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管理制度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23:57:41

税务管理制度建设篇1

笔者认为,当前乡村财务管理规范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应从改革对乡村财务管理提出的许多新要求中去寻找,着重抓好完善"双代管"、推行乡镇财政财务公开、强化支出控制、规范农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等四个方面。

一、进一步完善"双代管"

近年来,"双代管"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在村级会计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预防和治理村干部腐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议。

笔者认为,现阶段在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两权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关系、不完善的会计信息市场、会计人员与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隶属关系条件下,要有效地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就应实行"双代管"。应注意的是,在实行中,应以"六不变、三不准"为原则。必须明确代管会计的职责、权限,严格管理和审计制度,以保证其无法干预村合作经济组织正常经营管理。另外,应因地制宜,结合每个村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代管形式。主管部门应尽快制订《乡村双代管制度》,以使其操作更加规范。

二、推行乡镇财政财务公开

多年来,我国农村开展的村级财务公开维护了农村集体所有者的权益,目前其运作规程和方法已趋向成熟、规范。而乡镇财政财务公开,特别是向全体乡民的公开却无显著进展。乡镇级财政财务理应向乡镇集体资产所有者--全体乡民公开。其规范操作大体上可借鉴农业部、监察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的思路进行。在此,我们仅就其公开内容作以下初步构想。

乡镇财政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两大类:一是向全体乡民公开的事项;二是向企事业单位、对本机关干部职工公开的事项。这里,我们只探讨第一类。主要包括应向全体乡民公开的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与农村财务密切相关的事项。如两税及其附加的征收与使用、"双代管"、"一事一议"筹资及使用等。

1、两税及其附加的征收与使用、"一事一议"筹资及使用公开

其主要内容应包括:(1)改革的各项政策。应针对农村税费改革的新要求,将改革精神原原本本地向群众公开或公示,使每个农民都能领会透,都能明确"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对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从而能够积极履行纳税义务。(2)改革的基础资料。应将农村人口、劳力评定等级、土地面积及等级、计税价格、税率等的核定依据和核定后每个农户的情况,农业税的减免对象等进行一一公开。(3)改革项目、标准、金额。主要项目应包括两税及其附加、"一事一议"筹资、过渡期的"两工"等。(4)征收税费的支出情况,包括征收的两税及其附加、筹集的"一事一议"资金等。

2、"双代管"公开

"双代管"管的是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账目、资金,而该资金属于全体村民所有,因此,该工作也理应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乡镇经管站应向全体村民公开代管会计编制的财务预算,制订的财务管理制度,发现的重要的、不合理的开支及其处理情况。最后,还应对其是否以"六不变"为前提、以"三不准"为原则来进行一一公开,以便真正做到无论谁记账、谁管钱,所有权、使用权都不变,农民的利益不会受到任何侵害。

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财务公开与村级财务公开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因此,国家也应尽快颁布相应法律规定予以规范。

三、进一步强化支出控制

改革后乡(镇)、村财政(务)收支矛盾的加剧,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支出控制。为此,应在撤并乡(镇)、村财政(务)供养机构,减少人员经费开支,规范县级和县级以上部门的行政行为等的前提下,着力建立健全乡(镇)、村支出制度。主要包括:(1)财政(务)支出预算制度。每年初,各乡(镇)、村要根据上年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结合当年实际,制定本年度的收支预算或计划,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严格执行;年终各乡(镇)、村要对本年度的财政(务)收支进行决算,并将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情况向全体乡民、村民公开。该预算必须是乡、村的综合预算(即包括各部门、各下属单位的预算);是一个列举所有开支项目并对其分类的详细计划;其中的每项开支都要说明理由,以区别轻重缓急;其执行中,没有列支的项目不能开销,列支的钱不能挪作他用。(2)预算总量控制制度。年初预算支出应实行总量控制。最高限额应坚持量入为出、留有余地,以应付预算难以预料的紧急情况。(3)开支标准和限额制度。应按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乡(镇)、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报政府有关部门备案。(4)开支审批制度。所有支出事项必须严格按审批规定由领导和民主理财小组进行审批。(5)政府采购制度。该制度不仅适用于各级政府,还适用于乡(镇)、村各部门的直接支出,都应按法律规定方式实行规范的集中采购。(6)国库或乡镇经管站集中收付制度。即将所有政府性财政资金或村集体性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或经管站账户,其支出可由各部门、村根据细化的预算自由决定,经财政部门和经管站核对后直接支付。(7)财政财务稽查审核通报制度。(8)财政财务支出公开制度。乡(镇)、村应定期或在年终对预算支出的执行情况,乡民、村民最关心的情况等予以公开,接受全体乡民、村民的监督。

四、规范农村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建设

1、实行预算管理

乡镇经管站应指导村合作经济组织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与适度超限额发展相结合、先急后缓、分批实施的原则,依据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来提出发展项目,并经反复论证,也可请专家论证后,编制年内合理的集体生产公益事业超限额控制(即超"一事一议"最高限额)预算方案。然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半数以上的村民或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代表签字认可的预算方案,再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县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备案。经上级审核审批的预算方案及其执行情况,年终还必须向全体村民公开。

2、探索筹资新路子

年内预算方案已定,村合作经济组织应根据预算方案积极探索筹集"一事一议"限额资金、用工之外资金的新路子,以防止农村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的萎缩。

在深入挖掘农民自身潜力的前提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有计划的加大对乡村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因为50年代以来就形成的城市偏向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与城乡隔绝的二元税制结构,对我国农民是不公平的。这次农村税费改革虽然会对这一制度有所触及,但短期内不会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也难以彻底还农民公平。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国家只能尽可能地增加对农村的扶持力度,让农民获得应得的更多的公平,以促进农村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的发展。版权所有

税务管理制度建设篇2

*年,省国税局安排我市国税系统考核口径直接收入计划208,940万元,其中国内“两税”直接收入计划163,250万元,均比上年增长9.4%。全市国税系统切实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恪尽职守,落实责任,全力抓好税收各项工作。

一、加强法治建设,全面提高依法治税水平

(一)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形式多样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训。严格落实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坚决清理陈欠和遏制新增欠税,提高依法征管质量和收入质量。加强执法监督,严格落实税收执法检查制度,建立税收政策法规落实情况专题报告制度,严格规范做好重大税务案件审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二)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按照合法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完善和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科学设置征管岗位,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相当。推广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强化计算机对执法的考核监督。严格执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三)全面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推进稽查规范化建设,建立稽查工作人员绩效问责制度。建立统一、协调联动、密切配合的稽查工作机制,科学制定稽查工作计划,明确稽查时效要求,实行能效管理。加大查案力度,坚决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全力查处涉税金额大、作案手段恶劣、影响严重的案件,重点查处虚开和故意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他抵扣凭证,利用虚假出口、虚假进项发票骗取出口退税,长期亏损和废旧物资加工经营的偷骗税企业。加强部门协作。

二、加强征收管理,全面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加强基础管理。加快建立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落实换发税务登记证工作,全面加强纳税人户籍的静态管理与动态监控。加强非正常户的管理,组织开展对非正常户的专项检查分析。加强发票管理。有效开展税负分析、收入弹性分析、税源分析,加强税收征管过程的动态监控。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完善征管质量考核办法。

(五)加强基层建设。巩固以县(市)区局为税收征管和基层建设主体的征管体系,建立和完善适应扁平式管理的新机制、新制度。深入开展基层建设规范化管理活动,狠抓基层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六)加强各税种管理。加强一般纳税人管理,强化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监管,将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小规模纳税人纳入一般纳税人管理,开展对落实新办商贸企业辅导期管理情况的检查。加强对废旧物资(特别是进口废旧物资)、农副产品、民政福利、连锁经营超市等行业和企业的管理。完善“四小票”抵扣的清单管理,加强稽核比对和异常凭证审核检查。加强对房地产、建筑安装、金融保险、新办企业、亏损企业、核定征收企业和其他特殊行业所得税管理。加强涉外税收管理,重点抓好对大型涉外企业、亏损企业和享受税收优惠企业的管理。加强车辆购置税管理,进一步落实机动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办法。加强出口货物税收管理,加强征退税衔接,加强函调协查、预警分析、审核评估。认真抓好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收管理、用票管理、建账管理。

(七)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规范税收管理员职能职责,完善税收管理业务流程及配套管理办法,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加强案头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下户检查,掌握纳税人涉税经济活动和申报纳税的真实性。适时总结推广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好经验,建立有效的税收管理员考核办法和监督管理措施。

(八)加强纳税评估。认真落实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完善纳税评估指标,建立综合评估与专业评估协调机制,积极探索人机结合的纳税评估办法。坚持案头评估与实地查验相结合,全面掌握纳税人的税基形成及纳税情况。有效开展对抵扣“四小票”企业、房地产企业、亏损企业的纳税评估。开展分行业、分税种的纳税评估工作试点。

三、加强纳税服务,全面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九)提高办税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办税服务厅建设。大力推行预约服务、提醒服务、首问责任制。制定全系统统一实施的纳税服务规范,完善纳税服务考核评估办法。按省局统一要求开通使用12366纳税服务系统。深化办税公开,推进“阳光办税”。按权限清理、简并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各种报表资料。扎实开展办税服务厅达标评优和岗位能手竞赛活动。完善“一窗式”管理,逐步推行一个窗口办理所有办税业务。

(十)加强税法宣传辅导。紧紧围绕全国第16个税收宣传月活动主题,广泛开展税法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开展送税法、送政策上门活动。

(十一)严格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认真贯彻税收减免管理办法。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系统应用水平

(十二)全面规范应用CtaiS。制定全面规范应用CtaiS的考核办法,将全面规范应用CtaiS作为征管质量和各级领导班子、公务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认真查找分析和及时解决当前CtaiS运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CtaiS应用需求和业务处理办法。狠抓CtaiS运维工作。

(十三)推进应用系统建设。落实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抓好行政管理系统深化应用工作。抓好税库银联网缴税系统建设。抓好防伪税控、出口退税、税务审计、车购税管理、行政管理系统省级集中工作,推广应用总局网络版财务管理软件。开发应用网上办税业务。加强安全体系建设。

(十四)加强数据管理应用。严把数据的入口关、应用关、维护关和考核关。严格规范数据采集,严格审核校验,确保数据完整、准确、真实。拓展数据利用,充分利用数据开展经济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管理。

五、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十五)加强机关建设。优化管理流程,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内部行政管理体系。制定全系统统一实施的文明竞赛方案,深入扎实地开展机关文明竞赛活动。完善督查工作机制,落实督查计划,加强督查通报。抓好工作。完善后勤制度建设和服务管理,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打造税收科研精品。

(十六)推进政务公开。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实施办法,落实政务公开责任制,统筹抓好对内公开和对外公开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目录化和经常化。加强对政务公开责任落实的考核监督,并与绩效考核、班子考核、部门责任考核挂钩。

(十七)规范财务管理。落实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严格落实和不断完善全系统统一实施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基建项目管理,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做好资产清查和资产配置标准、费用定额的核定工作。规范政府采购,制定全系统统一实施的政府采购工作规程。加强财务监督,认真组织开展内部审计,抓好整改跟踪落实。

六、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队伍素质

(十八)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认真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理论。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排头兵实践活动的成果,建立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集体主义、团队精神教育,大力弘扬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核心价值理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工作责任与工作待遇的关系,树立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协调配合的工作作风,培育人人知荣辱、讲正气、比贡献、爱团结、想和谐的新风尚。

(十九)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落实民主集中制,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县(市)区局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年度考核制度,研究建立班子成员岗位责任考核办法。组织开展竞争上岗,选拔优秀干部充实配备到各级班子和部门。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落实“一把手”不分管人事、财务、基建和不审批机关日常开支的规定。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提高班子成员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提高决策能力和做好税收工作的能力。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自觉遵守纪律、严格执行制度、忠诚履行职责、服从大局和精诚团结等方面的表率作用。

(二十)加强税务文化建设。把崇尚和推行规范有序的内部管理、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作为税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开展学知识、学文化、学国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倡导和广泛开展税务文化活动,坚持组织好一年一次的全市书画摄影比赛和巡回展。

(二十一)加强教育培训。落实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落实各级培训工作责任。充分利用*国税学课堂这一平台,发挥视频培训的优势,抓好“六员”培训和各岗位业务技能培训。抓好学历教育培训,鼓励在岗自学、自学成才。

税务管理制度建设篇3

*年全省国税系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聚财为国为根本,努力推进税收强省建设

(一)大力组织税收收入。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初步安排我省国税系统直接税收收入计划(不含免抵调库)1876.88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实际数增长13.4%,增加221.41亿元。其中:国内“两税”直接收入计划1348.43亿元,比上年实收数增长13.6%,增加161.05亿元;其它税种收入计划528.45亿元,增长12.9%,增加60.36亿元。继续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坚持量质并举,抓紧、抓早、抓实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积极开展经济税源调查,加强重点税源监控,深入开展税收分析,及时掌握收入进度,努力完成全年税收收入计划。

(二)推进改革创新。认真贯彻落实税制改革工作部署,积极为税制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推行内部行政管理改革,加快转变行政管理方式,推行政务公开,推进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大力抓好基本建设项目支出、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等多项改革。改革税收会计核算制度,将基层分局、县(区)局多层次核算,统一集中到县(区)局。创新管理手段,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实现各项税收工作的自我检查、动态管理和持续提高。推进税收一体化建设,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

(三)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严肃机关工作纪律,改进工作方式,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强化工作计划性和会议管理,规范公文管理,改进机关服务,完善督查工作机制,健全督办落实网络,实现督查工作正常化、规范化,有效提高执行力。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跟踪落实,切实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落实工作联系点制度,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以依法治税为主线,努力建设法治税务

(四)严格税收执法。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执行好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税收执法检查规则,严格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坚决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规范性文件会签工作。进一步做好重大税务案件审理、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五)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行执法责任制,在建立统一的岗责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完善配套措施,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建立执法责任考核评议办法,加大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做好“五五”普法工作安排。配合检察机关开展集中查办渎职犯罪专项工作,切实预防税务人员职务犯罪。

(六)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认真开展日常稽查和税收专项检查,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偷骗税等各种涉税违法行为。推行一级稽查,加强稽查案例分析,加大案件曝光力度。强化税收专项检查,认真分析所检查行业存在的涉税违法行为手段、规律和特点,促进征管水平的不断提高。继续抓好茂名地区税收征管专项整治后续有关工作。

(七)深入开展税法宣传活动。以第15个税收宣传月活动为重点,抓好日常宣传,拓宽渠道,创新项目,注重实效。以省市局网站、12366热线和各种主流媒体为平台,扩大税法宣传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三、以提高质量效率为核心,努力夯实征管基础

(八)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征管合力。巩固规范机构设置工作成果,进一步理顺国税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加强征、管、查协调配合,建立信息情报交换、案件移送协查、情况建议反馈等工作联系制度。完善协税护税网络,进一步落实国地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地税、工商、公安、财政、信息、银行、质监等部门的协作,建立沟通协作机制。

(九)健全办税服务厅运作机制,提高运转效能。改善办税服务厅环境,提高办税质量和效率。针对办税服务厅实体化运作后带来的新问题,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办税服务厅运作机制,加大管理力度,明晰流程,明确责任,实现办税服务厅外观形象、服务内容、业务流程、职责要求的“四统一”。有效分配资源,加强前台力量,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前台办税“一站式”,后台管理“一户式”,咨询服务“开放式”。

(十)发挥税收管理员作用,提高工作绩效。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强绩效管理,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范围,强化监督检查,建立管理、监控、评估、服务相结合的税收管理员运作机制。

(十一)加强基础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加强税务登记管理,强化实地核查、分片巡查、集中清查,建立健全税源信息交换与共享网络,加强纳税户籍动态管理。进一步落实欠税公告办法,加大清欠力度,严格缓缴税款审批管理。完善征管质量考核办法,调整征管质量考核指标。进一步规范普通发票印制使用、验旧购新的管理,落实发票限量供应和违章举报制度。加快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推行发票刮奖护税办法。推进纳税评估,制定纳税评估办法,充分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纳税评估体系,进一步理顺纳税评估与税源管理、职责管理和稽查工作的关系。

(十二)加强各税种管理,提高管理实效。进一步贯彻落实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一窗式”管理操作规程,严格一般纳税人认定及专用发票管理,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都要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加强增值税抵扣凭证的稽核比对时效和防伪税控数据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四小票”的控管。认真落实车购税改革后续管理工作要求,强化车购税征收“一条龙”管理。按照“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分类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管理,完善重点税源所得税征管监控体系,加强审批项目及取消审批的后续管理,加强汇算清缴工作,规范内外资企业成本、费用扣除和享受税收优惠等工作的管理,加大反避税工作力度,落实好避税嫌疑大户的全国联查协查工作,并注重转让定价审计、调整、结案的质量,加强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

(十三)优化纳税服务,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规范纳税服务行为,创新纳税服务方式,拓宽纳税申报和税款缴库渠道,深化“一窗式”管理、“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行申报缴税网络化和电子化。努力争取全面推广应用出口收汇网上核销电子数据审核出口退税工作,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服务。建立12366纳税服务热线人工坐席话务员队伍,规范管理。深入落实文明办税“八公开”,推行“阳光作业”。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注册税务师行业管理,依法支持其健康发展,促进税务机关服务与社会服务的有效结合。

四、以信息整合为突破口,努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十四)推进金税工程(三期)基础建设。年中召开全省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总局关于信息化建设的部署。制定金税工程(三期)建设实施方案及有关管理办法,扎实做好金税工程(三期)基础建设的有关工作。各地要明确这一任务,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十五)加快推广应用总局综合征管软件。推进应用系统的信息整合,加快推广应用总局综合征管软件,确保年底前全面实现以省级集中处理模式应用总局综合征管软件的目标。做好税收行政管理系统包括综合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税务执法管理以及增值税两级交叉稽核、税控收款机、出口退税、税务审计及车购税管理软件的推广应用工作。建立全省统一的运维支持体系,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十六)加强数据分析应用。利用省级集中征管信息数据,强化日常查询统计功能,建立内部监控和税源分析监控体系,满足操作层、管理层和决策层的数据应用需求;将省级集中处理后的征管信息数据及时反馈给相应的国税机关,促进征管信息数据有效应用。

(十七)推进纳税管理信息化。加强广东国税各级门户网站建设,归口管理,充分整合网站资源和业务模式,构建全省统一接入、集中管理、灵活应用的一体化门户网络,使各级网站成为税收宣传、税企交流、纳税服务的大平台。大力推行增值税防伪税控“一机多票”开票系统。加快推进电子缴税入库系统(etS)建设,通过以省级国税、银行和国库直连的方式,建立全省统一的税银库联网系统。推进全省统一的电话电子报税系统建设。

五、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努力加强队伍建设

(十八)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进一步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全省国税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办法。开展全省国税系统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广泛开展税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机关党建工作的指导,探索创新党的工作管理机制。继续做好廉江荔枝坑村帮扶工作,进一步推进固本强基。

(十九)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带好队伍的能力。认真落实机关工作规则、党组工作规则、民主生活会、重大事项报告等各项制度。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加强“一把手”的建设,切实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和带好队伍的能力。强化基层班子建设,切实提高基层班子执行力,确保上级各项要求落实。深入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加强巡视检查,重视巡视结果的运用,实现巡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管理创新的能力。全面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央“5+1”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和创新人事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能级管理。贯彻公务员法,建立完善全系统公务员管理制度。稳步推行以岗位聘任制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健全后备干部选拔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将选拔、培养和使用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干部考核考察工作责任制,严格考核考察要求,提高考核考察质量。继续做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

(二十一)建立健全惩防体系,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贯彻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以干净干事为基本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增强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认真执行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不断规范从政行为。加大执法环节监督检查的力度,加强对“两权”运行的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督,不断推进源头防腐治腐工作。签订新一轮廉政责任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加强基层分局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加大主动发现、主动调查、主动处理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推进“阳光理财”,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监督机制,抓好内部审计工作,严格“三代”手续费的管理,进一步强化银行账户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管理办法,落实基建项目责任制。认真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严格按预算按计划采购。加强公务员工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津贴、补贴、资金等发放规定。加强对国税干部职工出国出境的管理,严格按规定报批,未经批准一律不准出国出境。

(二十二)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提高驾驭税收工作的能力。认真落实广东省国税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加大全员培训力度,切实提高驾驭税收工作的能力。坚持分层培训、分类管理、分级实施,搭好教育培训的阶梯。坚持学以致用,按需施教,分期分批举办各类税务干部培训班,以税收管理员、办税服务厅人员的培训为重点,加大“六员”培训力度。抓好岗位技能基础培训,造就一批重点岗位的业务骨干。组织开展更新知识培训,重点组织副处级以上干部和县(区)局长的培训。委托大专院校进行高级专业人才的培训,进一步加大对公文处理、税收业务、税法、信息化、外语等方面人才的培训力度,着力打造高层次的税务人才团队。进一步抓好网络远程教育培训、nit培训。开展学习型税务机关建设,鼓励在岗自学。加快省局培训中心的建设。

六、以构建和谐国税为切入点,促进全省国税科学发展

(二十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国税干部队伍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搭建干事创业大平台,促进内部和谐。以精神文明创建为载体,促进队伍积极发展,组织评选2004-2005年度广东省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做好考核和重新认定2002-2003年度广东省青年文明号工作;开展对获得省级以上“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检查。推进税务文化建设。

(二十四)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国税工作均衡发展。坚持向基层倾斜,提高基层征管水平。采取措施在各项工作上大力支持欠发达地区税收发展,积极鼓励发达地区国税部门对口扶持。进一步完善最低经费水平保障线制度,平衡经费收支水平,根据有关规定制订全系统最低保障线实施办法,采用“核批制”,努力缩小地区差距。

税务管理制度建设篇4

论文关键词:建设和谐税收执法公正服务规范

同志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要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实到税务部门,就是要不断推进和谐税收的建设。

一、建设和谐税收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和谐税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税收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财力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法律法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税收征管筹集财政收入,参与社会收人分配,可以缓解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公平;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可以推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等等。因此,和谐税收建设得如何,税收征纳关系怎样,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效。

(二)建设和谐税收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税收与社会和谐发展、依法治税与优质服务共同发展、税收事业与税务人员全面发展等问题。税收事业的全面发展,必然涉及和谐税收问题。

(三)建设和谐税收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发展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步树立起科学的税收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基层建设;推行以能定级、以岗定责、岗能匹配、绩酬挂钩、动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单位税务人员能级管理,构建起科学的税收质量管理体系。

二、建设和谐税收的内涵

(一)公正执法。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理念,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税收政策,落实好国家制定的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发展、救灾防疫等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切实落实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民销售农产品和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收人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既不“寅吃卯粮”收“过头税”,也不能有税不收。切实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办事,避免因税收执法不当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诚信服务。把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作为税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进纳税服务工作,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税收环境,健康良好的征纳关系。坚持税法公开、透明,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税,促使市场主体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平等竞争,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实现最优。方便纳税人办税,通过多种方式,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正确及时履行纳税义务,满足纳税人的合理要求,增强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利,为纳税人提供法制、公平、高效的税收环境。

(三)科学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征管工作,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制度体系,实现税收管理制度的标准化。按照精确、细致、规范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税收管理基础工作,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按照一体化的要求,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

(四)廉洁奉公。坚持廉政教育先行,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深化税收改革,完善预防腐败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体系,为反腐倡廉提供制度保证。加强监督制约,规范税收权力正确行使,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五)团结奋进。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倡导与人为善、和衷共济、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使和谐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成为税务干部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从严治队.推行能级管理.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税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倡公正执法、热情服务、规范管理、团结协作的税收文化,形成团结奋进的税收工作氛围。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税务干部队伍,树立税务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建设和谐税收的举措

(一)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是助推经济发展。发挥税收调节作用,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二是支持社会进步。落实好环境治理、生态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政策,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切实落实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涉农优惠政策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就业、收人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四是依法组织税收收人。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人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财力支持。

(二)推进依法治税,营造法治公平竞争环境。一是严格税收执法。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执行好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维护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认真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完善税收执法岗责体系,健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加大评议考核和奖惩力度。积极开展税收执法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严厉查处偷税、骗税行为。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打击各种涉税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维护社会正义。

(三)优化税收服务,建立良好的征纳关系。一是树立现代服务理念。做到纳税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职业道德要求向具体行政行为转变,由注重形式向内容、形式、效果相统一转变,由有偿服务向无偿服务转变。二是健全纳税服务制度。完善税务公开制度,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所有税收法律法规及纳税人办税事项全部公开;完善服务责任制度,公开承诺办理有关事项的时限标准,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完善服务便捷制度,在税法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简化办税环节和程序,提供多种办税途径。三是优化纳税服务方式。按照深化“一窗式”管理服务的要求,积极推进纳税服务信息化,探索预约服务、办税绿色通道等个性化服务,通过语音电话、网络等开展征纳双向互动服务。

税务管理制度建设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实证分析

一、研究背景

企业税务风险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且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而从实证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的研究成果基本属于空白。因此,本文通过广东省部分城市不同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中小企业税务管理制度建设上的不足,并总结出影响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水平的因素,以期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假设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信息的沟通以及监督改进机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在中小企业内部产生了大量的税务风险。因此,本文参照CoSo的风险管理框架,从税务风险目标控制、岗位设置、识别与评估、信息沟通以及监督改进等要素,编制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对不同类型、规模、运营时间、所在行业的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下假设以待验证。

H1: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H1a: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目标设置水平存在差异。

H1B: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设置水平存在差异。

H1C: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水平存在差异。

H1D: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涉税信息沟通水平存在差异。

H1e: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水平存在差异。

H2: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H3:不同运营时间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H4: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H5: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三、样本分析

(一)样本介绍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共向广东省8个城市(广州、惠州、清远、中山、阳江、湛江、潮州、东莞)各类企业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413份,回收率94.2%;其中有效问卷1289份,较之问卷发放总量,有效率为85.9%。被试的具体情况见表1。

(二)评价指标的测度方法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评价中涉及《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调查问卷》中的16个问题,这些问题都属于定性指标,因此需要通过对问题选项的赋值来进行量化。具体的赋值方法包括:

方法一:根据企业对问题2选项“会咨询、不咨询”进行的选择,分别赋予“2、0”值进行量化。

方法二:根据企业对问题4、问题6、问题7、问题8、问题9、问题11、问题12、问题13、问题14以及问题16选项“是、否”进行的选择,分别赋予“2、0”值进行量化。

方法三:根据问题1、问题3中企业实际选择的信息沟通程度分别给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企业选择“从不、偶尔、经常”分别用“0、1、2”来进行量化标度。

方法四:根据问题17中企业实际选择的对国税发[2009]90号文的了解程度,给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企业选择“从来没有听说过、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大概了解一些、仔细研读过”分别用“0、0.5、1、2”来进行量化标度。

方法五:根据问题10中企业实际选择的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设置情况给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企业选择“设置了税务部门、设置了税务岗位、有财务部门人员兼任、由外聘机构、否”分别用“2、1.5、1、0.5、0”来进行量化标度。

方法六:由于问题15是反向设置题,根据企业对问题15选项“是、否”进行的选择,分别赋予“0、2”值进行量化。

(三)整体样本的正态检验

传统上,学者多采用anoVa方法识别因素的不同水平量所带来的差异。但是anoVa方法应用的前提是变量的分布必须满足正态分布,因为anoVa所采用的F检验等方法,是建基于正态分布假设之上的。为此,我们首先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的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可见,全体样本的显著度在1%以上,拒绝样本为正态分布的零假设。这意味着,相关的样本不能采用传统的anoVa方法进行分析,而mann-whitneyU检验最显著的优点是无需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可以视为对大样本正态检验的代用品,因此,本文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代替anoVa来进行分析。

四、不同企业规模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一)不同注册资本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分析

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3。

不同注册资本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特别是注册资本低于500万元的小企业,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控制水平、岗位设置水平、识别评估水平以及监督改进水平,都显著低于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但在信息沟通水平上与大型企业没有显著区别,这是由于小型企业员工人数少,管理权相对集中,导致小型企业在涉税信息的沟通上,反而优于大型企业。就中小企业本身而言,随着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对于注册资本在500―3000万元的中型企业而言,所有税务风险管理相关的制度建设都有了显著提升,这说明了注册资本越大的企业,规模相对来说也比较大,在其他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上比起小型企业都有所加强。特别是在税务风险管理目标控制水平、信息沟通水平以及监督改进水平上与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区别。但在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设置以及税务风险评估水平上还明显低于大型企业。

(二)不同收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4。

不同收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特别是年收入低于500万元的小企业,无论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控制水平、岗位设置水平、识别评估水平、信息沟通水平还是监督改进水平,都显著的低于年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就中小企业本身而言,随着企业收入的增加,对于年收入在500―5000万元的中型企业而言,除了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设置水平以外,其他制度建设都有显著提升,这说明了中小企业随着年收入的增加,虽然尚未设置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岗位,但在其他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上已经有所加强。特别是在税务风险管理目标控制水平、信息沟通水平以及监督改进水平上与年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三)结果分析

无论从企业注册资本还是经营收入分析,规模较大企业与规模较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经营收入越多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也越高。研究假设H1得到了证实。具体到目标控制水平、岗位设置水平、识别评估水平、信息沟通水平以及监督改进水平上,规模较大企业与规模较小企业也都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水平上,无论是从注册资本还是经营收入来分析,规模越大的企业,其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水平越高。研究假设H1a、H1B、H1C、H1D以及H1e得到了证实。

五、不同特点中小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上的差异研究

(一)样本调整

由于本部分重点研究不同特点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意识差异,因此,在数据的使用中进行了进一步筛选,剔除标准参照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中《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将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或年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较大企业予以剔除。剔除大型企业后,有效问卷为967份。被试具体情况见表5。

(二)不同所有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6。

根据表6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中小企业渐进显著度明显;主要体现在外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明显大于其他类型的被试企业。

(三)不同经营年限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7。

根据表7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运营时间不同的中小企业渐进显著度明显;主要体现在运营时间在10―20年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明显大于运营时间在10年以下的企业。

(四)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8。

根据表8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渐进显著度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企业以及建筑安装企业之间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不同地区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9。

根据表9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渐进显著度明显;主要体现在湛江、潮州地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明显高于广州、惠州以及阳江地区企业,另外中山地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明显高于惠州地区。

(六)结果分析

1.不同所有制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外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企业。研究假设H2得到了证实。

2.运营时间不同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运营时间在10-20年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显著高于运营时间不到10年的企业。研究假设H3得到了证实。

3.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虽然有所不同,但并未存在显著差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业以及建筑安装业的差异并不明显。研究假设H4没有得到支持。

4.虽然不同地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但与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并无直接联系,例如在2011年广东省城市GDp排名第九位的湛江市,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显著高于排名第一位、第六位以及第十六位的广州、惠州及阳江。研究假设H5没有得到支持。

六、结论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及分析如下:

1.与规模较大的企业相比,规模较小的企业其税务风险管理水平都显著较低。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税务风险的管理上是明显落后于大型企业的,这也证明了中小企业需要加强税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与税务风险目标控制、岗位设置、信息沟通以及监督改进等制度相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水平也随之提高,这说明部分中小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时候,更注重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但在其他制度的建设上没有同步跟上。

3.在对中小企业进行分析时发现,外资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上比内资企业要高。一方面由于国外税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外资企业非常重视税务风险问题。另一方面,也由于外资企业收入较高,其员工素质普遍较高,在税务风险的管控上更有“执行力”。

4.中小企业的经营年限也直接影响了其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经营时间较长的中小企业对税收制度了解的多一些,甚至是在税收问题上“吃过亏”,因此对于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要显著高于经营年限较短的中小企业。

5.本研究最初假设,中小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会影响到其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应高于其他地区。通过分析最终发现,经济发达与否并未显著影响到当地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水平。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可能会受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经营环境、税收环境、税收执法力度以及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6.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税务风险的管理不仅要求中小企业要有税务风险意识,关键还要建立一套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参照CoSo的风险管理框架,中小企业同样需要从税务风险目标控制、岗位设置、识别与评估、信息沟通以及监督改进等要素入手,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仅有风险意识,没有建立配套的制度,将无法实现管理税务风险的目的。同时,各项制度的建设必须齐头并进,不能简单的将税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停留在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要设置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岗位及控制目标,通过企业内部及外部的涉税信息沟通,识别与评估税务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应对策略,及时的完善、改进管理制度。

7.中小企业应认识到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紧迫性。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应及时进行,不能等到出现税务问题了再“亡羊补牢”。在前文的分析中提到了税务风险可能给中小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一定要在税收上“吃了亏”才想起税务风险管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成本就太高了。特别是对于刚成立的中小企业,应该在成立初就打好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为企业快速平稳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与外资企业相比,内资企业更应该尽快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税务管理制度建设篇6

关键词税务数据管理现状计算机信息化应用与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发展,国家税务部门正逐渐加快税务数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适应税务工作需求。如何调整、优化和完善税务系统,提升税务系统数据管理信息化程度,实现对各类税务信息数据的信息化、系统化处理已经成为当前税务工作的重点。税收数据是税务数据管理的基本工作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税务登记、信息申报、汇总统计、金库对账等税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仍需要税务部门不断在税务数据管理中渗透计算机信息化的应用。

一、税务数据管理现状分析

税收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来源,良好的税务数据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保障国家税收稳定的重要前提。各级税务部门在长期的税务工作中已经积累的一定的经验;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计算机信息化已经全面渗透至税务数据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信息化的税务数据管理模式。然而纵观税务登记、税务信息申报、汇总统计、税票核销、金库对账等过程,形成了大量的、冗杂的税务数据需要进行处理,现行的税务数据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税务数据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税务数据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国内税务部门对税务数据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够,这一现象在税务数据管理工作中表现为“重视环境建设、轻视实践应用”。税务部门都在税务数据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给予了相应支持,但这些支持似乎仅仅流于形式:其倚重于购买大量的计算机信息化设备,而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不足。正是由于有关部门对数据数据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使得部分税务数据管理工作仍存在着耗费大量人力进行税务数据管理的工作,降低了税务数据管理工作效率。“重视环境建设、轻视实践应用”这一现象同时也暴露出税务数据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缺乏。我们看到,许多税务机构似乎并没有配备专门的税务数据信息化管理机构和专业的税务数据信息化管理人才,这使得税务部门在管理一些庞大的、关联性较强的税务数据时显得捉襟见肘。税务系统基层中心大多建设有计算机信息中心,但这一机构主要负责的是税务系统的信息化设备管理和数据维护工作,其工作人员也大都是计算机专业毕业,虽然其拥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是缺乏专业的税务知识,不熟悉税务业务,仅仅依靠他们进行税务数据信息化管理难以实现税务管理数据价值。

(二)缺乏规范化的税务数据管理体制

计算机信息化在税务数据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在现阶段的税务数据管理中,仍缺乏一套规范化的税务数据管理体制。例如,在税收数据的采集过程中,由于存在管理体制上的漏洞,纳税人在进行申报纳税信息填报时常发生个人信息错填的问题;由于缺乏对税务数据管理工作的硬性规定,部门税务工作人员敷衍对待税收业务数据信息采集工作,这使得一些新的纳税人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相关纳税信息无法准确、全面的记录到税务数据系统中。

(三)封闭化管理,数据共享度不高

税收工作往往根据不同的税种由具体的部门负责,工商、银行、地税、国税等部门都有参与到税务工作中。这些部门负责了某一类税务的数据管理工作,其合作、共同管理税务数据是提高税务数据管理质量的中要求前提。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部门都存在着自身的税务数据管理信息化系统,这些数据信息系统标准不一,使得各税务系统都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税务信息难以实现集中化管理,税务数据共享度不高。

二、计算机信息化在税务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信息化税务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完善税务数据管理体制

税务部门应当提高对税务数据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切实完善税务数据管理体制。上文已经提到,税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即是“重视环境建设、轻视实践应用”。由此,税务部门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加强信息化税务数据管理系统建设。第一,加大对信息化税务数据建设的投入,计算机信息设备是税务数据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硬件基础,税务部门应当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和工作需求购置相应的信息化设备;第二,建立专门的税务数据信息化管理机构。税务部门应当从税务工作全局出发,实现一种“统一管理、明确工作”的税务数据信息化管理模式。税务数据信息化管理机构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护税务数据口径。二是建立健全全局性的税务数据管理制度。三是负责对各类税务数据的审核、分析、调整(以计算机信息化设备实现)。四是维护和管理税务数据信息化系统。五是培训各科室税务数据信息化管理人员。

(二)完善工作机制,整合税务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

同样的,税务数据管理应当建立起“统一管理,明确分工”的工作模式,即建立一种负责人制度引导税务数据管理工作,具体的税务数据管理工作由专门的税务数据信息化管理机构负责(各科室负责相对应的税务管理工作,同时承担了相应的业务数据监督、管理责任)。这种责任制的工作机制能够有效督促各科室人员履行自身的税务数据管理责任。整合税务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提高税务数据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税务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整合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以统一数据标准为前提(方便各类软件信息的统一整合)。二是以税务信息流为导向。三是分阶段整合系统(第一阶段是实现数据信息的交换和共享,第二阶段是发掘新技术、新信息以完善系统)。

三、结语

税务数据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计算机信息化在税务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税务部门应当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相应的税务数据信息化管理体制,以提高业务水平。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临沂市地方税务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参考文献

[1]徐虹.计算机信息化在税务数据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1(33):184.

[2]樊唯理.计算机信息化在税务数据管理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

税务管理制度建设篇7

这次全县地税工作会议,是在圆满完成“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昂首跨入“十二五”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和全区、全市地税工作会议,以及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时期地税工作,研究“十二五”时期地税发展思路,部署2011年地税工作。近来,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马飚主席等领导对地税工作专门作出了重要批示,副县长亲临此次会议指导并作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组织学习,全面深刻领会,积极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地税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也是我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面对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和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灾害的影响,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我们地税系统立足部门职能,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地税局的正确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市、县的各项决策部署,牢牢坚持“依法文明征税,科学从严治队”12字方针和“落实政策,促进发展;依靠科技,优化服务;强化征管,增加收入;健全制度,带好队伍”32字工作思路,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了地税事业的跨越发展。

(一)税收职能得到全面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坚持把全面发挥税收职能作为加强宏观调控、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认真落实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五年来,全县地税系统落实西部大开发、下岗再就业、农民工返乡创就业、困难企业和不达起征点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2500多户、减免税30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

(二)组织收入措施得到有效强化,地税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我们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组织收入原则,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强化税收征管,地税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十一五”时期,全县地税系统累计组织收入40100万元,年均增收1887万元、增长29.58%;比“九五”增收28404万元、增长242.852%,比“十五”增收24412万元、增长152.8%。自地税系统1994年底组建以来,地税收入稳健增长。1995年—2010年共组织税收收入6.75亿元,年均增幅16.39%,特别是首破亿元大关以来,税收收入迅猛增长,提前一年实现地税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目标。

(三)依法治税方针得到认真贯彻,税收执法环境进一步改善。我们始终坚持依法治税方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扎实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认真开展税收执法检查,税收执法责任制试点稳步推进。精心组织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完善税法宣传“三同步”机制,税收法制宣传深入开展。积极做好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烟叶税条例以及新修订后的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顺利完成了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征管职能的接管工作。创新税警联合治税机制,与各级公安机关联合成立税警联络办公室,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力度进一步加大。强化税务稽查,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行为,整顿和规范了税收秩序,取得了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良好效果。五年来,共查补入库税款1426.87万元(含自查)。其中2010年查补收入159.44万元,税警联合查获假发票1.38万份,发票面额168多万元,涉嫌造假贩假发票的3人,已经被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抓获2名并移送司法机关按法律程序进行审理。

(四)税收征管方式得到不断完善,征管质效进一步优化。我们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完善各项税收管理办法,实现了税收征管方式与时俱进。征管基础制度逐步完善,管理流程不断优化,户籍管理和票证管理不断加强,税控收款机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征管基础进一步夯实。强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建立健全了综合治税各项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协税护税责任和义务,代扣代缴、“先税后证”等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积极做好工会经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方教育费附加的代收工作,代收费(金)总量稳步增长,2010年总量达到355.26万元,增幅达22.7%。

(五)软硬件建设得到同步推进,税收信息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我们坚持突出信息化支撑作用,全面推进“信息管税”进程。新版《广西地税征管信息系统》顺利运行,数据大集中,实现区、市、县、乡(镇)四级联网;《广西地税征管文书管理系统》顺利上线,税收征管更加快捷、规范;oa系统顺利升级,公文实现从总局到区、市、县、乡(镇)的无阻隔传递,税收政策得以第一时间贯彻执行;银税一体化、税库行联网、网络申报缴税等,税收征管信息化已经遍及地税工作的各个岗位、各个环节,从无到有、从有到好,成功建设了一个信息化地税局。

(六)纳税服务得到合理改进,税法遵从度进一步提升。我们坚持以纳税人正当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纳税服务质量为目标,初步构建了和谐的征纳关系,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满意度逐年提高。按照市局的要求,先后深入开展“纳税服务年”、“党组织服务年”、“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千名税官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百千万纳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更新了服务理念,推动了各项纳税服务措施的落实;大力推广多种申报纳税方式,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缴税和pos机划卡缴税,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还创新开展办税厅每月服务之星评比活动,成为全区地税系统纳税服务品牌,2010年还获市地税局在全市推广。稳步推进基层办税服务厅硬件标准化和软件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办税服务厅岗责体系》、《征管岗责体系》,标准化办税服务厅也刚在2011年3月1日完成建设,正式搬迁投入使用,为纳税人提供了优良的办税环境。

(七)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有力加强,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我们坚持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干部的能力,在应对复杂形势中锤炼干部的意志,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地税队伍的整体素质。扎实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深化推进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做好公路养路费稽征管理人员、财政耕契两税管理人员接收工作。近5年来,我们共任用、调整21人次,把德才兼备的优秀税务干部充实到中层领导岗位上。扎实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精心部署和组织实施了“作风建设年”、“纳税服务年”、“规范管理年”、“工作落实年”活动,全面推行绩效考评,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工作热情,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加强机关党建和工青妇组织建设,切实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十一五”期间,共荣获自治区级荣誉3项,地市级荣誉19项,县级荣誉30多项,展现了地税队伍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精神风貌。

(八)廉洁从税要求得到严格落实,反腐倡廉力度进一步加大。我们坚持围绕税收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地税系统惩防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符合地税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力推进重大事项、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监管,构筑“四位一体”监督体系,不断加强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监督。创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订“立体式”廉政责任状,促进了“一岗两责”责任的落实。深入开展各种主题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和“四廉”活动,全力推进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增强了岗位风险防范意识。与县纪委联合打造地税廉政文化长廊,与县检察院联合构建地税系统“零犯罪”目标体系,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推动内控机制建设,认真做好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维护地税系统良好的社会形象。多次被县纪委评为“全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总的看来,过去的五年是地税职能作用有效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五年,是地税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地税事业向科学发展轨道不断迈进的五年。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地税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我们科学决策、有效组织协调的结果,是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纳税人大力支持的结果。全县地税系统干部职工面对异常严峻的挑战和十分繁重的任务,团结拼搏、勤勉尽责、扎实工作,为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地税局党组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积累了难得的经验,为“十二五”时期地税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必须扎实推进“五型”地税机关建设:

一是必须切实发挥地税职能作用,推进服务型地税机关建设。五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和自觉的大局意识,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强化税收管理的同时大力加强纳税服务,为纳税人提供了公平、优质、高效的服务,有效发挥了地税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的职能。实践证明,只有切实发挥地税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地税机关,地税事业才会真正有所作为,实现新的发展。

二是必须切实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制型地税机关建设。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把依法行政要求融入各项工作中,切实做好规范执法、监督检查、问责追究等各项工作,努力使税法得到规范执行和普遍遵从。实践证明,只有把依法行政贯穿于地税工作的始终,努力建设法制型地税机关,才能构建良好的税收环境,确保地税工作依法规范有序开展。

三是必须切实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型地税机关建设。五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传承借鉴与改革创新相结合,不断更新工作理念,改革和完善制度机制,创新和改进管理方式,使地税工作较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努力建设创新型地税机关,地税事业才能迸发新的活力,谱写新的篇章。

四是必须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推进学习型地税机关建设。五年来,我们按照构建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学习制度,积极搭建学习平台,引导和鼓励干部队伍自觉加强学习,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有效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实践证明,只有切实加强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地税机关,才能提高地税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更好更有效地解决地税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实现地税事业的科学发展。

五是必须切实遵守廉政准则,推进廉洁型地税机关建设。五年来,我们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惩治地税队伍中的腐败分子,有效地维护了地税队伍的良好形象。实践证明,只有切实遵守廉政准则,努力建设廉洁型地税机关,才能筑牢干部拒腐防变的防线,为地税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当前地税工作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是:一些工作理念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力度需要加大;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体系还需要建立完善,服务大局能力有待继续提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维持地税收入快速增长的压力日益凸显;税收执法还不够规范、执法风险仍然存在,税收管理方式、手段相对落后,专业化管理需要继续探索完善,信息化支撑能力更需持续加强;队伍活力不足,内部管理还要不断强化。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理清“十二五”时期地税事业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贯彻落实会议对税收工作的新要求中,既要努力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在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中履行重要职责,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肩负重要使命;又要努力推进地税事业科学发展,做到体制机制健全完善,税收法治公平规范,征纳关系和谐融洽,管理方式科学有效,干部队伍勤政廉洁。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必须坚持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十二五”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也是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是新时期地税工作的主题,是地税部门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发挥筹集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积极贡献。

必须抓好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两项核心业务。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地税部门直接面对广大纳税人,在宣传税收政策法规、开展纳税服务、融洽征纳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中责任重大,必须通过依法依规优化纳税服务,切实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税收征管是地税职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地税部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税收征管工作。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地税部门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税收征管的质效;而规范的税收征管,也有利于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从根本上提高纳税服务的质量。纳税服务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我们要善于统筹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工作,不断创新服务和征管方式方法,使纳税人感到依法纳税舒心踏实、光荣自豪。

必须推行专业化、信息化、风险化三项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区域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税源规模、税源结构和税源分布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必然要求转变税收管理方式、优化工作流程、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我们要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推行专业化、信息化、风险化管理方式。专业化管理涉及税收工作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既包括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和实施专业化纳税服务,也包括设置专业化机构和培养专业化人才;既体现在对服务和管理对象进行科学分类,也体现在对工作环节和内容进行合理分工;既强调分工负责,也注重协作配合。信息化管理贯穿于地税工作全过程,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为地税工作提供重要支撑,将各项工作做精、做细、做实,最大限度提高地税工作质量和效率。风险化管理对地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帮助纳税人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另一方面,地税工作者无论是执行政策、行使权力,还是信息公开、纳税服务,都要做到坚持原则、依法办事、规范透明、勤勉尽责,努力提高执法质量,有效防范执法风险。

必须完善社会综合治税、稽查促税、人才强税、廉洁从税四项保障机制。社会综合治税是实现税源有效控管,减少税收流失,提高征管质效的重要措施;税务稽查是震慑涉税违法行为,规范税收秩序,促进依法治税的有力手段;人才建设是落实以人为本原则,保障工作落实,推动地税事业进步的根本保证;干部廉洁是树立地税队伍良好形象,实现税款安全和干部安全,确保地税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努力完善社会综合治税、稽查促税、人才强税、廉洁从税的各项制度,落实责任,严格奖惩,为地税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根据上述思路,初步拟定今后五年我县地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提交这次会议进行再次讨论。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遵循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坚持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抓好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的核心业务,推行专业化、信息化、风险化的管理方式,完善综合治税、稽查促税、人才强税、廉洁从税的保障机制,建设法治、服务、责任、和谐、效能、廉洁的地税机关,推进地税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我县地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尽职能、促转变,重科技、抓基础,优服务、建和谐,严征管、保增长,强素质、树形象;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治税、应收尽收;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公平公正、规范透明;主要目标是: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税收调控作用有效发挥;税收法治环境继续改善;纳税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税收征管质效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干部队伍素质切实增强。按照“法制文明、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治税方针,“十二五”时期我县地税工作的重点任务是:服务经济发展,大力组织收入,完善地方税制,坚持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规范税收征管,增强信息支撑,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惩防体系,改进作风效能。

三、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地税事业的良好开局

正确把握形势的变化,是我们做好今年地税工作的重要前提。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各级经济工作会议对国内外、区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结合我县地税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地税工作今年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增多,但形势仍然极其复杂。

从积极因素看:宏观上,中央和地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重大成就,今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国家支持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将全面付诸实施,这些对我县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也必将对地税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微观上,近两年的大规模投资,机制糖、物流、膨润土开采、松香深加工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即将成为今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这些,都将为今年地方税收的稳定增长提供可靠的税源支持。当然,困难因素也不少,作为农业大县,工业化基础较为薄弱,可持续增长税源有限,发展后劲乏力;作为农林产品加工的地方经济支柱,存在控管难、依法纳税意识薄弱等征管老大难等问题,对我们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地税工作意义重大。综合分析地税工作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各级经济工作会议对税收工作提出的要求,主动顺应形势的变化,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坚定信心,迎接挑战,全面推动地税事业科学发展。

今年,我县地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各级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税务工作和全区、全市地税工作会议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与“和谐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坚持依法行政,深化税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深入反腐倡廉,加强基层建设,构建和谐地税,实现组织收入提质、税法遵从度提高、税收征管提效、基层建设提速、队伍形象提升的目标,为加快“富民强县”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按照以上总体要求,今年要着力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发挥税收职能,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发挥组织收入、调控经济、调节分配三大职能,给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加强组织收入工作,坚持做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税负,营造宽松环境,支持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三是积极配合税制改革工作,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四是建立税收减免综合统计制度,抓好各项税收政策贯彻落实效果的跟踪分析评估,积极反映、及时解决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税收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二)着力强化征管基础,不断探索高效的税收管理模式。税务登记管理、票证管理、征管基本制度等基础工作是否扎实决定征管质效的高低,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基础工作,做到“四个要”,即:要切实加强发票管理,要继续完善基本征管制度和征管方式,要继续深入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工作,要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

(三)着力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不断强化税源监控能力。在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实行属地管理,不改变税款入库级次的前提下,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完善运行机制为保障,全面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分类分级管理。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兼顾特定业务,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遵循“抓大、控中、稳小”的原则,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横向互动、上下联动的运行机制。健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的横向互动机制,税收分析要为税源监控提供依据,税源监控要通过纳税评估等手段识别风险并有效应对,税务稽查中发现的征管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反馈管理部门。完善上下联动运行机制,加强各个层级之间的协调联动,形成配合密切、管理高效的机制。

(四)着力优化纳税服务,不断促进征纳关系和谐。纳税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要以建立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的纳税服务体系为主线,全面优化纳税服务工作。首先,完善纳税服务机制体制。制定全县地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中长期规划,积极构建以纳税服务工作流程、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支持与激励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纳税服务工作体系。其次,主动为纳税人提供税法宣传服务。精心组织一年一度的税收宣传月活动,扩大税法宣传面,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引导纳税人了解经济转型、结构调整方面的税收政策。再次,继续改善办税环境,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地税窗口管理,基本完成硬件标准化和软件规范化建设。然后,积极架设地税机关与纳税人的沟通桥梁,进一步加强纳税人之家的建设,发挥“家”的作用。最后,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开展办税服务厅信息规范化建设,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五)着力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信息管税水平。信息化支撑能力决定着税收征管的效率,要以信息技术运用领域的全面扩展和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的全面提升为目标,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要求,同步完成金税三期工程广西地税系统网络基础平台的搭建。要全力抓好应用系统建设,努力提高信息管税水平。继续完善拓展全国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接口和管理功能,逐步实现所有税款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入库。充分应用税务综合办公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提升办公自动化水平。

(六)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激发地税机体活力。以能力建设为主线,重点在抓好班子、激发活力、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地税队伍。一是要切实加强我们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加大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力度,加强对重大税收问题的战略性、前瞻性思考。二是要创新公务员激励机制,激发地税机体活力。完善公务员考核办法和内部激励竞争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积极探索以业务考试和工作业绩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达标活动。三是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分类培训的原则,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各项要求,切实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人文关怀,解决实际问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全县地税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七)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强化廉洁从政意识。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力度,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一是要强化政治纪律教育,增强队伍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认真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八不准”。二是要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强化对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一岗两责”的落实。三是要完善廉政教育机制,继续开展主题教育和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形成反腐倡廉教育新局面。四是要突出预防腐败机制建设,以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和税检联合预防职务犯罪为着力点,建立健全“两权”监督的监控机制。加强对重要职责、重大事项、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全方位监督,开展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工程项目专项检查,落实领导干部报告有关事项等制度。五是要以开展“五廉”活动为载体,深化政风行风建设,促进全体地税人员廉洁自律,形成良好风气。

(八)着力完善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内部行政管理。着眼提高效率、严肃纪律、改进作风,我们要不断规范内部行政管理,努力为税收业务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服务保障。一是要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理顺内部职责分工,明确岗位责任,进一步规范、简化工作流程,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要严肃工作纪律,保持良好秩序。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和部门预算管理,加大内部财务审计力度,增强节约意识,强化监督检查,推进节能减排。三是要加强作风建设,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坚持爱岗敬业,以高度责任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九)着力开展“基层建设年”与“和谐建设年”活动,不断改善地税行业形象。

1.扎实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推动基层建设迈上新台阶。要立足基层,狠抓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基础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工作水平。一是抓基本,不断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战斗力。主要是从政策、制度、机制、经费、设备等方面切实向基层一线倾斜,具体要做到“八有”,即有好班子、有好思路、有好队伍、有必需办公用房、有必需征管车辆、有必需办公设备、有必需经费保障、有标准化办税大厅。二是打基础,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重点是要摸清管户底子,完善基础数据库;明确职能分工,完善岗责体系;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完善报表信息报送制度;实行奖勤罚懒,完善绩效考评制度。三是强技能,不断提高地税干部胜任岗位、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水平。重点是通过开展政策法规知识竞赛、稽查业务知识竞赛、计算机操作技能竞赛、办税服务技能和文明礼仪竞赛等办法提高素质;通过鼓励创新,完善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干部职工勇创一流的积极性。

2.扎实开展“和谐建设年”活动,努力开创和谐地税新局面。我们要切实加强领导,创新载体,注重实效,积极开展“和谐建设年”活动,努力构建认识统一、关系协调、各方配合、良性互动的和谐氛围。一是推进纳税服务的多元化优质化,建设和谐征纳关系,切实做到文明执法、征纳平等、优质服务、排忧解难、文明共建。二是推进机关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谐机关,切实做到团结协作、气顺人和、运转有序、公平公正、环境舒心。三是建设和谐庭院,切实做到环境优美、安全宁静、热情服务、崇尚文明、管理有序。四是推进学习型、美德型、廉洁型家庭创建活动,建设和谐家庭,切实做到夫妻恩爱、亲属和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事业顺意。

税务管理制度建设篇8

2017地税个人工作总结

上半年,全市地税部门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十、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统领,扎实推进“五税”战略,依法组织税收收入,认真开展依法行政,扎实推行管理创新,积极实施征管改革,着力优化纳税服务,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以干事创业的信心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在协调发展中,税费收入实现了逆势增长

针对经济呈现大幅减缓态势,全市地税部门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地区税源结构性波动等不利因素,坚持依法征收,科学聚财,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一是开展了重点税源贡献分析、税收与经济分析、税收政策效应分析等,全面掌握重点税源分布、结构、存在问题及发展变化趋势;对应税收与经济指标,分析预测税源税收状况、日管问题,提出专门应对措施,把握了组织收入主动权。二是建立了数据采集、审核、上报一条龙的税源监控模式,全面、及时、准确反映全市重点税源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税源情况;明确重点税源企业税源情况分析、欠缴税款、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等管理规定。三是以分级评估、专班评估、建模评估、素质评估为抓手,组建评估专班,开展分级评估,成功构建“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等十大行业纳税评估模型,采取培训、案例评选、交流等形式,提升干部纳税评估能力。四是深入推进稽查专业化管理,实现选案科学化,检查项目化,审理规则化,执行标准化,着力金融、资本交易、房地产业及部分重点税源户等专项检查、区域及发票专项整治、举报案件查处等工作。五是及时加强与市政府、市直部门部门的联系沟通,确保税费保障网正常运行和信息上传质量,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达到联合控税管理目标。

二、在规范执法中,依法治税实现了深入推进

上半年,全市地税系统按照建设法治地税要求,以“科学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目标,狠抓依法行政建设。一是通过规划部署、内外培训、法治宣传等举措,明确“一把手总体抓、分管领导亲自抓、法规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对行政权力和政府服务事项进行了核对、梳理、清理,确定了74项地方税收行政权力事项,制定和落实案卷评查工作方案,调阅集中评查执法案卷33卷;加强减免税案件审议,对近5年来重大案件审理开展了案例编写;三是认真组织7个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以征收管理、收入、人事、税收政策、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进行检查与审计,加大对会议费、培训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招待费、职工津补贴等财务事项的审计力度,发现并解决执法、财务等问题。四是在税源形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依法征税,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加强与国税协作配合,做好全市24户电信业“营改增”管户移交工作。

三、在改革创新中,征管质效实现了整体提升

上半年,全市地税系统紧密结合经济税源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建设步伐,以税源专业化管理为基础,实施风险管理导向,大力推行信息管税,强化税种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核心业务管理质效。一是稳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进一步学习先进经验,理顺工作思路,精心设计《孝感市地税局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讨论稿)》,推动征管改革工作深入发展。二是强化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工作;三是加强信息化技术服务管理,协助配合业务部门搭建或完善税收软件应用平台,保障了税收核心业务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以多元化平台为载体,与5家金融部门密切做好税费协作征收票款软件上线工作。五是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完善措施,扎实推进了征管资料电子系统上线应用工作。

四、在优化服务中,征纳关系实现了和谐共赢

一是建立健全了“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办税服务厅日常巡查”、“优化办税流程”、“提速减负”、“三纳平台”及服务考核、评比等服务制度。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便民春风行、三进三评三改”、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等活动,向纳税人“问计、问需、问效”,积极听取和响应纳税人需求,做好税收宣传、辅导和服务维权工作,得到纳税人的一致好评。三是大力推进标准化实体办税服务厅、网上办税服务厅及24小时自助办税厅建设,加强了服务设施标准化、服务标准化、监督标准化和队伍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行一窗多能,一窗双屏,巡查制度等。四是大力实施以“全面提速、全力减负、全程服务”为主要工作任务的“三全”提速减负工程,积极落实提速减负举措。五是完善纳税人之家、纳税人学校建设和纳税服务车管理,规范办理咨询、预约、投诉、举报、绿色通道等。

五、在以人为本中,工作作风实现了可观转变

一是扎实推进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和全员读书活动,提升了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创先争优意识。二是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抓手,以创先争优、文明创建、各类地税文娱活动等为载体,提升干部凝聚力;组织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扶贫帮困、慈善一日捐、三万活动、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增强了干部奉献意识。三是狠抓了公务员年度考核,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采取竞争上岗、“两推一述”等多种方式,选拔和考察试用期满副科级干部。四是以全省地税系统业务大比武活动为抓手,认真拟定年度教育计划,侧重三师、办税服务厅技能、稽查业务及各科室系列工作培训等。五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订了《20xx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了廉政学习日、廉政倡议书、观看先进影片、学习先进典型等活动,并完善第三方评估监督平台,拓宽第三方评估范围,推行了“五个严禁”。六是切实把行评工作作为狠抓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整体部署,全面铺开,狠抓落实,将全部行评内容具体到天、到责任单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汇报会、座谈会、联席会、协调会等,组织开展“五走访、五征求、五促进”活动,使公开承诺和整改建制有的放矢、响应需求。七是持续开展了税收征收管理专项清理、收入票证管理专项清理、财务经费管理专项清理、税收政策执行专项清理和重要岗位人事管理专项清理等活动,预防和减少了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八是组织开展违规经商清理活动,采取个人自查、重点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九是加强审计监督,对“三公经费”、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进行审计,同时加大举报的调查力度和查处力度。十是深入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认真落实《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加强了对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检查和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执行公车封存停用制度,强化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等教育。

2017地税个人工作总结

20xx年,我局牢固树立“忠实履职、安全履职”工作理念,把握“创新创优、提质增效”工作主题,围绕“全市领先,全省前列,全国一流”工作定位,紧扣组织收入中心,着重做好“依法治税”和“深化改革”两篇文章,不断深化“三大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信息管税、服务兴税、人才强税和廉洁从税,使全局各项建设取得了新成绩。

一、坚持收入中心,依法组织征收,服务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20xx年,我局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积极履行税收职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年入库各项税收137.76元,其中:完成区政府公共一般预算收入120.85亿元,同比增收10.48亿元,增幅为9.5%,占区政府年度任务的99.01%;完成市局公共一般预算收入109.46亿元,同比增收10.5亿元,增幅为10.61%,占市局年度任务99.65%。

一是优化组织收入管理。按照责任传导原则,将年度收入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并将收入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结合地方经济运行特点,分析税收产出变化趋势,及时准确地把握收入动态。积极推广应用税收预测平台,加强对税收预测监控,提高税收预测数据的准确率。全年新增加132户,外网预测户数达到396户。推进重点税源监控管理,深度挖掘分析重点税源监控数据,全年发现纳税疑点3条,并形成相应挖潜建议,有效堵塞漏洞,减少税收流失。强化社保费基础管理和重点费源管理,对社保费欠费实施分类管理,规范各项基金费的征缴工作。全年应征区级社保费52.39亿元,已征收入库52.01亿元,征缴率99.28%;清理往年欠费1220.32万元,清欠率14.39%;征收入库防洪保安基金952.67万元、工会经费及工会筹备金3658.33万元、残疾人保障金2397.07万元。

二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强与园区、街道沟通,密切关注新兴产业、特色创业园区发展动态,加强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工程跟踪服务,由事后政策执行转变为事前政策辅导。今年已举办“营改增”专题、“建筑业现行税收分析与未来展望”等3场专题政策宣讲讲座。围绕宏观经济运行、税收收入走势、重点行业产业开展实地调研,加强税收分析,开展税政策效应评价,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对总部企业、“走出去”企业、上市公司、改组改制企业及其个人提供税收个性化服务。按季向区委区政府报送《地方税情直报》,深入分析区域经济运行特点、税收收入走势、重点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等关键经济数据,并提出意见与建议,全力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三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和促进民生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绿色发展,配合政府部门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软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等资格认定工作,确保纳税人公平享受税收优惠。同时,完善税种优惠政策后续管理,对减免税信息进行细分,提高优惠政策落实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针对小微企业,全面梳理了小微企业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印花税等相关税种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汇编成册免费发送给纳税人,让纳税人能对自己能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了然于心。20xx年,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符合政策规定的15种类型2108户企业享受了企业所得税优惠33561.96万元。按照“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方便纳税人办理,着力加强后续管理,确保优惠政策落实”的要求,做好20xx年度营业税减免税工作,全年共受理了286户纳税人减免税,减免金额共19592.04万元,其中:3户审批类营业税减免税申请,共减免税款1140.94万元;受理了283户备案类营业税减免税申请,共减免税款18451.10万元。

二、坚持改革创新,强化信息管税,税收管理效能得到有效拓展

20xx年,我局突出改革创新,不断强化信息管税,积极提升税收征管效能。

一是推进征管改革。按照“基础管理属地化、纳税服务客服化、征纳互动网络化”的改革思路,推进税收征管改革,以属地管理为重点,通过业务衔接协商、纳税人见面会等多项措施,统筹工作安排,争取纳税人理解,保证直属一局的税户顺利划转,共接受32户正常户纳税人,并全部通知到位。同时,根据新型征管体系和征管业务信息系统要求,组织业务骨干梳理税源管理事项清单,进一步整合、简并业务工作事项,科学界定基础管理事项范畴,对税收业务事项做分类分流处理。此外,根据省局修订的税收业务规程和大集中系统业务操作流程,进一步规范税源管理岗位设置,推进分类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措施应用的有效性。

二是提升风险效能。拓展外部信息采集渠道,加强工商、国税、建工局等部门信息利用,采集房产局、国土局等部门的第三方数据25560条。积极参加省局前台校验规则清理、反馈工作,提出优化建议6条;新增数据审计规则建议2条,已被市局采用。不断加强数据质量日常管理,并对审计结果按月通报、按季考核,对重复未处理者落实一票否决制。规范风险应对管理,推送1581户次中等风险任务,应对入库税款49207万元,同比增长28.01%,户均入库税款30.7万元,同比增长5%。加强任务统筹,对风险应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过程跟踪、催办和分析,强化动态监控,及时报告风险计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中等风险应对复审和培训工作,并根据以“确定复审对象、组织实施、制作复审报告、跟踪检查”为核心的复审流程,对案卷质量、应对绩效等进行复审,将疑点问题查全、查细、查深,确保风险应对的准确性不断提升。此外,落实总局“互联网+税务”要求,积极推行“互联网+大数据”税收风险管理新举措,通过互联网从政府部门外部网站收集各类涉税信息1100条,其中涉及重点项目、项目审批、招商引资信息等229条,土地出让、拆迁等相关信息315条。

三是加强税种管理。密切关注“营改增”工作,强化“营改增”过程中存量营业税税源管理,重点对建筑业纳税人在区内登记的建筑业项目进行了全面盘查,对竣工决算时间已到期和开票进度达到一定比例的建筑业项目进行了清算。另外,对区内“营改增”行业中有高度风险的纳税人进行了全方位应对,具体包括企业所得税征管权限问题、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是否依法享受优惠、土地增值税清算等。依托企业所得税风险监控模型,深化企业所得税税源风险管理,开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复审,强化注销企业所得税清算及后续跟踪管理,开展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疑点数据核实工作。深化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直接管理,拓展自然人数据库应用空间,针对年所得达到12万元以上纳税人,及时做好提醒服务。截止3月30日,年所得12万元以上申报的纳税人达27228人,同比增长25%,补缴税款437.92万元。强化自然人股权转让低平价交易管理,实现对个人股权转让涉税行为的实时监控,全年审批自然人股权转让383户,涉及559人,累计转让股权金额9.14亿元。其中调整有税户数:97户,占总户数27%,调整有税人数:156人,占总人数27%。核定调整转让价格8.95亿元,入库个人所得税1.79亿元。推进外籍个人约谈制度,利用外籍人员管理软件,做好外籍个人年度申报及审核工作,截止3月30日,外籍个人年度申报的纳税人共有1460人,应申报率达100%。拓展境外上市公司涉税调查范围,建立境外上市公司税收管理长效机制。今年新增中电光伏、华瑞国际为本年度主要调查对象,从董事高管薪酬、股权激励、股息红利、股权转让、关联交易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规范土地增值税管理,推进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在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了整体梳理基础上,确认符合清算条件的项目共25个,年度清算申报项目15个,清算审核项目10个。在市局明确禁止中介机构参与审核的要求下,各管理分局就上报的清算资料,对清算面积、转让房地产收入、各项成本费用扣除进行了细致的审核,列入清算审核计划10个项目,全部完成审核,审核补税3800万元。做好二手房交易、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增值税的征收和清算工作。全年完成14家非房地产土地增值税清算,补缴土地增值税940.06万元。全面应用省局存量房评估系统,健全与物价部门的协作机制,通过价格鉴证中心对个案进行二次评估,妥善处理价格争议。

四是夯实征管基础。按照深化征管体制改革要求,通过多方案测算和数据比对,制定符合江宁实际的“3+5”基础管理方式。加强税务登记后续管理,做好国地税差异户清理工作,按照“全面比对、逐户核实”的方法,对差异户分类进行处理,至目前,共对税号名称不一致230户、法人身份证号码不一致1130户、法人名称不一致1347户进行了数据确认和维护。强化非正常户监控清理力度,把好多头注册非正常户的源头认定关,联合国税共同认定非正常户,多渠道清理非正常户,已累计清理非正常户85户。加大欠税清理力度,严格控制新欠,通过对欠税企业逐户检查核实,实行规范严密的欠税征缴程序,共清缴往年陈欠54.95万,陈欠清理率达到20.68%。加强国地税联合征管力度,通过定期联席会议,讨论明确各阶段工作要点,在国地税差异户清理、非正常户联合认定、税务登记联合注销等方面形成相互协同的工作机制,提高了联合征管效能。目前,申报率平均达到100%,入库率达99.43%,位居全系统前列。此外,联合区投促局、国税局、财政局、统计局,对全区853家外商及台港澳侨投资企业的20xx年度登记及经营情况开展了联合年报审核。

五是强化信息支撑。扩大征管业务指标预警监测范围,以征管智能监测系统为主体,辅以分级分类管理和征管质量监控,运用指标关联分析和多平台数据组合预警,加强指标监控的日常管理和定期纠错,提高征管效能,第一季度我局的征管质量考核全市排名第一。按照市局的要求配合完善信息化项目管理机制,参与市局岗位信息平台的整合和测试、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四期项目的需求编写等,为征管改革、绩效管理、征管质量监控提供更加明细准确的信息数据。加强硬件基础设施管理,组织安排信息安全自查,按部门按岗位全面落实,降低系统运维压力和运维风险。

三、坚持需求导向,创优税收服务,和谐征纳关系得到更大巩固

20xx年,我局坚持纳税人需求导向,创新服务举措,优化纳税服务,促进了征纳和谐关系的进一步构建。

一是创建纳税服务新机制。运用服务讲座等形式,推进“全心、全员、全程”服务意识落地。探索办税服务“全员体验制”,强化纳税服务意识培育。建立深度挖掘、联动呼应的纳税人需求响应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今年以来,办理各类涉税服务工单328件,纳税人满意率(含基本满意率)达96.34%。参与市区两级挂钩联系企业QQ群建设,开展重点企业贴近式服务。借鉴大数据的信息化支撑作用,加强服务常态化分析。做好纳税信用评价软件推广应用,科学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截至目前,按照统一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评定a级纳税人1675家。

二是打造办税服务新平台。严格落实“两个标准化”服务,加强业务培训辅导,强化办税厅执法风险预警,深化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发挥办税厅涉税业务查询信息平台作用,加优化办税指引工作。全面推广应用网上办税模块,进一步拓展自助办税机功能,为纳税人提供智能化办税途径。加强政务中心窗口建设,推进多证联办、并联审批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多证联办”新办户数759户,“三证合一”新办户数2536户、变更2008户、换照1123户。

三是拓展税法宣传新载体。强化税法宣传统筹,区分不同类别,开展分众式税法宣传。加强“微讲堂”、“微小说”等“微”系列宣传产品的利用,提升宣传的可读性和亲和力。以税收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参与市局开展的“新税风心服务税收助您前行”和“新税风心服务税收就在您身边”主题活动;与区教育局联合组织在全区32所学校开展税收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8838篇,上报市局142篇,其中16篇文章分获一、二、三等奖,同时,我局与区教育局双双获得优秀组织奖。

四建立咨询服务新标准。借助12366对全系统业务的支撑,统一规范解答口径。探索运用微信、在线咨询等新型媒介服务方式,开展重点企业订制服务,实现咨询服务互动式。深化“纳税人之家”、“纳税人学校”和业已建设的税收宣传基地平台运用,加强一体化“纳税人学校”建设,开设“税收大讲堂”,尝试案例式、实景式、体验式网络教学。全年举办纳税人学校12期,参加培训人数近1287人次。

四、坚持文化兴税,推进文化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0xx年,我局大力实施“文化兴税”战略,深入推进“正文化”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社会广泛认可的江宁地税“正文化”品牌。被市局表彰为20xx年度税务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一是文化建设卓有成效。把系统开展的“卓越同行”文化建设与我局“正文化”品牌核心价值理念深度融合,通过完善“正文化”形象标识、开展“正文化”宣教活动,创作“正文化”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正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实施“正文化”品牌传播战略,大力开展以“正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交流、公益服务、学习竞赛、帮扶济困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此外,完善“正文化”建设指标体系,对文化建设发展阶段和成效进行评估,找准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二是基层建设加速巩固。面对征管改革、人事调整等复杂情况,实时把握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切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激励引导,确保目标同向、工作同心。大力开展“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干部不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牢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文明创建工作力度,统筹推进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群众满意窗口等创建活动,干部职工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激发,“正气、创新、高效”的干部队伍形象充分展现。

三是文化活动不断创新。统筹党、群文化建设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康乃馨行动有爱江宁”庆“三八”主题活动、“保护家园”世界地球日郊游活动、“小蜜蜂骑行日”自行车骑行活动、“最强税务人”第二季春训趣味赛活动等,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不断增强。开展职工书屋示范点创建和健康工程活动,邀请专家开展健康咨询,关心干部身心健康。职工书屋获部级“职工书屋示范点”称号。此外,积极落实干部带薪休假制度,切实保障干部职工的基本权益。

五、坚持依法治税,推进法治建设,税收法治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20xx年,我局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认真履行税收职能,切实坚持依法行政,大力推进税收法治化建设。

一是推进税收法治建设。深入开展依法行政争创活动,以及“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规范执法示范岗”创建工作,顺利完成省局“税收法治示范点”创建验收工作。完善重大决策制度体系,强化合法性审查过程控制,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的跟踪反馈和监督。落实权力清单制度,开展流程和制度执法风险审查,实施执法全过程记录,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各项制度规定,自觉将权力置于阳光监督之下。开展“转作风、走基层、贴民心、解民忧”大走访活动,以现场办公方式为企业解惑答疑,向纳税人征求依法行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向区人大、区法制办以及市局法制部门报告行政执法工作,接受上级机关及同级法制部门的监督指导。

二是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严格执行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政处罚行为,探索建立柔性执法制度。落实行政处罚备查制度和重大处罚案件报备制度,对单位处以10万元以上、个人处以1万元以上的罚款,逐级向市局报备。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落实当场办结制和限时办结制,对当场办结的审批类管理事项、税收优惠备案类事项、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事项以及各业务部门确定的其它重点管理事项,通过风险推送、日常核查等方式,及时对纳税人申报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核查,最大可能缩短纳税人办税时间和减少纳税人办税环节。落实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以及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工作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更好地防范执法风险。成立税务行政争议调处办公室,依法开展听证、复议、诉讼及强制执行工作,健全行政争议化解机制,注重运用和解、调解等沟通协调方式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

三是深化稽查管理改革。实施大要案项目管理,强化大要案查处,提升稽查威慑力。落实税务稽查案件负责制,推行工作底稿,试行工作日志,强化痕迹管理。强化税务稽查分类应对,完善异地核查、关联企业检查,健全部门协作和国地税联查机制。升级应用稽查查账软件,推行网络版电子查账软件,探索卷宗电子审理信息系统。完善稽查结果增值利用,积极探索征管、稽查交互平台,不定期行业、税种稽查分析报告,全面推行稽查案例库应用。20xx年,共查处各类涉税案件61宗,查补收入8303.65万元,查补入库税款5047.34万元(其中:查补税款3813.10万元,滞纳金369.26万元,罚款964.98万元),以查促收3256.31万元,案件入库率100%。

四是提升督察内审效能。落实税收执法督察规则,成立专门团队,依托3.0征管系统和市局综合信息平台,按季度开展税收专项执法督察工作。今年一季度,重点对误征退税、“营改增”风险应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风险应对、稽查移送、企业改制过程中涉及房产过户的契税减免等执法事项进行专项督察。在税收执法督察工作中,重点对组织收入原则贯彻落实、保障民生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土地增值税管理、发票管理及税务登记管理等情况,以及个体工商户管理、存量房交易税收管理等开展了进行了重点督察。此外,借助省局大集中系统执法督察内控平台上线契机,对督察发现的问题,除分析原因和反馈整改外,按照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实行行政与经济惩诫,以规范执法行为,避免重大执法过错产生。

六、坚持人才强税,规范队伍管理,干部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增强

20xx年,我局坚持人才强税,突出以人为本和长效管理,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及行风作风建设,不断规范队伍管理,有效促进了干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是选优配强干部队伍。结合系统征管改革的最新要求,调优机构岗位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实施公务员分级分类考核管理,做好市局公务员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工作,深入推进平时考核,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后备干部选拔及新一轮专业人才选拔,加大培养使用力度。加强科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新选拔晋升正科级领导干部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6名,科级领导干部队伍得到有效充实。

二是提升教育培训实效。围绕税收新政、征管改革等重点内容,分类别、多形式统筹开展并落实春训、业务短训、在岗培训等工作。开展以“最强税务人”春训趣味赛为代表的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突出全员参与,重点选拔年轻优秀岗位人才脱颖而出,干部职工业务技能、服务意识明显提升。鼓励干部取得执业资格,3名干部取得会计师、经济师等执业资格。

三是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在充分征求各单位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二级绩效指标进行了全面修订。同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完善绩效分析评价和反馈制度,加强对指标推进过程跟踪与监测,切实发挥考核指标对各项重点工作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和目标任务分解工作,实行责任包干制度,落实基层科所长“一岗四责”,建立起区局领导、科(分局)长、一般干部三层二级“网格化”责任体系,实行连带责任制。细化分析报告制度,规定科级部门每月,区局每季对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情况分析一次,凡发现各类不良苗头,必须在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化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问责管理办法和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发现严重苗头和问题严肃处理,做到事必明责、章必严循、行必责实。深化“一案双查”制约机制,防范工作失职、渎职和违反廉政纪律等行为的发生。

五是深化作风行风建设。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尤其是强化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作风漂浮、不敢担当等突出问题,用“三严三实”锤炼好作风,即:锤炼过硬的思想作风,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能力素质;锤炼务实的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锤炼正派的生活作风,树立清廉形象。开展“服务零距离、满意在地税”作风品牌建设,结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开展“三服务”、“四解四促”活动,努力为纳税人、为基层办实事。应对作风评议新机制调整,健全服务对象随机评价机制,优化行风监督员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开门纳谏,加强窗口行风监督,严格作风责任传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厉行节约、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各项规定。贯彻落实省局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严格基建工程、政府采购、三公经费开支等监督管理。认真执行财务制度,加强预算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围绕反“”、转作风,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强化思想教育,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行风建设。

六是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细化党的工作的监督考核,强化党建责任落实。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建立党的工作分片划组管理机制。落实好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突出政治上的先进性、素质上的全面性和标准上的严肃性,确保新发展党员质量。健全党组织关怀党员、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机制,关心爱护党员干部。建立党组织固定活动日制度,严格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党内制度,加强对各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指导、管理和督查,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常态化。构建党总支、党支部、党员干部“三位一体”党建工作责任管理体系,建立机关党的工作分片管理机制,健全党员志愿者服务体系,完善调研联系制度,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制度,以科学机制规范党建工作。

税务管理制度建设篇9

2012年全市地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全省地方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力保增长,为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12年全市地税要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增强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着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把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将学习实践与推动地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一)增强科学发展理念。继续组织广大党员及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增强科学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着重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准确把握上级的工作部署要求,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充分发挥地方税收的职能作用,有效解决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地税工作突出矛盾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三)增强科学发展机制创新能力。着眼于构建有利于惠州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地税工作科学发展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操作规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真正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保证。

二、以构建收入增长长效机制为重点,着力加强组织收入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服从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坚持组织收入原则,确保税费收入任务的完成。

(四)加强收入计划管理。坚持全市经济税源通盘考虑,依据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税源分布情况,统筹协调税费任务的下达。实行总体及单项相结合的目标考核,把握收入进度,均衡入库。在强化税费收入目标完成率考核的同时,更加注重收入质量。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组织收入考核办法,健全考核奖惩制度,确保组织收入责任制全面落到实处。

(五)加强税收分析预测。强化税源调查工作,密切关注组织收入面临的新情况新

;站内范文搜索问题,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科学判断税收发展趋势。强化税源分析和预测,制定分析工作制度,全面开展税源分析、税收预测预警分析、税收管理风险分析和政策效应分析,强化对重点税源地区、行业的税收监控分析;分析各税种各行业收入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关系,通过分析行业税种的税负以及弹性变化,有针对地查找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潜在税源以及征管上的薄弱环节。完善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基础,落实报告和预警制度。加强对重点纳税户及重点项目的监控管理,跟踪掌握相关税收政策调整和征管方式措施变化对有关税收的影响,及时掌握收入异动,及时提交分析报告,便于各级领导参考决策。

(六)加强主体税源管理。加强重点项目税收征管,对年度投资额超亿元的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完善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双向申报制度,确保大项目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加强主体行业、主要税种的管理,继续加强和规范对建安房地产、饮食娱乐服务行业、金融、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税收管理,继续加强和规范对营业税、两个所得税等主体税源的管理,通过规范征收方式和加强纳税评估,合理调整行业税收负担,从规范管理中寻找新的税收增长点。加强部门协税护税管理,继续深化房产、土地税收一体化管理和车船税收管理。加强挖潜堵漏工作,进一步挖掘建安、房地产行业和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潜力。

(七)加强规费征缴。牢固树立税费同征同管同查观念,加强各项规费征缴工作。以社保费全责征收及上线大集中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社保费征缴工作力度,突出抓好社保费扩面工作,巩固和扩大费基。继续抓好对教育费附加、文化建设费、堤围防护费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各项规费的征缴工作,健全和完善规费管理责任、费源监控、数据分析等征缴制度和机制,确保各项规费征缴任务的完成。

三、以夯实基础管理为重点,着力完善税费征管

(八)完善征管基础管理。完善税收征管档案管理办法,规范征管档案管理,切实发挥出其在税源监管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分类管理为核心,以征管流程为导向,优化服务,强化评估”的专业化税源管理新模式。落实纳税评估员制度,继续优化税收管理员平台,深化税源分类管理。制订业务规程,健全配套制度,规范纳税评估业务操作。对建安、房地产行业实施全面评估,组织集团企业试点评估,拓宽在服务业、餐饮业、旅店业的纳税评估。继续加强和规范两个行业三张票管

;站内范文搜索理,优化网上实时在线开票系统,加大在建安、房地产及其他行业的推广应用。落实征管业务流程重组,优化外出经营税收管理、纳税人税前纳税认定、发票验销、税务机关代开发票等流程重组。

(九)完善数据管税。全面加强数据采集,规范数据录入管理,提高纳税申报数据录入和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拓展涉税信息渠道,广泛采集统计、发改、国资、财政、工商、国税、质监、民政、交通、房管、公安、交警等部门的各类宏观经济指标、基础数据、涉税信息。发挥大集中数据集中处理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征管质量和纳税遵从评价指标体系,推动相关指标体系实现系统自动考核评价。全面梳理岗位操作权限,规范和加强大集中系统的管理和操作。抓好网上办税系统拓展功能、委托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进一步优化职能核定模块,加强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提升数据管税综合效能。

(十)完善社保费全责征收。以大集中系统为依托,全面落实社保费征缴环节中的缴费登记、申报、审核(核定)、征收、追欠、查处、划解财政专户等工作职能。加强费源管理,完善社保费征管档案管理,规范归集办法和内容。建立重点费源分级管理制度,对重点费源实行重点管理。结合日常税收管理,对参保人数、缴费费基等申报资料进行检查核实,确保核定资料准确完整,申报资料真实可靠。加强欠费管理,处理好历史欠费。加强工作调研,做好人力资源配置和优化日管业务的分析。加强内外部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健全社保费全责征收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社保费征管岗责体系,完善社保费考核体系,规范全责征收程序,推进全责征收制度化、岗责化、程序化。加强对税收和社保费各类申报征收数据的整合,通过个人所得税申报人数、计税基数与社保费参保人数、缴费基数的比对、分析,全面掌握企业职工的参保情况。全面掌握企业相关指标的变化及费源的发展趋势,为改进征管提供依据。完善与财政、劳动、社保、银行等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全责征收遇到的问题。

四、以增进税收公平正义为重点,着力规范税收执法

(十一)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组织开展税收程序法和税收实体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加强地税干部法制教育,不断增强税务人员法制意识和执法风险意识。认真落实税收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把好地方税收业务文件政策关,强化税收执法事前监督。加强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切实把好审理关,规避税收执法

;站内范文搜索过错,降低税收执法风险,强化税收执法事中监督。加强税收执法检查,深入开展税收综合执法巡视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防范税收管理工作各环节的执法隐患,强化税收执法事后监督。继续深化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加强执法考核评议,充分发挥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系统的监督预警作用。进一步强化行政复议和应诉风险意识,严格执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提高执法内外监督和应对水平。

(十二)规范税收秩序。加强税收法制宣传力度,继续利用新闻媒体和地税网站、12366-3服务热线宣传平台,大力普及税法知识,广泛宣传正面典型,倡导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提高广大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营造和谐融洽的治税氛围。严格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稽查执法。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结合惠州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对一些征管漏洞多、增长潜力大的行业税收专项检查,组织开展重点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和打击制售假发票违法犯罪专项治理行动。完善和落实“一级稽查”体制,深入推行首查责任制和案件复查制。进一步完善案件督办和协查机制,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切实提高稽查工作效率。继续落实稽查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稽查与征管信息互通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合作,落实税收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工作制度,形成税务、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合力。

(十三)规范税收政策法规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尤其要注重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全面规范各税种管理,以加强项目管理、分类管理和差额管理为抓手,规范营业税管理。强化企业所得税税基管理,规范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抓好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调整后有关税收政策的落实,加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和重点检查工作。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汇算清缴工作质量。继续抓好个人所得税12万元自行申报和明细申报工作,大力推广和运用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网报系统,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带征率。加强土地增值税核定和清算工作。加强全市土地税收税源数据库建设,强化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健全和完善土地使用税减免备案管理制度。以加强房产基本档案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应税房产户清源明,提高房产税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以解决纳税服务需求为重点,着力优化纳税服务

(十四)优化办税服务厅资源配置。规范办税服务厅管理,统一规范办税服务厅的形象标识、服务标准及管理规则。完善

;站内范文搜索办税服务厅功能建设,统筹安排办税服务厅改造与建设,做到分期分类,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制定办税服务厅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加强对办税服务厅的监督与考核。

(十五)优化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围绕打造网上税务局目标,加强完善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拓展优化功能设置,促进门户网站与征管信息数据互通共享。加大网上宣传及咨询辅导的力度,畅通网上办税功能,逐步实现涉税事项网上办理,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两个减负”的落实,不断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加强纳税服务热线建设,开发自动语音系统、自动传真系统、语音信箱功能。开发应用短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各类涉税信息。

(十六)优化纳税宣传辅导机制。继续实施纳税宣传辅导管理办法,实施分级管理,落实各级、各岗位纳税宣传辅导责任。增强税收宣传辅导计划性,统筹各级纳税宣传辅导资源,增强宣传辅导实效性。举办专题税收辅导班或讲座,强化纳税志愿者宣传辅导作用,及时有效地将各项税收法规、政策宣传到每位纳税人。

(十七)优化纳税服务体系。梳理完善各项纳税服务制度,统一规范服务的硬件环境、服务的职能范围、服务的标准、服务礼仪、服务管理模式和服务责任追究等制度,规范执行标准和考核办法。完善纳税人需求分析、纳税服务联席会议以及涉税事项限时办结制度,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六、以人才兴税为重点,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十八)加强各级班子建设。组织开展好各级党组(班子)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政策业务水平和把握税收全局工作的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各级党组(班子)议事规则,增强班子依法依规、科学民主决策能力。开好各级班子民主生活会,畅通沟通协调渠道,增强班子团结协作。继续推进“一把手”工程和“三好班子”创建工作,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全面加强对领导班子的考核,提高各级班子整体战斗力。

(十九)加强队伍教育培训。加大对税务干部的培训力度,按照全员培训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整体推进各级领导班子、一线基层人员、骨干人才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税务干部的总体素质。加快全市系统内部师资库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外部师资网络,为培训教育工作提供师资力量支持。推行网络教育培训模式,适时开展干部队伍岗位能力测试。抓好多媒体电教室建设,完善教学设施

;站内范文搜索,增强培训自主性。完善培训考核机制,健全学习激励机制,增强干部队伍学习自觉性。

(二十)加强队伍能级管理。抓好机构优化调整后续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岗责体系,规范工作标准,量化工作要求,推动岗位职责的落实。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办法,分专业建立系统人才库,规范人才管理和使用。积极探索能级管理新方法,将能级管理与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税收管理员操作系统以及执法监察信息系统结合起来,提高能级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将能级管理与干部任用、待遇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绩效考核,营造积极进取、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二十一)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加强形势教育,促进队伍思想观念和作风纪律适应经济社会和税收形势发展要求。层层成立作风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实行领导负责,全员参与。深入开展“刹风整纪,强化地税作风建设”教育工作,加强对干部职工纪律作风教育和引导。坚决纠正和解决办事拖拉、作风散漫、服务意识不强、组织观念淡薄、艰苦奋斗意识淡化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责任制,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加强对各项工作落实检查、督促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七、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着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二十二)强化廉政文化教育。规划和落实全年反腐倡廉教育重点,举办各种廉政讲座和辅导,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组建惠州地税特色的廉政文化“轻骑队”,深入基层灵活宣教。通过建设和培植优秀的系统廉政文化,促使广大干部职工实现从被动受教到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的转变,切实筑牢干部队伍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二十三)强化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完善“一把手”责任制和全员廉政责任,确保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和责任延伸“四到位”。要把重大责任落实到人到岗,细化工作责任和目标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细化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建立完善配套措施,抓好责任延伸工作,建立有利于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体系。

(二十四)强化惩防体系建设。继续深化惩防体系构建工作,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健全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廉政风险防范和监督,着力提高地税队伍的抗风险能力。充分利用惩防体系信息管理系统预警和效能测评模块,加强对税收执法重点业务、

;站内范文搜索税收管理业务的数据分析、监控、核实和处理,实现预防预警。拓宽模块功能和监控范围,加大对各种信息系统资源整合,建立“全面覆盖,重点监控”的惩防信息监控网络,推动“科技防腐”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十五)强化“两权”监督。针对“两权”运行的重点部位和惩防体系信息管理系统预警多发的环节,运用税收综合执法巡视检查、执法监察以及内部审计等手段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全面落实“四个一”制度,加强税纪、税检、税警、税企协调工作机制,形成内外结合的反腐工作合力。

八、以规范管理为重点,着力规范内部行政管理

(二十六)规范机关财务管理。继续完善财务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加强机关接待、政府采购、报销审核、项目审批等方面的管理。对办公费用、政府采购与同期的相关指标实行比对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重点规范固定资产购置、清理及日常管理,加强机关行政费用的审核,坚持勤俭办事,防止讲排场、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强化经费预算管理及绩效评价,严格控制行政经费支出,实现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出国(境)费用、办公经费预算“五个零增长”以及晚会、展览、庆典和论坛活动要实现“四个减半”。

(二十七)规范行政事务管理。从规范岗位职责、完善工作规则入手,健全从政务服务到事务管理,从外部协调到内部运转等工作制度。对会议、检查、培训、外出等实行计划管理,进一步归并检查,压缩会议,精简文件,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后勤管理,推进后勤管理规范化。深化政务公开,强化监督管理公开化。全面推广全省视觉识别体系,进一步规范办公环境、视频会议室、办公用品等,提升机关社会形象。加强税收档案工作,严格按省特级要求进行归类、保管、查阅和管理,迎接档案省特级的复查。

九、以建设地税文化为重点,着力打造地税文明机关品牌形象

(二十八)加强地税党建文化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继续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继续抓好机关团建工作,加强对工青妇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团工青妇组织的职能作用。继续抓好固本强基工程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继续落实对扶贫点的帮扶和支持责任。

;站内范文搜索二十九)加强地税和谐文化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新路子,进一步规范创建机制,不断丰富创建内容,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成果。积极开展地税文化年建设活动,举办地税文化专题论坛,积极探索建设地税文化新路子。举办书法大赛和“我爱地税”15周年征文活动,使税收与广大市民更加贴近。组织宣传报道一批先进典型,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做有目标。继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积极组织“访贫帮扶”“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更加关心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增强地税队伍和谐。

税务管理制度建设篇10

具体工作目标是:坚持抓收入、强管理、带队伍、谋和谐,努力实现收入质量、管理效能、和谐国税建设“三好”的目标。

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收入质量,确保收入工作目标。要坚持依法征税,把收入质量放在首要位置。

1.做好经济税源预测分析调研。一是要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区域经济税源分析相结合。根据增值税转型、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及国家有关减税政策,结合*经济发展动向,找准税源结构及特点,及早布局收入工作,充分发挥税收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确保税收与经济持续、协调、同步增长。二是认真开展经济税源调研分析。要根据市局下达的年度收入工作目标,科学、合理分解收入任务;对主要税源由于价格因素或经济政策因素导致的税源变化进行掌控和开展调研性分析研究,利用税收弹性、趋势回归等方法提高税收分析工作效果,及时修订和调整季度或月度税收工作计划,确保税款均衡、足额入库。

2.强化税收收入工作措施。一是完善重点税源分类管理制度。实现对重点税源企业生产营销静态和动态信息的有效监控,科学、合理制定税收收入计划,强化收入措施责任考核,促进经济税源最大化转变为税收,确保税收纲性。二是采取有力措施压缩新欠、追缴陈欠和依法核销死欠。严格控制欠税、缓交税款和延期申报的审批;加强与相关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联系,形成清欠工作合力,有效降低欠税规模。三是提高收入数据指标运行质量。确保申报率和入库率等重要数据指标平稳运行,运用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职能促管增收;并保持合理可比税收弹性系数值。

(二)实施科学管理,加快一体化建设步伐。要按照省局、市局征管一体化建设工作思路、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加快推进一体化建设。一是要抓好工作统筹。要认真落实好市局的四项工作制度,以分类构建征管格局为基础,以省局数据集中为依托,整合业务、优化流程,围绕市局为中心的统筹主体,形成税收业务、数据管理、征管资源配置等板块联动的征管一体化运行机制,为基层税收业务建设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体化工作平台和制度机制保障。二是深化数据分析应用。要抓好各税种主要指标监控及运行态势分析,坚持从异常数据中找问题、查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堵塞征管漏洞、降低税收执法风险;要不断探索提炼各单项数据指标的分析方法,用好、用足、用活存量数据,提高数据管理质量,夯实税收征管基础。

三是建立“四位互动”机制。要通过对市局、区局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认真分析,斟别疑点,为评估和稽查提供案源,利用评估和稽查建议为税务管理提供决策方向,真正实现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征管运行机制,达到评查促管的工作实效。四是推进纳税评估工作。要运用省局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本局建立的洗煤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有计划、有步骤对出现异常指标企业开展纳税评估工作;要依托信息化支撑,探索构建对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定量、定性的判断,对纳税申报和税负异常情况预警的税源管理体系。五是强化税务稽查。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稽查监督机制、岗位职责和权限范围,提高稽查工作精准打击力度。六是推进征管信息化建设。要按照省局、市局部署稳步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力推行多元化电子申报方式和推广各类信息数据应用软件,努力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税收征管与政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水平。七是加强税种管理。充分利用金税工程增值税征管信息系统和综合征管系统的数据,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异常数据、进销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制定和落实管理措施;要研究和创新企业所得税管理模式,确保新旧企业所得税法有效配套、有机衔接。八是开展政策调研。要针对重大政策实施、政策管理和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组织开展税收调研,通过认真分析和思考提出好的工作建议供上级决策,不断提高政策管理水平和政策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