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市场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2:20

乡村旅游市场背景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15-02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层次低,同质化严重,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在特定的政策背景、特定历史时期,对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具有典型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收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以期在新型城镇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进行深入研究。

1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1.1国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在elsevier-ScienceDirect学术期刊上以“ruraltourism”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检索到2004至2013年十年间相关论文39篇,主要来自于《annalsoftourismresearch》和《tourismmanagement》两本杂志。对文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发现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本质、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旅游者动机、偏好与满意度、乡村旅游产品以及乡村旅游的网络营销等方面,已形成了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总之,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更加广泛,在研究方法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深入。但关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由于无转型升级的提法,因此,仅有少数接近的研究文献可供参详。

Kajanusm,KangasJ,Kurttilacm(2004)运用集中价值思考(valuefocusedthinking)和a'wot对芬兰和德国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传统和文化是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albacete-SáezC,Fuentes-Fuentesm,Lloréns-montesF(2007)认为质量是行业竞争的一个有力优势,为了能够给乡村旅游经营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议指导,为此开发了测量乡村旅游住宿服务质量的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这对以后乡村旅游的质量管理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laireHaventang,eleriJones(2012)以adbenta公司开发的蒙茅斯郡的领袖项目为个案进行分析,并最终认为领导力在创造乡村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方面有重要作用。ZahedGhaderi,JoanC.Henderson(2012)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在伊朗当地一个很受游人欢迎,并在政府旅游发展规划当中占据重要作用的村庄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居民认为利用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并最终认为社区参与是实现伊朗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Yasuoohe,ShinichiKurihara(2013)认为日本本土资源的管理,必须要通过加强当地农产品品牌的经济效益和乡村旅游开发的互补关系。

总之,通过对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出如下结论:(1)受欧美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熟因素的影响,国外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2)国外对于乡村旅游品质提升方面的研究也属凤毛麟角,且凸显出“理论研究少,个案研究多”的特征;(3)一些专家的研究表明与其它形式的旅游相结合、综合协调发展是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进一步提升的主要路径;(4)个案研究普遍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实践性和针对性很强,因此,对乡村旅游品质提升的普遍指导性有限。

2国内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内针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断深入与完善。在知网学术期刊上以“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筛选,本文选取了2007至2013年6年间相关论文13篇,文章集中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

2.1理论研究

近年来有关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吴必虎等(2007)从产品、营销和市场拓展三方面提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建议。胡敏(2009)指出转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将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产业升级。徐福英等(2010)从产业、产品、市场、合作组织和教育培训五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乌兰等(2010)从生态理念的视角出发探索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途径、目标以及对策。

2.2实证研究

一些学者还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进行了案例研究,黄震方(2011)深入研究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和香格里拉雨崩社区的权能建设,认为社区权能建设对推动旅游社区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作用。李月丽(2012)从加强科学规划、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探寻了湖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可能路径。李玉新等(2012)以山东省寿光市、蓬莱市、长岛县为例,认为产业协同和城乡统筹发展,是促进了乡村旅游转型的典型路径。陈艳秋(2012)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典型,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提出了从主题形象、市场细分、项目策划、旅游目的地营销、辅助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郑耀星等(2013)通过分析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试图从开发经营理念、产业链、服务理念以及乡村旅游标准等方面着手,融人生态理念的元素,以期为福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刘战慧(2012)将韶关市作为一个研究点,结合韶关市的实际,从实施体验式开发、构建价值链增值、催生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归纳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安传艳(2013)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可以通过培育特色、精品旅游目的地,政府引导和规范标准,培训从业人员,细分市场、加大营销力度等方式实现乡村旅游的产品、管理、服务、市场和功能的转型升级。刘孝蓉(2013)认为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既可以推动传统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并提出了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通过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1)我国乡村旅游确已进入瓶颈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方面的研究集中变现为:①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价值增值;②依托乡村旅游产业集聚,扩展产业多种功能;③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协同共赢;(3)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基本都是立足于产业发展的视角,由单一关注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转向关注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4)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的研究视角过于具体,宏观综合性研究较少。

3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3.1国外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在elsevier-ScienceDirect学术期刊上以“ruraltourismurbanization”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供参考的论文较少。S.Burak,e.Dogˇan,C.Gaziogˇlu(2004)通过全面评估沿海地区城镇化和旅游的影响,并针对爱琴海和地中海沿海这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由于沿海含水层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岸线的多层建筑的密集建设,导致含水层盐渍化严重,农业用地减少,使得土耳其爱琴海和地中海沿岸环境保护不断恶化。

总之,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章研究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基本已进入工业化社会后期,且早已实现城镇化,城乡二元制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城镇化背景下或者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很少。但国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一方面乡村旅游地区的自然、文化资源对城市居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城市地区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对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文化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3.2国内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3.2.1国内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我国因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呈现为城乡二元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后,国内部分学者将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进行一定研究。李坚(2007)在城乡统筹新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构想一文中,将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结合,提出了民营经济为主,联合开发,政府主导发展乡村旅游的三种战略模式。曾天雄(2007)通过论述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相互影响,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刘树花(2008)对乡村旅游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相处推动发展。安慧、魏皓严(2008)对城乡统筹下成渝两地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做了研究,对城乡统筹下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提出了对策。其余专门针对城乡一体化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较少,对特定区域的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更少,同时在城乡一体化中取得诸多成果的地区,乡村旅游面临新的发展挑战,而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3.2.2国内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最近几年有关于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日益增多。孔德林,黄远水(2009)通过探讨城市化对城郊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要素的影响,揭示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从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建立景观生态隔离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分层次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城郊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邱玉华、吴宜进(2012)从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文化维度影响,得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道路的三条途径:生态路径、文化路径和景观路径。罗红宝(2013)认为在中国进入休闲时代与新型城镇化浪潮继续推进的背景下,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能够有效实现乡村区域经济的突破发展、综合发展、绿色发展,必将成为中国广大乡村实现经济升级的重要模式。崔剑生,赵承华,王峰(2012)把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城镇化进程中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

总之,国内专家学者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对城市中远郊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对策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再次,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更关注规划的价值和作用。

翻阅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一方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进展,借鉴好的国际经验;另一方面有利于明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Rosam.Hernándezmaestro,pabloa.muozGallego,LibiaSantosRequejo.themoderatingroleoffamiliarityinruraltourisminSpain[J].tourismmanagement,2007,28(4):951-964.

[2]asuoohe,ShinichiKurihara.evaluatingthecomplementaryrelationshipbetweenlocalbrandfarmproductsand?ruraltourism:evidencefromJapan[J].tourismmanagement,2013(35):278-283.

[3]吴必虎,吴佳.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6):11-13.

[4]胡敏.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转型――兼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升级[J].旅游学刊,2009(20):70-74.

[5]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0(2):93-94.

[6]李玉新,乌兰.基于生态理念的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2009:268-273.

乡村旅游市场背景篇2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早在中共中央十报告就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然而,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于是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编制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同时,在2015年“两会”上,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仍然非常关注“美丽中国”建设。

而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作用突出。旅游消费不仅能够直接拉动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也对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旅游产业可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产业选择之一。而近年来乡村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地方还形成了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值得研究和借鉴。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一大战略任务,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美丽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将促进我国美丽乡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立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趋利避害,探索新时代下美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是学界近年关注的课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动态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国内张广瑞、季华群等学者从旅游经营管理类型、乡村旅游的活动项目和各类实证研究等角度总结了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不同类型。国外学者则从政府干预、开发主体、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类型。

2、城镇化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研究动态

国内学者章智涛从产业发展、空间结构和社会环境三个角度总结了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王兆峰等认为旅游业通过聚集和扩散机制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建设通过设施支持、消费驱动、产品创新和形象引导提高城市旅游效率。

而国外研究者pallavimandke认为旅游可以带动城市发展,缩减贫富差距。UgoGasparino等认为无论从收入还是就业方面来衡量,旅游业日益被视为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在杠杆。

由上述分析可知,国内外学者关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开发类型的研究,而对于城镇化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则主要对区域性影响进行探究。但同时我们发现以上研究大多集中于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且与时代背景结合不够,实施性较弱。因此,本研究旨在牢牢立足于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围绕美丽乡村与新农村建设,选取长沙市光明村这一案例地来探究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旅游开发现状与模式,以求总结案例地旅游开发与建设的经验,探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供同类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借鉴。

二、概念与理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旅游发展模式

所谓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特定的空间区域、历史阶段、发展进程中,在自己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等背景下,形成的在体制、结构、思维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战略路径选择。旅游发展模式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发展方式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表现形式和特点,具有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和综合性。

2、乡村旅游

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oeCD,1994,p15)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而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也较为混杂,但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都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综合以上认识,本研究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人文景观为主要吸引物,以乡村为主体,城市居民为对象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

3、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是当前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扶持和实施项目。美丽乡村的“美”,包括视觉感观之美、意境之美、内涵之美、实用之美。通过这“四美”的建设不断经营管理创新乡村之美,使美丽乡村得以可持续发展,真正形成“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美丽乡村。

4、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产业发展、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智能、以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关系

耦合理论源于物理学中的耦合模理论。耦合,物理学上指2个或者2个以上的体系或2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或者是通过各种内在机制互为作用,形成一体化的现象。耦合被引申到其他学科,用来形象地描述那些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本研究中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旅游发展之间就存在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耦合关系。

1、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旅游发展相辅相成

新型城镇化下要求城市与农村城镇联动、城乡互补。而美丽乡村旅游发展就是在促进城镇联动和城乡互补,通过旅游这一方式将城乡消费对接,促进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新型城镇化也为美丽乡村的旅游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两者的耦合关系使得双方发展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2、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旅游发展互为补充

(1)新型城镇化建设能从根本上解决美丽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而美丽乡村旅游发展核心问题的解决便是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的。美丽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核心是“三农”问题。我国要实现现代化,重点、难点都在“三农”。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不仅可以推进工业化发展,而且可以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2)新型城镇化建设能从资金上解决美丽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保障问题,而美丽乡村旅游发展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支持。

(3)新型城镇化建设能从环境上解决美丽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问题,而美丽乡村旅游发展为新型城镇化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新型城镇化时刻关注如何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的问题,努力实现美丽中国的发展,从而促进美丽乡村旅游的发展。

3、城乡一体化的耦合关系

城乡一体化的耦合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城市系统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关系,这主要体现在旅游城市系统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带动作用;二是乡村旅游发展系统内部旅游产业与乡村系统的耦合关系,乡村的功能以旅游发展为导向,旅游发展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二者通过旅游产业发展所形成的发展效应通过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与城市的发展水平相接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光明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光明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于2010年正式被评为“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2年,望城区正式提出建设“现代化公园式城区”理念,光明村被列为重点示范点,将继续通过“光明村模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一)光明村旅游发展条件

1、区位优越,交通网络完善

光明村隶属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属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处在先导区金州大道现代农业产业带。先导区公交线路设立光明村站点,与市区、宁乡县城实现公交直达。

同时,国家南北交通大动脉京珠西线高速临村而过,高速公路互通,是南北方向进出长沙的重要途径。这为光明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气候与自然条件良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光明村地处湖南省省会近郊县望城县,区域内属典型的丘陵地貌,自然形态分明,景观特色较为明显。土层深厚,水质、空气质量较好。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温暖潮湿,降雨集中在春季,秋季干旱。

另外光明村的农耕文化是吸引城市游客的重要因素,城市游客在这里近距离感受田园乡村生活。金洲大道沿线风光秀丽、环境宜人,保持了原生态的田园风貌,这使得光明村的自然山水风光优良,旅游可利用资源丰富。

3、政府主导得力,政策导向明确

政府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光明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乡村基础设施条件,为旅游项目招商和整体景观打造奠定基础;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光明村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给予政策优惠,促进旅游业发展;搭建招商平台,引进农业合作项目,协助项目顺利落户,帮助企业尽早投产达效。

(二)光明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1、发展状况

2008年9月,光明村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光明村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双重机遇,于是光明村村委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逐步改善基础设施,于2008年开园迎客。

2008年12月,光明村注册成立了全省首家土地经营专业合作社,采取村民入股、合作开发等形式对土地实行集中流转。

2012年,望城区正式提出建设“现代化公园式城区”理念,光明村被列为重点示范点,打造“五谷欢乐地,光明大观园”。

光明蝶谷是依山依湖而建的光明村品牌景区,占地面积达18ha,植被覆盖率达90%。它是以政府为主导,同村委会协调建设的景区,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旨在为农户创收,为本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它是“长沙市望城区光明蝶谷素质教育基地”、“长沙市望城区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舞台艺术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和“蝴蝶科学技术普及场馆”。

同时,光明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针对游客外出游玩的需求,建设游客中心、沙滩、度假酒店等旅游服务和观光设施;针对健康出行的需求,打造环山自行车赛道和游步道;设置独具特色的指示牌和指示标等等。

自开园以来,2008、2009年光明村游客数量呈现递增趋势。光明蝶谷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开园,截止年底,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年收入400万元左右。光明村也是湖南省优秀涉外参观点,先后接待来自巴勒斯坦、克罗地亚、日本、德国、韩国及省内外游客40多万人次。

如今,光明村将打造“湖南省乡村旅游第一品牌”作为发展目标,在“光明蝶谷”品牌下,规划结合地形环境、农业产业布局和项目引进情况,推出“五谷、八景”作为光明村乡村旅游的主要景区。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旅游开发的两大核心,建设现代化生态休闲乡村旅游农庄。

2、发展特征

(1)政府规划引导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光明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并通过政策优惠和引导,主导制订光明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同时,主持进行招商引资的相关事宜,为光明村的旅游发展与建设提供物质支持。

(2)借助市场力量

政府通过与现代农业企业进行合作,促进光明村旅游产业现代化,借助市场的力量,实现共赢。同时,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研与了解,把握现今市场对于乡村旅游的诉求,合理有效地发展。

(3)着力打造“两型”环保小区

村民们遵守“不拆迁,不填塘,不挖山,不砍树”这样的信条,最大程度的保护生态环境。该村人口约3546人,户数946户,67%的家庭应用绿色能源技术。

(4)注重村民参与,维护村民切身利益

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自主创业、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和现有生活水平。

(5)注重规划设计,营造田园式农庄

光明村委在相关企业的支持下邀请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为光明村制定整体的旅游发展规划,打造“五谷八景”。同时,设计全省首个蝴蝶主题公园,增强本村的旅游吸引力。

3、发展成效

(1)社会效益

旅游开发促进了乡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光明村村主道沿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101盏;完成了莲花大塘、汤家坝、罗坨坝水系的治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旅游设施建成对外开放,对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环境治理稳步推进。按照新农村民居改造“青瓦灰墙、朱门木窗”的标准,第一、二期改造已完工178栋;142户农户完成庭院绿化设计;新建户用沼气池125个,电话亭5个,新装太阳能热水器52台;建设了乡村垃圾回收站和乡村废水处理净化池40个;完成5处大面积的公共绿化地,全面提高了乡村文明水平。

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光明村始终保持着热情淳朴的民风,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较好的保持了乡村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2)经济效益

通过发展旅游,村民们收入大幅提升,人均年收入已经增长一倍以上;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发展方式也促进了乡村就业;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户自主创新创业,促进了本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3)生态效益

光明村的开发建设坚持生态理念,倡导污染零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培育生态产业,建设了污水处理等环保设备,生活污水和垃圾得到了有效的收集和处理,自然环境得到了改善。

四、光明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一)发展要素分析

1、投资模式

光明村的建设,一直以来受到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在投入方面,省、市、县三级共投入3700万元,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改造,带动社会投资1.4亿,村民自行投人1000多万元。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主体角色

光明村利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自主,产业支撑”的“光明模式”,有效发挥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担当决策者和保障者。企业担当投资者和参与者,为其提供大量资金和支持。农民担当执行者和实践者,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自主经营,共同发展。

3、土地资源利用方式

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光明村采取土地集中转让出租的方式。目前,龙聚福、天露等知名企业已进村落户开发,20余户特色农家乐己经在协会的指导下开始有序经营。

4、项目建设结构及其关系

在“光明蝶谷”品牌下,规划结合地形环境、农业产业布局和项目引进情况,策划“五谷、八景”作为光明村乡村旅游的主要景区。建设包括梅花坪、桃花谷、梨花谷、葡萄湾和枇杷湾5个小山谷在内的“五彩蝶谷”,打造包括田园牧歌、枫桥夜渡等在内的“光明八景”。将体验性项目与观赏性项目、文化性项目相结合,为游客提供多样的旅游体验。

5、休闲旅游产品开发

针对游客传统的观赏需求,推出万荷塘和梅湾景观等观赏性旅游项目;针对游客对旅游亲身体验经历的需求,结合现有现代农业产业,推出果园采摘,葡萄酒酿制以及露营、探险活动等体验性旅游项目;而针对游客新兴的科普教育需求,推出湿地生态观光和科普教育,画家村等文化性旅游项目。

同时,结合商业街、度假酒店等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全面的乡村休闲旅游体验。

6、休闲旅游市场定位

坚持以服务城市为主题,对接城乡消费,以临近城市的居民为目标市场,大力发展采摘式、自助式休闲农业,走城乡统筹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7、经营管理机构及制度

光明村在经营管理机构方面以政府统一引导、全面统筹,以合作企业和村委会为经营管理实际控制者,并结合少数农户自主经营,对整个光明村进行正规的管理。

光明村在制度管理方面,敢于创新和实践。村里率先成立了湖南省第一家工商注册的土地经营专业合作社。此外,光明村还成立了环保协会,聘请了固定保洁队伍,向村民征收“乡村环境卫生费”。

(二)发展模式提炼

由图2可知,光明村旅游发展模式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开发核心,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自主、产业支撑”为宗旨,从投资模式、主体角色、经营模式、项目建设结构及其关系、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及定位和管理模式六个角度入手,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把握城乡一体化的耦合关系,借力政府支持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同时通过光明村模式促进城乡对接,进一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实现。

由图3可知,从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来看,新型城镇化从项目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定位、经营管理模式和两型社区建设六个方面为光明村的旅游发展提供支持,而光明村旅游发展则从旅游产业发展、旅游服务建设、旅游利益协调和旅游形象塑造四个方面对新型城镇化起促进作用,正因为二者存在着耦合关系,使得光明村的旅游发展体现出复合性。在系统耦合理论的支撑下,新型城镇化与光明村旅游发展相互促进,互为补充,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五、结论和展望

(一)结论

光明村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发展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形成了特有的“光明村现象”:第一,光明村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自主,产业支撑”,牢牢把握住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利用政策优势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第二,光明村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土地集中流转、开发利用,大大提高了农村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农企共赢。第三,光明村始终坚持民主管理,政务公开,保证社会参与,提高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第四,光明村通过合理有效的旅游开发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二)展望

本研究对本模式的应用有以下展望:首先,光明村模式虽然通过政府引导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但是就旅游发展利益协调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政府、企业和村民利益分配的分歧是乡村旅游系统耦合协调发展亟待解决的障碍;其次,休闲旅游产品分支定位的不明确使得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最后,该模式在宣传推广方面还有待完善。

乡村旅游市场背景篇3

[关键词]乡村振兴;钦州;乡村旅游

一、引言

乡村旅游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利用乡村田园景观、原生自然生态、农业生产过程和乡村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旅游度假、乡村休闲、观光娱乐、农事体验、康养服务、购物消费、度假游乐等多种服务的新型产业形态,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钦州乡村旅游借助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契机飞速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大格局正在形成,对提升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推动乡村产业培育,助推乡村振兴进程,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钦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钦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海、林、岛资源组合,地处著名的湘桂地理走廊与广西最南部的弧形山系的交汇区,地质构造独特,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拥有中华白海豚、茅尾海等优质滨海类资源,五皇山、八寨沟等高等级山林生态资源,还有浦北香蕉园、钦北金华果场、滨海红树林等“绿色”旅游资源,是知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大蚝之乡”。钦州乡村旅游是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活力的消费热点和增长点,也是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化的重要支撑点。经过多年的发展,钦州乡村旅游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钦州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旅游号召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钦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先后出台了《钦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钦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5)》《关于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和发展规划。钦州市抓住自治区提出的创建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有利契机,充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切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计划。近年来,大力发展星际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推进乡村旅游试点示范工程,推进传统农业向科技型、生态型、服务型和效益型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消费能力逐步在提高,对乡村旅游美好体验的要求不断在提升,乡村旅游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钦州市找准文化旅游发展需求与民生期盼的结合点,挖掘生态资源、历史古迹、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田园观光、农事采摘、休闲度假和生活体验游等内容的乡村旅游,基本形成城市近郊休闲娱乐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生态农业体验型等旅游产品体系。截止2020年12月,钦州市共有部级传统村落7个,自治区传统村落13个;4a级旅游景区10个,3a级旅游景区18个,2a级旅游景区2个;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25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11家、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5家。2019年钦州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2456.30万人次,同比增长37.67%,占全市接待游客量的49.16%;乡村旅游消费约240.32亿元,同比增长50.94%,占全市旅游总消费的46.65%。

三、钦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发展不温不火

人气不旺、流量不高,“游人如织”“人头攒动”的景点罕见。回头客较少、回游率较低,吸引力不强。多以本地游客的“一次游”“一日游”为主,时间安排多以半天或一天为主。

(二)乡村旅游体验浅显单一

旅游体验全链条挖掘不充分、旅游项目单一、设计不精致,多以“吃农家饭”为主,“住农家房、干农家事、观农家景”还在起步阶段,有的仅仅是“吃农家饭”,无全链条的系列产品,不能充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心理体验。

(三)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不充分

钦州市乡村旅游现有的产品层次低、影响力小、开发主题不明确,表现形式也单一。目前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还处在“田头采摘园、村头农家乐”的“两头”初级阶段,典型的有钦州牧歌田园、北部湾花卉小镇、钦北梨花谷等。未能以消费者为中心设计、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个性化不足、规模化欠缺,种类少、品质低、层次低、链条短,体验感差,营销能力不足,文化意蕴欠缺,地域特色不明显,附加值不高。

(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钦州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很大,但通达不便利问题还未彻底解决,有的乡村旅游景点距离主干公路较远,游客多以自驾为主,班车不能直达,即使能够直达,道路也较为狭窄,遇到节假日,堵车比较严重。

(五)乡村旅游投资主体狭窄

乡村旅游的精致打造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钦州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多以个体为主,资金不雄厚。实力强、专业化、资金多的投资主体少。

四、钦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对策

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钦州要抓住乡村振兴的有利契机,牢固树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科学分析乡村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推动钦州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步伐。

(一)推动旅游顶层设计落实落地见效

发展乡村旅游,统筹布局和规划引导是重要前提。一是定位明确,政策充分。钦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储备比较完善,高起点编制实施的系列规划为科学务实、有序规范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在于不折不扣地将好政策落实落地见效。二是明确职责,合力推动。从纵向看,发展钦州乡村旅游涉及市、县(区)、乡、村;从横向看,涉及发改、文旅、农业、自然资源、规划、交通、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职能部门,其中文旅部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部门。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促进发展。三是活力迸发,竞争有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引进多种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对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示范点,要“扶一把、送一程”,竭力巩固现有成果,争取建一个成功一个,见效一个。要鼓励乡村旅游市场主体结成联盟,相互支持、抱团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自治的功能,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四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原则,在全市规划四个示范带和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四个示范带即灵山县打造龙武乡村振兴荔枝特色农业示范带、浦北县打造五皇山—越州天湖乡村旅游示范带、钦南区打造三娘湾滨海风光示范带、钦北区打造贵台镇八寨沟生态体验片区示范带。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即三娘湾-大环渔家风情体验游、七十二泾-茅尾海十里蚝排海洋生态体验游、环五皇山长寿养生休闲游、环八寨沟壮乡农家生态风情游、中国荔枝之乡民俗风情体验游等五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二)注重乡村旅游的内涵建设和品质提升

科学全面认识乡村旅游的本质,准确把握乡村旅游的定位,时刻保持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农字牌”。一是突出乡村旅游的本色。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开发包装、房屋风格、道路建设、用料用材等方面不片面追求城市化风格,坚持因地制宜,不让城市化遮蔽乡村性的本色。建筑要就地取材、就地利用,杜绝崇洋、不古不今、不城不乡、不土不洋。让游客真切地体会到乡风淳朴,品尝到乡村气息,欣赏到建筑风格,品味到历史韵味。二是扩展乡村旅游认识视野。不能简单地将吃粗粮、品野菜、尝野味与乡村旅游划等号,更不能让农家饭成为乡村旅游的代名词,农家乐成为喝酒、钓鱼、打牌的休闲地。这些仅仅是乡村旅游的一项功能,不能以偏概全。要注重模式创新,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项。乡村旅游过程中的康养、休闲、研学和运动等旅游形态,无疑让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也是一种生活品质的改善。乡村旅游向深度发展,农民也应当享受更高层次生活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从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效率创新上,进行跨界融合,重塑产业业态。依托钦州特色农业资源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旅游;依托森林、水域、医药等资源发展康养旅游,建设森林人家、田园综合体、水利风景区和乡村康养小镇;将科普元素融入乡村旅游,推进文化科普基地建设成为乡村研学旅游目的地,打造科普乡村旅游品牌。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特色文化,加强古村落、古建筑、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三是提升管理服务质量。以管理吸引人,以服务暖人心。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和超前的经营意识,提升管理服务质量,转变用主体建筑、设施设备等硬件设施吸引游客的狭隘观念,在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经营特色、服务质量、休闲环境等软环境上下功夫、求突破。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家族式”管理经营服务者的综合素质,争取引进专业管理经营服务团队,全面提升人员素质。

(三)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注重旅游产品的整体性规划。打破乡村旅游以个体、家庭或村落发展为主要方式的窠臼,更加注重整体性、协同性,推动集团式发展、集体式竞争。二是向打造绿色有机生态乡村旅游产品转变,提升产品层次。突出农业属性、凸显农村本色,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深度挖掘钦州农业潜力,全力打造休闲式农业、订单式农业、观赏型农业,增加游乐、观赏、体验、感受等元素,寓农于乐、寓乐于游,让游客享受“乡愁”之美。三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水平,加大研发力度,丰富产品种类。重点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牢牢抓住游客的味觉感受,让游客空车而来、满载而归,开发加工特产食品、原生态农产品、特色餐饮、纪念品、高档礼品、养生保健品等具有“乡村味”的地方特色产品,变低端为高端、让产区变景区、农产品变礼品、农民变商人,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四是注重融入文化特色,变单纯的旅游产品为复合的文化产品。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品味,张扬个性、挖掘深度、善于包装、注重创新,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电影电视、文艺节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等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满足游客精神消费、文化消费的需求。修复保护提升一批特色民居,遵从“修旧如故”原则,展示乡村建筑美学,在保证农村风貌不变质的前提下,对住房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功能,打造乡村民宿,变农民房为客房。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突出问题导向,求解思维,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有变化,打通乡村旅游“最后一公里”。一是实施乡村旅游道路通畅工程。尤其针对乡村旅游景点与主干道距离较远,要结合实际建设等候站、接驳点,进出道路要适当加宽,注重精细化管理、景观化建设,做到人车分道,确保大巴车双向通行、安全通过;自驾游客进的来、出得去;散客上下车方向明确,一站式到达。二是实施公共设施升级改造工程。保证“水电暖网”畅通,紧密结合乡村“厕所革命”机遇,升级改造乡村旅游区域内的厕所,配套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等设施,为游客打造安静、舒适、干净、整洁、现代的环境。三是实施乡村旅游服务功能完善工程。人性化设计、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区域内功能设施完善,推进停车场、餐饮店、娱乐场、运动场、旅游标识标牌、购物场所等集吃、住、游、娱、购等一体的配套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为游客提供便利、舒心的环境,让游客来了不想走、去了还想来。

(五)拓宽乡村旅游投融资渠道,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积极引进专业化程度高、经验丰富、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以“农户+基地+公司”“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二是鼓励农户以个人承包土地、住房入股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与龙头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体,让农民变股东、资产变资本、资金变股金。三是有重点、有侧重地整合林业、农业、生态保护等部门资金,扩展乡村旅游资金池,对特色鲜明、经营有方、前景广阔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实施重点支持。四是探索试点设立乡村旅游发展基金,创新投融资机制,组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和中小旅游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引导金融机构以经营权、使用权抵押贷款,向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支持,解决后顾之忧,更多地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旅游就是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以自然生态美景为基础、以本土文化品牌为特色、以体验产品为卖点、以产业融合为发展目标,因地制宜规划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真正依托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王欣.基于乡村旅游视角分析乡村振兴[J].商业经济,2021(1):124-129.

[2]刘萍,姜涛.乡村振兴视角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9(11):10-11.

[3]吴静激.浅谈后疫情时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n].钦州日报,2021-04-21(002).

[4]闫雪梅,黄幼霞,陆遥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路径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21(1):33-37.

[5]王俊婕,何珍.乡村振兴背景下李家染坊村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与科技,2021(21):89-90.

[6]杨美霞.新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9):2-3.

乡村旅游市场背景篇4

关键词:旅游循环经济;乡村生态旅游;耦合;珠江源风景区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109-02

0引言

循环经济理念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得到了学术界和政府决策层次的广泛认可和接受。旅游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来实现旅游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是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业中的体现。旅游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逐步发展的背景下人类不断探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的结果。旅游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产业中的体现,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推进循环经济全面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另外由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好的经济基础。

珠江源风景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炎方乡境内的马雄山麓,2005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保持珠江源风景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改变当前以旅游资源大量消耗和旅游生态恶化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旅游循环经济理念无疑为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

1珠江源风景区发展现状

1.1珠江源风景区概况珠江是我国三大河流之一,是中国仅次于长江、黄河的第三大河流,也是常人唯一能到达源头、目睹其风采的大江河,全长2214千米,年均水量3400亿平方千米。被誉为“南方母亲河”,是一条对我国乃至于东南亚具有重要影响的河流。珠江源风景区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炎方乡境内的马雄山东麓,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45′―104°23′,北纬23°30′―26°26′之间。距曲靖市区60千米,昆明市150千米,昆曲、曲胜、天宣等高速公路可以直接达景区交通十分方便。珠江源风景区总面积5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444米,属喀斯特地貌,是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珠江源头地区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江河源头区中唯一的人口高度密集区,土地垦植率高,农林交错。有汉、回、苗、彝等民族,本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而作为本区客源市场的曲靖市无论是区位、交通通讯、客源市场,还是社会环境条件均具优势[1]。目前珠江源已完成大门区、石碑坊、珠江禅寺、三叠水瀑布等20个景点建设,风景区已初具规模。

1.2珠江源风景区存在的问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珠江源景区的建设初具规模,但也显现出一些较尖锐的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影响其进一步发展。

1.2.1珠江源风景区客源市场偏窄珠江源风景区的开发主要是以曲靖市为依托,曲靖市从区位、交通通讯、客源市场,还是社会环境均具优势。曲靖市为云南省第二大城市,总人口为587.5万,麒麟区为曲靖市政府所在地,是曲靖市的中心城区,为曲靖市人口、经济、政治、交通中心,辖区人口66.7万。为珠江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总体而言,珠江源风景区省外、国际游客量较少,其旅游吸引力还与待进一步提升。

1.2.2珠江源风景区客流量偏小珠江源旅游资源开发的季节性导致其年内客流量变化性强,在一年内的3月―5月清明节前后将会迎来一个年内的客流量高峰期,因为在本段时间之内正值景区内的杜鹃花开发,加之气候条件适宜等优势。根据各年各季统计资料数据统计分析,年际变化虽不及年内变化大,但也存在较大变化。

1.2.3景区内存在其他的问题珠江源风景区是江河源头区中唯一的人口高度密集区,开发历史较悠久。土地垦殖率高,农林交错,资源开发日趋加剧,人地关系矛盾十分突出,是云南省较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显著,土地石漠化过程明显,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地[2]。另外,在珠江源景区内部,对植被、水域等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总体表现为:旅游产品比较单一粗放,规划建设不到位;对风景区内沼泽、湖泊、森林、岩溶地貌等多种优势资源的良好组合条件认识不足,未进行充分开发利用;开发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破坏了风景区的整体效果,因此应进一步按照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对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3]。

2旅游循环经济与乡村生态旅游的耦合

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和许多产业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如与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可能的耦合方式为观光农业、农家乐、观光休闲果园、森林公园、水库观光休闲、渔家乐、观光牧场、畜牧产品购物,与加工业、制造业的耦合表现形态为加工(制造)场所参观、购物等[4]。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以大自然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导向,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文化的同时,有着明确的了解和学习自然和文化的目的,并负有保护责任,同时不乏促进目的地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5]。

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下的乡村生态旅游,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促进产业耦合、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生态恢复与环境保育来降低对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综合利用废弃物,可以减轻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增加资源的可利用量,有利于解决乡村旅游环境问题,缓解传统农业带来的资源与环境压力[6]。因此推行循环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与经济双赢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3基于旅游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

“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在实践过程中根据珠江源附近乡村自身的特点和现状,基于这三个原则,探寻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3.1基于减量化原则下的珠江源乡村生态旅游减量化是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属于源头控制原则,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管理技术的改进,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即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和与环境的相容性。具体到乡村生态旅游,我们可以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来看,自然景观是乡村所处的自然环境,不仅关乎旅游业的发展,也关乎乡村自身的生存发展,以及乡村所处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因此要合理规划和组织,尽可能多地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燃料、肥料和饲料及其他原材料的使用[8]。“农家饭”是乡村生态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我省乡村生态旅游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其吸引游客的卖点就是“原料的天然”和“食材的原味”,乡村生态旅游中的人文景观则是指一个地区的文化与传统,是一个地区的精神内涵,是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内在属性,所以一个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的时候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所以在对珠江源二道沟村的开发,要注重文化尤其是信仰的传承与庄重,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在发展之初,做好产品的规划,制定长期系统的宣传营销方案,在发展过程中,注意规划的贯彻实施和文化的保护是乡村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基于再利用原则下的珠江源乡村生态旅游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第二大原则,是过程控制性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得利用产品或物品。对乡村生态旅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把旅游业的发展控制在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珠江源风景区旅游消费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乡村生态旅游也是如此,因此在计算景区的承载量的时候,不能笼统言之,要具体到每天。做好垃圾处理工作也是保护珠江源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因为旅游活动在珠江源附近乡村,不在城市公共卫生保障范围内,垃圾采取就地焚烧或填埋的方式处理,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精神相违背,因此,在可能的范围内,要尽可能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轻发展旅游业对乡村生态环境得影响。

3.3基于再循环原则下的珠江源乡村生态旅游再循环是循环经济的第三大原则,是输出端控制原则,就是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使“废弃物”资源化[14]。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托乡村生态环境,乡村农事活动既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游客参与的重要项目。结合珠江源附近乡村气候,地形等环境,对其开发研究可以借鉴如下的范本,例如,著名的“桑基鱼塘”模型。(见图2)

再如,“沼气循环系统模式”:把森林大量的落叶、树枝、杂草、树皮,农家生产秸秆、牛蓄粪便等入池进行沼气生产。沼气既可照明,又可用来加热发电,燃烧产物清洁卫生;沼液是一种有机肥料,可作为景区植物的追肥。冬秋季节是森林提供生物质能最丰富的时节,大量的落叶、干枯树枝可收集粉碎库存起来,用以弥补春夏季的不足[3]。

循环经济除了以上三个最基本的原则之外,有的学者还增加了“再思考”、“再修复”“再整合”的内容,形成“6R”原则,进一步强调新经济理论的应用及对已破坏生态系统的修复与补偿,利用这些理论可以进一步指导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8]。

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加强新农村规划、人居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与旅游业,通过清洁能源、环境友好型旅游项目、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耦合与链条延伸、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等措施来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6]。

4结语

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珠江源风景区秉承循环经济理念,遵循循环经济原则,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缓解社会矛盾,不断丰富景区活动内容,打造精品,增强景区竞争力,增加旅游收入,使其实现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华,王跃华.珠江源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研究[J].思想战线,1997,(6):44-48.

[2]肖波,王嘉学.珠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民营科技,2008,(3):284-286.

[3]朱菲,李庆雷,杨文娟等.旅游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珠江源旅游区建设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3):284-286.

[4]李庆雷,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J].社会科学家,2007,9(5):130-132.

[5]寇明婷,李录堂,陈凯华.乡村生态旅游的深层研究[J].西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98-101.

[6]李庆雷,明庆忠.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为例[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8(4):32-36.

乡村旅游市场背景篇5

[关键词]乡村休闲旅游;旅游产品;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072-03

[作者简介]张秋芳(1980-),女,江苏苏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日语教学。

[基金项目]苏州市社科应用课题阶段性成果(编号:13-C-23)。一、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背景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使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造成城市绿地减少,交通拥堵,环境质量恶化。一方面,紧张的城市生活节奏使城市居民承受着来自环境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人们更希望放松身心、贴近自然、感受泥土的芳香,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向更高层次和多元化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和美学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了大众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人们的旅游兴趣不再仅仅局限于历史文化古迹、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上,对乡村风光、农村生活方式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乡村休闲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以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农业生产生活形态、农村乡野风光、民俗文化、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等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利用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及文化方面的差异,通过规划设计以满足城市居民的乡村观光、度假、休闲等需求的旅游产业形态,是把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体验和欣赏融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方式。

二、苏州发展乡村休闲游的主要优势

(一)地理区位和交通优势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东邻上海;西抱太湖,紧邻无锡,隔湖遥望宜兴和常州;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南邻浙江,与嘉兴接壤。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陆路交通条件非常便利。

苏州东部有上海的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南侧有位于浙江的萧山机场,北部有位于南京的禄口机场和位于常州的奔牛机场,西部有位于无锡的硕放机场,尽管苏州,没有机场,但周边航空交通条件非常便利。

苏州被誉为“东方威尼斯”,苏州市内河航道系统发达,而自北向南在苏州穿行而过的京杭大运河与连接苏州大街小巷的内城河水系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因此水路交通也非常便利。

(二)经济基础优势

近十年来,苏州经济的综合实力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其中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引领着苏州经济在全国地级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下辖的县级市经济高度发达,张家港、常熟和昆山在2012年官方公布的全国百强经济实力榜中并列为全国百强县第一,下辖的太仓市则高居百强县第二。

苏州经济持续强劲的发展,势必提高苏州城乡居民的工资和家庭综合收入。从而为苏州地区的旅游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充沛的客源,为扩大旅游经济在苏州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供可靠保证。

(三)乡村旅游资源优势

苏州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水网密布、土地肥沃。本地主要特产有洞庭枇杷、杨梅、碧螺春茶、阳澄湖大闸蟹、太湖银鱼、太湖白鱼等。改良栽种后形成规模化种植的农产品有树山黄桃、翠冠梨、葡萄、小西瓜及大棚栽种的无公害蔬菜等。

旺山生态村、树山生态村、三山岛、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苏州玫瑰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建设为苏州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东山陆巷古村、西山明月湾古村、直古镇、同里古镇等一批古色古香、古风保持完好的水乡古镇吸引了无数喜爱乡村悠闲生活风貌、古镇古朴浓郁风情的城市游客。

三、苏州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分析

围绕着苏州地区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苏州市结合各地区的独特物产,已开发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这些产品紧密结合当地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风物特产,乡村古朴的民俗民风不仅吸引了苏州市区大量的城市居民在五一、十一等黄金周和周末节假日前往欣赏、观光、体验,还带动了苏州周边的无锡、上海乃至浙江部分地区的居民前来。

(一)水果采摘游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入海口地区,常年雨水充沛,为水果种植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季节的水果各具特色,包括:5月的枇杷、6月的杨梅、7月的葡萄、8月的翠冠梨、9月的石榴、10月的甜枣、11月的柑橘等七种旺季水果。按照水果原产地的不同,水果采摘游可分为以下两种:

1地产水果采摘。每年的5月、6月和11月,恰好是苏州地产水果枇杷、杨梅和柑橘上市的季节,这些时令水果的上市,带动了以采摘为主要目的的乡村休闲游的新高潮。或以家庭自驾、或以单位团体方式前往上述水果主产地的东山和金庭两地进行采摘,前往两地采摘水果的大小车辆络绎不绝,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季节性。伴随着水果采摘活动的展开,两镇道路两侧的农家乐餐馆生意火爆,部分生产户还在道路两侧设摊出售,从而带动了乡村餐饮和农产品销售的快速发展。

2果园实地采摘。这种形式可采摘地产水果,但主要以农业园引进后规模种植的水果为主,如葡萄、提子、草莓、蓝莓、小西瓜等。后者的采摘规模和影响不及地产水果,而且从农业园的布局来看也比较分散,经营方式上来看以个体经营或合作开发为主。

(二)水产品尝游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西临太湖,北部有阳澄湖,南部有澄湖,淡水资源非常丰富,淡水养殖的水产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营养丰富、享誉整个江南地区。围绕着这些特色水产品,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集思广益,举办美食节,打造水产品品牌,扩大地区吸引力。

1品尝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的成熟时期为每年十月上旬左右,期间前往相城阳澄湖地区品尝大闸蟹美味的游客络绎不绝,还可以游玩周边的莲花岛或太阳岛。

2品尝太湖“三白”。与大闸蟹不同,太湖淡水水域出产的白鱼、白虾和银鱼(俗称“三白”)不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一般夏秋季节为捕捞旺季,但春季和冬季也可以品尝到以冷冻“三白”为原料烧制的菜肴,因此季节的延续性更强。

3水生蔬菜采摘游。苏州地区的水生蔬菜主要指莲藕、茭白、茨菰、芡实、菱角、水芹、荸荠、莼菜八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水生蔬菜产品基本都是“凉性”食品,莲子、芡实、慈菇等还含有较多的生物碱成分,长期食用有较好的“降火”功效,水生蔬菜的这种良好的药用价值,对于追求高品质健康人生的城市居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三)农业生态园休闲游

苏州地区的生态园数量多、景致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旺山生态园。旺山生态园处于天然山林环抱中,是一处山林植被、农业生态、田园村落、历史古迹都保存较为良好的田园梦乡。园内开发了包括钱家坞“农家乐”、耕岛、茶园采撷以及登高揽胜等项目。整个景区利用山水田园景观、自然绿色生态等环境资源,并借助于现代物质技术条件,融现代农业、乡村文化、度假观光以及环保教育、农事体验、竞技游乐于一体,为苏州及周边都市居民提供了优良的旅游与休闲环境,成为独具魅力的集约化、多功能、高效益的当代生态农庄型度假观光胜地。2012年底,旺山生态园景区与吴中区陆巷古村等景点,被国家旅游局评为“5a”级景区。

(四)温泉养生休闲游

苏州地区温泉资源虽不丰富,但苏州乐园四季悦温泉却是享誉整个苏州的好去处。四季悦温泉位于高新区树山生态村,整个村庄依山而建,家家户户掩映在层层绿色中,绿意盎然,隐秘幽静,犹如世外桃源。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下,树山确定了以养生、乐活为主题的旅游开发规划,并计划通过4-5年的建设,将树山建成为一个以乐活理念打造、集人文胜景、生态乡村、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旅游项目,一个苏州人最想去的温泉休闲度假胜地,树山生态村以“享温泉之灵动,观自然之美景,尝树山之珍味,触四季之丰硕”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

(五)休闲农家乐游

为了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弘扬苏州乡村美食文化,提升农家乐菜肴品质,宣传农家菜肴名牌,2012年由苏州市旅游局主办,张家港永联村协办的“永联杯”2012苏州乡村美食大赛在江南农耕文化园成功举办。通过专家、新闻媒体、行业部门的评审,评选出了特等奖2名、金奖9名、银奖10名、优秀奖若干名,其中2名特等奖选手荣获了“苏州烹饪技术能手”称号,该项活动有效促进了旅游产业与饮食文化的融合发展。

截至2012年底,通过苏州市旅游局核准的星级农家乐饭店共有111家,这些农家乐饭店分布在苏州各大景区附近,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具有本地特色和各种风味的美食佳肴。

四、苏州地区乡村休闲游发展模式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划分,如以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地理分布、空间结构、开发投资主体、产品类型等模式进行划分。结合苏州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本文从产品类型模式将其大致划分为观光农业型、乡村民俗型、古村镇型和文明生态村型四大类。

(一)观光农业型

观光农业涵盖了农林牧渔业,按发展阶段可分为传统农业和现代高科技农业。比如采摘园或观光园,主要依托了当地的传统农业,以各个季节出产的时令水果采摘或四季花卉观赏为主要内容。采茶、采枇杷、采杨梅、采橘子、采草莓、采黄桃、采梨等多种内容的采摘旅游活动在苏州吴中区和高新区形成了庞大的消费市场,带动了当地传统的水果种植业融合现代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高科技农业园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或栽培手段,集农业观光、科普教育、时令水果蔬菜采摘以及休闲娱乐为一体,向人们展示农业科技的最新技术和最新成果。比如苏州地区的绿光休闲农场,以无土栽培技术培育的超大南瓜、茄子等蔬菜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观光、增长见识。

另外还有休闲垂钓、水产养殖等将旅游与渔业相结合的旅游景点,比如张家港永联村依托江鲜美食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吃江鲜,到永联”的美食文化品牌。

(二)乡村民俗型

乡村民俗旅游主要依靠地区独特的乡土民风习俗、传统节事活动、饮食习俗等内容吸引游客前往欣赏、体验。包括“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农家乐游、乡村美食节等。

苏州地区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主要依托了周边景区发展而来,随着农业观光旅游的兴起,带动了苏州农家乐旅游的不断兴盛和蓬勃发展。乡村地区的农副产品种类多样、营养丰富,健康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欣赏乡村原生态、自然纯粹美景成为各地举办各种美食节的最大吸引力。

(三)古村镇型

古村古镇以原生态的乡村村落建筑群为主要景点,结合当地保留比较完整的地方传统文化习俗吸引游客。苏州地处长江以南,“东方水城”的旅游印象中,“水”的因素占比较大。凸显了苏州城市形象的水乡古村、水乡古镇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布在苏州的各个区域,周庄、同里、直三大水乡古镇是苏州水乡古镇最生动全面的代表;木渎、东山陆巷、西山明月湾等古村镇如小家碧玉般散发出历史温柔而悠久的光芒。这些完整保留的珍贵的古建筑群,为苏州乡村旅游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化历史资源,也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

(四)文明生态村型

文明生态村以完美的生态景观、整洁的村容村貌、绿色植被高覆盖率吸引游客。这些村庄在改善卫生面貌、提高交通可进入性、提升整体生态景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和优势项目。

吴中区的旺山村立足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的结合,利用山水田园景观、自然绿色生态等环境资源,保存良好的山林植被、农业生态、田园村落、历史古迹成为当代休憩型度假观光胜地。

高新区树山村以村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不仅实现了产出率低、附加值低的传统农产品的“更新换代”,还利用开发的温泉资源引进企业来投资建设,将树山村打造成集人文景观、生态乡村、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温泉休闲度假胜地。

五、结语

苏州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种类全,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具有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地区传统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是旅游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保持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对旅游企业来说,了解目前乡村休闲旅游现有产品的形式和发展模式,及时推出形式更新颖、参与性更强、文化内涵更深刻的乡村旅游线路,才能吸引更多的城市游客参与到了解乡村、体会乡村自然之美、回味乡村原生态之神的活动中。

[参考文献]

[1]余昌国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思考[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5(12)

[2]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2005(3)

[3]张文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与经济效益、问题及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4]丁鸿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09(5)

乡村旅游市场背景篇6

一、“无景点旅游”兴起的背景与成因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随团式旅游方式早已不能满足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化的需求。与此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乡村旅游业带来机遇,给旅游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旅游者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到各种旅游信息、借鉴别人的旅游经历、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旅游地等等,这逐渐改变了传统旅游方式对于旅行社的依赖。

“无景点旅游”的快速发展对于传统旅游模式来讲,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基于这种背景下,它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一)景区门票不断上涨

国内门票涨价声音频频出现,据相关调查显示,国内5a景区门票基本都在一百元以上,这对于自行出游的游客来讲,影响较大,而“无景点旅游”却可以为游客省去一大部分门票的开销。

(二)传统景区旅游环境拥挤。

五一、十一黄金周等旅游旺季给国内知名景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许多景点都不堪重负,景区内人满为患。“无景点旅游”可以避开这种局面,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知名旅游景区人潮拥挤的局面。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的特殊性与唯一性使得“无景点旅游”深受年轻人的追捧,其出游目的地、出游行程与出游方式的个性化和自由化成为了它最吸引人的特点。

二、“无景点旅游”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一)无景点旅游的内涵

“无景点旅游”可以说是一种单独的旅游产品,也可以说是传统旅游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作为新兴的旅游现象,“无景点旅游”的概念还未统一。学者们更多是从它的内涵对其概念进行阐述,主要有两类:一是不刻意去景区旅游而注重真实体验。方田红等(2009)指出,“无景点旅游”是相对于有景点旅游提出来的,指那些不刻意、不专门游览景区景点的旅游活动。董红梅(2008)认为,“无景点旅游”是指到非旅游景区景点进行的以轻松愉悦体验目的地的文化、民风与社会生活方式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伍延基等(2008)、简玉峰(2010)等认为,“无景点旅游”是一种注重休闲与体验、在方式上一般不参团、不赶时间赶景点、追求无拘无束的旅游历程、且不十分看重景点的反传统旅游方式;二是更向往自由、品味悠闲。盛学峰等(2009)指出,“无景点旅游”是一种“心之所至,行之所至”的旅游方式。戚永晔(2008)认为,“无景点旅游”是不被“旅游”本身所累,选一个旅游目的地,在当地悠闲地住上几天,深入地了解异地他乡的风土人情,真正做把“外乡人”的旅游方式。姚磊(2011)认为,无景点旅游,即不随旅行团走马观花,不去知名景点,选择一个地方,随意而行、随性而游、随机而停。

总之,笔者认为无景点旅游是休闲旅游的一种,这种旅游方式不被游览景区景点所限制,是一种注重身心放松的体验性旅游。它是在散客旅游、自助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范围和内涵更加广泛的旅游活动,是对自主性较强的散客旅游和自助旅游等旅游方式的一种深化和进一步深入的完善和发展。它不仅是一种旅游方式,更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展示了人们所追求自由放松的生活方式。

(二)“无景点旅游”的特点

在乡村旅游中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出游成本较低且弹性较大。“无景点旅游”是零门票,费用相对较低,对一般工人、普通职员、学生都有比较大的吸引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把传统景区门票省下的花费转向了游、购、娱、体验乡村风土民情的各种支出中,具有较大随意性的性,而且易受到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第二,旅游过程灵活自由。“无景点旅游”的地点、时间等行程安排都可以由游客自己选择,游客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与喜好来设置和调整出行活动及内容,具有很大的自由性。第三,旅游空间开放度高。“无景点旅游”并非真的没有“景点”和景观。乡村风情、森林草地,湖光山色,凡是可以让游客亲近自然、感受乡村文化、陶冶情操而不是圈起来的商业化地域空间,都可能成为乡村旅游中无景点旅游的目的地。

(三)“无景点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乡村旅游作为既古老又新颖的旅游活动,正在逐渐成为旅游者的新宠。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也已具相当规模,并走上了规范发展轨道。在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康体、学习、考察、参与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最受国内游客欢迎、得到较高参与率、回游率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等几个方面。虽然目前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趋势较快。乡村旅游的兴起,尤其是大城市近郊的“农家乐”、开放式不设门票的农业新村、古村落等的开发开放,为无景点旅游者提供了很好的去处。

乡村生态、乡村风光、乡村民俗、乡村生产生活等成了旅游活动的对象,使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更加丰富,旅游者所获得的体验更加全面,加上近年来我国乡村地区的卫生环境、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乡村地区成为无景点旅游发展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三、西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西安市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乡村旅游业随着政策的倾斜迅速发展,村落民居、风土民情、田园生态以及综合旅游形式层出不穷。除了传统农家乐形式的吃农家饭、钓鱼等,另有一些有很强吸引力的独特的休闲方式。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乡村旅游接待户已有10000余家,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3万元的农户超过4000家。国家“十一五”期间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使广大乡村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各项基础设施条件得以大大改观,以“农家乐”、“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体验型农业”等为主的旅游服务项目也如雨后春般快速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改善了居住环境,同时拉动了整个农村地区经济的有效增长,还推动了乡村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在人们享受乡村旅游带来的各种益处的同时,还必须面对快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第一,乡村旅游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资源开发深度不够。西安市乡村旅游开发依然停留在基于显性资源的发展初级阶段,对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不够,常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利用,导致独具特色的休闲项目缺乏。

第二,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从西安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来看,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形式单一,游客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大部分只集中在吃饭、爬山、钓鱼等层面上,对于产品特色的挖掘比较有限。缺乏自助旅游市场所需要的高质量、经济型住宿接待产品,餐饮方面仍停留在初级农家乐层面,尚未形成地方特色突出的餐饮。第三,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交通问题形成阻碍。首先,乡村建设基本上停留在自发状态,缺乏统一规划,街道、道路标识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乡村的客房卫生条件差,尤其是厨房和厕所的卫生条件都疏于管理。交通混乱,停车难,乱收费现象严重。第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欠缺管理人才,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大多地区属于一家一户式的经营模式,缺乏正规的、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参与服务的人员多为自家农户,自身综合素质较低,相关部门对行业的管理指导也还没有完全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四、基于西安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下“无景点”旅游发展对策

第一,保持陕西乡村特有的乡土特色。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动机多是对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求,对乡野田园风光的向往等。西安市乡村集周秦汉唐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特色村落景观于一体,高度复合的优势构成了深度开发乡村旅游的重要支撑元素。西安市“无景点旅游”开发要突出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展现乡土特色。

第二,应加强规划和行业管理。“无景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首先,要加强对旅游规划的认识,做好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乡村旅游规划应与乡村本地特色结合,加强本地村民的参与,充分利用自有设施,保持乡村原有的文化特色。其次,还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同时,西安市还要大力宣传提高对“无景点旅游”的认识,通过完善产业链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第三,发挥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农民参与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西安市应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利益机制、共同利益实现机制和合理利益补偿机制,把社区农民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纳入到旅游开发、决策、利益分配等涉及乡村旅游发展事宜体系中。另外,要提高农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确保乡村旅游发展质量。

第四,加强基础设施等配套建设,营造乡村优良旅游环境。要注意考虑“无景点”目的地环境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以提高乡村旅游的休闲价值。西安市要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与交通干道、旅游干线两旁整治和景区周边村庄环境整治紧密结合起来。开通连接乡村旅游点的观光巴士,建立旅游目的地标识系统,完善自驾车服务系统,提高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完善目的地相应的配套设施与服务,抓好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安全环境建设,以保证游客安全。

第五,开发多元化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无景点旅游”跳出了传统观光旅游的模式,更倾向于休闲消费。基于这种特点,西安市应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整体策划水平,努力消除产品同质性、增强差异性,对已开发的古村落分门别类,选准主题。加快培育和打造一批接待服务型、农事参与型、文化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第六,打造独树一帜的乡村旅游品牌。加强“无景点”乡村旅游目的地宣传,树立西安市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华夏故都,山水之城”的品牌下,对乡村旅游点进行整合,策划包装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兼备的乡村旅游产品,树立集自然生态美、生活方式美、文化艺术美于一体的陕西文化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

五、结语

“无景点旅游”的悄然兴起是社会经济和旅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旅游进步的表现。它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为不同层次的人群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于乡村旅游而言,它的产生更是一种极富存在价值和生命力的新型旅游方式,也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消费观念。

乡村旅游市场背景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方政府行为;乡村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03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4-0087-04

中国乡村社会正经历着由传统社会管制向现代社会管理及后现代化社会治理转型之中。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推动乡村传统社会管制向现代社会管理及后现代化社会治理转型提供了方向和选择。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治理重构的内驱动力及加快城乡一体化、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探索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治理现代化,必将为推动乡村生态型区域治理、加快后现代化乡村治理转型、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一、乡村旅游治理基础:地方政府行为治理主体现代化

地方政府行为治理以治理主体现代化为基础。治理主体是由政府行为中具体的个体或群体构成,突出表现为治理中的领导实体。但是,治理中的个体、群体或领导实体并不等于政府行为治理主体,只有通过程序化的政府组织才构成政府行为治理主体,治理主体现代化必定是“政府组织这个治理主体逐渐向组织结构科学化、组织功能专门化、组织程序高效化及组织规范优质化的转换过程”[1]。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行为治理主体现代化,需着力推动地方政府组织优化、结构序化。

要推动乡村旅游管理职权分化。地方政府旅游管理职权分化,在整体上有横向与纵向之分,横向平衡分化要求地方政府将部分旅游管理职权逐步向市场及社会分化,既要在治理模式中保留政府主导因素,又要在公民社会培育中增强市场主体及社会功能。伴随乡村市场主体扩大,乡村居民参与性增强及社会组织化程度提高,由政府推动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将逐渐过渡为市场推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乡村旅游治理模式,加快构建多元共治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如图所示)。

乡村旅游发展需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基本原则,要从自身资源特色出发,坚持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乡村旅游与乡村市场有效对接,地方政府旨在履行好乡村旅游协调、立法、规划等职能,维护乡村旅游市场,引导社会参与,促进有序竞争。纵向层级分化即推进上下级政府的职权分化,逐步将乡村旅游发展权限还权于基层治理单位,推动乡村旅游生态型区域治理。美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等国家,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赋予乡镇政府和基层自治单位更多乡村旅游发展职能,极大提高乡镇、村社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活动场所是在乡村社会,广大乡村社会集聚着大量旅游资源及内生发展力量,乡村旅游发展必将催化着乡村治理重构,重构后的乡村治理又持续推动着乡村旅游发展。让乡村旅游发展回归于基层治理本真、还原于基层自治单位及村社共同体运作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催化乡村治理重构的现实选择。

要优化乡村旅游机构职能设置。治理理论认为,良好的治理状态即“善治”要求国家权力向市场及社会回归,但这种回归并不是政府与市场及社会的零和博弈,而是力图在动态合作中共享公共资源的权力分配[2]。从而指出了政府组织需要通过创新形式构建多元主体的协作关系,优化多样功能的职能设置,促进政府行为治理多元主体并存、多样功能发挥。在乡村旅游不同发展阶段及条件背景中,要着力推动科学化机构设置及专业化职能分工。当前,随着乡村旅游市场化、社会化推进,有必要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培育一个专门服务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半官方组织,充当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筹资机构、技术咨询机构、信贷服务机构、土地开发与销售机构。20世纪60年代后期,韩国的“观光公社”、墨西哥的“福纳多”等乡村旅游发展半官方服务组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克服了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重重困难,为本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培育和扶持专门服务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半官方机构,有利于加快社会资本集聚,多渠道筹集乡村旅游发展资金,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应用所筹集资金对购买土地进行开发,通过变生地为熟地,使交通等条件便利后销售给旅游开发商或旅游企业,对于培育乡村旅游市场主体,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强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及社会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乡村旅游治理支撑:地方政府行为治理技术现代化

地方政府行为治理以治理技术现代化为支撑。就历史发展观而言,乡村社会变迁不是单纯生产力直线发展所致,而是由乡村社会有机体的网格化多向作用所为。但是,网格化作用不是直接发生,而是以相应行为技术为支撑。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乡村治理重构的内驱动力,需通过相应行为技术打破乡村治理的封闭性,促进人口与资本流动,逐步将乡村经济整合到国家经济共同体中,加快推动以地缘亲缘关系为特征、村民身份为基础的传统乡村治理向以开放为特征,以公民身份为基础的现代乡村治理转型。

要推动乡村旅游服务人才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种发展状态、文化转型、价值提升,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生活、素质及社会关系现代化。追求乡村旅游经济有效、代际公平、环境友好型现代化发展,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的,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现代化是加快乡村旅游服务人才现代化的根本。为此,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更快的知识及技能积累率,知识技能的应用和推广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子。地方政府应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知识生产和扩散及人力资本的积累中来,推动地方政府行为治理技术现代化。当前,要积极推进寓管理于服务的乡村旅游管理服务架构,加快高、中、初级和乡村旅游在职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切实提高乡村旅游企业和乡村居民的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要有计划针对乡村旅游部门管理人员,旅游饭店、旅行社和部门经理等管理人员开展职业经理人培训,在更高层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中经理人职业化及职业化经理人形成。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居民的参与面不断扩大,在各大景区家家开饭店、户户设旅馆成为一大趋势,“野导”拉客、居民宰客是景区的一大弊端,加大乡村旅游服务培训力度,规范乡村旅游服务行为势在必行。

要推动乡村旅游形象导向现代化。随着乡村治理变革,乡村旅游发展正经历着由资源导向到市场导向再到形象导向转变,乡村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综合性、概括性的认识和印象,是公众对旅游地所有产品、服务设施的综合感知”[3]。乡村旅游形象导向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行为技术现代化,核心在于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推广,重点在于代表性理念、行为、景观、氛围等形象设计,切实把握活动性、舒适性、人文性、现代性乡村治理需求。首先,要以自身资源为基础做好形象定位。乡村旅游资源决定乡村旅游形象,乡村旅游形象持续影响着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形象作为自然资源条件状态下的主观能动性产物,更加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倡导人们在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中促进旅游促销。其次,要以乡村旅游市场为导向开展形象推广。要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中发展乡村旅游市场,充分体现乡村旅游市场主体性、地域差异化、经营分散性、形象整体性等特点。如我国香港特区坚持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开展旅游促销,欧美地区也采用传统的东方宣传色彩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再次,要以乡村意境营造为内涵促进形象提升。意境形象体验是人在感知基础上通过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获得的内在美,乡村意境是乡村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种生产生活要素积累和沉淀[4]。乡村旅游形象导向现代化,要围绕独特性理念、行为、景观、氛围等形象设计,通过表演性、民俗性、群众性、参与性乡村旅游活动开展,有效促进乡村旅游地情景交融、意境提升。

三、乡村旅游治理条件:地方政府行为治理环境现代化

地方政府行为治理是以治理环境现代化为条件。伴随着传统社会管制向现代社会管理及后现代化社会治理转型,行政生态必然向生态行政嬗变,推动生态型区域治理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价值及目标追求。地方政府行为治理环境现代化,要着力推动政府的目标政策、法规体制、机构职能、能力建设、文化理念等诸方面生态化。

要实现自然环境现代化。生态行政学认为,行政系统应积极主动适应于保护资源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而不是设法改造自然生态系统以适应公共行政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自然行政环境现代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高度体现人类归属性生态价值进程、旨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乡村共同体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在“反现代化”行为条件下,往往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而增加社会成本,滥建房屋、大兴土木、游人过多、土地流失等,难免导致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带来外部不经济性影响。为消除或弱化乡村旅游发展中外部不经济性,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生态型区域治理现代化张力。要统一规划、提升地方政府环保立法的预见能力,对潜在的生态资源预先立法保护,建立景区卫生环保体系,提升地方政府环保工作能力,建立环境监控机制,防范乡村环境恶化,回应村民抵制情绪。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重要因子,旅游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人口与资本的流动,人口与资本的流动必然会要求加快乡村治理格局提升。当前,迫切需要将地方政府生态管理职能进一步将环保职能延伸到村屯,强化乡村旅游生态教育,倡导健康文明旅游行为,加快确立生态效益型价值理念,斧正传统生态行为,切实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村民和游客自觉行为。

要实现人造环境现代化。人造行政环境现代化体现价值与规范的统一,社会动员性及同化性凸显生态型区域治理现代性或后现代性张力。根据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弗雷德・w・里格斯(Fredw・Rjggs)关于“非均衡政体”棱柱社会认识,在未完全商品化、社会化、市场化,各种政治的、社会的、宗教的及个人地位等因素仍然强烈影响的“集市――有限市场”型社会里,沟通网直接影响一个社会的“动员性”和“同化性”,利用现代技术推进人造行政环境现代化势在必行。广大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或半熟人社会,是一个由多元公共空间缔造的集合体,乡村旅游经济体现为“集市――有限市场”型经济结构,家族背景、宗族势力、裙带关系、社会威望、、地缘亲缘等因素无不影响着地方政府行政行为及履职功能发挥,推进乡村旅游行政环境优化、促进生态行政能量交换平衡是实现人造行政环境现代化必然选择。要建立勤廉监督机制,规范乡村旅游市场,勤廉监督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规范乡村旅游市场旨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导向型嬗变,最大限度防止乡村旅游中公共权力腐败及市场失灵。当前,需要将家庭旅馆、家庭饭店、村社导游纳入规范化管理范畴,避免拉客、宰客、市场混乱等现象发生。如日本政府为推进乡村旅游饭店业规范化、国际化发展,分别于1948年和1949年制定了《旅馆业法》和《旅游旅馆促进法》,使本国旅馆、饭店进入规范化管理。要健全保障机制,促进村民有序参与,参与性是治理变革的内在要求,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合乎目的性及规律性的统一。当前,需要加快制定乡村居民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的法规性文件,从法规上引导乡村居民有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中来。要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共赢机制,西方多数国家如1992年美国的“理解备忘录”、1995年芬兰的乡村政策委员会,通过成立乡村居民、与政府主管部门和乡村旅游企业的联席会会议制度,在更高层面推进乡村居民、政府、旅游企业的互惠共赢。要强化设施服务,促进农村社区化发展,基础设施服务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要求,乡村社区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乡村旅游地基础设施服务建设必须以社区理念来打造,通过乡村社区化治理模式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市场化、社会化发展。要推动区域联合发展,实施文化治村,“治理是一个权力运行多向度的,包括横向互动和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5],“政府间的横向合作普遍促进相关区域内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改善,从而使相关地区的整体效应得到提高”[6]。地方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目标认同基础上应着力建立良好的府际关系,着眼强化“心治”模式,推动乡村社会政治符号系统形成。通过协商合作、联合行动、人文化成等项目载体推进,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区域生态型公共治理。早在20世纪30年代,一代教育宗师宴阳初先生就提出“文化治村”思想,强调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乡村旅游发展要始终伴随乡村文化及乡村社会政治符号系统建设有序推进。要做好乡村旅游地文化体系梳理,努力寻找乡村精神文化主线,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内涵,促进乡村文脉提升;要加快构建廉洁高效乡村行政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中服务性、民主性、公正性、有效性、责任性、创新性、法治性行政文化理念形成;要努力营造和谐、健康的乡村旅游文化,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以“礼、读、耕”文化建设为导向,赋予乡村旅游发展及乡村文化建设全新内涵,增强地方政府行为治理现代化张力。

参考文献:

[1]刘丹,等.政府行为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功能研究[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8:296.

[2]高秉雄,张江涛.公共治理:理论缘起与模式变迁[J].社会主义研究.2010(6):110.

[3]匡林.旅游业政府主导型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24.

[4]刘娟,钟伟.乡村旅游地形象塑造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9.

乡村旅游市场背景篇8

在大众休闲、产业融合、“互联网+”、生态文明、跨区域联合等新的背景下,传统的观光游已经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旅游业亟需转型升级。石林旅游发展优势明显,在当前旅游大形势下,只有巩固发展观光旅游,大力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加快推进休闲度假、生态科普、乡村旅游建设,积极开拓市场,才能有力促进石林旅游的转型升级,实现石林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本文将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视角,探讨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一、石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截至2016年底,石林已经拥有7个阿诗玛民族文化旅游生态试点村、34家乡村旅游经营点、观光果园13个,主要分布在石林至乃古石林公路沿线。以果品为主,兼观花赏叶,树种有甜柿、红梨、油桃、杨梅、布朗李等。初步形成了生态休闲、参与体验、科技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休闲、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类型,培育了以龙居园“农家乐”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按照乡村旅游特点来分,旅游点中乡村民俗点9个,乡村休闲游点11个,乡村历史遗址和遗迹5个,乡村地文水文景观点3个,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点2个,乡村购物旅游点2个,乡村园林旅游点13个,现代新农村点2个,乡村康体疗养点2个,乡村传统农业点6个,乡村红色旅游点4个,乡村美食旅游6个。“十二五”期间,石林全县旅游综合收入143.01亿元,年平均28.6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年均收入超过了4000万元,成为石林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石林乡村旅游的特征及乡村旅游经济Swot分析

(一)石林乡村旅游的特征

v观石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具备三个特征:第一,乡村旅游者以大众型为主。来石林旅游的游客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中青年旅游者居多,职业方面以企业员工、学生、公务员等为主,出游者收入以中高收入群体为主,出游时间以周末和假期居多。第二,乡村旅游者以近域性为主。从客源地看,游客大部分来自云南省内,例如曲靖、红河等周边地区,以及离云南省较近的浙江、广东等省外地区,,有少部分来自国外的民族文化考察专业人员。第三,消费者行为特征明显。以乡村观光旅游、乡村传统文化考察和乡村风味品尝为主,自驾游的出游方式较多,家人、亲朋一起出游的占较大比重,游玩逗留时间一般为短期(一日游),平均消费水平较低。

(二)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就是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综合分析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条件。

优势方面,石林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的圈内优势,同时离省会昆明很近,具备良好的交通优势。此外,石林的乡村旅游产品契合消费潮流。劣势方面,石林基础建设相对薄弱,有待完善;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旅游开发资金严重缺乏,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以政府筹资为主,融资渠道狭窄;生态文明程度低,环境保护机制缺乏。机遇方面,国家正在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之昆明市正在倡导旅游二次创业,这为石林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带来了良好机遇。威胁方面,石林首先面临着省内外其他旅游地的激烈竞争,其次面临着旅游要素不全的威胁,对石林旅游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制约;最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同样是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的重大威胁。

三、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石林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推动了石林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了石林旅游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石林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旅游开发资金匮乏,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石林县属于彝族自治县,很多乡村还处于贫穷状态,经济发展落后,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目前,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以政府筹集资金为主,尚未引入有效的市场机制,因而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所能筹集的乡村旅游开发资金匮乏,制约了石林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来看,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缺乏科学的乡村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道路、停车、娱乐、购物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游客的数量。加之乡村旅游服务队伍中大多为农民,缺乏系统的服务和管理培训,导致乡村旅游服务水平较低。

石林县乡村旅游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合理规划。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看,乡村道路路况较差、停车难以满足需求、厕所卫生较差、公共设施严重不足;从乡村旅游服务支撑看,农家乐、客房等设施简陋,卫生状况不好,加之服务员多为村民,因而礼仪、态度等参差不齐,服务质量较低。

(二)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效应不明显

目前,石林乡村旅游产品中,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居多,休闲、专项类乡村旅游产品明显不足,局限于果园采摘、农家乐、渔家乐方面。尤其对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多为古镇古村及古建筑景观观光,而反映石林乡村生产、乡村生活、乡土民俗以及以彝族文化为底蕴的民族生活、刺绣文化、民间音乐、传统艺术、传统工具、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乡村旅游产品较少。

由于乡村旅游分布较散,乡村旅游的品牌效益不强。石林乡村旅游开发点多面广,不同乡村旅游点之间比较分散且缺乏紧密联系,景点之间线路缺乏合理规划,游客安排不能实现统筹和协调,和城市景区(点)更缺乏有机联系。加上宣传力度不大,石林乡村旅游市场知名度不高。

(三)旅游要素不全,生态文明程度低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六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对旅游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目前石林乡村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部分农家乐客房、餐厅、茶楼等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较差,而且缺乏综合性的大型购物场所,娱乐场所匮乏,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

石林乡村旅游生态文明程度低,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农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随地堆放农业、生活废弃物,污水随意排放、厕所设施简陋,导致石林乡村旅游存在生活污水、固体废物问题十分严重,农村旅游景区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四、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对策

旅游转型期,石林要依托其区位、资源等优势,充分利用旅游业二次创业、国家加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等外部机遇,努力克服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推动石林乡村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完善资金支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石林县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资金扶持,多渠道多方式筹集乡村旅游发展资金。除了加强政府的资金支持外,还要重视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建立多元化的乡村旅游投资与经营机制。通过制定吸引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的优惠措施,引导社会公众参与乡村旅游投资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多种参与建设的方式,例如参股、独资等等;同时,鼓励乡村旅游点周边村民以土地、房屋等方式投资入股参与建设,实现石林乡村旅游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确保筹集更多的乡村旅游发展资金。

石林还应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资金补助力度,夯实旅游基础设施。结合各个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实际,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加快乡村道路、卫生、环境设施改善建设,推广农村安全饮水和能源改造工程,同时逐渐推进购物场所和娱乐场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体系,协调相关部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二)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工作

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石林县首先要引导和发展农家乐、乡村观光、农业旅游园、现代新农村以及乡村自我发展等乡村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的体验性,完善农田景色观赏、农活体验、垂钓、野味餐饮、住宿、游乐等旅游服务项目,大力发展都市农庄。其次,加快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乃古石林现代农业休闲区、大叠水乡村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乡村俱乐部、乡村康体养身、乡村生态、乡村度假村、企业庄园、产业庄园等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形成能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石林乡村休闲度假的产品体系。再次,注重民族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借助阿诗玛文化,发展古镇古村、主题文化村、乡村博物馆和乡村书画、民间戏曲、民间音乐、民间游戏、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使石林的乡村成为阿诗玛文化体验的大观园和活化石。最后,根据消费层次进行市场细分,根据市场细分结果开发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例如通过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的打造,推进多条线路的乡村观光游、生态游、度假游等,突出石林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提高乡村旅游产品品牌知名度。

此外,加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和宣传工作,通过乡村旅游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立,广泛利用网站、媒体、会议、节庆、合作组织等宣传媒介,加对石林乡村旅游市场的宣传推广,提高石林乡村旅游市场和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三)培育旅游业发展要素,重视生态环保

石林乡村旅游要在稳步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传统要素,新建和完善餐饮店、宾馆旅社、购物超市、娱乐场所,同时优化旅行车服务,方便游客出行。重视对旅游服务业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旅游知名度。

石林县还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生态环保问题,努力改善乡村旅游生态文明程度。为此,石林要积极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强化农民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健全环境保护机制,建立污水排放、垃圾堆放等办法以及奖惩制度。通过乡村旅游环境的优化,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生态文明。

五、结语

乡村旅游市场背景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河北省环京津

一、背景与现状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目前已经形成拥有农业公园、农业科技公园、牧场旅游、观光农园等多种旅游形式,并实现了规模化和规范化经营的成熟业态。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乡村旅游才得到更加迅速和广泛的发展,实现了产品类型的创新、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品牌形象的提升,形成了“北京民俗村”、“成都农家乐”等具有地域代表特征的发展模式,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村民素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推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为乡村旅游起步较早省份之一,河北省近年来突出打造了一批景区依托型、城市近郊型、农业资源型、民俗风情型乡村旅游景区,特别是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使许多贫困乡村走向富裕之路,但是相比之下,由于旅游发展水平与京津、台湾、国外相比差距明显,如何把握机遇,推进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成为目前环京津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环京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条件

环京津地区作为旅游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拥有多项发展乡村旅游天然优势,即使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市相比,也拥有很多独特的垄断性优势。

(一)资源优势

首先,环京津地区的农业、林业、渔业、牧业等特色资源十分丰富,地域乡村文化也最大限度的传承并保存下来;其次,由于环京津地区地处各大自然地理单元的交汇地带,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因此,环京津地区作为坝缘山地、森林草原、海岸沙滩、湖泊苇荡等特殊自然景观最为典型,革命遗迹、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最为富集,拥有凉爽的避暑气候、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景色、优良的环境、优质的雪场和温泉资源,适合开展多种形式独特的休闲度假旅游活动,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再次,环京津地区拥有高山避暑、滨海休闲、森林草原、满蒙民俗等多项品质高、极具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旅游吸引力与开发潜力较大。

(二)距离优势

环京津地区河北省内环京津,外绕渤海,区位优势明显,廊坊、保定的部分地区已经初步实现了与京津的同城效应,成为京津游客旅游空间体系的重要部分。随着近期环京津地区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的加强,京津冀都市圈的一体化趋势的加快,环京津地区的可进入性将得到大力加强,特别是多条快速客运干线的建成,将形成环京津的通勤圈、快速交通圈,游客出行将更加方便、舒适、快捷、安全。

(三)投资优势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随着城市内部土地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土地租金变得极其昂贵,北京市受土地政策的制约较大,经营规模难以扩大,同时由于地价的“寸土寸金”,乡村旅游的投资压力较大。相比之下,环京津地区乡村土地面积相对广阔,相对宽松的土地政策与较为低廉的地价租金,成为除旅游资源以外,吸引乡村旅游投资者目光的重要条件。

(四)市场优势

环京津地区拥有国内最大、最成熟的旅游客源市场,据调查,2007年北京市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已达到1.4万元,67.3%的家庭会到郊区参与休闲旅游活动,以城市郊区和周边地区为目的地的短程旅游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当休假制度调整后,全年法定休假日达114天,大大刺激了京津游客在节假日及长周末的短线出游,为环京津地区乡村旅游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五)政策优势

2006年,河北省即开始试行《乡村旅游服务标准》,2008年出台了《河北省乡村旅游服务规范(草案)》和《河北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标准(草案)》,从环境、交通、公共设施、旅游住宿、餐饮服务、旅游购物、旅游安全和行业管理8个方面规范乡村旅游的发展。同年,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冀政函〔2008〕82号),提出要“加快环京津地区的乡村旅游从民俗接待向乡村度假的方向转变。……促进环京津的乡村旅游纳入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分工体系”,为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专门设立了由省旅游局与农业厅联组的全省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加速了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环京津地区乡村旅游亟待升级换代

虽然环京津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拥有多项发展优势,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产业发展水平尚低,不能适应社会与市场发展的需求。

(一)缺乏发展建设资金――产业转型升级的难题

由于政策及资金重视程度的不同,乡村投融资力度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只有一部分乡村能够顺利完成项目的招商引资,很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为村民自筹资金投资开发建设,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景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景区在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和市场分析前提下就仓促上马,导致走“低质低价”路线、小规模经营、低成本运营的景点较多,精品化程度低,整体实力弱,形成了旅游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部分无序的开发还造成乡村的城市化趋势,造成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吸引力的降低。

(二)基础与服务设施不健全――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环京津地区与北京优越的交通条件相比,存在路面窄、弯道多、路况差、易堵车等问题,公共交通不发达,没有集约化的旅游集散及咨询中心,旅游公路沿途休闲服务设施配套不足,远没有达到旅游交通的“舒适、快速、顺畅”的要求。

(三)大旅游理念缺乏――产业转型升级的盲点

由于受到地域分布、知识结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传统小农意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乡村旅游景点孤立发展,整合意识、品牌意识淡漠,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不注重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品牌形象不突出,资源与资金没有在有限的范围内形成合力,无法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越来越高的品牌化、多样化、内涵化、人性化消费需求。

(四)组织管理落后――产业转型升级的弱项

一方面,由于缺乏权威、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部分乡村旅游开发管理较为混乱,小范围内产业要素重复配置,创新项目少,形成了市场开发重复、产品单一的现象,在游客数量增长有限的情况下,造成导致拉客、抢客、宰客现象的发生,恶化了行业竞争环境。另一方面,管理人才匮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缺乏系统有效的专业培训,管理理念亟待更新。

四、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对策

(一)挖掘文化内涵,保持乡村旅游原真性

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时,一方面要非常注重对乡村原有文化古迹的复原与整修,挖掘乡村文化的历史与内涵,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尽可能保持特色的乡土风貌,避免乡村过度城市化建设的开展;另一方面,要启动“环京津乡村文化”重要建设工程,制定详尽的乡村文化发展目录清单,将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利用文化打破乡村旅游的季节限制,是游客在开展采摘活动、观赏活动以及农事体验之外,感受到当地特有的乡村文化,增强乡村旅游市场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二)实施整合战略,培育乡村旅游产业聚集区

针对当前乡村旅游经营小弱散差的现状,一方面,要统一规划乡村旅游设施,节约产业资本,发挥产业聚集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建立品牌文化,整体开展宣传促销,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注重乡村旅游经营与其他重要旅游产业类型的整合,如滑雪、温泉、运动健身、户外拓展、漂流、森林、草原等,丰富产品内容,着力培育重点区域的龙头产业,如在桑洋河谷及昌黎葡萄沟建设以葡萄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在白洋淀及秦、唐、沧沿海建设渔家度假休闲产业集群,在坝上建立满蒙风情乡村避暑产业集群等,若干特色鲜明、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乡村旅游产业聚集区。

(三)进体制改革,优化行业管理

建立环京津乡村旅游共建平台,一方面,建立各县区主管领导成立的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注重对景区的跨区域统一规划、管理,并开展针对从业人员的免费培训,实现乡村旅游产品及服务功能的准确定位、科学发展,协调各县区相关部门共同采取措施,保障交通畅通与环境优美。另一方面,要适应旅游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建立健全旅游行业协会,使之成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推动旅游行业自律,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综合的产业调控能力。

(四)开发休闲产品,优化产业结构

要积极顺应客源市场需求趋势,调整思路,由休闲入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乡村旅游与温泉地热、山地滑雪、草原避暑、海岸度假、户外拓展等休闲健身活动的结合,开发参与性强和知识含量高的乡村休闲产品体系,吸引消费者延长停留时间,促进乡村旅游与京津冀客源市场的深度整合。

(五)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实施差异发展

科学的乡村旅游规划是确保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周边居民日常休闲游憩、周末度假、近距离出游的目的地,要针对滨海渔区、山村农区、草原牧区开展差异化的旅游规划设计,在保护生态休闲度假环境的基础上,避免乡村旅游产品的雷同与设施的重复建设,如要突出村落形态、民居风格、种植特色、餐饮内容、民俗文化、旅游商品等方面的差异,精心打造各景区的独特卖点,体现乡村旅游的多样化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郭焕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途径[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3).

乡村旅游市场背景篇10

[论文摘要]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郊景观特点进行分析,重点突出景观与行为的相容性分析,确定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和农产品开发利用型乡村旅游产品为主导产品。

一、引言

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中心吸引物,它符合生态学的基本要求,是能促进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旅游产品,因此具有生态旅游产品的一些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表现在对自然、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原则。参照《绿色环球: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确定乡村旅游产品的生态化标准。一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造成环境危害。二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保护旅游地的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乡土植被、自然水系和自然风景。三是旅游产品在开发和经营阶段都必须保持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敏感。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中、宏观尺度的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功能(生态学过程)和景观动态,近年来这一概念已越来越广泛地为旅游研究者所关注和采用。

1.景观结构理论与城郊旅游开发

forman和godron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不外有三种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是指在外观或性质上与周围环境存:在差异,同时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区域,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居民区等。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环境不同,如林带、狭长河流、道路交通线、峡谷等,对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廊道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廊道的宽度、内容、形状、连续性以及与周边斑块、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等。www.133229.Com基质是指斑块和廊带所在的背景区域,也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等,数目多而面积小的斑块使景区的景观多样性增大,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在城郊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借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斑块代表的是城郊旅游产品,比如旅游景区(点)、特殊景观、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廊道代表的是城市中心区与城郊地区的连接通道以及城郊地区内部和旅游斑内部的交通线路或旅游线;基质是指除此之外的背景,主要是指乡村旅游景观,由此形成一个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网络结构。

2.乡村旅游景观特征

从景观特征来看,乡村旅游景观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由村落、农田、道路、沟渠、小片林地、水面等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当组合方式发展变化或出现了明显不同的新的组成成分时就形成新景观。乡村旅游景观作为基质,在通常情况下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的总面积。当景观的环境背景或干扰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基质也会产生相当显著的变化,甚至发生基质替代。

在城郊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大,如修建旅游道路及相关设施、修建旅游渡假村等都会对景观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在规划设计旅游产品时,要特别注意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将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以保持景观的可持续性实现功能优化。同时根据旅游景观的异质性原理、多样性原理、边缘效应原理,针对城乡交错带景区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景观生态设计模式。

三、乡村景观相容度分析

确定了城郊景观的格局再对景观的相容度进行评价。乡村景观相容度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定。一是行为与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行为与景观价值的匹配特征表现在乡村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程度,及景观满足城乡居民引致需求行为的程度和能力。二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相互冲突的行为导致乡村景观的质量(如美景度等)下降,景观生态破坏,自然生产性降低和景观类型退化等结果。减少或杜绝这种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在乡村规划上具有的积极意义。三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建设性。相容度较高的行为会促进景观的建设。

王云才将都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类型依照独立景观形态进行分类,并进行人类干扰行为的具体划分,建立相容性判断矩阵,以判断值为0、1、3、5、7、9代表景观类型与行为类型之间的不相容、几乎不相容、弱相容、中等相容、相容性较强和完全相容六个等级。根据对郊区行为与开放空间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分析、提出相容度较高的景观行为的建设性意见。

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本人认为城郊乡村旅游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

旅游产品包括传统观光和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传统观光乡村旅游是以自然生产和环境为基础,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以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风情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感受和参与生态乡村旅游包括生态乡村旅游观光、乡村风情及务农旅游等,领略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的特点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人造景观、景点较多,投资较大,面积有限,因此生产性能差,乡村特征不明显。高科技乡村旅游观光旅游是融观光旅游、现代高科技农业旅游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乡村旅游资源。具有科技含量高、教育性和观赏性强的特点。

2.农产品开发利用型

本人所指的是大乡村旅游下的各种农产品类型。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产出。在不违背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可根据旅游业的需要,优化选择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满足市场需求和游客需求及兴趣的农作物种植和林、牧业、渔业的各种农产品。如利用租赁、教育农园形式开发的旅游产品。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农园平时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喜爱的农作物类型,栽种的作物主要是享受耕作的乐趣,并以休闲体验为主。同时使用的农具和采用的耕作方式等都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通过这种形式,可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保持游客有较高的回头率。

3.农村文化体验型

文化体验旅游就是以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为载体,开展民俗节庆体验、节事活动反映了一地的文化底蕴,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产业。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魅力在于通过游客的亲身参与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务农体验旅游是通过亲身参加农事活动,真实体验农村生活,尽享劳动、丰收后的喜悦,真正达到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精神享受。

4.综合功能型

主要是融上述三种功能于一体,利用农村或山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前去度假,使旅游者获得乡村生活的体验和享受淳朴的乡野之趣。近郊环城市游憩带的短线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有非常稳定的客源市场。应注重开发康体、休闲、娱乐项目,可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开展“森林浴”活动。利用森林中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含量较高的氧气、负离子、植物精气等,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得以康复,从而恢复人体健康。可开展野餐、露营、漂流、水上活动、康体娱乐等,在旅游项目开发时利用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野生生物种类和适宜的康体气候特点,多开发反映自然野趣和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五、结语

鉴于城郊地区特殊而独特的景观条件和生态环境,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运用景观生态原理来构建合理的产品结构,不但要突出乡村旅游和农事特色,更要突出乡村旅游的生态效益,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避免向游客提供城市化的娱乐项目和接待服务的倾向,保持乡村旅游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科学的产品规划,对旅游产品实施动态管理,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鹂: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庞振刚董波: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旅游学刊,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