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主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3:14

校本课程的主体篇1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协同阐述知识的方式所进行的不断重组和建构。在新的课程体制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也是构建新的课程体制的实验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无疑也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之一。在新的学习方式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究和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自主的、合作的探究式学习,学生有选择和开发课程的权力和需要。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地)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含义有三层:一是就课程开发者而言,是以学校为单位,应该包括学校中的教师及学生,或者是学校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二是就涉及的课程范围而言,校本课程既可涉及部分课程(即学校中的部分课程遵照中央指定的,另一部分自行设计),也可涉及学校的全部课程;三是从开发的程度而言,学校或教师选择、改编的课程,也属校本课程之列。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是学校共同体,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主要有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属于非学科课程。

学生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发展的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出发点,这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性、标志性的特征。是用以判断一项课程开发活动是否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标志。校本课程的实质是为了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资源,“个性化的教育”要有“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校本课程从学校的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尤其强调尊重特殊倾向、志向、需要和才能的个性,为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舞台。“校本课程”变成了“校长课程”或“教师课程”,忽视了“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关注学生需要的独特需求”的基本原则。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是隐性的,而不是直接的。学生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作用往往要通过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去实现,但并不是说教师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决定因素。从根本上看,校本课程的生命力不在教师设计的水平高低,而在于学生的选择和认同。正因为学生对校本课程有需要和热情,才有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可能。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要求和想法往往不能直接体现出来,我们不能以此来否定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因为学生的需要和热情,才使校本课程有了开发和实施的必要,才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动力。是学生学习和发展对校本课程的需要,才从根本上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发展。

二、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力军

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主持者。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校本课程是以校为本,其本质是以生为本。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能由学校领导和教师去“点单”,教师只是“菜单”的设计者,而不是“菜单”的需要者。“菜单”应由学生去点,学生才是课程的需要者和受益者。教师的责任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去设计课程,在实施中根据学生的热情和意见去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校本课程。学生应该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任,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哪些校本课程,应由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去选择,特别是选修课程的开设必须由学生去取舍,教师的责任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去为学生设计适应学生素质发展的校本课程。

为学生设计课程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为学生去实施课程就是为学生提供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注重学生差异的“适应性教育”。但并不是说教师和学校的领导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是促进学生那种能够发展的才能倾向,是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基本指向。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出发点。学生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是教学的内容和计划,广义的课程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教学进程、教学规划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是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既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学习者,也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

校本课程的形式很多,由于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师资水平和结构的制约,这并不是表明校本课程开发只靠学校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要从学校实际出发,而这个实际既包括学校的历史、地域文化和师资结构状况,也包括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学生素质的发展和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和发展学生个性,教师只能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去制定“菜单”,而“菜单”能否被学生接受和认同只能由学生去决定。教师应在调查学生的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及学习需求去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只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帮助者和支持者,而不是直接需要者和受益者。学校开发校本教材的根据是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认可程度,只能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校本课程,如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等,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随心所欲。

三、学生是校本课程的推动和改进者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由学生去“点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去开发。校本课程能否得到完善和改进,是否有生命力,最终也只能由学生的选择和需要去决定。校本课程大多属于选修性课程,选不选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决定的。不能像学科课程那样去强行要求学生。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就不会有生命力,也得不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前一段时期,开发了一些校本课程,由于当时只考虑师资结构和特长,并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结果有许多校本课程并不受到学生的欢迎,慢慢地从校本课程“菜单”上消失。这就充分说明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不仅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而且决定着校本课程的存在和发展。

学生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和受益者,也是校本课程的实验者和改进者。学生有权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做再一次的选择,并在实施中去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只有那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学生才会感兴趣去接受,并在实施中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去实践。如在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开发中,有的学校开始老师设计了100多个课题,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有60多个课题学生感兴趣并努力去实践。经过三年的实践,最后有50多个课题成为比较固定的课题被每一届学生所选择,并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完善。学校根据学生实践的材料汇编成《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南》,一些由于不适合学生认识特点和兴趣的课题慢慢就被淘汰了。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核心理念教育发展研究,2004(3).

[2]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角色的转换当代教育论坛,2002(1).

[3]孙窍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9).

校本课程的主体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校本体育课程;课程开发

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就开始关注以校为本的教育改革,经历了多次曲折发展之后,至20世纪90年代,这一改革又重新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形成声势浩大的“校本运动”,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际探索持续不断。[1]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吸取与借鉴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以适应校本开发大局和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作为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丰富学生体育知识、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目标的确定

校本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自主性,校本课程开发者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需要,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体系。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就是要合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馆、体育器材设施、图书室、实验室、网络教室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为学生和学校开发出一套既具有学校特色又能满足大学生需要的校本体育课程,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最终实现“自助餐式”课程的目标。校本体育课程的实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兴趣,丰富其体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精神。

2.高职院校行政对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领导和管理

2.1建立组织机构

首先,要成立校本体育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副校长、教科研中心、教务处、学生处和体育部(组)的负责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对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作出正确决策,组织人力物力,协调各方关系等。接下来成立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指导组,由本校教学科研中心的负责人和一些资深体育教师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起草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总体方案,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组织专题研讨与经验交流等。最后,成立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体育教师小组。其主要任务是学习课程改革的重要文献和最新理论,制定各个运动项目的开发方案。这三级组织机构应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应通过建立和贯彻合理的规章制度来形成快速高效的运行机制。

2.2分析学校现状

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必须对本校体育现状进行详尽分析。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本校大学生体育需求的现状分析。另一方面,对本校体育资源的现状分析。通过这两方面的调查研究,要明确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而初步确定本院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及体育项目。

2.3制定开发方案

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方案是建立在对本校体育现状详尽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它是开发校本体育课程的规划和指南。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其目的是指开发中所期望得到的主要结果,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等方面。其依据包括国家的政策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条件等;第二,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的总体目标。其目标是大学期间的校本体育课程力图促进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充分而各有特色的发展所能达到的基本要求。不同院校的总目标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主要包括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第三,教师申报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首先,具有课程意识和新的体育课程观念。“体育教师不再是国家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要成为校本课程开发者,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2]。其次,教师具有体育课程开发的能力。具备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相契合的课程理论知识;拟开发的内容及体育项目能反映一些学生的特别需要;课程设计的构想能体现校本体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第四,学生选课指导。做好学生选课指导工作,是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校本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主要特点、适用年级、教学时数及选课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根据自己的体育需求选学到符合自己特点和需要的校本体育课程。

2.4开展高职院校校本体育师资培训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两大法宝或根基”[3],因此,培训要以体育教师自主阅读、讨论交流为基础,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也可聘请外校一些课程理论专家来校作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指导。其主要任务有:首先是明确开发意义,强化课程意识,树立明确的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观;其次是领会校本体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编写《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纲要》和《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教学指导书》,领会校本体育课程的学和教的特点,开展优质高效的教学活动。

2.5加强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试验的管理

高职院校行政加强对校本体育课程试验的管理有利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指导试验小组制定课程试验方案,编写校本课程的教学指导书。第二,安排校本体育课程试验的教学时间,提供体育活动场地设施、试验器材与试验经费。第三,检查试验进展情况,帮助试验小组解决校本体育课程试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部署校本体育课程试验的检测和总结。

3.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小组的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程序

校本课程的主体篇3

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校本实施行动策略

课程从理想的应然状态转化为现实的操作状态,需要学校层面的校本实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整个学校层面课程的校本实施。北京市教委自2008年以来相继批准了两批23所高中学校开展自主课程实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实验从本质上说是学校课程校本实施的过程。高中学校如何从整体上实现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校本实施呢?自主课程实验学校的实践探索可以为此提供参考。

一、自主课程实验与高中学校课程的校本实施

北京市“自主课程实验”是指学校以国家课程纲要、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经专家评审和主管部门批准,结合学校办学方向、育人目标、课程需求和已有基础等整体设计并创新实施新课程的实验。该实验不仅包括必修课程的校本实施、选修课之间的整合并进、校本课程的动态生成以及三级课程之间的有机整合,更要形成基于学校发展定位、育人目标的学校课程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支撑学校的特色发展。实验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突出学校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最直接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课程探索;二是突出基于学校价值和目标的,包涵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的整体建构;三是突出学校课程实施的创新探索,该实验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学校整体变革;四是突出学校课程特色形成和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体现课程是学校功能发挥、学校文化传承、学校特色形成的核心载体的作用。

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的计划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1]当前任何学校的课程都是国家课程设计与学校实际情况相互调适相互融合的结果,体现为共同价值和个性价值的统一。从本质上说,自主课程实验就是学校整体设计和创新实施学校课程,是新课程(三级课程)在学校高度的校本实施(整体课程的校本实施不否认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国家课程课堂层面的差异化处理,此处根据自主课程实验的重点即学校整体课程建设的角度突出学校层面整体的课程建设)。“自主课程实验”不同程度的“自主”,其实就是不同程度的“校本”。就高中阶段的教育功能和课程的共同价值而言,自主课程实验要遵循国家的“共同要求”,即体现忠实取向;而在体现个性价值和学校特色方面,则体现出相互适应和创生取向。校本课程实施或自主课程实验以学校为本就国家设计的课程进行“自下而上”的“二次开发”,既满足了提高公民素养的共同要求,又关注到每一所学校的差异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对当前高中阶段人才培养和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学校课程校本实施的行动策略

高中学校课程的校本实施是一个包含了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所有课程开发活动要素在内的完整的课程建设过程,就其行动策略而言,北京市自主课程实验学校的探索涉及课程目标的细化、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模式创新、学生评价的优化等方面。

1.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

高中课程方案提出了高中阶段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如何将这个共同目标转化为具有学校特点的课程目标呢?需要把握共同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以及学校个性化目标的体现这两个方面,并且二者是以一个整体体现出来。前者需要把握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功能定位、培养目标和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后者是学校可能具有的改革切入点、自身的个性追求和独特传统等,二者统一形成学校课程目标后还需要在课程实施中进一步调试。课程目标细化和具体化过程中明确培养目标及其所具体化的能力素质结构是关键,一般而言,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明线,培养目标所规约的能力素质结构是暗线。北京四中围绕“培养杰出的中国人”这一目标,将课程目标确立为: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该目标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变化的目标体系,由核心目标与具体目标组成,核心目标体现了学校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具体目标体现了课程建设的阶段性和具体要求,两类目标相互支撑、共同构成统一的目标体系。北师大附中在继承百年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将其定位为“全人格、高素质”,并具体化为“德育为先、注重实践、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课程目标。

2.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完善

衡量新课程校本实施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是否形成了涵盖三级课程的、结构合理的、具有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自主课程实验强调课程的结构创新及其所带来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效应。经过前期实验,学校也认识到要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学校的特色发展,仅有课程的局部适应性调整是不够的,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从结构上进行构建和完善。实验校在分析学校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发展远景、学生特点、教师优势、课程基础和课程资源等前提下,整体设计学校课程结构,具体有三级课程整合、突出与培养目标的对接、体现学校传统和文化基础、凸显学校特色课程、培育学校课程文化等切入点。如首师大附中设计了“基础通修、专业精修、兴趣选修、自主研修”的四修课程结构,体现了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办学宗旨。各校课程结构在实施中进一步增强适应性,基本框架逐步稳定,各结构要素不断完善,配套措施逐步到位,逐步形成了学校的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

3.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整合

课程校本实施中内容的调整和整合主要在三级课程的整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协调、综合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课程内容和教育技术的整合等领域。衡量课程整合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凸显出学科的特色,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2]目前实验学校一般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前者突出学科体系和活动系列)来统筹,以学科作为整合的主要切入点,同时兼顾跨学科的主题统整、实践活动的综合设计等。具体而言,学科内容整合的策略主要有衔接、调整、补充、拓展、压缩、融合、整合、分层等,如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补充或压缩国家课程的相关内容,抓住三级课程内容的关联处尝试课程的整合、融合,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探索课程的拓展、分层等,力图以课程内容、课程水平和课程修习期限等的多样性,适应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如北京十五中的探索:增删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调整教学顺序实现学科内和学科间的互补、课程内容分层次实施以因材施教、尝试不同学科间课程整合、部分学科课程活动化和生活化、多样化地设置体育课程、整合专题教育与国家课程学科教学等。

4.课程编排的变式与创新

课程编排的变式与创新是课程创新实施的重要内容。课程编排创新主要有变式编排和个性化的适应性编排两种方式。前者主要包括调整课程开设的起点、模块之间的顺序、模块开设的学段长短、模块开设的次数,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行、学科间的相互补充等;后者主要根据学校整合部分课程内容、新开发课程和专门课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行专门的编排,如根据需要设置长短课时、在总时间不增加的情况下根据需要适当增减和合并某些课程的课时、设置学生个性化学习时间等,这样能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需要、本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的工作量以及教学设施设备的实际情况。课程编排的变式与创新不仅仅是编排技术的变化,而且是学校独特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想的体现,实质是课程实施条件和课程内容的动态适应并力图实现全盘优化和增强活力的过程。实验学校在实验前期的课程设计中,课程编排创新是主要特征,力图通过课程编排带来的适应性调整盘活学校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增强课程活力、提升课程效益。

5.教学实施的多元与更新

自主课程实验学校注重形成全校性的教学特色,突出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探索。目前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三个形成”,即形成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具有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学科教学的质量标准。北师大实验中学形成了“课程纲要+教学设计+学案”三位一体的整体教学模式,该尝试不仅仅是学科教学方式的探索,更是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和有效实施方式的系统梳理。北京101中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研制了《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标准》,从课程目标、教学安排、学习要求、策略建议等方面细化相关要求;同时在部分学科、年级进行“自我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并编制《探究学习指导手册》和《可持续发展探究作业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北京二中在教学活动中分别构建了探究性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模式、导师制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以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提供实践依据,实现了把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特色上升到校本课程的特色。

6.课程资源的关联和利用

有什么样的课程资源,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校本化程度和实施效果,课程资源的特质直接决定了课程的品味和特色。自主课程实验学校将课程与丰富的校内外资源建立联系,并创造条件转化和开发、利用潜在课程资源和动态课程资源使课程实施具有明显的“校本化”特点。北京二中在“空气养人”理念的熏染下,学校的一草一木,甬道、长廊、座椅等设施都透露出“空气养人”的气息。以此为基础,学校课程实施的“文化”意味浓厚。学校还重视利用丰富的校外课程资源,如与相关单位建立共建关系,涵盖众多社会领域;与部分国家和地区学校建立友好关系,与国内部分中学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聘请校外专家授课,邀请跨国公司与学生家长共同开设选修课等。学校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在高三年级设立“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开展“六百”教育活动(即“百位名人进校园”“百位校友进校园”“走进百个学生家庭”“百所高校进校园”“百位教师进班级”“百节学科素养课”)等,都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形成课程特色的实践。

7.学生评价的调整与优化

课程校本实施必然要求校本化的学生评价。自主课程实验学校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积极开展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评价方式探索,力图从评价环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学校在评价环节“校本实施”。如北京二中按“学科基础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五种能力,建立可量化的分级指标体系,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积极评价学生某一方面的优异能力和整体进步。北京101中积极探索学分制管理,学生学分由德育学分、学科学分、活动学分和奖励学分组成。德育学分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由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组成,每学期考核一次;学科学分采用学生学习课程并经考核,核定基本学分和学分积点的多少,以评定学生学习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活动学分是根据本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学校统一安排参加的各种活动,根据活动完成情况给与相应的学分;对于学生的发明创新和各种获奖,由学生申报经学校审核后给予学分奖励。

三、高中学校课程校本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参与者观念的转变是前提

课程校本实施首先是全体参与者观念的转变,包括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等。要有效地进行课程的校本实施,学校就不能只是被动地实施“官方课程”,而是要主动地发展课程即有体现校本特质的过程。学校课程是基于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学校、教师、学生和资源特点的综合体现;新课程实施应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科实力和课程资源等,对国家课程方案进行差异处理,包括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学校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的管理与决策,分享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权力,构建一种尊重实践、尊重差异、多元民主、合作参与的课程实施文化。学校课程的校本构建,课程体系应与学校的价值与目标系统有内在的一致性;课程的校本实施体现在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可有所侧重和采取不同的策略,但都必须基于本校学生的实际课程需求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改革始终是一项教育实验,也始终是学校校本实施的过程,是学校教育智慧集中体现的过程。高中新课程虽已实施多年,但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更长期的过程,在新课程经过初期实验进入理性发展的阶段,课程的校本实施是学校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而观念的转变是这个过程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2.学校的课程领导是核心

高中新课程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同时意味着学校有课程设置权、教师有课程开发权、学生有课程选择权。在新课程的校本实施中,学校的课程领导尤为关键。学校课程领导包括明确学校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培养目标的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结构的内在一致性、学校课程结构设计和特色发展的着眼点、调动教师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积极性、对课程实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等,集中体现在学校课程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上。学校课程规划是推进课程校本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3]学校课程规划需要校长出思想、出思路,要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办学理念和课程建设结合起来,考虑学校发展对课程的影响,同时通过课程支撑和彰显学校特色。具体规划中须确立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发展目标,分析学校课程基础(学校传统、师资力量、学生特点、课程资源等),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理清各部分课程之间的关系,营造课程实施的良好环境,在规划与积累中逐步形成课程文化,并凝聚形成特色主题,在此基础上以课程文化的主题统领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和特色发展。

3.教师的探索和实践是关键

课程校本实施是当前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策略,而其中教师的探索和实践是关键环节。课程校本实施既是学校和教师应有的权利,同时也是应负的责任。[3]教师参与课程校本实施,是在学校课程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对相关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和符合学校发展方向的具体的课程形态。教师成为课程开发者,更多是指教师参与课程的校本实施。就学校整体而言,教师对课程的“二次开发”主要体现在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整合中;就一门具体的课程来说,教师的创造性实施也包括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课程内容的创新处理、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评价的适应性改进等。只有教师积极投入到课程实施的创新中,课程的校本实施才能实现。同时,课程的校本实施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教师在课程改编、扩充、新编、教学设计等校本实施过程中专业素养得以不断提高。

4.把握好底线和层次是原则

学校课程实施严格说来都是校本实施,但因为“校本”的底线和层次难以明确界定和把握,故而存在很多课程校本实施的争论。对于课程的校本实施,首先必须把握一个底线,即在国家课程框架和标准的前提下进行适应性、差异性改造,即内容标准和水平标准有基本的参照。其次,校本的程度有层次区分,忠实执行、适度调适和鼓励创生是课程校本实施的三个关键词[5]。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校本实施都是课程的适度调适,要真正实现学校的课程自主,课程创生是必经的一个阶段。课程创生是在现有国家课程框架内创造性地开发相关课程内容或课程单元,其最能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科专长,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不管是哪一种校本的层次,都应坚持体现学校的特色,而这一特色不仅是局部特色;校本实施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学校特点,只有充分把握学校实际,才能说得上是课程的校本实施。

5.学校内外条件和资源是保障

课程的校本实施挑战学校的条件和资源,其首先必须具备一些基础条件,如政策层面,国家课程设计留有空间,下放课程自;地方层面,鼓励学校特色发展,提供相应支持;学校层面,教师具备课程调试和创生的能力等。除了课程设计中的政策因素外,学校要转变课程资源观,重新审视学校所在发展阶段、所在区位特点、社会人才需求、面临的发展机遇等,全面梳理显在和潜在以及可能创生的资源,是课程校本实施的基础和保障。为了应对课程校本实施的挑战,学校还需要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氛围与文化,鼓励教师的研究和合作,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以保障课程校本实施的水平。

――――――――

参考文献

[1]徐玉珍.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教育研究,2008(2).

[2]熊梅,脱中菲,王廷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模式.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08(6).

[3]宋时春.关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几点思考.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08(6).

校本课程的主体篇4

[关键词]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县域高中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和社区资源为基础,在尊重学生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由教师自主研发与实施的课程。它是学校落实课程赋权的一种行为,是体现学校办学目标、表达学校教育价值追求、提升学校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县域高中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力量。探索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管理和评价方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切入点。如何研发高中学段的校本课程?如何加强过程性管理?备课组和年级分权下各自承担什么职责?只有明晰课程管理的这一主线,才能使校本课程管理成为真实的校本行为,从而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一、校本课程研发

在分析学校发展情况、调研课程需求的基础上,学校针对教师课程能力制订有效的《学校校本课程方案》是研发校本课程的前提。校本课程形成过程是:依据学校的校本课程目标制订各领域的课程规划;各学科从教学实际来定位科目框架下的校本课程目标,从而选择有效的校本课程内容;通过校本课程教案的编写来保证校本课程规范执行,从而形成不同科目下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块。www.133229.Com

(一)校本课程研发方式

目前校本课程研发方式主要有课程选用、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选用和改编是校本课程研发的最低层次,改编、整合和补充是依据学校需求选择性使用已有校本课程的过程。

有效拓展国家课程是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要形式,它是在学科框架下对基础型课程的有效拓展。研发校本课程必须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通过拓宽课程范围为学生提供较多信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发校本课程还必须基于教师能力制订可行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否则,不顾教师专业能力盲目开设课程,由此带来的过重教学负担会引发教师抵触心理,这将打乱日常教学秩序和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它会将校本课程实施引向误区。

校本课程研发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类。

1.国家课程的延伸

国家课程的延伸是指在全面领会国家课程纲要、课程目标和教材要求基础上,改编、新编和拓编国家规定课程,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拓展学科。它的特点是采取学科分层教学,实施学科联动,统整学习内容,革新并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增加选择性空间。这类课程是基于时代性、发展性和生活性的特点,选择最新的事件或政治、经济、科学和技术发展成就作为校本课程的主体内容。它解决了学科内容单一的问题,使课程走近学生生活。

2.个别化拓宽

为体现学校文化,发挥不同学科的特点,在不耗费教师过多时间也不影响学生常规学习的前提下,为少数学有特长的学生开设超越《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如奥数、竞赛辅导活动和各种创新设计等。这类课程是校本课程目标之外的课程,如果随意增加这类课程的课时数量,将会把学校教育引向误区。

校本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基于国家课程的有效拓展和创生性整合,校本课程的实施就必须依据国家课程的质量要求,并沿国家课程呈现的顺序来开发。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必须顾及学生的认知、技能与情感的发展水平,尊重学生发展兴趣和需求,从而使校本课程从研发到实施都能遵循国家课程的规范运作和质量要求。这应是目前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线。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推动教师将经验性知识自觉上升到课程意识,县域高中从而推动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校本课程研发模式

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是“自上而下”的演绎模式,其基本过程为:确立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一进行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一领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形成校本课程的思路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模式,其基本过程为:围绕本学科《课程标准》,教研组研制校本课程科目规划备课组基于科目规划研发《学科校本课程纲要》年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议形成年级校本课程内容和规划课表备课组进行校本课程实施年级进行过程性管理并组织学业评价。

校本课程研发管理的思路是:校内外专业力量学校课程委员会《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具体来讲: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学科框架下的校本课程规划年级以领域和学科管理审议《学科校本课程纲要》备课组制定《校本课程纲要》并撰写校本课程教案。

年级负责校本课程的研发、实施和评价工作,即:年级备课组教师个体或团队《校本课程纲要》和教案。

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可分为三类:教师个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与校外机构合作。现阶段主要倡导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与校外专家联合开发这两种主体类型。基于上述管理框架,教师依据自身专业特长和发展兴趣,组建校本课程研发和实践联合体,承担备课组的校本课程任务,研读校本课程学科目标,撰写《校本课程纲要》,提交备课组进行合作性研究。形成一致认识后,备课组将《校本课程纲要》提交年级进行审批。年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定并给出指导意见,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向学校课程委员会提交校本课程纲要和校本课程教案,待审议批复后编入《校本课程选修》中。校本课程选修介绍包括该模块开设的课时量、内容、评价方式、执教教师、上课地点和课程形式,这是保障校本课程实现选课走班的前提。

二、校本课程管理

为保障校本课程有效研发和规范运作,学校必须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其顺利运行。相关的管理制度有:校本课程审议制度、校本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培训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和评价方案等。承担不同管理职能的处室和年级只有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才能使校本课程管理成为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实践校本课程目标。

教务处是校本课程管理的行政机构,对“学校校本课程专业委员会”负责。教务处主要职责是严格执行《学校校本课程方案》,检查年级实施情况,协同年级对课程、教师和教学成效进行评价。组织协调各教研组与年级组之间的关系,从而落实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年级、备课组、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与学生的职责如下。

(一)年级的职责

年级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订学年及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校本课程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的校本课程选修管理等各项工作。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指导备课组以国家课程计划为校本课程研发主线,形成学期或学年的校本课程表。

第二,指导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选修介绍》。在开学第一周发给学生,便于做好选课登记。

第三,年级对各学科预定开设的校本课程进行统排,依据各学科的资源状况、任课教师情况、学生选修的数量,对不同校本课程模块教学的实施,选择不同数额的班级作为选课走班的管理单元。同一年级某一学科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必须相对集中,具体时间由各年级自行安排。

第四,年级对教师开展的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给予指导,联系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保证课程合力的有效形成。一门规范的校本课程必须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实施教案、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校本课程阶段性教学评价表、校本课程学分评价表和校本课程绩效评定等七种管理材料。

第五,调研学生选修校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以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需求,同时为学校课程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备课组的职责

备课组是组织教师开发和申报校本课程的管理组织,是落实《学科校本课程规划》的具体单位。它的职责包括:制订校本课程目标,选编校本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时数等。它的职责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每学期开始,组织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研究《学科课程标准》,依据国家课程的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发展基础制订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第二,邀请学科教研组和资深教师审议校本课程规划,分析讨论,确立校本课程主题单元。

第三,依据校本课程主题单元的要求,尊重备课组内不同教师的专业特长,对任务进行分解,确立校本课程教学单元的主备和从备教师,并组织教师向年级申报校本课程。

第四,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介绍》,进行选课指导后形成《学科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

第五,备课组依据年级校本课程课表,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实施,包括选修管理、学习量统计和学分认定。

第六,组织教师反思性研究本学期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的成效,向学校提交研究报告。组织教师参加阶段性的校本课程成果评比。

第七,每学月组织教师核对并填写《校本课程评价量规表》,统计校本课程研发工作量和实施工作量,并对校本课程实施绩效进行评定。

(三)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的职责

教师与具有相同发展意愿的同伴组成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是教师互助型组织的有效方式。他们是研发并执行校本课程的承担者,主要担负以下任务。

第一,依据《学校校本课程方案》和备课组内校本课程主题单元计划,承担校本课程不同模块的研发和教学实施任务。

第二,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和相关教案的编写工作。

第三,待年级审批通过后,进一步丰富并规范研制《校本课程单元教学实施纲要》,撰写校本课程教案,编印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组织学生选课走班,通过实施《校本课程选修登记》,对选修学习过程进行规范记录。

第四,指导任教班级的学生对本学科拓展性的校本课程进行选择,对任教班级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并以班级为单位,组建选课后的学习管理小组。为加强学生对选修学习过程的自主管理,教师要制作选课花名册,汇总后报年级组,形成年级总的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以便于选修管理。

第五,加强对校本课程选修过程的管理,包括记录学习量、评价学习态度和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它主要有书面和实践活动等形式。

第六,参与年级校本课程阶段性的教学评价,完成校本课程学业评价。

(四)学生的职责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填写选课志愿,确定学年或者学期内校本课程的选修表。校本课程每一选修模块结束后该教学班解体,学生自动进入下一模块选修的管理过程。

校本课程的主体篇5

[关键词]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县域高中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和社区资源为基础,在尊重学生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由教师自主研发与实施的课程。它是学校落实课程赋权的一种行为,是体现学校办学目标、表达学校教育价值追求、提升学校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县域高中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力量。探索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管理和评价方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切入点。如何研发高中学段的校本课程?如何加强过程性管理?备课组和年级分权下各自承担什么职责?只有明晰课程管理的这一主线,才能使校本课程管理成为真实的校本行为,从而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一、校本课程研发

在分析学校发展情况、调研课程需求的基础上,学校针对教师课程能力制订有效的《学校校本课程方案》是研发校本课程的前提。校本课程形成过程是:依据学校的校本课程目标制订各领域的课程规划;各学科从教学实际来定位科目框架下的校本课程目标,从而选择有效的校本课程内容;通过校本课程教案的编写来保证校本课程规范执行,从而形成不同科目下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块。

(一)校本课程研发方式

目前校本课程研发方式主要有课程选用、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选用和改编是校本课程研发的最低层次,改编、整合和补充是依据学校需求选择性使用已有校本课程的过程。

有效拓展国家课程是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要形式,它是在学科框架下对基础型课程的有效拓展。研发校本课程必须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通过拓宽课程范围为学生提供较多信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发校本课程还必须基于教师能力制订可行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否则,不顾教师专业能力盲目开设课程,由此带来的过重教学负担会引发教师抵触心理,这将打乱日常教学秩序和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它会将校本课程实施引向误区。

校本课程研发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类。

1.国家课程的延伸

国家课程的延伸是指在全面领会国家课程纲要、课程目标和教材要求基础上,改编、新编和拓编国家规定课程,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拓展学科。它的特点是采取学科分层教学,实施学科联动,统整学习内容,革新并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增加选择性空间。这类课程是基于时代性、发展性和生活性的特点,选择最新的事件或政治、经济、科学和技术发展成就作为校本课程的主体内容。它解决了学科内容单一的问题,使课程走近学生生活。

2.个别化拓宽

为体现学校文化,发挥不同学科的特点,在不耗费教师过多时间也不影响学生常规学习的前提下,为少数学有特长的学生开设超越《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如奥数、竞赛辅导活动和各种创新设计等。这类课程是校本课程目标之外的课程,如果随意增加这类课程的课时数量,将会把学校教育引向误区。

校本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基于国家课程的有效拓展和创生性整合,校本课程的实施就必须依据国家课程的质量要求,并沿国家课程呈现的顺序来开发。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必须顾及学生的认知、技能与情感的发展水平,尊重学生发展兴趣和需求,从而使校本课程从研发到实施都能遵循国家课程的规范运作和质量要求。这应是目前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线。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推动教师将经验性知识自觉上升到课程意识,县域高中从而推动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校本课程研发模式

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是“自上而下”的演绎模式,其基本过程为:确立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一进行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一领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形成校本课程的思路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模式,其基本过程为:围绕本学科《课程标准》,教研组研制校本课程科目规划备课组基于科目规划研发《学科校本课程纲要》年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议形成年级校本课程内容和规划课表备课组进行校本课程实施年级进行过程性管理并组织学业评价。

校本课程研发管理的思路是:校内外专业力量学校课程委员会《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具体来讲: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学科框架下的校本课程规划年级以领域和学科管理审议《学科校本课程纲要》备课组制定《校本课程纲要》并撰写校本课程教案。

年级负责校本课程的研发、实施和评价工作,即:年级备课组教师个体或团队《校本课程纲要》和教案。

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可分为三类:教师个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与校外机构合作。现阶段主要倡导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与校外专家联合开发这两种主体类型。基于上述管理框架,教师依据自身专业特长和发展兴趣,组建校本课程研发和实践联合体,承担备课组的校本课程任务,研读校本课程学科目标,撰写《校本课程纲要》,提交备课组进行合作性研究。形成一致认识后,备课组将《校本课程纲要》提交年级进行审批。年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定并给出指导意见,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向学校课程委员会提交校本课程纲要和校本课程教案,待审议批复后编入《校本课程选修》中。校本课程选修介绍包括该模块开设的课时量、内容、评价方式、执教教师、上课地点和课程形式,这是保障校本课程实现选课走班的前提。

二、校本课程管理

为保障校本课程有效研发和规范运作,学校必须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其顺利运行。相关的管理制度有:校本课程审议制度、校本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培训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和评价方案等。承担不同管理职能的处室和年级只有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才能使校本课程管理成为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实践校本课程目标。

教务处是校本课程管理的行政机构,对“学校校本课程专业委员会”负责。教务处主要职责是严格执行《学校校本课程方案》,检查年级实施情况,协同年级对课程、教师和教学成效进行评价。组织协调各教研组与年级组之间的关系,从而落实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年级、备课组、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与学生的职责如下。

(一)年级的职责

年级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订学年及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校本课程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的校本课程选修管理等各项工作。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指导备课组以国家课程计划为校本课程研发主线,形成学期或学年的校本课程表。

第二,指导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选修介绍》。在开学第一周发给学生,便于做好选课登记。

第三,年级对各学科预定开设的校本课程进行统排,依据各学科的资源状况、任课教师情况、学生选修的数量,对不同校本课程模块教学的实施,选择不同数额的班级作为选课走班的管理单元。同一年级某一学科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必须相对集中,具体时间由各年级自行安排。

第四,年级对教师开展的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给予指导,联系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保证课程合力的有效形成。一门规范的校本课程必须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实施教案、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校本课程阶段性教学评价表、校本课程学分评价表和校本课程绩效评定等七种管理材料。

第五,调研学生选修校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以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需求,同时为学校课程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备课组的职责

备课组是组织教师开发和申报校本课程的管理组织,是落实《学科校本课程规划》的具体单位。它的职责包括:制订校本课程目标,选编校本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时数等。它的职责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每学期开始,组织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研究《学科课程标准》,依据国家课程的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发展基础制订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第二,邀请学科教研组和资深教师审议校本课程规划,分析讨论,确立校本课程主题单元。

第三,依据校本课程主题单元的要求,尊重备课组内不同教师的专业特长,对任务进行分解,确立校本课程教学单元的主备和从备教师,并组织教师向年级申报校本课程。

第四,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介绍》,进行选课指导后形成《学科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

第五,备课组依据年级校本课程课表,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实施,包括选修管理、学习量统计和学分认定。

第六,组织教师反思性研究本学期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的成效,向学校提交研究报告。组织教师参加阶段性的校本课程成果评比。

第七,每学月组织教师核对并填写《校本课程评价量规表》,统计校本课程研发工作量和实施工作量,并对校本课程实施绩效进行评定。

(三)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的职责

教师与具有相同发展意愿的同伴组成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是教师互助型组织的有效方式。他们是研发并执行校本课程的承担者,主要担负以下任务。

第一,依据《学校校本课程方案》和备课组内校本课程主题单元计划,承担校本课程不同模块的研发和教学实施任务。

第二,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和相关教案的编写工作。

第三,待年级审批通过后,进一步丰富并规范研制《校本课程单元教学实施纲要》,撰写校本课程教案,编印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组织学生选课走班,通过实施《校本课程选修登记》,对选修学习过程进行规范记录。

第四,指导任教班级的学生对本学科拓展性的校本课程进行选择,对任教班级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并以班级为单位,组建选课后的学习管理小组。为加强学生对选修学习过程的自主管理,教师要制作选课花名册,汇总后报年级组,形成年级总的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以便于选修管理。

第五,加强对校本课程选修过程的管理,包括记录学习量、评价学习态度和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它主要有书面和实践活动等形式。

第六,参与年级校本课程阶段性的教学评价,完成校本课程学业评价。

(四)学生的职责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填写选课志愿,确定学年或者学期内校本课程的选修表。校本课程每一选修模块结束后该教学班解体,学生自动进入下一模块选修的管理过程。

校本课程的主体篇6

课程是学校工作的枢纽,是学校教育能力的核心元素。有效领导学校课程建设,这是当前中小学校长正在履行的新职责,也是校长专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有鉴于此,本文想和校长朋友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基于学校课程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如何科学认识学校课程建设在学校群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一、从课程改革到课程建设

学校天天和课程打交道,那么,学校在课程领域应该干什么呢?前些年大家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课程改革,当前,或许需要更多关注课程建设。

自2001年我国启动第八次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以来,课程改革逐渐成为中小学热议的话题和实践的重点。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探索,推出了许多大刀阔斧的举措,如重视校本课程、课程生活化、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广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综合素质评价,等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不少实践成果。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广大校长和老师日益认识课程、思考课程并逐步变革课程,慢慢树立起了课程改革意识,即学校课程需要不断调整、革新,需要不断“做手术”。课程改革意识的确立,相对于以前学校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而言,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课程改革主要涉及课程基本性质、结构和方向的选择。在课程论界,课程本质上是知识还是经验?是生活中心还是学科中心?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是学习实用知识还是发展一般能力?是打好共同基础还是满足个性化需求?对于这些有关课程基本性质、结构和方向的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从世界范围来看,课程改革就是不断具体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课程改革的常见做法是用B替代a,基本逻辑是a不行,B很好,所以弃a用B。一段时间后,发现B也不行,又用C替代之。再过一段时间,发现C问题也很,多,于是,又回到a。由于aBC各方案不断粉墨登场,又不断黯然退出,在世界课程发展史上,就整体呈现出课程左右摇摆的所谓“钟摆现象”。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大抵是基于某种课程主张来回答课程的基本问题,难免陷入主义之争、道路之争的漩涡。这或许正是世界各国大型课改鲜见成功范例的根源吧。如果学校总是按照这种改革逻辑左右摇摆给课程“做手术”,未必有利于持续稳定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由此,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来思考:学校能否在课程改革之外,真正把课程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所谓课程建设,就是从学校培养目标出发,不断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合理把握和具体落实课程标准,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程实施的教育效能的各种努力。如果说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主义之争、是方向定位,是课程理念与方案的更迭,那么课程建设强调的是实用理性、是问题解决,是课程持续的提升与发展。打个大致的比方,课程改革是“做手术”,课程建设则是“养生”、“锻炼”:遇到大病当然要“做手术”,但有病没病就“做手术”,恐怕健康人很快也给整残了:“养生”、“锻炼”是不断增强自身活力,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以为,就学校发展来说,课程需要改革,更需要建设。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基础教育优质化、特色化、集团化发展正在成为新常态,这客观上要求对课程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例如,一个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是否越多越好?课程热萏近实际生活,是否越生活化越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是否信息化程度越高越好?课程的跨学科综合,是否越综合越好?在课程实施上,是否学生活动越多越好?在课程管理上,是否越凸显学生个性需求越好?等等。课程改革总体指明了课程朝生活化、综合化、信息化、个性化发展的方向,但是,实际的分寸把握和实现机制问题,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这些空白的填补,离不开课程建设,即学校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在课程目标精准化、课程资源多样化、实施形式个性化等方面自觉进行课程创生活动。分析多年的课程实践可以看到,有些学校从实际出发,注意辩证把握知识与生活、分科与综合、共性与个性、守成与变革之间的合理分寸,具体措施得当,取得了较好效果;有些学校分寸把握得不太好,具体措施也不怎么到位,不但没有解决好原来的问题,反而又催生出一大堆新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课程改革方案,在不同的学校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局?究其根源,每个学校在课程自主建设、积极创生上下的功夫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学校真抓实干的课程建设,是课程改革宏观设计落地生根的根本举措,是学校真正在课程领域大显神通之处。

二、从校本课程到学校课程

课程需要建设,那么,课程建设的对象或重点是什么?自课改以来,广大中小学围绕校本课程的开发做了大量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当前,从校本课程建设转向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新动向。

校本课程建设热潮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谓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外,由学校自主设置、开发和实施的课程。课改方案出台后,广大中小学的关注点、兴奋点迅速转向校本课程开发,一些实力雄厚的中小学,每个学校累积开发的校本课程数以百计,即使一些普通学校,一般也会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几十门。在校本课程建设热潮中,涌现出了很多课程建设的经典案例。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设了一门国扔窝Э纬蹋每年组织学生在国内进行实地考察(如考察黄土高原),游学课程融地理、历史、文学知识于一体,融文献研究、社会访谈、标本采集、科学观察、报告撰写等方法于一体,堪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建设的成功范例。校本课程开发热潮大大丰富了学校课程门类,拓展了课程形态和资源,可谓硕果累累。

但是,在课程建设方面,中小学是否只要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就够啦?这是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校本课程究竟占有多大比重?在学生身心发展中,校本课程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毫无疑问,校本课程提供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资源,但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是比较低的,并不是课程建设的主战场。如果学校把全部精力投入校本课程开发,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不闻不问,是否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之嫌?正是基于这种反思认识,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领域开始出现一些新动向,如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学科大纲研究、教材二次开发、学科资源库建设、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等等。透过这些动向,可以得出一个大致判断,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工作正在转型升级,即从局部的校本课程开发转向整体的学校课程建设。

所谓学校课程,就是指学校用来培养学生的所有课程,或者说在学校里实际存在并组织实施的各种课程。也有专家称之为“本校课程”。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学校独立的课程意识,作为开发主体的课程权利,分解地看待课程:而学校课程强调的是学校综合的课程意识,作为实施主体的课程权利,整体地看待课程。关注学校课程并不排斥校本课程,它依然是学校课程中富有活力和特色的组成部分。但是,学校课程的确不等于校本课程,它包含学校在课程领域的所有工作。就课程设置主体而言,课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分,但是,从课程实施主体来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一样,都是由学校具体组织实施的,学校同样负有具体建设的责任。而且,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格局看,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成分,是培养国民基本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的基本保障,是学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主战场,如果学校不在国家课程建设上多下功夫,恐怕就是舍本逐未了。由此可见,从关注校本课程到关注学校课程,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学校工作的基本逻辑决定的。

关注学校课程,这就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对象,是课程建设方向的合理回归。

三、以学校课程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如上所述,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常态。那么,在整个学校发展战略中,如何定位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呢?对此,我们的看法是: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学校群发展的战略高地。

基础教育群发展的实质,就是从教育规模扩张转向教育质量提升。学校靠什么提升教育质量?师资(包括管理人才)、课程、教学、德育、管理、学校文化、社团活动等都对教育质量有重大影响。在微观层面看,教学是提高质量的关键;在宏观全局看,课程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枢纽。首先,课程仍诘匕含着教育质量标准。课程标准设定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格(热莩煞趾退平层次),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形式。深入研究课程目标与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就建立了、细化了学校内涵发展的质量标准。例如,当前一些学校积极开展学科大纲研发,意图把比较抽象的国家课程标准细化为融内容要点、水平要求与行为表现于一体的学科大纲,就是把一般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课程的可贵探索。其次,课程为学校培养学生提供核心的文化养料。学生身心发展是学生汲取人类文化养料和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课程通过内容的选择、加工和组织,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文化养料,并合理规划其学习吸收的进程。课程资源建设事关用什么资源来培养人的问题,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保障。近年来,众多中小学十分重视课程资源建设,积极建立校妊Э谱试聪低常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学科核心文献、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历史人物、案例、习题、图片、教学视频、动态信息,等等。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的育人功能就真正落地生根了。最后,课程是学校资源配置和有序运营的核心基点。学校的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的配置,都与学校组织实施的课程密不可分;学校诸要素的运行,也是以保障课程教学任务为主线而编排的。由此可见,学校课程建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的确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抓手,是学校需要重点经营的战略高地。

校本课程的主体篇7

论文摘要: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本文阐述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明确的主体以及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并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作了初步的探索。

校本课程属外来词,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如今,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许多地方已将是否开设校本课程纳入学校统筹考核内容中。然而学校面临的问题一个是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守,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另一个是校本课程大多是与学生的学业考试无直接关系的课程,所以不足以引起校方的重视,以防顾此失彼。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谈几点想法。

一、规范、统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一)明确主体

1.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

由于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具体执行者和广泛参与者,他们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有可能更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考虑到特定学校的具体教育环境。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尤其是充分尊重学校师生以及学校环境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因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教师主体性还体现在教师的团结与协作上。只要教师有团结协作精神,就会发挥教育合力。开发出最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而如今的校本课程开发大多成为了“师本课程”,学校根据某位老师的特长或爱好,甚至是某位老师的精力充足,就安排其担任校本课教师,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颇和缺失。

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学生

(1)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要增强课程对所有学生的适应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然而当前的校本课程开发在重视教师和学校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变相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课堂组织形式成了辅导课或专题讲座,提不起学生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这样的课程完全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主动性被严重抑制,主体性严重缺失。

(2)实现学生参与是体现校本课程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发展主体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只有学生亲自参与,在不断合作与探究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出来,才能形成终身受用的主体能力。

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由于各校情况有很大差别,因而各校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项目及其具体内容与活动方式均因生、因师、因才、因时、因地而灵活确定。校本课是极具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它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说明学校的发展导向。其校本性决定其必须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否则校本课程就会失去生命力。

(二)明确步骤

1.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课程开发的副校长以及教研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的负责人组成。主要任务是做出决策,全面部署,组织人力物力,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必要时聘请相关专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员进行指导。领导小组组织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小组,并按一个项目分别组建不同的开发小组。督促、指导各组制定本科目的开发方案,认真编写《课程纲要》和《教学指导书》。

2.分析学校现状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深入调查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可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别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研究。大致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另外,调查和分析本校的特色优势、资源优势,包括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特殊才能、校园文化生活、图书资料、信息技术设备、活动场地、办学经费以及社区能够提供的课程资源。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科目。

3.制定开发方案

(1)开发方案应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明确体现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期望得到的重要结果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目标。也就是说一定学段的校本课程要力图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充分而各有特色的发展。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校本课程的特点。对校本课程所要达到的育人效果做出的预见性反映。校本课程目标有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之分。总体目标是指导一所学校开发的整个校本课程在促进全体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方面要达到的几项要求。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总目标可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2)严格要求教师课程申报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课程申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拟开发的科目,是基于学生怎样的需要而开发本课程。第二,课程设计体现了哪些校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第三,开发小组占有的所开发课程的课程资源是否充足。

以上三个环节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最值得重视的几个步骤。然而,从全国校本课程开发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目标的确立、需求的评估等环节严重缺失,加上一些校领导急功近利的表现和教师认识不到位,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因师设课、因校设课和课程开发不够丰富,而导致学生缺少选择的机会的问题,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并未做到很好地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求。更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缺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致使校本课程开发有流于形式、急于求成、缺少个性的现象。

二、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形成性评价机制

在这里必须要明确一个观点:校本课程不属学科类课程。因为校本课程强调学科的实践性,并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对校本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应该首先考查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学习”,是否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得到了独特的自主体验。

其次,要考察开发的校本课程是否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是否满足全体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需要。是否充分体现了该课程的校本特点。

再次,因为大多数校本课程的评价是在实施一轮甚至几轮之后才逐渐展开,所以评价的目的是要找出课程开发方案和课程纲要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切实际和不规范之处,并及时予以修正。

最后,评价课程内容是否由综合信息和直接经验有机组成。

总之,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大面积实施,对校本课程的形成评价的研究也会逐日深入,但不论怎样发展演变,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在遵循校本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逐步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校本课程的主体篇8

关键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参与主体;主体;阶段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0-0042-02

近年来,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整体上虽未显颓势,但在发展中却出现了瓶颈,如不少学校(地区)一直使用已经过时的校本课程,不思开发;即使开发,也是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做文字增删,基本没有新意;将国家体育课程中适合本校(当地)学生学习的内容束之高阁,而没有对两种课程加以糅合去使用。针对“瓶颈现象”,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谈谈如何在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中发挥参与主体的作用。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主体及主要作用

开发体育校本课程,通常有学校领导、一线教师、其他人员、在校学生、学生家长及课程专家的参与,他们既是开发课程的特定主体,也是推进开发进程的实践主体。成熟的体育校本课程,应该融教育性、健康性、兴趣性、发展性、丰富性及科学性于一体,而上述各个参与主体恰恰能发挥其应有的特色作用。

1.学校领导――体育校本课程教育性开发的决策主体

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编写一样,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也需要突出教育性原则。学校领导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主体,除了亲自参与外,更要严格把关:(1)严把方向关。体育校本课程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作为根本所在。(2)严把态度关。要求各个参与主体必须牢记使命、恪守己任,千万不能让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形成的内容进入校本课程。(3)严把适用关。禁止不符合学校实际的照搬行为,杜绝不切合本校学情的照抄做法。(4)严把知识关。课程内容不能有主观臆断的分析、科学性的错误及没有根据的案例等。

2.体育教师――体育校本课程健康性开发的核心主体

健康性原则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原则;体育教师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主体。基于此,体育教师要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开发中铭记“五个侧重”:(1)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消除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侧重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强化积极、主动、创新意识的开发。(2)助推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侧重对引领学生掌握技能及运用技能的开发。(3)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侧重对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的开发。(4)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侧重对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帮扶差异个体的开发。(5)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侧重对创设团结互助氛围、激励竞争进取意识的开发。

3.在校学生――体育校本课程兴趣性开发的关键主体

学生是检验校本课程的目标主角,是实践校本课程的关键主体,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既少不了学生的热衷参与,更离不开学生的作用发挥。由此,其他参与主体必须在开发的过程中,高度关注学生的所思所行:(1)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遇到棘手问题、感到枯燥乏味时,教师要设法为其解疑、导趣。(2)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在活动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坚强后盾。(3)关注学生的能力展示。在进行阶段性评价或总结时,教师要为学生打造展示成果的平台。(4)关注学生的探究精神。对于学生的发现和发明,教师要充分予以肯定,并协同学生进行甄别、提炼。

4.其他人员――体育校本课程发展性开发的服务主体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常态化保持、动态化运作,离不开服务工作,即离不开由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确立的校内人员及有关社区人员组成的服务主体的参与。服务主体的作用体现在“四提供”:(1)提供有用信息。各主体在开发的过程中,极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惑,只要咨询掌握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大量信息的服务主体,就有可能迎刃而解,避免耗时间、走弯路。(2)提供协调联络。各主体开发的进度快慢不一、效率高低不等,服务主体要利用信息平台进行定时通报,促进后进主体的快速追赶。(3)提供互动平台。及时为课程开发小组全体成员提供沙龙活动、切磋交流的场所。(4)提供物质保障。及时为各参与主体提供课程开发的必须资料及物品等。

5.学生家长――体育校本课程丰富性开发的参谋主体

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别人无法超越;有远见的家长乐于见到孩子参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家长不但希望孩子能够善始善终,而且会在关心、帮助中逐步演变为“四会”参谋:(1)会关注开发进程。从最初对孩子的提醒逐渐升格到对开发过程的监督。(2)会主动建言献策。主动发现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参与方案设计。(3)会无偿进行赞助。对于孩子交给的“任务”,会无条件的接受;缺少资料、需要器材,会在“规定”的时间内购回。(4)会激励孩子进步。看到孩子因参与开发而活跃了思维、拓宽了视野,一定会激励其转变学习态度、提升学习状态及进步学习成绩等。

6.课程专家――体育校本课程科学性开发的评价主体

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相比,体育校本课程在严密性、层次性、条理性及系统性等方面,肯定会存在差距,这就要求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必须聘请课程专家对其进行评价。课程专家的评价主要包括:(1)校本课程的原则性,即科学性、可操作性、素质培养、参与性及全面性等;(2)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即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等;(3)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法,即对参与主体开发的课程方案的评价、教师课程教学的评价、学生的学练效果评价等。课程专家的鉴定、甄别及把关,无疑会填补开发过程中的漏缺,使体育校本课程走向成熟、趋于优化。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经阶段及追求目标

按照正常程序,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经过启动、推行、实施及成果四个阶段,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不例外。

1.启动阶段――广泛发动促参与

在启动阶段,学校领导应凭借智慧与勇气,承担起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角色与责任:(1)唤醒开发意识。要在师生中大力宣传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先进理念、意义及价值,消除他们对学校现有文化和习惯的迷恋,催化他们产生接受意识、追随行为;打消学生家长的顾虑,让他们摒弃抵触情绪和反对心理。(2)激发参与热情。要有序落实开发工作计划,组织有关教师参加深层次的校本培训,帮助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组织学生尝试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让他们体验成功感;组织召开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诱发他们提出意见与建议。

2.推行阶段――精心扶持促推动

在所有的参与主体中,不同主体、不同个体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在开发的过程中,知觉有先后,认识有高低,理解有深浅。鉴于此,学校领导要及时进行指导,随时予以扶持:(1)发挥研培效应。以培训为载体,在进行工作提醒的同时,工作指南,助推各个个体主动投入;以研讨为契机,放大经验介绍与交流的效应,促进每一个成员亮化角色。(2)全力进行扶持。学校领导要勉励每一个主体、每一个成员,遇到疑难问题不用急,出了问题不要怕;对于“疑难杂症”,要积极思考、协同参与,必要时请教专家,扶他们上马,送他们一程。

3.实施阶段――引领实践促提升

随着开发工作的深入推进,原有的课程体制与新课程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让参与者感到无所适从、无力调和。面对这一暂时僵局,学校领导要及时进行协调,不断加以促进:(1)强化责任意识。告诫每一位参与者,开发校本课程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事业,除了将此引向深入,别无选择;努力寻找化解矛盾的突破口,造福莘莘学子,惠及教育事业。(2)夯实督查举措。对于开发工作进程较慢、力度不大的参与主体或个体,要帮助他们树立赶超的全局观;对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消极想法、滞后行为,要不遗余力地促进其转化。

4.成果阶段――科学评价促推广

进入成果阶段,可谓大功告成,值得每一位参与者去回味、品味。然而,任务的完成并不等于目标的达成,学校领导要冷静加以总结,力求获得认同:(1)科学进行评价。一方面,通过观察、测量来评价体育校本课程使用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评价参与者所经历的发展和成长过程。(2)积极加以推广。成熟的校本课程代表着学校和学科较高的课程开发水平和研究能力,学校领导要借此进行宣传,让学校得以可持续发展;要摒弃保守意识,努力让“体育校本课程”走出校园,从而获得其他学校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金燕,季浏,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状况调研[J].体育学刊,2007,(7):126-128.

[2]杨占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5-77.

校本课程的主体篇9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笔者认为,应考虑如下问题:第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宗旨是使课程更加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提高课程的实际效用;第二,相对松散的校本课程与严整的国家及地方课程各有优劣,所以在操作层面不应厚此薄彼,而应审时度势,在不同时期因不同需要有所侧重;第三,应努力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开发中寻求一种动态平衡,以期找到课程改革的最佳突破口,从而促进课程构建逐步深入。具体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层面,笔者认为要确立以下基本理念:

一、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难以照顾到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应运而生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重要的、独特的补充,它与国家及地方课程共同构成完整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三者缺一不可。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应为校本课程开发预留应有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也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实施协调和互补,不能脱离国家的课程计划来理解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在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补充。每个学校都可以在国家规定的留给学校的时空里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与国家及地方课程一道成为育人的资源。

二、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自主进行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活动,它实际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它涉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如学校组织机构优化、教师在岗培训、教育资源选用和社区参与等多种相关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是课程决策的中心,因为这一过程真实地发生在学校中,核心的参与者都来自学校,即使有其他的参与者,其主要目的与学校师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

基于学生差异性、独特性的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出发点。“个性化教育”是一切教育内在的、本质的、终极的追求,教育改革提倡尊重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尤其强调尊重具有特殊倾向、志趣、需要和才能的个性。校本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增强基础教育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而校本课程内容新颖,形式多样,与生活密切相关,它迎合了学生在兴趣、思维等方面的需要,所以校本课程有最佳的学生身心参与优势,通过校本课程,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这正是校本课程的特点和优势所在。如果说国家课程是全体和部分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那么,校本课程则是为满足学校学生发展之需的基本资源。校本课程应在最大可能条件下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需求,给予了学生真正的成长空间。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本校教师

学校及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这是校本课程开发中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校本课程开发由于要针对特定学校的实际,而只有学校最了解自身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教师发展需要、家长需要以及社区特征,学校只有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结构,才能集中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形成特定的校本课程。而广大教师最理解学生实际,教师成为课程开发主体而开发出的课程最可能贴近现实,最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求。教师要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

五、校本课程开发要体现学校特色

学校的办学特色,集中体现了学校发展得分亮点。这一特色主要是由学生的实际发展基础、课程资源、学校和校长的办学思想,以及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创造性实施等途径逐步形成和体现的。一方面,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为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做出贡献;另一方面,要不断地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并把这种办学特色渗透到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要求之中。

校本课程开发还要考虑社会、学生和知识三方面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常常与地方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可以从社区服务、社会性问题等出发寻找开发主题;同时,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也可指向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指向学生的学业成就等问题。

校本课程的主体篇10

走班制教学,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打破原有班级界限,选择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而传统的行政班则保持不变。其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这种流动性的学习模式扩大了师生、生生交流的机会,也使在以往教学中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则得到充分实施。

一、挖掘师资力量,创设走班制校本课程教学的软环境

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走班制,让学生能“走起来”,首要的是师资的保证。作为普通高级中学,本身教师资源就相对缺乏,而有特长技能的教师就更少了。如何放大资源,实现校本课程的多样化,我们尝试了以下途径,让校本课程走班教学模式从师资、内容架构上得以保障。

(一)自我发现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内在的而且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教师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教育活动。而对学生来说,也最容易认可和接受那些由教师制定的课程决策。在校本课程方案形成之前,教师要先了解本校学生的能力形成趋势,还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和发展需要,挖掘本地区、本学校的优势课程资源,收集并整合相关资料,以资开发备用。每位教师申报课题,出台课程方案,实施课程方案的具体内容,实现确定的可行性目标,更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所以,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当是学校的教师。

(二)本土培养

基于教师已有的,开发教师未知的,挖掘培养教师的兴趣爱好,让教师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实现自我成长。带着这样的思路,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本土培养”。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名胜古迹、图书馆、企业、历史名人以及大专院校等课程资源。如聊城地方文化(阿胶文化、运河文化、景阳冈文化等)、新农村建设、聊城文化历史名人研究等。

二、优化选课过程,构建走班制教学自由模式

教育的过程本应该是个选择的过程,学校和教师只有不断地按照学生的选择性要求,开发出更多、更丰富的课程,才可能逐步办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校本课程也不例外,应该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把选择权还给学生,为学生开辟尽可能多的自主选择空间,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成长、成才。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设上作了走班制的尝试。

(一)互动对话,了解需求

学校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可以让家长和学生积极参与进来。采用问卷、座谈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对话,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通过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需求。通过座谈实施有效对话,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建构自己成长需要的项目中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决策、开发和实施,促进学校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二)自主选择,灵活自由

选课,也称课程选择,即允许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校本课程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包括选择课题和任课教师。自主双选,即选师――根据指导教师的情况介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师;选课――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设情况及教师申报的课题,学生依据自身个性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校本课程内容。学生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充分了解各个班级的情况,学着观察、学着分析,合理填报选课志愿,从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课题像超市,学啥随便选”,这就是目前学校高一、高二学生的选课状态。

三、规范校本课程建设,形成走班制的新机制

机制是运行的保障,作为校本课程建设,如何通过校本课程管理机制的建立来实现校本课程可持续性发展,是学校一直在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一)建章立制,保障规范

制度是规范的保障。实践中,我们形成了校本课程课题申报制度、校本课程教研制度、走课考评制度、校本课程经费审核制度等近十项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资源中心,保驾护航

我们从学校内部和外部进行挖掘,并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资源,充实、丰满学校的校本课程活动项目。在一年的实践中,学校组建的校本课程教研中心及校本课程骨干教师队伍都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校本课程的实施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

四、还原学生主体,分享走课的精彩

在校本课程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学习交往、体验的过程。把校本课程学习作为学生自我发展的材料和媒介,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还原学生主体,强调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和对流性。对学生而言,学习校本课程是班级学习之外的心灵家园。一群有着共同喜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家。新班长是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的;教师将逐渐退到学生的身后,主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强调以学生为“内核”的、自主体验式的学习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来,让学生不断地审视自信心和学习动机,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学校有一年一度的校本课程学习展示周,是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合作、引导其校本课程学习的大型平台。在展示周期间,全校性的活动与各课题校本课程学习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