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3:31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篇1

【关键词】时间银行整合养老服务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愈显重要。面对养老服务困境,不少学者和社区工作者倡导用时间银行这一模式来解决社区养老服务中出现的问题。该模式实质是通过时间银行这个中介,整合社区资源,对服务时间进行量化,实现劳动成果的延期支付,从而在社区达到互助共济的目的。本文结合时间银行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实践,分析其优势,并针对制约时间银行发展的因素进行探讨,从而为时间银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时间银行的内涵及独特优势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埃德加·卡恩首次提出并创设了时间银行模式,从1990年第一家时间银行在美国成立,至今已有超过1000家的时间银行遍布世界六大洲的26个国家。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结合时间银行在我国的发展与实践,本文将时间银行定义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志愿者,参与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的活动,通过累计服务时数,待自己年老需要服务或家人需要服务时,可兑换同等时数的服务。时间银行的存储内容包括医疗、法律、文化教育等专业服务,以及清洗、聊天、做饭等日常护理服务。

时间银行与传统的志愿服务的最大差异在于,时间银行引入有偿激励机制,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统一的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时间银行模式下的互助服务,既符合人们“善有善报”的传统理念,又满足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时间银行利用时间货币这一无形资产的运作不仅给储户带来收益保障,而且还能在与他人账户数额进行良性竞争的过程中获得荣誉感,这种方式不仅能对储户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更有益于保障互助养老行为的长期性。

我国时间银行发展的困境

在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时间银行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政府严格规范该模式的运行,并从立法上予以保障,此外还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整个服务流程进行管理。而在我国,时间银行模式的发展相对缓慢,制约我国时间银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缺少政策性引导,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时间银行多由小规模的民间组织运作。由于缺乏制度规范,时间银行存在运行质量不高,组织稳定性不高,社会信誉不高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正式文件来推动时间银行发展。时间银行在实质上属于志愿领域,理应由民间组织推动,但以时间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况来看,仅靠民间组织的力量远远不够。时间银行的健康发展需要依靠国家主导,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自上而下地全面推进时间银行的建设,并运用一定的公共资源予以保障。

缺少技术性支持,管理方式落后。从我国现有时间银行模式的运作实践来看,对于时间银行储户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水平等信息的记录方式基本以手工记录为主。受社区服务资金不足、人员有限等条件影响,社区信息化系统尚未建立健全,所以其在信息管理上仍显落后。此外,一旦该模式的应用范围获得快速发展,在缺乏科学、高效的方式进行信息管理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记录不准确、服务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只有依靠完善的社区信息化系统才能保证管理的有效性。

缺少规范化培训,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国内外的时间银行均以多功能为目标。以南京建邺区滨湖街道兆园社区2005年成立的时间银行为例,目前该时间银行的服务项目包括小家电维修、自行车修理、理发、家教、健康咨询、电脑维修、下水道疏通、家政服务、婴幼儿护理、护绿养绿、社区教育、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30多项。一方面,该时间银行的服务内容广泛,适用于能提供各种服务的志愿者,可使各类群体受益;另一方面,该时间银行的服务目标分散,不能满足老年人群体或需要长期照顾的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的需要。此外,时间银行的服务对象以老年群体为主,各种养老服务尤其是针对失能老人或需要长期照护老人的服务,需要服务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并非仅有良好的服务意愿就能提供良好的服务。而时间银行储户大多为社区居民,许多人缺少专业技能,也没有接受过正式的社区照顾技巧培训,因此,对于某些项目的养老服务,其服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缺少持续性激励,参与动力严重不足。目前,我国时间银行的储户主要以低龄或身体健康的老人为主,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传统互助养老模式的延续,主要依靠低龄老人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来维持,时间银行能够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吸引他们加入的主要原因,但低龄老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另一方面,未来的养老保障存在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到其他年龄段的社区成员加入的积极性。

反思与创新:整合取向的时间银行养老服务

时间银行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多元的,涉及个体、群体和社区,涉及政策制度、价值观念和物质条件等不同的领域。因此,要促进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就要运用整合的养老工作机制,以实现社会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

养老服务工作机制的整合。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发挥各种工作方法的优势,运用整合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开展实践活动。

对服务理念的整合。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和服务大都经历了从个体化的慈善实践到制度化、专业化的演变过程。目前,我国的时间银行作为一种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探索,在运作过程中,具体参与者如有关部门、团体及个人之间的动机存在较大的差异,出现了许多政策性、技术性支持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又有许多资源被分散甚至浪费。因此,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其对时间银行的认知、态度和参与度都需要整合,逐步从“满足个人志趣”、“创造政绩工程”统一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服务理念上来。

对工作方法的整合。虽然养老服务工作由民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为主导,但养老服务工作更多还是在社区、家庭层面落实完成,这就需要包括医疗、法律、教育等多个行业的介入,而不同行业的工作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对各种工作方法进行整合,并综合运用,以便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对不同层面的组织合作进行整合。因为参与群体和政府机构呈现相对独立之势,所以在时间银行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服务对象的多元化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因此,需要对不同层面的组织合作进行整合,如整合不同的政府行政部门、群团组织及各类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和项目。此外,在时间银行的运行过程中,政策支持是不可或缺的,除了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对时间银行的发展进行宏观指导以外,还需要逐步完善其他相应的各种社会组织管理的政策制度。

养老服务社会资源的整合。对社区内资源的整合。政府需要尽可能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充分整合社区内的人力资源、财产资源、市场资源等,逐步形成社区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主动寻求社区内外的各种力量为养老服务的发展和完善提供补充,比如加强社区间合作,实现区域范围内各社区时间银行储户的资源共享,逐步扩展社区有效资源。也可以将时间银行与服务机构结合,将机构服务纳入时间银行支取范围,对于有时间储蓄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经社会工作者评估后,需要入住福利机构者,可在福利机构支取时间,以替代服务收费。

对社区内资源整合的深化。一方面,要增强居民的社区参与动力。时间银行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通过这种模式建立的社区居民之间的互惠合作关系,不仅促进了社区关系网络的发展,对培育社区社会资本也有积极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模式,继续整合社区资源,在社区内倡导一种互助的理念,吸纳不同年龄层次的社区居民参与,让社区居民形成“今日我为社区服务,明日社区为我服务”的统一思想,在完善当前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扩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在时间银行发展中,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是保证时间银行模式良性运行的关键。在时间银行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完善社区志愿活动效益评价机制、志愿者利益保障机制、受益者志愿服务补偿机制等来鼓励社区居民和其他人员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并且要把青年志愿者作为社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篇2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场域权力模式

k社区坐落于海淀区学院路,是原八大学院之一。社区机构众多,功能完善,分布有办公区、教学区、居民区、菜市场、餐厅、健身中心、体育馆、便利超市、银行、邮政储蓄、书店、印刷厂、校办工厂、科技创业园区、社区医院、保卫处、后勤集团等。人员复杂,老龄人口比重大,人口流动大。高龄老年人80以上,享受居家养老补贴的有177人,其中百岁以上老年人3人,60岁以上老年人共有1897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1.7%。孤寡老人9人,空巢老人141人。需要社会救助的有51人,其中低保人员15名、无工作重残人员7名,低保重残人员6名,遗补9名,困补14名。1

k社区还有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社区服务站、志愿服务基地、法律服务室离退休干部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来京人员出租房屋服务站、96156社区服务热线街道k社区服务站等心服务组织。社区服务管理中心隶属于居委会,主要负责社区的卫生绿化、房屋装修、辅助居委会日常工作、跟保信访等工作;社区服务站……开办的社区服务项目主要有:百货超市、美容美发、擦洗油烟机、早点餐饮、菜市场、修鞋、修车、缝纫、干洗、维修电器、打字复印、社区医疗等。

停车场地归保卫处负责管理,基建属于后勤,零售维修属于后勤集团管理,卫生是社区服务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地下室属于国有资产管理处管理。

在限制性困境下,如何进行适应性调整,并且进行创新性管理,是k社区目前的管理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也直接关系到社区权力的有效运行,社区养老社会化的良性实现。

一、社区“老年饭桌”服务项目的由来

2009年11月12日京政办发文件《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市残联关于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的通知》,为构建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社会化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完善“9064”(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集中养老)养老服务模式,提出了九条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要求。根据第三条“建立城乡社区养老助残餐桌。利用城乡社区公益性用房、单位内部设施、居民空闲房屋等社会资源建立养老助残餐桌。采取政府适度补助租金、项目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由各级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工作主管部门,选择有资质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餐饮企业提供社区餐饮服务。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具备条件的城乡社区建立养老助残餐桌,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的配餐、就餐服务,并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家庭送餐服务。”以及第二条:“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人补助制度。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发放养老(助残)券,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多种方式的养老助残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和参加人在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服务需求。”根据北京市九养政策,老年饭桌项目是由各区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的,所需的资金由福利公益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失业保险金承担,不足部分由财政予以补足。

k社区“老年饭桌”项目自2010年3月10日通知启动,主要针对社区空巢老人提供送餐服务,老人每周确定下一周的订餐情况,交现金或居家养老服务券来领取午餐。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空巢老人的就餐问题。从社区订餐老年人角度讲,项目运行两个月,老年人对送餐活动普遍评价不错,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不方便做饭的麻烦,满足了他们订餐的需求,从价钱角度来讲,也很实惠;居委会方面,配合街道开展老年饭桌活动,是按照上级的指示,利用社区设施、场地、人员将老年饭桌项目开展起来,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居委会的本职所在,居委会每天派人到送餐现场进行监督、甚至参与实际的分餐工作,方便直接了解项目开展的情况,及时了解老人的需求以及发现项目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从志愿者的角度来说,志愿者参与老年饭桌项目,为该项目运作提供了大量的人力,送餐上门服务得到了老人的认可,减少了陌生人送餐的不安全隐患,学生自身也可以通过参与该活动而获得社会实践的课时任务,多接触人,也对学生自身增强了锻炼;从社区其他居民的角度去看,居民普遍认为这是件好事,期待活动能够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同时期望转变运行方式,让更多的老年人和其他居民也可以享受到这项服务。

总的来说,k社区老年饭桌项目在运行了两个月后,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和赞许。但是,k社区老年饭桌项目是政府行为的结果,并非社区自发自愿的行为,社区居委会作为执行者,只是例行落实,显现出很大的被动性。大多数居民对老年人饭桌项目并不是很了解,对享受该服务的对象,认识不是很明确。按照老年饭桌项目的由来,享受这项服务的对象是有限制的。但是居民的认识和理解更多的停留在一般社会服务,认为每个社区的老年人都可以也都应该享受此项服务。这对政府开展此项活动的初衷形成了挑战。同时,绝大多数居民对该项活动是否能持续开展下去产生了质疑,有居民认为这又是居委会的“一场秀”,期望居委会可以真真正正为居民做些实事,要做就做出个样子来,并长期持久的去做。这对居委会的执行能力与政府开展此项活动的愿景提出了质疑。

从k社区老年饭桌项目的由来、经费的使用、送餐公司的确定、外部形象的宣传,本文认为这一项目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行为,政府以此来实现其政治愿景,需要通过居委会去具体实施。

在满足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与需求方面,政府、各类服务机构、居委会可以分别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这三者与老年人可以形成直接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链条。但是,根据实际的老年饭桌的运行情况来看,政府是通过居委会去实现其为老服务的,是“政府牵头、商家参与、社区配合”的模式。

在这个公共服务的模式中,本文认为会引发三种问题:一是各类服务机构,具体到老年饭桌项目中主要是供餐商家,其提供的服务能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其服务质量能否达到政府的要求,能否达到居委会的认可,能否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饮食;二是政府制定的供餐单位在这项活动中能否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盈利性机构的商家是否为了追逐利益而忽略公共服务的目标,在与街道、与居委会的互动中其策略选择如何规避这些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政府公共服务目标的有效实现;三是由于公共服务经由居委会落到老年人身上,居委会在其中的协调作用就得很重要,政府的意志能否完全贯彻,居民对供餐单位的意见能否反映到政府耳中,解决策略能否真正保障老年人的利益,这对居委会执行这项政府职能提出挑战。

中国转贴于中国

二、从不同的服务主体看k社区养老的运行机制

(一)居委会:自治场域的特征

1982年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城市社会的基础是社区,居民委员会在我国城市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的权力来源及相关问题,正确定位居民委员会的职能与法律性质,努力探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体现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性,发挥居民委员会的作用与积极性,对于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更好地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国

按照宪法与组织法对居委会性质的界定,居委会是自治组织,其权力来源于社会。

(二)学校场域、街道场域制约下的居委会权力运行

通过居委会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代表一个场域,是一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场域内,其场域特征应当自由性与自主性。

通过了解居委会的日常工作内容,本文将分析居委会与其上级主管单位街道的关系、与居民的关系、与社区其他组织的关系,以此了解居委会在整个社区的权力运行状况。

在居委会与其上级主管单位街道的关系方面,首先,行政机关对居民委员会是指导与监督的关系,1954年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第四条规定的街道办事处的任务中有一条就是指导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居民委员会作为一种自治组织,其享有的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力具有公权力的特点,即权力的支配性和权威性,权力容易成为脱缰的野马,从而富有扩张性和侵略性,所以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有可能侵犯居民和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因而需要政府的规范和监督。

其次,居民委员会对政府是依赖的关系。居民委员会虽然是居民自治组织,但是居民委员会又不能脱离政府而生存,甚至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这也造成了居民委员会目前的尴尬境况。这种依赖主要体现在《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六条和第十七条中关于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和工作经费来源等方面的限制说明中,规定表明居委会在这些方面对政府都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依赖,目前中国的居民委员会仍不能脱离政府而存在。

再次,居民委员会对行政机关是协助与监督的关系。协助主要体现在居委会的任务中有一项是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监督主要体现在居委会作为本社区利益的代表可以通过提出意见、议案和参加听证等途径参加政府的决议、决策,维护居民的参政议政权。

在居民委员会和居民之间的关系方面,居委会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管理关系、教育关系和服务关系。居委会的自治性,决定了其享有充分的行使自我管理的权力,使公共利益得到及时的维护;居委会是城市建设的基层推动力量,承担着宣传法律法规政策、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教育任务,同时,居委会形式各异的教育方式可以弥补政府被动教育与说教式教育的不足;居委会作为一种自治组织,必然具有为成员提供服务的天性。

在居委会与社区其他组织的关系方面,其共享资源,更好的开展服务与管理,则体现出博弈的一面。

本文从场域的角度分析,认为k社区居委会作为自治场域的运行过程中,同时还受学校场域与街道场域的制约。三种场域交叉运行的结果,依照目前老年饭桌项目运行的实际情况看,街道场域的力量对居委会形成直接影响,学校场域方面形成重大影响。

(三)三种场域结合下的社区养老服务

三种场域结合下的k社区养老服务是社区社会化管理、养老社会化探索的体现。“政府投资组织、商家参与、社区承办”的为老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现实性与必要性。但是,如何能协调好各方利益,在各方对共享资源存在利益博弈的情况下,如何切实保障老年人的需求,对居委会提出严峻挑战。

政府希望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看,这样加大了政府的管理与运营成本,如果服务直接落到居民头上,反而会得到更多的居民认同。因此,本文认为,资本的概念可以作此解释。除了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对于场域运行起到直接的影响外,象征资本的意义也同样重要。在老年饭桌这个项目中,政府所要努力构建的是一种共同参与的和谐局面。这决定了只要参与即可,效果好坏先不去追究。这种愿景是好的,但是如何把这种愿景完美的实现,规避集体行动的困境,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k社区主要权力机构居委会的组织分析,以老年饭桌项目为实例,详细考察了社区养老社会化过程中的权力运作机制。认为,管理社会化对当代中国的政治改革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应该说这种草根政治战略在中国城市中运用既有适应性又有前瞻性。老年饭桌项目就是这样一种政府社会化管理的产物,是社区养老社会化的实践,关乎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良好运行。

在我们大力倡导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忽略对于当代中国国情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建立一种合理、规范的管理体制是总体建设工程的基础。社区管理社会化的基础是社区权力模式的重构,而模式的构建又以权力的基础——权力资源的调适为条件。权力资源从制度文化到人力、物力、信息无不决定着权力形式。

现代社会对权力资源的调适要遵循两大原则:市场原则和层序原则,使权力经过市场化与制度化两个阶段,从而形成竞争的、规范的权力体制。目前中国社区权力模式是多种模式的杂合物,这种特征是转轨时期中国社会所独有的,它存在一些问题,如社区权力资源与权力结构的不完全、社区权力制度化的不彻底、社区权能不足等。要改变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社区权力模式进行重构,必须整合社区地域,扩大自治范围,修改社区自治法规,妥善处理社区二重责任主体的关系。

本文认为需要仔细考虑如下问题: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什么?政府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居委会是老年人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关联点作用如何发挥?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明确了责权义务,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才能保证老年饭桌的有效实施,实现其真正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唐忠新.社区服务思路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

[2]陈文玲.“亲而不近”:城市知识分子空巢家庭的亲子关系—以北京市b大学退休教师养老状况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

[3]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注释:

1.资料来源:居委会公开栏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养老服务;居家养老

本文系2016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部级项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服务辽宁新一轮振兴计划的养老模式创新”(项目编号:201613218020)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4日

一、居家养老现状

根据养老场所不同,社会养老模式大致可分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时代在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机构养老逐渐进入大众的生活并被普遍接受。时至今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其中不乏需要照料又缺乏家庭养老条件的“三无老人”和“空巢老人”。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机构养老承载量不足,而老人本身又往往排斥离开家庭或无力支付机构养老的高额费用。在此背景下,2003年大连市沙河口区首创了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实现了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填补与拓展,提出了依托社区服务解决养老问题的新思路。

所谓家庭养老,是指由老人自己、配偶以及子女来提供养老服务,照顾老年人日常生活起居,将老年人物质生活需要、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生活慰藉完全依托于家庭。而居家养老则是在我国空巢老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家庭养老的延伸,是一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养老福利模式。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产物,它需要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障,以社会养老服务网络为基础,是未来社会养老方式的主流模式。

居家养老服务从本质上属于公共福利的范畴,是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主要是由政府购买推动,由社区服务支持,由老年人自行购买,政府给予适当补贴。2008年政府推进《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其后在2011年将“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写入“十二五”规划。推动居家养老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重点强调的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途径。

二、我国居家养老现有城市实践

(一)大连模式。大连是最早采用居家养老模式的城市,早在2003年,大连市沙河口区便开始大范围推广居家养老模式。大连采取的是组织培训大龄失业女工成为专业养护员进入空巢老人家中提供服务。这种做法同时解决了两个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但失业女工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技能使得这一模式下的居家养老难以进一步发展。

(二)武汉模式。武汉的居家养老模式以武汉市百步亭社区的“情暖空巢服务队”为代表,充分发挥志愿者这一群体的作用,号召全市67万名社区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结对子,提供以精神慰藉、照料陪护为主的居家型敬老爱老服务。但志愿者同样存在水平不一的问题,且志愿者群体流动性强,使得结对子项目难以保证长期稳定地持续下去。

(三)昆明模式。昆明市在老年人居住相对集中的西山区棕树街道办事处建立“昆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支持企业进入社区兴办养老服务产业。由企业的专业护理人员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护理服务,提升老人生活品质,在推进居家养老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的力量,着力建设全国首个将护理理念纳入养老的专业养老服务平台,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四)上海模式。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城市之一。τ诰蛹已老模式,上海市采取的是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上海市大量建立社区助老服务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社区老年活动室等配套的社区服务设施,形成居家养老管理服务三级网络,制定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以推进居家养老模式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相比之下,从长期来看,上海模式通过社区服务来扶持居家养老的举措更有利于居家养老模式的长足发展。而大连、武汉、昆明模式则是提供了一个将居家养老与社会其他群体相结合,从而减少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负担的新思路。

三、当前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建设社区养老机构,目前大中城市的社区养老服务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设施服务、定点服务、上门服务形式多样化,生活、娱乐、医疗全方位覆盖的良好格局,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现及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基本的服务平台。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以社区活动中心和社区医疗服务为主,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了精神娱乐和生理健康的保障,是居家养老得以初步建立的基础条件。而我国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对于有力地支持居家养老模式的需求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现有社区养老服务缺乏统一指导。目前,普遍的社区养老服务没有形成统一规划,多数社区选择以设施服务为主,停留在为老人提供服务场所,而不是主动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服务。这种缺乏主动性的设施服务往往存在着实际效果较差的问题。另外,由于设施使用率低,老年人很少接受服务,且服务辐射范围有限,设施的资源也一定程度上被浪费。这种社区养老模式对居家养老所提供的只有最基础的保障,无法对居家养老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二)社区养老服务投入不足,服务人员、设备不能满足居家养老模式发展需求。由于社区自身人员有限,很难分配足够人手负责养老服务,更无法提供及时充分的上门服务。此外,有限的人员和资金也限制了服务设施设备的规模,现有设备也缺乏保养。在这种背景下,居家养老的规模和服务质量势必受到影响和限制。

(三)社区养老服务层次单一。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项社会化服务,要体现出其福利性和自,同时也应兼顾市场化。社区养老服务中,纯公益性的基础服务可以提供基础保障,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有偿服务丰富居家养老内容。现有的社区养老模式基本停留在公益性的基本保障,甚至有些地区存在着利用营利性过强的有偿服务挤兑公益养老服务的情况。这种单一或过于极端分化的服务层次使得居家养老的受众对社区养老服务产生一定程度的反感,对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有害无利。

(四)社区养老服务缺乏信息化平台。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养老服务方面,信息化平台的缺乏使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无法利用信息化平台为老人提供及时高效的点对点服务。居家养老模式下老人与社区的对接是一个关键环节,如果不能构建一个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平台,居家养老的发展将陷入困境。

(五)社区养老服务规范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的社区养老服务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普遍缺乏完善的制度。因此,在社区养老服务的诸多方面存在着空白,其中最主要的是服务人员资质、服务流程、服务效果反馈方面。制度是一项服务长足发展的根本,在社区养老服务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居家养老服务很难得到规范化、标准化的长期发展,长此以往将导致各社区甚至同一社区各户对居家养老评价参差不齐,影响公众对于居家养老模式的认可。

四、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

居家养老模式的兴起有赖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支持,而居家养老要取得进一步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

(一)发挥政府主体的指导作用,加大支持力度。社^养老服务以政府购买为主,政府应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统筹规划,详细考虑社区养老服务的辐射范围,确保能为居家养老提供基本保障。在此基础上,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各类养老服务有序进入社区,并对进入社区养老体系的第三方养老服务统一监管,引导社区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二)扩大服务规模,拓阔服务人员吸纳渠道。居家养老想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丰富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除了现有的医疗保障设施及老年活动中心之外,老年食堂、文化中心等全方位的服务设施也应当逐步投入建立,构建一个覆盖吃穿住用行的全方位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同时,为了支持相应设施的建立,人员的吸纳不可或缺。在使用社区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应积极借鉴大连、武汉的居家养老模式,将社区内的失业群体、社会志愿者集体纳入到社区养老服务中来,同时也要招募一定的高素质人才,为居家养老模式的长足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三)形成多层次服务网络。居家养老是一种由老人自行购买、政府提供补贴的养老服务。因此,面对不同家庭情况、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多层次的服务网络还是有必要的。在福利性的公共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之外,还应设立帮扶和有偿服务。福利是为全体居家养老的老人公用的最基本的养老服务;帮扶则由社区成员自愿为老人提供服务,或居家老人间互帮互助;而有偿服务可以将企业引入社区养老服务,或由政府兴办,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并适当收取服务费用。

(四)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信息化是时代的整体趋势,社区养老服务也应引进信息化的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平台传递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实现更及时、更准确、更具影响力的养老服务。通过平台实现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对接,利用预约设施、呼叫上门服务等方式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养老服务。更重要的是,居家养老最难以解决的突发疾病等问题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的紧急呼救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五)制定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体制,规范服务制度。当前的社区养老服务完全由各社区自发运行,既缺乏统一的运营制度又没有合理的评价标准。为了推广居家养老模式,使其可以在统筹管理下获得长足发展,与其相配套的社区养老服务必须形成规范的管理体制,对人员管理、服务流程、反馈机制做出明确的约束。制度是一项服务体系运行的保障,在统一制度的管理下社区养老服务才能高效切实地推进居家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与推广。

五、小结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空巢老人”等社会现象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及社会经济就业形势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无法应对激增的老年人口,我国的机构养老模式也存在着先天缺陷。因此,作为一项折中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将是我国老龄化社会未来解决老年人赡养问题的主流模式。而随着居家养老的建立与兴起,现有社区养老服务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居家养老需要依托于社区组织,因此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要以社区养老服务的完善为前提,只有充分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才能支持居家养老模式的长足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卫红.居家养老模式[J].老龄问题研究,2005.3.

[2]王承慧.全面连续、集约高效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体系规划思考[J].城市规划,2013.37.10.

[3]俞贺楠,王敏,李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1.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篇4

[关键词]社区照顾 养老模式 社会参与

从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的老龄化压力不断加大。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85亿,占总人口13.7%。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服务需求愈发强烈,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日益重要。英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银发时代的国家,英国的社区照顾养老模式不但在本国取得巨大成效,更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是许多国家学习效仿的楷模。在我国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学习借鉴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英国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

英国的社区照顾始于二战后,与当时兴起的“非住院化”1运动息息相关。随着福利国家在英国的逐步衰退,新保守主义思潮的抬头,政府因势利导,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便应运而生。1990年,英国颁布《社区照顾》,经过三年实践,于1993年在全国推行,英国的社区照顾养老模式正式在全国建立。

英国的社区照顾又分为“社区内照顾”和“由社区照顾”两种方式。“社区内照顾”是指政府直接干预并有制度和法律体系的规范性养老照顾;“由社区照顾”是指通过血缘关系或道德维系的没有政府直接干预的非规范性养老照料,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兄弟姐妹等远亲、非亲属如朋友、邻居、慈善机构及非盈利组织等三种。“社区内照顾”是从补救性的角度为老人提供照料服务,“由社区照顾”则是从预防性、发展性的角度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英国社区照顾模式愈加成熟,凸显出鲜明的“英国特色”。

1.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英国社区照顾的主要特点是官办民助,以社区为依托,政府发挥主导型作用,辅以市场化的运作,由专业机构提供服务。社区工作人员体系由管理人员、关键工作人员和照顾人员组成,形成官民结合的管理格局。同时,在管理方式上实行“契约制”,将一部分由政府承担的服务移交给社会机构。在具体管理中实施项目管理,建立了一套从项目申报、执行、到监督、年度报告和评估,从工作人员到志愿者、义工的完整规范的工作管理和评估体系,经评估认定为合适的机构,才能拿到相应的政府经费。

在体系监督方面,由于政府与机构之间的契约关系,政府基于合同对社区服务机构进行监督,服务机构违反合同相关约定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和民事责任。在执行过程中,机构的人员培训,设备设施,服务标准,服务价格等,都要受到政府工作人员的定期检查,资金提供组织也会不定期进行抽查,安排义工进行监督等。

2.全面的服务体系;

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是英国社区照顾模式最突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全方位的服务内容,多样化的服务形式,以及专业化的服务队伍。

英国社区照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需求层次理论,构建了由“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心理支持-整体关怀”逐层递进的全方位的服务内容模式。其中,生活照料主要指饮食起居的照顾,如打扫卫生,代为购物等;物质支援则包括提供食物,安装设施,减免税收等;心理支持包括治病、护理、传授养生之道等方面;整体关怀则指改善生活坏境,调动周围资源等内容。四位一体的服务内容,满足了老年人从生理到心理各个层面的需求,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提升了服务质量。

在服务项目上,英国充分细分了老年人市场,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的不同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见下表)

英国社区照顾体服务体系的优越性还体现在其人才队伍的专业化上。社区照顾服务由专业的机构提供,服务人员大多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拥有照顾老人所需的各类专业技能,满足老人不同的照顾需求。

3.高度的社会参与;

据统计,英国每年有48%的人参加志愿者活动,服务社区养老事业。在社区,从议员到普通居民,从青少年到老人,各个层次的人都积极加入社区义工队伍,共同服务社区的养老事业。政府还将在社区内从事公益劳动,当做对触犯法律的人感化服务的一项内容,在犯罪者表现较好的情况下,指定他们去社区干活。

二、英国社区照顾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同时交织着未富先老,老龄化与空巢化并行等特点,养老问题亟待解决。在基层组织不断发展的现实背景下,英国的社区照顾经验,对我国养老事业发展有重要启示作用。

1.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

英国经验表明,要始终坚持政府在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①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法律支持,保障养老服务发展的正确方向;②加强政府在社区养老中的宏观指导作用,解决和协调养老运行过程的各种问题,规范养老行为。③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社区照顾的资金投入,提供税收优惠,扶持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④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管理中心等基层组织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中心作用。

2.加强养老事业的社会参与度

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必须注重提高养老社会参与度。首先,注重发展基层社区、群众组织的作用,发挥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动员社区内一切力量为养老事业服务;其次,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尊老敬老、扶贫济危等优秀美德,以文化的力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参与度。再次,完善社区志愿者、义工激励机制,拓宽志愿者渠道,鼓励发展文化素质高,专业水平强的志愿者为社区服务。

3.推动养老服务专业化队伍建设

建设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提升社区照顾的专业化品质,是建设科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首先,大力培养从事社区养老的专业人才,在教育工作中开设社会工作方面的课程,努力培养高层次的社会工作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提升其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第二,推进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实行持证上岗,规范养老服务工作从业队伍。第三,制定衡量养老服务水平的评估体系,不同层级的职业者从事不同级别的养老服务工作,实现养老服务队伍资源优化配置。

4.完善监管体制

首先,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规范养老服务行为;其次,坚持阳光、透明、公正的原则,加强养老服务的监管力度,确保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同时,定期深入社区,对老年人进行反馈调查,确保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伟.英国社区照顾之于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本土化进程及服务模式的构建[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2]王飞凤.中英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比较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

[3]祁峰.英国的社区照顾及启示[J].西北人口,2010(06);

[4]杨蓓蕾.英国的社区照顾: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J].探索与争鸣,2000(12);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篇5

关键词:网络化;居家养老;养老模式创新

本文受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310354024)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11日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为1.78亿,占人口总数的13.26%。而截至2011年底,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6亿,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10%,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远超全世界平均水平,已达到非常高的程度。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养老成为一个凸显的社会问题。如何结合现代网络,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成为相关人员研究的首要课题。

一、现有养老模式分析

家庭养老是传统养老模式。但社会经济发展,致使家庭养老的成本剧增,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同时,现代社会的人际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担加重,赡养者疲惫不堪。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很难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因此国家推出机构养老模式以期解决以上问题。

机构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专业水平比较高。最初的养老机构仅仅是养老院,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老年公寓、高端养老社区等养老机构。据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达到1.94亿,若养老机构中一个老年人占地5平方米,那么能容纳所有老年人的养老机构总占地9.7亿平方米,如此庞大的占地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市场中存在低端的养老机构服务差、高端的机构收费高的现象,无论是哪一种,均不被大多数家庭接受。最重要的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年人并不愿去养老机构。中国老人普遍有“恋家”情节,他们希望呆在儿孙后辈身边,享受传统的“天伦之乐”。因此,从资源和老年人心理角度考虑,机构养老并不是社会主流,只是养老模式的补充。

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较主流的养老模式,相当于一个无围墙的养老机构。相对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而言,可谓兼有两者的长处又避免了两者的短处,是一种扬长避短的理想养老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仍然存在弊端,主要表现为信息化程度不高,只能局限于单个社区内,不能做到资源共享。

由以上三种养老模式分析可知,三种模式均是有利有弊。如果能采集三种养老模式有利的地方,同时运用蓬勃发展的信息化产业,大力推行一种全方位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新模式,将会极大丰富老人晚年生活。在这个基础上,网络化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二、网络化居家养老是养老模式的新宠

1、网络化居家养老的内涵。网络化居家养老通过第三方平台,对老人、商家提供线上线下交易。线上一方面为商家及老年人提供交易平台;另一方面起到反馈的作用。线下老人可直接与商家联系,享受商家提供的一对一服务。这种模式将各个社区成熟的局域网连通,实现资源共享,使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使老人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图1)

2、网络化居家养老模式尝试。当前,信息化产业迅猛发展,网络化居家养老并不是新名词。例如,南京市鼓楼区在全国率先创建了居家养老服务网,7个街道6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养老服务站,是网络化居家养老模式的积极尝试;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搭建了一个月坛地区区域性养老服务平台,以便促进区域内的养老服务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到目前为止,此平台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果;又如,西安市莲湖区已建立起区、街、社区三级居家养老管理网络,已为8万多老人建立了基本信息档案,累计为15,360多人提供各类助老服务。

由以上三个地区的尝试可见,网络化居家养老模式可行性非常大,在未来,不仅仅在国内,甚至是国际上都会大力推行,网络化居家养老终将被社会认可。

3、网络化居家养老优势。网络化居家养老将三种养老模式纳入其内,借助信息化手段和统一的养老服务平台,积极发挥既有三种模式的作用,弥补不足,同时该模式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使商家有针对性地提供真正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服务。通过整合全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形成网络,为居家老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随需的养老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尽享现代社会带来的便利。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网络化居家养老提高服务资源共享性,通过连通各个社区网络,使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种养老方式不仅符合我国传统文化背景而容易被老人接受,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节约社会资源,节约社会养老成本,促进服务业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前景。

三、对策建议

网络化居家养老模式应为老年人搭建一个可参与、可评价、可监督、可互动的平台。在提供具体的养老服务或者老年产品的过程中,老年人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化渠道自己的意见、评价和感受,再由相关人员进行汇总,一方面反馈给产品服务供应方,帮助督促其改进产品性能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借助信息化渠道向全社会老年人这些意见、评价和感受,便于其他老年人进行了解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因此,为了老年人能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新养老模式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机制的建设是关键,应引起相关人员广泛的关注。

四、结论

网络化居家养老模式,在我国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种养老模式,能改善社会养老服务空缺的局面,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一新兴养老模式的探索和思考,不仅对养老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化居家养老模式终将成为社会主流。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雅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及思考——以广州市为例[J].社科纵横,2011.6.

[2]河北卓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卓达物业:社区养老模式[J].中国物业管理,2011.1.

[3]黄聪,孙志,马金鸽.新型养老模式发展思考——基于部分城市的实例分析[J].中国社会保障,2011.5.

[4]周建国.市场化养老模式研究——上海市亲和源老年社区个案及启示[J].人口学刊,2010.2.

[5]严晓萍.美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启示[J].社会保障研究,2009.4.

[6]彭希哲,梁鸿等.城市老年服务体系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篇6

当前,上海市养老服务业面临着“深度老龄化”的挑战,应运而生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服务民生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之一。目前,由政府投资并经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上海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引入“民办公助”的ppp模式,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作,以满足更多老人的养老需求。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人口老龄化;ppp模式

据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2.12亿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破2亿的国家。上海市作为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414万人,占上海总人口的28.8%,远高于全国15.5%的比例,进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1]“十三五”期间上海老龄化将进一步深化,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超过600万人。而从2025到2050年,低龄老人增速将趋缓,但高龄老人增速将加快,上海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2]为解决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上海市基本确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并初步实现了“9073”(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人数分别占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然而,“421”家庭结构使家庭的养老功能甚微,上海市养老机构的“一床难求”现象更使老年人养老需求却远远不能满足。表1显示从2010年至2012年上海市养老机构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数均只有3%,在2013年甚至不及3%。因此,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应运而生。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概述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载体,通过上门、日托或邻里互助的形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相较于传统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经济负担和精神情感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与家庭养老形式相比,社区居家养老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和力量来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而与养老机构养老形式相比,在经济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小时服务为主,每天1-2小时甚至每周只要几个小时的服务就能够满足居家养老的需求,小时制的服务模式大大节省了客户的支出;在精神情感上,养老机构中的老人抑郁比率要高于居家老人,生活事件的改变与老人晚年的抑郁显著相关,而社区居家养老方式更符合老年人的心理,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更容易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1]在很多发达国家,居家养老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养老方式。美国有85%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居家养老产业高度成熟,成为就业增长速度排名第二的产业;瑞典也有90%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在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起步较晚,市场尚未成熟。以上海市为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自2000年起探索,2004年首次被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进入全面推进阶段。2013年末,全市共有340家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230个社区助老服务社,日托老年人数从2005年的0.21万人增加到1.2万人,有显著提高。然而,从实际的需求情况来看,上海市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仍高于目前的供给。这种现象的出现归根为以下几点原因:

1.资金保障严重不足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对于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政府每个月划拨给社区的经费仅够人员工资的支付和日常运转的维持,没有多余资金用来聘用专业人员和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居家养老服务经费主要靠社会筹集和企业捐助,但由于利益或观念问题,筹集或捐助的资金渠道不畅,数量也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迫切需求。同时,由于政府对居家养老投入的资金有限,补贴的服务对象数量也非常有限。

2.政策导向机制缺失政府在鼓励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政策导向性作用发挥不够,缺乏系统的养老服务体系。致使养老服务系统内的服务项目参差不齐,长效机制缺失,养老服务的社会资源后期支持乏力、养老服务项目市场缺乏活力等。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团体、社区、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政府的指导又不到位,政策上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够。[3]

3.服务项目和内容单一大部分社区居家服务中心由于缺乏必要的服务条件和能力,主要的服务仅局限于提供家政服务。比如,送货上门、配餐、理发、洗衣、做饭等,而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的提供远远跟不上。同时,老年服务的配套公共设施、支持系统设施规模小,档次低,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4.专业护理人员匮乏大部分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服务人员主要是下岗工人与外来务工人员,不具备养老服务护理员的专业资质和执业资格,专业化的服务水平较低。而社区养老服务的志愿者人员不固定,服务缺乏经常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因而,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来扩大服务项目的内容和供给[4],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机制、布局、结构,建立以社会筹资为主、财政资助为辅的“民办公助”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以满足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

二、ppp模式引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的英文缩写,又称公私伙伴关系。指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民营企业)以合作伙伴身份共同投资、建设并运营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项目,在合作中参与各方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及社会公众利益“多赢”的目标。ppp模式作为一种提供公共产品的新型管理模式,有着传统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该模式可以较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将政府公共财政资本与社会资本结合在一起,拓展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该模式能够综合政府与民营企业的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问题;具体运作上,公共部门和社会组织以项目风险最小化及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将会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因此,ppp模式的引入将会促使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方式从以政府为主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转变,使服务对象从保障性目标人群向发展性目标人群转变,从而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首先,要发挥好政府在保障社区居家养老基本服务方面的主导及基础性作用。其次,要利用好市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基本运作思路如图2所示。从政府角度,与社会组织或民营企业合作,划拨土地,将闲置公益性用地调整为养老服务用地,支持民资运营公有产权的养老服务设施;为民营企业提供专项补贴,包括专项运营补贴及专门用于融资时贷款贴息的专项基金;减征或免征民营企业的增值税、消费税、房产税和营业税等,适当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从企业角度,充分利用政府在养老服务方面的优惠政策,投入资金,并进行运营与管理;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实现智能化养老服务;培养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开发新产品、新服务以满足养老需求。总之,政府和企业通过合作,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产出,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ppp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应用的风险及对策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前期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尤其是引入ppp模式的这种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尚处于探索阶段,经验不足,经营风险高。此外,我国现行的养老服务市场体系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无法保障政府和民营企业在“民办公助”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当财政补贴不能及时到位时,就会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正常运营,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破产。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规避风险:第一,制定ppp模式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6]在法律上对政府和民营企业双方的权责关系、风险分担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并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行政管理框架[7],严格规范实施流程,这是ppp模式成功的基石。第二,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养老服务市场体系。构建绩效考核体系以及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机制,规范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同时,在绩效考核中增加公民的参与,让社区居民通过政务服务热线、意见箱、匿名举报信箱等方式,对所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进行监督。第三,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实现各个参与方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制定项目准入机制,对民营企业的实力、信誉度、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拥有员工的素质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筛选,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参考文献

[1]姚璐璐.养老院老人与居家老人抑郁程度的比较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11):154-157.

[2]RuishanY,YonghongK,XiaoxiaoY.Statusquoandanalysisofcommunityhomeendow⁃mentinChina[J].ChineseGeneralpractice,2012(32):064.

[3]杨继瑞,薛晓.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协同机制探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6):106-112.

[4]丁志宏,王莉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研究[J].人口学刊,2011(5):83-86.

[5]胡桂祥,王倩.ppp模式应用于养老机构建设的必要性与应用条件分析[J].建筑经济,2012(2):101-104.

[6]张燕华,黄思棉.ppp模式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中的应用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20):265.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篇7

关键词:互联网;要素;个性化;老龄产业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085-02

201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预计今后年均净增老年人口800多万,将超过新增人口数量。以大连为例,根据2014年大连老龄办最新数据统计,大连市老年人口已达122.45万,占人口总数的20.7%。中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以“未富先老”的状态快速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这就意味着社会能够提供的资源极其有限,许多软硬件方面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鉴于我国的国情,在财政支付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既有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我国家庭的人口结构也在快速变迁,传统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已经开始萎缩。一种吸收了机构养老专业化服务和传统家庭养老优点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各地的养老实践中蓬勃兴起。形成基于互联网平台下,在原有的设施的基础上,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一切社区资源,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个性化服务,构建虚拟养老院这种居家养老新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利用现有的设施,依托互联网技术,最大程度上节省开支,通过这种新型居家养老新模式的推广,能够培植现代家庭服务业的品牌企业,可以采取连锁经营模式,以低成本的方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这种经营模式因其前瞻性、创新性必将成为今后中国城市居家养老事业发展的主流。

一、互联网对未来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互联网平台下,对社区原有一切可以利用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整合,采取虚拟养老院的连锁经营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节省开支。同时,也可以低成本地迅速扩大企业规模。

目前,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仍然是困扰中国养老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当然,这也是世界各国养老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为了解决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日本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创新居家养老功能,在日本社区中,老人并非是一个完全的被照料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老人努力实现自我照顾,甚至还可以为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利用互联网对社区志愿者队伍进行科学管理,提倡自我管理的居家养老模式。尤其是在健康、医疗保健、护理的协同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节省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根据2014年日本官方统计资料来看,日本老年群体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领军者,医疗保健品、食品、旅游、it产品年消m均为23万日元以上,超过了社会平均消费水平,而且平均每日上网时间为2小时41分钟,比社会平均上网水平高出30分钟。其中,旅游支出多出社会平均水平5万日元。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利用电子商务交易数量最多的国家,仅从各地存在大量由老年群体自发组织的旅游QQ群、异地养老QQ群等现象,足以证明未来中国老年群体基于互联网平台下的消费潜力,同时,也证明了互联网将会给老年群体未来养老模式带来的深刻影响。

在未来的中国老年群体中,日常生活中利用互联网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加。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大连60岁以上老年群体利用个人电脑、手机平均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上,如果考虑到未来10年后一大批50、60后退休后,几乎接近100%的人都会利用个人电脑、手机上网。届时,互联网对老年群体日常生活的影响将会更加凸显,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必将惠泽老年产业“质”的提升。

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应利用已有的设施,充分利用一切社区资源,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所需要的个性化服务。形成虚拟养老院这种居家养老新模式,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既解决了家庭养老能力不足的困难,又解决了机构养老亲情淡薄等问题,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目前,大连市在旅顺已经建成的综合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的对象是面向60-75岁的群体,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所需要的个性化服务成为现实,为这些居住的老年群体提供包含医疗、候鸟式的异地养老服务、休闲等服务。未来可以为1万名老年群体提供的服务包括健康、休闲、旅游、文化等多领域方向。

互联网将会在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情是现在所拥有的2亿多人口老年人当中,至少90%以上的老年人今后是在家里养老。而居家养老要以社区服务为依托,只有社区服务发展好了,居家养老才有可能。

居家养老不仅仅是简单的家政服务,专业护理服务是必需的。利用在社区周边,具有医保资格的养老机构,把家庭护理和医保进行对接,能让需要照护的老人实现真正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整合了许多社会上的有利资源,能够实现居家养老的专业化。通过这种虚拟养老院的经营模式,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分类买单,通过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方式,为老人们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目前,大连市正在推广实施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大医院对接,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推出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把医院的网络医院智能终端系统安装在居民家里,家庭医生与家庭成员可实时共享健康档案,监控生命体征。这是互联网技术在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实际应用的一次尝试,这种模式将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机构养老相比较,日间照料模式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既不用离开家里,又能够接受专业看护,是一种极好的折中。更重要的是,老年人在家里过晚年,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探索介于社会机构养老与家庭养老之间、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已经开始走上了前台。

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能够进行科学管理,可以探索让志愿者与虚拟养老院进行联动的机制,同时,把具有一定服务实力和管理水平的公司作为养老服务产业的主运营商,建立企业化家政员工队伍。吸收自愿加入、具有良好信誉的社区经营户加盟,加盟的经营业户可以是虚拟养老院定点餐厅、虚拟养老院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政公司等社区服务网点等,进而组建一个紧密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这种模式,使老人不需住养老院,在家就可享受到专业化、标准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伴随着社区各类老人不同层次服务需求的增加,互联网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方式相比,在互联网平台下的这种运作模式,投资少,服务范围大。老人不必住在养老院中被动接受服务,在家就可以挑选、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老人从心理上完全能够接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养老模式。

二、地方政府应在构建服务信息平台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构建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前期基础工作需要政府协调、推进。这些工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应该制定法律、标准来规范行业发展。当然,仅靠政府投入是不能完成全部的工作,还要积极推进民间资本的投入。需要地方政府充分理解、消化中央政府的大政方针,适时推出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养老事业的条例、法规,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在建立社会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方面,地方政府要发挥主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把养老的责任强加给家庭,认为养老就是“老有所养”,老人有吃喝,温饱,生活起居有人照就可以了。但这样的养老观念缺乏现代文明的核心理念,人不仅仅是活着,而是要活得有尊严。因此,养老问题本质上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重建问题,是一个新的启蒙问题,是中国未来所有需要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对现代中国人来说,对于新的养老模式的接纳,无疑是国人融入国际社会发展潮流,迈向美好未来的起点。

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建设具有地方特色、虚拟养老院模式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未来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发展之路,也是未来养老产业发展的重点。从目前情况看,这种虚拟养老院模式,能够在发展养老事业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老龄产业,促进就业、推动心理、法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地方政府部门应该把已经建成的部分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率先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在互联网平台下运作的虚拟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根据有关数据显示,通过互联网平台下的虚拟养老院运作模式将会把中国养老事业水平提前20至30年。

通过政府搭建信息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引进国外先进管理制度,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科学管理。具体方法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通过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形式,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实现分类的个性化服务、形成品牌优势。同时,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调度的模式,大幅度地降低成本,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形成品牌效应后,采取全国连锁的经营模式,实现低成本的异地养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

将虚拟养老院的养老服务模式可以分成高、中、低档的收费层次,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放开全部或部分老年护理服务,高档的服务收费实行市场化操作,引入竞争机制。客户可以自主选择服务档次。通过政府招标或认证的方式来确定服务提供商。允许部分高端服务赢利,并且规定盈利只能投入到居家养老事业中,这种“反哺”方式,是解决居家养老资金不足的新途径。

三、结论

传统居家养老模式服务内容单一,而且各项服务缺乏服务标准,服务品质存在缺陷。作为养老服务产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新业态即虚拟养老院应引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标准,提供的服务项目实现标准化管理,使其随意性居家服务具有统一的执行标准,使所有提供服务项目的服务品质有全面的提升。

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方式相比,养老服务产业以“虚拟养老院”的模式运作,投资少,服务范围大,老人不必住在养老院中被动接受服务,在家就可以挑选、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世界任何国家的模式都不可能直接照搬、拿来使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探索就是一种创新。

参考文献: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篇8

【关键词】个案管理;社区居家养老;应用

在中国,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老龄化明显加剧,从而养老成为一个社会议题,且亟待得到解决。因为一方面社会养老压力空前之大,另一方面现有的养老模式有很多缺陷,你适合现在的社会现实。社区居家养老这种新模式就产生了,这种模式需要成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体制,这需要一般的有效的社会工作方法和经验的介入。个案管理方法是众多运用在社区养老中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解决老年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在工作中具有相应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又可以优化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对个案管理在社区居家养老实务中的优势、过程加以分析,以此阐明个案管理运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的实践作用,完善社区养老这一模式。

一、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

随着我国老年人数迅速增加,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也加快,养老成为一个为众人所担心的社会议题。我国现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适用于新出现的社会年龄人口分布现状,也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并且旧模式下的家庭支柱压力特别大,模式急需得到更新、完善。在社会的大势所趋之下,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产生,并快速得到完善。

在国家的“十一五”期间推行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由国家老龄委员会和民政部等有关部门主导推行的,居家养老模式是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服务中心,利用相关的社区养老资源为老年人服务的模式。服务主要包括:精神抚慰、上门服务、学习娱乐等等,都是专业基础下实施的老年人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把社区、家庭和社会三方资源统筹到了一起,包含了正式和非正式服务,把居家和养老结合起来的产物。其目的在于利用有效资源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很多老年人不愿离家、进入养老机构养老,因而责任落在了社区的身上,许多老年人还需要上门的服务和护理。

二、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工作方法:个案管理

个案管理为陷于困境的老人提供服务和协助。个案管理强调两个重点在于,第一要着手建立一个相关的信息和物资的资源网络,形成一个对老年人有利的网络。第二个案管理丰富案主资源的知识、训练服务技巧及优化服务态度,同时加强案主资源的取得和使用网络专业能力。现代社会人们对福利的需求量不再单一,但是提供的服务资源很短缺,个案管理就是要解决传统福利机制下的相关问题。

(一)建立关系及评估工作

专业的养老服务关系网络的建立是进行有效工作的前提,对工作者和老年人都进行条件筛选,调查需要个案管理服务的老年人,进行数据统计和建立关系。建立关系是为了更好的提供服务和开展工作,对往后的工作效果有较大影响。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环节关键点。比如保护老年人信息,不加以服务期待,拟定合适的服务协定。

评估工作的进行,在其初期,以对老年人群的需求和养老资源的评估为主体。服务人员对老年人进行调查,提出养老需要的资源和特殊需求,表达陷入的困境和需要的帮助,还有预期在服务人员这里获得什么样的服务和协助。相同的,在工作人员对老年人表述的信息做出相应专业回应。

(二)整合服务

在服务过程当中,工作人员把个案管理对象的老年人的情况仔细整理下来并加以备份记录,之后社会工作人员利用整理的资料对老年人做出具体符合其情况的计划书,使计划更实践性和预料性、可行性。另一个方面就是整合社会有效地养老资源,以及运用有效的社会工作方法,整合服务手段和内容对个案管理的老年人进行服务。整合服务是一个过程,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不是单一单调的,常常要做好协调和监督等等的工作。整合服务的过程是比较多变的,影响因素过多,所以工作者要从很多细节方面完成服务内容。整合是由很多方面的内容组成:保密、订立契约、监督和支持案主、社会工作者寻求支撑、总结经验。

(三)个案工作结束

在前期的准备和预备工作之后,个案管理对应的老年人会自动寻求帮助和协助、亟待社会工作人员提供处理缺陷的方法以及养老资源。老年人自动寻求资源之后以解决问题动,可以算是个案管理方法作用下问题的解决,那么这一次的个案管理关系就可以进入到结束的阶段。但是结束这段关系也不是一发而就的,也需要一个过度的过程,承前启后的估计到服务的整和过程和服务后的老人自立后果。首先要对这段服务关系和工作情况作出评价,作出终结。评价个案管理的方法是否在此案例中有效,在服务中的老人是否有得到有效的帮助。对努力程度和结果作出中肯的评价。再次要结束关系,作为一次完整的个案服务事项的完成,当然,结束一段关系也要有一定的标准才可以正式结束。比如:老人家自我协调的能力上升,自主能力上升,还要和个案管理的户主协商结束个案服务关系的事宜。

三、结语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兴起,亟待成熟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其中个案管理方法就成为了其中的主流,担任主要任务和特殊角色。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服务工作中,老年人群的需求和问题日益增加,这使得养老的资源相对紧缺。个案管理方法在传统的养老和服务理念基础上,新加入了资源的整合利用和服务成本参考。所以,个案管理在现有的情况和状态下是非常吻合现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面临多样化困境、缺陷的老年人群。

参考文献

[1]陈俊傲.改进高校老年人社区照顾:个案管理的引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7月.

[2]高灵芝等.个案管理应用于社会救助的优势与思路[J].东岳论丛,2010年第9期.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篇9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

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是人口老龄化,而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此问题更为严重和迫切。有关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并以每年平均3.12%的速度递增。家庭养老功能的日益弱化、机构养老发育不足及其养老服务供给的不适应性,使得老年人养老服务供给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当前的养老机构更是难以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为此,本文通过对居家养老模式进行探索,并借鉴已有养老模式的经验,对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进行合理构想。

一、什么是居家养老

所谓居家养老(服务),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薄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养老模式的“第三种选择”,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因此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应该从国情出发,独具特色:将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符合我国农村现阶段国情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

二、对我国实行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城乡经济呈现二元化形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对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大城市,这样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就难以为继。同时受我国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在的家庭结构相比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大家庭被小家庭取代,子女个数减少。个别子女所面临的巨大的生活负担使得他们外出谋生,破坏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二)政府对养老的大力支持

国家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其中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充实了家庭经济,提高了老年人的购买能力。在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给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增强了老年人的消费信心,从而使他们愿意为改善自己的晚年生活而投入更多的资金。

(三)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借鉴

西方的养老模式经历了由“家庭走向社会”的变迁,后又呈现从“院落回归家庭”的趋势,走向了成熟和完善。这给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西方的机构养老模式相比而言,我国的居家养老避免了因居住在养老院等养老机构所带来的高额费用,使老年人居住在家里安度晚年。这样既符合传统孝道,又有利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三、居家养老的社会意义

(一)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物质条件尚不充裕的情况下到来的,因此,单靠政府的力量来发展养老福利事业是不现实的。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相比,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它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二)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受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影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庭和社区,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养老。居家养老服务采取让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和社区接受生活照料的服务形式,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

总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符合我国目前农村养老的实际情况,对养老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

四、对我国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

我们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自然居家养老为核心,以社区居家养老为辅助,以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体系,使农村老年人真正健康愉快地安享晚年。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居家养老的良好氛围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出家庭敬老、爱老、养老的良好氛围,为居家养老提供精神土壤。

(二)把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和社区服务结合起来

目前,要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服务内容的多样化,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就要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农村社区服务资源。我们可以以农村社区服务为载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切入点,从而把农村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养老,促进农村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的紧密结合,共同服务于农村居家养老。

(三)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服务于农村居家养老

努力建设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居民群众和志愿者组成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服务于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同时还可以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加社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工作,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

(四)逐步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社会化、产业化。

为了使农村居家养老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群体需求,实现服务的多样化、人性化,我们可以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社会化、产业化。

五、结论

构建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行动,用创新性思维,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建立和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祁峰.中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与展望[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篇10

随着成都市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话题。在老龄化加剧的同时,少子化也在伴随。从成都市的“六普”数据可以显示,2010年,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6.43万人,占9.71%,高于全国的老年人口比重(8.87%),而同期成都市0-14岁人口为153.69万人,占io.94%。未来成都市的养老问题将进一步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将难以负担。探索新型的“老有颐养”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利于减轻家庭子女的负担,也能够让老年人通过社会多元的养老方式,使其健康养老,快乐养老。这不仅是落实民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有助于扩大就业领域,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

2.养老模式现状研究

目前国内外关于养老模式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在西方,由于生活传统习俗的影响,老人普遍与子女分开居住,因此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转向社会化的服务: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尤其是社区有必要在照顾老人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比较,主流观点认为社区养老更具成本效益,而且方便。Sharfstein和nafziger通过对接受医院机构养老照护和社区养老照护的慢性病人的照护费用和实际效果的比较发现,在社区接受养老照护的老年人开支更低,而且其病情更加好转。Challis和Davies,walker也发现,社区养老照护能够提供比机构养老照护更好的服务,而且还没有增加成本。此外,Skellie、mobley和Coan,Capitman也得出相似的结论。以上的研究,基本都是针对接受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不同群体进行比较的其费用的,其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居住机构和社区的老年人可能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可能本身身体素质较差,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而花费较大。为了消除接受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身体素质的差异性,Chappell等选择在机构养老照护和社区养老照护中有着相同照料需求和相同状态的老年人群,比较其支出的费用,发现接受机构养老照护的老年人的支出远高于接受社区养老照护的老年人,不仅体现在政府支付的费用方面,还包括正式养老照护和非正式养老照护的所有费用,前者均高于后者。Hollander和Chappell用1988年到1997年十个财政年度的数据,比较政府用于家庭养老照护和社区养老照护的支出,研究发现,社区养老照护更省钱。

对于社区养老的便利也有部分学者并不认同。weissert研究发现,社区养老并不一定更省钱。他认为,不管是在家庭养老、还是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不同的养老模式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选择。比如,针对高龄或是身体较差的老年人,提供机构养老的费用将更低。如果在社区中,会造成很高的养老成本,使得很少人能够享受这样的服务。Gordon指出对于需要密集照料的老人,在机构中进行集中养老照护比在社区中进行分散照护的成本效益更高。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社区养老服务本身的不断扩展会导致服务支出的不断增长。

3.我国现有养老模式的问题

综合以上的研究,我们发现,在国外,由于文化观念的影响,和家庭的小型化,要想依靠家庭养老是难以推广的,重点比较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后,发现,更多学者认为社区养老更加经济有效。但是针对不同的群体,选择不同的养老模式可能更加有效。比如养老需求越高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成本效益就越低,尤其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念人,接受机构照护将比社区养老照护更具成本效益。

相比国外老年人照护模式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养老模式目前还相对较为单一,主要还是依靠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为补充。国内对于老年养老模式的研究,虽然也有很多,但大多还停留在介绍国外经验、阐述我国老龄化的严重程度,分析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主张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层面上,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发展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主要研究社会化的养老模式,以成都市为例来进行分析论证,以期为在全国全面推广我国的社会化养老模式提供有力的证据和说明。

各级政府虽然已把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但多数是属于被动完成的,缺少解决老年人实际问题的动机和举措。在养老经费投入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各地陆续建起了大型老年服务中心。本文认为应以切实解决居家老人的急迫困难为宗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社区+机构+家庭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服务人员的培训和为高龄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服务等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上,而不是建设这样华而不实、只能炫耀自己政绩的工程。

目前对养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的方式,或是主张家庭养老,或是主张社区养老、或是主张机构养老,很少将家庭、社区、机构三个方面的功能整合起来,致使这三个方面在为老年人养老方面存在孤立脱节的现象。而本文集中现有养老模式的优点,规避其缺点,构建家庭+机构+社区的综合养老模式,并根据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提供不同类型的优质服务。

4.成都市“老有颐养”养老新模式探索

针对当下的养老问题存在较多不足,比如,家庭养老和子女工作的冲突,家人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内容单一,缺失心理关心,照护老年人的子女心理压力较大等。创新社会养老模式,并成功推广,这不仅是家人期待的,也是政府普惠民生的一项实际工程。因此,对人民,对国家都是有利。

通过成都市养老机构模式的实证研究,笔者发现成都市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的养老机构。第一种就是政府全资助的养老机构,没有别的资本注入,国家财政拨款。这类型的机构资金比较充裕,在其发展过程中无需考虑资金的断裂。并且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使得条件和设施都比较完备,在所有的养老机构中处于优势地位,这也是很多老年人选择的因素。但是这类型的养老机构缺乏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动力,管理上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这样就不利于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巩固其地位。第二种就是国家与机构本身合资的模式。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模式的养老机构所出现的问题,加入了机构本身的投资方式,旨在加强其竞争意识,不断改进其管理方式,避免工作人员工作的不积极性,这种模式的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也是福利社会化的体现。第三种模式就是完全由个人出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制约其发展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不到位,没有充足的资金做保障就没有办法改善其条件和设施的简陋,就不利于提高老年人养老的更高需求。但是由于是自负盈亏,这种模式的管理人总能想到推陈出新的经营理念和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来发展自己的养老事业。

综上所述,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笔者确定了成都市老年人社会养老的基本思路,构建成都市养老人“老有颐养”的新模式一一老年综合养老模式。第一、成都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对于民营养老机构在税收、金融政策、水电管理、交通设施等方面都给予了相应的照顾,力争为地方民营养老机构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进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其中,最终实现促进全市机构养老的快速发展。成都市各级民政部门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市老年人养老服务水平,在养老机构的建立和运营环节积极实行多元化,力争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机制,促进全市机构养老的快速发展。第二、在养老机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设方面,成都市政府坚持走“民办公助”的发展路线,即以社会投资、政府补贴的方式,加速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第三、在养老机构运营主体的多元化建设方面,成都市政府主要采用的是“公办民营”模式,既由政府出资兴办养老机构,然后通过招标等方式将养老机构的经营权委托于社会力量,包括企业、个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只是负责监督管理工作,不直接参与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

发展社区机构养老是成都市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成都市发展社区机构养老的最终目标不是要用社区机构养老取代其他养老模式而独自承担全市社会养老需求,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成都市政府及有关单位应当建立以家庭养老模式为基础、以社区照料为主要依托、以社区机构养老为重要补充的层次分明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绝大多数老人社会养老需求老龄化背景下成都市社区机构养老问题探析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将其中少数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且又不满足家庭养老条件的老年人划定为社区机构养老的服务对象,长期为其提供更为专业的养老服务:坚决避免出现盲目将社区机构养老作为庭养老模式以及社区照料完全替代品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方式。成都市政府在发展社区机构养老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体现自身的服务者角色职能,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弱化管理者身份,强化服务职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办事作风为全市养老社区机构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