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对研究开题报告范文9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9:13:18

药对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第一篇

【摘要】

癫痫(epilepsy)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癫痫发作可表现运动、感觉、意识、精神、行为和自主神经等功能异常。对于癫痫的治疗应着重于3个方面[1]:病因和诱发因素的治疗;对癫痫患者的教育和社会照料;癫痫症状的控制。在这3个方面中,控制发作是最主要的目标。癫痫发作的控制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药物控制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对癫痫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抗癫痫药物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合理用药

【abstract】:epilepsyisagroupofneuronsfromtheabnormaldischargecausedbyshort-termcentralnervoussystemdisorderscharacterizedbychronicbraindiseases,withsudden,recurrentcharacteristics.Seizuresmaybeinthemovement,feeling,consciousness,mental,behavioralandautonomicnervoussystemdysfunction,andsoon.Forthetreatmentofepilepsyshouldfocusonthreeaspects:causesandfactorsinducedby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epilepsyeducationandsocialcare;controlthesymptomsofepilepsy.inthesethreeareas,controlattackisthemostimportantgoal.thecontrolofseizurescanbedividedintodrugtreatmentand[1]surgicaltreatment,drugcontrolisstillthemaintreatment.thispaperonthetreatmentofepilepsydrugsontheprogresssummarizedbelow.

【Keywords】:anti-epilepticdrugsdrugtherapyadversereactionsinteraction;rationaldruguse

目录

1癫痫的发病机制5

1.1生物膜电生理理论5

1.2叶酸假说5

1.3脑内神经递质学说52药物治疗的原则5

2.1抗癫痫药(aeDs)的选择5

2.2aeDs的有效剂量6

2.3aeDs的联合应用6

2.4aeDs的减药、停药及换药7

2.5aeDs的不良反应7

2.6aeDs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83传统或经典抗癫痫药物8

3.1丙戊酸(Vpa)8

卡马西平(CBZ)8

苯妥英那(pHt)94传统抗癫痫药物的新剂型95抗癫痫新药9

5.1托吡酯(商品名:妥泰;topiramate,tpm)

5.2拉莫三嗪(LtG)10

5.3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10

6.新型抗癫痫药物的选择11

参考文献12

癫痫(epilepsy)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癫痫发作可表现运动、感觉、意识、精神、行为和自主神经等功能异常。

1癫痫的发病机制

[2]

1.1生物膜电生理理论癫痫是由于大脑局部病灶神经元兴奋性过高,产生阵发性放电,并向周围扩布而出现的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根据癫痫的发作症状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局限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等。癫痫病灶的爆发式放电是由缓慢去极化变化引起的高频放电,由于脑外K+和Ca2+降低,两者皆使细胞内Ca2+升高而触发神经元爆发式放电。脑内Ca2+增加,激活了外向K+通道,加速K+外流,终止爆发放电。

1.2叶酸假说70年代初,文献报道应用苯妥英治疗的癫痫患者血清叶酸水平降低;用叶酸治疗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增多,这就引起了癫痫发作的叶酸假说。很多抗癫痫药如苯妥英、苯巴比妥、扑米酮可使癫痫患者叶酸水平降低,从而控制癫痫发作。提示抗叶酸药可对癫痫有效。

1.3脑内神经递质学说神经元总体的活动是在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GaBa)与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和天门冬酸之间的平衡协调下进行的。如果兴奋性递质相对多于抑制性递质,神经元的活动失去控制而导致癫痫发作。谷氨酸根是主要的兴奋性递质,它是谷氨酸的离子形式,是γ-GaBa的前体,经谷氨酸脱羧酶的作用,转化为γ-GaBa,它们之间有相对平衡的关系,当谷氨酸相对多于γ-GaBa时,可使癫痫发作。依据癫痫发作的相关理论,目前已开发了许多抗癫痫新药。

2药物治疗的原则

2.1抗癫痫药(aeDs)的选择治疗前首先要明确是否为癫痫、癫痫的类型、癫痫的病因及病损的部位,癫痫的正确诊断是进行治疗的前提。主要是根据癫痫发作类型、癫痫综合征及特殊的病因选药,同时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对于全面性发作患者,首选丙戊酸(Vpa);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CBZ)。大多数aeDs仅对某一发作类型有效,对其他类型的发作疗效差或无效,甚至有相反作用[3]。因此,由于发作类型诊断不正确,而导致选药错误是癫痫“难治”的常见原因[4]。在难以确定是部分性发作、失神发作或肌阵挛发作时,可先选用广谱Vpa、拉莫三嗪(LtG)或妥吡酯(tpm)[5]。

2.2aeDs的有效剂量药物吸收、分布及代谢的个体差异可影响其疗效,因此用药剂量应采取个体化原则[6]。如Vpa、CBZ以及新药奥卡西平(oXC)、tpm、加巴喷丁(GBp)均为剂量-反应相关联的aeDs,如不按个体化原则用药,而用所谓“常规剂量”,患者可能处于“亚治疗状态”。通常儿童按体重计算药量,婴幼儿由于代谢较快,用量比年长儿童相对较大,成人按一般剂量[7]。

用药初期应从小剂量开始(开始阶段可以半量或1/3量用1周),逐渐加量至有效控制发作而无不良反应产生的剂量,亦即达到稳态有效血浓度。剂量不足是发作控制不良的常见原因,但对于某些敏感的药物要特别注意,有的患者服用CBZ后可产生严重的头晕症状,LtG可致迟发性皮疹。另外,要根据药物半衰期来判定aeDs达稳态浓度所需要的时间,再配合aeDs血中浓度的监测,以决定药物的最佳剂量[8]。

多数aeDs血药浓度与药效相关性明显大于剂量与药效相关性,因此应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目前经常监测的血药浓度是包括药物结合型及游离型二者在内的总浓度,未与蛋白结合的游离型aeDs才可以出入血脑屏障起到抗癫痫的作用[9],而总浓度有时并不能正确地反映游离型浓度的水平,特别是在多种aeDs合并使用的情况下,因此,测定游离药物浓度更有价值[10]。

2.3aeDs的联合应用约80%的癫痫单药治疗即可以比较满意地控制发作,单药治疗的优点是,不良反应少;无药物间相互作用,因此目前仍主张首选单药治疗

[11]。对于混合型癫痫或当单药治疗确实不能控制发作时的难治性癫痫,可考虑联合用药。联合用药不宜超过两种,合用两种或多种aeDs可使药效降低、发作加频,或易致aeDs的慢性中毒。联合用药时应避免选用化学结构(药理作用)相似,如pB

与pmD;副作用相似,如CZp和pB。在药代动力学方面,可以选优势互补以及可以互相抵消不良反应的aeDs合用。另外,还要考虑药效学的相互作用,由于aeDs间的相互作用可影响其疗效,故应注意药物合用时血药浓度的变化[12]。传统的aeDs大都经肝脏代谢,通过竞争可能抑制另一种药的代谢,pHt、CBZ、pB、pmD为肝酶诱导剂,可以促进其他药物在肝脏的代谢而降低血药浓度,而Vpa抑制肝酶诱导作用,可以提高其他肝脏代谢的aeDs的血药浓度,当加用有相互作用的其它aeDs时应监测药物血药浓度。在联合用药Vpa+LtG,LtG的剂量应为常规剂量的1/2~1/3。有报道tpm合并LtG对难治性癫痫有较好的疗效。

2.4aeDs的减药、停药及换药关于减药、停药的时间,各国学者有不同的标准,一般应遵循逐渐减量的原则[13]。当发作完全控制后,再继续服用3~5年,才考虑停药。同时还应考虑病因、发作类型、频率、脑电图及患者的工作性质等因素。如有脑炎史、产伤史的症状性癫痫用药时间应长,复杂部分性发作停药应慎重,发作频繁而脑电图异常者也应长期用药[14]。停药时应逐渐减量,从开始减量到停用,应不少于半年。过早停药可导致发作反复,突然停药会促发癫痫持续状态,停药后一旦复发应立即恢复原治疗方案。换药时,应以递减旧药、递增新药方式撤换,增药可以适当地快,减药一定要慢。一增一减不宜同时进行,原则是暂不变原用物,先加用新药,两药合用至少有3~7天过渡时间,再考虑渐减无效的药物。

2.5aeDs的不良反应所有aeDs都有不良反应,包括急性不良反应和慢性不良反应,其中急性不良反应中的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多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体重改变、头晕、共济失调、嗜睡、精神症状等,通过剂量的调整可防止发生,一旦发生可通过停药可得到改善[15]。皮肤反应为与剂量无关的急性不良反应。

此外造血系统、肝脏、神经系统、肾脏也可受累。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宿主依赖性的,与剂量无关,是药物的特异性反应(idiosyncranicreaction,iDRs)。一般的皮肤反应如过敏性皮炎、药疹,通常症状较轻,停药后可好转,较严重的反应需住院治疗,有的可危及生命。aeDs与抗生素和非甾体类药合用,可导致皮肤反应发生率增加。慢性不良反应常常延缓或隐袭发生,可能与aeDs的累积性作用有关,表现为脑病(认知、精神症状)、周围神经病、骨髓与肝损害、叶酸缺乏等症状。此外还有药物的致畸、致癌作用,为药物的迟发性反应,不依赖药物的剂量,但具有宿主依赖性。

2.6aeDs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许多aeDs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并可诱导或抑制肝脏药酶系统,与其他一些中枢抑制性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抗组胺药、肌肉松弛剂、类阿片镇痛药等合用可影响其血药浓度,进而影响其疗效或加剧其不良反应。如氟西汀、西咪替丁、异搏停可增加CBZ、pHt的血药浓度;红霉素也可增加CBZ的血药浓度;环丙沙星、地塞米松等可使pHt血药浓度下降。故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应考虑到可能带来的未知后果,并注意监测aeDS的血药浓度。

3传统或经典抗癫痫药物

3.1丙戊酸(Vpa)临床上用其钠盐丙戊酸钠,或其镁盐丙戊酸镁。Vpa可使GaBa合成增加、降解减少、抑制其再摄取等,从而增强GaBa耦合的氯离子通道功能而抗痫。Vpa属广谱药物,对各型癫痫发作均有效,尤其对原发性全面性发作、失神、肌阵挛、少年肌阵挛与光敏均可作为首选。对部分性发作、继发性全面性发作也有效;对失张力、强直性、Lennox-Gastaut综合征疗效差。口服与直肠给药Vpa吸收率为90%~95%,达峰浓度时间为1~4小时,达稳态约2~4天,峰浓度维持2~8小时。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0%,主要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血浆半衰期9~21小时,平均12~13小时。常用剂量为每日5~60mg/kg,有的甚至达每日60~100mg/kg,分3次口服,有效血浓度为50~100μg/ml。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极少数病人出现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脱发、嗜睡、无力、共济失调;少数病人可出现肝脏毒性、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转氨酶升高。国外有中毒致死病例的报道,多死于肝功能衰竭,死亡者多数为儿童。用药期间或停药后一段时间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如发现肝功能有变化,应及时停药并加以处理。

卡马西平(CBZ)亦称酰胺咪嗪,其化学结构类似三环类抗抑郁药,是简单部分性发作尤其是复杂部分性癫痫的首选药物,对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及混合

型的疗效同苯妥英钠,对肌阵挛和失神效果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钠通道、抑制nmDa受体所激活的钠及钙内流以及增强GaBa抑制功能有关。口服吸收慢且不稳定,进食同时服用可增加吸收;主要在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具有同样的抗痫活性,但血浓度为原浓度的1/3,用药后3~4天可达稳态血浓度。但其具有自身诱导作用,并呈时间依赖动力学,最大诱导发生在4周左右,所以稳态血浓度监测应在1月后。CBZ维持量每日10~30mg/kg,有效血药浓度为4~12μg/ml。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嗜睡、共济失调、粒细胞下降、视力障碍、肝功异常、皮疹。不良反应呈剂量相关性,多与其环氧化物有关,毒性反应相对较低,但严重者可致骨髓抑制和剥脱性皮炎。

苯妥英那(pHt)二苯乙内酰脲的钠盐(常用抗癫痫药)。作用机理:①膜稳定作用阻滞钠离子通道,减少钠离子内流;②抑制钙离子通道,抑制钙离子内流;③抑制钾离子外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④抑制神经末梢对GaBa的摄取,诱导GaBa受体增生,间接增强GaBa的作用,使氯离子内流增加而出现超极化。体内过程:①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用药需个体化;②是肝药酶诱导剂。不良反应:①轻症:眩晕、共济失调、头痛和眼球震颤;②长期用药:牙龈增生、巨幼细胞性贫血、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再障偶见肝损害。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4传统抗癫痫药物的新剂型

通过增加新的给药途径和减少病人的服药次数,一些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出现了新剂型。用于治疗复杂部分性发作的卡马西平,有两种新剂型。tegretol2XR是卡马西平的一种新剂型,其作用相当于普通卡马西平的两倍,可以减少病人的服药次数。Carbitrol是卡马西平的缓释剂,可以根据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释放卡马西平,使血药浓度达到稳态。静脉注射用的丙戊酸钠使不能口服用药的癫痫患者或需要迅速终止发作时可以通过静脉途径快速给药。

5抗癫痫新药

传统的aeDs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陆续上市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新型aeDs,常规aeDs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癫痫可试用这些新型

aeDs[16]。但这些新型aeDs价格较贵,故仅有少部分患者能够受益。目前有10余种,主要的有GBp(加巴喷丁)、LtG、VGB(氨己烯酸)、tpm、zon2isamide(唑尼沙胺)、FBm。现在我国上市的有两种,即LtG和tpm。理想的aeDs应具备以下特点:抗发作谱广,疗效好,治疗指数增加,无严重或慢性不良反应及致畸作用,可长期应用;可与其他aeDs合用;不产生耐药性及戒停综合征;线性药代动力学,对肝酶无影响,半衰期长,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不被代谢等。

5.1托吡酯(商品名:妥泰;topiramate,tpm)在抗癫痫机制方面,tpm具有独特的多重作用机制[17]。在药代动力学方面,tpm为线性药代动力学,剂量和血药浓度基本成比例,医生用药时易于掌握,不需测血药浓度调整剂量;吸收快,生物利用度95%,tmax118~314小时;t1/219~23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15%,80%

以原型从肾脏排出,与其他药物间相互作用少。在临床方面,用于伴有或不伴继发全面发作的部分性发作的加用治疗。近年国内研究表明,除失神发作的疗效不肯定外,对其他各类型发作均有效。目前国内外均由加用治疗向单用tpm治疗转换。在安全性方面,tpm极少有传统aeDs严重、远期不良反应的报道,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包括头晕、嗜睡、注意力下降等,嗜睡是导致停药的主要原因,肾结石形成报道少见[18]。

5.2拉莫三嗪(LtG)1978年合成,口服易吸收,tmax215小时,t1/224~30

小时,生物利用度近100%,血浆蛋白结合率约55%,对药酶无自身诱导作用,与pHt、pB、CBZ等有肝酶诱导作用的aeDs合用时t1/2缩短至约15小时,与Vpa合用时

t1/2延长至48~59小时[19]。有效血浓度范围未定,主要经肝脏代谢。在临床方面,

单药治疗对典型失神癫痫有效。对于其他aeDs不能控制的部分性发作和GtCS可作为辅助治疗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经6~8周逐渐加至维持量。不良反应轻微,有疲乏、头痛、头晕、复视、共济失调、困倦、眼震等[20]。皮疹为停药的常见原因,

缓慢加量可避免发生。尚无慢性不良反应及致畸的报道。

5.3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临床适应证:该药在结构上与卡马西平相似,单药治疗用于成人部分性癫痫患者,也可联合用药用于年龄超过4岁的部分性癫痫患者。该药由于其安全性和疗效确切,毫无疑问将取代卡马西平,成为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21]。

6.新型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大多数癫痫患者通过使用合理的抗癫痫药物,癫痫发作可获得理想控制。约20%~30%的癫痫患者尽管使用了合理的抗癫痫药物,但癫痫控制不良。对这类抗癫痫患者使用新型抗癫痫药物常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苯丙氨酯由于有致死性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副作用,只用于对其他抗癫痫药物无效的患者。

拉莫三嗪和妥泰对难治性的原发性和继发性全面性癫痫发作、Lennox2Gastaut综合征疗效较为肯定。癫痫患者对拉莫三嗪的耐受性较好,该药对以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癫痫发作有较好的疗效。唑尼沙胺对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患者效果较好。部分性发作的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要较全面性发作的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对这类患者联合应用新型抗癫痫药物疗效肯定。其中,苯丙氨酯、拉莫三嗪、妥泰或奥卡西平单药治疗部分性癫痫患者疗效也较肯定。加巴喷丁和Levetiracetam的副作用轻,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小,尤其适用于多药治疗的老年患者。

新型抗癫痫药物对常规抗癫痫药物控制不良的癫痫患者的疗效是肯定的。那些对常规抗癫痫药物有严重副作用的癫痫患者,新型抗癫痫药物也为他们带来了希望,但临床医生必须知道正确选用合理的抗癫痫药物[22]。

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对aeDs的药代动力学认识的深入、新aeDs的出现,癫痫的治疗已有很大的进步,但在临床实践中,仍然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临床实践证明,正确的诊断以及合理选择aeDs是提高疗效的关键[23]。

参考文献:

[1]warnerG,FiggittDp.pregabalin:asadjunctivetreatmentofpartialseizures[J].CnSDrugs,2005,19(3):265

[2]黄枝优,抗癫痫药物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医药导报,2001,20(2):91.

[3]KernitskyL,o’HaraKa,Jiangp,etal.extended-releasedival2proexinchildandadolescentoutpatientswithepilepsy[J].epilep2sia,2005,46(3):440

[4]SimkoJ,HoracekJ,waberzinekG.Severehypothyroidismasacomplicationofanticonvulsanttreatment[J].epilepsia,2004,45(3):292

[5]CzuczwarK,Czuczwarm,CieszczykJ,etal.neuroprotectiveactivi2tyofantiepilepticdrugs[J].przeglLek.2004,61(11):1268

[6]JacksonmJ,turkingtonD.Depressionandanxietyinepilepsy[J].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2005,76(Suppl1):45

[7]SaraczJ,RosdyB.effectofmelatoninonintractableepilepsies[J].orvHetil,2004,145(51):2583

[8]Koukkarimw,GuarinoeJ.Retrospectivestudyoftheuseofleveti2racetaminchildhoodseizuredisorders[J].JChildneurol,2004,19(12):944

[9]Suljice,alajbegovica,Kucukalica,etal.Comorbiddepressioninpatientswithepilepsytreatedwithsingleandmultipledrugtherapy[J].medarh,2003,57(5、6Suppl1):45

[10]Leppikie,BergeyGK,RamsayRe,etal.advancesinantiepilep2ticdrugtreatments.arationalbasisforselectingdrugsforolderpa2tientswithepilepsy[J].Geriatrics,2004,59(12):14

[11]Got.effectofantiepilepticdrugpolytherapyoncrystalluria

[J].pediatrneurol,2005,32(2):113

[12]willmoreLJ.Divalproexandepilepsy[J].psychopharmacolBull,2003,37(Suppl2):43

[13]GrabenstatterHL,FerraroDJ,williamspa,etal.Useofchronicepilepsy

modelsinantiepilepticdrugdiscovery:theeffectoftopira2mateonspontaneousmotorseizuresinratswithkainate-inducedepilepsy[J].epilepsia,2005,46(1):8

[14]wickelgreni.Biomedicine.asthewormages:epilepsydrugslengthennematodelifespan[J].Science,2005,14;307(5707):193

[15]Saleme,natarajanS,BitonV,Vuonga,etal.adosingalgo2rithmforconvertingfromvalproatemonotherapytoinpatientswithepilepsy[J].epilepsyBehav,2005,6(1):63

[16]posnere.absenceseizuresinchildren[J].Clinevid,2004,(11):307

[17]inoueY,nakamuraF,nishidat.treatmentguidelinesforadult

epilepsy[J].RinshoShinkeigaku,2004,44(11):861

[18]CrewsJC,Rothmante.Seizureafterlevobupivacaineforinter2scalenebrachialplexusblock[J].anesthanalg,2003,96(4):1188

[19]BrodiemJ,DuncanR,VespignaniH,etal.Dose-dependentsafetyandefficacyofzonisamide:a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studyinpatientswithrefractorypartialseizures[J].epilepsia,2005,46(1):31

[20]messinaS,BattinoD,CrociD,etal.peruccae.pinoldage:acase-matchedevaluationbasedon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data[J].epilepsia,2005,46(3):372

[21]KlitgrdH,matagnea,GovertJ,etal.evideneforauniqueprofileoflevit2eracetaminrodentmodelsofseizuresandepilepsy.eurJ

pharmacol,1998,353(2~3):191~206.

[22]盛文利,抗癫痫的最新药物研究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137.

药对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第二篇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技术经济班设计(论文)题目: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指导教师:

200年4月21日

目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论文题目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6进度安排文献综述1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资本运营的涵义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概念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并购方式研究课题的意义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参考文献

1论文题目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m&a,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文章在阐述理论问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6进度安排本文从去年11月份确定研究题目后,12月到今年3月份主要进行相关理论、文献和案例的收集、整理。从3月到4月初完成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和前期正文的编写。计划到4月底完成初稿,并交给指导老师审核、修改。争取5月中旬完稿,并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

开题报告范文·英语开题报告范文·论文开题报告格式·会计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摘要: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一般说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不可能没有资本运营,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所谓产品经营,就是企业围绕产品与服务等主要业务,进行生产(含服务)管理、产品改进、质量提高、市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而企业的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大街够、融资和投资的运筹,以谋求实现在风险与赢利之间的特定平衡,争取企业资本增值最大化。关键词:资本运营;并购1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资本运营的涵义在论述资本运营前,有必要把产品运营说一下。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资本运营与产品经营就有联系也有区别。一般学术界定义产品经营(生产经营)是以物化为基础,通过不断强化物化资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获取最大利润的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有关资本运营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综合起来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广义资本运营和狭义资本运营。广义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组织、管理、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广义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资本的运行,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增值和获取最大收益。广义资本运营内涵广泛.从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资本运营涵盖整个生产、流通过程,既包括金融资本运营(证券、货币)、产权资本运营与无形资本运营,又包括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从资本的运动状态来看,既包括存量资本运营,又包括增量资本运营。存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股份制改造等产权转移方式促进资本存量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增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的投资。狭义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急剧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为目标,以产权买卖和“以少控多”为策略,对企业和企业外部资本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增值等一系列资本营运活动的总称。资本运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具体目标是加快资本增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投资回报。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优化经营方向。狭义资本运营主要研究的是存量资本的配置,具体运营方式包括股票上市、企业、企业联合、资本互换、产权转让等。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在资本运营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将它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分析资本运营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的原理,从理论的高度掌握资本运营的精髓,有助于增强我们进行资本运营的自觉性,提高资本运营的技巧。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在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的深入分析,马克思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资本集中这一重大问题,并且建立了资本集中型论。在《资本沦》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生产集中,并指出生产集中包括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在文中,他还提到了“规模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的机制的理论论述,是完整的、有力的。即使在今天,这个由商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所形成的竞争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金融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形成的整体,也的确是资本得以流动、重组乃至集中的最重要的机制。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强调资本的流动性,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正是资本运营的核心所在,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资本充分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因此,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品和产业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另一方面,企业要缩短资本流动过程,加快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转换过程,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同时在资本运动总公式中,也相应地反映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关系。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问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答约成本,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理论与垂直兼并、混合兼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很好地解释了企业垂直兼并、混合兼并的内在原因,并对原有理论作了补充和调整。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产权理论认为,资产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明晰的产权界限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客观基础。企业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规范化的公司产权基础上,没有界定清晰的产权、规范的股权结构和合理有效的股权流动机制,真正的公司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行为是难以产生和发展的。在清晰的产权界定基础上,企业资本运营行为有助于推动产权的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的价值型管理和优化重组,进而促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企业运用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推动公司产权的聚合与裂变,可以进一步促使公司产权明晰化。产权理论要求产权必须明确.必须能够白由流动.这将从如下方面对资本运营产生推动作用。首先,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动公司并购的社会化。其次,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进企业资本运营市场化进程。第三,产权的白由流动有助于推动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推动企业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有关资料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其他企业而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是非常明显的。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成长经历表明:运用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谋求规模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进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企业的联合与兼并,日本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组,获取了规模经济效益。在我国,企业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极为明显.通过兼并、收购重组扩大企业规模,谋求规模经济效益对于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概念所谓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并购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财产、经营权或股份,并使一个企业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企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并购是企业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品牌、市场、资金、管理、文化等优势,让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使呆滞的资本运动起来,实现资本的增值。并购的具体方式包括企业的合并、托管、兼并、收购、产权重组、产权交易、企业联合、企业拍卖、企业出售等具体方式。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并购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推动并购实践的发展;在研究西方

药对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第三篇

万古霉素(Vancomycin,VCm)是糖肽类抗生素,1958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万古霉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本品主要对革兰阳性(G+)菌具有强大的杀菌活性,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以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coagulasenegativestaphylococcus,mRCnS)[2].根据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平均为和[3].由于医院内上述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万古霉素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然而,万古霉素具有肾、耳毒性,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或听力丧失,这些不良反应在老年人中更易出现。因此,安全有效的应用该药物,最大程度减少药物对患者的损害,并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药对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第四篇

【摘要】药学服务是一种实践,不仅仅只停留在理论上,同时必须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并获得效果,不管是预防性的,治疗性的或恢复性的,无论是在医院药房还是社会药房,无论是住院患者还是门诊患者,急诊患者,药学服务要直接面向需要服务的患者,渗透于医疗保健行为的方方面面和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药学服务医用指导

药学的学员目的是为了保证顾客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指导病人安全合理的用药,是每一个药学人员都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药学人员除了完成配方发药工作外,还要尽可能地为病人在诊疗中遇到的不方便提供帮助,如:向急需服药的病人提供水和一次性杯子。为了获得最好的医疗保健,病人有权利清楚地了解自己所用药物的基本知识,药学人员也有责任向病人说明药品的用法【2】。

1医用指导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在药房工作的药学人员,我切实感受到对病人提供用药指导的必要性。对病人或者家属进行用药指导,提高病人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是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现在越来越多的病人都会主动要求药学人员提供用药指导,如果药学人员不具备足够的药学知识,没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对病人的询问回答得不到答复,是不能满足病人要求的,甚至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在日常工作中,药房工作已不仅仅是照方发药,重视病人以及其家属的用药指导,开展药学咨询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2病人用药指导

为了获得最好的医疗保健,病人有权利清楚地了解自己所用药物的基本知识,药学销售人员也有责任向病人说明药品的用法。用药指导的内容应该包括:正确的服药方法、服药的适宜时间、用药注意事项、潜在的不良反应等。

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掌握药品的服用方法,是病人正确服药的关键。在多数情况下,由于药房顾客多,因此药学人员往往只局限于照方取药,在药袋上写用药方法。而顾客在离开医院时,对拿到手的药不知道怎么服用并没有完全的了解,在服用时要注意什么,病人也不是很清楚,或者说是似懂非懂,这可能会导致病人不能完全或完全没有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如下情况:由于药效不明显,病人感觉已经好转,或者由于某些不适的副作用,病人可能会过早停药,这就导致了病人不依从性的产生。

这些情况在内服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当病人自己感到症状减轻或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而导致病情反复、耐药性的产生、病程的延长等,造成病人不必要的痛苦。对于药学人员在药袋上所写的服用方法:如需要时不能完全理解而导致病人不依从性的产生。例如用阿托品这种药时,如果病人体温在39℃以上,用此药必须先降温,否则,因本药抑制汗腺分泌,使散热困难,不仅难降温,还可能使体温更加升高。

药物的用法用量

通辽职业学院药学院2009届毕业生论文

药学人员在发药的同时如讲解一些药物保健和服药小常识,就会使病人掌握科学的服药方法,获得用药知识,有益于疾病的痊愈。

内服药物

对于一些内服药物,在服用时有特别注意事项的,就要求药学人员在配方发药时交代一句,引起病人的重视。例如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阿仑膦酸钠片,要求病人必须在每天第一次进食前至少半小时,用大量的白开水送服,增加药物的吸收,而且在服药后应避免躺卧,减少食道不良反应的发生。药学人中的适时提醒,将有利于病人经济合理地用药及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胃肠道疾病用药

胃肠道疾病是常见的疾病,按其病种、病情的需要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特点,掌握好用药的时间和方法,才能获得最佳疗效。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等,均具有增强胃肠道蠕动功能,从而促进胃中食物排空,对恶心、呕吐、泛酸、嗳气和食后闷胀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这类药物宜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待进食时,药效恰好到达高峰;胃黏膜保护药物如硫糖铝等,则需在两顿饭之间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在疾病急性期,一般主张早晚各服一次,待病情缓解后,改为每晚服维持量。在配发这些药物时,药学人员应该主动告知病人服药的最佳时间,使病人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特殊用法的药物

对于一些特殊用法的药物如外用药物、气雾剂、胰岛素笔芯注射剂等,对于第一次使用的病人因其不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治疗的效果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而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病人在用药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如有些高血压病人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xxx(卡托普利)这类药物时,经常会发生干咳,在病人咨询时要告知病人这是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必惊慌,如果干咳不是很明显,建议不要换药,如果干咳很严重,甚至影响睡眠,则应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对于一些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病人,在发给病人药物的同时要提醒病人服用这类药物后应避免过多暴露于阳光中,因少数患者会发生光敏反应,如发生光敏反应需立即停药。

外用药物中维a酸乳膏在用法上比较特殊,该药物最宜在晚间或睡前应用,因为日光会加强维a酸对皮肤的刺激,导致维a酸分解,且维a酸会增强紫外线的致癌能力,故治疗过程应避免日晒或采用遮光措施。外用该药物还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症状,如灼感、红斑及脱屑等症状,应告知病人不要紧张,这不是病情的加重,而是表明药物正在起作用,多半可以适应及耐受,刺激症状会逐渐消失,无需停药。若刺激现象持续或加重,可间歇用药或暂停用药。

参考文献

[1]刘先进,张晓蒙,张华,等.浅谈如何开展临床用药咨询服务工作.中国药事,2003,17(10):623.

[2]夏维.住院药房的药师与药学服务.药学服务与研究,2003,3(3):197.

[3]孙华君.临床药师路在脚下.药学经济报,2004,7,9.

药对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第五篇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pharmacokinetics,ppK)研究涉及新生儿、成年人、肥胖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等人群。Sanchez等[4]在141例应用万古霉素的患者中发现,老年人(≥65岁,n=40)清除率(Clearancerate,CL)和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V)分别为(±)L·h-1和(±)L,而年轻人(<65岁,n=101)CL和V则分别为(±)L·h-1和(±)L,两个群体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课题组前期已建立成年患者万古霉素ppK模型,可以为临床制定万古霉素给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本研究拟建立老年患者万古霉素ppK模型,辅助临床实现个体化给药。

药对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第六篇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目前,租赁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经济活动,租赁会计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租赁具有多种功能,租赁行为覆盖面广,涉及金融、贸易、法律等多学科,而我国租赁业务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租赁会计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租赁业的迅速发展,本文力图通过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新颁布的租赁会计准则中涉及的有关租赁业务的一些会计问题,结合中国租赁业的发展,解决中国融资租赁会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发展前景,提出一些完善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有效措施,同时更有效地规范企业的租赁会计行为。

研究意义:关于租赁会计的研究,从理论意义上讲,可以丰富和发展会计理论界对具体会计准则的探讨,推动和促进《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完善和发展;从实践意义上讲,可以对《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在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办法,从而使租赁会计准则更加具有操作性,更有效地指导会计人员的操作。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租赁会计概述

租赁的定义

租赁的特点

与租赁会计相关的概念

2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租赁类型的确认与计量

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特点

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

3租赁会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租赁会计现状

租赁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租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关于租赁会计整改的一些建议

租赁交易界定标准不统一的改进

租赁资产入账价值规定的改进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处理的改进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对于租赁会计问题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我国企业租赁业务的现状的分析;二是对租赁会计准则和实务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三是对如何完善租赁业务寻找对策。

纵观大多数学者对租赁会计的研究,他们定义了租赁的概念,并对租赁种类进行严谨分类,各租赁研究专家及其他有关人员不断撰文对租赁实务的若干问题提出有用的建议,积极推动租赁会计的发展,并对会计准则的推广做出了卓著贡献。

上海理工大学的张萍萍在2011年04期的商业经济中发表《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浅析》。她认为:我国融资租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行业进入门槛较高,缺少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租赁管理专业人才,以及融资产品创新不足等。我国政府应从建立健全融资租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发挥政府在融资租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建立全国租赁业协会,实现行业规范化管理;建立租赁业风险控制体系等方面入手,发展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同时租赁公司还要重视对租赁从业人员的培养。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王毅教授在2003年第9期财会月刊中发表的《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特色研究》中指出,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对租赁的划分在定性和定量上都给出了较好的说明,租赁标准中把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租赁会计准则采用的资产公允价值改为账面价值,我国在缺乏可靠的公允价值的情况下,用账面价值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办法,体现了会计的本国化。对于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强调了融资租赁收益的分配结果应使租赁的投资净额有一个固定的投资回报率,这种方法就是实际利率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计算比较合理,分摊也较准确。而租金逾期未能收回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我国规定:超过一个租金支付期未收到的租金,应当停止确认融资收入,其已确认的融资收入,应予冲回,转作表外核算。在实际收到租金时,将租金中所含融资收入确认为当期收入。我国承租人拖欠租金已成为制约租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严重影响了出租人的资产质量,为真实反映出租人的经营成果,根据谨慎性原则,应对此作出相应规定,这才体现了我国国情。

王世玉、申军学在中国证券期货的2012年08期《租赁会计准则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对新会计准则应用中的几点不足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是关于新的准则对于融资租赁标准的界定,建议准则制定部门进一步细化划分标准,加强会计人员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分类时严格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简化未担保余值减值的会计处理,在发生减值时,不再重新计算内含利率,同时根据一致性的原则,可采用提取减值准备的方法。同时加强对会计准则的学习和宣传,规范租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披露,也对加强租赁业的风险防范和培育租赁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外研究情况:

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成立后的七八年时间中,FaSB花费了它的将近一半的人力资源来研究租赁会计问题。1976年,FaSB出台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租赁会计,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然而,虽然FaSB后来还制定了9个补充公告,6个解释公告,12个技术公告,以及大量的紧急事项处理意见,依然被公认为没有能够达到其所陈述的目标,因此依然需要对进行重新考虑。作为对重新考虑的成果,FaSB和其他G4+l成员组织共同推出了租赁会计的两份特别报告。这两份报告提出了租赁会计的新观点,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新观点不再区分资本租赁和经营租赁,而是要求承租人将所有租赁引起的权利和义务都确认为资产和负债。两份报告推出后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可以说代表了未来租赁会计的发展方向。

通过查阅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都花费了很多精力来研究和完善租赁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而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现行的租赁会计准则仍然暴露了很多的局限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租赁业务也越来越复杂,租赁会计也在发展中不断变化。本课题就租赁业务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做了深入研究。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分析我国企业租赁业务的现状

2.研究租赁会计现行规定内容和实务上存在的问题

3.完善租赁业务管理的措施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研究思路:

首先介绍的是租赁会计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其次诠释了新准则中承租人和出租人租赁的判断标准会计确认计量披露,以及承租人和出租人租赁的会计处理,并就需要思考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正确进行会计处理,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新准则达到向上推动的作用;最后提出如何有效进行租赁会计业务管理和处理的相关对策。

研究方法:

药对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第七篇

关键词:钢丝环扎四肢长骨骨折济南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骨折不愈合是骨科临床常见病症,其中以四肢长骨多发,例如胫骨,股骨,肱骨等,针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二次手术我院多才用植骨术配合LCp重新内固定。自体髂骨作为植骨材料具有较多的优点:如取材简单、组织相容性好、无移植排斥反应、骨诱导作用强等,这些优点使得髂骨成为一种最佳的植骨供材,这在临床上已形成共识。植骨是治疗骨折不愈合的重要方法,其机制是爬行替代所引起的支架作用与供给矿物质的作用,爬行替代顺利进行的条件要求准确的复位、充分的植骨和坚强的固定。为达到充分的植骨,及早促进骨折愈合,我们采用髓内外360°植骨的方法,外用钢丝环扎,配合LCp坚强内固定,术后3~12个月内进行随访,根据愈合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手术的临床疗效。选题目地在于探讨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改进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本课题以导师多年的临床资料为依据,通过对骨折不愈合手术治疗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结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随访调查及回顾性分析,根据骨科特殊生物力学特点和导师治疗骨折不愈合的多年临床体会,分析治疗效果,并对手术中的细节问题做初步探讨与论述。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对导师的临床实践的研究、总结,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二、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动态、水平

治疗骨折不愈合,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植骨术加更改断端内固定。骨折不愈合应用自体骨移植治疗效果显著,已经形成共识。植骨是治疗骨不连的重要方法,植骨方式临床多采用髓内外联合植骨。沿肌间隙进入,骨膜下小心剥离显露骨折部位,取出内固定器械,清除骨断端间瘢痕,咬除硬化骨,打通髓腔,修整骨折端,手法复位,按照骨缺损情况取骨。髓内植骨以比髓腔稍粗的骨棒,贴紧髓腔骨质;髓外上盖植骨宜用螺丝钉固定植骨块;骨碎屑充分填充残余的空隙,这样才能确实达到植骨的目的和要求。自体皮-松质骨植骨的爬行替代缩短了骨折愈合过程,新鲜的自体骨具有生物活性,不存在免疫排异,无传染疾病的风险,同时存在骨传导和骨诱导能力。

内固定物更换得坚持以下原则,原钢板内固定者,可更换成交锁髓内针或更长的钢板置于张力侧;原交锁髓内针内固定者,可选用更大号髓内针或钢板内固定;原先短钢板内固定者,可改成较长的钢板。所有病例均需植骨。更换内固定物后,,术后石膏外固定者,应及早进行肌肉收缩锻炼活动,骨痂生长良好后,去石膏开始关节屈伸功能锻炼。但是临床上医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可以根据骨痂生长情况酌情处理,出院时务必详细医嘱病人注意事项,配合医生,直到骨折完全愈合。LCp钢板内固定适用于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可用拉力螺钉固定碎骨块及移植骨块,并对断端行轴向加压锁定。手术关键是将骨折端的瘢痕结缔组织全部切除,骨端硬化骨全部咬除,露出正常骨质,钻通髓腔,植入的骨块必须牢固的嵌入缺损区,间隙用松质骨填满,。应积极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严格定期随访及指导。避免过早的不正确的负重。综上所述,对于骨折不愈合的治疗,自体骨移植疗效确切,安全稳妥,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值得提倡。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

本研究病例均采集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

(二)采集时间

2009年5月~2010年12月

(三)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2]

(1)病史:明确的外伤史,骨折后6个月没有愈合,并且没有进一步愈合倾向已有3个月。

(2)症状:患者骨折端成角、旋转、侧移位、短缩畸形或者节段性骨缺损、持重疼痛或不能持重、局部在应力下疼痛等。

(3)体征:局部窦道形成、流脓、假关节形成或伴有局部软组织瘢痕、缺损等

(4)辅助检查:X线表现:骨端硬化,髓腔封闭;骨端萎缩疏松,中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或骨端硬化,相互成为杵臼假关节等这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就可以定为骨折不愈合。

2.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本病诊断标准;

(2)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超过半年以上,有假关节形成;

(3)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多次复查X线拍片显示,骨折线

清晰可见,未见内外骨痂或内外骨痂极少;

(4)拍片显示骨折线增宽,骨折端骨面致密性硬化,骨髓腔封闭,骨质疏松,骨痂间无骨小梁形成,或伴有明显的骨缺损;

(5)临床表现有骨的感染、缺损、畸形、肢体不等长、局部窦道形成、流脓等。

3.排除病例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2)患者有严重的内科疾病,不能够耐受手术者

(3)精神疾病患者

(4)资料不全影响判断者

2.疗效观察方法

对骨不连愈合的评价应包括骨愈合和功能恢复双重评价:

(1)骨愈合评价标准:本评价结果决定于四项指标:骨愈合、感染、畸形和肢体长度,其中骨愈合标准为X线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痴通过骨折线,拆除或试行松动外固定物后骨折无异常活动,下肢可无痛行走,上肢持物骨折处有稳定感。评价标准:

优:骨折愈合,无感染,断端畸形<7°,双侧肢体不等长<2Cm。

良:骨折愈合及其他三标准中两项。

可:骨折愈合及其他三标准中一项。

差:骨折未愈合或再骨折或虽愈合但不具备其他三标准中任何一个。

(2)功能评价标准

功能的评价分上肢与下肢的不同,上肢主要考虑其灵活性,而下肢主要功能为负重行走。

将下肢评价指标定为以下五项:①明显跛行;②踝或膝任何一关节僵硬(完全伸膝或踝完全背伸时,活动范围较正常或对侧丧失15°以上):③软组织情况不良;④有限制活动或影响睡眠的疼痛存在:⑤丧失工作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

优:存在工作能力且无其他四项指标。

良:存在工作能力且具以上四指标中一至二项。

可:存在工作能力并具以上指标中三至四项。

差:丧失工作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不考虑是否具备其他指标。

对上肢功能评价参照“Steuart和Hdlly对上肢功能评价标准”[3]

观察指标为三项:疼痛、关节活动范围、日常活动能力。

l:上肢功能评价标准

分数痛疼任一关节活动受限日常活动

优无<20°完全不受限

良用力或疲劳后20~40°轻微受限

差持续性>40°严重受限

5.课题进度及安排:

2009-05——2010-12收集病例及随访

2010-10——2010-12资料汇总及数据分析

2011-01——2011-03撰写论文、定稿

四、本课题特色、预期取得的结果

骨折不愈合应用自体骨移植治疗效果显著已经形成共识,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总结需要不断的进行,更要求开展回顾性工作及进行系统的整理。因此,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资料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通过搜集整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09至2010年期间的患者临床资料,对于自体骨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临床研究与总结。应用统计分析评分进行术前、术后及相关方面比较,对自体骨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获得客观、真实、准确的评价,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

五、可行性分析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是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评定的重点学科、重点科室,在省内知名度较高,病人来源广泛。导师王明喜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治疗骨折不愈合做过大量研究、临床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课题搜集整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近几年的临床资料,并在导师指导下对这些一手资料进行研究与总结。

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由于并发症较多,治愈比较困难,手术后功能恢复过程漫长,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经验的总结是非常必需的,也是可行的。本课题主要研究山东省中医院近年应用钢丝环扎360°植骨配合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效果分析情况,因此在选题上可行性较强。课题的研究也得到了学校、附院等各部门、科室的大力支持。相信可以圆满地完成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2]王亦璁,等.骨与关节损伤[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夏和桃.组合式外固定器简介[eB/oL].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2005

[4]蒋协运.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BoydHB,LipinskiSw,wileyJHJBoneJointSurgam,1961;43(2):159—168

[6]audigeL,GriffinD,Bhandarim,etal.pathanalysisoffactorsfordelayedhealingandnonunionin416operativelytreatedtibialshaftfractures[J].orthopRelatRes,2005;438:221~232.

[7]JamesJmcCarthy,Johnnonunions[J/oL].emedicine,apr9,2004

[8]周来喜,林本丹,钟志刚,等.胫骨骨折三种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比较和临床研究[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15(5):428~430

[9]李峰,欧阳跃平.骨不连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7;28(2):117~119

[10]HarveyeJ,HenleymB,SwiontkowsidmF,etal.iryury,2003;34(2):111~116

[11]任可,张春才,赵建宁,等.持续动态压应力下骨折愈合时软骨内骨化的特点及其机制[J].解剖学杂志,2008;31(4):570~574

[12]李兴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J].中医正骨,2007;19(2):43~44

[13]吴国华.4种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双骨折的疗效对比[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47~48

[14]权毅,潘显明,王元山,等.交锁髓内钉断钉与骨不连的力学研究及临床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3,4):207~209

[15]Streekerw,SugerG,KinzlL.Localcomplicationsofin-tramedullarynailing[J].othopade,1996;25:274~291.

[16]Farmanullah,muhammadShoaibKhan,SyedmuhammadoFmanaGementoFtiBiaLnon-UnionDeFeCtwitHiLiZaRoVFiXatoR[J].ayubmedCollabbottabad,2007;19(3)

[17]DaviesR,Holtn,nayagamcareofpinsiteswithexternalfixation[J].[18]李起鸿.骨外固定技术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604.

[19]杨立民.当今骨科感染的特点与对策[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14:139

[20]陈文红,史振满,陈建常,等.感染性胫骨骨折不愈合的外固定架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8):691~692

[21]Sluzalekm,GazdziktS,mrozekSetal.externalfixationinthetreatmentofseveretibialfracturescomplicatedbysofttissueinjury[J].ortoptraumato1Rehabil,2004;6(1):103~112

[22]胡蕴玉,陆裕朴,刘伟.异种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1990;10:33~36

[23]LuwJ,LB,BnR,etal.Chin,2006;9(5):272~275

药对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第八篇

药学综述开题报告范文

第一步、课题名称

加味芍甘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第二步、内容和意义

加味芍甘颗粒处方由白芍、炙甘草、炒麦芽组成,出自《伤寒论》中的芍药甘草汤,传统中医认为芍药甘草汤具有养血调经、益气复脉之功效,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对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有一定疗效。

多项研究认为芍药甘草汤可以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相关症状,降低催乳素水平,进而改善闭经、溢乳等症状。日本的假野隆司研究127例高催乳素血症及376例正常催乳素水平的卵巢机能不全不孕症患者,给予芍药甘草汤g/d,1个月后高催乳素血症组催乳素水平明显降低(降低率),而催乳素水平正常组的催乳素水平无明显变化。也有报道芍药甘草汤可以增加偏瘫痉挛模型大鼠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丁酸的含量,而后者是催乳素的分泌抑制因子,这可能是芍药甘草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又一个作用机制。国内也有有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能有效降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高催乳素血症,其疗效和溴隐亭相当。

麦芽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益气补虚、退乳消胀之功效,麦芽对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治疗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的研究认为麦芽中含有麦角胺类化合物,能够抑制pRL的释放;另外,麦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而维生素B6是吡哆醛-5'-磷酸盐的前体、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和脱羧作用的辅酶,能促进多巴向多巴胺转化,从而加强了多巴胺抑制pRL释放的作用。周威等采用乙烯雌酚片灌胃给药制成大鼠高催乳素血症模型,然后分别给予高(50g/kg)、中(25g/kg)、低()剂量的`麦芽提取物治疗,结果显示3种剂量的麦芽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治疗实验性高催乳素血症的效果。徐勇等通过将炒麦芽含药血清与大鼠mmQ垂体瘤细胞体外共培养,发现低剂量的炒麦芽能促进pRL分泌,而高剂量的炒麦芽抑制pRL的分泌,并且认为这种双向调控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神经生长因子的分泌来实现的,这也是与溴隐亭的作用机制不同点之一。郭晓东等报道炒麦芽的回乳效果较生麦芽和焦麦芽好。

针对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并且为方便患者携带和服用,提高药效以及患者服药的顺应性,将加味芍药甘草汤由汤剂改制成颗粒剂,本课题验旨在优化加味芍甘颗粒的制备工艺并拟定其质量标准,为芍甘颗粒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第三步、论文提纲

1加味芍甘颗粒的提取

将白芍、炙甘草、炒麦芽三味中药按比例加入煎煮提取锅中,分别采用水(药材量的10、8、8倍重量)煎煮回流提取3次(1、1、),第1次煎煮回流提取前浸泡30min,合并取提取液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的稠膏,60℃减压干燥,得干浸膏。

2加味芍甘颗粒剂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芍甘提取物浸膏粉、糊精、乳糖混合均匀,再取一定浓度的乙醇作为润湿剂制成软材,过12目筛制颗粒,湿颗粒于烘箱干燥,干颗粒过14目筛整粒,过筛后的颗粒再用80目筛去掉细粉,收集不能过80目和能过10目颗粒,然后分装。

3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

根据预试验结果,选择主药与辅料用量比(a)、混合辅料乳糖与糊精比例(B)、乙醇浓度(C)、干燥温度(D)为考察因素。为选择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选用L9(34)正交试验表。分别测定颗粒的成型率、溶化性、吸湿性及有效成分保留率4个指标进行考察。

4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7-9]

颗粒成型率的测定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iC法进行测定,能通过一号筛而不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为合格颗粒,颗粒成型率(%)=合格颗粒量/制得颗粒的总量×100%.颗粒成型率为100%记100分,99%则记99分,以此类推。

溶化性的测定称取颗粒5g,加100ml约70℃的水,用磁力搅拌器控制水温,固定转速,测定其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作为考察的指标。溶化性按以下标准进行评分:50s以下为100分,50-59s为90分,60-69为80分,70-79为70分,80-89为60分,>90s为50分。

吸湿率的测定将底部盛有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在室温放置48h使其平衡,此时其相对湿度为75%.称取样品颗粒2g,平铺于恒重后的称量瓶中,将称量瓶盖子打开放入干燥器中,24h后取出称重,计算吸湿率。吸湿百分率(%)=(吸湿后重量-吸湿前重量)/吸湿前重量×100%.吸湿性为100%记100分,99%则记99分,以此类推。

有效成分保留率的测定有效成分保留率=干燥前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干燥前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100%.有效成分保留率为100%记100分,99%则记99分,以此类推。

综合评分综合评分=颗粒成型率记分×40%+溶化性记分×20%+吸湿性记分×20%+有效成分保留率记分×20%.5芍药苷的含量测定[7,10]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150mm,5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溶液(14:86),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0nm,进样量为20l,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的制备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ml含100g的溶液,摇匀备用。

供试品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混匀,取适量研细,取约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甲醇50ml,密塞,称重,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1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最佳制备工艺的验证按正交实验优选的颗粒制备工艺条件,按“2”制备方法制备5份,对颗粒的成型率、颗粒的溶化性、颗粒的吸湿性及有效成分保留率4个指标综合评分。

第四步、研究过程

查阅并整理文献资料

完成开题报告

进行课题实验

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第五步、参考文献

[1]假野隆司。高催乳素血症的汉方疗法。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1:31

[2]板本贤二。芍药甘草汤及甘草酸对高睾酮血症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8,10:45

[3]袁海宁,王传跃,冯秀杰,等。芍药甘草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6):337-338

[4]周威,张恩景,高铁祥。大麦芽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10):10-11

[5]徐勇,戢翰升。炒麦芽含药血清对mmQ大鼠垂体刘细胞nGF、pRL分泌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12):736-738

[6]郭晓东,郭丙章。不同炮制规格的麦芽对回乳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5):658-659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6,9

[8]尹秀莲,游xxx。野马追颗粒成型工艺考察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J].中国药房,2011,22(3):236-237

[9]李雪玲,黄德浩,刘莉,等。正交设计优选炎宁无糖颗粒成型工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58-60

[10]董文觯姆⒘郑觳ā>浜阄录铀偈匝榉ㄔげ馍指式耗业挠行[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19(1):87-88

药对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第九篇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men,ageingandhealth:achievinghealthacrossthelifespan[J].2001.

[2]RybakmJ.thepharmacokineticandpharmacodynamicpropertiesofvancomycin[J].ClininfectDis,2006,42Suppl1:S35-39.

[3]汪复,xxx妹,胡付品,等。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

[4]SanchezJ,Domingueza,LaneJ,etal.populationpharmacokineticsofvancomycininadultandgeriatricpatients:comparisonofelevenapproach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nicalpharmacologyandtherapeutics,2010,48(8):525-533.

[5]肖永红,陈佰义,何礼贤,等。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30(11):641-646.

[6]陈佰义,管向东,何礼贤。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8):561-573.

[7]andersonRC,worthHm,Harrispn,etal.Vancomycin,anewantibiotic.iV.pharmacologicandtoxicologicstudies[J].antibiotannu,1956:75-81.

[8]pfallerm,KrogstadD,GranichG,etal.Laboratoryevaluationoffiveassaymethodsforvancomycin:bioassay,high-pressureliquid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polarizationimmunoassay,radioimmunoassay,andfluorescenceimmunoassay[J].Journalofclinicalmicrobiology,1984,20(3):311-316.

[9]LiL,milesmV,Hallw,etal.animprovedmicromethodforvancomycindetermination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J].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1995,17(4):366-370.

[10]SaundersnJ,wantSV,adamsDJ.assayofvancomycinbyfluorescenceandemitinpatientswithrenalfailure[J].Journalof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1995,36(2):411-415.

[11]peckmanHJ,DupuisRe,Sawyerwt,etal.Vancomycinserumconcentrationsinpatientswithrenaldysfunction:acomparisonoffluorescencepolarizationimmunoassayandtheenzyme-technique[J].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1996,18(6):647-653.

[12]FarinD,pivaGa,Gozlani,etal.amodifiedHpLCmethodforthedeterminationofvancomycininplasmaandtissuesandcomparisontoFpia(tDX)[J].Journalofpharmaceuticalandbiomedicalanalysis,1998,18(3):367-372.

[13]walkerCa,KoppB.Sensitivebioassayforvancomycin[J].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978,13(1):30-33.

[14]FongKL,HoDH,BogerdL,etal.Sensitiveradioimmunoassayforvancomycin[J].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981,19(1):139-143.

[15]JehlF,GallionC,thierryR,etal.Determinationofvancomycininhumanserumbyhigh-pressureliquidchromatography[J].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1985,27(4):503-507.

[16]morseGD,nairnDK,BertinoJrJS,etal.overestimationofvancomycinconcentrationspolarizationimmunoassayinpatientsonperitonealdialysis[J].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1987,9(2):212-215.

[17]abu-ShandiKH.Determinationofvancomycininhumanplasmausinghigh-performancewithfluorescencedetection[J].analyticalandbioanalyticalchemistry,2009,395(2):52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