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19:51

统计学心得体会篇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和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在各项统计工作始终,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统计部门应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统计工作始终,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坚持不懈地创新统计工作思路。加强学习,解放思想,推陈出新,是统计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工作法宝。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老体制的加速交替,统计工作中原有的方法制度、指标体系、调查手段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不能满足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信息需求。统计实践要发展,统计事业要前进,迫切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扩展新视野,在实践中做出新探索,着力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积极破解统计改革与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不断加强对经济社会科学知识、统计理论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努力提高推进统计改革创新的本领。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冲破传统的统计思维定势,创新统计观念、统计组织、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使我们的政治思想和专业知识与时代进步的要求相一致,使统计部门服务发展、服务人民的本领得到进一步提高,使统计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大胆实践,积极务实地推进统计改革。近年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按照时代负于统计部门的新要求,进一步理顺统计工作关系,完善统计监督机制,改革统计调查制度,拓展统计服务领域,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更好地发挥统计信息的评估、引导和监督作用,提高统计的效能和公信力。从而为各级党委政府、各类经济体和广大社会公众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

三、拓展统计服务领域,改进统计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统计部门作为经济信息主体部门,统计数据、信息资料的真与假、虚与实,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福祉安康,统计监测、信息的快与慢、多与少,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投资与消费行为。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统计产品是公共产品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方式不断改进,要在本职工作中更加紧密地结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更多地思考如何为社会公众提供科学、系统、准确的统计公共产品,充分发挥统计资源的社会效益。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及时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咨询服务电话等多种渠道和提供统计资料,加强对统计数据的诠释,使统计成果惠及全社会。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与普通市民密切相关的专项调查,在调查中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树立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良好的形象,真正做到服务于基层群众,服务于普通市民。

四、加强各项统计建设,努力提高统计能力。首先,必须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干部队伍的学习、培训以及统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和修炼,强化爱岗敬业意识,提高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出假数的自觉性,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湛、诚实守信的统计干部队伍。同时还要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积极推进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切实改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稳定基层队伍。其次,要着力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完善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基础设施,建立全国统一的统计业务工作平台,健全国家统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统计工作从方案设计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管理、等全过程的网络化、信息化。再次,要严格贯彻执行《统计法》,加大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综合治理力度,大力推进统计法制建设、统计诚信教育、统计普法宣传,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搞准每一个数据,做好每一张报表,审查好每一个数据,坚决惩处统计违法行为,逐步建立完善的统计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树立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确保统计数据可靠、可信、可用。

统计学心得体会篇2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面临的重大政治任务。通过近期的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就结合自身工作谈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开展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身体力行实践科学发展观,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创业热情,必将使我们的思想得到新解放,认识达到新高度,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工作新局面

1、抓学习,强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知难而上的工作精神状态。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真正掌握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统计工作不论是从指标体系,还是知识信息涉及面,都有了突飞猛进地增长。学习如不能与时俱进,那么工作将难以开展。作为一名办公室人成员,除了加强自身的学习外,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引导全局干部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营造善于学习、深入学习、勤奋学习的氛围,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素质。

2、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争创一流工作活动中以向各级党委、部门提供一流的服务作为目标,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推进全局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强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机制,改善服务方式,创新服务载体。

3、加大创新力度,增强创新活力。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成为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与进俱进、开拓创新。一个民族没有创新,她就不能进步;一个单位没有创新,她就不能前进。我将努力认真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营造人人思创新,事事讲创新的良好氛围,推进全局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统计学心得体会篇3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和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在各项统计工作始终,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统计部门应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统计工作始终,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坚持不懈地创新统计工作思路。加强学习,解放思想,推陈出新,是统计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工作法宝。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老体制的加速交替,统计工作中原有的方法制度、指标体系、调查手段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不能满足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信息需求。统计实践要发展,统计事业要前进,迫切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扩展新视野,在实践中做出新探索,着力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积极破解统计改革与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不断加强对经济社会科学知识、统计理论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努力提高推进统计改革创新的本领。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冲破传统的统计思维定势,创新统计观念、统计组织、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使我们的政治思想和专业知识与时代进步的要求相一致,使统计部门服务发展、服务人民的本领得到进一步提高,使统计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大胆实践,积极务实地推进统计改革。近年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按照时代负于统计部门的新要求,进一步理顺统计工作关系,完善统计监督机制,改革统计调查制度,拓展统计服务领域,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更好地发挥统计信息的评估、引导和监督作用,提高统计的效能和公信力。从而为各级党委政府、各类经济体和广大社会公众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

三、拓展统计服务领域,改进统计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统计部门作为经济信息主体部门,统计数据、信息资料的真与假、虚与实,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福祉安康,统计监测、信息的快与慢、多与少,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投资与消费行为。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统计产品是公共产品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方式不断改进,要在本职工作中更加紧密地结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更多地思考如何为社会公众提供科学、系统、准确的统计公共产品,充分发挥统计资源的社会效益。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及时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咨询服务电话等多种渠道和提供统计资料,加强对统计数据的诠释,使统计成果惠及全社会。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与普通市民密切相关的专项调查,在调查中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树立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良好的形象,真正做到服务于基层群众,服务于普通市民。

四、加强各项统计建设,努力提高统计能力。首先,必须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干部队伍的学习、培训以及统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和修炼,强化爱岗敬业意识,提高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出假数的自觉性,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湛、诚实守信的统计干部队伍。同时还要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积极推进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切实改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稳定基层队伍。其次,要着力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完善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基础设施,建立全国统一的统计业务工作平台,健全国家统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统计工作从方案设计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管理、等全过程的网络化、信息化。再次,要严格贯彻执行《统计法》,加大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综合治理力度,大力推进统计法制建设、统计诚信教育、统计普法宣传,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搞准每一个数据,做好每一张报表,审查好每一个数据,坚决惩处统计违法行为,逐步建立完善的统计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树立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确保统计数据可靠、可信、可用。

统计学心得体会篇4

今年是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开局之年,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发挥统计信息作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决策服务,是我们统计部门,也是每一个统计人的应尽职责。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努力寻求夯实统计工作的着力点,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计数据要“准”。

统计的生命在于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可靠。统计数据,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于社会公众,进行管理监督的一个重要的依据。统计数字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领导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对我们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年底,全市推进首席统计员制度以来,统计工作得到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印发了《关于在全县乡(镇、街道)推行首席统计员制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县各镇(乡、街道)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必须实行“六有、六化”标准,即“有统计工作站,有国家正式的编制,有精干的专职统计人员,有电脑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有办公场地,有一定的统计业务经费”,以及“统计人员专业化,统计信息网络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报表规范化,统计资料档案化”。这就要求基层统计人员必须不断提升统计专业水平,做到持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上岗;严格执行统计报表、统计调查制度,建立专业统计数据评估方案和参数,做到数出有据,有据可查;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要严格审核把关,加强技术性、逻辑性审核,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把差错消灭在基层,纠正在源头。“六有六化”的落实切实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改善了统计工作的软硬环境,从而保障统计数据源头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统计分析要“精”。

简单的数字或简单的数字堆砌并不能说明问题,要发挥统计数据的服务作用,要为政府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对各方面数据进行横向的纵向的分析,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问题。对基层数据的收集和汇总只是统计工作的前期工作,并未完成统计的真正任务,只统数不分析,统计只做了一半,只有运用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发散性的理维方式,对统计数据的深入全面分析,才能实现统计工作的意义。随着的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统计职能不断向“精、深”拓展,向统计咨询、决策服务方向转变,不但要求年年有分析,还要求季季有分析,月月有分析,统计分析要为当前经济工作、社会工作、重点工作服务,要跟上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步伐,在“精度、深度”上下功夫,做到数据精准、分析深刻、观点鲜明、具有建设性。目前,我县统计人员的相关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我县统计分析被收录在江西省统计信息网的已经达到30篇,被收录到上饶市统计信息网的已经达到40余篇。

三、统计服务要“优”。

优质服务是我们统计工作的宗旨,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统计服务,不断提升统计服务的适应性。要做到市场经济发展到哪里,统计工作跟踪监测到哪里;党政领导决策到哪里,统计就服务到哪里。统计工作者掌握着大量的统计信息,在对经济发展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要做好预测,特别要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决策情况正确与否。提供优质服务必须贴近、靠前党政领导和中心工作,以提供更多的新信息,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切实做到“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社会”。

四、统计执法要“严”。

在统计实际工作中,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统计工作者。要严格执行统计法,严明统计纪律,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统计部门要在党委、人大、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依法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依法统计,决不能搞“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等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的东西,树立诚信统计理念。坚持用法律手段维护统计渠道畅通和源头数据客观可靠,努力营造依法统计的环境。要严明统计纪律,坚决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保证统计数据客观、真实。不断建立完善执法责任制,树立统计部门的执法权威,对统计违法行为,特别是拒报、瞒报、虚报、伪造统计资料等严重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不管涉及什么部门、什么人,一定要坚决依法从严查处,决不姑息。

五、统计干部要“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也是统计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统计工作肩负经济社会发展的预警、分析、监测重任,在很大的程度上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催化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布局在不断发生变化,对统计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调查任务越来越繁重,统计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统计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我们统计干部一定要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契机和新的起点,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提高自己的德、识、才、学,革除、改变一些与其不适应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勇于投身统计工作实践。以新的姿态投入到加快统计改革步伐中去,探索运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统计工作方式方法。

上饶县统计局

领题人:肖仁国

课题成员:李芳

统计学心得体会篇5

企管科孙琴琴

8月24日至8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山西省统计局举办的2015年第1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统计业务培训班的学习。来自全省煤炭系统的统计人员共196人参加了培训,国家统计局能源司司长文兼武出席了开班仪式并讲话。

本次培训班准备充分,培训课程针对性强,授课专家规格高,除了省统计局的专家,还有相关统计行业的专家,讲授的内容都是授课专家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该行业处于领先水平,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让所有参训学员受益匪浅,本次参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提高了思想认识

从事统计工作多年,觉得统计数据水分多,工作压力大,感到从事统计工作很困惑、很痛苦,有时产生抵触情绪。通过各专家系统的讲解,使我豁然开朗,明白了统计数据并不像财务数字那样精确,只要方向对、趋势正确就行;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认真学习,掌握了较为全面的统计专业知识,提高统计分析能力,才能做好统计工作,才能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二、强化了统计理论知识

此次培训组织严密,学习扎实,在培训老师的精心设计与合理安排下,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系统学习了《统计基础知识》、《能源统计基础知识与主要内容》、《煤炭企业能源统计》、《节能指标评价》、《能源统计分析》等内容,此次学习不仅增强了自己的统计理论基础,而且明白了数据是统计分析的眼睛,分析是统计数据经过深加工的最终产品,统计分析起到参谋和预警作用。

三、提供了互相交流平台

培训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同时也增进了同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机会。通过此次学习我认为在统计工作中要做到坚定信念爱岗敬业、抓实统计基础,搭建管理平台、吃透文件准确业务处理、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努力提升工作协调能力、挖掘数据资源,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开拓视野重视统计调研分析、善于思考总结,做企业管理的多面手。

四、指明了工作方向

通过学习,结合实际工作,我觉得统计人才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是指导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分析能力,是经济主管部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工业统计人员,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我深刻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统计学心得体会篇6

[内容摘要]学科教学是“育人”的载体,教书最终是为了“育人”。如何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通过数学教学这一重要途径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总目标的实现。这是一个在每天每节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地渗透和体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的过程。在本文中,我想将自己在毕业总复习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捕捉热点有效育人的教学体会和感想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捕捉热点价值观人生观责任感主人翁

学科教学是“育人”的载体,教书最终是为了“育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后面简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并且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里要“育”以主动发展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如何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通过数学教学这一重要途径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总目标的实现。这是一个在每天每节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的渗透和体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的过程。它与教学数学知识不矛盾,相反,只有借助于数学知识的教学才能实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我任教六年级数学时,使用的教材是2002年审查通过的九义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教过毕业班的老师都知道,毕业总复习教学在本学期非常重要。如何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体现“课标”新理念,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上出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课。为此,我有意识的运用多媒体,开发和挖掘育人资源,注重学科的德育渗透,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以毕业总复习《统计图》这节课教学为例,将我在毕业总复习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捕捉热点,有效育人的教学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捕捉课堂热点渗透价值观教育

“课标”总体目标要求:“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我在总复习《统计图》教学时,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成为学生的展台,努力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前我布置了一次调查活动:每人都去搜集统计图,从报纸、杂志、书籍搜集或从网上下载均可,上课时比一比,谁搜集的统计图最多。那天上课时,我请学生一一报出搜集统计图的幅数,大家都有争第一的愿望,课堂气氛热烈。接着我让学生们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并且提出交流要求: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统计图,说说喜欢的原因,从中得到什么信息,有什么启发。此时我也加入小组交流中,从中得到了需要的信息。通过小组交流,学生们交流的话题多起来了,我趁热打铁,请愿意向大家展示自己喜欢的统计图的同学上台,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们纷纷上台,积极参与,上台的同学都能给大家带来各方面的启示。其中有位同学分析“市民心中最理想的置业板块”,只见他出示了“青山湖板块”,“红谷滩板块”“赣江沿线板块”三幅条形统计图,从地段和配套、景观、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几方面综合分析得出以后买房子,建议买青山湖板块房,精彩的分析博得大家阵阵掌声。大家交流得正起劲,这时有一位同学出示一幅“七星K线走势”折线统计图,他从37期到48期这十期中奖号码走势,得出号码2、4中奖概率大,并且说:“我以后每次买就选号码2、4,中了奖就好了,以后就不用像父母那样辛苦工作。”听他这么一说,下面就像开了锅,大家说什么的都有,还有不少想跟从的,我针对交流中“买中奖”这一热点话题,指名学生发表意见,有学生引用寓言守株待兔,说明人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而生活,也有同学说“买中奖”和一样,完全凭借运气,我顺水推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买的成年人而言,最大的魅力就是使人一夜暴富,这很容易诱发人们产生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成年人尚且如此,我们同学尚未成年,心理比较脆弱,分辨能力低,更容易滋生侥幸、投机的思想而难以自拔”,趁此时对学生进行了一场价值观教育。听我这么一说,学生纷纷表示,自己现在得抓紧时间学习,买只能玩玩而已。相信通过这次课堂交流,没有谁会指望靠“买中奖”一夜暴富,树立这种没出息的价值观。

二、捕捉校园热点渗透人生观教育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标准》的这一理念与“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紧密相关。细心观察,在校园里能够捕捉到丰富的教学资源。

达尔文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校园里奥运会、超级女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在毕业总复习《统计图》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时,我运用课件出示刘翔运动场上比赛的图片,让学生介绍刘翔的业绩,想到金牌的背后是付出的汗水。我接学生的话说:“刘翔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亚洲人的骄傲,他实现了亚洲人的梦想。我知道,同学们最近目标是考上心仪的中学,我对你们很有信心,你们有信心吗?只要拿出刘翔拼金牌的精神,现在上课认真听讲,多提问题,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扎实的文化基础,将来也能够像刘翔一样有出息,为国争光、做出贡献。”接着课件出示:“28届奥运会各项金牌获得枚数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我国近五届奥运会金牌获得情况统计图”(折线统计图),“28届奥运会各项金牌获得枚数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学生很快说出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同时很好地受到了一次爱国、爱学习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了一定的作用。练习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四位超级女生的相片,统计班上同学支持各超级女生的票数,接着出示希望工程图片,继之出示我国青少年失学原因调查:(2004年对我省10000名失学青少年调查)家庭贫困、家庭变故、疾病、厌学(社会影响)、其它统计表,要求制成适当的统计图。完成后让学生发表看法,再一次让学生受到人生观教育。

三、捕捉社会热点渗透责任感教育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近年,全国遭遇重大疫情,非典型肺炎侵害人类,这一内容就在学生生活中,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亲身经历过。何不捕捉这个社会热点内容,进行国情教育,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教学中能做的是力求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

在毕业总复习《统计图》教学给学生提供表现舞台,进行完学生交流环节后,我用征询的口吻说:“老师能不能也展示一下自己搜集的统计图?”学生同意后,我运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了“北京‘非典’新增和疑似病例时间变化”,“全国‘非典’病例时间变化趋势”,“战胜‘非典’信心指数”,“部分东亚运动会国家获奖情况”统计图。出现了这一幕:

师:请仔细观察这几幅统计图,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生:全国‘非典’病情非常严重,其中北京‘非典’病情特别严重。

生:全国‘非典’病情虽然非常严重,但随着时间变化,病情在好转。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北京‘非典’新增和疑似病例时间变化统计图和全国‘非典’病例时间变化趋势统计图都是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师:不错,能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来判断。

生:我看到我国体育发展很好,得了好多金牌。

师:从中你想到什么?

生:我们要向运动员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师:从第四幅统计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大多数人对战胜‘非典’有信心

师:(满含激情)‘非典’固然可怕,我们国家领导非常重视,组成了专家小组,预防工作及时,控制措施到位,只要我们拿出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拼搏精神,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相信战胜病魔的日子指日可待!

师:虽然大多数人对战胜‘非典’有信心,但少数人对战胜‘非典’信心不足,还有1.1%的人没有信心,你们准备怎么做?……

学生们在老师的激情下,情绪高涨,课后,班上学生纷纷做起了宣传员的工作,教师的一席话,无疑树立起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由此,我深受启发,捕捉社会热点,实现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巧妙融合,会收到出人意料的育人效果。

四、捕捉生活热点渗透主人翁教育

“课标”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统计学心得体会篇7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在中国,教育统计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学习并且研究教育统计学对于教育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管理层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经过调整后统计学被设定为一级学科,随后西南大学开始招收第一届教育统计学博士。近年来随着统计学的发展,统计方法在教育与心理的研究中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然而教育统计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学科却还并没有引起足够多的重视。由于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实验统计学的发展,教育统计也面临很大的时代机遇与挑战。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教育统计学的产生发展,对其现状作一分析,并对教育统计学在学科理念、专业发展及技术手段上的提高和改进提出一些观点建议,希望能供学科发展的未来借鉴。

关键词:应用科学;教育统计;专业发展

中国传统教育向以文字为主,对于数字的意义与运用太不注意。但数字有其尊严,绝不容人轻忽或侮慢。[1]在瞿葆奎、郑金洲先生主编,沈有乾先生所著的《教育统计学》一书中,沈有乾老先生以这句话开篇,足见他对教育统计学的重视程度。该书代表了我国20世纪40年代中期教育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水平。之后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停滞,从1978年以后至今的30多年间,我国的教育统计学得到相对平稳的发展。然而与国家有力推动的教[1]育体系的快速发展相比,教育统计学却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编号为0714。至此,统计学从数学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级学科,这是几代统计学者梦寐以求并共同为之努力的结果。随后,2012年西南大学开始招收第一届教育统计学博士。这都为我国未来教育统计的发展开阔了一片更加广阔的舞台。

一、教育统计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价值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科的高度分化与学科之间的高度综合。学科的综合化主要表现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领域生长出一系列新生学科,从而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的交叉学科群。其中有一类是由一门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另一门科学的研究内容相结合而生成的交叉学科。教育统计学即属

于此类。教育统计学是统计学的一门分支。它是把数理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教育实际工作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教育统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员还是教育管理层,学习并且研究教育统计学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统计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显得十分必要。

一方面是科研的需要。教育统计学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并且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首先,在科研的选题及设计等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有关研究报告和论文资料,对于实证性研究资料,经常需要应用统计方法呈现和解释研究结果。如果不具备教育统计学的知识,就不能读懂研究结果等关键内容,也就无法充分了解有关研究的精髓。其次,当研究者搜集到大量数据时,如果不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就无法探求变量间的内部关系,这样无论研究者的设计方案多完善,也很难发现其内在的本质规律。

其次是科学思维的需要。由于教育统计学是在数理统计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兼具数学的严谨性和统计学的思想方法,我们从客观教育事实出发,从看起来杂乱无章的资料入手,通过整理分析,揭示本质特征,推测未知。这一过程可以使我们学会科学的推理和思考方法,掌握由表及里的概括抽象出偶然背后的必然的思想,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

科学化管理的需要。事实上教育统计学更为重要的意义也是其最基本的使命是服务于教育管理工作,不懂得教育统计学就不能很好的把握教育现状,难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的症结所在,更不能根据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或者根据现状制定教育事业规划;教育统计学也是检查教育工作的手段,不懂得教育统计学会在很多问题上没有发言权,更不能给予正确的评价。它既是学校领导层的参谋助手,也是上级党政主管部门制定与形成决策的基础和前提。[4]

二、教育统计学的中国化进程

统计工作在历史上出现的很早,早在公元前3050年埃及因修筑金字塔就进行人口和财产普查,古希腊与罗马及欧洲各国也用统计方法考察并表示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在古代中国的《禹负九州篇》中,记载了中国各地的土质,山河,物产,田赋等,这正是运用统计方法编写的一本巨著。但当时的统计只是有关事实的记载和整理,并没有形成一门学科。就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心理学发展的经典总结:“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统计学的发展历史同数学一样久远,但其自身学科历史则是随着近代概率论的出现才找到自己的历史基石。统计学经过300多年的发展,由社会经济方面扩展到自然科学技术方面。如今已经拥有众多分支,形成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数理统计学,侧重于统计理论与方法的数理证明,而不是专门研究某一领域中的统计问题;另一类为应用统计学,侧重于统计理论与方法在各个实践领域中的应用,教育统计学即归属于这一类应用统计学中。

(一)教育统计学发展简况

18世纪比利时统计学家阿道夫·奎特菲特首先致力于将统计方法应用于教育学与社会学领域。经过学者们多年的努力,这方面研究不断发展,但是直到20世纪初,教育统计学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建立起来。在教育与心理统计上贡献较大的有卡泰尔和桑代克等人。卡泰尔早年留学欧洲,深受高尔顿和冯特的影响,回美国以后努力以统计的方法研究心理问题而涉及教育。桑代克是卡泰尔的学生,他极力倡导以心理学与统计学为工具来研究教育学,使教育学科学化。他于1904年所著的《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anintroductiontothetheoryofmentalandSocialmeasurement)出版,一般认为以此为标志教育统计学的历史开始发展起来。他把用统计方法处理心理与教育实验结果的报告搜集成卷出版以推广统计方法,该书可以算作是世界上第一本教育统计学方面的专著。之后桑代克的学生凯利等人专门研究心理与教育统计,都有这方面的专著出版。此时,美国的高等院校都先后开设了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程并编著出版这方面教材。如L.L瑟斯顿的《统计学纲要》(1925年),H.e.加勒特的《心理与教育中的统计方法》(1926年)。当时的教材内容大部分属于描述统计。20世纪4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已经比较普遍地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心理和教育问题。当时这方面的教材就比较系统的讲述了小样本理论,实验设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主要内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统计学从描述统计阶段发展到以分布理论为中心的推断统计阶段,进而又引入了模糊统计方法,使得教育统计学的内容更为充实丰富,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二)教育统计学的中国化进程

在中国,辛亥革命以后,统计方法随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一起被引入。当时的大学教育系和中等师范学校都把教育统计学作为必修课,有不少学者讲授这门课并撰写专著。出现了不少心理与教育统计方面的学术成果,如薛鸿志著《教育统计法》(1925年)、周调阳著《教育统计学》(1925年)、朱君毅著《教育统计学》(1930年)、艾伟著《高级统计学》(1933年)、王书林著《教育测验与统计》(1935年)、《心理与教育测量》(1935年)、沈有乾著《教育统计学讲话》(1946年)、《实验设计与统计方法》(1947年)等。翻译的作品有麦柯尔的《教育实验法》(薛鸿志1925年译),瑟斯顿的《教育统计学纲要》(朱君毅1928年译),葛雷德的《心理与教育之统计法》(朱君毅1934年译)等。[5,6,7]在这一时期,教育统计学在我国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与应用。统计方法在教育科研和教育行政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然而不幸的是,50年代以后,由于全盘苏化的影响,各院校教育系及中等师范学校,先后停止了开设教育统计课,在一般的教育研究中也不予应用,致使我国的教育统计学逐渐被荒疏。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在“向科学进军”的政治号召下,教育统计学也曾有过昙花一现的一线生机,左任侠先生所著的《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就曾于1962年在华东师大出版社刊印,并在校内发行。不过该书的着眼点仅只是把某些统计方法应用于教育、心理实验的设计和统计分析上面,而且不久就在的冲击下销声匿迹。一直到80年代以后,粉碎了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浩劫,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新走上正轨,教育科学事业从变动的政局中解放出来开始蓬勃发展,教育统计学也重获新生。然而由于长期的停滞不前,此时我国的教育统计学的水平已经与世界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差距。各大高等院校陆续恢复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方面的课程,一批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著作应运而生,如郝德元编著《教育与心理统计》(1980年)、张厚粲,孟庆茂著《心理与教育统计》(1981年)、左任侠编著《教育与心理统计学》(1981年)等。而且重新把教育统计学列为教育系的专业基础课之一。1979年,教育部委托华南师院叶佩华为主编,福建师大万梅婷参与编写《教育统计学》作为高等院校教材,并于198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8]这对之后在教育工作者中普及统计知识,改变教育科学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教育统计学学科建设现状分析及对学科发展的思考

中国教育统计学发展至今,依然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虽然已经有自己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但其完善程度还远远不够。探究中国教育统计学的教学改革,仍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任务。

(一)教育统计学面临挑战

目前教育统计学基本上已经作为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学科,核心课程。绝大部分院校教育系对本科阶段的学生开设教育统计学课程都是选取一本教材,进行一个学期的学习训练。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统计学很多都是作为选修课或者平台课的一部分一笔带过,学生经过这样简单系统的理论学习过后,真正掌握的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教育统计学知识却不是很乐观。无论是在基层教育统计、基础教育统计还是在高等教育统计工作中,反映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教育统计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很多岗位的教育统计工作人员都是由办公室的一些行政人员或者懂一些计算机知识的人员兼任。中国教育统计网曾就教育统计人员的学历、专业、职称、岗位、有无统计资格证、计算机应用能力、教育软件应用能力、对统计指标体系的理解和报表的熟悉程度以及统计工作人员对当前教育统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过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尽管统计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到82%,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59%,但就调查情况来看,精通教育统计业务的人员只占到2-9%。这一现状严重影响我国的教育统计事业的发展。因此,培养一大批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教育统计工作者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由此反观我国教育统计学的学科建设,尽管在广大教育统计工作者的努力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创新,但也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其受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对于教育统计学这一门交叉性学科的认识都不够深刻,并没有很好的对教育学与统计学的学术思想进行交融,对于这两种学科之间思维方式的综合以及系统辩证思维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欠缺。另一方面,我国教育统计学无论是内容体系还是指导思想,都缺乏结合教育工作的创新精神,应用性严重不足,而且就目前的教育统计学教材来看其内容大都趋于同化,信息化程度不高。

(二)教育统计学学科发展的思考

基于对我国教育统计学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统计学的改进策略进行以下探索和研究。

1.立足转变学科认识理念,促进教育统计学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教育统计学就其本质而言,绝不仅仅是教育学与统计学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有这两门科学在思想上的交融以及思维方式上的综合,实现一种实质性的融合。目前我国教育统计学的专业性有所欠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于教育统计学的移植性特征。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统计学教材体系设计上带有明显的普通统计学痕迹,通常都是由描述统计、概率论、推断统计以及回归分析四大板块构成,缺乏内容之间的必要联系说明。教育统计学的教学改革,首先应该就学科认识理念入手,摆脱统计学“母学科”的体例羁绊,在研究教育问题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把统计学的知识生搬硬套,而应具备一种“条件性思维”。也不追求统计学内容的面面俱到,而应该强调教育统计学学科教学在教育问题研究中的针对性与应用性。进一步讲,要树立一种“大科学理念”,变封闭式的教育统计为开放式教育统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不同领域也在不断的进行沟通与交融,学科知识的边界和壁垒不断被打破,文化边界总体削弱,我们需要整合不同的技能来解决问题。体现在教育统计学的观念更新上,即我们要树立起“大教育”理念。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的第三产业,教育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所涉及范围愈加广阔,教育必须实现多元化才能与多元化的全球社会相适应[10]。因此,教育统计学的范围也要不断扩大,统计指标体系要更加合理,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2.立足社会发展需要,把教育统计学设立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方向之一,培养一批专门的教育统计学研究人员

从科学发展史看,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思想和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二则是具有强烈的社会需

要。[11]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统计事业的发展来看,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教育统计学素养的统计人员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教育学专业包括众多二级学科,学科之下又包括众多的研究专业和方向。设立教育统计学研究方向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教育统计学的学习中去并且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形成一种专业化意识。而不仅仅是把教育统计学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流于形式。由此也会促进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对于教育统计学的重视。与此同时,发展教育统计学的学科带头人,带领、指导和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教育统计学的学术研究,实现学科方面的创新发展。

3.立足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把教育统计与测量技能纳入教师资格认定体系当中

教育统计学内容丰富,教师若要在课堂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工具,必须做到深入浅出,运用自如。这都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质量评价制度。如何科学评价教育质量已成为重要的课题,这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12]。考试是教育评价体系内最重要的一环,教师只有掌握教育统计与测量技能才能会考试,会评价。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把教育统计学的考核纳入教师资格认定体系中,对于在教师群体中发展普及教育统计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完善改进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都很有必要,进而带动教育统计学整体的发展。

4.立足教学信息化改革,在教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加强网络化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教育界也出现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向,即教育信息化现象。“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有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技术特点,其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教育信息化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根本、深远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对教育统计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统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并广泛应用。教育统计工作在完成从纸质报表加算盘的时代向计算机辅助统计时代的第一次跨越后,也必将迎来第二次跨越,实现包括教育统计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的信息化。其关键词既是“数字化”与“网络化”。目前我国教育统计事业的发展水平,在“数字化”方面已经基本到位,但“网络化”方面还相对滞后。教育统计数据的传输、管理、和整合使用仍然处于相对传统的状态,严重制约了教育统计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因而在教育统计学的学科发展上,信息化的渗透,特别是网络化的形成与应用都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在系统学习教育统计学的同时,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全面方位提高教育统计的信息化水平。

5.立足强化教育统计学的应用性,注重实践操作,丰富理论知识

教育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教学方法不能光是纸上谈兵,还需要实际演练,学生要自己动脑动手,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在面对现实的教育问题和实际的教育统计工作时得心应手,把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转化。当前我国教育统计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其应用性不足。教育学的专业特点表明,教育统计学的基本使命在于为教育管理工作服务,然而目前我国教育统计学的教学模糊了这一主导方向,教育统计学的实际应用程度不足,致使教育统计学教学与实际教育统计工作不是十分斜街。教育统计学教学在尊重科学性、系统性原则的同时,必须突出统计学课程的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分析,注重运用,重视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等问题,及时进行专题统计分析,不断加强对新问题的研究,才能不断提高统计的水平和质量,才能更主动的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对于统计软件的使用也要注重实用性,不仅注重SpSS的应用,更要熟练掌握最基本的excel软件,excel作为最基本的microoffice的组成部分,其普及程度很高,学习起来难度不大,而且其功能也足够满足大部分计算和分析的需要。

在注重应用的同时,也要加强理论指导。在教材的选编上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尽管在新世纪开端的前十多年,我国教育统计学教材再次形成了丰硕的果实,如胡永梅著《教育统计学与SpSS软件应用》(2002年)、张厚粲,徐建平著《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2003年)、王孝玲著《教育统计学(第4版)》(2007年)、辛涛等《心理与教育统计学》(2010年)。然而,教育统计学本身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教育统计学的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分析方法在不断丰富。这就要求在教材上要注重时效性、权威性。但是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囊括所有最新的理论,所以在教育统计教学中,在讲解清楚教材中基本经典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立足学术前沿,关注学科发展,跟踪教育统计学的最新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丰富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沈有乾.教育统计学[m].福州:福建出版社,2007。

[2]董毅.现代教育统计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3]陆运清,封文波.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4]袁卫.机遇与挑战[J].统计研究,2011,28(11):3-10。

[5]任训学.论教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J].湖北大学学报,1997,2:80-83。

[6]张厚粲,孟庆茂.心理与教育统计[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7]左任侠.教育与心理统计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8]杨克瑞.教育统计学教材比较与改革设想[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29(4):574-577。

[9]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6):73-77。

[10]朱玮.基于高等教育统计信息化现状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8(12):160-162。

[11]包妍平.提高应用性本科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11,13(2):123-125。

统计学心得体会篇8

会计组织的学习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经济的发展导致会计组织不断进化。根据程新生博士的研究,会计组织的初级阶段,其功能在于钱物管理,对其成员的技能要求较低;在其成长阶段,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成本核算、资金筹措、内部控制、会计组织内部出现分工,会计专业技能要求渐高,业务处理复杂;到了规范阶段,管理则转到财务预算和内部控制,对会计组织成员的要求转到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综合素质上来;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会计组织功能进一步扩大,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企业治理等方面对会计组织成员提出更新的要求,使得其成员必须走技能复合化道路。可见会计组织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创造的过程。其实,强调会计组织的学习型结构是有着多层原因的。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从直线制到事业部制乃至规划——目标结构、多维结构、超事业部结构、模拟性分散管理结构和系统结构;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如mRp11、eRp、CRm、CnC、Cpm、CpC、amH、FmS和CimS等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产品混合流程柔性和物流柔性革命;此外,还有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政治、法律、科技教育、社会文化和市场体制等方面),所有这一切都要求会计组织及其成员不得不进行学习,并通过学习来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更好的发挥组织功效,从而完成会计目标。当然,这里所说的学习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零散的个体学习,它应当是系统的整体的团队学习,具体体现在以系统思考为核心的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的五项修炼。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它要求会计组织及成员善于从整体看待问题,要求会计组织成员的学习愿望和能力与组织融合起来。而组织与成员的行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着;个体是组织的基本单元,成员行为的有机搭配就形成了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影响着成员的行为,一批素质良好的成员组成必定是工作能力很强的组织,反之亦然。要做到两者的真正融合,会计组织成员要理清和加强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客观地观察现实,这是会计组织进行学习的精神基础。“精于自我超越”的会计组织成员能够把握自己内心深处最想要实现的究竟是什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会计职业理想,选择会计行业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是维持生计,还是发展个性,或是出于一份社会责任。在我国现阶段,会计组织成员善于自我超越者能够坚持“为企业理财,对社会负责”这一宗旨,超越个人私利,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时刻学习,加强自身的修炼,适应时代的要求,作到具有崇高的会计职业理想,精湛的会计职业技能,良好的工作态度,积极的生活方式,能够适应时代潮流,并且富有创造意识。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特别是组织的心智模式,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组织都有着深广的影响。如果无法掌握市场契机和推行组织的改革,很可能是因为与它们心中隐藏的强有力的心智模式相抵触。会计组织及其成员的心智模式是在会计学习和会计工作中形成的对会计事物的一种较稳定的思维模式,具有一定的惯性,即思维定势。如果不加强这方面的修炼,往往在新的情况下,在进行会计事务处理过程中显得因循守旧,甚而会阻碍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某知名会计学者曾因倡导收付记账法而反对借贷记账法,这与其心智模式未得到改善有关。按照青木昌彦的理解,心智模式由两个规则构成:一种是认知规则,被参与人用来认知投入品(如数字数据、书面报告、公司标志、交谈姿势和表情等),形成对相关处境的解释性判断;另一种是决策规则,用来将解释性判断转换成相关变量的选择。对于从事会计信息加工和传递的会计组织及其成员,其任何活动都要应用一定的智力程序或认知规则,推断会计所处的环境,预测会计工作的结果,以及为解决会计问题而做出抉择。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如果会计组织及其成员仍然坚持环境成本的不可计量性而不去寻求切实可行方法来核算和评估环境污染的潜在损失,势必造成企业抉择的失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会计等一系列新的课题都要会计组织及其成员改善其原来的思维模式。要改善心智模式,首先,要让原来的心智模式浮出“水面”,彼得·圣吉的“‘左手栏’练习”介绍了怎样让心智模式暴露出来。在与人交谈中“右手栏”写下所交流的内容,“左手栏”写下自己所想的,这些所想的往往隐藏着你心智模式。通过对他们的分析和评价,你能够发现其存在不足和缺陷。此外,还可以利用“反思”和“探询”的方式来形成一种学习的本领和提高交往的能力,从而能迅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会计组织及其成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交流和学习,通过经验的交流,技能的传授和理论的学习,改变思路,不拘于形式,善于向先进学习,能大胆地引进国外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会计组织及其成员要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进行思考,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组织中的理想和价值观。会计组织是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的共同愿景诚然是会计组织的理想与价值观;但是,会计组织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实体,也有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具体体现在开拓会计工作的新路子,开创会计工作的新局面,在会计事业上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断实践,为会计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而奉献。要在会计组织中建立这样的共同愿景,会计组织的领导要以身作则。成为榜样,以鼓舞整个组织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而不断地学习组工作。在这项修炼中应当将个人的目标整合成共同目标,注意采取引导和学习的原则,注意培养成员积极而真诚奉献的意识,促使他们付诸行动,并达到学习目标;而不仅仅是发给他们一些会计制度、会计规章及手册,让他们被动接受。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当团队或组织在真正学习时,不仅团队能产生出色的效果,就是成员也较其他人员迅速。会计组织的团队学习既包括会计组织本身各个成员的共同学习,也包括与其他组织成员的相互学习。在前者的学习中,会计组织成员应当注意到各个成员知识结构的互补性。尽管现代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没有哪一项工作能够由一个人很好的完成,都需要团队的努力协作;在后者的学习中,会计组织应当与营销、生产、采购、技术、研发、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进行密切协作,相互交流,齐心协力解决企业的难题,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业务流程再造、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组织重构,也需要会计组织向其他组织学习,以便掌握整个企业的动态变化,及时发挥自己的作用。因而,会计组织应当强调其成员的协作精神,发挥团队优势,通过互动学习,提高组织的整体工作效率,增强会计组织的工作效果。

统计学心得体会篇9

【摘要】统计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它跟生活联系紧密。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观察分析,作出简单判断、预测及学会合理决策的环节,使学生获得统计活动的亲身体验,逐步形成用数据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在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统计观念得到提高。

关键词生活实际;分析数据;判断;预测;决策;统计观念

统计”是小学数学四大领域内容之一。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着老师们的授课,重视传授知识,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忽视统计学知识本身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统计学在生活中预测、决策等功能,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数学源自于生活,小学统计教学内容要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只有统计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才有可能组织好统计教学。

如:我在听教学人教版四下的“折线统计图”一课时,老师把学生非常熟悉的测试口算成绩设计成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比眼力”的游戏,快速出示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找出最高分与最低分。教师在引导学生质疑游戏的公平性,凸显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很快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接着老师在教学新课时从条形统计图入手,出示小娟同学口算测试成绩的条形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并提问:“观察我们时一个直条一个直条来看,如果整体地看,你对小娟的成绩还有什么感觉”,生获得有点乱,高高低低;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从统计图的顶端观察——从顶端引出横线——引出点——再连接起来。这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经历了条形统计图向折线统计图转变形成的过程,体验到折线统计图是在生活中为了了解一件事情到总体变化情况而产生的,比条形统计图更简洁明了,它的产生是生活的需要。

最难能可贵的是,老师在这节课快结束时提出问题:“折线统计图这么好用,为什么还要学习条形统计图?”学生通过辩论后得出:“各有各的好!”接着老师出示两幅统计图,让学生根据表的内容适合选择运用哪种统计图,体现了学以致用。

这节课老师处处独具匠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学习情境中通过对比感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验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面对不同的分析对象需要选择不同的统计方式,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建立统计观念。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观念

《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据分析观念”,它是由《标准(实验稿)》的统计观念转变而来的,点明了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借助统计知识这一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

如:在听人教版四下教学“折线统计图”这一课时,老师出示两幅的折线统计图:

问:“你更欣赏哪个同学的口算测试成绩呢?”学生抢着回答:“我喜欢小娟,她的成绩更好,有三次考90多分,最低考72分。”“我更喜欢小军,他的成绩虽然不如小娟,起点低,但他很努力,每次考试都有进步”通过不同的回答,学生之间互相促进,知道读懂条形统计图,不但要看到每个数据,还要看懂数据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如果老师能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透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不断提高分析数据的能力。

统计学的研究依赖于对数的感悟,甚至是对一堆杂乱无章的数的感悟(当然这些数都是有实际背景的)。通过对数据的归纳整理和判断分析,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懂统计图,学会分析数据背后的规律尤其重要。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判断、预测、决策的观念

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科学,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我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标准(2011年版)》指出: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鉴定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同时指出虽然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所不同,但要求分析的结论清晰,那个更好地反映实际背景(参见例38和例40)。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据进行推断,做出合理的预测。

如:人教版五下“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老师教学新课提出问题:“根据统计图,简单分析两国在历届亚运会上的表现。”

生1:“中国队的表现总体呈上升趋势。”生2;“韩国队的表现也总体呈上升趋势。”生3:“中国队的整体实力比韩国队强。”面对直观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生们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老师接着问:“你能预测一下在15届、16届中国队的表现吗?”生激动地预测:160枚、170枚……这时老师出示图2中中国队的金牌情况,学生欢呼雀跃,为自己猜测正确而激动。老师问:“你们根据什么预测的呢?”学生:“根据中国队的总体表现呗。”认为老师的问题实在太弱智了。接着老师又让学生继续预测韩国队的表现,这时学生的兴趣少了,估了几个比96更多,比中国队更少的数据,当老师揭示答案时,全班都傻眼了:“为什么?”有个体育爱好者回答:“我猜第14届亚运会韩国应该是东道主。”“哦!第中国队第10届得94枚金牌第11届得183枚,第11届应该东道主是我们中国。”师:“如果知道14届韩国是东道主你会怎么预测?”生:“比65枚略多一些,虽然答案不够准确,但不会相差太多。”师:“通过刚才的预测,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纷纷表示不能只看数据,还必须联系生活实际。这时有个学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站起来举例:“我妈妈最近炒股,发现一只股票一直呈上升趋势时,她买了。”“赚了?”“亏了,我爸说这只股票升了那么久已经到峰顶了,才买,太迟了。”同学们通过观察分析,在预测与事实互证的过程中学会根据数据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要使预测更准确必须联系实际。对于图中比较反常的数据如第11届中国队的183枚、第14届韩国队的96枚会接受实际背景。

统计的核心是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这个载体包括数,也包括言语、信号、图像,反思能够承载上事物信息的东西都构成数据,而统计学就是通过这些载体来提前信息进行分析的科学和艺术。”统计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它跟生活联系紧密。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观察分析,作出简单判断、预测及学会合理决策的环节,使学生获得统计活动的亲身体验,逐步形成用数据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在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统计观念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统计学心得体会篇10

按照市委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根据第十二指导检查组的要求,我们今天召开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动员会,对分析检查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对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进行安排。下面,我代表局党组先讲三点意见。

一、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回顾

自4月30日我局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总结及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以来。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第十二督导组的悉心指导下,局党组加强领导,认真组织,严格要求,强化措施,通过全体党员及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历时两个月,全面完成了查摆问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各环节工作任务,取得了预期效果。总体上讲,分析检查阶段工作体现三个特点。

(一)做到“四个坚持”,起草好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坚持深入学习、掌握分析问题的思想武器;坚持群众路线、明确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关键措施;坚持改革创新、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领导带头、推动分析检查阶段活动深入开展。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始终求策于基层,问计于群众,纳谏于各服务部门,广泛发动,“开门纳谏”,通过召开座谈会、网络纳谏、问卷调查、设立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全市统计系统、市局各单位和全局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共发放征求意见表70份,发放调查问卷50份,走访老同志、老党员和服务对象80人次。将收集到的意见梳理归纳为改革创新力度、思想观念、统计服务科学发展和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四类共17条。为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理解,撰写好班子分析总结报告,查找出制约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三个重点环节”,完善好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一是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5月20日,我局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特邀局部分非党职工和退休干部列席。在会上,局党组成员针对前一阶段征集到得各方面意见,就理论学习、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内容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检查思想认识、工作思路、落实措施、工作成效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努力方向。局党组成员对民主生活会高度重视,准备充分,发言积极,达到了预期目的。二是分层次召开民主生活会。局各党支部、局属各单位党组织也分别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达到了触动思想、发现问题、明确目标、促进工作的目的。三是深入开展了谈心活动。谈心分为四个层次,即: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必须谈,班子成员和分管科室(队、中心)负责人必须谈,科室(队、中心)负责人和本单位所属人员必须谈,业务联系比较多的科室(队、中心)负责人之间必须谈,采取个别谈心、当面谈心的方式,人人必须谈到。5月底,我们对谈心的结果进行了收集汇总。

(三)坚持“两手抓”,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和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两手抓”,就是一手抓学习实践活动,一手抓统计工作。局机关各单位在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同时,紧紧围绕全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工作,把“应对危机,破除危局,努力当好参谋助手”作为统计工作第一要务,成立了应对金融危机,加强统计服务的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出台了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举措:建立涵盖**市重点企业旬报制度以及小麦长势半月报制度和各专业的固定观测点,尽统计部门的最大努力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指导经济服务。上半年,全局共撰写统计分析73篇,被市以上领导批示6篇,被各类媒体采用32篇,在**统计信息网各类统计、经济信息1000余条,我们撰写的分析《生产出现积极变化总体形势依然严峻---1-4月份**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得到市委书记路国贤、市长孙立坤的批示,在批示中,路书记、孙市长对市统计局积极应对危机,全力服务经济建设的有力举措和辛勤劳动提出了表扬和感谢。

总的看,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开展以来,全局党员干部科学发展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推动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晰;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氛围进一步浓厚。通过分析检查阶段四个环节活动的开展,局党组就统计工作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达成“四个共识”:一要增强领导班子带领全市统计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全市统计工作始终,不但要增强学习的能力,更要增强实践的能力;二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三要努力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统计保障能力,统计既要反映科学发展,又要服务、推动**的科学发展;四要全面提高科学统计的水平,以统计的科学发展,优良的统计服务品牌,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

二、整改落实阶段各项工作部署

根据市委第十二指导检查组的安排,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即将转入第三阶段,即整改落实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制定措施、健全机制、落实整改,促进发展。这一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抓落实、抓深化,看效果、看收获的阶段。这一阶段搞得怎样,直接关系到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我们只有继续推进才能使活动深入深化,松劲懈怠就可能半途而废。

为了确保第三阶段的工作取得实效,我提五点要求。

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充分认识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阶段工作的重要性。整改落实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群众是否满意,归根到底要看是否解决了问题。前一阶段,局党组通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座谈会,组织撰写分析检查报告,梳理出制约统计工作科学发展和服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只有及时有效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只有不断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措施,才能使“提升统计能力,服务科学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各单位和全体党员要充分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完善各项制度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在抓整改、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保长效上取得新突破。

二要进一步认真梳理,明确解决问题的重点。局党组、各支部、各科室要把查找出的问题进行排队,分清轻重缓急、主客观原因,认真研究,切实把制约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迫切希望办、政策许可办、当前能够办的事情作为整改的重点,一条一条地抓落实,一项一项地求突破,并以此带动其它问题的解决。

三要科学制定整改方案,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对各项全局性问题,局党组已多次研究讨论,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对涉及各单位的问题,各单位要进一步细化落实,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整改方案,做到“六个明确”

,即:明确指导思想、明确整改内容、明确整改目标、明确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明确责任人员,确保重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四要强化责任,确保整改取得实效。对梳理出来的问题,要分解落实到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领导班子各成员要亲自督促,把责任具体细化到各单位,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岗位,真正把干部尽职尽责的内在动力调动起来。对事关全局的重大核心问题,要紧紧抓在手上,不等不靠,边学边做、边整边改,力求尽快解决问题。

五是要形成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开展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工作,我们要把整改提高阶段的成果转化为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活动的开展使统计工作新的突破。

三、推动统计事业科学发展

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对破解统计难题,确保统计科学发展,局党组提出了努力方向,就是要实现统计工作的“七个新突破”:

一是解放思想要有新突破。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始终,作为谋划统计工作、促进统计创新、发展统计事业的正确思路,推动统计事业发展。

二是统计数据质量要有新突破。完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数据监管,下大力气解决影响数据质量的关键问题,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不断增强统计数据的社会公信度。

三是统计服务水平要有新突破。要不提高统计服务的快速反应和深度分析能力,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的多样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统计基础工作有新突破。要加强基层统计建设,深化乡镇统计体制改革,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建立涵盖统计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加工、管理和全过程的现代统计信息化服务支持系统。加大力统计人员培训力度,开展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发挥统计队伍整体合力;广泛开展《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宣传活动,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五是统计改革要有新突破。要按照反映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在地统计改革及各项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满足新时期党和政府、社会各界需要的统计制度体系。

六是统计宣传要有新突破。要不断强化统计新闻宣传和数据解读,规范统计数据,努力扩大统计的受众面,提高统计的服务社会的能力,树立统计权威,提高统计知名度和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