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9:22

生物技术概念篇1

关键词:概念和规则;信息技术;效果;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规则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把智慧技能分成五种分类: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并提出这五种智慧技能的习得存在着如下的层次关系:高级规则学习以简单规则学习为先决条件;规则学习以定义性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定义性概念学习以具体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具体概念学习以知觉辨别为先决条件。中学物理学习,其实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的基础上,应用物理规律。物理规律也就是加涅智慧技能理论提到的规则。按照科学取向教学论的研究我们教学的基本步骤包括:1.引起注意,告知目标;2.提示回忆原有知识3.呈现概念、原理的例子,引导学生辨别;4.阐明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理解;5.呈现变式练习材料,提供反馈;6.智慧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迁移与运用。笔者认为物理概念规则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情景现象,这些情景现象只通过说教和演示展示往往达不到所要求的效果,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示回忆、总结现象,得出原理结论,还可以帮助学生迁移运用。

在学习物理概念规则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学生得到学习概念规则所需要的诸多感性现象和例子,起到传统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光沿直线传播这一物理规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画模拟的日食和月食现象,通过清晰而生动的动画演示,学生清楚地看到了整个日食和月食的发生过程,并直观地认识到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规律。这样学生对于规律规则的学习自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学生在学习电流、电压概念时,由于电流、电压看不见、摸不着,感到很抽象,难以理解。课本中虽然有几幅相关的插图,但都是静止的。单凭教师说教,学生也很难想象那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如果教师制成相应的课件,把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过程,电流强度的大小等用不同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类比法将电流和水流,电压和水压进行类比,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呈现常规实验不能呈现的现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规则。

物理概念规则的学习,需要实验活动呈现有组织的信息,但有时候,实验可视度不够,可以利用实物展示仪,呈现良好的实验效果。例如:在教学《磁场》这节课时,需要利用磁铁、铁屑和玻璃板演示磁场的分布情况。传统的演示方法是:将玻璃板放在磁铁上面,将铁屑均匀的撒在玻璃板上,轻轻敲动玻璃板,使铁屑在磁场的作用下形成磁感线分布形状。但因玻璃板是平面放置,学生看不清楚,教师只好端着玻璃板走到台下,巡回让学生观察,这需要不少时间,必然影响教学进度。而利用实物投影技术,只须将实物放在展示台上,演示结果便清晰地呈显在大屏幕上,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便能清楚的看到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学生容易理解磁场的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超脱了具体的现象而说明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有些老师觉得向学生解释,太浪费时间了,倒不如节省多点时间给学生做练习,所以干脆让学生背熟这些概念。结果学生做题时就一窍不通,所以我们必须要让学生经历物理概念和规则的构建过程,学生才真正的理解概念的本质,老师和学生才不会浪费了时间做无用功。在学生学习物理原理规则时,需要呈现一些例子,这些例子的呈现最好借助多媒体技术,这样例子呈现的具体形象,可以挖掘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从而准确掌握概念和规则。例如在学习压强和功等物理概念时,利用视频播放骆驼在沙漠中行走的镜头和蚊子吸血的镜头,使学生感悟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利用视频播放吊车吊起重物,踢足球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做功需要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个必要条件。通过呈现现象和例子,通过学生思考,摒弃头脑中错误的前概念,有助于学生真正找到物理的原理和规则,防止错误概念的生成,这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有效的,相比没有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来说是高效的。

生物技术概念篇2

   识、又掌握了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呈现物理情景,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一定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物理情景,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动能”教学时,我把龙卷风、海啸、水库放水等动态视频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到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堤坝冲毁、房屋倒塌的画面后非常震感,也提了许多问题:“龙卷风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样厉害?”“水狂泻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这样以信息技术呈现物理现象,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自然界物体具有的某种“能力”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和直观的认识,从而为建立“动能”的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初中物理,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二、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在物理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相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如,“重力”教学时,我先播放铅球和跳高比赛的视频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奋力投出的铅球和跃过横杆的运动员最终会处于怎样的状态?这样的竞技项目挑战的是人类的什么极限?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待学生回答之后,再播放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成功升上太空和宇航员在飞船舱内的生活和工作情景的视频,再一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宇航员可以用任意的姿势“漂浮”在船舱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重力现象,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鲜明对比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重力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三、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概念

   将物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各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概念规律的理解。

   如,“电流”一节,难点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电流的形成与方向,因此,电流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我利用Flas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成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电流(用红色线条表示)从电源正极(用“+”表示)流出,通过小灯泡时,灯泡发光,最后回到负极(用“一”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师生通过对这一直观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很快就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这一重点、难点,对“电流”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模型免费。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动态分析过程,活化概念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靠物理规律建立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拓展概念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进一步揭示和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这有利于概念知识沿网状同化,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目的。如,有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初中物理,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的判断以及变化范围的计算问题,一直是历年中考物理试题和各种物理竞赛中的热点。而学生普遍感到此类题难度大,得分率也较低。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

   滑片p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制成课件进行以下动态分析: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等效替换,电压表等效于开路,电流表等效于一条导线。由此不难看出,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道路,即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电路的规律,也加深学生对电学部分相关概念的具体认识,深化和活化了物理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练习反馈,巩固概念

   课堂练习的检测与反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通过反馈练习可以使学生深化概念,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贮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效果,高效率地提高理解概念的程度。

   如,九年级“惯性”一节复习检测中,我用多媒体播放飞机正确投掷救灾物质的动画视频,同时提出问题:飞机投掷救灾物质为什么要提前投掷?让学生用本堂课所学知识来回答。这样就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练习深化了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因此,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特点巧设练习,不仅突出了联系的针对性、有效性,而且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了广阔途径。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生物技术概念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优化改革

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模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数学思想为指导,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丰富信息量,优化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既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又是创新教育的要求。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以其特有的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模拟实物形成过程等特点直观展示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富有动感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使教学表现形式更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强化数学计算的基本技能,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下面结合自己教学的一些案例从数学教学中的几个模块谈谈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改革和优化。

一、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影响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领域,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直接关系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发展。然而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爱玩的天性使他们不能长时间认真练习。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以往计算教学中形式的单一性,提高计算教学的趣味性。

(一)信息技术对计算练习的改革。

口算能力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才能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总是拿着口算卡片两个班乱窜,效果却并不明显,利用信息技术,把口算题做成幻灯片,让学生带领就可以练习,这样既解放了教师,提高了练习量,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使学生真正爱上口算练习,而且电子版的保存起来一劳永逸。信息技术的引入丰富了计算练习形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计算练习做成简单的小游戏,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好胜心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闯关练习、竞赛练习。

(二)信息技术对算理理解的优化。

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是计算正确的前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常常是算理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到位。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算理,也可以设计对比练习,强化算理,还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儿歌,这样记忆更深刻,运用起来更方便。

二、信息技术对概念教学的改革和优化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可以分为定义型概念、描述型概念和感知型概念等三种情况。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由于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与概念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学生往往不易掌握。因此,概念教学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关。信息技术把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结合在一起,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展示概念形成过程,提示概念本质,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在概念学习中,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接触的事物极其有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很难快速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声形并茂,能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概念,并乐在其中。如教学体积概念时,我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观察一个铅笔盒和一块黑板擦,问谁大?紧接着让学生观察两个棱长不同的方木块,问哪个大?通过比较,学生初步获得物体大小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从这一直观具体的事例中获得物体占据空间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较自然地理解“物体所占有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一概念。

(二)利用信息技术直观演示,理解概念。

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知识和经验,直观思维还处于主导地位,不容易理解教材中一些较深的理论知识或抽象的概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供的直观现象,把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有利于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从具体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如《认识分数》这节课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需要,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唐僧师徒四人在太阳下行走,遇到一个农民,买一个西瓜,四个人分着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存在。为帮助学生突破认知上的难点,课件演示月饼被平均分成两块,学生自然说出“每块月饼是这个月饼的一半”,我紧跟着说“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课件还演示了西瓜被平均分成四份等的动画,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一步一步加深,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使用给课堂带来许多精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完全代替原有教学手段,它的价值在于实现原有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度,注意时机和时间,注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机会。不要脱离数学教学孤立地使用信息技术,使“教师跟着课件走,学生跟着鼠标走,教学跟着电脑走”,这就违背了课程整合的初衷。

把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时,我们要注意“四适”,即设计适当、应用适时、信息适量、目标适切。而“适”的标准则应该充分考虑:创设的情境,激发兴趣,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知识的建构与拓展,情感的激励等。

参考文献:

[1]解绪娣.如何真正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2).

生物技术概念篇4

对食用菌概念的明确定义,文献记载最早的是杨庆尧先生的《食用菌生物学基础》:“食用菌俗称菇或蕈,是一类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具有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诸如羊肚菌、牛肝菌、鸡枞(应为斜土旁)菌、蘑菇、口蘑、香菇、草菇、侧耳、木耳、松乳菇等。”[14]杨新美先生在《中国食用菌栽培学》中描述的定义为:“食用菌是一类子实体肉质或胶质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常只包括少数几种子囊菌,绝大多数种类是担子菌。担子菌中又以蘑菇目或称伞菌目(agaricales)为最多。”[18]黄年来先生在《中国食用菌百科》中对食用菌描述的定义是:“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macroscopicFungi)。通常也称为‘菇’、‘菌’、‘蘑’、‘耳’。约90%的食用菌属于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少数属于子囊菌纲(ascomycetes)”[12]。GB/t12728-91《食用菌术语》标准中对食用菌的定义是:“指可供食用的一些真菌。多数为担子菌,如蘑菇、香菇、草菇、牛肝菌等。少数为子囊菌,如羊肚菌、块菌等”[16]。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国家标准中对食用菌的定义是:“可食用的大型真菌,常包括食药兼用和药用大型真菌。多数为担子菌,如双孢蘑菇、香菇、草菇、牛肝菌等。少数为子囊菌,如羊肚菌、块菌等[16]”。2009年出版的《中国食用菌产业科学与发展》书中的定义是:“食用菌(ediblemushroom)是指可供人们食用的一类大型真菌,它们具有肉眼可见、徒手可采、具不同形状的子实体。这些子实体或者生于地上的倒木树桩、粪草土壤、植物根茎上面或者生于地下土壤中,俗称‘菇’、‘蕈’、‘蘑”、“菌”、“耳”、“芝”、“伞”等。如平菇、香菇、白灵菇、草菇、大杯蕈、榛蘑、口蘑、松口蘑、猴头蘑、羊肚菌、块菌、木耳、灵芝、黄伞等。从药食同源这个意义上讲,广义上的食用菌包括食用、药用和食药兼用三大类用途的大型真菌;狭义上仅指作为蔬菜食用和食药兼用的种类,不包括药用种类。常见的食用种类如平菇、香菇、双孢蘑菇、木耳、金针菇、草菇等;常见的药用种类有灵芝、茯苓、猪苓等;常见的食药兼用种类有冬虫夏草、猴头、银耳、灰树花等”[19]。被我们现代称为属于大型真菌的“食用菌”,包括许多种。古代人们对这一类生物的称呼十分多样,不同年代、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称呼,由于它们的种类繁多,形态多样,我国古籍中有文字记载的就有菰、蕈、菌、芝、耳等。这些词多数不是专指一种,而泛指几种或相近的一类。食用菌不是分类学上的名称或单元,而是一个专业术语,其区别特征是食用的大型真菌。

食用菌的同义现象与上位概念

上位概念(superordinateconcept)表示属概念或整体概念的概念为上位概念(superordinateconcept)[20]。食用菌的上位概念有下列3个被广泛应用。大型真菌(macrofungus)真菌(fungi)是一类不分化为根、茎、叶,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不产生维管束,以孢子进行繁殖,因没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故必须依靠现成有机物质维持其异养生活,常常以具有分枝丝状体的菌丝(Hyphae)为重要特征的生物类群。真菌以其营养方式,大致可分生存于活的生物体上的寄生性真菌和生存于腐朽物质上的腐生型真菌两大类。其中,大部分真菌为腐生型,当然介于寄生性和腐生型两大类间还有不同程度的中间性真菌。肉眼可见的真菌为大型真菌,大型真菌中的种类以其对人类的用途可分为食用真菌(简称食用菌)、药用真菌(简称药用菌)、有毒真菌(简称毒菌)及其它。“大型真菌macrofungus子实体肉眼可见,徒手可采的真菌。”[16]以大型真菌冠名的科技文献很多,如《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21]。蘑菇(mushrooms)《中国食用菌百科》讲:“蘑菇一词含义多样。通常是泛指具有肥大子实体的担子菌或子囊菌,包括肉质伞形的牛肝菌,球形的马勃,头状的猴头菌,马鞍状的马鞍菌及非肉质的灵芝、栓菌等。狭义的蘑菇仅指担子菌和伞菌目真菌,尤指双孢蘑菇(a.bisporus)及其近缘种四孢蘑菇(pestris)及大肥菇(a.bitorquis)等。”[12]使用广义蘑菇概念的科技文献,如刘波的《蘑菇》[22],邵力平等编著的《中国森林蘑菇》[23]。这些文献中记载的是多种大型真菌。使用狭义蘑菇的科技文献,如浙江农业大学编著的《蘑菇栽培技术手册》[24]、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编著的《蘑菇栽培技术》[25]等书中的蘑菇,就是专指双孢蘑菇的。数目繁多的蘑菇,依据对人类的关系又分为“食用蘑菇”和“毒蘑菇”,使用这两个概念出版的科技图书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编著的《食用蘑菇》[26]与《毒蘑菇》[27]。国家标准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规范蘑菇术语的定义为:“蘑菇mushroom大型真菌的俗称。见大型真菌。按用途分为食用菌、药用菌、有毒菌和用途未知四大类。多数为担子菌,少数为子囊菌。”[16]英语“mushroom”一词被翻译成蘑菇。对我国人民而言,蘑菇就是指各种肉眼可见的大型真菌,晚清《家菌长养法•蕈种栽培法》一书提要中就讲:“菌俗名蘑菇。”[28]“蕈即菌也。”[28]可见,在晚清时期我国把“菌”、“蕈”同“蘑菇”一样,都是指肉眼可见的大型真菌,有许多种。对欧美人来讲“mushroom”过去主要指“双孢蘑菇”,因为他们长期以来只栽培双孢蘑菇。由此,我们现代有些学者曾把“蘑菇”这一术语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蘑菇与大型真菌同义,狭义的蘑菇专指双孢蘑菇及其近缘的栽培种,如上所述。把“蘑菇”概念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使用起来容易混淆,给交流带来有许多不便。因此,建议以后不要把“蘑菇”这一概念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按照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规范的,用“蘑菇”一词时就是与大型真菌同义,它包括许多种。双孢蘑菇就称双孢蘑菇,不要简称“蘑菇”。蕈菌(mushrooms)国际著名食用菌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张树庭教授对蕈菌有科学的定义,在他所著《食用蕈菌及其栽培》一书中做了论述:以往人们将英文mushroom译成蘑菇或食用菌,译义不很恰当。例如中国人对木耳、银耳和灵芝并不称之为蘑菇;而所谓的食用菌在习惯上又不包括诸如面包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等实际可食的菌类。凡此种种,造成了名称与含义的不相符。为了“名”正“言”顺,有利于蕈菌方面的研究,使之与细菌(Bacteria)、放线菌(actinomyces)、酵母菌(Yeast)、锈菌(Rust)、黑粉菌(Smut)、真菌(Fungus)等菌类名称相对应,著者将广义上的mushroom称为“蕈菌”,将研究蕈菌的学科称为“蕈菌学”(mushroombiology)。著者认为,蕈菌是指那些具有显著子实体并可资鉴别的大型真菌。所谓大型真菌,是指其子实体肉眼可见、双手可摘者。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称为“食用蕈菌”(ediblemushroom);具有药用价值的为“药用蕈菌”(medicinalmushroom);著者将这两类蕈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价值用有诗趣(poetically)的语言概括的描述如下:无叶无芽无花,自身结果;可食可补可药,周身是宝。对于那些具毒性的大型真菌称为“有毒蕈菌”(poisonousmushroom)。此外,还有一些功能未明的蕈菌尚待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其归属的其它蕈菌(othermushroom)。这种区别是相对的,因为许多蕈菌是可食、可补亦可药用[32]。蕈菌学(mushroombiology或mushroomscience)是研究蕈菌(mushroom)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真菌的现代学科,是关于蕈菌(mushroom)栽培原理和实践的一门科学。为了建立指导这个学科将来发展的原理,需要有系统的研究——这与其它分支学科一样。这种系统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的研究和探讨,还包括栽培实践的各个方面。任何一种作物成功的生产,都要建立在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9]。

关于“菇菌”和“菌类”“菇菌”是一个造的新词,是近些年来在我国一些食用菌出版物和蘑菇“科技馆”等领域刚刚出现的。“菌类”是一个使用了很久的词汇,它的起源虽然很难考证,但至少在明代的《亘史钞》中已经使用了,在《亘史钞》里“菌类”是《广菌谱》的前身,讲的是多种“大型真菌”。在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对生物微观领域认识的不断深入,给“菌类”概念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在生物科学发展的今天“,菌类”包括细菌、黏菌和真菌[30]。近年来使用“菇菌”一词的,如1977年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湖南省副食品公司菌种场合编的《湖南主要食用菌和毒菌》一书中,在第一章第一节中的一级标题用了“菇菌的食用价值”[9]。1993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食用菌百科》中在栽培史部分使用了“菇菌文化”、“菇菌字源学”[12]等词汇。食用菌科技图书的书名使用“菇菌”,是199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菇菌生产技术全书》[31];2003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又出版了《菇菌栽培手册》[32];2004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新世纪菇菌生产技术丛书•蘑菇生产全书》[33]等系列食用菌著作。在这几本书中仅看到《菇菌栽培手册》在前言中对“菇菌”一词作了解释:“人类对真菌的认识和利用,开始于对大型真菌(Largerfungi)的研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菇菌’(mushroom)”[32]。“能形成大型子实体的菇菌约10000种,绝大部分是担子菌,一小部分为子囊菌”[32]。从这个定义看,“菇菌”与“大型真菌”是同义词;但从这些书的内容看“菇菌”又酷似“食用菌”的含义。根据《食用菌术语》国家标准及我们习惯的用法,“大型真菌”与“食用菌”的关系,不是同一个层级的概念。“大型真菌”是上位概念,“食用菌”是下位概念。“大型真菌”不仅包括“食用菌”,还包括“药用菌”、“毒蘑菇”以及其他。由此可以看出,菇菌是一个层次不清、概念模糊的新词,这个新词又与其他几个常用的术语同义,如“大型真菌”“、蘑菇”“、蕈菌”等。2010年出版的《中国菇业大典》(以下简称《大典》)一书中,既把“菇菌”对应于英语“mushroom”[34]。又把“菌类”对应于英语“mushroom”[34]。我国早把汉语“蘑菇”一词对应于英语的“mushroom”,《大典》又把新词“菇菌”、老词“菌类”均对应于英语“mushroom”,这不仅说明《大典》本身使用术语混乱,同一部著作中同一个英语词汇对应于两个汉语词汇,而且“菌类”对应于“mushroom”也不符合现代生物科学的进展给“菌类”赋予的新义。《大典》把汉语“菌类”对应于英语“mushroom”,如果在我国尚未引入近代生物科学以前,还没有使用显微镜,我们还不知道有细菌、黏菌的历史时期还可以,可惜那个时代的近代生物科技包括“mushroom”一词还未传入我国,在“菌类”已包括细菌、黏菌、真菌的现代科学认识的今天,再把“mushroom”对应于汉语“菌类”,恐怕是“时过境迁”“、名不副实”了。新词“菇菌”的使用,还不符合我国对于创造新词的有关规定。对于科学新词的提出和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中明确规定:贯彻科学性的原则”中:定名应准确表达单个概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属性。”及对不科学的,易引起概念混乱的名词应予以纠正。”[38]又如科技新词定名与”中规定:科技新词是指国内外近年出现的代表新概念、新理论、新物质、新技术、新工艺等范畴的科技名词。”[35]与科技新词工作分为‘试用’和‘审定公布’两步进行”[35]等等。这些原则和方法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各行业都应该遵守执行的,“菇菌”一词的内涵既不是新概念,它的出笼又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精神。发展食用菌科技就会有新的概念、新的术语不断出现,但应严谨、准确、科学,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给以准确的定义。当一个“概念”已经有对应的名称使用时,尽量不要再造与其同义的新词为名称。一个概念有多个名称时,最容易造成混乱。尽量向“一个概念仅确定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规范的中文名称”[38]的原则靠拢。

规范食用菌术语

生物技术概念篇5

【关键词】生物学;概念教学;新课程

【abstract】thebiologyconceptisthefoundationoflivingcreatureacademics,isalsothemostbasiclanguageexpressioninbiologyrealmunit.atnewunderthecourseprinciplelivingcreaturecoreconceptteachingintheseniorhighschoolwanttobefullapplicationlivingcreaturesciencehistory,theteacheradoptinvestigationteachingofway,combineconceptdiagram,passparableormodel,andaskforhelpofamodernnetworkamultimediaetc.informationtechniqueassistancemeans,makestudentbetterstudybiology,developmentstudent'sintelligenceandlogicthinkingability.

【Keywords】Biology;Conceptteaching;newcourse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以一系列核心概念作为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等逻辑思维过程的依据来揭示本学科的基本规律。生物学概念不仅是生物学科的基础,而且是生物学领域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在生物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生物学知识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让我们教师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接触到新的“原理、规律和方法”时能借助生物学概念能进行自我阐明的能力。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的理解需要学生逻辑加工和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将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在大脑中作出正确的反映的过程。有效的核心概念教学策略,能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科学的观点理解问题、用科学的精神探索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提出“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的要求,可见《标准》对学生学习核心概念是高度重视的。在传统的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对概念的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灌输轻引导,造成学生对生物学概念不理解只是死记硬背,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核心概念教学的体会总结如下:

1.充分应用科学史生物科学史是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是探究过程的杰出代表、是科学家揭示出生物科学理论的动态过程,有效利用科学史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和谐的统一。学生在科学史的学习中,教师要利用沿着人类认识生命规律过程的相关史实,引导学生探索生命规律,让学生充分获得探究体验,从科学家的奇思妙想中不能充分汲取真正的营养。如“植物激素”此核心概念的教学,可以借助生物科学史,具体设计过程如下:①1880年,达尓文的向光性实验,发现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②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哪个部位有关?1913年,詹森设计了在胚芽鞘尖端与下部之间放置琼脂片的实验,得出:“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的结论。③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呢?1914年,拜尔的实验,发现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通过上三位科学家的实验,猜想到胚芽鞘的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④究竟是不是化学物质呢?如果是,是哪种化学物质?1926年,温特的实验,发现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生长。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⑤1934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⑥1942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⑦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植物体中还有一些与生长素作用类似的物质,如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这一类称为植物体中天然生长素类。⑧以后人们又不断发现了一些人工合成的、与吲哚乙酸有类似生理效应的物质,为了区别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常把这类物质叫生长素类似物。水到渠成地得出“植物激素”的概念:像生长素这样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利用探究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以探究的方式讲授核心概念,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以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因此被众多教师用于课堂教学。《标准》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核心概念”基因”为例,利用探究教学策略的设计如下:①提出探究问题:基因是否等于Dna?②推理与设计分析: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吗?③取证:通过对资料数据分析出全部基因的碱基对数>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得出结论:基因只是Dna的片段。④解释证据: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到小鼠体内,发现小鼠能发光,证明海蜇的发光基因不仅传给小鼠,而且能表现出来,起到控制小鼠的特定性状的作用,即具有了特定的“效应”。因此就顺利地从Dna水平上给基因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通过比喻或模型比喻或模型法可以让抽象问题更易理解和直观化。如核心概念“染色体组”可以用扑克牌的类比法来讲授;核心概念“减数分裂”可用模型法讲授,用橡皮泥反映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用红绿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又如,在讲述Dna分子的结构时,教师将Dna分子的平面结构比喻成梯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了梯子的扶手,碱基间构成的氢键就是梯子的踏板,这样可很好地加深学生对Dna组成的认识。

4.采用概念图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一个完整概念图的完成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①选取一个知识领域;②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③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④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⑤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修改和完善。理想的概念图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概念间具有明确包容关系的层次结构;②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用适当的词或词组标注出来;③)不同层级概念间的纵横联系清楚、明确,并形成一些交叉点:纵向联系说明概念间的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横向联系可以说明处于概念图中同一层级水平的概念间的有意义联系;而交叉关系则说明处于不同层级概念间的联系。故而,在概念图中的概念是不能被单独表征的。如在核心概念“染色体”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构建如下的概念图:

图1核心概念“染色体”的概念图5.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上的主要手段有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最广泛的是多媒体技术,它是以计算机为基础,以交互方式处理、传输和管理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技术。此项技术具有声、图、文并茂,形成多种感官刺激,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和保持;渲染理想的教学环境等优点。如在讲授“细胞增殖”、“减数分裂”、“神经调节”等抽象、复杂知识时,教师可以用动画来演示这些过程性知识。

生物技术概念篇6

一、概念创新设计

面向设计要求和分析设计条件,概念创新设计环节着重生成框架式的广泛意义上的解。设计师的知识背景、专业素质和高质量的设计方案密切相关。它需要工程科学、专业知识、产品加工方法和商业运作等围绕着产品一人一环境的复杂结构体系贯通相融,达到做出产品完整周期过程最为重要的决策。概念创新设计通过合理解决原理部件间的空间或结构上的关系问题,从而形成产品的方案。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概念创新设计,如果在概念创新设计环节发生错误或缺陷,详细设环节将很难甚至无法纠正。概念创新设计是一项进行知识处理与操作的创造,目标在于从定性到定量的寻求最优解。产品概念的生成是从用户的需求开始,以良好的用户体验为目标,对产品概念进行深入设计,生成最终的一个或几个设计概念。而概念创新设计环节对设计师的约束条件最少,从而具备较大的创意空间,最能体现与发挥设计人员的经验、智慧和创造力。概念创新设计阶段中,融入绿色设计因素,则能更好地提升产品质量,使产品更加绿色。

二、产品形态层次

产品形态是传递产品信息的第一要素,它能使产品内在的质、组织、结构、内涵等本质因素上升为外在表象因素,并通过视觉而使人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过程。产品形态由物质形态、文化形态和理念形态三个层面构成。物质形态层面是指功能性和技术性的因素,具体体现为产品的结构、材质、色彩、样式等;文化形态层面包含流行趋势、审美趋势等与社会文化相关的因素;理念形态层面指受民族与传统、宗教与历史的影响而产生的产品设计理念,包括对形态的观念、联系、想法、判断、偏好和理解等主观的认识。

三、概念创新设计中的绿色策略技术

绿色策略技术是建立在产品属性的层次理论之上的。概念创新的开发环境融合涉及产品开发各环节的设计知识流。而利用产品形态的层次方法,将设计知识流合理的引入,则可以从较高的层次来规划和发展绿色策略技术。针对产品形态的三个层次,构建四个阶梯的绿色策略技术。绿色策略技术包括产品物质属性宜人化策略、产品操作宜人化策略、产品文化属性宜人化策略和产品概念意识宜人化策略。

1.产品物质量属性宜人化策略

产品的质量属性体现在产品的材质、色彩、形态、技术等因素上。产品物质属性宜人化策略主要考虑物质属性的基本元素——物理组成。产品的物理组成包括产品材料、产品制造和产品形态等内容。产品材料指产品的各种材料组成部分;产品制造涉及产品的制造工艺和制造过程;产品形态指产品的大小和形状,以及造型风格。产品物质属性宜人化策略包含运用绿色材料、绿色结构、绿色形态设计、以及造型风格绿色化。绿色材料除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能和使用性能,还更过考虑资源能源与环境因素。绿色结构是指产品结构设计环节中,更多地注重能够节约能源资源的结构,避免材料的浪费。绿色形态设计是指在工业设计的形态设计环节中,在产品造型美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合理规划产品形态,使之能够更好地与优化结构、节约材料相符合。造型风格上偏向于绿色,则能够在产品后期的市场竞争中提升产品市场营销能力。

2.产品操作宜人化策略

概念创新设计中对产品体验进行深入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产品使用体验更多的决定着消费者眼中的产品好坏。产品体验具体涉及操作界面、时间、使用环境、日常维护保养等因素。在绝大部分产品体验中,视觉与触觉返回的信息最多。视觉信息的反馈决定了产品的第一印象。其总体印象的来源则取决于产品物质形态。触觉给用户带来对产品的印象和主观感受。触觉,直接带给消费者产品质感体验,却可以传递产品价值体验的信息。良好的触觉体验能让用户倍感关怀与舒适,以及后续用户的理性判断——感觉这个产品很棒。用户体验是一种用户与产品的深层次的交互行为,涉及生理、心理、思想、社会等方面。在用户使用产品时,产品的属性达到了用户的需求,具体表现为可用性、易用性、可依赖性等方面。概念创新设计中的操作宜人化是在通过设计师对于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感觉方面做出深入设计,来提升产品和用户交互质量。在产品体验中用户有行为和情绪两种外在表现。通过对行为和情绪调查研究,设计师就能够把握住用户需求和产品属性之间的关系,设计出更好的用户体验。

3.产品文化属性宜人化策略

产品进入市场后,由于外部影响而具备了一些与产品本身密切联系的关联属性特征,诸如深蓝色于iBm。产品文化属性就是这样一种深层的关联属性。在概念创新设计中,运用文化属性宜人化策略,可以通过产品创意背景、产品地域文化、产品文化关联、产品品质文化等来实现。产品创意背景以中华文明优秀的文化传承为依托,在当代文化环境下,对当代产品创意背景进行深层的构思谋划。概念产品开发也应该与当前流行文化相关联,汲取当前流行文化的元素,实现产品文化关联。

4.产品概念意识宜人化策略

产品形态除了本身所固有的物理属性外,还包括形态的个性、象征、用户印象、联系、想法、判断、偏好等理念形态。工业设计在产品设计之初,对产品概念会形成一系列的产品方案。再由此方案中形成值得开发的方案做出宜人化的调整与筛选,则能大幅度的提升产品开发的成功概率。产品概念意识的宜人化,需要从高度的哲学角度对产品方案进行反思与判断。分析这种概念的功能是否真正有益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源头上发展倡导绿色设计。

四、结语

生物技术概念篇7

一、康德的“两种实践”及其“实践智慧”

在人类认识史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对人的活动的不同类型做出了思考,在《大伦理学》中,他批评了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就是知识”的著名观点,认为这一观点混淆了人类灵魂的两个不同部分,从而也就混淆了人类活动的两种不同类型。在亚氏看来,人的灵魂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理性,它涉及到人的感觉、认知、理智和思辨,关系到人的制作、生产和技术方面的活动;另一部分是非理性,它涉及到人的激情、欲望和意志,关系到人的德性、伦理、正义和政治方面的活动。苏格拉底所谓的“美德”属于灵魂的非理性部分,而“知识”则属于灵魂的理性部分,这两者不能等同,与其相对应的是两种不同的活动类型。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氏明确区分出人的活动的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制作,即人们生产、制造所需物品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受理智指导和支配的,人们通过自己的理智来确定哪些东西是真的和假的。另一种行动是受“实践的智慧”指导和支配的,而“实践智慧关系到行动”。“实践智慧”告诉人们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他强调:“行动不是制作,制作也不是行动。”①由此可见,亚氏已经初步区分出作为生产劳动的活动和作为伦理、政治行动的活动。按照他的提法,只有后一种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因为在这种活动中,活动者的意志是完全自由的,因而他必须承担与其活动相应的伦理和政治方面的责任。

在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活动类型和初步划分的基础上,德国古典哲学开创者康德明确地区分了理性的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思辨理性”,它关涉到自然必然性,是在现象界的范围内展开的,其中起立法作用的是知性;另一种是“实践理性”,它关涉到自由,是在本体界的范围内展开的,其中起立法作用的是善良意志。在康德看来,思辨理性涉及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通过自己的认识活动和技术发明活动去认识、把握和利用自然的必然性,而实践理性则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通过建立伦理规范来追求并实现自己的自由。与亚氏相同的是,康德在比较严格的意义上把后一种活动看作是实践活动;与亚氏不同的是,康德以更加明确的见解鲜明地揭示了这两种活动之间的差异,特别关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强调:“人们不应该提出使纯粹实践理性隶属于思辨理性这样过分的要求,从而颠倒了两者之间的次序,因为所有的旨趣归根结底都是实践的,甚至思辨理性的旨趣也是有条件的,唯有在实践的应用中才是完满的。”②然而,康德意识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特别是在学术讨论中人们并没有按照他关于“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严格区别来考察人的活动。人们不但没有像康德一样把以本体论为基础的与自由相关的伦理、政治方面的活动称为“实践”,而且也把康德所不赞成的、以认识论和技术主义为基础的、利用自然规律以改变和控制外部自然界的活动也称为“实践”。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实践概念。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论中,康德认为:“迄今为止,在不同原理和哲学的分类上应用这些术语时,流行着一种引人注目的误用语:人们把遵循自然概念的实践和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认作是同一个东西。”③而在康德看来,决不能把遵循自然概念的实践和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混淆起来。因为这两种实践形式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前者属于现象界,是人的认识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后者属于本体界,是道德法则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进一步指出:“假如规定因果性的概念是一个自然的概念,那么这些原理就是技术地实践的;但是如果它是一个自由的概念,那么这些原理就是道德地实践的。”④“道德地实践的各种规范完全建立在自由的概念上,完全排除来自自然方面的意志的规定,构成了各种规范中的一种完全特殊的样式:它们也像自然所服从的规则一样,可以直接称为规律,但不像后者那样基于感性的条件,而是基于超感性的原理,在哲学理论部分的近旁,为自己单独地要求着另一部分,这个部分可以命名为实践哲学。”⑤显然康德哲学中“实践哲学”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尽管康德的“道德”是先验的道德,康德的“自由”是以先验的道德法则为基础的自由,康德的“实践”是“道德地实践”,是“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但康德对“两种实践”的区分,是西方实践概念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长期以来往往被人们忽略的康德哲学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道德地实践问题”。在康德看来,“实践哲学”中的“实践”是“物自体”世界中的实践,这种实践比“技术地实践”更具有本体论意义。可是这种具有重大哲学价值的实践哲学,由于一些哲学家,特别是黑格尔只把“物自体”视为认识论范畴,消解了其本体论意蕴,或如培根主张“知识就是力量”,或如孔德把自然科学及其导向的自然“技术地实践”视为“正宗”,从而遮蔽了康德的实践哲学——“道德地实践”的本体论意蕴,因而,把本来在康德视野中具有本体论隐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理、政治等)彻底淹没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智慧”——“社会技术”也合乎逻辑地被挤到了哲学历史的幕后!

二、马克思的“两种实践”统一观

如前所述,康德认为“两种实践”是不能混淆的,康德也曾为把“两种实践”统一起来而不懈努力。在康德看来,应该以“道德地实践”的活动为基础来统一“技术地实践”活动,应当以本体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为基础来统一认识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但“统一”的工作似乎并没有产生“正果”。正如俞吾金所说:“虽然康德力图运用反思判断力和目的论来统一感性与超感性、自然与自由、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技术地实践’活动与‘道德地实践’活动、‘遵循自然概念的实践’与‘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然而,在他那里,‘现象’与‘物自体’之间的鸿沟是如此之深,以致这个统一工作收效甚微。”⑥他没有做好方法论创新,终会有人来完成的。

马克思以更宽的理论视野、更高的思维境界主张把生产和其他一切领域的实际活动都理解为实践。他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⑦马克思不赞成康德把此岸世界(现象界)与彼岸世界(物自体)割裂开来,从而把两种实践活动割裂开来。他说:“康德只谈‘善良意志’,哪怕这个善良意志毫无效果他也心安理得,他把这个善良意志的实现以及它与个人的需要和欲望之间的协调都推到彼岸世界。”⑧马克思还指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世

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停顿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⑨显然,马克思没有否定康德关于“两种实践”不能混淆的观点,但认为两者是可以统一的。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当人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即人改造、控制自然的认识论角度去考察问题时,实践就是“技术地实践”;而当人们从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角度,即从人们改造社会、追求自由的本体论角度去考察问题时,实践就又成了“道德地实践”。从马克思的上述引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马克思是在人类生存论、哲学本体论的层面来讨论两种实践及其统一的真正基础的。第一,马克思首先把“实践”当成与理论思考和理论活动相对立的人类现实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系最一般的人类活动。第二,由于马克思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他所强调的实践从一开始就具有革命性和物质性特征,并把从事物质的实践活动看作是他的社会观乃至世界观的核心。正如他所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⑩第三,马克思把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两种实践”概念改造为“同一个实践”概念,尤其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两个不同维度和不同领域。第四,马克思把物质生产实践视为实践概念中最基础的层面,把调整生产关系实践视为物质生产实践的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可以说,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或者至少首先应当是从本体论而不是从认识论视角加以把握的。这大概也是马克思的哲学被人们称为实践哲学或者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理论的逻辑依据。

既然马克思在本体论层面统一了自从亚里士多德、康德以来的“两种实践”观,把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视为最自然的关系,那么,相当于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主张的“实践智慧”的社会技术也就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本体论的特殊旨趣。

三、马克思“两种实践”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技术”

康德强调“两种实践”相分,并力图在本体论——物自体层面统一两种实践,即以“道德地实践”为基础统一“技术地实践”,强调自由、道德、伦理、政治的至上性,主张人与人之间关系规范的权威性和绝对性。马克思也从本体论视角统一“两种实践”,这一点与康德是一致的。但是,马克思所谓的本体不是“物自体”,而是生产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康德的“物自体是抽象的、空虚的东西”(黑格尔语),而马克思的生产实践则是历史的、具体的实际活动。这种生产实践如何能与“社会技术”相勾联呢?

确实,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我们确实难以找到“社会技术”这个概念,但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怎样看待社会关系,怎样主张变革社会关系进而有没有“社会技术”思想,不能仅仅看其是否提出“社会技术”概念,而应当在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著述中寻找和体会其重要理论观点的特殊历史语境,把握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从中领悟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的一般规定。

马克思在标志其唯物史观正式诞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历史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1)马克思还认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12)马克思的整个唯物史观的核心,就是讨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社会)的关系,以及这两种基本关系的关系。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人们调整、改造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实践性知识体系是自然技术,而人们调整、改造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性知识体系是社会技术。对此,日本哲学家三木清是赞同的:“技术存在于主体对环境的积极适应和使之发生变化并创造新的环境过程中——如果我们所说的环境不仅仅指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的话,那么除了有作用于自然的技术,还应当有作用于社会的技术。相对于自然技术来说,应当有社会技术。”(13)可见,三木清的解释,似乎符合马克思的思维逻辑。

我认为,所谓社会技术,是指社会主体人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关系包含技术生产关系(即在生产过程中,由自然技术要求而形成的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经济生产关系(即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活关系指人们在物质、精神生活过程中相互交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凡是有人的地方,人的社会关系就普遍地存在着,并随时随地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于是,如何处理、协调、改造或改善人与人(社会)的关系,就成为社会运行的关键。马克思指出,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采用特殊的方式和方法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这里讲的“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14),除了工艺流程之外,显然还包括组织管理的方法。他说:“如果把不同的人的天然特性和他们的生产技能上的区别撇开不谈,那么劳动生产力应当取决于:(1)劳动的自然条件……(2)劳动的社会力量的日益改进,这种改进是由以下各种因素引起的,即大规模生产,资本的集中,劳动的联合,分工,机器,生产方法的改良……以及其他各种发明……并且劳动的社会性质或协作性质也是由于这些发明而得以发展起来。”(15)如果没有“协作”,怎么会“变成直接的生产力”呢?这样看来,在马克思的视野中,所谓社会技术就是人们在生产、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社会联系”中所蕴涵的规范的、稳定的实践性知识体系。显然,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或者使用“社会技术”概念,但绝不等于马克思没有“社会技术”思想。仔细思考,我们发现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技术思想。总之,从马克思的“两种实践”观中可以看出,人与人(社会)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自然、最基本的关系,调整这种关系的技术手段——社会技术自然也就蛰伏着社会哲学本体论的深刻隐喻。

注释:

①R.mcKeoned.,theBasicworksofaristotle,RandomHouse,1941,1141b.

②i.Kant,KritikderpraktischenVernunft,SuhrkampVerlag,1989,s.252.

③④i.Kant,KritikderUrteilskraft,SuhrkampVerlag,1989,s.78,s.79.

⑤i.Kant,KritikderUrteilskraft,SuhrkampVerlag,1989,s.80.

⑥俞吾金:《从康德到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学沉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56页。

⑧⑨⑩(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211—212、50、48、2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6卷第486页。

(13)转引自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知识出版社1987版第57页。

生物技术概念篇8

一、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thethird—partylogistics)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ing。out-souring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它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out一souring引人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logistics)。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已广泛地被西方流通行业所接受,亚太物流协会副主席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教授哈蒙德到我国参观考察时曾在多种演讲场合宣传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其应用。

北方交通大学的丁晓琳等在《物流技术》1999年第三期《不可忽视的“第三方物流”一文中对美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如下介绍:“1997年,在美国主要市场(汽车、化学、计算机。日用品、医药品、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达到73%,还有16%的企业研究未来使用第三方物流……”对于第三方物流的评价,该文也给出了一个抽样调查结果:“29%认为成功,54%回答基本上成功……”

(二)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原因

1、第三方物流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在out-souring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人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物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负责,可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活动的服务功能。

2、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新型管理理念的要求

进人九十年代后,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推动着管理技术和思想的迅速更新,由此产生了供应链、虚拟企业等一系列强调外部协调和合作的新型管理理念,既增加了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又对物流活动提出了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有效的顾客反应等更高的要求,使一般企业很难承担此类业务,由此产生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第三方物流的思想正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它的出现一方面迎合了个性需求时代企业间专业合作(资源配置)不断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实现了进出物流的整合,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加强了对供应链的全面控制和协调,促进供应链达到整体最佳性。

3、改善物流与强化竞争力相结合意识的萌芽

物流研究与物流实践经历了成本导向、利润导向、竞争力导向等几个阶段。将物流改善与竞争力提高的目标相结合是物流理论与技术成熟的标志。这是第三方物流概念出现的逻辑基础。

4、物流领域的竞争激化导致综合物流业务的发展

随着经济自由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物流领域的政策不断放宽,同时也导致物流企业自身竞争的激化,物流企业不断地拓展服务内涵和外延,从而导致第三方物流的出现。这是第三方物流概念出现的历史基础。

二、信息技术发展对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影响

第三方物流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内逐步完善,得到西方的认可,是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分不开的。信息技术所起的关键作用,可综合为以下几点:

(一)支持其独立

信息技术的参与,使物流行业的专业性增强,最终促使其从企业其它业务中成功地分离出来。一方面,在各类信息技术尤其是目前新兴的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各企业间的商务合作可以通过网络磋商。协调、交易和结算,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地、生产地和消费地三者分离已很普遍,多方参与同一项生产的同时又要求尽量减少库存,使物流活动难度增加,专业性增强。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物流领域中,专业信息处理系统。条码技术。自动分拣/存取巧跟踪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的产生推动了物流活动向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方向发展,加速了物流行业成为高新科技产业的一份子,从而降低了企业自己管理物流业务的必要性。

(二)促进沟通和合作

信息技术的介人支持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中其它环节的沟通与信息共享,并根据物流需求方的工作进展.及意向调整物流计划,提供最优的物流方案。许多原来不可能实现的管理思想如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等,在信息技术条件成熟后,其实现成为可能,保证了作为服务方的第三方物流的高质量工作,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高度集成,使物流网络真正实现增值网的功能。

(三)加强管理和控制

第三方物流通过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用户等建立eDi联系、应用条形码、实行货物实时跟踪,来获得需求可见性和资产可见性,据此提出简洁、高效、符合各方需求的物流方案,进而控制第三方物流的活动进程,对整个供应链条的补给和供应加以调整,从而达到从原材料的供应到商品消费前整个物流过程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目的。

第三方物流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小批量生产。精益生产、柔性加工、敏捷制造等现代生产方式,第三方物流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也无法满足这类现代生产方式的要求。

三、第三方物流为物流中心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我国发展物流业已成当务之急。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出现,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了开放的。良好的物流服务体系,也为物流中心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即通过物流活动的管理和组织,将物流服务作为一种资源提供给需要的企业。

(一)第三方物流概念为物流中心带来新的机遇

其一,物流需求的产生为物流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是物流中心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out—souring等管理理念的应用,会使更多企业接收和应用第三方物流。过去,流通企业常直接进行贸易活动,与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分享商品利润,容易同生产经营企业产生利益矛盾。一旦条件允许,生产经营企业就跳过流通企业直接进行交易。表面上看生产经营企业可从中收回一部分利润,实际上这些企业付出的物流成本之高难以计数。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出现,使企业从大而全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寻求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其物流活动,由此产生了物流服务需求,物流中心以其专业化的管理、优良的设施设备、高效的服务成为提供需求的首选企业。

其二,高品质的物流服务为物流中心带来更多机遇。当生产经营企业产生物流服务需求时,物流中心应迅速准确地提供物流的设计。管理、组织、协调。实施、沟通等第三方物流服务。此时物流中心与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分享的乃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所带来的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易与生产企业达成共识和合作,而良好的共识和合作则是形成供应链并保证供应链高效工作的首要条件。满意的物流服务供给,会促进更多物流需求的产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其三,信息技术及供应链理论的应用,将为第三方物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第三方,需与委托方和相关方面保持密切联系,共享需求和物流信息,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供应链理论的推广,使接受物流服务的各方都认识到第三方物流带来的好处,同时认识到协调和合作的重要性,支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二)物流中心面临的挑战

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物流中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其一,在思想认识上,与第三方物流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往的物流,主要强调通过内部信息的利用和共享,达成高效的物流,赚取利润。而第三方物流,则更强调提供最有利于用户的服务,强调与供应链中其它成员的联系和合作,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委托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两者间的利益是一致的。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管理策略,在认识上还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应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充分认识到out—sourcing管理策略对于改善其物流系统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其二,人员素质上,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第三方物流也是高新技术支持下的管理策略。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但是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要求的提供综合物流业务的要求。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还缺乏有关实施out—sourcing策略的业务素质。

其三,硬件设施设备方面,我国物流中心的设施设备普遍比较落后,未达到第三方物流的条件,智能化、自动化仓库还比较少,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比较低,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还不能保证随时随地的资产可见,也不能形成对物流服务需求全面及时的了解,更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难以满足货主企业的要求。

其四,管理水平上,第三方物流不但对物流企业管理自身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企业有在复杂情况下(兼顾多方需求)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而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粗放管理阶段,未能解决好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落后,致使管理水平难以上台阶。

其五,信息技术上,第三方物流要求能及时获取各成员的信息,适时和适量地安排供应和存货。我国的网络普及情况较差,eDi技术还很落后,难以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递和交换,将影响物流中心与用户各方的沟通和协作,阻碍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应用第三方物流概念发展我国物流中心的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为了加快我国物流中心向第三方物流基地转化,拓展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应对策略:

1、加强物流中心是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物流基地的认识,要求物流中心以建立供应链为目的,并以供应链其它成员的利益为出发点,站在供应链的角度理解和管理物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了解用户的需求,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加强同用户的合作,协同供应链各方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益。同时积极加大物流意识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宣传普及工作,让更多的生产经营者理解“第三方物流”、“合同制物流”,理解out—sourcing的管理策略,刺激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

2、加强对专业物流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为将来的物流现代化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有关第三方物流概念以及物流管理理论方法的学习。同时可以资助有关院校对于mim学员。在职进修干部进行物流知识、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知识培训,这些人对于未来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需求将起到重要作用。这是一种远期投资,从物流中心的长远发展考虑值得投资。

3、作为连接供应和消费各方的枢纽,要求物流中心必须具备先进自动化设施设备。这些设备应该从物流中心延伸到供应链的末端。除了传统的物流自动化技术以外,要加强对于物流过程资产可见性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4、在物流管理活动中,要破除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加强高科技技术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增强物流活动的可控性,切实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生物技术概念篇9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实验教学探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26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随着对学生主体地位越来越多的重视,有的在传统教学中得以验证时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也正在被老师所忽略,而有的在所谓新课程精神指导下的课程改革也无非是一些不切实用的花架子。因此,本文想就如何加强生物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注重生物概念教学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概念的教学,高中生物概念是学生学好高中生物的基础。但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概念较多,概念与概念之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分辨和区分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老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掌握生物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生物概念是通过概念字面意思来解释的。如在学习生物染色体概念时,对染色体字面意思进行解释,学生便会对概念含义以及物质特点有一定了解。在学习通过字面很难理解的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做出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内容时,从光合作用字面理解只是一系列化合反应,很难通过字面直接理解光合作用概念内容,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科学的引导学生理解,使学生深入的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原理和意义,进而高效完成高中生物概念教学。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在学习较复杂生物概念时,要采用分解的方式,这样学生们在理解起来更容易,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将复杂的概念精简化,使其可以从部分到整体的学习,大大降低了复杂生物概念的学习难度。在对复杂概念进行分解时,要深入剖析分解后的概念,使分解后的概念更加的简单化、具体化和实用化,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效果。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概念教学活动时,要擅于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概念,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只知其表不知内涵的情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认知水平,进而更好的理解相关生物概念。如在学习抗体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抗体概念与医学现象联系起来,使学生了解生物概念特点和作用原理。

二、注重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很多生物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生物实验。因此,如何开展好生物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综合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不妨谈谈信息技术对于促进生物教学的积极作用。高中生具备思想活跃、个性较强、持久性不足等特点,这些特点往往都会影响到生物实验学习的效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可以用来有效的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从而激活课堂氛围,创设出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实验的兴趣。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些新闻、图片,然后创设如下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现在市面出现的假鸡蛋你能通过实验加以检测吗?”“社会上出现食用劣质奶粉的小孩成为大头娃娃,你能检测我们买到的奶粉是否是劣质奶粉吗?”……通过这些问题,就会很自然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动态的多媒体上,不仅让学生能够较为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去学习,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在学习光合作用以及教学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验时,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呈现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一系列经典实验,如动画再现梅耶、英格豪斯、鲁宾和卡门等的实验,揭示植物生命活动的奥秘,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巧妙和严密,逐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思考生物学发展与物理学、化学的联系,讨论生物学发展与技术进步的联系,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生物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抓住学习光合作用的重点,突破光合作用实验的难点。像《植物的光合作用》这类型的教学内容,它属于实用性较强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本上的实验内容制作成动态模型,将生物实验课本上的静态抽象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掌握教学的重、难点,以此来提升教学的质量等等。

三、注重探究实践教学并实时调整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们不仅要进行探究、实践教学,也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实施教学时,除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外,还要善于观察,从学生的目光、表情和举动中,判断出他们是否理解、是否学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中了解他们的思维动向,及时调整教学。脱离探究、实践的生物教学不能适应将来新课标的要求,只有经过认真探究、亲身实践,学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实提高。

生物技术概念篇10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物理教学;概念;优化;丰富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71-01

1.多媒体环境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

1.1多媒体环境下的物理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大量的生动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利用实验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结论、实验步骤、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从中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普通的物理课堂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仪器本身,天气、以及时间和空间等的限制,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而通过多媒体辅助进行实验,可以使成功的实验过程和失败的实验过程分别得以重现,学生对实验加以分析,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1.2多媒体环境下物理教学的拓展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传统课堂教学难以展示的物理现象与过程,知识的拓展,只能靠教师去讲,靠学生去联系。而现在辅以多媒体进行教学,在知识的拓展等方面变得容易起来。例如天宫一号被火箭送上天的过程,不仅可以进行作用力与反作用相关的讲解,还可以拓展到天体运动方面知识的讲解,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拓展到我国国防、国家安全方面的教育。再如,路过播放过山车和摩天轮的相关视频,就很好地将动势能转化、圆周运动等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觉到物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多媒体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

2.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元和形式。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物理概念属于科学概念的范畴。是反应物质及其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物理概念除了具有一般概念的属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性。物理概念主要反应的是物质本身的物理性质或某方面的特征,以及运动的某一状态或过程的物理特征。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的物理事实和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对物理事实的一种本质的反应。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只有掌握好物理概念,才能正确的理解物理事实,掌握物理规律和原理,提高分解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学好物理。引导学生顺利地建立起概念,并逐步理解直到完全掌握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因此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

2.2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科学,其研究方法一般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从而建立物理概念和定律。实验教学贯穿了整个初中物理,很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的分组实验,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并非所有实验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有的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判断,甚至得到错误的结论。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借助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动画等效果的结合模拟控制实验,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把微小的细节放大,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最好的实验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讲解电流、电压时,由于电流、电压看不见、摸不着,让学生感到很抽象,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运用类比法将电流和水流、电压和水压进行类比,通过多媒体模拟动画向学生展示电流和电压的形成,学生就能更加容易的理解。

2.3运用多媒体提供丰富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理解与运用物理规律。物体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是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本质联系的反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物理概念是思维形式,物理规律是客观规律,前者是无条件的,后者是有条件的。物理规律反映相关物理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构建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物理规律教学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物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发现、概括,都需要思维进行加工,无论是物理实验学习形象思维特征,还是物理概念学习母性化抽象思维特征,都必须在大量感性材料认识的基础之上,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抽象等思维环节,构成物理规律学习最笨的思维过程。按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即物理概念的逐渐建立过程;又包括了对星系意义的建构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两个方面,即逐步建立物理概念体之间的联系,逐步深化、细化理解物理规律;同时建构主义还认为,建构是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4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物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物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不能空洞的传授知识。要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以展现物理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存在及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同时物理知识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海市蜃楼的成因及现象,平时教学中对"海市蜃楼"一般只作简单介绍,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不到满足。现在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利用多媒体大大扩充学生的视野,利用网络搜索大量相关知识,比如关于"海市蜃楼"的资料图片,再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李雅莉.关于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一些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