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十篇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十篇

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1:40

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引言

村级财务管理主要是对农村村集体所占有、支配以及管理的资产所发生的财务活动所进行的核算、计划以及监督管理,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环境所面临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必须对新农村财务管理进行调整,以改善农村财务管理状况,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这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村集体资产安全,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模式

1.独立财务管理的模式。独立财务管理模式是指由村集体自行设置财务管理机构对村集体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也就是俗称的村财村管的模式,由村委会负责聘请村级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村集体的财务工作,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有助于村集体强化对村级债务、资产等财务活动的管理,但是由于村级财务人员独立性差,和容易受村委会领导影响,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资产、资金流失问题难以监督控制。

2.会计委派财务管理模式。会计委派模式与独立财务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村级财务人员由乡镇委派,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对于保护村集体资产,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非常有效,能够避免随意开支、资金占用等问题,但是由于委派村级财务人员的职责权限界定困难,对村集体经营管理的主动性差,在一些财务处理实际工作中经常受到掣肘。

3.村财镇管模式。村财镇管就是村集体的账务集中由乡镇进行统一的管理,乡镇通过设置经管站等机构对村级财务统一管理,这种模式有效的规范了村级财会行为,实现了村级财务的事前管理,强化了乡镇监督与村民监督职能,有利于确保村集体资金资产的安全,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冲突,而且使村级财务管理环节更加繁琐,管理不便的问题较多。

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农村“两委”班子人员少,财务管理工作基本由会计一人处理,因此对于村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差,没有结合村集体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系统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不高。

2.财务监督管理落实不到位。在财务工作的监督管理上,村民理财小组作用严重虚化,设置也成为摆设不能真正的发挥对于村级财务工作的监管作用,村级财务工作的民主参与程度不高。同时,村集体财务工作的透明化程度不高,财务公开力度不足,也造成了村民无法对村集体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管。

3.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不高。在村集体的资产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再加上监督的无效,导致大量资产管理尤其是资产的处置方面存在着违规的问题,一些村集体资产不正常流失,不仅造成村集体的损失,同时也引发了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

三、农村财务管理对策探析

1.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的基本保障,为了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必须要结合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建立涵盖有财务报销管理、物品购销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金管理、财产清查、财务会计岗位职责等在内的村级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指导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同时为了确保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应该对村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明确的责任来界定,尤其是在审核批准方面,以免出现权力交织、越权操作的现象。

2.落实好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实施民主理财,可以确保在农村财务管理上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完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民主理财组织,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日常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审核、监督检查。对于财务公开,其形式就是将集体经济组织一定时期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指标张榜公布,以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在透明的状态下运行,为了强化对于农村财务的监管,财务公开内容应该包括村集体经济的收支情况、上级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的收支及使用、集体经济重大支出和所得收益、村干部的报酬、村集体债权债务情况、村集体基本建设项目的进展及资金使用情况等内容。通过落实好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确保农村财务管理的公开透明与规范合理。

3.强化村集体资产管理。村集体经济的资产主要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农业资产、无形资产等,在具体的管理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流动资产重点是确保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存货和应收账款、内部往来等相关项目的核算管理,并严格落实好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度,确保流动资产管理的合法合规与真实准确。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设置固定资产管理账册,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对于需要转让、对外投资、出租或报废等形式处理的固定资产,应严格履行财务会计手续,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四、结语

当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有序推进。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的实际情况,完善村级财务制度,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活动,强化民主管理水平,落实财务公开制度,以确保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开展,不断的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玉生.加强农村会计队伍建设,提升村级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农业会计,2011(10):18-21.

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会计;集体资产;民主监督

梅县是农业大县,辖20个镇(办事处、高管会),总人口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53,占总人口数的85.4%。截至2010年末,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70.86亿元、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8351万元,随着农村集体资产总量不断增大,农村财务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热门话题,村民们对村集体资产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等民主管理愿望不断增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梅县“三农”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梅县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自2003年起逐步在全县各乡镇全面推行农村会计制,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健全民主理财监督,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等一系列工作,使全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的轨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推行农村会计制,着力财务公开,锐意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新模式

会计制,即在农村实行“村账镇管”,是一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新体制,是新时期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和财务公开,防治农村干部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善干群关系,稳定农村大局的有效手段。梅县实行农村会计工作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化一不变”:

一是会计合法化:即各村必须事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会计事宜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再与镇会计中心(成员由农业站经管人员组成)签订《会计业务协议书》,随后在规定时间正式移交账务。

二是现金管理规范化:村委干部必须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有关规定,村集体资金由村委会财务专人保管,其余任何人不得插手管理。实行现金限额制,由各镇会计中心统一规定,一般控制在1000元以内。财务人员不得截支挪用,不准白条抵库。财务收支做到日清月结,每月定期向会计报账。

三是会计核算程序化:各镇会计中心统一由2005年7月1日起,按照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进行业务核算,每月月末由村报账员持经民主理财小组会审的原始凭证汇总表,到镇会计中心报账结算。农村会计中心对村级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进行监督,从审核原始凭证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最后打印出进行公开的财务会计表格,全部按照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的要求进行。各镇会计中心工作人员每年接受县局培训1次-2次,保证会计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会计质量越来越好。

四是财务公开化:实施村账镇管后,各乡镇把村财务为主要内容的财务公开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对原来村财务管理不民主、监督不到位、财务不公开或公开不及时,不全面的,村务公开标准水平不高的问题予以全面认真解决,对应公开的材料如会计报表等按月及时反馈给各村上墙公布。

五是在推进会计制工作中,我们牢牢坚持群众参与村内社会事务“民主管理不变、民主决策不变、民主监督不变”的原则,以及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分配权、财务审批权四权不变的原则。推行会计制的目的,不是要剥夺村干部的财权,不是要平调村集体的资产,而是规范管理,纠正错弊,执政为民,抑制腐败,凝聚民心,爱护干部,强村固本。

目前,梅县农村村账镇工作已全部按县委、县政府要求,386个村委会百分之百实施了会计制。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会计制这项农村财务管理的新形式是符合梅县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的,它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干部的普遍赞同和欢迎,效果非常明显。

首先,强化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能及时纠正错弊,把对村干部的监督关卡前移,确保了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保值和增值,让各级党委、政府感到放心。

其次,提高了农村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会计核算按章按制,保证会计监督名符其实,不出问题,不留隐患,减轻和免除农民群众对干部的怀疑和误解,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再次,使基层群众对集体资产管理方式更加满意。推行村账镇确保农村财务公开做到真公开、全公开和及时公开,保证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了充分保障,减少群众的猜疑,使他们对发展集体经济,共同奔康致富,构建和谐农村更充满了信心。

最后,让干部管好用好集体资金、发展集体经济的思想行动更加统一。推行村账镇后,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更加严密,干部的干事精力更加专注,利益目标更加统一,齐心协力、共同发展集体经济的原动力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二、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确保农村健康发展

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几十年来的辛勤积累,集体土地等生产资料是国家宪法授权拥有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基础。重视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集体经济才能不断发展,才有生命力,才能为广大农民提供服务。

(一)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重点是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村干部工作报酬管理办法、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制度、财会人员和档案管理制度等,确保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有序运营。完善集体资产监管办法,完善资产运营、评估、产权流转和承包经营机制。在开展清产核资基础上,逐步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如实登记和反映集体账内外资产的、价值及其变动情况,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挪用、侵占各类集体资产,要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行使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的,维护全体成员的合法权益。

(二)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货币资金银行基本账户结算制度和大额用款申报制度

以前,梅县大部分村集体货币资金在银行或信用社以活期或定期存单储存,其中不少是以出纳员名义储存的,出纳仅凭密码就可以随意取款,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集体资金安全受到威胁。在2008年县政府组织力量对村、组两级集体货币资金“公款私存”现象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帮助理顺当地银行、信用社关系,协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设银行基本账户(支票户),凭预留印鉴支取现金和办理结算业务,将集体货币资金全部纳入基本账户管理,村级收入必须在3天内全额存入信用社,否则按私设“小金库”违反财经纪律处理。推行大额用款申报制度,大额用款先由村、组集体组织提交用款申请书,交由镇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其用途合理和民主决策程序合法后才能支取款项或转账。

(三)深化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方式改革,推进梅县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上新台阶

在全面推行村、组两级会计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农村会计电算化。以电子触摸屏、电视、电话、互联网等为载体,让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多渠道了解村集体财务收支和资产状况。并力争用两年时间全面实现经济合作社会计制和财务公开制度。经济合作社会计工作一般由村级,有条件的村,也有可由镇会计中心。

三、认真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健全民主理财监督活动

自2004年开始,全县386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都建立了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并严格按照《广东省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制度》(粤府办[2002]44号)的规定,由各村村民代表大会选出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成员。

第一,每月集中对村集体当期的财务收支原始凭证逐笔审核,对有疑问的,要求村委会作出解释,对确实属于不合理开支,有权要求财务“退单”处理;审核通过的,一律加盖“××镇××村民主理财监督小组专用章”然后才由村会计将原始单据送镇会计中心记账。

第二,各村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定期开展理财活动,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进行监督,督促村集体组织搞好财务公开,有权参与本村征地、工程立项。工程招投标等重大经济活动,代表村民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

第三,每届村委换届选举时,都由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对村委任期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评判,向群众公布。

县农业局定期3年举办一次全县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组长培训班,各镇也经常对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正确行使财务监督权,提高理财业务的水平,保证监督工作正常开展。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工作,梅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财务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运作规范有序,财务收支公开透明,民主监督有名有实,干群关系和谐融洽,群众上访事件明显减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篇3

1.1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历来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早在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就从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开始起步;联产承包后,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又率先从财务会计的改革突破;90年代农业进入新阶段后,土地承包管理和农民负担管理实际上都是以财务管理为基础的。

1.2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解决当前农村矛盾的需要。如何处理好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关系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这些涉及经济利益关系的问题最终都要反映到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上。因此,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是解决当前农村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是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1.3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搞好农村基层民主的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是财务公开,农村财务与农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广大农民群众最为关注的一项工作。因此,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决不是简单地算个帐、填个报表的问题,建立健全集体财务管理和财务公开的各项制度,是搞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要求。

1.4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要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尽快把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起来,进一步理顺经济关系,规范经济秩序,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各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在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方面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由于客观形势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农村历史形成和积淀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新的矛盾又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

2.1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严重。一是个别地方村集体土地、资产、资源发包、出售、出租,不公开、不透明,个别村干部暗箱操作,从中渔利,群众监督和部门监管不到位,造成集体资产流失;二是土地征占中被征地农民要求将大部分或全部征地补偿款分配给被征地农民,否则就到处上访,致使村集体应当得到的补偿费得不到,造成集体资产损失;三是在国家极力鼓励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的部分职能将逐步被专业合作社所取代,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面临撤销或解体,村民(成员)要求分掉全部集体资产。

2.2农村集体债务沉重。截至2008年末,以哈尔滨市宾县为例,全县村级债务达1.27亿元,村均88万元,债务多的村400余万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削弱了村集体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功能,部分村干群关系紧张,社会矛盾突出。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村不顾自身的经济实力,盲目举债或赊欠搞达标,个别村为了得到项目资金匹配,借债而增加新的债务。

2.3个别村财务管理混乱。全县村级财务管理整体水平是好的,但仍有个别村财务混乱。主要表现在:村干部独断专行,有章不循、有法不依、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收入不入账、坐收坐支、资金管理混乱,核算不及时;建设项目不招投标、集体资产出售、发包暗箱操作,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大额开支不透明,弄虚作假;管理不民主,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等等。

2.4村财务会计委托制工作仍不完善,方式尚不够规范。部分乡镇根本没有实行村财务会计委托制;多数乡镇只是对村转移支付资金核算,没有村级的全部会计业务,存在会计核算“两层皮”的现象;乡镇机构的人员业务素质不适应,部分乡镇经管中心人员配备不齐,缺少专业人员,致使无法开展制工作;财务工作流程、账务处理还不够规范。

3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建设的措施

解决农村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内容和方法,严格实行纪检监督下的村级集体“三资”委托工作制度。

农村集体“三资”即村级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委托即把村级“三资”以书面形式委托给乡镇成立的“三资”服务中心管理,实行资金委托代管、资产统一监管、资源联合协管,严格按照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模式运作同时有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这是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委托服务制,是指在坚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各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签订委托协议,对“三资”实行统一管理。

3.1搭建一个服务平台。乡(镇)成立一个“三资”委托服务中心,以乡(镇)农村经管中心为依托,成立由乡(镇)领导和相关人员参加的“三资”委托服务中心。“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办公室设在乡(镇)农村经管中心,内设专职总会计、总出纳员各1名,记账员若干名,负责办理各村会计业务和“三资”管理业务。这样村级财务统一在乡(镇),有利于形成一个模式的业务规范化效果。

3.2健全“两套”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统一的农村集体资金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工作流程。一是健全农村集体资金流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收入必须及时、足额存入村集体设在乡(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的资金收入专户,统一管理。对村级支出实行预决算审核审批制度,根据年初预算或临时性支出,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报乡(镇)“三资”服务中心审核审批,在村务公开栏及时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及时入帐核算。二是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流程。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和资源出售、转让、承包、租赁时,由乡、村两级制定处置方案,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公示后,报乡(镇)“三资”服务中心审核,对资产资源价值进行现场核实评估,实行严格的招投标,签订规范的制式合同,同时将相关的会议记录、合同文书归档管理。按照相同条件本村村民优先

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3.7文献标识码:a

1当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有待加强

一方面,部门地方体制不顺,各部门间协调难度大,管理欠缺规范性。多数作为科级事业单位的县级农经机构承担着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其开展审计工作时易受行政干预影响,不能独立公正地进行审计监督。此外,即使审计过程中发现了违法乱纪情况也缺乏相应配套的惩处措施,审计的严肃性难以保证,审计效果难以发挥;另一方面,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经费难以落实。农业部颁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对乡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多数县级农经部门由于经费不足不能配备足够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或没有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审计工作也就难以顺利开展。

1.2农村集体财务状况透明度有待提升

随着农民群众素质的持续提升和集体经济的稳步发展,村民越来越自主地要求参与村级财务经济事宜,但据调查显示,部分村落在公开集体财务状况实现民主监督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漏洞。一方面,有的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由村领导或其亲友兼任,综合素质不能满足民主理财的现实要求,对自身职责尚缺乏一个清晰的认定,盖章审批现象混乱,不仅无助于民主理财反而给村级财务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部分村落对财务人员的民主评议也是走走过场,使得村落财务制度形同虚设;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对公开财务敷衍了事,只往墙上随意张贴群众很难看懂的科目余额表以应付财务公开要求,公开的内容也不甚清楚,往往将一些巧立名目的支出和花费胡乱塞进“其他支出”科目,名为公开财务实则并未公开,成了所谓的“假公开”。

1.3乡镇委托服务存在诸多风险

随着乡镇开始代管农村财务管理,乡镇政府逐步承担起各村落的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承担的风险也在相应增加。主要体现在:(1)表面上看乡镇代管减轻了村落的负担,但实际委托可能反而增加农村管理成本,主要体现了村民不能及时了解财务情况,办理财务事项还需前往乡镇进行,交通费增加;(2)乡镇会计不注重保证账实相符,只关注账账相符,忽略资产监管,只注重集体资金管理,易引发资产侵占行为;(3)乡镇没有按规定为各村单独开设银行账户,无法清晰核算各村财务情况,一村财务有问题冻结账户时势必影响其他村的财务运转情况;(4)部分地方可能违背各村自愿原则而实施强制,各村委员重新选举后,乡镇中心不能及时与新被村重新签订协议,无法切实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的收益权;(5)部分地方乱收费,加重农村负担,轻视管理重记账现象较为普遍,各人员所经理事务繁杂很难切实参与到各村经济事务管理中去,不能为各村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谋;(6)部分地方乡镇运营不规范,存在越权审批、违规开支等现象,不经村落领导同意罔顾制度规章。

2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财务民主管理机制

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自,保证农村集体资产收益权、审批权及所有权不变,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财务民主监督和决策机制,坚持村级组织审批和监督农村集体经济活动权利的正确行使。具体来说,(1)按季或按月以农民群众可以理解的方式全面规范地公开村集体财务状况,保障农民群众的财务知情权,对违反上述规定的情况应限期整改,追查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形式不规范、收益分配不透明、财务管理不善等群众不满意事件的始末原委,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2)对于民主理财机构中的财务人员应进行严格筛选,及时剔除一些不作为或乱作为的财务人员,确保村级各项收支均须民主理财机构审批通过后方能执行,持续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财务监督权;(3)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在农村经济财务管理中的决策权,严格遵守民主决策有关规定来决策村级重大集体经济事项。

2.2加快建设农村集体资产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一方面,加快完善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信息化操作平台建设,积极利用兼容性强、功能齐全且实用的财务软件,实现对村经济合同、票据和凭证的实时监控,动态化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购置、分配及使用情况,逐步实现农村集体三资信息的实时共享。另一方面,应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源和资产的承包管理以及租赁资产管理,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评估机制,健全资产、资源台账的设置与核算,优化农村资产财务会计监管方式方法,严格按照招投标规定进行资产购置,村经济合同的签订与履行要得到切实监督和控制。

2.3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设单独账户核算集体资金,对乡镇财政资金与村级集体资金分开核算,防止乡镇领导挪用集体资金情况的发生,谨慎规定机构的职责权限,如它可以对集体资金的支取是否符合财经规章和民主理财原则进行审核,但不得越权审批农村集体资金支取;(2)进一步健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财务人员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使其提升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履行职责;(3)充分尊重农民群众自主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的权利,秉承自愿和自由裁量原则,不得强制要求各村落实行财务,持续规范村财务委托服务。合理确定范围,资产和资源的经营管理应谨慎选择,乡镇各村级集体财务管理时不应收取费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各村领取的经审批资金支配权应归村级所有。

2.4持续推广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

为促进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审计质量的持续提升,有必要引入专门审计人员,明确审计人员工作职责,建设专业的审计队伍,以强化审计监督的方式持续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引入乡镇交叉审计、部门联合审计、社会中介审计等方式,强化审计力量提升审计覆盖面。既要做好村级财务的常规审计,也要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土地补偿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专项审计。此外,要将审计结果与责任追究机制有机结合,督促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和整治,确保审计执行的严肃性。

参考文献

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资金;资产;资源;管理

前言

近来来,双辽市在规范村集体的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处置和使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的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三资”管理方面仍存在着损失、浪费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对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以多年的工作经验,下面就规范加强双辽市农村“三资”管理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突出抓村级财务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在坚持“四权”(集体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投资收益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村级组织全部财务收支纳入委托范围,把村会计业务委托乡(镇)农经站,办理财务档案移交手续,村上只设一名报帐员。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核算、强化监督。

2、建立台账,做好资产登记

按照有关制度的要求,在乡(镇)经管站的指导监督下,各村根据资产资源盘点核实处理后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地建立台账,详细登记每一项资产、资源的数据、价值和当前管理使用情况,各种台账一式三份,村级存档一份,县、乡经管站各存档一份。乡(镇)经管站对各村的合同进行严格审核,对于一些不规范的合同或无效合同进行疏理,口头合同要求村级与承包经营方重新签订正式文本合同。

3、对农村“三资”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我们要求对已经列入村级“三资”台账的各类固定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将当年集体资产变更情况报县经管站,并同时对台账作调整。各类资产实行对外承包、租赁、拍卖时,必须以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经营者,并经村“两委”研究,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同时报乡(镇)经管站备案。村级集体资产报废、毁损时,必须及时填报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呈批表,报乡(镇)经管站审批并备案。对每年的村级财务收支和重大经济事项必须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进行村务公开,凡民主理财小组不同意的一律不作报账处理。

4、“三资”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4.1领导重视不够、思想上存在误区

尽管上级的规定和要求都很明确,但部分村“两委”主要干部不把村会计委托工作当作一回事,思想上懈怠松动,“三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自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级没有多少集体资产,村级经济薄弱,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再加上农村“三资”管理涉及面广、项目多、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带来管理难度较大。部分村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开拓创新精神不够,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

4.2会计人员素质低,财务基础工作不健全

目前由村民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的会计人员,一般年龄较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会电脑操作等业务不精,不了解村里情况,容易被村架空。造成乱提现金,白条抵库,甚至收入不及时上交入账,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这样只注重了民意,而忽略了其从业资格的审查。有些人当了几年的会计,连起码的借贷原理都不懂,同一经济业务,发生前后会计处理不连贯,科目处理不一致,总账和明细账不一致。有的财务人员丧失原则,对集体资金采取未批先支,迫使审批人员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开支无法拒绝支付,出现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扶持资金、土地补偿款等挤占、挪用、甚至贪污等现象发生。

4.3集体资产管理不严密

农村集体财产是全体村民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村民的共同财富。有的村不建资产台账,没有如实登记和反映集体资产账内、账外数量、价值及其变动情况。没有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集体资产随意无偿占有,一些村干部擅自出租、出借集体资产,造成大量集体资产无法收回,严重侵害了广大村民的利益。当前,农村集体对土地、鱼塘、果园、厂房等资产的发包出租程序、手续欠规范,合同条款不明确或虽有规定但执行不严,导致使用人对集体资产掠夺式、破坏式经营,致使集体资产严重侵蚀。

4.4财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民主理财小组发挥作用不大

财务公开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村民了解村级财务收支的一个窗口,也是两委会的一项义务。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开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和监督等多方面作了严格规范。但是个别村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无关紧要的公开,而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影响了财务公开的质量。民主理财小组发挥作用不大,主要是理财小组成员文化水平低,理财水平有限。在实际理财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和监督作用,其监督作用只是走过程流于形式,理财小组形同虚设。

5、建议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5.1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分层培训

各级领导干部要端正思想,摆正关系,克服“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思想。“三资”管理看起来是业务工作,实质上是政治工作、稳定工作。加强多种形式宣传,要先后召开“三资”管理的动员会、推进会、业务培训会。采取广播电视、编发简报、举办专栏、刷写标语等方式对“三资”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宣传,基本上做到每村有宣传专栏,集中(院)户有宣传标语的要求。

5.2清理核查,摸清家底,健全台账

按照自查登记、财务审计、账实核对、填写表格四个步骤,以原有村级“双代管”账目为依据,与村级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账进行核对,做到账账、账实、账证相符。按照审核认定、资产评估、据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有价值,对盘盈,报废等资产依法依规处理。

5.3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规范行为。具体有:资产资源清查界定、登记台账制度,资产处置审批制度,集体资产发包或产权变更的资质评估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农村“三资”年度审计检查制度,集体土地有序流转制度,财务预结算管理、开支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档案管理等一整套规范制度。

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农村集体“三资”;现状;重难点;问题;对策;云南景谷。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景谷县农村集体资产逐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但部分地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不善、营运能力差、流失等现象普遍存在[1]。农村集体资产的承包、租赁、出让随意性大,程序不规范,透明度不高,低价承包、租赁、出让的问题突出,以权谋私现象严重,损害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的合法权益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对此,景谷县、乡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将开展好此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强农村基层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抓好落实。

1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必要性。

通过县、乡农业农经工作人员开展的管理情况来看,全县大多数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及村民群众对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比较支持,一致认为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效。一是有利于摸清农村集体家底,增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处置的透明度;二是可以明确集体资产产权,解决产权不明、账实不符的问题;三是可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有效资源,增加农村集体收入,提高“集体三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

管理,变事后查处为事前防范、事中制约、事后审查,能有效地避免村干部在资金支出、资产处置和资源管理上的不规范行为,减少村干部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对农村的腐败问题从源头防治,起到保护村干部的作用;五是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使群众看到明白账、明白事,心里放心,让村干部丢掉思想包袱、放开手脚,干得放心;六是通过强化“三资”监管程序,完善监管措施使农村稳定工作关口前移、密切干群关系、化解干群矛盾、维护农村稳定和谐,促进农村的发展,增强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和提高村干部威信,促进农村长治久安。

2景谷县农村集体“三资”现状。

所谓农村集体“三资”,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农村集体资金是指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资产是指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材料物资、债权等其他资产;资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2-3]。根据县农经站的调查、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6月底,全县10个乡镇132个行政村1955个村民小组集体“三资”现状是,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37.87万hm2(含家庭经营承包面积);集体总资产3920.93万元,其中流动资产900.78万元,固定资产3020.15万元。10个乡镇132个村民委员会的资金和资产都纳入了乡镇村级财务会计委托服务中心代管,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管理。132个村民委员会和大多数村民小组都开展了财务公开工作,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根据《会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云南省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要求,完善了相关制度建设,制定下发了《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农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农村财务管理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农村财务管理制度》3项加强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制度。

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难点。

3.1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点。

一是农村“三资”的清理工作。农村的“三资”清理是搞好农村“三资”管理的基础工作,摸清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数量,如实填写调查表格、登记入账,把问题搞清搞实是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重点。二是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依托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开展“三资”管理工作,设立服务大厅,配备业务人员及设备,组建现代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关键。三是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内部控制,特别是资金支出,资产、资源经营与处置,民主管理与财务公开制度,定期清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保障。

3.2农村“三资”管理的难点。

一是村级债务界定认定问题。有的村债务时间长、成因较复杂,账目不清,特别是有些债务只有极个别村干部清楚,其真实性难以认定,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干群之间的矛盾,造成农村的不稳定,影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是村集体资源有的归村所有,有的归村民小组所有,存在村组、组组之间产权不清等问题,产权界定较困难,还有的被部分村民无偿占有使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也是农村的热点问题,矛盾较为集中[3]。三是集体收入较多的村,村干部对实行农村集体“三资”乡镇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如实申报村级收入和资产、资源,不愿意乡镇统一委托管理。

4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4.1认识不到位,投入严重不足。

部分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导致村级“三资”管理不规范,管理体系不健全,在人员、办公设施、资金投入上严重不足,有些工作无法开展。

4.2组织机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乡镇经管部门人员缺少,服务中心机构编制、人员未落实,不能定岗定编,不能很好地开展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村级的民主理财组织、村民议事组织不健全不完善,存在管理不民主、不公开等问题。有的村只是由几个村干部决定,资金开支、资产处置、资源管理上随意性大,缺乏民主监督。有的村干部处理村学校、办公室等集体资产,账务没有公开或公开的不彻底,群众有疑虑、有意见。部分村对资产、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存在无偿占用、低价承包、私自变卖、产权不清等现象。特别是个别村民长期无偿使用一些村集体的资源却无人管理的现象严重。

4.3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债务较大。

村级经济运转困难,全县绝大部分村没有集体收入,财政转移资金仅用于村干部工资,村级经费不足,举步维艰,难以维持日常工作开展[4]。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对村级债务缺乏管理,部分村遗留的债务较大,由于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时间较长,群众对此意见较大,其真实性也难以界定。

4.4有集体收入特别是集体收入较多的村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抵触情绪,不愿参加统一管理有集体收入及资产的村,在开展管理中发现有的村干部不愿意如实申报村级收入和资产,有的村干部认为村集体资产是自己创造的,对实行集体“三资”统一管理有抵触情绪,认为其程序繁琐,限制了自己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权和处置权。

5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

5.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进一步提高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成立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县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农业部门业务指导、各乡镇自主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领导。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涉及全县132个村民委员会1955个村民小组,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是对村干部权力的制约,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领导保证,是不可能做好这项工作的。

5.2制定方案,组建机构,配齐人员。

为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县里与各乡镇都要制定切实可行实施方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主要任务、工作目标、阶段划分、完成时限以及有关的政策界定做出明确的要求。各乡镇要以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村集体“三资”全部纳入代管。为配合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探索成立招投标中心,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农村集体资产出让、租赁、承包和资源开发利用等实行公开竞价和招标投标,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中标权。增加透明度,提高群众知情权,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3每年开展1次集体“三资”清理、登记工作。

每年开展1次集体“三资”清理、登记工作,使农民群众随时掌握“家底”。各乡镇在组织、人员到位的基础上,每年要组织专门人员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的排查清理工作。各村成立由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村会计、村级事务监督员(包村干部)或村民理财小组和群众推荐的村民代表等参加的清理小组,有包村干部组织对农村集体“三资”

进行清理。在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完成清产核资、登记造册工作,建立台账[5]。按照登记、核实、公示、有异议的进行复审、确认、上报的程序,由村清理小组成员及包村干部等分别签字后上报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审核确认,并做好移交代管的工作。清理清查要以村会计账簿为依据,坚持账内账外相结合、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对遗留的债务问题,要以村会计账簿为依据,由乡镇审计、财政、经管等部门审计确认,各项债务要本着“谁举债,谁负责;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采取先急后缓,分类处理,积极予以化解。对账外的债务,有条件查清的审核无误后进行登账,一时无法认定的,在认定后进行补登。对资源的清查登记以目前由村集体占有和使用(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暂不统计)、产权清晰的为重点,对资源产权不清、有争议的可暂不登记,待产权明晰后,再进行补登。

5.4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制。

一是制定监管规程。本着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原则,建议尽快出台一些相应的监管规程、流程,规范指导县、乡两级建立监察制度。二是强化民主理财。组织农村报账员和村民理财小组成员经常培训,指导各乡(镇)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加强财务公开检查。三是加大审计监督力度[6]。

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进行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审计结果及时公开,形成“在监督下公开,在公开中监督;在指导下规范公开,在公开中加强指导”的良性态势,通过监督、指导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的各项事务规范公开、及时公开、正常公开、重点公开。四是强化培训,加强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建设,落实、配强服务中心工作机构和人员,更好地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五是严格执行《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农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农村财务管理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6参考文献。

[1]黄云开.浅析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问题与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1(3):97-98.

[2]赵春永。做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六个关键[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6):116.

[3]何满香。试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j].安徽农学通报,2010(13):21-22.

[4]安杰,黄星华,国效宁。我国农村集体资金筹集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2):74-75.

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集体经济农村财务管理经济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较为迅速,农村经济建设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这些缺陷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正常运转,久而久之会阻碍农村集体经济的前进步伐,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国家要将该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理,以保证我国经济整体的发展趋势不受到牵制和影响。

二、r村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符合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热情,实行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可以更好地维护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而且有利于农村“三资”的管理,壮大农村龙头企业的综合规模和实力;强化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机体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农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三、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农村生产合作社时期

该阶段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基本处于探索阶段,参与财务管理的主要人员是合作社的社员,之后,国家开展的农村财务制度研究、建设及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为日后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与完善做了铺垫。

(二)时期

这一时期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是基本核算单位,统一领导和管理农村经济工作,生产盈亏由公社统一负责;第二,生产大队是基本核算单位,也就是盈亏是由生产大队负责的,它比在核算和管理上更有优势;第三,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一时期,、生产大队与生产队间,关于耕地、棘地等资源性资产、农业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和收益分配问题,是该时期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实行该制度后,核算职能发生了变化,由直接从事生产经营发展为管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另外,集体公益事务和会计核算重点也发生了变化,逐渐转变为收取、使用村级提留统筹款,收取、缴纳农业税收,尤其是管理和监督村级集体企业的财务活动。另外,村级财会管理主要有收缴、使用主地承包费、管理土地承包合同。

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完善的财务收支计划,预决算管理难执行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计划还不完善,预算执行也不到位,而且预算是农村财务管理的盲区。少数村干部和财务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集体存款多头开户,甚至挪用公款,这些均是财务收支计划不严谨、农村集体财务预算管理不规范造成的。

(二)财务管理与农民的权益相背离

财务管理与农民权益相背离在基层财务管理中尤为突出,以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举例说明。首先,因农村集体土地的土地产权不明确,造成乡政府和村委会随意支配土地收益的现象,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其次,土地流转过程不规范,存在很多私下交易的问题,这种交易没有规范文件的保护,也没有协议的保护,致使集体资产流失;最后,难以界定资源产权问题,对于该问题如没有很好地进行界定,那么势必会给自查管理的实际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困扰。

(三)对农村集体财务的监督不到位

现实工作中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如下:其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乡镇企业基层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量有所加大,势必会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产生不利影响;其二,职能转移过程中,因沟通工作没有做到位,基层单位的负责人对监督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极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其三,资金管理意识淡薄,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使得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与社会发展脱节。

五、强化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壮大农村经济发展

(一)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属于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首先,规范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如财务收入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务预决算、财务公开等;其次,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主要有资产台账、评估、承包、租赁、出让、经营等;最后,建立并完善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公开协商、招投标、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等制度。

(二)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体系

为确保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权责最大化,需完善其管理体系。其一,建立健全各部门的分工合作机制,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交流协作,杜绝发生财务管理脱节的现象;其二,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反馈机制,逐渐形成高效、全面、科学的会计信息汇报机制,以实现农村集体财务的动态化管理;其三,制定单位财务管理评价机制,以激发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实行民主理财,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监督

大量事实表明,采用民主理财的监管路径,可以很好地履行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责,使账务规范、有序,资金使用合理,财务支出与收入登记清楚明了,控制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减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同时,以镇街纪委和农经站人员为主体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办公室,对账务进行定期审计,对虚报冒领、白条抵数、坐收坐支、违规操作等违反财务管理的行为,按有关规定及时坚决实施惩戒。

(四)化解农村集体债务危机,发展农村经济

化解农村集体债务危机的关键是处理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债务。第一,彻底清查农村集体债务,并根据其成因进行分类设置,对因生产性设施建设或共同生产性投入形成的债务,经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通过后,可从“一事一议”筹资中解决一部分;第二,盘活农村现有的资产和资源,在农村现有的资产与资源中,如企业、基地、闲置房产、集体所有林地等资源,采取拍卖、转让、合作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筹集债款。

(五)运用信息化管理方法,督促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

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各项责任制度,利用信息系统将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财务信息加以优化、整理。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进行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的监督、检查以及责任追究等,通过计算机的网络资源共享,使得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透明化,真正做到利用信息技术督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六、结语

要提高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成效,必须结合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具体实践,建立健全农村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强化资金管理,审核财务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加强监督检查,利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手段,保障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以及时代性,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稳健发展。

(作者单位为山东日照莒县招贤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梁妙连.广州市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

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江城县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1-0006-01

1江城县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现状

江城县在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积极推进以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为核心的民主管理措施,极大推动了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目前,江城县全县7个乡(镇)48个村委会、548个村民小组的日常账务管理在乡(镇)会计委托中心的支持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集体资金的使用情况能够得到民主管理小组和监督委员会的全面监督,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截止2016年11月,由会计委托机构代管的集体财务资金总额达2586.43万元,代管固定资产总额6122.83万元,“村账乡管”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示范作用得到增强,由于实施民主财务管理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当前还未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2江城县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集体资产管理不严密

当前,农村集体对土地、设施、设备等资产的发包出租已成为集体经济的重要收入。有的村集体资产的发包出租程序、手续欠规范,合同条款不明确,或虽有规定但执行不严,导致使用人对集体资产掠夺式、破坏式经营,致使集体资产被严重侵蚀。

2.2财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

财务公开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村民了解村级财务收支的一个窗口,也是村两委会的一项义务。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和监督等多方面作了严格规范。但是个别村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无关紧要的公开,而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

2.3做账不及时,少数村财会人员素质低,责任心差。

个别乡镇的村干部离任换届后不交手续,新届干部不管旧事,遗留问题非常严重,有的财会人员故意拖延报账时间,无法正常结账;有的财务人员调整以后,移交档案不全,甚至拒不移交账册凭证,村干部也束手无策。

2.4财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在村专业会计管理、村民理财小组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民主性不足,监督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影响管理效果。其次,村会计工作人员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财务收支往往会出现违规违纪现象,由于江城县在加强民主财务管理工作的^程中不注意对管理人员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导致部分管理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出现违规违纪行为,也对农村地区财务管理质量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3江城县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措施

江城县要想在新时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果,就应该结合本县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提升管理质量。

3.1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财务管理人员法治意识

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江城县农村地区各个相关乡镇应该针对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人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并通过法律宣传教育提升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促使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工作中能够自觉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严格按照政策、法规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3.2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村组财务人员素质水平

只有逐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才能够真正胜任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以高质量的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适当的引入国家制定的最新惠农政策、最新财经法以及会计实务操作等方面的规范,保证财务人员能够高效完成财务管理工作,并组织管理人员深入基层,实地了解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充分发挥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作用,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

3.3是建立对审计查出问题的通报制度。

加强对审计出的侵犯集体资产权益、侵犯农民利益、挪用集体资金、资金管理不规范等违纪违规行为审计结果的公开和通报力度,推进财务管理工作。

3.4加强监督审计工作,保证民主管理质量

江城县所实施的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民主化措施是提升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并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到新时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是基于当前江城县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监督力度不足的问题,还应该加强对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视,借助对审计监督制度的完善以及审计监督工作的贯彻落实,有效提升集体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质量,推进财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为农村经济的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结语

为了有效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财务管理现状,有效提升管理质量。这样,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才能够得到顺利推进,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促使江城县农村经济建设在新时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

参考文献

[1]丁志江.刍议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J].财经界,2014(23):199-199.

[2]陈宏伟,贾晓丽,苏洪学等.浅谈如何做好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J].吉林农业,2013(8):11-11.

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集体经济农村会计财务管理信息披露

一、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

1、集体经济的含义。集体经济,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它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

2、时期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化时期,在自然乡村的范围内,由农户自愿联合,将其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较大型农具、耕畜等)投入集体所有。集体利用整合的资源优势统一组织农业生产,农民进行集体劳动。经营方式上,实行政社合一。这种经营模式虽然强化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政化管理,但脱离了当时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和规律,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基础是的一大二公体制。该体制下土地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农产品等经营收入由生产队统一支配,农户没有生产经营自及农产品支配权。与之相适应,公社、大队、小队逐级设立了附属于行政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农村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农村社会制度高度集体化、公有化的象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广大农村普遍展开。该经营体制的重要特征就是土地归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变,把经营权交给农户。与时期的不同之处在于由过去的集中经营转变为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家庭经营在双层经营中属于分散经营层次,但仍属于集体经济的范畴。与此同时,农村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作的社会基础也发生根本的变化。该体系所服务的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原来为体制下的集体经济服务开始转向服务于以农户为基础的农村经济组织。

二、双层经营体制下的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村财务制度执行不严;物资管理手续不全;集体资产与财务账目管理混乱;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及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等。

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以自主经营取得收益来维持基层政权稳定,履行农村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双层职能。该特点说明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及制度与执行层面的复杂性。

1、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开放前,由于农村集体经济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与之相对应的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的设置相对比较简单。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推行使得集体经济整体实力大大增强,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并没有实现较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会计科目设置不健全、不规范;总账与明细账,总账与日记账不分。甚至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村集体连正式的账簿都没有。由于会计科目与账簿设置上出现诸多漏洞,致使一些集体经济业务无法反映和控制。

2、财会人员设置。每一村级经济组织的会计与出纳等财务人员负有对本村经营活动和收支业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与核算职能,并对本村的经营活动负有一定的监督权。即会计等财务管理人员在村级这一特殊的管理体制中具有相当重要作用和意义。但就目前总体状况来看,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些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落后的村组,农村财务人员对现行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根本不了解。

3、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是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核心和重点。故每一村组包括村民小组都设有会计人员负责管理具体的账务,出纳人员负责货币资金的收支及其日记账业务。但由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缺乏力度,以及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在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出现了职责不分;收支不分;会计出纳人员于一身的现象。货币资金管理漏洞百出,不规范运作方面经常发生,如多头开户,多人插手管账,村干部随意坐支,钱账不分,出纳人员常年无掌控现金,而一些村书记、主任甚至是一些村民小组长随意操纵现金收支。

4、村级财务收支预算制度。财务收支预算制度是一个组织进行财务管理与核算的重要制度和原则。但是村级两委一些主要干部特别是村主任或村支书责任心不强,对各种支出审批不严,而民主理财、收支预决算制度以及民主议事制度形同虚设。预算决算具体实施时寅吃卯粮现象时有发生。村级财产无法实现基本的保值增值,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

5、村级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信息公开是现代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层面。而信息不对称往往增加了经济运行的成本。就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而言,财务信息披露是一种非商品化信息,而且披露需要一定的成本,这些特点增加了村级组织披露的惰性。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村级财务运作机制与管理缺乏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财务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即使披露往往流于形式,如公开力度不够;内容不具体;避实就虚;重大项目及核心内容往往避而不谈。

6、集体财产物资管理与价值评估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集体财产的价值管理体系也在发生着变化,但农村集体财产特别是各种实物物资的管理和技术评估方式并没有改进,导致我国集体财产价值出现虚增和缩水现象,从而导致集体资产流失,侵占集体利益现象时常发生。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体制过渡期间的原因。目前,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正在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基础及其服务的对象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财务管理体制本身并未实现同步的过渡。体制所能提供的服务的质量与需求的标准发生了严重的脱节,从而出现了一些体制所不能弥补的漏洞,给一些法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2、农村社会生产力与政治文化水平相对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与广大农户经济都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农村物质生产力水平也明显提高。但与城市这种高效集中的管理经营模式相比,农村分散性的社会运作模式总体上仍是低效的。如农业经济的的总体生产效率仍远远低于城市工业经济。农村政治民主、文明与文化的普及与发展程度仍然与我国的发展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具体到财务管理模块,广大农村没有系统化和标准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广大农村干部和财会人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最终致使农村财务管理漏洞百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热情不高。

3、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和审计渠道不畅。农村集体经济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是一种资源分散型经济,而且农村财务管理规模相对较小,因此一些乡镇及村级组织对财务管理问题没有加以高度重视。加之农户个体以分散经营为主,集体资产产权主体和受益主体不明确。导致农户集体观念、民主管理观念淡薄。民主监督和审计往往流于形式。因此群众监督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加之审计环节无力实施,故农村财务的监督和审计形同虚设。

四、主要结论及建议

针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及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以规避上述问题及新问题的出现,并使制度、运行监督等方面趋于完善。

1、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与账簿的设置必须根据农村经济模式和发展的需要,做到科目健全,设置规范。设置规范的总账与日记账、明细账等。做到不错记、不漏记以及账实、账证与账账相符。财务信息内容做到内容真实、数字正确、条理清晰等。

2、建立财务人员互派和上级总体控制与监督制度。建立和健全会计反映与监督、核算与控制制度的同时,必须配备素质良好的财务管理人员。虽然村级集体经济业务量不是很大,尤其在新税制下,村级财务管理的内容趋于简单化。但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兼经济政治双重管理职能,而且是一种微观层面的基层式管理,因此若财务管理完全退出村级组织就无法对村级经济业务行为进行具体的、及时地反映和核算。那么失去了直接相对应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制度,村级财务管理体系可能会出现紊乱现象。建立双层财务人员核算监督和控制制度更符合我国农村既分又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特点。在分的层面改变本村人担任本村会计,尤其是由村两委直接任命财务人员的制度。在镇级政府统一筹划和管理下由比较大的村民小组实行财务人员互派制度,互派的财务人员必须经乡镇政府统一组织考核并对合格人员进行互派与轮派制度。在统的层面,由乡镇组织一批专业素质高,业务实践能力强且熟悉村级集体经济运行和业务管理的财务人员。一方面对村集体经济财务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审查;另一方面,定期对各互派财务人员进行轮训,以适应新农村改革和建设的需要。

3、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与稽核。货币资金是村两委的日常管理活动及村级集体活动所需经费的主要来源。又因货币资金流动性强,易被一些不法分子侵占、挪用和贪污。因此必须加强村级货币资金管理,做到职责明确,钱账分开,管钱的不能管账,管账的不能管钱;鉴于村级货币收支环节随意性较大,必须做到收支分开;建立稽核制度,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稽核及时发现和纠正货币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4、建立村级财务预算和决算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同于企业这种营利性单位。收入源的相对匮乏而支出面的宽大使得一部分村级集体经济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因此村级财务必须建立预算和决算制度。每年年初,开村民民主大会,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坚持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财务预算方案。收支预算编制应做到合乎财经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内容要做到详实、可靠、实用等。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有需要重大调整项目,须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年终应根据本年实际收支情况编制决算方案并公布于众,接受群众审查监督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管。

【参考文献】

[1]郑文凯:新编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教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曾培清: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操作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管理问题[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4]曹明贵、盛正国:新农村的制度建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陈吉元: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6]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7]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5-2006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周志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

[9]张根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m].海天出版社,2004.

[10]董忠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纲[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11]费孝通:志在富民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篇10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三资”登记的台账管理不完善、不全面

对村级集体的资金、资产的管理做到了账款、账物相符,管理也很严格,而对资源,尤其是土地、“四荒”等的管理。一方面是登记不全、不细,从而造成资源底子不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给资源登记造成一定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农村扶持力度的加大,国家通过投资、投劳、土地置换等形式形成的集体资产也随之增多,但这部分资产权属不明,手续不清,造成农村集体资产产权难以界定。

(二)财务管理、村务公开不规范

有的村级财务人员对开支条据不审核、不把关,违规条据也能报账;有的财务人员有意拖延报账时间,无法正常结账;有的村财务制度执行不力,开支不经集体研究,大额支出不讨论,支出凭证手续不完整,报账员对农户往来、应收应付账款不过明细账,造成农户查账较难。虽然乡镇对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工作一直高度重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同时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但是在个别村,由于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群众意识淡薄,公布的内容、形式、时间都不符合要求,公开不及时。

(三)村级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困难重重

目前,我县的村级集体财务审计基本依靠农经部门完成,但没有专项审计经费,且对农经人员的审计业务培训少、指导少,开展农经审计困难多;此外,农经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不能直接处理,只能建议县、乡政府等有关部门处理,致使审计出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处理。

(四)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不力

一是群众监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经营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有的村民只忙于在外打工,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二是村班子内部监督不力,有的村主要干部搞一言堂,大事不开会,小事不研究,班子成员无法监督。三是村委会财务队伍不稳定,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会计也跟着换,由于经费紧张,镇党委、镇政府对村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度不够,基层财务人员业务难以提高。有些村干部自己对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熟悉,也不学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管理不规范。

二、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政治工作,是党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更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实践证明,管好农村集体“三资”,有利于巩固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一)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契机,加大对村级基层干部的培训管理力度。镇党委、政府每年定期对村支部书记、主任和财会人员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财经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增强法纪观念,同时把“三资”管理纳入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和廉政考核内容,从机制上建立一套“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的有效管理模式。对违反制度的村干部要严肃处理,对管理民主、严格执行制度的要给予奖励。

(二)对通过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后的资金、资产、资源要建立台账,明确界定产权。乡镇必须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专门组织,由镇纪委牵头,乡镇财政所组织实施,村委会及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每年底还应对集体“三资”进行一次清理核资,对因资产出售、征地拆迁、中心村规划建设、资产资源数量增减的情况,应及时记录归档,完善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三)健全制度,加强“三资”管理。首先,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村级每年必须将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纳入公开范畴,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季度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村务公开要严格按照公开项目及时进行公开,实行微机打印张贴在村部公开栏,方便村民就近查询。

其次,建立民主管理与审计监督制度。一是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大会制度,实行村集体组织“三资”民主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村集体组织“三资”审计制度和监督渠道,组织定期审计、专项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

最后,推行集体资产监管制度,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管理。对村级资产资源登记造册,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各村台账一式两份,村委会和“三资”管理部门各执管一份,每年组织一次盘点,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