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学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0:50:00

老师教学论文篇1

本文作者:申涤尘李彬张鑫工作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创新的教育理念发展与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生命线,知识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创新教育和创新型教师。作为全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地方高校教育模式必须适应地方发展的需求,结合当地特点,展示其办学特色,推行创新教育,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要对原有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进行彻底改革。高校毕业生由于缺乏创新意识与实践经验,难以承担社会赋予的重任。因此,地方高校如何尽快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地方高校推行创新教育与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课题。爱岗敬业的道德素养当前,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素养建设,严格自律,再塑高校教师良好形象,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高校教师是党的事业的宣传者,应该站在党的立场上,为了全民族的利益,“披荆斩棘育桃李,呕心沥血铸英才”,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综合道德规范的约束。师德之魂在于“师表”,为人“师”者要知识渊博,为人“表”要形象高尚。通常讲的“艺德双馨”、“艺高为师、德高为范”就是这个道理。大师就是有知识、有名望、有道德,受学生景仰的优秀教师。高校的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盖的高楼再大再高,如果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没有教师队伍综合道德素养的熏陶,学生的水平和素质是很难有所提高的。广专结合的文化素养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全面综合、广专结合的文化素养。首先,高校青年教师要有一种人文的精神。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精神,高校青年教师才能真正了解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其次,高校青年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学科文化。高校教师的学科文化是指高校教师所具有的对本专业独立的思考和个体化的知识体系。高校青年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科文化,才会不断学习新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做到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再次,高校青年教师要具备教育素养。我们应看到“一个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即使他们的专业业务相当高,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高水平的教师,甚至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高校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而且更要具有良好的教育素养。[5]高校教师应当是“文化人、学术人和教育者”三位一体的优秀人才。广博精湛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是其知识结构的核心及有效履行教师职责的基本条件。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入钻研,对所讲授的课程要系统掌握,深刻领会,融会贯通,从深度和广度上完整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整个课程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师只有在对本专业有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精练授课内容,才能从学科知识本身出发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强调教师坚实的专业知识并非是把教学活动拘泥于教材和大纲。教师要根据特定的历史阶段,根据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在深入透彻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取舍,重新组合。

制定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规划目的是要在学校中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形成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和个人进步的机制,保证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最终达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把好新进教师入口关新进教师一律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按照“尊重人才、重视质量、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考核,体现高学历、高质量、高水平。拟被录用的新进教师必须参加省高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岗前培训,在理论培训合格的基础上,由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学实践环节的考核,主要考核新进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态仪表。新进教师教学实践环节的考核成绩要达到85分以上,达不到要求者需重新准备,再次试讲考核,为教师正式上岗奠定一定的基础。此外,认真分析每个人的特长、个性、兴趣、专业方向,将每个教师分配在他最适合的岗位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继续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学校要为新上岗教师及转岗教师配备导师,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培养,充分发挥中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实行双向选择制,在学院组织协调下,双方签订责任书,报教务处审批,指导期限为三年。导师要为青年教师制定三年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认真填写《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表》。导师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指导青年教师掌握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的前沿知识以及教学重点、难点,指导青年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熟悉并基本把握各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三年培养结束后,新教师的授课情况按照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定表的要求,其优良率应达到85%以上,教师教学实践考核分数应达到80分以上。学校定期组织导师召开座谈会,总结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三年未完成培养计划的青年教师延长一年的培养期限,对不负责任的导师要给予批评或撤消其导师资格。制定严格的监督体制按照学校听课制的总体安排,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听课力度,定期组织教学督导组的专家随机听课,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效果和课堂秩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并在课下当面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青年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要求各学院(部)每学期举行一次微观教学,要求本专业教师对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从内容、方法、效果和手段等各个角度进行细节点评。各院(部)每学年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一次教学质量和师德情况的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内容从学生的角度给青年教师的教学和师德表现做出公正的评价。通过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学院、教研室等多层面多方式的监控与督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加大青年教师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师德和教学法讲座,聘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对教师素养、新教师如何备课、授课和教案、板书、教法等教学环节进行培训。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学校要定期举办双语教学高级英语培训班或中级外语培训班,2006年以来吉林农业大学通过各类培训使全校青年教师受益达60%,并派出7人分别赴香港、新加坡参加双语教学培训;开展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技术培训班,提高教师双语教学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或双语教学。在坚持校本培训的同时,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的经费投入,每学年投入50余万元用于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深造或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制定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政策和落实措施,为青年教师提供资助,调动青年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按照学校颁布的讲课大赛和教学质量的评分标准,由学校专家组评选出优秀者,给予表彰和奖励。树立典型,发挥优秀教师的骨干作用,鼓励青年教师树立危机意识,刻苦钻研业务,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各院(部)每年度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案或板书大赛,督促教师规范教学用语和教学手段。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青年教师队伍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质量工程实施方案,对教学名师和团队的培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根据学科门类特点,集全校的优势力量创建跨学科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创建来促进教学研究与改革,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这也必将为建设一支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青年教师队伍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与条件。

老师教学论文篇2

一、想学生之所想

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时刻关心的问题。他们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要洞察其心理,及时探测和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如在讲So2的性质时,把So2通入澄清石灰水,看到石灰水变浑而后又变清。同学们联想到Co2也有类似现象,教师随即令学生写出有关方程式,并顺着思路和同学们一起思考:能使石灰水变浑的是否一定是Co2?怎样确证无色气体是Co2?怎样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有Co2?怎样检验Co2中含有So2?通过共同思考,结论很快得出,对So2性质的认识就深刻了。

二、想学生之所难

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学习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教师要深入学生角色,成为学生的化身,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例如,pH值为10的naCn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是pH值为10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的多少倍?学生一下子很难回答这一问题。但我们设置了几个小问题,如pH=10的naoH溶液,oH-来源于什么?pH=10的naCn溶液,oH-来源于什么?等等,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很快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我们教师应时刻以学生的状态和能力水平,设置教学过程,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化难为易,提高他们的能力。

三、想学生之所疑

课堂上教师在讲述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突然发现某些学生表情凝重,脸色不悦,显然是学生思维出现了“疙瘩”。此时,对学生思维中出现的“疑”若不及时排除,必然造成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生继续思维、继续学习的障碍,使思维中断。高明的教师会立即意识到这一点,断然采取措施,重新站到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例如,在讲述泡沫灭火机原理时,学生对盐的双水解反应不甚理解。这时我们再和学生从已经掌握的水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实质、平衡移动的概念等知识方面综合思考,终于使学生认识到盐的双水解的程度既决定于相应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又决定于生成物的溶解性的大小,学生的疑往往是朦胧的、难以言表的,这就是想学生之所疑的重要性,这里,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和耐心。

四、想学生之所错

教师在批阅作业、试卷和个别辅导时,常发现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给学生指正后,为了巩固,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时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再“错”一次,错给学生看,错给学生思考,使学生引以为戒。例如,在讲过Cl2、HCl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后,我在黑板上画装置图,有意从上面画起,而且神情严肃,态度一丝不苟。这时,就有不少学生在下面喊:“老师,这样画不对,应当从下向上,从左到右依次画”。这样,歪打正着,学生的印象就深了。这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

五、想学生之所乐

课堂是师生共同表演的舞台,必须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这种表演中来。高明的教师必须想到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渴望成功的心理,想学生之所乐。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凡可做的实验尽量做,可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学生在实验中亲眼观察到色彩斑澜的化学现象,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烈,会透过现象去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去探索物质变化的规律。一次,在讲授金属钠的活泼性时,我将磨碎的金属钠粒慢慢撒入集满氯气(越浓越好)的集气瓶中,同学们看到钠在氯气中金光闪烁,剧烈燃烧,简直是欢呼雀跃,这样巩固了钠、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焰色反应等等化学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还有一次,在学了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方法后,我们出了二道近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配平,结果大部分学生配平了。当他们得知这就是全国高考题时,高兴得不得了。师生共同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了。

老师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品德教育

小学是学生形成是非观、价值观等理念的重要时期,对其以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品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倍受重视。在实施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是进行品德教育的基础,因为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逻辑真理,更加重视情感交流,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作用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具备其自身的特有情感,是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班主任老师需要起到领头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增长,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阻碍,不能进行有效开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具有其必要性。而大部分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基本知识进行教授,更不要说对品德教育进行渗透,此时班主任就需要进行介入,引导老师实施品德教育。此外,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条件有限,只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接受品德教育,无法得到理想效果。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品德教育效果,而且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良好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

1.语言赏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字进行解析,然后对文字所组成的语言进行欣赏,以达到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同时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中课文都具有很美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并充满了情感,包含了很多积极、正面的思想品德。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对课文语言进行赏析,然后深入全文,使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更加形象、深入地进行记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完美地渗透品德教育。但是班主任在渗透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分清主次,是在良好实施语文教学时渗透品德教育,不是专门地开展品德教育。如果不分清主次,不仅不能很好的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2.大声朗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中,课文均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在思想、语言、教育上都是优选,特别是古文、诗词,其中包括保卫祖国、歌颂祖国、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心态等内容。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手段,所以在渗透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课文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大声朗读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课文,对课文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深刻理解。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学生在大声的朗读中可以体会到李白的思乡之情,无形中对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操进行培养。此时班主任的职责就是进行有效引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有效解答。

3.课外活动

良好的课外活动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情操,挖掘学生个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课外阅读是实施品德教育渗透的有效手段,课外阅读的文章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浓郁韵味,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引学生良好发展。但是在对课外阅读书籍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进行相应指导,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对不同的书籍进行推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其道德水平。课外活动不只有课外阅读是品德教育渗透的途径,还包括写作、朗诵、演讲等,这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判辩分析、文笔、口才等能力,可以有效对品德教育进行渗透,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

4.班主任自身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具备很强的可塑性,所以班主任就有对学生进行相应塑造的责任。因此,班主任需要具备很高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班主任是其行为、心理形成的参照物。例如:班主任性格开朗,班级的课堂教学就会十分活跃,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对学生的状况进行了解掌握,例如: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像朋友一样进行交流,对学生的烦恼、困惑、快乐进行了解,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品德教育进行良好渗透。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有效创新教学方式,并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品德教育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不是快速施教,是逐步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培养。这就对班主任的自身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不仅需要对班级进行管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老师教学论文篇4

学生的学习基础对教学质量、班级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王老师是那种遇到学生学习基础好的班级时,教学质量就会在学校遥遥领先;遇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的班级,教学质量也不会差得一塌糊涂的优秀老师。

我百思不得其解,经常询问王老师有何法宝,王老师总是笑着说:“教无定法,教要有法!”

不明白其中含义,但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时间长了,我终于明白:保持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许多老师教学质量有时也会很高,但往往昙花一现之后,就悄无声息了。王老师不同,遇到教学质量高于他的老师时,他前去祝贺,然后认真研究教学质量超过他的老师在教学中先进的做法,在扬弃中改进自己的教学艺术。原来,不断地谦虚学习、吐旧纳新,吸取他人优秀做法,这才是王老师始终保持教学质量常青的法宝。

俗话说,文人相轻。在相互瞧不起对方中,丢掉的往往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最佳机会。在日常工作中,王老师不仅不嫉妒那些在教学质量等方面超过自己的老师,反而非常欣赏这些优秀教师,在欣赏中既保持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在相互学习中,自己的素质得到了不断地提高。

“文人相轻,害人害己;欣赏他人,最终受益的是自己。”王老师一次次在和我的交谈中如此说道。我也在后来的工作中一直秉承王老师的建议。

后来我大学毕业,走上了讲台,成为了一名正式教师,在学校里遇到一位喜欢写新闻报道的郑老师。郑老师每次撰写的新闻报道发表后,其他同事读报时看到郑老师写的新闻后总是议论:“就这么几句话也算新闻,这样的水平谁不会?”

有的同事甚至看到报纸中有郑老师写的新闻后,还非常生气地将其撕毁,不屑一顾地说道:“什么新闻,就是说大话、吹牛,也不脸红。”

我不明白为何他们对于身边这样一位善于写新闻的同事抵触情绪如此之大,于是请教郑老师,郑老师笑着说:“没什么,文人相轻罢了!”

后来,无论他人背后怎么议论郑老师,也丝毫没有减弱我对郑老师的敬佩和羡慕,听到他人的议论之后,我总在想:“无论他写作水平如何,全校上百位老师就他一个人写的新闻能够在报纸上发表,仅凭这一点,也应该是一名了不起的人才!”

以后,郑老师每次写的新闻发表了,我都认真拜读,在欣赏和阅读中,我也决定学着郑老师的写法,写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新鲜事,但每次将写好的稿子投出去后都杳无音讯了。自己写的新闻无法发表,但每次请郑老师修改几笔后,就迅速发表了,这让我更加敬佩郑老师。原来,写新闻这事,要想发表并不像其他人所说:“不需要任何水平,只要写就能发表。”

由欣赏到敬佩,由敬佩到崇拜,我在崇拜中不断地学习郑老师的写作手法和技巧,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我写的新闻也开始在报纸杂志发表了。

再后来,我调到一所新的学校,办公桌对面坐着一位爱好写论文的崔老师。每次崔老师的论文在报刊上发表后,周围许多人总是懒得看上一眼,甚至有人说:“教学质量是靠教出来的,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就知道写作,完全是为了图个人名声。”

但我发现崔老师不仅会写论文,教学质量也是一流的,无论他人如何议论,只要崔老师的了,我都如获珍宝认真拜读。在拜读中让我明白了许多教学艺术,也让我明白了崔老师教过的学生如此喜欢他的原因。原来,学习名师不必东奔西走,这里风景独好!可惜我们善于欣赏远处的风景,却总是忽视身边的美景!

一名能够不断反思自己教学的老师,教学与管理水平会差吗?

后来,我开始学着崔老师的做法,仔细观察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人和事,研究分析处理学生问题的艺术,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这些做法不仅让我的教学质量提高了,论文也开始陆续发表了。

通过不断向他人学习,我收获颇丰。一些文章被学生、学生家长在报纸杂志上阅读后,对我尊敬有加。学生在尊敬之余也特别喜欢我所教的学科,所以我的教学质量也总是在学校名列前茅。

现在,虽然也经常有人在我面前冷嘲热讽:“不务正业,只写文章不研究教学……”但我始终保持着微笑。不懂得欣赏他人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傻,欣赏他人最终受益的是自己。

老师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斯霞教育理念文献综述

一、选题依据

斯霞是我国小学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她以“母爱童心”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小学教育而言意义非凡,对其教育理念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分析,既可以丰富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理论,又可以指导一线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二、文献综述

1.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1)斯霞老师教育思想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斯霞老师教育观的研究,斯霞老师最令人敬重的便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爱学生的精神,具体有:《一片爱心,献给孩子》、《育苗人》、《记斯霞老师》、《斯霞和孩子》、《斯霞的爱》、《斯霞谈爱生》、《斯霞对孩子的爱》、《由斯霞和学生一起跳橡皮筋想到的》等诸多论文,以生动具体的事例让我们零距离地感受到了斯霞老师的伟大的爱。有学者以斯霞的“童心母爱”为依据研究她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为“斯霞在工作过程中提出的‘接近儿童、观察儿童、关心儿童’的观点是现实的、客观的,同时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1]。有人评价斯霞童心母爱的教育精神:“童心母爱是儿童最需要的纯朴自然情感,它是儿童发展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斯霞的童心母爱是教育爱的专业品质,它是小学教师职业最重要的专业特质;斯霞的童心母爱,是爱的哲学,是精神性的大爱,是当前中国社会迫切呼唤的教育文化。”[2]还有人评价说:“每一个人都有过学习的感受,而引导着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启蒙老师,常常和亲爱的母亲一样,永远铭刻在最美好的记忆里,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斯霞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引导幼小心灵天天向上的灵魂工程师。”[3]②关于斯霞老师教师观的研究,有人对斯霞教师观的发展历程和内涵进行分析,认为“斯霞将教师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教师、人才、国家发展三者关系中形成了对教师作用的认识”[4]。③关于斯霞老师师德观的研究,杨林国在《追寻教师美德:斯霞教师德行解读》中说:“斯霞的爱表现为斯霞的尊重、平等、宽容和关怀。”[5]他认为斯霞的教师爱具有本体性的特征,在斯霞身上,爱就是一种自足的存在,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斯霞的爱更是一种给予性质的爱,这种给予是对教师内在利益的给予,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回报;斯霞的爱是坚定性的爱,不论是在人生中最困顿、最窘迫的时期,还是在人生中最激越、最辉煌的时期,她从未改变自己的爱,此为一种延续和放大的师德大爱。有人认为“信念之坚钿、探索之执着、关爱之拳拳”就可归纳出斯霞的师德人生[6]。也有人对斯霞老师和霍懋征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解读两位名师不同的教学艺术风格,挖掘其背后不同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斯霞与霍懋征教学思想与实践的认识和理解[7]。

(2)关于斯霞的语文教学的研究。这部分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关于斯霞老师语文教学经验的研究,如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介绍斯霞语文教育事迹和教学经验的《斯霞文集》[8],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及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联合选编的关于斯霞三十年间教育心得体会的书籍《斯霞教育经验选编》[9],是最早对斯霞教育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的著作,分为“斯霞积累的教育工作经验”、“有关斯霞教育工作经验的介绍”和“有关斯霞同志小学五年制试验工作总结”三个部分,总体上关于斯霞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经验。崔峦和陈先云合著的《斯霞、霍懋征、袁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10]中对斯霞教育教学思想做了细致的研究和介绍,书中对于斯霞主要介绍了她对自己教学生涯的回顾,还有袁微子、高惠莹、崔恋、田本娜等专家对其语文教学思想与实践做的精彩评析。一类是关于斯霞老师分散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如《“随课文识字”的实践和认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心理探讨》、《回答一个问题》、《分散识字很快进入阅读写作的原因》,等等。还有一类是关于斯霞老师教学艺术的研究,如《于质朴中见真功夫》、《成如容易却艰辛》、《让学生勤动脑多思考》、《斯霞的教学实践给予的启示》、《根据课文讲深讲透》、《教师的镜子》、《生动的一课》、《斯霞教学经验的启示》,等等。可以看出,理论工作者对斯霞的研究文献数量很多,但大多数只是对斯霞老师进行直观描述或情感上的表达,只是在表层上讨论斯霞老师,而没有将之上升到理论、理念的高度,对斯霞老师的教育思想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

2.一线小学教师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经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斯霞老师的一线小学教师并不多,研究成果的数量比教育理论工作者少了很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老师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新课改;合理分组;小组教学;教学手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意识到小组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逐渐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很多老师将这种小组合作形式化,只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课堂上的问题,这种“小组教学”不仅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会极大地影响教学的效果,因为学生会将这种小组合作的时间当作是闲聊休息的时间,从而使得小组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老师务必正确运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小组教学的效用,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参与其中,提升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从而保证教学的效果。下面就从我语文教学的实践出发,提出了几个小组教学运用的有效对策。

一、合理分组是关键

在传统的小组教学模式下,老师只是按照学生所坐的位置进行简单的分组,这种分组方式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不科学。因此语文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和基础状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得语文学习上的满足。具体来说,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并且在进行组合时使用交叉组合的方式,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这样就能够做到相互补充,共同进步。另外,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我划分,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具体情况进行分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能提高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屈原的《离骚》时,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记忆学习,那些基础水平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快速地记忆文章,并且熟练地背下来,而那些基础水平比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很难认真地记忆课文内容,这时基础好的学生便可以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告诉他们背诵的技巧和要领,用同龄人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这样一来极大地提高了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

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是重点

很多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内容时,不管问题简单与否,都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这样只会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为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让某些学生形成一种思维惰性,这对于高中生的学习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语文老师务必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真正地发挥小组教学的效用。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劝学》这篇古文时,例如这种比较开放性的题目“请找出本文的论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论点进行论述的?”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小组成员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对于这种封闭性的题目“请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老师便可以让学生单独思考。只有科学安排语文教学内容,才能使教学的效果得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得以激发。另外对于一些需要小组演绎的教学内容,老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例如在教《窦娥冤》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内部进行角色分配,然后对窦娥冤中的某个场景进行想象和延伸,在台上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有趣的小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强化自身的学习。

三、教师的适当参与是基础

有些老师在开展小组教学时,并不关心小组讨论的情况和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小组教学的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老师在进行小组教学时,不能怀有“放羊式”的心态,认为学生在讨论,自己便可以“袖手旁观”,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具体来说,老师要实时地关注学生的讨论进程以及讨论的内容,对于一些讨论不够激烈的小组,老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话题;对于一些讨论偏离主题的小组,老师则要对其进行提醒;对于小组内部遇到争执的情况,老师则要主动地进行调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小组教学的效率。另外,老师的这种参与应当要适当,切不可过分干涉小组讨论。

总的来说,小组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的应用需要老师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老师也要对小组进行合理的分组,科学地安排语文教学内容,使得小组教学更加高效。另外老师也要适当地参与到小组教学活动中,切不可“袖手旁观”,而是要对小组讨论与交流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小组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真正地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水平,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薇.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D].四川师范大学,2012.

老师教学论文篇7

一、教师职业道德与政治素养方面

教研室全体教师热爱党、热爱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心国家大事,坚持读报、收看电视新闻。

每位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政策文件,在学院和部门组织的政治学习中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在学院组织的为保证玉树地震灾区顺利渡过难关的捐款活动中,教研室教师积极踊跃,奉献爱心,表现出良好的师德素质。平时,教师们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院规章制度和纪律,团结进取,积极向上,谦虚谨慎、爱岗敬业。老教师无私帮带,新教师虚心请教,使教研室显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勃勃生机。

二、课程教学方面

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3名,均具有讲师职称;3人中,1人孩子尚幼。面对困难,大家团结一致,顾全大局,依然承担起全校各学部各专业的《大学语文》必修和部分专业《应用文写作》必修以及《文学欣赏》选修课的教学,并出色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全部教学任务。

(一)任劳任怨,不挑肥拣瘦

分配教学任务时,本教研室教师从不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对于教研室主任分配的教学任务、课部与学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能愉快的接受并认真圆满完成好。相对于《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是教研室最不容易上好的一门课,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门课理论性强,操作性突出,选讲的原著、元典多,要想吸引学生,需要下大工夫,同时也需要教师本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理论水平。教研室邹老师、杨老师能积极主动承担该门课的教学;同时,还有的老师主动承担两门课的教学,教研室能顺利完成课部和学院安排的教学任务,跟以上老师的付出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授课认真负责,课下积极研讨

本教研室教师对工作兢兢业业,本着为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本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每位老师的备课储备量都在100%,并且都是新教案,即使本门课已经上过多遍;课后都有教学心得。教研室的老师利用周三教研活动的机会,交流讲[来源]课心得,探讨,讨论教材内容编排情况。如何能在毕业班搞好教学,教研室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召开教研活动,就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估以及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等诸多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专职和兼职教师也多次召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讨会,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组织青年教师集中观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本学期,教研室组织了一次青年老师的《大学语文》课的观摩教学。以教研室教师为主,艺传学院的郑济飞、冯威老师,江苏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的田宝老师参加了本次观摩课教学活动。事后及时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并邀请教务处、人事处领导和教学督导参与。在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针对本次观摩课教学每位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肯定了优点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在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下,对参与讲课的老师进行了裁判打分,并排出了名次。另外,大家还阐发开去,就观摩教学如何选篇目、如何讲好课文知识点,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老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本次观摩,每位教师都获益匪浅。希望这样的教学活动继续办下去。

(四)大学语文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研室教师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在教学中,老师们勇于尝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本学期,教研室所有教师都使用多媒体授课,课件制作精美大方,尤其是杨敏艳、邹运月老师的大学语文和文学欣赏课,融视频、语音、画面于一体,颇得学生好评。教研室老师在本学期授课过程中,始终遵循一个原则: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兼职老师曾凡云在班里聘助教,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杨敏艳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转化为实践。正是教研室教师在本学期教学中不停的探索,不停的追求变化和创新,才使教研室教师在学院教学考评中一直保持良好的成绩。

三、科研方面

本学期,教研室教师在科研上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课题方面:申请校级课题一项,项目名称:独立学院应用文写作课程“案例—互动”教学法研究;申请者:张成;所属单位:基础课部。

论文方面:2篇。杨敏艳老师的文章《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张成老师的文章《急切实现功业热烈追求理想——对崔颢《黄鹤楼》诗情基调的探讨》;均发表在本学期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学报上。

教材方面:修订大学语文教材一部;主编:张成、邹运月等;已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

四、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

(1)对于学院组织的各类活动,本教研室教师都积极主动参加。4月份学院图书馆组织的校庆六周年征文等比赛活动中,老师们都踊跃投稿;6月份学院党委组织的全院拔河比赛,基础课部派出的队员参加机关代表队,夺得第一名。

2)联合校团委、学生会主办的独立学院大学生辩论赛,第五届“励翱杯”演讲比赛以及灵兮文学社首届征文比赛,本教研室教师主动承担起评委职务,为学生公正、公平打分;为大赛的顺利进行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3)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生活,5月20日,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团委学工处、基础课部联合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春之韵”诗歌朗诵比赛活动。

老师教学论文篇8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B).2011.11.022

当前,“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已成了每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觉行为和努力方向。自由语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唤回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由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以适应未来丰富多变的生存环境的语文教学方式。在“自由语文情趣教学”课堂中,“师生和谐互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体现,是一种和谐的课堂生态。“自由语文”下的“师生互融”不完全等同于“师生互动”、“相互包容”、“自由散打”,指的是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自由地、相互地和谐交融。这种交融包括角色的交融、情感的交融、行为的交融、认知的交融,特别是生命的交融。在这样“交融”的课堂里,“分不清”教师和学生,“分不清”教和学,整个教学过程浑然天成,师与生、教与学、情与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生成。笔者在“自由语文情趣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师生辩论成为习惯

辩论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感性的激发和理性的成长,自由精神的唤醒和自主意识的增强,同时,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经常设计师生辩论的“场”。教师在自由的课堂中“辩中引”,“辩中导”。如教学《三袋麦子》(苏教版第五册)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辩论题:“小猪、小猴、小牛,谁的做法好?”将学生分为男生、女生两组,男生组辩“小猴的做法好”,女生组辩“小牛的做法好”,剩下“小猪的做法好”由教师论辩。辩论前,先让每组自由讨论,自由思考他们所辩的做法的优点,想得越多越好,倡导学生撒开思维的大网。辩论时,因为教师的参与,学生辩论的热情格外高涨,思维异常活跃,迸发出了许多精彩的论点:小牛的做法好,因为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猴的做法好,因为只有像小猴那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东西,而小牛无论怎么节俭,不创造最终还是坐吃山空……

二、师生同演点燃情趣

表演是一种学生非常喜爱的教学活动形式,它能有效地调节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内化,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教师放下“师尊”,和孩子们同演一出戏,那会更加激发学生表演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在表演中起到示范和点化作用。在教学《空心树》(自选课文)时,笔者扮成“谦逊地低着头,铺展自己的枝叶”的老柳树,请一个学生扮演“仰着头,费尽心思想把自己的枝叶梳理得比老柳树漂亮一些”的小柳树,课堂上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都争相与老师“同台共演”。被选中的同学,非常珍惜这次和老师一同演出的机会,显得格外的认真和投入,演得也很成功。接着,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学生们表演得都很到位、很生动,许多地方还演出了新意。学生沉浸在语文的情境里,情趣盎然。

三、师生换位拉近关系

在教学中,笔者时常请一个学生走上讲台做“小老师”,自己走下讲台当“大学生”,师生之间的距离由此拉得更近了,关系更融洽了。有一次,黑板上有三个词语:倾听、悦耳、飞快,“小老师”请同学们分别用这三个词语造句。笔者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说:“××老师,我能用‘悦耳’和‘倾听’两个词一块儿造句――我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倾听着悦耳的音乐。”班上静了下来,同学们陷入了沉思,片刻,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能用黑板上的三个词一块儿造句――学校的东边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我飞快地跑过去,原来是小宁在唱歌,我便坐在她身边静静地倾听。”多么令人惊喜的创造呀!这是“大学生”的不同思维点燃了“小学生”潜藏在内心的无穷创造,而“小学生”的创造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料,只有当民主和谐真正走进课堂时,学生才会有如此美妙、新奇的创造。

四、师生比试教学相长

教学中,笔者经常和学生进行各种比试,比如:“看谁读书读得好”、“看谁古诗背得多”、“看谁练笔写得快”……“师生比试”不仅能起到不露痕迹的示范作用,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勇气,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我要和老师一样好”,“我能够超过老师,比老师还要好”……给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和一个女同学比读课文。比读完毕,那个女同学竟然当着全班同学和那么多听课老师的面直接指出了我的错误:“老师,你读错了两个字,‘洪亮’的‘亮’应该是边音,你读成了鼻音;‘争吵’的‘争’应该是后鼻音,你读成了前鼻音。”她的潜台词就是“老师,你读得没有我好”!多么了不起的小女孩!这可是长期民主训练的结晶呀!孩子们终于敢自己的老师了,他们的自信在“”中培植,他们的个性在“”中张扬,他们的智慧在“”中迸发……然而,同时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可谓“教学相长”。

五、师生讨论因势利导

学生之间开展讨论,有些复杂的问题,他们往往很难触及其根本和核心,浅尝辄止。这时,需要教师的点拨。笔者常常将这种“点拨”放在和学生的一起讨论之中,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在教学《花瓣飘香》(苏教版第六册)最后一个自然段时,笔者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从这一段里你能读出什么?笔者轮流参加了几个小组的讨论,把自己当成他们中的一员,在和学生的共同讨论中巧妙暗示、顺势引导。讨论结束,学生对这一自然段的含义有了非常深刻而又独特的理解,请听学生的回答:

生1:“一盆花送给了小女孩”说明了“我”对小女孩的赞扬,她那颗闪亮的心和花儿一样美丽。

生2:“另一盆花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说明“我”被小女孩的品质感动了,从中受到教育,从此也像小女孩那样关心自己的母亲。

生3:我觉得“一盆花送给了小女孩”这句话还表达了“我”对小女孩的感谢和奖励,因为她让“我”懂得了每一个做儿女的都应该孝敬自己的母亲。

……

六、师生互评放生自主

一直以来,评价是教师的专权,教学评价权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手里。但要想真正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应当主动听取和接受学生的评价、建议和指点,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我们知道,在教和学之间,老师确实是先知者、多知者,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就事事领先、永远领先,学生也是可以超过老师的,故而,学生是具备评价老师的理由和资格的。在教学作文“写人的外貌”时,笔者先示范描述了一个同学的外貌特征,让学生评评老师说得怎样。有学生说:“‘一双眼睛很有神’改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好一点。”有学生说:“‘他不大讲究卫生’这句话可以说得更具体一些,在句子后面再加上“你瞧,不到半天时间,一双手已沾满了钢笔墨水和修正液’。”……学生大胆地评价教师,对好的评价教师表示赞成和接受,这让学生在欣喜中也有所感悟。

老师教学论文篇9

1、专业成长方面:不断接触新事物和新思想并及时进行交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校内外活动培训。如派杨志川、陈丽萍老师前往晋江二中观摩片段教学大赛,到侨声听说并参加高二地理教研活动,到一中、磁灶等学校听课学习,陈丽萍老师还经常参加晋江水土保持会议等,并及时向组内传达。还不断参加新课程教学的培训:如8月1日到泉州参加新课程培训,参加林副主持的重构课堂等培训。从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方面发展,并且结合晋江实际进行案例的讨论与交流,以备上课的使用。

2、技能方面:提高教师的实验技能,组织第二课堂中从环境保护及监测、气象观测与分析等方面入手,以便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带领本组成员思考、讨论如何结合本校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利用晋江的乡土资料来替代教材的案例,如陈埭的缺水问题来进行研究性学习,九十九溪的污染问题,校园的模型制作、校园的规划与改进等问题。此外,杨志川老师与黄丽纯老师正在着手组建平山中学气象观测小组,并已经制定完方案准备实施。

3、教研方面:

(1)成绩:讨论与交流如何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其中杨永芳和庄永鹏同学的论文获泉州市乡土小论文比赛二等奖(指导老师:杨志川),庄雅诗同学的早安地球获晋江市科技手抄报一等奖(指导老师:杨志川),苏双茹同学的手抄报获二等奖(指导老师:黄丽纯),杨志川老师的论文获晋江市地理教学论文二等奖,并编入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此外,本组还多次根据学校的需要进行论文的汇集如德育论文等。

(2)备课:能进行集体的备课尤其是高一、高二新课改年段,知识较新联系紧密,集体备课更好地进行前后联系,对于会考的复习献计献策。并积极进行校内公开课的开展,从业务上自我成长并进行同伴的互助.

具体时间:何丽芳老师在高二13班开设校内公开课,10月17日陈丽萍老师开设中国的民族专题公开课,11月20号雷晓芳老师在高一9班开设农业区位的选择,杨志川老师于12月5号开设中国水文灾害专题的校内公开课,12月12日胡贵锋老师开设高三文科复习公开课等!此外,本组还经常进行互听课,并且进行同伴的互助与学习。还经常开展晋江水土保持的教研活动,并认真思考如何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另外,胡贵锋老师带黄丽纯老师成长和指导,认真进行新教师的培养

(3)认真地整理出新课改的电子练习卷,并对以前的练习进行修改,从而形成一份适合本校学生水平的练习。积极出好单元和期中考试卷,并及时对试卷进行评价、讨论与修改,其中尤其要提的是制定出一份较完整的会考复习方案和练习卷:包括2份补充提纲、3份会考模拟卷、4份必修一的复习试卷和1份必修一的小结、2份必修2的阶段试卷2份、必修3的阶段试卷等。认真研究高二会考的教学教法,预计在此次会考中能取得较好成绩。

(4)积极参与校园网络办公平台的资源库建设,本学期共发表各种资料40多篇。内容涉及各种资源、试卷、总结等。在多媒体的使用:何丽芳老师和雷晓芳老师经常利用现在教学技术手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必修一的复习中和选修五的文科教学中。杨志川老师由于条件的限制没办法使用。而且教研组各组员还收集了相关的课件,并制作修改出一些适合本校教学的课件和文件

老师教学论文篇10

论文致谢一

又是一春暖花开之际,论文完成之际顿觉时光如流水,匆匆而过,两年半前入学时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

从踏入XXX毕克新老师实验室的那一刻起,毕克新老师的谆谆教诲,以及各位优秀的师兄师姐的帮助,让我快速的成长,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迅速成为一个能够独立研究、独立思考的研究生。使得我自己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提高,这些能力的提升对于我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能够帮助我快速的融入工作。

在此,我首先要衷心的感谢我的恩师毕克新老师,是您教会我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让我学会如何去独立阅读文献,撰写论文。使我转变了原有的不良学习方法,在您的悉心教导下,我锻炼了自己的科研能力以及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气。让我能够自信的面对未来的工作生活。

其次,我要感谢在实验室里所有的同学们,在我整个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中给予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当我写论文遇到难题的时候,你们同我一起研讨分析问题,进而带我走出误区,是他们在科研和生活中给予我很大的安慰和支持、帮助与鼓励,使我能够勇于面对求学的压力,推动我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彼岸。

特别感谢闫瑾同学、施昆吾同学与郑立同学在硕士论文中模型方面给我的帮助。最后,衷心感谢我的父母和男朋友,他们在背后给予我最无私的支持、关怀和鼓励,他们是我有毅力坚持按时完成硕士论文的力量源泉。

感谢各位专家的对本论文进行批评指正。

论文致谢二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陈春明教授,本文从论文的选题到撰写完成,陈老师给予了我许多的鼓励和支持。在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本论文才能够顺利完成。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治学上精益求精、严谨求实,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他渊博的知识和广阔的胸襟让我们折服,在此,对陈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至上崇高的敬意!

其次,感谢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老师们,在我求学期间给予的教诲和帮助,感谢老师们无私的奉献,细心地教导,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所学到的知识都使我终生受益。

最后要感谢所有关心我的家人、朋友,是你们的默默支持,让我能够奋勇前进,勇敢面对生活、学习上的困难。你们的付出我将永远铭记于心,谢谢!

论文致谢三

硕士论文的完成,不仅标志着我学生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我要开启人生新的篇章。回顾将近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感触颇多。学校对我这三年的培养,不仅使我学会了很多专业知识,更锻炼了我论文的撰写能力,也教会了我很多人生的哲理,这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首先,我应该感谢我的导师田世海教授。田老师在我的论文撰写过程中悉心指导我,给我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也能发现很多被我忽略的问题,使我获益匪浅。同时,田老师在生活中也时刻关心着我,田老师的专心科研精神、待人接物的能力以及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等很多方面都值得我终生学习,也是我今后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榜样。在此,我谨向田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我要感谢各位老师以及同学的热情帮助,也要感谢实验室的每一位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感谢我的每一位朋友以及我的家人。有了家人的支持与鼓励,我才能在学校专心完成学业,我才能更加坚定前进的方向。是同学、朋友、老师和家人的陪伴,让我能够在遇到困难时勇往直前,不再孤单。在此要特别感谢张晓萌师姐、孙磊同学对我的帮助和照顾。

感谢中外运(沈阳)分公司能给予我实习的机会,让我真实了解到物流仓储企业的运作流程,并为我提供了很多中外运的宝贵数据。同时也感谢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大连)有限公司,给我实习的机会,让我了解不同企业物流仓储的作业特点,这对我的论文选题、撰写过程中的分析、建模和仿真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后感谢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所有老师,谢谢各位老师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我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

论文致谢四

我的论文至此已经结束,能够顺利完成这篇论文并圆满的结束我的研究生生涯,我衷心的感谢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向我提供过帮助的所有老师和同学。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朱若男老师,感谢她对我所有的鼓励、教导与关怀,在学术上对我的严格要求、谆谆教导和不厌其烦,在生活上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其次,我要感谢我所有的授课教师,感谢老师们的认真授课,为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我毕业论文的完成提供有效的支持;再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以及我的师弟师妹们,在和大家共同研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学术水平得以提高;最后,我感谢我的家人对我无条件的支持与鼓励。

在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结束之际,我有太多的感谢,这两年半的时间我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见闻,结交了众多良师益友,这些都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可贵的财富。特别是我的导师朱若男老师,再次感谢您对我所有的帮助,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论文致谢五

随着论文的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两年半的学习生活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增强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在学术研讨和论文撰写过程中,虽曾遇到过很多问题,但有幸得到614实验室全体师生的帮助,特此表示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高长元教授。在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老师都给予了悉心的指导,特别是在完善论文阶段,无论是格式上的错误还是结构上的不足,老师都谨慎细心的提出宝贵建议,为我顺利完成论文打下坚实基础。高长元教授渊博的知识、谨慎的治学态度,不仅是我学习的楷模,更是我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其次,我衷心感谢翟丽丽教授对我的指导和关心。无论从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翟丽丽教授对我无微不至的教诲和呵护,使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母亲般的关怀,这里向翟丽丽教授表达我深深的谢意!

再次,感谢张树臣师兄对我论文结构、论文内容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感谢何晓燕师姐、王京师姐对论文提出诸多宝贵建议,使我的论文不断完善。感谢614实验室全体同学在我研究及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