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4:31

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以人为本研究性课程高校排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205-01

课程表是高校展开教学活动的指令性文件,如何科学、合理地编排课程表,满足高校教学的人性化、合理化需求,是当今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当今高校教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方法已经被许多高校所采纳。这种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路,形成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高校的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与科研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在研究性课程课表编排的过程中,必须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激发两主体之间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切实发挥高校研究性课程的教学优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是解决研究性课程课表编排是否符合人性化、合理化的途径,它是指现代科学管理强调以人为核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管理的目的,进而提高管理功效,实现预定目标的方法。

课表安排应该统筹兼顾教室、学生、教师、专业班级、校区等各种因素,研究性课程的编排更是要将以上的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科学地整合,系统地规划,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学质量为优先同时兼顾教师的一些合理要求,使得课表的编排体现出科学、合理、质量优先、以人为本的特点。

1影响研究性课程课表编排的客观因素

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一般课程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师大班讲课和学生小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鉴于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课表编排上,首先要考虑的是研究性课程的教室安排是否能够统一。因为研究性课程组的每位教师都有2~3个小班,如果讨论周的每个小班教室都不相同,不便于记忆,教师每次上课都需要查看自己在哪个教室上课,有可能引发教学事故。其次,研究性课程的大班和小班教室容量的安排也需要合理设置。大班课程学生人数较多,需要大教室,但小班研讨课程基本是30~40人/班,用大教室,不仅浪费教室资源,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将小班课程安排到小教室或专门的研讨教室将更为合理。再次,同一专业同一年级不同课程的研讨周次应该合理设置,尽量不出现重复的现象,如果所有的研讨周次都是那几周,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学生要在集中的几周准备几门课程的研讨材料,压力太大反而会使他们敷衍了事,研讨过程中产生搭便车的现象,影响教学质量。

2影响研究性课表编排的主观(人为)因素

2.1从教师角度出发

首先在平行专业担任一门课的教师,最好让其在同一天上完同一进度的课程,那些既有大班理论又有小班讨论课的教师在上课时间的安排上尽量集中,过于分散会导致精力分散,影响教学质量。其次,学分较大的研究性课程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应注意保持适当的间隔,如隔天排课,这样编排有利于教师备课和准备研讨的问题,也给予学生相对的时间去消化所学的知识和准备新的研讨内容。另外就是要使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尽量平衡,照顾到年老、体弱、怀孕的教师,课程编排不宜过于集中或分散,教室安排不宜过高,有研讨课程的教师,小班研讨课的地点尽量集中在一个固定的教室,这样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2从学生角度出发

(1)同一年级段的研究性课程门数应尽量控制在2~3门之间,如果研究性课程数量过多,容易给学生造成压力。学生没有充分时间去做课外调研,完成教师布置的过程性作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2)主干课程,特别是学分较大的研究性课程应尽量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在一周的学习周期中,周五是一周的最后一天,学生的情绪都比较懒散,不宜安排研究性课程或主干课程,另外还需要注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应交替安排,理论课程要安排在研讨课程之前;(3)课表编排完成之后,应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并科学分析,合理改善,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3研究性课程课表运行与监控机制

课表能否正常运行,关键在于是否正确落实教学任务,在构建课表监控机制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学督导监控课表运行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教学督导要根据公布的课表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包括一般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特别是针对研究性课程的编排与上课情况进行监督,看看是否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研究性课程的小班研讨课是否有漏排漏点的现象,研究性课程的讨论周次是否与教学任务落实相符,教师是否有擅自调课、停课、换教师的情况。也可以监控现有的教学资源能否满足教学任务的需求,如:选修课的教室是否会由于选修人数的增加而容纳不了,需要更换教室。

3.2教师监控课表运行情况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也是监控课表运行的主体。每位教师都要对每学期的课表编排进行监控。主要检查课表有否按照教学计划落实教学任务,负责研究性课程的教师更需要对研究性课程的安排做详细核对。包括大小班周次安排是否严格按照教学方案执行,小班研讨课的学时是否准确,教室安排是否合理。

3.3学生信息员监控课表运行情况

学生信息员是教学质量监控的第三只眼,他们也是监控课表是否正常运行的主要群体。

他们身处于学生之中,能够迅速地掌控第一手资料。监控课表编排是否合理,包括所有的理论课、实验课以及研究性课程。主要监控课程安排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积极性,特别是研讨课的周次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有利于学生查找资料,展开讨论。学生信息员对教学课表的严格监控,能够协助教务部门更好地组织教学管理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罗璇,罗琳.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排课方法探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

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篇2

一、什么是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是把关于新课程改革研究(主要是新课程的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解决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校教育者(主要是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充分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目的一种研究活动。

校本研究同时也是一种研究理念,它不刻意强调研究是要探讨人类所未知的东西;不刻意要求研究成果必须对原有的某一方面的知识量有所增加或有所改造;不刻意要求研究所提供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是首创的;不刻意要求对研究过程进行详细周密的设计;不刻意要求对研究对象作出定性与定量的分析而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校本研究遵循“自然”的原则,即研究者不改变研究对象所处的自然(包括人类社会环境)环境,遵循“合作”的原则,研究者在与被研究者相互交流乃至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去身临其境地研究对象,校本研究同时遵循“人本”“人道”的原则,在研究过程中尊重研究对象(学生或者教师)的人格和权利。

校本研究还是一种研究制度,它要求在教育管理(主要是学校管理)方面给校本研究以经费、时间方面的政策支持,为校本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要求形成以校为本的研究中心或者机构,要求形成校本研究的交流与对话、协调与合作的机构,要求形成新的研究成果评价制度。

校本研究与校本管理有着相互包容的关系,校本管理可以是校本研究的对象,校本研究也可以是校本管理的对象或者开展校本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校本研究与校本课程及其开发之间则是包容的关系,校本课程是校本研究的对象,校本课程开发可看成是校本研究的一种形式或类型。

校本研究也是一种方法,它是把新课改的理念、目标转化为学校教育者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手段、措施或桥梁。

二、校本研究的价值

首先,它具有将素质教育理念、新课改理念转化为学校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作用。在校本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以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或验证于自己的实践,或反思自己的实践,或提升自己的实践,进而丰富和发展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指导和改进自己的实践。这一研究过程即是由理念转化为行为的过程。

其次,有助于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推进校本管理,形成办学特色。校本研究是以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改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学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通过校本研究寻找解决策略,不仅能够发现学校教育教学的缺陷,更为重要的还能寻找到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突破口,古往今来的知名学校,没有不是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研究之后,形成各自特色的。

其三,有助于主体即广大教师素质的提高。中小学教师推进新课改所需的素质已不再是学历层次的提高,也不再是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获取,而是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是将教育教学研究融入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境界,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过校本研究,教师会从单纯的知识传授成长为研究型的、专家型的、学者型的教育者。

其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校本研究的价值取向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充分的发展。校本研究不仅是关注新课程标准带来的内容变化,更重要的是关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变化;不仅关注和反思研究者自身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校本研究,研究者相互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共同解决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问题,这将极大地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生在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彼此合作的过程中,创新精神、多方面的能力必将得到发展。

概而言之,校本研究会在实质上促进学校教育环境和面貌的改善,促进学校教学实践的改善。

三、校本研究的特点

校本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要很好地开展校本研究,须把握其特点。一般来讲,校本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研究对象的具体性、生动性。校本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教育教学的实践,是研究者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据新课改的目标,结合学校与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定的研究课题。校本研究要求更新以往学校教研以讨论教材、讨论教案、研究考试为主的方式,要求将立足点放在解决新课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产生的新困惑上。比如,如何看待课堂教学中的“呆板”与“活泼”?教师在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如何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激励学生,是不是就不能批评学生?新课改要求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如何备课?新课改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等。这些问题与研究者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密切相关。明确校本研究对象的具体性、生动性,能够真正激发研究者的研究兴趣。

二是研究主体的广泛性、参与性。校本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广大教师,学校的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校本研究。肯定校本研究主体是广大教师,对于改变教育科研是学者、专家或专职教科研工作者的事,与学校第一线的教师无关的观念,对于改变教育科研神秘或者神圣,教育实际工作者遥不可及而生的畏难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其实,教育教育并不神秘,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研究,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是死的自然材料,不是没有意识的植物,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的学生,因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质上应是创新的,教师要以研究的眼光观察、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变化,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教育学生。校本研究要求教师从一个不自觉的研究者转变为一个自觉自为的研究者。同时要求教师还能成为校本研究的组织者,能够将学生、家长或其他教师组织起来,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开展研究。

三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灵活性。校本研究需要多种教育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如观察、访谈、调查、总结、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预测等等。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变化以及研究的进展等情况,可以灵活地选择和确定研究方法,如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等。校本研究不强求研究方法的一成不变,而是要求在运用研究方法时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四是研究过程的描述性、反思性。校本研究强调真实地描述研究对象,通过教学笔记、教学日记等形式将研究对象尤其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或发展过程如实地记录下来。同时,研究者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自己与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既有一般意义的“回顾”,更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研究过程和教育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善于总结研究过程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做法。

五是研究价值取向的应用性、创新性。校本研究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者个体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善,主要是寻找在一定条件下解决学校与研究者个体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方法,这是校本研究应用性的体现。同时,校本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要具有一定程度的新颖性或创新性。因此,校本研究对学校教育实践的改善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是,校本研究的创新性不是强调原创、首创,而是重在教师研究个体意义上的创新,重在学校范围内的创新,重在今天的研究要比昨天的研究更有进步更有新意,对明天的工作会有帮助。

四、校本研究的过程

校本研究虽然不要求对研究过程进行刻意严密的设计,但其开展还是有一定程序的。

一是发现与提出问题。发现与提出问题是任何研究的起点,校本研究也不例外,开展校本研究,首先是要对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包括研究者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问题诊断,通过对已有的实践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按新课改要求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素质与教育教学方式有哪些差距,与其他学校、其他教师相比有哪些不足等等问题的思考,找出学校发展、教师个体发展以及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展开。

二是确定研究问题或研究课题。由于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学校教育实践和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也由于学生对学校教育、对教师教育教学有了更高的期待,学校教育实践,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发展等方面会产生很多的新问题。从校本研究的角度看,不可能将这些问题都进行研究。因此,在发现、提出问题之后,要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真正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以及学生发展有重要价值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同时又是研究者感兴趣的,有能力展开研究的问题)。有些学校为鼓励教师开展校本研究,采用课题立项,或项目申报的形式,将教师感兴趣的研究问题确定下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这对于推动教师参与研究有积极作用。

三是研究方案设计。研究问题确定之后,在展开研究工作之前宜有一个初步的研究方案,该方案的设计包括总体的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步骤及研究时间的大致制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等内容。研究方案形成之后,还可根据研究的实际进展情况进行修改。

四是收集资料。校本研究方案形成之后,便可进入研究的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的关键是围绕研究对象收集相关的资料,通过观察、测量、问卷、访谈等手段,收集、占有关于研究对象多方面的材料,为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奠定基础。

五是分析资料,形成事实,得出结论。在收集和占有关于研究对象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以区分材料所包含的真实事实与虚假事实,主要事实与次要事实,典型事实与个别事实,必然事实与偶然事实,一般事实与个别事实,孤立的事实与联系的事实,由此得出关于研究对象整体的、全面的看法,防止以偏概全的错误。

六是拟定研究报告、论文或体会。分析资料,形成事实,得出结论的过程,已为拟定研究报告、论文或体会打下了基础,通过研究报告、论文或体会的撰写,进一步理清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或澄清有待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七是研究结果的应用。校本研究的结论或结果形成之后,要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善上,在应用过程中要对哪些是可以立即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哪些还有待于进一步归纳、比较之后才能应用,哪些有待在教育实践条件的调整之后才能应用,哪些还不能应用,但却对改善教育和教学实践有启发、借鉴参考价值等进行区分。

以上为校本研究的基础过程,这一个过程的完成,意味着下一过程的开始,上一研究过程结果的应用,即是新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开始,在新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疑点。因此,真正的校本研究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实践和认识都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校本研究过程的不断展开,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改善,推进教师不断成长,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五、校本研究的评价

校本研究的评价对推进校本研究的发展,对激励研究者的研究热情与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校本研究的评价,不仅是研究结果的评价,重要的是对研究过程的评价。

就校本研究结果的评价来讲,当前需要注意的是对校本研究成果形式的认定,要突破以往研究成果一定要是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或者一定要是研究立项的完整的报告的局限,研究者即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日记、教学笔记、教案分析、教学体会、经验总结、研究对象的个案分析等都是校本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者在学校所作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报告材料等也是校本研究的成果。同时,要对校本研究的成效即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在校本研究过程中,会出现研究折成果形式不一定完美、实践效果却非常有效的状况,因此对校本研究结果的评价,既要看成果形式,更要看实际效果。

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篇3

1、校本课程研究方兴未艾。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纲要》为各地校本课程开发起到了高屋建瓴的号角作用,拉近了我国课程与国际课程开发的距离。自1973年课程专家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正式提出“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全新的概念之后,欧美各地学校先后掀起了“学校完善运动”“学校有效运动”,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我国随着《纲要》的颁行,校本课程开发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促进了教育民主化进程,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老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变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办学思想、办学方针和办学措施方面更具有了自,教育者的课程观、知识观、学习观都相应发生变化,一股冲破应试教育樊篱、培养适用型人才的清风在中国教育领域徐徐吹起。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顺势而为,以职业能力的发展为根本,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强大政策支持的良好发展机遇期,校本课程建设突出时代、地域、市场、自身需求,迈出新步伐。

2、中职财会专业的形势分析。在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的形势下,中职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挑战。中职必须进一步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实际需求”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大力培养适用型人才。衡量职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标准就是培养学生是否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目前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中,校本课程基本处于空白,校本课程建设空间极大。目前,我们主要存在课程总框架上重理论轻实践,授课模式上多仿效普教,实践课无法形成体系的现状,中职财会专业虽经多年培育,但仍存在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陈旧,职业能力不高,知识更新不快,基础不牢固,学生所学的内容难以适应社会市场多元化需求,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已迫在眉睫。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力市场需求多变的形势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中职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开设综合素养课程,打造出特色中职毕业生。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框架和理念、专业特色。研究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能力,探索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关系。通过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本的财会专业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财会专业学生要在竞争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突出个性品质,为他们将来走出学校,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我们要做好四点:一是利用我校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资源优势,努力把财会专业办成我校特色专业、骨干专业,吸引生源的龙头专业;二是充分利用建设校本课程的政策,编写更加科学、合理、针对性强、应用面广的课程计划,拓展教育的层面,更新学习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探寻多种办学模式,通过订单式培养、受委托培养等办学形式,达到与企业联姻,与社会结合,使我们培养毕业生更加对口,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更受社会青睐;四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多学技能,参加职业能力考试,达到通过考试完善学习内容,检验学习成果的目的,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多一把求职的金钥匙。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采取电话采访、重点调查和问卷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本校财会专业学生学况、毕业生就业现状、行业发展前景进行调查分析。

2、文献法:查阅有关文献、文章,学习理论,汲取经

3、比较法:对实验班与非实验班、课堂教学与实践实习进行比较,编撰相应校本教材。

4、案例法:校本课程在实验班试行研究,获得一定认知后再逐步扩大。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理应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是职业能力的综合研究,主要研究社会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解决学生“出得去”的问题。二是岗位对专业职业能力的研究,主要研究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发展特征,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相近专业的关系。三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主要研究校本课程的框架的理念,专业特色,为专业课程建设打好基础。四是专业与课程关系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能力,并依据研究成果编撰相应的课程教材。重点是抓好四个模块: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实务、会计技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和财务会计实务主要运用“确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模块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会计技能则侧重在技能培训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运用激励法和形成性评价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运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应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夯实他们的职业能力发展基础。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程改革与建设要求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改变课时、授课方式后,教师观念和教学方法也须相应改变。

2、教师素质应适应校本课程建设的要求。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

3、课程改革后,教学资源的投入必然加大,实习费用增加,教学成本提高,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本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课题论证阶段:拟题,论证编制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

(二)前期研究阶段:以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本校毕业生、家长为对象广泛调研,据以编写试用校本教材;

(三)实施研究阶段:选择实验班,课堂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开展比较研究;

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篇4

一、课题学校情况简述

1.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

该小学从“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着手,探讨合理运用卫星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效性教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课题组的全体教师通过对课例深入分析、反思,找到了教师在运用卫星资源中存在的弊病:首先,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目标过于笼统分散,应集中到点上);其次,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适时选取有效的教学资源;第三,资源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后课题组总结出卫星教学资源应用的途径:分析与掌握教学目标+分析与处理卫星资源+分析与服从学生特征。通过对以上课例的研究分析,课题组教师达成共识:即在每一个课例中,重点解决一到两个问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突破。在此原则的指导下,课题组教师重新制定了卫星教学资源应用的策略。余光宏老师在上《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分析了卫星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以及实验对象,确定了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朗读水平。目标明确之后,教学设计很快完成了。余光宏老师在这堂课一开始时并不是急着播放课件,而是先用猜谜语导入新课,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课件。观看过程中一边学生看,一边让学生认真听:把学生引入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同时,把课件应用到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中,学生通过边看课件、边读课文、边听老师讲解,很容易理解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生长过程,体会到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和心理变化,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该校课题组基本采用以上的研究方式,通过循环的“教学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不断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改进,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螺旋上升,从而达到预期的课题研究目标。

2.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

该校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情景教学,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能力,最终形成运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的方法。在课题研究前期,课题组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把光盘当电影看、全课件式上课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校开展了多次教师培训,让教师们认识到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研究后期,该校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认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们感受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好处,使用起来方便、轻松、高效。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该校教师参加了校内和校外17次培训。通过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会研究,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库,广泛收集资源,认真“整理”资源,并提倡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然后把开发的资源存入资源库,让所有的教师共享。课题组通过举行课堂教学应用大赛,及时发现课堂中出现的优点及不足,通过研讨交流,完善应用方法理论。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现已形成了符合该校实际的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们能较好地将远程教育资源和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有效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

二、分析比较课题学校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两所学校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利用农村中小学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确实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推进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开阔学生眼界。下面比较分析以上两校开展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1.研究内容

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主要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该校将这一课题分解为三个子目标:l.卫星教学资源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卫星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卫星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这样的划分有针对性,便于抓住问题的实质,从点上人手,降低了研究的难度,使研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但是从该校的研究报告中并未完整、清晰地反映出这三个子目标的具体研究情况,使我们无法从清晰的研究过程中看到研究的实效,不失为一个缺憾。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内容涉及到整个语文学科,覆盖面大,难度也增大了。但是该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注意对教师的培训与指导,使得教师的研究能力、研究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语丈学科涉及到许多内容,不仅有文化知识的教学,更有文学素养、人文品质的培育,因此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如果能将课题有针对性地分解成几个子项目来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成果一定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也更强,也便于总结和推广研究成果。在这一点上,两个学校都做得不够细致。

2.研究方法

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两所学校基本上都主要采用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研讨法为辅,使研究更直观,更有针对性,效果也很明显。两校都在研究前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本校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指导、可实施、有评价、可修改的具体计划,再运用对比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研讨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使研究具有较强针对性。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在课题前期准备工作中,在教师的培训工作方面做得更扎实、反映出的结果就是该校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获得的奖励更多一些。同时在研究中两校教师都很好地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3.研究过程

在研究远程教育资源与课程整合结构的规律中,两校都经历了研究设计、具体实施、经验总结三个阶段,其中经验总结也穿插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但是在研究报告中,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只以余光宏老师的教学情况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对其三个子课题的研究情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没有进行翔实说明,使研究成果显得单薄了一些。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以颜丽老师的阅读教学为例进行阐述,内容翔实,但在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情况说明的不够详细具体,无法使我们看到整个语文教学在课题研究的总体研究情况。这是该校在研究报告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4.研究成果

通过近三年研究,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经过课题研究,明晰了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二模式环境下,卫星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总结出卫星教学资源运用的原则;探索出一条卫星教学资源应用途径;构建了卫星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方式;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尤其是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课题组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课题组成员及全校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很多教师优秀论文获得各种奖项;建立了教学资源库,汇编了教学光盘、卫星接收教学资源、典型课例课件、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等,为语文学科教师进行教学交流、为学生学习互动提供了良好平台;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的积极性、制作课件、设备操作的能力普遍提高;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探究意识;有效地培养和形成了一支新型的,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探索并形成了适合该校学情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总结出一套激励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评价标准。

三、综述

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篇5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两种方式。一是针对部分教师的质性访谈,主要以开放式问题为主,内容涉及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经历、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目前存在的问题等。二是自编问卷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调查,问题涉及到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与兴趣、主体意识与价值、开发的内容与模式、研究的方式与方法、成效等。11个学科的359位一线教师参加了问卷调查,占学校教师总数的90%。问卷结果通过SpSS16.0分辨的数据的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收集的信息资料通过归纳与分类得出结论。

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的结果与分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情况;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收获;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情况

东师附小的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模式主要有“课程选择”“课程创新”“课程调适”“课程整合”四大模式。目前学校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各模式的人数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参与整合模式的人数最多,创新模式和调适模式的参与人数分列二三位,参与选择模式的人数最少。从四种模式操作上的难易程度上来看,创新模式最难操作,其次是整合模式、调适模式,最后为选择模式。可以说,多数教师采用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难度较大,其操作过程亦比较复杂。

图2反映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各环节的人数分布情况。问卷中设计了“你主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哪些环节?”问题。从统计结果上看,参与环节最多的是课程实施(44.3%),其次为参与课程研发与设计,分别为21.2%和20.3%,课程的决策与评价这两个课程开发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参与最少的两个环节,分别为8%和2.2%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环节中,课程决策参与人数可以从一个层面反映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程度。结果表明,学校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存在着广度有余,但深度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出校本课程的评价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之一。

(二)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收获

1.增强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

调查显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有所增强。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教师的参与动机进行了统计(见表1),其中30岁到45岁的教师选择“遵从学校规定”的要略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25%的25岁及以下教师认为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这个比例普遍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

从整体上看,青年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是:求知、好奇心和外在规定。而中年教师除了满足求知的需要以外,更倾向于遵从外在规定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见,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体现了内在驱动与外在规定相结合的特点,“求知的需要”是广大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动机,其次是“遵从规定”。不同群体教师虽然在参与动机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总体上趋于理性。

2.凸显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

关于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性,问卷主要调查了自信与自尊、自身的价值、幸福感、责任与压力、课程权利等方面信息。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有92.5%以上的教师普遍感受到了自尊与自信的提高,87.2%的教师认为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89.1%的教师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幸福感,73.4%的教师认同“校本课程开发让自己感到拥有一定的课程权利”,与此同时,41.7%的教师体会到了一种压力和责任。

从调查结果上看,教师主体性的增强已经得到了教师的普遍共识,主要体现在自尊与自信的提高、幸福感的增强、自我理想与价值的实现以及课程权利的回归。但是,教师对于压力与责任的感知却与专业自主性的增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足50%的教师意识到了课程开发的压力与责任,教师很难将“责任”“压力”与校本课程开发联系起来。这说明教师投入校本课程开发的精力有限,同时也说明教师对于学校所赋予课程权利的感知不足。

3.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能力

44.6%的教师认为“提高了课程开发的能力”是他们最大的收获,有36.2%的教师认为“课程研究能力”的提高是他们最大的收获。为了进一步确认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带来的显著影响,从“学科知识”的角度针对教师进行研究与开发的内容进行了调查。在问及“校本课程开发促使你增加了哪方面的学科知识?”时,调查结果显示(见图5),教师认为教材方面的知识增加的最多(35.2%),与此同时,有28.7%的教师选择了“学科的思想方法”,有22.8%的教师选择了“学科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可见,教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不仅仅涉及到学科的内容性知识本身,也促使教师关注了比学科内容知识更上位的学科思想方法以及学科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

另外,调查发现,传统的“上公开课”已经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标志性成果之一,取而代之的是“个人的研究发表与报告”(35.4%)和“参与编写教材”(33.7%),这两方面已经成为教师认可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标志性成果。教师已经意识到课程研究并不仅限于上好公开课,而且也反映出教师对课程产品的理解已经超越了教学的层面。

4.增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形成了共同研究的合作伙伴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教师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和惯性,有85%的教师都有过参与合作研究的经历。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感觉学科内部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都提高了,而且,现在也成了我们的工作习惯,集体研究和商量课程与教学问题。”(访谈教师w)

在访谈中,一些教师认为,真正推动教师合作的在于学校的学科委员会①制。

“学科委员会组织的专业发展日和学术沙龙,这种集体研究和讨论比我们各自在业余时间的个体学习和研究效率更高,质量更好。”(访谈教师J)

目前,学校有30%的教师都加入了学科委员会。学科委员会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逐渐培育了合作研究的氛围,促进了课程研究与交流,提升了教师的合作研究意识和能力。

如果说,学科委员会是一种正式的合作群体,那么教师也在逐渐形成一些非正式的合作群体,而这种非正式的合作群体对于教师反思与研究的实际作用更有针对性。比如,学科组内的小范围的教师群体、一些具有共同研究取向的小型团队。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而且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大家上课之前经常在一起研究讨论,下课后在一起交流体会,这似乎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谁有好的点子,都互相分享……”(访谈教师H)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认为同伴合作很重要,在过程中进行交流与学习,而且要有明确的分工,有组织、有计划地合作开发。比如我们道德学科,现在就是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开发,开发完一个主题单元,我们就一起备课上课,然后再讨论交流反思,这样效果非常好……”(访谈教师p)

(三)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方式单一,理论培训仍然是主要研究方式

调查中呈现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的学习和研究方式”和“你认为哪种研究方式最有效”两个问题。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理论培训”是教师最常采用的研究方式(55.2%),而采用案例分析(1.7%)和跟踪指导(7.2%)的教师比较少。虽然教师很少接受或经历过“跟踪指导”,但是却仍有22.6%的教师认同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同时有47.9%的教师认为最有效的研究方式是“理论培训”,22%的教师选择了“个人反思”。

由此可以看出,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期,理论培训仍然是教师参与研究的基本形式之一,同时这种形式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但是,教师参与研究的方式呈现单一化和集中化。另外,相当一部分教师寄希望于“个人反思”“跟踪指导”这种研究方式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加强研究方法的指导成为教师的迫切需求

问卷呈现了“你希望今后学校应加强哪方面的培训、指导和研究?”,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选择“研究方法”“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最多,分别为41.2%和26.2%,说明随着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研究的深入,教师已经意识到自身方法论知识的不足,关于“研究方法”的知识也是教师研究能力形成的一个最为薄弱的环节,应该成为学校教师培训重点内容之一。

从表3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科专业知识也存在极大需求。教师的学科的专业知识始终都是开展研究与课程开发的基础性条件。而正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由于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理论培训,通识性理论对于教师来说已经基本“饱和”。

3.“时间与精力”成为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在关于“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的调查中,数据显示48.7%的教师认为是“时间与精力”造成的,其次“团队的氛围和文化”(20.3%)以及“有限的课程资源”(10.9%)分别列在二、三位,而来源于主观的因素“个人的能力与水平”的比例较低,仅为10.6%。(见图5)

三、思考与建议

(一)为教师赋权增能,提高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度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教师充分行使课程权利的过程。教师的课程权利主要包括课程决策权、课程设计开发权、课程使用权、课程评价权等。教师从不同的层面履行着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角色,但是多数教师仍然是作为校本课程产品的使用者,仅有少数教师真正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决策、设计、开发的环节中。因此,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程度还是低水平的,教师主要行使的是课程使用权,而课程决策权、课程开发权以及课程评价权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推进已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的启蒙和觉醒,但是如何让课程意识转化成为具体的课程开发的行为,需要学校对教师进一步全面的赋权,并采取一定的制度和措施保障这些课程权利的有效落实。为此,学校应进一步转变职能部门的管理方式,简政放权,将课程开发的权责落实到各学科委员会的基础上,进一步督导学科委员会将课程权力下放到每一位学科教师的身上,增强学科委员会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引领教师参与研究,保障课程开发的质量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期,整体性的教师培训有助于观念倡导与舆论宣传。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进与深入,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认同与行为跟进必须在参与过程之中得以实现与深化,学校的课程领导者必须要积极促成教师从观念认同到行为跟进的转变。

首先,鼓励广大教师参与课程研究。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需要依托一定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经验。课程研究能够促使教师理性地认识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价值,激发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内在动机,使课程开发能够真正指向教师的实践需要。学校除了在学科层面推广校本课程开发之外,还可以面向教师个体或团队设立与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的小型课题,丰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形式。

其次,加大对教师研究的指导,规范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机械地遵从某一种开发模式,而是需要教师在课程研究的过程中进行大胆创新。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识的欠缺已经成为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课程领导者应该提供课程开发的成功个案,帮助教师梳理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使教师学会选择研究问题,学会确立研究的思路与框架,学会运用具体的研究方法。

(三)实现制度创新,保持教师持久的研究动力

一项课程改革能否持续推进,关键取决于课程变革是否能够成为引发学校系统变革的引擎,也就是说配套的课程制度将成为保障校本课程开发持续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适当的奖励性评价制度能够持久保持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趣与激情。教师是需要被持续鼓励的,物质上或精神上的鼓励都会激发教师的成功感和自豪感。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设立用于课程开发的专项基金,支持校本教材与课程产品的建设,这会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也提高了课程产品的质量。

其次,学校要为教师搭建交流与对话的平台,积极宣传、推广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成果需要在交流与分享中获得反思和认同,教师间、同行间广泛的交流、对话与合作,能够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学校研究的成果,提高办学的品位和水平。

(四)合理统筹时间,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其自身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教师在学校的常规工作是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在什么时间去思考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这是学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学校应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一般来说,常规教研活动主要包括集体备课、学术沙龙、集体培训等形式,学校可以将校本课程开发分解为若干教研主题,以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载体,使校本课程开发合理地融入教师的常规工作之中,减轻教师的负担,也提高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

第二,学校应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常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校本课程开发是对现有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指向国家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适应,更为直接地是要解决常规教学存在的问题。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应该来自于课堂教学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让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教学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使教师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教师额外的工作,而是其常规工作中应有之义。

注释:

①学科委员会是研究和决定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事项的咨询和决策机构。根据学科教师人数建立不同层级的学科委员会,确定委员会人数。主要职责包括:讨论、确定学科发展规划,塑造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扩大学科影响;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参与学科教学督导并向相关部门提出咨询意见;研究决定学科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和形式,积极组织学术沙龙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学科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中,研究决定学科推荐人选。

参考文献:

[1]彭茜.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

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篇6

【关键词】质的研究研究方法应用

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大多是通过量的研究。量的研究首先是基于某一种假设,将这一现象数量化,由此得出较为客观的、科学的研究结果;质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者深入到社会现象之中,通过研究者亲身的体验式感受,了解研究对象思维方式,收集最真实的资料,形成一定的描述性解释。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可就同一研究对象,得出不同角度的研究结论,进而更加全面的了解研究对象。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境遇中的质的研究方法

就目前我国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上来讲,学者们习惯性使用哲学的思辨的方法研究问题。他们更多的通过结合社会的时弊问题,发表一些评论性的个人观点或就此社会问题阐发个人感受,进而提出相关建议或改进措施。后随着实证主义引进,教育研究方法也跟着发展,教育科学的研究者们渐渐使用量的研究方法,并取得了学者们一致认可,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学者们注意到仅仅使用量的研究方法,不能够满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需求,因此质的研究方法在此背景下引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领域之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作为一种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其具有如下特点:

(一)实际参与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活动,互动是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提高其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举措,也课堂教学本身性质要求。因此在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研究者应深入研究对象,即课堂,实际参与课堂之中,在作为课堂参与者的同时身兼研究者的身份,同时,自己本身作为研究的工具,能够随时获得自己所需的一切原始信息。

(二)自然情景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若要取得最真实的成果,必须做到在最自然的情景下获得最原始的资料。研究者若要研究有实际意义,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深入到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研究的意义。

(三)资料多样性。对于课堂而言,研究其教学方法需要一定的资料作为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亦是如此。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需要研究者进行详尽的课堂观察记录、相关文件资料、与教师或学生的访谈、照片等资料的准备,以在保持事物原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进而全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四)分析归纳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需要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以了解在实际状况下观察和发现事物间的发展和影响关系。这种分析和归纳不需要设定某种假设进行论证,也不需通过量化的数据,生硬的分析相关性。

由上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特点可见,量的研究方法过于生硬的将一切研究对象数量化,对于研究对象为社会关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此质的研究方法恰可弥补量的研究方法的不足。

陈向明教授认为:“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

因此质的研究方法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所要求的,研究者在自然情景下实际参与研究,收集多样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符合其研究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需要考虑研究对象的特点与该研究方法结合的实际可操作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引入质的的研究方法有其现实的意义:

第一,是以人为本,注重个体个性的体现。随着全社会“以人为本”理念的倡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也应遵循这一理念。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活动以人为本,注重个体的个性。质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对于研究对象深入教学现场,细致观察同时在保持课堂原有状态下以学生和教师的思维考虑问题,正是以人为本注重个体个性的体现。

第二,是人与人沟通、互动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对象是学生、教师、和课堂,而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行为和思想的变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而这过程中的变化是而非用数量化的标准明确规定和区分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理论式的描述可以记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而这也是质的研究方法的特点之一。

质的研究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际需要催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虽然量化的研究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其发展方向,但基于其学科研究的性质,微观上对研究对象细致、深入的把握,更能符合研究者的研究目的,也更能真正意义上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和改革。

第二,研究环境允许。质的研究方法需要研究者较长时间内融入研究对象的环境中去,在自然状态下了解研究对象的原始状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能够为研究者提供其研究所需要的原始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常设学科,研究者可长期跟随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其自然状态,在环境上无需特别创设。

第三,研究者专业度满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者大多是高校教师、专业学者或有专业学者指导的拥有相关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质的研究方法需研究者将本人作为研究工具,也就要求其对该专业有很强的敏感性,能够抓住研究重点和对研究有重要作用的细小影响因素。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应用原则

一般的研究方法在研究问题时的步骤通常为:确定研究现象、陈述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了解研究背景、构建研究框架、抽样、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建立理论、体验效度、讨论、撰写研究报告等。[3]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应用质的研究方法也是按照一般研究方法的一般步骤实施。

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质的研究首先需确定一个大的研究背景,而要提出的研究问题并不是非常明确。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收集与研究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的所有可能影响研究问题的资料,不仅包括文字、图片、甚至包括动作、录音等。在完成资料收集之后,研究者通过对资料的分析,通过对资料自然状态的描述和解释,真正理解研究对象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构建。同时,相对于量的研究可以大范围的进行调查和选取资料来说,质的研究适于较小范围内的调查,较多的倾向于个案研究。其原因在于,质的研究需要研究者长期亲自参与研究,以自身为研究工具,全面的了解研究对象自然状态下的本质。若选取大范围的调查,研究者将无法长期深入研究,更无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结合在其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应用其他研究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在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时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质的研究要求研究对象处于原始状态。质的研究是对研究对象自然状态下原始状态的研究,是对实际发生的事实进行记录,并对所记录的资料进行描述性的总结。因此原始性是质的研究应首要把握的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者在进入研究环境时,应尽量不破坏原课堂的原始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原始状态的体验和资料的收集,是研究者在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应用质的研究方法的关键。

二是质的研究重视研究者融入研究环境。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即融入研究环境。这样研究者既要把自己当做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又要同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本身研究工具的身份。研究者在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份子时,能够从研究对象的思维出发,理解研究对象的意识世界,进而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也就易于了解研究对象是怎样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当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时,其能够将自己体验作为研究对象的感受描述出来,从而了解最真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状况。

三是质的研究要求研究应从全局出发,从整体性考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应当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从研究的全局出发,把握研究的这一宗旨才能真正从整体上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滤和影响因素,研究才有实际意义上的价值。这要求研究者在考虑研究对象的特征、发展规律以及提出相关建议的时候,能够全面的考虑问题,将研究的过程看做一个整体。具体来说,研究者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不能把研究的各个变量分离开来,而应把研究对象中存在的现象、人、事物看作一个整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者应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态性作为一个整体,不能把思政课教学研究活动分解成各个不相关的片段。

从总体上看,质的研究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的应用是相当薄弱的。无论是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长远发展还是就研究本身而言,都应不断尝试各种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的广泛推广和使用也应不断加强,进而提出真正适用于我国国情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杨耕.社会科学方法的发生、范式及其历史性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1994(1).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14-36.23.

[3]陈向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1996(6).

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篇7

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是自治区研究性学习实验校,经过选题论证,我们首先确立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下列问题:

(1)如何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学习实际,确定适合本校学生研究的课题,解决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国家其他必修课程的矛盾。(2)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常规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促进师生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优化,实现教学质量质的飞跃。(3)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研究陆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4)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与校本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情感体系的整体发展。

二、研究过程及操作

该课题研究以2001级学生和执研教师为第一阶段研究对象,后继新生和执研教师为重复实验对象,采用文献研究、观察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课程管理设计方案进行科学性考察。

(一)明确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和操作原则,保证课程实施的科学性。

我们首先成立了以科研处牵头,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参加的课程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先后9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性学习课程知识,参加研究性学习报告会,对家长进行课程宣传动员。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准备活动和思想动员,我们明确了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成为会自己获取、会独立创造的新型人才。(2)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互相并列平行,互相包容,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学习方式。(3)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是学习研究的先行者和研究技能的点拨者,是研究兴趣的激发者和研究活动的组织者,是研究过程的协调者和学习成果的宣传者。(4)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应当既重过程,也重结果,继承和创新相辅相承,过程与结果互为因果。

(二)制定课程建设发展规划,保证课程建设全面体现课程理念。

我们以《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为依据,制定了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发展规划。这一规划的硬件已经基本实现,构建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图书馆现藏书量达18万多册,生均600多册;有电子阅览室1间,共有阅览终端90个,理、化、生实验室24间,均配备了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机器人活动室1间,创新大赛活动室1间。我们与上海科协、广西师范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每学期都请有关专家到校讲学。

(三)细化管理环节,避免课程实施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无效性。

1.对选题作了三个方面的定位引导:倡导有关运用学法的实验课题,例如提高记忆的方法研究、快速阅读的方法研究、预习的方法尝试研究,对联的思维方式研究等。

——倡导研究从课本内容中发现的延伸性课题,下发了各科教材中必做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从中选择一项,开展自主研究。

——倡导研究与生活、人文科学紧密结合的课题。

2.制定符合课程要求的各类管理制度和程序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按制度和程序要求开展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过程。这些管理制度涉及课程指导、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内容,将研究性学习理念物化为具体的课程操作常规,因而为课程的规范性实施提供了保障。

3.调整课时,我们先后作过两次大的调整,第一次是按公共课独立排课,每周每班两节,其中一节分散编排,一节全年级统一编排。第二种排课法是将研究性学习课时与其他自习课时进行综合调配,每周全年级安排一节研究性学习公共课,其余的两节与自习课合并,给每个学科分别增加一个课时,用于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这种课时安排法,保证了研究性学习集体活动的时间,也为学科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带来便利。

4.制定课程大型活动常规:动员会于开学第三周完成,立项开题展示活动在第八周进行,成果申报及验收在第16周进行。

5.实施课程三级机构管理制度。第一级是课程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主管教学、科研的校级领导兼任。第二级由年级组长、班主任组成,主要负责以年级为单位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第三级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科任教师构成,主要负责学科课题的审定,研究方法的指导,研究过程的监督管理,课题成果的评审鉴定等的良性发展。

6.开放学校所有可利用的研究室、场馆,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学生研究活动渠道的畅通和安全。

7.选择典型引路,注重成果推广。实施课程以来,共召开大大小小的成果会10多次,通过成果,进行研究方法指导,表彰优秀学生和教师,激发师生参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

(四)寻找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最佳结合点。

如何解决高考与研究性学习的矛盾,这是一个棘手的难题,面对这个难题,我们采取的做法是:

1.坚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大方向是正确的,不回避,不停步,不冒进,不盲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学生出发。

2.注重把“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倡导有意义的接受式与发现式教学。

3.选择课前预习、课后作业两个学习环节,实施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

4.开展考试改革,实施三级考试模式:一级是学生自学的效果测试,目的是引导正确的学法和思维方法,检验学生自学的效果,为授课提供合适的教学起点。二级是听课、独立作业的反馈测试,主要是统一的单元测验,测试的目的是规范学生听课和复习的行为。三级主要是学校的段考和期考,测查的重点是学生的能力,强调课内学到的方法运用于课外。在考后的总结分析上,强调过程与结果的归因分析。

三、实验效果

成果之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增强了我们的反思能力,促进了学校各项发展规划、制度的深化和完善。

我校历年来重视抓教师队伍建设,曾采用师徒制、导培制、与高三同题考试制等等措施。这些培训模式,对教师快速熟悉教学环节,尽快适应教学程序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教师成长的根本出路。在研究性课程中,这个案例的研究,促使我们思考改进教师队伍培训模式的问题。现在,在全校范围内,倡导读书之风,形成“校务会学习制度”,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创建优秀学习型团队”活动,在学生中组建“读书励志社”,开展优秀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都与这一反思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我们还从某些学生研究性学习作业与考试测查不相符合的现象中发现“假性成长”的问题,即看起来研究作业做得像模像样,但真正的研究水平、思维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并没有培养起来。还有,我们从学生成果展示中的情绪变化曲线中,发现学生的成就感并不完全来自于获得展示的机会或教师的表扬,而是来自于他们感到的真正的成功。这种反思,无疑对我们改进教学,优化教的过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成果之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操作模式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发生重要的变化。

让我们看一个教学实例:语文教学,周丽雅老师这样设计她的教学进程:

——先利用寒假,布置学生用自主学习的方法预习新课本中的8篇文言文,要求做好学习记录。

——寒假结束后第一节课测验,《鸿门宴》设的题是:读题目,你觉得学习本文应弄清什么问题?你弄清了什么问题?你还学了什么?

——上课时,教师在介绍《史记》的特点后,推出几种质疑的方法:矛盾处质疑法,兴趣处质疑法,相同处质疑法,疑难处质疑法。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并归纳了下列问题:(1)刘邦为什么先尊称张良为“君”,后更进一步尊称他为“公”;为什么刘邦却尊称项羽为“大将军”,这种与身份不符的称谓,说明什么?(2)项羽听到曹无伤的话,大怒。但在鸿门宴上,项羽却始终不多说话,而且对范增的举佩暗示,装聋作哑;(3)樊哙无礼闯帐,项羽不但不怒,反而赐予彘肩和酒。项羽的前怒后忍到底说明什么?(4)刘邦与项羽本是同级,但坐位的安排为什么不讲礼节?

紧接着,老师让学生抓住问题,再读书,为每一道题的解答找全相关内容,并按“口译朗读——归纳要点——写出有理有据的答案”的步骤,解决问题,之后是学生对每一个问题的答案进行交流。周老师没有在此打住,而是设计了一个学法归纳的环节:第一,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发现的?第二,解决每一个问题,老师都要同学们做哪几件事?第三,要求学生用过去学过的“读前提问法”和本节课学到的“读中发现问题法”,再次预习《兰亭集序》,找出问题。

观察全程,不难看到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被动学习的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尝试探究的教学过程。

成果之三:教师的课程——教学水平提升。

研究性学习不仅带来观念的转变,使课程教学理念注重整体构思,不仅注重学习过程,也注重学习评价。例如,物理学科,将多年来典型的题目归纳汇总,按一定的教学序列,编成教师训练指导手册。

最近立项的“学法尝试活动校本课程的实验研究”,构建了“学校——学科——教师”三级课程体系,每一级体系均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要求,课程培训、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管理与评价等内容,同时还总结了“精选学法——先尝后教——学法指导——学法尝试——合作交流——成果归因”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步骤。

成果之四:教师的变化带来学生素质的变化,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很有成就感。(2)学生对执研老师教学的评价后测评价表的意见更具体,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更强烈。(3)近年来我校高考、会考、竞赛成绩一真保持全区前茅,与推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有必然的联系。(4)这几年来,使用图书馆、电子教室进行自主学习的人数逐年增多。为此,读书励志社、网络社、文学社、英语学习社等学生社团逐步扩大。(5)在探究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特长学生,机器人大赛曾获得国际银奖和铜奖,全国创新大赛多次获得一等奖。

四、研究的结论

1.为防止研究性学习课程操作的随意性、盲目性、短效性,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途径。

2.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牢牢抓住“教”与“学”的两个转变,所倡导的“三类课题”研究,符合现阶段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际,为理顺研究性学习与高考、会考的矛盾,实现学习能力与考试能力的同步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把研究性学习“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的课程操作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为研究性学习与学科必修课程的整合找到了结合点;而“学法尝试活动课程”的实施和“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成果推广,为研究性学习深入课堂,落实“教”与“学”的转变找到落脚点,具有推广价值。

4.我们构建的多个校本课程体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或果。

5.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使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合乎学校发展实际的管理制度;找到了解决学校师资培养、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发展难题的途径,培养了一批教师;也使我们改善了校内外的学习环境,为我校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问题讨论

在研究中,我们认为还有下列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1.参与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的教师还不多,也有一些教师不熟悉课程操作模式,备课跟不上教学进度。

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篇8

[关键词]课程改革 校本管理 作用分析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的经验所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充分验证、诠释的。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深入这所学校具体的生活场景,了解其运作机制,认识其人际关系、规范、制度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1]因此,要提高教育的质量,还要从“课堂教育层面”跳到“学校组织层面”;学校管理也应植根于本校的土壤,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立足于学校实际从事的管理活动,既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也不能简单地把学校作为一般政策、规则等的应用场地。基于以上背景,校本管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校本管理和校长负责制

校本管理(schoolbasedmanagement),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学校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反映了西方教育管理哲学从“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的转变,在国外教育管理领域非常有影响。[2]顾名思义,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它指学校的管理工作是根据学校本身的特征和需要而制定的,所以学校的成员(包括校理事会、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和责任承担,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他们运用资源对学校的财政预算、课程设置、教科书选择、学校人事决策等方面实施改革,解决面临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改革学校的管理系统,优化教育资源,以提高教育质量。[3]给学校以管理的自主权,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突出学校的自治性、自主性和自觉性是校本管理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校长负责制是教育行政部门将办学的权力归还给学校,其授权内容包括人事权、财务权、教学管理权等。相对于校本管理来说,校长负责制只不过更强调将权责集中到校长手中,以使责、权统一。[4]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扩大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为目标,也表明学校办学自主权正在不断扩大和深化。我们透过深层不难看到,校本管理和校长负责制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它们正在教育改革的核心层次得到深化,将在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得到全面落实。值得关注的是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教育文化和学校管理文化的改革,从而引导广大教师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信念再到教育行为的转变。因此,新课程改革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依托点在于校本管理。

二、校本管理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校本管理既是办学思想的物化,也是办学目标的体现。相对于新课程改革来说,校本管理的重点应该是校本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资源建设、校本制度建设和校本文化建设。具体地说,校本研究是起点,校本教研是中介,校本课程建设是落脚点,校本管理则贯穿、渗透在它们之间,起着组织、协调的作用。因此,校本管理对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课程来说是前提和保障。当然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等的开展,也会极大地推动校本管理的进行。

(一)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校本管理的依托

新课程改革的实现形式是“一标多本”,学校承担一定的课程管理与开发任务是国家对学校的要求,无论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最终都将通过学校来实施,形成事实上的学校课程。同时,国家还给予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权限,让学校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依靠自身的条件进行课程开发,形成一种本土的、独特的、有个性的校本课程,这是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显著亮点。

所谓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可以全员参与、自我评价的课程开发活动,所以它更多的是教师、学生、环境等各种资源的挖掘和有机整合,是体现学校本体的教育平台,赋予了学校和教师新的使命和角色,从而导致学校的管理模式要转变,教师自身角色定位也要转换。

当然,校本课程建设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一门门课程的开发,更不能演化为一本本教材的编写。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就是对校本资源的开发。新课程崭新的理念、鲜明的目标、多层的结构、生成的内容等等都要以校本资源为基础,没有了资源就没有了学校,离开了校本资源的建设,我们不但达不到新课程实施的最基本要求,也使学校的存在失去了价值。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学校环境的开发,要让学校的每一片绿地、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营造处处体现育人意境的环境课程。二是课堂建设,无论课程或是学科都是大概念,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校本课堂建设。因为学校的要求不同,参与的学生、教师不同,所以发生的教学过程肯定不同。课堂建设是校本建设的主阵地。三是校本教材建设,这是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提炼出的最能使学生心智健康发展的过程。校本课程建设需要在“实践—开发—反思—改进”中不断生成。

总之,没有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就不能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更难以在学校中将开发的课程加以贯彻、落实。

(二)开展校本教研需要校本管理的协调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校本教研对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的提出从本意上讲是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三级”教研体系长期存在的教育科研与教研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确立“教育科研天生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理念。强调校本教研就意味着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要以学校为中心、为基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学校就是研究中心,教室就是研究室,教师就是研究者。另外,校本教研在校本研究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校本教研的内容、方法、形式等要借助于校本研究发展起来,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依靠校本教研使广大教师加以掌握。转贴于

从校本教研的实施看,深入开展校本教研的关键仍在于实行校本管理。没有校本管理,校本教研就局限在校内部分教师身上,研究的范围、水平,投入的精力、人力、财力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没有校本管理,校本教研就很难成为大家共同协作的活动,也就不能满足每个教师的工作需要。

在校本管理协调下的校本教研,能够真正源于对学校实际的认识和把握,也源于对学校中存在的现象、矛盾等的深刻洞察。其教研内容能根据学生个性特长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要求,从改革传统课堂灌输式传授知识的陈旧方法入手,提出教师培训与攻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难点相结合的教研内容。并能从学校实际出发,谋求在素质教育领域中通过改革实践,形成学校的素质教育办学特色。建设起一支能够根据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具有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强的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在校本管理协调下的校本教研能够较好地解决工学矛盾的时间、费用以及培训的针对性等问题,它能在同一时空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教师的课余时间和学校的办学条件,调动学校的各种有利因素,采用相对集中、分散自主讨论交流和自主实践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较为科学经济地解决好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相互间的关系。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校本管理的支撑

由于校本教研是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所面对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为目的的研究活动,这种研究活动的开展必然要求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忠实地执行、被动地实施课程,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而以前的这种职业生活方式使得教师这个职业变成了只要有知识就能做的行当,从而使教师职业缺乏专业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能动地生成课程,并不断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和自身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师职业行为方式既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科学,又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艺术。与其说教师职业是一种技术型职业,还不如说教师职业是一种理念型职业。马克思曾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个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5]因此,教师职业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由教师职业特点决定的,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校本师资队伍,应该按照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从思想上、制度上、组织上、方法上加以落实,并通过三条基本途径来加以实施。一要依靠培训,着重解决观念层面和方法层面的问题。要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要求深入人心,并使其能够内化成教师的教育言行。这种以校为主的培训应该是一种极具针对性的培训、紧密联系实际的培训,以身说法的培训。二要依靠“教科研”,着重解决怎样做好的问题。教师们针对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我学习、讨论交流、反思改进,往往采用课题研究的任务型方式来促进教师发展。三是有效实践,着重解决实效性问题。学校为主的培训和教科研将学习与教科研赋予了理性的色彩,但本质还是加强学习,改进实践。校本管理为每一名教师教育实践提供了肥沃土壤,所以有目的、高质量的校本管理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不容置疑,一个有能力推动和驾驭改革的校长是实施校本管理模式成功的关键,其角色具有多样性。他不但是校本管理的领导者,而且还是授权者、促进者、学习者,又是与外界的沟通者。同样,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从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参与制定学校的目标、任务以及各种政策。此外,家长、学生和参与学校管理的社区代表,也必须从建议者的角色向决策和参与者转变,能够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因而,切实提高所有参与者的工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校本管理来说迫在眉睫。鉴于校本管理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期盼早日全面实施校本管理,以利于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瞿葆奎、张济正等.教育学文集学校管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28

[2]刘宝存.校本管理:当代西方学校管理的新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1,12、13。

[3]毛亚庆.论西方校本管理的管理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1、34。

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改;校本课程;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72-01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巧妙地渗透地方课程,大胆地进行课改实验,加大校本课程的应用。

一、深入实验学校,了解校本课程

2015年平襄学区教研室申报立项了省级课题,并确定了课题实验学校,研究并确立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同时也选定了七年级和九年级为实施班级。学区教研室人员在2016年10月走进了平襄镇徐川中学(课题承担学校)、平襄镇店子学校(新课改示范学校)、平襄镇安家川学校(课题延伸学校)进行考察学习,教师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校初中语文课改上。这些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有一定的特点:徐川中学的“小主人”教育,培养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形成了该校独有的语文教改体系;店子学校互动式电子教学全面展开,教师根据学生年级特点编写教材课件,七年级~九年级都开展了网上作文课,电脑动画是学生的选修热门,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安川学校则利用社区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在社区“通渭小曲”的发源地――安川学校所在地和其他学校互动开办了民乐班、通渭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班,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曲艺文化,激发了学生崇尚生活、欣赏艺术、表演艺术的积极性。通过对这些学校的学习,校本课程的实验已全面展开,新课改的研究由表及里,为学区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成立壮大课题组,开发校本课程

学区教研室通过对辖区学校的走访调研,了解了各学校的不同做法,历练成钢。平襄学区决定成立辖区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组,壮大课题研究力量,组织各校精干的教师队伍从事这方面的攻关,把校本课程的资源运用到语文教学改革中,运用到课题的研究中,如发掘校本课程资源的渠道、办法,校本课程资源的内容、表现形式、使用价值及属性等。同时致力于研究校本课程资源如何课程化,怎样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原则、课程结构、实验步骤,以及校本课程资源的配套师资队伍。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教研室充分发挥各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所处社区资源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农家书屋、工厂、农村等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利用互动式信息化资源。在挖掘资源的过程中,课题组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发挥黄土地的特点,把地方产业特色列为校本课程资源。课题组还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把网上求知作为校本课程的资源,编写与本校相适宜的初中校本课程丛书,为教师开拓性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夯实了基础,提供了便利。

三、依目标开设实验课,实施校本课程

课题组将各校初中八年级作为实验班开设校本课程,每周两课时,在七年级和九年级定期或不定期地开设实验观摩和公开课。学校协同课题组成员对每一节公开课都进行研讨,不仅研究教法是否得当,而且研究该校本教材是否适应学生的发展和探究需要。在安川学校八年级开设的“通渭小曲的演变”课,以学生逐步掌握曲艺的演唱技巧、乐器的弹奏为前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曲艺文化对心灵的润泽,养成了一种心态明亮、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在七年级和九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中,课题组除按课程表上课外,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听课,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对校本教材的热情。同时,要求学校中青年教师多参与到校本课程的教学中,多搞调查研讨活动,每一节校本课程都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

四、有效地实践总结,提升校本课程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教学之后,学区教研室进行了阶段总结和反思。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课程,是教学和课题研究的崭新领域,已成为师生双方共同建构的综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以往学科的教法模式相比更具有优势,是目前教育教学中研究的一项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从实施情况看,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开展极有兴趣,积极性很高,尤其是安川学校的“通渭小曲”演艺班,其内容紧贴地方文化,唱腔曲调是学生耳濡目染的家常调,学生能很轻松地融入教学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校本课程的运用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而且在课题的研究中还能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法,通过校本课程去学习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实践新课程。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推进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努力で笥镂男1究纬炭发的生长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合理利用传统优势资源,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发形式多样的语文校本课程,以满足学习个体的不同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篇10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开发

一、综合实践课程领域建设的依据

综合实践课程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是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因此,国家没有具体的综合实践课程教材,只是对综合实践课程做出了纲领性的指导,地方和学校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和原则进行规划和开发具有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活动方案。

二、综合实践课程领域规划

根据本校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规划,依据《纲要》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课程”被确定为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四大课程领域”之一。结合当地社区资源与社会实际,以及本校基础与特色,在《纲要》原则规定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因地、因时、因校的调整与扩展,开发与创新,拟将综合实践课程具体划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与技能,传统与信息等四门特色课程。

“研究性学习”作为特色课程之一,成为本校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并非狭义的某一门学科,更多的是强调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构建和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作用,要体现它的综合性教育因素。为此,本校以数学学科作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科目,以数学教研组为开发团队实施开发研究,并申报立项有何祥齐老师主持的省级科研课题《高中数学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研究》,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的建设形成探究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涵

1.研究性学习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从课程论视域看,课程涵盖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大范畴,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也不例外,因此,课程属性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首要而基本的属性。当前,在我国基础性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体系中,还没有将“研究性学习”上升为专设的国家课程,而是散见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因而在实际学校课程管理中仍然处于一种可有可无、有形无实的境地。无疑,这就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要务之一。

2.“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是综合实践领域课程的基础,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根本保障。研究性学习全面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而所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过程之中都必须始终贯穿这一学习方式。其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探究的基本内容。所以,其他领域课程的实施离不开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也脱离不了其他领域课程而独立存在。

四、“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实践

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建构成一门真正的课程,而不再是随意被搁置的,甚至被认为是影响升学率的形式化教学。以数学教学为目标科目,结合课题研究,得出以下实践结论。

1.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是既有交集又相互独立的两种不同的课程形式,并非包含关系。首先,研究性学习并不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方法,而应该是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实施数学教学,获取数学知识。其次,对于数学知识学习仅仅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所需要涉及的部分内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涵盖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诸多方面,并不以某一特定的知识为课程内容。

2.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应该由学校统一规划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让各学科研究性学习形成“综合实践领域课程”这一整体。本校在每学期开始由各学科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学校教研室,由教研室根据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计划统一安排时间、课时、教师、教学场所等,形成学校统一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表,从而使研究性学习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一门能够独立实施的课程。

3.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必须严格实施程序,凸显课程特色,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必须按照以下三个程序进行:第一,准备阶段。选题、分组、进行小组分工、设计研究方案,即撰写开题报告。第二,执行阶段。通过资料收集、访谈、实验、观测等获取研究资料。第三,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性学习课程必须凸显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这一课程的特色。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思维与创造;强化对“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成果,关注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而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

总之,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仍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境地,要使其真正成为一门强化素质教育,能为学生个性发展保驾护航的课程,还需从更多方面努力,更需要一线教师全力践行。

参考文献:

[1]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