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6:40

校本课程特点篇1

在新教育形势下,一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兼具区域特点的特色学校应运而生。沈阳市沈河区素质教育培训学校,在创建之初就开创性地以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为主要教学任务,经过几年扎扎实实的探索,已一跃成为省内领先、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基地。本刊(省略)本期就带读者一同走进沈河区素质教育培训学校,希望他们敢为人先的教育品质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马晓东校长

马校长您好!我们了解到,贵校于2009年开始运行,短短几年内,全校教职工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团结拼搏、昂扬向上,学校呈现出蓬勃生机,并赢得社会的好评。您能谈一谈学校创建历程以及这几年取得的成就吗?

马晓东校长:沈阳市沈河区素质教育培训学校是一所很年轻的学校,于2008年秋季开始筹建,2009年秋季完成首期改建和装备。她是沈阳市沈河区教育局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区域教育资源,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学校教育模式上进行大胆创新而建立的一所新型学校。

学校创建的初衷,是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规定,面向沈河区全体高中学生讲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建立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的高中生素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着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的地方,成为以学生的创新发展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地方,成为沈河区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基地和展示窗口。

学校从2009年9月开始运行至今,已经组织了15137名沈河区高中学生开展技术学习和实践活动,累计活动总课时16056节,使得沈河区成为区域范围内规范的通用技术必修课教育普及最好的城区。

基于我校在高中通用技术教育方面的实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在2010年和2011年,我们分别承办了沈阳市首届高中通用技术教师优质课大赛和辽宁省首届高中通用技术教师技能大赛。在区级、市级、省级、部级等规模的教师专业竞赛中,我校有6名教师荣获沈河区通用技术学科优质课大赛优秀奖,2名教师荣获沈阳市首届通用技术学科优质课大赛特等奖(全市共4名),2名教师荣获辽宁省首届通用技术学科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全省共4名),2名教师荣获辽宁省首届通用技术学科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全省共7名),2名教师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通用技术教师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

可以说,在高中学生通用技术教育方面,我校在办学模式、教研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已经在辽宁省独树一帜,在东北地区名列前茅,并引起了国内技术教育领域专家的关注。

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面对全新的办学模式,贵校的课程建设是如何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建立、发展、完善起来的?

马晓东校长:2004年,国家开始实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在全部8个学习领域中单独设立技术领域,并将其定性为基础的学习领域。通用技术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科目出现,既无师资,又无经验,因而成为新课改的难点。

目前国内在通用技术教育的定位、模式和实施程度上还很不成熟,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教学水平和质量也参差不齐,总体表现为南高北低。而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新一轮课改中唯一一个全新的课程领域和科目。

面对全新的学校模式,全新的工作要求,全新的高中课程,正式投入运营后,我校制定了课程建设3年内的三步走战略,结合学校硬件、软件实际,以教师团队建设为核心,将近期任务和远期目标相结合。

2009~2010学年度:针对教师队伍职业素养一般、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实际情况,学校确定课程实施以大主题实践活动(纸桥和木质房屋框架模型的制作)为纽带的策略,最大限度地融合课程教学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取得了课程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互动发展的良好效果,顺利实现能开课的目标。

2010~2011学年度:完成保质课―在开足课时的基础上,全面实现或超出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2011~2012学年度:打造优质课―课堂教学质量力争省内领先,质量一流。

目前我校开设的是通用技术必修课程。必修课程的基本内容是4个字―技术设计,它是未来所有通用技术选修课的基础,其课程目标不是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培训,而是在课程标准框架下学习具有很高专业含量的技术设计的知识、方法和思想。

我们没有前车可鉴,全靠自己学习、研究、思考、探索。我们紧抓课程建设和发展这一工作核心,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根本,在学校组织机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收效明显。学校从第一年“能上课”,到第二年“教教材”,再到2012年“用教材教”,扎扎实实走完了很多学校至今还在探索的历程,一跃成为省内领先、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基地。在不同层面的对外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学习是到位的,研究方向是准确的,思考结果是深刻的,探索之路是正确的。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新课改中唯一全新的课程领域和科目,相关师资力量是目前很多学校发展的短板,贵校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与行业同仁分享?

马晓东校长:

1.整体团队结构三级优化发展

在整体结构上,我们将学校团队分为三级:校级、中层和基层,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宗旨,校级通过率先垂范来引领,中层通过优质服务来管理,基层通过合作研讨来发展。学校三名校级干部分别包干3个教研组,与组内教师同教研、同听课、同评课,通过率先垂范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学校要求中层干部在管理中不是简单地记录和评价,而是要发现教师工作中的困难,并帮助教师解决,以专业服务来实现有效管理。同时,中层干部还要能随时进课堂。在教师层面,我们开展录像课进行自我研究,达标课进行基本规范,优质课突出专业引领,每周平均展示课堂教学10节。

2.教师团队建设突出两手抓

针对学校教师团队的实际情况,我们突出两手抓。

(1)教师职业化建设:我们的思路是“强化责任感,提升使命感,享受成就感”。通过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特别是考核评价制度,先规范行为,再逐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成绩分享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将被动跟随转化为主动进取。

(2)教师专业化提升:我校优秀教师的标准是“教育教学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全面,教学技能特色有效。”①针对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课堂教学技术三方面互动发展,达到各具特色、和谐互补、只有更好、没有最差的发展目标。②针对教学团队。我们以课标为基准、以教材为依据、以课堂为中心,探索有效的教研组织结构和形式内容。

我们通过系统的课程研发和交流,规范的课堂教学评价展示,全方位的总结分享等方式,在教师专业发展上不设上限,只设底线,为教师学习、发展搭建宽广的平台。早在2010年12月3日的工作总结汇报会上,教师的工作成果就已经得到了省教研员和局领导的好评。

在这里,您能介绍一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与专用教室的应用情况吗?将来还有哪些建设与规划?

马晓东校长:我校占地面积3818平方米,建筑面积4658平方米。现已装备高中通用技术综合教室10间,材料准备室6间,培训教室4间,报告厅1间,约500平方米的花卉植物养殖基地1个。

我校前期仅完成基本的硬件建设。教学设施仅能满足基本的技术操作需求,技术设计活动开展的设施设备(网络配置、计算机系统、软件配备等)严重不足,还不能满足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开展技术试验活动的专业设施设备也亟待补充。

我们知道,装备是教育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条件保障,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未来几年内,学校将重点加强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建设和配备工作,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

(1)教学设施设备。以自建与企业合作相结合的方式。①常规的基础性教学设施设备。学校根据教学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分阶段建设完善。如技术设计室(传统和计算机设计)、技术操作室(现代木工、金工、电子等)、选修课教室(机器人、电子电路、建筑、现代农业等)、配套教室(办公室、会议室、报告厅以及设备室、工具材料室等)。②专业性教学设施设备。将学校建设成现代高新技术的展示基地,让学生走入学校即被包围在现代技术的世界里,使课程从教室内走出来。

(2)服务设施设备。主要以专业化的方式,降低管理成本,专注核心工作。如:食堂、卫生、保安、网站、设施维护等。

校本课程特点篇2

【关键词】校本课程国家课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69-02

2001年6月28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一个热点出现在各个学校中。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在不同程度地实施着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过去几十年,我国基础教育一直沿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计划和课程模式等,因此此次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权力下放,无论是在主观接受还是客观条件上都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一、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对校本课程认识的偏差

(1)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关系定位不明确。意识指导实践,对校本课程内涵认识的偏差,会造成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方向性错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的校本课程占总课程比例的15%,实际上是每周4节课的时间自由支配。也就是说,国家课程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校本课程,换言之,学校课程主要还是国家规定的课程,校本课程在其中是以国家课程的辅助角色存在,但是学校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由于过去我国一直在实行全国统一的课程,因此一些上级行政部门或学校对于这种课程结构的习惯性,再加上现行的学生评价还未能跳出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导致了学校对于校本课程持消极态度,这就使校本课程并不能真正的走向学生的实际课堂。另一个极端是,一些上级部门或学校把校本课程看作是课程权力的完全下放,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开发校本课程,把握不了一定的度,造成一些常规课程无法正常开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不到保障。

(2)课程的中心偏离学生主体。从校本课程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者都偏重于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如王斌华先生认为,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部教师,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内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注1]“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被很多人传诵,教师被予以众多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并没有真正考虑学生需要的是什么,而是考虑教师的特长是什么、愿意开什么课等等。教师和学生同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应该与教师一样对校本课程拥有足够的选择权利和选择空间。此外,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产品的取舍,意味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因此更不应忽视了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2.过分注重课程的物质形态

吸收教师编写教材,这无疑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但是,一些学校把编写校本教材当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部。有学者表示,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有:设计课程方案或活动方案、编写校本教材等,校本编写在目前较为普遍。[注2]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如校本教材一类物质形态上,不关注课程的实施和反馈,无益于校本课程的长期发展,更不用说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了。

3.课程缺乏地方特色

目前,我国各个学校所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基本是随时代变迁或国家政策出现的新专题而编写的,如环境保护教育、信息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学等,这样盲目跟风的课程选择有悖于国家提出和开展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初衷,忽视地方特性和个性。

另外,很多学校没有从学校的特点、所在地区的特点和自身条件出发,开设校本课程。如一些乡村学校在经济条件、师资水平无法承担的情况下,为了显示特殊试图开展钢琴课程。对于这种条件不成熟、在未发掘出自身特长的校本课程之前,应该先落实国家课程,然后再考虑开展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不可盲目地追求灵活多样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因为这样并不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4.学校师资无法满足开发需要

(1)教师缺乏课程管理和开发的意识。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阵地,教师自然地成为开发的主力。课程的深入、持续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积极开发、整合、利用、完善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然而,教师长期处在课程开发的下方,此前从没有享受过开发课程的权力,长期处于被领导的状态,对课程缺乏敏锐性,缺乏自我挑战的动机和意识。

(2)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技能。据专家调查,近50%的中小学教师不能胜任课程开发的重任。[注3]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是课程的理解者和开发者。课程开发包含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教师仅仅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能够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教育资源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懂得课程设计的原理、设计程序等知识,才能设计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而实际上地方学校的教师并没有完备的技能,影响着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

(3)教师的工作负担重,无法承担校本课程开发的重担。有的学校硬性强派给教师开发的任务,使得教师不能清晰自己的教学任务,并无法认清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定位,不仅对校本课程开发无益,也影响了教师的常规教学。

5.课程开发的资金投入不足、课程开发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经费有限,而仅靠行政命令要求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没有物质的支持,校本课程开发是不可能实现的。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对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对学校都是一个新的事物,短时间之内还无法提供一个非常完善的开发制度。为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完善的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形成规范、完整、清晰的政策、制度系统,是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人员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信心的重要举措。

二、问题解决策略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有着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充分发挥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学校特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为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1.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念

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应充分理解校本课程的定位,同时要让学生、教师明确校本课程的定位。使校本课程开发的所有参与者都能树立崭新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强大动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地持续发展。使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能够真正地发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念,有助于使各开发参与者明确校本课程的目的,不单单把课程开发的重点放在教材的编写上。

2.充分发挥各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作用

按照徐玉珍教授的观点,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包括学校成员、校外团体、个人。因此,开展校本课程既要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应该向学生家长及社区周围人群进行宣传,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学校周围资源。此外,学校可以通过与大学或研究机构联合开发,以科研带开发,以开发促科研,这在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教师进行校本研究知识和技能学习,同时减轻学校的开发压力。

3.发掘学校特色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并且这些特色在学校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有的是以学校的教学形式存在,有的是以学校课外活动的形式存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直接服务于实践、改进实践,特点在于应用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并充分考虑学校的特色、结合学校及社区的独有资源进行。

4.加强师资培训

澳大利亚的校本课程开发在20世纪70、80年代受到教育系统高层广泛的推动,但却对校长和教师缺乏专门的培训,导致校本课程难以持续。直到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许多省的教育系统采取举措加强教师培训,才逐渐提高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这就说明教师正确的课程价值观、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合的角色观、钻研精神以及校本研究的自觉性和能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备的质素。然而,目前教师的素质还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因此加强师资培训势在必行。结合我国的实际,校本培训的内容应包括课程理论的培训、教师专业知识培训等,这些培训可以通过一些相关讲座、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等途径来进行。

5.加大校本课程开发资金投入及完善课程开发制度

资金投入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物质支持,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对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教育部门应在年度预算中适当增加校本课程开发专项资金并制定相关的资金管理条例,鼓励并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

课程开发制度的完善即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常规的学校制度结合起来,建立如奖惩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不但保障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还有利于课程及时的反馈和调整,使校本课程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结束语

校本课程开发,给学校带来了课程的主动性,体现了对学校教育的尊重,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尽管目前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相信经过各方努力,定会使校本课程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注释

1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

2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应关注学生的利益[J].教育科学研究,2007(3)

3王蔚.校本课程开发谁作主.网络资源省略/msg/shownews.asp?infoiD=8684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应关注学生的利益[J].教育科学研究,2007(03)

3邵东生.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3)

4王斌华.校本课程开发并不神秘[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9(Z4)

5薛同贵.校本课程开发给我们带来什么[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0(01)

校本课程特点篇3

校本课程与办学目标相结合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建立在学校办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只有明确了办学目标,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延伸。校本课程建设是我校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第一,校本课程与校园文化的契合,就是要将学校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中。要准确、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学校文化特色;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主动参与,通过教师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来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教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教师能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新知识结构、加强知识施教、进行自我反思搭建了平台,从而也经历了一个知识成长的过程;第三,校本课程创建的直接原因是最大程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这也是“以生为本”在课程建设上的必然要求和体现;第四,农村校本课程要求突出区域性、特色性等,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农村资源,确定校本课程的开发主题,活动内容等。农村校本课程建设工作与育人目标的有效契合,将会推动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带动学校由“办学特色”向“特色学校”转变。

提升校本课程开发实效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是新课改下诞生的课程形态,农村校本课程的实施与传统课程形态存在着多方面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教师思维的局限性和被动情绪对课程实施产生的阻碍。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中,第一,首先要以会议、论坛等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改理念的培训,尤其要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第二,要结合办学目标,通过各种形式向教师宣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课改和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提升的关系等,使教师在全面理解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激发教师参与并推动校本课程实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要做到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学校要推出几个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并通过培训,让教师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有效措施,从而对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发起到指导作用,提高校本课程实施的实效。

整合农村资源深化课程内容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整合资源,而跨学科整合是可行性的实施策略,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第一,结合农村的社区文化特征开发校本课程,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资源和具有个性特点的文化底蕴,极具开发价值。比如,农村风土人情、地方名人、传统文化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一方水土的文化,是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第二,结合农村的地理特征开发校本课程,赋予校本课程突出的自然特色。由此增强小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树立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信心和决心。这也是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关注的层面。我们还可以结合本校所处的地理位置、风味特产、农作物特点等,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素材;第三,依托农村的背景开发校本课程,突出其社会特色,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德育素材,这也是农村小学所独有的优势所在。

校本课程教学研究

教学活动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课程开发行为最终要在教学活动中落实,并为教学活动服务,教学活动的质量决定了整个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在校本课程教学中,校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校长是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制度的制定者,也是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校长要给老师做好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校长要明确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思路,合理充实课程内容,要定期组织召开课程编写会议,听取教师的汇报,教给教师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帮助教师除疑解惑,使全体教师领会新课程的思想,树立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校本教研观。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转变角色,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依据教育方针政策,在进行资源调查和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就是对文化的选择,教师编写文本、撰写课程纲要就是选择一定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过程和方法。因此,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能增强教师对文化的选择,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特点篇4

【关键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建设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方法与手段也日臻成熟,但是在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与问题,本文就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20世纪70年,世界范围内的校本课程开发开始兴起,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伴随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兴起,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基本上达成了一致,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1]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2]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理念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偏低。世界上对于课程问题的专门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校本课程改革的研究成为热点和重点。目前对于开发校本课程的理念主要是建立学校特色,提升学科竞争优势,实现教育实务改革和教育创新实践的措施。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在于对学生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念认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被动接受教育者,而现代教学论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强调学校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针对特定学校的实际,只有学校和本校教师最了解学校的现状、学生的需求、教师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地区课程的重要补充。在理解了最新的教育、课程理念,我们要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优势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的欠缺,成为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瓶颈。

学校管理者、教师的认识存在偏差。在我国教学研究中,课程研究的比重较小,更多的是对于教学的研究,加之我国的课程都是国家统一安排,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不应该是学校的事情,更应该是国家的事情,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财力、人力和时间投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学会学习等理念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心中扎根不深,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期望较差。

社会、家庭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支持力度小。国家统管的课程观念是社会和家庭认可的,目前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校本课程开发还不被社会和家庭所接受,认为课程开发是国家的事情而不是学校的事情,校本课程开发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学生的升学,学校应该完全按照国家的课程进行授课,不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资源挖掘力度不够。新课程方案实行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给予了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一定的权利,学校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可取的素材较多,既可以形成本校的特色,也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特有的民俗体育、民族体育资源,而在实际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于可用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

三、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与对策

1、提高认识,提升能力,加大对教师的培养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高度认识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学校在服务地方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提高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仅能够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彰显学校的特色。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广大教师具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能力,调动教师积极进行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加大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的培养力度,形成社会力量、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在内的团队。

2、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注入活力,应该积极吸纳社会力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社会力量的范围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名人等,充分动员各界力量能够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更多的财力与智力支持。

3、挖掘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资源

特定地域的历史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在国家三级管理体制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充分挖掘学校和地方的文化特色和各种资源,能够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有当地的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各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形成了特有的民俗体育,而将本地的民间、民俗体育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构建别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成功的案例非常多,将本地的民间、民俗体育列入学校体育内容,对文化的传承也有积极意义。学校的优势体育项目也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能够成为学校的亮点,更能够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4、制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劣目前没有很好的评价方法,良好的评价机制能够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很好的方向,评价机制制定的质量能够为高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保障,课程改革多年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我们应该制定很好的评价机制,保障体育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

四、结束语

新的课程方案打破了国家统一管理的课程管理模式,更加灵活的课程管理模式为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空间,为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机遇。在国家日益重视国民体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国家实行“阳光体育活动“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构建灵活、充满活力的体育校本课程内容,为学生体质的增强助力。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释义[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3]董翠香,周登嵩.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钟启泉,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校本课程特点篇5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专门机构,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肩负着教养与教育的责任,因此,学校有权做出自己的课程决定。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不用考虑“教什么”的问题,而只要考虑“怎么教”就可以了,因而导致了课程与教学的脱节。课程由专门的人或机构负责开发,而作为发生教育的真正场所,最了解学生的校长和教师、学生自己及其家长没有机会和权力参与课程决策。长此以往,学校成了一个执行“课程”的专门机构,课程外在于学校、外在于教师、外在于学生。教育成了告诉、传授、训练,学校成了“原料加工”的场所。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就是学校有权做出自己的课程决定,参与课程决策,并承担这种决定所带来的课程责任。因此,我们有理由断言:真正的课程离不开学校——发生教育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作为学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课程,同样也需要进行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这既有利于发挥学校在体育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也有利于弥补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所存在的诸多弊端。遵循教育规律开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体育校本课程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同时,由于它看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创造性,融入了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与特色的创建与发展。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突出专业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的前提下,应通过对本校学生专业特性的体育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尊重本校的体育传统而开发出的具有特色的课程。要特别说明的是,体育校本课程有两层含义:第一,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校自己的体育课程开发,如有的学校将五禽戏作为本校的体育校本课程,也称特色项目,与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相对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此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关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定向运动,体育舞蹈,形体训练等内容,都可以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下深入开展起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体育教学情景。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职业特性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特点、就业后的职业特点相结合,即形成体育锻炼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体育教学与职业性质相结合;体育课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让大学体育教育不仅在其学习期间成为学生热衷于锻炼的手段,培养出具有各自不同专业特点身体素质及职业性特点的气质底蕴,更可在其就业以后仍然能与其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特点相吻合,与其生活方式相融合,进而可以与工作和学习相辅相成、伴其终身的体育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其体育课程类型理论的深入研究,对于明确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以及指导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身体素质需求。

四、应用型本科学校领导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者和支持者

学校领导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应首先了解体育教学的需要和教师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体育课程开发所需物力资源进行投资建设。一个学校的体育教育开展的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教育属于边缘学科,不像专业学科那样备受重视,但现在国家教育部一项项有关提高大、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的文件不断传达下来,“阳光体育”已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应用型本科院校也不应例外,校领导同样要把体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谈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才能谈到将来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校领导既是体育教学的支持者,同样也是监督者,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校长也是对体育教师各项考评的主要决策者。

校本课程的提出表明学校层面有了一定的课程管理权,在课程决策和开发方面有了一定自由,改变了以前学校在课程开发中完全被动接受的角色。其实,正是由于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得到了认可,校长对课程开发的领导和支持才成为可能。同时随着学校被给予更大的自治空间,校长所履行的责任已经超越了行政和执行的范围,校长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说,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校长的重视与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有了领导阶层的参与与支持,学校的体育教育事业才会蒸蒸日上,人才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五、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度

校本课程特点篇6

关键词: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学习心理班级学习心理辅导

学习心理辅导是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领域。教会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动机,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已被当前教育界视为提高学习效率及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式上的特殊性与多样性,对于心理健康辅导课国家并无统一的教材。虽然地方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编写了相关的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可也并不能十分符合学生实际的要求。

基于以上原因,迫切需要探索出一套适合学生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运作模式。

一、班级学习心理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2006年5月我校“十一五”重点课题“班级学习心理的研究”课题开题,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全面规划、设计、立项、实施教育科研,明确了学校特色办学的方向: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渗透于学校办学的各个领域,作为学校特色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的要求。由此,开始酝酿开发一套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二、班级学习心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历程

课题开题以来,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在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开始了《班级学习心理》课题研究,对集中起来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了疏导,积累了一些经验,并且培养了一批有专业辅导经验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逐步在广大教师头脑里扎根。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学校提出创建“用心牵住每双手”学习心理辅导的模式,创编我校的班级学习心理校本教材。

(一)了解国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规定,查阅可借鉴的文献资料。为了提高心理辅导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这些可借鉴的资料包括

1.小学生心理特征,了解本校毕业班学生心理的共性与特殊性;

2.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

3.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

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参加心理辅导课技巧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广泛汲取专家和经验人士的总结与经验。

(二)依据本校学生的实际和学校办学特点,开发并不断完善本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体系。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始,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广泛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从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多渠道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问卷调查、网上民意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困惑。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确定了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在上课过程中,采取一些“讨论”“角色扮演”“情境体验”“心理测试”“辩论”等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体会、在活动中成长。课后让学生谈体会、写感受,使学生及时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我们在课后也不断地思索,什么样的心理辅导内容对学生更有帮助,更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更容易操作;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能手学生欢迎,更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更有助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并及时地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

三、班级学习心理校本课程内容

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主要环境是校园和课堂,他们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学和老师,他们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以及生活上。所以,校本课程内容以“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交往”三个板块来呈现,涉及到学习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培养、耐挫力培养、青春期辅导等各个方面。其中比较突出了快乐学习这一方面的辅导,这是基于学校是学习活动的主阵地这一基本认识定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既有相似的连续性,又呈现出不同特点,按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分成低、中、高三个年龄段,在不同的年段反复出现,螺旋上升。

四、班级学习心理校本课程实施办法

1.课时安排:我校目前一至六年级都开设校本课。课时量为每周一节课,以学校自编教材为主,展开心理健康的教育。

校本课程特点篇7

一、何为“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一体化”

本文中的校本课程乃狭义的校本课程,即国家高中课程方案中的选修Ⅱ,不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其次,它是指具体的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不是全体意义上的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国家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包括学科必修课中的研究性学习。

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一体化,简单地说,就是某门校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同时担任选修本课的所有或部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学生的研究课题从该校本课程中生发而来。它具有“教师一体化”、“学生一体化”、“学习内容一体化”、“学习时间一体化”、“培养目标一体化”等特点。教师一体化和学生一体化,即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和学生是同一部分人;学习内容一体化,即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对象,来源于校本课程的知识点,亦即在校本课程的讲授和学习当中,生发出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学习时间一体化,既指学校所安排的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上课时间是相连接的,也指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可以因教学和研究进程的需要,校本课程或研究性学习偶尔借用对方的课时;培养目标一体化,是指它们的课程目标都指向特定的知识领域或实践领域,二者的目标或者是相同的,或者具有很强的补充性。

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一体化,两者间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虽然它们的课程计划、课程目标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是不能以一方代替另一方,也不能以一者的学业成绩评定来给予两门课的学分。

二、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一体化的可能性何在

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一体化的可能性产生于二者的实施目的、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课程开发方式等方面的很多相同或相似点。

第一,实施目的。从学校、教师、学生i个主体来分析,二者的实施目的具有相似之处。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走进中小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给予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教育实施自。同时,通过因地制宜地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充分挖掘社区、学校和教师课程资源,以实现社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分权”和“个性化”为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共有的实施目的之一。

第二,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改变学习方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在新课程实验中担负的共同使命。新课改希冀所有学校通过实施这两种课程,来促进启发性教学、探究性教学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上的特长。

第三,课程开发方式。二者有着共同的课程开发主体――学校和教师。校本课程方案、课程体系、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发展,主要是由各个学校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文件的基本要求来制定和实施,具有真正的“校本”性质,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实施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研究性学习虽然是国家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但它是一门特殊的必修课程。由国家规定课名、课时和一般要求,地方统一协调和指导,由学校负责开发和实施。其他必修课程都有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而研究性学习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只有《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为主要依据。这种独特性,决定了它的校本化实施,由各个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素质和知识基础的特点、教师综合素质的特点、学校发展目标、学校管理能力、学校设备条件、所在社区的经济特点和文化特点等等,因地制宜地开发、实施和管理课程。课程开发主体的一致性,也产生了将二者一体化的可能性。

三、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一体化的效益性何在

研究者们大多认为,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本文认为,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一体化只要选择得当、实施严谨、师生勇于钻研和创新,就非常有利于取得以上三方面的收获。此外,这一模式还有利于课程本身的发展。

1、有利于培养研究型骨干教师

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就像是教师在带领一个研究团队。教师是这个团队的导师和领航者,负责引导成员进入一个共同的学习、研究领域,向成员讲授相关知识和技能,引导成员分析、思考、探究、设计、实验、改进、撰写研究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真正成为了“研究者”。学生的研究课题是从教师的知识专长而来,反过来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刺激教师不断学习、反思、研究和实验,提高自身研究能力和指导能力。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在学习和研究中成长。

这种一体化模式,还有助于形成研究型教师共同体。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如果由几个教师(同学科或跨学科)共同打造课程、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将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协力开发、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们围绕着共同的知识领域,通过学科整合、学科互补,进行分工、合作,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在课程计划、实施、评价与改进的过程中,与课程共同成长。我校的环境教育、天文教育、科技创新以及无线电测向等课程均已形成了课程开发与实施团队。这些团队的成员合力开设某一主题的校本课程,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每个团队还承担了多项省、市、校级研究课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经费支持。

2、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

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一体化,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能得到更多的指导,开展较深入的探究,根据自身基础和爱好形成知识和能力上的某项特长。在校本课程与研学一体化的模式下,学校终于可以克服教学行政班学生众多、教学难以适应差异性、师生对话不足的弊端,能够开展小班化的、课时集中的、研讨性教学,使得学生在得到较充分的教师指导基础上,兴趣爱好得到较好的培养。在小班化、多课时的教学条件下,学生能够有机会真正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体验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培养科学思维,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养成对某一学科的浓厚兴趣,成为优秀的“大学预备生”,也培养了大量具有较专深专业知识基础和较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多次在国内和国际比赛中斩获大奖,为我校、我省和祖国赢得了荣誉。

3、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发展和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首先,一体化模式有助于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有校本课程的教学为基础,研究性学习更容易找到有价值的选题,且教师具有更强的指导能力和更高的指导兴趣;有校本课程选修为铺垫,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深度投入到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中,避免研究性学习成为“填表学习”、“资料裁

剪”。校本课程有研究性学习为后续行动,学生与教师得以有更多的互动,弥补校本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不足,同时,在研究问题的刺激下,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当中创造出更多的课程资源,促进校本课程更好地实施。

其次,一体化模式有助于真正实现“课程整合”。的众多学者指出,“校本课程发展和课程统整二者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课程统整的工作,主要是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我校某些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一体化实施模式,已经真正实现了相关学科间围绕共同的培养目标而实施的校本课程整合,以及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相关学科知识整合化应用。

最后,一体化模式还有助于打造特色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不能光追求数量,还应当根据学校文化的需求,走“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精品化”之路。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一体化模式,有助于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有助于教师知识和能力特色以及教学个性的张扬,有助于同学科或跨学科研究型共同体的形成,有助于校本课程的滚动优化,逐渐形成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

4、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使广东实验中学的办学特色在原有的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基础上,又新增了科技教育这一支奇葩。我校适时地提出了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品学兼优而且“有一门艺术特长,有一项体育爱好,有一种科技兴趣”的三有人才办学目标。上述特色科技校本课程,在我校科技教育工作中,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它们与我校的众多科普教育活动(如一年一度的科技节、环境教育节)相结合,营造了我校科技教育欣欣向荣、硕果累累的繁荣局面。

四、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一体化的条件与限度

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一体化要想获得以上几方面的效益,是需要以若干条件为前提的。

首先,从课程来看,它要以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为基础。这门课程应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教学主题和课程计划,至少应实施过两轮,任课教师已经对课程有了比较多的思考,开发、积累了一定的课程资源。而且,这门课程的主题,必须能够成为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的来源,有些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校本课程,如艺术和体育类的,就不适合这种课程模式。

其次,从任课教师来看,必须熟悉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实施过程、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方式,至少已经完整地带过一个学年的研究性学习。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程序、方法和要求,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要善于从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发现可供学生探索研究的问题,要善于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才能够同时胜任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一职。

再次,从学校管理来看,必须加强对课程的过程管理,尤其是研究性学习管理人员,要检查任课教师是否严谨、规范地组织学生进行了选题、开题、研究、中期汇报、结题汇报等研究性学习课程环节;考核教师是否具备了独立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课程结束后,管理人员要检查学生是否同时完成了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

校本课程特点篇8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校本课程特点篇9

1灵活性要求加大

《标准》与《大纲》相比,在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课程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主要表现为:1)强调目标导向。要求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学习方面达到学习预期的前提下,自主选择教学内容;2)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与身体练习有关,无助于身体练习的内容不应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各校要紧密结合实际,实施开发人力资源、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自然地理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3)强调学校对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表1示)。

2模式分析

2.1以“必修+选修”项目为特色的模式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淳博士的指导下,经过数年探索研究,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走出了一条成功之道。主要做法是构建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体育课程三大板块,并通过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活动课程,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实现了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的转变,较好地实现了对国家课程权利的再分配、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决策、学生有权选择课程的理念。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实现了从“选修课+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的有效转变;体育显性课程与体育隐性课程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把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环境课程融为一体,发展了学生个性,形成了学校特色。

2.2以传统体育项目为特色的模式山西省晋中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对传统体育项目———毽球的开发与研究,目前毽球已纳入该校体育专业必修、体育专业方向选修和公共体育选修课程教学计划,并成为该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传统优势项目。曾多次在国内外高水平体育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形成了具有地方传统特色、借助学校资源优势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借体育传统优势,扬体育校本特色。学校的毽球运动之所以如此兴盛,得益于该校多年来积淀的毽球活动传统,并由此形成了巨大而无形的毽球文化氛围;坚持“普及与提高”共同发展。普及毽球文化、参与毽球运动是该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念。同时还专门成立了毽球运动科研团队和训练基地,实现了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的良性循环。

2.3以新兴体育项目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充分发挥了上海区位优势,借助学校地理环境特点,将新兴体育项目———定向运动有机的融入到常规的体育课教学之中。具体做法为将定向运动安排为常规体育课堂教学的28学时,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演练等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衔接,促进和强化了学生定向运动技能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不仅如此,学校还组建了课余定向运动代表队多次参加国内外比赛,丰富和发展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范围。该模式的特点是:促进了学校教育哲学观形成。由于定向运动自身竞技性、趣味性、知识性和观赏性的特点,较好的体现了该校倡导“高尚国格、健全人格、强健体格”的“三格”教育观;实现了学科间的整合。定向运动整合了学校相关的教师资源,将艺术、历史、地理、生物和英语等学科融为一体,增强了学科教学的综合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4以体育大课间活动为特色的模式西安市第53中学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主体意识、个性发展、快乐教育”的主导思想,依据本校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立了“三课两操一活动”的体育课程模式和“a+X+a”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三课两操一活动”的具体模式是每周上三节各40分钟的体育课,每天一次40分钟的大课间和一次5分钟的眼保健操,每周一节40分钟的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广播操、自编操、韵律操、和自己设计的24种体育活动内容。该模式的特点是:构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该校构建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达体育课程体系,较好的体现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现代体育课程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加强了体育资源开发,凸显了校本特色。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因地制宜修建了约1000m2的“快乐健身乐园”,安装了“联合健身器”、“攀岩”、“拉力器”等15种体育活动器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5以社区体育资源为特色的模式安徽省皖西学院位于大别山区滨水生态城市———六安市,学校坐落在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对月亮岛周边环境的治理和优化,学校借助社区周边的体育文化资源、水域资源、路况资源、沙滩资源、公共设施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了社区体育指导、休闲体育、体育赛事服务、定向运动、越野长跑、自行车、沙滩排球、龙舟、赛艇等课程,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且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具体做法是:一是在体育专业中开设了社区体育指导、休闲体育等选修课程,以借助学校周边人文与自然环境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体育指导与实践能力;二是开设了定向运动、自行车、轮滑、越野长跑、沙滩排球、水上运动等大学体育选项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选择空间。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挖掘社区体育资源优势,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主要是根据学校所处的社区环境,充分开发体育教育教学资•82•源,既延伸了体育课堂范围,又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激发兴趣,使课程富有特色。课程内容的选择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教学组织突破了传统的课堂范畴,课程的评价形式融入了学生的知、情、意、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正在适时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并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学校特色和一定地域代表性的五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这对改变传统中央集权的国家“单一课程”管理模式,形成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并存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新格局,实现课程管理中权利与责任的重新配置意义重大。然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尚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内在规律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摸索,在实践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亟待学术界加以认识和解决。

3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1内涵认识不清,意识不强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话题,专家学者们在理论上从不同视角进行了讨论,已总结出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概念。但遗憾的是,多数体育教师并不能积极参与学习和讨论,以至于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内涵理解模糊,对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理念、运行机制和条件等方面知之甚少,导致开发的意识薄弱、能力欠缺。

3.2重选择和改编,轻新编和创造校本课程开发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个性化改造,使之更符合学校、学生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实际,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编写、创造新的课程。然而,由于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相对于新编一门课程来说更加容易操作,因此从校本课程开发实际来看,绝大多数学校仅是对国家课程进行一定程度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再加工和再创造,缺乏对学校和区域性特色体育校本课程的设计、编写、创造。

3.3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从现有文献资料和实际观察结果得知,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学校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属于显性课程范畴,如田径、球类、武术、体操等“摸得着,看得见”的课程,几乎没有和较少涉及到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影响的,具有陶冶、导向、激励等功能的隐性课程。比如校园里的每一幅锻炼标语和口号、每一尊运动雕塑、运动员获得的每一块奖牌、每一张奖状等都是一位无言的教师、立体的教科书,在默默的教育着学生自觉加入健身行列。事实上,显性课程仅仅如冰山一角,大量的知识都蕴含在隐性课程当中。因此,结合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定位,隐性体育课程的开发显得即有必要,又极为迫切。

3.4重局部环节,轻整体效应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通力协作,也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社区的支持配合,如果仅从局部环节入手势必会造成短期效果明显,难以形成整体的、可持续的效应。

3.5重特色化,轻人文性和科学性主要表现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注重体现区域体育和学校体育特色,忽视人文性、科学性:第一,课程体系结构与国家、地方课程缺乏有效补充、融合和衔接;第二,课程内容缺乏严谨性、逻辑性、准确性;第三,课程评价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第四,课程价值过多强调技术性、健身性、娱乐性,缺乏对课程的背景知识与内在规律的关注和解读。

4路径的思考与建议

4.1认识习惯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由中央集权的、自上而下的单一课程体制至今未得到根本改造,加之体育教育管理者对该体制下的“规定动作———教学大纲”的过分依赖而形成的惰性心理和思维惯性,已经与《标准》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所要求的“自选动作—校本课程”的思维方式的转型产生了矛盾和冲突。这种心理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带来的阻力是不可忽视的,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加以有效的应对和解决,否则,只能是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费解,再好的资源也得不到开发和利用。

4.2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体育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没有教师和学生也就不会有课程改革。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成效如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理应承担起课程开发的重任,但遗憾的是广大的体育教师并不能真正把握本课程内涵,缺乏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用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使得在现实中机械模仿,习惯于“拿来主义”。因此,需要从掌握课程开发相关知识,提高课程开发热情,把握新课标基本理念,改变体育教育思想、信念等方面入手,提高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

4.3体育课程专家的指导由于长期存在的对课程的轻视,造成了对于课程专家培养的忽视。目前,我国从事体育课程与教学方面的专业人士严重缺乏,且对体育校本课程方面进行专门研究的人微乎其微,使得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方面步履维艰。因此,要积极转变思想认识,注重体育课程专家的培养,实施开展校本课程培训,聘请学科性和术科性的专家来校指导等方式,以解决我们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4.4兴趣和特色,规范性和科学性盲目的追求趣味性和特色,只能使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华而不实,流于形式,甚至是平庸低俗、昙花一现,成为国家课程装饰性的“花边”。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在内容上的丰富或贫瘠,在方法上的简单或具体,在效果上的显著或平淡都必须符合科学化和规范化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校本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因此,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既不能只追求趣味化和特色,忽视生活化、教育性、健身性和科学性。也不能盲从其它学校的特色,移植或复制其它学校的经验,应综合考虑学校、教师、学生特点,结合校内外资源,形成本校课程特色。

校本课程特点篇10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2]崔允?t.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