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特色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1:11

校本课程特色化篇1

【关键词】党建特色化党校课程化党课校本化123教育方法刍议

雅安中学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深化改革渗透到党建工作中,初步形成了学校党建工作的“三化”特色及“123”教育方法。

1.党建特色化,构建“123”党建工作格局

“1”是一所青年党校,成为学校党建工作的摇篮。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需要,“雅安中学青年党校”的名称更有针对性、服务性和教育性。党校做到三明确:一是方向明确: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和党史教育;二是目的明确: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培养为远大理想奋斗终身的共产主义战士;三是服务对象明确:全体师生员工。

“2”是师生两大群体,共同在党旗下健康成长。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青年党校的主体是青年,即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帮助两大群体进行“三观”教育,使教育的过程成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3”党建工作“三入手”,构建党建工作主干结构。首先是党支部的设置从学科入手:即以学科为单位设置党支部,如语文党支部、数学党支部、外语党支部等,实现业务和党务一起抓,时间和专业相统一,收到了双赢的效果。过去党支部组织生活总是找不到时间,经过改革以后,间周1次的教研组活动结束后就是党组织活动,从时间上保障了组织生活的正常化。其次是校本教育从系列入手:党课教育实施校本化要从系列化入手,党的教育、理想教育、专业教育、学法教育、实践教育等构成党课内容系列化的内容,立足学校实际,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活动,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欢迎。再次是党课教育从全员入手:雅安中学党建工作实现了教育的全员化。退休群体、在职群体、学生群体都安排在党课中学习,接受党的教育,在党的旗帜下健康成长。所以,全校实现了党的教育全员化、全覆盖。

2.党校课程化,挖掘出“123”优质教育资源

“1”是开发一本党课校本教材:《在党旗下健康成长》。雅安中学党组织开发出一本用于党课教育的校本教材——《在党旗下健康成长》。全书共分7章、48节、8万字。内容以中共党史为主线,以雅安党组织发展史为内容,以雅安中学最早的党员和党组织为补充,形成了一本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图文并茂、校本特色鲜明的教材。

“2”是党课教育专职和兼职师资队伍。在普通中学,党课教育具有专兼职教师队伍很不容易,雅安中学这样一所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就实现了这个目标,党的教育形成了固定的两支教师队伍:专职教师:程明、刘德强、王云刚、高正刚、杨光蓉等5人。兼职教师:陈莉、杨文波、周霞、李永安、林凯、高军、唐竞、王备等8人,成为了党课教育的师资保证。

“3”是三种优质资源相结合:一是把《》和党史与雅安中学党组织历史相结合:是纲领,党史是主线,雅安中学党组织发展历史作为校本教材,对党的历史作了补充。二是把民主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的丰功伟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涌现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相结合:不同时期共产党员都有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这使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青年学生中定格,成为高大的丰碑和人生奋斗的目标。三是把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丰功伟绩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继往开来,我们更加坚定信仰,展望未来,我们更加信心百倍,为师生树立远大理想奠定基础。

3.党课校本化,突显出党课“123”教育实效

在中学实施党课校本化,开发出党课教育校本教材是一件新事物,是一种教育创新,深得雅安中学青年党校学员的喜爱,形成良好的“123”教育效应。

“1”坚定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校规范的党课教育,在内容上具体详实,学生可读、可听、可看、可想;在形式上生动形象,学生愿思、愿学、愿议、愿究。在心底坚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接受党的教育就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2”创造两大条件:成就学生的梦想。接受党课教育的学生,全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学校这个摇篮里,教会学生学好知识接受祖国挑选,培育学生创造条件加入党的组织,这两个条件成为推动力,推动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以坚韧的毅力去努力拼搏,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实践证明,党课为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放飞远大的希望。多数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作为发展对象进行培养,成为大学校园里活跃的学生领袖和得力的社团骨干。

“3”激扬三种情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学校开展党课的目的是为青年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发展坐标,坚守着这一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奋斗。学员结业后在学校各种社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重新组建新的社团,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展示出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现有的60个学生社团中,就有党校学员在其中担任组织者和骨干。

“三热爱”不是虚幻的,而是具体的行为。学生在中学校园参加社团培养综合能力,在文体活动中展示素质,在爱国征文中获得大奖,在学科竞赛中崭露头角,在人生发展的征途上,播下爱国的“种子”,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4.党建结论:“三化”特色鲜明,党建工作呈现出“123”的教育正效应

“1”是党校围绕一个目标:青年学员健康成长。每年两期党校培训,参加的学员每期达到200余人,期期爆满,呈现出勃勃生机、春意盎然的景象;据统计,近三年来,有1200余名高中学生接受党校培训,有12名教师接受党校培训,党校传承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拓展着党建文化的视野,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青年师生在党旗下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是两校发展相得益彰:青年党校和青年团校。伴随新时期的要求,学校认真抓好青年党校和青年团校,每年吸纳了上千中学生接受共产主义教育,使初一的“红领巾”、初二以上的“团徽”和高三的“党徽”三种标志纵向成为一条思想教育的主线,串联了初一到高三共六个年级的学生群体,他们举起右手进行“入队宣誓”“入团宣誓”“入党宣誓”时,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正能量的折射,六个年级、三种标志,层层相依、环环紧扣,两校并进,相得益彰。“两校”是雅安中学学生进步的摇篮,“两校”呼出的是正能量的气息,将为中学生放飞做人的梦想,为成就有意义的人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3”三大群体一个目标:共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党建带动团建,全校建立学生社团60个,吸引近千名学生加入,在个性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研究性学习、学生主体学习、创新型学习等此起彼伏,学生综合素质大大提高。

教师群体积极送教下乡,先后在“4.20芦山地震”受灾的雅安市芦山县、雅安市荥经县、雅安市汉源县支教,把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农村学校,辐射到地震灾区学校,辐射到边远山区学校,前后共有30余名教师参加该项活动,他们得到了锻炼,受到了启迪,提升了对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校本课程特色化篇2

一、“走进象棋”“象棋故事”的实施模式

学校通过开展“走进象棋”“象棋故事”的象棋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探究、体验成功。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实践活动,体验亲身参与活动的欢乐,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信心、勇敢、顽强、热情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养成表现直觉的能力,自我恢复的能力等。采取的方式:

二、“走进象棋”“象棋故事”主题活动教学策略

开展“走进象棋”“象棋故事”的主题活动,要充分考虑小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实践,但又缺少书写和研究能力的特点。每一个活动与研究一般分为四个活动(阶段),每个活动各有侧重的措施和目标: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景激趣生成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从问题中产生活动主题,从主题中筛选出适应不同年龄学生实践与探究的一个一个小主题。在开题的组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有趣问题,学生想去弄明白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实践和探究的积极性。如“走进象棋”“象棋故事”先让学生初步了解象棋的历史及有趣的传说、名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活动二:案例再现,探究成因——“实例探究明确道理”

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过程要让学生在一个比较明确的案例中进行,探究出一个案例的成因,然后以点带面悟出一番道理,这样才能使实践探究活动更具操作性,类似于数学方法中的不完全归纳法。如“象棋故事”中介绍了很多名人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在小小的棋盘中另有乾坤,在小小的棋盘中藏着救国救民的大道理、藏着坚持不懈、沉着应变、临危不乱的情怀……

活动三:组织引导,学生实践——“实践活动体验教育”

“走进象棋”“象棋故事”主题活动更多地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教育,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因此,实践与探究循环往复,相互融合和促进,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和愉悦中学到方法、体验教育。

活动四:过程评价,反思强化——“内化观念养成习惯”

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非常重视活动的过程,因此,强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评价是提高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总结中反思,在评价中强化,使学生的内心具有积极的、稳固的思想和行为形态。如在二年级的学生档案袋中,有以日记的形式、以活动体会形式记录着学生参与活动后的自我评价、反思提升的过程,记录着学校建设特色校本课程的过程。

三、“出棋制胜”主题活动教学策略

“出棋制胜”主题活动的教学过程,不仅要体现它的实践性,而且要体现其计划性和研究性。采取的实施模式:

一般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立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策略。活动主题的选择原则:选择活动主题要坚持“近”“趣”“行”的原则。即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接近学生认知区和发展区。二要学生感兴趣。所选主题能吸引学生去研究。三要主题所确定的活动内容可践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生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作作为选题的内容。如由学生收集相关的残局或把平时下棋时产生的残局收集起来,带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与同学们共同研究、探讨解决的方法,从而激发探究兴趣。

第二阶段,制定实践活动方案的教学策略。了解学生,重视制定活动方案的指导。培训学生,明确活动方案的要求。方案一般应包括活动主题、问题背景、活动目标、实践内容、研究方法、所需资料、人员分工、时间安排、成果形式等。关注学生,参与制定方案的全过程。方案一般先由1-2名学生根据所选活动主题负责撰写,然后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合作小组集体研究、修改,再提交指导老师指导、修改确定。

校本课程特色化篇3

2006年以来,学校积极实践“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理念,深入挖掘学校所处社区玉石文化资源,挖掘玉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传统“玉文化”的同时,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学校确立了“以玉立德,以德育人”的德育理念,提炼出耀华小学“玉石精神”:以玉立德,锐意磨砺,精雕细琢,玉耀光华。多年来,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和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使“玉石精神”深深地凝聚起师生的精神。“以玉立德”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深远的区域影响,开发德育特色校本课程有了坚实的基础。

一、依据办学目标确立课程目标

学校办学目标是德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归宿。耀华小学把培养光耀中华的“现代君子”作为育人目标,希望学生具有“仁爱、睿智、儒雅、磨砺、精进、和美”的素质,懂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深刻道理,不断雕琢自我、磨砺成才。为此,学校确立了以下课程目标:

一是情感态度目标:热爱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玉文化;热爱荔湾,热爱学校,具有光荣感和自豪感;具有“仁爱、睿智、儒雅、磨砺、精进、和美”的品格。

二是行为习惯目标:养成文明有礼的行为习惯,做到善于交往,注重礼仪,以诚相待;关爱他人,乐于参加各项小义工活动;树立远大志向,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

三是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玉文化的发展史;懂得玉的分类和玉石原料的加工过程,体会“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明了校园玉石精神的内在意蕴;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二、结合学校特色筛选课程资源

德育资源是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载体,涉及方方面面,有文本资源(如教材、图书、报刊、图表等)、音像资源(如电影和电视节目、录像、VCD、各类教育软件等)、实物资源(如图书馆、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电子信息资源、乡土资源(如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人力资源(如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其它社会人士等)。

尽管德育资源十分丰富,但在德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中,要对其进行精心地筛选,挑选出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以有利于实现特色校本课程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学校特色的发展。为此,学校紧紧围绕本校的玉石文化特色,对校内外的德育特色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形成了一份德育特色资源综合分析表(见下表)。

三、精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开发的核心工作是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为此,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周边丰富的玉石资源,以及全体师生对玉非常熟悉的优势,以“玉石”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每个年级均确立了“古玉寻根”“品玉赏玉”“话说神玉”“琢玉成器”“细说玉德”“玉石精神伴我成长”六大主题,每个主题由“资料坊”“实践空间”两部分组成。“资料坊”主要是介绍玉器知识、玉器街、和玉石有关的成语等,“实践空间”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体验情感、培养能力。

如一年级的“古玉寻根”——寻缘源胜老街,“品玉赏玉”——玉从哪里来,“话说神玉”——女娲补天,“琢玉成器”——原石的故事,“细说玉德”——玉不琢,不成器,“玉石精神伴我成长”——原石;二年级的“古玉寻根”——今日“老街”,“品玉赏玉”——玉的产地,“话说神玉”——西王母献玉,“琢玉成器”——脱下粗糙的外衣,“细说玉德”——以玉立德,“玉石精神伴我成长”——璞玉等活动。六个年级的德育特色内容,形成了序列完整的特色课程体系。

四、综合设计学习活动方式

只有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参与,课程开发才能由静态的设计真正走向动态的实施。学习方式的经历过程,是学生发展最真实的过程,也是体现课程价值的过程。为此,学校在设计“以玉立德”德育特色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时,遵循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活动与体验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如校内活动,主要包括课堂学习和主题活动两种。课堂学习内容主要是了解玉的种类、玉的历史、玉石的品质、玉石的故事、玉石成器的过程,如何分辨玉的等次等。主题活动的内容则是:一为耀华之星评选:“仁爱之星、睿智之星、儒雅之星、磨砺之星、和美之星”品牌学生评选表彰;二为各种仪式活动:“璞玉雕琢”入学仪式、“大爱润玉”感恩活动、“璞玉初成”毕业典礼仪式。

校外活动,则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玉器街、参观玉雕厂、参观南越王墓活动、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制作手抄报等;小义工活动,如义工制作活动、义工关爱活动、义工读书活动等。

五、开展立体式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特色化篇4

一、普通高中学校特色课程及其主要特性

特色是一事物显著区别于他事物的风格、特性,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而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特色课程是学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办学实践中逐步创建的具有一定特征和影响力的课程,对于当前普通高中学校而言,它既可以是一门课程,也可以是一类课程或一个课程群、一个课程领域;既包括对国家课程的改进,也可以指一些地方课程和学校的校本课程。就其本质而言,特色课程是学校某一门(类)课程实现卓越(优质),并融合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直指育人目标,并进而带动其他课程,逐步形成学校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实施的环境生态,最终塑造学校的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彰显学校办学和育人的特色。即与其他课程相比,特色课程在思想性、目标性、规范性、发展性、实效性以及社会影响性等方面具有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独特优势[2]。特色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适应、不断优化的过程,是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效果等环节呈现的综合结果。

从特色课程的本质出发,其主要特性集中体现在:一是独特、优质和稳定。这是特色课程的核心内涵。即特色课程总是相对于学校之间、学校各类课程之间的某类课程,其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并在水平上逐步实现优质或卓越,且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比较持久稳定的专有性或显著性发展方式。二是相对、发展和创新。即特色总是体现在学校课程的某一要素、方面或范围上的,相对于别的同类课程而言的,是在一定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并且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且能涌现出不断发展的生命力。三是集中、现实和影响。即特色集中体现在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和质量上,在现实中可以有效实施并发挥作用,且被社会广泛认可,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

按特色课程的内涵和主要特性,北京市十所自主排课实验学校典型的特色课程有:北京二中:基于丰富资源和新课程观的动态生成课程;北京四中:基于学校文化传承和育人目标的人文教育课程;北师大实验中学:基于特长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专修课程;北师大二附中:基于新课程理念和特长发展的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北师大附中:基于学校传统和系统构建的德育课程;人大附中:基于先进办学理念和学生需求的创新拓展课程;北京一零一中:基于学科优势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实践;北京潞河中学:基于新疆学生特点和多样需求的民族课程;北京中加学校:基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中外合璧课程;北京市盲校:基于特殊生源的适应性课程。

二、普通高中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课程建设是学校日常运用频繁、内涵外延丰富但又缺乏准确界定的词语,从实践运行的角度看,其包括课程的建立和优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体现在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实践路径是指目标实现过程所必要的条件与实施的行为步骤,本文主要从课程建设中最重要和含义最广的范畴——课程设计(其涉及从基本理念的确定到选择具体程序方法的整个过程,包括课程的价值、目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内容)来分析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1.特色课程建立的基本思路

从北京市十所自主排课校的实践看,普通高中学校特色课程建立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三种:一是在整体规划、科学建构中建立特色课程。如北京二中的动态生成性课程,就是学校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课程有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在课程结构上释放空间,然后再设计该课程的目标、内容,并依托丰富资源有效实施和动态发展。这种思路比较适合新建校和一些与社会、生活、学科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二是在学校自身特点或优势的基础上确立特色课程。如北京中加学校和北京市盲校,因为不同的办学模式和特殊生源,学校一开始就开设了相应特点的课程,在进行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自然将已有课程中具有特点或优势的课程确立为特色课程。这种思路适合于有一定课程基础并系统规范课程建设的学校。三是在继承和创新中生长特色课程。如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北师大二附中、北京一零一中学等,学校在发展的新阶段既有未来的课程规划,又有多年积累的文化传统和课程资源,在特色课程建设中,学校一方面继承已有课程优势,同时又不断创新,将已有优势课程在未来发展的前景展望下进行新的提升,从而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特色课程。这种思路适合既有积累又有长远规划的学校。

2.特色课程的主要“特色点”

特色课程的“特色点”主要有课程外部因素决定的特色点和课程本身凝聚的特色点两个方面。外部因素决定的“特色点”就当前普通高中的实际而言主要有:一是不同高中学校类型决定的特色,如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特色高中的特色课程,北京市盲校的特色课程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学校,就是由其特定的学校类型决定的。二是不同办学模式或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特色,如公办高中、民办高中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特色课程着眼点有差异,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班的课程有所侧重,如北京中加学校和北师大实验中学的专修课程等就是如此。就普通公办高中而言,特色课程的“特色点”主要集中在:一是基于独特办学理念和课程理念的特色课程,如人大附中、北师大二附中;二是基于学校传统和文化基础上的特色课程,如北京四中、北师大附中;三是基于独有资源的特色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地域资源、动态资源等,如北京二中;四是基于特殊生源及其需求的特色课程,如北京潞河中学、北京中加学校等;五是基于学生差异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特色课程,如北大附中、北师大二附中;六是基于学校学科优势的特色课程,如北京一零一中学。此外还有基于专门项目或课题的特色课程,基于学校重大发展机遇的特色课程等。总体而言,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应一切从实际出发,综合考量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学校的人、财、物、信息及机遇资源,学校的文化、制度和物质层面,学校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服务对象的需求等,从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中不断发掘、提升、迁移、内化、发展学校的特色课程。

三、普通高中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清关系,明确方向

如何真正使特色课程成为学校特色的有力支撑而不是课程与学校发展关联不大?关键是在特色课程建设中理清特色课程与学校(特色)发展以及特色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特色课程自身发展的方向。首先,特色课程与学校(特色)发展,二者既是途径与目的的关系又相互独立,其核心的关联是价值和理念的一致性,并通过学校课程规划及课程体系贯穿起来。即特色课程既要贯穿和体现学校(特色)发展的价值取向、核心主题或关键词,又要彰显和发展这一核心。只有这样,特色课程才能成为载体和支撑。其次,特色课程和学校课程体系,二者虽是明确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但涉及到特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因为特色课程被确立其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就举足轻重,是课程体系的亮点,但这取决于特色课程本身的“量”和与学校发展的关联度以及在课程结构中的位置,如特色课程本身是群类课程、又是国家课程或者说直指培养目标,该特色课程就是学校的核心课程;如特色课程是单一一门课程又是边缘课程,就要审慎衡量其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自主排课校的特色课程大多是类课程,部分发展为群课程,有的类课程也是由单一课程发展而来,有的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整合,有的是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整合,这就是特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确立特色课程时,既要细化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对学校课程发展作周期规划,又要梳理现实课程基础,理清课程结构,找准特色课程的价值和在课程结构中立足的“点”,并论证未来可能发展的空间,这是特色课程有序发展的前提。

2.克服误区,准确定位

目前“特色”一词由于其内涵的丰富和工作的要求越来越成为口头性语言,有的学校工作言必称特色,为特色而特色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校所谓的特色课程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认识层面多,实践操作少;课外实施多,课程实施少;贴标签得多,积淀生成少。这与对“特色”的理解不够和定位不准有很大的关系。相对于特色课程的本质特性,对“特色”的理解,首先要避免肤浅(相对于独特、优质、稳定维度),如把表面的现象、单一的环节、暂时的成果、变化性的东西等定位为特色;其次是要避免片面(相对于集中、现实和影响维度),如把局部的、细节的、边缘的东西等理解为特色;第三是避免功利(相对于发展、创新维度),如“投其所好”“巧出特色”“轻过程重结果”等。准确定位特色,需要在继承和创新中,全面分析学校所处环境和发展目标,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将特色凝练成一定的主题并细化,成为学校师生的共识,在充分依据学校传统、课程基础、资源优势以及实施条件、可能发展空间的基础上,对学校拟确立的课程进行特色定位。此外,对学校已有的特色课程进行特色挖掘和提升,并凝练成一定的主题词,以此引领师生自觉的课程意识和行为,不断提升特色课程的品质。

3.选择路径,有的放矢

在特色课程规划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选择实践路径的依据是: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既不是贪多求全,也不是仅将特色作为锦上添花。首先,全面分析学校信息,选择特色课程发展思路。如在挖掘提炼学校历史或办学传统、分析聚焦学校既有优势、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整体规划学校发展的基础上,选择“规划特色”之路还是“积累特色”之路、“继承创新”之路。其次,确立特色课程的“特色点”。这个“特色点”是在学校共性基础上打造个性与风格的过程,是提高学校课程辨识度和知名度的途径,是提升或重塑学校课程文化的工程,是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必须要明确的。第三,选择课程开发方式,确定课程形态。根据“特色点”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将“设计课程”、“文本课程”转化成“现实课程”。当然,很多学校的特色课程源自优势项目,特色课程的提升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化研究,并按课程建设的要求逐步规范。第四,特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和带动课程的整体发展。特色课程成熟后应突出精品化和影响力,突出受益面和辐射范围,不断积淀特色,增强适应性,丰富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不断带动同类课程和领域课程的构建和发展,形成特色课程的体系,并进而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不断形成课程文化,彰显课程体系的特点。

4.保障激励,促进发展

特色课程在确立和规范发展中,重在相关课程条件的完善和课程运作机制的建立。学校应在条件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如保障教师课程开发和研究的时间,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等;在课程运作机制中,除前期的决策机制、设计机制和实施机制外,在后期发展中最重要的是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地区和学校应加强特色课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并提供给课程建设参与者参考。如上海市黄浦区对特色课程实施建立了一套考查评估办法,从开发课程(重点评估课程实施之前,该课程对学生差异关注程度)、运作课程(重点评估课程实施之中,课程特色与目标的体现程度)、支持课程(重点评估教师在课程文本开发、实施中的作用)、整合课程(重点关注特色课程的共享程度)、活化课程(重点考查特色课程的实施环境)和优化课程(重点评估课程的第二、第三教学周期,通过学生反观课程的优化)六个方面对特色课程建设进行评估,评价的核心是“特色”和“共享”[5]。在激励机制方面,主要是调整晋升奖励制度,加大对教师的培养、激励力度,鼓励教师的协作和团队的专业成长。对于有能力进行课程规划、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制的教师进行适当的薪资、津贴等奖励;同时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激励,引导教师加强自我修炼,主动积极地参与特色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与积累实践经验,以课程建设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12.(2008年3月,北京市教委批准了10所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学校拥有自主排课和自主会考的资格,包括8所普通高中:北京二中、北京四中、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师大附中、北京师大二附中、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北京101中学、北京潞河中学;1所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北京中加学校;1所特教学校:北京市盲人学校。)

[2]何永红.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及其发展策略.教育科学研究,2011(10).

[3]张晓英,杨开城.浅谈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课程开发理论.电化教育研究,2008(7).

校本课程特色化篇5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要求学校根据相关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开发活动主题,其运用学校个性化资源校本开发课程的属性,为创建学校特色课程提供了可能;该课程的发现域、方法域、活动域、社会域课程属性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特征和属性形成了差异,这些特征符合学校特色课程的价值追求;学校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拓展更新、积累沉淀、形成成果,可以转化为有学校个性的特色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技术路线。

一、学校特色课程的界定

1.学校特色课程的内涵及特征。学校特色课程内涵及特征的适当性界定,将为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给予明确的指引,以有效避免盲目开发、失位开发。石鸥认为:“所谓特色课程,是指学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核心,以地域、社区与学校资源为依托,经过比较长期的课程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性的整体风格和出色的育人成效的课程、课程实施或课程方案。”[1]朱治国认为:“所谓学校特色课程,是指学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学校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和实施的,能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课程优势的主导性校本课程。”[2]在这些界定中,均突出了在特色课程开发资源运用的特性、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及对学校特色发展的价值,阐明了学校特色课程的关键特征。依据上述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取向的分析,本文对学校特色课程的规定性定义为:学校特色课程是学校依据课程开发的学生本位取向,运用个性化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实施的具有独特课程功能和价值的核心校本课程。其特征表现为:第一,课程资源的独特性。学校特色课程开发采用的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本土、本校特征,切合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第二,课程组织的科学性。摒弃“文献式”与“拼盘式”的校本课程开发窠臼,力求课程组织的规范性、新颖性。第三,学习方式的综合性。学校特色课程在规划设计上预设与隐含了综合化的学习方式,强化研究性学习、服务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第四,课程实施的持续性。学校特色课程能在学校长期、持续实施,经过课程评价检验,呈现出强大的课程生命力。第五,课程功能的发展性。学校特色课程具有良好的教学收益,能有效促进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不断发展。

2.学校特色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在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现实图景中,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视为学校特色课程,将学科延展型校本课程视为特色课程,将杂多的校本课程门类视为学校特色课程群等,均反映了对学校特色课程与校本课程二者关系认识层面的误差,需厘清二者之间的关联与区别: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自主开发的供学生选择修习的课程,特色课程源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采用共通与普适性的课程资源,特色课程运用的课程资源具有独特性、个性化;学校的校本课程门类多种,特色课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是学校的核心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因由学生兴趣与需要的改变而存亡更替,特色课程则能持续实施,不断释放出良好的课程功能,通过修订在学校滚动使用;特色课程本质上是学生本位取向的课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咨询者,是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

二、以生为本的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取向

学校课程版图历来以教师本位取向的课程开发为主导,其典型特征为专家编制,教师执行;以人类文明的经典成果作为课程核心内容;教材呈现具有严谨的体系化;课程学习以传授、记诵、理解、练习为主要方式。学校特色课程开发需由教师本位取向转向为学生本位取向。

学生本位的特色课程开发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向,在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编制技术、课程实施方式、课程实施成果等方面呈现出如下特征。第一,以“问题解决”作为课程核心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发展在教育目标设计上“必须以诸如‘问题解决能力’之类的‘21世纪生存能力’直接挂钩的形式,把教育目标加以结构化”。[3]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追求需紧紧围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进行课程设计与建构。综合实践活动以主题探究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题为主要内容,直接作用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第二,运用生活资源作为课程素材。学生本位的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运用学生周遭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及学生主体的兴趣、爱好遴选、生成课程内容。第三,非知识体系为中心组织课程。学生本位取向的特色课程开发不以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严谨性为主张,强调以探究性学习活动、实践性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探究实践行为、探究实践的成果和结论由学生完成。第四、形成学生个人成果。教师本位取向课程的学生成果在考试竞争与功利主义教育的挤压下往往凝结为分数与排名。在学生本位取向的特色课程中,学生的个人成果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完成的活动总结报告、结题报告、研究小论文、创意设计与制作的作品等,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真实反映与客观证据。

三、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类型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及课程功能为开发建构不同类型的学校特色课程提供了依据,不同类型的特色课程均能在不同侧面、不同维度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属性和特征。基于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学校特色课程类型主要包括主题统合型课程、科技创新型课程、服务学习型课程、心理建构型课程和社团驱动型课程五大类,每类课程均有自身的目标指向、内容结构与实施策略。

1.主题统合型课程。主题统合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运用学校独特的课程资源开发主题领域,分解具有逻辑关联的系列小主题,形成课程结构,学生通过主题探究与实践活动形成课程。如,广州市海珠区瑞宝小学以社区瑞狮活动与习俗为资源,构建“灵动瑞狮”主题领域,开发“爱狮、颂狮、寻狮、悟狮、秀狮”等系列小主题,形成《灵动瑞狮》特色校本课程。主题统合型课程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实施的环节和阶段,以课程实施的常规课型、变式课型和创新课型为载体,开展课程教学。

2.科技创新型课程。科技创新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核心目标。中小学经常性开展的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内容包括:科技研究论文写作、科技项目设计与制作、科技实践活动、科技体育、科技创意思维训练等,这些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成为建构学校科技创新型课程的主要来源。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在育人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上具有一致性,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果中遴选、加工和提炼,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课程实施的计划性、正规性和持续性,为学校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坚实的课程基础和持续发展的源泉。[4]

3.服务学习型课程。服务学习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服务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向社会,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服务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服务学习型课程具有课程内容的实践性、活动过程的体验性、活动参与的社会性及人格培养的有效性等特征。服务学习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求学校在活动项目、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保障等方面做出整体规划;注重与学校德育整合及与社会实践基地联合实施;强调活动过程的完整性,让学生参与活动项目选择、活动方案设计、亲历活动过程、形成活动成果,开展活动反思、交流与评价。

4.心理建构型课程。心理建构型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核心目标。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存在以咨询为主体、以教学为主体、以活动为主体三种取向。心理建构型课程主张克服片面与单一化的倾向,整合三种取向,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功能,形成学校心理建构型课程的四大领域:心理健康的基础性知识教学活动;常见心理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心理疏导与调节的社会实践性活动;心理障碍的专业性咨询与矫治活动。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性活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对于深化学生心理认知与评估、促进学生心理的主动建构有重要作用。如,中小学生学习压力与焦虑情况的调查,中学生早恋现象的研究,中小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探究,中小学生网络交友现状的调查等研究性学习课题;走进养老院的慰问活动,走进特殊学校的交流活动,走进社区的宣传、演出与劳动活动,春秋游研学旅行活动的等实践性活动,都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方式与途径。

5.社团驱动型课程。所谓社团驱动型课程,即以学生社团为平台,规划、设计活动内容,通过社团组织内在驱动实施的课程学习活动。学生社团具有同质性、自治性与拓展性特征。同质性表现为共同的兴趣爱好与理想追求是组成社团的基础;自治性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活动项目,自主开展活动,自我管理组织;拓展性表现为社团活动内容与方式具有可拓展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其中,自治性是学生社团的根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是社团驱动型课程的核心目标。社团驱动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为:体系化、多样化的社团类型及活动内容规划设计;社团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与有效性;在社团活动中融合主题探究活动和服务学习活动;通过社团平台形成优秀的学生作品。

四、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教材编制策略

教材是课程的实体呈现,是学生修习的主要工具与材料。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编制的特色课程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达成教学的基本规范,利于学校系统持续实施课程,不断积淀、彰显学校特色。同时,相对稳定的教材,也有助于学生基于教材设计的主题与活动方式形成丰富的系列个人成果。

1.以主题扩展建构课程框架。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教材的编制运用主题扩展型式,将知识集点、能力发展、活动方式、学生成果形成融合在主题实施中,通过主题扩展为子课题,各子课题的渐进实施推演学生活动,形成课程实施过程。

2.以环节推进展开学习过程。教材体系依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五环节模式“主题确立――方案设计――活动实施――交流展示――总结评价”展开学生学习过程。各环节设计与主题关联的探究与实践活动、设计与制作活动、展示与交流活动等,并隐含相关的常规课型。在环节推进范式教材体系中,学生成为环节推进的主体,教学由教师传授转型为学生生成性的自主活动,学生在不同环节带来的多样化课程履历中,促进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以单元组合串联课程内容。根据主题实施的不同环节设计教材单元,使不同单元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不同单元的教学目标差异,教学课型差异,教学成果差异形成不同单元的教学个性。单元结构的一致性与耦合性,形成课程的整体性。

4.以方法指引强化课程特色。方法体系知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体性知识体系,包括思维方法知识、研究方法知识、设计制作知识和成果表达的方法知识。[5]活动方法的掌握是学生能力形成的要件,强化方法指引及学生对方法的掌握是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的鲜明特色。在教材编制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不同年级分布、铺设不同的主要活动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及如何撰写小论文与研究报告等多种方法的学习、运用。在教材设计中,注重融合案例指导方法,从而提升学生方法掌握的成功率。

5.以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教材不以系统的知识呈现为教材主体,主张在教材中以“资料袋”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及文献索引,使学生获得再活动的材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由教材设计者主动供给的学习资源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资源探寻的盲目性,保证学习资源的前沿性与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2]石鸥.普通高色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1-5.

[3]朱治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深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5):14-16.

校本课程特色化篇6

[关键词]地域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理论在20世纪七十年代就已提出,而在我国却是由新一轮课程改革真正将其带入基层教育研究者的视野。我国部分理论与实际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考察一些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在开发切入口上利用自己独特的区域特征,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形成了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正是学校特色所在。

(一)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事实上就是学校以地域经济文化资源为基础开发校本课程,从而体现其地域性特色。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在一起,注意科学的组织和设计,可形成学校特色。在此,地域文化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域历史、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等。

以地域为出发点开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①在地域中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和问题;②地域素材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问题;③具有临场感,容易获得共性的认识;④地域素材容易促进已有的知识、体验的学习;⑤已有的知识、体验通常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通过具体的操作,能够丰富学生对未知的认识和体验;⑥能够培养学生调查的能力;⑦能够培养学生对地域关心的态度。可见,在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与切身体验,不仅在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在调查中培养了能力,而且在与周围环境的亲密接触中,在对所在社区更深刻的了解中,形成了对社区、对家乡的深刻情感。

开发具有浓郁特色的校本课程时,学校应从本校目标与实际出发,以地域的教育性为主题,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形成学校特色,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体现地域性,课程内容要有较强的地域特色,能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特点。如广州荔湾三元坊小学开发的西关文化校本资源是地域特色鲜明,同时又是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本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从地域的自然、人际交往、文化特点出发开发校本课程,通过活动与体验,能使学生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有更全面的了解,加深对社区的认识,提升对社区的感情。二是突出综合性,地域与社会、社区与学校特色的多样性,学生兴趣与需要的不同决定了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如三元坊小学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与荔湾》一套校本教材,内容涵盖荔湾历史介绍、荔湾名人风采展示、闻名遐迩的粤菜各种制作技巧以及寓教于乐的西关童谣、游戏的介绍等,这些题材充分反映了地域特色校本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三是具有探索性,课程内容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三元坊小学处于独特的西关文化氛围中,创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校本课程《我与荔湾》,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走出课堂,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感触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四是彰显主体性,使学校、教师、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校本教材不仅要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需要、学校的需要、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使学校、教师、学生真正成为其的主体。

(二)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考察开发成功的校本课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利用地域的优势,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性校本课程。

案例:广州荔湾区三元坊小学:《我与荔湾》

1.地域资源。三元坊小学地处广州老城区西关,这里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原因,产生了独特的被称为岭南文化缩影的西关文化。这种植于民间、内涵丰富的西关文化,正是校本课程开发可资利用的鲜活资源。为此,三元坊小学开发了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与荔湾》一套校本教材,这些题材充分反映了西关独特的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

2.开发依据。三元坊小学早在十多年前就以“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目标,开创了广州市仅有的民乐艺术教育学校特色,并成为了广东省民乐教育示范学校。他们继续深化探索、实践个性化的办学路子,让实践活动深入学校、社会、家庭,通过以西关文化为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丰富学校的办学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校的办学特色。

3.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通过对西关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参观、调查、手工制作等活动,掌握各种技艺,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课、队融合,多向互动,协调发展”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课程内容:西关文化。

(3)课程组织:晨会、班会、队会、综合实践课、社会实践等。

(4)课程实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三元坊小学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划分三个层次:一是普及性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年级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不同类型的活动课,并全部纳入课表。这类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活动有全校性活动、课程表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等。二是小组性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组织的活动,如小型的比赛、年段竞赛及年段的兴趣小组活动等。三是提高性活动,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而组织的活动,形式是设置特长选修班,让学生自由参加。

(5)课程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辅之以教师、家长、社区人士、行业专家、兼职辅导教师的评价;鼓励学生作好调查研究日记,记录个人、小组的真实体验,定期举行大、中、小队成果展示;结合德育工作,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与综合实践课优化整合的策略研究;通过运用《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开展个人争当“新三好”――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集体争创“文明班”、“三好班”活动,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三元坊小学以荔湾独特的地方景观、地方文化、社区设施以及家庭教育为依托,以学校的民族艺术教育特色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为方向,开展综合体验教育、实践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建品牌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特色化篇7

一、特色课程理念与学校文化相映增辉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力只有在具有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具有优势。正如教育家龚春燕所说:“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个系统、全方位的学校变革的活动。在这一变革中,学校文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校文化传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条件与基础,学校文化建构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因此,办好每一所学校,就需要形成各自独特的学校文化气质,这才是特色学校的最本质的标志,也是追求教育内涵发展的长久之计。

“西外”以“完美、奋斗、创新”为主题词,用“金苹果”标识学校文化。金苹果出自古希腊神话,传说维纳斯获得“最美丽女神”桂冠时的奖品就是金苹果。在人类历史上,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苹果被夏娃所摘下,让人们看到了世界,这个苹果代表着生命;第二个苹果落在牛顿的头上,让人类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自然科学规律,这个苹果代表着探索;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个缺口,让人类进入了神奇的新电子时代,这个苹果就代表着创新,英文中苹果appLe就是“a”的代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苹果又代表着平安和谐吉祥。这三个苹果象征着“完美”和“优秀”,是“追求完美”“创新奋斗”“和谐共进”的学校文化体现。作为外国语特色学校,特色课程不仅仅体现在语言教育上,更应体现出“现代的、开放的、民主的、中西合璧的”课程理念上,学校建立了承载着育人目标,以“生命”“探索”“创新”为主题,分层实施的“金苹果”特色课程体系。“金苹果”特色课程,是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之上,结合我们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园文化进行设计和实施的。学校通过建设“金苹果”特色课程,逐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特色发展。

二、用特色课程育人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金苹果”特色课程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现代公民,具有远大志向与实干精神的全面人才,学识广博与外语专长的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我们整体规划校本课程,打造融合中西文化的“三维”特色课程体系。本课程采用视听、阅读、访问、实践活动、问题探究等学与教的方法,围绕“国际视野”“本土情怀”“现代公民”育人目标的三个核心,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课程系列为横向维度课程;以“生命”“探索”“创新”三个主题,优化基础型课程,丰富拓展型课程,加强开发研究型课程,学生分层发展,特长发展系列课程为纵向维度课程,与国家课程体系相补充,落实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分层次、分专题系列,从学生素质发展的三个维度积极开发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多元智力,培养学生行为和学习习惯,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1.以外语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

作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西关外国语学校学生,外语是必须掌握和精通的。学习语言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习得与批判的过程。通过《金苹果英语》系列课程、《日语》《德语》等外国语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他们了解本土和世界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动态等的需要,将语言认知提升为在特定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听与写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认同、热爱本土文化,理解、包容外来文化,从而学习和传承先进文化。充分借助外籍教师的优势,开设《英美文学》《西方近现代史》《西方文化》等与国际接轨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校内就能享受外籍教师的西方教育,了解西方文化。结合广州传统文化特点,校内教师与外聘教师相结合,开发具有广州传统文化特色的《羊城新八景》《荔湾新八景》《粤曲》等课程,让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实践学习中融入学生的思想深处。

2.以现代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公民”。

西关外国语学校致力于培养现代公民。现代公民,不仅要有广博学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有见识、理性和责任感。以“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为核心,通过开展现代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构建各年级公民教育活动课程体系《理想》《责任》《习惯》《诚正勤仁――国旗下讲话》《公民责任与权利》等校本课程。通过德育的校本课程,培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国家和世界,做有责任心的公民,并养成主动探索、主动研习、独立思考、善于表达、自觉合作的习惯,重在学生规范与习惯养成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让优秀成为习惯,将“诚、正、勤、仁”的校训做为西外人的行动指南,推进“奋发有为追求卓越”的德育理念,打造我校的德育特色。

三、整合传统课程资源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抓手

1.整合外语情景教学的资源,构建立体的外语学习氛围。

外语特色课程是“西外”课程开发的重点与示范,为此,学校首先加强师资建设和培养,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借鉴国内外优秀外国语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我校有53%以上的外语教师曾赴国外进修培训。聘请外教,开展小班口语教学,开设日语、法语、德语等第二门外语课供学生选修。创建和运用英语大世界等英语教学情景课室,构建了立体的校园外语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强化外语学习的环境。以“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为契机,开发了《金苹果英语》系列校本教材,形成了适应外语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

发挥城市中心的位置、环境、文化、信息、资源的优势,以及外籍教师带来的西方文化观念优势,在校园文化、国际教育等方面有更丰富的课程资源。学校充分利用荔湾深厚文化的背景,将其作为外语情景教学的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学情景,实施《羊城新八景》《荔湾新八景》校本课程,向国外姐妹学校的师生介绍中国文化,广府文化,荔湾文化。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竞赛、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师生国际交流活动的常态化,培养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外语特长的发展,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连续五届中考总分保持690分以上,英语均分保持在142分以上,三届高二水平测优秀率保持在45%以上,两届高三毕业生重本率保持荔湾区属学校第一名,考试的结果仅是特色发展的成果之一,过程中的收获或许比结果更重要。

2.实施排球特色校本课程,增强学生体质并学会合作。

学校是部级体育(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曾代表广州市参加六届省运会排球赛获得五连冠,2011年广东省第一届高中排球联赛我校女排荣获第一名,男排荣获第二名。2012年我校排球队代表广州市参加了三届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男排获第二名,女排获第四名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实践体教结合的典范。我校曾获国家体委、教育部命名的“全国先进传统项目学校”称号。多年来,我校为省运动队、国家队和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体育专门人才。

我校开设《排球校本选修》课程,不仅使学生热爱上排球运动,掌握了一门终身锻炼身体的运动技术,增强了体质,还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了团结和拼搏。在参与排球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就学会了体谅与宽容,理解与互让,合力与合作,团结与拚搏,集中体现了我校校训“诚、正、勤、仁”的“勤、仁”二字的内涵:勤就是实干,勤快,勤动手、勤动脑,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仁就是即“以仁为怀,仁爱天下”,讲的是爱心、服务和奉献,“仁”字是两个人在一起,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推己及人,强调的是一种合作精神。“团结拚搏”的排球精神成为“西外”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取向。

四、调动师生参与课程建设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推手

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目标,在于实现学生的外语特长发展与素质全面提高的,提高师生的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通过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带动学生的发展、师资队伍的专业成长、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

1.让学生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者。

让学生加入到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在课程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将课程价值重心从学科内容本位转向个体生命本位,寻求新的课程理解。初由我校师生合办后由学生主办报纸――《金苹果英文校报》,这是一份每月出版的英文报纸,含初中版和高中版。在每期金苹果英文校报中,有来自各年级学生的文章和稿件。本报由学生负责编辑主持,成为学生自己的报纸。由各个班级的学生主持每周一的金苹果英语演讲。体育节,外语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社会调查、学生社团活动等课程一方面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能力,更让学生自觉成为校本课程的建设者。

2.让特色课程建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

学校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外国语学校特色建设的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还与美国、澳大利亚、瑞典、韩国等学校友好合作,参与《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课题,还与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借助课题研究的平台开发课程。以“追求完美,主体发展”为教学理念,落实国家课程,实施校本必修与选修课程,追求完美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力,培养学生学习力,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课程特色化篇8

一、特色学校建设内涵发展需要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的载体,更是学校推行一切教育思想、方法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课程作支撑,学校特色难以形成的。

1.开发特色课程,亮出学校特色。

特色办学的关键在于办出学校的独特个性,办学的个性从哪里来?归根到底来自于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的,也为学校特色的创建提供了契机。校本课程它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以荔城街第一小学开发的校本课程为例,根据“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出两大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一是从学校的德育因素,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可以不断生成和循环开展的,而且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蕴含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我因素等活动领域的课程体系――“我是小主人”,它包括:“我是生活小主人”、“我是学习小主人”、“我是环保小主人”这三大系列的课程研究内容;二是从美术科实施的“黑与白的游戏”这一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开发出“形与色的游戏”这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内容。

2.积极开展特色科研,让特色在校本课程得到凸现。

科研需要一定的载体,以课题带动进行课题研究是特色科研实施的关键,课题研究是探索创建规律的重要载体。增城市富鹏小学在多年的校本教研建设中,努力为教师搭建科研平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立科研课题,如《特色发展与德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以“科幻画、十字绣、篮球、京剧、综合实践”等校本特色活动为突破口,丰富了德育内涵,突出了德育管理特色。

二、特色学校建设内涵发展需要一支优秀的特色团队

作为一所学校,培养一支团结、进取、和谐的优秀学校团队,是学校决策层重要的管理目标之一。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特色主题,都必须依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团队去实施,所以团队是创建特色学校的主力军。一个好的学校,如果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

1.优秀团队需要优秀的带领者。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决策者与组织者,更是一个优秀团队的带领者,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上就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创建需要校长的谋篇布局和对事物看法的前瞻性,才能引领一个团队把特色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增城市挂绿小学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校长是特色建设、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组长。以“披红挂绿――打造荔枝文化”为主题的学校特色建设思想,就是她带领学校团队经过反复研究而确定的特色创建路线。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校长发挥了主导作用,利用她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优化了人员组合,体现了校长的先导作用。

2.特色创建需要打造一支特色科研团队。

一所学校如果要在稳定中发展,那么就需要以局部突破,带动整体提高。而局部突破只要能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聚集起来的优势就能发展成为学校的个性特点,形成学校特色;进而最终实现学校的局部优质向全面优质的推进。这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建设的价值追求。解决学校特色发展的战略问题,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特色科研是一种集体协作,是靠团体的力量来从事的,教师是特色科研的主体,以团队的形式参与科研,可以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发挥强大的互补优势。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特色科研团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学校竞争力能得以迅速提升。

三、特色学校内涵建设发展需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校本课程特色化篇9

关键词: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西南地区中小学

一、调查目的

当前,我国有关的课程政策已经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内容,并且在制度上予以了保证,但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以往“高度集中”的课程制度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缺乏课程开发的经验,因此,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校本课程实践的基本情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和“盲目跟风”,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保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切实推进。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四川、重庆、云南及贵州四个省(直辖市)中进行随机抽取样本,参加调查的对象是已经开展了校本课程实践的中小学。共有重庆20所中学和20所小学的400人,四川10所中学和10所小学的200人,云南10所中学和10所小学的200人,贵州5所中学和5所小学的100人。样本的抽取在保证代表性的前提下,也考虑了操作的可行性,故样本的大小在四个省市中有所差异。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编问卷,是根据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如对校本课程的内涵、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校本课程的特色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办法等方面来编制有关问题,在试测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正式问卷。问卷主要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为了广泛而深入地了解校本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经验和问题,在单项及多项选择题中设有开放式选项。

调查实施时,我们以参加我校校本课程培训的领导及教师为访谈对象,讲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委托他们将问卷发放给他们各自学校的教师填写且给予寄回,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17份,回收率为90.78%。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及其意义的认识

1.校本课程的内涵

调查发现,教师对校本课程内涵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及不够全面,43.1%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或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有26.6%的教师将校本课程等同于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还有18.4%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是上级主管部门布置下来的一项工作。

2.校本课程的价值

82.1%的教师认为开发校本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79.6%的教师认为可以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课程观念;75.8%的教师认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是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38.7%的教师认为是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3.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有93.9%的教师表示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只有3.4%和3.7%的人表示没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和不清楚。

4.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

调查结果表明,有43.9%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是由教研组或年级组开发,28.3%的教师认为是由教师自主开发,21.3%的教师认为是学校指定专门人员开发,也有6.5%的教师认为是专家学者开发。

以上问题反映出一线教师及教育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开发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等的重要价值,因此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是对校本课程的内涵及开发主体的认识还存在着差异。

(二)教师对校本课程特色及质量的认识

1.校本课程的特色

调查发现,有93.3%的教师认为适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就是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也有4.3%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特色是与别的学校完全不同的校本课程,只有2.3%的教师认为不清楚。

2.形成校本课程特色的条件

有90.8%的教师认为学校办学理念明确,全校上下达成共识有助于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74.1%的教师认为学校有良好的校风传统有助于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42%的教师认为学校有悠久的历史有助于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46.1%的教师认为学校有良好的声誉有助于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

3.校本课程特色应如何体现

有81.4%的教师认为应体现在课程的内容上,77.4%的教师认为应体现在课程的实施方式上;76.1%的教师认为应体现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上;63.3%的教师认为应体现在课程的目标上;19%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特色应体现在课程的名称上。

4.成熟的校本课程应具备的特征

有90%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要有明确的目标;86.4%的教师认为有完整的文本材料或其他材料;76.4%的教师认为有专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67.3%的教师认为有固定的任课教师和教学时间;63.2%的教师认为有确定的名称。

5.好的校本课程应该具备的特征

有90.1%的教师认为受到学生的欢迎是好的校本课程;85.4%的教师认为教师愿意而且能够承担该课程的教学是好的校本课程;68.4%的教师认为应该得到家长和社区人士的支持;45.8%的教师认为应该得到专家的认可;29.1%的教师认为应该得到学校领导满意。

以上问题表明,目前大多数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已经意识到校本课程特色和质量的重要性,重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的整体建设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思考了衡量校本课程质量的标准,体现出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多数教师把适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看作是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重要指标,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而凸显校本课程特色的关键在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明确。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

1.参与者

关于所在学校参与开发校本课程成员的调查表明,有93.9%的人回答有教师;84.3%的人表示有学校领导;39.2%的人回答有专家学者;36.6%的人指出有家长和社区人士。

2.管理者

通常,学校主管校本课程开发的人主要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调查发现,选择校长或副校长为校本课程管理者的人占全部问卷人的48.3%,选教科室主任的占23.0%,选教导主任的占20.6%,选学科带头人的占8.1%。

3.对自身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估计

对自身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估计是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把握度及自信的表现。调查表明,有66.0%的教师认为自己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有21.1%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也有13.0%的教师对自身能力于开发校本课程不清楚。

4.开发校本课程所做的准备工作

调查表明,76.9%的人表示所在学校调查了本校的课程资源;66.2%的人表示本校开展了掌握学校的师资力量的工作;63.6%的人表示本校分析了学校在本社区的地位和作用;58.4%的人表示本校进行了了解学校发展历史的工作。

另外,83.1%的人表示本校开展了了解学生兴趣和需要的工作,62.7%的人表示本校接受了专家学者的培训或辅导,55%的人表示本校征求了同行的意见;44.7%的指出本校征求了家长的意见。

5.课程资源的利用

调查发现,72.8%的人指出所在学校利用了本地区的风景名胜、民俗风情;66.8%的人指出本校利用了当地的文化设施;66.1%的人指出本校在利用课程资源时注重学校的历史传统;65.3%的人指出本校利用了学校的教学设施。

6.校本课程的实施安排

调查发现,84.8%的人表示所在学校安排了教研组或课题组研究;62.3%的人表示本校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安排了专门的教师、时间、地点等;57.6%的人表示本校要求教师按事先安排好的方案进行教学,53%的人表示本校安排了领导同行的听课。

在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上,有48.1%的教师选择每周安排1课时,26.7%的教师选择每周2课时,8.1%的教师选择每周3课时或3课时以上。

7.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要困难及原因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困难,76.5%的教师认为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64.1%的教师认为缺乏相关的资料;62.8%的教师认为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术;50.1%的教师认为缺乏规范的评价。

分析困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83.4%的教师认为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是经费的缺乏;70.4%的教师认为缺乏专家的指导。40.1%的教师认为是教师能力有限;15.4%的教师认为是领导不重视;14.8%的教师认为是家长不支持;

8.开发校本课程面临问题的解决途径

76.3%的人回答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主解决;75.6%的人认为教师相互研讨解决;69.5%的人回答向专家咨询解决;63.8%的人回答是借鉴其他学校的做法解决。

9.对开发校本课程过程的监控

调查表明,有72.5%的人表示所在学校为开发或完善校本课程组织过相关的教研活动,有49.6%的人指出本校通过现场课等方式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展示;49.3%的人表示本校有专门的校本课程的教材和其他学习资料;41.9%的人表示本校有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机构,37.9%人的表示本校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

另外,对校本课程实践情况的考查,有75.4%的人指出所在学校采取了检查教师的教案及相关资料的方式;73.6%的人表示本校采取了任课者说课、专家或同行评课的方式;52%的人指出本校征求了学生的意见;45.8%的人认为所在学校是聘请专家学者予以评估。

10.校本课程的评价

关于校本课程的评价,有36.8%的人表示本校组织专家、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已开发的课程进行了评价,42.5%的人表示学校还没有进行相关工作,20.7%的人表示对此事不清楚。

调查发现,开发校本课程的学校基本上以一线教师为开发主体。部分学校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发校本课程,表现为有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机构和明确的负责人,组织过相关的教研活动,开展了课程资源调查、校情分析、学生兴趣调查、专家培训等相关准备工作,注意了课程资源的利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并通过检查书面材料、征求学生的意见、请专家学者评估等形式,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监控。同时,开发校本课程的学校都能够将校本课程付诸实施,一般保证每周1-2课时作为实施校本课程的专门时间,安排了专门的教师,并有教研室或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和听课评课活动。但是在校本课程实施中,不少学校也遇到了时间、精力、经费、资料不足,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专家指导不够等困难,其中部分教师对自己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估计不足,可能导致教师被动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开发与实施不能深入进行、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质量有限等问题。

四、讨论与建议

(一)正确认识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

当前,广大学校及教师已经认识到校本课程对学校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及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访谈中发现,真正尝到开发校本课程“甜头”的学校不多,还是有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任务,或者是为了“赶时髦”,“为科研而科研”,而不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发校本课程。其原因既有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比重小、地位低的原因,也有国家课程、必考课程任务重、压力大的原因,致使校本课程实践在学校中处在一个“时冷时热”的“尴尬”境遇之中。为此,正确认识并真正理解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学校的发展、学校文化的重建是当前学校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仅由考试分数、升学率、硬件设施等指标来体现,其灵魂和核心是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品性。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学校生活中长期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既是挖掘和展现已有学校文化的过程,亦是进一步改造并提升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课程形态,其开发主体、开发模式等不同于国家或地方课程,需要一种新的制度予以支持,即民主的、自主的、合作的、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这对于学校文化的重建无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其中包括教师职后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一些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表现出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模糊、知识储备不足、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问题,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此,有必要更新教师的课程观念,增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转变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角色。鉴于学校工作头绪多、各项工作彼此分离会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实际情况,以开发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际上是将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当作教师培训的过程,通过具体的教育事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和途径,这样可以多方兼顾,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努力追求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是决定学校办学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折射点”,是依照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传统开发出来的一种课程类型;而开发校本课程并致力于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思考、探索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的过程。学校的办学特色,包括校本课程的特色,主要是由每一所学校学生的实际发展基础和需要、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等差异而决定的。

首先,明确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通常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师学生的现实需求、学校环境和教育资源的特殊性、学校举办人的教育理想和理念等而确定的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它既有与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又有适合于本校实际且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差异性,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必须以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为“圭臬”,努力使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能够体现并实现学校办学宗旨。

其次,资源与优势评估。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以决定开发什么和作何种程度的开发。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等。在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认清学校自身的优势所在。

再次,特色资源的开发。任何学校都处在一定区域内,学校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地方传统、文化氛围等因素都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及其课程建设。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社区环境,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出特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从实际出发,选择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开发模式。如重庆市某小学,因毗邻本地的一个气象站,多年来坚持开展名为“红领巾气象哨”的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采集一些气象知识,进而了解气象科技,逐步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基于学校已有的资源优势和教育传统,该小学开发出独特的名为《气象与生活》的校本课程。

最后,保障机制的建立。要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评价措施的完善来实现。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估制度来予以保障。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重视对校本课程方案的评价与监督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对开发校本课程进行经常性的指导与监督,明确校本课程方案评价的责权意识。如重庆市北碚区设立由教师进修学校、课程专家及学校教师代表组成的课程审议委员会,专门审议评估学校课程规划方案。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品质,引导学校开发出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另一方面,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进行的,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实际与特点,所以很难采用统一的评价手段来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成效。要保证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学校必须有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学校围绕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常规的自我评价工作,不断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

课程特色形成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重视对校本课程特色的追求与打造,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开发校本课程的真正价值,从而有效实现以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学校发展的目标。

(三)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建立和评价体系的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课程多层次评价体系可分为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和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两个方面。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又可分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和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评价。但是,目前这种评价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操作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偏差。调查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开展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多数学校忽略了同伴教师、教师自我及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在评价对象上,多数学校重视对有形成果,即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产品──“文本化”校本课程的评价等,而忽略了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考查等。

要克服以上不足,首先应该把校本课程开发看成是一个民主、开放的动态过程,体现参与、互动、对话、合作、民主、多样性的原则。这就需要在评价过程中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评价。

其次,动态的课程开发过程需要过程性的评价,校本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而且要关注过程,要力求评价的动态化、连续化、日常化。一是关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包括准备、编制和使用三个阶段。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要进行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和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等。例如,对开发校本课程过程的评价,可以了解教师的参与程度,了解教师的知识能力能否保证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了解教师在开发过程中所获得的专业发展,了解开发校本课程的程序步骤是否完整和规范等等。二是关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特别是学生的成长发展状况,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否满足,了解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体验与收获等。

再次,校本课程评价的功能要突出激励功能、反馈功能、改进功能。校本课程开发立足于学校社区特色资源开发及本校师生的成长上,所以课程评价应该充分尊重学校师生以及学校和社区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要避免用唯一的标准对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作简单的“优劣”划分,而应该以“适宜性”为原则,把切合本校实际、体现本校办学思想和特色、教师愿意承担并能够胜任、学生欢迎并有实际收获等,作为衡量校本课程质量的标准。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工作,对校本课程的评价重在发现问题及时修正,以使校本课程不断完善,真正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一个“亮点”。而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舞台”,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更新课程观念、充分课程知识、提升课程实践的能力,从而促进其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础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崔允氵郭.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校本课程特色化篇10

在注重加强课程管理、倡导“开好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丰富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海淀区着重提出“打造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为师生和学校特色发展注入活力”。那么,特色课程的标准是什么?海淀区从实践上去理解,那就是“课程建设促进了师生的发展,而师生的发展又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过去几年中,海淀区的很多学校不惜投入大量的经费与人力,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学校历史文化、师资潜能、家长资源、社区自然与人文资源等,来建设校本课程。目前,一批具有特色、高质量的精品校本课程开始凸现,颇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已经成为了学校的名片。

清华附中的“国防安全科学技术”、交大附中的“科技课程”、农大附中的“农业园艺课程”、北航附中的“中美视频课程”、57中的“机器人课程”和“Di课程”、北师大三附中的“定向越野课程”、理工附中的“气象研究”和“天文观测实践”、向东小学的海洋课程、农大附小的书法课程……这些课程都成为了学校的精品课程,甚至成为学校独有的课程。有些学校的精品课程在很大范围内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面向未来对创新性人才的新要求,

“知识学习”要向“实践应用学习”和“能力发展”突破,就必须站在“教什么”的视角,重新认识“学什么最有用”。海淀区提出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为了满足未来社会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海淀区所属的学校在课程探索方面做了很多创新和突破。比如:海淀进修附属实验学校开发了包括思维能力训练、工程技术、青少年创业、服装及设计、风险与决策、领袖训练等校本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北航附中则整合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三年来开发出了近60门校本课程,同时还引进了校外课程资源,如德博诺思维训练课、红十字急救知识培训、日本将棋等科目。

学校的课程设置关注学生的发展,力求呈现多样化、系列化。清华附中、中关村中学等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将学校的德育、教学和社团活动等一系列活动统一纳入课程管理范畴,从而形成了学校的大校本课程体系。八一中学根据课程的特点和价值取向,将课程分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多元文化三类。截至目前,学校为高中学生开发的校本课程已达100多门,这些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