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20:26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篇1

关键词:经济技术分析;施工管理;应用

abstract:withtheestablishmentofthesocialistmarketeconomyandcontinuouslyimprove,theconstructionmarketcompetitionbecomesincreasinglyfierce,theobjectivesituationoftheconstructionenterprisenotonlytechnicalequipment,personnelquality,timelimitquality,constructionorganizationandsoonhavehigherrequirements.therefore,theconstructionoftheproductionmanagementtechnologyeconomymoreandmoreimportant.

Keywords:economicandtechnicalanalysis;Constructionmanagement;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技术经济分析是一个综合概念,是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选择最佳的技术方案,将建筑成本降到最低是技术经济分析的最主要目标。但是在实际中,建筑方往往在设计阶段比较重视技术经济分析,而忽略了施工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众所周知,一个工程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审核到施工,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前期的工作完成之后,就是后期的建设的了。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技术经济分析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是建筑工程的主体阶段,对于质量控制和减少成本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管理人员都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工作,与此同时做好与各个工作方面的工程管理工作。这对于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等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保障。下面通过某工程为案例来探讨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当前施工管理的现状

1.1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组织设计

现在有一部分工程没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没有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的随意性很大,出现了土方调配无序,运进运出;材料的多次倒运;机械设备使用无标准,大马拉小车现象时有发生;没有系统网络图,造成工序衔接安排严重脱节,出现大量的窝工浪费现象,使工程的费用不断增加,导致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失控,引起了工程结算困难,使工程的经济纠纷不断增加,致使投资效果很差。

1.2流于形式的施工组织设计

正常情况下,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建设单位要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或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款。但由于施工单位从收到招标文件到送交投标书往往时间很短,使投标书中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比较粗糙,仅侧重于施工现场的规划和布置,而对一些具体的施工操作方案,质量控制方法,安全措施,劳动力,物资,技术保证措施等内容未能做出全面的反应。更有甚者则拿其他工程项目照搬套用,结果是驴头不对马嘴,漏洞百出,谈不上经济效益和投资控制。

1.3建设单位只注重低价、轻技术评审

在现有的工程招标投标环节中,建设单位往往比较侧重施工单位资质等级、实力、工程报价、质量保证及其工程工期保证的承诺。而对于投标书中的具体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不够重视,尤其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案的设计是否经济合理,以及是否优化组织等问题的分析很不够。

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施工组织设计的项目往往会引起工程结算的经济纠纷;施工组织设计流于形式或者虽然有施工组织设计,但对其中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和技术经济组织措施未进行严格审查、监督,同样也会引起最后结算时的经济纠纷。在投资来源发生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组织施工、指导生产的技术性文件,而且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

2.建筑施工生产管理中的技术经济分析

2.1工程质量的技术经济分析

工程质量,不仅仅指工程产品的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还包括它的适用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质量就是使用价值。只有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产品,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1.1质量经济效益的衡量

质量经济效益可表示为质量经济效益与改善产品质量的费用的比值或差值,用公式表示为

质量经济效益=质量效益/质量成本

质量济效益=质量效益—质量成本

2.1.2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指在产品质量上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

2.1.3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就是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采用的方法有质量成本/直接生产的工日(工时)分析法、质量成本/利润分析法、质量成本/工程总成本分析法等。

2.1.4质量效益即工程质量取得的效益。

2.2工程成本的技术经济分析

工程成本分析是对成本构成和影响成本的因素所作的技术经济分析。

2.2.1成本分析对象和内容

成本分析对象包括全部工程、单位工程和竣工工程,分析内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施工管理费等各成本项目。

2.2.2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相对数分析法、比较法、因素法等。

2.2.3全寿命成本与质量优化

除了分析工程成本以外,还应分析工程的全寿命成本。全寿命成本是指在寿命周期内所发生的费用,通常由投资费用、经常性费用和残值三部分组成。

通过全寿命成本分析,来研究最佳质量标准,确定质量目标和项目使用年限,在理想的质量目标与全寿命成本费用之间进行权衡,确定最佳方案。

2.3工程进度技术经济分析

工程进度的技术经济分析不是去研究如何编制进度计划,而是要分析编制出的进度计划在工程上是否合理。为此,要针对已编制出的进度计划分析其劳动量消耗的均衡性、主要施工机械的利用率、进度与费用之间的关系以及资金需要量的均衡性和筹措资金的可能性。其中尤其以进度和费用的关系分析最为重要。

3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与启示

长期以来,业内的技术经济分析仅限于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的决策上,而忽视了技术经济分析在施工领域的应用,或者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曾有国外工程技术人员认为,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力与国际同行相差无儿,但是缺乏经济头脑,很少思考如何降低成本。

随着建筑市场化的发展,人们对技术经济分析在施工领域的运用逐渐重视,有的大型建筑企业大力推行“科技创效”,通过奖励制度来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方案优化,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但是其具体的工作机制与模式没有变化,仍旧是技术人员搞技术人员的,经济人员搞经济人员的,没能从制度上保障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同时也没有对从业人员进行复合知识型培训,既懂技术、又精经济的复合型人才仍然十分缺乏,因而技术经济分析不能充分发抨作用。

当前,建筑市场的竞争口益激烈,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合理低价的定标方式已基本上被大部分业主方所采纳。在国内,所谓的“合理低价”实质上就是最低价。因此承包商为了承揽到工程业务,往往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获得工程项目,而后在施工过程中,千方白计地创造变更、签证及索赔机会。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也出台一系列制度,采取办法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从开源与节流上最大限度地挖掘项目盈利的潜力。但是,构成建筑物实体的成本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地降低下去,因此必须在非工程实体的技术措施费上下功夫,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造就大量的技术经济型人才,让科技创效真正得以实现,使企业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结束语

当前,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合理低价的定标方式已基本上被大部分业主方所采纳。在国内,所谓的“合理低价”实质上就是最低价。因此承包商为了承揽到工程业务,往往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获得工程项目,而后在施工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创造变更、签证及索赔机会。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也出台一系列制度,采取办法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从开源与节流上最大限度地挖掘项目盈利的潜力。但是,构成建筑物实体的成本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地降低下去,因此必须在非工程实体的技术措施费上下功夫,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造就大量的技术经济型人才,让科技创效真正得以实现,使企业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相信随着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一定能够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刘秉京.混凝土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23).

[2]王寿华等著.《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篇2

在当前情况下特别是要为农机管理部门的维修管理提供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和依据,为维修市场的培育、规范和发展以及维修的产业化提供政策和法规建议,对生产急需的技术要组织力量攻关,积极向农机维修行业提供先进适用技术。根据农机维修行业生产特点和农机维修网点的实际情况,研制、开发适用于各级维修网点的新设备和新工具,坚持农机维修科技为农机化生产服务的方向。

二、农机维修科研应实行维修经济研究、维修管理研究与维修技术研究并举

目前以维修经济和维修管理为主,实行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兼顾,以应用研究为主的方针。目前,农机维修正处于向生产产业化、管理法规化、科技现代化过渡的历史阶段,其研究任务十分繁重而广泛,农机维修科研必须兼顾各方面的任务,但由于经费及力量有限,只有保证重点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维修行业的发展。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最为紧迫的是面对维修市场的维修管理研究,而在向集约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最为紧迫的是面对维修产业的维修经济研究。只有培育和建设好维修市场,实现维修生产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维修技术才能有用武之地,才能充分发挥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因此,“九五”及其以后的一个时期应以维修管理、维修经济等软科学研究为主。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方面,基础研究固然重要,但农机维修是一门综合性工程类学科,其特点就是综合应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来解决农机维修这一特定领域的问题,虽然也有其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问题,但毕竟所占比重较小,而且考虑到当前科研经费短缺而科研项目又往往具有时限的紧迫性,所以应采取从其他部站引进吸收先进适用技术,包括先进适用的管理理论、管理技术,结合农机维修实际解决农机维修现实问题的策略。

三、农机维修科研要与应用推广相结合,使科技成果尽可能转化为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成果不等于生产力,其间要作许多转化工作,要求每一项科技成果都能够不推自广,自发地转化为生产力,或者只靠研究人员自己的力量就能得以推广,在许多时候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农机维修的环境条件对科技成果的转化相当不利,非常需要农机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经济上、甚至组织上的支持和帮助。技术上的成果如此,管理上的成果尤其如此。对于一项科技成果如果需要中试,就应把中试立项,为推广打好基础,如果已经成熟就应列入推广计划,拨给必要的推广补助经费,直到转化为生产力为止。只有把科研与推广当做一件系统工程来实施,才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建立科研与产业相结合的科研体制,维修企业办维修科研、或维修研究单位从事维修产业生产,是维修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不仅对解决维修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有重要意义,对于维修生产技术的发展也有重大推动作用,应给以提倡和扶持。

四、农机维修科研发展的指导思想

既要立足当前生产与工作需要,又要立足21世纪维修现代化的需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农机维修工作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农机维修科技工作必须面向农机维修工作的方针,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农机维修行业改革与发展服务。

五、结语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篇3

【关键词】绿色管理;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技术创新;管理方法

农业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产业,现代社会中,农业对人类生活领域的影响日益扩大,农业发展也在日益深化。进入现代化农业即“石油农业”时代后,农业生产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效应,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日益冲突引起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为了保持农业永久耕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和呵护地球永续发展,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农业的种种弊端和危机,生态农业的概念孕育而出。1991年,国际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大会并发表《登博茨宣言》,提出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纲领,近年来,针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农业生态补偿等诸多问题的绿色管理逐渐成为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环境管理和创新管理的研究热点,围绕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应用,专家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一、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内涵

中国的生态农业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来的。尽管不同阶段人们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农业中引入生态效益目标和在农业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方面却是一致的。综合国内学者阐述,我国的生态农业可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系”。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全面综合在一起,实现自然资源的能量多级利用,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同时能将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形成大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发展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绿色”一词,是指自然界生态系统中所具有的“绿色”的抽象规定性,即节约、再利用、再循环。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特点来看,尤其是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得由一种有机物排泄出来的废物都会被另一种有机物当作食物而吸收,充分体现了对资源的“经济性”再利用。生态系统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开放的闭路循环系统,其中的自养者、草食者、肉食者、腐生者正好构成了一个“生产—消费—复原”的闭合链条,实现着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绿色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环境管理的关注。有关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management)的研究表明,通过实施环境管理的“最佳实践”活动,企业可以显著降低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绿色管理的内涵不断得到扩展,不同领域的学者采用不同的理论视角赋予绿色管理丰富的内涵。今天的绿色管理已经从环境管理扩展到了绿色技术、生态环境响应、绿色公司治理、企业的环境责任、环境利益相关者等诸多方面。研究视角也从演化适应延伸到资源基础观、生态响应、制度以及利益相关者等诸多理论。目前,人们对绿色管理普遍定义为以追求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控制为特征,多种多样的绿色技术为手段,逐步降低人类给予大自然的环境承载负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绿色管理可以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转化为外部经济,通过对从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消费及至消费后产生与排放的废弃物、毒物的数量及质量的控制,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等全部活动。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

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界定是正确规划和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前提,农业中的绿色管理要求农业发展要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在物质和能量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使农业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绿色化转向。研究农业的绿色管理就是将“绿色”要求纳入农业发展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污染、无公害、无损害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达到有利用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长远目标。从社会化再生产的角度来看,绿色管理应涉及到产前研究、产中研究和产后研究范畴,以及这些研究范畴中的管理与服务等内容。

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应重点体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绿色技术管理创新。从农产品生产和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选择和管理,研究最能体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生态生产经济协调型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是绿色管理的重点。绿色技术创新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技术创新的作用举足轻重,但综观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发现大多数农业技术创新只是从单项工程技术层面或经济效益层面上来研究技术创新的,而从生态经济层面研究所见甚少。因此,要实现常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向,不仅要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要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低成本化和公益化。除此之外,如何适度开发与节约农业生态资源、治理土壤退化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一体化产业集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点。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方法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实现的必然途径,而高效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科学的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是实现绿色农业的基本手段。

(1)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生态农业作为一个系统,应具有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系统功能,通过系统分析,能更好地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找出各种可行的管理方案。生态农业系统的分析方法立足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分析技术,将大量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对生态农业进行系统设计、运行管理、故障诊断等日常管理。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研究重点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管理系统工程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系统特征分析方法(如系统模拟技术,系统可靠技术,系统评价技术)、生态农业系统逻辑分析方法(如确定性分析技术,随机分析技术,结果预测技术)和生态农业系统工程技术方法(如工程管理技术,系统优化技术,系统开发技术)等。

(2)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应从规划区基本情况、所规划产业的发展情况、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规划的总体方案(包括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与布局)、单项内容规划、投资估算、效益分析、风险分析、运行管理和政策措施等方面来研究。在进行生态农业规划时,首先要以新观念定位生态农业,不断挖掘传统农业资源(产品)的新功效、新用途,加强对农业资源(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加工增值,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去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设计。其次,以新机制运营生态农业,通过建立具有明晰产权以法人为中心的生态农业产业运营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决策机制。再次,以新设施装备绿色农业,除了包括常规的保护性设施(钢架大棚、温室、太阳能温室)和节水设施(喷灌、滴灌及供排水管道、水处理设备)外,还应包括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监控设施(温度、湿度、养分、光照、病虫害控制系统)、优良品种培育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控设施、生态环境监控设施和园艺游乐设施等。最后,以新技术升华生态农业,引进与开发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储运的相关技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技术和新品种研发技术等。

(3)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生态农业的实质和核心,研究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方法,就是要探讨如何应时、应地来进行科学决策,选择特定时空条件下最优的发展模式。在对生态农业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的原则,通过科学的设计程序进行可行模式方案选定、评价、实施和反馈管理,并为保证模式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率,还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模式设计技术,例如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评估技术,博弈决策技术等。

(4)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是对一个复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多个指标信息,应用定量定性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提炼,以求得其优劣等级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排出优劣次序、设立标杆。在收集一个高质量、内容丰富的信息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结合实践需要,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及其界限,再选择正确有效的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的指标分为确定性指标和非确定性指标,根据指标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对多维度、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评价一个生态农业系统,综合评价生态农业的绩效有重要作用。

(5)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管理方法。生态农业的发展应以优化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高效农业技术、品牌特色资源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制订符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通过产品质量等级、定量包装、计量、包装标识、商品条码等手段,加强流通领域的生态农产品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确保上市绿色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通过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体系把农产品的末端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结合起来,还包括探索建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绿色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评价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绿色管理研究对于发展生态农业,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种种弊端和危机有着重要意义。而未来在农业发展中对绿色管理的研究,可从市场经济转型下的制度环境深入研究绿色管理与绿色效益、经济效益的共生关系;绿色管理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市场机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绿色产业,也创造了创新的就业机会,同时绿色管理问题也给企业提出了挑战。把绿色管理研究拓展到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每个生产阶段,为引导生态农业建设和绿色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致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探讨[J].学术纵横.2010(6)

[2]李新字,唐海萍,赵云龙.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J].生态环境.2004(4)

[3]李维安.“绿色管理”:后金融危机时代管理新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2009(6)

[4]吴树波,严立冬.绿色技术创新的特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篇4

一、福建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的现状

(一)安全科研机构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福建省仅有一家专门从事安全生产科学研究的机构: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原各经贸委行业办属下的研究部门如煤炭设计院、冶金设计院、轻工设计院等,均是本行业的设计研究机构,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随着政府机构改革,这些科研机构多数转制或消失。省安监局成立后,也并没有真正全方位地整合全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

由于《安全生产法》对安全评价的要求,近年来,我省陆续成立多家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但这此机构只是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价,不负有科研的职能,因此也不算是专门的安全生产科研机构。

这种现象造成了我省安全科研滞后于安全生产其它工作,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要求。

(二)安全科技人才的培养现状

安全科技后备力量的培养主要源自高等教育。在我国安全科学的地位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得到确立,基本的标志就是在“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获得一级学科地位。但发展安全科学学科体系还任重道远。目前我省高等院校中,设立“安全工程”本科以上专业的只有福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而且是近几年才开始招生的,每年招收的人数也不多。独立的煤矿专业也逐渐取消,其他学校中所设立的专业涉及的也只是具体的行业技术,没有专门的安全工程类专业。这种状况无法满足我省众多政府和企业对安全科技人才的需求。

同时,安全科技人员的教育与实践脱节,受教育者参与实际的安全生产活动的机会太少,不能感受安全生产的深刻内涵和实践技巧。教材也没有取之于活生生的安全实践中(如近年的典型事故案例和官方工作部署等)。教员也缺乏富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或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官员。

(三)安全科学技术理论研究及投入现状

由于安全科学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学科的体系理论还不够完善。在近年政府科研体制改革背景下,政府财政对安全科学技术理论研究和基础经费投入也严重不足。安全科学技术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课题立项数目和成果都相当少,这不利于安全科学技术的长远和整体发展。

这几年,我省安全科研项目是少之又少,获得科技进步奖的更是没空白。近年来,我省虽然涌现了一些安全科技成果,但安全科研项目是零敲碎打的,企业自定项目自寻科研单位,且科研单位多来自科研较发达的外省,我省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安全科研成果也没能转换成切实的生产力。

在安全科学管理方面也缺乏研究,没有将当今世界上先进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手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近年来,长期的安全管理科研投入不足,造成了安全管理理论滞后,安全管理办法、手段和体系落后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从安全生产管理角度看,最突出的问题是技术基础工作较差,如安全技术标准数量少、指标落后,安全管理水平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远远落后国外水平。

二、开展安全生产科学研究的意义

(一)改变目前落后的安全生产方式

开展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集中力量对当前安全生产技术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攻关,改变落后的安全生产方式,技术创新,从而避免重大事故隐患的出现,进而降低事故的发生。

(二)企业安全管理手段得到完善

安全科研的发展将促进知识经济与安全生产的一体化,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在知识经济基础上。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依靠不断的安全科技创新和减少事故率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负面影响,从而赢得市场。知识经济强调企业要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组织结构的柔性化、管理手段的创新化,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化。

(三)提高安监部门的工作效率

安全生产科学研究促进安全科技的进步,对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来说主要体现在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上,即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重大事故隐患的远程监控和应急救援,创新监管手段和监管模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丰富安全文化的内容

安全科学的理论逐渐为广大群众所认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明的水平不断提高,对安全的需求又有了新的概念和标准。过去那种要钱不要命的苦干、蛮干现象减少了,追求安全、舒适、科学、高效的工作成为人们选择职业的主要内容。而发展安全生产科学研究的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生产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安全的社会。它是关系到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直接影响人在生产、生活乃至生存领域安全与健康甚至舒适的科学。因此,安全科学研究的进步丰富了安全文化的内容。

(五)促进安全经济的发展

安全经济指的是人类的安全生产活动以最佳的方式与人的劳动、生活、生存合理地结合起来,从而取得最好的综合效益。安全经济的基础科学层次是安全经济理论和方法的根基。只有充分采用科学技术研究和经济学现有的理论、方法,安全经济学的发展才有了基木的支柱和依靠。

三、如何开展现阶段的安全生产科研工作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安全生产科研开发、监管监察和支撑体系建设。实施重大危险源普查和监测监控,加大安全设施投入,搞好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为现阶段的安全生产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建设安全生产科研基地

安全生产科技基础性工作重点应放在研究基地建设方面。以目前的安全科学研究院所(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大学为基础,建立或加强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研究部门,以开展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城市公共安全研究,各专业事故防治研究,事故分析、处理等工作,设立劳动保护用品检测中心,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检测检验中心等。

通过建立安全科学研究的重点实验室,瞄准国民经济建设的大方向,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各项工作,以期

在安全生产领域的研究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逐步形成我省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科研构架,构建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

(二)建立安全人才培养基地

安全生产人才是最可贵的安全生产资源,安全生产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安全生产科研的发展和未来。应该加强安全生产人才的培养,制定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发展战略,研究安全生产人才培训的目标、方法和任务,研究安全工程各教材大纲和要求,组织编写安全工程专业教材。

此外,我省各级安监机构成立以来,对职业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缺乏力度,由于工作环境、职业性生产材料、设备或由生产过程中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给劳动者带来的危害,伤亡程度,或慢性致病致残、致死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因此,还要培养有一批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方面的人才。

(三)开展安全科技攻关

包括重大危险源指标体系、监测与监控网络化技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装备等安全生产重大技术研究开发,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程序与方法研究等等。

通过开展安全科技攻关提高风险分析和评估技术;提高安全检测、危险源监测的水平;提高风险控制和灾害事故防治技术;提高应急救援技术能力和水平;提高安全信息管理技术水平。

(四)安全生产科研必须与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结合

改革开放给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但在有些企业中,有不少是劳动条件较差、作业条件恶劣、不安全、不卫生的,落后、残缺或应淘汰的设备过多。大量的工业毒物如电镀、石棉、苯、汞等都涌入乡镇,把职业危害转嫁给乡镇工业。当前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急需解决实际的安全、卫生工程技术,改变乡镇企业的不安全、不卫生状态。安全工程技术、职业卫生工程技术要为减少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的伤亡事故解决难题,同时也不断丰富和充实学科的理论。

(五)研究现代安全管理的新理论、新模式

当前要彻底地改变厂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最有潜力、效益,最明确的办法就是依靠安全管理科学。因为人的不安全素质和物的不安全因素(状态),只有靠安全管理来调节人的行为和特定的运动及状态,使之保持和谐并进,达到规定的安全卫生的要求。探讨各种安全管理的新模式,总结上升为新理论,并加以介绍和推广,自然也发展了安全管理工程学科。抓安全管理研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向安全管理求效益,这是当前最现实、最能动的好办法。

(六)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

安全科技的投入水平一方面是地区经济实力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管理者意识的表现。安全生产科技工作作为以社会公益性为主导的事业,政府应加大投入水平,建立政府、企业及社会的多元化安全科学投入机制。

(七)形成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机制和政策环境

着力强调安全事务的社会公益性质,争取对发展安全生产事业及安全科学技术的优惠政策。政府要在政策上对安全科学大力支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来促进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促进新型科技队伍的建设,吸纳国内乃至国际最优秀、最先进的技术力量参与我省的安全科学技术发展,造就高水平的技术保障。

要建立安全生产科技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优势资源投入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对安全科研成果评审要有适当的倾斜。

四、结束语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篇5

论文摘要:《现代知识产权管理》一书研究视角独特、观点前沿,结构体例充实、逻辑清晰,内容重点突出、实用性强,对知识产权管理研究进行了全新定位。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同时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它不以劳动力、土地、资源、资本为第一要素,而是以知识为主要生产力。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经济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则是知识产权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化社会发展进程的加速,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影响与推动,知识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社会信息化、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国际化贸易活动等,都对知识产权管理提出了现实的迫切需求,因此知识产权管理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巫需加强。

一、相关研究背景

综观近年来国内外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研究论著可以发现,研究者对于知识产权管理内涵的认识有所不同:国外学者更多地将知识产权管理定位在如何通过发明创造来为企业创造价值与财富,相对来说并未侧重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论分析与阐述;而国内研究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试图较为清晰地概括与定位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主要专著有罗国轩的《知识产权管理概论》(2007),蒋坡的《知识产权管理》(2007),柯涛、林葵的《知识产权管理》(2004),马海群的《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2003)以及商晓帆、毕红秋的《现代知识产权管理》(2003)等。

目前,国内外知识产权研究以传统的法学、经济学研究以及技术视角的研究成果偏多,法学视角侧重法理理论,经济学视角则是更多地运用经济方法探讨知识产权管理的效率与方法,而技术视角主要是从技术规范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问题,可见,缺乏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技术一经济一法律”一体化角度的研究。此外,从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商学院多数在技术管理学科内开设有知识产权管理课程、从商业化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既跟不上现代数字、信息、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实践发展,又不能满足知识产权管理与教育的现实需求。为了为知识产权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解决知识产权管理与教育的需求,马海群教授经过长时间的思考、酝酿与积累,突破以往情报学领域以单一学科为主要研究视角的知识产权研究框架,将知识产权研究置于管理、法律和技术整合的研究视角之下,于2009年7月推出《现代知识产权管理》一书。本书不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针对性,而且对知识产权管理进行了全新的定位研究。

二、研究视角独特,观点前沿

传统知识产权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法学的视角,强调制度的安全与秩序;另一个是经济学视角,强调制度的效力与效果。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从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管理学及技术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随着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与企业面临的智力和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从管理角度探讨知识产权制度的社会价值及战略运行方式,从技术角度探究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控制手段等,正成为知识产权研究的重要视角。目前,中国知识产权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不高,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缺乏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规划,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缺乏目标管理、战略管理和评价管理意识。因此,在我国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宣传、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迫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海群教授紧跟学术前沿,突破了以往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狭义理解,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对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和学科内容体系进行了系统、全面和准确的探讨,丰富和拓展了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马海群教授清晰地认识到:“因为政府、企业和社会都面临着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的历史使命,因此将知识产权管理界定为一种对知识产权各方面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更具有说服力”。

2008年7月17-18日举行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简称wi-po)国际会议中主要讨论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性(在发展中国家尤须如此),并强调必须提高人们对知识产权管理教育及其在建设具有知识产权能力的商业组织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的意识。这在同类会议中尚属首次,具有相当的学术导向性和前瞻性。本书紧跟研究热点,对这次会议的重点在各章节中均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如第4章现代知识产权文化管理中提出,要充分借鉴国外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知识产权建设的现状,提高加强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这一措施来解决我国存在的问题,这与2008年制定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第7条所提出的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这一战略指导思想相契合;第10章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中,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定位于企业创新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和促进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建立的有效途径,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建立具体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结构体例充实,逻辑清晰

全书的体例结构充实丰满、布局合理、层次鲜明。由于知识产权管理学科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历程较短,学科体系尚未定型。马海群教授对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审视,在借鉴和总结他人观点的基础上重新构架了知识产权管理新的学科体系。书中内容按照知识产权管理的不同方面全面展开,分别进行了深人细致的研究,并从知识产权法制管理、知识产权政策管理、知识产权文化管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知识产权经济管理、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以及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9个方面构建并拓展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体系,促进了知识产权管理学科的发展。全书共10章,大体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章,作为全书总体概述,本章节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现实问题及基本理论问题的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是第2章至第8章,分别从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制度层面、理念创新层面、实践操作层面等角度展开论述;第三部分是第9章、第10章,开创性地将知识产权管理上升为国家和企业的重要战略层面,并将政府、企业和社会置于知识产权管理主体的位置加以考察,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意见。

此外,书中还敏锐地认识到知识产权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沿着“管理”这一主线对知识产权进行了创新研究,并吸收、融合了法律和技术的相关内容。全书脉络清晰,宏观层面论述与微观层面分析并重,内容ir}l盖了现代知识产权管理的所有重要的维度,同时突出和重视政策管理、文化管理、教育管理、技术管理及信息管理在现代知识产权管理中的作用,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和创新点。本书以满足我国知识产权管理教学与研究的现实需求和展示知识产权战略时代的来临为我国带来的深刻社会影响为落脚点,汇集了马海群教授在知识产权管理领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可为管理学、法学、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和指导,也可为各级政府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实践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工具。同时,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的知识产权管理及相关课程的教材,以培养既懂得工程技术又懂得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四、内容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本书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信息量大,数据详实。马海群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与积累,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创造性地融合并运用到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中,通过对国内外知识产权管理领域的相关实践和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经验和相关案例,找出我国现阶段知识产权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启示和完善的建议。例如书中较为全面和详实地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政策管理、文化管理以及技术措施立法方面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同时,为了更具直观性和借鉴性,书中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国外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站并配以截图。全书的内容并没有拘泥于知识产权管理的微观内容研究与具体实践操作研究,而是将研究范畴拓展至国家和企业的战略层面,如书中强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和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国家和政府实施知识产权管理主要是在法律法规、政策策略和国际贸易谈判等方面展开工作,如营造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法律体系框架与环境、制定推动本国知识产权能力与水平提升的政策策略、维护法制和争取国家利益等。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则应该从制度建设入手,结合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工具的应用,以机构可以获得的知识产权权项的管理为主轴,如专利、商业秘密、商标等,并辅之以企业管理必须强调的其他制度”。

本书不仅注重基础理论,强调联系实际,而且采用案例进行教学。书中材料组织充分、合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先进性。文后参考文献达276条之多,可见本书编著者阅览了大量的国内外该领域最新重要论著,将其中的有价值信息与观点经过认真加工、提炼、继承,融人到全书的各个章节中。同时,全书加大了理论探讨与实践结合的力度,通过大量数据的介绍、经典案例的分析以及国外主流技术的引人,把知识产权管理的知识全面地呈现到读者面前,大大强化了这部教材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此外,本书配有随书光盘,能够与纸本文字形成有效互补,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实现了“立体教学”,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更加凸显了本书的实用性。

五、不足与建议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篇6

关键词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服务

1产学研一体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学研一体化是指将生产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结合成一个整体,集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人才培养及培训、技术推广及开发应用、生产与销售为一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展生产、发展科技的过程。产学研一体化的问题早在1906年就受到美国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日本从1953年开始,许多企业便开始了主动与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利用高校的高新技术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在“二战”后相继走上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我国政府也一直十分鼓励有条件的大学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高等学校与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高等学校从与小型企业的横向联合发展到与大中型企业的联合,与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的联合形式由松散型逐渐向半紧密的、紧密的形式发展,由合同、协议的形式逐渐向建立独立的联合体以至独立的法人机构发展。产学研联合体的组成也由同一个企业发展到同几个企业联合,由企业联合发展到同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可以认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之路必将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等学校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2产学研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1)从科学研究到生产应用各环节之间的连续性。产学研一体化将技术的研究开发到生产应用的全过程变成连续的链接过程,各环节紧密相接,有效地消除了从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到生产应用各阶段组织上的脱离,实现了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协调发展。

(2)研究与开发各阶段的并行作业方式。从研究开发到技术应用的全部过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研究和生产准备并行作业,生产单位、科研部门、大学协同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从研究开发到技术应用的效率。

(3)矩阵式组织形式。产学研一体化的矩阵式组织形式有垂直的行政领导关系及横向的学术领导与技术协作关系,将职能部门的行政目标管理与科学家、设计师等组成的学术过程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了从研究开发到技术应用的全部过程的协调与控制能力。

3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模式

(1)松散的“联合体”模式。各主体方就某一项目及开发计划组成长期或临时联合体,各方相对独立,责任分明,以协议或合同的方式形成技术与人才的供求关系,各方出于共同的科技经济目的发生相互的联系与协作关系,缩短了技术、人才与生产实践结合的时间。这种模式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初级形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的特点。

(2)紧密的“进入式”模式。各主体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及市场机制,建立目标明确、产权明晰、机制灵活适应市场的产学研经济利益共同体。这种方式实现了技术创新的源头与经济的真正的结合,为此高校必须在对企业进行深入了解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校内的技术系统和研究领域进行整体构建,努力实现校内科研特色与企业及地方经济的对接,以使科研更加接近经济对技术的需求,有利于科技开发真正用于解决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使研究成果达到产品化与产业化的水准。这种运作模式是高等学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4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明确各方责、权、利,目标明确,重视绩效。

对于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的研究机构,以求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高档次研究成果为主。其主要职责是建立学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成为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咨询者与决策支持者。其运行机制按照实体化运作的思路对其进行目标管理,学校每年根据其取得成果水平及开展研究工作业绩进行投入,研究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以争取项目经费为主。

对于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机构,以市场机制为向导,进行实体化运作,以进入市场、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及行业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针对行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工程化开发,以形成可供转化的源创性技术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积极开展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为企业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关键工艺与技术为主要职责。其运行机制为学校进行基础平台性建设投入与初期建设扶持,按照市场机制逐步建立按实体化运作、灵活、高效、有特色的科研实体,再结合学校与企业的优质资产共建产学研共同体,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其进行资本、技术、无形资产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制改造,形成学校、企业和个人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职责分明、产权明晰的经济共同体。

5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规划

(1)重点实验室是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是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依托。在产学研一体化中担负源创性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作用,以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与出高档次的研究成果为主要目标。有选择地重点投入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省级重点实验室。

(2)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科技园区建设的发展机会,筹建与市场接轨的成果推广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主要对新技术、新成果进行研究、开发、吸收、消化、创新推广应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可开发应用并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同时也为高校科技项目的引进与开发,以及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建立了共同发展的联系桥梁。

(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技术进步的实际需要,通过研究与开发工作,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与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建设拥有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的专业人才队伍,相对完备的工程技术配套试验条件,并具有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

6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1)完善科研体系布局。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充分组合全校的科技资源,发挥研究生与高年级本科生的资源优势与创新思维优势,逐步建立起稳定的研究开发队伍与研究开发队伍的相结合的人才队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进行合理布局,重视交叉学科研究,在研究力量和政策上向应用开发研究倾斜,重视品牌效应。强化与企业的结合,通过校企优质资产的重组与共建、联合创建科技创新机构,实行实体化运作,甚至股份制改造。

(2)完善校内科技资助体系。在科技资助机制上充分体现突出重点、重视效益、重视队伍建设等思想,努力与上级各级科技资助计划对接。启动创新团队计划,建立队伍培养与资助机制。校内科技立项突出项目研究的前沿性、创新性、应用性、经济性,注重产权意识、成果转化率及成果转化收益等。在现有的校院科技资助体系的基础上,设立开放基金,吸引高水平科技人才来学校进行科学研究及科技开发工作,按市场机制建立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稳定发展的经费资助体系及互利与风险承担机制。

(3)树立科技成果产业化与产品化意识。开拓思路,充分利用借智、协作、合作、捆绑、组合等措施,采取先参与,后发展的思路,扩大科技成果的影响力,积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经验,提高成果产业化的水平。

(4)管理机制上,强化市场意识。重视成果的推广与转化等科技服务能力的提高,改变项目立项———项目研究———成果归档及报奖单一的传统静态科技管理模式,将科技管理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加大科技合作———研究开发———推广转化动态科技管理模式的力度。

(5)完善校内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机制,建立完善的产学研质量保证体系。改革目前单一的科学研究模式,建立与市场需求相衔接的集基础或应用基础科研、技术开发或产品开发、质量检测、勘测设计、工程监理、委托业主等立体式的科学研究、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体系。重视各项技术服务资质建设,确保产学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7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对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教学质量的提高要牢固树立起科技是源,教学是流的理念,将教学放在“教学———科研———生产”体系中去研究。科学研究既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领,又可以使科研成果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实施产学研一体化不仅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增强科技工作的源动力,而且还有利于加强高校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补充与突破。

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可以促使地方高校主动寻求与地方政府和周边企业以及所在行业大中型企业合作的切入点,一方面以自己的科研实力和行业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解决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促进科学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介绍、推广到企业中去。科研成果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需要有一个过程。实现这一过程仍然需要技术、管理、资金等多种因素作为支撑,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已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而推动行业科技发展,为行业经济建设及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德仁.加强创新“源动力”建设促进产学研一体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篇7

[论文摘要)(现代知识产权信息管理》是一部具有时代感和开拓创新内容的学术论著,分析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时代背景、内涵及价值等,以并创性的研究视角有机融合了知识产权制度和政策学、工程技术、管理学等学科.拓展了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和管理杆学研究的新领域。此外,还系统地构建了现代知识产权餐理的内客体系。所以说,该书不仅在理论上意味深长,而且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在信息化浪潮来势汹汹、知识经济已出露端倪的当代,信息尤其是创新性智力成果,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我国,都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他资源的比较地位则呈下降趋势。相应地,围绕着信息尤其是创新性智力成果的利益冲突就愈发激烈和复杂,以创新性智力成果为客体的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它不仅成为社会法律生活中的重点,也日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的重点和焦点。知识产权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社会甚至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不仅仅只是一种法律制度,同时,也是一种经济制度、一种技术制度,还是一种管理制度。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则是知识产权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化社会发展进程的加速,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影响与推动,知识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社会信息化、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我国加人wto、国际化贸易活动等,都对知识产权管理提出了现实的迫切需求。

知识产权从产生到消亡历经创造、管理、保护、运用、权利消失几个环节,每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其中知识产权管理最为重要。在整个知识产权工作中知识产权管理起着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国家、地区层面,还是企事业单位层面均是如此。只有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才能得以实现。可见,知识产权管理在知识产权整个运行过程中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由马海群教授等编著的《现代知识产权管理》(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是一部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感的学术专著,应时代要求而产生,内容新颖,较其他同类专著更具创新性。书中,作者在继承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系统地论述了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并结合国家知识产权政策的需求和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以敏锐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具体论述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体系,在读者面前呈现出知识产权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崭新的成果—现代知识产权管理。书中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和开拓性、论述的系统完整性、业务指导上的实用性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开创性的研究视角,有机融合了知识产权制度和政策学、工程技术、管理学等学科

传统知识产权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法学的视角,强调制度的安全与秩序;另一个是经济学视角,强调制度的效力与效果。也有不少研究者还从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管理学及技术发展的角度,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由于知识产权管理是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物,其业务领域也必将随着知识与技术创新的进程而不断拓展。且在知识经济时代,围绕知识与创新过程,将不同视角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研究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要求日益迫切,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之一是知识产权管理的集成性增强。马海群教授开创性地颠覆了知识产权的传统研究视角,将法学、经济学、政策学、工程技术、管理学等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重新审视知识产权管理,萌发了知识产权管理新的研究领域,即知识产权政策管理、知识产权文化管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并开创性地界定了这些领域所涉及的概念,利用相关理论阐述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令人心悦诚服。

该书不仅将其他学科理论进行了有机融合,且拓宽了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的领域,马海群教授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大胆尝试具有开拓性,弥补了知识产权管理研究领域的多项空白。同时,该书在研究内容方面又极富创新性,具体体现在:(1)该书新颖性地借鉴了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实践经验,用于解决我国知识产权管理面临的问题。如在知识产权政策管理、文化管理等章节都有借鉴国外的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并对改进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现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具体地说,作者借鉴国外先进的商标信息管理系统,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标信息管理系统等;(2)紧跟时展的步伐,积极吸纳国家政策文件的思想,使研究内容富有时代气息,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如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提出的第7条措施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该书正契合国家政策的需求,在知识产权文化管理一章中专门探讨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政策与措施,这对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壮大和培养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3)突破已有研究成果和固有思维模式的限制,开拓性地开展相关研究。如知识产权战略是知识产权政策的一部分,属于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中统摄性政策,很多研究者都将其纳人到知识产权政策管理领域内,而该书作者为突显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限制,另辟蹊径地将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单独论述。又比如,在论述知识产权技术管理这一章节时,作者并没有被局限在技术措施的框架内,一味地单纯强调如何改进和加强技术措施来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相反的是,作者联系行政、法律等手段一起加强技术措施的知识产权保护,这种跨领域的研究势必会对知识产权技术管理起到更佳的效果;(4)有机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和理论。如在无缝嫁接了政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知识产权政策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功能。又比如,融合了信息管理这门学科的相关知识,提出了并不被人们所熟悉的知识产权信息这一集合概念,并对现有资料进行充分挖掘,形成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这一领域,这是该书作者的独创,作者以集成思想提出并论证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信息概念,重点研究知识产权信息特征与功能。由于知识产权信息管理这部分内容是作者最重要的创新点,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专门分析。

在书中,作者做了大量的交叉研究,其意义在于:首先,知识产权管理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运用。知识产权法制管理,为知识经济所需的知识进人市场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知识产权法学建设也是一种补充和丰富;知识产权政策,是发挥知识产权作用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知识产权文化管理,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文化;知识产权技术保护成为法律保护、制度保护、经济驱动之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知识产权技术管理,有利于推动技术保护进人法律保护框架;作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将促进知识与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促进高新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知识产权的国际交流。其次,从分支学科建设的角度,丰富和完善了管理科学学科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结构,从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知识产权文化管理、知识产权政策管理等分支研究领域角度,对管理科学研究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说,现代知识产权管理是管理科学研究分化发展的一种重要体现及新兴研究领域,这种研究及其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启发人们思考管理科学其他新的研究领域,为人们研究管理科学其他分支学科提供有益的、可资借鉴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

2开创性地提出知识产权信息理论

马海群教授将信息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进行了有机结合后,提出了知识产权管理信息这一创新性概念,国内尚未有其他学者提出这一概念,属于作者独创性研究成果。狭义的知识产权信息是指表征知识产权权利属性的信息,这种属性既包括知识产权权利作为整体的属性,又包括知识产权内各种具体智力成果权的属性,同时,知识产权信息又是表征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内含的信息,它包括专利信息、商标信息、版权信息、技术合同信息、涉及知识产权业务的竞争信息等等。广义的知识产权信息则是表现知识产权存在状态的信息,除表征知识产权权利属性外,一切围绕知识产权发生、发展、变化的信息,如知识产权政务活动、知识产权制度演化、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运行状态、知识产权法律活动、知识产权贸易活动、知识产权数据、知识产权声明、知识产权利益主体等,都可被看作是知识产权信息。并认为知识产权信息的本质是知识产权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的表征,知识产权信息是知识产权的重要属性之一,是显示知识产权存在的一种属性,知识产权信息又是人们认识和利用知识产权的中介。知识产权信息除具有信息的一般特征,如普遍性与寄载性等外,还具有自身独特属性:一是法律规定性,即知识产权信息是依据法律而存在的,法律规定着知识产权信息的种类、范围、数量、时效等。二是特殊时效性,即广义知识产权信息、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内含信息具有一般信息的时效性,而知识产权权利信息却具有特殊时效性。知识产权所具有的时限性特征,决定了权利信息的这种特殊时效性,当知识产权失去法律效力后,知识产权权利信息随之消亡。

书中不仅阐述了知识产权管理信息的概念,并对知识产权信息的特征、内涵、功能进行了深人分析。知识产权信息已成为人们从事政务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法律规范及文学艺术创作等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信息,具有独特的显著特性,如①既是文献信息,又是非文献信。主要原因是知识产权信息以法律规定为载体,但又可借助文献载体之外的其他载体来表达、传播与利用,完全脱离原载体,故既是文献信息又不是文献信息。②既是静态信息,又是动态信息。知识产权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以静态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知识产权文献之中,但是在更多情况下,以动态的形式存在于知识产权相关活动之中。③多为公开化信息。智力成果公开是获得知识产权的法定条件之一,另外,国家设立知识产权的目的是促进智力成果公开,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④信息量大、内容广泛而独特。信息量大是因人类的智力成果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独特是因知识产权将受国家法律保护,未经许可而开发、采用、转让知识产权信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结构完整而又清晰、系统地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体系

现代知识产权管理内容体系划分的既有条理又清晰,各章节间表现出很强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从研究角度看,论证充分而又精辟入微,不仅有宏观论述,如介绍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时代背景,分析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构成及价值等;又有微观分析,如不同种类知识产权的法制管理、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不同类型主体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与管理和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知识产权信息分布与收集、组织与传播、检索等不同运作环节的管理等。在研究对象方面,知识产权管理主要研究的是知识产权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过程中的各方面关系及协调方法。从知识产权管理的主体看,该书主要集中在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国外主要国家、我国及其企事业单位等这几种主体的知识产权管理内容的阐述和分析;从知识产权管理的客体看,该书是针对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管理这几种客体来研究各知识产权管理的分支领域的。

现代知识产权管理涉及法律、政策、文化、行政、经济、技术、信息管理等诸多方面。这些知识涉及的学科众多,内容繁杂分散,研究内容的跨度和把握的难度都极大,为此作者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从一系列分散的、混沌的侧面出发,通过分析与论证知识产权管理学的基本定位、知识产权管理学的范围和研究对象,认为将知识产权管理定位为对知识产权各方面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更具有说明力,因为不论是国家或政府还是企业乃至全社会,都面临着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的历史课题和使命。沿着上述思路,最后系统地构建了一个相对较为完整而又清晰的现代知识产权管理理论体系,从9个方面构建并拓展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体系,包括:知识产权法制管理、知识产权政策管理、知识产权文化管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知识产权经济管理、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九大模块。并由此构建该书体系,同时也作为该书作者对知识产权管理内涵及知识产权管理学科内容体系的一种新认识。作者所构建的这一理论体系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体现出管理科学体系的分化演变,这是符合现代学科发展既综合又分化的基本方向和发展趋势的。

4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理论与实践是一对孪生姊妹,理论的价值体现在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作者的研究建立在大量实践调查基础上,比如,选取世界组织的文献和国外主要国家的知识产权网站研究国外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与管理现状,对国外知识产权信息网站进行调研并配以截图研究知识产权专门搜索引擎模型的技术思路,比较分析国外主要国家的知识产权政策管理现状,用以研究改善我国知识产权政策管理措施等。作者通过对知识产权网站的实地考察与分析,来揭示现代知识产权管理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作者还结合了很多国内外的案例开展研究,不仅较具有说理性、让人容易信服,而且能够展示现实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和方案。比如,2005年我国暴发的dvd行业的退潮,unionbeheerb.v.公司等依据“337条款”起诉我国强化木地板生产和销售行业等,这就形象地展示了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问题,启示我们应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的资产管理,警醒我们知识产权资产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该及早策划出一些预案。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篇8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现状;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科学管理与工程这一学科是我国管理学类中唯一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覆盖面广,其研究的侧重点是结合现代化的科技技术和信息技术、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来研究适合与现代化的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并且对系统的科学管理活动的规律加以概括,以为提高科学管理效率提供依据。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现状

1.1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的研究取得了优秀成果。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非常广,覆盖面非常大,其中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是其中的重要研究龙域。在工业工程方面,科研人员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设计与分析的方法和原则,加强了对工业工程中工作人员、无聊、机械设备、信息以及能源等各方面的系统研究,从而为实现最大效益的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提供了条件,也为工业企业的科学管理和管理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方法和理论。此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中与工业工程密切相关的其他研究领域,如管理服务系统的设计、管理技术的评价决策、生产计划、质量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系统的设置、交通管理和人事管理等方面也取得长足的进展。而在信息管理方面,对于在现代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等组织的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开发信息产品、整合优化配置信息资源、服务信息、知识与信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并且把人员、技术和组织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网络电子商务、移动设备商务、智能化商务、知识管理、信息开发与整理等领域也取得一定的成绩。

1.2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的不断发展。通过管理科学与工程相关方面的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涌现出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手段。这些新手段、新理论和新方法对于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主要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新手段成果有:未确知数学理论(unascertainedmathematics)、灰色系统理论(greysystemstheory)、集成分析方法(setpairanalysis)、模糊数学理论(fuzzymathematics)、粗糙集理论(roughsets)以及可拓学理论(extenics)等等。其中我国学者首创的有灰色系统理论(greysystemstheory)、可拓学理论(extenics)和未确知数学理论(unascertainedmathematics)。目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最为活跃的就是粗糙集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可拓学理论。这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手段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原则与方法,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与范围,从而很好的促进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与发展。

2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

2.1科技发展和学科交叉扩大了研究领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交叉,扩大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领域。其中在线风险管理(eRp和BRp系统)和虚拟组织与虚拟企业等相关问题的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关注。此外,管理科学与工程和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又引申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其中行为经济学、企业并购行为的研究、网络招标行为研究以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行为研究等等研究方向也得到发展。

2.2网络信息环境下的管理系统研究成为重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互联网手机等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变革,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下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成为当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重点。此外,与之相关的网络电子商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发展。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国内外的研究热的和重点主要有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与管理、信息和网络管理对策理论和模型、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系统工程等等。

3结论

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的专业要求是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加强对科学管理活动的研究,从而概括出管理活动的规律,为现代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工具。其覆盖面非常广,涉及到资源优化管理、决策管理科学、项目风险管理等等方面。为了更好的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对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周火;李坚;黎昀.地方高校管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计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8.06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篇9

【关键词】科技体制;科技问题;体制改革

在最近颁布的《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及图景,规划中提出“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中要求"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因而坚持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以及建设好创新型国家对中国的科技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形式下科技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1.在我国的科技体系中的科研机构数量过多,整体素质不高,机构重复,各成体系。我国原有的科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科研机构也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市场改革,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有很好的基础,但这并不能掩盖我们国家科研机构数量过多,整体素质不高的缺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表明,我国的全国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表明,我国从1992年到2010年,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由67w增加到230多w。这直接反映出我国科研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和膨胀,但是却带来了人均科研经费太低,科研人员得不到充分发展等等问题,使得整体的素质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我们国家的科技工作管理体系为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国家教委和经济主管部门好几大块,但是都自成体系,管理职权只能在本系统内部发挥作用,使得整体调控缺乏力度,并且管理上也出现较分散、不集中等局面。

2.科研机构体制改革不完全。我国的政府所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由于涉及观念、体制和机制的重大改变,转制的难度大,所以政府所属科研机构的改革也不完全、不彻底。政府所属科研机构只搞技术创新,不搞体制改革、体制创新,科技工作就会后劲不足。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给科研机构带来活力,让科研机构在科技发展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社会的发展目标提供强大的科技保障,但是在现实中政府所属科研机构的作用被削弱。扩大科研机构的自是改革的目标之一,由于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政府职能没有实行重大转变,科研机构的微观管理依然受到多方面的约束。更重要的是,科研经费拨款制度是决定了上级主管部门具有分配经费的决策权,缩小了研究所在资金投向方面的决策权。另一方面,它加大了课题组和科技人员的自,造成利益单元小型化,这固然增加了竞争性,但由于是争取到什么项目就搞什么,因而不能保证研究方向,也不易形成科技积累。造成基础性、长远性、超前性项目以及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设置的课题难以开展。由于事业费减少,项目经费又由课题组掌握,造成政府所属科研机构经费严重短缺,整体实力下降。

3.如何处理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与“科技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的大背景、大方向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之间的孰轻孰重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应用研究及开发研究比基础研究得到了更多的空间,基础类的科学研究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科技与经济一起发展,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会让许多科研单位变成经济单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忽视掉基础研究,这是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中所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4.军民技术及军民内部之间技术的长期分离。军民两大研发及产业体系之间长期处于分离状态,造成两大创新系统相当程度的割裂、封闭,已经严重不适应当今军民技术日趋融合、高新技术两用化的趋势。国防科技工业各行业之间,行业内部各院所之间,企业之间,军民之间,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缺乏了解和沟通,有许多重要的有发展前景的军民两用的高技术,不仅军工部门和民间机构都在搞,甚至同一行业内部也有许多单位在搞。虽然各有各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但大都没有突破关键技术,不能形成一定的气候,更不能形成产业。相反,许多单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的研究重复的建设,甚至有的国内的多个单位与国外一个单位合作,都引进国外同一技术水平的不正常现象造成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但又难以调整,形成市场无序竞争和人才、资金等资源的浪费。军民相互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军工技术和民用技术不能相互适应,造成军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没能考虑民用的前景,也很少考虑利用民用技术;民用技术的开发也很难照顾到军事用途,从而制约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的融合才能更好的发展高技术,为国家、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保障。

二、我国新环境下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

1.我国国内的形势与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与我国现有的科技体制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经济的增长方式的转变的迫切需求不适应;与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的要求还不适应;与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我国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也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一个是对技术的不重视,满足于现状,满足于对科技引进的速度,拼资源、劳动力和资本,不重视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一个是重视科技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上的科技自主创新,建立起与国家社会相适应的国家创新体系。

2.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经济结构快速调整的重要时期,从上个世界中叶的新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及其广泛应用,推动着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是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三、对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提出的建议

1.加强国家层次的科技体制建设。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应实行一种复合功能的制度安排,把科技政策同政府在经济、工业、社会等方面的政策结合起来,并注意政策之间保持协调一致,保证各项政策之间的系统性、综合性和连贯性,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等的互动和有机的结合。建立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科技创新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新型体制和运行机制,集中有限的资源,加快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技术源泉和保障。(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与后盾。企业、研究和开发机构、大学是技术创新基本的行为主体,政府则发挥着宏观管理的重要作用。官、产、学、研相互联系与结合,构成技术创新体系。首先要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建设,增强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最根本的是形成有效机制。(2)加强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健全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已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薄弱仍然是影响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瓶颈”问题,必须根据科技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目标,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3)建立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科技协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按照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目标,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等手段,打破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之间以及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界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扩大协作、形成合力。

2.加强科技监管,减少“虚而不实”的科研机构。由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之类的研究机构在政策,经费使用等方面的各种“特权”,各部委、省市、研究部门,高校都争相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急剧增加,不但分散了科研资源,而且成为一些单位、机构争取“学术地位”的工具。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对这中“虚而不实”的科研机构应当要减少。改变政府直接参与的科技评估模式,加强对科技活动的间接管理。加强科技监督,建立独立的评估机构,对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估、监督,对国家的重大计划、知识创新工程、自然科学基金等进行独立评估、监督。推动科技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3.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在面向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科技人员的选择和取向已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受到经济社会的影响出现行为短期化的一面。因此,为了保持和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政府应该完善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在科技激励中加大力度、完善制度,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更好的从事科技工作,激励更多的发明创造。对社会而言,要达到提高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提高科技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目标。我国现今的经济环境为增强科技激励强度,克服激励疲软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4.把高新技术做为重点认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是知识经济的入口,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我国《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了“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当今世界工业的发展趋势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取代价格等传统因素,成为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如果一个企业没有适应市场的需求,社会没有高新技术的支持,那么总体的竞争力肯定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因此,要想在新世纪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高新技术的发展是重中之中。

5.加强国际间的科技交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现代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往往都是跨领域、跨学科的,单靠一个国家的科技力量往往不能胜任;二是现代科技具有很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也难以承担。我国无论经济基础还是科技基础都比较薄弱。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既可以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又可以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分散风险。在这方面,我们应该采取主动进取的姿态。一是积极参与国际重大项目的投标;二是对一些不损害国家安全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积极向国外投标。同时,国家还应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引导和鼓励工业界进行跨国性的科技活动与交流,从不同层次、不同渠道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

参考文献

[1]乔朝飞,阮于洲,宁镇亚.我国科技体制现存的问题及深化改革的措施建议.科技管理研究.2009(5)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篇10

【关键词】国道养护技术养护成本理论分析成本管理

1前言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道逐渐连接成为网状结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2]。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轴重越来越大,车辆越来越多,超载过载等现象日益严重[3]。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我国国道的养护工作难度越来越大[4]。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公路建设成网时间早,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路养护技术与成本管理体系[5]。例如美国现在已经将公路的养护工作交由私人养护公司进行相应的养护,不仅在技术上可以借助市场竞争机制得到有效的发展,也可以依靠市场竞争机制有效的控制成本[6]。我国近些年来对国道的养护技术以及成本管理进行了许多的研究,但是仍然存在着例如资金缺口难以弥补、养护技术不合理、地区标准不明确以及成本管理松散等原因。

2国道现有养护技术与养护成本问题研究分析

我国现有的养护技术存在着技术落后,管理混乱的问题,特别是在成本控制方面,我国的养护成本偏高,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公路养护工作的发展。

2.1国道养护技术现状研究

我国由于国道里程快速增长,公路的养护技术对公路养护现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于我国现有的国道养护技术经过研究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路基养护技术:关于国道路基养护主要可以分为维护、疏通、观察等方面,通过维护路基附属设施,疏通排水设施以及对沉降、塌方等病害进行观察处理来保证路基的工作能力;现有的养护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个人主观因素所展比重过大,直接导致病害评价不准确;

(2)桥梁养护技术:桥梁的工作状态直接决定了公路的运输能力,我国现有的桥梁养护技术主要是致力于对构造物进行检查与维护,延长桥梁与涵洞的使用年限;现有的养护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不能彻底祛除病害,只能保证桥梁的继续使用;

(3)养护设备技术现状:现有的养护设备局限于中小型设备为主,主要作用为养护修复以及清洁清扫设备。主要存在问题为中小型设备性能有限,养护效果一般,应急性能较差。

2.2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由于我国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所以随着时间的延续,现有的管理制度逐渐不能适应现有经济形势下国道的养护工作。根据对实际工作经验进行相关总结得到了以下几点成本管理问题:

(1)整体管控能力弱,地方政府将大量资金用于公路建设,轻于养护,出现了大量的国道失养的严重问题。其中一些地区公路养护支出只占总支出的21%,远远低于省内关于国道养护费用的要求;

(2)养护效益回收不明显,无法直接体现在成本管理上。由于我国公路的公益性质直接决定了我国国道的养护收益无法直接以资金形式呈现,所以导致了我国国道养护资金来源少;

(3)养护成本上涨,由于随着经济社会建设速度加快,我国的物价水平逐渐上扬。随着物价上涨,养护成本也随之上涨,且存在较大量的超编人员,直接导致国道养护成本成几何次数上涨。

3国道养护技术及成本管理问题解决方法研究

根据我国现有的国道养护技术以及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结合我国现有的经济形势并与我国制度相结合的方法。

3.1国道养护技术改进措施研究

我国现有的养护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以来外来技术,无法自给自足;2.关于养护技术创新能力弱,无法满足养护需求;3.技术性人才少,技术实力薄弱。针对以上几点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健全人才机制: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推动主体,是发展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健全人才机制,增加就业人员的学历水平,从而增强养护公司的技术实力;

(2)创新养护设备技术:我国现在主要使用的养护设备大多数来自国外厂商,这些因素从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养护费用的支出。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持,增强本土设备厂商的制造能力,从而降低养护成本;

(3)大量使用先进技术:在养护过程中大量采用先进技术,关于高聚物的使用要结合实际情况,大量使用。增大土工聚合物、微表处理以及Sma路面技术的使用,降低能耗,增强养护效果。

3.2国道成本管理技术改进措施研究

关于我国现有国道养护成本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职责不明确,难以做到具体分工;2.管养结合,导致了政府企业角色不清晰难以有效控制成本;3.资金来源少,严格限制了养护成本管理的职能。关于以上几点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1)垂直管理:

针对成本进行垂直管理,实现财务集中化管理机制,有效的杜绝了私用养护费用的现象;

(2)政企分离:

政企分离实现角色转换,政府负责制定养护计划,企业负责养护施工;

(3)引进民间资本:

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将民间多余资金注入到国道养护工作中去,扩大资金来源,借助民间资本关于成本管控的技术对国道养护的成本管理进行有效管理。

4结论

本文通过对实际工作的经验进行相关总结,找到了现有的国道养护技术以及成本管理的不当之处,并通过相应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关于市场化养护管理工作的体会[a].周建梅.高速公路文集[C].北京:2000,22~26.

[2]陈建强.对发展高速公路养护机械化的思考[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1998(4):12~14.

[3]李军.发展我国公路养护机械化的认识和思考[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1998(4):20~23.

[4]胡努辉.养护的市场法则[J].中国公路,1999(14):36~38.

[5]朱华.养护企业与养护市场的关系[J].中国公路,1999(1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