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0:55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篇1

【关键词】语文知识语文知识类型教学效率

一、语文知识的类型

语文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目前较有权威的认识是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语文知识可以分成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如人们常说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如,如何选择词、句,如何概括断意、把握文章的意义、如何评价和欣赏文学作品等;策略性知识是指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由三个层面的要素组成,即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元认知,如识字策略、选择语料策略、言语转换策略等等。

由此可见,语文知识是分类型的,不同类型的语文知识在形成能力的时候其功用不同,比如陈述性知识,它们不能直接转化成能力,只是在能力的转化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基于此“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句话是不够严格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能够直接转化成能力,因此它们是知识类型中最为重要的知识。我们讨论知识类型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教了哪些知识,它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二、语文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语文知识教学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呢?关于这个问题已有专家作出了明确的解答:当前“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多为陈述性知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缺少程序性知识”、“语文课程缺少方法和策略性的知识”,总之,“当前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比较陈旧、贫乏和存在空缺”。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主要以陈述性知识为主,换句话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传授的是无以转化为能力的知识,即主要是能力的辅助性知识,这就大大偏离了我们教学的初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是注重传授静态的僵死的语文知识。实际的学校教学和教研活动也证实了这一点。此时我们反观一下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其中的疑问不解自消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分清楚语文知识的类型,所做非所欲,捡了芝麻丢了冬瓜。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和语文专家都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如,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整合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采用讨论探究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确立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观点和建议来自于教学第一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理当充分肯定;但是,这些经验和方法无论是宏观的教学目标,还是微观的教学方法技巧,大都忽略(或缺少)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分清楚(或没有形成)语文知识的类型,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陈述性知识当作重点来教,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盲目性。

教学的过程实质是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也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无非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运用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实现这一能力。这一点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包括课程标准(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师的知识储备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当前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比较陈旧、贫乏和存在空缺”。由于“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多为陈述性知识”,而陈述性知识是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的,我们的课堂教学恰恰教的就是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无以达成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成了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对于这不能实现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还有什么教学效率可言呢?

教学效率有无效、低效和高效之说,我们认为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低效的教学,高效的教学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大凡高效的教学我们称之为好课,好课的反面是什么呢?当然是低效的课(包括所谓的无效)。但在衡量一节课是否是好课之前必须先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节课上得对不对,是不是语文课,只有在上对课的基础上才有上好课的可能。在实际教学中以下的情况屡见不鲜:一节课,教师大讲特讲作者生平及作者的逸闻趣事,说是提高趣味性;大讲特讲文学常识,说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大讲特讲课文时代背景,说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大讲特讲课文的思想内容,说是拓展延伸深化,等等,这些内容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甚至被当成了教学重点。我们无意否认这些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但是,很显然这节课已经失去了语文课的性质,变成了历史课、生物课、地理课或文化课,真是“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样的课上得再生动,也只是哗众取宠,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任何提高,因为它们传授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知识,是陈述性知识,是不能转化为能力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学生完全可以自学而不必在课堂大讲特讲,以这种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效率从何而来呢!“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条死胡同里越走越远。

那么什么是好课?什么是高效率的课呢?王荣生教授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他说,从教学内容的角度,一堂语文好课可分为最低标准、较低标准、较高标准和理想标准。具体指: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较低标准:教学内容正确(教学内容与读说听写的常态一致;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较高标准:教学内容的现实化(想教的内容和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教的内容和学的内容趋向一致)。理想标准: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王荣生教授强调的是一节好课首先是教学的内容要正确,他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松散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

什么样的内容才是正确的内容呢?当然是在课程目标统领下、能够达成其实现的知识了,而课程目标笼统的说就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各种语文能力的实现必须具备相应的语文知识,这种知识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可见,一堂好课,一堂体现语文教学效率的课首先具备的就是这类能够直接形成语文能力的语文知识,要获得这类知识当务之急就是分清楚语文知识的类型,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走在有效、高效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英]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12.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篇2

从分析学生学习文言的现状和问题入手,以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可能为出发点,为提高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和语文成绩,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自2010年伊始,我们山东省福山第一中学语文组着手校本课程“成语与文言同步学”的开发、实施。《万马奔腾:“马”字成语知识竞赛》作为该课程的一个课时教学设计获得了烟台市校本课程优质课,并于2014年10月底参加了在青岛市举行的山东省首届中学校本课程优质课展评活动。这里将我们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课程

校本课程“成语与文言同步学”系为配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的学习而设计开发的。其构成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三板块四结合,即以文言知识作为课程的主体,以必修教材课文和成语中的文言知识的梳理为两翼,包括文言知识、文化知识和成语典故文选三个主题,注重学习方法与学习兴趣、方法指导与实践操作、语言知识积累与表达运用能力、课内与课外学习四个方面的结合。

(一)背景分析

立足点——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中考文言文考查课内文章而高考考查的是迁移能力,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对文言文学习有很多困惑,他们读文言而色变、视文言如畏途。该课程从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入手,努力做到贴近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能力的形成需求、文言文和成语的教学需求、人文素养的提升需求,是为突破高中文言文教学难点而搭设的一座桥梁。

出发点——被人们称为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的“活化石”的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文言和文化知识。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作为校本课程的突破口,在古今汉语的融通上着力,把三者沟通起来,能够起到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需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资源点——在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尝试着用成语作为文言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了,学习成绩好了。驽马铅刀,功在不舍。工作之余,我把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积累的成语材料整理成数十篇文章,相继发表在《语文报》《语文月刊》《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十几种语文报刊上,并于2002年应邀主持了《语文世界》的“成语大观园”栏目。校本课程就是在这些教学与研究的实践基础上酝酿诞生的。

(二)课程目标

总目标:按照语文学科学习的规律,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把成语、文言和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从中“撷取语言菁华,提升语文修养”。

具体目标:(1)积累、丰富成语,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2)学习文言知识,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学习古代文化知识,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开启智慧,涵养品性,丰厚底蕴。

(三)学习主题

该课程包括文言诵读、文言默写、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词法、文言句式、文言修辞、文言翻译、文言断句、文言短章、文化常识等十一章内容。

本课程安排在高一的两个学期。第一学期每个周都安排一个课时将文言知识点分散到每篇课文,以配合语文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的文言文的教学。第二学期将第一学期所涉及的知识点再循环一次,配合必修教材第三册、第四册文言文的学习,以加深理解与巩固。例如:

每个章节的课时教学目标均围绕以下三个要点实施:

1.梳理、识记相关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点;

2.借助成语记忆与课文相关的文言和文化知识;

3.掌握相关知识点涉及的常见成语。

要求学生紧跟教学进度,自主梳理教材中的文言知识要点;同时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校本课程《成语与文言同步学》,同步学习其中的相关成语,注重对成语词典等语文工具书的使用。

每个月都举行一次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活动,诸如成语接龙、猜成语谜、成语知识竞赛、成语故事会、成语中的百科知识讲座等。

(四)评价活动

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以学生自评为主。一是建立成长记录夹,让学生自己收集学习过程中反映自己成长的资料,例如学习卡片、小论文;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表,可以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随时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评价时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二、课时

设计《万马奔腾:“马”字成语知识竞赛》这节校本课的时候,我充分利用2014年是农历马年和央视《中国成语大赛》《中国谜语大会》热播这一有利契机,主打“马”文化这张牌。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流利地阅读文言短文《指鹿为马》,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对“马”字成语的分类梳理,积累成语,提高理解、运用成语的能力。

3.积累和“马”有关的文化知识,提高学习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课时资源

首先,要求学生搜集、查阅“马”字成语,我也从报刊、网络上搜集了《马年话马》《“马”字成语歌》两篇文章,推荐给学生,为竞赛活动作好较为充分的准备。

其次,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选择了“指鹿为马”一段成语典故,作为每天例行的“课前演讲”的内容,以体现成语与文言同步学的课程特点。

第三,从网络和相关的书籍里搜集了上百条谜语资料,筛选组合成包括两个回合的以“马”为主题的谜语,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四,编制了一个百“马”归“圈”表格,对相关的“马”字成语从内容、色彩等多个角度进行分类梳理,为准确运用成语做好准备。并要求介绍蕴含在这些成语中的成语知识、文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系统化。

最后,搜集了运用“青梅竹马”的几个句子,以及与“马”相关的两幅漫画,设计成抢答题,以落实成语的活学活用。

(三)精彩片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马”字成语这条明线,通过朗诵、讲述、竞猜作答、归类整理、多角度解说、判断、拟题这些丰富而灵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了预设的学、猜、筛、说、用“马”字成语的五个活动环节,同时把知识积累、梳理、拓展、运用等知能训练的暗线贯穿于竞赛活动的始终。明暗两条线索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课堂环节一览表

三、课后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虽然现代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课堂教学并不是尽善尽美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学生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对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措施。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使命,针对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自然也要引起高度重视。本人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课堂教学进行认真的观察,并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进行认真反思,同时也积极的对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存在懈怠心理

基础知识是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语文学科学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不足,同时,学生在课堂上也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不足

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而我们观察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与学生进行的互动却不足,这就使得教师想要表达的思想有时不能为学生有效接受,而学生即使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也难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得以解决,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没有对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起重视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而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与技巧运用于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较为枯燥。尤其学生在高中阶段要进行大量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的是高强度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将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于课堂教学,学生不仅难以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还会在语文课堂上感到疲劳。

(四)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却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为了使知识点更好的呈献给学生,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而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努力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但是却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有了“满堂灌”的味道,使得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显得十分枯燥。同时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也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学生容易出现大脑疲劳,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应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意识,而且还要有采取有效方式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的意识。针对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针对上文中存在的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

不管哪一学科的教学,也不管哪一阶段的教学,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有效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应用更好的进行学科学习。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存在懈怠心理的情况,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高中阶段需要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点甚多,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教师在对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文章的难度更大,文章的中心含义更加含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更多的思维障碍,同时学生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听取学生的想法,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及文章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思路。

(三)注重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要求教师意识到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教师可以结合要讲解的知识点有效进行拓展,将一些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引入课堂教学,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也能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四)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篇4

白亚妮

(西安市长安区申店初级中学,陕西 长安 710100)

摘 要: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适应新课改指导精神,是新时期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都应当去思考的一个问题。面对一个个充满个性、具有丰富思想感情的学生个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到以艺术性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初中语文教师对这一问题的直接回应。笔者认为,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艺术性,首先要遵循初中语文课教学的几个原则,其次是要处理好几对矛盾关系,主要是课堂教学中整体与部分关系、知识重难点之间的关系、课堂内与课堂外学习的关系。

关键词:新教改;初中语文;教学艺术性

一、初中语文教学新教改指导精神

新的语文教改着眼于提高学生包括语言运用能力在内的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语言分析与语言欣赏能力与,也包括语言使用与语言创造能力,整体来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成为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工作。同时,新教改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具有战略指导性的初中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建立在具有学科之间的联系与面向于课本以外的真实生活的新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立一种“大语文”的思想观念。”[1]清代思想家魏源云:“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指短”。指出了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逐步培养正确的学科观乃至世界观与人生观。现代教学理论更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和唤醒”。初中语文新课改指导精神,秉承现代教育学理论指导精神,结合新时期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既对学生培养目标,也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协同参与,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艺术,才能在长期的教学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永远闪烁的人格魅力。”[2]因此在新的课改教学中语文老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艺术形式,审视自己的教学艺术手段。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教学艺术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教师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初中语文课教学的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内容上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在形式上要不拘一格,改变那种形式呆板的、内容枯燥的、一成不变的脱离教学实际的无趣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站在他们的个体角度,设计出内容联系实际并要对学生具有趣味性的教学体系。

(二)教师需要遵循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原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归宿点在于如何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初中语文课堂中要始终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所学习的语文基础知识在向技能转化和智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对英语知识的内化向思想观点的转化过程,都是一个逐步确立学生学习学习的主体性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体系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巧妙设计,针对不同的班级甚至不同的学生个体情况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比如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不同,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不断实现学生不断向高水平发展的教学目的。

(三)教师要遵循初中语文课程学习的实践性原则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语言分析与语言欣赏能力,并借助这一过程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而对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巧妙利用一切机会、充分利用一切现有资源,多途径努力,营造出“随分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氛围,在渗透性学习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提高语文教学艺术教师还要学会处理好几对矛盾关系

(一)要处理好语文教材知识体系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包括整体知识体系与重点知识点之间与单元知识与局部知识两个方面的关系。教师备课过程中,需要掌握整体知识构架,理清各关键知识点的分布情况。明确各个知识点的结构,艺术性地设计教学实施的手段。要善于做好调整知识点的教学思路及其相应的教学安排,分析各知识点并做出教学施行的艺术的教案。

(二)要处理好教学重难点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做到抓住重点,紧紧扣住重点,以重点带动对难点知识、对全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各有侧重,在欣赏情趣与能力结构的培养方面各有不同,不可包罗万象。教师要善于处理好重难点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知识点形成梯度。比如散文教学与戏剧教学和古诗词教学的指导思想各有不同,教师在导课时就要根据不同知识结构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导课方式。当然,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必须考虑其范围的延续性。。

(三)要处理好课堂内外之间的矛盾关系,做到课堂上突破重难点,课下注重巩固与提高,使课内外相得益彰。要改变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语文课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多途径设计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路径,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认为,从一般的学习原则来讲,学生对某一具体学科的学习行为可以大致分为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两种基本的类型,其中课堂学习主要发挥新课导引、辅导答疑与内容点拨的功能,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形式;课外学习主要起到内容强化与提升,知识梳理与总结的功能。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得益彰,共同作用于学生学习的整体过程中。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总是那种既能在课堂上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又能够合理、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拓展学习能力的人。针对学科学习的这种特点,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掌握课堂教学的技巧与能力,又要懂得如何科、合理的利用好学生的课外时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中,优化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是充分利用好学生课外时间的重要指导思想。对此,笔者将另文撰写,对如何优化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设计问题给予探讨。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问题的解决往往能够很好的促进事物的发展,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较之于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一、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分析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人文教育不足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高中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通过语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而没有对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引起重视,错失了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语文学科教学中存在的这一问题引起重视。

(二)对学生进行的启发式教育不足

传统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因此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只要能够准确无误的掌握知识点,就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考试的过程中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而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要通过学科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通过学科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而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机械性,对学生进行的启发式教育不足,导致学生在获取知识点的过程中,难以有效进行思考,机械的掌握知识点,对学生有效应用知识点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高中学生是一个活力四射的群体,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群体,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激情的调动,使学生以极大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情况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激情四射,而学生的学习却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与学生交流,部分学生表示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努力进行学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不能以高涨的激情投入到语文学科学习中去,势必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压力,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知识点呈现的形式较为单一

语文学科知识点十分丰富,尤其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进行更多知识点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语文知识点的学习,需要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而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的情况,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不同的知识点也难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解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上文分析了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虽然并不全面,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因此针对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将人文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上文提到,目前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进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文教育的渗透,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进而在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的过程中,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二)有效引入启发式教学法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设置,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悬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思考与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也是落实启发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启发式教学法不仅对学生知识点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方面存在不足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激情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学生切实受到感染,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的目的。

(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知识点的呈现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篇6

关键词:语文知识;语文知识类型;教学效率

一、语文知识的类型

语文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目前较有权威的认识是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语文知识可以分成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如人们常说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如,如何选择词、句,如何概括断意、把握文章的意义、如何评价和欣赏文学作品等;策略性知识是指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由三个层面的要素组成,即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元认知,如识字策略、选择语料策略、言语转换策略等等。

由此可见,语文知识是分类型的,不同类型的语文知识在形成能力的时候其功用不同,比如陈述性知识,它们不能直接转化成能力,只是在能力的转化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基于此“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句话是不够严格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能够直接转化成能力,因此它们是知识类型中最为重要的知识。我们讨论知识类型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教了哪些知识,它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二、语文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语文知识教学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呢?关于这个问题已有专家作出了明确的解答:当前“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多为陈述性知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缺少程序性知识”、“语文课程缺少方法和策略性的知识”,总之,“当前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比较陈旧、贫乏和存在空缺”。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主要以陈述性知识为主,换句话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传授的是无以转化为能力的知识,即主要是能力的辅知识,这就大大偏离了我们教学的初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是注重传授静态的僵死的语文知识。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和语文专家都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如,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整合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采用讨论探究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确立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观点和建议来自于教学第一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理当充分肯定;但是,这些经验和方法无论是宏观的教学目标,还是微观的教学方法技巧,大都忽略(或缺少)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分清楚(或没有形成)语文知识的类型,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陈述性知识当作重点来教,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盲目性。

教学的过程实质是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也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无非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运用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实现这一能力。这一点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包括课程标准(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师的知识储备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当前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比较陈旧、贫乏和存在空缺”。由于“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多为陈述性知识”,而陈述性知识是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的,我们的课堂教学恰恰教的就是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无以达成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成了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对于这不能实现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还有什么教学效率可言呢?

教学效率有无效、低效和高效之说,我们认为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低效的教学,高效的教学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大凡高效的教学我们称之为好课,好课的反面是什么呢?当然是低效的课(包括所谓的无效)。但在衡量一节课是否是好课之前必须先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节课上得对不对,是不是语文课,只有在上对课的基础上才有上好课的可能。在实际教学中以下的情况屡见不鲜:一节课,教师大讲特讲作者生平及作者的逸闻趣事,说是提高趣味性;大讲特讲文学常识,说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大讲特讲课文时代背景,说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大讲特讲课文的思想内容,说是拓展延伸深化,等等,这些内容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甚至被当成了教学重点。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篇7

一、高三语文复习课的要求与现状

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最大要求便是高效。高一、高二可以慢慢培养学生的文学积累和语文素养,而高三学生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便是高考,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在试卷上书写规范且正确的答案。这就要求高三语文教师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梳理及答题技巧方面的指导。“题海战术”固然不可取,但必要的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高三语文复习课是整个高中学习任务最繁重、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而相比于其他学科,高三语文复习课似乎更难处理。当前最紧要的应是找准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最佳切入点.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更能使知识得到必要的巩固与强化,从而开发最高效的复习课堂。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与优势

“翻转课堂”是源于美国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最大特色便在于“翻转”二字。所谓“翻转”即是“颠倒”的意思。它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的颠覆,是对知识传授与内化的逆向安排。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一般只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巩固内化的过程则放在课下。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程度,因此也就无法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分解,事先录制好10分钟左右的微课,让学生在课下学习,并整理下发相关任务单、学案等资料,帮助学生发现、思考、总结问题:而在课上则主要针对学生在课下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讨论。“翻转课堂”以颠覆性的自信姿态袭来,为教育变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如若恰当利用,必将有利于打造高三语文复习的高效课堂。

三、“翻转课堂”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中的具体作用

1.变机械为灵活,有利于学习个性化

就高三学生而言,他们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基础素养不同,他们在同一时间接受知识的速度与效果也就不同。因此,利用传统课堂进行高三语文统一复习,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

“翻转课堂”主要由课下预习和课堂讨论两部分构成,这样的拆分形式就弥补了传统课堂机械死板的教学短板。教师提前录制的微课视频,虽是规定学生在课下自学完成,但是何时观看,如何观看,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基础差一些的学生也可以在听不懂的地方随时暂停,进行思考或者在学习平台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快进观看,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利用“翻转课堂”的灵活翻转性,可以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进行因材施教。

2.化零散为系统,有利于知识链条化

高三复习涉及的知识点众多,而语文学科更是具有知识繁杂、系统性不强的特点。如果单纯利用每节40分钟的课堂进行知识讲解,不仅耗时巨大,而且效率低下。在“翻转课堂”中,可以利用微课将知识进行点化处理,从而使得每一个知识点得到聚焦。虽然每节微课时间约在15分钟左右,容量有限。但我们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每一专题知识进行规划,一个知识点录制一节微课,致力于将其讲清讲透。然后将这些微课视频进行编号,形成微课系列。如此,学生在课下自学时,便会条理分明。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微课的过程中其知识链条便自然而然地清晰化了。

3.转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学习兴趣化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篇8

一、要注意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意思是要让学生喜欢。除教学中讲求方法外,还要讲清一个道理,即“语文,是百科之母,是万科之源”,强化学生对语文重要地位的理解,使学生产生积极学好语文的动力。学生有了清楚的认识,认识越深,动力越强,才容易产生兴趣,才能收到效果。

二、要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

语文基础知识,面广,点多,应该说是一大难关。这就要求针对各个知识点,用不同的方法复习。对以记忆为主的内容,如字、词的音、形、义等,首先应过好课堂关,要求学生把教材中的字、词、成语、名篇、名段等;其次,在平时阅读练习中,要让学生养成遇到不懂的字、词和成语,一定要寻根究底,把难读易错的记录下来,常看常记的好习惯。对于句子、标点符号、文学鉴赏、修辞等则属应用型,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强烈的语感,要指点学生多读、精读文章,文章读的多了,语感也不知不觉增强了。

上面谈的不外两点,一是强调熟记和语感,二是强调平时的积累,没有“厚积”,就难有考试时的得心应手的“薄发”。

下面谈两点做法。一是要做大量的练习,掌握应考的解题方法,培养技能。以此积累新知识,积累解题经验,要求学生做练习时不要急于求成,要仔细分析,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二是要指点学生自己归纳几个一览表。比如难字词、病句举要、修辞举要等等。

三、要重视教材的学习吸收和巩固

有人认为,现在的高考,基本上是考课外,所以有的学生认为,听不听课,学不学好语文,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像数理化不考教材上的例题一样,语文课上课是为了透过课文这个实例的分析理解,进行高考知识点的学习和练习。课文是一种载体,虽然高考并不直接考查对课文的理解,但却会考查课文中出现的课文知识和课文能力。我们学好课文,主要是打好语文基础和培养语文能力,它与高考息息相关。离开了课文的学习,高考语文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就是空的。所以要让学生重视听好语文课,注意从老师的讲课中吸取营养。要求学生做到三点。一是要根据老师的教学目标和讲课思路听好讲课内容;二是要做好记录,划上相关的符号,为课外做消化理解和知识归纳做基础;三是积极思考和参加训练。此三点是在强调吸收和巩固。吸收是基础,巩固是深化,二者相互依存。

四、培养学生的素养增强其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是指一个人文化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文化底蕴就越厚。文化底蕴的某些部分并不直接帮助高考解题,但它为解题提供了一个背景,这个背景越宏大,你的思考就越全面越深刻,你的联想力也会越强。文化底蕴包括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对高考而言,课内知识是更重要的,高考成绩最主要还是取决于课内知识的掌握。但当两个人课内知识掌握得差不多时,课外知识便起大作用了。课外知识是为学习运用课内知识提供背景的,这个背景越宏大,学习、运用课内知识的效用就越高。加强文化底蕴的方法主要是看书,课内那些书肯定要熟悉,也应当看一些课外书。高考中的阅读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考生文化底蕴的状况测试。一些考生总觉得阅读难以提高成绩,找不出答阅读题失误的原因,只是就题论方法,却找不到增强文化底蕴这个重要原因。就连作文中的思想性、艺术性也直接与考生的文化底蕴相关,作文审题的正误,往往就涉及文化底蕴的问题。不单纯是审题方面的技巧问题。论证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单纯是知识和技巧的问题,跟考生的文化底蕴关系极大。要增强文化底蕴,应通过读书和做题相结合的方法。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篇9

一、利用微课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课时为单位进行资源开发的,它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形式、交流评价等环节都存在较大的封闭性。从过程和结果来看,这种教学活动都称不上是成功的教学活动。因为,所有愉快的、成功的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受教者的积极参与。而要想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营造带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是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根本,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微课是多媒体声光影技术的综合运用,它可以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来呈现知识,同时能给学生的感官带来多重刺激,促使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微课设计中,将教学知识点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借助网络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以点燃课堂,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如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学中,教师可以《春日圆舞曲》为背景音乐来制作微课,并利用一些描写春天的诗文和一些优美的图片制作一小段视频,在教学开始前让大家观看微课视频,使学生感受到春日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文章的情感基调有所了解,尽快融入到教学环境中去。

二、运用微课解析、串联知识点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以在线学习为目的、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的微课程教学。微课内容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等特点,紧贴语文教学知识点、课堂学习重点和难点来制作微课,是微课制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利用微课进行知识点解析,或在微课中将有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可以实现语文教学内容在纵横方向的有效拓展和延伸,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分类,然后以某一知识点为主题将有关内容都安排到微课中去,运用微课来分解、解析知识点,将教学难点逐一攻克,直至实现课堂拓展和深化目标。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阿长与〈山海经〉》课文教学中,该课教学的难点在于“教导学生正确认识阿长性格中的缺点”,许多学生都能认识到阿长这个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所具有的善良、仁爱的好品质,但是对她封建迷信的一面却认识模糊。教师可以“鲁迅笔下的普通中国民众”为主题来进行微课制作,将中小学教材中收录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的主人公阿长、闰土、孔乙己等汇聚到一起,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讲述在旧社会,在沉重的封建礼法压迫下,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加深学生对鲁迅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的认识和了解。

三、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在多媒体环境中,初中语文微课资源可谓是非常丰富,微课的利用也增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开放性、针对性。此外,微课与探究学习、合作教学等在作用上有所重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将课堂教学内容、课外学习内容与微课巧妙结合起来,重点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课文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微课的形式,展示下节课即《我的母亲》(胡适)这篇课文的预习内容,安排下节课的学习任眨喝醚生搜集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写给母亲的散文、诗歌,在下节课开始前选人朗读自己选择的素材;查找资料,让大家通过资料查找了解胡适的家庭情况、个人成就;熟读全文,找出生字生词,了解文意,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对母亲的形象、性格进行概括。如此这般,让学生带着问题、任务去学习,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勤于思考、积极探究的好习惯。当然,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制作好的微课课件上传到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搭建“微”环境,进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和语文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篇10

一、班主任在初中语文教学管理中的现状

(一)对学生缺少激励

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很重要的,语文知识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现今一些初中班主任对初中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对学生的激励也很少,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没有兴趣,班主任没有设置科学的激励机制,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激励,学生的学习不积极,学习效率下降,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随之下降。所以,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重视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忽视语文教学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最重要的内容,教师要通过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而现在一些班主任忽视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关注点比较分散,不能很好地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太过于重视学生的升学率,这造成班主任的较大教学压力,导致班主任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培养所有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不能良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班主任的创新管理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对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但是,由于一些班主任对学生语文的学习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文学素养得不到良好的提升。所以,班主任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制造吸引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在课堂上让学生结合图片阅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词语将景物描写的这么生动的”?教师的讲解要生动、有趣;班主任在语文课堂上结合语文知识讲一些故事,使学生更有效的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这种制造吸引点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语文课堂更感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鉴赏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很有好处。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负责,加大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视,为培养优秀的全面人才做努力。

(二)教师的板书要形象生动

初中语文要求学生书写工整,字体有型,学生很容易模仿班主任的板书字形。但是,现今一些班主任过于关注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忽视了板书的加强,甚至在板书时出现连笔字,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下降。所以,初中班主任不仅要有很高的学识,板书还要漂亮有型。如果班主任的板书很漂亮、艺术感强,学生就会对教师心生敬佩,自然就会喜欢语文课堂,学生喜欢语文课堂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会产生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教师还可以以生动的图形和线条来表达一些抽象的语文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语文知识,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

(三)教师要制造讨论点

现在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教师在授课时,只是单一的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讲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授课方法腻烦,对语文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所以,班主任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所学的知识制造讨论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皇帝的新装》一课,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为学生制造讨论点,让学生们在读到“为了穿得漂亮”时,让学生讨论:这个皇帝想要漂亮到什么程度?在读到“来了两个骗子”时,让学生讨论,这两个骗子是怎样行骗的?在学生主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力也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会得以提升。由此可见,班主任在语文课堂中,应该经常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