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带有是字句的句子精选116句带有是字句的句子精选116句

带有是字句的句子精选116句

发布时间:2024-04-26 20:21:07

带有是字句的句子精选116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出自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再三劝你早修行,是你顽痴心恍惚。——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3.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出自宋·苏轼《屈原塔》

4.蓬莱不是凡人处,只怕愚人泄世机。——出自唐·吕岩《七言》

5.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出自唐·权德舆《玉台体》

6.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出自唐·李频《中秋对月》

7.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出自唐·方干《献浙东王大夫二首》

8.教学建议

9.存在关系。一般来说是指S为场所,o是存在于这一场所里的事物。如:江面上是游乐场,这里需要和存在句做一下区别,存在句是单纯的表示某事物存在于某场所,而“是”字句所表示的除了一种存在关系之外,还有判断意义。就例句而言,可以解释为:江面上有东西,这东西是游乐园。

10.强调说明过去动作的施事或受事

11.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出自唐·李咸用《闻泉》

12.他是我的朋友。

13.名字本皆是,此心还不知。——出自唐·王维《偶然作六首》

14.能够单独回答,充当谓语。例如:

15.知是一般真个术,调和六一也同天。——出自唐·吕岩《七言》

16.羽化自应无鬼录,玉都长是有仙名。——出自唐·吕岩《七言》

17.领属关系。即S是属于o所有的。如:这套房子是你的。“房子”归属于“你xxx。

18.横行俱是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出自唐·翁绶《陇头吟》

19.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出自唐·张说《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20.表示过去时,动作必须在过去发生或完成。

21.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出自唐·杜甫《兵车行》

22.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出自唐·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23.苹果是红色的。

24.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出自唐·白居易《岁暮》

25.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出自唐·罗邺《夏晚望嵩亭有怀》

26.干戈将揖让,毕竟何者是。——出自唐·王维《偶然作六首》

27.尽是添愁处,深居乞过春。——出自唐·李廓《落第》

28.他是走了。

29.得路应知能出世,迷途终是任埋沈。——出自唐·吕岩《七言》

30.秋风江上草,先是客心摧。——出自唐·张祜《送沈下贤谪尉南康》

31.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出自唐·王维《西施咏》

32.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出自唐·杨师道《还山宅》

33.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出自魏晋·曹植《明月上高楼》

34.冬夏递互用,长年只这是。——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35.如果「是……的」之间的动词带补语或者动词前有助动词,基本也是表示肯定和确信语气。

36.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出自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37.华阴市内才相见,不是寻常卖药人。——出自唐·吕岩《七言》

38.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出自唐·韦庄《秦妇吟》

39.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出自唐·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40.等同关系。也就是说S、o所指代的对象内容范围一致。前后可以对调。如,北京是中国首都。“北京”和“中国首都”是完全一致的概念,也可以说,中国首都是北京。

41.表示过去时的「是……的」结构否定式一般在「是」前加「不」(「是」字句否定式也是在「是」前加「不」),表示肯定和确信语气的「是……的」结构否定式一般是把「是……的」之间的成分变成否定式。

42.能用正反疑问式提问,例如:

43.用于能愿动词之后,例如:

44.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出自唐·白居易《六年秋重题白莲》

45.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出自两汉·佚名《十五从军征》

46.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出自唐·马戴《送人游蜀》

47.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出自宋·文天祥《正气歌》

48.不知谁是亏忠孝,携个人头入坐中。——出自唐·吕岩《七言》

49.形容词性词语构成的「是」字句

50.动词性词语构成的「是」字句

51.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出自唐·白居易《清夜琴兴》

52.万卷仙经三尺琴,刘安闻说是知音。——出自唐·吕岩《七言》

5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54.「是」+「的」字短语结构

55.武氏死时应室女,陈王没后是童男。——出自唐·吕岩《七言》

56.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出自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57.是我有钱日,恒为汝贷将。——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李白《静夜思》

59.表示过去时的「是……的」结构

60.他是学生。

61.“是”字句的分类

62.易者易其形,是名之有易。——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63.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出自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64.家山归未得,又是看春过。——出自唐·李建勋《早春寄怀》

65.此时晴景愁于雨,是处莺声苦却蝉。——出自唐·杜荀鹤《长安春感》

66.是渠作障碍,使你事烦拏。——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67.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出自唐·江为《登润州城》

68.功能济命长无老,只在人心不是难。——出自唐·吕岩《七言》

69.小船看尔投西岸,载得三人两是僧。——出自清·江湜《湖楼早起二首》

70.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出自唐·王昌龄《九江口作》

71.强调说明过去动作发生或完成的地点

72.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出自唐·白居易《白羽扇》

73.割断繁华掉却荣,便从初得是长生。——出自唐·吕岩《七言》

74.归类关系。顾名思义o代表一个类别,而S则是o类中的一个成员,两者不能对调。如:森林是自然资源。“森林”是“自然资源xxx中的一种。

75.名词性词语构成的「是」字句

76.欲知仙丹术,身内元神是。——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77.诗礼称才子,神仙是丈人。——出自唐·李端《送黎少府赴阳翟》

78.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出自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79.表示过去时,「是……的」之间必须有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的词。

80.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出自唐·岑参《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81.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出自唐·张祜《过石头城》

82.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出自唐·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83.如果「是……的」之间是动宾结构,宾语如果能移到「的」后且语义不变,基本是表示过去时的「是……的」结构。

84.可是洞中无好景,为怜天下有众生。——出自唐·吕岩《七言》

85.“是”字句的定义和语法分析

8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87.可中作得主,是知无内外。——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88.决陂以取鱼,是取一期利。——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89.有身与无身,是我复非我。——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90.当年诗价满皇都,掉臂西归是丈夫。——出自唐·吕岩《七言》

91.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出自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92.我是学生。

93.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出自唐·元结《贼退示官吏》

94.表示过去时,「是……的」之间必须是动词,如果「是……的」之间不是动词,是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等,必然表示肯定和确信语气。

95.表示肯定和确信语气的「是……的」结构

96.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出自唐·徐氏《玄都观》

97.强调说明过去动作发生或完成的方式

98.他是坐公交车来的。

99.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出自唐·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100.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出自唐·李商隐《落花》

101.我尚自不识,是伊争得知。——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02.受副词修饰,例如:

103.长笑士林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出自唐·薛逢《元日田家》

104.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05.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出自宋·汪洙《神童诗》

106.方知此是生生物,得在仁人始受传。——出自唐·吕岩《七言》

107.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出自唐·孟浩然《宿武阳即事》

108.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出自宋·张道洽《岭梅》

109.强调说明过去动作发生或完成的时间

110.是叶葳蕤霜照夜,此花烂熳火烧秋。——出自唐·刘兼《木芙蓉》

111.非是尘中不染尘,焉得物外通无物。——出自唐·吕岩《七言》

112.比喻关系。如:a你是祖国的花朵。b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在这里,a句把少年比做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b句中把人和饭的关系比做是铁和钢的关系,来说明饭对人的重要性。[5]

113.三尺焦桐为活计,一壶美酒是生涯。——出自唐·吕岩《七言》

114.自翦青莎织雨衣,南峰烟火是柴扉。——出自唐·许浑《村舍二首》

115.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出自唐·李白《春思》

116.自是凡流福命薄,忍教微妙略轻传。——出自唐·吕岩《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