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7:33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篇1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BmS布线系统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的健康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步加快,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楼宇的智能化成为了自动控制领域内又一个新的亮点。但是从我国涉足楼宇智能化这一行业开始到现在,国内将近80%的高层楼宇智能化工程是采用国外的监控组态软件做上位平台。本人从事楼宇智能化工程将近8年,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外的软件(如eXCeL5000、winCC等)在使用的时间上比国内的软件长,它的稳定性和功能要优于国内的软件;二是国外的软件都有自己的硬件集成产品,它的软硬件能够很好的结合,而楼宇的智能化工程存在高投入的风险(一般占到土建成本的5%左右),所以国内软件在高层楼宇的智能化工程上很少被采用。但是实际上由于楼宇智能化系统属于一个滞后系统,控制精度不象过程控制那样要求很高。从工程成本方面考虑,在与开发商达成采用国产软硬件打造国内智能化楼宇工程的共识后,我公司向开发商提出了下面的解决方案。

本案例分析中的交通大厦位于广东省某市中心,楼高24层,建筑面积为40000平米,在主楼两侧各有3层高的裙楼,楼主体为中心对称结构。其交通指挥中心位于顶楼,5至23层为办公室,4层为餐厅,1至3层为集中办证营业大厅。地下分三层;一层为拥有260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二层为机电设备间,三层为战时防空所,平时为杂物储藏室。

交通大厦的主要功能:

集中管理市区内的机动车量;

对发生重大交通故障和车辆高峰时的路段进行统一调度管理。

一.交通大厦的系统集成模式

在国内对整个智能大厦的集成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目前大型公共建筑BmS系统集成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模式:

1.以接点方式进行系统集成、2.以串行通讯方式进行集成、3.以建筑自控系统Ba为平台进行系统集成、4.基于子系统平等方式进行系统集成。第一种集成方式是系统集成最初的手段,现在BmS集成当中很少应用;第二种方式由于采用串行通信在通信速度上过慢;第三种集成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BaS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缺少向上开放的能力,与其它子系统的接口设备和接口软件局限于特定产品因此系统集成能力有限,并且维护、升级成本过高。BaS与BmS捆绑过紧一旦BaS出现故障,BmS也就宣告瘫痪,失去正常工作能力,不能管理和监控仍正常工作的子系统。

针对用户提出的使用要求和遵照系统集成的5大原则,我公司采用了基于子系统平等的集成方式。

整个交通大厦按用户提出的功能要求可集成为并行的两层结构。由交通大楼的oa和Cn构成综合通信平台,交通信息通信,报警系统等组成的综合业务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S);由与楼宇管理相关的系统如:Ba、Fa、Sa等单独构成基于楼宇物业管理的楼宇管理系统(BmS)。集成后的系统如下图所示,其中oa的5个子系统与Cn的6个子系统由maS协调管理,Ba的7个子系统和物业管理网络由BmS管理,两者的数据库可以根据权限与需求互联。

二.交通大厦布线系统

整个大厦中的maS系统采用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传输介质的子系统(超5类和6类混合布线结构)。

1.根据用户需求分析,交通大厦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配电设备监控、机电设备监控、火灾报警、有线电视、保安自动化、广播音响、信息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子系统。从理论上讲,综合布线可支持以上各种子系统的信号传输,几乎覆盖所有的弱电系统。但在实际应用中,设备监控系统主干网络拓扑结构一般为总线型,而综合布线为星型拓扑结构,该系统如采用综合布线则双绞线长度要增加许多;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光缆可以传输射频信号,但要增加适配器,系统可靠性降低,其投资也比同轴电缆贵;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的传输如采用Utp,其屏蔽性能比同轴电缆差,采用Ftp,其价格比同轴电缆贵,且电源线也要另外敷设;火灾报警系统主要为总线型结构,也存在上述原因,且目前有关规范规定火灾报警线路不能和其它线路共用和共管敷设,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更不适合采用综合布线;广播音响系统输出电压为70~120V,如采用综合布线就存在电缆过电压的问题,这部分系统也不适合采用综合布线。所以,最适合采用综合布线传输介质的系统是maS(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

2.综合布线设计等级

综合布线设计等级分为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结合用户对语音和数据设备使用的需求,并考虑未来10~15年的发展,本大楼采用综合型设计等级,用光缆和Utp混合组网。

3.水平工作区及设备间连接设备的设计方案

方案一:选用超五类产品,能支持100mbps以太网、1Gbps以太网的要求,并支持到桌面的550mHz宽带视频传输的需要,并为未来的升级提供了方便。由于数据传送的瓶颈主要在数据共享设备和网络交换设备,因此,水平工作区及管理间的连接设备采用超五类产品。另外,还在每层楼中设置少量光纤到桌面的信息点,其主要分布在综合会议室,指挥中心,网络中心及重点办公室。此方案非常适合那些希望投资最少但同时要保证用户性能的系统,即网络成本要求比网络带宽更重要的场合。

方案二:选用传输频带更宽、传输速度更快等传输质量更好的六类产品,同样在每层楼中设置少量光纤到桌面的信息点。六类布线的带宽和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五类电缆的指标(能支持1.2G/2.4Gbpsatm以及1.0Gbps千兆以太网的应用,数据传输速率比五类电缆快5--6倍)。六类布线与基于光纤媒介的垂直干线一起使用,为高带宽应用程序提供完全的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超前性,特别适用于未来网络的扩展及升级,减少维护费用,但缺点是价格较高,本方案投资比方案一多35%、约增加180万元。

经与甲方对实际需求和工程造价的进一步商讨,在本系统中采用超5类和6类混合布线的结构。

4.数据垂直干线方案

由于各楼层采用了速率较快的网络交换机,这些不断增加的网络负载超出了大对数双绞线的容量范围,为支持千兆以太网及未来更高数据速率的应用,数据垂直干线采用多模光纤。多模光纤的光耦合率高,纤芯对准要求相对宽松;当弯曲半径大于其直径的10倍时不影响信号的传输,是符合ieee802.5FDDi和eia/tia568标准的主干传输线缆;能够支持大楼内超过100m传输距离的计算机网络和需要高带宽的高速网络传输应用,确保目前和今后网络系统的需求。

语音系统:虽然现在语音系统已不仅仅是传统的电话业务,还有iSDn等多种业务,但是采用超五类大对数铜缆已完全可以满足未来10~15年通信技术的要求。因此,语音垂直干线采用超五类大对数铜缆。

5.信息点配置

信息点配置主要依据综合布线设计规范、业主对语音和数据终端设备需求及考虑一定信息点预留量来确定。

参考国内部分交通管理大楼综合布线信息点使用情况,指挥中心办公用房、1—3楼办公大厅为5~6个信息点/10m2,网络中心为7~8个信息点/10m2,一般办公场所为3~4个信息点/10m2,对于该楼内目前用途不明的区域,根据其具体位置,分别按基本型设置和增强型设置。本楼共约5896个信息点。其中语音点2531个,数据点3365个,光纤到桌面点156个。

6.主要设备配置

目前,国内外生产综合布线的产品型号较多,主要分为三大派系产品:欧洲,北美、中国内地及台湾产品。甲方在我公司推荐的设备中选择了美国西蒙公司的产品。

具体配置如下:各工作区子系统中语音系统、数据系统均采用六类信息模块,可以用于传输速率达100mHz的网络环境中。语音系统、数据系统同时采用六类信息模块的目的是两系统可以互为备份,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水平子系统中数据系统、语音系统均采用6类4对双绞线,光纤到桌面信息点采用8芯多模光纤(其中两芯备用);垂直子系统中语音主干采用50对超五类大对数电缆,数据主干采用24芯多模光纤;管理子系统主要采用机柜安装方式,即将语音配线架及数据配线架都安放在19英寸标准机柜内(语音系统采用机柜式配线架,数据系统中采用光纤配线箱用于主干配线的端接,24口六类配线架用于水平配线的端接)。

7.光纤监测:在本工程的光纤监测中采用卡式otDR仪表和光功率仪,光开关监测,在被测光纤输出光功率太强影响测试结果时,在光纤测试链路中自动接入光衰耗器(例如DB-2900),以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

监测站的光功率仪对被测光纤的光功率进行监测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传报到光功率控制单元,光功率控制单元对监测的光功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将超过报警门限的光功率数据传送给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对各光功率仪传送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对发生超门限的光功率变化进行告警、统计,判断出故障的光线段,自动快速地启动监测站的光时域反射测试仪(otDR)和程控开关(oSw)对发生故障的光缆进行测试,测试后的曲线数据上传到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将测试曲线与参考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故障点的位置,类型和告警级别,可采用多种报警方式。

三.交通大厦(BmS)

楼宇智能化管理系统(BmS)实现了对大厦设备总体运行的综合管理。对BaS系统采用了控制网络,现场总线两级控制网络结构,结构图如下所示。

在监控中心和下位各节点上选用北京华富惠通技术有限公司自行开发的通用监控组态软件controx2000(开物),作为监控平台。

在控制网络采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对下位的现场总线采用Lonworks和moDBUS标准通讯协议。控制网络通过tCp/ip协议连接系统数据服务器,监控操作站等计算机系统,用于对现场设备的监控,数据采集汇总处理和存储。由于Lonworks器件的价位过于昂贵,从节省工程成本的方向考虑,现场控制总线采用Lonworks和modbus两种总线结构。对于参与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数字式直接控制器(DDC),智能仪表,执行器等。采用Lonworks现场控制总线进行连接。对于只在监控中心显示而不参与控制的电量参数和各设备运行参数,采用moDBUS进行连接,上传采集数据。在控制网络和现场总线间采用台湾巨腾公司的网络连接器(openpLC)进行连接,实现现场数据的上传和上位操作指令的下传。

对于安防系统,消防系统,电梯管理,下位的控制器等子系统的连接主要是通过各种软件(opC,oDBC)和硬件(串行,集线器)接口进行通信连接。由通信接口把整个大厦的消防,安防,配电,给排水,电梯,中央空调,能耗统计等子系统连接到一起,通过数据交换和联网通讯,进行统一综合管理,使整个大厦高效合理的运转。

对交通大厦Ba运行监控功能简介如下:

在交通大厦Ba系统中,主要包括:供电部分(高低压变电、交流低压配电、直流供电);机电设备(中央空调、给排水、电梯、照明);消防系统;安全防卫系统;空气质量检测;停车场管理;能耗监测统计系统。按监控节点进行划分,可分为如下9个节点。

1.供配电监测:

1).高压侧检测项目:高压进线主开关的分合状态及故障状态;高压进线三相电流检测;高压进线aBBCCa线电压检测;频率检测;功率因数检测;电量检测;变压器温度检测;以上参数送入供配电系统监测节点中,由系统自动监视及记录,为电力管理人员提供高压运行的数据,便于管理及分析。监视主开关的状态,发生故障及时报警。监视大厦的用电情况。负荷的变化情况,便于管理人员分析。

2).低压侧检测项目:变压器二次侧主开关的分合状态及故障状态;变压器二次侧aB、BC、Ca线电压;母联开关的分合状态及故障状态;母联的三相电流;各低压配电开关的分合状态及故障状态;各低压配电出线三相电压,电流,电量,谐波电压,浪涌电流,功率参数;中央控制室楼宇自控系统的显示器上以图形的方式模拟出了供配电的系统图和电力分配拓扑图,如果供配电系统中有什么问题,管理人员可立即发现,并很快确定故障位置,从而及时处理问题。controx2000(开物)软件可对采集的各电量参数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即将发生故障的元器件和线路进行预报警,在上位做出反应并下传,对要发生故障的元器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发生故障的元器件有画面自动锁定的功能,并进行语音元器件号提示。对以上的监测内容用表格的形式在监控主画面上进行显示,并能进行存储,打印,存储的模式可进行选择:定时(存储的周期可人工设定);过滤存储(对每隔一定时间连续存储的电量参数进行判断,如无超常变化,则存入定时连续纪录的最后一条纪录),如这段时间内电量参数有异常偏差变化,则整段记录会被完整的保留,以供分析判断用。这样可以减少电量参数的数据库容量,优化监测系统的运行时间。

一般在上位对电力设备都是只监不控,但当发生紧急事件时,在上位要提供对电力设备的操作接口。电力监控节点在上位进行电力元件的操作时,要具有很高的权限,在操作每个元件时都会有提示画面弹出,并有被操作元件的语音开关号提示,使操作人员作出进一步的判断。每次的操作对操作人员的工号和操作内容都有记录且记录为只读文件。

当大厦负载的用电量发生变动时,上位监测节点可根据采集的电量参数调整变压器的投切台数,节约电能,缩减大厦管理成本。

由于高低压配电间采用无人监守模式的方式,故在高低压配电间内接入4---6路视频信号,当发生火灾时可对其进行实时监视,有助于灭火工作。此项功能的实现可借助开物软件具有国内先进的视频画面显示插件单元(在监控的模拟主画面上可有一个或多个时实的视频小画面时实监视被监控对象)。

3).应急发电部分:通常为避免正常外部电网供电出现问题,造成大厦停电,因此大厦内选用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在故障时由柴油发电机供电,保证消防设施、电梯、应急照明等设施的用电。交通大厦的配电自控系统对发电系统及切换系统并不进行控制,但为保障应急发电装置正常运行,楼宇自控系统对一些有关参数进行监测,如油箱油位,各开关的状态,蓄电池电压,发电电流,电压,频率等。

4).直流供电部分直流蓄电池组的作用是产生直流220V、110V、24V直流电。它通常设置在高压配电室内,为高压主开关操作、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直流电源。为保证直流正常工作,楼宇自控系统监视各开关的状态,尤其要对直流蓄电池组的电压及电流进行监视,及记录,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由于供配电系统的参数是只监不控,因此使用KmC公司的KmD-5210网络控制器,配用KmD-5220输入卡最为合适。这样的配置最多可有128个输入点,并且其输入的a/D转换可达16位,因此可以非常精确的采集数据。它还可存储256个报警、96个曲线记录。它的输入卡的每个输入点可通过软件及拨码开关任意改变,可设定为Di、0-5V、4-20ma等等。KmC公司还提供各种各样的电量转换器或变送器,如电压变送器、电流变送器、功率变送器等,它们将电量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如0-5V、4-20ma,便于DDC接受。

2.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监控:

在交通大厦机电设备中,中央空调是第一用电大户,对中央空调的监控最终目标是在保证中央空调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控制。从节能和环保方面考虑,中央空调的工作模式采用变频。Controx2000在国内的监控组态软件中是现今唯一一个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位软逻辑功能的软件。对于一个很复杂的被控对象在上位组态中使用专家算法,来提高控制精度,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在交通大厦机电设备监控中,对中央空调的控制采用DDC控制器(辅助备用)和上位软逻辑(采用模糊控制)混合应用的方式在不增加其他任何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来实现它的节能控制,降低大厦中央空调的能耗。交通大厦的中央空调系统在投入运行后,可实现节电40%的性能指标。

对中央空调的监控,可分成两部分:中央空调的水循环系统,中央空调的空气调节系统。

对中央空调系统的水循环调节主要包括,冷冻(热供)水泵,冷却水泵的变频监控,启停监控,故障监控;对冷却塔的启停,故障等项的监控;对出入水蝶阀工作状态的监控;对供冷,供热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对中央空调的空气调节主要包括:对风机,盘管,送(回)风门开度状态的监视和调节,对过滤网工作状态的监测,对加湿器的工作状态监控和调节。

对这中央空调水循环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的上位控制主要是依靠采集现场的温湿度,空调运行的设备参数,在上位经过开物的软逻辑单元模块的计算后把控制数据下传给DDC控制器或pLC进行设备调节以达到节能效果。

对通风及排烟系统(包括厕所楼顶排风系统、地下机房、人防及地下车库送/排风系统以及空调新风进风系统、放烟系统、排烟系统及加压送风系统)采集每个风机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以便进行集中的监视。

3.给排水系统:

从节能方面考虑,给排水系统采用变频工作模式。

对给排水的监控主要是对给排水系统的工作参数进行采集,监视给水池,排污池的水位高低,管网的流通状况(堵塞、泄漏)。污水过滤网的状态,水泵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在上位对排污和给水,能够进行紧急控制,在发生管网泄漏和污水堵塞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出明确的事故位置。保证维修工作的快速进行。

4.电梯集群管理系统

交通大厦的电梯交通系统采用6台三菱电梯。通过通讯接口与电梯控制系统联网,来实现对电梯的集群管理。对电梯的集群管理主要是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电梯运行时的楼层号显示,电梯的启/停控制,累计电梯运行时间对到达指定时间的电梯自动提示维护信息,在发生火警时电梯要求与消防联动停在首层(消防电梯出外)。

5.照明系统的监控:

照明系统在大厦的用电设备是仅次于中央空调的第二用电大户,对照明系统的集中监控在保证照明稳定可靠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它的节能性。

交通大厦的照明可分为三类:办公室照明、公共区域照明、泛光照明。办公室照明指通常房间内的照明,这部分照明所用的电量是照明系统中最大的。公共区域照明指走廊、过道、楼梯间、车库等区域的照明,包括应急照明。泛光照明指为了大厦的美观,在晚间照射大厦外观,使大厦在晚间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照明。

1).办公室的照明节能控制:在交通大厦的灯光节能方式上采用灯光的调光控制。根据自然光的亮度,来调节灯光的亮度。KmC公司的pSR-1型感光电阻可感应自然光的亮度,然后转换为4-20ma信号,将其传送给DDC控制器,DDC控制器处理该信号,再输出控制信号给调光器,从而调节灯光亮度。这样即可以使光线柔和,为房间内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又可以节约能源。同时在每个灯排上安装红外电子眼对灯下的人体进行检测,如果在一分钟内无人进入它的感应范围,则开始把亮度调小直到10分钟后如仍无人进入感应区域,灯自动关闭。

2).泛光照明的控制:在交通大厦的楼下,安装了50个不同颜色的射灯。照明监控节点采用定时开关的方法控制泛光照明。在上位监控系统中制定时间表,每天晚上7点开灯,凌晨3点关灯;在上位的控制表内可以人工设定开哪些灯,不开哪些灯;节假日怎么开灯等等。这些方案存储在上位监控节点的数据库里,管理人员可随时调整这些方案。

3).公共区域照明的控制:公共区域包括走廊、楼梯间、车库等区域的照明的控制方法采用定时控制法。既在下班后除保留必要的值班照明外,其它的照明应关掉,以节约能源。照明的控制采用KmC公司的KmD-5801控制器,它可独立运行,也可通过peer-to-peer方式连成网络。它有8个通用输入通道,8个通用输出通道。一个这样的控制器可控制多达8个照明开关点。

6.城轨交通环境的空气质量监测:

交通大厦的1到3层是证件集中办理营业大厅,对于这样一个人群流动量大的公众场所,对它的空气质量检测是尤为重要的。营业大厅环境的监测主体是空气中的Co2浓度,空气的温湿度,在人员流动最多的2层加入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氧气等四合一的气体监测仪表,对有毒气体进行监测。仪表选用日本新宇宙的Xp—30211e。当空气环境发生异常时经上位采集并确认后做出不同的反应:启动通风机,吹入氧气等等。

7.停车场管理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也是大厦保安自动化Sa系统的一个部分。在地下停车场的收费中心设置一台停车场管理操作站,其上运行BaS的停车场监控系统,它是一个完全图形化的软件系统。在系统集成设计中,停车场操作站与BaS中央操作站的停车场管理节点在同一级网络ethernettCp/ip上互连。集成功能包括:

1).向BaS传送停车场车辆的流动量及车位信息;

2).向BaS传送设备工作状态及控制信息;

3).向BaS传送收费资料;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篇2

楼宇自控十大品牌排行榜1.霍尼韦尔霍尼韦尔这家成立于1885年美国,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航空、楼宇、工业控制技术、特性材料和物联网等领域解决方案的全球500强的高科技企业,旗下业务覆盖了节能、环保、安全、安防、互联等多个领域,并始终致力于成为全球工业物联网的领导品牌。

2.西门子西门子是一家成立于1847年德国,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服务楼宇、分布式能源系统、工业自动化和制造数字化等领域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技术企业,并以产品出众的性能和优良的创新品质而在业界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3.江森自控这家成立于1960年美国,于2016年与泰科国际合并的知名安防行业品牌,是专注于为全球15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值得信赖且专业的门禁、视频监控、实时定位、防入侵等多类产品,并在安防业界中享有盛誉。

4.同方泰德同方泰德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新加坡,并于2011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高科技企业,这个专注于为智慧建筑与园区、智慧交通、智慧能源三大领域客户提供智能节能和城市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是清华大学旗下较早的海外上市企业。

5.施耐德电气施耐德电气是一家成立于1920年法国的全球能效管理专家,也是专注于为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客户提供专业的楼宇住宅、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工业能源等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

6.台达DeLta台达是一家专注于为用户提供电源管理和电源散热解决方案的,成立于1971年的大型自动化企业,是一家集视讯显示及工业自动化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企业,旗下推出的产品覆盖了环境教育、人才培育、学术研发等领域。

7.中控源创智能这家隶属于成立在1999年的浙江中控技术股份公司的新锐品牌,是专注于楼宇自控、能源管理和智能照明等领域产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旗下先后推出的eS3000能源管理系统、LCS-300分布式智能照明系统等均收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8.格瑞特GReat格瑞特这家成立于1994年,专注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全生态易用的智能解决方案与产品的建筑智能化行业建筑设备制造商,成立20多年来这个拥有超过50项专利和著作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产品已经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中国省份。

9.advantech这家成立于1983年中国台湾的全球知名智能系统企业,是专注于为全球21个国家的客户提供领先的自动化电子平台和智能服务的全球领先智能服务提供商,并自成立以来先后与多家大型企业达成合作,形成了强大的营销网络。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篇3

abstract:aimingatthecurrentsituationthatthereisagapbetweentalentcultivationofintelligentbuildingspecialtyandenterprise'sdemandfortalentsofintelligentbuildingspecialty,thepaperstudiesthesuitabletalentcultivationofintelligentbuildingspecialty.intheend,itputsforwardthesuggestionssuchassettingupcoursetakingpostprofessionalabilityascore,constructingcorecourseofspecialty,andcombinedtheorystudyandpracticetrainingtogether.

关键词:楼宇智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Keywords:intelligentbuilding;talenttraining;curriculumsystem;teachingmode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267-02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导致建筑业、房地产市场的迅速扩大,相应地人们对于居住条件和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变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建筑智能化市场迅速成长起来,这就直接拉动了对智能楼宇新职业人才的需求。

1楼宇智能专业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我校楼宇智能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面向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建筑设备安装、楼宇控制工程、工程建设监理与招投标、质量监督部门等企业,可在智能楼宇工程部、商务部、销售部、技术培训部等部门,从事物业管理员、助理智能楼宇管理师、技术员、电气工长、项目主管助理、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员、质检员等岗位工作的一线技术及管理人员。企业要求他们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我校09级楼宇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对于楼宇智能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传统的课程模式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往往强调基础理论而忽略技能实践。在我校09级楼宇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仅仅只在第期安排了专业技能实践,显然,课程内容体系并未摆脱“学科型”体系的束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未形成。

其次,在原先的课程体系中缺少特色鲜明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没有形成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原先的课程体系虽然融合了“楼宇智能化助理员”这一职业资格标准规定的知识与技能模块,但与满足行业需求的“智能楼宇管理师”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探求合适的楼宇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1以企业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依靠本校的楼宇智能专业的专家学术委员会、建筑设计院、校外实训基地,实地调研苏州楼宇智能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楼宇智能的设计及具体应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楼宇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楼宇智能化技术企业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学习任务、制定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确定学生的行动领域。以智能楼宇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构建楼宇综合布线、消防、安防以及建筑通信网络这四个课程模块,以此来适应企业对于楼宇智能专业人才的要求。

我校专业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了解最新的楼宇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动态,参与并掌握具体的楼宇智能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特别是节能技术、通信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由此可以准确的预测楼宇智能行业、相关企业岗位对于人才技能要求的变化。实时关注江苏省联合职业教育学院对于楼宇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正确定位五年制高职楼宇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和课程体系。

2.2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以项目教学为驱动,以知识及掌握的技能为核心,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围绕专业岗位核心技术知识要求,优化学科体系的知识结构,开发实验、实操项目。

全面建设《楼宇自动化技术》、《建筑电气技术》、《楼宇安防技术》、《消防与给排水技术》、《建筑通信与综合布线》五门专业核心重点课程。《楼宇自动化技术》是楼宇智能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体现楼宇智能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课程。

《楼宇自动化技术》课程以学生掌握楼宇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理论为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对楼宇设备以及监控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的能力,针对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控制设备的排除故障的能力。该课程是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课程。课程采用项目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任务,楼宇设备监控、传感器、室内外主机等硬件系统的搭建。计算机组态控制软件编程、调试等序列技能训练项目任务驱动,将理论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楼宇智能岗位职业能力。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都围绕能力的培养来设计。在建设《楼宇自动化技术》课程的基础之上,打造《建筑电气技术》、《楼宇安防技术》、《消防与给排水技术》、《建筑通信与综合布线》四门专业核心重点课程。

《楼宇智能化技能实训》和《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是专业的2门校内综合实训课程,通过校企共建,扩建校内楼宇智能技术实训基地,邀请行业专家按实际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设计课程,参与设计、开发技能培训方案,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直接指向智能楼宇工程项目操作实际,由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和验收,以《智能楼宇管理师》新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为考核标准,强化训练学生关键岗位职业能力。

以上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选择专业相关骨干教师组成各个课程组,实践性强的课程还要邀请专家,共同来建设设计课程,发挥资源优势,高效率完成建设任务,保证建设结果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2.3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教学模式我校已经建成了制图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安全防范系统实训室、消防系统实训室、物流仓储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无线电调试实训室等。在此基础上,按楼宇智能专业所涉及的技术大类及功能设置实训室,扩充完善已有实训室和增建部分新实训室,兼顾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师资培训等多重训练基地功能。充分利用实训教学资源,建立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教学模式,体现在将教学环境模拟为企业模式,营造特定的职业氛围,将教室、实训、实验、考工融为一体,具备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实践训练、实验、和考工等功能;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教学模式还体现在知识能力的考核上,具体考核方法形式多样,学生按要求完成实践操作时,解答与实践考核相关的理论问题,对考核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楼宇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除上述探讨的内容之外,还有大量的改革,例如如何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校外顶岗实习运作模式的建设,楼宇设备专业群建设等工作需要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向汉江.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4(31):49-50.

[3]朱新宁.浅析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1).

[4]陈业宏.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规格、要素定位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7(03).

[5]张晓明.楼宇智能化系统与技能实训[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

[6]余志强,杜妮妮.论“双证制”的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篇4

【关键词】智能建筑;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是智能建筑楼宇的核心部分,通过自动化技术、通信网络以及计算机技术,规划了自动化控制部分,应用到智能建筑楼宇内,满足楼宇智能化的基本需求。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表现出了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特征,直接提高了智能建筑楼宇的服务能力,由此对自动控制系统有一定的需求,目的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优化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的运行环境。

一、智能建筑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1.系统设计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参与智能建筑楼宇的运行控制,其在设计中,注重功能性的运行内容,管控好楼宇的运行和消耗,促使楼宇内的各项自动化项目,保持在最佳的状态[1]。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规划成3个模块,分别是:(1)安保管理,自动化监测智能建筑楼宇,实行防火防电及防爆,同时还要执行安全中的数据管理,提高数据传输的水平,达到数据传送的规范标准;(2)物业管理,自动控制系统中,辅助计算出智能建筑楼宇的资金消耗,监督各项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有异常的设备,制定设备更新计划,更换异常设备;(3)环境能源管理,自动控制系统管控智能建筑楼宇内的照明、空调以及运输项目,重点规范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的能源分配,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实现节能降耗,自动控制系统在运输方面的环境能源管理,是指电梯、停车场等项目的控制,保障能源分配的合理性,才能完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2.系统分区自动控制系统在智能建筑楼宇中的系统分区,分为两个部分。分析如:(1)控制分区,自动控制系统分为集中控制与集散控制两个部分,集中控制是指计算机为自动控制的基础,所有监控点均连接到监控中心的计算机体系中,计算机处理好运行数据后,重新传送到设备的执行器内,缩短了运行控制的时间,集散控制的核心是分布式控制,监控中心采用通信总线结构,在智能建筑楼宇的监控区,实行分级分布式的控制方法,分散的状态下,完成自动化控制;(2)协调分区,是指对智能建筑楼宇中的子系统,实行协调化的自动控制,不同子系统,其核心功能不同,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确保子系统能够在协调的状态下独立运行,子系统单独连接到自动控制系统内,做到协调运行。

二、智能建筑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本文以某商务型的智能建筑楼宇为研究对象,该案例中,建筑楼宇占地120585.21㎡,建筑总高度是85.3m,该智能建筑楼宇,集酒店、办公、商业、车库等功能于一体,该建筑在建设初期,就提出了智能化要求,落实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探讨几点自动化系统在该楼宇中的应用表现,如下:1.智能卡系统该商务型智能建筑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构建了智能卡系统,专门用于保护楼宇内部的安全性,确保出入人员的安全性。自动化控制中,包含了智能化系统,出入人员通过刷卡的方式,通过智能化系统,向自动控制系统提交认证信息,符合认证才能正常出入[2]。该案例的门禁、车库等位置,均采用了智能卡服务,实现了自动化的识别。自动化系统中有数据库,其可主动识别智能卡的用户,身份匹配成功后,才能安全放行。该楼宇的人流量大,因为楼宇存在多项功能,所以在酒店、办公等位置,专门配置了自动化的门禁系统,采取自动化的识别方法,门禁属于智能卡系统的一部分,执行刷卡识别,保障楼宇内部的安全。2.视频监控系统自动化控制在楼宇视频监控中,表现出了高效的应用。楼宇的运行根本是安全,结合自动控制系统,在楼宇中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专门用于监督楼宇的内外环境。该楼宇中的安全管理方面,不仅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还配置了防盗报警、信息巡防等模块,其在该建筑楼宇的公共部位,安装了视频监控,以便实时掌握楼宇内外的环境状态,避免发生突发状态[3]。该楼宇内,不同功能的区域,管理人员之间相互协调,尽量扩大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测方法,遵循“以人为本”的保护方式,落实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例如:该案例的商业区,突发了安全事故,周围居民及时按下了防盗报警,信号迅速传达到了安全监控室,值班人员根据视频监控系统与防盗系统,迅速找到了事故位置,及时排除了安保人员,解决了事故问题,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3.设备管理系统智能建筑楼宇中,安装的设备非常多,增加了设备管理的负担,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应用到设备管理上,缓解了各项设备的运行压力。设备管理上的自动化,在智能建筑楼宇中,营造了舒适的环境[4]。该智能楼宇在设备管理时,以自动控制系统为基础,引入了多项先进的技术,专门控制好智能建筑楼宇中的设备运行。例如:该楼宇中的空调设备,建筑内,安装了30台空调机组,其中8台是空气净化变频机组,空调机组中,采用了pLC编程控制,促使空调能够根据楼宇内的环境,自动调节变风量和温度,实现了室温控制空调的方式,空调机组中安装传感器,夜间会降低或停止空调运行,降低了空调设备的能源消耗,体现了自动化控制在设备管理系统中的优势,不仅具有管控的作用,还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自动控制系统除了在空调设备上,还应有到了通风排水、电器运行、电机等设备中,完善了智能楼宇的设备运行。

三、智能建筑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

智能建筑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系统在智能建筑楼宇中,可以更为及时、便捷的实行功能管理。未来发展中,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参与智能建筑楼宇的各方面管理,不仅仅是现代几点功能控制上,而是提供综合的管理方法,充分体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未来发展中,朝向高级化的方向发展,在智能建筑楼宇中,形成高级管家,提升自动化服务的水平,还要和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相互配合,完善智能建筑楼宇的运营环境,充分发挥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优势。

四、结束语

智能建筑楼宇的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中,以规划设计为基础,满足智能建筑楼宇的功能需求,体现自动控制系统的高效性。自动控制系统在智能建筑楼宇中,得到了积极的发展,结合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推进自动控制系统在智能建筑楼宇项目中的发展,以便在楼宇中,开发更多的自动化控制功能。

参考文献

[1]邓琪.小议智能建筑楼宇自动控制技术[J].科技展望,2016,(20):26.

[2]冯国园.自动控制系统在智能楼宇中应用研究[J].商品混凝土,2013,(07):167-168.

[3]祝铮.智能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4):231-232.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篇5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项目;实践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对于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来说,它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适应于楼宇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安装以及维护等等,而它的专业课程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体系,包括现代建筑的强弱电系统、信息系统以及智能系统等等。通常,楼宇智能化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网络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电话系统以及综合布线系统等等。鉴于这些知识体系会比较枯燥,而且学生也缺少必要的感性认识,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感觉比较吃力,难于理解,这样也就会导致动手实践能力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对应用项目的实践进行分析,以增进人们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的认识与了解。

一、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的发展概述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信息的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也逐步兴起了,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基于楼宇建筑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所以就产生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它主要采用的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建筑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与管理。可以看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是建筑技术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要求的结晶。

相比普通建筑而言,智能化楼宇工程建筑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它具有良好的信息接收与处理功效,能够推动工作效率的提高;其二,它更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舒适;其三,它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比如在空调、照明的设备的控制上,它不仅能够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还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其四,它能够有效节省建筑运行维护的费用,同时,还能够满足不同住户对建筑的需求。

二、项目的实施步骤

1.设置项目

对于应用项目而言,项目的设置是其成败的关键所在。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有效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来探讨项目之间的联系以及层次递进等因素。通过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分析,让学生们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楼宇智能化工程,并且逐步扩大其范围,把它作为一个大项目的几个小内容来完成。比如,制定投标书、分析项目需求、设计方案平面图等等。学生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小项目的完成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2.分组设计项目

待项目的设置完成之后,老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项目的设计。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向学生们明示项目设计的方法与手段,同时还要将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告知学生。另外,老师还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设计,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项目的设计,并选出组长,在组长的统筹规划下,进行各成员的分工协作。在具体分组设计过程中,老师不能放任自由,要起到良好的组织与引导作用,针对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分配任务、布置任务,还要适时做好调整工作。对于老师来说,应该对整个实施过程有一个明确的控制方向,并帮助学生们解决疑难问题。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每个小组必须独立完成,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优势,把团队协作的力量展现给大家。实施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还是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这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同时,同学之间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习对方的长处,达到一种共赢的状态。

在整个项目的设计中,学生们作为主体在对事物的认识上,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遇到问题的时候,由于准备不充分,还不知道如何下手,在经过相互之间的讨论之后,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同时,在对各成员的意见进行有效总结与归纳之后,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会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这就需要他们制定出现的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3.总结评估项目

在分组完成项目的设计之后,老师们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项目的总结与评估,把自己的设计成果与别人的设计成果进行比对,之处各自的优缺点。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设计方案,来比对项目目标的制定,看设计成果是否与之前的目标相一致,找出其中的差距,查漏补缺。

在绘制平面设计图的时候,要结合老师所给的时间项目资料来考虑问题,并在智能化系统的需求基础上对设计方案进行描述。同时,在平面图的设计与方案的描述过程中,还应该想好设备设施以及辅助工具的选取,并为工程作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报价。

对于项目的评估来说,主要是针对学生们的具体设计成果来评判,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其它组的设计成果来讨论,总结出各自的设计特点。当然,在指出问题的同时,老师也不能忽视了各组的优点,只有综合评估所产生的效果,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最后,老师应该在每组设计成果的基础之上,总结与归纳出一套比较完整、可行的方案,以供大家参考,这样就会使评估过程成为学生们再学习的过程,达到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项目中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对于本课题中的“项目”来说,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而这个教学过程又是建立在一定的项目基础之上;其二是指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这个大的项目,而它的专业课程也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子系统、子项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等等。对于应用项目而言,使之应用于具有专业技术特色的建设中,不仅可以有效实现教学过程与具体项目之间的结合,而且还可以有效实现理论设计与实际系统之间的结合,这样就可以全方位地认识与理解项目的内在含义。

第二,该项目除了可以适应现阶段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需要之外,还可以在学生的设置、设计、评估以及拓展的基础上,来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并以此作为更多学生的学习资料,从而使项目不断实施,不断完善,不断优化,最后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对于智能化的楼宇来说,它必须要有完善的控制、管理以及维护设施作为保障,这样方便进行安全管理、监视报警以及环境控制,从而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高。简言之,现代楼宇智能化的基本要求是要实现建筑的柔性化、建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以及办公设备自动化等等。

结语:

对于现代楼宇智能化建筑来说,专业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整个楼宇智能化建筑事业的长效发展。而在此过程中,其人才的培养也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以企业的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定位,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且还要让他们充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这个方面来看,应用项目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它对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贾正松.论高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J].职业教育研究,2013(2).

[2]纪昌锋杨颖.浅析高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

[3]陈思敏.浅谈高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27).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篇6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教学改革;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023-02

一、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专业建设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对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教学改革中我们首先对行业发展现状和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与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一起重点研究探讨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问题,确定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教学模式,最终使学生达到二级注册建造师的能力和水平。

“工学结合、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主线,形成基本操作、综合技能训练、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岗位工作能力四个能力模块,实现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技能三层次递进训练实践能力。在每个模块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校内与校外融合,实现工作与学习相互结合,达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不断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要解决的问题是整个专业教学过程设置的课程以及所有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课程体系设计应建立在对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工作过程的广泛了解与深入分析基础之上。

深入企业调研后,我们建立了以能力本位为依托,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开放性、服务性为原则,课证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在与岗位对接的基础上归纳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楼宇智能管理员(师)职业资格标准以及按照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对智能建筑子分部工程的划分,进一步制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即以通信网络系统、楼宇智能化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系统集成六大模块为课程体系核心,前期开设水暖设备、智能仪表与测量等基础课程,后继开设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施工组织与管理以及楼宇智能化工程预算等课程,形成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特色鲜明、思路清晰的工学结合、技能递进的课程体系(见图2),依此确定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

专业基础模块:使学生掌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完成电工基本技能实训、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电气测量实训、楼宇智能系统CaD等实践教学环节,达到基本操作能力,形成职业基础素质。

综合职业技能模块:在专业基础模块的基础上,开设了通信与网络工程、综合布线技术、电气消防系统施工等六大子分部系统安装核心能力课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再开设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等课程。教学中将技能训练项目融入课程中,理论教学由浅到深,能力训练过程从各系统专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递进,从而使学生具备智能工程设计、安装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

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模块:在综合职业技能模块的基础上,开设了智能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智能工程预算与招投标等岗位管理能力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管理知识,具备工程管理的能力。

运行管理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实现与顶岗实习的“零距离”对接。

顶岗实习模块:学生直接参与智能工程安装调试、智能建筑及小区运行维护,获得职业岗位初步工作经验,具备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和企业准员工素质,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

二、课程标准

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念和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方案、课程内容纲要、教学组织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体系等。我们根据课程开放过程中的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和标准来确定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中最难的是对课程的设计,一门课程到底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教学组织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课程标准中要全面体现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学时安排、场地、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评价标准尤其要做细做好,粗略的评价不能反映出学生真实的能力水平,我们在课程标准中细分出课程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内容,每部分均详细列出考核与评价标准,最后在综合学生的职业素质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例如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电气消防技术》的课程评价标准,首先列出本门课程有哪些技能训练项目,然后给出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和综合技能训练项目的量化评价,最后给出课程的总评价。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程的纲,将其做细做全,有利于后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定,更是建立精品课程的基础。

三、结束语

上述内容是我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改的研究与成果,改革之路总是走的艰难和痛苦。思想的转变、观念的更新,使我们每一个参与的教师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得以有了新的成果,但做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出更优质的学生。

高职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如校企合作机制研究、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双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希望同行们能携手共进,在教学改革的路途上开出新的花蕾。

参考文献

[1]谭慧.楼宇智能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构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篇7

关键词:变风量控制;智能建筑;缺陷;措施;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变风量系统(VariableairVolumeSystem,VaV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伴随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能源危机而广泛发展,进入现今社会节能减排国家政策的实施,现阶段变风量系统的应用更是日益广泛。VaV系统能根据室内不同的负荷情况自动调节空调系统送风量,在非全负荷运行的条件下减少送风量,带来风机能耗的降低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由于其属于全空气系统,可以利用新风消除室内负荷,能对负荷变化迅速响应,室内也没有风机盘管凝水问题和霉菌滋生问题,系统的灵活性较好,易于改、扩建,尤其适合格局多变的商业写字楼宇。

二、变风量控制系统实施方案现状及分析

第一幢智能建筑于1984年在美国建成。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伴随智能建筑中(尤其高层智能建筑中)大量变风量控制系统的应用,现阶段广州新建高层写字楼宇中多数均采用了VaV系统,但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失败案例较多,整体表现为:

1.变风量控制系统产品技术封闭,不利于其系统的施工及运行。

因我国变风量控制系统等智能楼宇产品起步晚,但市场巨大,欧美等先进国家的智能楼宇公司大批进入,逐步形成我国智能楼宇市场被几大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同时由于各个不同智能楼宇公司使用各自开发的总线等软件产品,相互间软硬件兼容性低,上述原因直接导致了欧美公司对变风量控制系统产品技术封闭,很多工程实施中二次开发需求无法满足,施工单位严重依赖VaV控制系统产品生产单位开展相关二次开发等调试工作,运行过程中物业管理人员更加依赖产品生产单位开展二次开发及故障处理,此情况不利于VaV控制系统的施工及后期运行,将直接导致VaV控制系统出现建设完成但无法使用或无法按照设计意图正常运行。

2.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施工质量把控能力不足。

VaV控制系统属于智能楼宇范畴,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及现代图形显示技术(CRt),即4C技术大量应用到智能楼宇中,安装单位对新技术的应用相对经验较少,同时由于起步较晚,人员流动较大,导致施工单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由于多数施工单位还存在传统空调系统的安装陋习,认为空调设备风口出风就已经完成安装调试工作了,重视程度不够,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把控不足,工程施工中软件目标不达标而无法察觉,导致很多VaV控制系统设计正确但施工后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3.现场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配合较少,现场监管能力低。

设计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参与项目较多,施工时设计单位很少来工地现场,VaV控制系统调试时监理单位负责验收,但与设计单位配合相对较少,监理单位对施工调试中的难点把控不如设计单位,设计师虽然想经常深入实际工程解决技术问题,由于设计师以设计出图作为业绩考核标准,造成验收时设计单位由于不经常在现场,对现场的问题了解不足。故监理单位对重点把控不足,设计单位对重点项目了解不足,导致工程无法安装设计要求实施。

4.业主单位重视较少,技术支持不足。

业主单位监督整体工程质量,但由于本身人员有限,对分部分项工程重视程度不同,出现过渡重视土建工程、装修工程及机电安装工程,对VaV控制系统的智能楼宇工程重视不够。同时VaV控制系统方向技术力量配置参差不齐,导致技术支持不足,无法抓住VaV控制系统技术重点及管理重点,工程中的最后一道管控不足将导致工程质量不如人意。

三、变风量控制系统实施措施

结合广州地区20万平方米商业写字楼项目实施经验,从设计单位、施工安装单位、供货单位、监理单位与业主单位不同角度分析现阶段变风量控制系统实施缺陷,提出明确的实施对策及措施:

1.设备选择原则及方法

对于VaV控制系统产品技术转让率低,技术封闭的情况主要因为欧美智能楼宇公司垄断的结果。目前各大市场VaV控制设备及软件基本由3-5家欧美公司生产,在工程或者设备招标时可先要求控制设备生产商提供二次开发工具及相关软件代码,并提前约定固定期限的免费调试及二次开发工作,避免工程实施中调试人员不足,运行时二次开发工作费用过高问题。同时可考虑VaV控制系统控制器不仅局限在DDC控制器,也可采用pLC控制器,现广州地区采用pLC控制器的VaV控制系统已有很多成功案例。

2.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由于变风量控制系统采用大量4C新技术,故对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要求较高,现阶段大型及历史悠久的机电安装单位对新技术的消化及技术力量配置不一定很强,故招标时需着重考察施工单位对新技术的人员配备是否有丰富的变风量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经验,对现阶段变风量控制系统产品生产商配置的相关施工队伍应保持接受与欢迎的态度。施工队伍的现场调试人员的技术力量直接决定调试质量,应当重点考察并要求其长期驻场直至调试完成。对施工单位的设备出风就完成的观点坚决抵制并按照合同给予坚决处罚。

3.监理与设计单位控制措施

因变风量控制系统技术先进,具体软件工程很多设计师也很感兴趣,但设计院的考评以设计出图数量为标准,导致工程现场设计师很少出现,技术问题无法解决,可在设计合同签订前约定设计师参与工地现场的具体形式与时间从而保证调试的顺利完成。

监理单位是工程施工中的现场管理者,但监理人员技术力量残差不齐,很多国家要求的监理内容执行不彻底导致监管缺失。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单位施工质量自检及隐蔽工程的监管,同时对于VaV控制系统调试中的问题多召集供货商、施工单位与设计等协调解决,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协调与监管的职能。

4.业主单位施工管理关注重点

业主为工程的最终使用者,是工程质量最后一道管控力量。变风量系统实施中业主单位需对技术路线进行判断、施工质量抽检把控并和监理单位加深合作与督促,对变风量控制系统工程现存问题要充分了解并着手防范加强监管。

四、结语

本文结合大型写字楼宇变风量控制系统实施经验,分析了现阶段工程管理中问题,指出了工程实施方案中的常见缺陷,并提出明确的实施对策及措施,通过工程现场多次的协调及调试,实现了变风量系统的节能目标。希望对今后变风量控制系统实施管理提供参考,为更好实施变风量控制系统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岱森.空气调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篇8

分分钟部署几十台虚拟机

与这位负责人持相同观点的还有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tivoli软件总经理许伟利。“相比传统的运维方式,云计算环境下的运维更加复杂:从物理机转变为虚拟机,从几台、几十台转变为成百上千,甚至更多服务器,从平行的简单应用转变为深度交叉的复杂应用,从这些角度看,it运维是越来越复杂了。”许伟利说,“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用户对整合服务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了。”

面对复杂多样的基础设施、it设备和应用,在2009年,iBmtivoli就推出了整合服务管理理念(integratedServicemanagement,iSm),它通过可视化、可控化和自动化,帮助企业实现it设施、人员与流程的互通互联,进而达到业务与it系统的全面融合。

而在云计算环境下,客户需要更快、更高效、更安全的整合服务管理。“采用传统技术部署虚拟机十分耗时,且需要it员工实施大量的人工管理。现在,我们的软件可以在数秒钟内部署好一台虚拟机,数分钟内部署好几十台虚拟机,而数百乃至上千台虚拟机的部署也只需要不到一小时的时间。”许伟利自豪地说。

企业更依赖于计算资源的快速可用性,对虚拟机的需求大幅增加。这就要求供应商提供自动化的方案,在支持大量虚拟机的同时,减少管理器的数量,既降低成本,又减少因人工错误带来的风险。

麻省理工计算机专业博士、专门负责大中华区云计算及所有iBm服务管理产品的开发工作的iBmtivoli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关德向记者介绍了iBm最新推出的全新镜像管理软件iSaaC(iBmServiceagilityacceleratorforCloud)。他介绍,该软件能够满足快速部署虚拟机和关联服务器镜像的需求,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提供云服务。

不只管it还要管楼宇

在大会上,iBm除了着力描绘整合服务管理如何助力云计算时展,还介绍了tivoli在“智慧的建筑”方面的发展策略和举措。

“整合服务管理要把一个服务从端到端所有的东西都要管理起来。”许伟利说。的确如此,从iBm早前收购maximo做资产设备管理,到现在收购BigFix公司做终端管理,不难看出它将it一管到底的决心。而iBm对智慧楼宇解决方案厂商tRiRiGa收购的完成,又让我们看到,似乎它要管的不只是it,而是所有。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篇9

提到路演,提到公路,一定会想起这首“公路之歌”。但难想到的是,物联网技术也要上演“公路之歌”。

4月6日,爱立信物联网全球路演在北京启航,并将途径全国15个重点城市,与运营商客户及合作伙伴面对面交流爱立信的物联网案例和解决方案。

展示亮点

据爱立信东北亚区市场部总管常刚介绍,这次爱立信的路演车中分为智慧医疗、智能工厂、智能停车、智能楼宇系统、水联网、5GnR基站等几个展示区。

智慧医疗方面,爱立信将携手阿斯利康进行医疗物联网化以及端到端的资源整合,将窄带物联网能力引入到阿斯利康的医疗设备中,实现联网设备的端到端功能认证和整合,以及提供对联网终端的管理系统以支持实时监控和管理相应设备。

智能工厂方面,今年2月,爱立信携手中国移动、英特尔联合展示基于工业4.0蜂窝物联网的互联工厂演示,其中包括互联螺丝刀的演示。据了解,爱立信南京工厂里有大约1000个高精度螺丝刀,现在通过将螺丝刀上安装芯片就可以利用窄带物联网将螺丝刀连接起来,工厂将能够用自动化解决方案取代对工具使用量的手动追踪,此外还可以对互联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从而可优化维护管理。

智能停车方面,爱立信在nB-iot智能停车系统的基础上,把车位地锁的场景融入到物联网之中。通过蜂窝物联网技术,手机app就可以一键解决车位地锁的升降。

智能楼宇系统方面,这是爱立信研发团队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完成的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以及通信网络把楼宇状态的相关信息数字化,从而以安全、便利、高效、节能的方式进行运营管理。

5GnR基站方面,爱立信将展示其端到端5GnR基站产品,包括低频3GHz以下,中频3GHz-6GHz,高频大于6GHz频段的基站。

物联网发展激l5G市场

常刚表示,5G将带来1.23万亿市场,其中包括网络连接能力带来的市场、在管道能力之上为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的市场,但更大的一块商业契机就是与垂直行业定制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物联网、车联网等解决方案。

爱立信最新版《移动市场报告》显示,到2021年,互联终端总数预计达到280亿台,其中包括近160亿台物联网终端。物联网发展潜力无限,目前,爱立信已可以提供一整套完善的物联网相关技术与解决方案。

在网络层,爱立信积极推动窄带物联网以及emtC标准制定并率先提供相应的网络能力。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篇10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对于布线市场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美国康普公司北亚区销售副总裁陈岚表示,“在云计算时代,无论是电脑,还是智能手机,它们只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接口,而所有的计算都要在云中完成。对于用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它们和云之间的通信。如果连接用户与云之间的这条路不通畅,那么一切只能是纸上谈兵。”

中国计算机报社社长兼总编李树与陈岚就布线市场的新趋势,以及康普中国业务的发展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

千万元大单照亮康普中国业务前景

李树:您能否回顾一下2015年康普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情况,有哪些业务的亮点?

陈岚:2015年是康普中国业务大丰收的一年,我们超额完成了预定计划,这也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今年,康普中国举办年会的时候,公司美国的高层也亲临会场,与中国团队一起庆祝胜利。

2015年,无论是数据中心业务,还是智能楼宇业务,我们都赢得了很多大型的项目。以前,一两百万元的布线系统已经算是大单,但是去年我们赢得了好几个千万元级的大项目,提升了整个业绩。

说到业务的亮点,第一个就是预连接光缆。我们看到了一个趋势:以前数据中心是om3光纤和om4光纤混合的模式,现在数据中心则以om4光纤为主,而且数据中心不会再采用传统的熔接式光纤,而主要采用预连接光缆,也就是mpo光纤。

另一个亮点是电子配线架。无论是在智能楼宇,还是在数据中心机房,电子配线架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在智能楼宇项目中,我们去年赢得的最大一笔订单是4万个点。

总之,用户越来越重视智能化的布线解决方案,同时也更青睐可以快速部署的预连接光缆解决方案。

李树:近几年,中国的数据中心建设速度非常快。一些大型甚至超大型的数据中心不断涌现。您如何看待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布线系统的机会在哪里?

陈岚:中国的布线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整个市场的增长率并不高。

布线市场又可以划分成两个细分市场,包括数据中心布线和智能楼宇布线。数据中心布线市场的增长速度高于智能楼宇布线市场。

数据中心又可分为企业自用的数据中心,称为eDC,以及用于租用的iDC。我们看到的趋势是,iDC的增长速度比eDC更快。这对于康普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康普长期在数据中心领域耕耘,在数据中心布线市场占据领导者地位。数据中心市场的蓬勃发展对康普的业务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李树:今年,康普的一件大事就是完成了对teConnectivity的电信、企业网络和无线网络业务的收购。这次收购对于康普未来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陈岚:这次收购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带宽。近几年,网络的发展非常快,带宽也在迅猛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发现自身的产品线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我们收购的teConnectivity业务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宽带网络解决方案,也就是BnS。BnS部门的业务有很多亮点,其中一个便是接入网光纤。

康普最传统的、靠它起家的业务之一是有线电视的电缆。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康普加快了收购的步伐。通过收购安德鲁、avaya连接解决方案业务部等细分市场的领导厂商,康普逐步确立了在全球宽带、企业网络与无线网络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地位。

最新收购的BnS的光纤入户接入网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补充康普有线电视电缆的业务。当然,BnS也有综合布线业务,这进一步增强了康普在布线领域的产品厚度。

康普收购teConnectivity的电信、企业网络和无线网络业务以后,可以实现两家公司业务和产品的互补,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这次收购可以让康普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也为今后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绿色化与智能化缺一不可

李树:现在,用户普遍关注数据中心的绿色化与智能化。康普在这两方面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

陈岚:从布线的角度看,绿色与材料有关。康普采用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环保材料,甚至超过国际标准的要求。在数据中心里,我们推荐使用阻燃级的线缆,因为线缆会在火灾中起到助燃的作用。如果线缆是阻燃的,一旦发生火灾,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环保角度来看,线缆是由铜做的,而铜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布线系统的使用寿命越长,对自然环境和地球的保护来说越有益,这也符合绿色化的潮流。

康普至少要保证自己的产品具有20年的生命周期,不仅材料方面要保证长寿命和环保,而且还要负责这20年中的管理和运维,跟上用户需求的变化。

现在,数据中心使用6a线缆比较多,6a线缆通常比6类线缆粗一点。另外,光缆也是用mpo预连接光缆,所以也会略粗一些。

从节省数据中心空间的角度出发,康普为尽量缩减线缆的线径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康普要让6a线缆既满足6a的性能指标,又尽可能细一点,更接近6类线缆的粗细。由于数据中心的布线不是一根线缆一根线缆部署的,而是一捆一捆部署的,所以每根线缆细一点,就可能节省更大的空间,有利于通风和制冷。康普的布线系统十分注重这些细节,从结构上尽量节省空间,从而达到更好的通风和制冷效果。

另外,康普有一套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管理软件(DCim)。这是一个3D的可视化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对整个数据中心的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包括网络设备、UpS等。DCim是一个开放平台,对所有设备厂商开放,所有设备的信号都可以传送到此开放平台上。这样一来,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个开放平台看到数据中心里所有设备的状态,并可按需对这些设备的状态进行调整,实现监控、管理和维护的一体化,从而提高整个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

李树:智能化数据中心管理软件对于数据中心的绿色化和智能化会有什么帮助吗?

陈岚:当然有帮助。DCim是一个开放平台,可以连接第三方的系统,实现统一的监控,掌握数据中心内不同系统、不同设备的运行状况,并通过可视化的工具展现出来。DCim软件的出现就是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运营效率提高,意味着实现了节能和绿色化,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数据中心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数据中心在完成布线后,就要进入运维的阶段。近几年,我们确实看到数据中心用户在运维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惑。为此,康普于2013年收购了itRaCS公司,并在其产品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管理平台DCim。

我们发现,很多中国客户通常比较注重数据中心建设的初次投入,但忽视数据中心日后运营的成本。其实,数据中心的运维成本相当高,应该引起用户的足够重视。如果用户在刚开始规划和设计数据中心时,康普就能参与进去,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不仅可以推荐适合的布线系统,而且还能引入DCim管理软件,进一步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云计算带来新变化

李树: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很多人可能感觉布线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但是进入云计算时代,人们在建设云数据中心时,对每一个细小的专业领域的关注度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进入云计算时代,康普的业务定位是否有所变化?

陈岚:康普的定位其实很简单,就是关注基础架构。我们的三大核心业务包括布线、无线网络和接入网,都是为基础架构服务的。举例来说,综合布线搭建的是一个局域网的高速公路,而无线网络搭建的是一个广域网的通路,目的都是方便信息的传递。即使是像DCim这样的管理软件也是为基础架构服务的。

中国有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康普致力于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李树:一提到it基础设施,大家首先都想到的是服务器、存储、UpS等设备,往往会忽视布线。其实,“信息高速公路”的修建更加重要。

陈岚:确实如此。如果没有数据中心的蓬勃发展,可能布线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比如,新建一幢大厦,其整个布线系统的资金投入也就几百万元,只占整个大厦建设总投资的极少一部分,但它的影响比起投资的占比要大得多。而且,布线是隐藏在墙里面、吊顶中的,一般人看不到,所以也不会重视。随着数据中心产业的快速兴起,it专业人士才逐渐认识到布线的重要性。

如今,无论是兴建企业级数据中心eDC,还是iDC,客户都会觉得基础架构、布线非常重要。现在,40G/100G以太网已经普及,未来还会走向200G/400G网络,承载如此高速的应用,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布线系统就可以应对的。“信息高速公路”也是分等级的,布线所用的材料、布线的方式等不同,其结果也会有很大差别。

另外,数据中心用户现在非常注重环保,而且要求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证布线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布线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数据中心瘫痪。因此,数据中心用户会非常谨慎地选择具有高性能和高技术指标的布线系统,以便更好地支持未来的应用扩展。

李树:布线系统对数据中心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有直接影响。有没有量化的数据能够说明布线对于数据中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陈岚:数据中心是分等级的,按国际上的标准,t4、t3级的数据中心属于高等级的数据中心,国内则习惯称为a级机房、B级机房。像几大国有银行这样的大型用户,它们通常会倾向于按照t4级或a级机房的标准建设数据中心。t4级的数据中心,其全年宕机时间不超过26分钟。由此可见,安全、可靠和业务连续性对于数据中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从布线的角度说,如果使用一个不合格的6a产品,用它传输10G或者40G的信号,会经常丢包。因为线缆不合格,网络传输的速率越快,传输时的误码率就会越高,所以才会出现超5类、6类、6a的线缆,就是因为要支持不同的应用。康普追求的是在性能、品质上高于标准的产品,以保证数据中心的连续稳定运行。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尽量缩短宕机以后的故障处理时间,实现快速恢复,因此需要快速定位故障点。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在一个网络系统中,至少有30%以上的宕机是由于布线系统的问题造成的。康普布线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子配线架,在一分钟之内就能快速定位故障点,告诉用户哪个物理位置出现故障,而不是一个虚拟的ip地址,这样便于管理人员实现快速故障恢复。

双管齐下

李树:综合布线领域已经开始了重构与整合。与竞争对手相比,康普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岚:用户在选择产品时,最看重什么因素?康普的调研和第三方机构的调研都发现:第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产品价格,而是性能和质量,之后是供货期、厂商的信誉度、后续的服务,最后才是价格因素。康普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康普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从光缆到铜缆,从5类线、6类线、6a类线到正在研发中的8类线,从屏蔽网线到非屏蔽网线,从单模光缆到多模光缆,从熔接的光缆到预连接的光缆,还有智能化电子配线架、DCim软件等,康普都可以提供。基于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康普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解除客户的后顾之忧。

另外,供货能力也是用户选择供应商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用户在数据中心的建筑落成后,通常会要求厂商尽快完成布线系统的部署,这对布线厂商的库存能力、供货能力等是一个挑战。对于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康普来说,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康普布线系统的安装和部署通常是由合作伙伴完成的。因此,康普非常重视对集成商、项目实施合作伙伴的培训,甚至是手把手地教,以确保系统安装的质量。

我们销售的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除了要保证产品的品质以外,更要保证整个系统的安装和服务质量。

李树:2016年,康普还有哪些新的业务计划?在市场方面有哪些战略重点?

陈岚:今年下半年,康普将启动覆盖全国十几个城市的巡展。众所周知,康普已经完成了对teConnectivity的电信、企业网络和无线网络业务的收购,其中安普是teConnectivity旗下知名的布线产品品牌。巡展的重头戏之一是,我们要让中国的客户了解,康普和安普两大布线品牌厂商已经完成了合并,未来将给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布线解决方案。

在业务方面,数据中心和智能楼宇仍然是两大重点,将同步发展。举例来说,智能楼宇的用户对各种智能化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会更加青睐集成化的解决方案,将更多管理和控制功能等集成在一起。为此,康普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UCG(UniversalConnectivityGrid),即通用连接网格。UCG的核心理念是,用户可以把大楼里的一层楼面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实现网格化,每个区域里都部署一个接入点,达到延伸应用服务的目的,最终实现真正的楼宇智能化,其效果是:人在灯亮,人走灯暗;人在空调开,人走空调关。

未来,智能楼宇还会有更多创新的应用,但前提是必须有好的传输媒介作为支撑。康普就是要打造一个高效、可靠、安全、智能的基础架构。在数据中心业务领域,康普会抓一些重点行业,比如金融、教育、医疗、制造、军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