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工作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0:50:18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篇1

幼儿教师认真、精心进行的任何一次家长工作都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同时,这种成长又可以通过家长工作展现在大众面前,得到外部的认可与支持,而幼儿自然会在这一过程中受益,并形成良好的学前教育氛围。

(一)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一切工作的核心与宗旨,也是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追求。幼儿教师高效的家长工作能使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达成教育共识,这样可以让幼儿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接触到相似甚至相同的教育内容,这完全符合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及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要呈现高品质的家长工作,除了精心的准备外,更需要其自身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第一,推动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如教师要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发展状况,就需要了解幼儿,需要教师全面掌握理解幼儿行为的各类知识。第二,推动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如教师要向家长介绍班级近期的教育教学状况,需要其对本阶段教育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而这一点本身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之一。第三,推动教师紧跟学前教育发展与研究的前沿。教师要向家长介绍教育策略或推荐优质教育资源,自然需要在前期更多的了解并筛选这些资源。第四,推动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发展,提升教师工作的内在动机。高效的家长工作可以树立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专业形象,为自身赢得更好的教育平台和发展空间,收获职业成就感,并进一步激发其职业发展的内在动机。

(三)有利于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

幼儿园的工作可分为对内和对外两大方面,而家长工作就是幼儿园对外的重要工作,在现实中,这一工作占据了幼儿园管理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取得的效果却非常有限。其实如果幼儿园能通过紧抓幼儿教师的家长工作,明确定位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幼儿教师家长工作的内容常规化、程序化、制度化,将会取得两方面的收益,一方面促进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也在家长中树立了幼儿园的形象,为自己营造了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外在管理氛围。

(四)有利于改善学前教育的社会大环境

教育的变革、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幼儿园教育尤其需要家长与社会的支持。但在我国,直到2010年7月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后,学前教育才迎来发展的春天,但其存在政策层面、操作层面以及外部社会环境层面的诸多问题。由于学前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差异,造成很多社会民众甚至一部分管理者对学前教育认识上的偏差甚至错误,如并不将幼儿园看做专门的教育机构,也不将幼儿教师看做专业人员,或认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比小学、初中教师的工作简单等,这都是对学前教育不了解、不理解所造成的,需要幼儿园通过全方位、多形式的家长工作来进行展示。

二、幼儿教师家长工作内容定位

(一)传播幼儿发展的基础知识

幼儿是学前教育不可置疑的核心,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基于幼儿、服务于幼儿,教师做教育教学计划、设计活动或游戏,要基于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并能促使、引领其达到更高水平。那么,如何保障教师设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满足或引领了幼儿的发展呢?我们知道,幼儿是一个发展变化中的人,他的发展变化会通过他的语言、行为、情绪、游戏、交友、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并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识别、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通过对幼儿行为持续的观察,发现其行为上的变化,判断幼儿当前的发展阶段及发展需求。如一名幼儿总喜欢在自由活动时间画有关幼儿园周围情况的地图,这说明幼儿在用地图来表征其对空间、方位和来回的认识,这也正是其近期关注的焦点,是需要成人给予支持与引导的教育发展点,教师可以基于幼儿的这一需求设计活动或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支持材料,也可反馈给家长,并建议家长多为幼儿提供与空间、方位、来回等有关的操作材料或书籍。[2]另外,教师也可利用家长会的时机展示幼儿作品,但展示幼儿作品的核心步骤是向家长解读幼儿的作品,告知家长幼儿作品背后的涵义,而非在幼儿之间进行比较或进行好坏、像不像的简单评价。

(二)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很多家长否认学前教育的意义,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是吃喝拉撒睡,老师并不会教给孩子任何知识或技能;还有家长认为只有教写字算术才有意义,而“玩耍”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定期的班级家长会,告知家长一段时间内班级的主要教育活动设计与安排、核心教育内容、预期目标、实施过程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成果等。如实施主题教育活动的幼儿园,可在班级家长会中针对上一阶段实施的主题活动,按照主题来源、主题目标、主题实施阶段及阶段中的故事等进行总结回顾,让家长看到幼儿在园内的生活及成长,深入理解这些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同时可针对下一阶段的主题向家长进行初步介绍,并说明需要家长给予的支持与配合。

(三)具体分析本班幼儿特点,并提供教育策略

教师可利用班级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介绍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求及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此来引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解读幼儿的行为、情绪,促进家长理的发展,认清学前教育在幼儿一生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3]253这一理念在很多国家的学前教育中也都有体现。但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家长在幼儿教育理念认识上有偏差,在幼儿教育的知识与技能上有较大欠缺,幼儿园自然在此应肩负一定责任。

(四)搭建家长之间的交流平台,形成更丰富的教育合力

教师一方面可为家长推荐公共的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和阅读书目;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优化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我们的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这是十分丰富的社会资源,各种不同职业或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可以带给幼儿园丰富的教育内容,提供多种支持与服务。[3]254这在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就形成了多维度、多层面的信息交流。当然,教师也可通过幼儿园家长会搭建家长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可让其分享亲子经验。

(五)关注园内“特殊幼儿”,为其发展更大的支持群体

此处的特殊幼儿可指特殊儿童,如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发展低于或高于正常儿童的儿童;也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重点关注的幼儿,如班内不合群的幼儿、胆小害怕交际的幼儿或新进幼儿等。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自己具体的做法及原因,目的在于让家长客观认识幼儿,同时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家长共同帮助幼儿成长。

三、结语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篇2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知识讲解;课堂提问;课堂互动

为促进农村幼儿园教育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增强教师教学水平是关键。但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没有通过专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就开始从事教学活动,或者没有参加实习直接走上教学岗位,或者只是经过短暂的职业培训,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不高,难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以来,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提供指导。作为任课老师,应该重视该项工作,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

一、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研究设计

为掌握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情况,根据教学理论,组织调查和访谈活动。从而为改进教学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启示。

1.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调查和访谈研究过程中,为有效掌握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情况,运用相关理论进行透视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需要以这些理论为研究武器,对相关问题进行透视,并分析指出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存在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从而更好指导教学工作,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应用以下理论知识。

(1)学科教学论。学科教学论是教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用到的理论,具体是指研究如何使有关课程与教学的一般理论跟学科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指导学科教学实践。并且在学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研究有关的一般理论,对一般理论进行整合、补充、发展和完善,其核心是以实践为目的的理性设计。它与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现代信息技术联系密切,对教师教学活动开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因此,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科教学论的指导作用,从而更为全面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然后根据该理论要求和教学目标提出完善对策,更好指导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

(2)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法。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中,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法的应用。这样不仅能推动课程教学有效进行,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较为常用的方法为直接教学法、习惯教学法。任课老师通过学习后应该掌握这些教学方法,有效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中灵活应用。

(3)一般教育理论。一般教育理论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创新理论等。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注重师生间的课堂互动,更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中,离不开这些理论的应用。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中应该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推动农村幼儿园课程设置完善和教学方法创新。

2.研究对象

选取农村幼儿园教师16名作为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结合调查研究工作需要,为提高研究分析水平,本文综合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纸质及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和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基本情况。

(2)访谈法。对任课老师和部分学生进行采访和談话,咨询和访谈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相关内容,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获取更为详尽的调查资料。

(3)文献研究法。查阅图书馆众多相关书籍文献和中外文期刊数据库的资料和文章,对这些文献梳理和分类,对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有初步了解,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4)观察法。参与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课,并融入其中,观察课程设置和教学基本情况,真实、详细了解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基本情况。

二、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情况

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文化传播者。他们的综合素质对有效开展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积极作用,也是调查分析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为了解教师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和访谈,获取任课老师的年龄和职称信息。

1.年龄情况

2016年9月至10月间,调查和访谈的两所农村幼儿园共有16名专任教师,年龄在20-45岁之间。其中,年龄在20-29岁的8人,30-39岁的6人,2人的年龄在40岁以上,教师队伍呈年轻化趋势。从教龄来看,2-5年的6人,占37.5%;6-10年的8人,占50.0%;10-20年的2人,占12.5%。整体上看,新旧教师搭配合理,教龄6-10年的任课老师占一半。新旧教师所占比例合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相互借鉴和学习,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优势,推动相互间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

2.职称情况

从职称来看,10位教师是初级,占63%;6位是中级,占37%。8位拥有本科学历,占50%;另外8位本科在读,占50%。有14位专职教师,占88%,全职负责教学活动。另外4名负责教学管理,为兼职教师。可以看出,教师队伍的职称和学历偏低,缺乏具有高级职称的任课老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任课老师太少,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情况有一定的把握和了解。但同时也发现教学活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1.注重知识讲解,但讲解不明确

调查和观察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在在授课过程中,非常注重对知识讲解。教师也注重了解幼儿对知识的获取和掌握程度,教学活动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幼儿掌握知识。整个教学活动中,任课老师讲授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幼儿知识学习中,教师讲授的时间较长,提问也是为了增进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此外,教师在概念讲解时不注重精讲,讲解内容不明确。例如,在美术活动“长方形”的概念讲解时,一些老师简单的将长方形概念解释为,“上边两条线比旁边两条线长,这就是长方形”。通过交流得知,任课老师缺乏这一概念的知识储备,难以将概念精确传授给学生,对幼儿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2.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较差

提问作为农村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互动的主要方式,在授课过程中占据较大比重。但观察也发现,教师提问存在以下问题:提问类型单一,问题重复,难以引发幼儿思考的兴趣;有时提问的难度较大,问题与幼儿经验不符,甚至将提问作为惩罚幼儿的一种手段。

3.忽视倾听幼儿的心声

观察发现,幼儿园教师倾听幼儿心声主要体现在应答环节。教师在提问和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幼儿会表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老师在课后忽视与幼儿交流,没有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此外,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儿学习缺乏引导,教学管理效果较差,影响教学效果提升,需要采取完善措施。

四、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存在问题的改善对策

为弥补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存在的不足,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的教学策略。

1.注重知識讲解,提高讲解的针对性

严把农村幼儿园教师入口关,确保任课老师具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做好面试和上岗前的培训工作,确保胜任教学工作,通过把握教师入口关来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任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进行细致讲解,提高授课技巧,综合应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方式,提高授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让幼儿有效理解和掌握知识。任课老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确保基本概念、理论的讲解真实、有效,将知识精准的传授给学生,提高课堂授课的实效性。

2.合理进行课堂提问,提高提问的实效性

提问是幼儿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也是推动师生互动的关键。为增强课堂提问的实效性,任课老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善于提出丰富多样的问题,注重提出开放式问题,让幼儿深入思考,从不同分析和思考,开发幼儿智力,发挥幼儿想象。同时还要确保提问的目的性和实效性,避免低效、重复提问。要善于结合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适当提问,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方面提问,注重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和新课导入环节提问。不能将提问作为惩罚幼儿的手段,避免给幼儿带来心理压力,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紧张。

3.倾听学生心声,有效开展课堂互动

农村幼儿园教师要增进与幼儿的交流与互动,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提高教学实效性。课堂上,任课老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交流,善于倾听他们的回答,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课后还要耐心对学生进行辅导,增进相互了解,帮助幼儿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利于任课老师更好安排教学活动。

4.注重对幼儿学习的科学引导

农村幼儿任课老师应该注重对幼儿学习的引导,采用解释、帮助、建议的方式,妥善解答幼儿学习中遇到的疑惑,推动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要给予幼儿以细致的指导,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注重鼓励方式的应用,增强幼儿学习的自信,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之中。

5.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工作

重视课堂教学管理,制定并落实管理规章制度,耐心为幼儿讲解活动规则和课堂纪律,增强幼儿的纪律观念。从而让幼儿遵循纪律和规章制度,提高课堂教学和幼儿学习的实效性。

五、结束语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篇3

一、幼儿教师的科研困境

1、看似“繁荣”

早在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明确指出幼儿教师要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另外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对于教师科研能力要求提高,各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科研积极性得到激发。在各省市地区开展的调查发现,城市及部分县地区幼儿园已经开始教育科学研究,[1]但于俭(2008)认为(上海市教科所普教研究所课题组,2004),幼儿园科研“繁荣景象”背后的实质乃是过程的虚化。[2]部分幼儿园教育科研将其当作“形象工程”来做,科研标题大而空,不能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幼儿园为应付上级检查,部分教师仅仅为评职称,在短时间内赶写论文或结题报告成果。

2、畏难情绪

2007年两位研究者对湖南省270名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研究发现被调查者中超过70%的幼儿教师觉得做教育科研难度非常大。[3]详细访谈其原因后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比较弱,只有极少数觉得没有难度或认为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非常好。另外除了幼儿教师,许多园长也表示对教育科研感到困惑,有园长谈到,不懂科研工作到底应从何入手,由此形成了畏难情绪,导致科研工作开展困难。陈知君研究者在探究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畏难情绪成因中发现,教师整体素质水平、学历水平偏低,对待科研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和认识上的误区。[4]因此,了解具体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教师从科研中自我提升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专业能力,清晰职业规划,对幼儿教育事业充满信心。

3、高校与幼儿园合作模式存在不足

一方面幼儿教师科研能力不足,不知如何开展科研;另一方面,高校学前教育研究者也需要深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许多地区幼儿园通过与高校教育研究工作者合作的形式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高校教师理论基础扎实并且具有开展科研的经验,幼儿教师了解幼儿身心现状及幼儿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本来期望该研究模式对教育科研发展有良好促进作用,却在实践过程中因幼儿教师角色被边缘化而大打折扣。据调查在已有研究中,幼儿教师仅仅是在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指挥下扮演一个提供资料和帮助收集数据的角色,而并没有真正参与到研究中,无法展现其对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和反思。综上,幼儿教师有开展科研的愿望及需求,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下面在研究前人调查的基础上给出可行以及符合现实情况的解决措施。

二、突破幼儿教师科研瓶颈的应对策略

1、深化高校培养改革

目前针对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提高,从原来的幼儿教师普遍学历要求高职生、大专生,到现在学前教育本科生毕业人数的增加,高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这可能与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时对教育科学研究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也与该专业学生修读时对相关课程的重视不够有关。据了解,陕西某高校采取校地园一体化的培养新方式,让学生有更多地实践机会,开设相关课程,要求本科学生大三学年组织学生撰写学年论文,大四学年撰写毕业论文等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另外,从学前教育类学校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应提高准幼儿教师的质量。一是可以通过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幼儿师范院校。二是调整设计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三是不将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高要求作为培养的唯一标准,着眼于未来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从而培养复合型的新时代幼儿教师。

2、深入开展“国培”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部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为广大农村教师创造了宝贵的培训机会,目的在提升农村教师的能力素质。目前在各省市均有开展,但课程结构主要围绕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以及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困难,缺少科研工作的相关指导课程。目前园中的幼儿教师大多未学习过科研方法,不了解论文撰写的一般规范。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他们在开展调查及解决问题时受到局限。根据已有研究,幼儿教师因硬件环境不具备数据资源库,难以接触到专业期刊杂志,所以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有限。另外在软实力方面,幼儿教师对文献法、调查法以及观察法更熟悉,而对统计分析法和实验法较陌生。但在实际科研中,全面掌握各种科研方法是做好教育科研的重要条件。针对在幼儿园工作的教师,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获知。面对教育科研动机问题的解释,大约四分之三的幼儿教师做科研出于外在动机,主要为了应对工作考核评职称。仅有十分之一的教师开展科研是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另外20%的幼师希望提升专业水平,促进自我发展而进行科研。说明相当一部分幼师科研动机不够端正。所以也应在国培项目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素养,良好的科研素养能够让教师更加关注幼儿教学活动,也能够启发教师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完善相关政策

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投入。幼儿教师做科研,离不开各级各类教育研究中心及部门的大力支持。幼儿教师需要更易接触学前教育专业期刊,网络电子资源等,方便更多的一线幼儿教师拥有参与科研的硬件环境。另外不对幼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设置过高的门槛,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也需要进行修改,不与高校科研要求一致,提高他们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同时呼吁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应重视和正确看待幼儿教师教育科研和教学的关系,结合幼儿教师平时工作强度大,科研缺乏时间保障的实际,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由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教育科研奖励机制。

作者:郭迪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敏.当前园本教研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10(2).

[2]于俭.幼儿园教育科研的现状与基本对策[J].当代学前教育,2008(1).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篇4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2-0141-03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师要努力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这要求幼儿教师不仅是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者,更要成为幼儿园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在平日工作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要对有关理论进行检验,更要创造性地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渐向“研究者”的角色迈进。

二、概念的界定

“素”即平时、平素,强调时间上经常性、延续性;“养”强调修养,具有教养、培养、自养等含义。素养成为个体从事特定工作或活动的基础与必备条件。“教育科研”即“教育科学研究”,是指用教育理论去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教育科研是有目的、有计划、连续的、系统的探索活动。

综上我们可知,“教育科研素养”是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所必备的各种素质、修养的总和,是教育科研方面各种素养的有机结合的综合反映。目前,学界大部分学者倾向把科研素养分为科研意识、科研态度、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道德五个方面。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本研究在山西省晋中市和北京市昌平区抽取了10所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问卷316份,有效问卷272份,占总数的86.1%。同时,针对性地对部分幼儿教师和园长进行了访谈。

2.研究方法。①问卷调查法。本问卷主要分五个维度来设置,即科研知识、科研态度、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和科研道德,其中还涉及相关情况,如幼儿园科研管理情况等。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把握幼儿教师科研素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分析影响因素提供依据。②访谈法。本研究在问卷调查前后使用访谈法,对幼儿教师和园长进行针对性的访谈,使收集的资料和信息更全面、真实。

四、幼儿教师科研素养现状及分析

调查对象有年轻化的特点。66.2%的幼儿教师年龄在21~30岁,23.5%的幼儿教师年龄在31~40岁。具有6~10年工作经历的幼儿教师近半数。63.2%的幼儿教师有大专学历,14.7%的幼儿教师有本科学历。

1.幼儿教师科研意识较为淡薄。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有45.6%的教师认为幼儿教师应该集中精力开展教学,做科研应该交给专门机构做。这些教师表示,科研离自己很远,做课题应该是专家的事情,自己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上。有过半数的教师觉得“搞科研、写论文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她们认为科研不是自己能够驾驭的工作,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精力都无法达到做科研的要求。访谈得知,部分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就是管好幼儿,保证幼儿的安全和日常学习,尽量完成幼儿园安排的任务。也有教师表示,幼儿教师绝大部分是女性,生儿育女是女性的天职,所以,已婚女教师明显感觉到生活的艰辛与劳累,除了努力完成日常的工作任务,还要顾及家庭与孩子,身心疲惫,根本无暇搞科研。

2.幼儿教师科研态度不够端正。

由表2可见,41.2%的幼儿教师做科研、写论文是为了提升专业素养、促进自我发展。这些幼儿教师参加科研的主观动机是为了改进教育教学水平、完善自身素质、提高自身能力;但有35.3%的幼儿教师做科研是为了“考核、评职称的需要”,11.8%的幼儿教师则是为了达到“幼儿园的要求”。访谈得知,部分幼儿教师将科研视为“苦差事”,做科研被她们视为额外负担,为了考核、评职称和完成幼儿园任务。由此看来,有很大一部分幼儿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这必然会造成教师搞科研动力不足,使得科研工作难以开展。

3.幼儿教师科研知识较为缺乏。调查发现,54.4%的幼儿教师每周用于阅读相关教育理论书籍、杂志的平均时间只有12小时,82.4%的幼儿教师只阅读有关学前教育的书刊,仅有13.2%的幼儿教师会阅读与教育理论相关的著作。对幼儿教师来说,阅读期刊杂志比较方便,内容简单且容易理解,同时这些资料内容与教学活动实践密切相关。而教育理论著作中专业用语比较多,复杂且难以理解,阅读时遇到难懂的词汇与内容没有办法解决。也有很多幼儿教师认为教育理论著作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对日常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不大,并且可操作性不强。调查还发现,仅有8.8%的教师掌握课题设计与论文撰写的一般规范,有27.9%的教师根本不清楚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基本知识;在问及t检验、相关系数等概念时,没有一个教师能够回答出正确答案。可见,幼儿教师的科研知识非常欠缺。

4.幼儿教师科研能力普遍偏低。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443R395.6G478.2

【文章编号】1000-9817(2008)03-0287-02

【关键词】职业;生活质量;对比研究;院校,保育

工作生活质量(简称QwL)是指组织中所有人员通过与组织目标相适应的公开交流渠道,有权影响决策,改善自己的工作,进而导致人们更多的参与感、更高的工作满意感和更少的精神压力的过程。

幼儿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关注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状况,了解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活质量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的因素和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对提升幼儿教师的生命价值,促进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从天津市10个规划区中各抽取2所幼儿园,幼儿园规模至少有6个班,共抽取20所幼儿园,其中公办12所,民办8所。再从每所幼儿园中抽取保育员、教养员各5名,共抽取幼儿教师200名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3份,其中保育教师95份(公办55份,民办40份),教养教师98份(公办60份,民办38份)。问卷有效率为96.5%。

1.2方法问卷借鉴“企业员工职业生活质量问卷[1]”,根据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活实际对有关项目进行修改,编制成“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该问卷的主要内容有个人信息、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度、工作情感、工作负荷、工作资源、工作自、工作回报、工作单调性、晋升和职业发展机会等几个方面。

数据统计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不同性质幼儿园教师及教养员与保育员职业生活质量比较见表1。

2.2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比较见表2。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总体状况较低,满意度不高。幼儿教师没有属于自己的办公环境和办公桌,写笔记、教案、论文等必须回家完成;工作时间过长,没有上班和下班之分,在日常工作以外还有一部分的“隐含工作时间”,经常在家备课、做教具,还需要接听家长电话和家访等;幼儿园没有固定教材,课程模式经常变化,使得教师应接不暇;教学任务以外还经常有排练、演出、心得、课题、论文、各种评比活动,成了教师的沉重负担,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个人生活和身心健康;幼儿园班额标准一般在20~30人,但实际上大部分幼儿园的班级人数都超标,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幼儿,安全问题时刻困扰着教师们,这种精神状况已影响到幼儿教师的个人日常生活。

结果还显示,保育员的地位和待遇较低,职业自卑感和不安全感较高。幼儿园保育教师和教养教师职业生活质量总体状况较低,对工作的满意度均较低,职业压力比较大。但教养教师的压力更多来自工作任务的繁重,保育教师的压力则更多来自内心的自卑和担心失去工作。在访谈中发现,保育员的职业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明显较高。

由于岗位分工的不同,保育教师主要负责幼儿的日常管理,保育教师在人们的眼中更多的是“保姆”而不是“教育者”。束从敏等[2]对芜湖市100名幼儿教师职业生活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3.3%的教师认为工作中的自己更像保姆。

教养教师精神压力大,职业成就感和满意度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包括:(1)写作任务重。一般来说,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完成教育计划、教案、观察记录、个案分析、教育笔记、教具和学具准备、听课笔记、观摩活动效果分析、安全活动记录、教学软件制作、课题研究、论文、学期总结、家园联系记录等写作内容。在对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中,63.8%的受试者认为工作占据了她们许多原本应该享有的闲暇时间;47.3%的受试者感到自己在家里的脾气开始变坏;常常为一点小事对孩子和家人发火的人达55.9%[3]。(2)科研压力大,幼儿教师普遍对科研有畏难情绪,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3)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感。随着幼儿教育引入市场机制,孩子交费入园后,家长对幼儿教育服务的期望值提高,要求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对幼儿教师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致,甚至只要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一点“问题”,就要追究教师和幼儿园责任。由此,教师同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多地成为了“服务”与“被服务”的简单关系。

因此,探讨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压力产生的根源,并对其进行分析,寻找缓解的方法已是刻不容缓。

4参考文献

[1]张勉.企业雇员离职意向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束从敏,姚国荣.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的研究:对安徽省芜湖市100名幼儿教师职业生活的调查与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04(7):56-58.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篇6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专业化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在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这种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是通过职前培养获得的,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通过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来培养。这就要求各级各类院校以培养专业化幼儿园教师为目标,努力提高在校学生的专业化素质,为学生职后专业化成长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当前,我国在职幼儿园教师的来源主要是中等师范学校,学校生源来自初中,学生文化基础差,在校学习期间不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给职后的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带来了严重的障碍,阻碍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因此,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职前培养是当前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结构上的变化及培养特色

我国幼儿师范教育由三个层次构成,即中等幼儿师范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组成的教育体系,从总体上看,是适应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师资队伍需要的,而这一现状是由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差异大,各地教育状况悬殊的基本事实决定的。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认识到学前教育在整个人生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多数国家都要求幼儿园教师达到本科学历,但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幼儿教师学历仍然偏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有三个层次:一是本科层次的;二是专科层次的;三是中等专业层次的。21世纪我国师范教育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高等专科学校逐渐替代了中等师范学校。并且对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中等专业水平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专科层次的幼儿园教师开始替代中专层次的幼儿园教师。而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的工作者不断增加,但是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职业取向往往侧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幼儿园的管理者、教育行政机构的管理者。这就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重专业理论的学习轻艺体技能学习,即使有一部分学生进入幼儿园工作也会出现某些技能方面不如中专生的尴尬状况。而中等师范学校,一直注重学生艺体技能的培养,但往往是学生的艺术素质水平很高,而专业理论水平偏低,影响了她们日后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在一段时期内,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还是会以专科层次教师为主。

当今我国一些幼儿高等专科学校基本是由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升格而成的,这些学校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优良的设备资源,但是由于长期培养的是中等层次的幼儿园教师,招生对象是初中起点的学生,学生文化素质低,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仅局限在艺体素质和能力上,因此,在培养模式上还是注重艺体训练而忽视理论学习的“艺体型”模式。针对这样的状况,高职院校必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有别于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培养道路。

三、高职院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应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师要具有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它为教师的专业行为提供了理性支点,使得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与非专业人员区别开来。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和教育态度归根到底都潜移默化地受自身专业理念的影响,没有专业理念的更新,教育就难以呈现出焕然一新或有活力的面貌,教育也难以胜任时代与社会的重托。

当前我国的一些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是由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升格而成的,其中很多教师常年以来在中等师范学校任教,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还停留在中等师范学校教师的层次,已具有的观念和意识很难适应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树立高等院校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理念,也就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树立科学的幼儿观、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师幼观和自我发展观等,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和方法,能围绕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应具有的专业化水平开展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从而实现专科层次的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培养目标。

(二)培养目标的定位

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既不能类同于中等幼儿师范教育,又不能向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看齐。其培养目标要从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出发,既要弥补中专和本科在幼儿教师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又要反映高等教育的水平,符合新世纪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对于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的培养,首先,要把学生定位在高等教育上,要具有普通大学生应该具有的道德水平、文化素质、思维方式等,同时又要具有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能力,即既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基础,又具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能力和技能,为走向教育工作岗位成为集“专家型”和“艺体型”为一体的专业幼儿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家型”意指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应具有观察、分析、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具有科学设计和组织幼儿活动的能力;具有设计和应用教育背景的能力;具有依据教育科学原理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办法的能力;具有教育反思能力;具有从事教育研究的科研能力。“艺体型”指既具作为教育的一般能力和对幼儿实施教育和教养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较强的艺术教育技能。

(三)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影响幼儿高等专科学校发展的瓶颈,因为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自己的教材体系,不是沿用中等师范学校的教材,就是以本科教材简单处理来进行教学,同时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严重影响到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基于上述原因,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1.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根据特定的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和学习者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由于幼儿高等专科学校是由中等师范学校升格而来的,因此,很多学校在学科内容选择上一是沿用中等学校的学科内容,而内容往往陈旧、简单,体现不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二是把学前教育本科教材照搬照抄,而本科教材内容的研究性很强,学科内容多,现有高专的教学时数又很难完成学科内容的任务,造成教师讲课时会出现面面俱到,内容缺乏深刻性,学生学习效果差的现象。基于上述情况,我们需要改革教材,为学生提供新型的教材。这些教学内容不是干巴巴的教条,而是包含许多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和大量生动的事例,它们可以吸引学生去阅读、研究。教师应努力探讨包含在儿童的教育和发展中的许多奥秘,使教材体现出专科学校的特色。

2.课程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包括五大类:第一类是公共课,也就是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开设的课程,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政治理论”“心理学健康”等。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同时,应该增设科普性的“现代科学教育与技术”课程。因为学前教育专业招收的大多是高考文科的学生,其往往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很难胜任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科学素质及科学素养的培养。第二类是专业教育理论课程,此类课程的设置由本专业的性质和师范教育的“师范性”所决定,也是课程设置“职业原则”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主要是通过对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与保健学、学前教育课程论、游戏理论、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史及教学法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幼儿教育思想观念,懂得幼儿“保教”规律,掌握对幼儿进行各种知识的教学和组织幼儿各种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及有机结合“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的能力。这是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时,开设教师口语、书写和电化教育技术课程。教师口语和书写是师范专业学生首要的职业基本技能,作为达标课程开设。电化教育技术是现代技术的产物,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从而有利于以后进行微格教学。加强专业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促进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增强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信念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第三类是艺术课程类,设置这类课程既是由幼儿教育的任务决定的,又是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旨在使学生获得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开设乐理与视唱、乐器、唱歌、舞蹈、简笔画和手工等课程。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既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又是有效的教育手段,而且能丰富儿童的生活,活泼课堂的气氛。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一定的弹(琴)、唱(歌)、跳(舞)、画(画)、做(泥工、纸工)、演(表演)等艺术表达能力,并擅长其中一、二项,这既有利于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又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第四类是实用课程,设置这类课程,是当前幼儿教育市场发展的需求,主要开设蒙台梭利教学法、瑞吉欧方案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感觉统合训练等,这既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又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同时还能使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准。第五类是实践课程,主要是见习和实习课程,应增加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幼儿、观摩教育活动,以及调查研究、改革实验、社会咨询、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等教育实践机会,使课程既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能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从而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职前培养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提高在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篇7

   幼儿师范教学内容遵守原则

   一、幼教专业学生现状

   近年来幼儿师范学校新生中考分数普遍较低,素质能力和以往相比大打折扣,相当一部分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弱,原因不外以下几点:自幼养成教育不够,学习习惯不好;独生子女多,意志品质差,刻苦精神不够;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之高分学生有一定差距;有部分学生虽然智力能力不错,但学习适应性差。

   二、幼儿师范学校教学状况

   由于生源锐减,幼儿师范学校为了生存,往往不同专业、不同办学层次并存,教学上互相影响。一些学校兼办高中或者办艺术高中班;一些学校大专、中专混办;一些师范、幼儿师范兼办其他中职专业。有部分公办学校转制为民办;导致了教学思想和模式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办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因为历史原因,许多幼师学校师资多来自中学,这些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联系实际不够。理论学习多,艺术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不足,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学需求。

   三、对幼儿师范教育特点的初步认识

   1.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理论水平要求相对较低

   幼儿师范教育培养的是经验技能型实用人才,理论教育尽管作用巨大,但对于文化基础薄弱、不习惯理论学习的幼师学生来说,要在短短三年扭转其学习理论的习惯,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几乎不可能。在教学上就必须有所舍弃,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如幼儿语言训练方法,幼儿数字思维训练,美术实践能力和音乐舞蹈技能等。

   作为职业教育的幼儿师范教育必须面向多数学生,不可能以培养幼教专家为目标,培养能够驾驭幼儿园课堂教学,胜任一般日常管理的实用人才,应该是学校的工作重点。

   2.面对择业就业、具体工作的实用性

   近年来,幼儿师范学校生源质量低,而社会对幼儿教师素质要求高。与重视知识灌输的基础教育和重视理论探讨的高等教育不同,幼师教育直接面向基层幼儿园,毕业生需要实用的工作技能,所教、所学要实用、有用、管用。目前,举国上下多幼教空前重视,公办、私立幼儿园方兴未艾,过去长期的不重视造成师资短板,各地都急需能独当一面的实用型幼儿教师。

   3.以反复训练、熟能生巧的技能性培训为主

   在培训内容、时间、难度上,幼儿师范教育相对来说不需要系统而全面的教育教学,要求学习训练短平快。最需要的不是书本知识,是反复“操练”,以足够的时间、相关的技术指导进行专注的专门的训练。做到“熟”生“巧”,以“练”求“精”。幼儿师范教育急需的是在美术、音乐、舞蹈、体育、营养学等与幼儿成长密切相关,并且适合在0~7岁幼儿阶段训练培养和发展的技能方面有一定能力,并富有组织教学水平的实用人才。

   4.新形势下,幼儿教育专业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幼儿教育专业,在抚育幼儿成长,发展幼儿智力,提高幼儿体能和健康水平方面,新的理论不断提出,不断丰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幼儿教育虽然被误解为“小儿科”,但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专门学、专门练,不成为“熟手”乃至能手,就适应不了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满足不了竞争需要。当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能力培养,而能力培养,人才竞争,从娃娃阶段就已经开始。这更加需要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教育训练,更凸现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培养的特有价值乃至不可替代性。

   四、发展幼儿师范教育的对策

   1.宏观对策

   概括地说,幼儿师范教育应当是: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状况,强化实用性职业技能的教育;实施就“业”、就“高”、不就“理”;按市场要求来进行培养,社会需要怎样的幼儿老师,学校就培养怎样的幼儿老师。社会需要怎样的育儿人才,学习就输送怎样的育儿人才;课堂上要少讲乃至不讲过于高深的“理论”,多讲“操作”,多搞“实训”,偏重学技能、出能手。在抓好传统的艺体教育的同时,注重幼儿营养和健康护理技能训练,让学生尽快成为育儿能手;发展和研究多门类职业技能、技巧,进一步体现和实现幼儿师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实现职业专项技能对职业工作者的全员必备性。要让全社会尊重幼儿教育工作,让幼儿教育工作成为无法替代,持证上岗的专门技术性人才。

   2.实现宏观对策的微观策略

   (1)加强市场调查,研究现实需求

   近年来,社会对幼师毕业生需求有上升的趋势,说明社会需要本来是有层次的,社会有对各个层次的教育专才现实需求。用大学本科生,甚至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当普通幼儿教师,在现实条件下,既是浪费,又是不必要和不可能持续的,未经过专门培训的大学生乃至研究生未必能搞好学前教育。

   (2)幼师学生的年龄段决定她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虽然有部分学生对理论教学接受理解能力不够强,但对艺体技能完全能达到要求。甚至有“读写困难症”的学生,在技能实训中,也“如鱼得水”,大展身手。

   (3)幼儿师范教育应当开拓和激发社会对育儿技能乃至“能手”教育的需求

   独生子女的普遍化,使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培养;幼儿园需要熟练的教师乃至教育能手。幼师教育如果能够满足这一需要,必然会激发社会对幼儿师范教育的新一轮的需求。

   (4)幼儿师范教育应可成为基础、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职业教育

   幼儿园工作技能乃是工作“熟手”、“能手”的教育,应当和可以成为以基础知识、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育,以专业理论和创新研发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并存发展,不可替代的教育。

   3.幼儿师范教育的目标体系

   (1)近期目标

   以就“业”为主,兼顾就“高”。就“业”,就“高”,不就“理”。所谓“以就业为主”就是要学生能胜任基层幼儿园工作,满足幼儿园工作需要,实现高就业;所谓“兼顾就高”,就是针对部分学生,不仅要求胜任工作,还能成为幼儿教育的专家,成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创业者和推动者;所谓“不就理”就是优化改善甚至对某些学生暂时忽略理论学习。

   (2)中长期目标

   逐步实现幼儿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在深入研究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满足和激发社会对“人才战略从娃娃抓起”的认识。让幼儿教育工作更加收到社会尊重;让育儿工作成为技术性专门性工作。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篇8

幼儿师范教学内容遵守原则

一、幼教专业学生现状

近年来幼儿师范学校新生中考分数普遍较低,素质能力和以往相比大打折扣,相当一部分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弱,原因不外以下几点:自幼养成教育不够,学习习惯不好;独生子女多,意志品质差,刻苦精神不够;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之高分学生有一定差距;有部分学生虽然智力能力不错,但学习适应性差。

二、幼儿师范学校教学状况

由于生源锐减,幼儿师范学校为了生存,往往不同专业、不同办学层次并存,教学上互相影响。一些学校兼办高中或者办艺术高中班;一些学校大专、中专混办;一些师范、幼儿师范兼办其他中职专业。有部分公办学校转制为民办;导致了教学思想和模式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办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因为历史原因,许多幼师学校师资多来自中学,这些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联系实际不够。理论学习多,艺术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不足,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学需求。

三、对幼儿师范教育特点的初步认识

1.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理论水平要求相对较低

幼儿师范教育培养的是经验技能型实用人才,理论教育尽管作用巨大,但对于文化基础薄弱、不习惯理论学习的幼师学生来说,要在短短三年扭转其学习理论的习惯,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几乎不可能。在教学上就必须有所舍弃,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如幼儿语言训练方法,幼儿数字思维训练,美术实践能力和音乐舞蹈技能等。

作为职业教育的幼儿师范教育必须面向多数学生,不可能以培养幼教专家为目标,培养能够驾驭幼儿园课堂教学,胜任一般日常管理的实用人才,应该是学校的工作重点。

2.面对择业就业、具体工作的实用性

近年来,幼儿师范学校生源质量低,而社会对幼儿教师素质要求高。与重视知识灌输的基础教育和重视理论探讨的高等教育不同,幼师教育直接面向基层幼儿园,毕业生需要实用的工作技能,所教、所学要实用、有用、管用。目前,举国上下多幼教空前重视,公办、私立幼儿园方兴未艾,过去长期的不重视造成师资短板,各地都急需能独当一面的实用型幼儿教师。

3.以反复训练、熟能生巧的技能性培训为主

在培训内容、时间、难度上,幼儿师范教育相对来说不需要系统而全面的教育教学,要求学习训练短平快。最需要的不是书本知识,是反复“操练”,以足够的时间、相关的技术指导进行专注的专门的训练。做到“熟”生“巧”,以“练”求“精”。幼儿师范教育急需的是在美术、音乐、舞蹈、体育、营养学等与幼儿成长密切相关,并且适合在0~7岁幼儿阶段训练培养和发展的技能方面有一定能力,并富有组织教学水平的实用人才。

4.新形势下,幼儿教育专业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幼儿教育专业,在抚育幼儿成长,发展幼儿智力,提高幼儿体能和健康水平方面,新的理论不断提出,不断丰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幼儿教育虽然被误解为“小儿科”,但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专门学、专门练,不成为“熟手”乃至能手,就适应不了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满足不了竞争需要。当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能力培养,而能力培养,人才竞争,从娃娃阶段就已经开始。这更加需要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教育训练,更凸现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培养的特有价值乃至不可替代性。

四、发展幼儿师范教育的对策

1.宏观对策

概括地说,幼儿师范教育应当是: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状况,强化实用性职业技能的教育;实施就“业”、就“高”、不就“理”;按市场要求来进行培养,社会需要怎样的幼儿老师,学校就培养怎样的幼儿老师。社会需要怎样的育儿人才,学习就输送怎样的育儿人才;课堂上要少讲乃至不讲过于高深的“理论”,多讲“操作”,多搞“实训”,偏重学技能、出能手。在抓好传统的艺体教育的同时,注重幼儿营养和健康护理技能训练,让学生尽快成为育儿能手;发展和研究多门类职业技能、技巧,进一步体现和实现幼儿师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实现职业专项技能对职业工作者的全员必备性。要让全社会尊重幼儿教育工作,让幼儿教育工作成为无法替代,持证上岗的专门技术性人才。

2.实现宏观对策的微观策略

(1)加强市场调查,研究现实需求

近年来,社会对幼师毕业生需求有上升的趋势,说明社会需要本来是有层次的,社会有对各个层次的教育专才现实需求。用大学本科生,甚至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当普通幼儿教师,在现实条件下,既是浪费,又是不必要和不可能持续的,未经过专门培训的大学生乃至研究生未必能搞好学前教育。

(2)幼师学生的年龄段决定她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虽然有部分学生对理论教学接受理解能力不够强,但对艺体技能完全能达到要求。甚至有“读写困难症”的学生,在技能实训中,也“如鱼得水”,大展身手。

(3)幼儿师范教育应当开拓和激发社会对育儿技能乃至“能手”教育的需求

独生子女的普遍化,使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培养;幼儿园需要熟练的教师乃至教育能手。幼师教育如果能够满足这一需要,必然会激发社会对幼儿师范教育的新一轮的需求。

(4)幼儿师范教育应可成为基础、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职业教育

幼儿园工作技能乃是工作“熟手”、“能手”的教育,应当和可以成为以基础知识、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育,以专业理论和创新研发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并存发展,不可替代的教育。

3.幼儿师范教育的目标体系

(1)近期目标

以就“业”为主,兼顾就“高”。就“业”,就“高”,不就“理”。所谓“以就业为主”就是要学生能胜任基层幼儿园工作,满足幼儿园工作需要,实现高就业;所谓“兼顾就高”,就是针对部分学生,不仅要求胜任工作,还能成为幼儿教育的专家,成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创业者和推动者;所谓“不就理”就是优化改善甚至对某些学生暂时忽略理论学习。

(2)中长期目标

逐步实现幼儿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在深入研究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满足和激发社会对“人才战略从娃娃抓起”的认识。让幼儿教育工作更加收到社会尊重;让育儿工作成为技术性专门性工作。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篇9

[关键词]幼儿师范教育教育改革教育探索

一、对旧时代的幼儿师范教育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改造旧教育的目的,教育部于1952年7月首次制订了独立幼师的教学计划。幼师学制三年,所设课程有:语言及语言教学法、数学(代数、几何、三角)及计算教学法、物理、化学、地理、历史、达尔文主义理论基础、政治、幼儿心理、幼儿教育、幼儿卫生及生活管理、认识环境教学法、体育及教学法、音乐及教学法、美工及教学法、参观实习。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这一计划最大的特点是各科教学法由各科教员担任,分别结合本学科及幼儿教育实际需要进行教学。1953年7月,教育部又对该计划进行了修订,减少了化学、三角、时事政策的课时,增加了几何、物理、人体解剖生理学、幼儿教育等课程及课时,总课时减少28节。1956年教育部正式颁发《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针对1953年的教学计划存的问题进行了调整,主要表现在:(1)将部分教法课与文化课分离。(2)增加“植物学”和“动物学”等科,取消“计算教学法”“生活管理”和“世界近代史”三科。(3)“认识环境教学法”改为“认识自然教学法”。其中认识社会部分通过语言教学来完成。(4)减少了数学、物理学科等科的教学时数,增加了幼儿教育学、语言教学法、教育实习等的教学时数。(5)增加钢琴选修科。至此,幼儿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有:语文(汉语、文学及儿童文学)、数学(代数、几何)、物理学、化学及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达尔文主义基础、地理(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中国历史、政治(社会科学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语言教学法、认识自然教学法、体育及体育教学法(体育、幼儿园活动性游戏体操及其教学法)、音乐及音乐教学法、绘画手工及绘画手工教学法、教育实习。教育部规定该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要求各幼儿师范学校必须努力贯彻执行。

从此,政府关于幼儿师范学校的课程计划的规定,与各幼儿师范学校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了。这与解放前官方幼师课程计划对幼教师训机构影响不大,到有很大的区别。这有利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的统一管理和指导。

二、幼儿师范的改革实践

1995年,原国家教委又根据新的形势对幼教及幼师改革发展的需要制订了新的三年制幼师教学方案。即《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该方案对培养规格首次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培养目标的表述改变为培养幼儿园教师。规格涉及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及基本能力,身心素质三大方面。这些规格体现了新时期对幼儿教师所具备素质的全面要求,有利于指导幼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课程设置也比以前有很大调整。该方案规定课程设置由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和课外活动四部分组成有机的整体,各部分课程的比例分别为65%、15%、10%、10%。这一方案最突出的变化是:(1)确定选修课在课程中的地位,丰富了幼师课程的结构。方案规定选修课一般应开设文化知识、教育理论、艺术、体育、劳技、外语等类课程,各校可自行决定。(2)课外活动也成为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3)在必修课程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变化:教育类课程过去的“三学六法”改为“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概论”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四门课程。其中“六法”综合为一门课,变化最大。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幼儿园教育由过去的分科教学逐步过渡到综合教育;人们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及90年代以来我国在幼儿课程理论方面的建设都要求幼师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

但是,笔者认为六法课整合为一门课的实践效果很差。“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的设置是必要的,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前完全没有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的内容被架空。这门课程应是原“六法课”基础之上的统整性课程。靠这一门课来完成原来六法课的内容是极其困难的。

三、幼儿教师培养探索

幼师到底设置哪些课程是由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幼儿教师决定的。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幼师培养目标的深入研究,导致课程设置的变化总是比较盲目。研究这一问题就是为幼师课程设置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培养目标将极大地影响幼儿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各类课程的比重。由于我们的目标不明确,培养学生缺乏针对性和重点,导致许多幼师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还需较长时间才能胜任工作。笔者以为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应该是热爱儿童,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善于学习和钻研,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机智的人。其中教师是否具有教育教学机智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集中体现。吸取历史的经验,幼师的课程设置应能突出培养幼师生教育能力的课程,这可以使幼师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在幼师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平衡文化基础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在幼师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始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应该说两类课程对幼儿教师的培养来说都是重要的。但教育类课程更加体现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因此教育类课程应该成为幼师课程体系的核心。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应该加大,而不是减少。为了保证幼师生的文化水平,可采取招收初中毕业生,但延长学制的做法;也可招收高中毕业生。这都预示着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文化基础类课程的开设应考虑如何适应幼教实际需要的问题,应从幼教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文化课门类及教学内容。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篇10

关键词幼儿教师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工作奉献工作嵌入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ake224preschoolteachersinanhuiprovinceastheresearchobject,exploresthechallenges-obstaclespressuresandpreschoolteachersworkanddedicationoftherelationship,proposedworkembeddedaschallenging-atheoreticalmodelofstressandhindertheworkanddedicationofintermediation.theresultsshowthat:challengenotrelatedstressandjobdedication;hinderingjobstressandjobdedicationembeddingandnegativelycorrelated;worktoembedfullymediatedbetweenthepressuresourcesandhindertheworkofthededication.thisstudyistoimproveearlychildhoodteachers'workanddedicationtoimprovethequalityofpre-schooleducationprovidesanewwayofthinking.

Keywordskindergartenteachers;challenge-hinderpressures;workanddedication;workembedded

幼儿教师是儿童进入集体教育的第一位老师,他将对儿童未来的成长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则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工作专业性。①近年来,由于媒体频繁曝光幼儿教师虐童等相关事件,使得我国的学前教育和幼儿教师一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然而在舆论和工作期望的双重压力之下,幼儿教师如何提高自身工作嵌入、工作奉献和工作绩效等依旧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目前,有关幼儿教师绩效提升的研究只停留在说明阶段,因此本文将从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和工作嵌入的角度对幼儿教师工作奉献等绩效影响展开实证研究,最终探索出提升幼儿教师工作奉献和绩效的有效方法,推进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关于压力,多数人的第一感觉就认为其是负面消极的。比如有研究认为,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成负相关关系,与离职倾向成正相关关。②而Cavanaugh等人就将压力做了区分,认为压力源包括挑战性压力源和阻碍性压力源。③其中挑战性压力源对个体工作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包括工作负荷、工作责任、工作范围和时间压力等;而阻碍性压力源将对个体产生消极的影响,阻碍个体的成长和能力的发挥,包括组织政治、混乱的工作程序、工作不安全感以及角色模糊等。在Lepine等人在以学生为研究对象时发现,挑战性压力源与学生的学习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阻碍性压力与学生的学习绩效呈负相关关系。④关于“奉献”,它一直都是社会所提倡的一种行为,尤其是在当今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员工的“工作奉献”更是被无数的学者和管理人员所关注。工作奉献(Jobdedication)最早是由motowidlo与Scotter(1996)提出,他们认为工作奉献是关联绩效(Contextualperformance)的一个维度,工作奉献反映了关联绩效中人的内部作用,是工作绩效的动机基础,具有大量的意志因素。⑤主要表现为:主动地执行组织中的其他的任务,对工作十分喜爱,满怀激情,并且一直严格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尽职尽责。

工作嵌入由mitchell等人于2001年首先提出,该理论指出员工和工作内与工作外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存在使得员工可以“忠诚”于目前所从事的工作。⑥简单来说就是员工对工作的嵌入程度,主要用于解释员工留职与离职等相关的行为。而根据研究表明,来自于家庭、工作中压力将对员工的留职与离职有显著的影响。⑦比如:有家庭负担的、年龄较大的可能有较强的工作嵌入而不易离职;相反工作压力太大而缺乏相应待遇的则可能工作嵌入较低而容易离职。那么对于目前幼儿教师的处境,其面临的压力是否会影响工作嵌入,使其产生离职的想法,并且是否会间接的影响幼儿教师的工作奉献。这将是本文要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

根据以上的文献回顾,本研究主要提出以下几条研究假设:

H1: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存在正相关关系。

H2: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存在负相关关系。

H3:工作嵌入在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3a:工作嵌入在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3b:工作嵌入在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即本研究将探讨幼儿教师群体的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对工作奉献的影响及工作嵌入的中介作用,以上研究假设可以归纳图1的概念关系模型。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安徽省4个地级市的30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共向幼儿教师发放无记名问卷300份,回收254份,回收率为84.7%。其中回收有效问卷为224份,有效回收率为74.7%。幼儿教师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安徽省的幼儿教师存在性别严重失衡、呈年轻化趋势、学历层次不高,专业化素养程度不够、幼师的工资待遇低等问题。

2.2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量表、工作嵌入量表和工作奉献量表对相关变量进行了测量,并且所有量表均采用5点计分法(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

(1)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本文使用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量表由Cavanaugh等人开发,其挑战性压力源量表和阻碍性压力源量表分别具有6个和5个条目。

(2)工作嵌入。工作嵌入量表采用的为Curmingham等人对mitchell等人开发的40个测量项目的量表简化后的量表,将原本6个维度的多个测量项目缩减成一个项目。

(3)工作奉献。工作奉献量表采用了JamesR.VanScotter和StephanJ.motowidlo(1996)所用关联绩效问卷中有关工作奉献的部分,该部分一共包括8个条目。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SpSS20.0软件对以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包括了信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在中介效应检验方面,本研究采用了的温忠麟中介检验程序(依次检验法),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信度分析

由表2可知,挑战性压力源、阻碍性压力源和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总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分别为0.830、0.790和0.833,工作奉献的为0.911,工作嵌入感的为0.851,表明调查所采用的量表的信度较高,符合信度的要求。

3.2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知,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工作嵌入不存在相关关系;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工作嵌入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而说明幼儿教师面临的挑战性压力对工作奉献和工作嵌入感没有影响,但幼儿教师面临的阻碍性压力会减低其的工作奉献与工作嵌入感。同时也能看出工作嵌入与工作奉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幼儿教师工作嵌入感的提升会增加其的工作奉献。

3.3回归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温忠麟中介检验程序的方法。首先,将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X)、工作嵌入(m)和工作奉献(Y)在维度层面上对数据进行合并均值及中心化处理;接着对X与Y、X与m、X和m与Y依次进行回归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的显著性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本研究的实证检验情况如表4:

由表4的数据可知,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与相关分析中的结论相一致;但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138,表明幼儿教师的阻碍性压力每增加一个单位,其工作奉献则相应的降低0.138个单位,因此假设H2得到验证,而假设H1无法得到验证。

在中介效应检验方面,可以看出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嵌入(中介变量)之间依旧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则说明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所以假设H1a不成立。但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嵌入(中介变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回归系数为-0.208,并且通过对工作奉献与阻碍性压力源和工作嵌入进行回归可知,工作嵌入在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表明幼儿教师在遭受到阻碍性压力时,会减低其在幼儿园中的工作嵌入感,进而影响到其对幼儿园的奉献,因此假设H3b得到验证。

4结果讨论与展望

4.1研究结论

(1)对于安徽省幼儿教师这一整体而言,其面临的挑战性压力与工作嵌入和工作奉献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即对于我省的幼儿教师增加工作负荷、工作责任、工作范围和时间压力等挑战性压力时,并不能有效增加其对幼儿园的工作嵌入感以及相应地增加其对幼儿园的工作奉献。

(2)阻碍性压力对安徽省幼儿教师的工作嵌入和工作奉献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工作嵌入在阻碍性压力与工作奉献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即目前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舆论压力较大、缺乏安全感等阻碍性压力很大地影响了幼儿教师对组织的嵌入感及可能做出的对组织的奉献度。故可以通过采取减低我省幼儿教师阻碍性压力的办法来有效增加目前幼儿教师的工作绩效。

(3)目前,安徽省的幼儿教师体系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性别严重失衡,男幼师的所占比例极低;幼儿教师队伍过于年轻化、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幼儿教育质量有待提高;薪酬待遇较低,幼儿教师缺乏积极性等。

4.2研究建议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要想有效提升幼儿教师的工作奉献,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媒体、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个人共同努力。

(1)政府部门需发挥主导的作用,提升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加大在幼儿教师培育上的投入。第一,应建立合理的幼儿教师培养的制度,考虑是否可以依据“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即由幼儿教育机构提出需求、政府部门参与指导、高校完成专业培训的方法来解决目前幼儿教师队伍性别失衡、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第二,应加强幼儿教师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完善幼儿园编制标准,并严格按照该标准明确幼儿教师的“正式教师”身份,给予幼儿教师合理的社会地位。⑧加大在幼儿教育上的经济投入,给予幼儿教师相应的薪酬待遇,确保其能够“名利双收”,进而减低由于社会地位不高、缺乏经济安全感的阻碍性压力。第三,应加大对幼儿教育的宣传力度,改变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错误认识,即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带着小孩玩”,承认幼儿教师劳动的独特性,促使社会形成重视学前教育、尊重幼儿教师的氛围。⑨使其达到提升幼儿教师的自信和工作嵌入感作用,进而提升工作奉献。

(2)媒体部门需发挥好宣传报道的作用,对于个别幼儿教师的不良的行为(如:虐待事件),应及时公正地报道指出,但不可为了舆论而舆论,故意丑化幼儿教师的形象。而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相关意见,扩大对幼儿教育的宣传,关注幼儿教师的辛勤付出,给予幼儿教师公正的必要的正面评价,给社会还原一个真实的幼儿教育,从而向社会、幼儿教师传播正能量,降低由于舆论而给幼儿教师造成的阻碍性压力,进而提升其对组织的工作嵌入和工作奉献。

(3)幼儿园需做好对幼儿教师的管理和指导工作。首先,幼儿园应为幼儿教师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给幼儿教师提供众多的发展机会,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然后,幼儿园需提供较多的培训机会,鼓励幼儿教师不断学习深造,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其次,幼儿园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监管考核机制,保证以上措施能够得到较好的反馈,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最后,幼儿园还应在生活上给予幼儿教师一定的关注,主动去了解幼儿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帮助幼儿教师及时处理可能的困难和压力,使其感觉到组织的关爱。

(4)幼儿教师需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并将个人目标与幼儿园组织的目标联系起来,规划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在工作上,应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欲望,积极接受组织或社会给予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应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对于遇到的困难与压力,应学会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处理。

4.3研究展望

本研究以224名安徽省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分析了幼儿教师的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的关系,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嵌入的关系,以及工作嵌入在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之间的中介作用,反映了影响安徽省幼儿教师工作奉献的主(下转第92页)(上接第70页)要矛盾,为提高安徽省幼儿教师的工作奉献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以后有关幼儿教师工作绩效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本研究只采用了以上三个变量,并不能全面反映影响幼儿教师工作奉献的所有因素,所以还需要后续的研究继续补充。

课题项目:本文系安徽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cxcy2012161)

注释

①徐浩斌.关于幼儿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2(5):80-83.

②Griffeth,R.w,Hom,p.w,Gaertner,S.ameta-analysisofantecedentsandcorrelatesofemployeeturnover:Update,moderatortests,andresearchimplicationsforthenextmillennium[J].Journalofmanagement,2000,26(3):463-488.

③Cavanaugh,m.a,Boswell,w.R,Roehling,m.V,Boudreau,J.w.anempiricalexaminationofself-reportedworkstressamongU.S.managers[J].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2000,85(1):65-74.

④Lepine,J.a,etal.Challengeandhindrancestress:Relation-shipswithexhaustion,motivationtolearn,andlearningper-formance[J].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2004.89(5):883-891.

⑤VanScotter,JamesR.,motowidlo,S.J.,interpersonalfacilitationandjobdedicationasseparatefacetsofcontextualperformance[J].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1996,Vol81(5):525-531.

⑥mitchell,terence.R,HoLtom,etal.whypeoplestay:Usingjobembeddedtopredictvoluntaryturnover[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1.44(6):1102-1121.

⑦maertz,C.p.,&Capmion,m.a.25yearsofvoluntaryturnoverresearch:areviewandcritique[J].internationalReviewofindustrialandorganizationalpsychology,1998.13:4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