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7:35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篇1

一、历史课堂学习“四习惯”:预习—笔记—思考—温习

我们常说,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多么重要。学习更是这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要养成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

二、历史教材阅读“九到位”

1.阅读课前“说明”,明确学史目的。2.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3.阅读章节导言,把握背景线索。4.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5.阅读小字、注释,拓展历史思维。6.阅读文献材料,提高研究能力。7.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8.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观察力,想象力。9.阅读书后年表,理清历史线索。

以上只是要求历史阅读要全面,要到位。而历史阅读的方法还很多,需要在历史学习中不断总结。

三、历史学习三步曲:了解(准)——理解(深)——见解(新)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总结了历史学习三步曲。这三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点到线再到面,循序渐进,循环往复,便于进行高效、系统而有趣味地历史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运用“三步曲”,取得较好的效果。

“了解”是历史学习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历史就是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过程,它是一定人物在一定时间、地域内进行的一些重大活动。因此,每一个历史大事的要件都要了解清楚,诸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都要了然如胸。“了解”的要求一是“准”,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要求准确严谨。这就要求历史学习要建构明确的时空观。一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了解”的基础是记忆,因此,要提高记忆力,探究记忆方法。

“理解”是历史学习第二步。历史学习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这就要求历史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学习时,要讨论,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阅资料,要整理笔记,生生合作,师生交流。

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第三步。历史学习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判。“见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不可人云亦云。要去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人生智慧,要学以致用。

四、总结记忆方法,减轻学习负担

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量大,靠死记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学生历史学习更要不断总结记忆的窍门,只有这样,历史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乐趣无穷。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记忆方法。

1.浓缩法。浓缩法就是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内容进行压缩、整理的过程。

2.比较法。比较法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异同,把握特征增进记忆。

3.图示法。图示法是老师教学板书经常使用的方法。历史学习使用图示法可以化繁为简,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简洁明了形象生动,记忆变得轻松。

4.制表法。把相似易混的历史知识通过制表的方法掌握。制表法和比较法有所不同。比较法是要求比较异同,找出规律;而制表法只是把相似的历史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以便掌握。

5.历史年代速记法。历史年代的记忆只要动脑,也是有法可循。或连续记忆,或间隔记忆,或谐音记忆,或数字重叠记忆,或中外对比记忆等等。

五、历史复习四步法:史实—史通—史论—史感

第一步:“史实”——知识整合。历史复习的第一步,要梳理该章主要大事,归纳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要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复习时,要快速阅读,迅速翻检,准确勾勒历史线索,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概括历史阶段特征。

第二步:“史通”——联系比较。联系与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这一步要求学生不能拘泥于本章的内容,而要以本章知识为主要出发点,前后联系,能力迁移。

第三步:“史论”——史论结合。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理论层面。

第四步:“史感”——感受历史。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和复习,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史感”更多的是体现出史学的功能,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产生新的经验教训、启发,以此指导生活,引领人生。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篇2

高中历史的学习,排在首位的是要有兴趣。对于本来没有兴趣的同学,这个兴趣这么培养呢?首先你要试着摆正你的心态,不要老是抵触。当然,有了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历史学习的方法,实际上是指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如何对有关的历史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及运用,涉及到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历史学习技能的运用,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体现。在历史教学的实际中,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一些最基本的方面:

一、听课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听课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一种主要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一堂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概念是比较多的,而且往往是一次性出现。听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要对听到语音、语义等进行辨识,对所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笔记,一般是记录板书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高中阶段的笔记除了这些,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笔记的书写要整洁、快速,以便于整理、复习。

二、阅读教材的方法

这里说的教材,是指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历史读物等。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接收历史信息的主要途径。要想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没有什么捷径可寻的,主要是靠阅读。一般地说,阅读包括认读和解读。认读是搞清阅读材料的代字含义,如认识字词的形、音、义,懂得词和短语的外延和内涵,认读句子和语段并明了其意思。在认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在含义,这就是解读。在解读时,不仅要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中代字表述的实际所指,而且要能够与具体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归纳。

三、观察的方法

历史学习的内容,其信息承载的形式虽然很多是抽象的代字,但也有很多是以具象的形式出现的,如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照片、历史实物或模型、历史遗址、历史建筑等。对这些形象化的学习材料进行观察,可以获得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历史的情境和氛围。在对这些形象化材料进行观察时,既要把握其整体的面貌、情况等,又要关注有关的细节,尤其是细微的特点。观察时也要动脑筋思考,并与所学的代字材料联系起来。

四、搜集材料的方法

历史学习常常要运用历史材料,并将适当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行历史的推论。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更多地涉及到对材料的搜集和使用。应该认识到,能够搜集材料,是学会学习的重要表现之一。

五、运用证据的方法

搜集到的历史材料,并不能拿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还需要对材料进行辨析,搞清材料的价值,这包括对材料的来源、材料的作者、材料的性质、材料的真伪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把材料用作证据时,一是要注意选用典型的、重要的材料,以说明问题;二是要选用多则来源不同的相关材料来论证某一个问题,这就是遵循“孤证不立”的原则;三是全面认识和理解所选材料的含义,不能断章取义,主观臆断,随意阐释;四是要用证据支撑论点或结论。对历史证据的运用,可以有多种方式,包括编写、分类、探查、概述、转述、质疑、推断等。

六、探究问题的方法

历史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历史的认识,这就不仅要搞清楚历史事物“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要探讨“为什么”的问题。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对具体的历史问题进行探究。

七、评价历史的方法

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都要对具体的历史事物(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进行评说。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实际上是对历史的解释。要全面、正确、客观、辩证地解释历史,必须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这就需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并逐步学会运用这些来进行历史的解说,从而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例如,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阶级与阶级斗争、个人与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辩证法等,对于我们正确地评述历史具有指导意义。评价历史是要把历史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考察,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八、记忆的方法

历史本身可以说就是一种人类的记忆。学习历史知识也是在记忆历史。对于学生来说,记忆历史知识往往是比较头疼的事,甚至是烦恼的事,因此学会和掌握一些历史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是有必要的。从记忆的策略上讲,要遵循一些记忆的规则,如学习与记忆的结合、及时进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集中记忆与分散记忆相结合、从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层面上进行记忆等。具体的记忆方法有很多,如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逻辑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归类记忆法、提纲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等。

九、练习的方法

学习中的练习对于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运用等是必要的,有意义的练习实际上是一种新情境下的继续学习。学会做作业,也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重要的一是通过练习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二是学会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三是将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四是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查漏补缺。在练习的方法上,要学会审题,特别是明确题干的含义及要求;要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规则,按照要求进行解题;要把握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篇3

我在几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一、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

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来高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1、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

2、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这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

1、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

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是最重要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几乎每个学校都相似,这里就不再分析。

2、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

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限制,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需要学生借助参考答案,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四、打破“权威”的信仰,树立“信仰”的权威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教师、教材、学习辅导材料等是“权威”,这些“权威”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权威”不等于“真理”,总要受到时代或个人认识的局限。因此,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坚持“信仰”,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物。“当仁,不让于师”,对一些问题大胆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之间交流探讨获得“真理”。

1、对历史教材的某些“权威”观点提出质疑

历史学科研究的不断突破创新,使历史教材的滞后性更加明显,特别是一些陈旧的历史观点和结论,已经明显的过时,甚至被证明是错误。学生在学习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事物、判断历史结论,大胆地对教材的某些观点结论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并引用史实加以论证或驳斥,不能盲从“权威”。

2、对相关学习参考资料、练习题提出质疑

当前各种教学参考、学习辅导资料、习题让人目不暇接。一方面,要求教师慎重选择;另一方面,也对学生提出了分析鉴别能力的要求。即使是“权威”的课外资料,也不见得比教材“完美”,缺陷和错误在所难免。许多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中经常发现一些问题和矛盾,如辅导资料与教材有矛盾或不同的参考资料有冲突,而习题的答案错误或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则是家常便饭。学生在使用这些资料中要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通过教学交流寻求解决。

五、开发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创造力的开发。要开发创造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品格,鼓励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指导正确的创造方法的和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在教学中可先由教师示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造力的开发训练:

1、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

在教学中,学生要由被动转为主动,思考方位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试,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和考试都有很大益处。设计题目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先参照相关练习题或试题,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然后再发展到自己独立设计,要尽量突出其创新性、综合性、现实性,同时也可增加一些趣味性。

2、对历史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假设推理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篇4

关键词:历史;无用论;兴趣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历史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历史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历史新知识的能力。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自己多年历史教学经验总结,初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历史无用论”

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知识无用,这正是历史知识缺乏的原因,自己知道得少,当然认为无用,读历史到底有没有用,从宏观上讲,读历史肯定是有用的,一个国家的国民,一个民族,如果都不知道自己的历史,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必定会走向灭亡。今天,我们特别提到的是“复兴”,这就要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认识近代中国为什么落伍了,改革开放30多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复兴”之路上,怎么才能走得更远。

二、中考历史分数比重小

历史在以前的中考中只占25分,现在提高到50分,但和语数外相比,分数比重仍偏小,部分同学认为与其花费精力学习历史,还不如多用时间在其他中考科目上,考试时可以多得分。

三、受历史教师影响

当前大多农村中学历史专业老师缺乏,让退下来的其他科任老师承担教学,大部分历史教师非历史专业教师,历史素养较差。另外缺乏吸引学生的历史素材的引用,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上课不爱听,课余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学,造成历史知识掌握不够。

要提高初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素质,尤其是历史学科素养,同时注意收集和中学历史教学有关的历史信息,不断转变历史教学理念,深

入钻研历史教材,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2.收集教学素材

平时注意收集历史素材,历史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历史教学也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历史科任老师要借助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建立自己的教学素材库,注意收集历史典故,以脍炙人口的说教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接受正确的历史史观。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导言“引”趣:精心设计课堂引入,好的引入可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多媒体教学激趣:辅助教学设计,好的Cai课件通过图片、音效、动画、音像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

(3)辩论激趣法:充分利用一些历史知识让学生辩论、演讲等,这种方法在激趣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角色扮演激趣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不同历史人物,能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分组任务激趣法:分组完成同一任务或不同任务,可以让学生自己组合,选出自己的组长,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团队协作的乐趣。

(6)知识竞赛激趣法:课堂上利用所学历史知识设计知识竞赛,采用必答和抢答等方式进行,并对竞赛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体会到在竞争中的成功感。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比较教学重要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45

比较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是指对于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不同时间与空间下复杂的思想、政治与文化以及历史过程的对比与分析,通过比较它们的异同,让学生掌握历史的发展过程与历史的进步规律。本文就比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与说明。

一、比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必然要采用比较教学法。高中历史的学习内容较为繁重,内容较为冗杂,各个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思想、政治与文化的交融,背诵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掌握起来的难度较大,且各个知识点之间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带领学生走出学习高中历史的“误区”。比较教学法使教师巧妙地解决了学生在接受知识融合时混淆的问题,是学生走出“误区”的捷径,同时也是学生提高历史学习效率的关键。并且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高中历史的学习不应当再只是机械地记忆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平时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学习,提高历史文化意识,增强历史文化内涵。比较教学法的应用也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课本中的历史现象相互独立,对于教师来说,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引领学生对这些独立的历史现象进行串联,在头脑中进行相应的联系。但是比较教学法的应用,使教师对课堂丰富知识的串联成为可能,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综合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另外,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教材的结构体系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历史教材由原来的通史体系转化成为了专题体系,历史教材的这种结构体系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学习,也更加突显了比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优越性。比较教学法为新课改以来学生学习历史学科开启了新的路径,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成为带动高中学生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必备方法之一,近几年来,教师对于比较教学法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研究探讨并对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地应用。

二、比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专题之间进行比较

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课本也有了相应的调整,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教师应当调整教学方法,汲取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课程的重要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树立历史观,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教师应当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建立专题学习的意识,通过专题比较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把握历史知识,掌握历史人物的历程,进而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有心灵上的感悟,从而达到历史学习的最终教育目标。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必修一课本内容的^程中,必修一的课文大部分主要讲解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外国的政治制度。学生在学习与记忆这些政治制度时容易混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这些政治制度,比如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的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以及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等。然后让学生对比这些历史学习的专题,自己查阅课本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列的专题进行填充与细化,进而掌握专题的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专题之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地接受知识,更加高效地记忆内容,更加灵活地运用历史史实,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双赢。

(二)不同地域或民族的相似历史事件之间的比较

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内容较多,尤其遇到一些相似的历史事件时,学生很容易混淆记忆,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混乱,从而给历史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对待一些不同地域或民族的相似历史事件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网络,建构清晰的知识体系,此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辅助学生最佳的教学方法就是比较教学法。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同样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从而进行变革的日本的“”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时,学生对于“”与“洋务运动”的社会背景、领导力量与国际环境容易混淆,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对日本与中国的主要项目列视并进行比较,为学生比较这些相似事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对这些相似的历史事件的比较悟出道理,有所明智。

(三)纵向比较法

所谓的纵向比较法是对同一民族、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比较。通过纵向比较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全面地掌握某一国家与某一民族的历史知识,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纵向比较,对历史事件有更深的感悟。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时,学生对于这种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的记忆比较困难,容易造成时期的混乱。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地方行政制度做一个简要的比较与归纳总结,让学生充分理清分封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制以及行省制的起源、实施背景以及它们对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要监督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这些比较的知识点,并从中有所收获。纵向比较法是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比较教学法之一,由于大部分的历史课文内容的学习都是按国家地点划分,因此,纵向比较法也是历史学习中应用次数最多的方法之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纵向比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高效记忆,提高历史学科学习的效率。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应用

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还要求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正确的价值观。而史料是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的重要材料,一切历史结论都离不开史料。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科学地利用史料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分析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根据史料让学生探究历史和学习历史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主要以教师和教材为课堂中心,讲解历史知识时以灌输与传授为主,没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而史料教学则能够克服这一缺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史料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知识学习中,并且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史料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亲历历史,回归历史现场,寻求历史真相,从而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高中历史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史料,这些史料可以真实地还原历史情境和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代表性较强的史料,不仅使历史知识具体化,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再次,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史料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史料的优势与特点,改进和提升教学方法,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所以,高中历史教师使用史料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质量。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1.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科学地选取史料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留给后世的史料极其丰富,数量庞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史料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与科学性,选择那些代表性较强并且容易理解的史料,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和学习。教师在使用史料教学方法时,可以利用这些史料顺利引出教材知识重点,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到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辛亥革命》这部影片,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方面地了解辛亥革命时发生的历史背景,能够真正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境,回顾历史现场。所以,高中历史教师科学地选取史料,对提升历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影视作品与历史教材内容的相互补充学习,使其在欣赏历史影片的同时,对历史知识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与记忆掌握。

2.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地提问解读

高中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使用史料教学方法,不能只注重研究史料表面的历史知识,还应该深度挖掘史料背后的深层历史背景与知识。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问题情境,科学合理地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进行独立自主地思考,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知识。同时,高中历史教师还应该及时地给学生解读史料,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知识重点搜集相关的素材,包括图片、文学著作、影视资料等。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图片,著名文学家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也是以这一时代为背景的。教师可以提问“爆发的原因”“有什么意义”等,学生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同时教师还应该对这些史料进行适当地解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史料背景,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历史知识。

3.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地总结归纳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归纳与总结也十分重要。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和史料的归纳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对于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十分重要。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进行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相关史料,分析当时我国的国情,包括国防、农业、工业和经济等,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另外,高中历史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自主归纳总结,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和掌握高中历史知识。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科学合理地采用史料教学方法十分有必要,对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十分有利。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材内容合理选择史料,两者互相结合,在课堂上及时地对学生提问和对史料进行解读,然后归纳总结,全面提升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效率,进而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玉保.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但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对高中学生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做一些探讨。

一、整合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们经常能听到学生这样的话“我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学历史”。这样的学生可以说具备了学好历史的基础,他们对历史本身是感兴趣的。“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我们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把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转化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提高能力。

历史本身是有趣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历史典籍中有无数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可以说故事就是历史,历史就是故事。再看我们的历史教材一味追求浓缩、专题等形式,使历史教科书变得枯燥、无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有些历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照本宣科,缺乏创新,使得历史课堂更加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适当补充一些历史材料,充实某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的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时,我就讲述了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等战争的过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再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中的汉赋时,我就讲述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让学生在学史时还可以提高人文素养。

可见,通过丰厚的历史学习资源,通过引导学生去阅读,获得历史学习的热情;加强内引外联,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与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此,他们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二、改变手段,媒介推动,提升自主学习热情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供了便捷的媒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教育网站、图书馆、博物馆网站、影视等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但是学生学习经验不足,这种学习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在浩瀚的史料中学生很难准确地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资料,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何利用google或百度等搜索引擎。如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时可以给学生推荐电影《甲午风云》,还可以提供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的网站,此外还可以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影视资料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更可以弥补学生的知识空白,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内容丰富,而且可以在视听结合中让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规律有清晰的把握和理解。这样,我们能够让学生形成很好的自主学习的条理性,使得他们形成结合历史学科学习规律性的自学方法。

三、转换模式,创新教法,提供自主学习途径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价值。因而,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径。课堂是教师进行组织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调整好教师“教”和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就是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大胆的尝试。

在历史课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先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案提纲自学。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先自己独立查找相关资料或根据教师提供的辅助资料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若不能解决的问题,再与同学、教师交流解决;最后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反思、检测等三个自主学习步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得了自主学习支配权,教师根据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帮助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然,教学方法是多样的,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学习特点,形式多样地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学习模式。

四、改变学法,合作学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给予学生较为充足的时间去自主学习。但有限的时间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尤其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如何调动班级整体的团队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发挥学生的集体优势。而小组合作学习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学生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下,共同探索、共同思考、合作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如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一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介绍美国国家权力结构形式时,可把班级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去研读有关总统、国会、最高法院的相关文字说明和资料,然后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并进行总结,接着由其他两个小组成员对研究本问题的小组发问,由组员回答相关问题,最后选代表总结本小组讨论的内容,教师做适当的补充。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融入小组合作学习,凸显其学习的主体地位。

五、方法指导,突破瓶颈,实现自主学习高效

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最有价值的还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在历史学科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拿起课本,翻书看书却不知从何入手,可见学生在自主预习、整理、复习巩固、检测等方面比较薄弱。因此,我们应该在指导与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拓展学习内容等历史学习策略上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这就要求教师备课中要有“学法”设计,上课时要有“学法”指导,课后要有“学法”总结。教学过程中,更要关注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仅靠自己还不会进行有效学习,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尤为重要。教学中力争做到建构知识框架,教给学生预习、查阅资料的方法;复习时教给学生整理知识、总结学习方法;在出现错误时教给学生纠正、反思的方法。学习指导方法很多,还可以结合班级实际,灵活运用教法学法。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实现突破历史学科自主学习的瓶颈。

总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与学是辩证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高中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2]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教学应用

所谓“自主性”,从心理学角度讲,其本意是指具有主体意识的人能够独立决策,在不被外界影响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精神,并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无需外界助力就能够完成既定目标的能力。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制定某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在没有老师、家长或任何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学习目标的能力。高中历史教师应从这一年龄段学生心理智力特点出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结合课堂课外历史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推进高中历史教学。

一、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与内涵

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本主义观念深入人心,高中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突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自主学习引入高中历史教学,一方面体现了我国高中教学论域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当前形势下,着重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中学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未来社会中,所有人都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与传统的被动式单方面接受型学习不同,自主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性,通过独立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关注学生学习动机,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由此可见,在自主学习观念的指导下,学生转换自身角色,充分发挥能动性,使“自主”成为学习的本质。简言之,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导作用,控制并作用于历史学习,对包括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环节在内的全过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

二、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更新教学观念,转换师生角色。

就我国教育体系来看,在进入高中之前,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学习经历,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多采用“满堂灌”式教学模式,未能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能力的培养。新型历史教学课堂要求高中历史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更新教学观念,转变师生角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历史学习中探究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潮流话题引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历史不再是一种硬性课程,而是一种学习工具,为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研究感兴趣的问题提供手段。在新型课堂教学中,师生处于相对平等的位置,增强互动、共同协作,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历史综合运用能力,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充分发挥探究精神,努力营造民主、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历史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在历史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进步、相互作用,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进程。

如教学春秋战国这一阶段历史时,教师采取分组教学法,将全班学生分成“春秋组”和“战国组”两个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开研究本组所代表时期的历史,并准备好的历史材料与故事,与其他同学分享,并且就收集资料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展开交流,共同探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运用这种形式,学生不仅对自己所研究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倾听他人发言的过程中也有了新发现、新收获,自主探究学习获得了更丰富的教学素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历史眼界,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突出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新型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培养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特别是对历史学习功底较弱的学生,加强学习方法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可通过隐性、显性两种方式进行。隐性教学就是将学习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依据历史学习方法的流程设置教学环节,使学习成绩中上层的学生能够在课堂活动的耳濡目染中逐步体验学习过程、感受学习方法;显性教学就是教师明确讲解自主学习历史的相关策略的教学方法,并且结合具体实例对学习策略反复训练,使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尽可能提出多种学习策略,以供不同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知识掌握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在所有学生逐渐熟悉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再鼓励他们针对自我学习规律,对历史学习策略展开探索,进而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三)完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评价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发挥重要作用。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依然需要教师的评价与指导,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进而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符合自己学习特点与规律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不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分析自主学习情况,解答学生学习困惑,调整学习方法。在评价中,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指正和引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善于使用肯定的、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历史的喜悦感、成就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习动力。

三、结语

在知识大爆炸时代,高中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中历史教育的任务势必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式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篇9

一、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性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不仅能够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还能够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工作效果,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能够让学生投入到历史知识的海洋中,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初中历史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学习的魅力和热情,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由此可见,在整个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是十分重要的。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在整个初中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虽然我国初中历史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单一、传统,就整个初中历史而言,有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不仅会降低整个初中历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同时还会导致学生无法学习历史。其次,初中历史老师自身素质和水平较低,有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只是获取了教师资格证,并没有高素质的专业化数学知识,同时也没有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也没有认清楚学生的主体地位,盲目的认为自己才是主体,从而降低了整个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最后,初中历史教师也没有让学生理解自主学习的内涵和意义,只是让学生盲目的记定义,这样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历史知识,从而降低了整个初中历史学习的质量和水平,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和弃学的心理。

三、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的有效策略

1.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历史感兴趣自然而言就会热爱学习,更加认真的投入到学习历史中去,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其次,教师应该主动的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历史。最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设备去教学,尤其是使用多媒体技术或者是投影仪等设备,帮助学生全面的学习历史知识。

2.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要想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从而逐步提高学生思维的跳跃性和发散性,增强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整个初中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能够优化整个初中历史教学的工作效果。除此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减少对学生课业的布置,帮助学生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思路,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独立学习的空间。

3.创新教学方式和模式

在整个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创新历史教学的方式和模式,充分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讨论,然后组成一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代表,从而实现历史资源的共享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历史。例如:在学习初中历史朝代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学习,预习,将不懂的问题标记,在课上的时候提出问题,从而真正创新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成绩。

4.提高初中历史教师水平

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提高自身观念,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和观念,从而逐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逐步培养教师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对其进行再培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真正热爱上学习历史。又如: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让学生进行讲解”的方法进行学习,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学习。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篇10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困生产生原因转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80

现代教学要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科学困生的出现,给学生的总体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历史虽然是一门学生十分喜欢的学科,然而进入中学阶段,由于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点难度进一步增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导致部分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逐渐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与其他同学的学习步骤,最终成为历史学困生。本文就中学历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导致学生产生历史学习困难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导致中学历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针对目前部分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学困生的现象,要求教师引起高度重视,为了有效实现学困生的转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探索导致历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本人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遇到了学困生,所以认为导致中学历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是否对学科学习有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发现,目前导致中学历史学困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一些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学生则较为被动,积极性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难以在课堂上有效的掌握知识点,学习效率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的学习信心越来越弱,最终学生逐渐成为学困生。

(二)难以掌握有效的学科学习方法

现代社会对人的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想要提高效率,就必须讲究有效的方法与技巧。学习也是如此,学生想要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容量较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就目前导致中学历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而言,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学生难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面对教材上众多的知识点,学生不知该如何应用;面对花费了大量时间记忆的知识点出现遗忘的现象,学生也不知该如何应对等,最终使学生的历史学习陷入困境不能自拔。

(三)学生难以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

现代教学对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历史作为一门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自然对学生有效应用知识点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导致中学历史学困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难以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翻开近年来的中高考历史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当下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一旦学生难以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就很难作答,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困难,打击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逐渐成为学困生。

(四)没有把握好课余时间有效进行历史学习

历史课堂教学虽然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课堂学习时间,而且要鼓励学生把握好课余时间有效进行历史学习。而导致部分中学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把握好课余时间的历史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与学困生交谈,发现部分学困生仅仅在课堂上听讲,课余时间并没有对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这对历史这门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知识点的学科而言,无疑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实现中学历史学困生转优的有效策略

上文对导致中学历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导致中学学生历史学习困难的原因。为了使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历史知识点,也为了使中学历史学困生转优,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对历史学困生产生高度重视,而且要切实采取有效的转优策略。针对上文中提出的导致中学历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采取有效措施{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目前由于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出现历史学科学习困难的现象,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由于对历史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出现学习困难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制定与学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既能够帮助学困生学习知识点,又十分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科学习方法

针对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学科学习方法,而导致出现历史学科学习困难的情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教师在引导学困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过程中,应该有耐心,同时也要讲究策略。本人认为教师应该结合不同的知识板块对学生进行不同学习方法的引导,进而使学生掌握有效进行不同知识板块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三)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

这对目前由于难以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而导致学生成为历史学困生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应用知识点的能力。为了帮助由于难以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而成为历史学困生的学生,本人会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练习题目,并通过解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点是如何有效应用的。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知识点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