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4:45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产业聚集;综合运输体系

[中图分类号]F5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6-0152-04

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聚集的重要影响要素,产业聚集是农村城镇化的依托,产业聚集为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为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而城镇化的发展是产业聚集发展的催化剂。产业集聚有效地促进具有特色的专业化产业聚集区的形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交通运输在促进城镇要素跨域流动、支撑城镇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城镇社会有序运行、引导城镇产业合理布局、锚固城镇空间格局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中心城市,目前我国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存在交通运输网络布局不合理、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失调、管理条块分割、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县域内部的合理分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因此,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动选择。本文从新型城镇化与县域产业聚集关系入手,分析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对县域产业聚集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中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与县域产业聚集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着眼于农民,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传统的城镇化,是从“城里人”的角度看城镇化,其基本路径是开发区、房地产,忽略了“乡下人”、土地要素,也忽略了提高效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不同于过去的城镇化,它的“新”体现在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过去的城镇化片面地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张和空间扩张,而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标志是要在本质上实现农民身份转变过程中伴随的文明化和现代化,而不是盖了多少住宅楼、有多少农业户口转变成了城市居民户口。否则,即使在城里打工一辈子,也达不到“人的城镇化”的要求。

新型城镇化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的城镇化上,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到城镇,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需要产业的支持。城镇化有自身的逻辑性。无论是以工业化带动、高科技带动、服务产业带动还是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城镇化都要遵守从产业发展到人口聚集的规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也都要依托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无论从城镇化率的数据提升还是从城镇化质量升级,再到城镇化本身,都需要产业发展作为基本的动力。

(二)新型城镇化与县域产业聚集的关系

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缺失活力和竞争力。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产业依托是根基,并且这些产业发展要拥有可持续性。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大部分新进城农民则会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无所事事的闲人。因此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是留住城镇新进人口、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加快县域产城融合步伐,建设选育优质产业聚集园区,集聚一批企业。成熟并且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到县域产业聚集区,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观念、人才、资金、技术和市场。工业项目落地县域产业聚集区,相应会带来就业岗位增多,城镇新进入人口的就业机会增多,新进入人口和企业各得其所。农民进入城镇,不仅仅是消费者,更重要的是生产者、创新者。农民接受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仅素质将会提升,收入也稳定,让农民及其家庭更好地融入城镇社会,可以在新城镇中安居乐业。

新型城镇化是以产城融合推进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是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与过去倡导的城镇化、建工业园区有本质的区别,今天的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建城镇、建工业园区,而是走产城融合模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县域产业集聚区不仅限于工业,也可以是农业、服务业或一、二、三产业相互链接、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聚集区。因此,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县域经济发展对接,要与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以产城融合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走适合国情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的聚集,以县域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为新型城镇化的人口集中创造条件、提供基础支持。要完善县域产业集聚区周边的学校、医院、住宅、金融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县域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以产城融合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把县域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宜业、宜商、宜居的新型城镇。

县域产业集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农业土地集约化,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县域的经济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经济发展。要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适合国情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进行产业集聚,以工业带动农业,以农业促工业。因此,县域经济必须要走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农业产业集聚之路。

二、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对县域产业聚集发展的影响

(一)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县域产业聚集的集约发展

便利的交通运输是县域产业聚集产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物质要素。综合运输体系是通过在空间位移和时间跨度变化上的高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成本的节省和经济总量的提高。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条件下,生产要素会根据资源最佳配置原则流向交通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因此,综合运输基础设施完善的城镇,可以有效地吸引各个方面的资源形成产业聚集。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高了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可以直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即“成本节约效应”。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在更大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即“生产要素配置效应”,达到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目的。

县域综合运输为县域产业聚集提供了经济活动所需的空间联系和基础设施的支撑体系,通过降低成本形成县域产业聚集的集中优势。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实现县域产业聚集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使县域产业聚集园区内不同企业能够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组织生产,实现专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产生人力资本、知识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从而进一步促进县域产业聚集发展。同时,运输基础设施也是吸引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凯恩斯认为,政府投资于运输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和发展,会带动一批新型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实现生产规模经济,增强专业化分工,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为县域产业聚集和扩散提供路径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使原来很多因为距离成本因素无法合作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使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供应链中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选择范围进一步增加。这样不但促进了相同和相近产业的聚集,而且促进社会分工和规模经济的实现。同时,由于相似企业的聚集必然带来知识和技术的共享和外溢,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带动向前和向后相关联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县域产业聚集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县域产业空间聚集发展到一定程度,聚集度较高的县域产业聚集区又会沿着完善的交通运输通道向周围区域进行扩散,扩大企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推动规模化经营,促成县域内外的广泛交往,使本来受制于区位条件不能均衡分布的产业,可以借助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相对合理地分布,从而促进县域产业聚集和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对县域空间溢出效应、集聚扩散效应及产业聚集之间的吸引与辐射效应必然影响县域产业聚集和县域经济发展,促使县域空间产业间结构的演化和重组,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县域综合运输体系有助于县域产业聚集区的协调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数量越来越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人口逐渐转移到了城镇,使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其中,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成为阻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在缩小地区差距,改变区位条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可以提高县域交通可达性,改善产业聚集区位条件。可达性的提高意味县域产业聚集经济主体间联系的运输条件转好,运输距离缩短,运输费用降低,产品成本下降,从而使县域产业聚集的区位条件得到改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得到提高。其次,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可以加强县域和整个经济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随着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日益加强,不同区域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其联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构、速度、规模向前发展。交通运输是不同区域间人员、物资等要素流动和空间联系的主要载体。县域综合运输体系服务能力的提高可以加强中心城市与县域城镇的联系,有利于消除区域壁垒,促进中心城市与县域城镇间分工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促进市场一体化建设。

(四)县域综合运输体系有助于提升县域产业聚集区竞争力.

县域产业聚集区竞争力是指县域产业聚集区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县域产业聚集区竞争力的特点在于其受多层次、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竞争力是县域产业聚集区发展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反映。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将会直接和间接带动、促进其它相关因素和方面的发展。能够激活当地劳动力、土地、矿产、资金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县域产业聚集的要素禀赋优势,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同时还带动消费水平的提升,提高县域产业聚集区与其它区域市场的需求结构的关联与影响程度,为县域产业聚集的优化提供市场保证。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开放程度,促进政府政策的实施和运行,改善金融环境,推动科学技术的传播,提高国民素质,因此,最终将会促进县域竞争力的提升。反之,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设施的薄弱,交通运输服务总量的不足,结构的不合理,也会成为阻碍县域产业聚集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三、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关键性问题

(一)完善的绿色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

作为中心城市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对县域产业聚集的建设、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县域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重视,并以先进的规划理念作为指导。

在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中要坚持绿色交通理念,做到以人为本,倡导低污染、多元化,通过运用一定的管理策略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进行合理规划,缓解县域交通压力并降低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坚持绿色交通的理念,结合农村、城镇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风貌建设相应的交通基础设施,可实现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与自然环境的有效结合;同时要以所处中心城市城市规划标准为指导,真正地发挥中心城市交通规划对县域空间拓展的引导作用,打造环保节能高品质的县域综合运输体系。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也要坚持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理念,实现县域交通设施、交通运营和交通管理的一体化,同时要实现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与中心城市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一体化,强化综合运输规划的整体性、全局性、长远性,摆脱单方式、局部发展的传统方法的束缚,保证县域城镇和中心城市之间可以通过换乘枢纽、交通运营组织进行有效衔接和充分整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县域城镇各自优势,形成有机整体。

(二)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货物运输网络

运输成本(物流成本)降低是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条件。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货物运输网络规划是县域产业聚集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县域产业聚集区不同于中心城市的开发区,县域产业聚集是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吸纳培育新兴产业和壮大本地传统产业的集聚效应,是以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集聚。县域产业聚集的区域产业特征十分明显,需要建立支撑产业平台发展的综合运输系统,引导县域产业聚集空间拓展和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和县域产业聚集区选址的协同一致性就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协同一致性问题主要涉及县域产业聚集区选址与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关系、县域综合运输系统对产业聚集区选址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产业聚集区节点与交通网络衔接的问题,即聚集区出人口的设置、如何通过选址使同类或相关联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聚集发展,提高县域产业聚集区整体竞争力等。

物流中心是县域产业聚集区货运集散的重要设施,属于共有资源。如果物流中心选址不合适,不仅会造成县域交通堵塞,同时会影响县域城镇化形象。县域产业聚集区范围内的货运场站和物流中心要进行统筹考虑,建立等级功能清晰、规模布局合理的物流中心体系,物流中心应和中心城市的多种交通枢纽有效衔接,实现多式联运,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产业聚集区内企业的物流成本。物流中心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要实现一体化运作,并且要与县域产业布局相结合,尽可能减少物流成本,提高货物中转效率,实现快速运输。县域产业聚集区内产业关联性强,其对外货运交通流方向多一致,而物流中心作为以运输为产品的交通枢纽,是内外货运集散中心,与园区联系紧密,且要求与集聚区主要对外货运通道联系便捷。

(三)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客运网络

县域产业集聚能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但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形成需依赖于劳动力资源、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人才。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劳动力资源多来自周边农村生活的劳动力,而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人才绝大部分可能来自于周边中心城市。在县域产业集聚区直接居住的人口一般比较少,因此合理的客运站选址可缩短出行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就成为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县域产业集聚区通勤客流一般方向较明确,为保障客流通达性,可根据周边农村主要居住生活区区位进行规划,设置限时客运通道,确保通勤出行时间稳定,保证道路服务水平,保障客流安全便捷,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减少客货干扰。

县域产业集聚区的交通特性与中心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与中心城市连接的交通通道客流出行距离较长,出行次数少,出行目的单一,机动车出行方式高,通勤特征更为明显。因此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内部交通设施配置应充分考虑这一交通特性差异性,有区别于中心城市在道路、公交、停车等交通设施规划,以县域产业集聚区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机理,重点突出县域的鲜明土地利用特征和新型城镇功能特点,设立到达中心城市的直达公路高速客车,最大限度解决县域产业集聚区高级管理人员、高新技术人才和客商从中心城市到产业集聚区的交通难题。

(四)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运输服务水平

综合运输系统效率和质量体现了综合运输体系的“软实力”,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是刻画其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支撑能力的重要内涵,它包括运输速度、可达性、运输价格、安全与舒适性等因素,是衡量综合运输体系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尺。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联合体

在建立经济强省的过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分关键,县与县经济联合体的建立将极大地推动县域经济的结构调整,进而促进省域经济的发展。实行县域经济联合发展道路,需要重新认识县域经济关系,重新认识县与县的关系以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关系。实行县域经济联合体可以达到县与县之间互补,共同繁荣,达到共赢。利用现代化交通通讯方式,构建网络式的县域经济联合体体系,在现有行政区划分基础上以经济区域划分,将为合理使用人才、资金、文化、教育、自然资源等,为均衡分布人口和生产力提供了可能。

实行县域经济联合体模式的一个基本设想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具体说是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本地区的中心作用出发,从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条件出发,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河北省县域经济联合体的总体构想是构建“环京津县域生态经济联合体”、“环省会县域经济联合体”、“环二类城市县域经济联合体”的“三环”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格局。具体设想是分三步走:第一步,将河北省现有区域按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划分为“三环”经济区域联合体。在县域经济联合体内实现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生产要素流动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与配置一体化,区域经济联合一体化。第二步,逐步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成大环、环环相套”的“三环”县域经济联合体。第三步,实现全省区域境内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一体化。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联合体划分的范围

1.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河北省北部县域经济联合体。其中包括环北京的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兴隆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固安县、涿州市、涞水县、蔚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等14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天津的遵化市、玉田县、丰润区、丰南区、唐海县、黄骅市、青县、大城县、文安县、霸州市、永清县、安次区等12县县域经济联合体。

2.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为中心的冀中县域经济联合体。包括环石家庄的鹿泉市、平山县、正定县、藁城市、无极县、栾城县、赵县、元氏县、灵寿县、井陉矿区等10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

3.以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10个二类城市为中心的县域经济联合体。其中包括环张家口的尚义县、张北县、崇礼县、宣化县、怀安县、万全县等6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承德的隆化县、平泉县、承德县、双栾区等4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秦皇岛的青龙满族自治县、抚宁县、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等5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唐山的丰润区、古冶区、开平区、滦南县、丰南区等5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廊坊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永清县等6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保定的满城县、徐水县、安新县、高阳县、清苑县、望都县、顺平县等7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沧州的青县、黄骅市、海兴县、盐山县、孟村回族自治县、南皮县、沧县、泊头市等8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衡水的深州市、武强县、武邑县、枣强县、冀州市等5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邢台的邢台县、内邱县、任县、南和县、沙河县等5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邯郸的武安市、永年县、肥乡县、广平县、成安县、临漳县、磁县、峰峰矿区等8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

二、划分县域经济联合体的主要依据

1.县域经济联合体要有利于河北省县域经济尽快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发展;有利于环京津各县服务首都,发挥护城河的作用;有利于沿海各县充分利用本地城乡资源和有利的地理位置,实行外向型牵动战略;有利于实行环省会、环二类城市的梯度发展战略,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

2.协调发展是提出县域经济联合体设想的主要依据。从全国范围看,河北省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结构不合理的态势,问题也十分明显。另一个问题就是尚未形成县域经济联合体体系,县与县之间经济长期脱节,不能有效地发挥县域经济联合体的互补作用。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要为县域经济服务,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县域经济联合体,县域经济就为一盘散沙,就不可能在全省总体地域分工中单独承担一个方面的任务。因此,河北省县域经济联合体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建立合理的县域经济网络体系、形成县域经济联合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进而推动全省经济健康发展。

3.从河北省各县经济发展现状看,仍有很大区域性差异,不必要采取一种速度,一种模式。应当把联合发展的选择权留给地方,地方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以及效益原则做出正确的选择。鉴于河北省各地区发展水平不一,城市化水平各异,作为一种尝试,在现阶段,划分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不宜过大,选择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发展水平相当的二类城市为次中心,组成县域经济联合体将为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战略方针和对策提供了可能。从目前水平看,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与现阶段河北的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随着全省总体水平的提高,县域经济联合体由初级向中级形式过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调整,将进一步过渡到全省境内统一的高级县域经济联合体。

4.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意味着从根本上调整思维方式,即不单纯从省域出发考虑问题,也不单纯从县域出发,而是把全省各县都看作是一种生产力布局的形式和不同的生产部门,各县都有各自的分工并且是平等的,各种机遇和竞争对各县应该是均等的。目前应先消除各县间的隔离和壁垒,使凝固的生产要素在本区域内流动起来。今后,单向的农村人口流动将变为双向的城乡人口流动,城市的工业和人口将迁移到有发展前景的小城镇,吸纳当地人口就业,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5.初步设想将河北省划分为三个县域经济联合体。在正式实行此方案之前,可选择“环京津县域经济联合体”做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此外,为避免各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规划与全省总体规划相冲突,建议制定全省近期及远期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规划,并经过自下而上的讨论和严密的科学论证加以认定。各县域联合体将此为依据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以便于各县域经济联合体与全省整体发展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而全省则要同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规划保持一致。

三、县域经济联合体的运作方式

1.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生产要素问题。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取决于城市能否提供就业岗位和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一些地区某些行业劳动力不足,而另一些地区和部门又存在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让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每个人都有竞争和选择的机会,多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首先考虑如何在县域经济联合体内部逐步消除壁垒,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社会保险、购买商品房等方面在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内享有同等权力。鼓励农民进城投资兴建各种设施项目和从事其它经营活动。与此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和劳动力就业考核制度、再职人员和待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制度。为了实现县域经济联合体内部各县之间流动,必须建立一种人口“分散式集中”的机制,如在“环京津县域经济联合体”提供比大都市更优厚的工资,更廉价更舒适的住房,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就业岗位,建立快捷的交通条件和现代交通工具,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人才库,这些都是加速人才双向流动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人才的自由流动将为资金和物资的流动提供可能。目前一些地区和个人资金积累过多和设备闲置,而另一些地区则资金短缺,物质技术严重不足。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则可大大加速资金和物资流动,提高资金和物质使用效率,从而使生产力得到合理配置。

2.统一调整产业结构。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内各县协调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在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内尽快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合理布局工农产业结构是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是产业结构的问题。县域经济联合体的发展将面临着国有大中型企业重新振兴的挑战,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一系列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县域经济联合体必须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围绕农业办工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人才的优势。最后是调整三次产业结构。随着城市功能的转换和城市中心极差地租的上升,城市单一工业职能日益弱化,传统企业的搬迁和转产成为必然。大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将持续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而县域经济联合体则正处于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阶段。在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统一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和更多的选择机会。

3.县域经济联合体统一布局、规划和建设。鉴于县域经济联合体水平差异较大,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环京津县域经济联合体”应主要实施吸纳型战略,充分发挥区域的优势和吸纳功能,带动整个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内各县之间相互协调发展道路。而“环省会县域经济联合体”、“环二类城市县域经济联合体”,则应重点发展二、三类城市,建立新的增长中心,通过加快二、三类城市的建设,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4.统一兴建基础设施。从“三环”县域经济联合体地理位置看,要求既要发展加快中心城市的对接,又要形成整体经济增长点。如果各自为政,必然影响总体效益。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城市性质、布局及区域的长期发展需要,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各县域经济联合体协调一致、全省协调一致,统一兴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鉴于县域经济联合体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建议“三环”县域经济联合体着手制定本区域基础改造与建设长期规划,并把加速建设基础设施作为推进县域经济联合体的重点。

随着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县域经济联合体建设问题必然加以考虑。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的目的是,通过新的规划形式解决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吸引中心城市中的劳动力和人才,关键是要从整个县域经济联合体区域的角度考虑人才、就业和生产力的平衡发展,建设好县域经济联合体。

参考文献:

[1]周天勇.高级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6:63-66.

[2]王曾.欧盟新经济的发展及其举措[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7:15-26.

[3]刘永瑞.科学发展观之区域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35-56.

[4]刘永瑞.论河北省环设区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构建[J].河

北学刊,1994,(6).

[5]沈玉芳.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态势、问题和方向[J].

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4,(6).

[6]刘永瑞.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思考[J].理论

前沿,2004,(17).

[7]梅多斯(meadows,D.)等著.李涛,王智勇译.增长的极

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城融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118-03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也是区域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更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中央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推动产城融合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对县域经济的现实意义

我国县域人口约占全国的71%,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50%左右。但经济规模不大、基础设施不足、人居环境不优、承载能力不强等因素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产城融合对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产城融合是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共生互利,从而实现产业、城镇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一是有利于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产城融合可以改变布局分散、经营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工业集中区提高工业集中度和产业聚集度,通过集聚集约发展,可以有效改善交通、能源、通信、物流等服务能力和水平,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共享率。以黑龙江省为例,全省各县(市)共有产业园区66个,其中,部级园区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6个,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及工业示范基地32个。园区已累计入驻投产企业1683户,年实现产值2690亿元,具备了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基础,园区带动的产城融合模式已全面推开。二是有利于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中央提出“不断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到2020年促进约1亿人就近城镇化。根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7亿农民工,包括家属总数要超过3亿人,但是在县级城市居住、就业的只有20%左右,说明县域集聚人口的功能和吸纳就业的能力还需大幅提高。以业兴城,做大做强中小城市和县城,提升人口承载能力,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就是最为现实的可行路径。河南省建成的180个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乡土情结和就业便利让部分农民工回到流出地,在当地重新就业,生活环境满意度和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三是有利于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绝大多数产业园区建区选址都在郊区,功能定位为产业集中区,是城镇之外的特定区域,是单一的“经济体”,重生产、轻服务,先生产、后服务,城镇与产业园区严重分离,生活功能发展滞后于生产功能,城镇功能滞后于产业功能,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县域园区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既要重视产业发展,也要兼顾城市发展,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的集聚,县域园区发展才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目前,许多部级高新区都进行了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尝试,成效显著。四是有利于规避县域经济发展风险。在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忽视产城融合,造成了产业和城镇相互脱节、空间和功能分离。只发展产业,缺乏基础设施配套,难以留住人,形成“鬼城”。或者过度进行房地产开发,缺乏产业支撑,形成“睡城”,即城市没有工作岗位和娱乐设施,只是提供市民居住。据统计,2013年我国又出现了12座新“鬼城”,包括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河南郑州郑东新区、辽宁营口等。因此,推进产城融合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可协调好产业功能与城镇功能之间的关系,构建与城镇发展相适应和匹配的产业体系,修补产城分离导致的功能断裂,最终达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共建的产城融合发展。

二、当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

目前,我国各地都将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抓手,不断强化产业和城镇的融合互动。产城融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产业园区牵动型。主要特点是以园区或新区的建设为牵动,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实现人口集聚,推进产城融合。自2000年以来,县域经济已经开始进入到园区时代,县域发展就是看产业,产业发展首先看园区。特别是近两年,园区建设与城市新区发展相得益彰,城市居民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以黑龙江省肇州工业园为例,2010年10月整合组建,3年里先后晋升为省级工业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截至2013年10月底,已有59个企业入驻,项目投资总额近100亿元,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300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吸纳就业2100人,从事与园区相关产业人员1.1万人。

二是配套承接拉动型。主要特点是在大中城市“退二进三”战略实施过程中,交通区位优越、人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良好的县(市)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县(市)建立更加稳固的工业基础。如黑龙江省五常市提出了“依托哈尔滨、打造新五常”发展战略,充分依托哈尔滨在资金、技术、人才、项目、文化等经济社会综合优势,积极打造配套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一个新型工业县市。2013年,落户该市产业项目119个,投资额达186亿元。

三是特色产业突破型。主要特点是围绕资源禀赋和产业项目基础优势,结合农业产业化、县域城镇化等实际,明确发展不同的主导产业。例如,河北生蔚县的剪纸,一年“剪”出两亿多元;福建崇武被称为中国石雕之乡。它们都把特色文化做成了大产业。黑龙江省宝清县依托煤炭资源和农畜产品优势,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逐步形成了煤电化和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项目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2013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63.2亿元,财政总收入26亿元,是2010年的4.7倍。

四是外向经济带动型。主要特点是利用沿边开放的地域优势和口岸的贸易便利,充分发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开辟境外园区,“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有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25个开放口岸,其中15个口岸分布在各县(市)。穆棱市依托周边绥芬河、东宁、密山、虎林、牡丹江航空港、珲春6个口岸和丰富的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借口岸光,打俄罗斯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2013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地区生产总值165.4亿元。

五是产城融合共建型。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核心,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融合、时间上同步演进,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地处“一轴三带”京津发展轴轴心区的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从2002年就开始探索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渐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强调产城融合共建的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不仅破解了园区起步阶段的资金瓶颈,而且利用华夏幸福基金专业的规划统筹能力,实现了全球引智,高端规划定位。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1亿元,同比增长9.4%;财政收入完成29.1亿元,同比增长50.3%。

三、推广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各地产城融合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受地理环境、县域旧有模式和产业固化等的约束,县域产城融合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层面的任务还很重,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必须重视。一是产城融合发展理念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对产城融合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权威、清晰、统一的认识,在推进产城融合的系统规划、运作方式、实施意见等方面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探索,存在就工业发展工业、就城镇建设谈城镇建设的“两张皮”情况,缺乏系统性较强的顶层规划和指向性较强的发展标准及评价体系,难以找到工业的着力点。二是推进产城融合基础不牢的问题。以黑龙江省为例,首先是经济总量不大,2013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6725.4亿元,还不及江苏省昆山、张家港、江阴三个县经济总量大,比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吉林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少922.5亿元;其次是人均水平不高2013年全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7万元,比吉林省县域人均水平低1.1万元;再次是产业结构不优,2013年县域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0%,比吉林省低12.3个百分点,比全省和全国分别低12.5和20个百分点。三是工业化城镇化不够协调的问题。根据国际经验,合理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范围在1.4―2.5之间,以2013年黑龙江省为例,县域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0.93,按常住人口计算约为1.16,明显处在不合理发展区间,城镇化明显滞后工业化。四是产业园区规划不够科学的问题。部分县(市)由于过分的强调园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使得园区生活功能滞后于生产功能,城市功能滞后于生产功能,缺乏对居住、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考虑,成为单一的生产型经济园区,甚至出现招商引资利益绑架园区规划的现象。一些县(市)园区都因居住、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不足问题出现过大规模招工难的情况。五是产业选择盲目随意的问题。对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缺乏深入细致研究,导致产业项目引进、资源配置等重大决策产生失误,甚至有些项目开工之时就是亏损之日。一些农业县重工轻农,没有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做文章,没有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推广绿色食品产业,没有形成支撑农业生产的产业集群,没有形成多种名牌农业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六是城市建设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对本地农业、旅游、文化、生态、人力、矿产等方面蕴藏的宝贵发展资源认识还浮于表面、开发还比较肤浅。尤其是文化底蕴没有深度挖掘,城镇建设和发展缺少文化传承、缺乏文化元素、缺失文化内涵,城市文化没有达到应有的品位和风格。

推进县域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必须要在产城融合理念指导下,在县域产业选择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从规划、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快产业培育步伐,并与完善城镇功能与提升承载力相结合,使县域经济成为产城融合发展联结点。

第一,必须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重要抓手。各县(市)要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厘清县域发展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在区域发展大局中谋划县域发展。县域发展定位的确定,既要跳出“一县一地”的局限,注重从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和要求中来考虑,又要立足自身实际,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总体定位后,要注重工业、城市、交通等各类专项规划和控规、详规的编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努力实现规划全覆盖,力求使规划涵盖城乡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各个方面。把科学规划贯穿重大决策各环节、贯穿重大项目论证、设计、实施及验收全过程,做到大事有谋划、工作有规划、落实有计划。

第二,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集约发展理念,走低消耗、高效率的紧凑型城镇化道路,要把土地等自然资源的集约利用落实到城镇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坚持集群发展理念,围绕一两个主导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构建规模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探索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城镇发展模式,搞好城镇规划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节水型城市建设规划的衔接,确保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充分体现节水、节能、节地、节材、清洁、环保、循环利用的要求。坚持特色发展理念,避免“千城一面”。特别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县(市),更要把城市建设规划与保护开发重点文物、历史遗存、古建筑及地名、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规划建设一批融入地方文化并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街道、公园和地标性建筑,传承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品位。

第三,必须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县(市)主城区总体上规模偏小、经济实力不强,难以发挥集聚产业、吸纳人口的中坚作用,产城融合程度相对较低,客观上要求各类产业园区要承担起重任。产业园区不仅要重视产业功能,充分考虑生产环节需求,布局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及生产性、生活业,使之具备产业支撑以聚集产业,还要更注重与之配套的居住和服务功能,特别是学校、医疗点、住宅、服务网点等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具备生活功能以聚集人气。对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较高的产业园区在政策上予以突破,出台鼓励产业向产业园区聚集发展、农村人口向园区集聚的户籍、就业、社保、土地等政策措施。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篇4

关键词:保护;发展;城镇规划;思路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产业、生态及文化在空间上的协调布局,有待我们在进一步发展中研究和创新。

1现状概况

某县县域总面积约1761.5平方公里,拥有36个乡镇,49万人口。由于区位偏远、自然条件制约,某是一个土地匮乏、城镇分散、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的典型多山地区城镇。

2规划思路与方法创新

基于某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和风景旅游资源,以及自身较低的发展水平和众多发展条件的制约,规划提出“生态优先、城乡统筹、交通引导、轴群发展、山地特色”的新思路。

2.1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强调区域划分与规划控制

某县属于生态区,县域有四大水系流域,占县域总面积的89%。位于西北部的水系占县域面积的49%,拥有部级自然保护区和部级风景名胜区,是饮用水源区。基于某县的生态优势和保护要求,规划强调县域内的整体规划,以此一级区域为单元对地域空间进行分区控制,重点强调以生态及水源保护为主的“西北生态保育区”和以产业及旅游开发为主的“东南经济发展区”的协调与控制。针对此区域的资源和特色不同,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并加强此区域间的协作分工。西北生态保育区应严格控制饮用水源区内的城镇规模,偏远与不具发展潜力的小型乡镇建议拆迁合并,重点发展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集中布置在东南经济发展区的产业基地内,与西北生态保育区通过自然山体形成有效分离,实现生态保护和城镇发展协调共生。

根据现状建设情况及城乡发展对地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按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此区域进一步细分,建立包括规划管制、区域与通道管制、项目选址管制的网络化空间管制分区体系,构筑安全友好的生态网络系统。

2.2以生态承载能力为条件,合理确定城乡发展规模

通过生态容量法、生态足迹等方法科学测定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县域人口、城乡发展的规模容量,由单纯满足建设规模需求转变为生态容量和规模需求的双向协调,保障城市稳定、持续发展。县域人口由45万增长到规划期末49万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由29.6平方公里增加到规划期末的31.4平方公里。规划为了避免遍地开花的发展方式,保护县域整体生态环境,提出“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将有限的资金和土地指标投放到中心城区,吸引各种要素向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中心集聚,规划城镇人口为12万人,约占县域人口的1/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11.85平方公里。同时,在交通区位和用地条件良好的地区培育此中心城市,积极打造旅游服务中心。严格控制西北生态保育区内的城乡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较大影响、偏远与不具发展潜力的小型村镇建议拆迁合并。

2.3以生态功能区划为指导,形成“轴群式”城镇空间布局

从协调区域发展角度提出了多种发展模式,充分考虑新省道、省道及高速公路某支线等发展廊道的轴向联系和中心集聚功能,通过方案比选和优化,以“轴群式”的布局模式,规划形成“一主一次,两轴四片”的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以城市为核心,以城镇为次中心,以省道构成的交通走廊为发展主轴、高速公路某支线交通廊道为发展次轴联系西部、北部、南部和东部四大片区的城镇组群。中心城市为主的西部片区以综合功能为主;组合城镇为次中心的东部片区,发展旅游服务中心,以旅游度假功能为主。

各城镇组群内部以公共服务设施为半径,提倡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形成半小时交通圈,体现“点—线—面”有机集中的发展思路。

2.4以资源禀赋为前提,实行差异化产业发展策略

结合某县域资源禀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规划提出“旅游主业化、工业集聚化、农业生态化”的差异化产业发展策略。

首先,规划突出旅游资源优势,树立旅游精品名牌,以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风景名胜区为重点,加快旅游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延伸旅游半径,快速提升某县生态旅游业形象和影响力,成为更大范围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旅游先导作用,带动配套产业发展,使其成为主导产业。

其次,发挥省道改造带来的区位优势,在对县域环境影响较小的东南经济发展区着重建设产业基地,把沿省道产业带培育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动力,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

最后,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沿省道形成茶叶种植基地、经济林果基地、蔬菜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畜禽养殖基地为主的特色生态产业基地,促进传统农业向绿色经济农业、生态效益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现代精品农业等现代农业转型,结合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乡村发展民俗文化型、乡村度假型、农园观光型的农家乐休闲产业。

2.5与山区地形相结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

受地形条件影响,某对外没有高等级公路,县域内部缺乏快速联系通道,道路等级低。规划结合山区地形形成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和乡村公路网三个层次的“一高三纵三横多连”的等级公路网框架体系。全力推进高速公路某支线的建设,构筑对外快速交通走廊。以新省道及省道为主骨架,多条树枝状城镇道路连接线快速、便捷地连接各乡镇,强化公共交通优先,构建一体化城乡道路网,减少交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6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突出山地城市特色

某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及人文环境,规划强化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依据山地城市的自然特征,避免“摊大饼”式的过度集中连片布局,破坏山城特色,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规划选择山地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各城镇结合地形条件在空间布局上采取分片式、带状式或组团式的分散布局形态。规划在城镇风貌、街道空间、建筑高度、传统材料和建筑形式等方面进行规划引导控制,形成城镇、建筑、地景三位一体的山地特色城镇形态。

3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于生态环境优越地区,更要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后发优势,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老路,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参考文献:

[1]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

自新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篇5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区域协调发展;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24-04

引言

2010年12月21日,国家出台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域最早提出是在2002年《关于规划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的,并且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想;2007年7月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中,明确了规划定位、原则、任务及部级和省级规划,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等重大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上升到战略层次。

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以是否适宜和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标准划分的,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为了有效解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观念上出现的局限性,使绝大部分地区的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消耗严重,土地利用与当地资源承载力严重失衡,空间开发与资源承载力之间的不协调越来越严重等突出问题。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在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情况下,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不同的区划空间,承载着地区不同的发展路径,主导了地区的发展路线,以发展经济或者保护环境为主。主体功能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属性和发展方向,是主体功能区的核心和灵魂。

区域协调发展,包含多个含义,区域经济结构协调,区级产业机构协调,生产力布局协调,区际贸易关系协调,区际利益协调等。区域的不协调性,在中国多个地方之间都有体现,有大区与大区之间、省际内部等,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有不同的表现。主体功能区的确定,在省级范围内就是以区县为划分单元,根据资源承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该区域的发展主路径。沿着主政策路径,一些区县必然面临限制发展的局面,而另外一些区县却受到政策倾斜的照顾,加速发展,被划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地区,多是生态地区和经济发展地区,而优化和重点开发地区则多是发达区县,从这点说,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协调发展会产生显著影响。

辽宁省作为东北经济大省,是东北和环渤海重要的经济区,经过改革开放浪潮的洗礼,辽宁省充分利用地缘与资源优势,以及老工业基地的基础,形成了合理的“一区、一带、两屏”的经济发展格局。不仅如此,辽宁省更加极具特色的加强了区县域经济的建设,从辽中北到辽南沿海再到辽西地区,均有优势的区县域经济主体,在最新的百强县的评选中,辽宁省有十个县、市入选,由此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占到了辽宁省经济的大部分。同时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微观层面,与更多的微观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息息相关,可以说,区县域经济的水平,不仅直接作为大区经济水平的贡献者,更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城市经济。

本文以区县为基本单位,以区县域经济较发达的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使用王利等的研究。在王利等在研究中,以区县为基本单位,对辽宁省的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划分。本文借用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结果,从主体功能区对区县域经济影响的角度研究主体功能区对辽宁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并期望对政策提出建议,以作参考。

一、辽宁省区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辽宁省的城市化率一直都很高,但以县为单位的县域经济却一直以来发展缓慢,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区域。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做出了较快县域经济发展,实施三年倍增计划的决策。正确的政策引导下,辽宁省县域经济成为发展突出的板块,辽宁现象一鸣惊人。形成了以“县域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县城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欠发达地区发展势头强劲”为主要特点的新经济增长板块,在最新的百强县名单中,辽宁又有三个县榜上有名,使辽宁的百强县增加到十个。

长久的布局发展,辽宁省区县域经济不仅做到了又快又好发展,形成了自身的区县域经济发展特色。(1)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城市化“三化”并进。(2)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坚持县域经济的开放性和民营化。(3)以人为本,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做到强县富民统一。(4)打破行政区划约束,主动接受大城市带动和辐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5)通过技术进步,把传统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6)注重生态发展,走县域经济生态化道路。辽宁省区县域经济总体快速发展,依托各自资源,成为辽宁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王利等人的研究,辽宁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见下图):

二、主体功能区的政策路径

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确定的四种开发区域,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有自身的发展方向。

(一)优先开发区域

优先开发区,根据规划要求,经济已经有了较快发展,地区开发的强度已接近饱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极值的一些地区或城市的中心区域。这些区域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地区发展经济的源泉,影响区域发展方向,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向。因此这些区域未来的发展主要以保持经济活力,引领产业结构转型为主,以经济效益为发展方向,提升在产业中分工的层次,打造创新区域,以创新中心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率先向科技和和人力驱动型经济转变,以此引领地区经济导向。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篇6

期间,在城镇化战略的带动下,全市小城镇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城镇空间结构已形成渭河川道区、渭北台塬地区、南北山区三个层次,城镇按经济发展水平规模形成地区、9个县城和10个重点镇、其它一般建制镇四个层次,现基本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片区、县为副中心,铁路为主轴,宝中、宝成铁路为次轴,建制镇为依托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长,城乡经济呈现良性互动态势。截止年底,全市共有建制镇102个,扣除中心城市(市区)和9个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用地、人口,平均每210平方公里有一个建制镇,小城镇平均辐射半径为7.65公里。

(一)主要特点及成效

1.城镇体系空间布局逐步成型。我市小城镇按空间结构分布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渭河川道区,该区域城镇数量及密度较高,工业基础和产业发展条件良好,区域内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特色突出,整体竞争力优势明显,区域内基础设施共享共建、配套较好;二是渭北台塬地区,该区域城镇数量及密度较高,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三是南北山区,该区域面积大、建制镇数量少且大多分布在主要交通沿线,是各镇域的行政中心。小城镇按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地区,工业比较集中,市场比较健全,市政设施较为完善,常住人口在12万人以上,具有小城市的雏形;二是9个县城,10个重点镇有一定规模,市政基础设施、市场较为发达,已形成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三是其他一般建制镇,在区域经济中主要发挥着行政中心的作用。众多的小城镇兴起后,受城市工业的扩散效应影响,又内聚乡镇企业的内在潜力,增强了小城镇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城乡经济网络中形成了一个兼有城乡双重特色,沟通城乡联系的新层次,从而出现了以中心城市带动小城镇,以小城镇带动周围广大农村腹地的新格局。

2.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长,城乡经济呈现良性互动态势。我市小城镇的快速建设与发展,为城乡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尤其是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城乡时空距离,既加快了城镇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向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流动和聚集,又加快农村劳动力、农村资金向小城镇汇聚,从而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3.城镇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以工业带动区域经济和小城镇发展,小城镇规范有序的建设促进经济壮大,吸引工业项目纷纷落地。依托小城镇和“两区多园”建设,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已形成。

(二)存在的问题

1.中心城市具有较高的首位度,其他城镇规模较小。市域中心城市具有较高的首位度。从城镇人口分布来看,中心城市是市域唯一的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城镇人口规模占市域城镇人口57%。市域缺乏中等城市,除中心城区周边镇以外,其他建制镇(包括县城)规模均较小,9个县城人口规模在1-8万之间。小城镇发展较慢,市区建成区和县城以外的85个建制镇平均城镇人口规模仅为0.3万人。考虑到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自然地理条件,城镇人口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市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从演变趋势来看,市域城镇的规模等级结构正处于逐步优化过程中,规划期内中心城市及平原地区的县城是人口集聚的重点城镇。

2.城镇职能水平发育较低,职能结构相对单一。从整体上看,现状城镇职能结构特征表现为职能水平发育较低,职能结构相对单一。中心城市的现代经济职能尚未形成规模,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等较高门槛的职能在城镇职能中的重要性还有待提高。各县城在县域中所承担的经济职能也明显弱于其行政职能,没有担负起县域生产要素流动分配枢纽的任务。现状城镇职能中,多数乡镇仍然带有浓厚的农业经济色彩,专业职能不明确,缺乏现代化产业元素的引入与支撑。在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由工矿点发展起来的工矿型城镇比例较高。各城镇功能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尚未形成分工合理的城镇职能结构体系。

3.城镇空间分布高度密集于市域中东部地区。市域南、北、西部地区均为山地,中东部地区为平原、河谷地区,受地形影响,城镇的空间分布在中东部较为密集,南部、北部、西部地区城镇密度较低(见附表1)。将市域分为中东部地区和南、北、西部山地区,可以看出,中东部地区的城镇分布密度和城镇化水平均高于南、北、西部地区。

二、“十二五”村镇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镇化带动战略,以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为突破口,以资源环境为前提,以差异发展为目标,以协调布局为核心,以设施提升为抓手,打造大中小结合、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关中西部城镇群,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统筹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一)市域总人口预测

根据分析,市域人口将在年前后达到自然增长高峰,在—年内迎来流动人口的较大规模净增长,而且市域人口将重点向中心城市及小城镇集中。依据市人口增长的特点,采用综合增长率法和就业增长弹性系数法等方法预测,并参考计生局预测,年市域常住总人口为410万人。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在于城镇的经济产业发展,吸引市域内部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以及将吸引部分外来人口,人口净流入的规模逐步扩大。市在强调城镇以就业为重要导向的产业发展同时,更需要强调城镇发展质量提升和居住环境改善优化,以吸引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和高水平人才,市域城镇化发展速度将快于省平均水平,采用综合增长率法计算,并参考省和关中城市群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年市域总人口41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6%,城镇人口为230万人。

(三)市域城镇体系发展和村庄布局

1.城镇体系发展空间结构

根据市域自然地理条件和城镇发展基础,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一主一副、一带两翼”。一主一副:一主为市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一副为市域次中心城市片区,两者功能互补,重点培育区域职能,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市域发展极核,共同带动市域整体发展。一带两翼:一带为市域中部城镇发展带,是市域城镇发展的核心地区,两翼分别为南部发展翼和北部发展翼,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提升重点镇发展水平,其中南部发展翼重点发展城镇,北部发展翼重点发展城镇。

2.城镇体系发展规模等级结构

“十二五”期间,市域城镇化进程将快速发展,山区县撤并25%的乡镇,平原县撤并30%的乡镇,全市将共有99个城镇,形成五级等级结构。

(1)市域中心城市:规划城市人口130万人。

(2)市域次中心城市:规划城市人口25万人。

(3)县域中心城市:规划城镇人口2-20万人。

(4)重点镇:规划城镇人口0.5-2万人。

(5)一般镇:规划城镇人口0.2-0.5万人。

3.市域城镇体系发展职能结构

规划将市域城镇分为综合型、工业型、商贸型、矿业型、旅游服务型和农贸型等6类,其中综合型城镇有中心城市、县城、扶风县城、县城、眉县县城、千阳县城、县城、麟游县城、凤县县城和太白县城等10座,工业型城镇有镇等12座,商贸型城镇有益店镇等10座,矿业型城镇有崔木镇等6座,旅游服务型城镇有汤峪镇等7座,农贸型城镇有慕仪镇等43座(见附表2)。

4.村庄布点规划

依据各县区村庄布点规划,“十二五”期间,市域村庄加快迁村并点,村庄数量从原有1700多个,减少为1397个行政村,5个社区和23个新型居民点。其中,县233个行政村数量保持不变,扶风县行政村由170个减少到154个,眉县行政村由123个减少到116个,县144个行政村保持不变,千阳行政村由98个减少到73个,麟游县由100个行政村为86个行政村,行政村由158个减少到136个,太白县由88个行政村减少为66个,凤县行政村由100个减少到73个,区行政村由78个减少为69个,陈仓区行政村由338个减少到247个,渭滨区政村总数由104个减少为5个新型社区和23个新型居民点。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引导作用,确保城乡可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省城乡规划条例》,按照城乡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强化县域经济发展,对原规划不断进行充实完善和深化提高,在规划时要重视城乡基础设施的布局与联系,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全市县城、重点镇逐步进行总体规划的修编,特别是合并乡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同时做好各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积极指导县上编制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使规划覆盖率达60%以上。

2.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载体功能。抢抓省级重点镇建设机遇,大力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搞好路、水、电等硬件设施,着力改变目前小城镇脏乱差现象,改善小城镇居住环境。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服务功能,吸引人口进入城镇,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城建设的意见》,加快县城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篇7

一、要树立发展区域经济意识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突出表现为资本自由化、生产一体化、贸易国际化,在资源相对有限、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区域合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比较优势,拓宽发展空间,壮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层次,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全国来看,已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经济圈;从全省来看,规划建设了“经济区”;从我市来看,市委提出了“北越、南拓、中兴、强县”战略。大到全国,小到地方,区域化发展格局越来越清晰。我市地域相对广阔,区域发展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加强区域合作,能有效地解决区域行政壁垒、恶性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区域环境污染等难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不断强化区域合作意识,围绕市委新战略,把加强区、县(市)、场(林、矿)等之间的合作共建作为一项课题,认真加以研究,进而拓展和延伸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共建成果,加快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把市委的战略部署更好地落到实处。

二、要细化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区域规划是区域空间规划体系的龙头,具有战略性、统筹性、指导性等特点。总体看,我市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非常明晰,尤其是各区县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均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但是各区县的“十二五”规划多是属地化的,单纯地就本地的发展进行规划,很少涉及与其他区、县(市)、场(林、矿)等的共同发展规划,甚至在地缘上相邻的区、县(市)、场(林、矿)之间都没有区域发展规划和合作意向,竞相发展的势头很猛,合作的意愿不足,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多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欠缺联系和沟通,鲜有把“蛋糕”做大的合作愿景。鉴于此,各地应围绕市委“北越、南拓、中兴、强县”战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和城乡体制分割的束缚,真正体现区域资源配置、重大基础设施、城镇体系框架、土地利用方向、产业发展布局、重要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共谋合作发展大计,在全市范围内或相邻区、县(市)、场(林、矿)内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建共享程度。

三、要合作发展区域产业

由于行政区域的限制,必然存在各种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市场分割、恶性竞争和地方保护等现象不可避免,严重阻碍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就一个地方而言,资源、资金和产业规模毕竟有限,无论是谋划大项目,还是吸引资金都会有瓶颈制约,如果联合起来发展产业,就可能谋划更多的投资规模大、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大项目、好项目。2009年开始,市政协、市政府大项目办会同市民建、市九三学社,就开发建设蚂蚁河、拉林河(“两河流域”)部级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了该项目。据了解,“两河流域”位于世界上仅有的3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涵盖双城、五常、尚志、延寿和方正5个县(市),现有农业人口206.2万,占全市农业人口40%以上;现有耕地1102.5万亩,占全市耕地4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市的5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县域经济总量的47%左右。专家设计“两河流域”开发建设周期为6年,项目建成投产后,在“两河流域”可形成年产100万亩有机稻米、1万头有机猪、8万吨有机奶、1万头有机肉牛、多种系列有机山特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可实现总收入45.8亿元。一旦有了类似这样的区域产业,就可以考虑跨区联合建设生产基地和工业园区,培育大型龙头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集聚度,打造产品区域品牌,共商共建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获得规模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惠及民生。

四、要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篇8

一、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明确科学的发展思路。

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一定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要有科学的发展思路。2006年换届以来,**县始终把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科学谋划、跨越发展作为首要的工作来抓,把解放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时刻以创新的理念指导工作,以创新的思路谋划工作,以创新的实践完成工作。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及时地对**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新的明确定位,提出了“争创**‘三化’一流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发展思路。工作中,不断强化“等不起”的责任感、“低不得”的目标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欠不起”的使命感,坚持“三化”并举、和谐发展、协调并进,依据工业、农业、城镇化建设工作实际,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块抓落实的责任制,分块评比、考核、奖惩,确保了工农同步发展、城乡建设与旅游事业协调并进。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科学的理念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这个核心,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主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工业、农业两大产业失衡问题。近年来,**县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走经营城市之路,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一是城镇规划取得较大进展。自2006年来,按照《**城市战略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先后完成现状测量45平方公里,完成控制性规划设计20平方公里;组织编制了8个区域性详规,完成了县城给排水、燃气等专业规划。各乡镇总规修编工作进展顺利,并通过评审。二是认真把工业园区规划与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县工业集中区为自治区a类工业集中区,分一区三园,即县城西产业园、溶江产业园、界首产业园,分别处于县城、部级重点镇和自治区级重点镇,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化建设步伐。三是城乡建设稳步推进。2005年以来投入资金10多亿元,完成了一批城市建设改造工程,县城面积从原来的3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2平方公里。房地产项目快速发展,仅2008年县城完成建筑面积38.7万平方米。各乡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道路、排水排污、房屋立面改造、公共活动场所等建设不断完善,乡、村两级环境明显好转。四是想法激活三产,集聚人气。通过举办湘桂同源旅游推介会、桂林米粉节、国际市民古灵渠徒步大会等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提升了**知名度,繁荣了旅游市场,促进了城镇化。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篇9

一、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明确科学的发展思路。

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一定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要有科学的发展思路。2006年换届以来,**县始终把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科学谋划、跨越发展作为首要的工作来抓,把解放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时刻以创新的理念指导工作,以创新的思路谋划工作,以创新的实践完成工作。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及时地对**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新的明确定位,提出了“争创**‘三化’一流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发展思路。工作中,不断强化“等不起”的责任感、“低不得”的目标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欠不起”的使命感,坚持“三化”并举、和谐发展、协调并进,依据工业、农业、城镇化建设工作实际,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块抓落实的责任制,分块评比、考核、奖惩,确保了工农同步发展、城乡建设与旅游事业协调并进。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科学的理念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这个核心,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主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工业、农业两大产业失衡问题。近年来,**县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走经营城市之路,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一是城镇规划取得较大进展。自2006年来,按照《**城市战略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先后完成现状测量45平方公里,完成控制性规划设计20平方公里;组织编制了8个区域性详规,完成了县城给排水、燃气等专业规划。各乡镇总规修编工作进展顺利,并通过评审。二是认真把工业园区规划与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县工业集中区为自治区a类工业集中区,分一区三园,即县城西产业园、溶江产业园、界首产业园,分别处于县城、部级重点镇和自治区级重点镇,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化建设步伐。三是城乡建设稳步推进。2005年以来投入资金10多亿元,完成了一批城市建设改造工程,县城面积从原来的3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2平方公里。房地产项目快速发展,仅2008年县城完成建筑面积38.7万平方米。各乡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道路、排水排污、房屋立面改造、公共活动场所等建设不断完善,乡、村两级环境明显好转。四是想法激活三产,集聚人气。通过举办湘桂同源旅游推介会、桂林米粉节、国际市民古灵渠徒步大会等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提升了**知名度,繁荣了旅游市场,促进了城镇化。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篇10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

(一)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宝鸡80.3%的国土和63.2%的人口在县域,而县域生产总值却不足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无论是县域的人口和地域规模,还是其经济总量所占的比重,县域经济的地位日益突出。同时因为在政治上,县级政权作为政权组织中职能完备的基层政府,拥有很大的经济发展决策指挥以及调控的权利,所以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管理和调控的关键环节。

(二)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县域经济的基础性,源于县域经济的农业在国民经济的中的基础地位,县域经济的农村性又同农业相联系,因此县域涵盖“三农”,县域经济涵盖了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阵地。县域经济事实上就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

二、宝鸡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宝鸡县域经济出现了良好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

(一)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农业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008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309.34亿元,县均实现生产总值34.37亿元,是2004年的1.96倍。

(二)经济结构明显升级,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2008年,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6%,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08年,全市县域财政总收入2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6.9%;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比上年增长21.2%,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3395元,比上年增长24.8%。

(三)工业园区初具规模,招商引资出现新突破

县域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引进了一批企业入区发展,工业园区已成为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基础投入增大,发展条件得到改善

农村公路、供水等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县城建设变化明显。全市98%的乡镇和93%的行政村通了柏油(水泥)路。

三、宝鸡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宝鸡现有9个县域经济单位(不含市辖区),面积17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5.3%,人口24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4%,2009年,全市县域财政总收入30.1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32.8%;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4186元,比上年增长19.6%。可以看出:宝鸡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规模及陕西省平均规模之间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整体实力不强

宝鸡县域生产总值不足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与发展较快的地市相比,差距很大程度上在县域这一块。与全国、全省相比,宝鸡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总量偏小,发展水平不高,综合实力偏弱,发展后劲不足。2009年宝鸡县域经济平均总量34.37亿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1.3%;县均财政收入2.31亿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7.3%。

(二)工业化水平不高,招商引资力度不大

县域工业发展还不够快,农业占比较大,推进县域工业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虽然各县域都大力发展工业园区,但现有的工业经济关联度不够紧密,产业聚集能力不强,没有形成集中规模生产。

(三)城镇建设投资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辐射带动能力比较弱,影响到了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城镇聚集。

(四)农业特色产业规模不大,龙头企业数量偏少

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有69户,大部分龙头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总产值超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只有3户,其余大部分龙头企业的产值都在亿元以下。县域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缓慢。

(五)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2008年、2009年县域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比全国水平低。

四、宝鸡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一)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各县区工业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信、绿化等基础设施,达到“七通一平”,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二是推进产业聚集。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调整产业布局,实现优势互补,积极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向园区集聚,实现错位发展。三是支持全民创业。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企业“孵化器”,对全民创业给予政策支持。从技能培训、贷款支持、就业援助、社保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四是营造发展环境。通过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真正体现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是创造发展环境的主体、群众是创造财富的主体。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找准主导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培育农业品牌。把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二是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扶持、扶强、扶大”原则,培育一批实力雄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推进农业向工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三是推进农业科技化。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投入体制,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有特色、有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资金、技术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建设。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