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9:47

化学工艺发展史篇1

在的影响下,20世纪开始,中国就有一批有志青年胸怀爱国热情和教育理想,面向世界,发奋进取,力图发展我国的现代工艺美术。20世纪20至30年代,庞薰l,雷圭元,郑可、李有行先后留学法国,陈之佛,祝大年,沈福文等留学日本,他们从不同的着重点学习、研究工艺美术。回国后,在各自不同的工艺美术实践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奠定了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基础,也成为第一批将外国工艺美术知识带回中国的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发展,工艺美术高等教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对工艺美术人才有了迫切需求。一批早年就怀有通过实用美术救国的有识之士,终于在此刻有了才干得以发挥的机遇,在经过了四年的精心筹备后,1956年11月1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正式宣告成立。国内从此有了正规而系统的工艺美术教育,为外国工艺美术史论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载体。

此时,由于政治气候的影响,我国对于外国工艺美术的介绍侧重于如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等东欧友盟国家。如1958年,雷圭元和袁迈曾经编纂了四册有关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的工艺美术作品选集,第一次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外国的工艺美术。1959年,陈之佛亦曾撰文《波兰的民间工艺美术》,发表于《美术》杂志(1959年第7期)。1958年创办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装饰》杂志,也在此时期文图并茂地介绍了诸如罗马尼亚,波兰,伊拉克等国的工艺美术发展情况和相关信息。

二、外国工艺美术史论教学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的发端

改革开放为外国工艺美术史论研究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一段时间,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在给学生讲授的公共理论课程中,开始设置有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并逐渐发展为较为系统的专业史论课程。然而,直至工艺美术历史与理论系建立之初,外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与研究尚属空白,这意味着给予学生的营养存有缺陷,如此的结构,对于我国高等工艺美术教学与研究来说也是极为不合理的。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国际艺术设计教育的优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率先在全国创建了工艺美术史系。1983年4月1日,教育部同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增设“工艺美术史”专业,该系主要研究方向即为中外工艺美术的历史、现状以及相关理论。随着工艺美术历史与理论系的建立,原有的史论课程得以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同时,外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和研究也有了建设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我国著名外国美术史论专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系主任奚静之教授,长期以来十分关注和支持外国工艺美术史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她对西方美术史,特别是俄罗斯和法国美术史的研究十分精深,对俄罗斯工艺美术和欧洲民间美术的研究也造诣颇深,并时常撰文介绍一些来自异域的工艺美术作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系建立后不久,奚静之教授给我带来了几本南京艺术学院学报,其中刊载有青年学者张少侠撰写的欧洲工艺美术史方面的连载文章,这是我知道的在当时较为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外国工艺美术史的第一位中国学者。他的文章使我很受启发,也促使我在外国工艺美术史论研究的田地里耕耘至今。之后,我还见到了张少侠、保彬等人编著的欧洲工艺美术图典之类的书籍,在学界有相当好的反映。此外,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原中国工艺美术总公司总工程师朱培初先生和原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校长朱孝岳先生一直笔耕不辍,历年来撰写了多篇关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各国的工艺美术史文章,且学术视野相当广泛,涉及到家具,服装,首饰,陶瓷,金属工艺、民间工艺以及外国工艺美术理论史和中外工艺美术交流史等领域。我认为,他们为中国的工艺美术史论教学与研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取得了成绩,特别是为外国工艺美术史论研究的开创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1982年,我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经过在学院一年时间行政工作的锻炼之后,成为当时新组建的史论系的一名青年教员。奚静之教授为了组建史论系,从当时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中招纳了一些人,如工业设计系,装饰艺术系的毕业生,还有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装潢系招聘来的毕业生,这些人都有不同的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同时又对理论研究持有浓郁兴趣,具有良好的学术基础和文化素养。当时的系主任奚静之教授希望我来做外国工艺美术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认为笔者外语比较好,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很好的条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于是,从此开始了专门的外国工艺美术史论的教学与研究,并且一直坚持做到今天。实际上,当时史论系的青年教师们研究外国工艺美术史有―定分工,我负责欧洲部分,另外两位分别负责伊斯兰地区,大洋洲,美洲、非洲部分,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其他教员有的调离了史论系,有的甚至离开了学校,最终,讲授并研究外国工艺美术史的重任,实际上就落在了我一个人的肩上,因此,我就把原来那些并不属于自己研究范围的内容也接过来一起做,进行基础的通史研究,并形成了最初的授课教案,外国工艺美术史论的教学与研究开始走向了稳固发展的道路。

三、外国工艺美术史论教学研究在中国的认同与发展

1、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实践与探索

1984年,创建一年后的工艺美术史论系,在奚静之教授此前初步构想的基础上,确定了外国工艺美术的教学与研究这个重大课题之后,我们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工作。研究之初,首先是搜集大量的文图资料,主要是通过各大图书馆来搜集相关文献和图片资料,其中外文资料占绝大多数。当时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有到国外去考查的条件。把这些资料搜集整理好之后,自己要花大量的时间反复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努力兼容与消化,并进一步归纳、总结,最后编写出教案。庆幸自己读大学时外语就选择了日本语,当时学校图书馆的日文书籍数量最多,这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许多方便。日本学者对外国的文化史迹的考察进行得十分广泛且特别深入,并有大量资讯可靠、内容深刻、图版精美的出版物和印刷品,加之研究工作做得也很深人细致,这对我的工作启发颇大,同时,也萌生了有机会一定要去日本留学的想法。这些想法和动因,促使我不厌其烦并周而复始地在外国工艺美术史论这块处女地上辛勤耕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在翻译外文资料,建立资料卡片,拍摄图片,撰写文稿,整理文案……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向前拓进。有效的积累和有益的探索,终于结出了可喜的果实――可用于开课的教案诞生了。

两年之后,也就是1986年,笔者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开设了我国第一堂“外国工艺美术史”课,这样,就填补了我国艺术院校没有正式的“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这一空白。同时,这一课程的问世,也与已有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对应起来,使我国的高等工艺美术教学结构更趋合理化。

外国工艺美术史论的教学与研究是从几个文明古国入手的,诸如古代埃及、古代印度,两河流域,以及古希腊、古罗马等等。一开始是分专题讲,一个专题讲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也有一种宗教体系下的工艺美术史专题,如伊斯兰工艺美术。在讲的过程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区别于长期以来讲授的美术史,不能受其影响,只讲外国的工艺美术,如外国的陶瓷器,玻璃器、石器、金属器,漆器、染织物在造型与装饰方面的发展历史和艺术风格的演进等等。对外国工艺美术史发展的进程划分,基本上承袭了外国美术史研究的划分方法,因为外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大背景是一样的。但是,在一些具体的风格时段的划分上,如古希腊陶器的不同风格的分期(我将此划分为五个时期)和一些基本概念或提法上,坚持使用有利于认知和理解外国工艺美术史论的,如将过去一直称谓的“希腊瓶画”,改称为更为确切的“希腊陶器装饰”……就这样深入分析,精心研究,反复推敲,从原始社会时期,上古社会时期,中世纪一直到20世纪末,不断地充实、调适和完善内容,并积累经验。

2、赴外学习研究

1990年,笔者有幸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派遣,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在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的艺术学科主要学习研究的是日本工艺美术史,但我给自己设定了~个目标――不能仅是研究日本艺术,还要借助日本良好的研究条件,深入研究日本以外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艺术发展史。于是,除了在东京艺术大学图书馆和艺术资料馆阅读和鉴赏大量外国工艺美术资料外,我也反复观摩了古代埃及艺术博物馆藏品展,卢浮宫藏品展,以及埃特鲁里亚,玛雅,安第斯等专题性的古代艺术展。看到了不少工艺美术品的实物。同时,我也领略了许多西方现代艺术展和世界艺术博览会的风采,着实获益匪浅。利用境外的研究条件,学习了大量外国工艺美术史方面的知识,看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优秀艺术作品。通过这个学术研究平台,掌握到更多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地区的工艺美术史论知识。原来在国内学校开设的“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其中讲到的许多作品,都只是看图片,从来没见过原作,但是在境外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它们,对一些作品的质地、体量和色彩有了更为明晰的认知。

以此为契机,笔者又有计划地赴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的各大博物馆和文化遗址及艺术史迹,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进一步丰富了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的图片资料与文献资讯,并购买了大量参考书籍,收获颇丰。

笔者认为,从留学的意义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留学国家先进的研究条件,学习其先进的研究方法,来充实自己的研究工作,最终要把它带回来,而且要在自己的国家实现和完成自己的理想。这种留学才是有价值的,尤其是从事外国文化历史与理论的教学与研究者。我认为,今天我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应该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留学经历,学习到了先进的研究方法,这至关重要。

3、《外国工艺美术史》之问世

回国以后,我意识到,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要把学习掌握的这些知识尽快地运用到教学中,要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就开始筹划写书。要在“外国工艺美术史”以前仅为一门课程的基础上,把这个学科体系建立起来。当时“外国工艺美术史”已经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向学生授课了,这些从国外带回来的资料进一步充实了我的教学资料,首先编写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外国工艺美术史授课提纲,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始撰写正式的外国工艺美术史的学术专著。

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学养和提升学术水平,我从1995年开始,师从奚静之教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为了紧密结合教学任务,与导师商定,就把攻读博士学位的论文选定为《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这样就可以结合博士论文的撰写来完成这本书。3年后,1999年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毕业答辩前,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外国工艺美术史》,这是国内出版的首部研究较为深入、体例较为系统、内容较为全面的《外国工艺美术史》专著。当然,现在看来,这本书还不能说是很完美的,因为它毕竟是作为外国工艺美术的一种基础史和通史的定位来展开研究的,只能说是在这个领域作了积极的探索,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我想,在这个基础上,外国工艺美术史论的教学与研究还需要不断地充实和改进。让其进一步适合于我们的学科研究,并为此作出更大的贡献。目前已有很多艺术设计类院校和相关专业,都以这本专著作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材,反映了该书的应用范围,市场需求和学术质量。2003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再次出版了这本书的修订版,使之进一步完善和适用。从目前的乐观形势来看,在外国工艺美术史论教学与研究的田地里,很有必要继续耕耘下去。笔者认为,一方面仍要不断充实和修订《外国工艺美术史》这本书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在这一基础之上不断派生出一些专门史,如按照国家、地区或者宗教派别来分门别类地编写系列的专著和教材。这个工作要不断地做下去,并要有新的突破,仅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还要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

《外国工艺美术史》一书在所用范例作品的选择上,一方面是从鉴赏的角度收录一些比较经典的工艺作品,就是许多史学家和艺术史学者都一致认为好的工艺美术作品,为读者提供赏心悦目艺术形象;另一方面,有选择地对一些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论述,从各个方面来展开,比如作品独特的制作工艺,罕见的材质肌理、强势美感的装饰,还有品种本身的独特性……从多方面来分析和考量作品的价值,然后,可以分门别类地解析,客观而深度地叙述,浓墨重彩地去描绘。总之,按照我们中国学者的眼光去审视外国工艺美术所呈现出的特质,作具体而深入的探究,并总结出优势和特点,再确定是否把它收录进来。

笔者认为,“中国工艺美术史”和“外国工艺美术史”应该并列发展,而且是一门有对比关系的课程。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这样的教学与研究才是最合理的,这样的学科建设也才是最完整的。《外国工艺美术史》出版,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使我国的高等工艺美术史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形成了较为理想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原来的一些同事都纷纷放弃了外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与研究,专门研究外国工艺美术史论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学生又培养得很晚。眼下,后续研究人才和力量的不足便是问题了。

4、教学与研究模式之影响

目前在世界工艺美术通史方面,从教学与研究的角度来说,撰写教材,开设课程,我们在国内开了先河,并且很快在学界得到了认可。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与推广外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与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的相关院校和机构得到了认同和赞许,很多学校都规定了有关外国工艺美术的教学和研究办法和内容,因此对于这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多。我们开创并建立了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体系,出版了首部此类研究方面较为全面而具权威性的著作及相关图书,为全国范围内展开外国工艺美术史论教学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由笔者撰写的《外国工艺美术史》已成为全国艺术设计院校和专业的必读教材。外国工艺美术研究已在全国相关院校、尤其是在艺术设计学博士点列为研究项目。我们开创并建立了外国工艺美术史教学方面的体系,在我国高等学府率先开设了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目前全国相关院校逐步开设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如苏州大学艺术设计学博士点已将此课指定为研究课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将此课定为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作为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研究课程。由于该课程内容的逐渐成熟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2006年起,清华大学已将外国工艺美术史定为大学人文素质核心课程。同年,外国工艺美术史课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奖。2007年,外国工艺美术史又荣获全国精品课程。可以说,外国工艺美术史教学与科研体系的建立,打破了长期以来工艺美术史教研活动只有中国工艺美术史单项的局面,完善了工艺美术史学科的建设。使其与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研究并驾齐驱,和谐发展。

自2006年《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被确定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和清华大学人文素质核心课程,并于2007年最终被评选为全国精品课程以来,笔者深感责任重大。笔者和同仁们清楚地意识到,要想实现进~步建设完美的精品课程和教材这一目标的艰巨与艰辛,必须发挥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站在全球的视野上,纵观全局,把握时机,努力培养21世纪具有人文情怀和优秀专业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国内领先,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将高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培养综合性,具有优秀人文素质的新时代艺术人才。

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的定位是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一体化,注重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和门类工艺美术实践的结合,中西工艺美术的比较研究,古代工艺美术研究与现当代工艺美术研究的沟通等领域的新课题。课程面向本专业,全院,全校开放。着力于对世界优秀工艺美术的学习、探研和借鉴,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培养学生的艺术历史观、文化观。

近年来,在笔者的指导下,清华大学外国工艺美术史专业已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培养硕士研究生27名,培养高级访问学者9名,培养高级进修生18名。另外,由笔者讲授的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本科生听讲者已逾万名人次,总授课时数达11760学时。在笔者指导的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中,关于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领域的内容包括中世纪,伊斯兰,美洲,近现代等专题领域。同时,每年应邀到全国各地院校进行外国工艺美术史专题讲座十数场,对于外国工艺美术史在国内专业院校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规划与构想

外国工艺美术史论的教学与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尚需继续发展和完善,因此,要分成几步走。

(1)教材建设

①在原有《外国工艺美术史》的基础上,编撰外国工艺美术系列史,该系列以国家地区,时代,宗教进行分类,每个领域独立成书,形成一定的规模,使外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与教学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可以与业已成熟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比肩。

②编纂一定规模的《外国工艺美术大图典》,按照国家,区域,时代、宗教等分为10至20册,以便读者充分地解读和领略外国工艺美术。

③编纂《外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使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系列化、整体化、综合化,学术化,并满足全国范围内设计艺术教学与研究的需求。

(2)教学,科研工作

①为了活跃教学氛围并与国际接轨,学习和借鉴先进授课经验,继续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授课。

②继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主办国内,国际相关工艺美术教育,研究和保护的学术展示与理论研讨活动。

③有计划地赴国外进行专业考察与调研,并选送学术骨干出国深造,确保外国工艺美术史论教学与研究的人才梯队和学术力量。

④引进优秀的青年教师,加强后续研究力量。

⑤提高外语水平,加大原文资料的阅读和检索数量与难度,确保研究水平和授课质量。

⑥创造和提供深造机会,强化专业知识,积极培养学术创新型人才。

进一步落实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并不断完善,确保目标与定位的实现。外国工艺美术史论的教学研究体系犹如大厦的地基,它的课程设定、研究领域和涉及范围,都将对学科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与意义,是人文学科建设不可缺失的环节,也是国家工艺美术历史与理论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必不可少的课题,因此,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向建设国际一流艺术史论学科迈进。

笔者认为,艺术史论的研究与教学,应注重其现实意义和价值,应对构建当今和未来的和谐社会,培育人文精神,发展健康的文化事业产生直接的作用,并以净化人的灵魂,养育人的美好情操,拓宽人的视野,优化人的心智为目标,而不能一味地总结前人的经验,只满足于停留在前人的思想境界或无所创新,无所开拓和发展的现状。我想,关注当下,着眼未来,不断创新,是艺术史论研究的关键。

化学工艺发展史篇2

abstract:thispaperexpoundsthedevelopmentofartsandcrafts,roleofartsandcraftsintheartisticcreation,modernarteducation,systematicallyshowsthehistoryandstatusquoofChineseartsandcrafts,atlast,pointsouttherearelotsofproblemstothink.

关键词:工艺美术;发展;美术教育;价值;意义

Keywords:artsandcrafts;development;arteducation;value;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198-02

0引言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华夏儿女创造出了无数举世闻名的工艺美术作品,这对于我们后人而言是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每一件优秀的古典工艺品都会让我们激动不已,为它的美丽纹饰,优雅造型和精巧技术所折服,可以说中国工艺美术史是一部智慧史。它的起源与人类起源是同步的,自人类开始有意识之后便去改造自然,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创造活动,所有这些生活包括器物方面的发展都是为了不断提高设计的艺术水平。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审美因素因而也是多方面的,功能之美、造型之美、装饰之美、材料之美、工艺之美和鉴赏之美都罗列其中。我们一直把工艺美术视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并且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着。但是,随着经济和生产进步的不断冲击,人民的思想意思也在不断的开放,工艺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发生了变化,工艺美术的教育事业萎靡不振,其地位和受重视程度也日趋衰退,这一现象很长时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很多地区工艺美术消亡的速度不断加快,前景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增强,大家都清醒地认识到工艺美术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保护与传承工艺美术又成为了社会的一大热点,各种保护措施与制度都被重视起来。

1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过程

对于工艺美术而言,我们按照工艺来划分大致为三种工艺:传统工艺、现代工艺和民间工艺,对于每种工艺都依据其自身发展变化和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分为几个发展阶段,一般而言可以罗列如下:30年代之前;30年代后期至60年代;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80年代末至90年代。在3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内,伴随着大量廉价工艺品和外国机制商品的涌入,以皇家宫廷工艺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美术工艺在这一时期的商品竞争中由于没有自身的特色处于明显的劣势。随着辛亥革命后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传统的宫廷工场由惨淡萧条最后彻底解体,倍受禁锢的良工巧匠开始自己在民间组织起工厂、作坊或商会,将属于宫廷皇家的技艺在社会中才传播开来,传统工艺由封闭的深宅大院走向民众。作为自然经济过程中的一个产物,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在很多方面都集中体现着劳动大众的需要。它是伴随着自然经济结构的解体,商品经济和都市文明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而产生的。民间工艺美术在最初就应该走平民化、商品化的路线,这一特点在某些地区表现的也是十分明显,特别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周围地区,有很多的民间工艺美术都已经失去质朴、粗放的乡土品质,日趋精巧工细、严谨雅致。

对于工艺美术的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在重视发展生产和技术的同时,中国的工艺美术教育事业也应该受到极大的重视。1956年原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等单位成立了新型的集研究、教学、设计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间,全国各地都在为美术事业的发展出一份力,很多的美术院校陆续设立工艺美术学科或专业,并出现一批中等工艺美术学校和多种形式的职工业余教育。新型学院式教育的建设发展,改变了旧社会以师徒方式相传的单一陈旧的教育形式,极大地扩大和提高了工艺美术创作队伍的规模和素质。与此同时,中国工艺美术研究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这样的机构成为工艺美术组织系统中人才最为集中、技艺力量最为雄厚的研究兼生产部门。同时我国很有影响的基本美术类杂志如《工艺美术通讯》和《装饰》杂志的创刊,为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阵地。很多的美术名家如王朝闻、陈之佛、庞熏琴、雷圭元、沈从文、沈福文、张光宇、罗叔子等人曾先后发表了一些关于工艺美术的历史演变、社会作用、本质规律和分类特征等方面问题的论文和著作,对推进工艺美术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我国,工艺美术行业随着文化领域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的倾斜,曾经显现了重组的趋势。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待,原来的灵活多样形式和市场流通领域也不如先前,起初接近大工业模式的生产方式进行重新组合与整顿,将工艺美术品原有手工业的特点予以极大地调动,进行新型生产模式的探索。但是后期出现的现代工艺美术事业却随着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在更加宽松的氛围和环境中逐步壮大起来。与时代相适应的各类艺术设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社会公众媒体面前,并且广泛运用于大范围的经济领域。工艺美术也因此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工艺美术事业的研究在多种学科交叉、并列的形式下,得到跨学科的发展。

2传统工艺美术对于美术事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工艺美术不单单是我们祖先留下的遗产,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艺术的发展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现阶段,从国家到地方对这种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是因为它也是我们向世人炫耀的一个资本。肯定很多人并不认同这个观点,或者觉得有些狭隘,其实传统工艺美术服务于当前美术发展道路的重要作用在于其对设计方面的深远影响,为了让我们的文化为更多人所知,为更多人欣赏。

传统工艺美术是历史慢慢沉淀的产物,不是朝夕所成就的东西,在整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对于工艺美术的发展也必须立足于当代进行发展,创新,甚至改进。传统工艺美术对于设计方面的影响在很多方面表现为一种适应性,是对当代社会和生活的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和认同。对于现阶段美术发展的创新和改进,在适应当代生活需要的同时,保持着传统中那种优秀的以精神内核为主的东西不变。

传统工艺美术的精神内核是积淀着的民族精神品质和文化要素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无形的精神通过有形的造物表现出来,有形的艺术作品中蕴含着无形的精神和品质。不依赖于大机器生产,保持这种独特的、内核的、规定性东西的基础不变,永不声息的前进。

3我国美术的教育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美术教育很多还沿用着“艺”和“技”两条脉络的教育模式,对应着美术教育效能的两个侧重面,虽然随着美术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这些问题也恰恰是我们教育上的薄弱之处,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3.1中小学中的美术教育对于中小学而言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其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打好基础,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们美术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但当前随着应试教育的比重加大,美术教育在这一段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全社会必须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美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自己的艺术发展空间,真正的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况且美术教育的实施也会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思维品质、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形成。使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愉悦,建立学习的信心,最终让全体学生都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

3.2我国农村的美术教育在我国,由于经济、观念等客观方面的诸多因素,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存在着长期落后的现状。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素质普遍偏低,教学手法陈旧,这些现象一直存在,很难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人文、地理和自然资源等方面,薄弱环节重点抓,结合各自的教学特点,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育道路。

3.3高等美术教育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蔡元培先生对于“什么是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是什么”给了明确的回答,他从哲学角度出发,认为美的根本特性是普遍性和超脱。可以说美术教育就是审美文化教育,其包涵审美形态教育,美感教育和情操教育三方面的内容。

在大力发展经济,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高要求的今天来说,以纯美术为主的高等专业教育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的需求了。时代需要高水平的美术家,也呼唤着更多实用美术人才的出现。发展设计教育,不仅是经济建设,而且还与当代艺术潮流和文化发展的态势相吻合。艺术创作活动已不局限在画架上,现实生活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创造美、感受美、欣赏美的广阔领域。现代美术教育可以说就是设计思想和人文精神教育,调整、完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转变教学观念,这些在我国的高等专业美术教育中势在必行。

4发展工艺美术产业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将工艺美术资源好好的加以利用,发扬继承。这不仅仅对现代社会中的艺术设计发展有深远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一种复兴。

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制作方面十分精巧,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在世界工艺美术文化发展中独树一帜。古代的工艺美术不仅以其丰富多彩及高超的技艺显示出了巨大的艺术价值,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型经济,也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我国的古代传统图案遍布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之中,其特殊的文化特色、风格特点及形成因素对于继承和创新工艺美术文化,发展我国的现代社会的美术艺术设计,进一步提高现代文化的审美情趣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其价值不可估量。

5结束语

我国的工艺美术历史研究在以前往往关注的是经验方面的问题,忽视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和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研究。工艺美术历史研究很多仍然流行于学院精英和具有个体特征的美术家的研究,并且一直将视觉表现的高端予以推崇。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对工艺美术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对于无法享受精英美术家创作的美术品的普通民众来说,商业性的印刷品和复制品往往才是平易近人的美术品。这些被看做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才会给世人更全新的视觉经验,也组成了全新的大众美术艺术。恰恰是那些大众化的作品,那些依靠复制或印刷的手段得以普及,并且受到社会大众广泛欢迎的通俗艺术,在美术发展史上表现出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必须加强国内的工艺美术教育事业,抓好教育这块坚实的阵地为广大的美术爱好者做好艺术的传播与发扬工作。

参考文献:

[1]郭强.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王丽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体制集谈录.清华大学术学院.北京:2002.

[3]许可为,韩勇.中国工艺美术设计.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4]张道一.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及推广对策研究[Z].北京:教科规办,1997.

化学工艺发展史篇3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设计;城市景观;公共艺术;设计美学

中图分类号:J502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工业化给城市设计带来的弊端,如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在新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的设想”,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根据工业发展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工业城市”、“带形城市”、“光明城市”等城市设计理论和设想。随着环境概念的全面深化,向着“人、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综合标准迈进。城市环境主要理解为物质和文化的统一体。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造成对地方文化的破坏,使得人们认识到保护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文脉的延续、公众的参与对环境的保护等成为了现代城市设计的主导思想。公共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对于城市设计完善,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语言及重要要素之一,城市设计是公共艺术的依托。我们注意到,有些城市雕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等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设计的发展是处于脱节的过程当中,从目前有关城市学的研究内容看,大多数偏重于城市空间体系的设计,当然也论及了城市公共艺术在取得良好景观的重要作用,然而只是纲领性强调了城市公共艺术,并没有更为深入的具体的论述,这在实际的城市设计操作中往往就演变成设计说明文本中一句话诸如:“注意环境小品,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的……”这样笼统宽泛的语句难以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作为城市设计中一个不可轻视的要素之一的城市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亟需进行深入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使城市公共艺术的总体规划、设计和管理尽快与城市设计协调同步发展。

从事公共艺术设计,如果能更多地了解参与城市设计,就有可能创造出更优秀的公共艺术品,反之城市设计师对公共艺术的特点有更多了解,对于丰富设计语言,完善城市空间和设计理念创作会有更好的帮助。大多数有关城市设计的理论论著中,认为城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环境设计,在对象上多是局部的、城市部分的空间环境,但涉及内容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空间艺术范畴,而是以人的物质、精神、心理、生理、行为范畴方面的需求及其自然环境协调共生满足为设计的目的,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它所关心的是具体的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作为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语言及重要要素之一的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必然是一致的。

基于这一认识在永久性构筑物类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实践中,就很少有人是单纯被一种创造艺术的欲望驱使的。在城市设计中每个特定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生态、经济等因素会自然组成其地区特定的艺术氛围,该地区统一的空间设计、建筑设计也会直接界定该地区的性质和面貌。特定地区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应该与该地区独有的风格相配合,应该成为规划与建筑有力补充,起到丰满该地区特有形象的作用。

化学工艺发展史篇4

关键词: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本,强调的便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教师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呈现较多的知识点,并且让学生能够吸收。这些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而目前的教学现状存在课堂效率低、学生专业成绩不高等现象。这些都让教师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利用已有的条件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建立高质量的课堂。学生是整堂课程的参与者,他们的感受是最为直接、具有发言权的。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应该围绕学生地体验,将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获得一种良好的心理体验。当然了,这也就是需要教师具备强大的专业素养,能够根据每一堂课的知识重点,进行高效的课程组织。

一、目前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目标片面化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是以工艺美术为研究对象,科学地、系统地阐明工艺美术的基本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我们的教学目标便是学生能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到古代人民生活用品审美的演变以及生产发展的历史。这样的教学目标仅仅是将一本课程进行了表面的理解,而忽视了学习这门课程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了解过去、服务于现在,创设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所以说,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目标片面化,造成了教师在课堂中主要以讲述课本知识为主变为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进来,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下去,学生的成绩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也未能透过此课程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而教学目标的片面化,也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方向的偏离。

(二)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方式单一化

就目前的中国工艺美术课来说,一般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完成相应的任务,整个过程中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需求。诚然,理论性质的课程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没有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还是需要学生的理解、参与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单一化进一步造成了学生是为了分数而学习的现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关注的点便是教师的考试重点在哪里,如何才能获得高分,而忘记了思考。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我们学不完的,学生需要的是建立一种思维方式、思考习惯,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获得更为持久的动力。

(三)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内容简单化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课程相关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便能够获得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会对教师给予更高的期望值。这就意味着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依托于课本引入实际案例的,从而让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完美的验证。而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内容的简单化,就造成了教师仅仅是进行课本上内容的教学,完全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进行简单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自主便能够完成的,那么对于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来说,学生便没有质的提高。与此同时,中国工艺美术史是一门具有实践性质的课程,教师进行教学的内容简单,必然会造成学生实践偏少的现象。而到了真正运用的时候,学生便会存在一定的挑战。

(四)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评价方式单一化

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在该阶段的某一课程的教学进行相应的评价,不仅仅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此同时也能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状况。而就目前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评价方式来说,较为简单,仅仅是通过简单的考试来进行评价。单一的评价方式造成了学生学习重点的偏离以及教师为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能够让学生了解目前自己的学习情况,但是仅仅是进行理论方式的检测,必然是片面的;同时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也是片面的,毕竟,学生是这一堂课程最直接的受众,最具有发言权。学生的反馈信息,未能及时传递给教师,教师的教学也是茫然的,何谈建立高效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课堂?

二、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原则

教学改革一再强调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那么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则之一,便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参与进来,而教师也能够为了学生的需求而进行教学。其实是丰富性的原则,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求学生各方面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那么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必然是丰富的,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还是评价方式,但是,也万万不可是一个没有条理的胡乱的堆砌。最后便是适用性的原则。我们进行教学改革,便是让学生获得一个更好的体验,无论是从教学方式还是教学手段上。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便是建立在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获得一个全面的发展。而这边不是简简单单地说说就好,还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了解学生,从而让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真正适合学生。

三、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一)教学目标的全面化

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方向,我们拟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那么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必然会围绕着教学目标。所以说,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是全面化的,同时也应该是了解学生需求的。毕竟,每一届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中国工艺美术史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那么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就应该是两个方面(即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即知、情、意)。我们需要的学生不仅仅是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生,还要是有着一定审美能力、思考能力的学生。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的锻炼,能够为他们接下来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同一个知识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便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简单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所学习到的是简单的理论知识,是未经过自己加工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且效果不明显。而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所得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经过自己思考的,能够明白里面的逻辑顺序,那么影响必然是深刻的。然而并不是说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有探索式的、小组合作式的,等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现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能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有很多。教师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保持对课堂的新鲜感,从而保持学生的探索欲望以及求知欲望。书本上的知识,有着一定的使用年限,但是学生所处的时代确实在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适当引入课外的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地去了解知识点。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社会的要求,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书本是一成不变的,但我们的教学内容却是可以变化的。

(四)评价方式的多角度

中国工艺美术史既然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际的课程,让学生在了解古人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工艺美术的创作,那么评价方式必然也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使得教师便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接下来进行更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基于评价的作业可以有很多种,比方说,主题性质的辩论、美术作品的解说、实际的创作等,让学生通过作业,能力能够有一个全面地提升。对于一些现场类型的方式,教师最好是进行现场评价,能够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与此同时,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应该有学生评价课程,以及教师之间的互评。评价主体的多维度,能够让教师对于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那么接下来的教学改革也会更有方向。

四、结语

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改革,是时展的必然。因为现如今的社会,要求的是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而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进行简单的知识的学习,还有接下来发展的潜力,而这些都需要在课堂中一个长期的积累。所以说,在学校里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有能力的学习,能够为接下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教师而言,便是怎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让学生能够课堂中获得更为长久的发展。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改革的推进,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努力,还有学校、社会也要为教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让社会各方力量为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改革出谋划策,从而让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韩锐.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2]周亚辉,贺炜.“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困境与改革———以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为例[J].美术大观,2016,(07).

[3]傅克辉.“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互动式教学法实践探索———以四川美院为例[J].装饰,2013,(10).

[4]张小燕.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3).

[5]陈静.美的历程———“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

化学工艺发展史篇5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从职业性、地方性、适应性、立体化、动态化、开放性等六个方面,探析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国设计史》课程教材建设原则,进而对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中国设计史》教材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高职中国设计史教材建设原则

《中国设计史》作为高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适用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中国设计史》》课程教材却十分匮乏。因此,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从职业性、地方性、适应性、立体化、动态化、开放性等方面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国设计史》教材建设原则,对提高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性原则

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受教育者的主要目的。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理论家黄炎培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目前的《中国设计史》教材在内容上主要是针对具体工艺种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历程与工艺特色,而对于相关职业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及职业岗位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却只字未提,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知道学习的内容,不知学习的目标。在《中国设计史》教材中加入设计职业的发展演变历程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具体职业岗位在不同时期对设计史方面所需的知识结构、知识点、职业道德及行业标准等,然后整合编入课程的教材中,对于拓展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性原则

世界走向大同的背景下,“差异性”就显得弥足珍贵。高职教育作为文化技艺传承的重要阵地,从地区和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保护与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与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与义务。因此我们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要充分体现地方的特色,增设“地方特色篇”,介绍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传统工艺,通过这些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传统工艺的造型、色彩、纹样进行系统的分析、提炼,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职设计史论教材,弘扬各地优秀的传统工艺。

三、适应性原则

作为《中国设计史》教材编写的主体,编写之初需要考虑教材的使用对象的特点以及他们的思维习惯、学习方式。因此在教材编写之前可以对使用教材的学生进行一个学情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对《中国设计史》教材进行编写。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图像具有较强的敏感度,《中国设计史》教材的整体编排上尽量图文并茂,具体的内容上需要精选一些具有代表性又能具有说服力的作品图片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考虑高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在涉及到一些常识性的名词时,为了避免在学生的知识储备里面对该知识的缺乏,我们可以在教材里面增加一些诸如“知识窗”这样的栏目,或者为一些常识性的基础知识设置注释、说明,让学生在阅读、使用教材过程中遇到难题能够很快得到解读。

四、立体化原则。

传统的《中国设计史》教材以纸本为主,这种编写形式很难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知识信息传播的需要。因此应在教材形式、教材内容方面进行立体化的革新。教材形式在以往二维的的编排方式上,增加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数字方面的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展示教材里面的信息。例如通过将《中国设计史》教材的资源建立一个网站或网址,使学生可以便捷获得关于课程内容的一些数字化资源,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网站进行互动交流了解课程教材的使用情况,以便下次再版时可以及时改进。在教材内容上除了主教材之外,还应有相应的教师教学参考书、学生学习指导书、资源库、试题库、案例库等资源。

五、动态化原则

笔者调查发现近三十年的三十多套《中国设计史》课程的教材,教材无论其名称是写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还是《中国设计史》、《中国艺术设计史》,其内容大部分都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从原始社会时期到中国的近现代,并且清代之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这段时间对中国设计(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的介绍都是一笔带过,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段时间的内容几乎只字未提,只有个别作者著作专门介绍了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状况,如《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陈瑞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但是由于这本书在时间上有所局限,呈现出课程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设计实践时间断层,给学生在知识上的链接设置很多的障碍。因此特别有必要及时更新《中国设计史》教材里面关于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状况的信息。例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出现的设计作品、设计师、设计事件、设计理念、设计技术等,这样使整个教材在内容上才能够与时俱进。

六、开放性原则

《中国设计史》是横跨多学科的一门课程,在教材的编写中不能以课程为中心,要考虑到课程与专业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坚持教材编写人员的开放性的原则。教材的编写打破以任课教师为中心的局面,将教材编写人员的范围扩大到更多兼具高职教育理论与中国设计史论理论水平的高职教师以及具有丰富设计实践经验的专业课程教师、设计企业的设计人员。具有高职理论水平的教师了解最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可用于指导教材的编写,具有较高《中国设计史》理论修养的教师参与可保证教材内容的质量,具有长期实践经验的设计企业设计人员了解设计行业的发展状态,有利于在教材中安排最适用于职业岗位的知识训练部分,同时他们参与教材的编写可以提供最真实的设计项目的案例,来指导学生的学习,避免“纸上谈兵”。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建立《《中国设计史》》教材网络建设系统,全国范围内的《《中国设计史》》专任教师、设计专业教师以及相关设计企业的设计师等均可通过实名制的形式申请账号和密码登录《《中国设计史》》教材网络建设系统,对立体化的教材进行修改,集思广益,打造高品质的《《中国设计史》》教材。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1985.1。

[2]陈鸿俊,刘芳.《中外工艺美术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8。

[3]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4]丁宪杰.“立体教材建设研究”[D].《中国科技纵横》.2010.10。

化学工艺发展史篇6

关健词: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体验设计现状

史论课教学模式单一、效率低下是设计类院校的一个普遍现象。问题来自史论课自身特点、学生自身状况、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师教学水平等多个方面。老师讲述式的教学模式单一是其主要方面。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作为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同样存在课率低、学习氛围差、学生成绩差等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针对客观的教学条件,合理利用有利的因素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当今已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在体验经济中,强调的是通过客户参与、客户互动、客户创造等方式实现客户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全新体验,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如果我们把教学当成一种产品,把学生当成客户,把课堂学习当成是一种消费过程,那么,如何吸引学生参与消费并给学生带来美好的消费体验是课程设计的关健。

一、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现状

(一)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性质的要求和教学目的。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是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核心基础理论课程。它是以工艺美术为研究对象,科学地、系统地阐明工艺美术的基本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教学目的首先是通过学习工艺美术史,使学生了解古代人们生活用品的审美演变和技术提高、生产发展的历史;其次是通过理论课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习惯与理论思维能力;再次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情操和提高学习者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最后是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从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新的工艺美术。

(二)中国工艺美术史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通常是以老师为主体讲授,完成固定的教学大纲任务的教学模式;美术史论课练习作业一般文字理论阐述和根据某一时期中国工艺美术的特点进行创新设计两种形式;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内容一般和平时作业一样分为两个部分,都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过程,无论试题的科学性如何,学生更多只是为了考试而准备,其结果只是对分数关心而不是对自己理论应用能力作反思;另外,对作业和试卷的评价缺少直接、有效的沟通,从而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且单一的作业和考试形式不能正确反映学生对理论的真实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三)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环境分析。

在信息环境方面,网络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使老师不再是学生知识来源的主体,学生发现老师所讲内容可以轻易获取,也因此对史论课老师作出了更高的期望。而由于史论课老师一般讲授纯史论性的内容,从而散失了吸引力。组织环境方面,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一般每周上两节课,时间相对较少,而设计类的课程如技术类、软件类课程作业较多,导致学生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和学习理论;实践教学方面,工艺美术史的内容量很大,一般课堂上不会有时间进行实践性的练习,这样理论只停留在欣赏方面。

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起指导实践的作用,工艺美术史论的学习也是如此。工艺美术课程的教学性质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表明,应把学生作为主体,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验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课程体验设计的概念

体验设计是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而相应发展起来的,谢佐夫(nathanShedroff)在《体验设计》(experienceDesign)中将其定义为:它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是企业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使消费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

课程体验设计是结合体验设计和课程教学的特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内容为依托,使学生在课程当中产生美好体验的设计。把课程当成是一件产品来进行体验设计,老师是产品的设计者,学生是产品的消费者,最后学生参与体验的整体过程和感受成为体验设计的最终产品。结合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的特点,要求在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体验设计时强调以下几点:

(一)人性化、愉悦性。

以往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关注大纲的要求,采用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的方法,在传播方式上也主要是结合图片讲授,因此课堂往往过于沉闷,效率低下。而体验设计更注重学生的感受,注重内容的选择和传播方式的科学性,以设计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目的。

(二)参与性、互动性。

改变以往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知识传达、作业展示、等方面进行设计,提供学生参与的可能性。突出学生参与体验的全面性和主体表现性,强调交流方式的有效性。同时,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互动的主体性表现将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丰富性。

课堂教学不同于产品销售,它是长时间针对同一体验受众,这要求方式方法要多样性;由于课程内容本身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因此也要求体验的方式要多样化。

(四)时效性。

课程教学有一定的时间阶段和时间长度限制,合理设计体验的时间,即时的作出评价,强调体验的效果。

三、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体验设计

(一)教学方法的体验设计。

1.综合教学法

综合法是从内容的多维度加强学生的体验感受。中国工艺美术是人类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与其它文化同在一个时空中存在并相互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史课应该展示的是一个全面生活的场景,教学内容可以包括相关的地理、政治、哲学等人类生活的其它方面,以能够建立一个全方位体验,如同一部历史剧电影里所展示的那样。这里可以通过图片或视听材料加强体验效果。如讲到周代工艺美术史时,可让学生欣赏电影《孔子》。通过讲解,学生一方面可以大致了解那一时期的人民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电影里的艺术设计相关内容与书本内知识的对比,了解现代设计对传统艺术的利用和表现方法,这样既加强了理解,又提升了学习工艺美术史的动力。

2.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除了对同一地域不同时期的中国工艺美术进行对比外,还可将同一时期不同地域中国工艺美术文化作对比。通过横向的对比和纵向的对比,把点的体验变成面的体验,把断续的体验变成连贯的体验。因为对比需要确定相应的主题,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强调能加强体验的可能性。如将春秋战国时代的装饰与希腊同一时期的装饰风格进行比较。在纹饰的题材、纹饰的风格方面有相似的地方和相异的地方。中西方这一时期都出了长有展翅的神兽形象,希腊在东方样式这一时期的陶器纹饰频频出现这种翼兽,在中国的战国时代的装饰中也发现有这类题材,此种现象耐人寻味。那么,为什么不同地域的人们都会有如此浪漫的想法,它们在造型和装饰上又是如何凸显各自的美感形式的?它们对后世的艺术发展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等等。通过对比讲解欣赏,学生会加深时空体验,从而形成更深的记忆,明确工艺美术发展的规律及各自的特点气质,为以后设计形式和内涵的吸收利用做好准备。

3.专题教学法

工艺美术内容非常广泛,每一种类在不同时期又有相应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把工艺美术分类进行专题讲解,一方面可使点成线,进行前后对比,加强记忆和理解。如在把陶瓷工艺美术分出来专门讲解,对陶瓷不同时期的工艺特点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专题讲解要求对某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如造型与空间的设计、装饰的线条运用等,这种严谨的分析和学习可与其它专业课相结合、相联通,对将来的设计运用产生直接的影响。

4.实践教学法

中国工艺美术使用的广泛性、中国工艺美术材料的准备为现代网络多媒体提供了各项体验的可能。加之设计类院校一般有相应的实训基地,如服装染织、服装材料、陶艺、铁艺等实训工作室。比如,在讲到青铜及陶器造型时可安排陶艺实践课教学,以加深学生对传统造型艺术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空间环境不一定总是教室,可以是展示厅、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市场等,场地选择以突出课程内容的体验效果为目的。综合地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根据具体需要,对环境和材料进行选择和安排,使其成为教学的有利因素。

(二)作业与考试的体验设计。

中国工艺美术史练习常用的方法是结合某一历史时期的中国工艺美术风格进行中国工艺美术设计。这种纸面的练习由于评价的单一性和滞后性,几次过后便失去了吸引力。由于教学方式的设计带来课程形式多样化,学生作业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主题性的辩论、造型装饰的临摹和创作、作品解说等。学生作为表现的主体,能够参与和互动,可以清晰地展现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很好地培养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考试的形式、时间、评价方式都可以进行设计。理论测试与学生的作品展、学校演讲活动等都可成为平时成绩或试题的组成部分。作业和考试作业的评价要讲时效性,最好是当场对学生的作业作出评价。

四、结语

体验设计的概念已在产品设计领域广为使用,很多企业已把消费者的体验作为企业开发项目的依据。这与学校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体验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突出受众的体验是这个时展的需要。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体验设计,无论是从理论教学的目的还是理论教学的效果来讲,把学生推到前台,让他成为事件真正主体都将使其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更为有效。当学生将来参与到实际的案例当中时,表达的能力和求知的方法将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1983.1.

[2]B.H.施密特等著.周兆晴编译.体验营销,2003.1.

化学工艺发展史篇7

关键词:纺织;纤维;毛织物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48-02

近年来中国设计界引进的各种不同形式西方纤维艺术展览,在高校的纤维艺术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中只介绍或者重点介绍了西方的壁毯历史和编织工艺技法,如克里姆、奥比松、高比林等,很少提及中国传统纺织纤维与现代纤维艺术之间的承接关系。

奥比松是法国中部的传统壁毯编织工艺,是在卧式的织机上由经线和纬线平面交织的“通经断纬”的彩色纬线图样。而中国传统纺织的织绣技艺之一缂丝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造技术,并且从当前出土文物的发现看,中国的缂毛要早于缂丝,在新疆就发现了汉代和南北朝时期的缂毛织物。但宋代的缂丝织造技术是令人惊叹的技艺,并且有不少的传世作品,上海博物馆藏有南宋的缂丝名手朱可柔作品《莲塘乳鸭图》运丝如运笔,中国画的神韵俱全。这些优秀的传统精华都是可以在现代的纤维设计中借鉴学习的。举此例子是说明既然中世纪的奥比松、高比林等古典工艺手法的发展历史被西方艺术家编排于纤维艺术的历史演变过程之中,那么我国纤维艺术寻其源头也有其悠久的历史。

本文中西纺织纤维艺术之比较着重于比较两者的纺织纤维工艺设计历史有两点目的,一是为了证实虽有不同的曲折螺旋的发展方式,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有纤维艺术设计的历史;二是为了让中国纤维设计师能认识到中国传统的染织历史有很多借鉴和学习的宝贵资源,应当根植于传统才能创新未来。当然这里会有人对纺织、染织、纤维等概念提出异议,认为现代的纤维艺术是新艺术。本人认为既然纤维艺术能把西方的纺织纤维的历史作为纤维艺术设计的历史,为何我们不能把中国的染织历史作为纺织纤维的历史,并且传统的织造技术和现代的纤维设计工艺手法在织造以及编织技巧上都有很多共通之处。

一、西方纺织纤维历史简述

公元前1000年左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人大量使用了羊毛纤维编织。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200年,秘鲁南部海岸的帕拉卡斯人有很高水平的编织技艺。虽然这些工艺手法很早就在世界上产生了,但是在西方直到中世纪普及繁荣。12世纪至15世纪之间,挂毯作为宗教文化的载体装饰于冰冷的哥特式宗教建筑中。题材内容多为宗教场面神话故事,也表现贵族欢宴、田园牧歌等生活场面,技术精湛,尺幅比较巨大,跟同时代的雕塑、绘画等工艺美术在风格特点上很近似。17、18世纪巴洛克、洛可可艺术风格盛行,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壁毯模拟油画画面更加精细,后来产业革命的到来以及再没有富人的定制需求,这种奢华的风格壁毯逐渐销声匿迹。19世纪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提倡简朴、实用、装饰,突破了仿制油画效果的局限,开创了新的发展前景。20世纪初受立体主义的影响,包豪斯设计学院进行了创意实践,用编织材料创造并超越本身,把模仿画面放到了挖掘纤维材料特性上。受抽象风格的影响,壁挂终于有了现代意义。20世纪30年代,法国挂毯大师吕尔萨开设了现代壁挂织造厂顺应时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性大融合成为潮流,各种抽象主义、表现主义在各个领域异常活跃,壁挂纤维艺术也从传统壁挂的二维平面走向了三维空间,经过半个世纪多的发展,逐渐成为国际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

二、中国纺织纤维历史简述

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骨针、陶纺轮、石纺轮、龙山文化的骨梭,织造丝和麻织物相继发掘出来。公元前1600年商朝殷墟出土的青铜钺上有包裹用的几何菱形连续的回纹织物,麻布染色同时绘有黑白线条。公元前1100年,西周染织工艺有了专门分工,植桑养蚕发达,此时不仅丝织种类增多,并且已将毛织物染色,手绘和刺绣都相当成熟。公元前70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纺纱织造普及,品类繁多,织造精良。公元前200年左右的秦汉时期,染织生产分官营和私营,品种继续增多有经锦、圈绒锦等,花纹在以前几何纹的基础上动物花卉纹样增多。此后经历魏晋南北朝,公元618年唐朝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染织分工很细,丝麻类生产遍布全国,汉锦为经锦,唐代为纬锦,能织出更复杂华丽的织锦,毛织、丝毯设有专门的机构管理生产。公元900年左右五代十国两宋染织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发展,最有特点的是缂丝多织造绘画书法惟妙惟肖。元代的毛织工艺发达,羊毛种类居多。明清时期苏州织造、南京云锦闻名全国,在前代的积累之上刺绣还出现了四大名绣。1984年中国工艺美术总公司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了“首届壁挂艺术展”,1985年法国纤维艺术家万曼先生来到中国,带来了现代设计理念,先后到北京地毯研究所和壁挂中心开展创作活动等,接踵而来的各种和国际壁挂、软雕塑的展览交流,直至2000年终于迎来了北京的洛桑国际纤维艺术展,中国设计师快速反应接纳吸收西方的设计思维迅速融入国际纤维设计大环境。

三、中西纺织纤维艺术之初步比较结论

从工艺美术史比较中西纤维艺术设计,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是发展规律比较相同,都经历的最初的简单织造,到技术的发展进步、图案种类增加,技术达到一个高峰因为历史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艺术运动思潮的推动又有大的进展。

二是目前纤维设计史中国染织设计史被排除在外的原因可能是设计原材料不以毛纤维为主。西方纤维艺术设计因地域气候,多产羊毛,麻类,所以纺织纤维多采用羊毛材质,而中国最早缫丝养蚕所以丝织最发达最突出,所以世界关注中国丝织品的时候忽略了毛织品,毛纺织和丝绵麻的织造技术很多都是共通的。

三是不得不承认目前的纤维设计作品放眼望去,确实有很多不论题材构成形式包括审美都受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因为身处什么样的文化氛围,终究是跳不脱的,总会有她的深深地印记的,也应从近些年所展出的作品看到,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作品,并且西方的作品有一些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艺术信息的交流迅速,所以中西之间纤维艺术的交流平台是很开放顺畅自然的环境,此时需要抓紧这个时机,吸收蕴化西方的纤维设计的经验,但重要的一点是不能盲目跟从,丢失了自己可以创新的传统的精湛技艺是不可取的,希望能根植于传统,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纺织纤维艺术设计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林乐成,王凯.纤维艺术[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化学工艺发展史篇8

1历史素养培养的基本内容与方向

所谓历史素养,不仅包括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还包括一种全面、客观、准确的历史观,以及从科学历史观出发所看待事物的意识。以往的文化艺术类专业学习,往往仅偏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单一以专业素质水平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正果。而缺乏了历史素养培养这一关键性环节,则无法令学生在历史的立体维度中探寻艺术的国度,自然难以收获更加深入的文化艺术认知体验。对文化艺术学院学生开展历史素养教育,就是在引导他们建立起科学历史观,将所学的专业艺术文化知识与历史时空关联起来,打破狭隘视野的束缚,在纵向、横向交织的历史空间中窥探文化艺术的内涵。培养文化艺术类学生历史素养的大致方向,就是在专业学习中渗透人文历史学习,将历史意识融入到教学对象的文化艺术学习流程中,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目的。

2文化艺术学习与历史素养培养的不可分割性

事实上,文化艺术类专业学习与历史素养培训是一个相互映衬、相互作用的体系。文化艺术专业学习是对历史文化成果的一种延续,可以对具体阶段的历史进行微观、放大分析,有助于历史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反过来说,历史素养学习也可以正向作用于文化艺术类学习,令知识积淀与技巧训练中融汇了历史文化知识的厚度,赋予学生们一份更为全面、开放的历史文化视角。这无疑会加深学生们对专业领域的情感认知程度,从而更为积极地投入到文化艺术专业学习的征程中。所以说,这两类学习之间有着一脉相连的“脐带”关系,应当双管齐下、共同在文学艺术学院的教学体系中发挥作用。认识到这种共通性,将有助于文化艺术学院教育工作明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流程,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发扬出历史素养教育的深刻教育职能。

3具体培养途径分析

如何对文化艺术学院的学生开展历史素养培养、在现实教学环境中找寻到切实可行的践行路径?这是当前必须要予以解决的课题。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因素与教学对象特点,本文尝试着提出了以下几点培养途径,以期取得成效。

其一,增设历史文化课程,在文化艺术专业学习中添入历史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们在历史视角下观察文化艺术。以往内容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应该予以创新,教师应当积极在教学内容中增添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凸显文化艺术的时代感。每一个特定时期的文化艺术都有着不同的表征,是区分各种文化流派、艺术类别的重要标志。时代赋予文化艺术不同的、递进的面貌,这种时代的流动造就了文化艺术的长河。可以说,文化艺术与历史的结合中蕴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与感悟。因此,学院可考虑开设专门的历史文化课程,向学生们介绍不同时期的文化艺术成果,并带领他们了解文化艺术的时代性、加深自身的历史素养。在开展专业课程学习时,教师也需要恰当融入历史类的背景资料,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化解专业教学的枯燥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二,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构建亲切可感的历史文化情境,建立互动型的师生沟通互动格局。任何的现代教育课堂都应当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寻求多样化的教学实现路径。同样的,文学艺术学院的历史素养教育也需要在形式缤纷的教学途径中予以实现。为规避历史知识的平面化、距离感,教师应尝试构建一种历史文化情境,让学生们在可感知的氛围中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知识。例如可引入多媒体教学辅助力量,借助图片、声音、影像等丰富载体来打造一个视听俱有的现代历史课堂。教师还可以组织新鲜有趣的教学活动,如鼓励学生们搜集相关历史轶闻趣事,然后在下节课程开始前举行交流会,共同分享这些历史史料。此举可以彰显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出自主性、参与性。

化学工艺发展史篇9

【关键词】规范的漆器工艺工艺的重新配置个性的工艺工艺之道

一、《髹饰录》并没有规范漆器

漆器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漆工匠在实践中发明了很多技术,古代漆书《髹饰录》详细地记下了这些技艺,这本书成为制漆人的圣经,就像药典《本草纲目》一样。当代漆器的创作者正是借助《髹饰录》,展开对漆器工艺配置进行挖掘和试验,发展新的技艺配置。尽管可以将《髹饰录》看成是漆器的工艺配置大全,但漆器的工艺配置没有终极和僵死的规范,可以根据当下的创作感觉和创作观念予以重新解读,根据当前的创造目的和创作需要,改变和调整其技术配置,创造出新的技术配置,以最终创造新的漆器。

传统的漆器工艺并不具有永恒和根本的规范性,其适合于古代的文化条件和文化目的,满足当时人们的审美要求。随着历史的改变,人们的审美要求也在改变,现在毕竟年代不同,社会文化和物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艺术观念丰富多彩,人们的审美要求与古代也相差迥异。当今时代的人对古代技艺的审美,完全不同于古代人的审美心理,增加了许多当代文化的审美要求,这些审美要求对正宗漆艺来讲更多是异质审美现象。因此,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现代漆器创作,必须对传统漆器的工艺技术进行重新配置,来探寻技艺的可能性、实验性和审美的异质性,只有这样,漆器才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要求,成为当代文化的一部分。就像现代中医使用中药的传统和古老的药典,是根据现代人个体差异的身体情况对药典进行重新配置,对药典中配置的一些药采取减量、去除、增加等方法,对药典进行重新配置。所以对传统漆器文献的解读,不仅是一种遵守性的解读,还是一种创造性的解读。由此可以认为,正宗和国粹的漆器工艺是不存在的,漆器历史是由丰富的漆工艺个案组成的,其中各种技艺的要求可以大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比如精致的技艺和粗狂的技艺的对比和矛盾,然而各种技艺都应该是平等的,没有高级和低级的区分,不同的技艺造成漆器面貌的丰富多彩,而不是单调和整齐划一的面貌。因此,“正宗”是一个消极的概念,因为其会束缚实践,妨碍艺术和工艺的解放。人们提倡漆器艺术和工艺的解放,就是让技艺脱离任何中心论,包括习惯的民族样式,关注个人的感觉、观念和目的,这是人类文化的共同特性。个性恰恰是当代艺术的普遍观念、共同智力、共同经验和共同想象。因此,正宗和国粹的概念是当代漆器要警惕的概念,应该解构这个概念。

二、用实验性巩固传统工艺

漆器的传统并未完成和终结,其延续到当代,当代漆器也是漆器传统的一部分,但其工艺技术可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漆器,当代漆器的重要特征是实验性,实验漆器就是漆器传统的当代特征。人们对漆器传统的认同和解释除了面向过去,也要面向现代和当代,漆器传统的当代部分就是当代漆器,比较人们已经熟知的工艺,当代漆器技艺异质经验色彩浓厚,属于实验性工艺,这并没有淡化漆器技艺的本质,反而使漆器的文化内涵提高,可以说,技艺的实验性和异质性是对漆器工艺的当代性要求。

对传统漆器工艺的当代性解释,就是将脱离具体和特殊时代内涵的技艺,看成纯粹、中性、可变的技术程序和话语程序,自由的配置,为新的审美和观念的目的服务。另外是向其他文化的技艺学习,拓展漆器技术的疆界,将漆器从机械化、标准化和知识化的工艺中解放出来,成为具有个性和综合色彩的工艺实践。实验性可以使传统性漆器工艺发生激烈的分化和变革,促进它们更新和发展。

三、漆艺知识化的弊端

漆艺教材将工艺规范成知识化的东西,工艺的历史性显然被忽略了,漆艺被知识化和教条化,变成与环境和历史目的无关的抽象工艺绝活,原本是民间的普通工艺,变得极其娇贵,成为正常历史环境不能承载病态的工艺,这是漆器目前的现状。事实上,传统漆器

并不是纯粹和规范的技艺,而是历史性的工艺实践,被当时的文化观念和工艺实践条件束缚,是历史的产物,具有历史偶然性。因此,当代漆艺如果要重新进入历史就应该与当下工艺条件链接,与当代文化观念链接,与个体实践链接,参与当代的文化讨论和竞争,而不能安于非历史状态,不能安于被国家保护的状态,应该从奔跑的历史那里夺回失地和生存空间。

四、漆器工艺重视个体发明

漆器重新进入历史的关键就是与当代文化观念链接,重视个体工艺的发明。如对材料、实践的个体性配置,包括工艺运作过程、劳动力的消耗、时间的消耗,都必须通过个人切身体验和个人的实践来重新配置。

在漆器教学上,应该提倡实践至上、动手至上、行为至上和创造至上的原则。就是说,让一切工艺技术既具有集体和传统历史背景,也必须通过个人实践运作和配置的感觉来重新产生,必须反对照本宣科地应用现成技术。当代漆器的工艺操作是个体配置的工艺操作,个体配置的工艺由个体无意识编码而成,这样的工艺配置就是实验性的工艺,这是漆器教学和创作的正确之路。由此当代漆器教学必然是实验式的教学。

规范和传统的漆艺常识并未放弃,它们仍然是基础,是实验工艺的技艺资源,其推动实验性的工艺实践,是实验工艺的推动和启发因素。传统技艺的作用是看它们能不能与当下工艺条件结合,不能结合的,不管出自什么专家和权威,都没有必要坚持。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给他们学习信心。

五、自我修行的工艺

在我国古代漆器和日本漆器那里,可以看到一种极致的工艺,那是一种出自自我修行的工艺。可以说,一切教育的最高境界和一切实践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我修行的境界,工艺的极致就是自我修行的工艺,新漆器通过推崇自我修行的工艺,可以把漆器工艺推向不可想象的极致,用工艺实践实现改造人们感觉这一艺术的最高目的。在当今急功近利的情形下,自我修行的工艺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这个时代的艺术和工艺过分关注功利和效用,文化感知、行动的超越性和解放性,即异质性被实用性压制了,新漆器恰恰可以复兴对极致感觉的追求。

伟大的艺术和工艺品会产生新的感知和新的思想,这只能通过异质、另类和自我修行的工艺来产生。当代工艺是自我修行的工艺,因此,新漆器应该回到能够产生伟大工艺品的自我修行的工艺上。

化学工艺发展史篇10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之上组建起来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并不是两馆的简单合并,在改变原有体制、规模和组织架构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它们的功能定位和办馆方针。尤其是随着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和完结,博物馆建筑体量扩大了三倍,展厅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国博的展陈体系与原来相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展览水平也有了历史性的提升。曾经分分合合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已经在这次划时代的合并重组中有机地融为一体。随着新馆的建成和正式投入使用,依循“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建馆目标和“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功能定位,坚持以“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地位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称”为建馆方向,以“人才立馆、藏品立馆、业务立馆、学术立馆”为办馆方针,中国国家博物馆初步建立起了包括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国际交流大展、自主策划展览和临时展览等形式完备、独具特色的展陈体系,发展成为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一、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前的展览事业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组建,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沿着“四个相称”的建馆方向和“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建馆目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北京市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国博组建后不久,便开始启动了改扩建工程项目的筹备工作。因当时老馆展厅有限,再加上受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影响,这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推出基本陈列,而只是在保持常设展览之外,利用老馆展厅举办各种临时性展览,或组织藏品进行巡回交流展览。

国博新馆开馆前常设展览包括在原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的基础上推出的精华版“珍藏特展”,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179件(组)部级的文物精华,依陶瓷器、青铜器、金银玉漆器和画像砖石、雕塑作品等分门别类陈列;2004年9月,推出“中国蜡像艺术展览”(二期),展出中外历史上为人类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蜡像126尊,分作“政治、军事人物”,“思想、教育、科学人物”,“文学、艺术人物”,“体坛巨星”,“民族人物”,“英模英烈”,“外国名人”等七个单元;2006年1月20日至4月20日,国博与徐州博物馆联合主办“大汉楚王――徐州西汉楚王陵墓文物精品展”,通过“幻灭的永生之梦・丧葬用玉”、“飞扬的奢华岁月-歌舞宴乐”、“绽放的生活时尚・沐浴装饰”和“尘封的王国沧桑・诸侯王权”四个部分,展出了代表西汉楚王国历史的190余件(组)文物;2006年4月18日至9月13日,与秘鲁国家文化委员会联合主办“失落的经典――印加人及其祖先珍宝展”,展出248件文物艺术品,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源远流长的秘鲁古代文明;2007年1月2日至2月25日,与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及朝日新闻社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共同举办“悠久之美――中国国家博物馆名品展”,展出馆藏诸多堪称国宝的文物艺术精品。此外,还筹办了“意大利neSpoLo画展”、“俄罗斯当代油画・素描大展”、“百载香江风情展”、“世纪伟人邓小平――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展览”、“克罗地亚当代绘画展”、“台湾同胞抗日斗争展览”、“简约・明清家具精品展”、“中国(国际)防灾减灾摄影作品征集巡展”、赴日本“悠久之美――中国国家博物馆名品展”、“国宝之韵――国家博物馆高仿品美学展示展”、赴香港“百年中国展”、“大师之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先驱梁思成――梁思成铜像揭幕仪式暨梁思成历史贡献纪念展”等一系列临时展览。

二、国家博物馆新的展陈体系

为了加强新馆建成后各类展览的统筹规划和管理职能,2009年12月22日,国家博物馆专门设立展览策划与管理中心。2011年2月底,历经近四年改扩建的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如何将近7万平方米、总数达48个现代化展厅利用好,是摆在国博人面前的一个新的历史性课题。中国国家博物馆严格遵循建馆目标,明确功能定位,经过不懈努力和积累,建立了包括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国际交流大展、自主策划展览和临时展览等形式完备的展陈体系。

(一)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建成之后,兼顾作为建馆根基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本身的特点,同时也基于突出国家博物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功能定位的实际需要,最终形成了展现中华民族辉煌历史和伟大贡献的“古代中国”和展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历程的“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

1.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作为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其前身是历史博物馆的“中国通史陈列”。国家博物馆成立以展览一部为主体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项目组,于2007年5月起陆续组织项目组成员赴国内重要博物馆进行调研考察,详细研究和比较了各馆的展览运作模式、博物馆主体建筑及展厅内部装修与展览制作关系、展览设计、展览手段、展览宣传等相关内容。2008年4月17日,国博召开“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内容设计总体组成立暨动员大会,成立了以馆长吕章申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宣布了专家组成员名单。会上,吕章申馆长提出陈列要表现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坚持历史性与艺术性并重等五点具体要求,为陈列工作的积极开展指明了方向。4月23日至6月19日,“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内容设计总体组专家组先后举行9次研讨会,修订陈列的基本原则及大纲纲目,就展品构成、展览主题、展览结构、展览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宝贵意见,并据此形成《陈列大纲》(第二稿)。在《陈列大纲》(第三稿)完成之后,国博于2008年底又先后召开四次大规模的专家研讨会,分别邀请全国部分省级博物馆馆长与陈列部主任、全国33家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部分高校和社科院专家以及全国文博、史学界部分资深专家与会,就相关问题进行研讨论证,最终拟定了一个商借文物目录,拟向全国文博单位商借文物295件(套),并议定此次商借文物原则上不考虑借各地文物收藏机构的镇馆之宝,而是借当地文物收藏机构已有两件以上的同类文物,尽量避免给各地博物馆造成困难。另外,拟与各地文物收藏机构签订商借合同,采取定期轮换借用、有偿借用等方法进行借展。截至2010年4月底,国家博物馆先后与全国17家文物收藏单位签订了商借文物合同,商借文物218件(组)。这些文物大多属于新的重大考古发现,其中一级文物占80%以上。

2009年初,项目组针对陈列特点和展厅具体情况,紧锣密鼓地进行“古代中国”陈列的形式设计工作,确定了展览的整体设计风格和基调,不断审核形式设计的总体思路,序厅、展厅、结尾厅等各个部分的具体安排,以及展厅环境、展柜、照明等分项设计。初步形成的设计方案艺术地再现了古代中国从远古时期到清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空间布局基本做到了疏密得当,参观流线合理顺畅,段首、版式、展陈设备、文物支撑加固、色彩空间设计等各个方面也都比较合理,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为节约经费开支,国家博物馆对原历博为“中国通史陈列”制作的400余个展柜进行改造,使之在“古代中国”陈列中继续发挥作用。陈列设计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之后,项目组启动了各种展柜、展墙、段首、护栏等主体展陈设备的试制工作,并开始对这些展陈设备进行模拟展示。经过布展、试展,最终于2012年3月1日正式开展。精选展品2520件,其中文物藏品2026件,一级藏品521件。该陈列共用10个展厅,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以古代珍贵文物和艺术品为主要见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突出展现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和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

2.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是经中央领导确定、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抗争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提供参考的重要陈列,是一个紧紧围绕从1840年鸦片战争直到现在长达170多年时间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历程这一鲜明主题而展开,不同于以往革命史、党史或近现代史展览的全新展览。受国家博物馆实际情况所限和改扩建工程影响,陈列的筹备与实践可分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时期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时期两个阶段。“复兴之路”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重新开放的同时,作为国博新馆基本陈列的展陈设计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2008年1月14日,中央领导到国家博物馆视察,指出要把“复兴之路”展览作为一个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做好建国60周年大庆前夕展览在国博展出的准备工作。9月3日,邀请国内影响较大的设计专家,讨论“复兴之路”展厅平面布局和展示设计方案,同时启动“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共22件美术品的创作工作。

修改后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内容设计方案与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相比,有八个方面的变化和特点:一是内容进一步丰富,主题更加突出,增加了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及应对金融危机等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二是为突出博物馆特点,表现陈列主题,丰富了大量文物,共展出1100多件(套)馆藏珍贵文物,文物数量增加了一倍;三是陈列的艺术性更加突出,特别m织创作了16件美术作品,包括雕塑《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困难的中国人民》《血肉长城》,油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等;四是陈列中利用了色彩、材质、空间的疏密变化、多模式照明系统及诸多科技手段,恰当地营造了内容与文物的展示氛围;五是陈列以丰富的典型文物加上辅助展品和科技手段烘托,展示手段进一步多样化;六是加强了人性化设计,注重观众体验服务,增加了观众参与和互动项目;七是陈列在材料、工艺、技术、设备等各个方面都更加精益求精,制作施工更加精美;八是更加注重展厅文物的保护,展柜具备了较高的恒温、恒湿等文物保护功能,文物照明设计进行了文物保护处理。

2009年9月25

日,“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在国博如期开幕,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较之军博版的展览,陈列展厅面积达6000平方米,扩大近一倍,为展现更多展品和内容提供可能。展览内容时限延至2009年国庆,延长了一年半,增加了这段时期内发生的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国内外重大事件。“复兴之路”通过1150多件珍贵文物和980多张历史照片,真实地再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不断追求独立与富强的曲折道路,以及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它的适时推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坚定了党和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不过,因当时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尚未全面竣工,“复兴之路”在建国60周年庆典之际推出实际上只是一次局部亮相。为配合新馆改扩建工程施工,也为了陈列能以更好的面目展现给世人,2009年11月25日,“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暂时关闭,国家博物馆也开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改。陈列经过一年多修改,中央领导到国家博物馆现场审查,认为陈列明显地上了一个大台阶,表现方式也丰富多彩,达到了新的水平,可以称得上是重大政治主题展览中的精品,已经达到既定目标,同意正式开展,并指示结合国博改扩建工程竣工举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暨‘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复展开幕仪式”。

(二)国家博物馆的专题陈列

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绝大多数都有着丰富的艺术韵味,其中许多甚至就是艺术作品。可以说,历史与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是相互依存的,艺术史本身也是文明史。我们无法割裂历史文物与艺术的关系,也难以去除古代艺术品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所以,国博丰富的馆藏,不仅是研究中国文明史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研究中国艺术史的重要文献。作为国家博物馆的前身,曾经的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和革命博物馆“中国革命史陈列”属于经典的历史陈列。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由人的活动组成,所以历史陈列必然要出现人物和表现人物,文物陈列要为表现人物和人物活动服务。这样的陈列在展现自身鲜明特色的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它们都难以突出文物的主体地位。随着两馆合并而组建为国家博物馆,同时也因民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国际上大型博物馆发展方向的不断转变,新组建的国家博物馆确立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功能定位。2011年2月底,国家博物馆新馆全面竣工,建筑体量扩大了三倍,势必要求博物馆在继承原有传统做好历史类收藏、展览和研究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艺术品的收藏、展览和研究工作。在这种情势下,以艺术品为表现内容的专题陈列,也逐渐成为国家博物馆展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3月25日,“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三层二号中央大厅开展,展出一批馆藏古代青铜器。该陈列共有展品103件,分为“商代的青铜器艺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艺术”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艺术”三个部分,阶段性地演绎了中国青铜艺术的发展历程,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的最高成就。同一天,“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三层二号中央大厅开展,展出馆藏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精品。展览以佛造像艺术风格和雕刻手法逐渐民族化的脉络为主线,通过不同材质、不同地域的91件佛造像文物精品,展示了公元5世纪至18世纪佛造像艺术的发展历程。9月30日,国家博物馆又一重要专题陈列――“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举办开幕式并长期陈列于南13展厅,对公众免费开放。展览从国博所藏8万余件中国古代玉器中撷取上起远古下迄清代的精品,并增添部分以往鲜有展示的馆内旧藏,共展出玉器近300件。10月20日,国家博物馆推出“中国古代钱币”专题陈列,从馆藏的20余万件钱币及与钱币有关的藏品中精选中国古代钱币共1700余枚,浓缩了中国古代钱币的精华。2015年9月11日,国家博物馆于北19展厅策划了“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人藏文物专题展”,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新人藏青铜器、书画、佛造像及其他珍贵文物120多件(套),分为宗邦重器、文人翰墨、出世神韵、传世良工和国宝回归五个单元进行展示。

作为国家博物馆前身之一的中国革命博物馆,曾先后于1951年、1959年、1964年和1972年四次组织大规模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以弥补中国革命史陈列展品不足的问题,增强陈列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这四次大规模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诞生了一大批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杰作,在书写新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篇章的同时,也为国家博物馆留下了一大批经典的现代美术作品。为了更好地体现国家博物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功能定位,2011年3月2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在面积2000平米的一号中央大厅举行预展,得到了美术界专家的普遍赞誉;当年参与这些美术作品创作的作者,更是对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以国家博物馆自1951年开始组织的四次大规模的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作品为基础,集中展出了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馆藏经典美术作品73件,包括油画49幅、国画9幅、雕塑14件和素描1幅。展品多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名家名作,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靳尚谊的《在十二月会议上》、艾中信的《夜渡黄河》、罗工柳的《地道战》和《在井冈山》、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钟涵的《东渡黄河》、石鲁的《转战陕北》、叶浅予的《北平解放》、王朝闻的《刘胡兰》、钱绍武的《大陆歌》等,既具有历史的深厚,又具有学术的精深。通过这些历史图像,公众得以在了解党的发展历史和其对建设新中国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感受到艺术表现历史的审美魅力。2011年6月28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又在西大厅举行“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开幕式,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此后,“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便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重要的专题陈列之一,长期陈列于一中央大厅,以最为直观的形式诠释“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功能定位。回顾这些已经成为历史的时代经典之作,其精心的构思,深入的表现,细致的刻画,恢宏的气势,独特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为我们留存了与之相应的一段段生动而精彩的历史篇章,其艺术的魅力增添了感动后人的精神力量。

此外,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有“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馆藏辛亥革命名家墨迹展”、“中国古代经典绘画作品展”、“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展”、“新疆古代服饰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馆藏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成果展”、“百年国博――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简史与成果展”、“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等各种专题陈列。它们或仅陈列数月,或长期展出,无不立足于馆藏文物,在着力挖掘文物本身艺术内涵的同时,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布展设计艺术氛围,直观地诠释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功能定位。这些专题陈列在展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的同时,也体现了作为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在展示中华文明历程和现代化成就、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重要窗口作用。

(三)国家博物馆的国际交流大展

新馆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及博物馆界的强烈关注,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也更加活跃。以交流合作办展的方式展现世界各地的特色文物、重大考古发现和浓郁的民族、民俗文化,特别是通过借展、交流展等多种方式展示国际间不同的文明类型和艺术创造,并进而揭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让观众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成了这一时期国家博物馆独特展陈体系的重要一环。

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25日,为全面展示18世纪启蒙运动对欧洲尤其是德国艺术创作上的深远影响,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德国三大馆――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南区二层6-8号展厅共同主办了“启蒙的艺术”大型展览,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的开幕展览,共展出来自三家博物馆出借的展品579件;2012年7月6日至2013年4月3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部文物管理与开发司共同推出了“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顶级艺术展。展览展出了来自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美术馆等20多家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的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保罗・乌切洛、贝亚托-安吉利科、菲利波・利比等30多人的艺术精品,全面展示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艺术辉煌、城市面貌及其风土人情;2013年10月2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卢浮官博物馆隆重推出“地中海文明――法国卢浮官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览,甄选了卢浮官博物馆丰富的馆藏中石雕、陶器、金银器、油画、素描画等珍贵藏品280件(套),以全新的视角诠释了地中海地区的文明历史,这既是博物馆间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也是中法两国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2014年9月24日至12月2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俄罗斯雅斯纳雅・波良纳庄园博物馆及莫斯科国立列夫・托尔斯泰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时代”展览,展品共255件(套),包括油画、版画、素描、雕塑、徽章、手稿、书籍、信件、照片、纺织品、金属制品、生活用具等;2015年6月30日至8月1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美国华特迪士尼动画研究所共同举办了“生命之绘――迪士尼经典动画艺术展”,紧紧围绕迪士尼故事创作与友谊、家庭、勇气和爱等人类社会四大主题,通过300余件展品向世人展示了华特迪士尼工作室90多年来独特的动画传奇。

此外,国家博物馆还筹办了高水平的交流展如“印加人的祖先――公元一至七世纪的古代秘鲁”、“路易威登艺术时空之旅”、“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展”、“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15至20世纪的波兰艺术”等一系列国际交流大展,这些展览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有效结合,加大了对外交流的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对外艺术交流。在展览作品走出去的同时,让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都能得到传播,凸显了中国艺术的文化身份和特征。另外,博物馆曾多次组织人员出国考察,开阔眼界,学习世界优秀博物馆在展览方面的经验,加强与国外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建立广泛友好、互利合作的关系,通过展览欣赏获得对艺术的切身感悟和了解,这有利于我们了解世界各地文化发展的最新形态。

(四)国家博物馆的临时展览

随着博物馆、美术馆等基础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新时代到来,社会各界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为适应社会发展新的特点和人民群众新的期待,国家博物馆以自主策划、联合举办或租借场馆等方式举办各类高品位、迎合公众口味的临时性展览,不断丰富自身的展陈体系,扩大在国内外的文化影响力。

2011年4月25日至5月7日,为庆祝清华大学百年诞辰,清华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艺术清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艺术教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展览以“艺术清华”为题,展出了以学院在职教师为主体、包括卓有成就的学院前辈艺术家庞薰栗、张仃、张光宇、祝大年、卫天霖、吴冠中等共计64位美术工作者的艺术作品240余件。2011年6月30日至7月6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永远跟党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型图片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回顾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光辉历程和辉煌业绩。在中国美术事业、中国雕塑事业、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人民艺术家、美术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刘开渠110周年诞辰之际,2014年9月30日下午,“开渠百年――纪念刘开渠诞辰110周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基于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精选了刘开渠最具代表性的51件雕塑作品和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分为四个单元:“为现代中国人造像(1914-1949)”、“立民族之碑(1949-1978)”、“向新时代致敬(1978-1993)”和“世纪回望”,这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呈现了他的艺术人生,并突出地介绍他为中国美术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2015年7月7日至10月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通过1109件(套)馆藏历史文物、图书报刊和原版历史照片,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了70年前的家仇国恨、同仇敌忾、英勇壮烈以及艺术的创造精神,再现了抗战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学艺术为武器、激励广大军民投身抗战的历史性贡献。

此外,国家博物馆还举办了“潘天寿艺术展”、“李可染艺术展”、“黄胄艺术展”、“中国百年雕塑展”、“谢云方成捐赠书画作品展”、“再生――国际摄影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展”、“小品大艺――明清扇面艺术展”、“佛山陶艺展”、“不尽丹心――蒋兆和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黄永玉九十画展”、“纳西族东巴文化展”、“保护鲨鱼――艺术巡回展”等各具特色的临时展览。展览如一面镜子显示着艺术的行为,通过展示作品将烙有时代的特征的艺术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我们能够探知不同时期的审美风尚,以此考察出艺术特征和思想流变。同时,个性鲜明的临时展览,既是对艺术的一种保留,又促进了相关艺术门类的发展。这些展览及相关活动充分说明博物馆担负国家文化建设的职责越来越重要,传承中华文化也是国家博物馆重要职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