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23:49:07

医学教育培养篇1

根据2011年4月1日国中医药办人教发[2o1138号文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等中医类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自2007年规范中等中医类专业招生工作以来,调整优化了中医类专业结构,提高了中等中医类专业生源质量,较好地解决了基层中医药人员不足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中等中医类专业招生工作,自2011年起,各省(区、市)可根据本省中医人才需求实际情况,选择1—2所中等中医类学校开设中等中医学专业。开设中等中医学专业的学校原则上应为省级以上重点学校,招生范围为本省,招生时限截止到2015年。经审批备案后中等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取得的学历,可作为参加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中等中医类专业毕业生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须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执业。经审批备案允许招生的学校,在招生时应向报考学生明确告知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执业医疗机构范围。山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部门、山西省教育厅职教处,审核确定我校为中等中医学专业继续招生的2所学校之一,并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备案。

2社会对中医的需求是办好中等中医学教育的前提

最近我们对全省的中医医疗情况尤其是基层医疗情况做了一些调研,认为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开展中等中医学专业教育非常必要。

(1)基层医院“中西医结合”呼声较高。在乡镇卫生院,许多临床病例在单纯西医诊疗无效之下,病人常常求助中医。山西省中医院副院长冯五金将中、西医进行了简单比较,认为轻、中度疾病适合中医慢性调理,重度疾病中医没有西医来得快;从疾病诊断来说,西医更明确,中医较模糊;中药副作用较小,能调根治本,而西药副作用相对较大等。鉴于此,基层医院临床的“中西医结合”非常必要。

(2)社区中医药服务需求增加。为让中医药医疗、预防、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更贴近居民,山西省卫生厅下发的《山西省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10年,全省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慢性病防治和保健康复的中医药参与率不低于80%,基本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而目前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的覆盖率远未达到这一水平。

(3)中医药走进新农合。调查显示,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广大农村对中医药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为让农村居民也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山西省卫生厅下发的《关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农合中作用的意见》要求在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中,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全部纳入定点服务医疗机构:纳入定点服务机构的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科和独立的中药房;对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的,可适当降低起付线标准,补偿比例的提高幅度不低于10%,针灸等非药物疗法和中医适宜技术的提高幅度不低于20%;鼓励中医机构或中医药人员自种、自采、自制、自用中草药。“四自”中草药参照同种同属中草药定价,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鼓励试点县开展单病种中医药治疗限价工作。

(4)中医发展亟待“抢救”人才。山西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数据显示:我省60岁以上的名老中医专家已不足5o0人,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中青年骨干因工作环境差,流失现象很严重。目前,我省104家县级中医院,77家中医院没有主任医师。同样基层的老中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急需有人继承。

(5)众多老中医经验失传。我省曾拥有一大批学有专长、经验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名老中医专家。尽管国家鼓励开展“名老中医带徒”,我省也有部分名老中医带徒,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专项经费,使众多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失传。太原市中医院的刘绍武老先生,在耄耋之年远赴海南,成为海南名医。如今,我省名老中医流失现象仍在继续,如灵石县中医院第一任院长李可,使用中药治疗急危重症在全国知名。澳大利亚中医学会专程组团来晋向他学习,全国众多中医临床医生拜他为师。2010年,他被广西中医学院高薪聘请,以他为首专门设立了“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所”。

(6)中青年骨干不断流失。在我省名老中医减少的同时,中青年骨干也在不断流失。腹针疗法的创始人薄智云,曾经在长钢医院工作,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将其留在省内。近10年来,山西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但进入县乡中医院的不到1%。而受经济利益影响,进入综合医院的中医专业学生却多选择进入西医科室。(7)就山西省晋中市情况而言,一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县、市级的医疗机构,区、乡、镇卫生院很少;另一方面基层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未接受正规的医学教育。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现象依然非常严重,而在农村由于中医药独特的疗效和经济性,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有很强的需求。从我市2o个乡镇卫生院的调查来看,310名职工中,只有131名是中专以上毕业生,其中中医人员仅有19人,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3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是办好中等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条件

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学校,前身是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于1921年创办的汾阳医院附属护校。经过近9o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置齐全、教学设施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校园环境优美的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占地170亩,建筑面积740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176o0平方米,办公楼3265平方米,实验楼14661平方米,学生公寓30o00平方米,餐厅和学生活动中心7098平方米,图书馆6155平方米,阅览室1loo平方米。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及篮球场、足球场等齐全的体育运动设施。拥有现代化的校园网络系统、多媒体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内科实训室、外科实训室、妇科实训室、儿科实训室以及基础医学各科的实验室等实验实训设施,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近两千万元,有多媒体标准化教室35间。学校图书馆藏书18万册,阅览室订有各类报刊、杂志6o余种,并配有电子阅览室。主要办学指标都达到或超过部级重点中专要求。学校现有教职工230人,专任教师150人。其中高级讲师50人,讲师59人;研究生学历19人,99%以上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127人。1981年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全国首批重点中专”,2o05年再次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部级重点中专”,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部级职业院校护理实训基地”,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部级中职示范校建设单位。目前,学校办学水平、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同类学校第一。在中医学教育方面,办学历史悠久,居全省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创办中医高级研修班和学徒班2期,为晋中及全省培养了一批中医骨干人才,现大多活跃在晋中各级中医院并成为中医学术带头人和业务精英。自1983年起至今,在全省范围共招收针灸推拿专业学生6oo多人(11期),成为我省培养中职类针灸推拿人员最多的学校。部分学员进入本科或研究生继续深造,在省针灸界颇具影响。20世纪9o年代起陆续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9个班近700人,和山西医科大及中医学院联合办学招收大专班5届共12个班近1000人。

4教学创新是办好中等中医学教育的手段

中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围绕中职教育改革的核心,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5个对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课程改革。在校讲授一年半的理论知识。取消或大幅压缩文化课程,取消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等课程,设置职业道德与修养、语言与写作课程;调整西医基础课程,开设解剖、生理、药物基本知识、诊断基本技术和临床概要等临床必要课程;突出中医专业课程,保证和适当增加中医基础、中药、方剂、针灸与推拿等课程课时。另一年半将中医临床课程全部分解到市、县两级中医院进行学习。

(2)教材改革。上述课改的教材要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组织本校高、中级职称的教师根据临床实际自创自编,并请山西医科大学和山西中医学院的相关专家审核。教材要突出实践技能、突出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医学教育培养篇2

[abstract]thereturnofthemedicalhumanismrequiresmedicaleducationtopayattentiontothecultivationofmedicalethicsemotion.theimportanceofmedicalethicsemotionisillustratedfromtheviewofthesocialistcorevalues,medicalhumanisticspirit,postcompetencyandmedicalprofessionalism.atpresent,‘halfpeoplepatterns’ofmedicaleducationleadstoweakandlackofcultivationofmedicalethicsemotionsofstudentsinourcountry.Volunteeraction,asefficientwayofadvancingthequalityofthemedicalhumanitieseducation,constitutesatrainingpaththatimprovemedicalethicsemotiontrainingeffectivenesswithpre-servicetraining,clinicalexperience,sharingandexchangingwitheachothers,andtheoreticalsublimation.

[Keywords]medicalhumanity;medicaleducation;medicalethicsemotions;Volunteeraction;Cultivation

医德情感是医务人员在医学人道主义思想的指导和理性的支配下,基于对生命、对人类的热爱和尊重,在医疗实践中对医学道德关系和行为的感觉体验及其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一般包括同情感、责任感、事业感[1]。现代医学精神的终极价值在于对人性、人权的尊重,对人道主义的实践,对人的生命健康和健康生活的维护和增进。医学人性化、人文化的回归要求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更重要的是培养对待病患具有仁慈心灵、饱含道德情感与奉献精神的医务人员,才能使医学生成长为胜任医疗职业岗位、彰显医师职业精神、担负医学发展重任的仁义良医。所以,注重对医学生的医德情感教育是还原医学教育本来面目的重要举措。

1培养医学生医德情感的重要性

1.1医德情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指标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代,公民社会正在形成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本质内涵,蕴含着现代公民最重要的政治品质、道德品质、人文品质。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中,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建设者必须是也正是合格的现代公民。因此,医务人员须不断提高公民素质,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基本道德准则,在医疗工作中对待患者诚恳友善、富有感情,看到患者在受到疾病折磨的时候能体悟患者的痛苦,从内心形成真挚的医德情感,并将对患者的同情、关心、仁慈深化为医者的责任,升华为对医学事业的终身奉献与热爱,努力形成和睦友好的新型医患关系。

1.2医德情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支撑

医学技术发展的异化引发诸多伦理问题,有的医者失去了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情感的冷漠渐渐隔断了患者与医者的精神交流[2]。只有让医务人员的道德情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真正唤回逐渐失落的医学人文精神[3],弱化医学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导致医患关系物化与异化的负效应,促进医务人员自觉端正医疗行为,履行救死扶伤职责,关怀体贴患者,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为医学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医务人员找回真实的医德情感,也是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践履,使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改善患者的不良心境与焦虑情绪。我国国内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在患者心中,对患者和蔼可亲表现出医生对患者的个人感情,说明医生把患者不仅仅看作患者,而是一个活生生富有感情的人[4]。

1.3医德情感是医务人员岗位胜任力的基本要求

岗位胜任特征或岗位胜任能力即competency,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米兰教授于197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真正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是个人的素质条件和行为特征[5]。2002年,epstein将卫生领域的胜任力概念定义为:“在日常医疗服务中熟练精准地运用交流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思维、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个人体会,以求所服务的个人和群体受益”。结合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实际,我国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探索中开展,其核心能力的培训目标要求在提供病人诊治时,住院医师应该负有同情心,富有责任感,坚持伦理道德原则,尊重各种群体的患者[6,7]。

1.4医德情感是医师职业精神的道德基础

高尚医德情感、良好医德品质是医务人员发扬现代医师职业精神、满足患者多重需求的道德基础。2002年美国内科学会、美国医师协会和欧洲内科学联盟共同在《柳叶刀》和《内科医学年鉴》两本权威杂志上发表了《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提出了医师应遵循的患者利益首位、患者自主、社会公平三项基本原则,以及对患者诚实、解决利益冲突维护信任、对职责负有责任等十条职业精神。新形势、新发展对医学生的医德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如果医学生缺少对医学事业的情感,医德原则与精神也只能在实践中流于形式,成为空谈。唤醒和激励医学生的医学事业感,就必须更清晰地让医学生认识到医生这一职业的崇高和伟大,并对这一职业由衷地产生敬仰和挚爱之情,为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打好基础[8]。

2缺失医德情感的医学教育只是“半人”教育

情感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原动力。缺乏甚至丧失激情和热情,变得冷漠和物化,就意味着精神沉沦和生存危机[9]。丰富高尚的医德情感才能产生良好的医德行为,卑鄙低下的医德情感则产生恶劣的医德行为,对患者的困境麻木不仁、态度冷漠、以医谋私、见钱不见人等现象往往都是医德情感缺失的体现[10]。当前医学技术不断进步而医德情感却逐渐滑坡的现状与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的弊端密切相关。在“全人教育”新思想受到普遍认同、世界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兴起之时,我国医学教育长久以来却陷入“半人”教育的模式难以自拔。

“全人教育”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基本主张是:认为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训练,更应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达到人的精神与物质的统一[11]。“全人教育”强调将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即道德高尚的人、人格独立的人、身心健康的人、智能双全的人、社会和谐的人和善于创造的人[12]。

医学是以人、人的生命、人的健康为研究、服务对象的学科,承载着治病救人的崇高职能,具有人文与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也本应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然而,为医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当代医学教育过分引导学生关注生理、病理、药理、药物作用之理,而忽略引导学生对整体的人的关注[13],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的价值与权利的尊重;或者说医学教师们“用着中性的语言细数着必须牢记和掌握的医学知识与技能,这本活的教科书与学生之间仅仅保留着一种信息‘储户’与‘户头’的工具性关联”[14],忽视甚至无视对医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播、人文情怀的培育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有限的医学人文教育又往往与医学实践相脱节、停滞于理论层面的知识灌输,这也必然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堪忧。

人文教育先天不足的医学“半人”教育引发的恶果就是医学生在膜拜医学技术的道路上飞奔却早已将自我高尚人格、医学道德与情感的修为抛在身后而不自知。反观目前医疗行业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屡见不鲜的暴力伤医事件也就不足为奇。根据中国医院协会2014年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报告》表明,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医院从2008年的47.7%上升至2012年的63.7%,8.3%的医院每年发生6次及以上[15]。这一数据背后虽有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医疗商业化以及患者自身等诸多问题,但医务人员态度冷漠、责任心不强也是极易引起患者不满、引发医患纠纷的原因之一。为培养符合医学发展、医疗实践需要的健全人才,推动我国医学“半人教育”向“全人教育”改革,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基础规划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3“志愿者行动”是培养医学生医德情感的重要途径

志愿者行动是指志愿者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提供服务。我校于2011年开始将志愿者行动引入到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组织本校二年级学生统一分组后,在第一、第二学期每周周末轮流进入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海南省医院、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安宁医院等医院的科室、住院部开展为期两天的志愿者活动,并于活动结束后完成反思作业、进行分享汇报。通过五年来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该项活动日渐成为我校推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力措施。对志愿者行动效果的调查数据显示,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身的沟通技能得到锻炼与提高,65.20%的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80.22%的学生了解到患者的需要,意识到患者的痛苦与不易,加深了医学生对于医德情感感性与理性认识。

3.1志愿者行动的岗前培训提升医学生对医德情感的价值认识

岗前培训对于志愿服务的质量与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培训内容除志愿服务的基本要求与规范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志愿服务的人文意义,充分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医学生在医院的服务对象都是情感上更需要关爱、心理上更需要关注的患者群体,他们尤其需要志愿者予以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支持。因此,岗前培训要鼓励每个医学生都应以做一名富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的优秀志愿者为目标,以积极的态度、全身心的付出为患者提供最温暖的帮助与服务,提升医学生对医德情感的价值认知。

3.2真实的临床体验增强医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

大多数医学生对于医疗领域所存在问题的认识是有限的,对看病难、看病贵的了解也较为抽象,对患者的痛苦与不易少有直观、真实的感受。当医学生进入拥挤的医院,看到大量排队等待挂号、候诊、检查的患者,看到因医疗资源有限只能住在走廊里的患者,接触到那些饱受疾病折磨、痛苦呻吟的患者,因经济原因而拒绝治疗的患者时,通过医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有助于他们与患者实现情感上的共鸣,唤醒他们内心悲天悯人、悬壶济世的真挚情感,并于精神层面产生向患者进行情感表达的意识与愿望,这对于培养医学生的关爱和同情之心非常重要。

进入各个科室后,在为患者提供一般生活护理的过程中,例如搀扶患者上下病床、陪同患者进行医疗检查、关心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等,使医学生将情感意识转化为真实具体的行为和语言,帮助学生感悟患者特殊的照护需求与情感需求,学习如何关爱患者以及如何向患者表达关爱,进而提高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譬如,方同学在儿外科志愿服务时,一位母亲带着眼部受伤的幼童来到科室候诊,碰巧医生因其他工作不在科室。面对哭闹的孩子、忧心忡忡的家长越来越烦躁不安,不耐烦的大声抱怨医生玩忽职守、不负责任等。科室护士忙着手里的工作沉默不语,性格内向的方同学则尴尬的手足无措,努力思考着如何应对。看着抽泣的患儿,方同学想到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于是主动对孩子说,你的水瓶真好看,姐姐给你倒些水喝好吗?孩子点点头。看到小朋友并不排斥自己,方同学继续陪他聊天说话,患儿逐渐安静放松下来,家长的情绪也随之略显平复;方同学又赶紧安抚家长,告诉她医生确实是因为工作暂时不在科室,医生也很关心孩子的情况,他一定会尽快赶回等,焦虑的母亲听后也渐渐冷静。经过这次的突发事件,方同学信心倍增,碰到其他难题时不再退缩不语,而是以更积极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患者的关爱,与医患建立了友好和谐的关系。

3.3通过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分享医德情感

分享与交流是提升志愿者行动培养医学生医德情感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志愿者能够对自己的感受、想法、情感进行反思与审视,分享的结果还能够给他人以启发或激励,形成对医德情感重要性的共识,使志愿者行动充满积极的正能量,从而影响更多的医学生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为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及空间。

3.4通过理论学习使医学生理性认识医德情感

志愿活动结束后,通过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与总结,实现学生对医德情感认识的升华,既理解医德情感的内涵及意义,同时也学会如何在医学实践中表达医德情感,使医德情感成为医学生医学人格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医学生也需掌握医德情感不同于一般道德情感的理性特点,即便面对情况紧急的患者、情绪激动的家属,医务人员的道德情感都应受理智与意志的调节而处于适当的状态,保持头脑冷静,思路明晰;当医务人员的医德情感处于失控的不良状态时,不但可能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危害,如不能及时调节,长此以往也会对医务人员自己的心理情绪产生负面影响[10]。例如出现同情心疲乏(com-passionfatigue),具体表现为焦虑、沮丧、同情心缺乏、淡漠等情况,不利于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与工作[16]。

医学教育培养篇3

关键词:医学教育标准;本科医学教育;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0

引言:整个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与基石,就是本科医学教育,所以,本科医学教育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音意义,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之一就是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水平,高质量的本科医学教育也意味着高水平的人才。但是,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提高,现有的本科医学人才培养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眼高手低等,如何结合医学教育标准,加强本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是我国医学类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医学教育标准分析

现今已有两套国际标准,分别为iime标准和wFme标准。其中iime标准是由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的,包括医学专业学生需要在毕业时达到的六十条标准,而GmeR则是世界医学院校学生都必须培养的七大基本素质,例如职业态度、价值、伦理和行为以及临床技能等;而wFme标准是由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制定的,包括了医学教育的三十八项内容,制定wFme标准的意义是建立一个国际通用的医学院校评估标准,让世界各地医学院校以此标准为依据,制定自己的教育质量改善计划和教学改革计划,促进医学教育和国际接轨。中国也已经制定了一套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这个标准是以全球标准为基础和依据的,是一个本土化的标准,旨在促进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更加完善。

2、本科医学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problem-basedlearning,也就是以为题为基础,简称pBL教学法,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是现今世界上最为流行的一种医学教育方法。由于pBL教学方法在我国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问题产生,但是,pBL教学方法仍然较多的优点,尤其是在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方面。下面针对pBL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由于在我国实施pBL缺乏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例如没有规范的教材、教学过程和方式参差不齐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够标准等,所以,pBL仍然需要一定时间来实现规范化;传统的本科医学教学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运用pBL教学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胜任教学,还要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要实现本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创新,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采用模拟教学法和采用先进的考试方法。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来说,是一个医学专业学生必须要加强的,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以及交流沟通的能力,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高质量本科医学生的培养;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让本科医学生培养更加高效便捷,通过模拟技术,能够将各种各样逼真的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教师可以控制操作难度,通过模拟系统进行教学,系统能够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能够“对症下药”,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教学,实现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转化;很多先进的考试方法例如simulator、portfolioassessment以及oSCe考试方法等,改变了传统医学考试一成不变的书面形式,将计算机和其他新技术运用在考试中,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临床技能的培养,而不是传统单纯的理论知识测试,改变了“纸上谈兵”的状况。

3、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优化分析

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旨在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创新能力,让学生不仅有完备的理论知识系统,更有较强的实战技能。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优化和整合课程结构:如化学、数学和物理等公共基础课应该大力改革,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不被医学生重视,导致公共基础课教学形同虚设,应该讲医学类知识例如生命科学融入到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构建完善的本科医学教学体系;加强临床医学课和医学基础课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不再“眼高手低”;精简课程,防止医学类课程重复太多。

注重人文培养:不会处理医患关系、缺乏同情心的医生,是不合格的医生,和缺乏专业技能的医生无异,《福冈宣言》就指出了这一点。要培养医学生的同情心,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必须加强人文知识的培养,通过良好的语言沟通,设身处地的理解患者处境,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好的配合。所以,医学院应该加强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要做好本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医学教学,一般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讲,教学较为枯燥单一,长此以往,势必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没有积极性何谈主动学习?所以,医学院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一般是学生学习完本科课程才能参加医学实践和科研活动,现今的医学人才培养,应该引导学生提前参加科研,通过交互式和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多讲重点和难点,加强学生练习。

结束语

综上,由于我国的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标准和国际标准尚有差距存在,所以在教学中会有问题产生,应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整合课程结构、加强人文知识的培养、将学生作为教学主题等方式,提高本科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荧,余秋波.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的体会[J].重庆医学.2012,(24):2550.

医学教育培养篇4

[关键词]应用型医学人才 优质教育 教育理念 医学教育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多姿多彩,变化万千,世界在前进,国家在进步,教育在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已向我们走来,高等教育进入跨跃式发展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所当然地要根据社会不同领域的不同要求来决定。医学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其根本任务就是要以医学卫生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和造就一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卫生人力资源、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要,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和社会进步。在医学领域,当前和相当长一段时期尚需要更多应用型医学人才教育。

1.应用型医学人才是社会的需要。人才是以自己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人。应用型人才是区别于理论型人才而言。理论型人才是高精尖类人才,更侧重理论上和深层次理论研究,富有创新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应用型人才也属于高精尖类人才,是经过本科教育,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的社会实践的人才,更侧重实践性,侧重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他能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应用能力,是综合素质比较强的专业人才,他们可以把发现、发明和创造转变成实践或接近实践,能更好地把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把知识转化为应用过程。应用型医学人才是指在医学这个专门领域,能将掌握的医学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医学实践,能解决医学问题,有较强技能和能力,有一定的科学人文知识和管理能力,有很高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宽口径的专业,较强的能力,高素质,懂管理、会处事。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日益增长,卫生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医学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医学教育承担重要任务。我国医学领域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一方面,我们需要理论型医学人才,这是我们寻求医学发展规律,向纵深发展的需要,是医学走向世界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广大人群需要众多能解决他们生命健康根本问题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这是我国的社会现实情况决定的。目前,我国的广大基层卫生状况并不理想,农村的基本卫生状况更不容乐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和“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目标相差很远。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现有的医疗卫生队伍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群的就医要求。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千人的医师数为1.67,而且分布很不合理。有权威数据表明,我国医生人均每天接诊4.5人次,而许多大医院医生每天接诊达五六十人次。有限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更多地集中在大中城市,医疗条件好的大医院,而广大的县以下的区域应用型医学人才奇缺,在乡镇医院本科以一上毕业应用型医学人才则更少,甚至没有。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人口只拥有不足全国总量30%的卫生资源。高级设备及技术等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城市里,农村的医疗卫生基础薄弱、投入不足。这样的状况很难解决广大群众就医难问题,就出现了有病不能及时对症救治,小病拖成大病,大病丧失就医良机,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现代人群健康意识愈来愈强,人们珍视生命、重视健康,可以看到在医院就诊队伍里,愈来愈多的就医者不惜重金排队挂号专家门诊;另一方面,大城市大医院就医者高度集中,出现挂号难、排队难、人满为患的局面,甚至使医院不堪重负。这样不合理布局是应必须解决的,解决的办法除有关部门加以有效的行政管理,合理调配人力物力,更主要的是加快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需要。

2.加强优质教育,尽快培养更多应用型医学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强医学教育工作,尽快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核心,要达到此目的必须进行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是医学院校以优良的教育和优秀的学校文化,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也就是说要达到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医学院校就必须牢牢地把握教育质量这个生命线,全面实施优质教育,优质教育即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综合指标都能达到或大部分达到最优。它不单指教学的硬件建设,即经费设备的投入,还表现其软件建设,即商水平的教学管理、高质量师资队伍和优质的教学服务。

2.1 进行优质教育就要具有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理念就不会产生正确的行动。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是一个以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革命正在推动世界的运转,也在深深的影响我国医学教育领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医学教育要树立起适应世界发展、适应我国社会要求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医学人才,这是医学院校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医学是保护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业,就社会生产力而言,是保护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社会需要什么医学专业就办什么医学专业,需要什么医学知识就传授什么医学知识,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具备坚实的医学理论、严密的临床思维、熟练的医学技能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我们就培养这样的医学人才。

2.2 进行优质教育就要具有优质的师资队伍。医学院校的教师是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劳动者、生产者、实践者,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名师出高徒,师资队伍的状况决定培养对象的质量。医学院校首先耍有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学历和职称结构要合理,具有很强的实力,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他们的学历耍不断提高,虽然学历不能完全等同于能力水平,但它终归是提供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个人掌握和运用知识的一种标志,它可以展现一个人的境界视野、能力的发挥。要鼓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深造,为他们创造机会接受继续教育,补充新知识、新技能,对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进行支持表彰,保持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促使他们热爱医学教育事业,积极工作,形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优质医学教师队伍,发挥他们的能量为医学教育贡献力量。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措施,积极引进优质师资,壮大优质医学教师队伍。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

尽快成长。

2.3 优质教学管理是优质教育的保障。2009年2月教育部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面对医学教育盼新形势、新变化,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主动积极推进内涵建设,强化优质管理。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医学本科院校的内涵建设,加强科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保证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要搞好满足社会应用型医学人才需要的专业建设,制定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经常性检查,根据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地调整。

加强课程建设,精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优质教学的重中之重,选择合理的科学知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面对的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医学领域知识浩瀚广博,如何精选教学内容,进行课程建设,使医学生在有限的几年学习实践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掌握应用知识。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根据社会需要选择医学知识,相关专业,相关内容,要准确适用。

实践教学是保证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医学是人学,服务的对象是人,关注的是人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要珍视生命,更要注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要构建完善的教学实践体系,适当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充分利用和扩大现有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各种实践手段,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稳定实践教学人员,加强对医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利用临床实习、课间实习、毕业实习环节,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教学实践,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实践活动。管理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地检查教学、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开辟利用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参加一定的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并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特质,因人施教,注重个性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重视教学质量监控,加强教学管理,及时掌握医学教育的日常运行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督导,做好教学评估工作,评出干劲,评出先进,营造良好氛围和良好竞争环境,推进教学质量提高。

医学教育培养篇5

【关键词】生命教育;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

随着我国经济和医疗事业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命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可是,医患矛盾日益凸显,医患之间开始出现信任危机,一方面的原因正是部分医务人员对于生命的漠视,亵渎生命的神圣。培养德艺双馨的医务工作者,已经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生命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提出不久,但是对于生命价值的探索是亘古不变的,也体现了人性的本质。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职业精神培养的核心,不仅包括教育医学生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也包括医疗救助和医患沟通与关怀。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职业精神培养的客观需要,对促进祖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重要意义

1.1培养“卓越医生”,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成为现代主流医学模式,“卓越医生”已逐渐被大家所熟知。现代不仅包括临床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培养,还包括为患者提供优质人文体验的能力。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提出“医学知识”、“临床技能、“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同为医学生核心技能。医学要求其从事者必须接受一定的职业精神,尤其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职业精神教育。

1.2缓和目前紧张医患矛盾的利剑

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社会媒体报道伤医案层出不穷。毋庸讳言,当前医疗环境并不理想。国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之时,医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同样刻不容缓。医学是人民生命的最后保障,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根基。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教育,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水准、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3促进医学生形成正确职业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多元文化汇聚,医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多元、不确定性、盲从性和矛盾性等特点。面对社会环境变化,学生择业受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影响,往往表现为功利性强,这与救死扶伤的初衷所违背。当前医患关系紧张,造成医学生的的困惑彷徨,信念不断动摇。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是加强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承担起推动祖国医学发展的重任。同时医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医学品质、人际交往能力,无疑增加了个人竞争力。

2生命教育视阈下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

尽管生命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提出不久,但是对于生命价值的探索是亘古不变的。对于生命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陶清提到,生命教育是以实际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为研究对象,生命教育初始价值目的设定为: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1]。刘小勤认为生命教育内容包括生命认知教育、生命责任教育、死亡教育、生命价值教育,体现维护患者权益的人本性原则,受教育者情感参与的体验性原则,爱岗敬业的职业性原则及职业素质养成的终身性原则[2]。简言之,生命教育是从教育角度揭示生命的宝贵和价值,端正对生命的态度,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也蕴含着生命教育的初始价值追求。新时期的医学职业精神是以人为本,也就是将病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具体来说,生命教育视域下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表现为: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2.1尊重生命

维护人类生命的神圣,应该在保证生命质量的前提之下,彰显生命的价值。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价值并不是通过无条件的存在来体现,如遇到现代医学无法救治的患者,应根据病人病情和生存质量、家属的意愿和经济承受力等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治疗、维持治疗,甚至放弃治疗。不管采取任何措施,都应该以尊重生命为前提,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意愿。

2.2关爱生命

不是对抽象意义上生命存在的关爱,而是对现实存在个体的关切与爱护。在现实接触诊治病人中,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治疗体验,切身感受患者忍受疾病的痛楚,除了急于改善患者疾病的诊疗手段,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灵的抚慰与人性的呵护。

2.3珍惜生命

医生要明确对患者、家属及社会负有的责任,医生的诊疗措施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家属的负担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

2.4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3]。敬畏生命,才能懂得生命的可贵,对生命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油然而生。敬畏生命同时也要敬畏死亡,尊重自然规律。当面临死亡的时候,应该勇敢的面对,死亡是生命终点,因此才赋予了生命特殊的意义。

3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

医学生命教育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关注、生命质量的保证、生命尊严的维护。在现代医学模式背景下,医学职业精神的养成必不可少,而生命教育作为医学职业精神的重要维度,却在现实中普遍处于边缘弱化地位。大多数医学院校开设大量医学专业课程而忽视了职业精神培养,有的则把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理科出身的医学生有明显重医轻文的的偏向,选择人文课程只是为了凑足学分,等等。由此可见,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问题急需解决,而生命教育可以作为突破口,围绕其探索新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

3.1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教学体系

要实现生命教育目标最直接有效地途径就是开设相关课程。独立开设课程,配置师资,虽然更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但势必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增加院校运营成本;同时对于生命教育的认识尚浅,教师经验不足,势必导致课程流于形式。现阶段深入挖掘现有课程,可操作性更强。首都医科大学在学生入学第一年和第二年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医学伦理课,并在进入临床后开设《医德修养》必修课。自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一直负责《医德修养》课程教学,学生对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普遍反映良好。课程形式多样,除了常规授课模式,还组织同学们参加德育教育活动,例如分组实践活动,角色扮演,亲身参与真实感;天安门观看升国旗活动,感受爱国情怀;模拟医患沟通表演,重现场景时才感到自身知识欠缺;教师自述身边实例,生动感人。以上课程作为载体,渗透进入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融入生命观教育、伦理思考、死亡教育等内容,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引导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守护职业精神。

3.2高等医学院校要将生命教育渗透到专业课中

鉴于医学生职业特点,生命教育仍要以医学专业课程为主阵地,发挥其渗透作用。生命教育应该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始终,体现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上。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各个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在解剖课课前向遗体默哀,向“无语良师”学习到对生命的敬畏;实验课上,对动物实施麻醉,无痛操作,计算苏醒的时间及时安乐死,以减少动物的痛苦,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意识;伦理课上讨论现代医学技术的伦理问题;进入临床医院实习时亲身体验医患沟通的技巧,体会医务工作者现实中承担的生命责任。

3.3通过通科轮转实习增强医学生生命体验

通科轮转实习阶段是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实践阶段,生命教育当然也离不开这一阶段的突然。从临床实践中,医学生可以切身零距离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理论学习阶段的生命感悟得以升华。在妇产科经历孕妇怀孕十载,一朝分娩之痛,感悟生命的珍贵与来之不易,加深珍惜生命的理解;在儿科,面对无法用语言表述病情的幼小患者,以及患儿家属急切焦虑的心情,深感医患沟通技巧的重要;面对肿瘤病人,同样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细致的沟通,安抚绝望的患者及家属,在现有医学技术仍不能治愈的疾病面前,保证患者生命质量和医者的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从实践中医学生最能体会“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誓言,从而形成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内化为崇高的职业精神,督促在行医生涯中用行动来践行生命誓言。

3.4完善科学的生命教育评估体系

传统生命教育评估体系存在较多弊端,例如:只重视评价的结果,评价过于外在化,从而导致生命教育流于形式。科学的生命教育评估体系应该建立在四大原则上,即人文性、互动性、实效性、全面性[4]。第一,人文性是构建科学的生命教育评估体系的出发点,传统的评估体系过于机械化,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储存器。生命教育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师生共同探索未知的领域,实现认知领域的拓展延伸[5]。科学的评估系统应该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积极性,考虑学生的主观感受,以学生为本。第二,互动性指多方面的互动。现实条件和情况是在动态变化的,这就需要多方面的互动反馈才能及时调整策略。以往的评估体系里,课程、教学、评价界定分明,各个环节相对静止。增加三者的互动,才能科学的构建评估体系。第三,实效性是评估体系的重要落脚点。对于生命教育的实现程度要有特定的评价指标,以达到生命教育制定目标,满足教育主体的需求。生命教育要最大化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其发挥最大作用,这样才能不断完善生命教育评估体系,促进教育有效性的实现。第四,生命教育评估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四大原则相互影响与制约,为使整体发挥最大作用,需要统筹兼顾,全面设计。自北京天坛医院开设一系列德育课程以来,理论、实践、专题讲座并行,而生命教育的评估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思想的提升,获得最真实的情感体验。除了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也占有较大比重,包括教学评价,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全面发展。

4小结

生命教育与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密不可分,医学高等院校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生命教育在职业素质养成中的重要意义,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和评估系统,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性,充分认识生命的价值与内涵,为祖国医学事业培育可持续的高素质人才。结合我院多年临床德育工作经验,生命教育应通过课堂授课系统化和理论化,通过设立医德修养课程,全面渗透生命教育,同学们系统学习了医德基本理论和规范,通过问题式、启发式、案例式教学,帮助同学深入理解医患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同时采用医患沟通模拟训练和临床实战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同学反映普遍较好,但仍需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陶清.生命关怀论纲[J].江淮论坛,2009,(3):82-88.

[2]刘小勤,罗平.生命教育,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J].医学人文教育,2012,33(1a):59-60.

[3]史怀泽.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孙岳兵,周俊武,鲁良.论大学生生命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学报,2015,14(6):107-110.

医学教育培养篇6

1建立中高职医学院校教师培养体系

目前,中高职医学院校教师培养体系缺乏规划性,覆盖面小,文化课教师缺少培训机会,专业课教师缺少实践锻炼。因此,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逐步形成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与企业实践并重的中高职教师培养体系。首先,实行中高职一体化教师培养。一体化教师培养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培养机制,要建立“定期研讨、专项培训、常态沟通”的培养机制。中高职医学教育有着共同的使命,即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能力,系统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医学人才。因此,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上需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实现资源共享。制定有关制度,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采取多种方式,如脱产培训、下临床、岗位培训、跟班研讨、老教师带教等,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医学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校企合作,组织临床和文化课教师下临床锻炼,了解临床新技术、新管理理念,及时跟踪学生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完善中高职教师培训制度。比如建立5年一周期的教师轮训制度,包括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以保证所有教师均有机会,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制度,要求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探索新任教师到企业实践半年(或以上)后上岗任教制度,为不耽误正常教学工作,可以利用寒暑假集中到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各合作医院)训练,解决覆盖面小的问题;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加入医学行业协会组织,了解医学前沿信息,及时更新理念。

2推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是“十二五”以来推行的师资培养计划,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大幅度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中高职医学院校要积极推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并将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中,有秩序地安排教师参加各类省级、部级和跨国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3实现“双师”到“三能”高层次人才转变

“三能”型教师是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各中高职医学院校这方面师资数量都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亟待调整。要采取灵活方式,加大兼职教师引进力度。首先,支持中高职院校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量考评和薪酬补助机制,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制定兼职教师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完善兼职教师聘用程序、聘用合同、登记注册、使用考核等管理环节,加强兼职教师聘用工作指导与检查,建立兼职教师资助项目公示制度。再次,加强师资培训条件和内涵建设,牵头组织职业院校、医院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共同开发职业院校师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内涵建设。最后,除了培养现有的“双师”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外,要吸纳一批优秀硕士生和有临床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来校任教,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4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在中高职衔接中,校长的改革创新意识、战略思维素养、决策执行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国家有严格的校长培训机制,是以国家和省级示范中高职院校校长、教学副校长为重点培训对象,举办中高职院校校长共同参加的专题研究班,促进中高等职业学校管理者之间办学经验和发展思路的交流。采取国内培训与海外考察相结合方式举办中高职院校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各医学院校校长交流讨论当前管理存在的问题。其次,作为校长,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运用现代教育管理方法,多与兄弟院校交流,吸取成功经验,积极牵头,推进中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有效衔接。

医学教育培养篇7

良好的无菌观念和无菌操作技术是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随着各种新型消毒剂及先进仪器设备的应用,部分医务工作者出现了对消毒用品的依赖和盲目信任,忽视了无菌观念的培养及坚持,违反无菌操作规范的事件频频出现。这就要求我们从医学生入校开始至其踏入工作岗位,进行包括基础教育阶段、实习阶段、工作阶段的全程无菌观念的培养、灌输与强化。

1基础教育阶段的无菌观念培养

基础教育阶段是着重对医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阶段,教师应结合其所讲授课程的实际情况,将无菌观念培养贯彻至基础教学的全过程。如在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中有意识的加强对细菌的认识,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加深学生对无菌观念的理解,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逐步了解无菌技术,通过实验课教学让同学动手操作,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手指消毒前后对比等实验,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细菌的形态及繁殖特点。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动物学等课程的动物实验中注意强调无菌技术,教员在带教中要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无菌观念的培养,并在考试中适量加入此类考核内容。在进入局部解剖学、外科手术学学习阶段,则应严格按照手术室的规范来讲授常见手术操作,强调无菌技术训练,针对无菌操作提出量化奖惩机制,有意识的强化医学生的无菌观念培养[1]。课堂教学之余还可定期举办无菌技术讲座、无菌操作技能比赛等活动,不仅使学生复习巩固了无菌术的理论知识,也加深了其对无菌观念的重视,使其进一步认识到无菌术的重要性。

2实习阶段的无菌观念培养

实习阶段是对医学生进行培养的又一关键时期,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实习阶段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此阶段也是对医学生贯彻无菌观念,强化无菌技术的关键时期。医学生在入科实习前,应进行外科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并进行专门考核[2]。进入科室轮转实习前,应统一安排学生在手术室、消毒室进行参观并了解其相关规程。在麻醉科、手术室实习阶段,应对学生无菌操作中的常见错误进行集中纠正。随着多种高效消毒剂的应用,各医院外科洗手程序已不完全相同,但刷手仍然是必要程序,学生易出现手臂抬举位置过高或过低、刷手不充分;在穿手术衣、戴手套时易出现沾染无菌部位、对无菌及有菌区域划分不清;在进行手术区消毒时,消毒范围及消毒顺序不明确等情况[3]。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教员要给予及时、反复纠正。进入临床科室特别是外科实习时,应着重考查和培养学生的无菌操作技能,带教老师应在不违反基本原则及病患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并进行及时的启发和提问,强化其无菌意识及无菌操作,如针对多种清洁程度不同的切口进行换药时,考察学生对换药顺序的把握,通过典型病例来强化其无菌意识。在学生实习阶段中期及结束时,教务部门应集中进行无菌操作的集中考核,以检验阶段性成果,观察学生掌握及强化情况,根据考核情况对培养计划进行及时调整。

3工作阶段的无菌观念培养

实习阶段结束后,医学生将会进入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直接面对病患开展工作。在此阶段,必须要明确掌握无菌技术是医学生可进入临床工作的先决条件。进入医院工作后,医务工作者往往因为事务繁多而忽略对无菌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和提高,容易产生麻痹思想,犯经验主义错误,从而出现违反无菌原则的情况[4]。针对这些问题,除了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主观上要加强对无菌操作的重视,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更重要的是医院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和考核制度,定期抽查、考核医务工作者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从而有效杜绝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和规范的事故发生,更好地服务于病患。

【参考文献】

[1]文灿.浅谈外科无菌技术的教学[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6):413.

医学教育培养篇8

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很难形成主动认知,并且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学科,更多的科研都是在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根据对实际患者的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再发展出新的教育方式,在现代的教育模式下,很容易忽视了对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临场的判断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更多的依赖心理,与学习的主动性。随着灌输式教学转向探索式学习教学,应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2.护理专业创作能力的重要性

护理人员是医疗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在进行患者诊断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期的全心照料。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统计,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接触时间上,要远远超过其患者的主治医生,因此患者的康复周期的长短除了主治医生的治疗以外,更多的依靠护理人员的心细照顾。对护理学生的的培养不应该只满足与简单的护理知识的传达,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临床的判断能力,与总结能力,并且思维水平和创意能力的提高对前者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可使其终生受益。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培养中心不仅仅停留于会专业的护理方法,更应该重点要求创造知识、开拓文化,要专门训练和不断开发其创造潜能,让其在岗位上能有更多的创新,对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身为白衣天使应尽的责任。

3.创作能力培养的方法

当学生在大脑中逐步形成想法和见解时,老师应该用事实来验证是否正确与可行。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创作了一种名为“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其重要的内容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在实际中实现自己大脑中形成的想法,即在做的过程中学习,通过实际操作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实际情况发生,所以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也是学生自我形成反思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时候教师以现有的专业知识,结合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对学生的方法做出改进,改变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或思维中出现的错误。灵活机动地解决,力争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护理专业属于临床性较强的一门科学,很多知识都靠“从做中学”的,因此教师应该更多的开展试验课程,利用实验课大胆要求学生进行创新,鼓励与提倡学生说出自己思维中的新奇想法,从而发现护生的创新行为,给以认同、鼓励。比如,铺床法中,被盖与床头的距离,不同版本教材中说法不一,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睡到病床上试一下,要求保证两肩部不外露,保暖,脚不跖屈,病人感觉舒适,而外观平整,少皱折。又如,臀大肌肌肉注射,有的同学习惯于右手进针,右手推药,与书本上的左手推药有差别,但只要对病人安全,没有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教师都应该给以肯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可以根据以前的经典护理案例进行提问,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头脑风暴”互相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加以总结,最后得出准确的答案,当有出入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因为一个思想在一个人的大脑中形成初期是很容易在学生的大脑中生根的,因此在这时不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纠正,学生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在以后的真正工作中很难纠正。

4.结束语

医学教育培养篇9

【关键词】人文医学人文素养健康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R-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43-02

RecommendationsonreinforcingthehumaneattainmentsofmedicaleducationinChina

QiminwUaiqun

(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200433)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ocietyandscienceandtechnology,theimpactofmentationandemotiononhumanhealthplaysamoreandmoreimportantrolethanever;theclinicalmedicinetakesanall-aroundcareofpatientsintheirphysical,psychologicalandsocietalcondition.themedicaleducationhasbeenspeedingitschangingfromthetraditionalbiologicalmodeltowardb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etalmodel,whichhasbecomethedominatingtrend.withthevitalstatusofhumaneattainmentsinmodernmedicine,plusourexperienceineducation,weputforwardsomeideasaboutthehumaneattainmentsofmedicaleducationinChina.

Keywords:medicalhumanities;humaneattainments;health;medicaleducation

随着医学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入透彻。纵观人类医学发展史至人文医学的产生背景,无论医学发展阶段如何划分,在医学领域里无不闪烁着人文因素和人文精神。人文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探讨医学渊源、医学价值、医学规范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其它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群。育才与育人相结合可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同时,重视和加强人文医学教育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更新与完善。

1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实践的影响

医学模式,是指医学整体上的思维方式或方法,就是以何种方式去解释和处理医学问题,又叫做“医学观”。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与当时的科技、文化、政治、哲学和生产力等方面相适应的医学模式,如古代的以经验医学为代表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到近代的以实验医学为代表的生物医学模式,再到现代以整体医学和人文医学为代表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等。生物医学模式是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它强调单因果直线式思维,把疾病看作外来的独立实体,通过把人体采用解剖学分割,寻找每种疾病特定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而设法消除或缓解。随着这种医学模式的实践与发展,使近代医学形成了一套疾病的诊断治疗体系,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现行的专科医学思维方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随着疾病谱多样化和病因病程复杂化的揭示,人们逐步认识到许多重大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以及恶性肿瘤等,其发生与转归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动态演进与逆转过程,而原有的充斥着“局部论”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学模式也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美国医生engle于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认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及其生活环境,并通过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新的医学模式是一种整体论和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既包容了生物医学模式的还原论观点,还在人与人和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上予以丰富,系统而辩证地去研究疾病和健康。伴随着医学模式的变更,人们对健康的定义也发生了改变。健康的概念被丰富为身体、心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健康;从一个人的出生一直到死亡都保持健康状态的全程健康和整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保持健康的全员健康。如果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在规定为认识纲领并指导实践,我们就会走出生物医学圈界,把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伦关系等这些属于人文的内容融入在医学之中,则将医学性质层面晋升,正确地定位于“人文医学”,并使这一认识在医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得到落实。例如近年来推广的微创外科就是人文作用的很好典范,它倡导外科手术不要只是达到治病的目的,还要注意做到创口尽可能的小,手术安全美观,不给患者带来新的心理阴影,其中乳腺癌根治新术式的目标就是既要达到“根治”的效果,又要充分保留患者的女性美,从而得以风靡盛行。

2人文素养在医学中的地位

通常医学被认为是最具有人文精神传统的学科,医生是最富有人情味的职业。正因人的复杂之处在于其广泛的社会性;人的性格修养与人的健康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文素养对健全性格的培养与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医生的医术和医德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等,这就使得人文与医学有着天然的渊源关系。1998年3月27日美国著名杂志《科学》刊登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为该学会成立150周年的纪念文章中就提出,我们需要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整合在一起探索生命。由于医学的对象是人本身,因此医学就更要注重人的社会性和人文科学的融合与应用,充分认识人文素养医学中的地位。

2.1人文素养对优化医患关系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的医患关系紧张愈演愈烈,直至目前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但就现在的临床工作来说,人文素养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往往考虑的是某个病的问题,而很少把病回归到患者身上,只做到了“治病”而不是“治人”。病人面对的是检查仪器,医生面对的是仪器提供的检测数据和影像,交流的缺乏即会导致医患关系疏远化,引起医患关系紧张。再则患者在求诊时往往由于病痛的缘故而处于应激状态,而医生由于长期面对患者痛苦症状的感官刺激和身心的疲劳也处于高度应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就很容易发生冲突。但是换个角度考虑,尚若医患双方的自身修养比较好,多从对方角度着想,相互得以理解,便能适宜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这样就可弱化或避免冲突发生,达到真正的医患和谐,从而增进社会的整体和谐。我国古语“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医乃仁术”等,就已经对医学提出“仁”与“术”两个方面最基本的要求。医患关系的紧张从另一个方面也折射出有些医生道德乃至人文精神缺乏,仁爱之心日渐淡漠,职业操守坚持不够,甚至出现假药、假医研结果的现象,而使之在医术和人文素养上出现矛盾。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受发达国家与现代科技革命的负面影响,医学教育曾在一段时期较急迫追求医者的医术,而忽略对其人文素养如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等的培育有关。这也表明仅仅盯住病魔的医疗是呆板和残缺的,极力突出效益与金钱的医疗是误入歧途的。同时显示了人文素养在医患关系处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2.2人文素养对治疗疾病和保持人的健康具有良好作用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人的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就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高发病仍在继续增多,其主要元凶大多是由于人的不合理生活方式或者生活方式不适宜的改变而引起。在面对这些疾病的时候,如果单纯地从人的自然属性去作传统意义上的研究与诊治,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仅仅着眼于疾病的本身,而是要全面系统地从心理、社会、生物等有关方面综合考虑,因为人的心态和情绪对健康会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健康。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这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因为人不是一个封闭的生物体,而是与社会、自然乃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心”、“身”两个方面对健康产生影响。同样,人也不是机器,人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对人应从生物,还有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去分析,才能做出准确合适的诊断和处理,如临床上出现的患同一种疾病的不同个体往往具有相似的性格特点和素养,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心身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其中74.5%的患者具有急躁、易怒、孤僻、刻板等性格特点,这表明人的心态和情绪对健康可产生显著的影响,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发病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在高血压防治方面,对患者应采用心理和药物双重措施,除选用相应的药物外,如辅以音乐疗法、情绪调节、提醒其减少工作和生活的不良应激等人文干预,引导其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等对治疗也会带来一定效果。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心病还需心药医”,即对由情绪问题引起的疾病,通过适当地应用人文知识疏导或提高其人文素养将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3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措施

由于医学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人们又越来越认识到人文科学的重要性,崇尚“大医精诚”、“德艺双馨”,而缺乏人文素养的医生医术再高也只能是“大匠”。因而发扬医学人文精神已是对现代医学工作者从医的一种职业道德要求,也是其立身从医的精神追求与现实规范。由此,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医学素质教育的重点。虽然部分医学院校对此方面的教学已着手进行,但学生问卷与调查反映对其选用教材与教学方法等某些方面尚确有不足,收效甚微,由此针对如何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提点相应的改进措施共探索。

首先最基本的是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医学教育的学制比其他工科理科的学制长,在学习医学专业课程的同时,应该合理、优化的加入人文类课程。现在不少院校对人文课程的理解仍就是“政治课”、“艺术类课程”,缺少合适的教材,在授课方式上也仅仅是类似于高中政治课的延续,没有做到用“人文”的方式来讲授人文类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的探讨,普遍偏重于范畴、体系的解释,忽视实践性内容的教学。在现在这样一个关注娱乐的时代,学生的思维水平普遍还不够高,对于哲学、文化、文艺这些比较抽象的东西往往不感兴趣,听不进去,这就造成了这些课程不受欢迎;同时学生群体当中也存在一些读书颇多、思维水平特别高的个体,对其仅讲述哲学、文艺、文化等方面简单的入门知识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也很难安心听课。因而,建议可以淡化一些比较枯燥纷繁的人文理论的讲述,增加艺术欣赏和人文作品鉴赏的内容,更加感性直观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以加速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另外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须要立足于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

再就是尝试改进与更新医学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按解剖、生理、组胚等条块划分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造成学生学到的知识难以快速融会贯通。建议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的适当阶段引入pBL教学法,例如在讲授肝时,可以通过有关肝的病例引出与肝相关的解剖、生理、病理等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借之一用,这样既可更好地维持知识的连贯性和延续性,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亦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由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身份的轻松转化。这是说,生命科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人文教育的同时切勿放松生命科学的教学,而是让人文科学更好地交融和提升生命科学。

最后,也是更为重要的,是造就学校的人文氛围。人文课程的课堂教学只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因为学校是文化传承的圣地,大学的教育教学要完成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过程,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渗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可以对学生时时刻刻产生着无形的,又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接受校园环境所负载的信息能发生“文化心理层面”的改变。人文知识不同于专业知识,人文本来就是一个在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交流之中丰富和发展的,因此校园人文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培养往往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建设与开放医史馆和校史馆、增加人文类的讲座、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都会在人文教育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医学的目标是促进全人类的健康,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医学的进步,另一方面也使医生的注意力过多的专注于疾病而忽略了患者的需要,导致医学的人文不足。缺少人文精神的医学必将导致医学目的的偏差和人文医学发展的滞后。我们应借助医学模式转换的契机,更多地从人文角度关注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多层面问题上思考,在医学教育中增加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文医渗透、文医融合,促使医学发展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宽阔正轨。

参考文献

[1]陈晓阳,曹永福.论人文医学的兴起与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6):1-2.

[2]吴爱群,熊绍虎,蒋尔鹏等.在解剖学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素质培养的实践与建议.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0-21.

[3]杨秉辉等.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石文山.现代健康理念刍议[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54-55.

医学教育培养篇10

一以我校医学留学生教育为范本,透析全国医学教育改革的现状

我校大规模招生始于2004年,经过八年的艰苦创业,我校留学生规模已实现较大突破,长期学历学位留学生数量位居医学高等院校前列。截止到2011年底,我校在校长期学历学位留学生已接近1400人,国别数达到82个,博士生、硕士生比例逐年上升,留学生规模、层次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生源国实现多元化,打破了印、巴、尼等南亚国家为主的格局,开始向非洲、欧洲等其他大洲辐射;教育层次中高层次学历留学生比例明显增加;实现了本科教育专业的拓展,为实现我校医学留学生教育的有规模、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我校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医学留学生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校积极响应医学教育改革的号召,通过不断创新,着重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方面大胆尝试、不断改革,以适应国际医学留学生的需求。近十年来,全国医学留学生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多所院校都在留学生教育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部分院校积极尝试改进现有的英文授课模式,逐步实现单一授课模式向多种授课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改革已见雏形。

二按照国际化办学要求,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未能达到国际化办学的要求。

1.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大多数学生缺乏国际化视野

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留学生教育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仍不能摆脱因循守旧的思想,按照中国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培养留学生。培养出的学生大多缺乏国际化视野,有悖于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的目标。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以全新的国际化教学理念,培养更多的国际化医学人才。

2.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单一,仍需进一步创新

教学模式是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仍以单一的英文授课或汉语授课模式为主,仅能满足部分医学留学生的需求。留学生培养模式仍沿用我国传统的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方式,不能与国际接轨,采用弹性培养方式。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现有的医学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逐步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

3.课程设置陈旧,有待进一步实现国际化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在留学生的课程设置上,一直沿用与中国学生相同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即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各阶段缺乏紧密的联系,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之间不能更好地融会贯通。课堂教学仍以授课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缺乏小组讨论式启发性教学,无法与国际接轨。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引入国际化课程,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4.培养目标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未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

医学留学生的培养应以国际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沿用培养中国学生的教学目标与手段,不能满足留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更未达到相应的标准。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现有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手段,以国际化的标准,重新设置留学生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手段,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为国际市场培育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三提升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为培养国际化、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必须以国际化的医学教育理念,全面改革现有的教学培养模式,深刻认识教育质量的保证是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纳入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方式,使留学生的教学管理走向国际化。

现就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提升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1.以国际化医学教育理念为核心,全面推进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改革

以国际化医学教育理念和医学精英教育的理念为核心,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全面提升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为推进我国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改革奠定基础,也为全面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保障。

2.实施多元医学教育培养模式,促进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形成

为推进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改革,我们应改变以往单

一的授课模式,形成以英文授课为主,汉语、双语授课为辅的多元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语言层次留学生的求学需要。同时,应深入改革和创新医学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实施留学生预科教育、双学位(双专业学位、双校学位)、本硕连读(临床硕士、住院医师)、硕博连读(针对优秀硕士生)等多元化教育培养模式,促进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形成,推动我国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改革的发展。

3.实施与国际接轨的留学生课程设置体系,促进课程的国际化

在深入研究医学留学生课程设置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国外医学的教育优势,通过建立网络平台等各种方式寻找真正适合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同时应积极引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参照生源国医学教育培养要求,修订留学生培养方案,制订适合于留学中国学生的教学计划,全面修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使来华留学教育更加符合国际医学生培养要求,推进医学教育体制改革,为培养国际化、高质量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