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应急管理工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23:59:58

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篇1

关键词: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078-01

农村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是指在应急反应过程中,各组织之间及组织中部门之间的指挥、服从、协作关系。便于对疫情进行日常监测、专门管理,为应急反应过程的决策统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部门间协调配合,以及为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运作机制高效运转,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

一、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合理

相比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合理。政府管理领域固有的条块分割管理模式,各组织、部门之间交叉重叠现象严重,农村基层政府与上级政府有关部门之间,以及农村基层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管理混乱、协调困难等原因,使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难以有效发挥整体效应。

二、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失效的原因

(一)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的突出表现,主要有两个:

1、缺乏统一的应急决策指挥中心。统一的应急决策指挥中心,全面负责本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救援协调工作;制订应急救援法律规章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对疫情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对外应急处理信息等。

但是,农村基层政府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常常表现出管理方式僵化欠灵活,应急反应滞后,应对失措、进退无据、无人负责或多头领导等现象,导致盲目决策,或反复讨论却迟迟无决策结果,无法发挥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合力,延误应急反应时机。

2、缺少常设卫生应急机构。常设卫生应急机构,对于农村公共卫生的日常监测、疾病信息、基本医疗保健和应急医疗救助提供等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农村社会普遍缺乏常设卫生应急机构和和承担卫生应急职责的专职人员,仅仅借助现有政府管理组织执行其某项职责,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也主要依靠基层政府领导,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应急反应缺乏前瞻性、主动性。

(二)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运行不畅

由于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中缺少某些重要组成部分,使整个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在运行时出现断裂,各项应急工作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对各类有关疫情的信息或应急处理决策及处理结果的信息,对各方人员,对各部门之间的资源都无法有效整合,无法发挥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整体效应。

三、健全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一)构建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首先追求时效性,因此,需要构建决策指挥统一、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按照这样的目标,打破固有的条块分割管理模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专家参与的管理格局

1、公共卫生管理常设机构。如,卫生处。在常规状态下,是要职责是对疫情实施日常监测,向公众宣传公共卫生知识,提供基本卫生信息。在紧急状态下,其主要职责包括: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通报疫情信息,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服务准备,向应急决策部门提供有关卫生方面的专业建议;在突发事件发生中,参与现场救援,为灾区民众和参与救援人员提供紧急医疗服务;进行灾区人员的分散隔离、负责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灾区民众宣传传自救、急救知识。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继续收治伤者。并在此过程中,持续通报最新疫情信息。

2、应急决策指挥中心。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决策、指挥、协调工作,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高管理部门。有设以下几个部门:

(1)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应急决策指挥中心的行政管理工作;(2)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到受灾现场指挥、协调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工作;发动本地区社会力量参与救援;

(3)信息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动态信息;

(4)协调中心。主要负责协调各单位、各部门、救援物资以及救援队伍。

3、专家组。包括卫生专家,应急专家等。为了使应急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要求专家全程参与决策。

以上各部门要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期间,提供24小时服务。

4、其他支援部门。主要包括:水、电、气等能源供给部门;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部门;公安、消防等部门;药物、医疗器械、救援物资的生产部门;毗邻地区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理部门等。支援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期间,要求时刻保持援助状态。

(二)增进农村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组织协作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卫生处)在监测到疫情信息后,应首先对信息内容进行调查核实,确认后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将调查结果上报。由疫情所在地农村基层政府、卫生处,组织专家对疫情进行评估,并根据事态严重程度,决定启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同时,疫情所在地农村基层政府、卫生处,应当将已经发生或者有可能引起突发事公共卫生事件的详细信息,及时向毗邻地区政农村基层政府、卫生处通报疫情信息。后者应当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险情超出所在地农村基层政府应急处理能力时,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卫生局)报告,请求援助。

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所列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结束。当灾区民众全部救出,疫情受到控制,农村公共卫生环境恢复正常,经专家评估,认为疫情隐患已经消除,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各方救援力量形如撤离。由疫情所在地人民政府宣布应急结束。

参考文献:

[1]唐承沛.中小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与方法[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12

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篇2

【关键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运行智能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G224【文献标识码】B

应急广播是指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等应急状态时,以广播的方式向公众传递紧急信息的一种手段。2013年10月,浙江省余姚市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侵袭,短短数天全市过程性雨量达到561毫米,受灾人口80余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27亿元。在余姚断电断水、交通瘫痪、通信不畅、成为“孤岛”的困境下,浙江广电集团fm93交通之声第一时间在当地设立了应急直播室,在及时沟通、信息、引导舆论、稳定人心、协助救灾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应急广播对于各级党委政府来说,是治国理政的新常态、新实践;对于广播行业来说,是拓展大众传媒职能的新需要、新尝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广播工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并列入了“十三五”规划。在近几年的重大自然灾害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电台积极探索,进行了有益尝试,应急广播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2013年12月3日,国家应急广播中心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家应急广播体系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2014和2015年度“中国应急广播大会”的相继举行,更是为各地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下面结合余姚市应急广播的实践和探索,谈谈对加强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体会和思考。

一、余姚市农村应急广播现状及运行情况

2014年以来,余姚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总结2013年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侵袭后,痛定思痛,全力推进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至2015年7月底,所辖265个行政村全面完成终端喇叭安装任务,实现了农村应急广播全覆盖的目标。全市共建设安装市总播发中心1个、各乡镇街道播发分中心22个、应急终端喇叭970个,超额完成了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并经受了实战考验:2015年在防御“灿鸿”台风和“苏迪罗”台风过程中,新安装的应急广播及时启用,发挥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灿鸿”台风期间,余姚市广播电视台首次启用应急广播,根据市三防指挥部、市气象局提供的信息,以每半小时播报一次的频率及时台风动态消息、提示事项及防台指南,将最新的信息通过应急广播传到了千家万户,让广大市民及时了解台风动向,并提前做好人员转移及相关预防工作,避免了意外事件的发生。应急广播在台风中的成功运行,让这一民生工程向党和政府、广大市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台风过后,各乡镇街道、村纷纷要求增补应急广播终端,这也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应急广播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让应急广播在自然灾害及其他应急事件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关键是亟需制定一套科学、可靠的建设运行方案。余姚市结合应急管理需求,坚持标准,充分论证,及时制订了相对成熟的《余姚市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方案》。这个方案标准较高,采用了RDS控制有线+无线方式进行应急广播系统搭建,系统运行双向化,管理科学精准化,可以对各终端喇叭进行点对点的控制和。应急处置也更为科学合理,在应急情况下,可以传送有线或无线广播信号,在有线数字网络完好时(有电有信号)通过网络进行有线传送;在网络受到损坏时可通过无线发射进行无线信号传输;断电时通过太阳能板供电,确保实现系统的有效运行。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成后,为确保能够安全、规范运行,余姚市政府及时制订了运行规范,对应急广播日常管理及运行要求、运行职责、运行内容审批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保证应急广播的“安全播出”。为保证应急广播该响时响,保证日常高效维护,余姚市还出台了应急广播考核管理办法,就终端喇叭的响应时间、处置要求等对市广播电视台及各乡镇街道广电站作出了具体考核规定。

余姚是浙江省加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一个范例。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2014年将其列为全省十方面民生实事之一,并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到2015年底,全省27595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任务,实现了农村应急广播村级全覆盖。同时,在浙江广电集团成立了“浙江省应急广播中心”,批准fm93浙江交通之声为“浙江省应急广播频率”,以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公共安全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二、农村应急广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按照相关方案,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应依托现有的广电有线网络和中波无线网络,构建省、市、县(市、区)三级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农村应急广播平台,除具有日常广播功能外,还具有县、镇、村三级智能操控、局地广播、应急插播等功能,既能服务公共文化建设,又能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及抢险救灾应急响应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设在各乡镇街道广电站的播控中心,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随时播送各类消息,实现各类预警信息快速高效。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应急广播系统的“建、管、用”模式仍然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在不少地方都被打了“折扣”。当前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在一些地方,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尚未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资金以及日常运行维护经费缺乏;相关设备管理及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应急广播覆盖率低,在一些偏远地区,还不能覆盖到自然村;部分地区重建设轻管理,应急广播通响率、完好率较低,影响了应急功能的正常发挥,等等。

三、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应着力在“四化”上下功夫

应急广播并非另起炉灶、重新建设一套制作播出和传输覆盖系统,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技术的融合创新,实现预警信息的快速和广泛传播,为全民提供避灾减灾的公共服务。我们要围绕确保有效使用,坚持巩固、完善、提高来展开工作,注重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运行、智能化应用,把应急广播建设的短板补好。

(一)注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当前,各地都在开展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一些地方的应急广播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考虑到基层广播覆盖的难度,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和应急广播系统的基础平台,必须立足长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尤其亟需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包括指导建设的建设标准、保障信息互联的技术标准、保障应急广播智能的策略标准和保障正常运行的管理标准等。这个标准体系必须遵循可拓展性、可开发性,全面实现数字化、模块化。同时,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无缝覆盖,将无线广播、数字广播、有线广播、村级广播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真正实现应急广播的政策保障标准化、设施建设标准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和考核评价标准化。

(二)注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管理是确保应急广播体系建成后正常使用的基础,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稳定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坚持“建管用”并举,研究建立农村应急广播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充分发挥好应急广播体系的综合效能。通过建章立制,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以管理推动使用,以使用促进管理。建立健全应急广播体系工作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通过加大管理力度,进一步明确责任,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确保应急广播安全播出。如我们力求广播设施设备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方案、统一配置、统一技术、统一制度、统一管理,全市各广电站的广播设备以及村广播室均统一配置数字设备,在硬件层面上确保了农村有线广播“优质响”“长期响”。

(三)注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常态化运行

明确责任,落实经费,加强应急广播系统日常的使用、维护以及演练、抽检,以备不时之需,确保常态化运行。为有效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保证应急广播的正常有序使用,同时符合安全播出要求,余姚市出台了应急广播运行试行办法,明确应急广播网络、设备统一由市广播电视台承担维护、检修职责,确保应急广播的正常、畅通使用。各乡镇、街道政府及广播电视站做好辖区内农村应急广播设施的用电保障、设备保护和维护协调工作。明确了信息的权限:有关单位、部门及各村如需信息,先填信息申请单,经审批流程审批后由专职人员落实。操作者按市应急办规范要求操作,时间、次数等根据内容按审批要求实施,落实专人,内容存档。通过规范流程,确保应急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四)注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智能化应用

应急广播建设应坚持“应急”和“智能”这两个基本原则,以凸显应急广播信息快捷和自动这两大特点。一旦需要应急信息时,指定区域内所有的电视频道、所有的广播频率都应该具备能快速传递信息的能力。除了这些,应急广播的核心能力还包括对于那些未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受众,也要通过播发区域内的终端喇叭、收音机、机顶盒自动唤醒等手段,千方百计帮助他们知晓这些应急信息。在技术上,这些都应成为随时可以立即或自动实施的能力。比如:通过开发远程控制,实现对机顶盒的点对点的远程唤醒,完成精准到户的应急信息服务;将应急广播与相关部门的预警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应急广播的智能化,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要推动应急广播的智能化应用,做好与各级政府公共应急系统的有效衔接。此外,通过应急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实现传统应急广播与覆盖的升级换代,使应急广播的传播范围更广泛更具有针对性,传播方式既满足当地民众危机时刻了解信息的需求,也满足关注这一应急事件其他受众的需求,这样才能将应急广播传播应急信息的功能发挥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刘济铭《对新形势下加强应急广播建设的探讨》,《新闻传播》,2014年第9期。

2.许冰冰《浙江:两年完成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国新闻出版报》,2015年1月16日。

3.燕辉《构建国家广播应急体系必要性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5期。

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篇3

一、地震应急体系建设

1、认真学习新修订的《县地震应急预案》,结合镇实际,修订和完善本镇的《地震应急预案》。各村、社区、认真组织修订和完善本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2、建设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搞好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镇政府成立以民兵应急分队为基础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村、社区成立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做到人员落实到位,并配置必要的设备和装备。

3、镇政府及各村、社区积极配合县防震减灾局,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在“5.12”期间开展好地震应急宣传和防震减灾演练活动,以提高防震减灾应急能力。

4、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区域内地震应急避险场所规划,搞好应急避险场所建设,完成区域内地震应急避险场所标志设置工作。配合做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培训。

二、震害防御体系建设

1、加大群防群测网点建设力度,加强和稳定村、社区防震减灾助理员的管理,落实经费,开展好业务知识培训,切实做好各种宏观异常情况的收集核实,及时上报工作。

2、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农村村民住宅抗震设防管理的决定》,抓好农村村民新建、改建住房的抗震设防管理,加快实施农村防震保安工程,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农民自建房抗震设防的指导管理。

3、依法加强对区域内建设项目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会同镇建设、国土等部门组织农村建筑工匠参加相关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同时,落实好村镇两级农房建设质量监督人员,以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农房建设的质量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

1、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建立完善宣传网点,探索和创新宣传形式,依托机关、社区、村,利用广播自办节目,科技三下乡,全国防灾减灾日、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段,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及科普宣传活动。

2、利用好村、社区自办板报、宣传栏张贴等多种手段。村、社区应设置防震减灾宣传专柜,存放相关的法律法规、地震应急避险等宣传读物,供居民阅读。

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篇4

关键词:农村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一、农村突发性事件缘由

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口社会流动的加速,市场机制的深入和我国社会转型使农村突发事件频繁出现,应对的难度也在增加。

近年来,农村突发性事件增多。1、乡镇企业的发展。引发安全问题,许多乡镇企业资金少,设备简陋,操作不规范,导致一系列安全事故。其次粗制滥造、假冒伪劣屡禁不止。更甚的是农村成了贩毒,及黄色光盘生产线的窝点。2、农民工进城。农民工鱼龙混杂,犯罪率高,且采用奔袭和流窜方式作案,穿梭与城乡之间,侦破难度大。

二、农村突发性事件特征

1、紧急性。近年来,一些地区农村基层干部为了创造“政绩”,大搞“面子工程”,严重干预农民生产自,行政命令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不对路的农产品大量积压,出现农民“买难”困境。人们缺乏科学预测,忽略市场风险。事件发生后,必须迅速采取措施,减轻损失。

2、突发性。许多灾害和风险,如各种安全生产事故、森林火灾等,人们还难以准确预见其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具体形式发生及其所造成的影响或后果,还难以准确预见。

3、威胁性。无论何种灾难,虽然它们往往涉及小部分地区,但其后果所涉及的人数规模却仍会很大。在政治性突发事件中,出现群体性围堵党政机关、阻塞交通、聚众闹事、等行为,对农村基层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如不能及时妥善处理,甚至可能使整个社会在一定范围内陷入一定程度的对峙状态。

4、扩散性。农村社会危机事件之所以成为危机,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在事件开端以后,很难预计它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事物之间的联系愈发呈现多元的特征,资源的有限性也会导致顾此失彼,形成“连带反应”,把危机的影响扩大。

5、危机事件影响具有社会性。例如,不法企业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在传统的政治学研究中,本来只是属于两个相互对抗主体的社会系统中的矛盾。但是,由于政府负有监管市场运行秩序的责任,因此,农民工与不法企业业主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可能演变为农民对政府监管不力的不满和寻求政府保护的诉求,使这种社会事件转变为一种冲击政府的危机事件。

6、危机事件的组织危害性增强。由于目前农村社会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涉及社会不同利益群体,敏感性、连带性很强,聚集效应明显,而且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传播渠道多元化,国内外各类反动势力有机可乘,利用我国旧有的政府处理方式和群众心理,在各类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制造各种谣言,煽动群众采取过激行为。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各类民族分裂势力利用网络,散布反动言论,组织地下非法活动,危机事件可能引起的震动频度明显增大。

三、农村突发事件处理存在困难

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农村处于不利地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一些乡镇干部不经常联系其下所的村,把土地一包了之,对村里的事管的不多。当突发性事件爆发时,农村信息渠道不畅通。一是农村交通不便,特别是地处深山老林、偏远山区的农村,发生了突发事件信息无法报告,救援人员无法及时到达,耽误应急处理时机。农村分布和居住分散,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全国各地,和外部联系的道路崎岖遥远。二是同一个村居住地也很分散,往往是姓“张”一个角,姓“王”一个角。且农村存在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状况,应急的意识淡薄,能力差,遇到突发事件有的被动观望,有的惊慌失措。三是农村人口多,素质低,经济收入少,承受的突发事件却很多。由于集体经济的弱化,农村处理突发事件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足,可支配资源少,易错过应急处理的最好时机。农民的组织程度低,有的农村组织还瘫痪,干部责任心不强,动员和号召力小。这些无疑都增加了农村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立的难度。

四、农村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构建

随着市场机制的深入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处理突发事件成为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日常事务,要尽快与国际相关机构接轨,实现城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一体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指挥系统和科学的应急救援网络。在农村,县是突发事件应急的指挥中心,乡是前沿阵地,要建立县、乡、村三级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体系。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要有一定的物质储备,对专业人员经常培训,畅通有关信息渠道。

对农民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农民养成自觉应对突发事件的习惯。一是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的能力和自觉性。进行心理教育,使农民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遇到突发事件沉着应对。二是进行顾全大局、团结战斗的献身精神教育。使农民懂得权衡利弊,要有为了全局的整体利益暂时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的思想准备。四是应普及当地经常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知识。四是普及突发事件应急的法律知识,明白自己在这些突发事件处理中的权利和义务,尤其要同农民讲清楚在处理突发事件中作为和不作为的责任,使农民自觉投身到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

对历史上本地曾发生过的突发事件,农民有一定的预感,也有一些这方面的应对措施。应该挖掘、整理和利用这些民间的经验,同时进行科学的预测和监控。把民间的经验和科学的统计资料结合起来分析预测近期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最后,做好农村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认真总结,得出经验和教训,实际这也是对农民进行突发事件知识的教育,使农民掌握更多的应急知识,为今后处理应急事件奠定基础。其次是对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受到损失的村庄和个人进行补偿,使农民体会到处理突发事件的合理性与公正性,消除疑虑。然后对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今后处理突发事件的行动中。

参考文献:

[1]姜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篇5

关键词:农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中图分类号:X92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010-1

1农村火灾多发原因

造成农村火灾多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防火安全意识不强。农民缺乏基本消防常识,房前屋后堆放大量的柴草,且紧靠其住房,农民住房之间大部分没有任何隔离设施。农民对引发火灾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农村有儿童玩火、成年人吸烟乱丢烟头等不良习惯,甚至有的农民不知道报复纵火是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在冬春季节风干物燥的条件下,由于用火不慎、玩火、吸烟等极易引发火灾。三是农村建筑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耐火等级低。农民家家户户相邻,没有防火间距,农产品、柴草垛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随意连片堆放,往往是一家失火,殃及邻里。四是生活中用火用电管理不善。随意动用明火、乱拉乱接电线、线路老化、过负荷用电现象相当普遍。五是消防工作的基础较薄弱。缺少消防设施和消防用水,在灭火中,往往由于供水不足,只能望火兴叹。六是各级组织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农村火灾扑救困难原因

2.1农村火灾一般为连片发生

农村现有的建筑多数为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其门窗、屋架多为木制材料制成,而且多数农民在室内和房前屋后堆放较多的柴火稻草。可燃物资堆放较多,发生火灾后,火势迅猛,蔓延迅速,住房易垮塌,极易酿造大面积火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2农村消防规划不合理

农村普遍缺乏防火设施,没有消防队伍,一旦发生火灾,难以得到有效扑救。另外由于农村建筑缺乏合理规划,家家户户之间柴草相连,没有留出消防通道、防火间距,或设置防火墙,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火烧连营。有时由于道路狭窄,水源匮乏,消防部队即使到达现场,也不能进行有效扑救。

2.3农民自防自救能力差

农村火灾多发季节为冬春季节,由于没有采取有效及时的灭火方法,不能将火灾扑灭在初级阶段,最后小火酿成大灾。

2.4容易延误有利战机

由于农村通信条件差,往往报警不及时,而且在火灾调查中发现,多数火灾的第一报警人不是火灾的第一发现人,发生火灾后,第一发现人或火灾受灾户往往是惊慌失措,急于叫人,不懂报警或灭火。延误消防队灭火的有利时机。乡镇、农村道路复杂路况差,消防车难以迅速赶到火场。

3应急管理在预防农村火灾事故中的作用

3.1切实提高农民的应急安全防火意识和能力

要开展多种形式应急安全防火宣传教育,利用村级学习室、活动室、村务公开栏等学习宣传场所增设消防宣传内容,普及农村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知识。特别是在冬春火灾多发季节,通过新闻媒体、通告、召开村民大会、宣传车走村串户巡回宣传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宣传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方法。教会农民懂得正确用火、用电、用气,改变农村容易引发火灾的不良生活习惯,指导农民自觉开展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掌握正确的灭火、逃生知识和方法。要针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消防安全素质教育,通过提高学生的消防素质带动村民整体素质提高。

3.2搞好新农村建设应急安全防火规划

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小城镇消防规划,加快建设进度,形成以乡镇政府驻地为龙头、遍及各村的消防设施网络。乡镇、村要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把民宅及企业的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要根据农村水资源情况,加强以消防泵、消防水池、灭火器为重点的消防设施建设,行政村要设置可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源。农村柴草垛要统一规划,堆放在距住房100米以外,同时农村住房以及装修材料要选择耐火的材质。

3.3加强火灾隐患整改

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机遇,加快整改和逐步消除农村火灾隐患。一是整改电气线路,规范用电行为。要抓住农村电网改造的机会,彻底更换陈旧老化电气线路,重新规范铺设电气线路,杜绝乱拉乱接现象。二是提高村民住宅的耐火等级,增加防火分隔,改善防火条件,减轻火灾荷载;三是加强火源的管理,改变不合理的用火习惯。加强生活用火和取暖的管理。杜绝小孩玩火,吸剩的烟头及时灭掉,火柴、打火机等火种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从点滴做起,改变不合理的用火习惯,有效地预防火灾。

3.4做好可燃物转化利用

加大农村科技开发力度,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转化等无害化处理技术,引导农民科学利用秸秆,避免因焚烧秸秆引发火灾事故。引导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业,扩大秸秆回收利用率。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农民生活用火对柴草的依赖,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减少火灾隐患。

3.5切实加强农村应急消防组织建设

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篇6

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计划【1】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要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社区、村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基层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完善。要加强对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制订编制指南,明确预案编制的组织要求、内容要求和审批程序;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编制、衔接、备案、修订等管理工作;要针对本辖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

(二)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

要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志愿者等,建立基层应急队伍;居(村)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要求和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队伍组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卫生、城建、国土、农业、林业等基层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有相关救援经验人员的作用。基层应急队伍平时加强防范,险时要立即集结到位,开展先期处置。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配备必要装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严明组织纪律,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抓应急保障基础性工作。

加强基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隐患区域;加强抗御本辖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设备、设施及避难场所建设,提高乡村自身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公用卫生设备设施建设,防止农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各村(居)委会、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配备必要装备,强化队伍训练,提高综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教育,使这支队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关键时候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各村(居)委会、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标语等多种渠道,针对各类易发的公共事件,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社区和村委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开展员工应急培训,使生产岗位上的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高危行业企业要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和培训。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四)抓组织领导工作。

要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应急管理融入到防灾减灾、安全保卫、卫生防疫、医疗救援、宣传教育、群众思想工作以及日常生产、生活等各项管理工作中,并将有关费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平时组织开展预防工作,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主要领导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要不断总结典型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有利于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基层组织和单位的负责人要加强对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计划【2】

为切实做好我乡201x年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应对工作,增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现就201x年全乡应急管理工作制定如下计划:

一、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落实应急管理责任。

根据“依靠群众、立足基层、夯实基础、扎实推进”的工作思路,结合我乡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乡应急管理专(兼)职人员工作职责,形成乡、村和村民小组三级应急管理模式;继续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促进各村委会将应急管理作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予以落实;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不同特点,对本村委会、本单位处于不安全状态的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矛盾纠纷等进行全面排查、登记造册、评估风险,定期检查、实时监控、落实责任;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建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针对、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等环节,以及人员密集区(如学校等)的食品卫生安全和消防通道安全等,进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同时明确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管理和监控责任;有关职能部门要将预测预警能力建设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认真落实,科学布点,加强装备,提高监测水平,各村委、乡直各单位要做好应急信息的收集、研判和报告,落实现场处置的工作措施。

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升应急预案实效。

按照相关要求,各村委会、学校、有关企、事业单位要按照简便易行、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原则,针对应急处置中的职责分工、核心任务、处置程序、响应时间和善后工作等环节,对已编制完成的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实现预案的全覆盖。

三、全力推进“一网五库”建设,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

在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联络网的同时,加大完善“五库”(即应急物资库、救援专业队伍库、安全隐患库、法律法规库、突发事件典型案例库)工作力度,全面掌握各类救援队伍、救援物资的分布和储备情况,分门别类,逐一整理建档入库。同时通过完善应急联络网,壮大突发事件基层信息员队伍,拓宽信息报送渠道,提高信息报送时效和质量,并强化对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考核制度,定期对各村委会、乡级各单位信息报送情况进行通报。

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201x年,我乡将增强应急抢险救援分队力量,并配备必要装备,以增强我乡综合抢险救援能力。乡级各单位要充实完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其他相关单位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兼职救援队伍,各村委、各单位重点加强维稳调解、民兵应急救援、义务消防队、卫生医疗、事故救援、志愿者队伍等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治安巡逻、防暴突击、公共卫生、抢险救灾等应急队伍之间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五、开展应急管理达标村建设活动,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基础。

按照“立足基层,夯实基础,典型带动,全面推进”的全乡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思路,201x年将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基层应急管理达标村建设活动,年终经乡应急管理部门考核验收后由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六、开展应急实战演练,强化应急教育培训。

开展应急实战演练,强化应急教育培训是法律赋予各村委和乡级各单位应尽的职责。各村委、乡级各单位要根据乡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1-2次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乡政府要定期组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人员密集、危险源集中的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开展专项应急演练。乡级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依靠各自人力和物力优势,把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应急演练有机结合,制定演练计划,确定演练内容。要依靠群众,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通过演练不断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根据演练的情况及时完善应急预案。年终应急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将把应急演练作为重要指标。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切实抓好群众应急演练工作。有关演练情况要及时报乡应急办,乡应急办将对各地各部门应急演练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进行通报。继续深入开展全乡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栏、有线电视等形式,开展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教育培训活动。积极创新学校安全教育模式,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书本、进课堂,把应急知识和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作用。定期组织开展校园火灾、地震、防空等自救逃生综合应急演练,提高学生自防自救能力。

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计划【3】

20xx年,镇党政办将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开展,充分发挥自身工作职能,加强组织协调,提升服务水平,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今年,镇党政办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好上传下达

党政办是镇党委、政府的窗口,是联络上下级各单位间的重要枢纽。一是做好来电接听和传达。二是及时准确地做好来文来电处理工作。规范公文的办理程序,做到急件急办,特事特办,提高办文质量和效率。力争做到各种文字材料“零失误、零差错”,努力做到各类文件、材料精细化,目标督查经常化。三是按序时进度,提醒督促相关工作落实。四是认真传达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安排。

二、抓好内部管理

一是加强办公室自身的管理,厉行节约,严格按照标准实施接待活动和办公商务活动。二是加强办公用品使用管理、登记造册,加强公务用车使用和管理。三是及时添购日常办公用品、保证日常办公需要。四是及时做好办公用品的日常维护,保障工作有序、正常开展。五是提升服务态度,友好接待前来办事的群众。

三、抓好对外宣传

密切联系各部门、关注各项工作开展,收集整理各类信息,撰写简讯报道,及时报送县新闻办XX县政府信息网,加强对我镇各项工作开展的宣传。

四、抓好档案管理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公文收发、立卷、归档等工作,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办结文件,对处理完的文件及时立卷、归档,确保各类重要文件无漏确、泄密现象发生。做好相关重要材料立卷、归档。

五、抓好后勤服务

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搞笑、有序办理各项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一是做好会务安排,组织好会议召开。二是做好镇政府食堂管理和接待服务活动。三是按时完成镇领导交待的各项事务。

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计划【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有关精神,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知识化,结合本乡实际,20xx年度我乡远教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按照上级远程教育办公室的工作部署,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建立完善远程教育“管、学、用”相结合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我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水平。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今年我乡远教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组织教学为基础,进一步深化学用工作

(一)抓好教学组织活动。各站点要根据上级远教工作安排,结合本村实际,建立学习制度,做到年有计划、月有预告、周有活动,并切实抓好落实。要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村党员干部生产、生活特点,采取集中收看与个别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原则上要求每月集中学习培训不少于4次,每次不低于2小时。

(二)切实增强学用实效。结合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扩大、延伸远教载体的综合功能。适时组织党员干部或者邀请技术人员,依托远教实践基地,与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相结合,通过远教平台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帮助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转岗转业,不断增强远教工作的实效。

(三)抓好示范点建设。对原有的各级示范站点要抓巩固提高,对新申报的站点要抓指导创建。力求在创建过程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各站点学用工作得到普遍提高。虚心学习和借鉴各地示范点的典型做法,进一步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推进远教学用工作深入开展。

(四)深化远教服务工作。充分整合远教站点、老年活动中心、综合文化站等场所,建立“远教活动室”、“远教广场”等,开展“远教送文化、送娱乐、送信息、送服务”等活动,把远程教育站点建成贯通城乡的多种文化服务展台,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二、以强化服务为目标,进一步建强远教队伍

(一)切实抓好大学生“村官”“分片包干”制度。按照就近、便利、能发挥作用的标准,对大学生村官分片包干责任区进行必要调整,明确包干职责,建设严格的日常考核考察制度,确保出实效。

(二)配强站点管理员队伍。按照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有较强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要求,对现有的站点管理员进行必要的调整充实,配齐配强管理员。继续举办站点管理人员培训活动,使每个站点都有一名以上能熟练开展教学组织管理的人员。

(三)建立乡级远教服务中心。整合乡机关、电信、学校等人才资源,设立专项资金,强化乡远教办在管理、指导、服务基层站点的作用,拓展远程教育的服务功能。

三、以加强督查为手段,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一)严格管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督查考核,对各站点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建立“每月一反馈、每季一通报、年终一考核”工作机制。

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篇7

这次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市委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分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分解落实今年政府各项目标任务,安排部署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动员各县(区)、各部门进一步认清形势,振奋精神,迅速行动,扎扎实实地抓好今年各项工作。下面,我根据市政府班子讨论的意见,讲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正视现实,把握机遇,认清新形势

2005年,各县(区)、市政府各部门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实干攻坚抓突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项目增多、速度加快、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良好势头。总结2005年工作,我感到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思路清。全市政府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在全市工作大局中找位置,形成了一些符合实际、富于创新、特色鲜明的好思路、好做法,有力地推动了整体工作。二是亮点多。各县(区)、各部门立足实际,抓点带面,强势突破,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抓建典型,办成了一些对平凉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好事,争取和实施了一批改善基础设施、具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呈现出不少新的工作亮点。三是作风实。各级政府及部门深入落实“实干攻坚抓突破”的总体要求,重心下移,真抓实干,形成了齐心协力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之年,也是全市继续打牢基础、乘势而上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首先要在深化认识、找准差距、抢抓机遇上下功夫。

深化认识,就是要深刻理解国家和省、市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全党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六条基本原则,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的重大任务。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两个高举、一个加强”和“两抓两放”的总体工作思路不动摇,坚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不动摇的指导思想和力争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的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在不断深化市情认识的基础上,勾画出全市“十一五”发展蓝图,提出“抓住三大机遇,突出三大任务,实施五大攻坚,实现六大突破,建设四个基地”的总体要求。这些新要求就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行动纲领。各县(区)、各部门要反复学习领会,把握精神实质,并贯穿于今年的各项工作实践中。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五带两区一园”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问题,要采取具体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抢抓机遇,就是要牢牢把握全市加快发展的有利因素和条件。“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为我们发展特色产业、破解“三农”难题、缓解基础瓶颈带来重大机遇;全国范围内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有利于我们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特别是省上将平凉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列入全省1xxxx投资过百亿元工程,在交通建设上实施“东部会战”,为我们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提供了难得机遇。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四大产业初具规模,四大品牌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四大文化名片正在形成,投资242亿元的十大过10亿元工程将陆续开工建设,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内在基础和潜力。为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中寻找机遇,善于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把握机遇,进一步增强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保持奋发有为的干劲,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二、攻坚破难,狠抓落实,开创新局面

市委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对今年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力争工作上有新突破,发展上有新成效,全面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抓好落实。第二,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落实。新农村建设是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题,要以“五新一好”为目标,加快“五带两区一园”开发建设,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农民组织化程度,确保农民人均增收11xxxx。今年各县(区)都要抓好至少xxxx乡2—xxxx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要全力以赴做好省列新农村建设示×××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创造性地抓好泾河川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建设规划及启动工作。各县(区)都要认真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在规划内容上要突出特色产业培育,突出田、林、路、水、电、讯、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突出教育、卫生、文化公共事业发展;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意愿,充分考虑住房、道路等现状,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要继续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采取财政直接扶持等途径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拓展经营领域,提高农产品转化率和商品率。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农副产品原产地保护认证工作,着力完善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类协会的运行机制,强化引导扶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深入落实劳务经济发展“三个一”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开辟劳务基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输转。加强农村劳动力输转前的技能培训、输转中的管理服务和输转后的权益维护,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和劳务经济效益,力争超额完成输转农村劳动力3xxxx人次、创收12亿元的目标任务。要按照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高标准抓好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同时,紧紧抓住国家财政性建设资金向农村倾斜的机遇,积极实施农村“六小”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要加大对农村公益设施的支持力度,捆绑使用好各类项目资金,加强农村学校、卫生、文化、科技等公共事业建设,配套完善相关设施。积极引导农村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摒弃陈规陋习,弘扬社会新风,提高农村文明程度。要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认真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等工作,积极探索乡镇机构改革后农村工作新的运行机制,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步伐。

第三,围绕壮大特色产业抓好落实。煤电产业要着眼于延伸产业链条,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加快煤电化运一体化进程。经委、财政、金融等部门要支持华煤集团等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能耗,提高整体效益。发改委、经委等部门要精心指导,重点抓好华亭电厂一期、6xxxx吨煤制甲醇、60xxxx吨选煤厂和新安煤矿项目建设,争取750kv超高压输变电、大柳煤田、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等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全力做好灵台邵寨煤田开发、1xxxx吨醋酸乙烯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全面启动和实施“质量兴市”活动,坚持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积极发展以节能、节水和清洁生产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实施好39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草畜产业要着眼于扩大养殖规模,改进生产方式,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农牧部门要加强协调服务,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积极推行规模养殖,大力培育肉食加工、皮革制品等草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加快建设草畜产业经济带。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平凉红牛”商标早日注册成功。果菜产业要着眼于标准化生产,打响“平凉金果”品牌,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大力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提高苹果生产的优果率,加快建设全国优质苹果出口创汇基地,年内新植果树经济林1xxxx亩,种植优质蔬菜4xxxx亩以上。旅游产业要着眼于打造精品名牌,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统缆,以旅游设施建设、市场促销为切入点,抓好以崆峒山景区为龙头,以“八大旅游区”为重点的景点景区建设,不断优化服务,完善功能,提高综合接待能力,提升平凉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年内顺利实现“创优”目标,实现旅游总收入3.68亿元。

第四,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抓好落实。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着力解决关系民生方面的热点问题,着力解决关系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加大企业改制力度,突破国有职工身份置换、债务化解等工作难点,加快推进破产重组步伐,确保年内全面完成国企改革攻坚目标。要切实做好社会就业工作,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挖掘公益事业、服务业和社区就业潜力,缓解就业压力。要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力度,推进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积极稳妥地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向失业保险并轨。探索建立农村保障制度的方式和途径,做好农村特困户、五保户和受灾群众的救助工作,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强化城镇低保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使低保资金真正成为低收入者的“解困钱”。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安全生产,各县(区)、各部门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煤矿、危险化学品、交通、建筑、消防等重点领域监督和整治力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特别是要大力整顿关闭非法煤矿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及时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第五,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抓好落实。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推广应用各类适用技术,加快全省科技进步先进市创建步伐。教育部门要加强优质高中建设,认真实施医专新校区续建工程,争取平凉一中二部建成招生,积极筹建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搞好基础、职业、成人“三教统筹”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全部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全部由财政承担。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综合楼力争列项,完成34所乡镇卫生院续建和20所新开工项目建设任务。灵台、静宁、华亭、泾川4县要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高覆盖面和群众受益面。稳步推进农村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要全力打造四大文化名片,加快特色文化名市创建步伐。继续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工程,积极筹办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备战参加全省第十届运动会。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和保障制度,持续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快国家、省级优质服务县和规范化乡镇服务所创建步伐。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加强重点区域污染治理,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国循环经济示×××(区)工作进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型社会。

三、改进作风,转变职能,树立新形象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改进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规范高效的服务、务实为民的作风,确保圆满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首先,要改进作风,靠实责任。按照省政府开展责任年活动的要求,把建设责任型政府作为改进作风的突破口来抓,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推行行政问责制,努力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和效率。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市政府已将今年政府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目标责任考核的要求,逐级分解到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特别是对省政府与市政府、市政府与各县(区)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各县(区)和牵头部门的“一把手”要亲自指挥,在措施和力量上予以倾斜,确保全面完成,并力争在全省取得较好位次。年底,市上将把目标管理责任书执行情况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作为推荐干部、评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同时,市政府将继续完善对县(区)、部门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办法,对今年的各项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将采取更严格、更科学的考核方式。对工作落实不力,甚至出现失职、渎职行为的,将按照行政问责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树立量化管理的理念,对各项工作什么时间内完成、分几个阶段完成都要有具体的计划、明确的目标和严格的要求,克服工作随意性,保证工作任务的刚性。在工作中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向先进学习,向一流看齐,对先进敢比、敢超,对落后敢抓、敢管,对外争机遇、争政策、争发展,对内比干劲、比工作、比实绩。要严肃政务纪律。各级领导班子都要自觉维护市委、市政府的权威,自觉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无论是县(区),还是市直部门,无论是中长期工作部署,还是短期工作安排,都必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这一中心,决不允许自行其事,敷衍塞责。凡市政府党组、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议定的事项,涉及的县(区)、部门和单位都必须按规定的期限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办理结果要及时向市政府反馈。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将其作为一项制度,从各位市长到部门负责人,每年至少要拿出四分之一的时间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对市上的重点调研课题,由市政府办和研究室负责,确定牵头部门组织调研,定期拿出成果,并提交市政府有关会议研究,适时转化为决策意见。要进一步精减文件,控制会议,严格落实会议审批制度,行业工作会一般一年开一次,中间需要督促进度的,一般召开电视电话会和小型调度会;同一时期内召开若干个专项会议的,一般采取合并或套开方式进行。凡县(区)、部门举行的各种庆典、剪彩等应酬活动,市政府领导原则上不参加。要强化协调联动,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政府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大力发扬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对属于协同作战的工作,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努力形成团结、融洽、合作的良好风气,形成步调一致、狠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第二,要转变职能,搞好服务。各级各部门要强化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牢固树立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干部都是服务员的观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要纵深推进政务公开,以“权、钱、人”的管理和使用为重点,以依法行政、公正便民和廉政勤政为基本要求,全面公开基层和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以及最容易滋生腐败的事项,杜绝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的问题。加大媒体、网络、新闻会公开力度,办好政务大厅、市长公开电话和政府网站,落实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抓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五件事”的深化和落实,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和首问责任制,开展非公有制企业评议政府活动,建立推行政务公开的长效机制。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该撤消的坚决撤消;必须保留的要做到规范管理,全面公开;涉及多个部门的,要尽快实行集中办理。特别是要注意减少审批程序,注重发挥政务大厅的作用,能够纳入窗口办理的事项都要尽快纳入大厅办理;未进入大厅办理的审批事项,在部门内部也要推行“一站式”服务,由主办科室完成内部工作流程,实行一个窗口面对群众。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大局的意识,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调节,搞好市场分析预测,强化市场监管,完善信用体系,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好融资、电力、运力等问题,为各类企业发展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要大力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规范机关工作人员接待、办事、反馈结果等工作行为,做到有人办事,按规矩按程序办事,高效率快节奏办事。要改进服务手段,积极探索网上办公和网上审批,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最大限度地为基层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第三,要依法办事,规范行政行为。各县(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意识,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要努力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出台政策要注意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衔接,与改革、发展进程相适应,真正反映群众意愿,解决实际问题。作决策要注重规则和程序,努力实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今后凡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决策前都要深入调查研究,通过社会公示、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由法制办、市政府法律顾问团进行法律分析和科学论证。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企业改制重组等问题的决策,要认真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对水、电、暖等公共产品价格的调整,必须实行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层层分解执法责任,把依法行政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人员,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的途径,解决条块分割、权责脱节、多层执法、多头执法及执法扰民问题。要全面深入地实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励和约束行政执法人员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要加强行政监督,逐步建立起经常性的层级监督制度,加强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使职权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对重要部门、重大事项和重要岗位的监督,健全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估制度。监察、审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好资金审计、效能监察、执法监察等工作。行政投诉中心要充分发挥作用,认真查处群众反映的行政投诉事项,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第四,要加强管理,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公务员法》,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素质较高的公务员队伍。要严把公务员“入口”,加强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特别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努力提高公务员的科学预测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要改进竞争上岗和轮岗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公务员交流锻炼制度,有计划地选派公务员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和基层锻炼,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继续完善公务员考核办法,不断充实和改进考核内容。制定适应各自部门工作岗位特点、以工作业绩为核心、各层次公务员有所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准确性。

四、惩防并举,标本兼治,不断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

廉政建设事关政府形象,事关民心向背。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廉政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扎扎实实地抓好政府系统的廉政建设。

要严格落实廉洁自律规定。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决遵守和落实中纪委“五个不准”的要求。要健全和完善相关具体制度,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继续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参与等问题,加大清缴干部拖欠公款工作力度,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要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好做法,把法纪教育、廉政勤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纳入公务员和干部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开展岗位廉政培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政勤政意识。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时刻刻用党纪国法要求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实实在在干事。

要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力度。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建立健全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要围绕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继续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部门预算,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改革,强化资金运行管理。要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和政府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四项制度,规范行政行为。金融机构要以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深化各项改革,拓展业务领域,强化内部管理,更好地支持以十大过10亿元工程为重点的各类项目和中小企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加大预防力度,认真查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坚决查处重大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逐步建立防止商业贿赂的有效机制。

要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健全教育收费管理和监督制度,严肃查处学校乱收费问题。进一步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认真落实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强化医药价格监管,加强医疗机构管理,严肃查处收受回扣、乱加价、乱收费等问题。要严格执行粮食直补等支农惠农政策,加强监督,严明纪律,防止变相加重农民负担。认真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保护企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行为,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行为。

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县(区)、各部门对今年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搞好责任分解,落实工作措施。各级政府和部门“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班子成员也要切实履行职责,抓好分管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的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对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的人和事,在对直接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的同时,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五、健全体系,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全市应急管理工作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把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我市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冻害、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交替发生;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工矿企业安全隐患依然存在,道路交通和公共卫生条件较差,火灾、疫情、建筑、交通等安全生产事故屡有发生;加之,我市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且正处于改革发展的“矛盾凸显期”,特别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安置、征地拆迁等问题比较突出,保稳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我市应急管理工作与上级的要求和形势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同程度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的思想;应急救援队伍和技术力量薄弱,还没有建立起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应急装备、应急救援物资短缺;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应急信息平台建设落后。这些都表明,我市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应急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来抓,力求在今年取得较大进展。

第二,要尽快健全全市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市上已经制定了市政府突发事件应急总体预案和2xxxx专项预案,庄浪、灵台、×××也制定上报了总体预案,搭建起了全市应急预案体系的基本框架,但仍不够健全。各县(区)、各应急指挥部牵头部门要按照建立动态预案修订机制的要求,对现有预案进一步修订完善,并根据工作需要,编制补充新的应急预案,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预案框架体系。各级各类预案都要由政府或部门主要领导同志主持召开会议审定。没有上报总体应急预案的县(区)要在今年3月底前报市政府备案和审定。市县属重点企事业单位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编制应对本单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各县(区)、各部门要在加强本地区、本部门应急管理的同时,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确保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第三,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预案演练工作。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演练是应急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要按照“平战结合、军地结合、专业对口、指挥灵便、反应迅速、社会参与”的原则,尽快构建以各部门组建的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驻平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为突击力量,以社区志愿者队伍为补充力量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各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牵头部门和单位要分别负责组织、协调各参加部门和单位,建立专项应急预案的专业应急队伍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各县(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建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各县(区)、各应急指挥部每年年初要向市应急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人数、装备、训练、执行任务等情况。在组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同时,各级各部门都要制定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加强演练工作。在演练中,指挥机构、救援队伍、社会公众要全方位参与,检验并完善联动机制,真正达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

第四,要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的要求,市政府已研究制定了预案启动机制、预防机制、预案演练机制和信息报告制度、应急物资装备和资金保障制度、应急预案后评估制度,以及应急工作责任制度。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尽快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建立和完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提高政府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当前重点要依托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确保所有预警、报警、警报、报告、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各县(区)要设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并列入预算,确保应急和救援工作的需要。市安监局牵头对全市重大危险源进行排查,建立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评价、分级监察管理体系。市发改委牵头对应急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建立物资储备数据库和动用方案,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需要。

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篇8

关键词:沼气;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S216.4文献标识码:a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类生产经营建设活动日益频繁,诱发生产安全事故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我国处于事故易发多发特殊时期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企业还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监督不力、安全隐患严重等突出问题,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在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复杂,保增长、保发展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安全生产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警钟长鸣,不可松懈。那么,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农村沼气池建设,保证沼气池安全施工、运行和使用安全,预防事故发生呢?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各级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要在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继续扎实做好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工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安全。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管并重的原则,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切实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别是针对近期梧州市藤县“8.29”发生的沼气池中毒事故,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引以为鉴,警钟长鸣,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改进沼气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沼气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2落实措施,确保建设施工安全

乡村沼气建设服务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服务队负责人要对施工的沼气池负总责,落实沼气池建设安全措施,严格按照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各施工现场要做好安全措施,对已挖坑而未能及时施工的沼气池坑要设置防护围栏和危险警示标志,对已浇制好未交付使用的沼气池在施工人员离开前要盖上盖板,防止人畜掉入池内。严禁将沼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

3完善后续管理,健全服务机制

要切实增强沼气池后续管理的思想认识,通过加强后续服务,保证沼气池的质量,积极寻求农村沼气的发展机制,通过县级领导、乡镇支持、村级带动的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技术服务队伍,对沼气工程的建设、安装、使用、维修及配套设施都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以确保沼气池的安全运行及使用。对已投产使用的沼气池要盖好活动盖、进料口和出料口盖板,严防人畜掉入池内造成伤害。要严禁在沼气池附近使用明火,严禁非专业人员在未做好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入池检测沼气池或入池抢救落池人员,来防窒息中毒事故发生。

4加强宣传,开展沼气安全管护教育和普及

定期组织沼气技工培训,强化沼气建设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普及沼气日常管理和安全使用常识,做到安全施工、安全使用;定期深入到各乡镇巡回举办沼气管理使用和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培训班,不断提高沼气用户自我管理意识和管理技能;要充分利用标语、发放资料、上门服务等形式,广泛宣传沼气安全管护知识,让沼气安全意识广泛深入民心。在建设沼气池前,要有针对性地对施工农户进行有关沼气安全管护教育,要在显眼处张贴县能源办编制的《农村沼气安全使用与管理科普挂图》,以全面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沼气使用安全。

5加强检查,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认真组织开展沼气池施工、沼气安全使用等专项检查活动,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县能源办分管人员和承建负责人,对新建沼气池要坚持常态化监督,做到经常检查、及时组织验收,对发现未达到安全要求的,要及时记录上报,并当场向施工人员和工程承建责任人提出整改措施,责令限期整改;对拒不执行整改的,县能源办要坚决取消相关责任人项目承建资格,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6建立沼气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法律法规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能源办关于开展农村沼气安全生产自查的通知》桂农能发[2011]33号文件要求,合浦县制订了农村沼气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农村沼气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由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组成。建立政府领导指挥、用户应急预防、专业队伍救援、专家咨询指导、社会参与救援的事故预防控制等机制。切实做好农村沼气安全事故预防,规范农村沼气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戴宝成.泾川县农村能源建设纪实[J].农村可再生能源及生态环境,2010(06).

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篇9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医院水平;发展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35-01

近年来,基层卫生院在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对农村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预防,保健,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控等方面做出贡献。作为农村卫生服务的枢纽,基层卫生院对巩固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保障当前公共卫生服务和农民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层卫生院承载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责任。但因为医疗设备有限和医务人员技术有限,引发医疗纠纷。基层卫生院一方面要履行职业宗旨,尽力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有限的医疗水平,又使他们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医疗风险与医疗纠纷频频发生的背景下,不得不引起关注。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水平,已经成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首要任务。

1基层卫生院的现状及问题

1.1财政投入不足。国家补助政策不能到位,投入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县(区)财政困难,财政只拨付一小部分经费,扣除在职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等有关费用,可以说县财政的投入几乎没有,大部分基层卫生院只好靠创收来弥补经费不足,甚至有些卫生院在职职工的工资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

1.2120急救体系的不完善。基层卫生院具有急救优势,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可以短时间对危重患者提供治疗,可为患者争取求生的机会,因此基层卫生院是农村急救工作的保障线。但是通过实践,不难发现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困难。首先,技术水平的有限性与突发急救的严重性之间的矛盾。基层卫生院目前的医疗水平能够满足基本的需要,但是面对诸如恶通肇事等重大安全事故等危急,严重、损害程度较大的情况时,就显得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其次,转运和施救的尺度把握不准确。基层卫生院在第一时间接到患者后,对于外表没有明显伤情体征,又不排除内脏器官伤害的患者,如何处理的问题无疑是给基层卫生院急救医生出了很大的难题。一方面要考虑自身单位的利益,另一方面要考虑患者的伤情,左右为难。

1.3专业技术骨干匮乏,我国医务人员大多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域分散,条件落后,医务人员所占的比例非常低,看病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医务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低,大病急病无能为力。由于我区近几年未进卫技人员,导致卫技人员青黄不接,人才断层、外流现象严重,在岗医务人员缺少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机会。

1.4农村用于维持正常医疗运转、改善医疗服务的资金非常少。有的小商贩到城市低价收购公费医疗剩余的过期药品回流到农村医疗卫生站,容易引发新的健康问题。

1.5基层医疗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多年来,人浮于事、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一直是困扰基层卫生院发展的重要原因,以至大多数基层卫生院包袱沉重,医疗设备、设施极其陈旧老化。农村的医疗站大多房屋破旧、设施简陋、医疗器械破损得不到补充和改善,难以达到正常医疗保健的目标,根本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2对基层卫生院发展的几点建议

2.1确保基层卫生院的公益性质,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办医条件。各级政府应全面承担起农村公共卫生的责任,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卫生院拨给专项卫生经费政策,同时还要保证退休人员的基本工资,不要把这个负担再放到卫生院在职人员身上,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减少各项收费项目,并切实采取措施,避免向卫生院摊派各种社会性集资,为卫生院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2.2经常性开展急诊演练。城区医院的急诊演练应为基层卫生院设计演练环节,提高整体协作水平。基层卫生院自身也应设计多种演练预案,用于经常性演练,提高处理突发应急的能力。建立城乡急诊人员交流制度。在120指挥中心的协调下,可以通过提高待遇、奖励等措施选派城区医院急诊医护人员轮流到基层卫生院进行技术援助。

2.3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为农村卫生机构配备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卫生院工作,构建农村医疗技术梯队,确保基层卫生院正常发展。还应鼓励、支持和吸引城市中具有较高水平的离退休和富余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卫生院工作。对在职人员,要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医疗水平,以适应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

2.4加强对乡村药店和个体诊所的监管力度,整顿农村医疗秩序。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决取缔无证行医,以净化农村医疗市场,并加强对药店的监管,同时合理布局医药网点,优化医疗卫生经营环境,促进基层卫生院健康发展。

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篇10

第一条为了保证农村家庭宴席的食品卫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品重大事故处理办法》、《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农村家庭宴席指家庭因红白喜事制作的各类宴席。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农村家庭宴席。

第四条各行政村、社区,各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家庭宴席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农村家庭宴席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切实保障农村家庭宴席的食用卫生。

第五条农村家庭宴席实行登记备案、不安全事件报告和应急救援制度。对农村厨师实行登记备案、健康检查制度。

第六条乡政府承担农村家庭宴席食品安全监管日常工作,负责开展本辖区农村家庭宴席食品安全的登记备案、检查、管理与指导工作,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向区政府报告不安全事件,参与实施农村食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农村家庭宴席食品安全有关的监管工作。

第七条卫生院应协助乡做好农村家庭宴席的食品卫生工作,开展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并对农村家庭宴席制作进行卫生技术指导。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食品不安全事故,组织开展对病人进行救治,协助保护好现场。

第八条乡食安办应当对就餐人数50人以上的农村家庭宴席的就餐时间、人数、场地、厨师等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审查厨师健康状况,并且要求菜肴留样保存24小时。安排所在队组、社区对加工宴席所用原料、用水等进行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

第九条制作农村家庭宴席要具备基本食品安全条件。购买原料和食品应保证质量,不得采购腐败变质、生从长霉、有毒有害、病死毒死、死因不明、不符合卫生标准、超过保质期既不新鲜的食品和原料;加工过程中应做到生熟分开,凉菜符合卫生标准,餐具清洗消毒。

第十条发现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宴席举办者应在1个小时内向乡政府报告并将病人送往医院救治,乡政府接到报告后必须2小时内立即报告区人民政府。

事故发现者也可以直接向区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卫生部门应立即进行核实,并在2小时内向区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对食物中毒事故进行处置,将损失降到最小。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应写出书面报告上报。

第十一条农村家庭宴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未按本办法规定履行监管职责的各级各部门,将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及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农村宴席举办者致人食物中毒的,按《食品卫生法》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投毒引起食物中毒案件,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本办法所称厨师指具备厨师资格,并以提供食品加工技术获得报酬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