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2:43

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篇1

【关键词】校园;呼吸道传播疾病;预防;管理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季节变换、细菌感染等,儿童、体弱者、老年人、精神高度紧张以及过度劳累者。在校园内,因为人员密集等因素,校园内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很有可能使患上呼吸道疾病的学生增多,所产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1]。呼吸道传播疾病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不仅会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并且会造成一定社会影响。为了有效对校园内呼吸道疾病进行有效预防控制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方案,并进行实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近些年来,校园内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因为学校人员密集,其传播速度非常快,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本组实验以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为研究阶段,选取我市一所中学初一至初三10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上半年为对照阶段,2012年下半年为实验阶段。在2012年上半年为对照阶段,2012年上半年并未对学生进行有关呼吸道传播疾病知识的传授,也没有对呼吸道疾病进行有效防控;2012年下半年则对学生进行相关呼吸道疾病传播的知识教育,有效进行疾病的预防控制与管理。

1.2方法

1.2.1完善校医配备工作在学校中设立卫生室,按校园人数500:1比例来配备专职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此外,学校还配备一些兼职或专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的卫生工作,教育和人事部门也重视学校校医的配备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条例完善各项配备措施,建立健全了学校的卫生工作系统,提高了学校卫生的工作水准[2]。

1.2.2完善并执行相关的工作制度学校建立起校内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防治网络系统,健全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播疾病的基本工作制度,定期进行师生体检,完善了个人卫生与食品卫生的管理制度。在完善健全各项制度同时,积极有效的施行常态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与早治疗,阻断呼吸道疾病的一切传播途径,预防校内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爆发与流行[3]。

1.2.3加强对传染者的管理及时发现患有呼吸道传播疾病的学生,控制呼吸道传播疾病的传染源,这是控制呼吸道传播疾病传播的一项主要措施。学校对学生进行日晨检,密切观察学生的情况,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应当及时上报。

1.2.4提高健康教育的功效、发挥主动的防病作用学校一方面按照相关条例规定配备健康教育的器材,结合呼吸道疾病的特点,开展宣传活动,另一方面拟订学校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并且进行质量与效果评估,提高学生的防护意识。

1.3观察指标对比实验阶段和对照阶段的呼吸道传播疾病传染率与学生对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防控意识,看不同阶段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是否存在差异[4]。

1.4数据处理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为0.05,以95%为可信区间,计算结果中p

其中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5]。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阶段的校园呼吸道传播疾病传染率明显低于对照阶段,且实验阶段,学生对于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防控意识也都有了明显提高,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呼吸道传播疾病一旦发生,其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尤其是在校园中的传播速度更快。如果学生对于疾病的防控意识低的话,很有可能患上呼吸道传播疾病,其后果不堪设想。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加强对学生的呼吸道传播疾病知识教育培训,增强学生对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防控意识,这样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并且可以明显降低疾病传播率和传播速度[6]。

学校在多个方面都做了充足准备,比如配备完善的教育器材,加强对学生的知识教育等,取得了显著的疾病防控效果。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是比较高的,只要在学校对其加强相关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知识教育工作,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可以使校园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机率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杨秀玲.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及管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7):548-548.

[2]李汉琳,肖才文,范捷,等.武汉市中心城区气传真菌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7):786-788.

[3]邵荣标,王海燕,陈国清,等.轻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患者排毒情况观察[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10):946-947.

[4]田生科.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与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13,15.

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篇2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疾病;预防;控制;流行病学特点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42-01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指的是病原体自人体的咽喉、鼻腔、气管以及支气管等呼吸系统侵入、感染,从而导致的一系列具有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它主要是由细菌、病毒、衣原体以及支原体等病原体引发的,例如,麻疹病毒、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脑膜炎球菌等等。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包括有: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脑、风疹、麻疹、肺结核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本文选择2011年02月――2013年02月以来,我疾控中心接收到的上报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400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比较和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11年02月――2013年02月时间内,我疾控中心接收到的上报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400例。患者年龄大约在5岁-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6±7.48岁;女性患者218例,男性患者182例;住院时间大约为2d-48d,平均住院时间为20.3±4.1d。临床表现中,发热患者有389例,占总数的97.25%,其体温波动大体在37.8℃-41.3℃之间;呼吸急促患者有95例,占总数的23.75%;咳嗽患者有358例,占总数的89.50%;呕吐、腹泻患者为74例,占总数的18.50%;重症伴低氧血症患者有11例,占总数的2.75%。经过临床诊断显示,400例患者均符合呼吸道传染病标准。

1.2方法

1.2.1隔离措施当患者确诊为呼吸道传染病后,要根据病情的实际需要予以隔离,如急性传染病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确诊区的患者可以多人共用一个病房,但疑似病区的患者必须实行单人单间,以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感染。要明确的划分出各个病房的清洁区、污染区以及潜在污染区,并设立相应的缓冲地带。患者必须佩戴外科口罩,且全部活动必须在病房内进行。同时,还要实行严格的探视制度,以控制病情的传播。

1.2.2药物治疗医生要对患者进行仔细、全面的检查,并根据实验室结果研究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医护人员要及时、正确的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护理,并对其实施心理干预,以确保患者能够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2.3消毒措施要严格、仔细的对患者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主要包括有:物品消毒(即用300mg/L含氯消毒剂对相应物品进行擦拭消毒)、空气消毒(即勤开窗透气,保持病房中的空气流通)、防护用品消毒以及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等。

1.3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400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病症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当p

2结果

2.1患者的临床病症特点比较分析经统计显示,本次抽检的400例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中,男性患者例数和女性患者例数之间的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的发病人群多集中在18岁以下人群(166例,41.50%)和60岁以上人群(149例,37.25%)中,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速度快、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一旦爆发,就比较难控制,因此,必须及时的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经过研究分析显示,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以及(41.50%)以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37.25%),这主要是由于这两类人群的身体抵抗能力较差,容易被病毒入侵感染。其发病的季节多集中在冬、春两季(81.75%),并且多以流行性感冒(29.50%)和肺结核(27.25%)等疾病为主。因此,在疾病发生时,要及时的做好消毒、隔离、防护等预防措施,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实施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从而有效的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以及防治要点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06):1301-1302.

[2]田生科.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与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4(08):1113-1115.

[3]彭玉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其防治原则[J].中国农村医学,2012,01(24):1036-1037.

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篇3

关键词:老年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92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74-01

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自身的抵抗力和机体免疫力也全面下滑,因此容易患各种病症,而一般性的呼吸道疾病在弱势人群中更容易发病且治疗难度较普通成年人的更大。近年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和季节交替变更时期,因此做好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工作会有效地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患病情况,不仅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益,减少相应的经济损耗,而且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营造健康轻松的社会氛围。

1呼吸道感染概述

呼吸道感染主要分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是冬春季节的多发病征,在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中发病较多。在临床研究中,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的范围较大,是对鼻腔、咽喉急性炎症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等疾病,而本文主要是对普通感冒类的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来分析研究。

上呼吸道感染较多的是普通感冒,此类病症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呼吸道感染一般潜伏期长短不定,根据机体的免疫情况和身体机能的不同及病原种类不同决定的。病情发展较急,发病同时或短时间后如数小时就会出现打喷嚏、鼻塞、嗓子干痒、咳嗽、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在检查和诊断时除了对病症外在表现的观察之外,了解病史,进行血常规或者病原学检查等之后做出临床判断,再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用药治疗和护理。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2老年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因分析

从医院病患相关数据中看出,老年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感染,进而引起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老年人肺炎致病原是肺炎链球菌,还有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而老年人如果长期处于养老院、疗养院或者医院,尤其是长期医院治疗,会造成全身或者局部的免疫功能减退,使得各种病菌趁虚而入。环境因素成为老年呼吸道感染主要因素之一的原因除了它能使老年人身体机能减弱之外,环境内容的复杂性存在更多的致病病原体,种类和数量都较多。另外,大多数老年人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者其他对身体副作用大的药物治疗会使机体产生抗药性,在病原体的感染之后容易引起全身性的并发症。老年人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差或者体制较弱也会在普通的病毒或者真菌存在的环境中轻易患病,并且在后续治疗中维持时间较长,效果相对不大。经相关研究分析得知,老年人的心态和情绪对患病几率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秋冬季节,如果老年人长期处于悲伤、消极等情绪就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类疾病,而疾病的产生会加重负面情绪的发展,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3老年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

3.1环境方面。老人的住所卫生环境和空气质量需要得到重视,经常保证空气清洁和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可靠的空气净化装置和监控设备。在秋冬季节尤其注意灭菌消毒,减少与各种呼吸道致病菌接触的机会。对于需要住院或者在养老院和疗养院的老人,需要从探视人群和医院管理上来进行环境改善。陪护多和探视人群多会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另外很多致病菌会在室内空气飞沫间进行交叉感染和反复感染,因此需要最大控制探视人员、陪护人员等环境内出入人员的数量和情况,并在日常管理中也做好定时通风和空气消毒。

3.2老年人自身方面。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心理心态都与抗病力和免疫力的强弱有关,因此,老年人自身也需要积极配合调理身体,多活动身体,控制饮食,戒烟和少喝酒、少接触对身体有害的物品。在平常的生活中和患病的治疗时期中保证心情愉快积极和健康,改善自身已经产生的焦虑、紧张、悲伤和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不仅对患者早日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能提高自身抵抗力。而周围人包括老年人的家人朋友和护理人员都需要对老年人多给予一些关注和尊重,及时发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和心理问题才能及时排解。

3.3药物预防方面。对于一些可以进行药物预防或者其他医学预防措施的呼吸道疾病如老年人的肺炎,就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侵害。药物预防还体现在对生病老年人方面,如老年人在某种疾病手术后在医生的指导的下及时服用相应的消炎药和预防呼吸道感染药,将感染控制在未出现苗头之前。另外,一些患有高风险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老年人需要常备呼吸道疾病治疗药物防患未然。

3.4护理方面。全方面的护理包括家人和护理人员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维护和调养情况,也包括对身体有恙老年人的照顾。在饮食上注意有针对性的营养补充和身体机能调理,除了进行食物调养之外,也可以进行营养品和营养药品的补充;对患病老年人和重症老年人的护理则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家人也要经过专业医师和护理师的指导之后进行系统的正确的身体护理。

4小结

本文主要对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和肺炎两类主要病症进行患病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的制定,根据不同的病因来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预防,如针对患者所处环境病原菌较多而进行转换环境和环境质量清洁控制的处理,如果患者因为心理原因加重病情,就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来缓解这一原因带来的影响。老年人呼吸道感染一般病情较为复杂,在预防时需要进行全方面的防备,才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

参考文献

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篇4

健康宣传和教育乡镇(街道)政府或防控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流感防治的认识和自我防护的能力。倡导健康行为,包括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手帕等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要扔入垃圾箱;在咳嗽或打喷嚏后以清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锻炼身体;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及时就医等。

环境卫生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改善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公众文明卫生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做好室内通风。

监测和报告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卫生部现行《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和疫情报告要求,依法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指导中小学、托幼机构、养老院和福利院等单位加强监测和晨检工作,指导其他集体单位加强本单位的监测和健康管理工作。

应急准备乡镇(街道)政府或防控领导小组应制订本地疫情暴发流行时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明确应急处置期间的组织管理、工作流程和防控措施等事宜。各乡镇(街道)应根据防控工作需要,适当储备口罩、洗手液等防控物资。

疫苗接种根据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指挥部)的部署和当地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按照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乡镇(街道)政府或防控领导小组要积极组织动员辖区内适宜人群开展疫苗接种工作。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和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出现疫情时的防控措施

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在强化日常防控措施的同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采取以下措施。

疫情监测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以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急性起病,发热(体温≥37.5℃),或有明显的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主动报告为主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流感样重症病例和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教育等相关部门开展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当出现暴发疫情时,集体单位指定专人负责了解本单位职工健康状况,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及时报告辖区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指患甲型H1n1流感后可能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的人群。包括:妊娠妇女;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年龄

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篇5

1.兔瘟

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低温季节的发病率更高,应做好疫苗注射工作。兔瘟疫苗注射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注射时间。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该疫苗注射时间过早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过晚注射有风险。一般小兔在35~45日龄注射较好。②注射剂量和次数。为了获得坚强的免疫力,注射次数以2次为宜。在35~45日龄(根据母源抗体情况决定注射早晚)首免,注射剂量为2毫升/只,首免20天后再强化免疫1次,注射剂量为1毫升/只。③疫苗种类。最好注射兔瘟单苗,不注射二联苗或三联苗。④接种方式。最好采用颈部皮下注射。

2.呼吸道疾病

由于冬季气温低,人们往往重视保温增温而容易忽视通风换气,使兔舍内的有害气体含量增加,容易诱发传染性鼻炎、肺炎、结膜炎等。根据笔者调查,在我国北部地区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季节,主要是通风换气不良所致,应针对性地加以防控。

预防呼吸道疾病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处理好保温和通风的矛盾,二者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宁可适当降温,也不可使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兔舍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可以根据人的感觉判断,以人进入兔舍后感觉不刺激鼻子和眼睛为好,否则,应该加强通风唤气。②降低兔舍湿度。由于通风不良,兔舍内的湿度往往偏高,湿度偏高百害而无一利。控制饮水器滴水,及时清理粪尿是降低兔舍内湿度的有效措施。③及时淘汰严重患兔。家兔呼吸道疾病的传染性很强,1只患兔1个喷嚏即可将病原菌传遍整个兔舍。因此,对于患有严重传染性鼻炎以及肺炎的患兔应坚决淘汰。④使用微生态制剂控制有害气体含量。笔者多年的研究表明,用微生态制剂控制兔舍有害气体含量效果显著。微生态制剂以0.3%的比例饮水,以0.2%的比例喷料或喷粪沟,都可以达到降低有害气体含量,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同时预防腹泻的目的。⑤阶段性药物预防。当兔群呼吸道疾病发生率较高时,可以阶段性投喂药物防控。恩诺沙星治疗家兔呼吸道疾病效果比较理想,按照说明书使用。⑥注射疫苗。家兔呼吸道疾病是以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为主的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所致。目前国内生产的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二联苗对预防呼吸道疾病有一定效果,但保护率不是太高。对于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兔场可以考虑使用疫苗,但不能放松其他防病措施的实施。

3.皮肤真菌病和疥癣病

冬季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小,加上兔舍湿度较大,有利于皮肤真菌病和疥癣病的发生。对于曾经发生过这些疾病的兔场要有所准备。

对于疥癣病,目前较为有效简便的方法是注射伊维菌素。有养殖户反映疥癣病难以根除,用药见效,停药复发。治疗疥癣病要掌握几个要点:①早治。当发现家兔患病后,在初期进行药物治疗,见效快,复发率低。②重复用药。在首次用药后10天再重复用药1次。③消毒很关键。患兔笼具与周边的环境应彻底消毒,一般采用火焰喷灯或0.25%敌百虫溶液消毒。因隐藏在环境里的螨虫不除,疥癣病就难以根除。

对于真菌性皮肤病,笔者不主张治疗,建议发现1只患兔淘汰处理1只(深埋或焚烧),同时环境要彻底消毒。

4.球虫病

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诊断经验,冬季一些兔场球虫病发生率也相当高。这些兔场在冬季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主要是错误地认为冬季温度低不会发生球虫病,因而停止了药物预防。

在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兔舍内温度都在0℃以上,且湿度高;而北方地区尽管环境温度在0℃以下,但通过保温增温措施,兔舍内温度也多在0℃以上。只要温度在0℃以上,球虫病就有发病的可能。因此,建议兔舍内温度较高和冬季进行繁殖的兔场,都要重视球虫病的预防。

球虫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有效控制球虫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有效的方法是轮换用药,每种药物使用时间最好在1~1.5个月。如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效果会更好一些。

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篇6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措施;宣传教育

呼吸道传染病按照病原学来分类,可以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两大类[1]。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各类型的病毒和细菌也开始迅速繁殖,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预防保护措施,病毒和细菌很容易侵入人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我县于2012年进行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呼吸道传染病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1月3日――2012年1月9日,对本县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以及社区居委会等65家单位进行了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检查。共抽查了中、小学校16所、社区居委会3所、卫生院9所。普查人数共有6256人,其中学生3629人,常住人口以及流动2627人。

1.2防治措施

1.2.1加大监督力度按照我县卫生局的统一部署,派遣疾病控制专业人员对我县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各中、小学校防治措施的落实以及各个辖区防治工作的开展进行检查和监督,使各个管理人员以及人民群众能够解除侥幸的心理以及思想,意识到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有多么重要。

1.2.2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我县疾病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深入到各个中、小学校、幼儿园以及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充分利用墙报、广播、宣传海报以及标语等形式,对群众开展广泛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尽量做到让每个家庭都知道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在学校,要让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都对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和防治措施加以了解,增强学生自我预防的能力。

1.2.3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个社区、学校以及医疗单位,要做好因生病而导致缺勤人员的统计工作,定期将防治信息向卫生部门通报,还要认真做好公共场所的消毒、通风等预防工作。同时,医疗机构应该意识到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紧急性,建立专业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团队,定期对相关科室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知识教育[2]。对于个别防治措施不完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够的单位以及人员,监管人员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教育指导,保障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1.2.4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措施广大人民群众不能只是依靠疾病控制人员的监督,自身也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措施:①在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定期对室内的地板、橱柜等进行消毒;②在春季以及冬季等呼吸道传染病比较流行的时候,尽量不要去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场所,如果是遇到特殊的情况必须要去,就要做好预防的措施,比如戴口罩等;③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唾液、接触等途径传播,所以在公共场所回到家中的时候,一定要对手部进行认真细致的清洁,最好使用消毒洗手液清洗;④在春季不要急于换下厚重的衣物,要适当地增减衣服,避免感冒[3];⑤要多进行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还要保障良好充足的睡眠;⑥如果上呼吸道出现不良症状或者出现发热等情况,不要自行服药,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把握治疗的最佳时机。

1.3统计学分析本文数据均采用iBm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

2结果

通过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及对群众进行宣传指导,我县患者呼吸道传染病的人数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11年,我县对呼吸道传染病普查的总人数为6362人,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人数为3012人,发病率为47.3%;2012年,我县对呼吸道传染病普查的总人数为6256人,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人数为1327人,发病率为21.2%。2012年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2011年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将两次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呼吸道传染病的定义为:病原微生物通过从易感人体的呼吸道入侵,使易感染体患上呼吸道疾病,并且伴随着已经患上呼吸道疾病人体的唾液等分泌物继续传播,从而使病原菌生物侵入到另一个易感人体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4]。冬季和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易发的季节,一旦有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在人口流动密度比较大的地方就会流行起来。所以,全面地掌握关于呼吸道传染病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我们维护自己身体的健康。呼吸道传染病一旦发生,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医治,很容易出现其它并发症,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肌炎、脑炎的发生[5]。综上所述,我县通过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明显控制了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我县呼吸道传染病的患病人数。

参考文献

[1]宫嫦宁,周琳,宫淑兰,等.2009年温泉镇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3):11-13.

[2]陈萍,邓冬云.2010年佛山县禅城区幼儿园的消毒状况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2(05):25-26.

[3]王海文.卫生保健对中小学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作用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0):30-31.

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篇7

摘要: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又叫鸡霉形体病,是由霉形体引起的接触性、主要侵害呼吸道的传染病。本病特征是发展较慢,病程长,在鸡群中长期蔓延,尤其是在气候多变的春季,发病率较高。发生本病后,鸡体抵抗力降低,极易并发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如并发大肠杆菌病,可造成大批鸡只死亡,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鸡的各种呼吸道疾病以及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多发常见病。

关键词:鸡慢性呼吸道病诊治霉形体

鸡的呼吸道病在养鸡生产中是比较复杂的,疾病的种类也很多。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的是由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因此,鸡的呼吸道疾病在养鸡生产中是不容忽视的一类疾病。呼吸道疾病之所以重要,一方面经常发生,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另一方面是发病率高而且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继发感染,可使雏鸡生长发育迟缓,成年鸡产蛋下降和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只死亡。为帮助大家现场做出初步诊断,现将各种呼吸道疾病以及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多发常见病介绍如下:

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本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但以雏鸡和育成鸡多发。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

此病有三种类型,即呼吸型、肾型、腺胃型。

1.呼吸型传支

雏鸡多发,发病后以呼吸困难为特征,有的呈张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常常甩头。病鸡精神、食欲很差。病后1~2天鸡只开始死亡,并且死亡呈直线上升,约1周后死亡开始下降。成年鸡发病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是产蛋明显下降,产出畸形蛋,蛋壳粗糙,蛋的质量差,蛋黄与蛋清分离,蛋清稀薄如水。10天后产蛋逐渐恢复。

2.肾型传支

以20日龄左右的鸡多发,发病鸡精神、食欲差,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或呈一过性。拉灰白色稀便。死亡快且呈直线上升。死后变化以肾的变化最为明显,肾脏高度肿胀、苍白,由于尿酸盐的沉积,呈“花斑肾”样。死亡率可达10~20%。

3.腺胃型传支

40~80日龄的鸡多发。鸡群发病传播速度较上述两型要慢,病鸡精神食欲差,有呼吸道的症状,比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呼吸道症状明显且严重。下痢。死亡比较缓慢,但拖延的时间长,可达20天以上。死亡的鸡非常瘦是明显的特点。解剖后的变化以腺胃的变化最特征,腺胃肿胀明显,有的可呈圆形。胃壁增厚,腺胃乳头周围出血。其他变化无诊断价值。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病毒病,治疗上没有特效药物。在发病时给予抗生素主要是防止鸡白痢、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感染。关键是搞好预防工作。呼吸型传支可用新城疫传支二联苗。肾传支和腺胃型传支可选择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

二、鸡慢性呼吸道疾病

该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支原体广泛地存在鸡体内,可以说在各种品种的商品蛋鸡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鸡体内带有这种病原体。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这种支原体不会引起鸡群发病。因此,支原体能够引起鸡群发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或者说必须在多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才可能发生。

鸡群发病主要的表现:本病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慢,病程长。在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只是由于气温的变化、饲养密度大、鸡舍通风不良时发生单纯性感染,多数鸡只精神、食欲变化不大,少数鸡只呼吸音增强(只能在夜间听到)。上述发病因素过强也可使多数鸡只发病,这时饲料消耗减少,在鸡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鸡眼睛流泪,甩鼻,颜面肿胀。眼睛流泪多为一侧性,也有双眼流泪的。如果治疗不及时转为慢性,鸡的食欲时好时坏,眼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严重时可造成眼睛失明。少数鸡由于喉头阻塞窒息而死。如没有继发感染死亡率低。死亡鸡解剖后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气囊炎。成年鸡发病对产蛋的影响是呼吸道疾病中影响最小的。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本病发生后常继发大肠杆菌,尤其是在肉鸡更加明显。结果使病情复杂化,鸡群死淘率增加。因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而死的鸡,解剖后可见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有的还出现卵黄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多数情况下该病出现在多种疾病发生的过程中,因此,死亡鸡只解剖后的病理变化还可见到原发病的变化。

本病的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由于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诱因,因此预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在预防工作中,首要的是对各种病毒性疾病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其次是加强饲养管理精心地管好鸡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要做好鸡舍的通风,给鸡创造一个较好的生存条件。

该病一旦发生,重要的是尽最大努力去除发病诱因,改善环境。这样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如果有其他的病毒性疾病发生,则以控制病毒性疾病为主。

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尤以成年蛋鸡多发。传播速度比较快,但是发病率不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那样高。

病鸡呼吸极度困难,比任何呼吸道病的症状都明显。可见有的病鸡伸颈张口吸气,低头缩颈呼气。在鸡舍随时可听到怪叫声。有的病鸡咯出血痰。

鸡群发病后很快出现死鸡,解剖后在喉头和气管处见有含血的分泌物,这一变化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病程长的死鸡在喉头和气管常不见出血变化,但经常被分泌物阻塞窒息而死。

发生本病后,可给鸡群投予抗生素,控制鸡白痢、大肠杆菌和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如若继发症控制的好,死亡率不高。

对本病的防制关键是做好鸡群的免疫工作。鸡50日龄时免疫一次,90日龄时再免疫一次。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毒力稍强,鸡免疫后有一定的反应,希望大家注意。

四、鸡传染性鼻炎

它是由一种叫做副鸡嗜血杆菌的细菌引起的疾病。任何年龄的鸡均可发生,但育成鸡、产蛋鸡多发。本病在寒冷季节容易发生。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快,几天内就可涉及全群。在一个鸡场中的适龄鸡群无一幸免。

病鸡鼻腔有分泌物,常见甩鼻。多见一侧颜面肿胀。在鸡群中可发现有的鸡肉垂水肿。发病后2~3天鸡的食欲尚可,随后食欲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产蛋急剧下降,大约要持续10天以上。发病的早、中期鸡只死亡少,随着鸡群精神、食欲的好转、产蛋量的回升,鸡的死淘率明显增加。死亡的鸡大多数是由继发症而死(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产蛋恢复后,产蛋量接近原有水平。

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篇8

关键词:猪呼吸道疾病;特点;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333140

呼吸道疾病在猪养殖场的扩散是造成养殖场病疫的1个因素。当猪患上呼吸道疾病后,会出现呼吸急促、皮肤发红等一些症状。最常见的一些疾病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猪的自愈能力不是特别强,就像普通的呼吸道感染也会致命,而且很容易传染。在养殖场中引发疾病的病原体较多,仅靠疫苗很难控制病菌传播,需要定期投喂药物,起到预防的效果。

1流行特点与病变特点

猪在很多时期都特别容易患病,每一个猪龄周期,发病的概率和死亡率都是不同的。在养殖场中的小猪,发病率最高,如不能有效的防止传染,就会导致大量生猪猪染病。发病率最集中的是猪龄18周的猪,这个时期的猪抵抗力过低,很容易发病。其他时期,小猪的患病的种类也大不相同的,比如说,大多数都是炎症种类的疾病,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肺出血,呼吸困难等症状。一些猪在发病后会在耳尖及四肢末端出现些许紫斑。

2症状特点与发病原因

在猪感染疾病之后,会明显的感觉到猪的精神不振,没有食欲,走路没有力气,严重的时候可能会有呼吸困难等症状。感染急性病后猪可能会突然死亡或体温在短时间内明显上升,感染慢性病的猪表面的病症不明显,但生长缓慢,食量减少,约2周的时间后会逐渐出现咳嗽等症状,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表现为持续咳嗽。

引发猪的疾病的病原体往往都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最常见的就是猪流感病毒,这种病毒很容易传染,也很难治愈,会伴随着很多的并发症,导致更多的病原体侵入猪的身体。养猪场出现的猪嗜血杆菌病和猪附红细胞病等主要疾病,常见的有猪支原体肺炎,是指猪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出现的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疾病,一般发生在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混乱的养猪场,会引发死亡。当养猪场发生低温、超时、拥挤、通风条件差、天气突变以及长期投饲单一饲料的情况时,生猪自体抗病能力下降,发病率上升,同时病情加重。一般来说这种病造成的死亡率并不高,但是当流行期到来,饲养管理始终得不到提升时,也会在猪群中造成大面积感染,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2.1临床症状

猪一般患上疾病,现象都会很明显,整天躺着不太爱动,吃饭也不积极,最主要的就是咳嗽和急喘。急性病往往是发生在新患病的猪上,其中怀孕母猪和幼龄猪较多,患病猪往往出现急性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会舌头突出,口鼻处出现沫状物,发生腹式呼吸,腹肋部快速起伏,时有痉挛性咳嗽。在刚发病的时候很难察觉,一旦猪的抵抗力下降到无法与病原体抗衡的时候,这时候现象会极为严重,体温会很快升高,变得很严重,需要及时救治。

2.2防治方法

预防,对于目前养殖场大规模养殖的具体防护措施,只能是利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来预防发病率。要注意提高生猪的抗病能力,就要提高生猪的免疫能力,必须通过改善饲养条件来达到。猪圈要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菌在猪舍内长期存在、恶化,普通的消毒剂配合和科学的使用方法即可达到目的。养猪场最好使用自己繁殖的生猪来养殖,以免外来生猪从外界带入病菌。

治疗,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猪呼吸道疾病,但具体使用哪种抗生素要根据实际病情决定。霉形体具有抗药性,长期使用单一抗霉素,后期容易失效,因此需要几种抗生素交替使用。

除上述人造环境外,外界的自然天气变化也会诱发生猪的呼吸道疾病。数据表明,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易发病,猪群断奶日龄不同、营养不均衡,饲养时没有做到全进全出等问题都容易引发疾病。

3预防措施

病猪的复发率很高,尤其呼吸道感染疾病,所以要及时的做出防护措施。预防工作是管理的重点。外来新猪入圈前要进行病菌检查和消毒,并隔离观察一段时间。购入的商品猪,隔离期为15d左右,混群前还要进行检疫确认健康。饲养猪群要保证提供足够的营养,并做到营养均衡,提高猪的自体免疫力。投喂的饲料应保持正常品质,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能投喂,否则其中的霉菌可能致病或降低免疫力。猪舍要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保持良好通风,排除堆积的氨气;通风的同时要保温,以免低温引发呼吸道疾病。

虽然没有疫苗可以应对所有呼吸道疾病,但应对某类疾病的疫苗是可以作用的。i群要及时做好接种工作。能繁期和幼年期的生猪较易患病,所在猪仔1~3周龄时可以注射支原体灭活苗2mL,用来防止感染疫病,提高体内免疫力。6周龄注射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来减少断奶后出现的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疾病出现。

4治疗措施

呼吸道感染是严重的疾病,治疗起来也特别困难。发现病情越早、治疗越早,成功治愈的几率越高。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呼吸道疾病就会从一次性损伤变为慢性病,更难有效的治疗。有些能够正常进食的小猪,治疗起来相对的容易些,这样就能在食物中添加治疗的药物,辅助治疗。但是如果小猪无法进食,只能通过注射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养猪场可以定期对猪进行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及时针对敏感性猪肺炎支原体和细菌感染进行治疗。

治疗猪呼吸道疾病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式,坚持对症治疗为主,支持疗法为辅,通过这种治疗方式,不仅能消除病猪本身的疾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生猪的免疫力。目前在猪呼吸道疾病方面,具体的治疗药物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板蓝根注射,它能有效的防止疾病的复发,最有效的止咳专用药有喘立町等。

5结语

现如今,养殖场的大规模养殖最容易出现疾病感染,养殖人员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有效的防治感染病,这也是对养殖人员的一大挑战。一旦猪患上疾病,治愈就相当困难,复发率特别高。如果发现有小猪患上感染疾病,一定要及时将猪隔离,集中治疗。在秋冬二季,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和预防措施。秋天补注疫苗提高猪群免疫力。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预防,新猪入圈前要仔细检查,对新猪的来源要谨慎。在猪舍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检查,保持谨慎的态度,从根源上减少猪呼吸道疾病发生。

参考文献

[1]兰宁恒.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综合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8).

[2]张爱勤.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控[J].农技服务,2015(6).

[3]陈晓英.猪呼吸道疾病病理分析和防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6).

[4]夏道伦.猪呼吸道疾病的药物预防与治疗[J].兽医导刊,2015

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篇9

【关键词】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48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88-02

医院感染率是评价医院管理和医疗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高低除受到治疗因素、环境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外,与护理工作质量也存在有一定程度上的因果关系[1],目前院内感染病例主要集中于呼吸科疾病。为更好地控制院内感染,提升医疗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1月间223例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病历资料,现将有关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并整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223例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病历资料。其中男115例,女98例;入院时均无感染症状。其中60岁以上141例(63.23%),50-60岁30例(13.45%),50岁以下52例(23.32%);住院天数7-26d(16.5±9.5d)。所选病例入院前均无感染症状,呼吸科疾病感染症状的诊断标准具体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年)执行。

1.2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分析院内感染致呼吸科疾病的病人病历资料,主要分析病人的年龄、护理记录、各种侵袭性操作及抗生素或激素应用情况等。

2院内感染原因分析

本研究显示,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

2.1病人自身因素本研究中,院内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主要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63.23%(141/223)。由于患者自身免疫机能衰退下降,尤其是老年病患的机体组织器官正发生退行性改变,抗病能力差,加之原有疾病的损害,合并院内感染的几率自然远远超过正常人群[2]。同时,医院感染发生率有随住院时间增长而明显增高的趋势,住院时间>10d的病人,感染发病率较高。

2.2引起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及耐药性本组病例的痰培养结果分离出致病菌株205株,检出率91.93%。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6.50%)、酵母样真菌(14.56%)、肺炎克雷伯菌(12.60%)等。从药敏试验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以上几类病原菌对于常用抗生素如哌拉西林、氨节西林/棒酸、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均有极强的耐药性。而其他一些临床应用的敏感抗生素如亚胺培南,尽管抗菌谱较广,但由于价格昂贵,经济性差,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还可能对使用者构成易对神经毒性或肾毒性损伤,临床应用价值较低。

2.3抗生素应用不规范部分患者抗生素用药时间长,更换频繁,未严格遵循痰培养、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导致患者用药后体内菌群失调,发生院内感染。

2.4病区空气质量从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季节分布来看,秋冬季节为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的高发期,同期空气细菌培养结果也提示病原菌含量明显超出其他季节段。由此可推测,病区空气质量与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存在密切关联,秋冬季节病区空气不流畅,会为病原菌传播及交叉污染形成便利条件,致使病人受到病原菌侵袭[3]。

此外,呼吸道侵袭性检查时医护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无菌技术操作的执行情况,特别是接触过侵袭性操作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留置导管、吸痰等医疗设备或器具也具有较高的院内感染风险。

3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减少或杜绝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结合近年来我院护理部对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病例的护理经验,总结出如下护理体会。

首先是要加强高危人群的基础护理措施。对于老年并伴有多种严重内科疾病病人应实施保护性隔离。病区应保持通风换气,空气相对湿度在50%-60%,室温22℃左右,每日定时对病区进行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30min以上,力求保持病室内空气通畅和低病原微生物浓度。嘱病室患者要注意病区清洁环境的维护,禁止随地吐痰,保持个人卫生,出汗、咳痰污染的被褥要做到及时更换、清洗、曝晒消毒。在积极治疗病人原发病的基础上,陪护家属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加强营养支持以增强病人免疫力,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害,缩短住院时间[4]。

其次,抗菌药物使用方面。临床医师应当严格采用血常规检查、痰培养及药敏实验的用药指导标准,护理人员应遵医嘱指导病人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健康宣教知识中重点强调抗生素用药知识,明确给药剂量、次数及间隔时间,杜绝抗生素误用、滥用的现象[5]。在抗生素选用上应依据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或2种以上的抗生素联用,防止病人出现耐药性。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或转归情况,在药物选择、剂量控制方面要及时予以调整。

再次,针对呼吸科疾病病原感染特征,采取并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包括控制流动人员,限制陪护、探访人数及时间,切实做好病区的清洁、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尽可能地切断感染途径。

综上所述,医院内感染是目前各级医院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护理人员应对相关危险因素给予足够重视并加以预防和控制,力求最大限度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参考文献

[1]周泽云.呼吸重症监护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J].重庆医学,2010,39(9):1168-1169.

[2]段美丽,李昂,翁以鑫,等.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7):1422-1424.

[3]李善华,涂明利.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9,28(3):295-296.

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篇10

[关键词]鸡群呼吸道疾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370-01

支原体病毒会引起鸡群发病,造成病毒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气候的变化、日夜温度差较大或是受到了寒流的攻击,鸡群因为受到寒气而出现疾病,鸡舍的透风性比较差,舍内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气体不断产生,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鸡舍中这些气体的浓度较高,鸡群容易出现疾病。鸡舍中的密度过大的情况下,鸡群中一旦某个发病,会造成多种疾病的交叉感染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以上这些容易产生继发性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小一点的鸡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入侵。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鸡呼吸道疾病是预防鸡成群发病的重要手段。

1、鸡群发病时的主要表现

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病时间比较急,传播速度较慢,时间长。气温变化以及鸡

舍密度增大和鸡舍不透风的状况会造成单纯性的感染,风向转变不大的情况下,少数的鸡存在呼吸音加强。此时饲料鸡的食欲会出现减退,造成饲料使用量的削减,鸡群中还能够看到有的鸡会堕泪和甩鼻,面部较为肿胀,眼镜掉泪的症状多发生在一侧,少数会出现双眼掉泪。若不及时抑制,该病会转变为慢性传染病,造成鸡时好时坏,严重出现异样物质的分泌,还有的是黄豆大小,有可能会引发眼睛失明,成年鸡的抵抗能力会比较强,但是现实中该病产生后经常会继发其他疾病,尤其是肉鸡群中的发生概率要高于其他品种,造成病情的复杂,增加鸡群的死亡概率。在大肠杆菌夹杂传染死亡的鸡,经过解剖后可以发现鸡的体内出现了各种炎症,有的还会表现出卵黄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多数情况下该病表现出多种病变产生中,对于死亡鸡经过解剖后病理转变才能够看到原并发的转变。

2、鸡呼吸道疾病的病例诊断和医治

2.1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性呼吸道疾病若在败血霉形体传染引发并发症,主要病症是鸡会发出比较奇怪的咳嗽声,并且伴随鼻涕的产生。该病一年四季都存在,秋冬为高发季节,4~8周大的雏鸡对该病较为敏感。临床症状是鼻子会流出粘稠的液体,并伴随喘鸣音。头部发生肿胀,眼睛会流出特殊的分泌物,鸡的体型出现不正常的生长。病变特点为:鸡的鼻子内部出现粘膜增厚,出现干酪样物质,眼结膜发炎,窦内充血、水肿存在渗出物。【2】气囊出现增厚,存在干酪样物质,败血霉形体坏伴随其他较多的炎症并发,详细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血凝依据按捺实验,使用分开方式对霉形体进行培养。使用卡他霉素和链霉素早晚一针,连续3天,能够缓解症状,存在连续发病趋势,可以通过在饮水中投喂泰勒菌素或是强力霉素等,对鸡自身的抵抗力实现提升。

2.2传染性支气管炎

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一种冠状病毒,首先存在病鸡的呼吸器官内,该种疾病针对乙醚、高热和消毒剂比较敏感。该病只会发生在鸡身上,任何时间段都会出现并发,雏鸡的死亡率比较高,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音以及流鼻液等,产蛋鸡发病表现为产蛋率较低,生产出的鸡蛋和正常鸡蛋存在较大的差别,蛋内部会出现结构变异。病变的主要特点是鸡气管的中下部会出现血性炎症,气管和支气管会出现粘稠性,抗体性的炎症,肺部水肿、气囊炎,产蛋鸡会出现充血形变,腹部存在黄色液体。传染性疾病的应对措施是搞好卫生。

传染性鼻炎是由于副鸡嗜血杆菌造成了鸡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存在厌氧特征,能够被分为a、B、C三个血清型,病毒抵抗力低下,对于抗菌素较为敏感,病鸡和携带病菌为主要传染源,途径为飞沫和灰尘以呼吸道为通道,秋冬和初春季节比较严重,无继发传染时的死亡率并不高。【3】诊断中该病较易被发现,且在鸡体内的潜伏期比较短,传染的时间是1~3d传染该病的鸡主要症状是发出异样声音,流鼻涕、面部出现肿胀,眼睑等出现水肿,眼结膜出现充血发炎,该病通常会先病变成鼻腔以及窦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鼻腔以及鼻窦发生充血、肿胀,随后产生异样和粘稠的分泌物,眼结膜囊内出现异物,咽喉和器官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异常。

该病在防治中,先用磺胺二甲基嘧啶,在0.2%比例和鸡饲料搅拌下喂服,连续3~4天,链霉素,每个鸡实行肌肉注射100~200mg,每天1次,连续3天,土霉素,0.2%比例混入饲料内,连续3~4天。

3、鸡呼吸道疾病需要遵守的防备原则

该种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工作要遵守下列原则,该病的产生可以及时的通过鸡的异样来

发现,因此预防就变得十分重要,在防备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对各种病毒的防备工作,其次是做好养殖管理,夏天实行相应的通风、降温和防暑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合理控制鸡的密度。

在出现该病后,首先要将发病诱因进行去除,实现情况的改良,削减疾病的发病原,帮助进一步开展治疗工作,若出现了不能预测的疾病,主要是对其他疾病进行控制,防止本病出现的继发性传染,适当的对药物的投放进行节制。在医治该病种的原则为:以发病鸡的数量为根据,在发病鸡的数量少的时候,开展治疗要以单位治疗。若是发病数量较多,要先去除外界的诱因,斟酌群体喂药结合预防治疗。

4、小结

文章对鸡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类型、发病的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预防方法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希望可以帮助及时诊断和治疗鸡的呼吸道疾病,有效保护鸡群的生存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传碧.鸡呼吸道疾病诊断与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