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十篇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十篇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7:17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1

本文就找出那么几对看似是孪生的专业,让大家来辨别一下。

生物技术vs生物工程

这两个专业都属于生命科学学院,差别在于“技术”和“工程”,从字面上,基本无法很清晰地分析出区别。它们在学习的前两年的基础课程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但是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就开始走上不同的道路。

最大的区别在于,生物技术是理科,而生物工程是工科。前者偏理论,后者注应用。

生物技术学习的是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内容偏于理论,从微生物到细胞到分子到基因,一切都是为了向更高端的生命科学发展而努力,所以很多学生都会考研或是在研究机构做研究工作。

而生物工程相比生物技术来说,诞生的时间要晚一点。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应社会之需要而兴起的,所以更注重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对生物进行创造和设计,在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这些不同的层面上,对生命有机体进行新的改造,比如利用固定化菌体或固定化酶来大规模生产果糖浆来代替蔗糖。生物工程需要学习不少药学相关的课程,很多学生毕业后都进入了生物医药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工作。或者是进入政府的工商税务、海关、药检等部门从事监管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vs材料科学与工程

想必大家已经发现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差别了:“高分子”和“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材料中种类非常丰富的一个大类,橡胶和塑料都属于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材料”里并不包括有机高分子材料,它研究的是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

虽然都是材料,不过最大的区别在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化学的关系紧密,而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物理相伴。这一点看看它们的课程设置就明白了。前者要学习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基本涵盖了所有基础化学课程。后者则要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和材料物理等课程。在学习的内容上,它们就很不一样。

就业方面,高分子更注重新型材料的运用和研发,反而是一些和化学沾边的公司更需要这一专业的学生,比如著名的陶氏化学。当然,说到橡胶和塑料,化工、汽车、电子、航空等行业同样需要相关人才。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传统机械制造类行业更有优势,比如航天、船舶、重工业的相关企业。

环境科学vs环境工程

读到这里,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偏理论,后者重实践,理学vs工学。的确,前者更多地注重在科研方面,而后者则注重在工程上。

环境科学专业的学习内容比较宏观,比如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营造、环保的规划。学的是理学,对环境化学、环境毒理、环境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偏重于理论上的学习。

相比之下,环境工程属于工程类专业,它的应用性要强得多,很多课程都是实打实地去学如何控制污染,比如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全过程管理,以及环境的评测。

有人开玩笑地说,这两个专业的区别在于,环境科学是指认垃圾的,而环境工程则是处理垃圾了。这种说法或许不完全正确,但可以给我们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vs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vs电子科学与技术vs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首先,让我们镇定一下,千万别被这一连串的“科学与技术”给绕晕了。这四个专业,都和物理、计算机密不可分,但是细究起来,差别却不小。

从学习内容上来看,计算机主要学习计算机软件、硬件和应用系统的学习,学的是计算机。电子信息学的是如何获取、传输、处理和设计电子信息系统,偏重在电路和电子上,它的口径比较宽,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都有所涉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到的电信、广播、雷达、声呐和导航都是它的应用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学习的是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等的设计、制造和相关的知识。最后一个光信息则是现代光学和信息科学紧密结合的专业,研究的是如何用光取代电信号对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处理,比如光纤通信。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2

一、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中台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 度 经 费

年 度

经 费  

1996   21.135

  2001   45.04193  

1997   15.3857

2002   49.51840  

1998   16.6880

2003   55.26226  

2000   29.79313   2004   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3

“信息化的时效性使得空间距离相对缩短,引发对物流业提速和快速整合的强烈需求,大批融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新生物流企业正在悄悄地影响着传统物流业。”新生物流企业所具有的系统综合和总成本控制思想,也影响了它的人力资源结构和水平,教育不能缺位,进而对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些新颖的教学模式也在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建设物流管理专业,集物流管理专业与智能化、信息化之和,包括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革、实训室与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等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扩展,是本项目所要研究的课题,其意义是提高供给侧改革与智能化形势下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效果。

二、本项研究的意义

(一)本项目调查对象与研究内容。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广州北部18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师、教务处负责人及物流企业中层干部。调查的院校包括12所公立高职院校和6所私立高职院校,它们分别是: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调查的企业有广东心怡物流有限公司、江门市万里达物流有限公司及百世物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研究内容包括产业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发展、国家政策法规、企业发展及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等情况,拟提出供给侧改革形势下广州北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二)本项目研究的社会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社会都享受到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商品大繁荣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幸福。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业利润越来越低等发展态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决定着我们的命运。所以,当科学家们在努力提高科技水平的同时,也应注意它所带来的后果,人类从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领域获得利润源的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于是,物流领域的潜力开始被人们所重视。1970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日本物流成本学说的权威学者西泽修先生提出第三利润源说,即把物流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随着第三利润源学说被世人所认知和接受,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起来,伴随着物流企业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培训也兴旺繁荣了。几乎每一所高职院校都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甚至一度出现了招生数量达到最好的历史时刻,成为当时各个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道亮丽风景。彩虹过后,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遇到了就业找工作等诸多的不顺,特别是智能技术在物流产业中的应用和供给侧改革,加大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难度,也为职业技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如何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本项目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对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学生的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广州北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情况调查

(一)广州北部的界定。2015年,广州最新行政区域规划出炉,将广州市划分了11个行政区域,分别是越秀区、天河区、白云区、荔湾区、黄埔区、海珠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增城区和从化区。其中,荔湾区、越秀区和海珠区是广州市的老城区,白云区位于广州市老城区的北部,东邻增城区,西界南海区,南连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等6个城区,北接花都区和从化区。本研究以老城区为地标,将从化区、花都区和白云区统称为广州北部,并以此为界来研究广州北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情况。

(二)广州北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情况调查。目前,广州北部共有高职院校18所。其中,公办院校12所,私立院校6所。公办院校中,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和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但是,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却在其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里设置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训等2门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另外14所高职院校均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

从调查中知道,广州北部职业技术学院最早成立物流管理专业的时间是2002年,最迟的是于2012年成立物流管理专业。成立物流专业最晚的高职院校全部是民办职业技术学院,公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几乎都是在2002~2006年期间成立的。各个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室雷同性强,基本是传统的物流综合实训室,现代化的、立体式的物流模拟仿真实训室很少;物流专业教师资源也是大同小异,年龄在50岁以上的高级教师均不是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几乎都是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半以上来自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年龄段在45~50岁之间的讲师,学历一般以本科为主,专业背景以机械类和管理类为主;40岁以下的专业教师,基本是物流管理专业的硕士;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很少。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比较好的院校有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创办于2002年、2003年和2006年。其中,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是“省级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和“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广东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和紧缺型人才培养工程专业、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和省级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2016年获得省级品牌建设专业和一流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项目。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10年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高职首批重点建设专业,是广东高职院校中唯一的物流重点建设专业。获“2013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获2015年市级重点建设专业。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服务产业建设项目专业,拥有物流模拟实训室和物流信息管理实训室。专业特点是立足铁路物流,拓展专业发展领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物流人才。其他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速度较慢,大部分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不是本校的重点专业,专业特点也不明显,只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追风而成立了物流管理专业,专业设置也不明确,专业课的设置大众化和科普化。

所调查的三个物流企业中,江门市万里达物流有限公司是创建于1998年的传统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是摩托车仓储和配送。该企业的管理者表示,随着政府禁摩令的持续深入,摩托车产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小,摩托车仓储量的大幅降低是必然,而且没有可逆性,其直接后果就是用工量的减少。广东心怡科技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的浙江心怡科技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依托电商物流和大数据等核心优势,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及物流电商平台等多个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是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电商物流供应链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阿里巴巴集团、菜鸟网络、云锋基金相继入股广东心怡科技物流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是天猫商超核心仓储管理服务提供商和天猫国际跨境运营主体。百世物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组建方是由信息技术和供应链资深专家联合的创新型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是向客户提供综合供应链、快递、快运、电商和软件服务。百世物流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创新的力量为整个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致力于打造中立、开放、共享、智慧的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目前,心怡物流和百世物流因其业务量大,正在广州各高职院校广泛招聘员工。

四、供给侧改革对广州北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启示

2016年7月30日,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2016中国物流供给侧改革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物流产业的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已刻不容缓,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必须实现的基础要求之一。并强调用技术保证进步是实现物流供给侧改革的一大要素。纵观广州北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情况,基本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根据自身学科优势错位发展的。物流行业的发展也正向淘汰传统物流业、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方向挺进,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供给的改革刻不容缓,物流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供给需要与物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步伐相适应,以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给物流产业,实现物流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加大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资金。在2013年9月25日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贺词表示,“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作为我国科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微观环节——物流管理专业,承载着物流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作用,更要树立为物流产业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物流管理专业的力度,为物流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二)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再教育机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强调,“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2015年11月5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答新华社记者问时明确提出,“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因此,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及各个高校,应该重视教师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让教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再教育形式,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产业发展及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以促使教师科学地组织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4

近20年来,我国生物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一支约2万人的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的科技队伍,其中有一批留学海外学成回国的中青年生物技术专家;建立了相当数量的研究开发机构及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轻化工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的体系。作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开发出一批生物技术产品并投放市场。继1996~1997年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上市的高潮之后,预计在2003~2005年我国将出现生物技术产品上市的第二个高潮。由此可见,与其它高技术领域相比,我国的生物技术总体水平及产业化程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在我国重要的高技术领域中,从目前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和发展态势来看,生物技术最有希望取得创新性进展,最具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潜力。因此,建议国家将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作为21世纪加速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突破口”。把握有利时机,进一步把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力争在21世纪的前10年内使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2制定发展战略、明确战略目标、选择发展模式总体战略

我国的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应改变以往跟踪为主的战略,实施积极创新为主集成应用的战略方针。基于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水平和能力,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宜采取“立足创新、集成应用、需求导向、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

关于集成应用,主要是指把现有的已成熟的先进技术(不管这些技术源自何处)组合集成起来运用于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充分借助和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对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1)战略目标

21世纪初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目标应定位在:努力提高生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增强我国生物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争取在21世纪初的10年内,使我国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生物技术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2)发展模式

我们认为,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的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宜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众所周知,产、学、研的结合是促进科技进步,加速科技长入经济,提高研究开发效率的良好方式。结合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为保障生物技术及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政府应该对全局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目标、策略和措施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对各类各层次不同机构的研究开发工作给予重要的引导;对于一些重要的领域,国家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企业界、金融界以及地方政府的资金和支持,各方面力量形成的合力将加速国家目标的实现。

高技术是基于多种学科的综合技术,而高技术产业则必须加上科学的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发展高技术产业只有以企业为主,才能有效地将分离的科学与技术、科技与产业、产品与市场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联合运作。没有一个良好的资本市场,生物技术产业将难以迅速发展。

3主要对策

1)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整体协调、形成优势集成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尚没有全国性统管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组织管理机构,缺乏全局性的战略部署。目前国家各类科研计划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注重基础性创新性研究,但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选择短期能产生效益的研究项目,导致创新的源头匮乏。更为严重的是,各类计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各部门、地方自成一体、封闭运行,导致科研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而且造成低水平重复。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期。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同时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采取“两弹一星”+利益捆绑的新机制,盘活我国技术、设备与设施、人才等方面的存量,使各方面的优势系统有效地集成;必须同时调动国家、地方和企业以及科技人员的内动力和凝聚力;必须下决心解决部门地方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的顽症。为此,建议国家适时成立全国性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全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从而做到整体协调,避免多头指挥和政出多门,实现决策、协调和实施系统的统一、简便和高效。

2)进行战略布局,形成产业聚集区

国外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一些地理、交通、信息、政策等环境较好的地域,容易形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的“聚集区”。这种“聚集”促进了不同研究开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加速了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聚集”进一步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起到了“聚集”带动“聚集”的作用,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循环。根据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结合现有部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可选择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投资环境好并已有一定生物技术产业基础的上海、北京、广东(深圳)、长春等地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给予更为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集中力量有选择地发展3~5个生物技术产业聚集区(如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聚集区、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聚集区、以深圳为中心的粤港聚集区、以长春为中心的长沈大聚集区等),发挥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尽快形成较大的生物技术产业规模。对上述生物技术产业聚集区,国家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界的积极性,以国家重大项目为纽带,促进优势互补的联合与协作,逐步形成既有合作(包括跨国和跨地区合作)又有竞争的社会化的生物技术研发与生产的格局。

3)选择部分重点产品,目标定位国际市场

对于某些我国有较好基础、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是我国有资源优势的技术领域,例如转基因动物反应器、转基因植物、功能基因组、生物芯片、组织工程、中药等领域,应选择部分重大项目,目标瞄准国际市场,通过运用优势集成、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操作方式,加大协同攻关力度,尽快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增强并确立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

4)建立国家生物技术重大项目孵化器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制约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生物技术因其自身的综合性、多学科特点,生物技术转化更具有特殊性。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条件下,孵化器的作用尤为重要。孵化器的作用是,通过与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广泛联系,并有力地引导企业介入,密切生物技术上下游的结合,有效地使单一技术的突破尽快孵化为成熟配套的技术和工艺,向产业进行技术转移和辐射,从而加速具有商业前景的技术和产品尽快形成商品化和产业化。为此,应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择优建立数个生物技术国家重大项目孵化器,结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特性的生物技术重大项目和重大产业工程的实施,力争在5~10年内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生物技术产品,同时走出一条生物技术成果转化的成功之路。

5)加强生物技术产业相关技术及装备的产业化及国际化

我国在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仪器、设备、试剂等支撑技术与装备方面十分落后,主要依靠国外进口。在国外,生物技术的支撑技术与装备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其产值占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的20%以上。生物技术的支撑技术与装备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交叉;二是绝大多数生产经营专用仪器、装备的公司都拥有国际市场,只有占有国际市场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并占有国际市场的能力。因此,对重要的生物技术仪器、设备和装备,应采取“桑塔纳”模式,走与国外大公司合资合作的发展道路。第一步通过合资合作,引进建设组装线或生产线,这样一方面可以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与外国公司共同参与国际竞争;第二步加速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逐步加大国产化比重,同时加强新型号、新设备的研制开发,进而逐步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此方面,应注意避免自己闭门造车、封闭发展,所开发的产品性能不稳定,测出的数据不可靠,别人不用,自己也不用的尴尬局面。

6)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中介组织

国外成功经验表明,中介组织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介组织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大力发展从事生物技术信息咨询、技术评估(包括生物安全评估)、专利(特别是国外专利)、投融资等方面的中介机构。

我们认为,应尽快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会。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会有利于信息沟通和协作,有利于规范市场和公平竞争,亦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逐步形成社会化发展的格局。协会组成以企业法人和高级主管为主,吸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管理、营销专家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协会进行全局性组织协调工作。

7)充分利用和合理保护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

我国国土辽阔,特殊的地理、气候、人口、人文、历史以及多民族等原因,使我国具有丰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遗传资源,包括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宝库,为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在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大量的生物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甚至一些重要的资源流失严重。例如,我国虽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但由于资金和管理上的一些因素,导致研究、保藏和开发工作都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管部门,也没有一部微生物资源管理的法规。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象重视人类遗传资源一样高度重视对所有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一方面应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各类生物资源管理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健全国家生物资源的保藏及服务体系,其中包括细胞库、菌种库、毒种库、种质库、信息库等。此项工作可在相关计划的基础上,给予专项经费支持。虽然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但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战略联盟

中国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不开放就没有出路。高技术需要在合作和竞争中求发展。一方面是在合作中竞争,另一方面又要在竞争中合作。国际上,企业间的联合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发展生物技术及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与国外政府间和民间的合作与交流。此外,还应利用国内巨大市场的吸引力,积极与某些大型跨国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国内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合作开拓国际市场。

发展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要充分重视利用海外资源,特别是信息及人才资源。在这方面,即使是十分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十分重视利用国外的信息,并吸引别国的优秀人才为其服务。我国除应采取相关措施积极吸引海外留学生和科学家回国为国效力外,还应选择重大技术领域,在国外建立联合工作站。863计划生物领域在“八五”、“九五”期间已试行,效果良好。实践表明这是实现技术跨越的有效途径。国家应积极引导支持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特别是企业在国外建立研究开发机构,这样将会大大提高信息采集、技术引进、智力引进、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乃至产品出口的效率。

9)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5

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最为严峻的挑战。从容应对挑战的唯一有效措施就是依靠农业科技。如何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是当前农业研究人员和决策部门最为关心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概念和内涵

1、农业科技水平。

农业科技水平是指农业科技创新所达到的程度(能力的高低),它包括农业科研能力及其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两个方面。它是一个反映国家或地区农业科技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2、农业科技进步水平。

农业科技进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仅包含自然科学技术的科技进步,表现为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技能、技巧的提高及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所取得的进展称狭义科技进步,也称为硬科技进步。广义的科技进步除了包括狭义科技进步的内容外,还包括管理水平、决策水平、智力水平、制度创新等软科技的进步,如经济体制改革,组织管理和决策方法的改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广义科技进步一般来讲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科技进步水平。要更进一步全面理解广义科技进步的概念,必须正确把握以下几点:

①农业基础研究与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提高。这虽然是一种基础研究,一旦应用于生产,潜力巨大,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如生物科学的发展为生物技术的大力发展并在农业中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水平提高。这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和核心,具体包括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成果一经推广应用,就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动植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农作物栽培技术、施肥方法的革新,畜、禽。水产品养殖方法的改进,新型经营管理理念、方法的应用,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等。这里的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的部分改造和革新,而技术革命是指在日积月累的技术创新基础上使整个技术体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如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都将会带来农业技术革命。

③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程度提高。一项农业科技成果必须通过推广,让技术应用主体普遍接受并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科技推广程度高与低,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再好的技术,如果得不到有效推广,其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

④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劳动者既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生产者,也是农业技术的使用者,还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农业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业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着技术效率的高低。如果劳动者素质得不到提高,一方面先进的技术可能不被接受,另一方面即使新技术被接受了,也可能由于使用不当而难以发挥作用。技术的进步与提高,离不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3、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之间的关系。

农业科技与农业科技进步既有本质区别也有内在联系。它们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农业科技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保障和源泉,没有农业科技的发展,就谈不上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反过来又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力、方向和目标,农业科研工作者总是根据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而取得的结果去不断修正、创新自己的科研成果。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科技是一个纯技术概念,而农业科技进步既是一个技术概念,也是一个经济概念。第二,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可以有三种方式实现,一种方式是在科技水平既定的条件下,通过提高技术效率而导致科技进步水平提高;第二种方式是科技水平提高,而技术效率不变,也可以实现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第三种方式是科技水平和技术效率都提高,可以使科技进步水平有一个较大水平的提高。第三,农业科技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既可以产生正效果,也可以产生负效果,农业科技进步仅强调农业科技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取得的正效果,如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负效果,则会导致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下降。第四,农业科技水平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农业科技进步水平高;农业科技水平低,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也低。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当且仅当农业新科技适应当地农业生产,并经过掌握农业科技的生产者应用于农业生产。

二、我国未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战略举措

从以上有关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概念以及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二是提高农业技术效率。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实际来看,反映我国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技术效率已经很高,特别是种植业的技术效率已基本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水平,以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和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瓶颈”制约,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在以下方面实现战略性突破。

1、应在一些战略高技术领域和抢占科技制高点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现代农业的本质是发达的科技型产业。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想跟上农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步伐,就必须赶上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浪潮,在一些关键性的重大技术领域保持领先。

①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应走在世界前列。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物技术已经从探索实验阶段进入生产应用阶段,尤其是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广泛应用于农业的生物技术主要有生物育种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转基因技术等。

生物育种技术:通过生物育种技术可培育出优良作物品种,以提高产量或培育出具有特种抗病、抗虫、抗逆的经济作物新品种。目前应用较多的先进育种技术有植物组织培养、有性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

微生物工程技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色功能通过现代化装备,生产有用物质或把微生物直接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一种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第一,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农用工程微生物菌株;第二,利用微生物特有的转化、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能力,制成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化肥。

转基因技术:所谓转基因技术就是把外源目的基因导入生物体,以定向改变其生物性状或得到预期的代谢产物,建立活体‘生物工厂”。

胚胎工程技术和克隆技术:动物的体外受精、胚胎分割、性别控制、核移植等胚胎工程技术和克隆技术已趋成熟和实现商业化,并将给养殖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②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应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农业信息化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农业生产、农业市场、农业科技教育和农业宏观决策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当前的研究重点:一是农业数据库和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包括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农情信息和农业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建库和网络体系建立;二是农业信息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如农业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生态和生物系统建模,仪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软件等;三是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精准农业技术,即“3S”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技术。

③农业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应跟上时代步伐。国际上以精细化工、新型材料、自动控制、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现代工程技术加速了对农业的武装。紧密贴近作物营养需求,工艺农艺相结合以及高效、多元、无公害的肥料生产和施肥技术体系正在形成;灌溉正由传统的沟输畦灌向着激光平地与低压管道输水,精细灌溉与水肥药联用相结合的节水农业方向发展;工厂化种植和养殖,是工程设计、新型材料、自动控制、专用品种、专门栽培和饲养与植保防疫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先进生产和管理方式。

2、应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①农作物超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应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始终将是我国农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当前我国的超级稻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突破,通过品种矮秆化和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我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水平已实现了两次大的突破,现已育成了“两优培九”(籼稻)、“沈农265”(粳稻)等一批超高产新品种,每公顷产量能达11-12吨,目前正向选育每公顷能产15吨的超级稻品种前进。今后要在对超级稻进行继续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超级稻的产业化开发力度,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断加强,使我国水稻育种技术始终处于世界前列。在继续不断推进超级稻研究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推进超高产小麦、超高产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确保我国人口不断增长条件下的粮食安全。

②在动植物良种繁育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我国的良种繁育技术应紧紧跟上世界潮流,特别是应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有用成果,同时应有效利用我国国内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资源,使我国的良种繁育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但传统上我国良种繁育的主要目标是追求高产,今后应作适当调整,在注重单产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品质和抗性,在稳定提高品质的基础上,重点专攻专用品种的培育;应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已有良种和引进新品种,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和种子加工标准化,加速良种产业化进程;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的筛选、保护和创新利用,特别是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育种方面应取得突破。

③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技术的研究开发应取得突破。要加强现代化高效养殖技术的研究,加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所需的现代化养殖设施、环境净化设施的研究设计,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养殖业。以畜禽的产业化发展为基点,在加强畜禽集约化养殖技术引进示范的基础上,以生物技术为主线,主攻畜禽良种基因工程选育、良种胚胎的工厂化生产、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微生物优势菌株的筛选,以及生物制剂、疫苗、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加速畜牧业由食粮畜禽为主向草食畜禽为主的结构转变。同时,围绕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加强沿海地区淡水、海水养殖及重大疫病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应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方面的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现代农业是高度发达的商品农业,生产的目的是通过交换而实现收益。因而生产的产品不仅产量高,更要求质量好、花色品种多、安全性高,能够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求有相应技术作支撑。

①应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和食物安全性评价等技术方面有突破。我国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和食物安全性评价方面同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远,面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迫切需要我国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开发步伐。我国应尽快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程序和方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农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取得突破;应重点突出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主要农产品污染检测技术、土壤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监测与控制技术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仪器设备的制造技术等,力争使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和设备在短时间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评价方面尽快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

②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应有重大突破。我国农业在标准化方面一直比较滞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给消费者消费习惯带来的变化,农产品的生产规格标准化已引起了重视,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也摆上了议程。今后应重点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标准化操作规程的研究和制定,加强农业产前、产后加工、服务体系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加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加工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③应在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设施农业技术包括工厂化种、养殖业的建筑设施,如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畜禽舍、水产养殖场等研究与设计;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应用;棚室光、温。水、气、热及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的调控技术与工厂化育苗技术及配套设备设施的研制与开发;适于设施种植业的小型农机具的研制与开发;设施灌溉技术、施肥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和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开发;设施养殖业的动物行为监视。识别与饲养技术;设施种养殖业系统仪器设备和机具的研究与开发等。

④应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方面的研制取得突破。农业生物技术中微生物基因重组技术的出现,掀起了农用生物制剂产业的革命,新一代生物农药。动物疫苗、生物肥料、生长调节剂等将如雨后春笋。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等也将为农业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途径。为了迎合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的需要,我国生物农药、生物菌肥等的研制开发也已取得一些成果,今后要在研制更加有效的生物农药、生物菌肥等方面下功夫,并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的大规模产业化开发方面取得突破。

4、应在保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生态安全方面的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农业是多功能的产业。现代农业不仅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还要追求可观的生态效益,因而,现代农业生产是建立在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建立在无污染、无公害、健康安全的基础之上。为此,农业科技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

①国家农业生物安全方面的技术研究。一是外来入侵生物的预防与控制,建议建立“国家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中心”,重点开展入侵生物灾害应急控制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建立应急与快速反应体系,开展外来生物入侵的预警与预防、检测与监测。控制与管理的基础性研究。二是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建议成立“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围绕加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和促进产业发展的总目标,在不同层次上研究揭示基因操作对受体生物遗传变异影响的机理,系统探索转基因生物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系统影响的规律,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技术标准,发展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与控制理论和方法。

②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技术。重点加强动植物物种资源的有效保护技术、农业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土地整治与合理利用技术,水上保持技术、防止耕地沙化的关键技术,土壤培肥与精确施肥技术,林果生态工程技术,草、灌、乔综合治理配置模式等;加强农村能源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等。

③植物重大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综合控制技术。在继续加强高效低污染化学农药(兽药)研制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病虫害的生物控制技术及其主要病虫害的区域监测预报及综合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突破,使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wto规则要求的标准之内,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是要以区域生态系统为单元,以水稻、棉花等病虫害和重大突发性病虫害为主攻对象,研究提出一套高效、安全、实用、优化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配套技术。畜牧方面,重点研究集约化饲养场疫病综合防治技术以及兽医疑难病和新出现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努力减少畜禽病死率。要加强对包括生物饲料、生物(有机川B料、生物(有机)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在内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④节水农业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实际,以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在充分研究农作物生长、生理习性和需水规律的基础上,主攻旱作节水农业精细栽培与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区域,分别建立以培育和利用抗旱节水品种为基础,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相结合,节水、保水、蓄水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

5、应在提升传统农村工业和乡镇企业的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现实,决定了农业的更加弱质性,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现代农业,只能是走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为此,农业科技需要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针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多种需求,重点加强粮、棉、油、果、菜、茶、畜禽、水产等大宗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现代技术装备的弓除开发,功能食品、营养食品。方便食品的开发技术,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加工工艺技术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等,争取尽快创立名牌,为培植对农业发展起拉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第一,应研究和开发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工艺和关键技术,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实用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设备,以替代进口设备,从而加快农业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更新步伐。第二,应研究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精深加工产品所获得的效益远远高于农产品本身的效益。第三,应加速农产品加工品的质量标准、安全性标准的研究和制订。

②农副产品贮运、保鲜技术。借鉴农业发达国家优质农产品贮运、保鲜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快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从农产品保鲜贮藏特别是产地贮藏、保鲜运输,到货架销售的一系列冷链技术与装备,加快研究开发适应于果蔬、花卉等鲜活农产品贮藏、保鲜的以气调库为主的现代化保鲜贮藏设备,大幅度降低农产品因贮藏、保鲜不当而引发的巨大损失。

6、应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和塑造一批新型农业劳动者大军方面取得突破。

①在农科教结合上应有大的突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科技进步是关键。提高产量要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要靠科技进步,降低消耗、提高效益也要靠科技进步,尤其是要重视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动科技进步,必须发挥人才的作用。人才培养要靠教育,特别是要提高全体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所以,只有把农业、科技、教育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

②在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上应有大的突破。要增加投资,切实保证和增加农村学校教职工的工资水乎,保持和壮大农村中小学校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增加投资,彻底改变农村中小学校基础设施落后、陈旧的状况,使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现代农业的发展,无疑需要国家在物质资本方面给以相当数量的投入,但仅仅依靠单一的物质资本投入,而“离开了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根本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切实把物质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两翼,任何条件下都必须保证二者投入的协调发展,否则只会贻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进程。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6

关键词:物联网;煤矿安全;应用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D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12)11-0344-01

一前言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又增加了极为重要的砝码,作为现在无时无刻强调“安全重于泰山”的大中型煤矿而言,物联网系统是否建立更是践行安全生产理念的重要明信片。笔者在我集团煤炭企业供职多年,亲眼见证了企业安全生产监测系统从完全人为监管到现在智能化监管的华丽转身,更对煤炭事业未来的蓬勃发展充满了信心。

二物联网及其在煤矿安全中的应用概述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internetof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视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由上述概念不难发现,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无疑为煤炭开采这一高危行业构建更为完善、安全的监控体系提供了科技支持。原来的煤炭企业,开采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极易引发事故却不能保证及时有效的救援(因为很难进行实时监控和危情预判,更无法精准锁定事故区域),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极大障碍。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掀开了科技发展推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崭新一页,为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高效精准处理安全生产事故提供了技术保证。如我集团部分煤矿已经引进并发挥了较大作用的KJ222(a)人员定位系统等,都是信息时代科技成果与煤矿安全生产相结合的体现。

三物联网技术在煤矿安全中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随着无线远程视频监控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部分煤炭企业正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紧紧抓住煤矿安监技术创新这一趋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新技术,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防范能力,提升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效益。

1.矿山综合信息化系统。

煤矿矿区综合信息化系统是将先进的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信息和现代管理等技术相结合,将企业生产过程的控制、运行与管理作为一个整体,提供解决方案,以实现企业的优化运行、控制与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自动化是煤矿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手段,对提高煤矿的生产运行状况、安全水平、事故灾害预测预报以及生产业务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权威资料显示,很多有条件的矿山都开始逐步建立了安全生产物联网应用“e矿山管理系统”,该系统有出煤量查询、矿井视频监控、报表发送、人员定位、安全信息报警等功能,可以将井下人数据监测、视频等信息实时传输到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在煤矿管理人员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手机实时掌控矿井产运销等环节,了解矿井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清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提高煤矿管理安全水平。

2.矿井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及计算机能讯技术,在井上调度室设置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在井下相关位置布置矿用人员定位分站,同时在需要精确定位的区域布置矿用射频定位器。定位分站和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车辆、设备等目标分别携带矿用人员定位射频卡之间的无线通讯,实现对被识别对象的目标定位和无线寻呼。

四物联网技术在煤矿安全中的作用

煤炭开采行业本身是一个高危行业,多年来,全国各地煤矿瓦斯爆炸、透水等相关事故时有发生。物联网技术的产生并在煤矿进行应用的最大作用就是提高煤矿的安全系数,为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1.物联网技术可以起到预防、监控作用。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控、预防、预测事故,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成为煤矿企业关心的问题。基于矿区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感知矿山”就是物联网技术成功应用在煤炭行业很好的例证。“感知矿山”通过全面感知,对矿区的人(人员定位、无线通信)、设备(综合自动化)、环境(安全监控、矿压监控等)全面感知,并通过高速网络实现全面覆盖,同时还具有直观形象的应用,通过3DGiS矿区全息展示,来全面感知矿山。

2.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物联网技术可用于煤矿(地面、井下)安全生产、煤炭行业综合信息化等,不仅提高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更多的是涉及到生产,如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传感网络对矿区煤运皮带、煤仓、洗煤厂、水仓、变电站等各个生产相关设备系统的感知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矿区的自动化生产能力,是“两化”融合的典范。同时,通过网络化可实现矿井目标定位安全管理信息的充分共享,为矿井各部门及上级各层领导及时提供实时监测信息与历史信息,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五结论及建议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数字化意味着安全和高效。物联网技术缔造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新纪元的同时,笔者认为,煤炭企业还应当与移动通信行业、研发能力较强的科研院校积极展开合作,并依托自身的技术人员,根据矿井安全生产实际,自主设计、综合开发利用信息化系统。可以想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多的煤炭企业将在安全生产事故防范上利用更多的新技术,逐步完善企业安全规范,进一步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系数,开创煤炭企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梁久祯.无线定位系统(物联网工程与技术规划教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7

一、自治区直属农业科研机构基本情况

(一)科研机构的设置

自治区直属农业科研机构目前是根据大农业中的农、林、牧、渔、农垦、水利和农机等不同行业的发展需要而设置的。

1、*农科院除本部有一批重点开放实验室、研究室、研究中心外,下设10个研究所,分别是:水稻、甘蔗、玉米、园艺、经济作物、生物技术、作物品种资源、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科技情报等。

2、自治区农业厅下属科研机构有3个:*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柑桔研究所、*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等。

3、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下属科研机构有4个:*水产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兽医研究所及*水牛研究所(挂“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牌子)等。

4、自治区林业局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林业科学研究院。

5、自治区农垦局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内设茶叶研究所,相对独立)。

6、*科学院下设科研机构有1个:*植物研究所(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牌子)。

7、自治区水利厅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水利科学研究院。

8、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属科研机构有5个:*农业机械研究院、*水力机械研究所、*粮油科学研究所、*生物研究所、*海洋研究所等。

9、自治区气象局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气象减灾研究所。

10、自治区卫生厅下属科研机构有1个:*药用植物园。

上述自治区直属农业科研机构共29个,其中除了*农业机械研究院、*水力机械研究所、*粮油科学研究所、*生物研究所和*海洋研究所属*首批由技术开发类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之外,其余的均属社会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见“表一.*自治区级农业(涉农)研究机构一览表”)。

(二)科研人才队伍现状

1、职工队伍职称结构情况:

20*年,29个区直农业科研机构有职工总人数2922人,其中研究员(正高)115人,占职工总人数3.94%;副研究员(副高)522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7.86%;助理研究员(中级)978人,占职工总数的33.47%,初级科研人员805人,占职工总数的27.55%,其他职工人数502人,占职工总人数17.18%。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55.27%。反映出我区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科研队伍中,高、中级人才占据较大的比重,层次结构比较合理(见“表二.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20*年人才队伍情况统计”)。

2、职工队伍学历结构情况:

20*年,区直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总数2922人中,博士83人、硕士509人、大学本科1105人、大学专科637人、大专以下588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的占职工队伍总数的20.12%。说明我区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职工队伍的成份在逐步向高学历发展,知识结构日趋合理(见“表二.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20*年人才队伍情况统计)。

3、职工队伍年龄结构情况:

20*年,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人员数2922人中,35以下的1131人,36—45岁的1010人,46—55岁的583人,56—65岁的198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数占全部职工队伍总人数的73.27%。表明我区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有逐步向年青化发展的趋势(见“表二.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20*年人才队伍情况统计”)。

4、优秀科研人员

20*年,荣获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7人、*优秀专家43人、*有突出贡献专家2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十百千人才工程”46人。上述各级优秀人才合计224人(次)。

(三)科研机构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情况

1、科研设施和平台建设

近十年来,区直各农业科研机构普遍加强了科研设施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为*农业科研和科技创新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农业科学院现已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宁分中心、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现代化低温干燥种质资源库、*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一批起点较高的科研设施和研究平台;*林业科学研究院1995年和20*年分别获得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林繁育重点实验室和自治区*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并以2个重点实验室为基础,逐步将本院建成*乃至南方林木遗传改良、良种繁育、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中心,为*及南方林业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水牛研究所在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平台建设得到了跳跃式发展,2002—2005年,农业部先后在国债项目中安排了700多万元,进行良种水牛种牛场的扩建和沼气项目配套工程建设,目前种牛场种牛存栏达900多头,每年可为全国提供良种种牛200多头。与此同时,自治财政厅和自治科技厅等部门支持1000多万元,建“*水牛研究所水牛遗传繁育研究室”科技创新金源单位、“*水牛繁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牛系列中心以及“*水牛胚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水牛高新技术孵化中心等。目前该所实验室拥有的食品设备已达315台(套),其中单价5—10万元的有10台(套),10万元以上的有18台(套)。

2、科研手段更新

多年来,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不断探索和积极引进先进的科研手段特别是先进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科研实践中,使科研手段不断更新和完善。*甘蔗研究所应用甘蔗组织快繁育苗技术先后对20多个甘蔗新品种进行快繁,生产组培苗1000多万株,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与更新换代,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该项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该所近年还引进消化了“间歇浸没生物反应器系统(简称tiBS)”进行甘蔗组织培养研究和甘蔗次生代谢物质综合利用与分析的研究,其中,进行甘蔗组织培养每代增殖达30—40倍,极大地提高了一代的增殖率,从而使该所在甘蔗健康种苗与组培快繁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该所还率先在国内开发应用pCR技术鉴定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病原菌cxx,使RSD的诊断更加准确和快捷。该技术为*蔗区利用健康种苗防治RSD提供了保障,对健康种苗的生产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3、动植物良种基地建设

动植物良种基地建设是农业科研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引起广泛重视,在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中先后完成了一批农林资源圃建设和水产畜牧良种场建设,为农业良种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基础。*农业科学院现有各类种质资源和中间育种材料近6万份,建立有多个国家品种资源圃和区域性的作物资源圃,保存有各类植物优异基因资源,先后建立了部级甘蔗品种资源保育圃,荔枝品种资源圃,还分别建立了木薯、甘薯、淮山、马铃薯资源圃等;*林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杉木良种基因库,营造杉木种子园1000多公顷,生产良种1.8万公斤以上,推广应用于造林生产;*植物研究所建立植物园,拥有各种植物及濒危植物3100多种,设立的植物标本馆,藏有1.2万种、40多万份的植物标本,是国内不可多得的植物标本资源;*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在对区内茶树资源考察的基础上,建立了资源原始圃、标本圃2.3亩,共收集保存国内外茶树资源共492个,是中南五省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圃之一,为*开发利用、选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水产研究所在国家农业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建立了部级的罗氏沼虾良种场、罗非鱼良种场和南美白对虾良种场,为全区乃至全国提供优质种苗;*水牛研究所把进行良种水牛种牛场建设当作基本科研平台建设的主要项目。

4、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对于实现优势互补、借鉴国外区外先进经验,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均有重大意义。*林业科学研究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与澳大利亚、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美国、日本、越南、泰国等10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成效显著,使该院成为我国省级林业研究院所中的亮点;在开展国内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中,积极与中国林科院、湖南省林科院、云南省林科院、贵州省林科院等区外高校院所申报和承担国家科技支撑等重要科技项目,争取多出成果;与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成都)建立了*沼气研发技术支撑与服务合作平台;利用相关高等院校资源优势,加强对本院科技骨干和技术人才的送培工作,先后选送了20多人脱产攻读硕士、博士;倡导并积极参加南方片区省级林业科研院所联谊会,与兄弟院所建立了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农业科学院先后与30多个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长期保持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多年来与美国、巴西、印度、古巴、埃及、泰国、菲律宾、缅甸等十多个世界蔗糖主要生产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水牛研究所建所14年来,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与意大利、保加利亚、印度、巴基斯坦、美国、日本、巴西、菲律宾、泰国、越南等10多个国家在水牛研究和开发领域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多次应邀参加了在印度、菲律宾和委内瑞拉等国举行的亚洲和世界水牛大会,并于2006年4月,在南宁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亚洲水牛大会。*畜牧研究所从美国等国家引进一批优良牧草亲本进行繁育和推广,在*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研究方面,与新西兰、斯洛文尼亚、日本等国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已经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植物研究所、*兽医研究所、*水产研究所等在开展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面,也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

5、科研经费投入

在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中,绝大多数是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各项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安排,因此,事业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比较稳定,而且是逐年上升态势,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经费在不同单位,情况有所不同,甚至相差悬殊。普遍反映,事业经费和科研项目经费偏少,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经费远不能满足科研事业发展需要。

向企业转制的几所农业科研机构中,普遍反映经费投入不足,由于没有了事业经费来源的渠道,科研项目经费又十分有限,金融信贷渠道也不通,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经费来源少。因此,经费短缺已经成为改制后科研事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亟待解决。

(四)科研项目执行情况

1、科研项目来源

科研项目来源:一是国家有关部门下达;二是自治区有关部门下达;三是市有关部门下达;四是承担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

2、科研项目的立项、成果鉴定

1997年以来,区直农业科研机构承担部级、省部级、地(市)厅级农业科研项目共2904项,其中部级项目354项,占项目总数12.19%;省部级项目1226项,占项目总数42.22%;地(市)厅级项目1152项,占项目39.67%;横向合作项目167项,占项目总数5.75%。自治区级科研院所157423.51万元,比十年前1997年的29446.32万元增加了127977.19万元,增长4.35倍。科研事业费8664.77万元,比1997年的5249.36万元增加了3415.41万元,增长65.06%。离退休人员费用6239.28万元。财政拨款29777.97万元,比1997年的10424.30万元增加了19353.67万元,增长1.86倍。纵向科研投入12647.34万元,比1997年的1190.45万元增加了11456.89万元,增长9.62%。产品销售收入57824.58万元,比1997年的6740.06万元增加了51*4.52万元,增长7.58倍。其他收入11329.47万元,比1997年的4104.33万元增加了7225.*万元,增长1.76倍。(见“表三.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来源构成统计”)

十年来,自治区级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各级成果鉴定,并经自治区成果登记的农业科研项目成果共279项,其中获自治区以上科技进步奖129项,占46.24%。获奖成果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项。(见“表四.自治区级农业科研单位1997-20*年科研成果(登记)及获奖项目情况”)

3、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

上述一批批优秀的农业科研成果,必须根据农业生产发展需要,认真推广应用于生产,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也是农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农业推广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不断地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消化吸收,进行技术的组装配套,开展试验示范,然后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大范围的应用推广,使农业生产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有111项成果得到了转化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其中个别项目能产生直接效益,年新增产值2.4亿多元,对促进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确保农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已经发挥和正在发挥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区直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体制改革现状

(一)科研机构的定位

1、公益类科研机构

在科研体制改革进程中,有24所区直农业科研单位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公益类科研机构,按照事业单位实行管理。这些单位分别是:*农业科学院及其下设的10个独立科研机构、自治区农业厅下属的3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下属的4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林业局下属的1个科研机构、*科学院下设的1个科研机构、自治区农垦局下属的2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水利厅下属的1个科研机构、自治区气象局下属的1个科研机构和自治区卫生厅下属的1个科研机构。

2、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科技厅等12个部门关于自治区直属27个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改革转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36号)文件精神,有5所区直农业科研单位由技术开发类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按照企业单位进行管理。这5所区直农业科研单位分别是:*农业机械研究院、*水力机械研究所、*粮油科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和*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见“表五.自治区级转制农业科研院所基本情况统计”)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科研体制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

多年来,区直农业科研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特别是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密切联系实际,认真抓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主要是严格科研立项的评估和可行性论证,严格科研项目计划和执行中的规范化管理,严格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和成果管理,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使科研机构朝着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方向不断深入发展,为“三农”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2、科研事业受到严重影响

*海洋研究所是*唯一的一家海洋综合研究机构,建所20余年来,形成了专业学科基本齐全的科研体系,通过多年立项调查,基本模清了*海洋资源家底,为政府开发和保护海洋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承担了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国省级研究所中名列前茅,为*经济社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纵观国内省级以上的海洋或水产研究机构,无一不是在政府的资助下开展研究工作,国内省级以上海洋或水产研究院所转企仅*海洋所一家,转制后,生存压力大,研究领域逐步压缩,要出成果十分艰难,海洋科研事业遭受严重影响。改制后的*生物研究所和*农机研究院也感到人才、资金不足。迫于生存的压力,要安排大部分科研人员从事开发创收,科研项目数量和规模锐减,要出科研成果难度很大。

3、资金严重短缺

由于改制后农业科研机构事业费已经停拨,单位收入来源不畅,生存压力大,转企后,归自治区国资委管理,没有独立的土地和房产,住房无法解决。*生物研究所反映,该所80%以上的职工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现在70%左右的职工还居住在上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大板房中,高级职称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的住房不超过70平方米,中级职称不超过50平方米。他们直言:不能安居,何以乐业?

(二)区直农业科研机构隶属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当前区直农业科研机构隶属管理体制大体上分为两类:

1、人、财、物统一管理

主要是*农业科学院下设的农业科研单位(玉米研究所和甘蔗研究所除外),其组织人事和事业经费归院部统一管理,呈现有机结合,有利于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资源优势,投入科研工作。

2、人、财、物交叉管理

主要是有关厅、局下属的农业科研单位,其组织人事归本厅、局管理,事业经费则划归自治区科技厅管理,组织人事与财务分开管理,不利于人、财、物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者比较,各有利弊,有待在深化科研机构改革中,通过机构整合和人、财、物等科研资源的整合来进一步理顺。

(三)科研人才队伍力量比较薄弱

大多数的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都存在科研人才队伍力量不足,素质偏低,与国外、区外相比,差距太大,不能很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水牛研究所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较好,但面对如何开发我区、我国水牛资源优势的科研难题,仍然需要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人才,而目前该所只有区区几十人的科研队伍,显然是难以完成此重任;*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数量、结构、配置等也与我区优势突出的林业资源不相适应,能领军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人才太少;*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反映,该所科研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后备人才不足,由于单位工作、生活条件较差,吸引不了高层次的科研人才,目前高职称、高学历、30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已寥寥无几;*水产研究所担负全区海、淡水渔业科研的繁重任务,而在职人员编制却由上世纪90年代前的168人减至现在的150人,能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人员少,学科带头人更少。

(四)科研手段落后,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1、科研手段落后

近年来,区直各农业科研机构基础设施和科研手段不断改进,但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进展比较慢,直接影响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植物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院、*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畜牧研究所等单位都反映基础设施陈旧简陋,仪器设备老化,设置不配套,利用效率低等,部分科研和办公条件多年没有改善。

2、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农业科研投入没有形成稳定增长机制,总量投入严重不足。自治区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增长幅度大大地低于全国平均数(*12.31%,全国平均28.8%,贵州31.98%,湖南35.72%,云南43.28%),总量也最少,20*年云南省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费为5亿元、贵州省2亿元、湖南省2.5亿元,*为1.7亿元。2006年,我区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仅为0.3%,低于全国和全区所有行业科研投资强度的平均数(1.49%和0.38%)。在农业科研投入中,政府的投资强度为0.17%,低于政府对全社会科研的总投资强度0.21%。*农业科技的投入主要用于人头经费,农业科研经费少、比重低,农业科技投入“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没有得到改观。科研投入对比分析(见“表八.农业科研投入对比分析”)。

(五)科研机构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偏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区直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反映,目前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太低。*林业科学研究院目前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只有33655.21元/人,其中财政工资27967.63元/人·年,科技开发创收提成5687.58元/人·年;*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正处级)月工资只有2450元;新来农业研究所工作的博士月工资只有1472元,硕士月工资只有1100元。如此等等,与同等学位、同等资历的工、财科单位人员相比,差别很大,与机关公务员相比,差别更大。虽然制定有一些激励政策,但由于不完善,所以作用不明显,特别是绩效奖励工资很难得到落实,反映比较强烈。对于政府部门至今还没有出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激励措施的作为,大家感到很失望。

(六)科研成果管理不够完善

科研成果是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科研成果已经成为科技人员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个别投机分子搞的工具,在鉴定成果、评审成果奖、评审技术职称和优秀专家时,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通过张冠李戴、不劳而获,滥竽充数虚报成果等,影响极坏。因此,严格规范各项科研成果管理,把好质量关是十分重要。

四、深化区直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一)确定农业科研机构是公益类科研机构,明确其今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方向

解决好“三农”问题,关系社会大局。农业科研机构肩负着为“三农”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和为“三农”服务的重任,其研究成果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但更多的是公益性的社会效益。建议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给予批准,按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在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今后区直农业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应该是建立、健全完善科研机构内部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理顺管理体制,整合科研资源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重点在于理顺管理体制,转变运行机制,促进资源集成,提高科研效能。因而,要把理顺科研管理体制放到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

1、要对区直农业科研院所的机构进行调整,整合科研资源,优化队伍结构。

要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多头管理的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科研机构的调整拟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建设*农口三支科研“航母”联合舰队,建立3个农林科学院。一是对农业系统的科研机构进行调整,将农业、农垦、粮食等部门所属的农业科研院所合并,归属*农科院管理,形成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机制,成为统筹全区农业科研力量的农业科研体系;二是对*林业科学院进行充实提高,升格管理,加强学科建设,成为能担负生态林、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经营和林产、林化等研究重任的、具有我国南方特色的综合性的林业科学研究院;三是建立畜牧水产科学院,把现有的水产畜牧兽医系统所属的研究所、品种改良站统一归到*畜牧水产科学院,升格管理,增强*特色畜牧水产业科学研究实力。

第二步进行科研机构的大整合。待条件成熟时,适时进行“三院”合并,把归属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农业科研院所(包括种植、养殖、农机、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等)划归*农科院管理,完成机构调整和优化组合,打造*农业科研的“航母”舰队。

2、要实行科研机构的纵向管理和协调,形成区、市、县三级三个层次的农业科学研究开发体系。根据区域特点和我区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区域性科研分院,按桂西南、桂东南、桂中、桂西北、桂东北等各个不同自然区域特点,以原有的农、林、畜牧水产研究所为基础,分别建立分院,由*农业科学院、林业科学院、畜牧水产科学院分别对口统一管理,直接调配人力资源。鼓励和支持以现有县级农、林科研所为基础,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合并,组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网络,加强与隶属区域的研究分院的技术合作。

3、在进行大规模科研机构调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工:自治区一级农业科研机构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高校农业科研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示范为主,县级农业科研机构以成果应用示范、推广为主。市县级科研机构,要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不搞一刀切。鼓励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合并,没有条件保留科研机构的,应转为试验场站或良种场、繁殖场。

(三)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1、用好现有人才

区直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才相对密集,拥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好各项知识分子政策,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断作出新贡献。与此同时,也让他们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政府部门要尽快出台政策,解决目前科研人员工资待遇太低的问题,以稳定队伍,留住人才。

2、培养在职人才

除了让他们在实际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之外,还要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愿意,定时选拔优秀科技人员和业务骨干进行脱产或不脱产学习,继续进行再教育,可以参加短期进修学习,也可以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更新知识,学成归来后,委予重任,再创佳绩。

3、引进高素质人才

可以从高等院校选择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毕业生,重点是硕士生、博士生,也可以从区外、国外引进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引进以后,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与此同时,建议建立“引进人才基金”,创建引进人才的保障机制。“引进人才基金”拟由自治区主管科技工作的副主席直接支配。

4、注重农业科研熟练技术工人的配备和培养

农业科研的研究基地、试验场等,需要有一支技术熟练的技术工人队伍。随着岁月流转,农业科研单位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招收技术工人都已经或很快退休了,技工出现断层的情况相当严重。建议政府从定编、劳动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科研单位要把培养熟练技工纳入人才队伍建设计划进行实施。

(四)加大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

调查情况表明,近十年来,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自己前后比,确实增加了不少,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与邻近省区同类比,与目前农业科研机构承担的任务比,差距是很大的。科研经费投入太少,已经成为制约我区农业科研快速发展的“瓶颈”。为此建议政府加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投入的水平,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要改变目前财政只管人头费,没有或很少有科研经费的局面。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设备,改善条件提高创新能力。

(五)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加强内部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严格科研机构的科学管理,明确干部和职工的责、权、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意义重大。各项管理制度主要是:院、所长责任制、职工岗位责任制、干部竞聘上岗制、职工双向选择聘任制、组织人事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8

制定政策大力推广农业技术

早在日据时代,台湾岛内就建有半官方的农会组织,其性质相当于农民之间合作自助,在日本殖民政策引导下,也开展一些如发放甘蔗等农作物种子和辅导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等工作。二战结束后,这些农会组织由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农业处接收,历经改组合并,形成涉及金融领域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于1955年确立了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工作由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策划、委托各级农会执行的模式。当时台当局强令在岛内推行教育式农业推广活动,基层农会组织农民组织农事研究班,普遍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

台当局农业行政机构,包括“行政院农委会”、“台湾省农林厅”以及各县市“农业局”,都是以产业类别为依据设置的,农业推广工作多与农会辅导、乡村建设合设一个专门机构来推动,主要负责台湾各地区农业推广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管理。

1965年,台当局颁布《台湾地区农业推广实施办法》,对于台湾地区农业推广宗旨、组织、业务、推广人员设置及经费运用等均做了详细规定,成为当时台湾地区农业推广工作的最高法规依据。至此,农业技术成果推广组织体系已基本成熟,并逐渐完备,体制的运作完全以农会为中心。

上世纪50至60年代,台湾农业技术推广主要以培育良种和改良化肥为主,以实现农业增产。到70年代,则调整为以普及农业综合治理、实现机械化为主,提高农民收入和福利为目的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80年代以后,借助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农业技术开始向微电子、自动化、信息化、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高科技纵深领域方向发展,新成果层出不穷。显然,仅仅依靠具有初高中学历水平的农会成员从事技术成果推广工作已远远不够。为此,台当局颁布《台湾核心农民八万农建大军培育辅导计划》,强调重视各区农民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的教育培训,以科技兴农为核心,培养具备农业专业技能及企业管理知识的农业人才,为实现农业增产,充分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这一时期,“台湾省农林厅”以及各县市“农业局”专门成立农业试验改良场下属的“农业推广课”或其他农业技术成果示范推广机构。一些大专院校也应台当局教育部门要求,成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辅导机构,更多与农产品加工有关的民间科研型生产企业也开始涉及农作物生产导向的服务培训等工作。

1991年,台湾“行政院农委会”将岛内各地区农业试验改良场下属“农业推广课”扩编为“农业推广中心”,其负责事项包括农业研究成果推广、农业技术传播、农业产销、农地利用规划、农民组织辅导、农业资源维护、农业经营改善、农村综合发展、农业信息化、家政推广与社会教育、农民生活改善等。近年来,由于各地区农业改良场拥有较丰富的技术资源和专责的推广人力资源,台当局补助的技术成果示范推广项目计划几乎都通过这些农业改良场负责执行,并与基层农会甚至农民产销班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地区性推广枢纽。

为推动农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台当局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大型研究计划,以加速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如为了推广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实际应用,1997年3月,台当局颁布《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设立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加强研究发展生物技术成果在农业领域的转移、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台湾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每年台湾“农委会”主管的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

从台湾“农委会”主管的农业技术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等。

与时俱进,调整农业技术推广重点

依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调整农业技术推广内容,是台湾农业推广的一个重要特征。

进入21世纪,为应对加入wto后外来农产品竞争加大的严峻形势,推动农业引进高新技术,台当局进一步加强农业推广教育及组织培训工作,提出“推动农民终身学习计划”,并将其列入农业发展整体计划中,对农业经营者、农业推广人员、乡村农民等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通过农业远程推广教育体系,为农民提供网络学习渠道,旨在通过加强农业推广教育,培养农民知识技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为建立并完善农业推广教育体系提供良好环境。

台湾农技推广的经费来源主要由政府提供经费、农会提供经费、推广事业的收入和专营企业投入这四个重要渠道。由于农业推广属于服务性工作,资金主要来源除了这4个途径外,募集收入也占有相当比重。对农民而言,农业技术的推广教育基本上是无偿的,这也是台湾农业技术推广得以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一时期,台当局开始积极鼓励民间企业积极参与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借以整合岛内产学研各界资源,形成农业技术产业聚落,加速研发成果应用于农业发展,提升台湾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如台湾“农委会”颁布的《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移转执行要点》,提出转移研究成果的技术或知识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此后,“农委会”又制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明确了研究执行单位对于研究成果的运用,除特别规定外,以公平、公开及有偿方式为之,应用对象为台湾范围内学术、研究机构或企业团体,限在当局辖区内制造或使用。研究执行单位为“中央研究院”或公、私立学校者,应将研发成果收入的20%缴交“农委会”,除上述以外的执行单位,应将研发成果收入的50%缴交“农委会”,“农委会”所属试验所或改良场自行编列预算进行科技计划研究,所获得研发成果收入的50%应自行依据预算程序拨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其余40%分配予创作人,10%拨入“农委会农业发展基金”。

台当局有关部门认为,一项政策或计划的推动,若欲达到全面性成功,必须藉助业者的力量,要符合业者的需求,并唤起业者的积极主动参与,当局只起火车头或尝试的角色,建立各种“游戏”规则,因此在推动各项农业技术成果项目时均设立技术服务团,公示成员名单,现职及联系电话,成员均为该项目专业的权威人士,以大学教授、“农委会”、农业科研单位相关专家为主组成,确定非常明确的各专业项目服务范围,每个技术服务团均有自行编辑的技术推广服务手册,并配有本专业自动化项目的录像带供大家参考,以此调动业者积极参与。

此外,“农委会”还编制各项农业技术成果执行规范细则,如在推广农业自动化技术时,便详细制定了《农业自动化奖励项目与措施执行规范》、《传统农业设备改造为自动化设备执行规范》、《推动农业自动化辅导融资执行要点》、《农业自动化技术引进、发展及移转执行规范》、《农业自动化咨询服务执行规范》、《农企业申请农业自动化机器设备融资之认定标准》、《民营农业购置自动化技术或设备及防治污染设备或技术适用投资抵减办法》等,“农委会”每年度对这些计划重要成果绩效进行专家逐项认真评估,及时检讨得失,并写出具体的评估意见。

至此,台湾的农业推广体系已明显呈现多元化发展势头,形成农会、农业大专院校和试验改良单位以及公民营企业等推广系统并存的局面。

充分发挥农会推广农业技术的主体作用

从台湾农业发展经验看,仅靠台当局农业推广部门来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是行不通的,要靠农会组织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台湾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基本上都加入到了相应的组织之中,并从中得到生产经营服务和生活帮助。整个台湾地区的农民组织分为四大体系,即农会、农民合作社、水利会和渔会,均是按台湾《农会法》规定成立的具有经济性、教育性、社会性和政治性四大功能的非营利性社团法人组织,在农业技术成果推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农会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组织最普及的农民团体,在台当局的行政指导下,如今已发展成功能全面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民享有很好的声誉,颇得农民信赖,这有赖于长期以来农会为农民提供各种各样所需的有偿服务,贴近农民生活,了解农民的所想所需。基于这一点,台当局选择农会作为其农业政策的落实者和执行者,包括推广农业技术。台湾农民也借助于农会,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需求,从而保障自己的权益不至于受到侵害。

到2012年,台湾共有农会近400家,会员数目70余万,也包括成员不仅包括农民,也包括土地开发、金融、保险、投资、经销、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生产企业、一些法人组织机构等,农会在组织农民、提供服务、对外投资中积累了数千亿元新台币的资金。

台湾地区农业推广经费的30%至40%来自于农会,主要从各级农会的信用部和运销部的盈余中提取。台湾农会中的金融部门从每年所获纯利润中提取10%左右用于农业各类农业技术成果辅导和推广、培训、互助等。

农会具备农技推广的组织职能,深入广大农村的田间地头甚至家里,通过层层叠叠组织的力量执行农业推广教育计划,切实为农民、农村青少年和农家妇女提供农业科技新成果、生产加工新技术等,成为当地最高效的农技推广组织。台湾农会组织由三级构成,即县市农会、乡镇农会和村农会。具体的推广工作由乡镇农会的推广股、村农会的“四健会”、“产销班”、“家政改进班”和“示范农家”等农会系统的基层组织完成。以“产销班”为例,每个产销班由10多位农民组成。根据行业来分,包括水稻产销班、茶叶产销班、花卉产销班等,每个产销班有一位班长,往往都是农业生产能手,他们通常也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优先选择对象。

台当局通过农会推广农业技术时,首先由“省农林厅”将“农业推广教育辅导委员会”编制的推广计划下达给各市县“农林科”,然后由各市县“农林科”负责将农业推广计划下达给农会,同时收集农情,向上汇报生产中存在的推广问题,再将上级处理意见或新的成果反馈给农会。

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主要是按照台当局农业产业政策的方向、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国际市场需求变化,通过推行“一乡一品”等策略,鼓励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某个产品在国际上有市场,要推广这一项技术,就对产品有优势的乡进行技术方面的补贴,让农会及时地组织开展方面的农业技术培训,向农民传授适用的技术成果,不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从而促进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这一推广方式成功地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促进了农业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而且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也对科研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校辅导农业技术成果推广

台湾推广农业技术成果的重要辅导系统是各大专院校所属的“农业推广教育中心”。上世纪60年代,台湾“教育部”规定,岛内所有农业相关的大专院校都必须成立“农业推广委员会”,并设立“农技推广教授”,并聘其为“农林厅”所属试验改良场的兼任研究员,定期与当地试验改良场召开协调会议,研究商讨辖区内推广工作方式与分工合作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旨在对内整合、转移、推广全校农业科研成果,对外提供实时农业技术信息,使其成为联结农业知识衍生与知识利用的重要窗口,建构一个以大学为核心的农业技术转移与实时信息的整合服务体系。“农业推广中心”所需经费由“教育部”依学校所提经费预算予以核定支付。

上世纪80年代,根据台湾“教育部”的新规定,各高校“农业推广委员会”改名为“农业推广教育中心”,由“农复会”经费补助实施“农业经济发展试验计划”,推动学校老师亲自下乡从事农业推广工作。这一做法开创了台湾各大学农学院及农业专科学校从事农业推广示范的先河。

以台湾中兴大学为例,1964年创立该校“农业推广委员会”,1983年改名为该校“农业推广教育中心”,1995年8月改制为“中兴大学农学院农业推广中心”,向内整合农学院各系所师资资源,其工作内容:一是办理农业推广教育;二是新技术开发推广;三是农业技术辅导,四是农业信息服务;五是农企业经营管理,六是其他相关推广业务。该中心本着发挥教学、研究、推广三合一的原则,配合台当局农业发展政策,以学校人力支持相关农业单位及团体办理农业推广工作,包括提供农业新知、开发农业新科技、农业生产技术辅导以及协助解决农民疑难问题等,其目的在于提升农民农业生产技能、增加农家收益、改善农村社会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繁荣农村经济。中心组织功能及近年来重要工作成果简单报告于后。

中兴大学农学院农业推广中心设有推广教育组、经营辅导组、信息服务组、国际合作组等,并与区域内农试所、药毒物试验所、台中改良场互动合作,创办科技推广刊物《兴大农业》,与区域内各县市农会保持联系服务,除正式工作人员外,还在各系所专任教授或副教授中遴聘聘任6名“推广教授”及9名“推广联络教授”,策划与协调推广工作,不定期因应各项农业产销班及个别农民所需,“协调推广教授”随时到现场参与技术咨询服务及协助解决问题。

建设农业技术园区

台当局于2003年2月出台《农业生产技术园区规划构想》,决定在全岛建设5个农业生物技术园区,包括屏东的“屏东农业生物技术园区”、台南的“台湾兰花生物技术园区”、彰化的“台湾花卉园区”、嘉义的“香草药草生物科技园区”及宜兰的“海洋生物科技园区”。此后又增加建设嘉义县“香菇专业生物科技园区”。为推动农业技术园区的发展,在《农业发展条例》中对园区的设置、管理、租税减免及土地取得等作了相关的政策规定。2004年还公布实施《农业技术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就园区管理、进驻园区的资格与条件、人才供应、资金融通、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作了说明。对进驻园区的农业生物技术业者在提供土地、温室、实验农场、标准厂房、水电通信及行政服务方面提供优惠措施。

目前各园区建设取得不同程度进展。如屏东县“农业生物科技园区”是全球唯一农业专业科学园区,占地面积333公顷,2005年3月开始陆续开工建厂。园区周边有多所著名科技大学、农业研究机构、丰富的观光资源以及特殊的人文景观。如大仁科技大学、屏东科技大学、台湾香蕉研究所、高雄区农业改良场、垦丁国家公园、北大武山、热带农业博览会等。该园区以植物种苗、功能性食品、种畜禽、水产种苗、生物性农药及肥料、动物用疫苗,动植物病虫害检定试剂及农业生物技术加值服务业等8项为重点产业未来最高容纳厂商数预定为120家,至少可达180亿元新台币,创造8000名就业机会。农业生物科技园区规划成为兼具研发、产销、加工及转运功能,以加速形成农业科技产业聚落,扩大高附加价值产品外销,并辅导邻近农场成为卫星农场,发展为高科技农业产业中心。

彰化县是台湾最早种植花卉的地区。为发展台湾具有潜力的花卉产业,台湾“农委会”辅导彰化县逐步发展起结合花卉生产、交易、展览、观光等多功能的“部级”花卉产业园区。规划面积82公顷,投入12.5亿元新台币,开发期限为2003―2007年,开发项目包括办理花卉博览会、建设花卉生产专区、景观苗木生产专区及花卉展售贸易中心。

台南县蝴蝶兰生产面积占岛内总量的近90%,并拥有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各项技术、优秀研发人才及整体性生产与行销技术。由“农委会”辅导当地通过举办国际性兰展等方式,逐步发展并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及生物科技人才的优势,设立具有花卉生产、育种、买卖交易、展览、研发等多功能的兰花产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180公顷,投入20.6亿新台币。目前园区第一期23公顷开发建设已大致完工,并核准12家厂商进驻租地自建温室,6家已进场动工并从事生产;园区第二期35公顷开发建设正积极施工中,已有14家厂商登记进驻,招商顺利,反映园区的设立符合产业需求。未来园区将进一步加强整合兰花产业、统合台湾研究资源,促进台湾兰花产业再升级,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嘉义县“香草药草生物科技园区”规划面积86公顷,投入经费约15亿新台币,开发时期从2005―2007年,“农委会”辅导当地以香草、药草及保健食品为园区主要发展项目,提出的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可行性评估及先期计划书已被行政主管部门原则性同意。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9

1.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我国著名物理学吴大猷曾经说过,中国创用“科技”一词是很大的不幸。①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邹承鲁则一针见血地指出:科技一词主要是指,有时则完全指的是技术,而很少指科学;在一些场合中,政府领导提到“科技”几乎一成不变地意指这个记号的后半部分。即使在提到基础研究的不多场合中,指的也是基础性的技术科学。②于光远则评价说:“科技”一词并非中国人的有意创用,而是在国家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后。科学、技术两个概念经常一起使用,积习而成。其结果“科学和技术的相互关系不见了”。③它们之间的区别也不见了。结果人们常要求科学去直接解决技术问题、效益问题、经济回报问题等等。

那么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到底在那里呢?简言之,科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探索自然界的事实与规律,求得知识的增长;而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求用,创造人工事物与有效行为,控制自然,求得人类福利的增长。二者的目的、内容、对象、意义都不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8年11月27日第20次会议上通过一份关于科学技术统计资料国际标准化的建议。该建议是这样规定的:“(1)基础研究:主要为获得关于构成现象和可观测的事实之基础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或理论工作,不特别或不专门着眼于应用或利用。(2)应用研究:为了获得主要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3)实验开发:基于得自研究的现存知识和/或实际经验,旨在生产新材料、新产品、新装置、设置新过程、新系统、新业务,从根本上改善过去已经生产或设置的那一套的系统性工作。”这个文件,成为区分科学与技术的权威性文本。(1)、(2)二项属于科学,(3)项属于技术,它们在性质上是不同的。1983年,英国学者StewardRichards写了一本书,叫做《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举了生物医学上的例子,来对这三者进行区别,对于我们今天考察SaRS研究的分类极为贴切。他说:“因而,研究抗体分子和氨基酸序列被认为是基础研究。运用这些信息来区分不同疾病的不同抗体是属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这是最后的阶段,因而关系到为特别的疾病找出合成抗体的技术,并对它的效应进行检验,也许还包括临床的试验处理。”④该书还分析了a弗莱明对青霉素的研究是属于基础研究,它弄清了这种物质的结构与功能,便告结束。后十几年无人问津,被人遗忘。e钱恩重新发现了它并立志要开发出一种药物。不但提纯了青霉素,而且人工合成了它的衍生物:氨苄青霉素。这是抗生素制药工业的先声。意大利有一个公司帮助他的研究,每年花费100万英磅。这本书的作者最后得出结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要花钱的,但并不期望它会有经济上的回报。而开发研究要花更多的钱,但它潜在地是能赚到更多的钱的。如果不期望它有回报,制药公司就会破产。幸而40年代意大利生产青霉素的那间公司每年营业额有1千万英磅到2千万英磅。他们的极大风险投资获得了效益。这本书将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区别说得很清楚了。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个物理学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发现铀的核裂变,弄清其原子结构是基础的研究。研究铀235核裂变连锁反应的可能性及其临界质量是应用研究。计划和制造出第一个原弹是开发研究。它们的目的、内容、性质、意义很不相同。

利用技术哲学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划分来讨论SaRS的研究的分类。我们可得出结论:发现SaRS的病原,测定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属于基础研究,它的目的是弄清一种微生物的分子结构。好奇心在研究动因中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运用这种基因序列知识,分析它的不同变种,分析这些变种及其基因序列与疾病的关系,在患病者不同病症上有何效应、有何关系。比较不同动物的SaRS病因有没有不同,研究那些动物为何能将SaRS传入人体。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研究上述基础知识对于我们防治SaRS有何种关系和何种应用。其目的和内容还是为了获得客观的知识,这些属于应用研究。如何运用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制造出SaRS病患的诊断药剂与仪器。研制出治疗疫苗与合成药剂,这是开发研究这种研究的主要动机不是好奇心,而是为了效用,要讲成本与效益,还必须考虑“专利”和经济效果。

2.1:10:100的技术开发规律

科学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有着很大的区别,科学理论研究是发现一种自然事物及其规律,它多多少少是价值中立的。它只问真假,不问好坏。但技术开发却是要制造出一种人工事物,除了有科学问题外,还有许多困难的工艺、材料与技巧问题。它不是价值中立的,是关系到相关人们的利益。特别是医药的开发,是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福利等问题。目前在治疗SaRS的特效药的研制方面,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途径设想:(1)分离出病毒,进行灭活,注射到人体,产生抗体来消灭活的冠状病毒,或者从受试动物中(如猴子、马、兔子等)提取血清,像种牛痘一样在人体中产生免疫力。但问题在于如何大量获得分离出来的病毒,大量获得血清,有一系列技术、经济问题。特别是如何保证灭活病毒的确完全无误,万一有极小数未被灭活,这个药物的应用也就等于为病人注射SaRS病毒了。而血清万一还带有动物的其他病毒,也注入人体并染上其他疾病了。所以这种开发安全性的风险较大。更需要反复的实验才有成效,不过它确实不失为一种有前途的开发构想。(2)另一条途径是根据SaRS冠状病毒的Rna序列,采取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蛋白重组,使它产生抗体作用。这在安全性上是万无一失的。但时间上需要的更长。资金上需更大的消耗。因此技术开发与科学探索有很不相同的特征,它不是一个简单判明真假的检验问题,而是一个要考虑更多因素的决策问题。决定决策的因素包括安全、实用、高效、时间等等,还特别要考虑经济问题。因此,它在资金、人力、所需时间上与基础研究是很不相同的。关于开发研究的资金与人力问题,英国物理科学家约翰齐曼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们常说,发现最初的思想要花费一美元,而工作原型的获得则需用10美元进行目标性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成可出售的产品还需花费一百元,用百万乘以这些数据便获得现代工业中应用科学成本的初步概念。”⑤这是一个总体分析,可以称之为1:10:100公式,当然这是一个技术社会学或技术哲学的经验公式,是一个统计真理。不过根据许多科技事例,这个公式对于基础研究、应用和技术开发所花费的时间比例来说,也是一个大体上正确的。就拿SaRS的研究来说,加拿大研究中心从拿到SaRS病毒样品,到公布基因测序结果只花了两个星期(从4月5日到4月9日),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研究所毕胜利副所长的最乐观估计,至少需要一年。因为使用蛋白质重组方法合成药物,第一轮动物实验需要两个月,第二轮动物试验又需要两个月。第一次临床人体试验需要两个月,第二次临床人体试验又需两个月,还可能要做第三次人体实验。他还没说到大批生产这些药物的技术困难以及申报国家的以及世界的医药许可证所需要的审批时间。这种时间通常是很长的。因此SaRS特效药物开发的时间需要比基因测序的时间要长几十倍是不足为奇的。关于这一点是大多数科学家的共识。中国工程科学院洪涛院士批评对非典疫苗研究有一些夸大的说法,比如,几个月就会取得成功等等。洪院士认为,疫苗研究难以速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他希望科学界实事求是,向社会讲清真实情况。。而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最近则说了一段更加稳重的话。他指出,一个新药的研制通常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就是在基础研究条件较好的国外,研制一种新药通常也需要花去一到两亿美元。因此,新药的研制急是急不出来的。截至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没有宣布做出一种新的能够战胜非典的药物,要求科研人员在短期内做出抗非典的药的愿望是好的,但不能对科研人员要求过高,更不能操之过急,应该符合科学(和技术)的客观规律。我想,这里所说的科学技术规律,就是我国一些科学技术哲学家所说的科学技术“元规律”。这些“元规律”自然包括约翰齐曼所发现的1:10:100的规律。这里齐曼说的100乘以百万美元正好就是邹承鲁所说的“一到两亿”美元。我个人曾用第一颗原子弹的开发费用和青霉素的开发费用来验证过,这个规律大体上也是1:10:100。SaRS的技术开发是否是一个例外情况呢?我不知道。不过在科学技术上,SaRS的攻坚战是越来越困难了。对这一点我想应该有思想准备。3.技术有区别于科学的独立规律

我在《关于开展哲学视野中的SaRS问题讨论的建议》一文中讲到有关开发SaRS疫苗特效药的时候讲到:“远水救不了近火,而远水必须在科学基础上进行开发,而近火必须而且也能够尽早扑灭。”为什么远水必须开发,就像南水北调一样呢?因为它能够解决根本问题,挽救SaRS病人的生命,而现在这种病的死亡率一般有10%。为什么近火能够尽早扑灭,因为技术发展有自己独立于科学理论的常规解决方法。

在二十世纪一个很长的时期里,有一种技术发展的观点叫做技术发展的线性模型,认为技术的发展,只能靠相关的科学问题的解决而得到解决。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p.m布拉克写道:“成功的技术创新可以设想为由下列相关的步骤序列组成:纯科学、应用科学、发明、开发、构造样品、生产、销货与赢利”这就是所谓基础应用开发

技术经济的线性模型。但后来发现,这只是技术发展的模型之一,在关键的科学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技术也可以依靠自己的经验积累,常规地向前发展,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就是所谓Knowhowwithoutknowwhy的著名命题和发展模式。D.e.司托克斯在1997年撰写的一本书中指出,虽然科学发现是军事技术持续发展的动力。但“在20种武器系统的几百个关键部件中,只有不到十之一源自研究成果,大多数武器系统的进步都是在现有技术基础的改进,或者意识到现存技术的局限性而产生的结果,而不是以研究为目的的开发活动的结果。”这次世界性的防治SaRS的战役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没有以科学为基础的特殊医疗武器(特效药)出现的情况下,我们使用了常规的医学技术武器的改进,使用邓小平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即所谓试错法就总结了一整套对付SaRS的防治工作系统经验。这里包括:(1)有效的隔离预防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减少社区人民群众受感染。(2)改进防护罩,防护衣及消毒方法,只要做得彻底做得细致便能完全防止医护人员受感染。(3)在抗生素失灵的情况下,运用现行的医药(包括西药和中药),现行的治疗方法,也可以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最大限度降底SaRS病患者的死亡率。关于这一点我校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伍卫教授记录了他们这样一段经历:

“在治疗初期缺乏经验,患者持续高热,病情很凶险,……借鉴他人经验采用多种常用的抗生素,但效果不好,再这样拖延下去,后果堪忧。在这出于无奈的关键时刻,陈为宪教授大胆提出了将病人分为3组,a组试用头孢霉素(西力欣),B组试用四环素类(强力霉素或西环素),C组试用氨基糖贰类(丁胺卡那霉素),即aBC方案……,大家觉得别无选择,只能凭着自己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在实施aBC方案后的第2-3天的下午,我们惊奇地发现,使用四环素类以及氨基糖贰类抗生素的大部分病人的肺部病灶开始消散。吸收,体温开始下降,气促减轻,血氧饱和度恢复到90%以上。顿时,整个前线指挥部沸腾起来了,这么多天来,我们第一次露出了笑容,病人终于开始好转了,我们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想,在这场防治“非典”的战斗中,这类经验是很多的。我们认为,这些做法从逻辑学上来讲是穆勒的归纳法(差异法),从技术哲学来讲是一种试错法,从复杂性科学来讲是技术规则的适应性进化,可以用霍兰的“遗传算法”来表达。我相信如果我们很好的研究这场全国性的抗非典斗争的经验,我们一定会在医学技术方法论上有很多的收获。以上讨论的只是运用SaRS实例说明不同于科学发展规律的几个技术研究和技术发展规律问题、垦请诸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吴大猷(1996)。《吴大猷科学哲学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tsou,Chen-lu.1998,ScienceandScientistsinChina,Science[J].Vol280,no536(24april,1998):528-529.

3.于光远(1998)“知识、科学技术与经济”载陈胜昌主编《知识经济专家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p7-9。

以上三个注解及其内容,均出自王大州、关士续《科学、技术与经济间的的关系的制度分析》一文《自然辩证法研究》)。作者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对。

4.SRichards,philosophy&sociologyofScience,anintroduction.BasilBlackwell.1983.p.113.

5.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8页。

6.刘畅洪涛院士回首SaRS病原之争。中国青年报2003年5月23日。

7.《科学时报》2003年5月20日,马晓岚文:《邹承鲁强调非典科研功关要遵循客观规律》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篇10

    一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农业发生了急剧变化,特别是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即对原来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进行了改组,农村经济出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据1994年统计资料,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占18.5%,农工生产联合体占55.5%,私人农场占24.8%,家庭农场占1.2%。 

    近年来,由于向市场经济过渡,各种所有制并存,不但没有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而陷入了40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深刻危机之中,生产连续下降。1994年农业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了26%,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减少原来的1/9,生产基金也为原来的1/5,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明显下降。1995年农作物普遍减产,粮食总产量为6520万吨,而1994年为8130万吨,减产1610万吨,其中小麦产量的相应数为2800万吨和3200万吨,减产400万吨。牲畜头数下降,1995年与1994年比较,奶牛减少6%,猪减少11%,羊减少23%,造成肉、奶产量下降,供应紧张。目前,肉、奶制品的自给率为70—80%,植物油和食糖的自给率为40—50%,不足部分靠进口调剂。据有关资料,1995食品进口在其进口总额中的比重相应上升28%左右。今年西伯利亚地区年景较好,农业丰收在望,但后期天气气候不利,可能对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农业生产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不利的气候条件影响,更主要地是经济和政治因素,特别是匆匆忙忙地向市场经济过渡,私有化速度过快,严重的通货膨胀和打破原有的各种经济关系,其中忽视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也是因素之一。 

    针对上述,俄罗斯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避免农业生产继续滑坡:保存农工生产联合体的生产形式,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二 

     

    为发展西伯利亚的农业科学技术,1968年10月2日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关于改善农业科学研究工作领域措施的决议”和1969年11月14日苏联部长会议专门通过“关于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农业问题,建立综合科学技术办法”的规定,明确提出了建立全苏农业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和第一个农业综合科学研究任务。26年来,在加速远东地区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方针指引下,西伯利亚农业科学院分院建立了30个研究所、2个部级作物育种站、9个独立核算的农业试验站和16个地区性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及10个科研——生产联合体和60个试验——生产农场,拥有6名全俄科学院院士、6名全俄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89名博士、748名硕士和1540名科技工作者,紧密围绕农业理论与生产问题,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为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量作出了贡献。 

    通过这次访问,西伯利亚地区的农业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基础较好,实力雄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概括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农业科学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培育开发新品种、新品系,用于农业生产。西伯利亚农业科学院分院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农作物和牲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在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建立了基因库,在各地建立了种畜场,保存具有地区特点的丰富的动植物品种资源,并紧密与良种培育相结合,培育出一批新品种、新品系。据西伯利亚农业科学院分院25年的统计,培育并向全国品种区域试验推荐作物新品种759个,培育并向西伯利亚各栽培区推广的作物新品种385个,其中4个冬黑麦新品种;2个冬小麦新品种,在冬季雪覆 

    盖下-20~-30℃可以安全越冬,每公顷产量达4—5吨;6个硬粒春小麦品种,在湿润年份一般每公顷可生产3—5吨,在干旱年份也不会大幅度减产;培育的大麦新品种推广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61.8%,使大麦种植面积比1980年扩大了2.5倍,特别是培育的啤酒大麦新品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培育的多穗玉米杂交种,生长期只有90天,每公顷产量达6吨;还培育出高产饲料作物新品种86个等。在牲畜方面,培育出具有很高生产价值的黑杂奶牛,其母畜群超过70%,个体产奶量达4500—5000公斤;培育出肉牛新品系,日增重达1100—1800克;培育出细毛绵羊新品系,其羊毛产量和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还培育出产肉型的猪新品种等。所有这些,已广泛用于生产,在农牧业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农业科学的高技术研究开发与跟踪,在一些领域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60年代后期,为适应原苏联经济建设战略重点东移的需要,在新西伯利亚建立了科学城,采取多项特殊措施,吸引一批农业科学家芸集在西伯利亚分院及所属科研机构工作,结合经济、科学发展需要,瞄准国际农业科学前沿,加强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性成果。例如全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植物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所,深入开展植物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定位、分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并在牧草上取得成效。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科学中心生物物理研究所,利用发射的返回式卫星,研究作物种子空间环境诱变的生物效应及其机理,已选育出一批作物新品种。同时,建造了地面宇宙仓装置,模拟空间环境,研究微重力、空间辐射、超真空等条件下,作物遗传变异规律,选育新品种。24年的实践成果:冬小麦生长期60天,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一年可收获6次,每公顷生产籽粒6吨的高产纪录。这个科学中心的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条件,系统地监测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森林火灾动态变化,并做出准确的火情预测预报。开展冬季积雪融化动态监测,水蚀防洪预测预报,范围之广,精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这些研究不仅是最活跃而富有成果的领域,而且也是当代学科前沿,已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 

    (三)组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解决生产与科学上的重大问题取得成效。为提高农业生产力,研究解决农业生产的重大问题,积极提倡并组织跨研究所的力量,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取得了成效与突破。例如西伯利亚分院组织农学、土壤学、地学和经济科学等协作,经过多年的努力,编制出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农业土壤图、农业气候图、农业水文图、农业经济图集等,为划区种植和作物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组织农学、土壤学、水利学和生物化学等,联合攻关,实行农业与工程措施结合,改良西伯利亚900公顷盐碱地取得成效,粮食每公顷可增产5公担,饲料作物每公顷可增产2.5—3.5公担。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西伯利亚分院农业物理研究所与土壤肥料研究所、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园艺作物研究所等结合,研究提出了作物新品种农艺性状鉴定方法,作物抗寒力鉴定方法,饲料标准评定方法、反刍牲畜疾病快速诊断方法,以及温室环境调控技术等50多种仪器仪表和自动化工具,准确、快速、方便,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为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现代化手段。 

    (四)加快农业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西伯利亚分院的试验示范农场,根据生产需求,繁殖作物优良品种和纯种幼畜,每年为国营农场、农工生产联合体和私人农场等提供各类谷物作物良种8万吨、油料作物良种31万吨、牧草良种850吨和大量的牲畜良种,实现了商品化、产业化经营,经济效益显著。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西伯利亚分院的畜牧设计——工艺研究所研制奶制品加工工艺,提供了上百种的奶制品、奶酪等产品。1988年还组建了农产品加工设计——工艺研究所,加强了产后加工研究与开发,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园艺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大粒型、结果密的沙辣新品种,开发出沙辣饮料、沙辣酒等,在国内市场销售。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科学中心的森林研究所,利用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进行深加工,研制出药用、工业用新产品87种,其中沙辣油、葵花油、香桂籽油和药用茶等,已打入了欧洲市场,颇受欢迎。然而,在西伯利亚地区,由于俄罗斯经济状况欠佳,农业科研机构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政府对科研机构的拨款减少了25—50%,科研任务不够饱满,科技人才外流比较严重,人心不稳,积极性不高,对农业科研、生产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 

     

    中国和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地区,有着漫长的共同疆界。长期以来,中国和西伯利亚地区人民友好相处,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业已存在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沿边各省、自治区与西伯利亚地区经济与科技合作日趋频繁,农业和农业科技领域有许多共同点,有较强的互补性和共通性,特别是经过这次短暂的访问和考察,增进了新的了解,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重视同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合作的同时,应重视同俄罗斯,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要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中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全方位、有选择地开展合作与交流。 

    (二)按照中国农业和农业科技“九五”计划需要,从西伯利亚地区引进早熟、抗寒、生长期短的冬小麦、春小麦、玉米、牧草、花卉等新品种和育种材料,引进牲畜和经济野生动物新品种、新品系。在早熟、抗寒作物新品种选育、航天育种、矿质营养和兽医疫苗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采取共同制定科研计划,分别在各自的研究所工作,每年定期进行总结与交流,以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