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十篇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十篇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5:20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利用;途径

一、引言

我国是具有古老文明的东方古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朝代更迭。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一些古老而富有神韵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流传了世世代代。在经济与社会高度发达的催促下,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高度重视。其中,民俗文物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在社会的关注下,成为重点研究和保护的对象。民俗文物与其他种类的文物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民俗文物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国家之一,因此,民俗文物在我国具有丰富的特点。在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我们一直尝试多方面、多途径的开展工作。博物馆作为民俗文物的主要保护和利用的媒介,一直承担着这项艰巨的任务。

二、民俗文物的内涵和价值

(一)民俗文物的内涵

民俗文物的含义具有双重性。民俗文物的民俗特性是由于民间风俗是历代相传的产物。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定的特殊色彩,加之地域风貌形成了具有特殊地区的特殊风采。民俗文物不同于常规的文物,民俗文物体现在经济活动中、社会活动中、游艺竞技、民间工艺、信仰崇拜等多个方面。民俗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民俗文物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民俗的制度、生产生活的方式。民俗记录了区域性的社会生活。民俗文物是v史文物和民俗文化的结合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在研究民俗文物的过程中,要把它的历史性和民族性充分结合起来进行考量,要全面正确的理解民俗文物的内涵。

(二)民俗文物的价值

民俗文物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两个方面。民俗文物的特征表明,民俗文物是文化的代表,是文明的体现。民俗文物把文明传播到各个时代,各个种族。民俗文物在我国的社会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俗文化把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引领到未来的广阔天地。民俗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博物馆收藏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一)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

民俗文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发展和转变。民俗文物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时间的考验。在民俗文物的保护中,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好的机会和时间。博物馆作为承载文物保护的单位,在民俗文物的保护中,应该发挥核心的作用。博物馆要广泛征集民俗文物,建立专门的机构,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民俗文物的调查和征集。民俗文物的专业人员要走访偏远地带和乡村城镇,对民俗文物进行考察和鉴定。民俗文物的范围很广阔,在各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丰富的种类和不同的特点。博物馆在民俗文物的保护中,要发挥专业的特长,把民俗文物的选择、征集、整理工作,作为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来对待,把民俗文物的形象和内容牢牢把握。

(二)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利用

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利用要采用兼容并蓄的原则。民俗文物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在对民俗文物的研究中,博物馆的专业人员要做细致全面的调查研究。博物馆在专业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利用的一个主要分支就是举办展览活动。民俗文物展览是博物馆服务社会的方式。通过展览可以发挥民俗文物的传播效应,让民俗文物与时代产生反差和统一,形成文化的碰撞。同时,可以利用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衍生出一些商品创意,经过具体的生产,投放到市场上必然会营造出良好的市场形象。博物馆在民俗文物的利用上,一定坚持长期性和创意性,在一项内容上,要利用时间的长期性展现文物的多彩多姿,让民俗文化传播与博物馆发展形成统一共荣。

四、结语

博物馆是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最好方式。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可以根据时代需要,拓宽利用的范围。民俗文物的特点是鲜明的和突出的,我们在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可以加快开展与民俗文物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商业活动,把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创新民俗文物的保护观念,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特点,让民俗文物的衍生品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王炯.浅议民俗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特点[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2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民俗文化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以口传心授传承的民俗文化正在不断演变或消失,这给县级图书馆保护县域民俗文化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县级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县域民俗文化保护和开发,充分发挥县级图书馆职能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014-03

民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具有增强民族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县级图书馆保护县域民俗文化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县级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县域民俗文化保护和开发,充分发挥县级图书馆职能作用。

1县域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现状

1.1县域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恶化

县域依存于特定时空,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生产劳动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日常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等民俗文化正在不断演变或消失,一些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独特的语言、文字、资料正在消失。如今,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原生态的传统民俗文化正在走向衰落或走向变异。[1]这为我们坚持民俗文化保护的本真性原则带来了许多困难。当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民俗文化演变是有规律的,是无法阻止的。这就需要民俗文化工作者进行扬弃,优秀的民俗文化要进行弘扬保护,民俗文化中的糟粕让它们自然消失。

1.2县域民俗文化保护意识淡薄

县域对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民俗文化得不到科学有效地保护。有的人认为民俗文化应该自然淘汰。适者生存,不必刻意为之;有的人认为抢救传统文化是复古,现代生活不需要那些老掉牙的旧习俗。甚至有的县(区)领导视民俗文化保护为包袱,为经济建设的障碍,算眼前的小账。不能充分认识到民俗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县(区)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好素材,而且民俗文化资源可直接或间接地为县(区)经济建设服务。[2]有的文化部门也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

1.3县域民俗文化保护机制亟待建立

由于民俗文化保护形势严峻,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5月,国务院确立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2007年12月全国人大公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1年2月,全国人大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各省、市、自治区也跟着制定出台了本地区非遗保护条例、法规,并逐级落实保护实施方案。国家虽然十分重视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但现实是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民俗实物与资料不断被毁弃,县域民俗文化破坏尤其严重,建立县级民俗文化保护机制迫在眉睫。[保护标准、目标管理、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开发利用、资金、编制、人才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2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离不开县级图书馆

2.1县级图书馆拥有保护民俗文化的独特优势

2.1.1拥有大量的文献资源

县级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关的文献资源。尤其是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就有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料,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话谚语、绕口令、民间歌谣等口传文学;家族制度、社会制度、婚丧祭祀等仪式庆典;宗教、妖怪、占卜、巫术、民俗疗法等信仰寄托;民间美术、民间饮食、民间服饰、民间建筑等民间日常生活民俗文化等,这对参与民俗文化的发掘、保护及进一步研究是不可缺少的。

2.1.2拥有必要的场地设备资源

县级图书馆是公益性的基层文化教育场所,它设有外借部、阅览室、报告厅、展览厅、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等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可为民俗文化保护和开发提供必要的场地;提供信息存储载体、信息加工设备、信息利用界面等现代化的设备。

王登佐:关于县级图书馆保护县域民俗文化的几点思考

2.1.3拥有专业的人才资源

县级图书馆拥有各种人才,在民俗文化资源抢救工作和后续的资料整理、数字化、保护、开发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来传播,具有叙事场景重现和传播个体的零散性、多样性、模糊性等特点。县级图书馆可利用人才优势,对它们进行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立体方式的记录,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形式记录下现场考察成果,并将其转化为光盘、磁带进而数字化永久保存,使得这些民俗文化得以生动鲜活的方式保存。[4]

3积极探索保护县域民俗文化新思路

3.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

县级图书馆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可以利用报告厅、会展厅、共享工程支中心等服务设施场所为民俗文化提供展示服务,也可以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论坛、讲座、民俗文化研讨等形式,加强宣传,加深公众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公众对民俗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营造浓烈的宣传氛围,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并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盐都区图书馆自2006年5月起,先后在《盐都报道》、盐都电视台开辟专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利用橱窗、横幅、宣传手册、举办专题展览、讲座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通过宣传使社会公众能够认识到民俗文化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人类滋润心灵世界、值得倍加珍惜的精神家园,抢救和保护处于困境中的民俗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从而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民俗文化保护的主动性、积极性。

3.2要培养保护、开发民俗文化的专门人才

县级图书馆必须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有信息意识、善于发现和捕捉县域民俗文化信息,并能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专门人才。能从大量的本县(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地方文献中有关民俗文化的资料信息进行发掘整理,并从多角度查找有关民俗文化的材料用以佐证。[5]盐都区图书馆拥有一支文化功底深厚、能吃苦耐劳的民俗文化保护开发队伍。他们参与了全区民俗文化普查工作,奔赴全区18个镇(区、街道),280多个行政村(居)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坚持做到“四不漏”。即不漏种类、不漏线索、不漏艺人、不漏村组。搜集线索1,462条,共涉及17个门类,100余个种类,205个民俗文化项目。初步摸清了全区民俗文化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照片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记录,如实反映原貌。

3.3成立县(区)民俗文化学会

县级图书馆应积极组织开展民俗文化研究活动,牵头成立县(区)民俗文化学会,聘请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当顾问,聘请文化、广电、教育、旅游、科技、卫生、宗教、工商、公安、邮政、通讯、物流、金融、商会等各界领导、学者为研究会理事,吸引有一定学识技艺或研究能力的民间人士到研究会来。会员一边开展民俗文化研究工作,一边协助图书馆采集、整理民俗文化文献,实施研究与整理资料相结合。会员应深入到农村、社区,到民间艺人家里去、到那些不易发现而可能蕴藏着民俗文化资源的地方去,做好相关的采集工作。对于当地专门的研究人员,应主动与之联系,借此获取更多民俗文化的信息资料。除了挖掘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史诗、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神话、传说、故事、谚语、手工艺制作等作品及其制作过程、背景知识、文化空间外,对那些维系着族群的思想史、生存史、迁徙状况、民情习俗、语言交流沟通等文本,如民间典礼、祭祀仪式、、谱牒及其衍生实物也应该兼收并蓄,不要轻易放过。县(区)民俗学会应对县域内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失的规律,为县域的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作贡献。

3.4建立县(区)级民俗文化资源数据库

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统一标准、互联互通、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县(区)民俗文化资源数据库工作必须在县(区)政府的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下进行,作为文献收藏的有关单位,如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方志办、博物馆、档案馆等均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已有的基础,发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分别去承担有关方面的民俗文化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与建库等工作,在分工进行的基础上,互通有无,互为弥补,协作互助,统一组织管理,统一软件联网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切忌互相封锁,自成体系的重复劳动,不仅给地方财力、资源造成浪费,更会给民俗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带来危害。县级图书馆拥有专门人才、较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在资源抢救工作和后续的资料整理、数字化、保存、保护等方面具有自身优势。应联合其他文化事业机构共同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数据库,通过网络、数字化等新技术,构建具有实践意义和服务价值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6)

3.5争取多渠道投入,加大民俗文化保护开发力度

民俗文化保护离开资金支持,必将是举步维艰,县级图书馆要争取将民俗文化保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县(区)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并根据本地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障重点民俗文化保护项目经费投入。制定出台鼓励和支持民俗文化保护的优惠经济政策,进一步探索建立民俗文化保护基金及管理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盐都区图书馆争取区财政每年拨出10万元专项民俗文化保护资金,并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了民俗文化普查与保护成果展示活动,让人们了解盐都历史,了解民俗文化保护利用价值。先后组织参加第二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大中型文化活动,宣传、推介盐都民俗文化保护项目,扩大了盐都民俗文化保护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此同时,区图书馆《盐渎讲坛》推出了民俗文化专题讲座,组织全区民间艺人绝活现场制作、展示,举办民俗文化大型图片展,农民歌会,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行盐都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个性化邮票,出版《盐都民俗》、《盐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等学术著作,从而使该区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3.6建立民俗文化保护长效机制

县级图书馆要牵头制定县级民俗文化保护规划,积极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制定长远的保护目标和阶段性保护任务。盐都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为抓手,带动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整体开展,已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俗文化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目前,该区已有一项民俗文化列入部级非遗保护名录,有四项民俗文化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有十项民俗文化列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有二十三项民俗文化列入区级保护名录。该区建立了民俗文化资料数据库,对盐都区内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民俗文化采取记录、建档、展示、传承等措施予以保护。在区图书馆设立水乡民俗文物陈列厅,展示、弘扬、传承盐都优秀的民俗文化。该区由于民俗文化保护工作成绩斐然,2009年12月被江苏省文化厅表彰为省非遗保护先进集体。

县域民俗文化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有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县级图书馆更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发挥自身优势,使县级图书馆的民俗文化保护职能得以深化,同时也能促进县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建石.盐城民间艺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刘旭,李更生.丰瑞盐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钟敬文.民俗文化讲演集[m].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

[4]陈敏芳.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与作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

[5]王云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J].图书馆建设,2007(8).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都市民俗学/体系/民俗资源/保护

【正文】

自20世纪60年代城市民俗学(UrbanFolklore)在英美兴起之后,“城市民俗学”或“都市民俗学”的概念已为国际学界所接受。然而,“都市民俗学”作为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仍面临着理论建设的任务。对中国来说,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都市民俗的比重越来越大,及时地从学科的高度加以理论的概括已是一项不可漠然置之的工作。

一、急迫的任务

中国民俗学的工作重点过去一直是放在乡村,以人口占80%以上的农民生活为考察的焦点,“走向民间”主要是走向农民,农耕民俗长期以来成了中国民俗传统的基调。改革开放20年来的巨大变化,突出表现在城镇与都市的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蜂拥转移,以及城市文化的多样化和国际化。当今社会转型加快,乡镇社会已过渡到城市社会,全国农业人口的比重已减少为总人口的60.9%,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仍有1.2—1.5亿有待向都市和城镇转移。这样,依存于封闭型乡土的农村民俗正随主体的流动在耗散,而城市民俗在快捷地整合和发展。现代都市民俗已不再像《东京梦华录》一类古书所记录的那样,它与乡村民俗是在自然经济下的一种空间的和行业的离合,而是伴随着经济、文化、信息、金融、产业、教育、政治、外交等变化、发展而不断地选择、增生、融合、播化,并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主导。

民俗中心由乡村而都市的变化,带来了一些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廓清的问题。诸如,在当代中国都市民俗与乡村民俗究竟孰为重点?都市民俗源于乡村民俗吗?城市中的风尚能不能称作“民俗”或“泛民俗”?为研究都市民俗而在市区采风调查,在术语上也叫作“田野作业”吗?洋节、新庙会、人造会节等是否应排除在民俗考察的视野之外?外来文化对现代都市民俗的影响有多大?都市民俗学有没有自己的研究体系?这一体系的架构又如何?新兴的都市民俗学是否也有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任务?等等。

回答上述问题并建构都市民俗学的理论框架已成为中国民俗学建设的一项急迫任务。由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理论工作已落后于社会实践,民俗学总结与引导俗民生活的使命正有待及时完成。这不仅是学科理论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实践的要求。

二、都市民俗学的体系

作为非农化的都市民俗在中国古亦有之,并伴随着市民群体和市民生活而传演不息,然而,学科意义上的都市民俗研究只是在近年才稍稍受到重视,可以说,中国都市民俗学的体系迄今还未得到清晰的架构。从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角度着眼,中国都市民俗学的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一些支系:

1.都市民俗志。民俗志是按一定的方法和体例对民俗事象加以搜集、记录、整理、研究、编写的民俗学成果。都市民俗志应包括都市断代民俗志、都市市别民俗志和都市专题民俗志等基本类型。所谓“都市断代民俗志”,系指按朝代、城市而编写的民俗志,例如,其选题可为“唐代长安民俗志”、“宋代汴梁民俗志”、“明代南京民俗志”、“清代扬州民俗志”、“近代上海民俗志”、“当代广州民俗志”等。所谓“都市市别民俗志”,系指时间不定而空间明确的某城市的民俗志,例如,其选题可为“北京民俗志”、“天津民俗志”、“重庆民俗志”等。所谓“都市专题民俗志”,系指对某都市某一民俗类型的记录,例如,其选题可为“金陵岁时记”、“苏州民艺志”、“长沙婚俗志”等。

2.都市民俗论。民俗论属民俗学的基本理论,而都市民俗论是有关都市民俗学的基本理论。它包括都市民俗的定义、类型、特征、性质、功能、研究对象、主体构成、形成背景、变迁轨迹、传播方式、研究方法等,涉及民俗学的内外部规律,以使都市民俗学成为理论严整、架构完善的民俗学的新支系。都市民俗论着重都市民俗的理论概括,它不以阐释、还原、考证、比较等具体研究为任务,具有突出的学科表述的性质。

3.都市民俗史。都市民俗史属民俗史学的范畴,它主要由都市民俗发展史、都市民俗研究史和都市民俗学运动等构成。其中,“都市民俗发展史”涉及都市民俗的形成、变迁、整合的过程;“都市民俗研究史”涉及对古今都市民俗的记录、整理、论述和考辨,以及随都市的发展而出现的有关都市民俗研究的理论补充和理论创新;“都市民俗学运动”涉及国内的与国际的有关都市民俗的倡导与研讨、研究成果的集中发表、相关著作的连续性出版、研究组织的成立、国际间的交流等历史过程与现实发展。

4.都市民俗专题研究。都市民俗的研究专题包括都市民艺、都市信仰、都市行业、都市社交、都市语言等。都市民艺研究涉及各类口头的与手工的艺术类型,都市信仰研究涉及各种土生的和外来的宗教观念和民间信仰,都市社交研究涉及都市不同群体的分层交往和越层交往规律,而都市语言的研究则涉及对都市五音杂陈和乡音互融现象的探讨。专题研究往往在对象上较为具体、单一,或者说,它是某一类型、某一事象的深度研讨。

5.都市民俗应用研究。应用民俗学是以民俗为教育手段,干预生活、改造社会的学科,同时也是以民俗为开发对象,对其加以勘察、利用、保护及管理的学科。[1]都市民俗应用研究也具有上述双重的任务,即一方面用以协调社区的生活,对市民从风俗的层面做出引导;另一方面,推进对都市民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它涉及应用领域、应用对象、应用方法、应用目标、保护原则、利用限度等理论与实践的一系列问题。

6.都市民俗比较研究。都市民俗的比较能帮助人们从一个侧面看到都市间的风俗传统和城市特色,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自的变迁或复归。它包括中国都市间的比较和中国都市与外国都市的比较,其比较的基础是这些都市间具有共同的民俗文化因子、相近的发展水平和相类的功能需求。比较研究以找寻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为目的,思考都市民俗的传演规律并推进文化交流。国内都市民俗比较的任务,主要从地域条件和各自职能的背景,考察都市民俗的个性特征;而国际间的都市民俗的比较是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民俗学,其任务是判断传统民俗在现代都市中的地位,促进文化交流与社会发展。

都市民俗学的研究体系是一个开放的、新兴的、与时迁化的系统,它随市民生活和都市文化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开合演进、丰富严整,同时,其体系的完备,正表明都市民俗资源的厚实和学科研究的成熟。

三、都市民俗资源保护

都市民俗同乡村民俗一样,是无形而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象征。近年来,由于资源保护意识的淡漠,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应对措施的不力,以及个人或集团利益的驱动,破坏都市民俗资源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常常是所谓的“建设性破坏”。例如,2002年在江苏省无锡市就发生了拆毁《二泉映月》作者、蜚声中外的民间艺人——阿炳故居的事件(后修复);镇江的一幢文物老楼则令人惋惜地毁于一场大火;南京的绒花曾盛极一时,并形成名为“绒庄街”的街市,而今已人亡艺绝;不少城市拆城筑路或填河修路,为建新城而拆除老街,其中有价值的古宅和文物也常难幸免。显然,保护都市民俗资源同样也成了一项当今亟待着手的重要工作。

(一)资源类型

都市民俗资源涉及物态的、动态的、心态的和语态的不同范畴,或者说,包括物质的、行为的、精神的和语言的文化层面。这里,且略举数例。

1.建筑民俗资源。建筑作为物态文化成果,是都市中最丰厚的民俗资源之一。凡都市中具有地方风格、一定历史和蕴含艺术成分的民居、街道、会馆、当铺、作坊、商号、祠堂、府邸、书场、剧院、戏台、庙宇、园林、碑石、城楼、学堂等,均为有形的建筑民俗资源。其中,不少在现代都市中早已拆毁,偶见遗存,虽不完整,亦具有保护与利用的价值。

2.饮食民俗资源。饮食有用料、口味、形制、颜色、制法、食法、时令等不同,其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非常明显。作为物态民俗,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常能折射出一城、一地的市民风尚,并成为城市的“标签”,例如,北京的冰糖葫芦、西安的羊肉泡馍、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扬州的酱菜、镇江的肴肉、南京的板鸭等。此外,各市的民间小吃,也是重要的民俗资源,在旅游开发中不可或缺,诸如成都小吃、开封小吃、西安小吃、秦淮小吃等就颇负盛名。

3.游乐民俗资源。游乐民俗包括体育运动、竞技活动、儿童游戏、赏玩踏游、演剧歌舞等,它们能愉悦身心,既可观览,又可参与,故常在旅游项目中得到应用。诸如,龙舟竞渡、清明踏青、重阳登高、元夕赏灯、春放风筝、夏日赏荷、秋斗蟋蟀、冬作诗会,以及踢毽子、抖空竹、击棒壤、舞狮子、玩龙灯、打秋千、爬竹竿、翻绳绷、斗鸡子、练拳脚等,都构成都市的游乐项目,作为动态的民俗资源亦不可随意忽略。

4.庙会民俗资源。庙会是以行为的与精神的文化为主的综合资源,它包括庙会仪典、文艺表演、民间食品、宗教法物、商贸活动、民间传说、神祠庙宇、服装仪仗、旅游项目、民间玩具和其他手工艺品等。庙会一般以某个寺庙为依托,具有定时而办的岁时规律和与庙神诞日相联系的信仰特点。目前,中国一些都市仍保留着一些神庙,也留有相应的庙会活动,往往表现为宗教与民俗的融合。例如,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北京月坛、开封相国寺等,它们的存在与活动主要表现为民俗资源的性质。

5.市内交通资源。市内交通资源包括道路、桥梁、河道、码头、驿站、舟船、车马等。其中,属于交通工具的有:独轮车、手推车、马车、驴车、骡车、三轮车、黄包车、板车、轿子、轿车、轿船、渡船、画舫、灯船等,都属于民俗性交通工具。此外,早期的汽车、有轨电车、小火车、自行车等,同石库门、石板路、马头墙、大宅院一样,亦成为再现旧时都市风情的象征。

6.口承文艺资源。城市口承文艺包括传说、歌谣、谜语、谚语、故事、笑话等,它们常常载承着城市生活与城市文化的信息。在江苏省南京市曾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一枝园,二郎庙,三山街,四象桥,五马街,六角井,七家湾,八府塘,九龙桥,石(十)观音。”歌谣按数字顺序列出了南京古城中的一些街名,具有浓郁的民俗气息。此外,有关城市的起源、名胜、人物、风物的神话、传说、故事等,往往因积淀着深厚而多趣的文化信息,而成为都市文化建设的无形资源。

(二)保护方略

都市民俗资源的保护是都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谁少了这一意识,就不是一个现代建设者。都市民俗资源的保护应从各城市的特点出发,多手段地采取措施,以达到保护与利用的目的。就保护方略而言,至少有以下几点可以实践:

1.立法性保护。所谓“立法性保护”,就是制定法规、条例,用发文、命名、挂牌、警示等方式对某一民俗事物加以强制性保护,对破坏者予以惩处。

2.利用性保护。所谓“利用性保护”,就是对某些民俗物象或事象加以合理的应用,使之在建馆、造园、集中陈列、异地迁移、文艺移植、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既获得新的应用,又得到妥善的保护。

3.研究性保护。所谓“研究性保护”,就是对都市民俗的一些重要事象和物象开展学术性研究,用课题立项、调查研究、学术讨论、研究报告、专题论文、学术专著、学术演讲等形式,在把握某些民俗价值的同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4.组织性保护。所谓“组织性保护”,就是人事性保护,即建立一支从事保护工作的高水平队伍,包括检查监督人员、宣传普及人员、维护管理人员、专业研究人员等,以使保护工作得到人力保障。

5.租借性保护。所谓“租借性保护”,就是将一些古民居等民俗文化遗迹租借给民间去修缮、管理,以克服保护资金不足的矛盾。这种民营式保护方式已在江苏省苏州市开始实行,具有探索的意义。

6.试验性保护。所谓“试验性保护”,也是一种探索性的保护实践。它或在空间上划分出试验区,或在时间上划出一定的时段,并给予特殊的政策;或在类型上做出选择,对涉及民间信仰的某些事象和略有争议的民俗活动予以宽容,诸如庙祀、庙会、祭祖、祈祝、燃放爆竹等,通过暂时性留存的试验阶段,从而为后人正确判断其价值和最终做出存废的决定留下回旋的余地。

都市民俗的类型大多归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其保护工作才刚刚开始受到注意。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存在,外来文化的涌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加剧,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城市环境的快速变化等,对都市民俗的传承产生了冲击,并已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社会转型的高速发展时期,都市民俗资源的保护应与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协同进行,确立保护的指标体系,对都市民俗遗产统一编号,建立等级标准,完善监测机制和薪火相传机制,并从都市民俗中发掘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传统。这是都市民俗资源保护的目的,也是都市民俗资源保护的任务。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四社五村

四社五村民俗包含了社区民间组织、民间信仰、民间传说等多种民俗事项,是当地人在严重缺水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水利管理实践。2011年四社五村民俗入选了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四社五村出现了传承和发展的新局面。

“四社五村”处于山西省洪洞县、霍州市交界处,是由五个主社村及其附属的九个村庄共同组成的民间水利组织。四社五村中的五个主社村居于主体地位,他们分别是:洪洞县赵城镇的仇池社,霍州市陶唐峪乡的南李庄社,霍州市陶唐峪乡的义旺社,洪洞县兴唐寺乡的杏沟社,霍州市陶唐峪乡的孔涧村。孔涧村故这个民间组织称为”四社五村“。

四社五村所处的地区严重缺水,当地人围绕自发形成的“四社五村”民间组织,在长久的历史中形成了围绕着水资源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和格局。四社五村的水利管理制度不单单是有关于管理水资源、分配水资源的技术活动,更是围以水资源这个区域内最宝贵的资源为核心,包含了民间信仰、社区民间组织、岁时节日民俗等众多民俗活动的秩序体系。四社五村的行成和运作始终具有高度的民间特征,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四社五村的民俗文化主要包含了三个大类:

第一类是以清明节祭祀为代表的祭祀活动。四社五村的清明节祭祀活动主要分为小祭和大祭。小祭的时间一般为清明节的前一天,它的主要内容是检查前一年四社五村水利工程的维护质量、说明工程进度和开支、交接账目、决定来年的方案。大祭是清明节当天,参加人员包括主社和附属村的村长、放水员等。全体人员吃完祭饭后,前往龙王庙进行祭祀龙王的活动。之后,四社五村社首再次沿渠路检查工程,最后由主社首总结。

四社五村的祭祀活动是水利管理活动中每年一次的大事件,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第一是以祭祀活动为时间节点,让“轮流坐庄”的各社轮流管理、负责这一年的水利管理,按照四社五村梳理管理的文本旧时的水册规定,每月按阴历计算总共是30天,在水的分配上洪洞14天,霍州14天,剩余的商熳魑机动用水分配。从这个角度看,祭祀活动实际上是一年内重要的水利管理和交接活动。第二个功能是借助仪式化的活动,将各社对水利活动的管理合理化,使其拥有在这个区域社会水利管理中的正当性。社首权威的授受,是通过祭祀仪式实现的。当年执政社在通过仪式后,等于接受了神灵的授权[1]。

第二类是以龙君信仰为代表的民间信仰。四社五村的龙君信仰是这个区域社会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活动。对龙君的祭拜也有仪式化和流程化的色彩,这种仪式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情景中。第一是四社五村祭祀活动中对龙王的祭拜,地点是在四社五村的水源地沙窝村龙王庙。进行祭拜时本年度的主社村作为先,按照顺序依次祭拜龙王。第二是表现在四社五村的求雨活动中,四社五村的水源由于是霍山的植被蓄水,水源非常不稳定,季节性变化极大,这就出现了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在水源短缺的时间,四社五村形成了仪式化的求雨活动。这种求雨活动从参加人数、仪式过程、口头表述等方面都有较为成熟的模式。

第三类是流传在这个水利区域社会中众多的传说,和民间口头文学。本区域内的传说大都与水资源息息相关,如水资源命名的传说跑马泉传说,村落与村落之间水关系的传说孔涧与刘家庄联姻的传说,关于龙王的传说等等。还拥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文本,如,在上文提到的求雨活动中,参与求雨的寡妇口中就有比较成熟的民间口述文本:

刷擀杖敲簸箕不出三日下透雨

黄瓜茄子旱死啦赤肚子娃饿死啦

寡妇婆婆受死啦老天爷爷下点雨呦

从内容上看,四社五村的民间传说绝大多数都和水资源有关,涉及到水资源的各个方面,囊括了水资源的来源、民间信仰、村落秩序等众多内容。

2003年10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在同一年,我国文化部与相关部门一同发起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式启动的标志。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在这个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为: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各社区、各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四社五村民俗活动中不仅包含了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也包含了治理水资源的社会实践和仪式,这种仪式还与清明节的节庆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四社五村水利管理的实践更是一种形成在民间和历史中的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改造自然的具体活动。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视角来看,四社五村作为以水为主导的乡村区域社会,这个社区内蕴含了众多的民俗事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展与传承的重要土壤。

整体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基本保护方式之一。整体性保护原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非物质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原则”从定义上说可以归纳为“要保护文化遗产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也包括传承人和生态环境,从整体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关注并进行多方面的综合保护”[2]。在四社五村这个“文化生态区”进行的整体保护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方面,四社五村的民俗文化相对集中,民俗活动在这个区域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四社五村的民俗文化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处在一个剧烈的变化期,整体性保护中要求关注非遗项目动态的发展变化,“不应隔离而这种文化传统与民众生活方式的关联,把这种文化传统固定在既有的石台上,遏制了它在新的生存时空下的新的发展”[3]。

无论是在非遗的保护材料中,还是在具体的保护实践中,相关保护机构都认识到了四社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的重要。在笔者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四社五村在向更高一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时,无论是对仪式活动的具体实践,还是对民间文本都有详实的记录。在《临汾非遗名录》中明确概述了四社五村自然环境、用水习俗和保护范围及目的,这些内容都阐明了四社五村不是作为单一的民俗事项出现的,而是作为一个文化区域,受到整体性的保护。在四社五村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中,详细记录了杏沟社主持的清明节祭典大会的全过程、相关的求雨活动、四社五村中“鸡毛信”的文本、求雨的口头文学文本等内容。在具体的保护实践上,当地政府联合多个部门整治四社五村周边的自然环境,对以往由于工业建设所带来严重自然破坏的霍山实行封山育林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普查记录四社五村的民俗活动、报道四社五村追重要的祭祀仪式,扩大了四社五村民俗活动的社会影响。

四社五村水利民俗的整体性保护还表现在四社五村民众的积极参与上,这是四社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大的特点。除了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所做的保护措施之外,生活在这个区域社会中的民众,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角度出发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环境。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关于四社五村的学术著作问世以后,以四社五村民俗精英为代表的当地村民开始了对四社五村文化进行有意识保护,在四社五村水规管理民俗成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当地人对自身文化的保护意识形成了一个高潮。借着非遗保护的大潮,当地村民和四社五村中的领导干部发起了对四社五村的历史文献、文本材料、口述材料、图像系统的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文化保护”这些词语在p者调查的四社五村村民几乎是尽人皆知。这种四社五村人自发的对自身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实践,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帮助。

四社五村当地人有意识参与文化保护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学术研究的带动和官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重视,可其根本原因还是四社五村人对自身文化深深地荣誉感和自豪感,这种文化上的自豪也是四社五村长久历史以来能延续至今的原因,更是“社区”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重要概念的具体展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原则对四社五村民俗的传承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四社五村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具有整体性,是一种综合的文化,不是孤立、单一文化形式,整体性保护原则对四社五村范围内的众多民俗活动和文化遗产可以起到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既保护了水利管理制度本身,又保护水利制度所派生出的整个大的文化生态。

第二.整体性保护的原则避免了将四社五村民俗遗产变成变成之间不相关的“碎片”,强调了不同的民俗事项之间在这个文化区域内的互动性。整体性保护的视角下,水规管理、民俗仪式、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是互相作用着的整体,没有将四社五村所包含这几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割裂开来。

第三.整体性保护没有将四社五村文化遗产局限在一个时间段内,没有割裂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中民众生活的联系,也没有把四社五村的遗产固定在当前的形式上。事实上,四社五村水利管理制度以及它所衍生出的众多民俗活动一直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相比于水利管理技术性活动,这种不断动态的活态文化也值得高度的重视。

总而言之,在四社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中,施行的整体性保护原则可以对四社五村范围内的众多文化遗产起到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这种整体性保护既保护了水利管理制度本身所依赖的社区文化背景,又保护水利制度所衍生出的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原则还将四社五村文化遗产的动态变化囊括了进来。此外,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也成为四社五村非遗整体性保护的亮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可以借鉴的范例。

参考文献:

[1]董晓萍.节水水利民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5

1民俗文化的概念和范围民族语言是指各民族使用的本民族语言、方言和语言习惯。民俗文化是指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以及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并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演化、传递至今的特有的文化类型。民俗文化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物质类:与日常起居、劳动生产、衣穿住行、家居等有关内容;社会交际类:与家庭、族群、生活礼仪等有关内容;精神宗教类;与、禁忌、道德伦理、口头文学等有关内容。2我国语言民俗文化多样性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语言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落后由于我国现代社会一直比较落后,所以对西方科技文明存在着仰慕和向往,再加上民俗文化主要保留在农村或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少的地区,人群也主要集中在农牧民身上,这就导致学术界对民俗文化不够重视和存在偏见,研究不够深入。甚至在某段特定的历史时期民俗文化被误解为愚昧、落后、残留的封建思想,如对民俗文化中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的批判与否定。认为民俗文化对现代意义不大,这就造成人们思想意识方面普遍对民俗文化没有好感。这也导致了学术界对民俗文化不会给予过多关注,对其学术研究也相对滞后,限制了民俗文化的抢救和挖掘,导致了一些民俗文化渐渐淹灭在历史的长河中。2.2语言民俗文化的遗失与没落现象严重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中,战乱、迁徙﹑融合、灾难等一直伴随着这个古老的民族。随着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民俗文化生存发展的空间和环境越来越狭小。大量的民俗文化已经被遗失,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没落。比如在贵州有几万个自然村寨,生活着苗、瑶、布依、侗等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处山区,与外界联系较少,他们很好地保留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但这也仅仅占到30%左右,其余70%的珍贵民俗文化都随着时代的变迁消失在人类的记忆中。再举例,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据相关资料显示,地处中原的河南省有80%以上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如语言、神话、传说、礼仪、歌舞等都没有被传承下来。2.3现实的羁绊束缚了语言民俗文化的发展(1)由于我国的文化建设和保护一直是由政府主导,因此相关管理机构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思路和运作方式等仍停留在原有的计划管理体制层面上。工作中存在着只注重民俗文化展示的功能,对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和传承保护不够,更谈不上什么开发利用了。(2)从民俗文化发展方面来看,存在着“国家主导,民间配合。国家办什么,老百姓就欣赏什么”的被动接受状态,民间的需求的主动性被压制,语言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没有得到很好体现。(3)促进语言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相关政策不配套,相关管理机制也没有理顺和完善。缺乏促进语言民俗文化发展的动力。(4)政府在语言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数量有限,民间资本在语言民俗文化建设领域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扶持。同时,在语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经济和文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具备一定文化艺术修养与创新能力人才也比较缺乏。3语言民俗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发展思路及对策3.1发展语言民俗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1)宽容性原则有关部门应因地制宜的大力宣传当地的语言民俗文化,在社会上树立起对语言民俗文化的宽容、爱护的共识,允许文化的多样性,切实担负起传承语言民俗文化多样性的责任。(2)选择性原则在民俗文化中,不可否认会存在一些不健康、封建落后、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在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中要进行比较、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健康、向上的语言民俗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3)创新性原则时代在进步,语言民俗文化也要创新,可以把语言民俗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通过信息化、电子化促进语言民俗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3.2语言民俗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措施(1)重点引导和培养典型语言民俗文化可以重点引导和培养典型语言民俗文化,为语言民俗文化走向“前台”创造环境。如一直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东北二人转,通过文化部门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以及民间资本的运作,现在已经在东北人民的精神文化阵地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摆脱了以往“黄”、低俗的代名词。由些看来,政府有关部门可以进一步放宽文化领域的准入制度,鼓励民间资本以产业化的模式进行民俗文化市场的开发、利用和发展,给予语言民俗文化产业以同等的文化身份参与到文化市场的交流与合作中。(2)组织各方力量联合对语言民俗文化进行发掘保护语言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现阶段,我国的语言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工作还需要政府来主导。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行政资源来组织考古、教育、文化、宣传等部门联合做好语言民俗文化的发掘,宣传,教育等工作。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待遇上给予鼓励,认真发掘和保护哪些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优秀语言民俗文化,评估它们的文化价值,并进行开发利用。(3)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民俗文化的发展,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对前景较好的民俗文化产业进行投资。同时在涉及到语言民俗文化的税收政策方面给予倾斜。#p#分页标题#e#

(4)重视语言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培养要重视和加大民俗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鼓励引进各类民俗文化发展管理的专业人才。可尝试在高校中设立语言民俗文化的相关专业,为语言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如在中戏、长春师大等设立二人转专业就是很好的例子。(5)扶植民间资本开展语言民俗文化产业鼓励民间企业,以各种形式开展国家允许的民俗文化产业,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政策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4总结语言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坚巨的工作,它对于保护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增加民族凝聚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与社会各界力量要本着对民族、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来做好语言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使语言民俗文化的光芒能够一直闪耀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二道桥;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21703

1引言

非物质文化是民族文明的结晶,是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非物质文化作为特定地区、特定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二道桥街区地处乌鲁木齐市核心地段,北起新市路,南至胜利路一巷,由北到南贯通解放南路和胜利路,城市干道外环路从街区中东西方向穿过。原居民以维吾尔族为主,同时还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回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等,处处洋溢着浓重的民俗文化气息。因此,积存着各族居民聪明智慧的二道桥非物质文化保护成为重中之重。

2二道桥街区非物质文化的价值

2.1历史价值

二道桥街区的非物质文化承载着一定时期的历史传统,是鲜明的活态化的表述,反映了伊斯兰文化和传统的变迁,记录了传统向现代演变的信息,是原生态的文化元素。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可以了解到二道桥街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生产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道德习俗及思想禁忌。有助于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本源地去认识历史及文化。从而能够让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砣鲜独史和评价历史。

2.2社会价值

二道桥非物质文化是世居于此的各族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中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理念。这些居民绝大多数是穆斯林,一部分民族文化包含在伊斯兰教教义中,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和精神,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因此,这些民俗文化确保了二道桥各个民族特性、民族精神的代代相传,促进了民族共同发展与进步。同时具有教义性质的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正确地规范、引导居民的生活行为,包含的民俗事项具有使信仰、观念呈现法规制度化的作用,以及实施社会压力和社会控制的功能。许多民俗事项本身并不是法律,但在某些情况下却具有法律的意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积极的约束作用,引导了健康的价值是非观念,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

2.3文化价值

二道桥街区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丰富壮丽的非物质文化使得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显得更加绚丽多彩。通过这些具有二道桥特色的生活艺术作品,结合相关的民俗文化资料,可以从中梳理出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发展方式,把握其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同时,二道桥街区非物质文化中广袤的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社会习俗、服饰饮食、婚丧礼仪等也蕴藏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包含有大量未挖掘的文化艺术创作素材和原型,为现代的文艺创作提供取之不竭的源泉。

2.4经济价值

二道桥街区地处边疆,异域风情浓郁,拥有大量独特的文化遗产,这是非常丰富的潜在旅游资源,能够给旅游者提供最大的满足。二道桥街区非物质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丰富旅游环境、旅游体验和旅游活动内容。这样以多民族风情为支撑的旅游产业就会吸引大量旅游者前来旅游观光,为二道桥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3二道桥街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中面临的问题

3.1文化内涵认识不够

二道桥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流于形式,使传统的民俗文化保护与现实社会的创新发展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未能创造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影响到二道桥街区的发展。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内涵是要注重其活态的传承,最终让这些民俗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3.2原生态环境的消失

随着城市建设的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的商业气息愈发浓厚,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二道桥街区内传统民俗活动开展的氛围,影响着当地年轻人对本民族特色传统民俗的传承与发扬,甚至导致一些原本充满特色的民俗活动逐渐消失。与此同时,传统文化、民俗活动进行和展示的必要场所也更多地被商业大厦,住宅小区等等所代替。

3.3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国内对非物质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较晚,在此之前政府部门在思想上对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保护的力度远远不够。相应的,人民群众也严重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正因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该有的重视和关注,才导致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地被自然和人为地破坏,缺乏了原有的完整性。

4二道桥街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4.1传统生活的保护

在保护二道桥民俗文化时,保持穆斯林的聚居是首要的,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聚居使穆斯林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促进了社会交往,并对居住环境产生了归属感。生活习俗、经营活动都蕴含着浓郁的新疆特色与文化内涵,环寺而生的生活模式,直接反映街区的历史面貌。因此,必须尊重穆斯林的习俗和宗教文化,使之与现代文明一起实现延续性发展。

4.2民族商贸的延续

二道桥街区具有悠久的巴扎历史,曾是新疆各族人民互通有无,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在传统巴扎逐步向现代巴扎过渡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保持传统商业经营的原真性,展示独特的穆斯林聚居文化,严厉打击历史街区内的不法经营,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使其成为民俗产品展示的平台,让民族商贸得到延续,重现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需要注意的是,街区民族商贸的延续,是指对该街区的经济资源加以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其经济价值,在市场化、商品化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其经济价值。并不是一味地出于商业目的,将有些传统民俗项目彻底地商品化、市场化,失去其原汁原味,与最初要保护的艺术本体和保护意义渐行渐远。

4.3民俗活动的复兴

二道桥街区是文化性、商业性、居住性并存的综合性历史街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体现了穆斯林同胞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歌舞是新疆向世人展示民俗文化的最主要途径。对于这些,可以依托二道桥大剧院、宴会厅等场所,定期举办大型民族风情歌舞表演,提供展示、发展民俗活动的机会。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可起动宣扬和推广的目的,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经济回报。打造二道桥街区的知名度。还应多举办穆斯林节日纪念活动。针对二道桥街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纪念活动,阿肯弹唱、那达慕大会、高空走绳等民族活动。这些传统民俗活动都是根植于新疆,并且有助于创造二道桥街区的多样性,从而让民俗文化活动在人们现实的生活生产中得到复兴,让其成为二道桥街区少数民族生活的文化内涵和标志。

4.4文化场所的保护

二道桥街区的保护中,应该保留有价值的历史记忆,保留真实的历史遗存,并以有效的途径使其更好地生存下去。政府应高度重视清真寺的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清真寺文物保护条例,真正实现对其的保护。可以把部分清真寺列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排专人管理,有关政府部门应安排专项资金,对清真寺进行维修,恢复原有面貌。对于部分清真寺,保持其原有功能的前提下,适当性的进行开放。依托二道桥街区深厚民族资源文化优势,开发为旅游景点,与大巴扎一样成为旅游景点,既实现增收,也能够宣传伊斯兰的宗教文化。

二道桥街区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产生、发生、发展的场所就是经过多年来人们共同认可的、约定俗成的活动空间。它们与数千年来乌鲁木齐乃至二道桥区域里的民俗在特定真实场所中的再现,使民俗活动的场所得以“鲜活”的保存。

4.5文化旅游的组织

二道桥街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不仅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也是乌鲁木齐的城市名片。因此,二道桥街区作为展示民族风情的窗口,合理地组织其文化旅游的线路,对于二道桥的旅游开发和知名度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街区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街区整体风格的统一,营造特色的伊斯兰景观,建筑改造可采用伊斯兰风格的装饰,叠涩拱券、穹隆和彩色琉璃砖装饰,重点打造其特色的伊斯兰文化。

利用二道桥百年的商业品牌,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将物质性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成为经营性的景区或纪念馆;安排游客参与商品制作、发展农家乐旅游等,促进旅客和店主互相交流,从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强旅游的娱乐性、趣味性,带来经济收益。使旅游与开发并进,促进经济的发展。

5结语

当今,国际社会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提升到了愈加突出的位置。中国社会在不断加大对街区非物质文化保护力度的同时,也正在加紧探索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二道桥街区特有的多民族民俗文化是新疆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稍有缺失便会逐渐丧失自己的文化特色,进而丧失在中国文化多元化格局中的一席之地。二道桥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社会整体的义务与职责,全民参与到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中来,形成自觉保护的良好氛围和意识,对其进行充分的保护、科学合理的传承,将会极大地促进乌鲁木齐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穆顺瑛.西域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3]w荣织.论伊斯兰教在新疆兴起的社会根源[J].西域研究,2001(3).

[4]吴国华.伊斯兰建筑美学谈[J].社会科学论坛,2004(5).

[5]阮仪三.顾晓伟.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6]郭明卓.如何理解地方特色[J].建筑学报,2004(1).

[7]范庭刚.新疆伊犁伊斯兰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8]姚佩佩.新疆伊斯兰地区城市空间景观研究[D].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2012.

[9]刘伟.试论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中国穆斯林,2009(1).

[10]郭丽娜.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塑造:乌鲁木齐二道桥民族风情一条街规划[J].建筑创作,2005(7).

[11]戴林琳.北京南锣鼓巷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再生[J].华中建筑,2009(5).

[12]黄燕妮.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13]刘正江.新疆城市民族商业社区变迁研究――以乌鲁木齐市南关民族社区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14]冶建明.乌鲁木齐二道桥历史街区风貌保护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15]孙倩.凤凰古城传统街巷界面解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民俗文物;保护利用;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C28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35-02

我国是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自然环境殊异,因而具有丰富的民俗文物资源。长期以来,我们对民俗文物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足,民俗文物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上社会飞速发展,许多民俗文物正趋于消亡和流失。所以,如何理解民俗文物的概念和价值,如何加强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力度,仍是我们博物馆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民俗文物的基本概念

从前,我们对文物分类通常理解为历史文物、革命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少数民族文物),较少谈及民俗文物的说法及其存在的事实。即便认识到民俗文物存在的客观事实,也因受民族文物概念的影响,习惯上常常将其等同于民族文物,因此出现理论概念上的认识不足的现象。为此很有必要对民俗文物做一界定。

什么是民俗文物?理解这一概念首先要解决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文物的问题。

民俗,简言之就是民间的传承文化。即指人们历代相传的播及于社会和集体的,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表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信仰和游艺等等。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陶立燔先生将民俗归纳为四大类。即(1)物质民俗,包括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交易。(2)社会民俗,包括家族和亲族、村落、各种社会职业集团、人生仪礼、岁时习俗。(3)口承语言民俗,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谜语、民间艺术。(4)精神民俗,包括巫术、宗教、信仰、禁忌、道德、礼仪、民间游艺。[]民俗是反映历史的一面镜子,又是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了解历代人民的物质生活、科学文化和精神面貌,了解每个民族的不同性格和特点。《文物保护法》中对文物定下较翔实的规定,其中一项是:“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这一项可作为定义民俗文物的依据。所以,民俗文物是与人们的民俗活动,即民间的生产、生活、文艺、娱乐、风俗、习惯、信仰等民俗事象有关的富有特色的典型器物。因此,民俗文物与历史文物、民族文物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所以,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的重点恐怕在于近现代民俗文物,况且,民俗文物面临消失的危险性较大,应成为重中之重。

二、民俗文物的科学保护

博物馆它们所遵循的方针和承担的义务是一致的,就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这种变化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将是十分剧烈的,因此,民俗文物受到的冲击并面临消亡的危险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博物馆要做好民俗文物保护,必须开展以下几点工作。(1)争取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的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解决专门的经费供博物馆使用。这种经费支持应该长期有续地保持下去。(2)博物馆应该组成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深入民间,调查和征集民俗文物。同时,向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让人们懂得民俗文物的内涵和保护的重要性,防止民俗文物的自然的、人为的流失。(3)在具体工作当中,眼光不能只盯在实物的年代是否久远,物品是否精美。民俗文物大都是制作粗糟,好多还在流传和使用,因而,没有多少年份、多么精美可言。好多物品不出几年就再也见不到了,这就需要调查和征集者们具有超前眼光。这一点,老一辈的民俗文物工作者体会最深,他们常常感叹,当年司空见惯,俯拾皆是的器物,如今已难见踪影。(4)在工作中,不应只满足于获得实物材料。因此,要作好文字记录,并写调查报告,与文物一起入库。另外,在调查和征集中应引入影视记录和电脑数码技术,采录民俗文物在民俗活动中的使用情况,丰富民俗文化内容。(5)民俗文物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牵涉到同一个地区,多个民族的民俗文物,所以,博物馆收藏民俗文物,不应只局限于某几个方面或某一个民族。

三、民俗文物的合理利用

新时期,国家对文物工作提出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明确了保护和利用的相互关系。

第一、利用民俗文物可以开展科研工作。博物馆的专业人员,为了获取民俗文物,需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工作,而所获取的民俗文物又带有大量的民俗学和民族学信息,因此,博物馆拥有着很多的第一手资料,具备着其他科研机构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搞出许多科研成果。这种研究工作,不仅会提高博物馆的专业人员的科研水平,而且对博物馆的收藏、展览、教育等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信息和实物材料,最终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

第二、利用民俗文物可以进行陈列展览。展览是博物馆提供给社会的精神产品,是向大众展示民族文化的最好的方式。博物馆的民俗文物展览应灵活多样,可以就某个民族的全部民俗事象进行陈列,也可以某一特定的民俗事象为题应用多个民族的实物材料进行展览。在具体的展览陈列当中,应尽可能地采用放映电视录象的手段,并邀请该民族群众进行演示,增强视觉效果,活跃展览气氛。因为大多数群众的心理是不仅要知道它为何物,还要知道它怎样产生,如何使用。另外,我们的民俗展览应考虑让观众参与,让观众自己动手,体会其中的艰辛和乐趣。但是,博物馆的民俗文物展览,毕竟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商业性的陈列展示,一定要资料翔实,充满文化气息。

第三、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利用还可以考虑进行民俗商品的开发。许多民间工艺技术如今仍存在,我们可以通过民间调查,发现民间艺人,发挥其技能,仿造工艺作坊,制作原汁原味的民俗工艺品,让观众边参观,边购买,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是我们博物馆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工作任务。博物馆必须根据自己的特性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抢救和保护面临岌岌可危境地的民俗文物,丰富文化宝库,促进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策略。

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是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

民俗文化在现代的旅游资源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民俗文化变迁总的现状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1.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继无人。

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二是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三是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四是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

2.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

要使民俗文化不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淡化,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两方着手采取保护措施: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用。其次,政府或有关部门要与旅游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去盲目接受外来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或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为旅游地各种岁时节庆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并引导旅游者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4.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5.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

6.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综上言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蕴涵丰富的旅游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实现其旅游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效益。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民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又一新出路。

参考文献:

[1]黄平文。《文化视野下的毛南族族群认同》。西民族研究,2009(97)。

[2]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12(896)。

[3]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9)。

[4]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12(893)。

[5]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3.

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民俗学;西藏;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4【文献标识码】a

民俗也就是民间风俗,指的是国家和民族中人们创建、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方式。民俗学属于一门将民间风俗作为习惯进行研究的人文科学。西藏多个组群创建了较为灿烂的西藏文化,其中就具有较为丰富的民俗文化。此种繁多的民俗事项和西藏各族群之间的生产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民俗文化资源宝库,充分展现了西藏文化的多样性,为西藏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打下来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也是民俗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且还成为党和国家关心的对象。为了有效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召开了多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的发展进行了商讨,在不同阶段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了西藏的全面发展。党中央将西藏民俗文化保护提到了全新的高度,有效促进了西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基于民俗学,对西藏民俗文化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

一、西藏民俗文化

西藏自治区处于我国西南边疆,是青藏高原西南部。其地理位置对民族风俗的特点有着一定的影响,藏族属于多节日民族,节日的内容和形式较为丰富,比如农事、祭祀、庆贺、纪念等。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的主体民族,其最古老的宗教主导了西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藏传佛教,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和其他民族不同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西藏民俗文化的内容较为丰富,民俗文物也多姿多彩,其中的服饰、婚丧、饮食、节日和居室都为我们展现了藏族丰富历史文化的变迁[1]。

藏族的饮食主要为米、麦和青稞等,以在高原生长的青稞为主要食物。藏民族还有饮茶的习俗,主要饮品酥油茶。酥油茶的原料包括茶、酥油及食盐。除了酥油茶,藏族饮品还包括甜茶、清茶、青稞酒和鲜奶。西藏民居建筑形式为碉房,其为两层结构,上层为人们的起居场所,底层为储藏房和牲畜房,碉房建筑一般使用小窗窄门的形式,从而能够挡风避寒。雪域高原较为辽阔,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其代步工具主要包括骆驼、骡马和牦牛。马是青藏高原人们重要的伴侣,藏族人们对于马有特殊的情感,对于马鞍也非常讲究。牦牛属于高原之丹,其行动虽然迟缓,但是具有耐力,是青藏高原理想的运输工具。

国家一直以来都对西藏的发展非常重视。为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党中央进行了多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2015年8月24日北京召开,会议中对目前和今后西藏工作的目标要求、指导思想和重大举措进行了明确,为进一步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进行战略部署。2010年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表示在西藏自治区政府和党委的团结带领下,全区的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西藏经济持续发展,能源体系的建设和综合交通的成果较为明显,文化建设效果明显,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断实施,民族团结在不断的加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绩效,并且强调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西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国家对西藏传统民俗文化进行复兴,实现了西藏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现代,西藏民俗文化遗产也具有一定的成就。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西藏还将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的优势充分展现,积极进行民俗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在西藏各大学设置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研究。通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西藏研究院在西藏医学制作和唐卡传统技法研究方面都具有較大的进步[2]。

二、西藏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进入21世纪之后,针对西藏民俗文化进行研究的工作人员不断增加,研究的成果也在不断积累,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西藏民俗文化的研究已经到了全盛时期。

(一)具备西藏民俗文化论学术思想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此时期的民俗学学科占据勒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地位,并且还发表了西藏民俗学相关的作品,成为了优秀的学术传统。相关人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地介绍了西藏饮食、服饰、居住、节庆、娱乐、信仰、婚姻等民俗,此书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赤烈取扎是西藏民俗研究的开拓者,其对民俗岁时研究尤为重视,对岁时节气的来源、形成和分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对于之后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现代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并且还有相关人员表示,宗教影响着民俗文化,并且大部分的民俗文化都来源于宗教文化[3]。

(二)民俗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其一,服饰。服饰民俗是比较重要的物质生活民俗,相关人员研究了西藏服饰民俗,将西藏传统服饰分为节日服饰和常用服饰两种,并且还提供了全新的详细素材。还有相关人员进一步对藏族服饰的审美进行了研究,表示世俗服饰存在和谐统一、朴实无华和和谐统一的审美特点。

其二,民间口学文化。英雄的叙事事件是民间口学文学中的主要内容,《格萨尔王传》展现了藏族原始社会的形象,其也成为藏学研究过程的重要内容[4]。

其三,体育民俗。本时期的体育民俗尤为重视西藏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并且还和新闻学相互交叉。西藏民俗体育因为藏民族的文化才能够稳定的发展,是集体参与,具有农牧区、民族礼俗、健身性的特点。在创新和借鉴的基础上,现代创建了较为独立的体育传播和体育话语体系,形成了自我发展模式。

在西藏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体育、新闻、旅游等事业共同发展的特点,并且逐渐形成了西藏民俗文化论理论体系。在对西藏民俗文化发展研究过程中,当代研究人员对西藏民俗文化的内容、功能、含义及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使其能够占据我国民俗文化中的重要部分[5]。

三、西藏民俗文化保護和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在西藏民俗文化为当地经济带来效益的时候,也出现了部分珍贵传统文化丢失或者表现低级化的特点,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并且由于基础的建设设备较为薄弱,导致部分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消失,而且人才缺乏,缺少传统文化组织策划人员和传承人员。要想能够实现西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持续发展,就要使用针对性的对策,提高当地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

文化是在社会中被人们继承的,如果没有人传承,那么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就会消失。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交流也出现了大融合。此时西藏民族地区人们要在意识上具有自觉性和自主性,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在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还要尊重当代居民的发展需求,尊重人们的选择。

在保护和发展西藏民俗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市场,使其能够进一步发展,对当地文化市场进行丰富,有效提高人均消费水平,这也是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并且还要培养民俗文化传承、组织策划和管理等相关人才,藏族要引进优秀的组织策划和管理人员,从而促进西藏民族传统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

在保护西藏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创建完善的保护机制,对于部分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满足时展、即将消失的文化进行保护,也就是使用现代科技方式,通过影像、实物等多重手段,创建民俗文化旅游博物馆等多种方式进行保护,并且还要在政府、相关部门及专家的指导下,对西藏民俗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保护[6]。

四、结语

在通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西藏民俗文化的研究、开发、保护从没有到繁荣,从小到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创建了西藏民俗学学科体系,占据我国民俗学方面的重要地位。在之后,在西藏旅游业等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西藏民俗文化的发展也在深度的改革,开发相应的发展和保护模式,实现民俗文化的保护,对文化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实现西藏创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小燕.民俗学视野下的西藏民俗文化研究回顾[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54-58. 

[2]张月恒.分析西藏民俗文化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林芝地区八一镇为例[J].旅游纵览月刊,2017(4). 

[3]葛维威.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西藏现代职业教育——学习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b03):11-13. 

[4]达娃卓玛.浅谈西藏民俗文化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J].中国培训,2016(10):165-165. 

[5]张裔炯.稳藏安民、富民兴藏的根本遵循——学习贯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好西藏工作的重要原则[J].求是,2015(2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