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23:47:06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篇1

关键词:教学媒体;教学模式;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244-02

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人类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教学媒体的新旧交替,推进了人类教育文明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研究探讨教学媒体技术发展与教学模式创新的关系,能够更好地运用教学媒体技术服务于人类教育事业。媒体的发展与人类文化、科技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人类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体现了媒体技术推动的巨大作用。教学媒体是人类科技成果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正如人类进化的历史进程是以工具的革新为主要特征一样,教学媒体更新和改善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教学媒体的沿革及其发展进程可以看出,从幻灯、唱片、电影、广播、录音、电视、录像、卫星传输、计算机等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近百年的演变中,教学媒体从原始的、单一的信息形态发展到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全息形态,创新的内容不断丰富多彩,创新的模式不断推陈出新,伴随而来的是人类教育方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在人类教育漫长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应用,都会对教学形式甚至教学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综观教育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教学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对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更是显著的。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呈现交叉、交替、并行发展态势,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应用范围、适应不同教学对象、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显示出各自的优势。

一、传统教学媒体发展确立了“教师为中心”的古老传统教学模式

文字没有出现以前,最古老的教学媒体包括人本身、人所用的生产用具、生活用品、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实物以及口头语言等,更高级的教学媒体――文字还处于萌芽状态,还没有达到真正应用程度。其特点是形象、直观,它依附于具体的生产和生活实际,离不开人类的亲身传授,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传递教学信息,因而教学效率很低。当人类进入古代社会一直到17世纪末,随着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发明、书籍的出现及其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传统的教学媒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教育方式和教学活动变得更为规范和便捷。当纸张、书籍、黑板、图片、模型、实物等传播媒体得到组合时,确立了“班级制”教学形式,由此形成的“教师―书本―班级授课”教学方式,演绎着“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电化教学媒体推广普及催生出“视听”教学模式

19世纪末,幻灯机开始进入教育领域,应用于教学活动。人类进入20世纪后,电子科技发展异军突起,电子类媒体不断涌现,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推动教学媒体由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向视听结合的教学媒体方向发展。从幻灯机、投影机、留声机、广播等到无声电影、有声电影等,从而掀起了视听教育的热潮。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电化教学媒体――电影,以视听兼有、直观、形象、生动、感染性强等特点,独占电化教学媒体首位,并在20世纪4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到了20世纪50年代,电视机、录像机等新型电化教学媒体逐步进入教学领域。由于视听媒体被大量引入教学领域,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媒体的使用方法及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总结了一系列的视听教学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形成了以如戴尔(Dale)的“经验之塔”理论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推动电化教学媒体应用和发展进入又一个顶峰时期。

三、多媒体教学媒体开发运用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飞速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涌现和完善,教学媒体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其文、图、声、像、影合一和交互性等特点,使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与学之间的联系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学习状况,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控制教学进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挑战。人们越来越多地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来思考教师角色、学习模式、评价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多媒体教学媒体的广泛运用和发展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新奇的兴奋感,因而其思维能随时跟着教学的思路,注意力高度集中。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大大优化教学气氛,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教学情境,主动学习的能动性能够得到改善。

四、网络信息化教学媒体的运用开创了信息化教学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化教育正改变着教学理念,出现了电子空间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远程教学等现代教学形式。一些专家预言,新的技术必然带来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技术必将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过程,最终导致一场教育领域的革命。信息化教学模式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的高级发展阶段,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优点,显示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融合了教学内容并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教育提供新的技术和新的媒体,由此引发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思想的变革。信息化教学模式正在推进这种变革和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根本性标志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融合,它把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将带来课程实施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融合将带来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正在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科技进步与发展,教学媒体与教育技术正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传统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模式显现出历史的厚重感,缺少现代技术的时尚特性,但它还在固守着一片难以替代的教育天地;电化教学媒体和教学模式闪现出当代科技的灵光,它已被现代科技耀眼的光芒所遮盖,它像一位历史过客一样渐行渐远,成为过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教学模式,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涵盖信息技术对人类教育的深刻影响,但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教学模式在丰富,在发展,在创新,正在成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整合的一部分,它将以崭新的面貌融入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更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全新教育模式,它正在全面更新人类的教育理念,正在改变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走向。

参考文献:

[1]沈亚强.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2]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篇2

一是企业主体建设工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重点是抓“两手”。一手是抓规模企业培育,这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工程。从慈溪发展轨迹来看,技术引进和研究开发,与企业规模有着密切关系。“十五”期间,我市规模企业增加了近3倍,与之相应,技改财务投入也增加了3倍多,其中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增加了4倍多;去年一年实施的宁波市级以上科技项目就达到“九五”时期的总量。五六年前,我们组织企业外出招聘人才,尽管层层宣传发动,政策鼓励,但企业的愿望还是不强。现在,赴外招人才摊位场场爆满,供不应求,达到了一个地级市的规模水平。特别是近几年来,企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趋势性变化,对技术的内在需求增强,专利申请、科技合作、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品牌建设等开始“升温”。这些变化说明,规模企业的发展壮大,是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企业有限的资金总是投向最急需产生效益的地方,对小企业来说,重要的不是开发新的市场和产品,而是寻找既有市场的剩余。换句话说,培育规模企业,就是培育企业家。所以,我们要把大企业的培育作为推进技术创新的首要环节,加强对行业龙头企业、规模企业的扶持,推动企业加快做大做强,逐步改变以多取胜、以小取胜的格局,为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奠定物质基础。近年来,慈溪企业界出现强强联盟趋向,几家规模企业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企业,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这既是优化投资结构的有效途径,更是打造行业龙头型企业的实际举措,必须大力扶持。还有一手是抓企业创新载体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逐步提升研发能力。

二是创新资源整合工程。总体上看,尽管这几年慈溪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但单一企业规模还是偏小,自有资金远不足以建立科研院所,必须搞集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实现各种资源互动。重点要在四方面进行整合:一是技术交流合作平台。这是政府搭台、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们定期组织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技术交流活动,开展“百名教授进百企”活动,支持大专院校在慈设立实习基地,并开辟技术信息网,定期企业技术需求。许多企业在交流活动中攀上了高亲,与科研院所建立了长年联系合作关系。实践证明,以技术交流为平台,是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姻的一种好形式。二是公共技术共享服务平台。慈溪产业以块状经济为特色,中小企业众多,这是慈溪制造业的优势,这一优势不能丢。在引导企业加强自身研发机构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行业公共技术的开发,强化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培训服务等功能。过去,我们在若干重点行业组建了行业工程技术中心,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但面向行业的技术服务效果不尽人意,关键是龙头企业不愿扩散相关技术。公共技术具有公益性的特征,今后我们要转变思路,采取市场研发、政府买单的形式,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服务,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同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要与产业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互促互进,共同发展。三是努力推进企业与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共建创新载体,有利于加快集聚国内外先进科技资源,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技术。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能简单的停留于项目引进,必须向共建研发机构发展,拓展科技合作的空间。四是完善创新投入体系。人才和资本支持,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两个基本条件。资本支持首先要加大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的激励力度。前几年,我们出资2500万元,在全省设立了首个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对经批准的校企合作研发项目,补助研发资金50%,政府与企业共担创新风险;出台了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意见,加大了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实实在在的资金扶持,降低了企业创新门坎,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据测算,“十五”期间,我市平均1元的财政扶持,带动了企业8元的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要冒风险,所以政策扶持仍是推动企业创新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体系,逐步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市民资实力雄厚的优势,抓住中央鼓励设立社区金融机构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和科技项目股权投资,健全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为企业技术创新给予更多的支持。

三是人才集聚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为本。一个地方对人才的集聚水平,决定着一个地方技术创新的能力。慈溪人才总量不足,必须加快人才集聚的步伐,提高人才密集度。一方面要树立科学的人才发展理念,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另一方面要强化引才载体建设,为人才引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重点是建设三方面载体:一是产业主体载体。这是人才创业的基础,是吸引人才的首要条件。国内外发展表明,哪里产业最发达,哪里就集聚最优秀的人才。优势产业是吸引和聚集人才的“吸铁石”。我们要充分发挥慈溪现有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优势产业发展,以产业集聚人才。二是生活空间载体。光有产业发展是不够的,否则对人才来说只能留住一时。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与城市规模的大小,不但影响物质资源集聚程度和效率,也直接决定吸引人才资源的能力。近年来慈溪人才引进数量不断增加,但普遍反映城市服务功能和生活环境缺乏优势。对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按照未来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明确城市发展定位,树立大城市的理念,通过城市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优化人才创业发展和安居乐业的空间环境。三是社会环境载体。社会环境既是一种氛围,更是一种文化。决定人才去留的主要因素,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也起着重要作用。这方面慈溪差距还比较明显,我们要加强城市精神建设,适应人才对高品位文化的需求,开展文明城市创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切实留住人才。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篇3

关键词: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创新;创新模式;探讨

0前言

智能交通系统是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进入90年代快速发展应用。智能交通系统(itS)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高新技术集成产业,具有涉及面广、产业带动性强、技术集成、资本密集、产权复杂等特征。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是未来交通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智能交通对我国未来交通经济产业发展繁荣,为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智能技术带动交通产业的发展成为一条必经的道路,不仅是因为人们需要吸收现代交通的优良之处,而且用智能交通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将越来越有说服力。要想发展,要想交通产业创新、借助智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与国际上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接轨,并通过召开国际性研讨会、成立试验室和研究中心等方式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国内itS技术研究水平。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投入将达到上千亿元,智能交通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的机会。

2制约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技术成本高

智能交通产业顺势迅速发展,市场正在不断扩容,发展的同时给各类相关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商、软硬件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核心技术、专利受限于外国厂商,比如智能控制的核心芯片-CpU,通信模块等。为了智能交通产品相关生产厂商的发展,不得不花费高额的费用购买芯片、通信模块,甚至出现高额的专利费用、技术转让费的现象。一方面智能交通产业也需要创新发展,这导致前端创新开发的从业人员稀缺,厂商成本也就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因为智能交通系统相关的集成、交通大数据处理及服务、车联网、基于移动互联的智能交通应用服务等产品的研发周期长、淘汰快。

2.2智能交通企业战略不明

一些企业甚至是部分龙头企业依靠传统的交通产业起家,经营模式过于传统,尽管工厂面积大,但其实质还是代工生产的模式,并且以企业生产-出售经营模式在延续,企业管理出现瓶颈,更多的是延续传统的理念,缺乏专业管理理念。

2.3智能交通企业品牌意识薄弱

目前,全国现有交通信息企业数百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几十家,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佛山、惠州、东莞、珠海等珠三角城市。据统计,广东卫星导航产业的比重和企业的数量占全国的50%以上,目前在市场上能看见的GpS导航产品品牌有上百种,但60%为不知名的小企业生产,并没有发展自己的品牌,他们作为一些大品牌商家的代加工车间,利润薄,小微交通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中这种“作坊零散,各自为战,贴牌生产”的局面着实尴尬。智能交通产品生产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缺少拥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这是近几年一直限制产业规模与品质不断提升的短板。因此,从代工制作向产品设计研发转型,推动智能交通企业品牌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对发展智能交通产业技术模式创新的建议

3.1降低技术成本

利用智能交通相关产品生产商的影响力,首先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联络协调,积极寻求技术合作渠道,优势互补,成立联合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中心,对原有开发的技术进行巩固与改善,同时要联系具有高资质、高权威的技术研发团队,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把更多尖端、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引进智能交通产业市场,以此保证智能交通产品的技术储备充足。另外可以依托于国有大型企业确保专利与智能芯片核心费用处于较低水平;再者就是对技术研发中心加大资金投入,以保证同类智能交通技术、智能交通产品能与国外产品竞争。

3.2重视技术创新,完善经营战略

一方面企业需要引进具有掌握前沿技术的团队和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人,用前沿技术产品开发和新型经营理念对企业经营战略进行整合改善。另一方面可以鼓励智能交通企业组建战略联盟,推进智能交通上下游关联产业的技术资源整合,完善产业链规模。同时,要改变代工生产的企业模式,不仅仅关注生产环节,更要重视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的含量作为产品优良的标志。引导智能交通相关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在传统的销售模式基础上组建营销联盟、开办全国连锁店、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销售模式。

3.3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技术摆脱“山寨”

以GpS导航产品为例,GpS导航产品因拥有车载、手机、地图等功能被消费者所青睐,所以购买者更注重产品功能的多样性、实用性、便利性。作为企业首先自身要提高品牌建设意识,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基础上研发创新型产品,构建GpS多功能导航的层级,以“多功能,实用,更新快”的产品理念并借鉴国外优秀智能交通设备或产品的设计,形成自成一家的风格。提高企业的研发实力,以优秀产品理念带动消费,推动企业品牌影响力建设。政府、智能交通行业协会也要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全国各种大型博览会、展销会、智能交通技术研讨会及网上交易会。另外,也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根据各国异域文化元素研发出易受异域消费者偏好的产品,推动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广东省作为中国制造业中心的大省,给人的印象常常是粗放型、低水平的大工厂。智能交通产品将近90%的企业缺乏原创设计,基本以山寨版出现在市场上,始终无法摆脱内在低附加值、外延数量扩张的传统路径依赖。目前,这些企业正在建设的智能交通技术创新平台,以协同创新、转型升级为理念,以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为依托,以公共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品牌创新及产业创新为目标,驱动从“山寨工厂”走向“创新中心”,不断通过提高产业影响力和辐射效应来提升整体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区域内技术、金融、信息、人力资源等各类资源的集聚程度。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篇4

关键词: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046—04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其内涵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王经北,2010)。发展低碳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体现(冯之俊,2009),因此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我国正处于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进程中,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煤炭主导型的能源结构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加之人口众多、能源技术落后,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面临的严峻挑战。已有文献主要从节能减排(10hnston,2005;庄贵阳,2005)、实现途径(Stern,2006;付允等,2008)以及市场价值(ipCC,2001;Kawase,2006)三个方面探讨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发展思路,均认同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而低碳技术创新模式是低碳技术创新行为的逻辑过程和理论导向,能够有效地规避实施风险,保障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形成和稳定提高。因此,如何在明确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特征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模式实施支持政策,就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意义

低碳技术创新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延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资源环境约束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并成为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服务于工业文明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构建新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势在必行。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满足科学发展现的要求,必须依据我国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特征,做到充分体现以企业为代表的低碳技术创新主体能动性,合理配置和使用低碳资源,正确处理低碳创新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形成统筹发展的生态协调机制。

低碳技术创新模式是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合理制度安排。是低碳经济稳定发展的有效保障。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之中,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与此同时,我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由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这是一种路径依赖过程。它在不断追随的技术创新与相应的制度创新中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路径依赖过程不断得以强化,形成了“碳锁定”状态。重重困境表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挑战性。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硬”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也需要“软”的制度和政策保障,这种“软”保障就是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碳技术创新模式是指导和规范低碳技术创新行为的一整套制度安排,能够最大程度地规避实施风险,确保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形成和稳定提高,从而能够有效地保障我国低碳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存在的难题

首先,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内涵不明、类型不清是在进行具体的模式选择时面临的首要难题。低碳技术创新与一般技术或制度创新在背景、内涵及方法上具有显著区别,这主要体现在低碳技术的特点上,正是由于技术创新过程的高度不确定性、创新收益未知性和溢出性使得低碳自主创新系统必然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和处于更加多变的环境条件之下,从这个意义而言低碳技术创新模式与一般的技术创新模式必然具有较大的差异。然而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现阶段却仍然处于混沌状态。各执一词,没有统一的认识。关于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类型,国外的主流观点是进行“突破式创新”,认为传统能源技术具有严重缺陷,无助于稳定全球气候,因此要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主体对能源生产技术进行突破性的转变。虽然这一观点也能在国内找到立论依据,但官方却更加肯定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原始创新的“渐进式创新”模式。此外还有强度更为剧烈的“根本性创新”模式以及非常缓和的“自由式创新”模式。究竟如何划分,还需依据我国国情进一步探讨。

其次,我国显著的区域创新能力差异使得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更加困难和复杂。低碳技术创新模式还需要根据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特征加以选择。低碳技术创新模式要与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相适应,表现为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要基于已有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能不顾客观能力的实际任意选择,这样不但不会进一步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的阻碍效果。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每年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呈现不平衡发展的态势,显著的区域创新结构差异决定了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需要因地制宜、灵活选择,这必然加大模式选择的难度。

再次,如何科学评价我国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是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难题。从理论上而言,在评价我国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按照能力的强弱选取适宜的区域低碳技术创新模式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然而,难点恰恰在于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复杂性。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也是一种区域创新系统,按照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其系统构成包括低碳技术创新主体性要素、低碳技术创新资源性要素和低碳技术创新环境性要素。低碳技术创新主体性要素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企业、政府、科研院所以及金融中介机构等,其中企业是创新的主要执行者;低碳技术创新资源性要素是创新活动的资源基础,包括从产生创新成果到将其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的过程所使用的一切资源;低碳技术创新环境性要素是创新活动产生的背景与保障,制度环境是其中的核心。因此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成只要包括低碳技术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低碳技术创新资源供给能力和低碳技术创新环境支撑能力三个方面,具体指标的选择关系到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科学性,是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主要难题。

三、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类型与选择方法

针对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存在的难题,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内涵、类型及选择方法。

1.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内涵及类型。由于研究背景和视角的不同,国外学者关于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大差异。主流观点是进行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主体的突破性创新,新的能源技术是对能源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而传统能源技术具有严重缺陷,无助于稳定全球气候

(tushmall&aanderson,1986;Hoffert,2002),甚至更激进地将低碳技术看作是一种技术范式的转变,是要对传统能源技术以及建立在传统能源技术之上的社会、经济系统进行一种根本性的改变(Berkhout,2006)。这种观点认为传统的碳基技术使得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形成了路径依赖,这种依赖一方面来自于建立在传统能源技术之上的技术锁定(arthur,1989):采用老技术的递增收益导致了锁定,从而阻碍了新的能源技术替代优势的形成,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系统同样面临递增收益导致的技术系统锁定的问题。路径依赖的另一方面是制度锁定,制度可以理解为规范人类行为的所有约束变量,这包括正式的约束如法律、经济规则与合同,以及非正式约束如社会习俗与行为规范。相比而言,较为缓和的观点是进行渐进性创新,即对现有技术的非质变性的改革与改进,是基于现存市场上主流顾客的需要而进行的线性、连续的过程。这种观点认为现有技术经济系统中某些技术如节能技术就已经可以应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了,“只要进一步拓展现有技术的应用,人类在21世纪上半叶将可以解决碳排放和气候问题”(pacala&Socolow,2004)。

从学术逻辑上看,国内关于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成果与国外具有相似之处,也提出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两种自主创新模式,其追随者(胡鞍钢,2008;王海芹等,2009)认为中国需要实现一个传统的发展路径向一个创新性的发展路径转变,他们的立论基础与国外突破性模式或技术范式转变的观点在本质上是不谋而合的。与国外有所不同的是,除上述两种模式外,我国学者根据中国技术创新的特殊环境和实际水平,提出了第三种模式,即自主创新模式,包括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三种类型,从内容属性上来看,这种模式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综合。自主创新模式被国内多数学者所接受(党文娟等,2008;宋德勇,2009),他们认为中国的技术创新将经历对前沿技术的引进、模仿阶段及自主创新阶段,促进技术进步应注重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自主创新的概念与区域创新系统有很大的关联性(江蕾等,2010),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依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必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本途径。低碳自主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必须依赖自主创新,低碳技术创新模式也是一种自主创新模式,也可分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三种类型,只不过在内容和性质上有所不同,这三种类型的作用对象是具体的低碳技术,而自主创新模式的对象是一个一般性概念,可以是能够提升竞争力的所有技术,可见低碳技术创新模式是自主创新模式的具体化表象。

2.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方法。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包括低碳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低碳技术集成创新和低碳技术原始创新三种模式,具体哪种模式最为适宜,还需要根据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特征加以选择。低碳技术创新模式要与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相适应,表现为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要基于已有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能不顾客观能力的实际任意选择,这样不但不会进一步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的阻碍效果。

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是以增强低碳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为目标,充分发挥低碳技术创新行为组织(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中介和政府)的自主创新积极性,高效配置区域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综合能力。根据上文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特征,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低碳技术创新主体(agent)、低碳技术创新资源(source)和低碳技术创新环境(ci‘rcumstance)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区域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指数LCi可以用以下模型求得:LCi=agent×source×circumstance,式中agent、source和circumstance分别代表低碳技术创新主体、资源和环境的实证评价得分。根据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指数的大小可以将区域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弱、中、强三类,不同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均有三种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可以选择。于是不同类型的低碳自主创新模式与不同程度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组合在一起,形成9种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方案(如图1所示)。

然而在实际选择中,并非所有的方案都是可取的,不可取的选择方案分为两类:一类是低能力高模式方案,这类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在较低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现实下却选择了需要较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实现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如方案B和方案C。根据自主创新的内涵,低碳技术的原始创新是完全按照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低碳核心技术或核心概念的突破;低碳技术的集成创新是通过不同单项技术的要素、结构、功能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被整合而生成的不同于原单项技术的新技术。可见,这两种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需要有中度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支撑和基础,方案B和方案c这种忽视客观实际盲目跃进的方案对提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而言不但无利反而有害。另一类是高能力低模式方案,这类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在较高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现实下却选择了只需较低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就能实现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如方案D、方案G和方案H。低碳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通过模仿低碳技术首创者的实质性技术,或引进或破译首创者的低碳核心技术,通过吸收和改进获得更具竞争力的低碳核心技术。可见这种模式只需要较低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即可,因此方案D、方案G和方案H虽然是可以达成的,但是从最优化的角度而言,未充分展现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效能,造成了能量的浪费,也是不可取的。根据上述分析,在选择我国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时,有效的选择方案只有三种:基于弱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a)、基于中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集成创新模式(e)和基于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原始创新模式(i),这也恰好符合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每年都会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呈现不平衡发展的态势,东、中、西部自主创新能力以此递减(范柏乃,2004),因此本文初步判断东部地区适宜模式a,中部地区适宜模式e,而西部地区适宜模式i。

四、有效实施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功能上的有机互补,需要政府、高校、研究机构、金融中介等低碳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建立一种稳定的、良好的作用机制,从而有效利用我国低碳技术创新资源,最终达到提升我国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具体的创新实施支持政策可包括以下几点:

1.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政府是低碳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要在国家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上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进与低碳技术创新有关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与行为引导。同时,加强创新主体的有机联系,对企业、nGo、研究机构、大学等机构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协调,充分调动和发挥创新主体(企业)的积极性。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从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个方面并结合技术的生命周期来搭配政策工具,深入研究这些政策工具的传递机制与实际绩效。进而建立起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低碳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2.完善低碳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低碳技术创新系统需要有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撑,加快企业低碳技术中心的建设,实行以低碳创新为中心、以低碳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相结合、提高低碳创新能力为要求的组建方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结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低碳经济的技术推动政策应该把重点放在加强低碳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低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上面。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保障低碳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力建设的内容很多,包括:技术标准、技术信息、技术数据、设备仪器、计算软件、技术咨询、产品认证、技术培训等。能力建设要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内,联合起来,共同对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完善和提高,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管理程序逐步做到资源有效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低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立部级的低碳产业研发中心等。

3.加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建设。目前我国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但是,现有的这两个基金主要资助碳汇的项目,还未将基金用于低碳技术研发的支持和激励上。碳基金的目标应该除了关注碳汇的增加外,还需要更加关注通过激励商业和公共部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从中寻求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从而帮助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社会。定期的激励机制,可刺激有能力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更加节能的新产品,带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实现更大的节能减排目标,对超过能效标准的企业进行特别补贴,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具体实施中,在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上,来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要发挥产业低碳技术政策在市场激励中的作用,政府用政策激励和保护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适当增加环保投资,开展环境资源税和环境补偿税的收费,实行生产工艺排污许可证制度等。

4.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积极参与低碳国际技术合作。已有先进技术从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能够发展低碳技术并最终向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之路。技术的国际间转让能够很好地解决发展中国家低碳技术的缺乏,促进关键低碳技术的不断突破,从而加快世界低碳经济建设的脚步。寻求与拥有先进能源技术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合作,可以加快中国的能源技术进步,有利于实现减排目标。反过来,当前发达国家也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和高昂的减排成本,也迫切需要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减排市场。CDm正是鼓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达到双方有效减排的目的。双方面的需求使得国际间低碳技术合作成为可能。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篇5

关键词: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模式;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民营科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中富有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技术与机制创新的主体,在新经济发展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浙江省为例:2006年浙江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共45519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99.6%,产值占84.4%,就业人数占90.8%,税收占85.6%。其中一大批中小企业快速成长,2006年比上年新增大型企业13家,中型企业496家,规模以上小型企业4902家,中小民企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6%的专利发明、74%以上的技术创新、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2005年高新区内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5万家,高新区全年营业总收入超过3万亿元,在全国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中,民营科技企业占到80%以上,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生力军。

从世界范围看,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命力旺盛。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经济持续走强;主要归功于一大批高科技中小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每一美元的研究和发展费用取得的创新数,小型企业是中型企业的4倍,是大型企业的24倍,小型企业的创新占全部企业创新的55%。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成为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新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不断有新的理论诞生,对中小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加以科学的研究,探索国内外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是寻求民营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

二、国外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

在国际学术界,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相对应的概念是高技术企业(hi-techfirms或hi-techcompanies)。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growthpattern)主要是指高技术产业区域集群(hi-techindustryregionalclusters)的构成方式。根据其划分标准的不同,世界上主要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硅谷模式——世界高技术企业发展的经典模式

世界高技术企业发展最有影响、最为成功的模式是硅谷模式(theSiliconValleypattern)。斯坦福大学研究硅谷的专家罗文(HenryRouen)教授指出,硅谷作为高技术产业基地之所以会吸引众多的创业企业是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制度、土壤、精神和环境为创业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温度、湿度、土壤、植被”。首先,鼓励冒险、允许失败的创新文化为高技术企业的成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其次,其健全的信用体系和市场规则为该地区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最后,是竞争合作的开放氛围推动创新集成系统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使得硅谷几乎成为世界各国创业公司的“栖息地”。如图1所示,制度、环境和文化共同构成了硅谷模式成功的三大支点。

作为创业企业“家园”,硅谷的特殊优势可以具体化为八条:(1)有利的游戏规则;(2)很高的知识密集度;(3)员工的高素质和高流动性;(4)鼓励冒险和允许失败的氛围;(5)开放的经营环境;(6)与工业界密切合作的研究型大学;(7)高质量的生活;(8)专业化的商业设施(包括金融、律师、会计师、猎头公司、市场营销,以及租赁公司、设备制造商、零售商等)。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波士顿128公路模式

波士顿128公路模式与硅谷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是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共同点是两个地区都有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校作为技术支撑,但它们在企业模式、开发主体、创新基础、发展路径、金融支持、政企关系、产学传统和文化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见表1

三、国内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模式

内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模式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内生”主导型,这种模式是将区内丰富的智力资源先演变为市场化导向的科技成果,再演变为高技术中小企业,进而发展为高技术大企业,如中关村和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模式。二是“外引”主导型,这一模式主要靠引进大型高技术企业,如深圳和苏州高技术开发区都是这种模式。三是“升级”主导型,即通过传统民营企业的升级来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如温州模式。如果从发动主体以及驱动因素来划分,深圳模式同时也可以称为市

场主导型发展模式,中关村模式称为技术主导型发展模式,温州模式称为民间资本驱动型发展模式。

(一)“内生”主导型——中关村模式

中关村模式是一种技术源头驱动模式,它的特点是:(1)科技资源非常丰富,拥有以北大、清华、中科院为代表的中国最强大的人才和教育资源,即所谓的“知本”优势。(2)企业家多由科技人员“下海”演变而成,带有很强的科学家色彩。在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中,中关村的优势更多集中在北大、清华、中科院的人才群体,而且中关村还是留学人员的栖息地。(3)风险资本活跃,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持要素。中关村活跃着上万家国内创业机构,在全球管理着超过250亿美元的创业资本,其中外资风险机构39家,管理着约240亿美元的创业资本,48家本土风险投资公司管理着约11亿美元的创业资本。(4)作为中央政府所在地,获得各方面的大力支持。(5)中关村在得到政府支持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关村企业的大部分科研活动游离于企业之外,因此企业的创新主体有待确立。

(二)“外引”主导型——深圳模式

深圳模式是一种市场主导模式,其特点体现在:(1)依靠特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优惠政策吸引天下人才,招揽天下科技成果,从海外引进了一大批高技术公司,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局部领域的跨越式发展。(2)作为特区,深圳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对企业干预少,科技企业有更为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此外,政府把高技术产业发展放在先导的战略位置上,高度重视。(3)作为移民城市,深圳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创业和技术创新。(4)作为全国证交所的所在地,较快、较好地实现了高技术产业同资本市场的结合。因此深圳特区在兴办高新技术开发区、发挥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培育知名高技术企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三)“升级”主导型——温州模式

与深圳模式和中关村模式相比,温州模式是以民间资本驱动为主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创业升级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区别体现在:(1)发展方向不一样。如果说中关村是高技术的产业化为主导,那么温州则是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2)从要素集聚方式来看,温州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模式是在产业积聚的基础上形成技术集成,众多的民营企业紧密簇拥抱团,构成规模不等、专业特色鲜明的一个个民营企业群落;企业相互依存伴生,功能互补的“集群成长”模式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集成奠定了基础。(3)发展路线是贸——工——技。温州民营经济先以做贸易开始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到工业,再到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4)民间商会这类市场中介组织发挥重要作用。(5)技术源头的“外生性”。(6)从创新模式来看,浙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创造出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三位一体的复合创新系统,以及由分步创新逐步走向协同创新的创新模式。温州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模式具有天生的民本、民生、民营特征,是产权最为明晰的经济形态。

四、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不同模式发展路径

(一)对世界上最为成功的模式——硅谷模式来说,要加强创业辅导,提高和增强中小企业创业活力

创业辅导是一项由政府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初创型小企业和二次创业的中小企业提供各种需求的公共服务。在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创业辅导政府支撑体系和工作机制。美国的经验证明,未接受过创业辅导的小企业,4-6年内失败率高达55%-65%,而接受过创业辅导的企业失败率仅有20%。从根本上说,中小企业怎样正常有效地获取资源,是关系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我国小企业的平均存活期为3.25年,低于发达国家的5.5年,这跟我国小企业不能正常有效地获取资源要素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积极组织开展对小企业特别是初创型小企业进行创业辅导,以提高小企业创业的存活率、成功率和成长率。在辅导方式上,要灵活机动,坚持集中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做到事先调研,精心策划;事中调节,有的放矢;事后梳理,总结提高。

(二)对波士顿128公路模式来说,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民营经济增长方式

以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载体,实施企业集聚成长工程,确定一批中小企业“隐形冠军”,重点加以培育和扶持。引导民营企业向专业化、集约化、高端化、精细化、品牌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节地等活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面向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特别是要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力争在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加快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资格实行备案制。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以优质品牌占领国际市场。

(三)对于中关村模式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大力引进高技术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建立自主创新内在动力机制

一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联合研究开发。二要加大研发投入,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由现在不足0.6%,提高到2%左右,坚持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并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三要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参与分配,对业绩突出的技术骨干给予股权、期权等奖励或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四)对于深圳模式来说,则要大力引进高技术人才和资源,加强技术源头建设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人才队伍。一是要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吸引机制,开辟人才竞聘“绿色通道”,鼓励和吸引科技人才加入中小企业队伍。近几年,浙江金华、余姚等地采取关系不转、户口不迁的柔性用人机制,吸纳数千名“侯鸟教授”、“飞行博士”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服务,绩效明显,值得借鉴。二是要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机制,大力培养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职工的教育培训经费,应按工资总额的1.5%至2.5%足额提取,并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三是要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对在自主创新中业绩突出的企业员工给予表彰奖励。

(五)对于温州模式来说,不但要引进大型高技术企业,而且要引进人才和技术,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改变过去的放任式的管理方式,加大对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和帮助。加大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扶持力度。一要调整公共财政投资结构,发挥预算内资金和国债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撑与引导作用,增加专项投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凡承担国家和省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的中小企业,也可享受专项资金的扶持。二要制定出台激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提高中小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各项费用抵扣应纳所得税的比例,允许企业从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技术开发准备金,并在税前列支,对R&D投放实行资本化处理,当期支出可逐年摊销,鼓励加速折旧。三要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增加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额度,在省级和经济发达的市县设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贷款贴息、无偿资助和资本金投入等形式支持自主创新项目及公益性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中小企业向高端化发展。学习和借鉴美国扶持高端化中小企业发展成功经验,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创办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培育若干家中小企业共性技术中心。坚持持续改进,追求精益求精,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品质,走内涵型发展道路。以数量经济起步,以质量经济发展,以品牌经济壮大,引导中小企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拓展中高端市场,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向高端化、国际化市场方向迈进,实现中小民营科技企业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毅.促进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eB/oL].cweek.com.cn2006-9-16.

[2]张思源,赵志强,张敏.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分析[eB/oL].sina.nethttp:2005

[3]网友投.浅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来源[eB/oL].,05-03-22.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篇6

[关键词]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创新;产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8-12-3

Researchonindustrialinnovationofcollaborativetechnologyandbusinessmodel

LuYangCaixiaohui

(Schoolofeconomicsandtrade,Zho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00)

abstract:thispapermainlythroughtheanalysisofcollaborating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businessmodelinnovationtopromotetheoperationmechanismofindustrialinnovationandtheoperationmechanism,thepaperputsforwardtheenterprisemeasuresandpolicymeasuresofindustrialinnovationwithcollaborativetechnologyandbusinessmodelofindustrialinnovationofenterprisemeasuresandpolicymeasurestopromotetheupgradingofindustrialstructureandindustrialcompetitiveness.

Keywords:technologicalinnovation,businessmodelinnovation,collaborativeinnovation,industrialinnovation

随着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逐渐减弱,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正面临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产业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的过程,创新是产业演进的根本驱动力,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规律。面对日益推进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经济社会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具有独创性和差异化的产业创新。

1产业创新需要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共同推动

产业创新是产业成长的原动力。产业创新在一定形式上表现为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新产业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新技术的产生和推广应用,即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价值实现过程;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企业创新,即指企业重新组合企业内各种生产要素的行为,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企业创新可以直接引起新产业的形成,或者引起产业创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新产业的形成。因此,产业创新需要企业通过发掘市场需求,不断进行以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为主的协同创新,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收益。

传统的创新以技术创新为主,技术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是产业创新的基本前提,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起前瞻性和带动性作用。但是,随着竞争环境的日趋复杂,单纯的技术创新已经无法形成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产业创新实现的保障[1],它通过对客户的了解,更好地将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以此获取收益。产业创新需要企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并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协同整合,发挥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效应,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得创新收益,进而实现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图1产业创新形成机理示意图

如图1所示,单个企业通过不间断地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中心的协同创新行为,不断发掘市场需求,通过新产品或新服务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业,或者使原有产业实现高效率和高收益,进而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在国家意志的引导下,区域内产业主体――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金融机构在内的中介机构和政府通过不断的合作,促进技术、知识、资金等方面的流动,这一层面上的协同创新促使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会促进各创新主体的发展,如此的良性循环下,当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和产业主体层面的协同创新将打破地域的限制,最终实现产业创新。

2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运行

2.1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前提与基础

技术进步是除资本、劳动两类生产要素之外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而技术进步的获取途径是技术创新、技术模仿和技术扩散,也正是因为模仿、扩散,才能使科学技术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党的十报告指出,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由此,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基石。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不断改善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创造更多的需求和更低的价格,从而减少成本和消耗,使企业更有竞争优势。而企业也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协同创新才能保证其产品满足市场需要,不断提高效益。此外,技术创新的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的特征使其具有增长效应,即技术创新可以使产出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提高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潜在增长率[3]。再者,技术创新可以增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国家技术创新实力,转变传统产业落后的发展方式,甚至促进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推动整个产业结构乃至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与优化升级。技术创新不仅引导了商业未来发展趋势,还驱动了当前商业形态的根基与模式创新。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技术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产业创新。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联动,技术创新才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产业创新的实现,加快工业化进程。

2.2商业模式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实现保障

商业模式是企业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市场逻辑基础,是企业从客户角度出发,准确判断利润区所在,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战略定位,以满足客户需求并获取利润而建立起来的商业系统结构[4]。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对其价值创造逻辑的重新塑造,通过重新定位现有产品与服务或重新确定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方式来获取价值。商业模式创新以价值链为基础,通过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不断细分,寻求增值的空间。

产业创新的实现根本在于技术创新,但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技术创新时,就需要利用商业模式创新来转变发展思路与发展模式,利用商业模式创新缓解技术创新的时滞并为技术创新营造更多时间。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多体现在商业模式的竞争上。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是不易被模仿和复制的,它可以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企业将新技术、新产品或新服务推向市场,实现经济价值,或者在竞争中不断调整发展思路,积极融入价值链的高利润环节,形成具有优势的核心业务,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壮大。商业模式创新是改变现行的模式,设计出全新的模式来满足市场上未被满足的、新的或潜在的客户需求。当然,商业模式创新并不一定都是颠覆性的,也可以是将现有的商业模式略作改进的创新行为。由于商业模式具有效用递减的特性,因而商业模式需要适时做出调整,即要求企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可以被看作将技术潜能转化为经济价值过程的桥梁,把新技术、新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之一,也是新时期产业创新的实现保障[5]。而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创新的根本前提,因此,产业创新的实现必须要依靠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

3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的产业创新实施对策

3.1实现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的产业创新的企业对策

对于企业来说,实现产业协同创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努力营造协同创新的学习氛围和企业文化。一个注重整体协同创新的企业,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善于在变化中学习的企业,也会在学习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因而,企业需努力营造这样的企业文化,构建公平竞争的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协同创新。企业要想转型成为一个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就要完善与优化企业内部制度,包括奖惩制度、考核制度、招聘及培训制度等,在企业内外形成注重协同创新的风气,调动企业员工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机构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知识共享,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的市场应用,更加注重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将现有技术创新成功推向市场,并积极与区域内科研院校在内的中介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获得更多资源,共享收益。二是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活动。企业参与研发、生产、销售这一价值链的整个环节,是创新活动最重要的能动主体。实现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的产业创新,企业应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活动,通过研发投入,组建研发机构进行符合企业长远发展需求的创新开发活动,积极参与国家推进的科技创新发展计划以及各类产学研技术攻关项目,并通过积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把握市场动向和客户需求。通过一系列的协同创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价值链体系的关键节点。三是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人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以人为本是当今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激发和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创造性活动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和谐有序、朝气蓬勃的创新氛围。调动员工的创新活力,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与创新相关的培训,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帮助员工获得创新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并指导员工形成正确的创新观。此外,企业领导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敏感性,积极引导企业向协同创新的方向发展。

3.2实现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的产业创新的政府对策

3.2.1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服务。在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更贴近企业,想企业所想,为企业解决问题,真正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3.2.2运用经济手段激发企业创新动力。要激发产业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政府就要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首先,对创新企业给予退税或减税,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对于技术创新转化应用并成功投入市场取得收益的创新企业进行表扬和宣传,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以技术与商业模式为核心的协同创新活动。其次,创新投融资模式,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并注重对创新的投入倾斜,利用信贷优惠、国家采购、专项资金支持等手段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再次,加大对区域内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的协同创新活动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转变企业发展方式,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鼓励与其相关联的其他企业加入到协同创新中来,最终建成区域内产业创新的标杆。最后,通过人事改革、福利倾斜、创业基金等鼓励人才向企业流动和自主创业,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激励有思想有行动力的人才通过创新行为获得更多的价值和认可。

3.2.3制定创新的专利保护制度。创新成果往往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出现,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的专利保护制度,保护专利获得者在一定时期内享有获得垄断利润的权利。在专利保护的垄断期过后,鼓励企业将其进行自由流动和付费使用,这不仅能使企业获得额外收益,更能推进技术创新的推广和应用,促进技术进步。为此,政府应当制订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动态的专利保护制度,并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既能够保护专利获得者的权利,又能够使专利成果投入生产实践,既可激活企业的创新活力,又能使创新产出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3.2.4建立与完善协同创新平台。创新资源在一定区域内是有限的,这限制了区域内协同创新的速度和成效。因此,需要政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发展形式多样、功能完善的创新主体,并鼓励区域内外的创新主体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共享技术、知识、信息、政策等资源,从而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在更大的区域内促进官、产、学、研、金的结合,鼓励区域内企业、科研院校、中介结构与政府合作,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通过共同开发、共享收益的形式,从互补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中获取组织协同的效应,提升区域协同创新的效率与效果,更大程度的发挥区域协同创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并通过扩展和延伸协同创新平台,吸收和学习更多优秀的创新成果,更好地实现协同的产业创新。

参考文献:

[1]孙爱娟、郭振.基于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机结合视角提升产业竞争力研究[J].商业经济,2014(6):1-2.

[2]高建新.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0):74-78.

[3]阳双梅、孙锐.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J].科学学研究,2013(10):1572-1580.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篇7

[关键词]合理构建技术创新模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创新的作用

技术创新概念是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最早观察到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与竞争的推动力。而“创新”这一概念是由著名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1年德文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他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他认为,创新活动可以是下述活动之一:①生产新品种。②引入新的生产方法。③开拓新市场。④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⑤采用新的组织方式。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不断追求卓越,追求进步,追求发展的理念,是一种通过技术变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可行思路,技术创新具有如下优点。

1.技术创新是企业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世界科技与工业发展史表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科研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

2.技术创新是改善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根本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效益始终不高,有人归结为市场疲软。客观上看,问题并不是“市场疲软”,而是因产品不适销对路而引起的“产品疲软”。产品疲软可分为竞争性疲软和结构性疲软。所谓竞争性疲软,主要指某种产品并非处于衰退期,只是因为产品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用户为解决生产经营的燃眉之争,就只有依靠进口,这时国内企业的产品便出现销售的困难。所谓结构性疲软,主要指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已经不适应用户的需求,其中某些产品已经进入淘汰期,而导致企业产品销售困难。要活跃经济,解决疲软问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一条路,这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善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以适应深化改革后的市场需求。

3.技术创新是企业市场竞争的获胜法宝

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企业在国际竞争和市场格局中的地位。没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难以生存和发展,技术创新是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对企业技术进步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技术创新的模式

1.自主创新模式

自主创新模式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创新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进行研究开发,实现创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并最终获得市场的创新收益。自主创新是企业利用自有的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新的规律,掌握新的方法,发明新的技术,创造新产品,占领更大的市场迅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使企业抢占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能够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

自主创新优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效能革命;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2.模仿创新模式

模仿创新是指在率先创新者的示范影响和利益机制驱动之下,企业通过合法手段引进技术,并在率先创新者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是对获得的高新技术的隐含知识,通过模仿实验掌握技术要领,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最初的隐含知识多从先进的分解技术来破译高新技术产品获得,或是通过招聘有此经验的工程师的方法获得,也有的是通过对从文献中获得的明确知识进行研究,以及采用参观生产现场的办法来提高企业前期隐含知识水平。先模仿后创新,或在模仿中实现创新,都是可以的。单纯的模仿是没有出路的,因为核心竞争力是无法模仿和复制的。只有在模仿的同时,紧紧跟踪最先进的技术发展趋势,对借鉴来的最初形式进行后续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才能形成属于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模仿创新的优势:投入较少;风险较低;效率较高,收益大。

模仿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一是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通过引进国内或国外先进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合法拥有该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在掌握、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模仿创新出新一代产品。二是购买产品获取先进技术,当我们购买一些复杂的产品时,产品制造商一般提供一些培训和一本操作手册。在此情况下,诀窍必须随产品一起提供。随着购买、操作、维修、制造等步骤的前进,我们得到的诀窍转移,最终可能完成技术转让。三是查阅专利文献,通过查阅国内外专利文献,了解和掌握率先创新技术,然后再模仿创新。这种模仿创新比较适合于企业现有产品的改进和提高。

3.引进创新模式

引进创新是引进高新技术,进行充分消化,全面掌握技术要领,同时紧紧跟踪引进方技术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引进的目的在于创新。离开创新的引进是消极的引进。这种引进能维持企业短暂的领先地位,然后便会进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引进创新的成本较高,但成功的把握亦较大。

引进创新优势:在原始创新技术的基础上容易实现局部技术改进;更明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而容易创新成功;攻关方向明确,可以避免原始创新的许多弯路,易获得技术上的跳跃式发展。许多国家的企业的实践证明,引进创新是弱小后进企业实现后发优势的重要的赶超战略,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快速途径,是实现低风险、低成本的创新形态。

4.合作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为主体,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政府相互或共同合作实现创新经济活动的创新模式,紧紧依靠科技,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加速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合作创新的优势:优势互补。

三、合理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篇8

[关键词]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创新模式;韩国经验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7)06-0053-07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立足于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但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上述优势正逐渐减弱。要在变化了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实现中国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不断增强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而在工业技术创新领域,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韩国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所借鉴。

一、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

(一)纵向地看,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横向比较,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技术创新的方式和效果的多样性,直接度量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国内外学者通常采用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指标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考虑到指标的重要性和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下主要采用研究与发展经费作为投入指标,专利作为产出指标来分析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状况。

研究与发展经费是指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实际支出,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个部分。2005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为1250.3亿元,比1995年增长7.8倍,年平均增长24.3%;从反映投入强度的相对指标看,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6%,比1995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专利是指专利机构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作为研究与发展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专利代表了发明或设计的潜在商业化机会,是不同国家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一种同质测度。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受理数达到55271件,比1996年增长10.1倍:在相对指标方面,专利申请受理数占全部专利申请受理数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4.83%提高到2005年的11.61%。以上分析显示,不论从技术创新的投入还是产出看,它们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指标都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但另一方面,如果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又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如果按现价ppp美元计算,2002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额仅为283.5亿美元,只有美国制造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的24.1%,高于英国和法国,但低于德国;而从制造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这个指标看,2002年,美国为7.8%、英国为6.9%、德国为7.7%、法国为7.4%,都远远高于我国2.7%的水平。再比较专利指标的情况。由于诸多国际科技统计资料中均缺乏按工业(制造业)部门分类的专利数据,所以我们只能就每个国家的全部专利数据进行国际比较。虽然用全部专利数据的比较来说明工业技术创新的情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一国的专利,不论其出自何处,真正实施起来最终还需要通过产业部门。也即由产业部门将知识形态或样本实物形态的专利技术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最终产品或中间投入产品,所以一国的专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该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后备资源或支撑条件之一。从各国在美国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数看,2001-2005年,我国共获得1587件,虽然比1996-2000年的389件增长了3倍多,但远远低于同期美国的421372件,日本的169285件,德国的53774件,英国的18039件,韩国的20048件。这组数据表明,如果以国际标准衡量。尽管我国的发明专利增长很快,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十分明显的差距。

(二)企业技术创新在整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但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支持力度还需要加强

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各自都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机构和大学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企业侧重于产品和工艺的技术开发。根据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一个有效率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大部分研发资源相对集中于产业部门的企业中;而科研机构和大学所占的比例较小。应该说,这样的R&D结构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按照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规律,企业理所当然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10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占全部R&D经费的比重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从1995年的40.6%提高到2005年的51.3%,已经超过科研机构和大学两者之和,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在整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从各国制造业企业R&D经费占全部R&D经费的比重看,2003年,我国为46.8%,接近美国47.4%的水平,但仍明显低于日本71.1%、德国68%、英国58%和韩国68.3%的水平。虽然我国的数字没有反映全部工业的情况,但一方面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绝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另一方面它也包含了采掘业和电力行业的数字,因此其与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数字比较所反映出来的差距是可信的。这就表明,在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还需进一步加强。

技术创新是一项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也具有很高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大影响。而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政策,也是世界各国包括工业发达国家在内的通例。从我国的情况看,虽然政府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支持力度还需要加强。政府资金占企业R&D经费的比重是反映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的这一指标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到2004年,政府资金占企业R&D经费的比重只有4.8%,比2000年的6.8%下降了2个百分点。如果作国际比较,我国则明显低于美国、法国和英国的水平,2003年这三个国家的同一指标值均超过10%。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时期,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当薄弱,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大

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工业技术创新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按不同引进方式划分的技术引进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化通常起源于引进、吸收和改进国外技术。但随着技术能力的不断积累。其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会逐渐下降并开始自主创新的历程。技术依存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对国外技术依赖程度的指标,可以用技术引进经费与R&D经费之比来衡量。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技术依存度较高,表明该国技术创新对技术引进的依赖程度较强;反之,则表明该国技术创新中的自主创新成分较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经费与R&D经费之比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199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依存度为2.55,2000年下降到0.69,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0.24。技术依存度的持续下降,表明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

一个国家进行技术引进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本国的技术能力,然后利用自身的技术能力生产产品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二是为了增强本国的生产能力,以便直接用这种生产能力生产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技术引进的目的不同。引进技术的种类和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以提高技术能力为目的的技术引进通常以引进软技术为主,也即着重引进专利、专有技术和工业设计等,即使是引进硬技术也是为了当作技术学习的样品,而主要不是为了当作生产能力使用;而以增加生产能力为目的的技术引进则主要引进硬技术,也即成套设备、关键设备和生产线。统计数据表明,近10年来我国技术引进的结构也经历了由以硬技术引进为主向以软技术引进为主的转变。在1995年技术引进合同成交金额中。软技术(包括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引进合同金额只有17.8亿美元,仅占引进项目总额的13.7%;而硬技术(包括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等)引进合同金额达到112.5亿美元,占引进项目总额的86.3%;到2005年,软技术引进合同金额达到118.1亿美元,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到62%,显著超过硬技术引进合同金额所占比重,后者下降为28%。

(四)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工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十分显著,外资企业已经成为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根据国外通行标准,所谓技术密集型行业就是指那些R&D强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行业,这些一行业一般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等8个行业。2005年,我国上述8个行业的R&D经费支出占整个工业相应指标的比重高达66.6%,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两个行业合计占工业总量的比重就达到36%。从专利申请数指标看,8个行业合计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78.7%,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电气机械及器材两个行业合计占工业相应指标值的比重达到57.3%。工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高度集中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是居于前两位的行业,表明这些行业在工业技术创新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的技术创新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工业技术创新的状况。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本世纪初期,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与此相适应,外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和产出也构成整个工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外资企业的R&D经费支出占整个工业相应指标值的比重已超过1/4,其技术引进经费的比重接近1/2,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1/3,专利申请数的比重接近1/3。这组数据表明,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整个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更进一步看。外资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所占比重明显高于R&D经费支出比重,又显示出外资企业技术创新以技术引进为主的基本特征;而在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外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所占比重高于专利申请数所占比重,则反映了外资企业更加重视对技术创新直接效益的追求。

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技术创新模式

根据以上基本特征并结合国际经验判断。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创新的重点也将从对技术的应用转向对技术的改进和技术创造。另一方面,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和实施,以及技术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又将在推动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带来变革的压力。因此,在当前环境下。如何针对我国的国情和技术创新的需求特点,选择更加有效的工业技术创新模式,是我们在讨论工业技术创新问题时必须关注的一个主题。

(一)影响工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

与美、欧、日、韩等取得良好创新绩效的国家相比,我国在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条件和技术创新环境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决定了我国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规律也必然不同于这些国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技术创新模式,首先要对工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有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综合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影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业差异和产业发展阶段。行业是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许多针对我国工业行业的研究都表明,不论是研发强度、创新类型还是创新频率等,都表现出明显的行业间差异。之所以这样,是由于行业的差异往往意味技术机会和市场特征上的差异,而行业间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知识等要素禀赋的不同也会促使企业的研发行为呈现出内生化的行业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技术创新也会呈现出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产业快速发展阶段较之产业成熟阶段,在创新类型上,前者通常集中于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而后者则往往侧重于产品创新;从技术来源看,前者从外部引进的比重较大,而后者则会对自主研发给予更多的关注。

第二,市场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多层次性。市场需求规模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分摊研发成本,提高研发赢利的预期水平。技术创新通常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和巨大的固定成本投入,较大的市场需求规模有利于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摊研发成本,为预期技术创新赢利提供可靠的保证。二是影响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从动态看,如果市场需求规模足够大,由技术障碍造成的供给面垄断市场结构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垄断利润将激励更多的厂商增加研发投入,从而打破技术障碍,进入市场,形成竞争的市场结构。而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厂商又必须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这样才能生存和发展。而需求结构的多层次性,又为技术积累和技术能力各异的厂商提供了多种技术机会。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迅速扩张的市场需

求规模和多层次的需求结构,十分有利于促进各个产业的技术创新实践。

第三,国外研发资源的流入。国外研发资源流入对于经济全球化下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显得日益重要。国外研发资源流入的路径主要有FDi和进口贸易。就FDi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看,虽然存在“抑制论”、“促进论”和“双刃剑论”等不同观点,但有许多实证研究都证实了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主要包括技术扩散效应、技术示范效应和技术配套效应等。除FDi外,进口贸易也是促进进口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产品贸易给输入国带来了模仿生产的动机;二是输入商品的竞争力会影响到当地厂商的市场份额,进而间接地刺激当地厂商的技术创新活动,以期达到抗衡的目的。我国作为一个引进FDi最多和进口贸易不断扩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强调增加国内研发资源投入的同时,尤其需要发挥国外研发资源在促进工业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产品模块化程度和独立技术供应商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模块化日益成为以it产业为代表的许多产业的发展趋势。模块化的好处主要是:借助于模块化结构,通过良好的分工,可以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处理和协调复杂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从而降低产品开发的成本和风险。较高的产品模块化程度和生产环节的可分性,为我国的it、汽车等加工组装型企业提供了基于低劳动力成本和当地市场知识及分销网络建立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模块化生产方式下,大量独立技术供应商的出现,又会降低国外总装产品供应商的垄断程度,并提高当地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当地企业的进入可能性。

(二)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

经过长期努力,国外关于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其中的代表性成果有:abernathy和Utterback最早研究了产业创新的模式,提出了主要针对发达国家的以研究与发展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模式(1978);韩国学者KimL.基于对韩国汽车工业和半导体工业的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上有别于发达国家,需要通过技术学习实现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引进创新模式(1995、1997)。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也对产业创新模式问题作了探索性的研究。例如,谢伟对中国彩电工业技术学习的机制进行了讨论(2001);路风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能力积累基本模式的归纳(2004);吴晓波提出了基于全球化制造的二次创新动态模型(2006),等等。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归纳分析可以看到,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工业技术创新基本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模仿创新模式、嵌入式创新模式和自主创新模式。我国工业的不同行业应该在充分考虑各自具体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技术创新模式,才能期望取得良好的创新绩效。

模仿创新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一条重要路径。所谓模仿创新,是指在原始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下,通过进口设备、购买专有技术或专利许可等合法方式引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需要指出的是,模仿创新并不是原样仿造,而是有所改进和有所发展,其核心是通过在规模经济、工艺改进、质量控制、标准化生产和市场营销等创新链的中后期环节投入主要力量。生产出性能、质量、价格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并赢得市场优势。模仿创新模式的成功与否。与特定的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和生产范式有关。对于产业起点低、技术周期长、规模经济显著的传统产业和生产范式,模仿创新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技术追赶方式:但对于技术发展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难以预期、技术变化呈现非连续特征、反向工程困难、规模经济不显著的产业和生产范式,模仿创新模式的效果是有限的。实施模仿创新战略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是要妥善处理知识产权保护与模仿创新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包括快速反应能力、学习吸收能力、技术改进能力、大批量生产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等在内的模仿创新能力。

嵌入式创新模式主要是通过参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与跨国公司价值创造链条中的上下游企业合作,在跨国公司的某些生产环节和阶段上实现专业化,并抓住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所提供的发展机会,不断吸取跨国公司的创新信息,进而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新加坡和台湾就通过成功地实行这种技术模式,建立起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嵌入式创新模式的核心是:在与跨国公司的相互作用中,根据基于本土市场需求特点的产品创新以及企业在技术学习和能力发展上的努力形成的动态比较优势,不断地提高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分工层次。实施嵌入式创新模式的重点是: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和技术开发体系: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联盟,吸引跨国公司的R&D投资,并在国内建立起跨国公司的R&D分支机构。

自主创新模式是指不依赖国外的技术引进,而是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发新技术并实现商业化的技术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模式的基本特征不仅体现在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也体现在技术与市场方面的率先性。通过成功的自主技术创新,可以在技术上居于领先地位,不断地发明创造出新的产品和工艺。从而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占据技术发展的制高点,最终建立起新产品的市场优势并获取丰厚的创新收益。正是基于这些优点,作为一个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大国,在我国的某些产业特别是那些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中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要看到,由于自主技术创新的技术突破是内生的,而且创新的后续过程也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推进,既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并面临很高的失败风险,因此,对于我国的大多数产业而言,现阶段还不宜过分强调从事自主创新。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点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注意利用专利制度保护知识产权;重视对创新后续环节的投入,不断根据市场反馈完善创新产品。

三、韩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韩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

韩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后发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一个成功案例。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韩国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花费100年左右的时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迈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并于1996年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一步看,韩国经济的腾飞又是与其在产业技术创新上的卓越表现紧密联系的。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工业的技术水平与我国相差不大,许多产业的起步甚至比我国还晚,但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韩国在it、汽车、造船、钢铁和机械等众多产业领域都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其中一

些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概括起来。韩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选择并推行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对一个后发国家而言,技术创新模式或者说技术创新的路径往往有多种选择,而不同的路径又会导致不同的创新绩效。韩国的技术创新路径是:充分利用国际技术资源,通过技术的引进一模仿一改进一创新,迅速完成技术学习过程,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韩国的产业技术创新是从技术引进起步的,经过“干中学”和“用中学”。在掌握生产技术并形成生产能力后,再对引进技术进行模仿。模仿创新给韩国企业带来了宝贵的技术学习机会。而技术学习能力的积累,又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改进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实现技术跨越,参与更高层次的技术竞争,韩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完善技术基础设施,开始转向并日益注重自主创新。总体上看,韩国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是适合其国情的,并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第二,着力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韩国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在韩国,企业是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主体,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活动由企业自主决定并承担风险,但政府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严格的指导、监督和控制。这种机制既保证了技术发展的计划性。又保证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从韩国企业内部看,也有一些有利于技术创新取得成效的因素。例如,韩国企业良好的组织和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促进个人和企业的有效技术学习,而且有利于将这种学习能力转化为企业能力。再如,韩国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既是企业技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技术学习环境的营造者。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韩国产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意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韩国政府在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立法为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从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先后颁布了《科学技术振兴法》(1967年)、《工业技术开发促进法》(1972年)、《特定研究机构扶持法》(1973年)、《技术评估法》(1973年)和《科学技术基本法》(2001年)等一系列法律,并以此为准绳出台相应政策,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二是对技术引进进行控制和考核。韩国政府只允许引进关键技术,并对每一项引进技术都提出相应的消化吸收目标,还利用技术引进的审批和评价系统对重大引进项目进行跟踪考核,以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三是实行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韩国政府的研发资源投入长期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政府的R&D预算比上年增长14.2%,2007年的R&D预算达到8.9万亿韩元。在税收政策上。推行了包括鼓励技术开发、技术成果转化和国外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多项税收优惠政策。

(二)韩国经验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第一,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规范企业的技术引进行为。韩国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历程表明,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模仿创新是缩小与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的一条捷径。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技术基础看,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仍然应该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即模仿创新为主。随着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不断积累,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后,再逐步增加自主创新的比重。要强调引进技术的重要性。不但需要继续通过吸引外资的方式获得先进技术,而且也要增加通过技术贸易、逆向国际直接投资和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获得先进技术的比重。为了防止重复技术引进,提高产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国家应建立技术引进协调机制。对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项目进行统筹协调。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评审和条件管理,技术引进企业必须具有与引进技术相关的研发能力和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详细计划安排。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篇9

关键词:实验室经济;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

实验室经济,是国内外专家提出的一种通过政府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的实验室或科研团队的科研知识优势进行技术创新,从研发投入到核心技术,到产业优势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依靠自身建设的实验室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实验室联合,让知识转化为技术,让技术生成产业,从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活力,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这种“亦企业、亦科研机构”的发展模式,具有市场导向性强、科技成果转化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这种由高校、科研机构负责上游技术研发,由企业负责下游产业化的“产学研”三位一体结合的“实验室经济”模式,给企业提供了一个技术创新的有效平台,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然而,我国企业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和先进生产工艺水平比起发达国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处于某种劣势,而我国的科技资源相对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的科技资源比较缺乏,通过产学研合作的形式来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是必然的选择之一。因此,“实验室经济”模式这样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形式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的特点

1、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特点

(1)美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硅谷模式是美国产学研合作的典型代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美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特点是:①联邦政府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美国政府中有许多科研资助部门,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研究,鼓励大学与企业在技术发展上的合作,支持企业与国家实验室的合作,以及尝试用一系列计划来加强民用技术的创新能力。②美国政府的一系列包含产、学、研合作方面新内容的政策主张,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③给予高校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鼓励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④根据市场需求推进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风险投资和企业以市场为纽带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2)英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英国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具有极浓厚的官方色彩。20世纪90年代,英国工业和贸易部发表了《英国的国家创新系统》报告,有力推动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知识的储存、转移和流动。英国的产学研合作有如下特点:①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科技改革措施,设立了大批促进学术界与企业合作的计划。②政府鼓励企业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投资,将产学研合作实践集中于信息、生物、新材料等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科技领域。③政府重点支持中小型企业,例如,1997年英国政府推出旨在加强科研部门和小企业之间联合的“法拉第伙伴”计划。④推动高校筹建企业技术中心,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做准备。

(3)日本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日本产学研合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产学研合作被称为“产学官”合作,这也明确指出了日本产学合作的官方主导实质和特征。日本产学官合作的模式的特点是:①日本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②通过政府制定各种制度支持产学研的合作,如资源流动机制、拨款制度、技术转让和成果转化制度、社会性产学研效果评价制度等。③建立企业与大学开展共同研究的制度,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④创办中介机构,促进大学科研成果产品化,日本政府科学厅创办了促进科研成果产品化的中介机构——高科技市场。

2、国内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特点

(1)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在中国区域创新评价中,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一直名列前茅。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特点是:①非常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且强调其服务职能。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重点的创新体系、以中介机构为核心的成果转化体系。③注重服务于中小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交流和研发公共平台以及一站式的中介服务机构。

(2)上海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上海的产学研合作经历了自发结合、政府引导阶段后,模式多元化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其产学研合作创新具有鲜明的特色:①合作内容由单一的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相互兼职、联合培养技术人才模式,逐渐发展到参与方较多、合作内容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共建合作研究中心、实验中心、研究开发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等模式。②科研人员以及高校学生创办的科技型企业、高校自办的科技型校办产业、科研机构转制开办的科技型企业和大学科技园区正在蓬勃兴起。③积极探索与外国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技术服务中心、创新中心等研究和服务机构。

(3)江苏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江苏是全国最早提出“科技兴省”战略的省市,也是中国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江苏大力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创新体系中非常活跃的主体。其产学研模式的特点是:①江苏企业整体规模较强,进人“全国500”强的企业基本保持稳定态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②发挥产学研合作创新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③政府采用“灯塔式”干预、“桥粱式”干预、“激励式”干预和创新平台建设等方式鼓励产学研合作创新。④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和产学研合作项目。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篇10

一、商业模式创新的兴起及其重要性

商业模式一词最早出现在贝尔曼等人1957年写作的关于商业博弈的构建一文中,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尽管对商业模式创新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其核心内容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一般认为,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创造,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或者说企业运用新的经营方式和运营体系实现价值创造的巨大突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兴起和深入发展,一些依托信息技术诞生的企业,在短短几年内发展迅速并成为了全球最具竞争力、标志性和影响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采取了明显不同于同类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就被总结为新型商业模式或商业模式创新。到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裂使得许多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企业虽然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却由于缺乏好的商业模式而倒闭。另一些尽管最初没有掌握前沿技术的企业,却因为选择或创造了一种好的商业模式而维持持续发展。例如,亚马逊改变了传统的实体店面的书店现场购书方式,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新型图书销售,为读者提供了读者评论、分类浏览清单、多维搜索能力、参照以前搜索、电子邮件通知、推荐引擎等多种服务,开启了网上书店的历史。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技术变革加快及商业环境变化更加不确定的时代,商业模式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对我国而言,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一是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为企业开辟一片“蓝海”,有利于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是对发展比较充分、竞争压力较大的传统经营模式的革新,可以为企业开辟新的细分市场和“蓝海”,从而为企业在“红海”中实现突破性发展提供了可能。例如,亚马逊开创了网上书店、美国西南航空开创了廉价航空等,均在传统的市场中采取了新的经营模式,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在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许多领域,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盈利空间不断缩小,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是我国企业经营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战略内容。二是商业模式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有益补充,是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中低端,甚至形成了技术锁定的格局。当前,打破传统的产业分工格局,需要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由于技术创新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往往是“成三败七”、“九死一生”,对于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仍然是一项十分艰难的活动,而商业模式则提供了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商业模式创新往往能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从而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二、我国产业融合中商业模式创新的现状

(一)商业模式创新孕育了一批大企业、大品牌,并带动了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中也涌现了许多依托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起来的大企业、大品牌,如阿里巴巴、百度、如家等,并由此带动全行业的快速发展。例如,在电子商务领域,2012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7.85万亿,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万亿。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500万人。在节能环保领域,2011年底,我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公司数量将近3900家,实施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1472家,比2010年的782家增加了88.23%,节能服务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达到1250.26亿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额在2010年的287亿元的基础上增长到412.43亿元,增加了43.45%。

(二)商业模式创新同技术创新一样,多为引进、模仿和学习,首先开放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极少

总体上看,我国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一样,仍然主要依靠引进、学习和模仿,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当前,我国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的产业创新能力弱,首先开发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还比较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在产业融合中,特别是发展融合后的新行业和新业态,往往走在发达国家后面,发展受制于人,无法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产业发展。例如,合同能源管理、小额信贷、廉价航空等商业模式创新都是从国外市场经济国家中率先兴起发展的。

(三)商业模式创新是新兴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商业模式创新本身就是产业发展中的新兴事物,市场需求和经营过程存在着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2000年3月宣告破产的美国铱星公司,最初想通过全球的卫星通信系统,实现电视与电话的融合。但是技术的先进性并没有带来商业上的必然成功,其技术融合与业务和市场并没有实现有机统一。此外,企业在走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时,也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一些制造企业在增强服务投入、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时,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融合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的界限,没有把有限的要素资源投入到提升制造价值的服务环节中,采取了盲目多元化战略,导致了企业转型发展的失败。我国不论是服务企业还是制造企业普遍规模小,现代化经营理念不深入,经历市场经济考验不够,抵御风险挑战能力不强,对新事物和新趋势把握不准,直接影响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推广应用。

三、在产业融合中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仍然突出。为此,要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引导企业在价值链分工上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企业、服务企业通过服务增强战略或品牌授权等方式,通过兼并重组、战略联盟等方式,实现资源要素、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的有效整合。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坚持企业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地位,政府通过完善政策环境来促进和引导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第一,进一步提高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认识。建议中央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将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到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使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组织相关部门系统研究和总结国内外成熟的新型商业模式,深入分析行业内商业模式创新的趋势,强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路、方向和措施的研究。加强宣传力度,总结典型经验,及时将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提炼,并结合企业和产业实际进行推广。

第二,鼓励商业模式的创新试点、应用和推广。国家有关部门结合新兴产业发展趋势,选择容易突破的产业和环节进行探索创新试点。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经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中设立支持商业模式创新的专项资金,加强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持,引进国外先进的商业经营模式,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工具,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服务等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商业模式,支持企业积极探索适应产业融合趋势和特点的经营管理、渠道管理、价值链收益方式等,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效融合,并在国际竞争中抢占有利地位,形成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