2016年3月末,保山辖区各级农村信用联社共兑付农户补助资金逾8483.05万元。向17665户群众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近7亿元,其中,施甸县发放贷款3046户,发放贷款9335万元;隆阳区发放贷款6717户、发放贷款29520万元;昌宁县发放贷款2129户、发放贷款8701万元;龙陵县发放贷款1918户、发放货款8701万元;腾冲县发放贷款3845户、发放贷款14734万元。

(二)提供贷款政策优惠

目前,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专项贷款实行“国家扶持、省级统筹、市县实施、金融优惠、个人承贷”相结合的资金筹措及管理方式。为充分调动农户农村危房改造的积极性,发挥信贷资金的支持与保障作用,保山辖区各级农村信用联社严格落实省级优惠贷款贴息政策,对农村危房改造贷款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向上争取专项贷款额度支持的基础上,各级农信社按照“风险可控、保本服务”的原则,每年按不少于6亿元的额度,组织对贫困农户给予每户2万元3年期的专项贷款扶持,专项贷款利息实行部分由政府贴息补助、部分由贷款农户承担的优惠政策,其中:贷款农户承担年利率2%,政府贴息补助部分由中央、省、市、县(市、区、园区)四级按1∶0.5∶0.1∶0.4构成。除此之外,对仍有需求并具备偿还能力的农村危改户再给予5万元的市级优惠贷款政策,贷款期限为5年期贷款,年利率为6%,由贷款农户承担。

(三)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目前,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专项贷款对象为纳入县(市、区)政府危房改造名册的农户、居民、职工等自然人,贷款专项用于符合城建、村建、村民小组建设统一规划要求的危旧房屋拆除重建及加固改造。为充分保障农村危房改造信贷资金的安全,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保山市按照省政府的相关要求,结合辖区实际,为农村危房改造贷款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一是设立省级2万元专项贷款风险补偿金。按照期贷款规模的3%设立,分别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1∶1∶1的比例筹集。二是设立市级5万元优惠贷款风险补偿金。按贷款规模的3%设立,由县(市、区、园区)财政筹集,当发生贷款损失时,市级承担20%,剩余部分由各县(市、区、园区)从贷款风险补偿金中支付。三是建立信贷资金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政策性专项贷款、优惠贷款的监管责任主体,负责督促贷款农户近期偿还贷款本息,当发生贷款损失时,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和属地贷款金融机构按7∶3比例分担。

(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目前,农村危房改造地区大多数属于农村贫困山区,金融基础设施和设备较为欠全,为加快农村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农村危房改造的金融服务水平,保山市以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在农村贫困地区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发挥小额现金流转、惠农卡、自助银行设备优势,不断改善金融服务环境,,为农村危房改造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截止2015年末,保山市已建成集取款、转账、查询、缴费及消费等功能一体的惠农支付服务点1050个,实现有需求行政村和自然村的全覆盖,累计办理业务284.92万笔,金额7.61亿元。辖区72个乡镇布放atm终端842台、poS终端15706台、发放银行卡395.68万张。

三、保山市农村危房改造及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虽然,保山市农村危房改造及金融支持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从实际情况看,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危房改造成本较高

受历史、地理、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保山市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条件还相对落后,特别是农村群众住房普遍比较简陋、危房比例高、抗灾能力弱、人居环境差,仍有部分特困群众长期居住在不具备防灾抗灾能力的危房中,农村住房建设普遍存在标准低、居住分散、基础设施不配套等一系列问题。全市多数乡镇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部分危改群众居住在半山腰上,地基开挖工程量大,大部分材料需人工运输,农村危房改造所需建筑材料(如水泥、砂子、砖头等物质)的运输较远、地基开挖成本高,造成了农村危房改造成本较高。

(二)部分农村家庭危房改造面临一定难度

部分农村危房改造对象经济实力薄弱,属贫困弱势群体,自身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加之地处偏远山区,交通极为不便,运输成本偏高等原因导致自筹资金较为困难。因此,部分农村家庭农村危房改造所需资金除国家补助的部分之外,需要自筹部分的资金大都是靠借贷,这给他们带来了新的负债,加大了改造难度。如:部分农村低保户,没有劳动能力,全家每月仅靠低保金维持生计,基本上无任何积蓄,无其他经济收入,生活极度困难,虽然得到农村危房改造指标,但他们根本就无力自建房子。

(三)农户贷款意愿较低

目前,针对农户的政策性贷款较多,如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农村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等。大部分农户都已获得其他政策性贷款。如再增加农户危房改造贷款,将导致家庭负债过大,不利于农户生产和生活。因此,部分农户不愿意承担过多债务负担,从而导致农户申请农村危房改造贷款意愿较低。

(四)贷款发放成本及风险较大

受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限制,农户居住分散,交通极为不便,贷款调查需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调查难度和成本较大,这无疑加大了农村危房改造贷款发放成本。从贷款面临的风险看,目前,农村危房改造贷款期限一般为5年期,年利率为6%,贷款风险补偿金是按照政府贴息贷款总额的3%确定,而危房改造贷款大部为农村的贫困户或底保户,收入较低,部分农户认为该部分资金是政府给的,不用偿还,为以后还款埋下隐患,如有农户出现违约情况,很容易造成贷款损失。同时,危房改造贷款属于消费类贷款,利率较低,利润空间小,本身不产生经济效益,如没有充足的还款来源,风险比一般贷款更大,而3%的风险补偿金难以防范和化解风险。

四、保山市农村危房改造及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一)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调整和引导

一是强化政策的落实与调整。各级财政部门应严格执行《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及时拨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扩大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同时,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实际,不断调整危房改造政策,改变资金管理模式,明确责任,根据经济实力情况确定分担比例,拨付模式由“分类分次”拨付变更为验收合格后通过银行账户直接拨付救助对象。二是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加大农村危改政策的宣传与引导力度,强化农民对危改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政策的引导效应,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危房改造建设,鼓励单位、企业、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向农村危房改造捐款、捐物,切实解决农村特困危房改造户因建房而返贫的不正常现象,从而加快危改工作全面顺利推进。

(二)切实缓解农村危房改造农户资金压力

一是加强农村产业扶持。由于当地经济不发达,农户无稳定收入来源,而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规划房型造价偏高,农户经济能力难以承受建房资金压力。因此,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农村产业扶持培育力度,因地制宜支持当地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农户收入能力,从根源上解决危房改造贷款需求低、风险大的困难。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各县(市)要通过预算安排、调整支出结构等措施,加大农村危房改造财政资金的投入,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和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吸引更多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危房改造建设,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不断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一是强化金融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保本微利”的原则下,在贷款利率、期限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危改政策,对非贫困户的中低收入农民的危房改造,可研究实行差额或全额贷款贴息,以此扩大扶助面,调动积极性,帮助经济基础差,筹资能力弱的农户修建新房,推进危房改造速度。二是创新金融支持方式。进一步研究在农行、发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建设专项扶持贷款资金,搭建农民建房融资平台,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村住房建设担保机构,建立担保基金,提供财政贴息,解决农户建房中资金瓶颈问题。

新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篇2

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要按照“科学规划,规范设计,经济实用,合理布局,规避灾害,确保质量”的原则和“政府领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工作方针,充分尊重农村困难群众意愿,采取自建为主,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建房进度,提高建房质量,坚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人居环境治理相结合,与扶贫开发工作和改善群众生活相结合,与“减灾安居工程”相结合,切实增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的抗灾减灾能力,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二、救助范围

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必须严格按照赣府厅发[2011]47号文件的规定,只救助农村低保对象中无房户、危房户和住房处于自然灾害严重地段,不适合居住的新建、重建住房和救助农村分散五保供养对象维修住房。

三、救助标准

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标准原则上定为:农村低保户常补对象建房每户救助15000元,非常补对象建房每户救助10000元;农村五保对象维修住房,根据房屋破损程度实施分档救助,救助标准最高不得超过1500元。有如下情况之一的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不列入救助之列:

1、已列入五年规划重建、新建的家庭不得救助其维修住房;

2、已救助维修的住房不再列入重建、新建五年规划;

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对象中的无房户和危房户,统一纳入集中供养,不再救助其新建、重建住房;

4、至2012年6月1日止,凡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的农村低保户应投靠子女,原则上不列入农村困难群众危改造救助。

四、对象认定

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对象的认定必须坚持个人申请、村委会评议、乡镇评审、县民政局审核、市民政局审批的工作程序。在评议、评审、审核时,都必须上门调查核实,具体了解实际情况和征求村民的意见。村委会评议情况、乡镇评审情况和民政部门审核、审批结果都必须在村委会和村民小组进行张榜公示。如无反馈意见,将最后确定为危房改造救助对象,并落实救助资金。所有救助对象还必须与所在乡(镇)民政所签订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协议书。协议内容包括:开竣工时间、救助标准、现房拆除、违约责任等。

五、资金管理

1、救助资金的筹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资金,由省财政统一安排,县财政集中管理,统一使用,民政部门负责发放管理。

2、救助资金的发放。对农村困难群众建房,经乡(镇)政府核实,确认建房户符合当地统一规划和建房计划要求,按建房进度分二次拨付建房救助资金,基础工程完工后,先预拨50%的救助资金,待新建住房一层封顶后,且建房户现有住房已拆除,建房救助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对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维修住房救助资金,经乡(镇)民政所核实,确认维修住房符合维修计划要求,并已完工,维修救助资金一次性拨付到位。救助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形式直接拨付到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户手中。

3、救助资金的管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资金,要确保用在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项目上,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民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资金的跟踪审计和监督检查。对贪污、挪用、克扣、私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款物者要严肃查处。

六、优惠政策

为了保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大力支持、简化程序、依法办事、尽量优惠”的原则,凡涉及到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的收费项目,全部实行零收费。中介组织的服务性收费要做到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尽量做到少收费,零收费。

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相应出台有关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的优惠政策,为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创建有利条件。

七、方法步骤

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要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按照以下几个阶段开展工作。

1、宣传发动。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政策,省民政厅专门编印了《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政策解答》小册子,各地要及时发放到村、组,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在全县范围内对有关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的救助对象、救助标准进行准确完整的宣传,提高农村困难群众对危房改造工作的认识,动员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

2、突击重建。全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要在六月中旬全面铺开,确保九月底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全面完成。资金筹措以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户自筹为主,辅之以政府救助、政府减免、保险理赔、银行贷款、社会捐赠、结对帮扶等措施,要动员和组织多方面的力量帮助农村困难群众进行危房改造。

3、检查验收。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开始后,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地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进度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危房改造工作各个阶段,要以乡(镇)为单位按以下标准进行验收:⑴乡(镇)成立了高效精干的专门机构,准确完整地开展宣传;⑵危房改造对象与批复相符;⑶新址用地没有纠纷隐患;⑷新建、重建房屋符合规划设计要求;⑸原有住房及时拆除;⑹各项手续齐全,无违纪违法行为。

八、目标要求

1、为了加强对全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的领导,县政府决定成立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民政领导为组长,成员由民政、财政、发改委、国土、水利、建设、扶贫、文广、交通、林业、公安、物价、环保、房管、设计、供电、工商、税务、审计、监察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对危房改造工作中的规划、设计、资金筹集及分配使用和工程质量检查、税收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和指导。各有关部门必须各司其职,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做好我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各乡(镇)要相应成立以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民政、财政、国土、水利、林业、工商、税务、纪检等为成员组成的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

2、落实危房改造工作责任制。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要实行项目管理,定时间、定任务、定资金、定责任,确保危房改造工作的落实。

新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麦呐麦呐”为你整理了这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开展情况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为顺利完成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建设任务,面对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局坚定如期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目标决心不动摇,做到早谋划早启动,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各项工作,下面就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0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开展情况。

1.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为完成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建设任务。我局与区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埇桥区2020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将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纳入区扶贫项目库,要求乡镇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上级下达我区200户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

2.积极组织农村危房核定工作。我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步控制后,从2月25日开始,组织技术人员对各乡镇、有关街道排查上报的疑似危房进行逐户核定,把符合政策的纳入今年农村危房改造。

3.积极组织开展贫困户住房核验。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的通知》(建村函〔2020〕85号)要求,全区从6月7日起组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核验工作,核验工作主要由行政村书记具体负责,通过手机app上传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照片和信息。到6月20日,共完成我区485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信息上传工作。通过逐户核验,全区新排查并经我局评定,将106户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今年危房改造计划。

4.灾后房屋重建工作。7月22日,我区遭受强对流大风暴雨天气,造成蕲县镇、大泽乡镇、芦岭镇、大店镇四个镇受灾,居民房屋损毁,乡镇共排查上报受损房屋248户,经住建局逐户核实,其中14户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纳入今年危房改造计划,其余受灾较轻的房屋由乡镇和行政村组织完成了房屋修缮工作。纳入危改的全部完工验收,补助资金全部打卡发放到户。

5.定期组织巡查。8月2日,埇桥区住建局召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会,抽调100多人组成30个工作组,每个乡镇抽两个行政村,对全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情况集中开展为期4天的专项检查活动。重点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是否安全、设施是否完备、有无居住危房、鉴定表是否齐全等问题。

截止到目前,我区今年共完成1120户危房改造(其中包含省级下达我区200户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新建957户、维修163户(其中建档立卡434户、低保211户、五保51户、贫困残疾人家庭37户、一般贫困户387户),共拨付补助资金1674.4万元,已通过农户一卡通全部打卡发放到户。

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主要做法

(一)科学制定工作方案。为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科学推进,2020年我局与区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埇桥区2020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实行网格化管理。区住建局制定了《埇桥区住建局危房改造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将全区30个乡镇(街道)划分为5个片区,全部纳入网格监管体系,切实做到包保到户、责任到人,真正实现了危房改造工作的网格化管理。

(三)逐户组织竣工验收。为了保障乡镇危房改造及时得到验收,区住建局向乡镇承诺,在乡镇完成初步验收形成申请验收报告报到我局后,保证3日内组织进行区级验收,确保每一危改户竣工后的房屋及时得到区级验收。

(四)全程管控安全质量。为杜绝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质量问题,区住建局积极组织开展农村个体工匠培训工作,加大农村危房改造督查、巡查,对施工中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及时调度、立即整改,确保了工程质量。

三、2021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谋划

2021年,我局将继续做好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为我区农村住房安全提供保障。建立完善我区农村住房长效管理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对各乡镇排查出的疑似危房,逐户做好核实评定工作,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全部纳入2021年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做到农村危房动态清零。

新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篇4

一、勇于探索,迈出了农村危改的坚实一步

二是立足节能环保,探索新型节能住宅建设。2007年,从保护资源、节能环保、经济适用、适合寒地环境等多角度出发,着力研究红砖的替代材料。经多方考查,选择了兼具多种功能特点的稻草板作为新型节能住宅建筑材料。启动20栋40户新型节能稻草板房建设试点,2008年全县大面积铺开,共建节能稻草板房1035户。

三年来,全县共投入危改资金2.3亿元,改造危房3867户,占总改造任务的35.8%。

二、调查研究,正视农村危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近日,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专题就农村危改情况成立调研组深入浓河、富林、祥顺三个乡镇进行了调研,并发放调查问卷560份,梳理出5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一是农村危改政策宣传还不到位,部分农民群众对政策还不了解或存在着模糊认识,特别是对推广的稻草板、免烧砖等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能认识不足,思想还很保守。

二是由于贫富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的不同,形成农民在农房改造的标准、要求和认识上的不同。例如,贫困户因受统建或帮建等政策惠顾,对节能材料是由被动接受到实践认可这样一个过程。而东部祥顺、创业等区域却因收入高、建房标准要求高,反而习惯于传统的红砖建房,对新型节能材料很少认同和接受,甚至对免烧砖也很少尝试。

三是农民的主体意识和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部分农民还存在等帮建、靠政府、要支持的等靠要思想。

四是农村危改政策还存在些不足,需要调整和完善,特别是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上,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导向作用。

五是新型节能稻草板房的质量、技术指标、建筑工艺还需进一步调整和改进,使其更符合农民意愿和需要。

三、深入实践,进一步推进农村危改的想法

**县是省级贫困县,也是省、市偏远落后县份的缩影,由于财力弱,在推动农房改造上势单力薄;泥草房改造量大、面广,是当前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目前,全县还有7100户农村泥草房有待改造,任务十分艰巨。

一是进一步坚定农村危改的信心和决心,力争三至五年切实抓出头、抓出成效。**县在危改上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省市的关注和认可,并把这一县级实践行为上升为省、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出台了意见、制定了规划,启动了改造攻坚战。国家建设部也先后两次派人员和专家来通调研,**县已被列为国家扩大危改示试点县。我们的实践和在新型节能材料方面的应用和示范,已赢得了绝佳的争取项目、资金的政策机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更应坚定信心和决心,一方面从扩大危改、新型节能材料推广等不同角度多争取项目,在扶贫开发、民政和残疾救助、建设的安居工程等多渠道争取资金,争取扶持;另一方面科学操作,加大力度,合力推进,力争用三至五年切实把农村危改工作抓出头、抓出成效。

二是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扶持和财政补助、奖励政策。进一步研究在农行、发行、信用等金融部门建立农房改造建设专项扶持贷款资金,搭建农民建房融资平台。进一步完善农村危改政策,对非贫困户的中低收入农民的危房改造,可研究实行按建红砖房、苯板和免烧砖类节能房、新型节能稻草板房等不同类型区别予以差额或全额贷款贴息,以此扩大扶助面,调动积极性,推进危改速度;在面上整体推进中适

当提高对使用免烧砖、稻草板建房的奖励标准,以此推动新型节能材料应用。

新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篇5

房管局加强农村住房建设改造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关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鲁政发〔2009〕17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多方协作。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协调作用,整合各项扶持“三农”的资金和优惠政策,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后补”,“银行贷款、政府贴息”以及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大宗建材进行实物补助等方式,统筹安排农村住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及环境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与政策的导向和带动作用。

(二)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坚持统一规划、集约用地、规模开发、配套建设,制定并实施引导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相关政策,确保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与节地、节能、环保有机结合,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同步推进,努力实现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由平房向楼房转变、由村庄向新农村社区转变,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要学习借鉴“诸城经验”,把此项工作与新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坚持规划先行、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实施,成熟一户、建成一户,成熟一村、启动一村,成熟一批、改造一批,分期分批,有序推进。

(三)市场运作,多元融资。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农村住房建设的新机制、新路子。城中村、城边村、乡镇驻地村、经济强村等要率先引入市场机制,制定激励措施,引导鼓励有实力的开发企业、建设企业参与开发建设。

(四)惠及群众,改善民生。农民是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要妥善处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中的拆迁、用地、补助以及建设质量、资金等问题,坚持阳光操作,强化部门监管,接受社会监督。

二、工作目标及任务

(一)农村住房建设。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实施农村住房建设工程,确保每年新建农房2万户,力争达到2.6万户,3年直接拉动投资100亿元左右。

(二)农村危房改造。从2009年起,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1.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统筹安排、配套建设村庄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沼气和供气、集中供热及科教文卫等设施,力争5年内全市农村道路由“村村通”逐步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基本实现村庄“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

三、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

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编制“三类”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

(一)科学进行规划设计。

1.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以县(区)为单位,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综合考虑当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历史沿革、人文资源等因素,按照改造城中村、整合城边村、建设中心村、合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培育特色村、搬迁不宜居住村的要求,编制或调整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合理确定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基层村的区位和规模,合理安排农田保护、生态涵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空间布局,合理确定需要撤并的村庄和搬迁时序。2.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编制工作。以县(区)为单位,尽快制定农村住房建设三年(2009—2011年)与危房改造五年(2009—2013年)规划,按照建改结合的要求,合理确定年度建设改造计划和建设时序,优先确定2009年的目标任务。

3.农房集中连片建设或改造项目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农村居民实际需求,结合当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建筑风格,组织搞好新型农房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同时为自建房农户免费提供设计图样和技术咨询。在选点布局、户型设计、基础和公共设施配套等方面,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农房建设标准和抗震等级,引导农民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百年住宅”。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务必于2009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农村住房建设三年规划与危房改造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要及时上报市政府审批。

(二)分类推进农村住房建设。

1.城中村和城边村要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运用房地产综合开发模式进行整建制改造、集中连片开发,倡导相邻村庄捆绑式连片开发。

2.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驻地村庄要按照小城镇建设规划搞好建筑设计,逐步建设改造成为城镇社区,吸纳周边村庄农户入住。国家重点镇、省市级中心镇和经济强镇要率先建成城镇社区。

3.中心村、经济强村和大企业驻地及周边村庄要按照农村新型社区的标准,统一组织建设集中居住区,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可通过宅基地置换方式,集中建房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吸纳拟撤并村庄的农户,拓展发展空间。4.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确定保留的基层村庄要结合村庄整治开展农房建设,同步配套建设相应基础设施。空心村要通过实施旧村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闲置土地。5.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确定搬迁合并的弱小村、偏远村一律停批宅基地,通过提供优惠条件引导农户到小城镇和中心村购房、建房,或按规划实施整村搬迁。对50户以下的村庄要先行迁建,对交通条件差、不宜居住的村庄要尽快实施整村搬迁。

(三)采取多种途径改造危房。区分轻重缓急,采取多种方式,分期分批实施,从住房最困难、住房需求迫切的群众入手,优先安置无房户和整体危房户,重点扶助农村低收入危房户特别是优抚对象、农村低保户和残疾人危房户。1.对鳏寡孤独人员,可通过新建和扩建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方法进行安置。对残疾人家庭可通过助残资金扶持、个人适当筹资等渠道,解决危房改造资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要于2011年底前全部完成。

2.对结构尚好的危房,可采取工程方法修缮加固或更换部分构件,确保居住安全。

3.对规划保留村庄中因年久失修、残损破旧而无法采取工程方法消除安全隐患的危房,可由政府或村集体投资,帮助农户拆除旧房,在原宅基地重建或择址新建,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原房主愿意自行拆除并交还宅基地的,可给予一定补助。鼓励村民到中心城区、小城镇和经济强村购买、新建住房。4.有闲置房屋的镇、村集体,可将其闲置房屋用于安置危房住户。5.整体改造或迁建的村庄,应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内配套建设部分周转房或老年公寓,用于解决农村低保、五保家庭住房问题。对购房、建房有困难的贫困农户,可由政府或村集体给予一定扶助。6.将城中村、城边村的困难群众逐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围。

四、政策扶持

(一)资金政策。

1.各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给予资金支持,即可对新建住房农户进行直接补助,又可对项目开发单位和自建房农户给予贷款贴息。市财政从2009年开始设立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各县(区)给予奖补。2.统筹安排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3.按国有土地出让平均收益的20%提取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和部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统筹用于村庄“腾空地”开发整理和复垦。4.对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除国家规定用途外,其余部分可全部用于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5.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村镇规划编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6.城市规划区内城中村、城边村和建制镇驻地村庄进行统一建设改造,用于安置农村居民的住房,按规定减免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城市规划区外旧村改造、整体迁建和农民自建住房,不收任何费用,严禁搭车收费,更不允许自立项目乱收费。严禁向城市居民出售集体土地性质的住房。7.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捐资捐物、投工投劳,无偿提供规划、设计、监理等技术服务,支持农村住房建设、危房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

(二)用地政策。

按照“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1.农村住房建设选址要尽量利用原有建设用地,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要利用未利用地和劣等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2.对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涉及的新增建设用地,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上,适当拿出部分用地指标予以保障,并比照乡镇、村公益事业用地,依法办理集体建设用地手续。3.要积极利用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合理安排挂钩范围和规模,最大限度地改造农村居民点。对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除统筹安排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及公益事业建设外,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并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获取的土地级差收益用于农村住房建设、危房改造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对集中连片进行村庄建设改造的,优先安排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实现土地整理与农房建设有机融合。5.村集体开展旧村改造节省出来的土地,复垦后由村集体组织管理使用。节约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可在全市范围内调剂使用。6.在城市和建制镇规划区内集中建设出售给本村村民的住宅楼,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村庄地理区位、村民意愿等因素,确定建设用地供应方式。由村民集资、政府或村集体统一组织建设的农村住房,其建设用地可划拨供应,此类农村住房参照经济适用住房办法管理;采取商业运作方式连片开发的农村住房,其建设用地可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供应,此类农村住房按商品住房管理。7.对符合规划和宅基地审批条件而没有宅基地的农户,由县、乡两级政府统筹协调,为其解决宅基地。8.对拆除旧住房、交还宅基地的农户,可给予一定经济补偿。

(三)信贷政策。

1.全力争取市外金融机构和积极引导鼓励市内各金融机构参与我市农村住房建设。2.资信优良的房地产开发和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农村住房建设时,市内金融机构要简化审批流程,优先为其提供贷款。3.对符合条件的自建房农户可提供小额贷款。4.具备条件的县(区)政府,可利用现有投融资机构,也可组建国有独资或股份制开发建设公司,作为农村住房集中建设改造项目的投融资主体,以项目资产及其收益为担保和质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进行拆迁安置、土地整理和项目建设。

(四)产权政策。

对农村住房,由县级政府根据土地性质,依法核发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进行权属确认,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村庄整合改造建设农民住房,涉及占用国有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涉及占用集体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注明集体土地)。要按照《房屋登记办法》(建设部第168号令)的规定,确定房屋权属,建立房屋登记簿,依法进行登记。对腾退、调整和改建前后的土地,在村民协商、处理好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依法确定土地权属。坚持“一户一宅、建新拆旧”,鼓励农民拆除危旧房、交还宅基地。严禁向城市居民出售集体土地住房。

五、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责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已成立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相关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市建设、规划、房管、发改、财政、国土资源、经贸、教育、监察、民政、交通、供电、通信、农业、水利、卫生、审计、人民银行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二)明确各级责任。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由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总责,各乡(镇、办)抓落实。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有关部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定期督查调度,层层签订责任书,年终检查考核;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每年底检查考核。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村镇规划,达到施工条件的农村住房建设项目,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三)部门分工合作。各级、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

建设部门:发挥好牵头作用,抓好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调查摸底、技术指导、情况调度、建房数量认定等工作。

规划部门:切实抓好“三类”规划编制。

房管部门:负责确定房屋权属,依法进行房屋登记。

发改部门:负责安排年度投资计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

财政部门:负责财政资金安排,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补助。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解决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用地问题,组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抓好农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

经贸部门:负责组织相关工业、流通企业积极参与农房建设。

教育部门:负责抓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和改造。

监察部门:严格监督,及时查处违纪行为。

民政部门:做好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等特困家庭认定,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等特困家庭的住房救助,搞好农村敬老院和福利院扩建,发动社会捐助。

交通部门:负责继续抓好公路和客车“村村通”工作,并协助乡(镇、办)编制村庄道路规划,推进农村交通发展。

供电、通信部门:对城镇规划区外村庄改建为集中居住区的,要继续执行国家扶持农村发展的有关政策,并负责搞好集中居住区外的电力、通信设施投资和建设。

农业部门:负责农村沼气建设。

水利部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卫生部门:抓好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审计部门: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和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

人民银行、银监局:积极引导辖区内银行机构为全市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

新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篇6

改善民生,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充分发动和紧紧依靠农民群众,通过政府适当补助,政策扶持等措施,大力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努力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消除安全隐患,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年内全县18个乡镇293个村完成危旧房改造户数2800户,对长期居住在安全隐患的土坯房以及达不到抗震安全要求的其它结构的农村危旧房实施改造。危旧房面积15.4万平方米

三、原则要求

一)原则

1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农村危旧房改造,必须与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相衔接,科学选址,提高防灾避险水平,精心设计、突出特色。

2集中建设为主、分散建设为辅。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农村危旧房改造要与旧村改造及村庄整治相结合。尽可能提高集中建设的比例。每个乡镇至少要实施规模在50户以上的建设点一个。

3集中力量。整合投资。农村危旧房改造要与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充分整合其他农村建设项目的投资,提高建设效益,加强改造进程。

4政府推动。农民自建。政府扶持和适当补助的同时,各乡镇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实施改造工程的主体作用,引导他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

5统筹调度。加强管理。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要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的有关要求实施,注意遵守建设程序,加强工程管理,完善基础资料。

二)要求

1由县建设局负责。编制完成涉及农村危旧房改造的村庄建设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2农宅建设要按照规范进行设计或选用省建设厅下发的省新农村住宅建设图集(四)和《省村镇抗震农宅设计图集》农房结构应为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

3集中统一建设的农房要由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来承担。

4有关部门要免收或减收农村危旧房改造相关费用。

5保证建设用地。进一步落实好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住房建设的意见》中“通过土地整理、土地兑换、旧宅基地复垦等办法,按照节约土地和便于基础设施配套要求。解决农民住房建设用地。对村庄规划区内的承包地,村委会可组织进行适当的土地调整,保证建设用地”等政策。

6县建设局要建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巡查制度。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农民自建房屋的技术服务、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检查、指导。

7加强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的统计工作和报告制度。各乡镇要建立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月报制度。每月9日前和25日前(从3月份开始)及时、准确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进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向全县通报一次各乡镇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的进展情况。10月10日前各乡镇报送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的工作总结。

8多方筹措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全县确定实施2800户,每户建45平方米。省政府每户补助4000元,其余资金由农民自筹和向上争取来解决。各金融机构和农村信用社要为农村危旧房改造的农户给予低息贷款。各乡镇也要本着为民办实事的精神,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农村危旧房改造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好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住房建设的意见》中“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农民住房建设,对有建房需求、按规划建房、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可发放期限在5年以内、额度5万元以下的住房建设贷款”政策。农村危旧房改造实行专项管理、分帐核算、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农村危旧房改造支出,不得挪用。

9健全各种基础档案。各乡镇要在前一阶段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细化实施方案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危旧房改造要逐户建档立卡、薄存档,内容包括改造户家庭基本情况、补助标准、改造前后房屋照片等。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县上成立庄浪县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责任人,并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宣传农村危旧房改造相关政策。

乡镇政府初审应在10个工作日内上报县农村危旧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乡镇上报的初审意见调查核实后,

二)审核阶段:按照“农户提出书面申请、村民会议评议、村委会统一审查”步骤。提交县农村危旧房改造领导小组会议审定,批准建房对象。

三)组织实施阶段:建房户确定后。明确建房标准、面积、补助标准等。乡镇政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县建设局牵头,组织农村危旧房改造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搞好检查督促,确保工程质量、进度。

四)检查验收阶段:工程结束后。县农村危旧房改造领导小组组织工作组进行检查验收,搞好总结,并上报市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后,迎接省检查组对工程进行最后验收。

五)入住阶段:经验收合格的改造建设房屋。举行仪式入住。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是今年省上确定的惠民工程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把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县上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建设、财政负责人任副组长,发改、国土、民政、人口、审计、监察、广电等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危旧房改造工程的统一组织和协调。县建设局具体负责危旧房改造工程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二)明确任务。抓好落实。各乡镇政府和有关村民委员会是实施危旧房改造的主体单位,乡镇主要领导是危旧房改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危旧房改造工作的组织实施。建设局要抓好建房规划设计、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财政局要做好资金筹措拨付和监督管理工作;国土局要做好建房用宅基地的规划和审批,把落实旧宅基地恢复农田与新址占地相结合,对宅基地审批给予特殊照顾,同时简化手续,并减免土地占用费;审计局要做好资金使用审计监督工作;监察局要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中违纪行为的查处工作;广电局要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开展捐助和帮建活动。要协调建材生产和经营企业对建房所需的砖瓦、木材、水泥等原材料,发放优惠证,实行优惠价格,当地生产的尽量按成本价供给。

新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篇7

为坚决巩固脱贫成效,扎实做好**镇2021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安居扶贫工作任务,结合**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任务

全面实现全镇居民“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目标,全面实现农村无人居住危房。

二、全面排查鉴定

结合全市“百日攻坚”行动,各村要再次全面彻底排查疑似危房,做到应排尽排,不漏一户。疑似危房排查工作实行分级责任制,即村书记或村负责人负主要责任、驻村工作队长负领导责任、第一书记负工作责任。各村必须于3月30日之前上报疑似危房排查汇总表且必须经村书记、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签字方为有效。待通过第三方机构鉴定后,全镇形成镇、村二级存量危房台帐,并实行销号制度,确保农村无一人居住危房。

三、加大政策举措

(一)“三类对象”改造政策。

低保户、五保户、边缘户(已入扶贫系统)危房对象可申请享受**省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政策。

维修加固改造。鉴定为C级危房的必须维修加固,要有效解决危险部位问题,防止短期内因技术原因重新变为危房,达到15年的安全期限,严禁以修缮为由搞扩建、翻建,突破原有建筑面积。补助标准:*元,若有实际维修费用超额资金,各村提供费用工程清单,由工作队长审核后,报镇政府批准后,由镇财政统筹据实报销。

新建改造。鉴定为D级危房的拆除重建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国家和我市关于农村宅基地面积管控要求,建筑层数控制在一层,建筑面积最大不得超过110平方米。原址重建中原宅基地面积较小、不足60平方米的,可建两层,但建筑面积最大不得超过110平方米。补助标准:属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分散供养五保户,每户补助2.2万元;属于低保户,每户补助2万元;同时为残疾人户在上述补助标准之上再增加2000元。

“交钥匙工程”改造。对鉴定为D级危房、无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及经市扶贫办、民政局核定特别困难的四类对象,纳入“交钥匙工程”兜底保障安全住房。建房面积严格执行“1-2人户不超过40平方米,3人户不超过50平方米,3人以上户不超过60平方米”要求,并合理安排功能分区和室内空间布局,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补助标准:4.2万元-5.2万元。

四、明确工作要求

(一)危房排查工作。

各村于3月30日之前上报疑似危房排查汇总表电子版和纸质版。

(二)维修加固工作

1、严格按照鉴定报告维修建议进行维修到位。

2、危房对象本人愿组织施工的由其组织施工;危房对象无法组织施工的由村委会代其组织施工,并做好施工质量监督。

(三)原址新建

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国家和我市关于农村宅基地面积管控要求,建筑层数控制在一层,建筑面积最大不得超过110平方米。

(四)异地新建

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国家和我市关于农村宅基地面积管控要求,建筑层数控制在一层,建筑面积最大不得超过110平方米。

(五)“交钥匙工程”

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交钥匙工程”面积(40平米-60平米)和标准管控要求。2021年10月底全面完成新建并达入住条件。

“老人住危房、新人住新房”

2021年12月底前,对农户在农村除危房外另有安全住房,尤其是老人住危房、子女住新房的,由各村、扶贫工作组负责组织,责令农户自筹将危房维修改造到位,无改造愿意的必须搬离危房另行安置,并拆除危房。

新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篇8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扩大试点的要求,做实做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总体要求,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安全问题为目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推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制度建设。

(二)目标任务。2009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任务是完成陆地边境县、西部地区民族自治地方的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贵州省全部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边境一线团场约80万农村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其中,*等三北地区试点范围内1.5万农户,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在今年扩大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制定中长期规划,逐步解决农村贫困户的危房问题。

(三)基本原则。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科学合理编制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要突出重点,厉行节约,帮助贫困危房户改造建设最基本的安全、经济、适用、节能、节地、卫生的农房,防止大拆大建和形象工程;要坚持农民自主、自愿,政府引导、扶持,落实地方责任,中央适当补助;要整合资源,规划先行,加强相关惠农支农政策衔接;要规范程序,严格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二、加强规划编制与资金筹集

(四)编制规划。各地要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农村危房调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按照本指导意见和有关文件要求,组织编制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和实施方案,将改造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市、县、乡,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备案。

(五)资金筹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民自筹为主,中央和地方政府补助为辅,并通过银行信贷和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集。地方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纳入年度预算计划,调整支出结构,增加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所需资金。各试点县要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将抗震安居、游牧民定居、自然灾害倒损农房恢复重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安居等与农村危房改造有机衔接,提高政策效应和资金使用效益。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为农村危房改造提供捐赠和资助。要通过制定贴息、担保等政策措施,促进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危房改造贷款。2009年中央将安排40亿元补助资金,并根据试点地区农村农户数、农村危房数、地区财力差别等因素进行分配,由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达。

三、合理确定补助标准和补助对象

(六)补助标准。各地要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的实际出发,参考农村危房改造方式、成本需求和补助对象自筹资金能力,合理确定补助标准。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5000元,在此基础上,对东北、西北和华北等三北地区试点范围内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再增加2000元补助。各地可在确保完成改造任务的前提下,结合翻建新建、修缮加固等不同情况自行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分类补助标准。

(七)补助对象。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农村贫困农户。危房是指依据《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鉴定属于整栋危房(D级)或局部危险(C级)的房屋。

(八)审核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规范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的审核、审批程序,实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建立健全公示制度,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要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县级政府要组织做好与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

四、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的基本要求

(九)改造方式。拟改造农村危房属整栋危房(D级)的应拆除重建,属局部危险(C级)的应修缮加固。重建房屋原则上以农户自建为主,农户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地方政府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建。要以分散分户改造为主,危房改造比较集中并具备一定条件的村庄,可实施村庄规划、危房改造、基础设施配套一体化推进,整村整治。

(十)建设标准。农村危房改造要在满足最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建筑面积和总造价。改造资金大部分由政府补贴的特困户,翻建、新建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平方米以下,其他贫困户建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建房面积可根据家庭人口规模适当调整。农房设计建设要符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体现民族和地方建筑风格、传承和改进传统建造工法,推进农房建设技术进步。

(十一)村庄规划。改造户数较多的村庄,必须编制村庄规划,统筹协调整合道路、供水、沼气、环保、扶贫开发、改厕等建设项目,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益与效率,以危房改造带动村庄人居生态环境改善。陆地边境一线农村危房改造重建以原址翻建为主,确需异址新建的,应靠紧边境、不得后移。

(十二)建筑节能。东北、西北和华北等三北地区农房建筑节能示范是危房改造试点的重要内容,要点面结合,同步推进。每个试点县至少要安排一个相对集中的示范点(村),有条件的县要每个乡镇安排一个示范点(村)。各地要尽可能采用当地材料和适用技术,研究开发符合农村实际的节能房设计与工法,优化采暖方式,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对研发生产农房建筑节能材料,具有良好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企业,要落实好现行的税收、融资、贴息等优惠政策。要组织农村建筑工匠和农民学习节能技术和建造管理,做好宣传推广。

五、规范项目管理

(十三)资金管理。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资金要专款专用,分账核算,并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使用,健全内控制度,执行规定标准,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要定期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要公开曝光,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十四)技术服务。地方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了解情况,编制安全、经济、适用的农房设计图集和施工方案,免费发放给农户参考。要组织技术力量,对危房改造施工现场开展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要组织协调主要建筑材料的生产、采购与运输,并免费为农民提供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服务。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开设危房改造咨询窗口,面向农民提供危房改造技术服务和工程纠纷调解服务。完善乡镇建设管理机构。加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和管理。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验收。

(十五)档案与产权登记。农村危房改造要一户一档,规范管理。农户危房改造申请、政府补助审批表、改造前后住房资料等要整理归档。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改造后农户住房产权归农户所有,并根据实际做好产权登记。

(十六)信息报告。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省级发展改革、财政部门于今年7月初将改造计划、改造进度、竣工情况、资金安排,以及于明年1月初将年度总结报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各地要组织编印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信息,将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和有关建议等以简报、通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报送三部委。

(十七)监督检查。年度计划完成后,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及时牵头组织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在一个月内提交检查报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备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将组织进行抽查。

六、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

新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篇9

为解决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需求,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根据“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二、补助对象与标准

(一)补助对象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重点向革命老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支持。

(二)政府补助标准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政府资金采取分类补助,补助标准为:重建房屋户均2万元,修缮加固户均0.6万元。在中央财政补助基础上,省财政对国家扶贫开发县、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县(市、区)户均补助3000元;其他一般县(市、区),省财政户均补助2000元。各地要积极筹措资金,实施贫困农户危房改造,切实兜底做好特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工作。

三、改造方式与时限

(一)改造方式

拟改造农村危房属整体危险(D级)的,原则上应拆除重建;属局部危险(C级)的,应修缮加固。要优先选择加固方式对危房进行改造,原则上C级危房必须采用加固方式改造。危房改造以农户自建为主,农户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各地要帮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建。

(二)完成时限

2019年11月底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年度任务,其中列入今年摘帽的9个贫困县应在9月底前全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四、管理要求

(一)明确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全省各级政府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加强领导,整合各方资源,调动积极因素,形成工作合力。县级住房城乡建设、财政等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具体组织者,要加强组织,做好服务,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建设美好家园。农户是危房改造的具体承担者,要发挥互帮互建的主体作用,自主开展房屋建设工作。

2.公平公正、阳光操作。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危房改造政策,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和“政策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宣传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公开危房等级评定标准、程序和评定结果,公开申请条件和程序,公平公正确定危房改造补助对象,实行村、镇、县三级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3.实事求是、务求实效。农村危房改造严格执行有关标准,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要围绕年度任务,精准对象、精准施策、精准用力,严禁虚假改造,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居住安全。

(二)加强危房改造实施管理

1.精准确定对象。各地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有危房改造要求的,做到应改尽改。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份识别以扶贫部门认定为准,低保户和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身份识别以民政部门认定为准,贫困残疾人家庭身份识别应由残联商扶贫或民政部门联合认定为准。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积极会同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做好信息比对,精准核实对象。

2.做好危房等级评定。各地要按照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居住房屋危险性评定工作的通知》(建村函﹝2018﹞3019号)要求,切实抓好4类重点对象危房等级评定工作,并录入危房改造管理信息系统。

3.规范认定程序。坚持“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规范危房改造对象的审核审批,强化责任落实。要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将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审查结果按照相关程序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县级政府要督促乡镇政府做好与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并征得农户同意公开其有关信息。

4.严格控制面积。农村危房改造要严格控制建设面积,引导农户建设既经济合理又满足使用需求的房屋,防止盲目攀比、超标准建设导致农户举债建房等现象发生。改造建筑面积1至3人控制在40-60平米以内,且1人户不低于20平米、2人户不低于30平米、3人户不低于40平米;3人以上户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18平米。

5.加强质量管理。要把住房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县级住建部门要把监管贯穿于建设全过程,抓紧技术培训,确保改造一栋、安全一栋,改造一户、安全一户,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对于个人无意愿改造和有特殊困难的,要因地制宜运用多种方式解决居住安全问题。

6.做好旧房拆除。新房建成后旧房拆除工作由县级住建部门指导乡镇、村依法依规组织实施,消除安全隐患,各地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做到先建后拆,文明拆迁,防止损害群众利益,实行留痕管理,拆除过程要注意安全防范工作。

7.实行现场核查制度。危房改造竣工后,应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工作由县级农村危房改造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乡镇、村等有关人员参加,验收重点包括补助对象确定、工程质量、资金拨付、档案资料、旧房拆除及群众满意度等。市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进行复核。

8.加大问题查处。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对经核实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将相关信息主动移送纪检部门和我厅。对于各项巡视、审计及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调查核实,并主动将结果报送纪检监察部门和我厅。

(三)强化档案信息系统管理

健全危房改造“一户一档”台帐,做到改造一户、销号一户,精准实施帮扶改造。及时准确将每一户危房改造对象的家庭情况、房屋改造的进展情况录入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农户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加强危房改造信息系统的动态维护和管理,乡镇有关部门对信息录入的准确性负责,按工程实施时间节点,适时上传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3张农房照片。县级主管部门加强信息录入的审核管理,市级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抽验核对,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加强农村危房改造信息录入培训,提升信息录入水平,防止信息重复及缺失。

(四)严格补助资金使用管理

1.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各地要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不得将补助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与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无关的支出,不得在补助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

2.防止补助资金拨付不及时、挤占挪用和滞留。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合格达到补助资金拨付条件的农户名单提供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对于支付给农户的资金,有条件的地方可制定相关细则,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按比例足额支付到农户“一卡通”账户,支付时间不应晚于竣工验收后30日,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和滞留。

3.严肃查处套取冒领补助资金及基层工作人员索要好处费。各地加强农户补助资金兑现情况检查,结合扫黑除恶行动,坚决查处冒领、克扣、拖欠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或向享受补助农户索要“回扣”、“手续费”等行为。加大对挤占、挪用、骗取、套取危房改造等资金行为的惩处力度,并及时将相关违法行为移交纪检部门。要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环节审查结果的信息公开,及时调查处理群众举报,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创新工作机制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根据不同地域农户贫困程度、房屋危险程度和改造方式等制定分类补助标准,切实加大对深度贫困户的倾斜支持。

2.兜底解决特困户住房安全。引导农户优先选择加固方式改造危房。对于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的特困户,督促各地切实采取措施,兜底解决特困户住房安全问题。鼓励通过统建农村集体公租房及幸福大院、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置换或长期租赁村内闲置农房等方式,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3.加大对特困户支持。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主动协调组织主要建材的采购与运输,降低特困户改造成本。向农户推荐合格的建筑工匠或施工队伍并指导双方签订协议。对于政府组织实施加固改造,以及统建集体公租房等兜底解决特困户住房的,可在明确改造标准、征得农户同意并签订协议的基础上,将补助资金直接支付给施工单位。

(六)严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在农村危房改造中,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做表面文章。严格农村危房改造管理,禁止单纯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用于房屋粉刷、装饰等与提升住房安全性无关的用途,坚决制止单纯的“刷白墙”现象。同时精简农村危房改造管理方面文件数量,转变管理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对危房改造工作进行动态监测,按照“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调研和检查,直奔现场,深入到群众中发现问题、帮助解决困难,及时整改,提升群众满意度。

(七)提高改造效果

改造后的农房应具备卫生厕所,满足人畜分离等基本居住卫生条件。根据村庄规划实施风貌管控,开展院落整治,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各地要主动利用多种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工作成效。

新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篇10

一、列入政府工作日程,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力度

(一)领导重视,实施“一把手工程”

为了帮助农村特困户摆脱生活困境,解决他们的住房难问题,*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将改造农村特困户危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年初,市长张竞强走访西丰县农村低保户时,就对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提出了要求。他指出,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项惠及民众的民生、民心工程;是建设新*、大*宏伟目标,构建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年2月22日,张竞强市长亲自主持召开了由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市长专题办公会议,听取了市民政局关于农村低保户、优抚户D级危房改造工作方案的汇报。经研究决定,*年由市、县两级财政出资解决全市农村低保户、优抚户D级危房改造问题,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市长的“一把手”工程。3月17日,副市长王恩卿主持召开了全市D级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研究建房方案,王恩卿副市长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责任状,要求D级危房改造工作各县(市)区政府统一领导,县(市)区长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D级危房改建负全面责任,主管县(市)区长和民政局长负责具体实施。各县(市)区政府要与乡(镇)政府签订责任状,乡(镇)政府与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与建房户都要分别签订合同书,确保危房改造工作责任明确,措施到位。

(二)明确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机制

为确保农村D级危房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市里成立了由副市长王恩卿任组长的D级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市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D级危房改造工作网,各部门积极为危房改造提供优质服务,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筹集和下拨;建设部门负责建房标准制定,建房质量的监督和验收;监察、审计部门负责建房资金的监督审计;国土资源、林业、国税、地税等部门负责有关税费减免,形成了责任明确,协调一致,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市政府制发了《*市农村低保户、优抚户D级危房改造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原则,建房标准和建房对象确定程序,资金来源和补助标准,产权界定和优惠政策。提出要修建高标准、高质量的住宅,每户投资1.5万元,面积40-45平方米,砖混结构,塑钢门窗,10年不落后。

(三)克服困难,积极筹措建房资金

实施D级危房改造工作,筹措资金是难点。在市、县(市)区两级财力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完成,市长张竞强在市长办公会上提出了缩减出国、会议、招待等各种经费的要求,全力筹集资金,切实保证农村D级危房改造所需资金,市财政为每户补助1万元,县级财政为每户补助5000元。2007年市财政又为每户建房户补助5000元,县级财政为每户补助5000元。为确保危房改造资金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各县(市)区严格按工期分批拨付资金,并请财政、审计和监察部门全程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监督,杜绝了工程建设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二、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农村D级危房改造顺利实施

(一)逐户排查,严格确定建房对象

*年春节刚过,市民政局就下发了全面排查农村特困户D级危房的传真电报,各县(市)区先后2次对本辖区内农村低保户、优抚户居住D级危房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全部建立了文字和影像档案,上报市民政局备案。3月13日至25日,市民政局、市财政局抽调15名人员组成7个联合核查小组,对各县(市)区上报的农村低保户、优抚户D级危房改造名单逐户核查。在核查中,采取了“查、看、问”的方法,调查走访102个乡(镇)场街、798个村、1033户,按照市制定的D级危房改造标准,通过2次在村张榜公布无异议后,最终确定了*年1004户D级危房改造对象。2007年,市民政局、市财政局采取同样的措施,对700户建房对象进行了逐户核查。

(二)明确标准,把建房工作落到实处

*年初,市民政局聘请建筑专业人士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农村对危房进行实地调研考证,在实地考证的基础上,依据实际制定出了鉴定D级危房的10条标准。同时,制定出了改建后的新房标准及样式,统一设计了建房图纸,使我市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迈上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正规化的轨道。

为了把D级危房改造工作落到实处,市民政局先后召开7次由各县(市)区民政局长参加的危房改造工作调度会议,及时掌握了各地建房进展情况,解决了建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月16日,市民政局在调兵山市召开了由各县(市)区主管副局长参加的D级危房改造现场会,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调兵山市、*县4户危房改造现场,调兵山市民政局介绍了D级危房改造工作经验,各县(市)区汇报了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市民政局领导对建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加强建房工作领导,副市长王恩卿3次深入建房现场,5次听取民政部门对D级危房改造工作情况的汇报,协调解决建房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了D级危房改造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加强督查,确保建房工作顺利完成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市、县民政部门还加大了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市民政局组成了7个专门小组分片督促检查,对建房进度慢、资金落实不到位的县(市)区,当场提出督查意见和建议,对个别建房质量不完全符合要求之处,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改正。同时,市民政局坚持每半月对D级危房改造情况进行一次通报。各县(市)区民政局和建委分别派人现场监督D级危房改建工程进度和质量,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年6月30日,全市1004户危险房改建已全部竣工,均达到入住条件,6月26日至7月7日,市民政局、市财政局抽调专人对全市农村低保户、优抚户D级危房改造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合格率、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

三、为民解困,把D级危房改造工作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

*年我市农村低保户、优抚户的D级危房改造工作,全市上下认识高、投入大、措施实、工作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受到了广大群众特别是特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高度赞誉。

(一)农村危房改造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特困户住房难问题

我市已连续5年为农村特困户新建住房2659户,维修住房1613户。这项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由于近几年连续遭受自然灾害,我市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特困户仍住在危险房中,住房条件、环境十分差,如遭受洪涝灾害有倒塌的危险。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帮助这部分困难群众解决了生活中最突出、最关键的问题,为特困群体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农村危房改造的实施,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村危房改造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农村现存的最破旧的危房改造成焕然一新的新房,使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快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新农村建设的水平,解决了这部分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农村危房改造的实施,缩小了城乡差距

近两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城市开展了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工程,解决了城市棚户区居民住房困难,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的实施,也为农村特困群众解决了住房难问题,提高了居住环境和质量,客观上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和谐*的建设,也成为建设新*、大*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