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十篇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十篇

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0:37

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篇1

一、增强政治意识,锤炼政治素质,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增强政治意识是领导班子锤炼政治素质的基础。“四

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是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新举措,适应了国企改革发展稳定的客观要求,符合了国企领导班子的实际需要,反映了员工群众对国企领导班子的殷切期望。在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中提高政治素质,不仅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促进企业做强做优、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这一点在实践中必须成为企业领导班子的共识。加强学习是领导班子增强政治意识的手段。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把理论学习作为政治责任,深入有效的开展。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专家辅导和研读书籍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深入调研相结合,不断用理论指导实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三年来,锦州采油厂在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的基础上,共集中培训各级干部920人次,累计1.8万余个学时。连续两年组织基层支部书记脱产培训,使基层党务工作者系统地掌握了党支部工作常识,对基层党务工作的重要性加深了认识,对基层党务工作的方式方法更为熟练,有效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作用。通过组织各种学习培训,提高了各级干部的个人综合素质,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把握全局的能力。

二、增强责任意识,强化经营业绩,提高高效经营管理的能力。增强责任意识是领导班子强化经营业绩的先决条件。班子强则企业兴,企业兴则国家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下,国企改革开始不断向纵深推进。每个国企领导班子都决定着所领军企业的命运,这是每个领导班子必须深刻领会的历史责任。选好配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把责任意识强、有出色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取得较好经营业绩的同志提任为“一把手”,是从组织上强化“四好”创建活动的成效,实现以正确的用人导向促进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每名领导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以后,都要把所担任的职务当成一种责任,责任既是良好精神状态的体现,责任也是对每位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和考验,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品格。增强责任意识就是要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就是要讲责任、明责任、尽责任,就是要做到有责有为、无为问责、乱为追责,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领导干部队伍健康向上,使我们的各级领导班子扎实工作。

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是领导班子增强责任意识必然结果。衡量一个领导班子建设的成效,经营业绩是关键。企业领导干部在思考问题、筹划工作、制定措施时,必须把企业发展意识贯穿到一切工作当中,突出发展主题,紧扣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几年来,锦州采油厂以提高规模效益为目标,强化科学管理,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坚持量化、细化、优化的原则,先后开展了“基础管理创新、增储降本创效”、“管理增效年”等活动,使企业管理步入了科学、规范的轨道。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深入开展成本分析活动,生产经营决策更加科学,单井效益评价系统连续两年荣获股份公司管理创新一等奖。加强内控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内部经营承包政策,加强资产全过程管理,设备管理被评为股份公司“先进单位”。深入实施“热能优化”、“延长检泵周期”等“十大系统工程”,企业管理更加高效、规范。各项成本连续多年控制在计划指标之内,通过多策并举扩大规模效益,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业绩指标,并将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员工,员工年平均收入较6年前翻了一番。在新形势下,要求国企领导班子必须懂经营、会管理。要必须具有高超的经营管理能力,不断地追求卓越,用自己的经营才智和管理艺术,有效地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有效地组织协调管理,有效地引导动员员工,有效地组织开发创新,不断提高企业领导理论联系实际的经营管理能力,不断提高驾驭企业管理的能力,才能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在竞争中胜出。

三、增强服务意识,塑造良好形象,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是领导班子做好群众工作的保障。密切联系员工群众,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国企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领导班子服务意识的体现。要时刻把员工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对员工群众有真情实感,在解决员工困苦、化解员工忧怨方面有实实在在的作为。几年来,锦州采油厂以打造温馨家园为核心,努力加强和谐企业建设。扎实开展以“听民声、察民情、纳民意、暖民心”为内容的“四民工程”。通过领导信箱、员工热线、《一线通》小报、“走百座井站、访千名员工”大调研等多种方式,搭建起企业与员工沟通、交流的平台,先后解决了公园护栏较低等很多实际问题,深受广大员工的赞誉。不断加大矿区环境建设投入,以“绿化、美化、亮化”为目标,种植花草、铺设停车场、兴建文化广场和儿童乐园,建成了辽河油田第一个草坪足球场和具有省级水平的世纪轮滑广场,建成了辽河油田独立矿区中规模最大的图书城,使员工的生活变的更加舒适、现代。以“不让我们的员工看不起病、不让我们的孩子上不起学”为原则,以扶贫帮困工作站为载体,大力实施“温暖工程”,员工对企业归属感不断增强。

塑造良好形象是领导班子提高联系群众能力的前提。只有不断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始终把员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中悉心研究员工群众的利益,关心员工群众的疾苦,体察员工群众的情绪,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帮助服务等方法,才能真正做好员工群众工作。锦州采油厂以“百名干部结百家亲”活动为载体,每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一户困难员工家庭建立联系,及时了解员工群众的生活情况,帮助困难员工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让干部成为困难员工、家庭的主心骨。通过活动,使原来被动的员工找,变为主动的迈进员工家门;变单纯的物质支持为感情、物质上的双重帮助,密切了干群关系。

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新人才;学校建设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高校是知识、科技和人才聚集的地方,是各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和迸发的地方,是国家创新、区域创新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21世纪,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的教育手段,是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体现,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取得的学校文化形态的总和,它体现的是一所学校德、智、体等方面的综合校风。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高校校园的基础设施、设备、仪器等硬件,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设施,以其独特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二是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因素,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三是行为文化,也称制度文化,主要是高校所特有的各种规章制度、校风校纪、道德规范等,它是校园文化中部分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和规范行为,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氛围、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校园环境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1]与其他文化不同,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启迪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它以大学生为文化主体,以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依托,从而塑造校园精神、纯化校园文化意境、培养完善主体人格。[2]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健康向上、民主文明的校园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素质

创新(innovation)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hheum.peter)1992年提出来的。创新有两大特点:一是探索未知领域;二是获得创造性成果。所谓创新性人才,就是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并且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能够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创新性人才通常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素质:

(1)强烈浓厚的创新欲望。创新欲望是创新者的一种积极而富有成果的意识形式,它表现为对学习、了解、掌握新知识有强烈的渴望。创新者富有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不甘心落后于前人,不受别人思想的束缚,勇于另辟新径;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而要急于检验自己的设想和判断力;对创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向往创新活动,并能够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

(2)灵活全面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创造与创新的源泉。一切创造和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思维和想象,特别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能在某些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既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又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在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有所创新。

(3)综合化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当今时代多元化的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要求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宽泛的知识结构和较深的理论基础。同时,知识的融合度要高,即不仅要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而且要能够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只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碰撞,才能迸发新的思维火花,形成新的观点,产生新的结论。

(4)良好的个性品质。个性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缺乏个性,就缺乏创造性。只有个性得到发展,才能有所创新。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求实、不断进取、寻求真理的强烈愿望和不懈追求;具有好奇性和开拓性的探索精神;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善于与人交流、善于向他人学习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创造性人格有着其独特的特征,其中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是最显著的三个特征。实践证明,在创造性人才的发展中,非智力因素即创造性人格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三、高校校园文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创新能力来自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提供自由思维的空间。校园文化通过其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文化形式,通过其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独特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校园文化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健康的创新人格。人格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由气质、性格、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等构成。创造性人格的本质是创造性与创新精神,在创造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导向作用以及对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充溢着智慧的灵性和文化的光芒,睿智的教师和求知欲旺盛的学生,相互激励,教学相长,探求真理,奉献人类,造就一种充实而自由的学习、研讨、向上的学术氛围。师生共同营造出先进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校园文化又反过来激发师生们无穷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去探索、去追求、去奋斗,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p#分页标题#e#

(2)校园文化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活跃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的需要与动机。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热情。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学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民主、开放、宽松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只有在平等的探讨、自由的交流的环境中,创新型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从而产生创造成果。

(3)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能力是指人们在各种类型的创造活动中,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的能力。校园具有优良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浓厚的人文环境,具有特色鲜明的校风、教风、学风,能极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智能开发也有着催化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提高,使之自觉求知,努力成才。

(4)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不仅要看他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还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坚强的意志是开发创新能力的支撑,集学术性、娱乐性、创造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为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机会与舞台。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坚忍性,培养了学生的不从众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

(1)坚持以校园精神凝聚校园文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校园精神是校园在长期育人实践中积淀的共同的群体心理特点、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对校园文化的各个层次起着统领和引导作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弥漫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呈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借助于校园精神这一内核,可整合校园文化各子系统及其亚系统,形成文化合力。多层次校园文化的和谐结合,便可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学术环境和校园氛围,如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年轻人敢于冒尖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等。校园精神是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是最优秀的潜课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2)建设一支富于创造性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可靠保证。

教师相对学生而言是稳定的、非流动的校园文化主体,他们的治学神、态度、方法及做人原则等在实际意义上代表了校园文化的主流。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健全完美的人格、渊博的学识,而且还能主动接受新事物,在竞争中不断开拓创新来丰富、提高、完善自己。只有创造力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造力强的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互动作用。要开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植于学生课堂专业学习基础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新渠道。教师正是以其广博的知识、坚韧不拔的毅力、富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提供可靠保证。[2]

(3)培育优良的学风、校风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优良的学风、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优良的校风能够在校内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能正确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培育良好的校园风范和校园精神。“学风”则是“校风”的重要体现,它是一个学校师生员工在学科学、用科学方面凸显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学风可以引导师生崇尚科学研究,勇攀科学高峰,在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实力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效应。在新形势下,高校应致力于搞好学风、校风建设,努力培养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并形成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为主要内容的优良校风,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4)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所学校有没有生机,学术思想活不活跃,学生具备不具备创新意识、开拓进取的精神等,往往能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出来。通过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整体影响力,从精神、物质和管理多方面加强培养的力度,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以“敢于冒尖”的精神激励和鼓励大学生,将创新的强烈意识渗透进大学生的心灵,使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全体大学生自觉的成才要求。大学生通过策划、设计、组织、实施、参与各类学术科技活动、竞赛活动、娱乐活动等,使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得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成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篇3

[论文摘要]创新旅游教育必须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意识,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氛围,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渊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知识经济带来了新的社会经济模式、新的社会生活模式和新的消费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旅游产品、新的旅游需求和新的旅游经营管理模式,旅游产品个性化、旅游功能启智化和旅游市场营销网络化的趋势日渐明显,旅游行业内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也向旅游教育提出了挑战。所以,无论是旅游活业、旅游创业和旅游强业,还是应对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都急需创新型、开拓型和复合型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实施旅游创新教育,培养旅游创新人才,高等旅游教育责无旁贷。本文着重探讨创新旅游教育、培养创新旅游人才的基本思路。

一、创新旅游教育理念,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意识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所以,要培养旅游创新人才,必须从旅游教育创新入手,实施旅游创新教育,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创新旅游教育必须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及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和活跃的灵感等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即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操作能力、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情感、创新人格的培养。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端正育人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意识,创新旅游教育即便不是一句空话,也会流于形式。

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又能体现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对于专业特色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符合社会人才需求、又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旅游企业为宗旨的办学思想,是专业特色形成的基本保证;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能体现“零适应期”的教学模式,是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条件。为此,创新旅游教育必须树立“办学以人为本、教育以德为本”的办学理念,确立“培养‘全面的人’、‘社会的人’、‘现代的人’”的培养方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企业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方针,根据“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合理知识结构、宽广行业视野、强烈创新意识、较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构建“能体现信息化、综合化、动态化特点”的课程体系,形成校企合作的教育运行机制。所以,高等旅游教育必须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标尺,以旅游工作实际需要为依据,针对旅游业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应用性明显的特点,按照旅游业六大要素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实施通才教育、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强化专业渗透、学科融合、文理兼容,加强基础,扩宽口径,拓展知识面,提高运用能力;必须在重视基础理论专业化、系统化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性和适应性教学,突出基础理论的运用和专业知识的转换,在传授最前沿的专业理论的同时,强化创新思维训练,强调自我发展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强“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养德”(良好的道德修养)、养心(责任心、爱心、信心)、养身(理想、情操、兴趣爱好)教育,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能适应旅游行业特殊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营造宽松学习环境

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使命。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课堂教学则是知识密集传授场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高等旅游教育应该摒弃人为割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念和人为割裂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教学活动形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重点、知识灌输为目的,学生学会掌握储存现有知识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面向书本、面向已知的“接受式”、“传承式”的教育模式,从知识教育转向智能教育,致力于创新潜能的开发、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为此,课堂教育应该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由重视知识传播教育向重视创造能力教育转变

高等旅游教育既要加强理论教学,又要强化实践教学。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创新意识,贵在提高思维能力。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能力为本”的教学观,在突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致力于创新潜力的开发和主体精神的培养。同时,要强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注重传授掌握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帮助学生获得进行知识选择、整合转换的“最核心”、“最有效”的知识(即概括度高、统摄面广、迁移性强的知识),以深厚的底蕴、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克服目前存在的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弊端,使学生既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必要的知识储存和足够的技能,又有打破常规应用理论的能力和实施理论创新的才华。

2.由重视单纯的智力教育向智力与非智力并重教育转变

高等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从知识、修养、能力、体质四个层面去实现,应强调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要求人文知识要广博、服务意识要强烈、职业道德要高尚。智力(智商)因素的重要性是无可争议的,但非智力(情商)因素在人的成长与成功方面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具有较高情商的人,即使在承受巨大压力或遭受挫折时,也能很好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保持乐观、开朗、积极的心态。反之,情商较低的人则会导致心理失衡,贻误其前途和事业。旅游行业典型的服务性质,决定了旅游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出色的情商和厚实的人文素质。所以,高等旅游教育必须注意智商与情商教育的沟通和渗透,在强调知识、能力传授的同时,强化道德和心灵的培养,实现智商(先天)—智力(后天)—智能(创新的有效转化)和体能(基础)—技能(手段)—创新(素质)的强度转化,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文化品味和人格修养,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态度、科学理性与情感意志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

3.由灌输式、传承式教学模式向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模式转变

传统的灌输式、传承式教学模式,意在使学生尽可能多地继承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文明。然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几千年创造出来的文明及国内外旅游产业所积累的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在大学期间教师是无法传授完的,学生也是无法全部学到的,只传授已有的知识,不教给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将来的文明靠谁去创造呢?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包括世界的一切……”;“仅仅学会那些书本上可以翻到的东西……,根本就不用上大学”。

创新旅游教育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体现,它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力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强调必须遵循民主性原则、动力性原则、自主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运用“探索性”和“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找准学生思维的展开点激活思维,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兴趣,找准学生的心灵交流点激励上进,开展兴趣式、互动式和研讨式教学(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专题研究法、模拟法、现场体验法、学生讲台展示法、发现式等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氛围,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民主、宽松、探索、融洽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引导学生随着教师讲授的思路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发展机会;强调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实践,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刚性、韧性和悟性,优化学生个性心理品质;提倡民主式、动力式、自主式、合作式教学,在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使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空间,实现融文化知识传授、创新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提高于一体,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不但能获得本专业前沿的理论、最新的知识、最先进的技能和旅游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而且能获得独立思考与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开发技能与创业实践的本领。

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氛围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加深、巩固、拓宽课堂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方法。高等旅游教育必须把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重视产学研结合,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深度和广度,突出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意知识的转换和业务的创新。为此,应该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校企融合,开展联合办学

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篇4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6.01.160

应用技术型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多元化培养模式,是新时期国家赋予其的光荣任务和重大使命,也是我国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必然要求。长久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将学生的思维定为一种模式,使学生一劳永逸的获得一套对特定的职位或行业有用的知识和技术,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精神,使高校极度缺乏创新教育。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就可以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应用技术型高校要不断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不断探索创新之路,从中探寻出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一支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对于培养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科技人才,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科教兴国,对于促进学生个人面向社会工作岗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创新的思想和理念武装大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去设计和研究科技创新课题,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的能力,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谋求发展的内在要求。

1应用型技术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基本思路

与传统教育相比,创新教育注重培养人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因此,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就要从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方法为核心,要求社会各界、高校、教师和学生必须树立创新能力培养观念,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原则出发。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以拓展课程设置与多学科共同发展,改革教学方法与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实践教学与建立实践平台、建立高效的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等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对策。有机地整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各要素,使各要素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1.1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实现创新目标而坚持真理、坚定信念、拼搏进取,不怕挑战,敢于奉献的精神,是创新的灵魂与动力,是创造发明的前提。要创新,就要具有对未知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对新事物价值的准确认识、对新知执着的探究兴趣、追求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激情以及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意志,还要有脚踏实地的严谨学风。培育创造精神就是培育顽强的创造动机,培育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培育顽强的创造意志,以及培育健康的创造情感,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动。

1.2开发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进行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及各种技能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既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完美结合的体现,又是人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的有机完美结合的体现。培养创新素质必须强化自学能力,特别是创造性自学能力,还要敢于冲破思维定式,勇于竞争与自我否定,使创新者不断获得新知识,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较强的实践经验,因此,创新能力的形成是长期培养、教育、积累的结果。

1.3运用创新技法

创新技法是创造学家从大量成功的创新实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关于创新的方法、经验和技巧,是深化认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工具。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则事倍功半。有利于创新能力开发的主要方法是:①实施创新能力教育。创新能力教育是综合运用创新能力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能力意识、发展创新能力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精神和掌握创新能力方法的教育。②训练创新能力性思维。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能力性思维,进行有效的创新能力性思维训练,是创新能力开发的重要方法。③加强创新能力技法的学习和运用,主动学习并熟练运用各种创新能力技法,比如“头脑风暴法”、“灵感法”、“逆向思维法”等。

2构建应用型技术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途径与方法

构建应用型技术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技术型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了在应用型技术型高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促进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及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目标得以实现,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2.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整合知识的能力,着力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将创新性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富有个性化的发展。构建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时,还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注重启发引导,努力使学生保持一种开放自由的心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勇于探索尝试,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2.2构建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丰富多样化是满足各教学要求的前提条件,是从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建立教育培养体系的基础,是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实际培养措施,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具有综合性、灵活性,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科为支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业界对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重视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坚持通才教育的方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整合课程内容,构架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丰富选修课的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并能根据时展、学科新动态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新教学内容。重视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开阔视野和思维,在交流中提高创新能力水平。

2.3创新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当今的教育正处于信息化创新与变革的大数据时代,学习和教授的内容及方式都在发生显著改变。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是落实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关键,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积极运用mooCs、微课、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教学手段,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信息技术调节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为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使教学设施更具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手段,并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教师对课堂的把握不再依赖于教经验,而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数据,更能精准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进行相应的监督和指导,扭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窘况,实现由知识培养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

2.4构建实践教学,注重创新能力训练

实践是创新的重要基础,是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要途径,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外或课余,开展多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应用实践活动,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与社会企业联合,建立符合专业发展的定制培养模式和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设立开放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体现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力构建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

2.5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提倡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就要加快建立有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活力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制定全面考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手段,在评价中体现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标的指导思想,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融为一体,既保证在现有评价办法下,创新人才和成果的脱颖而出,又更强调了对培养和普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过程实施监控。善于采用正面激励的办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发明创造,并投入创新专项资金,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和在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予以奖励,如对于参加科技发明、科研活动、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学分或颁发证书或作为评优评先的参评条件。让大学生有成就感和认同感,充分体现出自我价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

3结论

创新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时展的需要。应用型技术型高校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对于培养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需要的人才,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人面向社会工作岗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建立新的创新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进而达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美玲,孙志会,金洁,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9).

[2]周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

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篇5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教育

一、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作风意志。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提高。大学生通过科技创新各个实践环节的锻炼,不但使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而且提高了参与科技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形成深入地学习、积极地创新、广泛地应用这三个环节的互动相长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容易实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去,会使社会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使那些具有间接、长远、隐性价值的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不断得到强化和社会的认可。www.lw881.com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还能使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和功利化,容易出现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的行为,使得原始性创新思想受到扼制。为了早出成果,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剽窃成果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可能导致某些学生在人格自律方面出现缺失。部分学生忽视理论课学习,偏重实验和实践。个别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不到新知识,认为“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没什么用”,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做不到全面发展。

三个课堂未能完全做到有机整合。主要表现在:第一课堂带动和指导第二、三课堂的力度还不够,没有为第二、三课堂提供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支撑。第二、三课堂的质量和水平不够高,促进和推动第一课堂质量提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院自选的”知识型、学术型、创新型的第二、三课堂品牌活动比较少。

学生学术科研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主要表现在: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面还不够广,有相当部分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比较薄弱。教师参与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兴趣和必要的动力。校园文化的学术底蕴不浓厚,“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学生搞科研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强,因而科研质量不够高。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健全“两个机制”,为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为做好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出台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提高重点科研项目的资助额度,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作为考核教师的内容之一,增设科技创新成果奖,把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及获奖与评优、党员发展等挂钩,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加强引导,全员参与。要建立从领导、教师到学生的三级科研路线,建立“党政领导带头,学历、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带头,学生科技骨干带头”的“三带头”机制,及时发现、培养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营造全员重视、师生共建的良好氛围。

2.创新教育观念

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方式的选择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增强内收外化的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从教师教学评价方面讲,应加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的探索性、启发性,学生主体的发挥效果等要素的评价,鼓励教师与学生协作,共同完成科研、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开发与研究;从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讲,应建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科研意识、创造能力等综合评定方法,改变单纯以课堂知识为考核的状况。加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资金投入,学校应划拨相应的专项经费,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激起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3.创新课程体系

要实践创新教育,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树立多元人才观,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条件。可以实施“平台+模块”为结构特点的课程体系。

按一级学科和学生的共性发展要求构建公共课程基础平台,按二级学科要求构建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按专业方向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教学计划,压缩课内学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课程设置分层次、按模块,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增开相关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创造条件,扩大优秀学生直升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立课外素质能力学分,使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力倡导个性教育,教育者应当把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来开发,尤其是要摈弃“差生”概念,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尊和自信,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4.创新教材建设

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开设课时充足的选修课,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相互渗透,融会贯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教材内容滞后已成为突出问题,由于教材更新的周期较长,课程编制重知识结论的传统模

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知识的接收,制约了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造成了大量书本资料的浪费。因此,加快教材的开发,推广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既可以节省资金,又可以拓展信息的传播,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另外,在课程编制上,要注重知识的发现过程、分析过程。

5.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素质,要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求学生学会创造,自己首先要练好创新本领。创新教育在对教师的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要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勇气,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6.实施“四个结合”,深入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院要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教学工作中,加强教育引导,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教授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博士沙龙”等,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采用强化专业知识的“宽口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学习中将科技创新的课题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科技创新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实习实践环节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立项相结合。科技创新立项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学院要重点动员,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立项和“第二课堂”自主立项双管齐下的方式深入落实、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思路、掌握科技创新的方法,在全院形成“学生自主找课题,教师课题找学生”的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相结合。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一方面,在全院开展大众化的科技创新比赛,让全体同学在参与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重点支持有实力的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赛练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导师项目、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着力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制作模型、成果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7.搭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力促大学生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搭建校内实验基地中心、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科技创新基地的形式构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学院要加强工程中心、实训中心、专业实验室建设,配备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基地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实践实验平台。学院要加强与知名企业联系,选择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签订大学生实习研究基地协议。校外基地通过承接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研发,设立专业技能竞赛等有效措施,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篇6

这次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谋划推进*科学发展、更快更好发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届五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和全省自主创新大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动员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增强“三力”、率先崛起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刚才,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了*市重大科技贡献奖和科技进步奖的获奖者,为全市十强高新技术企业授了牌,4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奖的同志和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意义

“*”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有了新的提高,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明显,我市已连续3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可以说“*”时期是我市科技事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年我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10家,其中部级24家,实现产值258.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4.5%,比*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和环境保护技术等一批特色产业和一大批创新型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增长潜力的新增长点。二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提升块状特色产业科技含量、技术层次的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市已形成*高新技术园区和长兴无机非金属材料、南浔特种电磁线、德清生物医药3个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一园三基地”发展格局;全市有108家企业建立了研发(技术)中心,其中部级2家,省级47家;全市共搞入9075万元建立科技创业园(孵化器)4个,共吸收9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园创业;在童装、木业、转椅等行业建成了一批设计、培训、检测和信息中心;目前全市已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88家。三是产学研结合迈出新的步伐。我市先后与中科院、中电科技第*研究所、武汉冶金研究院、北师大等共建了创新载体,最近我市又与浙江大学在原来合作的基础上,以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实验示范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全面合作;全市现有823家企业与国内217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期间共签订产学研合作意向2045项,正式签约1039项。四是科技投入逐年增加。20*年全社会科技投入达到12.9亿元,其中研究与开发(R&D)投入5.12亿元,分别是*年的2.8倍和3.9倍;全市各级财政科技投入达到1.4亿元,其中科技三项费用1.13亿元,是*年的4.1倍和3.9倍。五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全市“*”期间累计申报专利3524件,获得授权1488件,在生物医药、环保水处理、淡水鱼养殖、竹子深加工利用等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20*年全市共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751项,其中15项列入部级重点新产品,全市已拥有中国名牌2只、浙江名牌67只,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81件,国家免检产品24种。20*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4.76%。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科技总体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力量比较薄弱。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我市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研发中心的数量还比较少、规模比较小;科技人才总量不大,素质结构、专业结构、分布结构均不够合理。二是科技投入仍然不足。由于经济总量较小,财力不强等客观因素,近几年财政对科技拨款的增长幅度还是比较低。20*年,全市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09%,一些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往往更多地追求即期增长,习惯于外延扩张,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到科技研发和创新上,在技术引进上,也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问题。三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总体上缺乏核心的关键技术,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还不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产值比重不高,特别是高技术产业产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7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市经济发展进入了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新的阶段,面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面对增强“三力”、率先崛起,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目标,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走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道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贯彻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可以说,谁在科技进步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赢得主动。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不能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因此,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从我国来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这使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拥有量低,环境容量有限,从长远来看,仅靠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是难以为继的。因此,无论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和维护经济安全的形势看,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地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面对世界大势和我国国情,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要求,这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要建成创新型国家,首先必须要有一大批创新型城市。城市的发展没有转到以创新驱动为主上来,整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也不可能得到质的提高。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结合*的实际,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转变增长方式、切实把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内在要求。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发展总体上是依靠不断增加资本、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走的是一条投资驱动型道路。目前,仍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为主,两大产业占比达42.9%,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特征比较明显。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和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已经遇到了资源要素紧缺、环境压力加大、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挑战。今后再走这样的路,路将越走越窄,将难以为继。国家政策不允许,资源环境不允许,市场竞争不允许,人民群众也不答应。“*”时期,迫切要求我们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来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和创新。因此,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前进动力和发展潜力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切实将经济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增强“三力”、奋力实现率先崛起的重要路径。“*”是我市全面实施增强“三力”、率先崛起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关键时期。经过“*”的发展,我市进入了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速、市场化逐步完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的新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个阶段,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将呈现递减趋势,科技进步与创新将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要加快实现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个新路径、新动力、新的竞争优势,就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抓住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就把握了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主动权。*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更大的突破,努力走在前列,奋力率先崛起,根本出路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让自主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真正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我们一定要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增添发展动力、激发发展活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从根本上破解制约我市加快发展的要素瓶颈等障碍因素,持续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奋力实现*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

二、进一步明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和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是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后一个时期,做好这方面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紧紧围绕增强"三力"、率先崛起战略,坚持科教兴市,通过培育创新主体,健全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体制,优化创新环境,转化创新成果,活跃创新文化,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把*建设成为创新型产业突出、创新型企业密集、创新型人才汇聚,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和品牌,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起到引领作用的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8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左右。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将*建设成为杭湖宁发展带重要的高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跨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在工作上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培育和弘扬创新文化,努力形成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的浓厚氛围

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的文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不但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造性实践,而且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的精神。观念决定行动,没有人的创新观念,没有全社会的创新氛围,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培育和弘扬创新文化,对建设创新型城市来说至关重要。*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中不仅有和谐、务实、精致的元素,也不乏有开放、创新、进取的精神。*人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许多创造,近代也有不少创新。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开放、务实、创新、和谐”的时代精神,特别要使传统文化中“创新”的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形成激励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的创新文化。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精神,不断破除束缚创新创造创业的保守思想和陈旧观念,坚决革除束缚科技创新的体制弊端和过时规定,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科技生产力的大发展。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新、追求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创新的勇气、创造的锐气、创业的志气,把大家创新创造创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一切有利于*加快率先崛起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应用。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普及,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努力形成人人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加强创新文化的传播,广泛宣传创新创造创业的先进典型,让创新的思维、创造的活动、创业的人们充分活跃起来,激励大家拓宽眼界、增强胆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创新创造创业大潮,为增强“三力”、率先崛起做贡献。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进步,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创造性劳动。长期以来,我市广大科技人员刻苦努力、奋力拼搏,为*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个需要英才并能够造就英才的过程,是一个需要远大抱负并能够实现远大抱负的时代。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求真务实精神、拼搏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不畏艰难、锐意创新,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2、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和重要途径,是促进产业升级的基础和前提。去年,*人均GDp达到了3000美元,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起点上,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围绕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凤凰涅槃的精神,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所以,必须找准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推动*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一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高新化。要按照“二三三”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围绕改造提升纺织、建材两大传统产业,加速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围绕做大做强金属材料、机电制造、现代轻工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组织力量进行攻关,重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抢占产业技术战略制高点,加快培育成为特色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围绕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确定若干技术基础较好、近期有望突破的重点,实施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实现重点跨越,力争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形成和保持技术领先地位,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动力,要以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为契机,积极利用浙大的科技、人才和信息资源,同时,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省淡水研究所等农科院所的作用,建立健全完善的新型农村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服务体系以及信息化体系,加强农业科研与攻关,在种子种苗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种养业、农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现代林业等技术领域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三是提高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力。抓住我市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金融、中介、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为先进制造业服务的生产业,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四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生态环境、循环经济、人口与健康、人居环境、公共安全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创新示范工程,使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自然资源的支撑力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断增强。同时,加强相关技术在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中的推广应用,推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

3、坚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和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建立区域创新体系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只有千千万万企业重视自主创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竞争力。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创新是与企业家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家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企业创新,说到底要靠企业的决策者。所有成功企业的经验证明,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我们每一个企业和企业家都要认识到自主创新不是企业的权宜之计,而是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意识,真正把自主创新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特别是大企业和优势企业,要有开展自主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力争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努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作出贡献、树立榜样。二要加快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是整个创新体系的基础。要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尤其是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积极申报建设部级出口加工区。使各类园区真正成为创新型企业密集、创新型人才密集的重要基地。要大力推进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浙江太极信息技术研究院、中科院*生物中心、*科技创业园、部级*淡水渔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尤其是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要加快建设,早见成效,更好地吸引、集聚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入驻。三县二区的企业都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可以依托这个平台,帮助解决一些科技攻关难题,转移成果。要鼓励*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围绕区域创新目标,强化对产业、企业发展的服务和支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加强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强化孵化功能,努力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提供服务。进一步加强南浔木业、织里童装、安吉转椅等特色优势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强化质量检测等公共服务,降低中小企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高创新整体水平和效率,成为提升块状经济和特色产业的重要科技支撑。三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要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创业园、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为依托,建立健全公共技术服务、技术产权交易、融资、人才服务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形成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畅通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创业要素的对接渠道。要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信息服务、技术产权交易、资产评估、投融资、共性技术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要大力培育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加快建设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四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尤其是长三角周边城市的科技资源。我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不多、创新资源不足,要千方百计做好借“外脑”的文章。尤其要建立灵活的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合作与交流,主动引进和吸纳国内外特别是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的科技、人才资源。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提高层次和水平。要鼓励企业走出去,主动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借助外力研究、开发和改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要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产学研联合机制和组织形式,创新思路、拓宽渠道,推进产学研联合向全方位、集约化和规范化发展。鼓励开展科技创业,在相互参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建设科研生产联合体,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实现科研开发优势与生产经营优势相结合。要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绝不排斥开放。每个企业都要树立开放意识、合作意识,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成果,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我市重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主导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引进人才和管理经验等,广泛开展国际国内的技术合作。同时,要坚决把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技术引进的重要目标,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集成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设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一流的发展优势。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快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尤其要造就一批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一是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更应该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确立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紧紧围绕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任务,加快培养各类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要重视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要领域方面的领军人物,造就一批具有卓越才能的科技专家和工程师,建设一批善于攻坚、能够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创新团队。二是大力引进创新人才。要把引进人才和引进项目、成果、资金结合起来。要抓紧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敢于面向全国、面向海外,引进优秀的科技专家和善于组织研发、成果转化的科技企业家,拥有科研成果、研发能力较强的留学归国人才。特别是对学科和技术领军人才、拔尖人才,要舍得成本,给予特殊政策,吸引他们来*创业,把先进技术、专利成果带到*来转化。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等,是吸引、集聚人才的主要载体,是人才发挥自己价值、创新创业的基地。要十分重视这些人才载体的建设,充分发挥它们在人才集聚中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健全柔性引才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充分发挥*的交通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瞄准大城市尤其是周边杭、沪、宁等大城市的高校、科研机构及大公司、大集团,加快建立有效吸引科技、教育、人才资源的机制,努力开创人才会聚、智力集聚的新局面。三是大力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承认人才的价值,尊重人才的创造。进一步深化科技人员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选拔任用、合理流动和分配激励制度,努力创造一个拴心留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坚持“用、奖”并举,放胆、放手、放开使用人才,真正使人才有创业的机会、干事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继续实施对具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创新项目和个人实行重奖的制度,建立完善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激励机制,真正让科技人员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要努力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住房、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改善科技创新人才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三、努力营造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良好环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自主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强化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摆到全局工作中的突出位置。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实施市“*”科技发展规划,抓紧制定完善切合实际的科技发展规划,发挥规划的指引作用。建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领导责任制,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各地、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都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单位、创新型企业建设,形成共同推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强大合力。

二要强化政策扶持。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必须营造更加灵活、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用足用好国家和省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结合我市实际,从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共科技投入机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稳定的投入机制。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使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各级科技部门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整合专项资金,提高使用效率,切实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资金重点用于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攻关项目、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真正使政府投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实施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杠杆,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潜力不可忽视,要进一步重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和公平竞争的政策,营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中小型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作用。

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篇7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时展的产物,极大的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作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与传统的高校填鸭式教育相比较,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强调学习要与实践相统一,强调教师的知识讲授要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动手相融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创新精神;创业意识;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43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涵义和基本内容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通过基本课程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思维等综合素质为目标,进而提升其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所必备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人格及创业能力等的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突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性要求,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理念,将成才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本人。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所涉及的基本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创新创业观念教育是通过剖析创新创业的意义、创业目标来更新学生对创业观念的认识。创新创业素质提升是指通过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来全面提升创业者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等特质。创新创业精神激励,是指培养创业者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应当具备的开拓进取、拼搏进取、勇于承担和团队精神等品质。创新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创业能力主要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来获得,包含认知能力、专业技能、社会能力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创新创业知识学习,创新创业知识主要包括创业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管理经营技能、法律政策方面的知识等内容。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引导大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去适应社会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将会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推动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模式,培养更适合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类人才,加速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敢为品质、团队精神、实践动手等能力,较好地对接社会企业,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和择业。

3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首先,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以创新教育为主导,整合第一和第二课堂来开展教学活动。开设创业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管理能力、创业精神、风险投资掌控能力等进行创业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并在第二课堂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和各类创业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融入到日常的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提供学生创业所需的技术支持和资金需求,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第三,以北京航空航天为代表的创业技能培训教育,通过学校的创业管理培训学院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附以创业基金和科技孵化器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系统化的平台。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首先是各级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制定了良好的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已初步形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案例分析、模拟互动教学、实习实践等教学手段,全面提高了教学效果。创业项目申报、学分制改革等现象,证明高校教师和学生也逐步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创新创业中心和社会创新创业研究机构在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教育理念缺失,创业意识淡漠。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多数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没有将创业教育当成终身性教育来开展。(2)虽然政府制定了许多政策鼓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如大学生创业者很难从银行贷款,创业手续和程序仍相当复杂。(3)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狭隘,并与人才培养体系脱节。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因此无需改革现有专业和课程体系,只需增加技能教育即可。(4)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完善,学科设置无明确定位。高校中创新创业课程内容零碎,缺乏严谨性,无独立系统的课程群,教师授课随意。专业定位不明确,常包含于经济或管理学科中。(5)创新创业理念引导力度不够,资本市场支持不足。高校创新创业的氛围尚未形成,社会对创业者的宽容、尊重和理解不够,大学生可用的创业投资较少。(6)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但当前的高校教师大多缺乏企业管理和创业实践知识,授课内容偏重理论分析,无法较好引导学生培养创业素质。(7)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缺乏,教育内容仅停留在浅层,无法真正全面提升创业者的综合素质。(8)创新创业教育受众范围较窄,仅能使小部分学生受益,违背了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综合性教育的根本要求。

4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模式改革、社会氛围营造、社会文化建立、政府政策完善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建设和坚持才能显现效果。

4.1树立战略性的长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积极推动高校教育改革,转变高校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开拓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生机。

4.2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保障与支持体系

(1)政府部门牵头成立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自上而下为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上的保障和足够的经费支持;利用自身的职能优势,制定并完善政策,营造规范的创业环境。扶持建立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联合各方面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加快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保证既提供项目论证、咨询培训等服务,又能提供创业失败后的生活保障。

(2)企业群体、金融机构和家庭等社会团体应该全面理解和支持创新创业活动。企业提供实践平台有助于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创新创业,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能够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顺利开展,家庭的支持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不竭的动力。

(3)高校自身加大变革,应当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构,改革学生评价体制,重视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另外设立专项基金,加强科创项目的培训扶持力度,引导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中。

4.3营造积极向上、开放自由的创新创业氛围

转变社会观念和思想,摒弃唯创业成功论英雄,通过多种手段宣传创业故事,鼓励创新创业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校园通过建设创业信息服务网络,提供创业支持,邀请成功企业家、创业家现身说法,打通创业知识普及与科技转化的通道,为创业活动的开展增添动力。

4.4完善创新创业管理机构、教育指导和研究体系

(1)高校要建立专门的教育组织机构,由学校领导、教育专家等直接负责,主动加强与政府设立的创业机构的交流沟通,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普及创业知识和技能,推广创业经验。

(2)搭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大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解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的设置和讨论,实现创业课程与高校特色专业课程的融合,达到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在课程设计的跨度上,应当将创业教育贯穿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整个阶段,将其定位成一种连贯性的终身教育,不仅仅在高校开展。课程的授课方式应当向开放性讨论式的互动模式转变,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倡导以人为本,真正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改革纸上谈兵类课程,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后,改革高校的课程管理模式,让教师和学生更加自主地选择课程,形成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

(3)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创新性的授课方式,还应有创业的实践体验。针对当前创业教育授课教师既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缺乏实际创业经历的现状,高校应当邀请校外专家及企业高管来加强教师的理论素养培训,利用各类组织或各类研讨会的机会加大与社会各界的交流,获得最新的创业知识。积极为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创造条件,增强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在招聘过程中严把教师入口关,吸收部分既有学术背景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到校兼职教学,改善师资结构。从根本上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现理论水平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均衡化发展,全面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4)全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培养除课堂教学外,还需要实践活动的强力支持。高校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与企业对接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同样,高校可利用自身优势创建校办企业或建立科技孵化园,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场所。结合创新创业计划竞赛或勤工助学等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的创业思维,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5)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水平,借当前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发展之势,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实现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有效指导。

4.5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反馈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强、成本高,且成效滞后,所以其评价反馈机制必须遵循科学化和多元性的原则,真正实现合理准确的评价判断。国家应当为不同类型的高校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合理评价机制,应当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激励处罚措施,保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动力。同时,高校也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评价要全面深入,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引入竞争意识,针对性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5总结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重视创新转化能力的培养,而且注重事业心的培养,倡导人本主义理念,以学生作为实施的主体,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雷家骑.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152).

[2]李小娟.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追因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2008,(15).

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篇8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深入调整,作为推动经济结构变革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日益明显。经济转型升级与科技持续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使得行业企业生产岗位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对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为行业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的高职院校加大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从创新意识出发,设计符合高职人才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培养步骤,以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走出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一、高职学生创新教育的创新意识基础

高职学生的创新教育需要启迪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高职创新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等创新活动中的精神因素,其根本特征在于新颖性和独创性。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启动点,也是创新教育需要奠定的基础。学生只有形成了创新意识,才能树立创新信心,形成创新人格,掌握创新知识,富于创造才能,做出创造性业绩。创新意识作为精神活动倾向,蕴含在创新主体的态度、思维、意志、动机、人格等各个层面。

(一)创新意识中的态度趋向

创新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克服思想上与行动上的重重困难,这就要求创新主体具有明确的创新态度和坚强的创新意志。其中,创新态度是主体对新生事物和创新活动所持有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意向,创新主体应当持有的积极创新态度包括:对新奇事物的敏感度与开放性、对新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倾向、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度和思维倾向、对工作创新价值的认同等。创新意志表现在创新主体的顽强、坚韧品质,以及思维与行动独立性、判断的自信心,不随流俗、不依赖群体的公认等方面。意志的价值导向及其效应构成了创新行为的动机,即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心理动因。创新动机驱动下的创新行为不受外在的物质利益得失的左右,而受好奇心的驱使,为了验证自己所认定的道理,从而在探索和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二)创新意识中的思维方式

创新态度确立了主体对创新的关注与跟进路向,规定了创新活动向前发展的路线图,促进了适宜于创新活动的思维方式即创新思维的形成。创新思维是指创新主体探索性地分析与把握客观事物与规律的理性方式,通过综合事物不同的方面,在比较中发现事物间的异同点,敢于大胆批判现有活动规范,创新工作方法,获得预期成果。在创新思维指导下,创新主体可以突破原有的规范与束缚,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自由自觉地开展活动,多侧面、多角度地运用发散思维去分析和认识问题,大胆地运用独特的思维与想象能力,综合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调动分析思维与顿悟思维的协同配合,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相互协调,并运用强有力的自制自控力对思维过程进行制导、监控与调整[1]47。这样,思维主体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去寻求可能答案,获得更深刻的认识、达到更有益的成效,使创新思维升华为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智慧活动。

(三)创新意识中的人格特质

创新意识的综合体现和人格化就是创新人格,即创新主体所具备的具有创新潜力的个性品质。其主要内涵与特征是:富于想象力,倾向于通过试验验证想法,头脑灵活;对复杂问题知难而进,善于从多方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性强,行动敏捷,精力旺盛;具有耐心,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关注某一问题;工作中注重成就感;自信心强,勤奋好学,能够超越思维定势进行大胆假设;目标专一,具有适度冒险精神,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应用经验。高职院校在创新教育中需要改变以往将听话、守规矩作为评价标准的做法,包容与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以此为准绳改造原有的课程体系知识组织方式,从而培养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

二、高职学生创新教育的创新能力目标

创新的字面意思是更新、出新与改变等,其基本内涵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为满足个人、集体或社会需求而进行的改进或创造新事物、新方法、新环境等活动及其获得的有益效果。创新既是人的认知能力与智力水平的外化与发挥,更是人的整体素质与发展水平的体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表明,创新是健康人格的体现,人的基本需要满足越充分,人格越健康,就越富创造性。在物质生产及其管理分配体系还不够进步的时代,人的基本需要尚未完全满足,创新也会被抑制,但创新的潜能并没有消失,通过教育激发能够继续产生出来。马斯洛认为:“我们已经发现,原来我们真正感兴趣的那种创造性的根源”,“是深蕴在人性内部的”[2]54。这种创造性即潜在形态的创新能力根源于深层的自我心理结构之中,经过发掘与培养,人的创新潜质和心理结构将成为其灵感、创新思维与创造活动的源泉。

(一)创新过程控制能力

创新活动不同于重复性劳动或简单记忆,创新的过程随时伴随着困难、失败与风险,因此,需要有特殊的个性品质与之相匹配,如高水平的成就动机,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心和固执精神,超越世俗眼光的行动独立性与坚忍不拔的意志,在困难与危机情况下较好地调整控制情绪的能力,以便做到自我激励,提高抗挫折的耐受力,保持对事物持久的探究欲,在人际交往与自身心理调节方面的自嘲与幽默感、举重若轻的超越心理等。这些心理机制形成了创新过程的内在控制因素,经过创新实践锻炼,能够促进人的创新素质不断向前发展。创新素质的“发展”要求创新主体保持其创新控制能力不可逆的、线性的进步,并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二)创新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的过程就是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满足生活与工作需要的过程,无论是从无到有的创造活动,还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革新工程,都需要创新主体发挥出创造性力量,从而部分地或彻底地解决问题。事实上,创新能力也就是个人、群体或组织通过自发或联合的创新活动,开展创新行为并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从创新活动过程来看,创新能力包括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三个方面[3]24。从创新活动层次来看,创新能力分为知识迁移、探索未知和研发设计三个层次:知识迁移能力是主体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未知能力是主体通过推理和实践从已有知识或理论中获得新的结论的能力;研发设计能力是主体在科学知识与工作经验指导下,为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设计新方案、提出新假设、创立新理论、开发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发现新规律及创造新事物等能力。创新能力不但需要主体具备很高的智商,而且还要拥有娴熟的创新技能,即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行为技巧,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

(三)创新实践活动能力

创新是一种综合化的系统性活动,包括精神保障、思维重构、科技研发、生产实践、社会推广等复杂过程,这就需要创新主体具有创新实践活动能力,从而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推动创新实践进程。创新实践能力是人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发展,社会实践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体现,社会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化,也是人的生命体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变化过程中的适应、变异与更新的升华,从而形成了适应现代生命环境下的创造能力。因此,创新并不是部分特殊社会成员的特异功能,而是正常人群的普遍特质与倾向。特别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都显示出了与生俱来的创新本性。依托于创新的本性,人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不断突破单纯重复的劳动界限,丰富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本性。在当代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社会大环境中,这种自觉的创新活动成了生产发展和整个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个人的创新实践活动由此也波及到科学研发、技术创造和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从而使创新成为现代人的基本品质和生活方式。

三、从创新意识到创新能力的教育举措

在创新活动中,人的高智能活动和科技条件得到整合,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机结合,人的智慧、精神和品格得到提升,从而使人更加深刻地“脱离动物界”,更好地适应和改造环境,进一步激发创新潜能。这种良性循环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启迪与引导,这里的教育主要指创新教育,其功能和使命在于推动创新意识向创新能力转化。

(一)加强创新精神熏陶,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

创新精神是创新意识、创新态度与创新控制能力的升华,是主体对创新活动所拥有的一种积极投入、不懈进取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够推动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保持敢想敢干的欲望和倾向,坚持不懈,取得创造性成果。创新精神具体体现为人们在创新过程中所具有的使命感、事业心、自信心、意志力、敢于突破前人的怀疑与批判精神、勇气与冒险精神等[4]61。创新始于质疑与批判,创新主体应坚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材料、信息与思维方式等有利因素,满腔热忱地投入到知识钻研、真理追求与问题探索中去,对既有的理论、事物或产品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不同设想,并通过实践加以检验,从而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或旧事物的完善。怀疑与批判不等于盲目的否定,创新主体应当服从真理,承认和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和简单仿效权威,而是做到博采众长,有效把握最新信息和科技前沿,构造一个宽口径、高起点的知识平台,善于综合化地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大胆投入到科技创新、知识创新、产品创新等活动中去,不断开拓创新之路。学校创新精神教育应当关注现实,加强与科技型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推动企业创新文化进校园,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知识运用、工程操作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直接面对和解决生产现场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明确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要性,实现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高职院校通过创新园区创新创业人士或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鼓励学生树立创新的紧迫感与使命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高职院校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能创新”的教育理念。

(二)丰富创新实践活动,创造鼓励创新的平台

创新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创新的根本去向在于实践,创新的实践成效在于其推动创新主体实际解决好所面临的制约性问题,创造出超过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的生产效率,提升效益,带来有益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反之,实践也有助于创新的深化,创新主体通过实践中获得的直接感性认识和直觉,激发创意的源泉,提供创新的主题与方向。为保障创新实践能力目标的实现,学校应尝试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资源为平台、以创新实验和技能竞赛为载体,以激励和监控机制为保障”的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创新性实验”、“企业技术难题解决”等专项创新计划,营造鼓励创新的有利环境,为学生提供“表现个性、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提升。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园区与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不少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均进行了有效探索,构建了高职科技孵化园区、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科室所、实验实训基地等科技创新载体,并参照《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使各类创新平台承担起整合人才、技术、信息、设备、资料等智力资源,搭建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的使命。

(三)优化创新教育方式,打造创新教育的教学

高职院校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灌输和反复训练为特征的教育教学方法,大力开展创新教育,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是将创新原理与教育规律结合起来,在完成规定教育任务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为基本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其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适应创新型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在教育过程中确立学生的成就动机,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在教学中注意将创新能力与课程知识传授结合起来,创设各种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与动手活动,通过工学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课程体系重构,促进专业与学科型教育向工学结合型教育转变,深化“教、学、做、研”一体化课程改造,积极搭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在创新实践教学的督导与监控中,应遵照创新活动规律,允许尝试,宽容失败,对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的考核采用过程性激励和结果性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对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进行创新实验但尚未取得预期成效的活动,也应给予相应激励。要坚持教师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作风,逐步破除僵化的管理制度,营造鼓励探究与冒险、允许失败、克服挫折的创新管理氛围,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允许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发挥好教育管理的指挥棒作用,为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梅,廖珊.现代教育思想与教学策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2]赵卿敏.创新能力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李长福.邓小平理论辞典[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管理者创新意识

近十年,国内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切实发挥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高职教育办学思想、理念、体制、规模、质量等的变化,尤其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对高职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增强管理者的创新意识,从而积极推动高职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创新意识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就其主观因素而言,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1)动力意识

创新意识强调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创新者行为的积极性受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所左右。有科学的动力观,才能创造科学的动力机制,调动创新者的最大积极性。

(2)超前意识

创新意识强调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在时间上具有超前性。此外,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从客观上决定了超前意识的必要性。

(3)方法意识

思维方法对创新者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思维经验教训,注意追踪新的科学方法以改善自己的思维方法,在思想上保持一种方法论意识。

(4)开拓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传统的管理思维与方法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管理模式、体制、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相关管理人员要具有开拓意识,在思维和方法上与时俱进。

2.创新意识与高职教育管理

与普适意义下意识对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意义一样,创新意识在高职教育管理创新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同时也是当前新时期对高职教育管理者的特殊使命要求。

首先,管理的本质是创新。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戴尔认为:“真正的管理人员永远是一个创新者。”创新不仅体现在制定规划之中,而且体现在执行管理的各项职能时,都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次,高职教育具有超前性、创造性、科学性和预见性的特点,并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而向前延伸。在当前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改革中,有许多新问题是前所未有的,甚至是无法借鉴的,管理者需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创造性并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新时期高职教育管理者需具备的创新意识

作为高职教育发展规划的决策者与改革创新的推动者,高职教育管理者身上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对高职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认真分析高职教育的特点,并充分了解高职教育管理状况和发展规律,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管理者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创新意识。

(1)市场化意识

这里的市场化意识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在管理思路上,要本着高职教育职业化的特点,采取基于市场的职业化管理原则与措施,强调基于市场的竞争和基于市场的绩效考核,以3e――效率、效果和经济为核心。二是在具体运作上要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要加强产出控制,降低运行成本。与普通高等教育以知识创新和传授为特征不同,高职教育管理强调实用性,培养目标为技能型实用人才,按市场和岗位变化,灵活撤并专业,课程内容注重应用性等。三是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也是当前国内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的需要。

(2)品牌意识

面对当前高职教育在生源、师资与就业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如何促进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管理者所面临的一大问题。采用品牌战略,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法宝。要做到这一点,高职教育管理者首先自身要具有良好的品牌意识。然后将品牌建设作为一种长期战略融入到办学思想与发展规划上,并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需在硬实力与软实力两方面同时提高。高职教育硬实力最直接的体现是教学质量,并最终反映在学生的职业技能上。高职教育管理者要以教学为中心,并在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做好工作,切实保障教学质量。在软实力方面,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不只是通过广告宣传等手段简单提升其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得到社会、市场,以及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如同企业的品牌效应除了产品质量还体现在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一样,高职院校软实力的提高、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具体来讲,高职教育管理者要注重学生思想、职业道德与文艺特长等方面的培养。

(3)服务意识

如同所有企业都会以“顾客就是上帝”为原则,高职教育也有自己的“顾客”。按照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谁为企业提供了经费或购买了企业的服务或产品,谁就是顾客。在高职教育中,政府、合作企业向高职教育提供了经费,家长和学生向高职教育学校缴纳了学费,因此,政府、合作企业、家长和学生就是高职教育的顾客。既然高职教育有了自己确定的顾客,就应当遵循“顾客就是上帝”的宗旨,按照顾客的需求来提供服务,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知识、技术等强加给顾客。只有树立了“顾客”观念,心中有了“顾客”,高职教育提供的服务才能适应政府、企业、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才能建立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在具体环节上,学校要随时了解社会、市场和学生的需要,确保培养目标与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一致,在学生中咨询与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质量要求,管理者要及时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信息化意识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信息化深入应用到各个领域。数字化校园,各类基于网络的招生、教务、教学和交流平台已在各大高校广泛应用,为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学生等不同对象提供服务。高职教育管理者应当顺应社会与科技发展趋势,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除了可以提供基本的信息服务以外,还可对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支撑服务。如通过构建数字化校园,将各职能部门有机地串联起来,从而使办公自动化。在招生或教务管理系统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为相关管理者提高科学而高效的决策。此外,通过运用移动技术,如短信通知或移动学习,可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的信息服务,把以生为本的思想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孙敬全,孙柳燕.创新意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

[2]李京文.管理新理念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李桂华,赵鹏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

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篇10

关键词:管理人才;创新能力;成人教育;普通教育

一、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

鉴于人们通常把创新能力理解为通过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获取知识创造新成果的幻想力,我们将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界定为在对现有知识经验与认知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综合运用现有知识技能与工具方法对管理事务的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进行深入、系统、科学地分析推理、综合想象,从而激发出全新的创造性灵感,对现有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地改进与应用的能力,以及对管理新思想、新技术、新设施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性创新研究的能力。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特揭示性、结构优化性和综合运用性等特征,具体体现为一定的洞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以管理创新理论与改革措施,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应由管理者的创新意识性潜能、创新智力化潜能和创新实践性潜能等构成。[6]

1.创新意识性潜能

创新意识性潜能是指管理人才应当具有的创新心理素质,它通常由创新主动性、敏锐性、变通性等因素决定,具体体现为主观形态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品格等特质,这是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主观内核和内在潜能。创新意识是一种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和思想状态,是对创新重要价值的认知、立场和心态,主要由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四部分组成,它是管理人才的重要品格,是管理人才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创新、突破传统、解决管理新问题的思想基础与动力来源。

2.创新智力化潜能

创新智力化潜能是管理人才从事管理创新活动的智力潜能,包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立的创造力、精密的判断力、严谨的思维力和较强的应变力等潜在智能要素。作为其核心的创新思维潜能是以新颖独到的观察判断能力与逻辑思维方法解决管理问题的潜在能力,是旨在通过打破传统保守的思维惯性,将管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上升到理性管理探索之上,继而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的有效解决管理问题的潜在能力。只有具有创新思维的管理人才,才敢于突破原有管理框架、反向思考问题,致力于开拓性探索管理活动新规律,解决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从而取得创造性、突破性地提升管理效果的新成就。

3.创新实践性潜能

创新实践性潜能是指管理人才将创新设想转化为创新成果的计划、组织、实施的潜在能力,是管理人才综合运用创新意识性潜能与创新智力化潜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管理问题的应用性潜在能力,主要包括潜在的管理创新判断决策能力、管理创新计划组织能力、管理创新协调监控能力等。该能力的提升主要取决于管理人才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包括创新胆识、创新兴趣、创新信念以及创新勇气等要素,是管理人才现实管理创新的保障条件。因此,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取决于管理创新意识性潜能、创新智力性潜能和创新实践性潜能三个关键素养的提升[7]。

二、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区别

由于教育并不必然导致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不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不能培养创新精神,甚至于还会压制人才创新精神的提升。我国管理人才培养都没有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创新能力培养的自觉性意识淡薄,没有形成各具特色、针对性较强的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模式与方法等。成人教育管理人才创造力培养过于注重教师从头讲到尾、满堂灌的填鸭式的纯知识传授性培养模式;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造力的培养虽然一直强调引进课堂讨论式教学、互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但由于教学效果考核环节的考试内容与方式仍然停留在比较机械的知识识记考察上,缺少对于管理人才的独立思考潜能、创造思维潜能和创新分析潜能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因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问题有待在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与模式、原则与方法等的比较研究中加以解决。

1.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潜能培养的侧重点不同

在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设计中,虽然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都需要加强创新意识性潜能、创新智力化潜能和创新实践性潜能的培养,但对三种潜能培养的侧重点是不完全一致的:由于成人管理人才的培养对象通常已经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与管理创新体验,通常已经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管理创新意识潜能与管理创新实践潜能,因而成人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重点应当放在管理创新能力中的智力化潜能的培养上。相反,由于普通教育对象大都是尚未走向管理岗位的青年人,基本上都不具备管理创新的实践体验与意识训练,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相对优越的管理创新智能优势,因此,对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应当放在管理创新意识潜能与管理创新实践潜能的培养上。

2.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不同

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决定了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也有所不同。由于成人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应当放在管理创新能力中的智力化潜能的培养上,因此,成人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方法应当遵循开放教学的原则,注重在成教学生自主学习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和提高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相反,由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应当放在管理创新意识潜能与管理创新实践潜能的培养上,因此,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方法,应当遵循主体平等性与系统情境性原则,注重在情景模拟管理问题的实际解决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8]。

3.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理念不同

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原则方法的不同,决定了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不同。成人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应当注重拓宽管理人才的创新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有效排除抑制管理人才创新的各种消极影响,排除思想懒惰、迷信传统、盲从经验、满足现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保守习惯,克服不知创新、不懂创新、不愿创新和不能创新的各种约束,养成敢破敢立、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独辟蹊径,寻求新的突破。普教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注重倡导管理人才的创新勇气、营造创新氛围。创新需要打破原有的禁锢,需要冒一定的风险,当然也需要一定勇气。这要求学校、教师对管理人才进行创新实践精神培养,以激发普通教育管理人才不畏艰险的创新意志,不断地寻求管理问题的新突破。

三、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方法

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必须针对现行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遵循教学内容开放性、教学主体互动性和教学情境现实性三原则,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形成教学互动过程与教学情境条件,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以下三种不同的培养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1)教学内容开放性原则。教师授课内容的确定以满足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目的,可由学生参与选择,不受教材与教参限制,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创新性意见,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创新意愿、行为倾向,教学评价标准不过分依据权威观点和标准答案,促进学生求新求异思维的发展。(2)教学主体互动性原则。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是积极的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教师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自己去寻求学习答案,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讨论活动,促使师生之间形成良性平等互动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情境现实性原则。管理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应用性较强的系统工程,要求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管理实践活动强化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要求管理人才培养单位积极构建管理人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机制,强化师生教学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有效推动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提升。

1.注重在模拟管理问题的实际解决中,培养和提高普通教育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

由于创新能力通常随着问题解决的验证假设(半开放式探究)、开放式探究、创造性活动的不断深入而逐步提升,因此,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要适应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积极根据管理实践的实际情况创设有一定挑战难度的管理情境。根据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设置管理教学问题,给不同类型的学生营造不同的管理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管理问题、分析管理问题的属性与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配套措施,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对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思维加工与推理过程训练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2.注重在指导成人教育学生自主学习中,培养和提高成人教育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

由于成人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体验得来,因此,成人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给学生更多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空间,教师要努力促使他们去探索知识的更多可能性,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要注意打破常规约束。知识在培养创新能力中起着基础性的积极促进与消极制约的双重作用。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应当加强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如程序性知识、高度精确、亲和力强的知识、系统结构性知识的学习与整合。因此,应当在课程的类别上进一步整合管理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以学科核心能力为基础,将不同的科目整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科学运用恰当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分别培养和提高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