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税收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23:56:19

金融业税收管理篇1

[关键词]金融企业;金融税制;两税合并

[中图分类号]F810.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8)11-0142-03

[作者简介]苏南宏,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财政学博士生,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分行副行长,研究方向为财政学、金融理论与政策。(江西南昌330013)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2007年我国金融业进入全面开放的新阶段,中资银行开始面临外资的全面竞争。而我国金融税制仍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金融企业存在税负偏重、税种选择不合理、税负不公等问题。适时调整、改革金融企业税制,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趋势,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

一、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对金融企业的影响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新的内外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的企业所得税较原有的企业所得税主要的变化在于四个方面:一是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二是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33%降为现在内外资企业统一实行的25%;三是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更加科学、更加合理,降低了内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四是统一了所得税优惠政策,实行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两税合并”所带来的变化对金融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为我国金融企业创造了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首先,长期以来,内外资金融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虽然都是33%,由于税前扣除不同以及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使得内外资金融企业所得税税负严重不公。而且,税前计税工资制度造成了内外资金融企业在人才竞争上的不公平,人才竞争的不公平将内在地导致内外资金融企业长期的竞争不公平。“两税合并”实现了税率公平、税前扣除项目公平、税收优惠政策公平,统一了内外资金融企业享受的企业所得税待遇。对外资金融企业而言,就是取消了其原来享有的“超国民待遇”,使得内外资金融企业可以在同等的税制条件下公平竞争,改善了内资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其次,我国金融企业以国有或国有控股为主,运用财务手段避税并不普遍,新企业所得税法中的反避税规定构建了涵盖范围较广的全面的反避税制度,有效强化了反避税措施,使得外资金融企业通过内部关联交易提高资金成本等方式规避税收、降低税负的行为将受到限制,这也必将有助于营造国内外金融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新的企业所得税具有较明显的减税效应,有利于提高金融企业的盈利水平。研究显示,每降低所得税一个百分点,金融企业净利润将增加约1.5%。所得税并轨后统一税率为25%,则银行业等金融企业的所得税将降低8%,净利润将直接提升12%左右。而且,新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也更加科学合理,尤其是取消了税前扣除的计税工资制度,对金融企业的影响较大,使得内资金融企业真实、合理的工资支出都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企业的成本费用可以得到充分补偿。该项税前扣除规定发生变化,将导致a股内资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将平均提升4.23%。综合考虑税率下调和税前扣除办法与标准的调整,金融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将下降13%左右。与此同时,国有银行等金融市场主体市场化重组已经基本完成,一些主要金融机构的业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企业所得税降低对金融企业的总体税负将具有较明显的减税效应。在税后利润分配政策不变的条件下,“两税合并”将使得金融企业留存收益增加,提升金融企业的资本充足率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3.新的企业所得税会影响金融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是贷款业务。金融企业的所得税相当于对金融企业贷款利率征税,金融企业所得税降低则相当于降低金融企业的贷款利率,这必然会增加贷款的需求量,但不会影响储蓄额。“两税合并”大大降低了我国金融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负,降低了金融企业的贷款成本,会刺激贷款的需求量。贷款需求量的增加,有利于降低我国金融企业目前存在的巨额存差,有利于金融企业增加经营收益。当然,由于我国实行利率管制,该项效应不会极其明显。另外,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税收优惠政策,由过去按区域划分为主,改变为以产业优惠为主,这也将影响金融企业的信贷投入政策。金融企业将优先向低税率行业贷款,既有利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也有利于金融企业自身的盈利水平和贷款质量的提高。

4.新的企业所得税有利于金融企业实施人才战略和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金融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对构建金融企业的竞争力具有核心地位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内资金融企业工资、薪金不合理和偏低,导致了内资金融企业部分优秀人才的流失,同时也妨碍了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影响了内资金融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取消计税工资制度,建立富有竞争性的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有利于金融企业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实施人才战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内资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金融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公司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市场主体部分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股份制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金融企业的行长、经理是所有者的人,他们比企业的股东拥有更多的信息。在计税工资制度下,工资、薪金不合理且偏低,企业的经营业绩与工资、薪金无关,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得不到有效的激励,行长、经理等企业管理层就有动机通过追求在职消费、降低努力程度和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达到自我效用最大化,违背股东的利益。当监管缺失或不力时,管理层的这种动机就会转化为现实行为。在我国金融企业实行专业化监管和主要金融企业逐步上市接受市场监管的条件下,我国金融企业的监管机制将得到有效改善。取消计税工资制度,建立有效的工资、薪金激励机制,可以减少和降低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金融企业的委托成本。

5.新的企业所得税有利于防止经营风险转嫁给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反避税规定增加了对资本弱化进行避税的反避税手段,如果企业的自有资本率低于一定比例,其借入资本(主要是银行贷款)应付利息不得在税前扣除。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企业将经营风险转嫁给金融机构。在现实中,很多外商投资企业为了降低权益资本的经营风险,通常会大量借取债务资本,降低权益资本比例。企业在经营业绩好时,其借助较高的财务杠杆获取较高的债务税后收益,获得大量的高额利润,大大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一旦企业破产,他们只承担有限的权益资本损失,而将大量的不良贷款留给银行,实际也就将企业的经营风险转嫁给了贷款的金融企业。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该项规定,将限制运用过高的财务杠杆转嫁经营风险的行为。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企业税制的若干建议

“两税合并”是完善我国金融企业税制的重大举措,但金融企业税制依然存在着众多问题。应该以公平和规范为基本目标,以促进国民经济与金融发展、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符合国际惯例为基本原则,从税收制度、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等方面入手,着重改革金融企业流转税制,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制。

(一)改革流转税制

1.改革营业税制。营业税是我国金融企业的主要税负,以2002年为例,金融企业营业税负占到金融企业总税负的60.2%,而且金融企业营业税占到我国全部营业税收入的17.7%,显然,我国金融企业营业税负担过重。

从国际惯例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将金融业务一般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对金融企业都不征收营业税。即便是对金融企业征营业税的特例国家――德国,也只是对所得利润――贷款利差征收,而不是像我国对金融企业全部营业收入――贷款利息收入征营业税,且税率只有5%。从长期看,金融企业营业税应该取消,改征增值税。然而,为了避免较大震动,目前应继续征收营业税,但应通过调整税率和税基来降低金融企业营业税负担。

(1)调整营业税税率。可以通过逐年降低营业税税率的方法,渐进地减轻金融企业的营业税负担。从2008年开始,营业税税率每年下调1%,在3-4年之内将营业税税率最终降为1%-2%。营业税是对营业总额征收的,只要能降低1个百分点,对整个金融业贡献都是非常可观的。营业税税率下降1个百分点,将令中资银行税后盈利上升2%-5%,其中上市银行净利润将提升5%左右。尽管营业税税率下调短期内会减少财政收入,但通过降低金融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资本充足率,必将有利于金融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和金融的稳定。

(2)调整营业税税基。降低营业税税负的另一种方法是保持税率不变,调整营业税税基。调整的基本方法就是借鉴德国的模式,金融企业营业税税基将按照银行贷款业务营业额全额计征改为按照营业净额(即存贷正利差)计征。该项调整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较大,以2002年的数据为基础,仅银行业因该项调整营业税就将减少144.5亿元,减收比例约48.95%。但采取该种税基调整方法更为科学,更符合金融企业发展规律和税负公平,也将更有利于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更符合长远目标。同时,对逾期应收未收利息作为坏账处理,如果以后得以收回,再按实际收回的利息数额征收营业税;取消对证券交易资本利得部分征收营业税的规定;对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征收营业税。这样做既可以规范税收制度,又可以有效地促进金融企业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有利于内资金融企业与外资金融企业在平等的条件下展开公平竞争。

(3)关于改征增值税。取消金融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解决重复征税和累退性弊端、降低金融企业税负的根本途径,也符合国际惯例。将金融企业的业务分为核心金融交易(主要是信贷业务)和辅助金融交易(主要是收费业务,例如中间业务),依据不同的业务享受不同的增值税待遇。对核心金融交易免征增值税,对辅助金融交易正收增值税。但金融企业增值税的实施依赖于技术难题的攻克,因而金融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只能作为远期政策目标,作为下一轮税制改革的要求。

(4)关于营业税调整的其他相关问题。营业税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收入,降低或取消金融企业营业税,必然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该项改革最好结合分税制的改革和调整,可以培育地方新的主体税种,或者调整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或者实施专项转移支付。

2.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其他金融企业流转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开征的,具有临时性和权宜性特征。随着税费制度改革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在我国税收收入连续多年超高速增长,2006年税收总收入达3.76万亿元的条件下,取消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对财政收入影响不大,取消条件已基本成熟。为了简化和规范税制,公平内外资金融企业税费负担,建议应取消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二)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改革金融企业呆账准备和坏账核销制度。呆账准备金税务处理方法是金融企业所得税的核心问题,所得税税前扣除在数量上和时间上同银行贷款损失的实际市场价值或名义市场价值保持一致,并允许银行根据实际经济损失在税前列支,才能保证银行持续稳健经营,对金融企业抗风险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建立呆账准备金制度。对正常贷款设立一般准备金,对其他四类贷款设立专项准备金,对向某些国家、地区、行业或某类贷款风险设立特种准备金。一般准备金是金融企业的附属资产,提取比例可以由金融企业自主决定,一般准备金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专项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免交所得税,以鼓励金融企业及时、足额提取专项准备,并用专项准备核销坏账。

改革贷款损失认定方法,缩短认定坏账的逾期时间,扩大金融企业坏账核销的自,加强税务和银行监管部门的配合。对贷款损失超过专项准备的部分,金融企业可以随时到金融监管部门申报,由金融监管部门认定贷款损失是否属实,税务部门根据监管部门的认定给予相应税收减免。既可使银行呆账核销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又能使银行贷款损失得到及时核销,有利于实现税收中性和减少挂账,降低运营风险。

另外,研究金融创新产品和衍生工具课税制度,建立金融创新产品和衍生工具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与营业税制度。由于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了鼓励和支持其发展,对金融创新产品和衍生工具应该实行轻税负。

(三)健全税收征管制度。在对金融企业减轻税负的同时,也要加强税收征管,依据税法应该缴纳的税收不能流失,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以规范税制,维护税法的权威性,促进金融业的公平竞争。金融税收的特殊性,要求税收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相互协作,依据税法及相关法规的要求,加强工作联系,建立信息、情报交流制度,实现涉税信息共享,健全和完善协税护税工作网,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纳税意识,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经济性质的纳税人,展开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税收普法宣传,提高纳税遵从率。

参考文献:

[1]王国华.金融课税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2]中国金融税制改革研究小组.中国金融税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

[3]王在清.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和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4]王聪.金融税制与国有银行税负研究(三):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运行风险[J].金融会计,2003,(6).

金融业税收管理篇2

2016年5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的税收改革,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继续扩大改革范围。这其中包括金融行业。其实,对于金融业来讲,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为其创造了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发展的契机。为持续推动金融业良好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营改增给金融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即促使管理系统和计算方法改变、给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影响。所以。要想持续推动金融业发展。在营改增全面实施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筹谋金融业发展战略,优化调整金融业,促使金融业在全面实施营改增的背景下持续健康的发展。

营改增

营改增的概念。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是对部分产品或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此政策的实施,可以减少重复征税,减轻负税,这是推动市场发展所提出的新的动能。

营改增的意义。对营改增政策进行全面透析,确定相对于营业税来说,增值税具有诸多优势,其一是增值税能够以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即便是反复进行流转环节,也不会出现重复征税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其二,增值税是按照能力负税的税收原则来向企业征收税负的。最大程度上保证征税的公平性。避免差别对待情况的发生。

对于金融业来说,传统的营业税存在重复纳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而全面实施营改增,按照能力负税的税收原则来向企业收取增值税,可以满足经营业务复杂的金融行业发展需要,无论是银行还是其他机构。其经营业务都是非常复杂的,出现重复征税的几率比较大,而只收取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的情况发生,相应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税负负担较小,能够集中资金,用于经营活动上。促进机构及整个金融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所以,对于金融行业来说,营改增正常的全面实施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利于推动金融业进一步发展。

金融业营改增的特殊性

金融业自身的特殊性。金融业主要包括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证券业,随着改革创新的推进。市场环境之中存在激烈的竞争态势,这使得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在不断变化业务活动,创新多种业务,与此同时也衍生出多种金融衍生品,使经营业务的增值模式程度不同,相应的金融业增值计量模式存在多种可能性。同时。诸多金融服务家价格及市场受到国家的管制,市场供求难以真正决定价格,相应的负税难以通过服务价格的变动而转嫁。这使得金融行业比较复杂、比较特殊。

金融业征收增值税具有现实的困难性。增值税是对整个流通环节中的增值部分进行征税。出于保证金融业增值税征收公平合理,需要对金融业务的增值税的进销项进行准确的计算。并且以专用发票作为依据来进行税负的征收。金融业作为附加值较高的行业之一。可抵扣的项目较小。加之难以在一个确定的时点进行进销项税额的计算。这使得金融业增值税的征收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在我国财税体系改革的情况下,分税收入模式已经确定,以往对地方金融业征收的营业税,作为地方预算固定收入的情况。在营改增全面实施的情况下发生了改变。致使地方固定收入减少,这使得地方对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比较排斥。

全面实施营改增对金融业的影响

营改增对金融业的积极影响。金融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实现自身经济转型的重要推手,也是提升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金融业也是国家争取各类大宗交易产品定价权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收税方式依旧影响和限制这金融业的发展,这对于进一步发展祖国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变此种局面,促进金融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营改增政策,并且在金融业内全面实施。如此可以将以往征收营业税的情况改变为征收增值税,也就是选择服务和a品的增值部分进行征收,可以降低金融业税负压力。相应的资金压力也会降低,这对于发展金融业是非常有利的。另外,营改政策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金融业发票使用随意的情况。要求金融业选择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此能够带动金融行业发票规范化的使用。另外,在金融业全面实施营改增,还能带动整个经济领域采用统一的税收模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总之。全面实施营改增对金融业有利的一面是降低税负压力。规范金融行业发票的使用,这对于促进金融业进一步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见图1:营改增对金融业的影响

营改增对金融业的负面影响。当然,任何政策的实施都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既然上文已经说明营改增对金融业的正面影响。那么下面笔者将对营改增对金融业的负面影响加以分析。其实。营改增给金融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使金融业管理系统和计算方法发生改变和给金融市场带来严重影响。

之所以说,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会导致金融业的管理系统和计算方法都发生变化,主要是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金融业税负征收的对象发生了改变。从营业税转变为增值税。也就是对产品或服务增值部分的征收,如此按照以往的管理系统来管理经营业务。控制营业税的情况已经变得毫无意义。而是要对经营业务的增值部分加以了解控制,因此改变管理系统是必然情况。而另一个必然情况就是计算方法的改变,在营改增全面实施的情况下,金融业的财务报表中是必要将营业税剔除。添加增值税,相应的财务人员需要适应营改增模式,改变计算方法。以便准确的计算机增值税。保证金融成本准确。另外,金融业的增值税税率为6%,比其原定的营业税税率高,由于金融业的可抵扣项目较少。一些发票也难以获取,因此一些金融子行业会出现税负反而增加的情形。

见图2:税率与征收税。

营改增的全面实施还会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具体说明这一点,笔者以货币市场为例加以说明。在营改增实施的情况下,短期内同业拆借的免税范围势必会减少,这使得银行业或其他金融机构不得不进行转型成本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这便是营改增对金融市场最直接的影响。

全面实施营改增后金融业的应采取的对策

既然全面实施营改增会给金融业带来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那么如何促进金融业进一步发展呢?笔者参考了诸多资料对金融业后续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以下建议。希望对于促进金融业良好发展有所帮助。

梳理公司业务架构。做好财务软件升级。短期来看。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会使金融业的税负增加。这使得企业面临税收风险的可能性较高。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首先要树立企业业务架构,做好软件升级,也就是详细分析国家税收正确,明确增值税的标准,进而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增值部分。需要缴纳的税负。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各项经营业务运作情况。优化调整经营业务架构,降低业务增值部分,以此来控制税负,避免税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诱发税收风险。另外,为了保证增值税的管理合理。还要加快财务软件系统的升级,将业务流程与财务软件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增值税的核算准确。

加强发票管理,加强进项税管理,既然营改增的实施,要求金融行业使用增值税发票。并且对增值税发票的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企业一定要贯彻落实发票管理和进项税管理。为保证企业自身的利益创造条件。因为增值税税收是以增值税发票为依据的,所以增值税发票的开具是存在一定的危险。为了避免企业因增值税发票开具不合理而承担税收风险的情况发生。一定要强化增值税发票管理。另外。避免企业为进项税额要求肆意进行增值税发票开具的情况发生,还要注意加强进项税额的管理。

金融业税收管理篇3

当前金融税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开征的税种不健全,很多领域没有到位,或界限不清。第二很不规范,不很稳定,减免的情况太多,也不合理。第三尚存在一些特殊问题,如财力的分配干扰影响金融税收。重复征税问题比较普遍。

为此,完善与稳定和税收制度的发展对策应是:

一、进一步明确金融税收政策的指导思想

(1)有利于防范和分散金融风险,健全金融制度,稳定金融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和国际社会接轨,吸收外国金融投资。所谓金融税收是指对金融机构(一是包括除中央银行之外的其他任何银行;二是包括除银行以外,其他诸如信托投资业、融资租凭业、证券业、投资基金业、保险业、金融期货业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又称金融产品)(包括储蓄贷款、票据贴现、信用卡结算、股票、、债券、金银买卖、外汇交易、期权期票等衍生金融)的征税,然而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作用的发挥又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的,金融市场发育的程度和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创新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金融税收政策,必须同时研究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把三者联系起来研究,这三者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三大目标。我国的金融税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金融市场起步与发育兴起与成熟的不同阶段,不同情况的制约,而且金融市场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又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金融风险、金融环境,国际金融形势等诸因素的影响,所以金融税收政策必须有利于对这些因素的反映和解决。

(2)有利于密切财税和金融业的相互关系。人们往往只看到政府对金融业征税是一种负担,但是却看不到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对金融业的影响:第一,税收对金融业起着导向作用。因为税收开征与停征、税收减免、税率的升降对金融业,尤其是对证券业风险性、投机性起着高与低、扩张与抑制的影响,可以增强股民的风险意识和投资意识。第二,税收对金融业起着监控作用。通过税收业务,尤其是税收会计可以对金融业财务会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对金融成本和规模、频率进行监控,有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秩序的稳定。第三,通过税收,调节资金合理流向,达到对金融资产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第四,通过征收金融业流转税或者财产税可以调节金融业的“价格”和规划预期效益。

(3)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防止税收流失。目前,金融业的税收占财政收入8%,是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如果税收政策适当,税收收入是相当可观的。

二、金融税收的种类和政策取向

(1)从金融的间接税收制度来说,有对金融流通服务业的经营行为的征税,称营业税。从北京市情况看,包括:一般货物和专项外汇货物的营业税;融资租凭业务的营业税;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的营业税;有价证券、金融期货的营业税;金融经济业务的营业税;其他金融机构营业税。金融业的间接税制度其强度已经完全达到极限,不必加大力度。既要继续“放水养鱼”,又要防止“水土流失”。该收的税要收上来。建议把1995年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规定的对金融机构之间往来业务不征营业税的规定就此不再执行,改为征税。理由是:一是按“95规定”,是指金融企业联行,金融企业与人民银行及同行业之间的资金往来不征营业税,后来实际上变成了所有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都不征税。二是他们间的资金业务往来是公司企业法人间的关系,是平等主体间的公平竞争关系,不是某公司企业法人的内部关系,应当纳税。三是他们之间的业务量相当可观,甚至是主要业务,占银行全部业务量的70%—80%。四是实行征税后,估计每年可增加税款20亿左右。五是有利于对金融活动的监管。并建议银行内部也就是法人内部之间的业务往来可不征税。至于开征证券交易流转税的问题。目前,我国把有价证券作为一种法定权益证书列入印花税的征税对象的做法,建议改成“证券交易税”。取消或替收印花税,一则名正言顺,二则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阿根廷、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也都征收证券交易税(或证券转移税、证券周转税),并都是以证券交易额为基税,而税率一般比较低(如日本从0.1%到3%,比利时股票5.5%,债券1.4%)。三则有利于证券市场公平竞争、合理监管和法治。同时征收证券交易税的国家不再征收印花税了,目前发达国家很少征收证券印花税。而即使少数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再征收证券交易税,二者只居其一。证券交易税并由卖方交纳税,而证券承销商、证券经纪人、受让人负有代扣代交义务。

(2)从金融的直接税收来说,要加大力度。有居民个人、公司企业金融资本的增益所得税,银行金融业、证券保险业、基金业的所得税。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法人和居民个人股票交易所得税等。有的可以试点,有的可以创造条件,有的需要健全和完善。在淡化金融间接税,待金融业发育起来后,有了收益再征收直接税,这符合金融业的发展要求,又符合金融业的财政观点。首先要完善法人证券交易所得税,对证券交易或转让的增益所得也是一种广义资本所得,对证券资本因买卖而发生的增值所得或资本利得,是由证券资本价格波动的结果。以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为纳税原则,除新加波、马来西亚不征之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都开征了证券交易所得税或资本利得税,我们也应当开征,这对证券业和财政也都有重要意义。由于证券资本的增值包含不可预期所得,包含通货膨胀的因素,它是一种投资承担风险成功的报酬,所以对这种资本增益应给予较宽的优惠,规定适当的免税额或扣除额,可以参照我国目前开征特许权使用费征税的做法。对于买卖国家发行的公债所得可以按实际常规给予免税待遇。对于中长期证券交易所得给予税收优惠,如对卖出持有两年以上的证券所得可以减半或减少一定比例交纳所得税,这些都是可取的,这是对法人证券交易所课税的征收。

关于征收个人股票交易所得税问题。我国现阶段在对个人股民的股票交易不纳税的情况下,用印花税来补充所得税的空白。免收股票交易所得税从宏观上看,有鼓励投资者参与股市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股票市场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可考虑开始试点征收个人股票交易所得税,理由是:一是1994年国家宣布到1998年的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鼓励了股市发展,保护了股民的积极性。二是股票转让个人所得税,目前还是集中在小部分人身上的一种所得税,对全国经济影响不大,不象银行个人储蓄那样大众化。三是从税源的角度看,个人证券交易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税源。美国证券行业吸引的资金约占全国资金三分之一,银行业占三分之二。这些国家,个人从事股票交易的所得税都是不能免的,只是交纳的方法不同。四是现在我国试点开征对全社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和十分合理的。非金融机构和个人的证券(股票)行为一直免征营业税,促进股市造就出的百万、千万富翁,其股票交易收益如果对所得税不征收,这种影响是负面的。五是征收股民个人股票交易所得税的最大顾虑是影响市场的个人参与。个人股民的资金与银行的个人储蓄有直接联系,个人储蓄多,银行贷款增多,反之,个人股民入市的多了,银行储蓄就要下降,银行工商企业贷款就相应减少。从国家金融市场总额来看,此消彼涨,此涨彼消,只是不同市场不同资金的转换。

关于投资基金的征税问题。投资基金是投资者将资本交给专业金融机构管理并由其投资于有价证券或不动产,以取得收益的一种投资方式。近年来,投资基金在我国有迅速发展,我国第一家基金是1991年10月深圳南方证券公司、交通银行深圳银行发起,南山区政府批准设立的“南山风险投资基金”。近几年我国基金发展较快,主要是封闭型,也有开放型。而封闭型是相对契约型基金而言,比较简单,有一定存续期限,基金收益证券可在市场上交易流通,方便征税。而开放型基金却不同,投资者可以随时增加或减少投资,因而基金财产处于变化中,需要每天计算净资产,这种基金收益证券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美国资产基金到1996年2月已超过3万亿美元,与全国银行存款相差无几。香港1996年初基金资产也达942亿美元。我国基金规模小,最大的才5.8亿美元,最小的才100万,只有淄博基金、深圳天骥等20个基金超过1亿。199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证券管理公司的设立必须经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基金设立形式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是封闭式的。基金的托管人限定为符合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还规定了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基金持有人的权利和义务、基金的投资运作与监督管理、违反这一办法的处罚等。

关于开放型、封闭型基金的课税问题。德国有这方面的规定,例如,依照德国对投资基金的划分为三类。一是公开基金在德国联邦银行监管局注册的,公开分配,履行公众要求的基金,是履行纳税义务。二是半公开基金即没有在德国注册,但委派了德国纳税人,并提供有关纳税资料,正当证据备案。三是封闭型的其他外国基金,实行部分一次总值征税法。

关于开征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问题。我们认为,改变目前利息所得税的免税条款实行限额征收。《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个人的储蓄存款利息,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征所得税。这一规定在维护个人及家庭的生计和国家财政方面起着一定作用。但从当前形势看,这一规定给有资产的人提供一条合法避税的道路。因此,有学者主张,对个人购买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征收预提税。对此,我们认为,鉴于取得这些利息既有富人又有穷人,若一律取消免税规定恐怕难免矫枉过正。我们建议,应对个人的免税储蓄存款总额和国债等的免税(国债免税有国际惯例)购买总额作出规定,个人存款或购买国债等总额超过法定金额就对其超额部分利息应征预提税。

三、改善金融税收的征管方式,加强银行与税收的配合

(1)关于金融税收的税收方式改革和完善的问题。所得税可考虑由各总行汇总交纳改为就地交纳。理由可防止税收流失。(2)银行切实履行“征管法”规定的问题。如税务登记中要求纳税企业如实填写开户银行及帐号,提供银行帐号证明。但如今一个企业几个银行帐户。再如,税收保全措施中规定: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纳税人的金融相当于应当纳税的存款。对纳税人期限期满仍未缴税的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从其暂停支付的款项中扣缴税款。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中规定: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有人说这破坏了银行为储蓄户保密的原则和义务,我们认为,征税是国家行为,重于储户的个人行为,并且必须了解纳税人存款全部。还有,税务机关有权依法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有权依法检查纳税人的储蓄存款,所属储蓄所应提供资料。企业破产法规定:对企业破产财产的偿还顺序,支付破产企业职工工资,所欠税款先于清偿破产债权(包括银行债权)。

金融业税收管理篇4

[关键词]服务经济金融税收制度

一、金融税制改革的紧迫性日益增强

1991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上海时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通俗而又深刻地提示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我国金融税制的改革却相对滞后,与金融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同步,与国际通行的做法不相一致,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

1.金融营业税制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业的发展,现有金融营业税制存在的不足之处愈发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层面:重复征税问题较为突出。①实际承担了增值税和营业税双重税负。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业征收营业税,同时,金融业购进商品所含的增值税也不能抵扣,因此,金融企业一方面要负担较高的营业税,另一方面还要全额负担增值税,实际上承受了增值税和营业税双重税收负担。此外,生产企业从金融机构享受服务所承担的营业税也不能抵扣,导致生产企业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生产企业实际也承担了增值税和营业税双重税负。②跨国服务双重确认标准调整不彻底。境外向境内提供的完全发生在境外的劳务,不属于在境内提供的劳务,不征收营业税,由于营业税不能退税、增值税不能抵扣,双重税收负担使得金融服务出口无法真正享受零税率,同时,其他制造业接受金融业服务所承担的营业税也不能从其增值税中抵扣,也使得我国产品出口不能真正实现零税率。

(2)操作层面:部分计税规定不尽合理。①部分金融业主要业务按照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如银行业的贷款业务按照贷款利息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作为营业成本的存款利息不能从计税依据中扣除。②对同一金融机构的不同业务实行分类分业计税。虽然对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转让收入按照差额征收营业税,但对同一金融机构,现行营业税对金融商品的转让分为四大类:股票、债券、外汇和其他类,对金融商品的转让要求按转让差价收入税征,当发生经营负差时,只允许在以后同类产品的正差中抵扣,抵扣时间限制在年度内,不允许跨年度抵扣,也不允许不同种类产品互抵。

(3)政策层面:创新业务缺少政策支持。①创新业务缺少政策支持。目前,银行进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营业税申报时将其归类为“金融商品转让——其他金融商品转让”,对金融创新没有特殊的支持政策,并且在计算营业税时,仅限于在此类商品中进行盈亏相抵,但年末出现负差的,不得转入下一个会计年度。②对于金融创新业务的支持力度不够。我国目前在离岸业务的税收方面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税收优惠没有成文的法律承诺,没有对离岸业务作专门的税收规定,在一定时期内,金融创新业务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给与其一定的税收政策的支持是必须的。

2.其他相关税制

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保险经纪人取得的保险佣金可按佣金40%作费用扣除,证券经纪人却不可以;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工资薪金最高边际税率为45%)过高,对企业吸引国际高级金融人才非常不利;个人所得税每月2000元的费用扣除标准过低,公务用车和通讯制度改革后,交通和通讯补贴不能享受税前扣除。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财产保险企业可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的10%为限额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企业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人身保险企业可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的15%为限额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企业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而其他机构如证券业只能按个人合同收入的5%列支,造成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性质相同的业务,企业所得税待遇不同。

在印花税方面:保险公司的再保险、分保合同,均全额征收印花税,存在重复征税。

在契税方面:金融机构采取质押方式处置不良资产,由于发生产权转让,要缴纳契税,如果资产再进行转让,还要征收一道契税,契税负担较重。

二、对我国金融税制改革的认识和思考

虽然金融税制的改革十分迫切,但改革的难度也很大,相对于监管和征信,金融税制改革涉及的面更广,难度更大。

1.财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如果将现行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在当前地方财政收入总体已经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势必造成冲击。必须调整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其涉及面广,难度大,必须要最高决策层面下决心。即使是降低现行金融营业税的税率,营业税是一些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对地方财政收入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2.金融管制改革的配合。我国金融税制的设计和发展体现了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实行的是利率管制政策,银行业利差收益水平相对较高,同时,出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考虑,政府将金融业税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金融业的营业税税率设置得相对较高。

3.税收征管水平的改进。目前增值税是由国税局来征收的,从征管角度,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也应该由国税局征收,但是对于金融业征增值税税率如何设定、增值税发票如何进行管理、哪些行业征税、哪些行业免税、对于服务出口如何退税等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三、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税制的路径选择

综合考虑,应采取渐进方式推进金融营业税制改革,可以近期先实施降低营业税税负,一旦时机成熟,适时全面推进金融业改征增值税。借鉴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分三步走实施金融业增值税改革。

第一步:改革营业税计税依据,消除同业重复征税。就是在现行营业税制框架内,针对金融业贷款、融资租赁、金融商品转让、金融经纪业务以及离岸业务重复征税矛盾,允许同一性质的业务支出,在营业收入中抵扣,避免同一性质业务的重复征税。

金融业税收管理篇5

关键词:“营改增”;金融企业;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伴随着2016年5月1日“营改增”业务的全面完成,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通过此次“营改增”,我国原有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彻底打通,对企业的经营都具有重要影响。增值税在课税对象以及征税依据等方面与营业税有很大的不同,金融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对这一新的税种加强了解,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一、增值税与营业税的主要区别

(一)增值税的课税对象与营业税完全不同

增值税的课税对象从理论上讲为企业在生产经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那部分价值,即货物或劳务价值中的V+m部分,属于价外税。而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商品与劳务税。因此,从课税对象上看,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比营业税更为广泛,营业税更主要是针对一些特定行业或行为征收的一个税种。

(二)计税依据和税率不同

一般营业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税率多为3%、5%。增值税纳税人的计税依据是销售额,即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税率多为13%、17%。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方式不同

营业税的应纳税额计算较为直接,一般是根据企业当期应税收入乘以相关税率,而增值税的应纳税额计算方式比较复杂,相比较营业税而言,多了一个抵扣环节,即: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而抵扣的进项税额还要以取得的法定的扣税凭证为依据,否则不能抵扣。

二、从财务的角度看“营改增”对金融企业的影响

(一)对金融企业信息系统以及会计核算系统的影响

由于金融行业的特点,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与会计核算同步,即金融行业在取得应税收入的同时需计算应纳增值税的销项税额,鉴于金融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大部分会计核算管理都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为满足收入、支出确认和计税的相关要求,金融企业首先要升级计算机系统,这样一来,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金融企业需要增加一笔额外开支。

众所周知,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在会计核算上要进行价税分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在增值税的会计核算中,主要是使用负债类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以及下属的“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金”、“减免税款”等明细科目进行归集、核算。而营业税仅仅通过成本类科目“营业税金及附加”进行计提,同时贷记负债类科目“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这一单一的会计分录核算。因此,“营改增”不仅对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还对收入、支出、利润以及资产负债等报表产生影响,这样一来金融企业财务报表的列报将与往期有所不同,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在披露财务报告的同时要同时披露“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二)“营改增”对金融企业的税负实际负担水平的影响

“营改增”之前,金融企业的营业税税率为5%,按当期营业收入计提,税负清晰明了,并且易于计算和缴纳。改征增值税之后,销项税额税率为6%,虽然销项税额容易计算和确定,但是进项税额却不易确定,这样的话,可能会由于进项税额的多寡导致金融企业的各纳税期间的税负水平不一。另外,金融企业成本费用项目比较固定,导致其获得的抵扣渠道比较单一,而且进项税额多为低税率项目,给金融企业的纳税筹划带来一定难度。从横向上看,由于进项税额的不均可能会导致各金融企业间的税负水平可能不一。

(三)对金融企业内控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之后,金融企业的纳税环节比以往更为复杂,这将要求金融企业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派人手专门负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保管、认证、抵扣和申报工作。这对金融企业来说,需要对一些与增值税有关的既有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改造,无疑会增加内控管理的成本。

三、“营改增”后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树立纳税筹划意识,努力降低企业税负

“营改增”中有一些专门针对金融企业的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企业财务人员要形成纳税筹划的意识,最大程度上合理、合法的把企业纳税额降到最低。比如,企业在选择合作的供应商时应选择能够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企业,达到税负的转嫁效果。

(二)加强财务风险防范,重视发票管理工作

为了防范违规违法带来的财务风险,金融企业应加强对财会人员业务操作的培训,使其能够按照新税收制度的规定完成相关会计核算的处理。金融企业还必须派专人负责发票的管理,做好进项税额发票的归集与抵扣工作。同时,制定合理的发票管理办法,加强发票的控制管理及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的监督,规范增值税发票开具的流程,防止相关工作人员虚开、漏开增值税发票,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与经济损失。

(三)完善财务报表的列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营改增”改变了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相关科目和财会日常业务处理的流程,让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加繁琐,可能导致会计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新税收体制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从而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金融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完善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与披露,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企业财务信息,让报表的信息使用者能够真实的了解到企业在新的税收体制之下的财务和经营情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的金融行业完全市场化的趋势已经形成。金融企业要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抓住税制改革机会的同时加大企业金融产品的创新,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金融业税收管理篇6

一、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

2010年央行在《非金融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里最早给出了第三方支付的定义。它指的是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公司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的平台,通过与银行签订合约,建立客户、银行和第三方之间实现货币支付、资金结算等功能的连接模式。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20.3万亿元,同比增长104.7%。从2017年各季度数据来看,每个季度移动支付的规模稳步上升。其中春节、双十一和双十二的环比增速又大于其他季度。

(二)p2p网络借贷

p2p网络借贷指的是个人和个人之间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实现点到点的网络借贷模式。2010年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传统借贷规模缩减,为网络借贷创造了机遇。缘于渠道多样化和成本低廉的优点,网络借贷规模逐年增加。2013年我国p2p交易规模达到975.5亿元。虽然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交易规模的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有所减缓,但总体规模仍然保持上升趋势。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借贷规模已经达到23240.3亿元。

(三)众筹融资

众筹融资指的是有创造力但是缺乏资金的机构或者个人利用互联网平台募集资金的一种新兴的融资模式。相对于p2p来说,众筹融资發展相对静悄悄。众筹融资最早出现于2011年的“天使汇”。之后几年,各大平台出现了“大家投”“众筹网”“淘宝众筹”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众筹平台如昙花一现,但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仍然有很多平台势不可挡。众筹融资模式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降低了融资的门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面临的挑战

由于互联网交易隐匿性、分散性的特点容易造成税务机关的信息不对称性,给我国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尤其表现在纳税主体、课税对象、计税依据及交易规模等方面。[2]

(一)第三方支付税收征管面临的挑战

1.纳税时间难以确定。第三方支付因其不需要依托实体存在而没有固定场所,交易主体大都通过网络注册而不需要办理工商税务登记,这种多元性和隐匿性往往会模糊交易双方主体。[3]相较于传统交易,互联网交易的时间更加短暂,操作更加灵活,加之其行为具有隐匿性,交易双方很可能故意延长税款缴纳的时间,或者干脆不按要求申报纳税。所以仅仅按照我国税法规定的纳税时间来看,无论是按支付方式还是按收到货款的方式,税务机关都很难确定第三方支付交易行为的纳税时间。

2.纳税地点难以确定。我国税法采用的是“属地兼属人”的纳税原则。跨省市的支付使得这种传统的按注册地管辖的税收征管模式难以开展。所有的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第三方支付交易都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完成。双方的交易地点不同,但交易活动都是发生在服务器上,通过网络操作而成。理论上服务器的位置随意流动,相应地就会给税务征管带来不小的困扰。

3.计税依据难以确定。《非金融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指出第三方支付属于非金融机构支付,即支付中介。按照营改增后的规定,第三方支付企业需要对买卖双方手续费缴纳增值税。在现实交易中,第三方支付企业有的对买卖双方同时收取手续费,有的只对卖方征收手续费。这给税务机关确定计税依据带来了困扰。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是开具的发票。现在的电子商务已经发展到无纸化阶段,随之而来税务机关的电子发票也应运而生,而电子发票容易被篡改也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p2p网络借贷税收征管面临的挑战

1.适用税目难以确定。一方面,p2p网络借贷平台在相关部门注册的大多为“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经营范围主要以投资咨询和信息服务为主。按照现行的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应当按照信息技术服务缴纳增值税。另一方面,银监会早在2015年就将p2p网络贷款纳入普惠金融局监管。这就意味着p2p网络借贷具有“准金融机构”的性质[4],应当按照金融服务业征收增值税。因此,p2p到底是否归属于金融机构尚未定论。其取得的佣金虽然都是缴纳增值税,但是具体到何种税目,税法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2.扣缴义务人不明确。p2p网络借贷中的投资者多为分散的个人。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出借人取得的利息所得应当由支付利息的企业或者个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而现实中p2p网络借贷的借款人多为个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他们不具备代扣代缴的能力。[5]作为连接借贷双方的p2p平台最了解双方当事人的涉税情况,理论上是最合适的扣缴义务人。但是这又违背现行金融监管中规定p2p平台作为“信息中介”的要求,在资金流程上无法理顺。这就使得税收征管工作存在盲区。

(三)众筹融资税收征管面临的挑战

1.众筹融资纳税主体难以确定。同其他互联网金融模式一样,众筹融资也是通过网络进行,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的特性,难以确定纳税主体。一方面,众筹面对的是大众投资者,具有人多额少的特点;另一方面,众筹融资行为的发起人多为尚未进行工商登记的初创者和创业者。税务机关难以确定其纳税主体身份。

2.众筹融资模式下计税依据难以确定。首先,现行税制中没有具体对众筹融资行为中取得会员费、服务费等收入做明确规定。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是按项目所得还是按全年所得进行课税未做详细解释;其次,众筹融资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直接以资金等实物形式回报,也有以服务或者无形资产等形式回报,还有混合多种形式回报。这使得税务征管很难介入;最后,互联网金融的无纸化、数字化特性使得电子发票等相关电子凭证极容易被修改,相应的信息被隐匿。这也会导致众筹融资的计税依据难以确定。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的应对措施

(一)加強纳税人管理

1.完善纳税人实名制和登记制度

完善纳税人实名制和登记制度对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第三方支付中,一是要对商家进行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二是要对平台进行登记备案,充分利用税收征管中的属地原则,通过减少征税成本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在p2p网络借贷中,严格审核借贷双方的身份信息,监控资金流向,既能保证平台持续运营,也能加强税收征管。众筹融资在加强对广大投资人身份审核的同时,也要对筹资人进行实名认证和工商登记,全方位掌握资金动态,从税源上减少税收流失。

2.加强互联网平台管理

考虑到税务机关直接确定所有纳税人身份信息的困难性,可以从加强互联网平台管理工作入手。一方面,设立专门的工商和税务登记网络平台,加强对互联网交易主体的身份信息核对,筛选剔除虚假信息。另一方面,取得运行资格的网络平台必须向税务机关申报网址、服务器地址,也要对自身实行持续监控、自发报警的监督方式。虽然我国每年的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急剧增加,但是也有平台跑路现象的发生,截至2017年底,我国累计已有4000多家平台相继倒闭,却无法确定乃至追缴税款。[6]

税务机关要对纳税人和互联网平台双管齐下,结合目前税务总局开展的企业和个人征信工作,将虚假登记、偷逃税款的个人和企业纳入征信黑名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缓解信息割据形成的“信息孤岛”现象,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合理确定收入类型

1.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商家缴纳的手续费、预付卡以及平台建设带来的潜在利益。其所得不仅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还要按照现代服务业缴纳增值税。如若企业以第三方支付方式给员工发放福利或者给予客户的附赠销售行为,则又分别按照“工资薪金所得”和“偶然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由第三方支付公司代扣代缴。

2.p2p网络贷款的收入类型大体分为两块。一是出借人取得的利息收入,应当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20%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二是平台针对交易双方收取的管理费、手续费、债权转让费和Vip使用费等,应按照会计核算标准纳入收入统计核算。由于p2p网络贷款着实解决了很多微小企业筹集资金难的问题,p2p网贷平台模式实质上相当于民间银行。一方面承担信用担保作用的平台因为沉淀资金获取的收益应按照类似金融机构缴纳增值税,另一方面平台作为信息中介提供的服务应就手续费按照服务业缴纳增值税。实际上p2p网络贷款平台也属于公司。25%的税率必然使其税负过重,不利于这种新兴企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考虑给予p2p企业一定优惠,建议参照小微企业按照20%的税率征收。

3.众筹融资的收入分为筹资者收入和投资者收入两部分。筹资者往往是项目的发起人,其筹得资金用于企业运行而获取的收益为直接收入。投资者分为企业和个人。企业投资者获取的利息收入以及投资者在变更股权时取得股权转让收入都要计入企业所得税计算税款;个人投资者获得收入主要为从筹资企业获得的股息和利息,应计入个人所得计算税款。

(三)确定不同业务类型主体的应税节点

1.第三方支付应税节点。第三方支付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在于第三方平台的税务处理,特别是利用沉淀资金获得利润的公司。在购买方将资金打入平台的时候作进项税额处理,待平台将资金划拨给销售方时做销项税额处理。通过增值税的进销项相抵扣的原则不会增加第三方企业的税收负担,还可以提高平台资金的安全性,并且这种税务处理本身成本也较低,不会增加相关企业的税收遵从成本。

2.p2p网络贷款应税节点。p2p网络贷款的借贷双方可以按照传统的金融业借贷业务处理,税收征管的工作依旧在于平台的管理。如果借贷平台仅仅作为中介,则应按服务业中的经济业务进行税务处理。如若平台充当银行的作用,利用沉淀资金使用资金池的运营模式,则为防止平台因跑路而偷逃税款,可以结合增值税的规定,按账户资金的转入计算进项税额,待平台将资金转付给借款人时做销项处理。利用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加强网络贷款平台的监管。

3.众筹融资应税节点。在众筹的多种方式中,对于具有公益性质的募捐式众筹可以考虑全面性免税。对于借贷式众筹和股权式众筹,因其一定程度上已经转化成借贷模式,应当分别纳税。对于预售式的筹资,其获取的资金实质上属于一种销售收入,应当缴纳增值税,并且将这部分收入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企业所得税。对股权式众筹要区分企业和个人两种不同情况征税。对于企业而言,项目发起人应将获取的资金作为实收资本,投资人按对外投资做相应税务处理。对于个人而言,鉴于我国对于股票市场中交易取得的资本利得不征个人所得税,而对股息红利所得征税的原则,股权众筹的投资回报应按照股息红利加以征税,以体现公平税收的原则。

金融业税收管理篇7

关键词:财政金融;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为更好服务于经济发展,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不断深化。在经济管理层面,降低企业职能审批门槛;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中小企业税负压力;提升金融市场活力等方面的政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但就目前改革深度来看,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仍有待进一步深化,提升政府有关部门的财税管理水平。

一、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有关理论概述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指的是银行与相关资金合作社,还有保险业,除了工业性的经济行为外,其他的与经济相关的都是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如今,我们已经进入金融时代、金融社会,因此,金融无处不在,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金融学涉及的范畴、分支和內容非常地广泛,如货币、证券、保险、银行、衍生证券、资本市场、投资理财、各种基金、国际收支、风险管理、地产金融、贸易金融、财政管理、外汇管理等。

二、我国财税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我国财政金融发展现状

2016年,我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其目的促进供给作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引领新标准的重大创新,同时新标准的调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建议加快结构性改革,重新进行生产要素分配方式,扩大有效供给发展方向,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就是财税金融政策(尤其是税收性金融政策)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地方。有两个主要的财税金融政策,一个是支出性金融政策,另一个是税收性金融政策。支出性金融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方面,而税收性金融政策则影响短期和长期供给的需求。更深层的区别在于,支出性金融政策相当于把资源分配给政府官员,而税收性金融政策则赋予企业和居民决策权。一方面,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往往低于私营部门;另一方面,政府有太多的权力分配资源,很容易导致资源浪费。例如,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及时推出了“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在遏制危机蔓延和经济下行压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该计划主要由支出性金融政策组成,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交的问题,譬如出现了大量的产能过剩和腐败问题。由此可见,我国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一定程度有效改善我国财政目前的困境,推进了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二)我国财政金融发展问题分析

(1)财政税收金融优惠政策范围和对象狭窄,且不平衡

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在鼓励创业对象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优惠政策实行范围较小,目前还只适用于特殊群体和一些特定的企业,例如残疾和失业群体、随军家属、微型和创业投资企业等等,这些创业的人仅仅是潜在创业群体的一部分,更多的普通创业者没有得到实惠,且其能够获得金融扶持的力度有待加大,如物流、服饰等在内的非科技类的创业企业,他们同样能够为社会就业提供助力,但是却不能享受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

(2)财税金融激励政策过于单一

企业在不同阶段,创新研发的风险及资金成本有别,当前的税收金融缺乏弹性和动态机制,没有根据不同的阶段特征,推出针对性的税收补贴及优惠,而是注重“成果导向”。

衰败期,成熟期、发展期和萌芽期是企业成长的四大过程,在不同的过程当中,都会出现不相同的问题和,各个时期企业的着重点也不同。在企业萌芽期间,会因为企业市场前景不明确,要承担较大的压力,所以,对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缺乏一定程度的掌握。由于融资困难带来的市场经济活动投入不足是我国初创期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然而大部分地区对初创期企业风险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较少,导向作用不明显,在保证资金来源、调动投资者和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上出现了调控的缺位。成长期的企业急迫提升市场份额、塑造品牌,而当前在企业股权投资、并购重组、品牌宣传等支持企业做强做大方面则缺少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无法切实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成熟期的企业虽然经过前期的积累,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方面取得了相对竞争优势,但是成熟期的企业也必须时刻维持自身创新能力才能维持竞争优势,避免进入衰退期。此时成熟期的企业应维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时刻关注前沿技术以及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然而当前激励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更侧重于技术研发创新成果,对企业研发的过程不甚关注,难以激励成熟期的企业开展研发活动。

(3)企业享受积极性不高

从现行支持市场经济的税收优惠政策看,普遍存在一年一定,一年一调整现象,政策预期不稳定,导致企业信心不足。对于新的企业来说,可能由于自己对政策理解不到位,享受不应享受的部分,税务部门不仅要追缴其已经享受的税收优惠,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还会记入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企业今后的贷款申请等。此外,尽管税收优惠政策优惠的优惠力度在逐步扩大,但由于多数政策设计与企业经营规模、盈利能力直接挂钩,导致小微的企业获取的税收优惠有限,有些税种甚至只能受益几十元,尤其是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近年来因业务萎缩,未能真正享受到税收优惠带来的实惠,导致申报积极性不高。

(4)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审批程序复杂,操作性差

简政放权方面持续改革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在财税金融征管中已采取减少前置审批审核环节和备案等多种措施,以降低创新创业主体获取财税金融优惠的成本。但从整体上来看,税费项目繁多,纳税申报频繁,审批程序复杂,政策可操作性差的局面依然存在。因为计算难度大、填表复杂,而致使中小企业放弃享受相关财税金融优惠待遇的情况时有发生。

另外,相关部门仍存在着职责不清,多头征管的格局,不仅增加了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和纳税人的纳税成本,而且影响了整体经济运行效率。比如根据现行政策规定,企业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将材料交给当地财税部门、科技部门、经济主管部门,三大部门协同对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进行核查并形成统一意见,这毫无疑问会拖累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审批的进度,不利于企业尽早享受财税金融优惠待遇。

三、我国财税金融发展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高财税金融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对于财税金融政策的全过程而言,拟订、实施、反应和修改是环环相扣的,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理顺工作机制,消除政策真空,使其得到切实有效的履行。具体来说,现阶段,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财税金融政策比较纷杂,要想促进这一行业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对这些政策進行整理,剔除不符实际和多余冗杂的部分,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不适应现阶段发展的政策进行调整。其次,应根据各种政策的作用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每个部门应当创建相互通报机制,这样政府在出台财税金融政策的时候,能够充分了解各部门之间的意图,在相互合作下拟订出符合实际发展的措施和策略。

(二)加强财政资金的整合力度

其一,首要前提是理顺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如发改委、财政部等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与科技厅、农业部等专项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与关系,从根源层面上杜绝职能交叉、划分不清的现象。

其二,明确统一资金管理出口,强化并有序推进财政部门统一管理资金、支出资金的权限。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金融扶持资金现状,由资金“多头管”转变为资金“一个出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财税金融政策的效能和活力。

其三,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在日常狠抓管理的基础上,迪过狠抓执行到位、资金落实到位,确保把用于支持市场发展的各项资金真正落在亟须的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群体,提高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推动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常态化的制度性安排,在资金分配的过程中建立与资金绩效评价联动的机制,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三)提高财税金融优惠政策的普惠性

一是要扩大财税金融优惠对象的范围。对个人创业方面的财税金融优惠对象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士兵等重点群体,应提高激励市场发展财税金融优惠政策的受益面,推广到所有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创业者,同时扩大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对弱势群体的扶持程度,平衡创业主体间的财税金融待遇,提高的财税金融优惠政策的普惠性。

二是要加强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宣传。针对当前部分企业对财税金融优惠政策了解不全面的问题,税务部门应该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利用多种渠道扩大宣传,如微信公众号、税务网站、微博、税务栏目、走进企业等,切实帮助企业减轻财税金融负担,支持企业更好地发展。

三是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纳税申报程序。近年来,虽然税务部门已大力推进财税金融优惠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但是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强对后续服务的管理,要深刻贯彻放管结合的政策,让财税金融的征收更加的规范化,纳税的申报流程更简单化,纳税主体能更加高效便利的申请财税金融优惠手续,让“服、放、管”这一政策同时进行,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督,不断提高纳税服务的水准。

金融业税收管理篇8

出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金融业;税务风险;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税务筹划是企业一项合理的减轻税收负担的活动,做好税收筹划工作,能够减轻企业的纳税重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企业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出现各种税务风险,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与管理。在全面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给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不少的冲击,金融企业纷纷提高对纳税筹划以及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增值税以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进而来提高企业税务管理的有效性,增强税收筹划方案的可行性,以此促进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一、营改增后,金融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分析

在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之后,金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的调整纳税规划,提高对增值税的认识程度,就容易加大税务风险出现的概率。对金融企业来说,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遇到巨大的挑战。一是,企业的税负可能会有所增加,虽然说采用增值税进行征收,能够避免重复征收的现象出现,但是由于金融企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性,在加上我国金融市场上各项机制还不够完善,不能够完善确定增值税征收的税负效应,就有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税负重担。二是,由于金融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导致其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上与一般企业相比有所不同,存在着进项税无法抵扣的情况,在与上下游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就会出现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抵扣不够充分的情况,使得一些企业的税负增加。三是,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一些金融企业出于降低企业税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达到多范围的进行增值税的抵扣,就有可能会选择代开或者是虚开增值税的专用发票。这样做,不仅违反税收筹划的原则,还会加大企业的税务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二、金融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是引发企业税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外部环境,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引发企业税务风险。虽然说,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机遇。但是,从税务风险管理的层面上来说,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纳税筹划具有重大的影响,也是金融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增速换挡回落发展的新常态下,由于资金脱实入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发展,金融市场上涌入了大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企业,就会影响整个市场的秩序,进而加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给税务风险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当税收法律法规发生变化的时候,也会加大企业的税务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税法法律法规需要不断的修改与完善,从而来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社会发展下,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市场上商品的生产可能需要有多个企业来共同完成,就会放大营业税征收时重复征税的缺点,在2016年的5月,就全面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在营改增后,对企业来说,如果没有及时的了解相关的税收法律政策,更新税法的知识,就容易引发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而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是引发企业税务风险的关键原因

一方面,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如果有关的优惠政策了解不够彻底或者是在使用的时候,存在着违法的行为,就会导致税务风险的发生。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税负重担。相应的,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能够享有其优惠条件的企业会提出许多的要求。如果企业不熟悉这些要求与条件,就有可能会错过享有优惠的权利。另一方面,企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缺少税收常识也会加大税务风险。企业的涉税人员需要掌握有关的税法基本常识,如果对这些常识的了解不够透彻,就会加大企业的风险。但是,从当前来说,企业内部的很多员工对税法基本知识不够了解,将税收缴纳工作看作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认为财务部门需要专门负责公司的财务计算,而业务部门则需要开展业务范围,并没有深刻的意识到,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业务部门与税收缴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当业务部门中的有关人员对增值税的知识不够了解,没有拿到增值税的专业发票,就存在无法抵扣进项税额的问题,或者是业务部门拿回来的发票十分的混乱,存在虚开发票的行为,无形中就会加大财务部门工作的难度与压力,也会提高企业税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营改增后金融企业提高税收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正确的解读金融业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

在全面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为了进一步促进该项政策的顺利实施,政府与有关的税制部门会不断的出台新的税收政策,如:针对于金融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而金融企业为了对提高税务风险的防范力度,就需要能够精准的把握新的税收政策中的有关内容,并且积极的参与各项培训活动,来提高对税收政策的熟悉程度。一些税务机关或者是中介机构会定期的举办各种有关的培训活动,帮助企业更好的了解金融业税收政策中对于财务以及税务中有关的规定。金融企业需要提高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能够区分营业税与增值税这两种征收方式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在推动增值税之后,能够及时的改变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如果对政策内容有疑惑的地方,就应该要向当地的税务机关咨询,进而来减轻税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构建税务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除了是税种与税负发生了改变之外,企业的经营环境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就需要按照金融业自身的特点,来重塑对金融企业增值税发票管理的业务流程。所以,就需要在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来构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对税务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各项风险的识别力度,提高监督与管理的能力,进而来避免税务风险出现的机率。企业需要强化增值发票管理,严格按照增值税的发票来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在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时候,需要得到专用的增值税发票,并且开具的时候要符合相关的规定,严格的禁止虚开或者是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为此,在营改增后,金融企业需要优化税务内部控制的流程,加强对各项纳税环节的控制力度,进而来避免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税务风险。

(三)规范企业的依法纳税行为

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金融企业要提高税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就需要规范企业的依法纳税行为,也就是要规范企业的纳税行为,降低税务风险出现的概率。首先,在采用增值税进行征税时,纳税申报表填制的难度上升,这就要求金融企业内部员工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与对税收政策的熟悉程度,填制好相关的纳税填报表,能够规范企业的纳税申报行为。其次,需要规范金融企业的账务处理程序,能够完善内部的会计管理,做到有账可查、有错可改。再次,还需要提高对防伪税控系统的使用力度,在增值税实施之后,注意抵减相关的进项数额,以此来减轻企业的税务风险。最后,需要强化内部的合同管理,特别是在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的时候,要提高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重视程度,进而来提高税务风险的防范能力。

四、结束语

税务风险,从本质上来看可以将其归纳到财务风险的范畴中。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后,金融企业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强化对税务风险的管理,就有可能会加大税务风险出现的概率,进而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爆发,企业需要承担着严重的后果。因此,金融企业就需要提高对增值税政策的了解程度,掌握各项优惠政策的条件,做好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进而来减轻企业的税负重担,提高税务风险的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李朵.“营改增”后金融业税务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9):185-186.

[2]王瑛.金融企业开展营改增工作后存在的税务风险及应对措施[J].财会学习,2016(12):162-162.

金融业税收管理篇9

关键词:中外离岸银行;税收监管;中外差距;启示

离岸银行业务是指,银行吸收国际非居民资金,服务于非居民的一种金融活动。离岸银行业务具有跨国性、交易量大、频繁性、税负低等特点,也容易成为一些参与主体的避税场所。目前,打击国际金融犯罪、加强税收监管成为全球共识,且国际协作正不断加强,2017年1月1日,瑞士与经合组织成员国以及中国、巴西等47个国家签署的《银行信息自动交换国际公约》正式生效,将有力打击全球金融犯罪,营造规范、和谐的金融秩序。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离岸银行税收监管的实施效果,本文借鉴国际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总结中外差距,进而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离岸金融的规范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一、国外离岸银行税收监管的经验分析

(一)离岸银行税收监管体系较为完善,具有法定化、透明化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离岸金融发展迅速,当前发达国家通过实施税收优惠制度,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税收监管体系以维护离岸业务的稳定推进。例如新加坡在实施离岸银行业务时,更注重监管的明确性,对参与主体分层次实施监管,以保证监管的有效性。具体将参与主体分为国家、金融机构、纳税人,制定的监管依据、监管标准各不相同,监管更具针对性。日本构建了全面的监管体系,旨在创建安全的银行交易环境。实施内容分层监管,尤其是针对洗钱、毒资等黑色经济的负面效应,更是监管提档升级。2015年,imF提出离岸银行拥有全球约二分之一的跨国资产,《theBanker》也提出全球三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离岸银行进行交易。可见,离岸银行已与全球经济紧密结合。美国作为全球金融贸易的典范,构建了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完善金融执法信息库,解决管理软化、信息不对称问题,先后通过了《禁止滥用避免天堂法案》、《海外银行及金融账户申报》,促进离岸银行税收监管的法定化、透明化,以保障国家税源。2015年,瑞士签署多个协议公约共同加强离岸银行的税收监管,打击逃税漏税问题,共同维护金融秩序。

(二)实施低税负的适度税收监管制度,减轻离岸银行业务税负

目前,在离岸银行税收征管方面,各国通行的做法是结合自贸区经济发展特点,实施低税负的税收监管制度,旨在减轻相关业务的税负。新加坡是典型的实施低税负的国家,税收在GDp中的占比约为13%左右,以保证其投资环境独具的吸引力。按照金融业务分类来看,对离岸银行业务实施10%的特惠税率,相比银行业务17%、保险15%的税率而言,低税负突显。新加坡个人所得税税负也较低,两万新元起征、海外所得但在国内收取均不需纳税、大部分金融服务可免征等。中国香港也实施低税负以增强本地区制竞争力,离岸银行业务实施16.5%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投资收益、资本收入、股东分红收益等均无需纳税。美国联邦部门虽然未对离岸业务所得税作出专门的豁免规定,但纽约州、佐治亚州等均在本州所得税层面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加利福尼亚州对离岸银行业务的税金和执照费均可依法得到豁免。纵观全球大多数国家针对金融业均实施相对低税负的优惠制度,如日本作为经济外向型国家,利用税率这一金融杠杆,降低间接税比重,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三)实体与程序“双轮驱动”,构建高效的税收征管体系

如果说法制化的税收监管体系是离岸银行业务的保障,那高效的税收监管体系则是离岸银行业务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国际通行做法是构建了实体与程序“双轮驱动”的税收监管程序、科学设计税种,实现对离岸银行业务的高效监管。中国香港税收征管的高效性体现于征管方式,采用通知申报纳税,操作性较强,精简冗长的缴纳环节。税收征管主体规范化,避免了多头监管、相互推诿的问题,有效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新加坡税收征管的主要特点是,税率简单化,无论是对征税机关还是纳税人都便于操作,使征税流程规范化,实现了高效监管。美国税收征管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加强国际合作力度,对逃税行为给予严厉惩罚,使其无处遁形,如国内针对利用离岸银行转移财产等逃税行为,处以5年以下监禁,并处以罚金;如瑞士银行利用严格的保密性,利用因帮助美国客户逃税,在美国的重压之下,不仅就加强税收监管签署多个协议公约,瑞银集团还被处以7.8亿美元的罚金。

(四)积极发展税收计算机征管系统,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均积极发展离岸银行税收计算机征管系统,既有利于监管逃税避税行为,又有助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美国推行税收征管无纸化办公,通过数据联网使纳税人足不出户便可完成纳税义务,减轻纳税人负担。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大数据筛选,甄别出可疑账户,通过联网技术实现国内报告、国外信息交换的双向监管,节约了税收征管成本、有效提高了税收征管效率。如金融机构必须立即将涉及1万美元以上的异常外汇交易向财政部报告,标记为逃税嫌疑账户,通过互联技术实施实时监管并及时做出处罚,冻结账户、立案征查、处以罚金等。中国香港征税机关实施网络化管理,实现了征税程序的透明化,由银行通过离岸业务数据进行客户识别、保存交易信息,列出存在逃税嫌疑的账户,传输至征税监管系统,征税机关进一步对账户进行核查,防范洗钱、逃避纳税等行为。整体而言,税收监管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能够有效的遏制逃避行为、打击金融犯罪,这与信息时代的发展高度契合。

二、中外离岸银行税收监管存在的差距比较

(一)中外离岸银行税收监管法律体系存在差距

中外离岸银行税收监管法律体系存在较大的差距,且我国相关法律的适用性、操作性不高。美国、日本、新加坡、欧盟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均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税收监管法律体系,具有法定化、透明化的特点。如欧盟先后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里斯本条约》、《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等,不断完善离岸银行税收监管法律体系,打击逃税漏税行为、维护离岸业务的稳定推进。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旨在规范离岸银行税收监管,如《服务贸易总协定》、《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等,但法律的适用性、操作性还有待于提升。如针对纳税主体利用离岸银行的税收监管漏洞实现延迟纳税的行为,大多数国家都引起重视,美国出台了《海外银行及金融账户申报》以便加强税收监管,但目前我国这一领域还处于监管空白。又如关于离岸银行税收优惠的政策有很多,如享受企业所得税10%的优惠税率,外资金融机构从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三年按15%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但多以公告、通知的形式,并不具备法律强制性。同时,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离岸银行税收法规,无法与国家税法体系相衔接。

(二)中外离岸银行税收监管主体存在差距

中外离岸银行税收监管主体悬殊较大,且我国存在监管主体职责不明的问题。美国金融市场十分发达,在离岸金融市场发展速度迅速,也有赖于其强有力的税收监管主体。尤其在《多德-弗兰克法案》出台后,确立了美联储(FeD)为监管最高机构的地位,对离岸银行业务及税收实施全面监管。日本受美国离岸银行税收监管方面的影响较大,成立了专门的金融厅,对离岸银行业务及税收进行全面监管。尤其是取代了银行局、大藏省等部门关于金融市场监管的职能,克服了多头监管、监管“真空”等问题,加强财税征管工作,有效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与之不同,我国离岸银行税收监管存在多头管理,主体不统一、职责不明确等问题。2003年我国成立银监会,设置初衷是确立其对国内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管地位,剥离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监督权。然而,经过十多年的改革,目前央行依旧保留着对银行业务的核心监管权,如支付清算、反洗钱等,并未移交给银监会。另外,外汇管理局又负责离岸银行的经营、外汇事务等。由此导致我国离岸银行税收监管主体职责不明,监管效果不佳。

(三)中外离岸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存在差距

中外离岸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明显存在差距,且我国监管机制不健全,尤其是针对异常流动难以实现及时地全面监管。离岸银行跨境资本流动具有自由化、规模大、交易频繁等特点,成为各国金融监管的重点。美国颁布了《海外账户税务法案》、《海外银行及金融账户申报》等,实施大额现金交易报告制度、利用大数据收集和分析信息,防范洗钱、逃税避税行为。2017年3月美联储公布加息25点子,但货币政策依旧非常宽松,为应对美元贬值风险,势必进一步加快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跨境人民币指数的(CRi)283点,已有160多个国家与我国进行兑换交付,活跃度较高。尤其是央行公布《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办法》,进一步拓展了离岸银行业务。大规模的人民币资金流动,必须要有完善的监管体制作为支撑,但我国现有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机制并不健全。虽然央行于2016年12月通过了《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自2017年7月起实施,规定异常资金流动报告的对象是反洗钱中心。由此,银监会、外汇管理局无法及时收到信息,也就很难对离岸银行税收、跨境资本流动实施全面的监管。

(四)中外离岸银行税收监管在国际协调方面存在差距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背景下,各国已就规范离岸银行业务、加强税收监管达成共识。瑞士银行被称为“避税天堂”,因其严格的保密制度受到来自全球客户的青睐,但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重压之下,承诺将于2018年与其他国家首次共享银行信息,“避税天堂”的地位行将终结。瑞士与包括中国、新加坡在内的47个国家签署《银行信息自动交换国际公约》于2017年正式生效,⒂欣于国际协作、共同打击金融犯罪。目前,全球已成立了离岸银行业监管集团、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规范离岸银行业务,相续了一系列文件,如《跨境银行监管》、《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等,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法律的强制性、严格的追究的机制,导致效果并不理想。每年非法资金流向“避免天堂”的金融依旧十分巨大,如据全球金融诚信组织(GFi)估算,2016年从发展中国家流向“避税天堂”瑞士的非法资金达到10425亿美元之多,仅中国就约占到二分之一。我国已意识到强化离岸银行的税收监管必须加强国际协作,与近百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专项税收信息交换等协议。但就目前国际协作来看,由于离岸银行业务跨国性、复杂性的特点,国际合作效果并不显著,尤其是国与国之间出于利益的考量,相关协议推行难度较大。

三、国际离岸银行税收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强离岸银行业务税收监管制度的法治化,明确监管主体职责

在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背景下,成熟、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方能支撑法治化经济,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保护纳税人利益。由中央层面立法,提高法律层级,实现离岸银行税收监管制度的法定化、透明化,与我国税收系统相衔接。借鉴国外税收制度,结合具体国情进行研判,制定统一适用于中外资银行的监管标准,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增强税收监管的稳定性。同时,应科学设计税率、税种、征管程序,有效降低税务部门的监管难度,合理限制自由裁量权,以符合国际惯例,提升对离岸银行税收监管的有效性。明确各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有序衔接、协调工作,解决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央行应逐步向银监会过渡监管权,真实实现对银行核心业务的独立、高效监管。

(二)强化离岸银行税收监管制度的中性化

从国际离岸银行的税收监管经验来看,适度宽松的监管环境与税收优惠制度有助于保障业务的发展、实现金融自由。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加强的背景下,单纯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离岸银行业务的影响越来越少,投资软环境的建设更具吸引力,国民待遇原则将占据主导地位。离岸银行业务是我国面向国际金融市场的窗口,推行中性化的税收优惠制度,能充分发挥杠杆作用,达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借鉴发达国家实施低税负的经验,逐步减征营业税、利息预提税、印花税等,减轻纳税人的税负,使税收监管制度既发挥普遍调节作用,又能够缓冲因财富分配比例过大所造成的影响。针对跨境流通资金交易额大且频繁的特点,税率的设计与资金的短期行为相结合,解决金融长短资金不匹配问题,防范国内金融风险。

(三)构建信息化的税收征管体系,实现高效监管

离岸银行税收监管程序中,信息不对称是主要症结所在,构建信息化的征管体系是国际化税收监管制度的核心所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税收监管经验,在税收征管环节实施网络化管理,构建信息技术与高度融合税收业务的征税平台,让纳税人能通过网络自主完成纳税义务,确立离岸银行业务的判断标准,为征管机关提供明确指引,征管机构分清权责、实行征管职能合并,实现税收监管的高效性。同时,征税机关应联合海关、工商、外汇等部门,构建诚信管理体系,探索综合监管模式,利用大数据对跨境流动资金进行实时、全面监测,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信息筛选,便于分析与预测,提升税收监管效率。构建国内、国外税务信息交换制度,进行执法监察,统一为纳税人发放识别号,明确涉税信息报告制度,推进税收管理的精细化、专业化发展,避免利用离岸业务逃避税收征管。

(四)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完善离岸银行税收情报交换制度

离岸银行业务跨国性的特点,决定其实施高效的征税监管必须明晰国际税收监管规则,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国际合作,打击洗钱、逃避税行为。适当扩大避税主体,将自然人纳入征管范围,明确避税执法主体,参考《税收条件示范法》完善预约定价(apa)机制,明确避税启用条件,规制国际避税行为。并且,应积极参与国际税收合作,在签订双边apa的同时,制定国内法律与之相协调,既有效避免国际重复征税,又能够实现税收监管的全面高效。构建税收情报交换网络,在现有的自动情报交换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不断提高交换种类、效率、规模、层次,减少税收资产的流失。实施税收情报交换时,注意信息网络安全,防范因黑客、病毒入侵导致的纳税人信息泄漏。

(五)遵循国际惯例,改革现有税收救济方式

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必须遵循国际惯例,在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的基础上,提升我国对离岸银行业务税收的监管能力,避免国际争端。通过与各国签订税收协议,建立良好的税收合作关系,有效打击金融犯罪行为。同时,必须意识到无救济则无权利。在离岸银行税收监管国际化的背景上,国际争端、冲突、法律适用等问题不可避免,近年来诉讼数量增多、专业性增强,给司法部门造成不小的压力。由此,改革现有的税收救济方式已刻不容缓,针对案情简单、涉税金额较少的争端,应保持与国际惯例的统一性,取消复议前置条件,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利。针对案情复杂且涉税金额较高的争端,可将“先缴纳税款或提供担保”的条件移至行政诉讼阶段,既能够提高涉税行政复议案件的解决效率,又能够充分发挥司法系统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悦旋.离岸银行税收监管的国外经验与启示[J].人民论坛,2016(14):83-85.

[2]李伯侨,张t.上海自贸区离岸银行税收政策风险的法律控制[J].当代经济管理,2014,36(5):94-97.

[3]何骏,郭岚.tpp背景下我国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税收政策研究[J].江淮论坛,2016(4):40-45.

[4]朱梦焱.我国商业银行离岸金融业务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2016,15(15):15-16.

[5]盛雯雯.离岸金融市场监管的国际经验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6(23):23-25.

金融业税收管理篇10

关键词:营业税征收管理;国税系统;集中缴纳

在我国分税制现有政策框架下,营业税属于中央政策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由国税系统负责征收,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由地税系统负责征收。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相比,集中缴纳部分的营业税显然算不上国税系统的主要税种,但依然构成了国税系统征收范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工作中接触的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相对较多,体会到集中缴纳部分营业税由于存在明显的特殊性,致使其征收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若干方面:

一、征税范围问题

根据【1993】87号文件和【1996】4号文件,国税系统负责征收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其他营业税归地税征收。文件规定看似非常清楚,但在实际征管工作中,国地税之间营业税征税范围的明确划分仍是困扰营业税征管的突出问题。关于征税范围理解和执行上的矛盾,主要体现两点:

1.总行营业部还是分行的问题

按照【1993】87号文件的规定,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归国税,各银行分行、保险公司分公司缴纳的营业税归地税。在这些企业中,银行在总行所在地可能有总行营业部和分行。根据一般理解,总行营业部的营业税应归属于国税的征收范围,分行的营业税应在地税缴纳。据我们在工作中了解到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曾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要求各银行在总行所在地区取消分行设置设立总行营业部,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一直未执行此政策,同时保留了总行营业部和分行的设置,而其他一些银行纷纷在总行所在地成立了总行营业部。国税机关和地税机关作为在税源分享过程中有各自利益驱动的参与者,对这部分税源展开了博弈。地税机关认为,那些在总行所在地未设立分行的银行其总行营业部行使的是分行的职责,积极鼓动这些银行进行更名,一旦更名,即纳入地税机关的征税范围。与之相应的,国税机关对这些银行总行营业部的更名持质疑态度。

2.金融业务收入还是全部业务收入的问题

在国税系统进行营业税征收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比较困扰税收管理人员的实际问题,即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在国税系统缴纳营业税的收入是其全部业务的收入还是其金融业务的收入。关于这个问题,支持全部收入征税的政策出发点是,【1993】87号文件和【1996】4号文件都只提到了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换言之,只强调了纳税人的身份,并没有提及其他,因此只要是这些纳税人应纳营业税的收入都应在国税机关缴纳;支持仅就金融业务收入征税的主要理由是,将“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纳入中央收入的初衷,在于这部分收入是这类企业承担总部职能取得的经营成果,不适宜参与地方收入分配,“集中”二字正是为强调此点而设的。在实际工作中,虽然这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主要收入是金融业务收入,但仍有少量其他收入,特别是大银行和大保险公司总部都有一定的出租收入、出售房产收入等,关于这部分收入的征税范围如何确定,不仅关系到这些企业是否需要在地税系统进行税种登记,而且也与后续的发票管理、收入入库级次等内容紧密相关。

二、发票使用问题

在国税机关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只能使用国税系统的发票,使用国税系统的申报系统。现在,在国税机关的营业税纳税人可以选择使用通用机打发票或自印发票。在发票使用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选择使用发票种类的问题。使用税控收款设备开具通用机打发票受税控收款设备的局限,税控收款机和税控器单票金额不能超过1000万元,税控收款机和税控器每台每月开具金额也存在4200万的限额。这些金融企业取得的收入多为代销基金、承销债券以及资产托管的佣金,与各单位分别有按月、按季、按年结账等多种形式,各月之间的开票金额很不平均。这些金融企业,使用通用机打发票,金额稍大一点的一笔业务无法用一张发票进行开具,通常需要用2-3张甚至更多张,另外一旦到达4200万这个限额,就必须进行抄报税,隔天方可继续开具发票。虽然网上抄报税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部分单位内部计算机管理规定不下允许进行网上抄报,企业需要多次往返税务机关进行抄报、开票,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正是基于这种实际,部分金融企业选择使用自印发票,但从目前情况看,自印发票尚游离于税控系统之外,这与发票管理日趋严格的精神是否相悖,是个值得考量的问题。二是可以开具发票的收入范围的问题。非金融业务收入能否开具国税发票,这是与国税机关营业税征税范围紧密相连的问题。如果这些企业仅就金融业务部分在国税机关缴纳营业税,在地税机关也应有营业税税种登记,在发生出售抵债资产、出租房屋等非金融业务时,可通过地方税务机关代开统一发票。如若这些企业全部营业税收入均缴入国税机关,国税机关没有相应的代开票,企业的自印发票可否开具此类收入,这点尚不甚明确。

三、具体政策问题

由于涉税的纳税人是各银行总行和各保险总公司,我局在营业税征收管理中,比较突出的政策问题也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业务上。

1.金融商品买卖业务

金融商品买卖业务在各银行总行和各保险总公司的业务中,均占据重要地位,但我们在金融商品买卖价差收入征退税管理工作中,感觉存在两个比较困扰的问题:一是债券的分类与计税依据。根据我们的了解,各银行总行、保险公司经营的债券主要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和其他债券四类。政府债券持有期间获得的利息收入为免税收入,关于这点不存在争议,但对金融债券持有期间获得的利息收入的税务处理上尚存在争议,一些企业认为,作为银行购买金融债券,持有期间获得的利息收入可视为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按照国税发【2002】9号文件的规定,不征营业税。还有企业认为,债券持有期间获得的利息收入均为免税收入。二是金融商品买卖价差收入的确定。有关金融商品买卖价差收入的确定,无论是营业税暂行条例、财税【2003】16号文件还是国税发【2002】9号文件,都只解释到“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将买入价定义为“依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以股票、债券的购入价减去股票、债券持有期间取得的股票、债券红利收入的余额确定”,并强调买入价和卖出价中均不包括购进和卖出过程中支付的任何费用和税金。但在企业实际核算过程中,以债券为例,对于每种债券投资取得收益分别按照“利息收益”和“价差收益”两项分别进行核算,“利息收益”中包含了持有期间应获得的利息收入和摊销的债券溢折价两部分,“价差收益”项下体现的是卖出价减除债券摊余价值和应计利息后的余额。从现有的文件看,没有可以将卖出价减除摊余价值和应计利息后的余额作为买卖价差的政策依据,但从企业实际出发,企业买卖金融商品业务的发生相当频繁,要想在卖出金融商品后将账面的“价差收益”逐笔还原为税法规定的“买卖价差”难度相当大。在企业利息收益部分正常纳税的情况下,虽不直接影响应纳税款,但在金融商品买卖汇总计算应缴的营业税税额小于本年已缴纳的营业税税额需要进行退税时,因“价差收益”与税法定义下的买卖价差的差距就会凸显。

2.保险业务

这主要涉及特定保险产品的营业税应税收入的确定问题,反应比较强烈的有:一是管理费收入的处理。从现行营业税规定看,只是对符合条件险种(如一年期及以上返还性的寿险、长期健康险)的保费收入免征营业税。2号解释实施后,只有通过测试的保险合同对应的保费才确认保费收入,对非保险合同部分只确认管理费收入。管理费收入在2号解释实施前是一并计入保费收入并进行免税处理的,今后是否还能作为营业税免税收入,目前还不明确。二是投资连接保险的处理。目前营业税计税依据中明确了保险业务的储金业务如何确定营业额,而实际经营过程中开发的投资连接险种已经突破了储金业务的范畴,对于其营业额的确定,保险公司与税务机关存在分歧。税务机关一般认为所有的投资连接保险都应按照储金业务确认营业额;保险公司认为储金业务是保险业刚开始开发投资连接保险时的一个基本的险种,其主要是将被保险人所交的资金的利息作为保费收入,保险期满后只返还本金,由于其利息收入不返还给被保险人,所以要将利息纳入营业额征税。而目前保险公司的大部分投资连接保险都是还本付息的,往往返还的利息还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所以,不应按照储金业务征收利息部分的营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