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考语文常考古诗文句子精选90句高考语文常考古诗文句子精选90句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文句子精选90句

发布时间:2024-04-26 18:45:28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文句子精选90句

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2.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5.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6.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1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2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2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4.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2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7.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2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3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3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3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3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40.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4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4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5.马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7.言必信,行必果。

48.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4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5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5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5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5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58.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5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6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6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63.满招损,谦受益。

6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6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6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9.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7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7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7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7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7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77.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7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

8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8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8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84.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85.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8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