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的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00:43

中学教育的现状篇1

1中学体育教师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技能和进行德育教育的场所,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由教师在学科教学的同时向学生潜移默化的施加影响。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的优良思想品质,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因此,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学生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学生体质提高的同时,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依据学科特点,结合课程不同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有机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中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上来,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和爱护公物,从实际出发,随时对学生渗透各种教育,并逐步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引导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调查结果表明,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74.8%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等特点,能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22.8%的学生认为教师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选择和教育等品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教师很少教自己一些做人的道理,难以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图1)调查结果表明,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73.8%的学生认为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24.5%的学生认为教师示范规范、言行一致,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给学生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在体育教学中,1.7%的学生则认为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图2)调查结果表明,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92.5%的学生认为教师抓住了每节课的内容进行各种比赛,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及竞争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7.5%的学生认为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了他们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并逐步形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图3)调查结果表明,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67.3%的学生认为进行课堂常规教育,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31.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教师有时会举行各种竞赛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1.4%的学生则认为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逐步养成了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了自己良好的品德。(图4)调查结果表明,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66.3%的学生认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让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感受换位思考,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31%的学生认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换位思考;在体育教学中,2.7%的学生则认为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图5)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16.3%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德育渗透教育在课前进行,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77.2%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德育渗透在讲课过程中进行,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以情感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21.4%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德育渗透在将下课时进行,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图6)

3结语

德育渗透,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从根源上寻求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实施对策,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从而更加注重体育锻炼并积极参与,更好地将德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使德育在各学科中的有机渗透,从而提高德育效能,

参考文献:

[1]张香兰.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

[2]张香兰.中小学德育管理创新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观[J].教育科学研究,2010(1).

[3]杨艳红.试谈小学体育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教师,2010(13).

中学教育的现状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数学教育 教师 学生 教学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越来越突显出重要的地位,教育水平也随之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我认为有必要从数学教学这方面来分析一下中职教育,现结合本人自身数学教学工作的实践,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中职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形成的原因

   (一)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主体—学生的现状

   现在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中学成绩的就不够理想,特别是数学成绩,水平参差不齐。进人中职学校以后,有些学生的自信心不足,成才的愿望也不够迫切,再加上他们在中学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至于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数学有抵触情绪,其实并不是他们的智力水平有问题,而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纪律习惯和生活习惯,例如:上课不认真听讲,有听不懂的地方就不想再听了,产生厌学、怕学的现象等等。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研究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一一课堂现状

   不管什么学科,它的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教学并不是强调教师或者学生某一单方面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教学过程往往就只注重教师的任务,缺乏有针对性的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也得到了相应的知识;再一方面中职数学教学内容比较基本,要求的教学目标也是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中职教育更强调的是实际问题和基础问题,是要让学生能够学懂比较实际的问题和比较基础的知识,不必要将内容分析的像高考题那样深,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有可能就会出现教学成果滑坡的现象。

   二、提高中职数学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一)强调中职数学教学同中职学校实际相结合

   .反对将中职数学教育普通中学化。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和普通中学的生源不一样,我们不应该用普通中学的要求和目标要求教学,教学方一法、教学内容更不应该照搬。所以我们就要努力研究符合中职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反对脱离实际,只照顾一些优秀的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尽力地兼顾每一个学生。绝对不能出现教师只照顾和关心基础好的学生,对那些后进生不闻不问,甚至只要上课不说话就行的极端现象,否则就违背一了教育的方针。

 .要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适应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学生加强情感和数学思维的培养,耐心地辅导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二)注意课堂的数学教学和课后的反思

   .数学教学不是几个基础好的学生的问题,一定要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单一的讲授,多采用讨论、交流、实验总结的方法。多具体,少抽象;多基本,少技巧,优化课堂教学。

   .针对学生数学基础差,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用最简单的方法和最通俗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己漫慢发现知识的规律,让每个学生都加人到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对学生负责,热爱学生,为学生着想,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生动的教学风格和富有感染力的个人魅力来促进学生学习。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地区之间的交流

   加强教师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发挥集体的智慧,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同时,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要构建适合中职学生的数学教学,以提高中职数学教育的更大发展,我们就必须坚持自己的教学研究,坚持有效的教学。

 &nb

  

中学教育的现状篇3

关键词:音乐现状策略

中学音乐教育工作的基础较为薄弱,本文从领导意识、师资力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围绕教改中的“新标准”,本文对中学音乐教育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改善中学音乐教育的一些对策。

一、现代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教育观念落后。现在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支持力度有了大幅提高,不过音乐教育还是很少有孩子能够系统地进行学习。这一方面是因为学校不具有进行系统性的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不重视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学生也把音乐课当作可学可不学的“副课”,即使要进音乐教室,也都希望借助音乐松弛一下被文化课作业折磨得筋疲力尽的神经,或者借音乐课宣泄一下长期郁闷的情绪,因此在音乐课尽情“捣乱”,严重扰乱课堂纪律。更多学生是误把音乐课堂当作享受流行歌曲的“快餐店”,自己高兴听什么,就要求教师教什么,完全不愿配合和参与教师正当的教学活动。

2.师资配置不强。主要体现如下:一是专业的音乐教师严重缺乏,大多数中学音乐教师是突击速成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令人担忧;二是专职的音乐教师很少,并且集中于重点中学,兼职音乐教师只是把音乐课当作副课和完成工作量的搭头,教学任务繁重,所带科目繁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研究;三是缺少针对音乐教师的学科性业务提高培训,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3.考核评价不完善。首先是学校的音乐教学评价管理没有完全到位;其次是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没有完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执行;然后是缺乏可操作性的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

二、中学音乐课堂实施的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责任意识。古人尚且知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音乐教育的硬道理,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更没有理由忽视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况且,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我在科学上的发明,往往是受音乐的启发而得来的。”更何况,国家有关的艺术教育法规中也明确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定位:“(音乐等)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想办法吸引高校音乐毕业生到中小学校工作,拓宽渠道引进高素质的音乐教师。目前有不少的高校设有音乐专业,每年都有不少音乐专业毕业生,如果在中小学校有用武之地,我想他们会在这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长的。要解决中学音乐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的师资力量,扩大全国各大音乐院校招生力度,动员广大音乐院校毕业生毕业后深入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可招聘社会上有音乐专长的人才,经过培训,分配到中学任教。可让专职音乐教师以“走教”的形式开展工作,如一个学校一个专职教师则其工作量不足,可以让他到附近的村的中学兼任音乐教师,这样既能解决音乐学科的教学问题,又能解决音乐教师工作量不足的问题。

3.制定更切实可行的音乐教育策略和方针。从实际情况来考虑,学校方面担心学生操作失误造成乐器损坏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乐器的价格向来都比较贵,要适应一所学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要求,乐器的数量和使用的频率必然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议通过强化基本操作和音乐教学纪律、分批分期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交叉教学和一定阶段上自主学习自担责任的方式来分担风险、降低损失。比如自主学习自担责任,对于中学生,可以落实这种方案。

4.制定合理的激励评价体系。建议每两年进行一次艺术教育工作的专项督导评估,强化农村艺术教育管理,解决如经费投入、硬件建设、师资配备等相关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应责令其遵照有关的政策与评估标准予以改进,坚决杜绝音乐课程教学实施有名无实、各部门“重竞赛轻常规”的现象。要加强对县级教研部门的年度评估,通过在评定优秀教研室、优秀教学研究单位、优秀科研单位中纳入艺术教育为重要指标,来督促各县市区教研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以促进艺术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五年或稍长的时问,要逐步建立起艺术教育发展良性循环的格局。

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改观,新课改能否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离不开教育者的辛勤劳动和每个社会成员的支持。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若能从战略的高度对待艺术教育,把它看作是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事来抓,那么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延松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考试周刊,2008,(52)。

中学教育的现状篇4

关键词:中职体育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03-01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大形势之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来自更多阶层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其中,中职学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已经呈现越来越“火”的局面,中职体育课以其能够维护学生身身心健康的优点,为中职生学习其他技能提供一个更加有利的保证。为此,通过研究当前中职学校的体育的教学现状,才能有效地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成效。

1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1中职体育教学正受到其它课程的“排挤”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教学改革要求的力度加大,很多学校已经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中职学校也处在不断的转型过程中,但是在体育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还存在比较巨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为中职体育课程开设的时间和次数在整个学校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一直是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化位置,这一种现象在其他各类学校中也是如此。甚至于许多中职学校都将体育课程取消,取而代之的便是一些基础文化课,诸如语文、英语或者数学等课程。这样一来,就对中职学校中的体育课教学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体育课程被压缩大大减少了中职生参与锻炼的机会,使得他们的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二是降低了中职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空间,这对于中职生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1.2师资资源以及中职体育教学思路上的局限性

当前我国的中职体育教学方面的教师与教学资源较少,不能为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就目前体育教学在各个学校的发展情况来看,每个学校的体育教师分配不均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高低不一,在体育教师资源匮乏的形势下,体育教学的发展举步维艰。而在中职学校认为其发展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在体育教学方面配备的教师与其他学科相比,严重不足,使得学校在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展并不顺利,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部分中职学校所配备的体育教师学历不高,能力也有所欠缺,不能很好的完善各个体育项目的教学工作,使体育教学工作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这些都成为阻碍了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体育课堂上还会存在一些体育老师不进行任何体育教学的情况,简单的放任学生们在操场上自由活动,也不会组织一些具有理论知识的课程与培训。体育教学思路上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学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学生的整体体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1.3重视技能培训却忽视体育锻炼,缺乏进行体育教学的良好氛围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求也逐渐提高。首先,在中职学校教学中,体育课也属于公共基础课的范畴,而学校并没有重视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课程的设置,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更是很少。这是因为由于当前我国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导致中职学校更倾向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这种牺牲体育活动而换来的技能提高是得不偿失的,如果中职生在走向一线生产岗位时,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的不良也会使其不能胜任岗位要求。

其次,中职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也不高,经常出现懈怠、集体逃课等现象,这主要与缺乏进行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有很大关系,再加上体育教材和设施的不完善,无法引起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各中职学校的教材大部分是引用高中的教材,而没有结合自身学生的发展特点来编写更适合的教材,在设施上也同样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作为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完善的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学校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的实现体育教学的意义。

2有效促进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2.1合理规划体育教学课程安排,加大中职体育教学的倾听力度

正所谓“强其体才能健其心”,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对中职体育教学的关注力度,在课程安排上方面为中职体育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增加中职体育课程的节数,让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参与体育锻炼的常态心理,特别是中职生在年龄上已经处于十七八岁左右,他们都已经形成了自己较为成熟和固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体育学习内容方面更是有许许多多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所以,这种情况下的中职老师的沟通和倾听也显得尤为重要,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枯燥相比,现代体育课程可以避免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厌倦心理,无法引起兴趣的状况,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了解,不仅是引领中职生从心理层面的改变,也能够促使他们在每节课上都保持较为饱满的精神状态。所以,作为体育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然后对教学目标作出合理的调整,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也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2中职体育老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中职体育教学质量,中职体育教师们就应当不断的加强自身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对教材中提出来的教学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与内容与当前教学的新理念进行有机的结合,对自己过去较为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与补充,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们对体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这需要中职学校应经常性的组织体育教研培训,提高体育老师的专业能力以及培养老师的教学热情。与此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中职体育叫声如果能与其它学校的老师分享交流,才能吸纳更多更好的教学建议,最终用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热情打动学生,使学生真正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中。

2.3打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课气氛

经过对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中体育课内容的详细分析与研究,不难发现,在当前中职体育仍然延续那种陈旧、枯燥的状况下,体育教学几乎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因此,要想有效的调动起学生们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除了体育教师们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之外,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也是重中之重,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可以制定出与这些现状相适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法。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与进步,中职教育作为当前教育行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之前来说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体育课程的有效进行,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中职生的身体健康,更好的为他们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秋生.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

中学教育的现状篇5

abstract:themoderntheoryoflearning'sdifferentviewpointhasthedifferentviewaboutthestudyandtheeducation,includingBruner'scognitivestructuretheoryoflearning,theaustriaSuboercognitivestructureassimilationtheory,addsnieinformationprocessingtheory,constructionprincipletheoryoflearning,classDula'ssocietytheoryoflearningandhumanismtheoryoflearning.thesetheorieshavecertainenlightenmentfunctionregardingChina'seducationpresentsituation.

关键词:现代学习理论中国教育现状学习

keywords:themoderntheoryoflearningChinaeducationpresentsituationstudies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内在动力),从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中去发现原理,这是构成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常被称为发现学习论。同时,布鲁纳认为学习与智慧生长是同义语,因此学习或智慧的生长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据此解决现实问题。这个模式设计学习者内部信息加工系统,或学习是借助于它实现的。而这个系统是人与环境包括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布鲁纳称之为认知表征。学习的过程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其次是知识的转换,通过它把信息转换为各种不同的方式以解决当前的问题,进而使之超越给定的信息,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最后是评价,要核对一下处理的方法是不是适合于这个任务,是否得当。三个过程几乎同时发生。即形成与发展认知结构(观念组织构建)。

奥苏泊尔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即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转化为学习者的心理意义。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是由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预期系统三大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信息加工的中心是学习者工作记忆的能力的变化与发展。信息加工是建立在人脑与计算机的基础上的,把人脑看似成信息加工系统,这样人的学习过程就是信息的过程,认知学习过程是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预期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

教材中的认知结构不同于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教材中的知识以语义的方式详细表征,头脑中的信息以语义的方式简约表征;教材中的知识前后顺序性和逻辑性很强,头脑中的顺序性淡化且以另外的方式构造起来;教材中的知识是完备的、无缺口的、系统的,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由于遗忘规律的作用,常常是有缺口的。因此教师需要讲清楚课本上的知识结构,也要把它转化成便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的知识,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头脑中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以小学教育为例,如今的很多教师只是以学生记住多少,而不是理解多少来衡量他们的学习效果。更多采用默写、背诵的方式来检测,而主观的表达机会却较少。这是小学教育中可以改进的一部份。

人本主义认为,人是有自己思想与情感的整体而不仅仅是理性的个体。人本主义教育主张承认人的个别差异性,鼓励每个人通过讲述经验发展自我。教育要在自由与平等中进行,人需要终身教育。学习是个体对其所知觉到的对象产生一种感受(体验),是人固有能量(潜能)的自我实现过程。学习发生是一个因个体需求而求知的过程,学习内容与自我价值有着密切有关系即价值教育是人本主义的重要思想。教学要促进学生的个性(人格)的发展。教学目标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使学生觉察到内容与自我的关系,成为一个自我完善的人,人格全面发展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教学要构建一个和谐、融洽、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强调从做中学。教学模式有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及开放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发展自我。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今中国教育最需要贯彻和接受的理论。中国的教育把学生当作整齐划一的士兵来“训练”,上课不说话,不闹,坐得笔直的孩子才是“好宝宝”,忽略学生的个性。这造成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也造成了一大批天资聪颖的孩子因厌恶学校的教育方式而厌恶学习的悲剧。教育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和打开学生的思维,使之在教育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我们的教育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与人交往和认识自我。尊重学生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更多的开设讨论课、实践课、开放课堂等等,增加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沟通的机会,不要急于否定和批评学生的意见和看法,让他们在宽松和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会自己学习,自己思考,充分发挥其自我实现的能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有三个假设:个体、行为和环境之间;在相互作用学习与表现是不能等同;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与替代性学习。个人―环境―行为的交互作用决定模式是学习的基础。学习是观察(认知)而非强化的结果。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国的教育应不只局限于课堂教育,应该给学生提供跟多的走出去的机会,来到社会上进行真实体验。例如开设实践课程,特别是针对一些操作性的和技术性的知识,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另外,教育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职责,家长在教育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当今很多父母,把孩子丢在学校就全然不管了,认为孩子是好是坏都只与学校和老师相关联。这是一种错误的、不负责任的观点。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生会在观察和模仿中学习。父母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亲的人,自然成为其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除了要做好学生的教学工作,也需要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学教育的现状篇6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职入学教育养成教育自我教育跟踪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222-02

1中职学校学生现状及分析

1.1自卑心理严重,学生看不起学校,更看不起自己

中职生在中学时代由于成绩差而被老师、同学认为是“差生”、“后进生”。所以,他们在学习上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并经常有自我否定的心理暗示。有的学生还以“我成绩好就上高中、考大学”之类的语言来反驳教师和家长。正是这种学习自卑心理,导致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们常说“自卑像受潮的火柴。”中职生的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发展。1.2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及生活目标,没有学习任何知识的积极性

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生态度比较消极,他们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有些学生思想上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价值取向。他们对社会的看法越来越功利,难以树立远大的志向。学习上怕吃苦、不求上进;生活上得过且过、行动懒散。最终,他们无心学习只图玩乐,根本不能适应学校严格的管理。

1.3心理不够成熟,道德观狭隘,思想偏激

中职学生大部分生理上还处于懵懂状态的青春期,他们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心理认识的不成熟性。虽然毕业后将直接面临就业,但是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职业意识,不知道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现在要准备什么、该做什么?正是这种职业意识的缺乏,使中职生不能正确地对待学习任务。

1.4大多数学校德育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提高就业率是每个中职学校的重中之重,因此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忽略的思想方面的培养。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提供学生的是一种知识的框架,对学生需要什么没有关注,因而不可能触动到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没有触动的教学,学生是难以参与其中的。

2针对中职生德育方面问题的对策研究

2.1从入学教育开始

对新生进行初步的入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爱校之情,促进班集体的尽快形成,专心学习,热爱专业,使职校生把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为今后各阶段德育工作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主要包括:校史校风教育、专业教育、学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校规教育等。

2.2在校期间加强养成教育

学校应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建立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只有上下一致,全员抓学生的思想教育,才能使学校有一个良好的校风。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面对新形势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我们应加强德育队伍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艺术。在教学上,应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培养社会需求的生产一线人才。

2.2.1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充分展现教师个人人格魅力,创新课堂

这是整个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特定优势,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既教书又育人。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充分挖掘文化课、专业课内在的德育内容,结合有关知识的传授,实施有机的思想品德教育,配合教学进程反复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教育。

2.2.2开展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大力开展各项群众性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可以开展各专业的技能比武。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篮球协会、歌舞社团、国旗班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使学生的才能从不同的方面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到在职业学校,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2.2.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专门的师生道德交流机制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部分学生的心理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学校可以通过当面谈心、电话、短信、网络等,范围也不能只局限于师生之间,还应包括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等等,帮助学生消除障碍,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以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格。

2.3实习期间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实训实习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也是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要结合学校专业实训实习的特点和内容,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进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情感,增强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我们着重加强三个环节的教育:一是实习前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意义、内容、步骤、要求,了解实习单位的生产环境、劳动条件、劳动纪律等有关情况,建立由学校、实习单位和家长三方面代表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计划,落实措施。二是实习中的教育管理。学校、实习单位、家长三方搞好分工协作,及时互通信息,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我们还加强带队老师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实习期间德育工作的骨干作用。同时,我们还注意发挥校团组织和学生干部的桥梁和带头作用,组织学生开展自治、自理、自我教育活动。三是实习后的思想鉴定。实习期间,对实习生既抓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提高,又要抓思想提高,结合专业技术成绩的评定,进行思想表现鉴定。实习结束时,从而切实有效的加强实习期的德育工作。

2.4就业后不忘跟踪教育

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档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毕业去向,工作情况,并与学生建立必要的业务上的联系和指导,即关心、扶持他们健康成长,又通过信息反馈,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德育工作。必要时可以聘请优秀毕业生回校担任辅导员,帮助在校生加强专业训练。我们还积极收集整理部分优秀毕业生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大力宣传表彰。一些毕业生还经常回校汇报工作情况,教师也对学生进行热情耐心指导,并鼓励他们继续深造,多学知识,更好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中学教育的现状篇7

一.现状与分析

1.现状

(1)场地与器材。农村中学的学生人均体育场馆面积应不得低于4㎡,发现所有学校均没有达到这一标准。例如:某校学生在校人数超过800人,学校只有1块田径场、3块篮球场和5张水泥乒乓球台,场地总面积不超过800㎡,学生人均只有1㎡,远远达不到要求。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学校体育器材应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而多数学校没有做到。在调查中多数学校没有把学校体育器材纳入到供应计划中去,有的学校根本没有部分必选体育项目所需的体育器材,如双杠、跳高垫、武术器械等等。

(2)年级段情况。在七年级阶段,教材规定的田径类项目中跨越式跳高内容有8所学校没有开展,占样本的50%;体操项目中有16所学校都没有开展单、双杠的教学,占样本总数的100%;限选教材韵律体操和舞蹈16所学校没有开展,占样本总数的100%;有10所学校开设了篮球课,占样本总数的75%。在八年级阶段,在田径类项目中有16所学校开展了跑、跳、投教学,占抽样总数的100%;在体操课中有16所学校没有进行单、双杠的教学,占样本总数的100%;限选教材韵律体操和舞蹈16所学校没有开展,占样本总数的100%;有4所学校开设武术课,占样本总数的25%;有16所学校开设篮球课,占样本总数的100%。在九年级阶段,往往学生到操场上点名后自由活动,无法保证正常的上课时间,在这次调查中占到100%。

另外,在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调查中显示,所有样本均为达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第十条规定的“普通小学、农村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安排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要求。

(3)教学经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在调查中发现,16所学校都没有安排年度专项体育经费,无法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正常运行。

2.通过访谈和调查得知,上述现状成因有:

(1)学校不具备开展此类体育项目的硬件设施。很多学校不具备开展此类体育项目的硬件设施,如体操中的单、双杠项目,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单杠和双杠器材;大多无数器材已经大大超过器械使用年限,又没有及时更新,学生根本无法使用。

(2)学校、教师担心出现教学事故。由于部分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学校和体育教师担心学生受伤,很少在教学中安排此类项目,学生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如跳高和双杠项目,由于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学生比较多的情况下,教师很难进行安全保护与帮助。

二.对策与建议

临洮县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主要存在教学内容不足,课时达不到要求,场地器材达不到标准,学校和学生对课程认识不够等问题。全体体育教师应加强专业与理论学习,通过每月定时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有关理论书籍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1.交流思想,加强认识,落实政策。各级体育、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级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国务院颁布的《教育法》、《体育学》《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相关政策,改变“应试教育”思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全面认识,真正把体育教育政策落到实处。

2.加强舆论宣传,建立、健全监督体制。全社会应提高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改变学校、学生、家长对学校体育“可有可无”的片面认识,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场地、器材状况进行检查。并对体育不达标的学校勒令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者则要求学校减少招生规模,直至停招。

中学教育的现状篇8

从2006年9月10日到10月10日,我们课题组奔赴濮阳、安阳、焦作、新乡、鹤壁等地的14所农村中学,通过查访、发放问卷等形式对其体育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农村体育教育不容乐观。由于分数是衡量学生成绩和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主要标志之一,体育仍被排在其他课程的后面,或被其他课程挤占和挪用。部分学校体育教师严重不足,体育教学不能顺利开展。

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是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目前,对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必须做具体分析,考虑主客观的诸多因素。因为学校体育的目标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的体育意识、物质基础、师资数量和质量、地区差异和传统习惯等一系列问题。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农村学校体育的实施,由于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忽视学校体育功能

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或重视不够,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领先”、“升学第一”。社会上有很多家长一方面崇拜李宁、姚明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支持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以为搞体育“出息不大”。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2.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

体育学科的教育特点是: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3.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

人们往往认为一个单位、一个人在体育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体育效果好而对体育教育的质量问题,并不十分重视。当然,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运动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共同点都是为了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不同点是,体育教学是要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竞技运动主要是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成绩。体育教学和竞技比赛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概念不同,目的任务也不同,只不过体育比赛见到效果。由于这种功利主义的片面认识,往往导致注重比赛,忽视了学校体育教学。

4.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育未有形成

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乡镇中学、小学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村里的学校和乡办联中学,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要求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存在着许多问题。

豫北农村中学生主要分布在县城以下乡村学校,目前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师短缺,同时因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专业思想不巩固。从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结构来看,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专业体育教师少,有不少是兼职和代课教师。对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课都有一定差距,更谈不上改革创新。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给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了阻力和消极影响。体育教师的队伍也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在黄河沿岸乡办中学,一般学生人数在800-2000人之间,小的中学也在八百人左右。一个教师既带早操、课间操、运动队,又上体育课,工作多、任务重,致使体育教师不堪重负,另易其辙。有的学校没有器材,篮球场成为虚设。体育课每一节课得不到保障,课程设置成为摆设。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

通过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使每个公民真正了解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体育教育与训练,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情操和审美观念,从而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同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密切联系,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不断地宣传体育的各种功能和社会化价值,加速推进体育社会化的进程,培养全体公民积极参与的意识。

2.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

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五育”同步发展。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对学校体育具有社会功能价值意义的教育,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几十年以后,他们将分布在社会的各条战线和作了家长,这对增强整个社会意识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意义是深远的,是一项迫切的教育任务和长远之计。

3.加强监督职能:

(1)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要“曝光”;(2)群众对领导重视体育的态度及落实的措施进行评价;(3)学校体育工作列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依据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列”赏罚分明。

4.体育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

克服单纯比升学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乡村、联中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5.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1)动员中学生积极报考体育院校,不断充实教育队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继续后备力量。

(2)提高农村体育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在边远农村、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待遇一定要优于都市教育工作人员,以此作为奖励农村体育教师。

(3)建立县、乡、村三级辅导站,定时定点辅导,建立乡村联系站制度,努力提高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4)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们的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能力,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立体结构,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吸取自己所需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5)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调动体育教师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6.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1)学校挤点,上级拨点,学生适当筹点,争取社会赞助点。

(2)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提供教学和业余训练的必备条件。

三、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成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使学生较系统的掌握体育大纲中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搞好体育教育,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1.优化体育教学

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形式,使师生耗费最少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好效果。首先重视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开展中学体育选修项目,不但满足学生的精神发展,而且对学生个性健康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也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他们会有新的需求和目标。

2.选择教材内容

目前,在农村体育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针对性和时效性考虑较少。往往只从规定课时与项目的搭配上做些简单的调整。从目前实施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学到中学各阶段所安排的体育教学内容重复的比较多,针对性、特殊性不明显,这势必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中学阶段,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一种综合效用的体育价值观在学生中逐渐形成。兴趣广泛而讲究实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中学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就不能简单化,而要深入周密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同的特殊需要。因此,可安排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如越野跑、游戏等内容;再则,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体育项目进入社交场合;如门球、网球、保龄球、健身操都是目前常见的体育项目。学生兴趣比较高,教师可用自制教具让学生练习。而且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3.教学相长

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只有学生的亲身体验,才能正确地评价特别是那些无法用定量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不宜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可以成立评价小组,对每名学生的成绩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及体育老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做最终评价使得这项工作更加民主、客观、公正、合理,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也有利于体育教师数学质量的提高。

4.体育课程标准评价理念

中学教育的现状篇9

关键词:高中体育;高中生;教师;田径运动项目

田径训练项目是所有运动的基础,并且其还能够有效地加强高中生的心理素质,使高中生能够通过田径的训练而提升自我战胜困难的人生态度。但是由于现代先进科技的影响,我国高中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早已大不如前。因此,教师需对现代教学进一步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田径训练项目在高中体育中的教学现状

田径运动项目包括短中长跑、障碍跑等多种运动项目,但是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田径专业知识的训练而致使教学过于死板、单调,没有新意,并且教师还忽略了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导致多数高中生对田径运动项目产生恐惧之心而讨厌高中体育。此外,由于学校场地和教学器材的限制,教师没有讲述一些危险的避免方式以及应对措施,导致多数高中生缺乏对体育训练中危险的认知。所以,教师需要对现代田径运动项目的这些现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从而使得高中生能够接受田径训练并克服心中对田径训练的恐惧心理。

二、田径训练项目在高中体育之中的具体应对措施

教师如若想要高中生克服对田径训练的恐惧,就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训练,提前了解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开展较为简单、并充满趣味的教学,使得高中生能够更加喜爱高中体育训练。例如,某校教师为保证学生在高中体育训练中克服自身的恐惧感,这位教师在田径运动项目的练习中加入了一些体育小游戏来简化体育训练,如,背靠背,使高中生能够通过体育游戏感受到高中体育中的乐趣并逐渐解开对田径的心结,从而使高中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田径运动项目的练习,消除对高中体育的恐惧心理。

总而言之,田径训练项目是所有运动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增强高中生的心理素质,所以教师需要对现代田径运动项目的这些现状及时应对,从而使得高中生能够接受田径训练并克服心中对田径训练的恐惧心理。

中学教育的现状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信心逃避运动个体差异对策

体育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现这样一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低于一般水平,无体育特长,对体育活动毫无兴趣,更没有体育竞争意识,在体育课上,经常有意无意地逃避运动。这些学生,我们把他们叫作学习困难生,简称“学困生”。

体育“学困生”是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关注这一群体,那么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将是那些为数不多的体育特长学生的舞台,而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虽然新的课程标准大力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但是我们多数教师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只是做到了面向大多数学生。传统的“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升学有希望的学生,进行的是精英体育,让体育尖子生发展得更好,而绝大多数没有明显特长的学生则没有机会走近体育。虽然我们反对精英体育,但是我们非常珍惜体育精英。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小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排列分布是优秀占10%、中等占70%、较差占20%。从以上数字,我们不难看出,先天素质好和经过后天努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10%(甚至还要少),身体素质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则占了70%,而那20%的学生则是对体育不很敏感或者是反感。显而易见,抓好体育学困生的转化,是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是素质教育

的要求,更是体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现状与分析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从表面看是这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差,过胖或过瘦,无体育特长。但仔细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三方面;遗传、环境、教育。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学生的遗传因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环境和教育来帮助“学困生”更好地增强身体素质。

“学困生”的现状与分析

1.社会原因: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学校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造成了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学生本人都只对文化课成绩重视,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轻视或忽视体育也就成了自然。

2.学校原因:

(1)体育教学组织不合理,无趣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①教学内容低水平重复,缺乏新鲜感;单调的教材教法、枯燥的教学组织等等都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②教学中缺乏针对性,没有选择性和自主性,不能解决“学困生”的实际问题,更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不能因材施教,挫伤了“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

①不加分析,不区别对待,教材选择难度大,教学要求高,使这部分学生难以掌握,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往往自尊心被打击而对体育丧失信心。

②一些“胖墩”平时看上去活泼好动,可是一到体育课上就不行了,跑不快,跳不远,班级参与学校一系列体育竞赛活动没他们的份,久而久之,他们逐渐对体育运动失去了自信心。

③还有一些身体素质较差,小毛病不断,体弱多病的学生,由于身体原因,经常缺课或受身体能力限制,他们很难完成和掌握教师教授的动作,也很难达到体育考核的要求,因此逐步失去了运动的热情与兴趣。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学生,由于先天性的疾病或某些部位残疾,不能参加某些项目的学习或不能参加全部体育学习,不能体验体育的乐趣,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学困生”群体中的一员。

(3)处罚不当,伤害学生。

教学中鼓励较少,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不恰当的批评和惩罚甚至会伤害学生的人格。

3.家庭原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希望的,额外地给子女增加学习任务成了许多父母的通病。因此,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很少有时间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4.学生个人原因: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过分宠爱,造成以自我为中心和怕苦怕累的现象十分突出。很多学生只凭自己的意愿行事,不爱好体育活动的学生总是千方百计地找出各种理由,逃避体育活动,在体育课中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的就干脆不参加。日久天长,他们逐渐对体育失去兴趣,成为“学困生”中一员。

二、转化“学困生”的对策及方法

个体差异是无处不在的,转化“学困生”是我们广大教师的责任,更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我们不能埋怨学生笨,要鼓励而不挖苦,要关心而不歧视,要爱护而不打击,转变观念、情感、态度,送给学生暖暖的春意,让学生沐浴在明媚的春光里,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感化学生,帮助学生改变自我形象,从心底摒弃“我不行、我不是学习体育的料”这种想法,让学生逐渐喜欢体育。

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学习体育的兴趣。

很多学生之所以落后,主要原因是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害怕受到挫折,因此让“学困生”树立足够的自信心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在体育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多种赞赏鼓励的语言、树立信心的手势、佩服欣赏的目光,以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使他们时刻处于兴奋状态。归纳起来赞赏的方法有三种:

①语言赞赏法。课堂上用赞美的语言是调动“学困生”练习的积极性,打消学生完成动作时的恐惧心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其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手段。课上我从不吝啬表扬赞赏之语、鼓动激励之词,不管学生动作优美不优美,完成的质量怎么样,先找闪光点加以赞赏,再进一步提出要求。例如:“你的动作真漂亮(优美),让人赏心悦目。”“你完成得真好,老师为你骄傲!”“真是好样的,你的动作越来越接近标准了。”“别泄气,再来一次,你一定能做好。”“你真行!”等等。通过赞赏教育,我深深地体会到:真是“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赞赏教育让我尝到了甜头。

②体态赞赏法。首先我常用的是拇指赞赏法。从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教育家周弘说:“赏识教育是密切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及时对孩子竖起大拇指,充分肯定孩子的每一次小成功。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自觉奋斗,努力成才。”由此我联想到在课堂上,也应该用拇指赞赏法,给学生以赞赏。每当任何一位学生完成了一个体育技术动作、跳过了规定的远度、跑完了全程、口号喊得响亮、动作舒展优美时,我都在他们面前竖起大拇指,受到表扬的学生此时真的很神气。此外,我还用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激动的鼓掌、亲切的抚摩等来表示对学生的认可和欣赏。可见赞赏的喜悦能够引起成功,成功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③目光赞赏法。用赞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生只有树立了信心和勇气,才会敢于说、愿意听、喜欢练,才能进入到课堂的角色中。因而在实施赞赏教育中我始终用赏识的目光看待他们,理解他们,激励他们,帮助他们摆脱以前的服从、傻听、模仿的习惯,树立有勇气、兴趣、敢创新的信心,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2.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多年来,对这一基本教学原则是挂在嘴上和写在纸上较多,而真正落在实处则不够。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改变那种在教学和考核、评价中将学困生和一般学生不加区分的传统做法。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对他们更为耐心细致地重点辅导。其次,要根据他们实际,降低教材难度和学习要求;在考核、评价上,应以他们努力与进步的程度为主,应以纵向评价为主,要将标准用活。

3.营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促进“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情绪,发挥学生肌体的高效工作能力,尽量避免一些消极因素的干扰,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情感交流,尤其要让“学困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表现出自身的价值。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也会越来越深刻,这些“学困生”也将得到了进一步的转化。

4.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