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集中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27:46

合同集中管理篇1

关键词:集成化管理;工程合同;合同策划

一、问题提出

在现代工程中,业主是通过合同运作与管理来实施工程,实现工程总目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合同策划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合同策划应反映业主工程项目的实施策略。同时,通过合同策划将工程项目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落实在合同条款中。现代工程项目强调集成化管理,形成工程管理的一体化,这对于提高工程管理绩效有重要作用。如何在工程合同策划中践行集成化管理理论和方法,是现代工程合同管理的重大课题。

二、传统合同策划存在的问题

工程合同策划主要是确定对工程项目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合同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决策就是合同策划工作。正确的合同策划能有助于工程的各个合同顺利履行,减少合同索赔和争议,提高工程管理绩效,保证项目总目标的实现。因此,合同策划必须反映业主的企业战略、项目总目标和项目实施策略。

在工程项目开始阶段,业主进行合同策划时,主要对如下几方面做出优化和选择:(1)项目融资工作由那一方负责;(2)设计与施工工作由那一方完成;(3)风险分配到哪一方,尤其是质量控制与估价方面。

传统的合同策划注重工程合同的分解,重点是考虑如何将一个工程分解成许多独立的工作包,并以此为基础从而形成工程合同体系。

对于单个具体合同内容的策划,注重每一份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如工程承包合同由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签订,主要描述两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很少涉及其他工程参与方。这种设计也符合法律上的“合同相对性”的要求,在合同关系上也十分清晰。这种安排有利于双方明确定义责任界限,有利于明确合同风险分配。对承包商而言,业主的其他承包商、雇佣的工程师、供应商都视为业主人员,其实施的行为以及产生的法律后果也由业主承担责任。同样,承包商也对自己的分包商、分包商的人及其雇员的行为承担责任。

现代工程越来越复杂,工程实施方式多样化,使一个工程所涉及的合同数量多,种类多,合同体系异常复杂。如在南京地铁1号线建设过程中,业主就签订了各色各样的设计、施工、采购、委托咨询合同三百多份,若加上承包商、专业承包商、材料与设备供应商的合同,其数量就更多。在一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各个独立的合同之间在工程范围、履行时间、价款支付等等方面有复杂的关系。若仅仅将合同关系与责权利定位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会可能带来合同实施和管理的低效率和困难,不能满足现代工程对于工程合同的要求。

三、集成化管理对现代工程合同的要求

现代工程强调集成化管理。同时,集成化管理也是目前工程建设领域国际研究的重要和热点课题。集成化的内容一般包括过程集成、信息集成与组织集成等三个方面。在对英国建筑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艾根报告中(eganReport,RethinkingConstruction)中将过程集成作为建设业变革的五个关键推动力之一。建立工程项目的系统逻辑过程,将项目的全寿命期,包括项目构思、项目的目标系统设计、可行性研究、决策、设计和计划、供应、实施控制、运行管理等过程综合起来,即形成项目全寿命期的集成管理。过程集成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技术手段和组织手段两个方面。技术手段主要是指借助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促进工程参与方的信息共享,形成统一的信息模型,消除过程冗余,提高工程管理的集成度。组织手段主要是指选择采用一体化程度较高工程采购模式,如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将设计与施工工作全部交由一个承包商完成。发展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及其更高层次的工程采购模式也是工程实务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2011年12月2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九部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2012年版),这也反映了工程实施方式向集成化模式迈进。

同时,现代工程也是通过合同运作的。工程合同即是法律文件,也是管理工程项目的工具。所有有关工程集成化管理的制度、方法、工具必须反映在合同中才能真正落实和行之有效。因此如何在合同策划时,设计恰当的合同安排,是实现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关键。以下通过检讨FiDiC系列中的施工合同(红皮书)和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theinstitutionofCivilengineers,iCe)的新工程合同(newengineeringContract,neC)中具有集成管理思维的条款,来探究其集成化管理是如何实现的。

四、现代工程合同中集成化管理方法实现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新的标准工程合同在集成化管理方法的应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比较典型的是红皮书和neC标准合同范本,其中一些典型条款反映了现代工程合同集成化管理思维。

1.在红皮书中4.20款中规定,承包商可以使用业主提供的施工设备和临时工程,但需要支付相关费用。同时还规定,承包商要接受工程师的指令提供施工设备和临时工程,而业主要需要支付相关费用。一般来说,业主进行工程建设本身是不需要施工设备的,同时业主一般也没有施工设备提供给承包商。业主采用集成化的手段,通过合同策划,使与业主签订合同的几个承包商之间通过工程师指令,互相利用施工设备和临时工程,在施工现场形成高效率的资源共享,防止重复购置施工设备和建造临时工程,降低整个工程成本(如图1所示)。

2.在红皮书中4.7款中规定,业主需提供设计图纸、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参照标高等资料。当这些基础资料有明显错误,而承包商在使用这些资料前没有付出应有的努力去验证实其准确性而按照错误的资料施工,导致损失,承包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上述资料一般是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给业主的。通过这样的合同安排,给承包商设置“验证”的义务,使承包商与勘查设计单位充分沟通,让承包商与勘察设计单位的工作形成集成化,以避免这些基础资料不准确带来的损失(如图2所示)。

3.为了使在现场的各个承包商、供应商成为一体,在工程合同中强调承包商与其他方的配合。如neC中25.1款规定,承包商应在获得和提供与合同工程的相关信息方面同其他方合作。这样使承包商和业主的其他承包商和供应商在信息沟通方面形成集成化体系。

4.通过承包商编制综合性计划使现场的项目管理工作一体化。neC中31.2款规定,承包商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不仅包括自己的工作进度计划,而且包括“在工程信息中规定的业主和其他方的工作计划”,以及“为允许业主和其他方进行其工作而承包商计划先应完成的工程的完成日期”,“由业主供应的设备和材料以及其他物品的进场日期”。

5.承包商需承担工程预警义务。neC中16.1款规定,承包商一经觉察将导致增加合同价款、延长工期和削弱合同工程的使用功能后果的事件,应立即通知工程师。红皮书1.9款规定,当必需的图纸或指示不能在合理的特定时间内提供给承包商,从而可能引起工程延误或中断时,承包商应预先通知工程师。以上所说的“事件”一般是应由业主承担责任或在业主风险范围内的,在通常情况下,发生这样的事件应该给予承包商赔偿。而让承包商预警,是使承包商工作与业主工作集成化与一体化。

五、集成化合同策划方法的应用

在南京地铁的合同策划中,不仅应用了上述条款,而且还采用了上述集成化管理思维构建了混凝土供应体系及其相关合同设计。

1.集成化混凝土采购模式设计。

南京地铁1号线共有四十多个施工标段,工程量非常大,物资供应难度大。混凝土质量是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保证混凝土质量是在进行合同策划时需要考虑一个关键环节。混凝土供应有两种可以选择的模式,

(1)由各个土建承包商分别采购。四十多个土建承包商需分别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签订采购混凝土供应合同。

(2)采用集成化的采购模式。由业主与混凝土供应商签一份采购合同,统一对这四十多位施工承包商供应。同时搅拌混凝土的原料水泥也由业主采购,供应给混凝土供应商。集成化混凝土供应方式,如图3所示。

若采用模式1,则需要签订四十多份混凝土供应合同,合同关系十分复杂,并且承包商与混凝土供应商订立混凝土供应合同,业主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难度增大,施工场地协调的难度增大。若采用模式2,合同关系大大简化,业主直接与混凝土供应商订立混凝土供应合同,同时业主给混凝土供应商提供水泥,能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并降低施工组织协调的难度。最终采用模式2,作为南京地铁1号线混凝土采购供应方式。

2.集成化合同条款设计。

按照业主的总体实施策略,同时保证业主对工程施工和供应的有效控制,必须打破传统的施工合同惯例和关于“甲供材料”的一般做法,需专门设计土建施工合同、混凝土供应合同和水泥供应合同中相关条例,加大供应商和承包商的合同责任,使不同的供应商和承包商之间直接沟通。

由于这三种合同之间有复杂的关联性,在合同策划过程中,土建施工合同、混凝土供应合同与水泥供应合同之间须有良好的接口,以保证整个施工和供应过程的顺利连接。

(1)在施工合同中,要求承包商与混凝土供应商在供应时间和数量方面直接进行沟通,对业主提供的混凝土质量的进行控制,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土建承包商自己采购应承担的责任。

(2)在混凝土供应合同中,要求混凝土供应商对水泥的质量监控负有责任,与它在供应时间和数量方面直接进行协调,在水泥的接收、检验等方面承担责任。混凝土供应商既与水泥供应商直接进行沟通,接受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同时与土建承包商进行沟通,共同确定供应的质量、时间计划、数量等。业主的工程师主要负责检查、监督和确认水泥和混凝土的数量和质量。

3.应用效果评价。

在本工程结束后,合同策划人分别邀请业主单位相关人员、承包商的项目经理和供应商代表进行合同后评价工作。综合工程的实施状况和他们对这种集成化模式的评价,这种由业主集中供应的集成化模式与由各个标段的施工承包商分别采购模式相比,主要有如下优点:

(1)由业主对混凝土和水泥的供应实行统一计划、采购、检验、储运、配送,对关键工程材料实施统一监控,有效的保证了业主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权,防止假冒伪劣材料的流入,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

(2)业主统一采购,形成采购批量化,比每个标段承包商分别采购降低了混凝土价格,同时还可以优选供应厂家和运输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3)能保证按时、按质、按量、经济合理地组织混凝土供应,全方位地满足工程施工和管理的需要,能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实现。

(4)由业主统一采购混凝土,有助于工程投资的科学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保证工程资金的专款专用。

(5)这种模式更有利于各标段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充分发挥业主协调职能。虽然是“甲供材”,但并没有降低土建承包商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责任和积极性。

(6)而对承包商来说,与其自己采购相比,可以减少资金的投入,降低财务费用。

六、结语

在南京地铁1号线的合同策划中,借鉴红皮书和neC中具有典型集成化特征的条款,并应用工程集成化管理思维设计了混凝土采购供应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集成化合同策划能够带来工程实施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但带也来合同和合同管理理论的问题。在工程实务工作中,由于每份合同有不同的实施策略,集成化合同策划的相关内容难以应用标准化的合同范本,所涉及的合同条款一般都必须进行专门设计(在南京地铁1号线中的三份合同都是单独设计)。同时,在法律层面,由于在一份合同中不仅仅约定了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有时还需要约定对第三人履行义务的承诺(例如在南京地铁1号线中业主与承包商的合同中对承包商与混凝土供应商有关供应时间、数量的沟通以及质量检查等方面的约定),这就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需要考虑数份合同之间的关联性,增加了合同策划的难度。同时,为了在现行法律框架保证此类条款有效,就需要在其他相关合同中起草相对应的条款,保证一致性(如在南京地铁1号线中业主与混凝土供应商的合同中规定混凝土供应商与承包商协调供应时间和数量的义务)。由于以上原因,在进行合同集成化设计时,策划人需具有工程管理与法律复合型知识体系,来解决关系复杂集成化合同条款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n.Bunni.theFiDiCFormsofContract:thirdedition.BlackwellpublishingLtd.,2005.

2.成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集成管理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3.孙立波.工程项目全寿命期过程集成管理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a.Stumpf,R.Ganeshan.object-orientedmodelforintegratingConstructionproductandprocessinformation.JournalofComputinginCivilengineering,1996,10(3):204-212.

5.i.nedekugri,m.Rycroft.theJCt05StandardBuildingContract:Law&administration.Butterworth-

Heinemann,200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号:10YJC820048);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资助(项目号:CXZZ11_0182)。

合同集中管理篇2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实质上就是通过对集团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而财务集中管理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便于企业集团做出合理决策,适时调整投资方向,有利于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

一、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必然性

分散的会计核算可以清晰地反映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利于对子公司进行业绩考核,但仅仅依靠简单的财务报表等信息数据使得集团对子公司的信息掌握的不完整、不及时,不适应企业集团整体管理的需要。因此,财务集中管理成为企业集团加强管控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手段。

1.财务集中管理符合企业集团加强财务管控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集团在做强做大主业的同时,不断延伸主业相关产业,经营范围越来越大,纷纷成立分子公司,地域越来越广。企业集团产业多元化发展有助于企业分散经营风险,同时也增大了横向管理的跨度,拉长了纵向管理的深度。通过在分子公司设立新的财务管理部门实行独立核算分权管理是典型的分散式财务管控模式。从集团层面看,分散式的财务管控模式容易造成集团公司和分子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不利于集团整合资源、战略发展、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因此,分散的财务管控模式已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企业集团的发展要求,制约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

2.财务集中管理有利于企业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协同效应,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随着企业集团发展壮大和行业扩展,处于不同行业领域的分子公司的经营方式、操作规范、制度建设、内控实施、绩效评价等诸多行为不尽相同。不规范的企业行为给企业集团的统一管理带来了诸多难题。而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可以从制度建设、操作流程等内部业务方面进行规范和整合,完善业务流程,加强内部监控,实施绩效评价,进行统一管理,这样不仅有效规范了企业的行为,同时可以节约成本,提高企业集团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加企业的价值。

3.财务集中管理有利于决策层了解和掌握重要信息,实施有效控制。财务数据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集中管理,便于利用财务软件等工具提供多元化、多角度的财务信息,比如企业同时期历史数据的比较分析、企业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各分支机构子公司经营目标完成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等,便于集团决策层及时了解各分子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对企业集团的发展做出战略调整,实施有效控制,确保子公司的经营不偏离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

二、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目标

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是借助网络环境,通过对集团公司的分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实现统一核算、统一报告和统一管理,不仅要实时控制每笔经济业务,还要整合集团财务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完善财务制度,加强内部监控,提高资金效率,支持产业发展。

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会计法》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结合企业集团实际情况,通过整合集团现有财务资源、创新财务管理体制、完善集团内控制度、引进信息管理手段、改进会计核算方式、规范账务处理流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集中管理、权属不变、分别核算、信息共享、合并报表”,统一会计机构、人员设置、财务制度、会计核算,实现集团资金集中控制调配、成本费用逐级授权控制、经营成果真实完整反映、财务信息资源互享互通,初步建立起财务审批、财务管理、财务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的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从而提高集团管理水平和核算水平,增强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设计

财务集中管理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集中:一是管理控制层面的集中,主要是通过相关制度对分子公司进行管理控制和约束,包括财务权限的集中管理、财务资源的集中控制、财务风险的评估监控和会计政策的统一执行等;二是执行层面的集中,可以保障财务集中控制的效果,包括执行主体和执行手段等。

实施财务集中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执行统一的会计政策,实现集团财务数据的共享、使用;建立资金结算中心或财务信息中心,实现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调配、使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集团资源进行整合,有效控制成本费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和监督各分子公司的生产经营行为;统一管理财务人员,确保财务会计政策的贯彻执行。

财务数据信息来源于日常的会计核算等基础性工作,要保证企业集团实时获取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就必须建立集团财务信息一体化平台,其设计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1.财务实时集中管理。财务实时集中管理模式就是指分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实时传递到集团总部进行管理。集团总部和分子公司共用一个财务数据平台,使用同一套财务软件。集团总部通过设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和核算制度,在财务软件中设定相应的预算目标并进行人员权限分配,各分子公司财务人员在财务软件中独立操作,实时业务在线处理。从财务软件的分账套核算到一个大账套核算就是财务集中管理的具体体现。所有机构经营信息反映在一个财务数据平台,不仅提高了集团财务信息的时效性,有利于企业集团实时掌握经营信息,做出合理决策,而且对企业集团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集团管理升级。产业、地域相对集中,管理层级较少的企业集团往往采取这种模式。

2.财务定期集中管理。财务定期集中管理是指分子公司定期将财务数据传递到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平台进行管理。对于不具备实时在线业务处理条件的分子公司,在有效控制业务的基础上实施定期集中管理,财务时效性稍逊,但将控制权下放,赋予了分子公司一定的自,一方面可以相对减少人力成本,另一方面给了分子公司更多的精力用于生产经营,提高业绩。业务庞杂的零售企业往往采取这种模式。

3.定期和实时兼具的集中管理。对于产业多元、地域广阔的企业集团,有多层级的管理。根据经营环境和管理需要,在不同管理层级之间选择财务实时集中管理和定期集中管理模式,出具不同内容和范围的财务报告,适应了集团管理层级需求和不同战略发展目标。因此大型企业集团往往采取定期和实时兼具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宏.浅谈现代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J].中国商界,2008(07).

合同集中管理篇3

[关键词]党报集团政府规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基金项目]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转企改制背景下传媒组织冲突的动因分析及管理对策”(项目编号:13YJa860009)的阶段性成果

自1996年我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以来,报业集团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今已达百余家左右。随着传统报业在内容生产、报业管理和产业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和传媒业界对我国报业的研究不断拓展,涉及报业的产业化、产业转型、竞争力、内容生产、报业规制、报业产业价值创造等。目前的研究成果中,较少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视角研究省级党报集团的政府规制问题。本文拟对该问题进行阐释。规制一词,英语原文为Regulation或RegulatoryConstraint,其含义为有规定的管理,或有法规条例的制约,也有将其译为“管制”。近年来,国内很多研究文献将“Regulation”译为“规制”,意为以法律、规章、制度来加以控制和制约[1]。政府规制(GovernmentRegulation),广义上是指政府对行业具体行为主体活动的控制,包含有规范制约、管理与监督以及治理的意思。具体可从规范与制约、管理与监督、治理等三个层次理解。笔者认为,无论是规制或政府规制,最终都是通过管理促进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省级政府人社部门主要通过聘用管理、公开招聘、岗位管理等制度来对省级党报集团进行管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事业的需要,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凝聚优秀人才,充分调动省级党报集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省级党报集团的活力。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省级政府以改革用人机制为核心,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形成权责清晰的管理体系,建立政府宏观管理、省级党报集团自主用人、市场配置人才的人事管理体制。

一、省级党报集团人事管理规制的变迁历程

改革开放以前,党报集团人事管理规制与我国党政机关人事管理规制保持高度一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报纸产业化发展对报业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尽管报业人事制度依然沿用党政机关的管理体制,但市场机制在党报人事管理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根据我国报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适用范围和作用,黄孝俊将我国的报业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79年以前计划配置阶段;二是1979年-1992年的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三是1993-1998年的计划、市场并重阶段;四是1998年以来的市场导向阶段。[2]

1996年之前,报业人事管理一直按照党政机关干部人事管理的模式进行统一管理,在人员配置、考核、奖惩、工资福利、退休等若干具体环节上,大都适用党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符合黄孝俊所划分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特征,即以计划配置为主、市场为辅。自1996年我国首家报业集团成立以来,报业人事管理规制正逐步由计划、市场并重阶段渐进发展为以市场导向为主阶段。现阶段报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于市场化运作,在个体水平更注重于绩效薪酬、激励培训、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则,在组织层面上更注重组织发展、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在省级党报集团人事管理规制的变迁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一种认识误区:即认为目前省级党报集团人事管理规制处于一种纯市场导向阶段,没有体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规制要求。事实上,我国传媒领域的人事管理规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双重体制下,省级党报集团的存在和发展,建立在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的关系之中。在我国首家报业集团成立之前的1995年底,原人事部和中央编办在郑州召开全国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这是建国后首次召开的研究和部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全国性会议,为省级党报集团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探索指明了方向[3]。2000年,党中央下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要逐步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再次明确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2014年7月1日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施行。上述文件及会议精神对省级党报的政府规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标志着我国包括省级党报集团在内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

二、省级党报集团人事管理规制的约束与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省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和国务院有关规制的要求,通过制定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事业单位。以湖北省为例,该省从2003年起,先后出台了6部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规章制度,为省级党报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依据。一直以来,“党管媒体”是传媒行业政府规制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自产生以来就被赋予了政治斗争的工具主义价值。基于这种管理思路所形成的党报管理机制,体现出明显的“供给主导型”的渐进式变革的特点[4]。在中国的传媒体制中,普遍存在的“党政”因素已经逐渐形成了“制度惯性”[5]。在省级党报集团改革中,“党政”关系是核心问题,如何在传媒行业政府规制改革中顺势而为,发挥“党管媒体”的积极作用,是今后省级党报集团改革的出发点。

具体到我国省级党报集团而言,其人事管理规制亦带有浓厚的“党政因素”和“制度惯性”,主要表现在聘用管理、公开招聘、岗位管理三个方面的约束。在聘用管理方面,省级党报集团主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的规制要求,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的要求,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省级党报集团和受聘人员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在公开招聘方面,主要根据2005年11月原人事部的6号令《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2006年1月1日起执行)和2014年7月1日施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规定,除了特殊情况以外,省级党报集团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岗位管理方面,针对省级党报集团的行业特性,省级政府人社部门联合省级新闻出版部门制定了《新闻出版行业岗位管理管理规定》,省级党报集团遵照这一行业规制进行相应的岗位管理。从微观层面看,在省级党报集团人事管理规制方面,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聘用合同的基础作用尚未真正发挥。

聘用合同制度属强制性变迁的规制要求,是省级党报集团与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聘用合同的具体管理制度。一般而言,聘用合同是省级党报集团的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人同报社受聘人员确立人事关系,以书面形式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合同主要涉及合同期限、岗位职责要求、岗位纪律、工资待遇、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等。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级党报集团推行了聘用制度,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在省级党报集团内部,按聘用合同用人,个人依聘用合同履职,双方依靠合同约束的格局初步形成。但也应看到,聘用合同的签订仍未实现全覆盖。有的聘用合同签订后成为“一纸空文”,放入省级党报集团组织人事部门的档案库房内,聘用合同的管理流于形式。甚至有的聘用合同的内容条款雷同,没有体现岗位特色和岗位要求,导致聘用合同的基础作用尚未真正发挥。

2.编制内员工与编制外员工同时并存。

公开招聘是省级党报集团进人的主要制度。目前,虽然国家和省级政府要求省级党报集团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法规对新进人员进行公开招聘,但仍有一些省级党报集团自行组织到有关高校采取校园招聘等方式进人,没有参与当地省级政府人社部门统一组织的公开招聘。部分省级党报集团自行采取人事、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临时用工等方式招聘工作人员,出现编制外或岗位管理之外的用工大量存在,造成了体制内员工与体制外员工同时并存的局面。编制壁垒过高的状况容易形成贤才无法进入体制内,而体制内的员工凭借政策的保护获得先占优势。这种用工模式直接导致同工不同酬的弊端,其激励效果必然受到影响,亟待在未来的党报规制改革中不断调整。

3.岗位管理尚未实现科学动态的调控。

目前,省级党报集团已普遍实行岗位管理,但岗位管理与编制、职称之间存在一些制约、平衡关系。一是岗位设置的刚性结构同员工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依据国家岗位设置强制性制度变迁要求,专业技术岗位的高、中、初三级岗位需要保持一定的比列,但员工的需求与这种刚性结构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二是岗位设置管理与编制管理之间的关系。我国省级党报集团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被划入公益二类。按照中央要求,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要实行“备案编制内设岗”。自1996年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组建以来,省级党报集团发展速度迅猛,人员增长幅度大,编制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编外用人”现象非常普遍。三是岗位设置管理与职称评审之间的关系。省级党报集团实行定岗定编之后,多数集团的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与现有的编制人员存在矛盾,集中反映在高级职称岗位空缺不足,而现有的员工拟晋升职称者远远多于空缺岗位,岗位设置工作存在巨大的压力。即便是工勤技能岗位,也相同存在类似的矛盾。为实现省级党报集团的可持续发展,省级政府人社部门在岗位规制管理方面应建立科学动态的岗位调整机制。

三、我国省级党报集团人事管理规制变革的思路与对策

上述表明,我国省级党报集团人事管理规制呈现出较强的刚性,具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在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省级党报在人事管理规制方面要体现出一定的柔性特点,适度加强诱致性制度变迁在规制改革中的作用。今后的党报规制改革中,应该采取刚柔相济、充分体现报业产业特点的政府规制模式,这将有利于省级报党报集团更好地适应产业化改革。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省级党报规制低效的问题。其基本思路如下:以转换用人机制为核心,以健全省级党报聘用制度以及岗位管理制度为突破口,形成权责清晰、机制灵活的省级党报集团人事管理制度。

1.严格规范聘用行为,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根据国家事业单位相关规制要求,加强省级党报集团人员聘用制度建设,通过聘用合同规范省级党报集团与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建立起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通过规范人员聘用行为,从入口严格把关,提高报社员工素质,提升省级党报集团的活力。为了提升省级党报集团聘用管理的实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报社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消除部分报社员工对实行聘用制所存在的认识误区,加大宣传力度,让员工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岗位聘用管理政策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加强聘用合同管理,在聘用合同订立、变更、续订、解除等环节上予以规范。第三,聘用合同要符合实际情况,发挥激励作用。聘用合同的内容应符合实际,具体可行,充分考虑员工的整体情况,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在聘用合同文本中,应充分体现管理、专技、工勤三类岗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第四,应加强聘后管理,使所聘用的员工能够按要求履职,完成聘期内的任务。党报集团的聘用程序要科学规范,聘后管理要及时到位,通过过程管理提升聘用制实施的效果。

2.宏观管理与自主招聘相结合,体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要求。

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的规制要求,将省级政府宏观管理与省级党报集团用人自有机结合。省级政府人社部门是省级党报集团公开招聘工作的主管部门,对省级党报集团公开招聘员工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要规范招聘行为,在省级党报集团内部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同时,在媒介市场化进程中,省级党报集团经营模式正在发生转型,应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省级党报集团岗位的公开招聘办法。对于省级党报集团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以采取专项招聘方式,为报社集聚人才,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传媒管理制度变迁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社会价值取向,二是经济价值取向,两种取向的制度变迁既存在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又存在于诱致性制度变迁[6]。在省级党报集团公开招聘方面应该坚持传媒制度变迁的社会价值取向,体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规制要求,激活人才选拔机制。

3.增强岗位管理意识,体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要求。

根据原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相关规制要求,拓展省级党报集团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特别要为新闻采编、经营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积极建立省级党报集团专业化、职业化的机制体制,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的基本素质,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根据我国省级党报集团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省级党报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动态调整机制,适度向新闻采编、经营管理等领域倾斜。加强省级党报集团岗位管理政策体系的建设,充分体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规制要求,探索在省级党报集团内部实施特设岗位管理,以便引进高层次新闻采编与经营管理人才,满足省级党报集团引进高端人才、凝聚现有人才的需要。不断优化各类人才结构,建立层次合理的人才的储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讲,中国传媒产业正逐步走上制度利益双驱动的发展阶段[7],省级党报集团的岗位管理不能沿用过去财政补贴时期的办法,也不能一直采取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方式,应该体现出岗位的行业特点,顺应产业化改革的潮流,体现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规制要求,进一步激活职工的工作热情与动力,为深化党报改革奠定基础。

注释:

[1]郭海英:《传媒行业政府规制体制研究》,南开大学2013年学位论文

[2]黄孝俊:《报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新闻实践》2001年第4期

[3]刘晓苏:《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学论文

[4]王文锋:《新时期以来我国党报体制变迁之探析》,《编辑之友》2013年第3期

[5]郭海英:《传媒行业政府规制体制研究》,南开大学2013年学位论文

合同集中管理篇4

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产业集群不仅强调相关企业在一定地域意义上资源、产业的聚集,更有产业上的专业化特征。它们在价值链/供应链上存在横向的规模化和一定产业范围内纵向的专业化,这种横向的规模化不仅仅体现于生产制造上,同时也在产业链各专业方向如研发、物流、营销、售后服务等价值环节上得以体现,从而形成集群网络价值链/供应链。如果没有供应链特征存在的集群网络会导致组织内企业生产同质化、无差异的产品,最终的结果是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如果没有集群网络,供应链系统组织会因只有合作而无竞争而沦为低效率的组织。

产业集群和供应链两者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具体体现在:①产业集群为供应链的良性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②供应链的发展与完善是产业集群的战略意图实现的途径和手段;③在协同、集成过程中成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统一体。它们在战略目标上趋向于资源优化配置,强调产业集群(供应链)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产业集群各企业的集成化管理,着重从集群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创新能力的加强等方面提高产业集群的真正优势。

产业集群中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

1、明确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主体。产业集群是可以看成是一种“扩展”企业。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类组织:①政府、宏观管理者。②核心企业。③相关中小企业。④其他组织。

从产业集群的各个主体关系来看,产业集群是一种以互补性分工为基础,以互利互惠为原则,通过相互依存的关系往来以一定的正式规则(契约)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核心企业凭借自己拥有的特质资本(技术、产品、品牌、管理以及优秀文化等),吸附并聚集其上下游企业(合作伙伴),引导着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也是集群的竞争力之所在。因此,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讲,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处于优势地位,成为产业集群的领导者,供应链管理的主体。其他组织形式发挥其相应的管理作用,政府主要是政策引导和公共产品的建设;相关中小企业在在核心企业的引导下在纵向上与其进行协作并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使核心企业不断强化其核心优势;中介机构能把核心企业与相关中小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强化联合行动效应,逐渐形成企业网络,使分工进一步发展,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2、构建产业集群供应链运作平台。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施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必须构建适合于供应链管理要求的运作平台,使集群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衔接、通畅,各节点企业在相应平台上进行交流与协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除构建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平台之外,产业集群的良性运作还需其他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建设,如构建知识传播体系,可以从建立企业家俱乐部、建立大学或与大学联合成立分校、设立产业链关键环节研究所等入手,建立企业的知识库、知识管理与创新体系、企业知识管理的风险防范体系、知识管理评价体系等。如构建信用平台,通过金融、供应链核心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等联合,建立集群内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提升集群的整体竞争力等。而构建产业集群供应链运作平台应以区域政府、行业组织、集群核心企业为主,集群内各个行为主体积极参与建设,共建、共享、共同维护。

3、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的运行机制。①产业集群的协调机制。产业集群供应链协调机制在供应链运行中具体有以下几种策略方法:a.集群企业同步供应链计划。实施集群企业同步供应链计划既符合集群整体利益又是集群生存的需要。产业集群把各企业分散的计划纳入以产业中龙头企业为主的整个供应链计划中,集群内企业成员根据共享的市场需求、生产、库存、销售及流程信息而进行的具体生产安排、库存补充等措施,在联合设计和计划下对产业集群进行整体集成化管理,实现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从而使集群供应链有效地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提高性能,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b.协调业务流程。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由于信息充分交流共享以及实施同步供应链计划,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便形成步调一致的业务流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些企业包括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合作设计流程并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或改进,并尽可能将流程机制化,实现协调、紧密、及时、准确和高效率。c.协同管理。一是库存的协同,通过库存的协同,使整个集群的供应链中的库存数据能够实时、快速地在各节点企业间传递,使各企业步调一致,形成合理的供需关系,降低库存水平。二是技术的协同,在产品研发、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协同管理,在一定条件下共享技术资源,提高整个集群的技术水平,大大降低了集群运作成本。三是人力资源的协同。在集群内部实行人力资源的协同,能充分利用各企业的人力资源,并使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集群的人力资源水平等。

②激励机制。在产业集群里实施激励机制,首先要进行一个全局性的合作规划,对各个成员的行动进行优化组合,使集群的供应链合作能够达到最佳利益点;其次要在全局规划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各个成员的要求,使集群的激励机制实现对成员企业的行动激励和利益的合理分配。一个良好的集群供应链激励机制应该满足以下条件:能够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仍然能保证对成员的有效激励,激励成员提供真实的信息,激励成员采取供应链合作规划所规定的行动;实现供应链合作总收益的合理分配,保持公平性;激励措施的适用范围要广,适应性强,容易实施;实现集群整体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最佳,竞争力最强。

③集群文化。资源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产业集群文化是指有区域上集中的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信念,它包括价值观、信仰、经营哲学、道德准则、管理制度、员工心态,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企业共同的风范和精神。它所倡导的信任与合作精神、共享的商业理念和行为规范、积极创新和奋发向上的事业态度是产业集群供应链运行机制的基础,否则,谈不上集群企业的协调与激励。产业集群是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而构成的企业群体。文化是一种“粘合剂”,集群企业因为集群文化所体现的共同的价值观、信仰、经营哲学、管理制度和道德准则而凝聚在一起。

4、构建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的eRp系统,提高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水平。eRp系统是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例如,2002年福州东南汽车公司启动了“东南汽车网络制造及供应链协作项目”。

①追求整体供应链效率促进企业之间使用同样的eRp系统和企业管理模式。东南汽车公司外资合资方在台湾的母公司运用了鼎新的eRp系统,因此,合资企业成立后东南汽车公司也采取了同样的鼎新eRp系统,实现了福州公司与台湾公司在管理模式上的趋同。但是,由于东南汽车公司的配套厂的信息化水平并不是很高,没有利用eRp来管理企业。因此,尽管东南汽车公司追求的是零库存,但是由于配套企业的管理不规范,企业之间的信息不畅通、人工干预过多,导致配套厂的库存高,整体的供应链效率低。于是,东南汽车公司根据配套厂的eRp需求,把配套厂的eRp系统的实施纳入到了东南汽车公司的“东南汽车网络制造及供应链协作项目中”,由东南汽车公司牵头在神州数码公司的配合下分三个阶段对30家配套厂实施了与东南汽车公司一样的eRp系统,实现了30余家配套厂与东南汽车公司的管理模式趋同。

合同集中管理篇5

近年来,我国保险企业集团迅速发展,保险行业企业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保险行业企业集团经营发展逐步呈现出了组织结构复杂、集团管理跨度大、业务内容广泛、企业资金链较长以及资产规模巨大的特点,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很多的保险企业集团为了规范集团的业务流程,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管理效率,而强化了对于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控制,采取了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虽然整合了集团内部的所有财务资源,但与此同时,也将所有风险隐患因素集聚到了集团的财务中心,对于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强化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已经成为现阶段保险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稳步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保险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概述

财务集中管理是现代化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的重要模式,企业集团通过对总部以及下属子公司的财权集中控制和分配,以集成化、动态、直接、实时的方式对整个集团财务工作进行的控制管理。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主要是依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银行结算业务打造成为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完成财务管理工作。财务集中管理的目标主要是通过集中化的管理实现企业内部资金收付、会计核算的集中控制,同时对各分支机构的财务人员进行垂直管理,并将各分支机构的预算、资金、业务、账务核算以及票据处理工作统一的集成。保险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现阶段保险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管理,大多采取的是设置财务核算中心,对全体财务人员进行垂直管理,并通过定期轮岗、述职报告以及末位淘汰等制度进行人员管理。

(2)财务审批集中管理。实施财务集中管理以后,企业集团的所有分支机构的财务支出项目都需要经过财务中心的统一审核,根据财务支出的类别、额度,明确相应的审批权限以及审批流程。

(3)财务支付集中管理。企业集团的所有分支机构的费用以及业务支出由财务中心统一完成支付,而分支机构主要设置支付税金的基本户与收取保费等费用的收入户。

(4)财务核算集中管理。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依靠专门的财务管理软件对所有分支机构的账套在数据库内完成明细账的核算与管理,各分支机构可以对核算情况进行查询。此外,还可以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完成凭证生成与系统对账等功能。

(5)资金集中管理。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企业的在资金管理实现“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更有保障,同时财务中心资金池的效应更加明显,有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三、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的财务风险问题分析

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在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提高资金管理效率以及规避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务数据安全性不高易致财务风险。保险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现阶段主要是采取的省级财务集中,财务集中的基础就是信息技术系统,但是由于信息系统管理中存在着易感染病毒、非授权人员违规操作、数据容易窃取等问题,造成数据安全性不高,很容易由于敏感、保密财务信息泄露,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是可能对集团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不利影响。

(2)财务凭证传递链大幅拉长。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由于扫描件难以辨别真假,出于会计谨慎性的原则,财务原始凭证仍需要采用实物传递的方式,这就造成了报账以及部分资金支付周期的延长,同时也容易出现凭证遗失的风险。

(3)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财务审计是企业集团规避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在财务集中管理以后,由于审计客体发生了变化,财务中心不参与分支机构经济事项。因此,对于经济事项的真实性的审计难度增加,影响了审计效率,也容易造成审计工作难以发现风险隐患。

四、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强化风险防范措施

(1)健全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针对财务集中化管理下集团的财务风险防范,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应该结合企业集团各分支机构的主要业务情况以及经营特点,形成财务风险识别系统,重点对影响到集团财务的风险进行识别与跟踪分析。其次,对财务风险进行专业的评估和度量,尤其是准确把握财务风险发生后可能对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所造成的影响。第三,针对财务风险类型的不同,按照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利润分配风险、产权管理风险、内部价格转移风险等不同风险类型,合理地制定风险的预防和规避措施,以确保财务管理的稳健。

(2)优化保险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管理流程。在财务集中管理的流程改造上,重点应该做好财务管理的集权、分权以及授权管理,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形成适当分权、适时授权的格局,特别是避免由于财务集中管理造成反馈流程过长,信息传递时效过低的问题。同时,应该重点加强对财务集中管理的完善,特别是进一步的完善财务原始凭证的扫描以及直接导入技术,开发凭证资料影像的采集、处理、真伪鉴别以及存储调阅等功能,提高财务业务处理流程的整体效率。

(3)制定完善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制度。财务集中管理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因此,防范财务数据安全风险问题,是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对于财务集中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应该加强信息安全与系统安全的风险防范技术管控,通过设置入侵检测、入侵预防以及漏洞扫描等手段,打造财务数据信息风险监控平台。其次,应该充分完善财务集中管理中的双网隔离、异地灾备等相关的技术手段,确保财务中心数据发生异常以后,能够及时地恢复。

(4)进一步改进内部审计手段。内部审计是确保经济活动合法合规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控制风险问题的主要措施。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对于保险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首先,应该改进内部审计手段,重点是改变以前的查看财务报表、翻阅会计凭证等审计手段,结合财务集中管理中的资金、费用、预算以及资产等信息管理形式,重点对财务信息数据库以及系统进行跟踪审计,通过对不合常规数据的监督分析,提高审计工作的深度。其次,在审计工作中,应该强化对于风险点的识别,特别是在分支机构银行账户开设的合规性、收付款业务管理的合规性、费用报销审核的合规性等几方面,对重点风险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以及方法,强化对于风险的识别防范能力。

合同集中管理篇6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解决方案

集中财务管理模式是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方法有机融合,通过集中控制和协同处理保证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一致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实现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集中起来,统一进行的一种新的财务组织和管理模式。

一、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实现模式

1.实时集中管理模式。产业型企业集团一般采用该种模式。实时集中管理模式就是对企业集团整个业务发生“过程”的实时控制。在该模式下,集团与子公司组成一个会计核算的主体,集团与子公司的关系相对紧密。从会计核算上,它们发生业务的核算,相当于对这个主体中一个“部门”的核算。从财务控制的角度看,对一个主体中各“部门”的财务控制,侧重点是对整个业务发生“过程”的控制。集团总部各部门、各子公司都是费用中心,会计核算主要就是对费用核算,财务控制主要是对费用的控制,而对费用控制采取的方法是全面预算控制。当费用发生后,对费用的处理又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会计核算集中处理。由会计人员采集原始数据,计算机自动生成费用记账凭证,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传递到集团总部,由集团完成费用原始凭证、原始数据的采集,费用记账凭证的审核、记账均由集团总部对其进行审核,记账,在集团总部统一的经营目标和战略下,由集团统一制定业务处理规范、标准,并进行集中控制、集中审核、集中管理,集中决策;第二种是会计核算分散处理,凭证数据集中存储。当费用发生时,当地会计人员完成费用原始凭证的输入、审核、记账,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数据提交集团总部,由集团总部集中存储记账凭证。

2.定期集中管理模式。投资型企业集团一般采用该模式。定期集中管理模式就是集团定期通过报表信息、财务分析信息等了解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对子公司进行“结果控制”。在该模式下,每个子公司都是一个自负盈亏的会计核算主体,是一个利润中心,集团和子公司间的关系相对松散。从会计核算角度看,集团编制合并报表,需要各子公司提供的报表数据;从集团对各子公司的财务控制角度看,集团依据各子公司提供的报表数据形成反映赢利情况、营运情况等各种财务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对各子公司进行财务控制。这种财务控制与实时集中管理模式的侧重点不同,它不是一种“过程”的控制,而是通过对子公司“报表”的分析,而进行的一种“结果”控制,即定期集中管理模式。在信息化环境下,该模式主要表现为“账簿”的集中管理和“报表”的集中管理两方式。如果采用定期账簿集中,企业集团各成员不需要层层汇总报表,就能定期掌控整个集团的信息,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的一致性、实时性、正确性;如果采用定期表集中,其信息的一致性、实时性、正确性程度降低于账簿集中。

3.实时与定期集中管理相结合模式。一般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采用。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有二级行业管理部门,并将三级相同行业的成员归属相应二级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二级对三级采用实时集中处理方式,一级对二级采用定期处理方式。对于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往往会出现不同子公司管理方式不同的现象,部分子公司需要集中管理、强化控制力度,其他子公司需要分散管理。因此,这类企业集团采用混合集中管理模式,可实现对一些子公司采用实时集中管理,对于另一些子公司采用定期集中管理。

二、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解决方案

(一)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实施步骤

1.集团内部财务的协同。首先在集团内部将所有财务部门实现网络连接,以便集团总部的财务部门可随时了解各下属机构的财务信息,并将所有下属机构的财务信息集中到集团总部,实现集中核算、集中管理。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集团应对等级式的财务结构进行重组,建立扁平化的财务部门。

2.集团财务与企业内部业务链的协同。企业通过网络技术,构建最佳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财务和企业内部业务融为一体,使企业内部网络中信息流实时、动态、通畅地流动。当经济业务发生时,各业务部门及时采集相关业务信息,一旦有会计信息产生,要并行传递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加工、存储和处理,使该业务流程中产生的信息和资金流管理相协调,会计人员可实时获取信息,对采购、入库、付款、出库、销售、财务等形成的物流、资金流进行控制,协同各部门有序运作,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周转;会计系统同样应及时将产生的有关数据传送给业务系统,保证财务与业务协同处理,并使得事中适时控制管理成为可能,实现财务管理从业务源头开始对整个业务过程的全程管理。集团财务与企业内部业务链的协同实质就是对企业全程业务的协同,是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结合,运用各项管理提供的信息,管理好财务,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实现对集团内部供应链的管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企业集团内部流程进行重组,精简中间环节,建立跨职能型群体。

3.集团公司财务与外部供应链的协同。外部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网络、客户等。利用互联网将集团财务与外部供应链各方紧密结合,构建以集团公司为主体的价值链,在企业间网络、电子商务的支持下,通过信息流协同上下游企业与集团公司的商务关系,并通过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收款、网上报帐、网上银行结算等模式,将外部物流信息、信息流信息、资金流信息瞬间传递到集团公司财务系统,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同步,以满足企业集团利用社会的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增值。要达到这一目标,企业集团需要对整个供应链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4.集团财务与社会部门的协同。社会部门包括如财政部门、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税务、网上中介机构、网上海关等,通过因特网实现企业集团与社会部门的协同。如企业集团运用网络财务功能,实现与网上银行的联网,集团可随时查询银行帐户最新资金信息,并随时进行网上资金的划转,直接进行网上支付和网上结算。而每次网上支付、结算都会伴随相应会计信息的处理,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与海关网联网实现网上报税、网上报关;与网上证券联网实现在线的证券投资等。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化程度。

(二)财务业务协同处理的硬件平台设计

1.实时集中管理技术架构。实时集中技术架构是在b/s(浏览器/服务器)技术支持下,

 集团管理中心与子公司间建立实时网络通讯系统,只在集团管理中心设立服务器,整个企业只使用一套管理软件;在客户端(子公司)只需安装浏览器,支持企业子公司实现远程“点对点”通信,子公司(客户端)全部通过网络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并将数据实时传递到集团管理中心的服务器上进行集中存储;服务器数据仓库由集团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维护和管理,通过在管理软件中设置组织结构,并在不同控制层面上设置控制参数,实现集团与子公司单位信息共享、单据在子公司单位间实时协同、预算体系和指标统一制定和共享、资金集中管理、集团能利用信息评价整个子公司的绩效等,达到对整个企业集团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目标。

2.定期集中管理技术架构。定期集中管理技术架构是在b/s技术的支持下,集团和各成员单位运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并在集团总部设立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将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分离,各成员单位也都设立有数据库服务器,其间通过高速以太网连接。在日常工作时,集团各成员通过本单位的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并将数据保存在本地服务器中,各成员单位定时将报表或账簿数据传递到集团的数据库服务器中,实现集中管理。

3.混合集中管理技术架构。混合集中管理技术架构是在b/s技术支持下,采用实时集中和定期集中技术架构共存的混合形式,具备两者的共同特征,可满足多种集中管理和控制要求。

(三)财务业务协同处理的软件功能要求

1.财务集中核算与控制功能。这是企业集团进行财务管理的基础,该功能完成对企业集团财务集中核算的框架、内容、流程的合理规划,解决企业集团和子公司的会计信息实时传递、共享和集中管理,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有效。

合同集中管理篇7

一、集团化管理定位

实施集团化管理主要目的是激活潜在的“协同效应”,并创造各企业独立经营所不能带来的新价值。集团化管理的要义不是直接参与具体业务和具体项目而是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使重组整合后集团整体效益大于参与重组各方独立运作之和;通过管控协调和资源的关联与共享,实现价值的再生和各类成本的大幅降低,使集团形成整体价值和新的更强竞争实力。

集中管理是集团企业产生、生存和发展的理由。集中管理才可以使有产权关系的集团企业的管理费用低于无产权关系同样范围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集团集中管理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发展规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和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和研发管理、生产重大事项协调、企业文化管理和风险管理。基本目标是通过管理协同,提升管理品质。取得集团化运营应有的规模优势和协同效益,提高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集团组织结构再造和关键业务整合

集团公司化管理必须做到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的优化,其核心是解决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按照集团管控定位,对集团机构进行设置,对子公司权限和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并通过组织结构管控(包括优化各业务单元的职能定位,及组织机构架构),建设新的发展平台,保障协同效应(包括效率、效果、效益)最大化;构建价值增值流程,实现扁平化、高效化运作;各子公司之间的也可实现协同合作与共享,发挥集团产业链组合优势和多元化经营优势;对潜在的、无形的资源进行经营,让集团总部既是管控者又是价值创造者。组织机构再造和流程的协同与高效,可以创造额外的价值资源,进而发挥集团管理模式的复制扩张优势,在产业整合与重组中,迅速释放能量,使集团快速发展壮大。

(一)科学构建集团化管理体制

企业重组后的集团公司,本质属性是企业法人实体。必须坚持以《公司法》为依据,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集团化管理体制,完善制度建设,确立以规划、投资、财务、人事、采购、销售、研发等为重点内容的集团公司统一管理的模式,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和规定,着力做好战略控制、财务控制、资源整合、资本运营和管理服务等工作。集团公司还应建立系统风险识别、防范、控制体系,这也是充分发挥集团化运营的优势,加快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干部管理上,必须坚持党管于部与董事会、经理层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建立分级管理、科学配置和有效考核监督的工作体制。集团公司党政组织必须对直属企业的党政领导班子具有考核任免权、依法推荐权,同时加强领导班子日常建设,建立高素质的企业管理团队。

(二)实施战略规划统一管理,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

公司的战略定位决定发展的方向和档次。而统一发展规划、统一投资管理则是实施战略、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统一发展战略和规划是实现集团管理的先决因素。集团首要的任务是制订和修订总体战略与总体规划,对产业布局调整、重大产品结构调整、重大投资决策、新业务领域进入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决策,组织集团总体战略和总体规划的分级落实推进。通过统一发展战略和规划,实施战略协同,实现子公司产业布局合理、产品专业化分工生产、技术资源共享等,有效避免集团内部同业竞争,最大程度提升整体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三)实施营销整合,迅速提高市场反映速度和效益

采购和销售统一管理是发挥集团化优势效果最为直接的一部分。由于整合后的集团具有采购规模大及刚性需求增加的特点,支付能力也更有优势,势必提高集团在采购环节的话语权和在客户中的信誉度。集团公司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对重大采购事项统一决策。实现对大宗原燃料、重要生产物资、成套设备、关键备件的集中统一采购。在采购政策、采购计划、资源开发及配置上实现高度统一,在组织商务洽谈、签署合同方面“一头对外”。这样可以保证采购质量、大幅度降低成本,形成稳定的供应商。要组织实施同类产品集中销售、统一定价、统一服务标准,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客户的能力,有效降低销售成本,避免内部同业竞争。并进而实现市场细分的新布局和区域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市场秩序,提高市场控制力。

(四)实施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既包括财务资源的统一配置、资金的集中调度、预决算管理,对子公司的投资规模、产品及经营成本、公司的利润率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也包括关联交易、转移定价和合理避税等方面的安排。从操作层面讲,可以进行统一的筹融资资源及融资条件的谈判、统一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剂资金余缺、统一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内外部结算、统一金融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在实行企业结算资金的集中管理方面,建立资金集中存放、调度和平衡的管理体制:拓展资金运作渠道,形成分散资金集中运作管理模式;对“多余资金”,采取一定方式,合理调度使用,有效避免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沉淀资金增值运作;在实行企业信贷资金统一管理方面,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进行信贷资金整合,实现集团公司融资权集中。集团公司通过制定集团授信、融资、担保管理制度,实现由集团公司统一设计和调控全集团的整体融资规模、结构、方式和渠道,统一由集团公司办理授信、贷款业务,实现融资成本最小化。

(五)统一企业文化管理

集团管控的境界取决于文化融合提升的实际效果。集团要建立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从而形成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辐射力。在充分调研和吸收原有企业优秀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统一企业价值观等核心理念体系,形成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通过切实提高企业的领导能力和转变组织成员的观念,优化提升组织整体文化体系,重建一个融合提升的、员工认可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集团企业文化体系,并深入做好文化导人工作,增强集团意识,树立集团形象,打造集团公司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为推动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同时,积极关注员工思想,营造和谐发展氛围。形成统一舆论导向,着力引导从集团的大局考虑问题、维护集团的整体利益,防止旧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模式成为集团化运营的羁绊。

合同集中管理篇8

【关键词】合同档案;规范化法

人和法人之间签订的以实现一定的经济互惠利益为目的,明确了协议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称之为合同。合同是解决签订者之间利益纠纷及维护各自权益的重要凭证,是重要的民生档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的交易行为促生了越来越多的合同,对合同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成为保证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合同档案建立的必要性

著名法学家庞德有一句名言:“商业时代的财富,大部分是由合同构成的”。首先,企业应当建立合同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要因素,是受到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大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当今社会市场环境下,企业管理者须顺应时展潮流,增强法制观念,积极参与到国际大平台中,与其他企业进行各种合作,取长补短,提高自身发展实力。但合作的同时,双方为了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就要签订合同和协议,对同一类的合同文件进行管理,必然出现一系列合同档案,对合同档案的良好管理是企业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因此,企业应建立完善科学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另外,企业任何一部分经济活动都需要签订合同进行记载和规范,当运行过程中出现纠纷时需要利用合同档案进行解决,所以,合同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必须引起管理者重视。

二、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一)合同档案的收集。合同档案的管理首先是对组成合同档案的相关合同的收集工作,主要是收集时间、收集内容及收集方式。1.收集时间。合同档案有自身的形成和运动规律,有些合同的履行时间较短,在几天左右就可以履行完合同约定内容;有的合同履行时间较长,如重大项目建设工程类合同,通常需要几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根据合同履行的时间,决定了合同档案收集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不能等到合同全部履行完毕再归档。2.收集内容。形成一个合同档案,其内容应该包括合同审批、招投标、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终止和争议解决等与合同项目相关的文字材料,要齐全完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合同审批阶段的文件材料、合同签订方面的文件材料、合同履行阶段的文件材料。3.收集方式。合同档案的内容和性质、管理模式影响着合同档案的收集方式,要从源头保证合同收集的齐全和完整。(二)合同档案的整理。1.合同档案的分类工作。对合同档案的分类首先离不开对合同的分类,现行档案分类方法没有把合同档案作为一个单独的一级科目进行整理,不过不同企业单位中的分类方法各不相同,有的为合同档案设立了单独门类,并在系统中设置了档案模块,有的归入不同的类目中。2.合同档案的保管期限划分。合同档案的保管期限确定的基本依据是合同本身的价值,不同合同档案的保管期限划分标准不同,如文书类档案是永久、30年、15年;科技档案是永久、长期和短期。另外,合同中的有效期是合同档案确定保管期限的重要参考。3.合同档案的排序。合同档案在收集了齐全的具体文件材料以后,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其列入合同档案中,确保合同档案之间的联系。4.变更、续签合同的归属。合同变更是指合同没有履行完毕时,因为事实情况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改变原有的合同内容的相关事宜。5.合同档案归档文件目录的填写。合同档案建立以后,要对其进行编号以方便查阅,另外,合同的签订往往涉及多方,需责任者在合同档案上签字明确责任人,最后还要注明合同档案成立日期。

三、合同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改进建议

(一)解决合同收集难的建议。《合同法》第32条:“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后合同成立。”因此,签字和盖章是档案收集管理的关键点,公司可以在盖章时就对合同进行编号,方便了合同的收集工作。或者实行统一格式的合同审批单,审批单里要注明合同的内容、发生的金额、责任人、经办部门等信息,审批单应该一式三联,在订立合同以后,第一联和合同一起到档案部门归档;第二联交给财务部门作为记账凭证;第三联由签署合同的部门作为凭证自留。这种方式记录了合同签订的全过程,使档案收集过程更加严谨。(二)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合同的重视。应该指定专人负责合同档案的管理,加强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第一,要做好档案管理的宣传工作;第二,加强对合同保管员的培训工作,增强其合同保管相关理论和责任意识;第三,要加强全公司对合同管理制度的认知,查阅要制度化,以免合同丢失或损坏,否则将追究负责人的责任,并给予处罚。严格的制度落实可以避免合同发生问题时,责任人相互推诿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管理人员意识薄弱的问题。(三)提高合同档案管理的信息技术水平。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部门采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助于对项目相关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把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管理,不仅有利于合同需要人及时查阅,也保证合同档案的安全性。公司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培训工作,加大信息管理意识,营造良好的信息管理氛围。

四、结语

在合同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不仅需要企业自身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还需要合同签订的双方为合同档案的管理共同负责,充分认识到合同档案建立的必要性,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合同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姚雪琴.浅述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1(S1):104.

合同集中管理篇9

关键词:集成成本;管理;方法

运用集成成本管理理论指导企业改变成本管理模式,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系统与其它管理系统的高度集成,增强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创新了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这些创新均体现了集成思想,同时对集成成本管理系统模型和集成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也有一些研究,但没有明确界定集成成本管理概念,缺乏系统地研究集成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本文主要从集成角度对目前国内外成本管理研究进行系统论述。

一、集成成本管理的含义

基于对集成管理内涵的认识以及对集成管理现象的分析,本文认为:集成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思想上以集成管理理论为指导,将集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成本管理的实践中,在成本管理的行为和组织上以集成管理机制为核心,在成本管理方法上以集成的成本管理方法为基础,实现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集成,从而提高企业决策能力和成本竞争优势。

二、集成成本管理的特点

1.综合集成性

一方面从集成成本管理所涉及的领域看,传统的成本管理更多地是为了财务报告目的而计量产品销售成本和存货成本,而集成成本管理是在构建集成成本管理理论、成本管理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的集成基础上,在横向(沿价值链)和纵向(沿产品生命周期)两方面进行成本控制,同时还结合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综合衡量。另一方面从集成成本管理的方法来看,集成成本管理中的成本管理理论本身是一种集成的成本管理方法,而且成本管理方法还要与先进制造技术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综合集成技术。如eRp与成本管理系统的集成就需要这种综合集成技术来支持。

2.创新性

集成成本管理需要管理者以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对成本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和对企业其他管理与成本管理进行有机整合,通过管理流程的彻底变革来达到集成前成本管理无法达到的效果,实现成本管理功能倍增。

3.协同性

集成成本管理的实质要求是实现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之间的协同,实现优势互补和企业决策能力的倍增。由于集成管理的综合性很强,集成成本管理涉及的集成要素较多,而且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集成成本管理的高度协同性表现为:在横向(沿价值链)和纵向(沿产品生命周期)两方面,企业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的相互协同,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成本管理上的协同即供应链成本管理。

4.市场性

市场性是指集成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具有很强市场特征,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本竞争战略。市场性要求集成成本管理以市场所认可的成本水平为控制目标,以集成理论为指导在企业所有相关流程中应用集成成本信息来改进成本控制。

三、集成成本管理的具体模式

集成管理的集成模式是指集成管理基本单元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它反映了集成管理单元之间物质和信息交流。海峰教授从管理集成的行为和组织两方面对集成的各种关系进行分类:管理集成的行为模式有互补型集成模式、互惠型集成模式和协同型集成模式;管理集成的组织模式有单元集成组织模式、系统集成组织模式、过程集成组织模式和网络集成组织模式。根据集成成本管理发展过程和内涵,其集成行为应该是一种协同型的集成管理模式,集成成本管理基本单元通过整合形成相互协同一致的、相互交流的、以多维成本信息为基础的集成成本管理方法和成本决策支持系统,从而实现改善各集成单元的功能和集成成本管理功能的倍增。一般来说,集成度越高的系统,系统会越复杂,集成的效能也越高。要使高度集成的iCmS能够充分发挥其决策支持功效就必须提高集成成本单元之间的协同能力,在现代网络环境和组织管理的支撑下,运用现代集成技术和手段设计良好的集成管理界面。

四、结束语

在现代管理理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成本管理的方法也得到了长足进步,成本管理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其中集成成本管理就是一个被广泛推广使用的管理方法。集成成本管理理论充分体现了集成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等现代管理理念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集成成本管理将是企业未来实现成本竞争优势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集成成本管理更趋向于智能化。我们要想实现智能化集成成本管理,就必须不断加强数据挖掘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并完善支持战略成本管理的专家知识库和各种成本决策方法库。

参考文献:

[1]海峰:企业管理集成的理论和方法(博士论文)[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1.

合同集中管理篇10

关键词:中国酒店业;管理合同;经营模式;集团化;探讨

1酒店管理合同相关概念的界定

1.1国际酒店业权威学者的定义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教授艾斯特(JamesJ.eyster)在其著作中提出,酒店管理合同(HotelmanagementContract)是酒店业主和酒店管理公司之间签订的书面协议,根据此协议,酒店管理公司被授权以酒店业主的名义代表酒店业主运营、管理酒店,并为酒店业主负责,作为回报,酒店管理公司得到管理酬金。

1.2本文的定义

酒店管理合同是非股权式的一种酒店营运方式,属于委托关系的企业制度安排。通过酒店业主与酒店管理公司签署管理合约来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酒店业主雇用酒店管理公司作为自己的人,承担酒店经营管理职责。作为人,酒店管理公司以酒店业主的名义,拥有酒店的经营自主权,负责酒店日常经营管理,定期向酒店业主上交财务报表和酒店经营现金流,并根据合同约定获得管理酬金。酒店业主为酒店提供土地使用权、建筑、家具、设备设施、运营资本等,并根据合同约定承担相应法律与财务责任。酒店管理合同的核心为酒店业主与酒店管理公司签订的管理合约,它是双方权力与义务得以实现的保证。

2酒店管理合同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2.1管理合同在国外的发展

美国是现代酒店管理合同的起源地。现代酒店管理合同的雏形是1948年希尔顿同波多黎各合作经营希尔顿酒店使用的利润共享租赁。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的开发开始加速,特别是为海外特定的商务环境所设计的酒店管理合同逐渐成为酒店管理公司对外拓展业务的一个重要途径。从1948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酒店管理公司合同进入了初期的繁荣阶段。

2.2管理合同在中国的发展

1982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建国饭店开业并首家引进了境外管理公司(香港半岛管理集团),标志着管理合同模式在中国的开始。随后假日、喜来登等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纷纷用此种方式抢滩中国。到2004年底,我国共有饭店管理公司190余家,比2003年增加了约30家;托管饭店总数近1600家,比2003年增加了540家。参照2004年《HoteL》杂志公布的全球饭店业300强排名,有20家企业的管理规模已进入了全球300强。

3中国酒店业管理合同模式经营障碍分析

3.1业主方原因分析

(1)对酒店经营权的干涉。

(2)资金提供不够。

(3)谈判前的准备不够。

(4)外部环境的问题。

3.2经营方原因分析

(1)缺乏诚信和品牌意识。

签定合同以前,饭店管理公司采用虚假信息美化形象,使饭店做出了“逆向选择”;合同签定后,由于掌握着更专业和更准确的市场信息,从而迷惑饭店业主。

(2)缺乏管理经验。

很多饭店管理公司本身就不具备托管饭店的能力,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专业的管理队伍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3)本土化战略不够。

对中国的经济制度和企业内部体制认识不清;在中国的市场上运作因所有权归属以及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给管理带来困难;对中国本土文化了解的不够。

4中国酒店业管理合同经营模式探讨

4.1建立双方和谐关系

(1)业主方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充分认识委托管理合同的性质。委托管理合同的实质意义是全权委托某一管理公司经营管理自己的饭店,从这个意义上讲,业主是要将日常经营管理的各项权力交给管理公司,由管理公司运用这些权力为业主创造利润并获得报酬。

②选择管理公司时要认真调查研究。目前市场上有着太多的饭店管理公司,其间自然鱼龙混杂,优劣难辨,所以必须调研。

③应当充分运用制度制衡管理公司。“两会三审批”:所谓“两会”即业主公司“董事会”和平常业主代表同管理公司的“沟通会”。所谓“三审批”即由董事会审批年度市场销售计划(确定收入目标),审批年度经营费用预算(确定成本目标)和审批资本更新计划(解决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问题)。在董事批准了这三个计划后,就应该放手让管理公司在预算的框架里运作,而不要事事过问。业主董事会最少应当一年开两次,下半年审批来年预算,上半年检查来年预算执行情况,这样发现问题还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整。

2)管理公司应注意的问题。

①尊重自己,遵守承诺。管理公司只有尊重自己,遵守承诺才可以管理好酒店,达到业主方和管理公司自己双赢的效果。

②要通过沟通赢得业主。中国的文化是情感文化,管理公司和业主之间最主要的就是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并进行积极沟通。

③为业主赢得经营效益是管理公司的主要职责。业主投资要承担风险,而对于风险的回报要获得利益。管理公司在受委托管理期间,必须始终以此为宗旨。

4.2加强管理合同的管理

(1)加强合同管理意识。

(2)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组织机构。

(3)制定必要的合同管理工作制度。

(4)重视合同文本分析。

合法性分析: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资格。

完备性分析:构成合同文件的种种文件是否齐全。

(5)重视合同变更管理。

4.3中国本土酒店集团管理合同模式的科学发展之路

(1)实施品牌经营战略。

品牌是识别饭店集团自身价值区别于其竞争者的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标记。对于多数中国本土饭店集团而言,实施品牌经营应该是必由之路。而品牌经营的事实并非不需要任何条件,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本土的饭店集团而言,有两项原则十分重要:

①进行品牌定位。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本土饭店集团成员企业呈现出杂乱的状态。这一点会极大妨碍品牌化经营的进程。因此必须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定集团品牌的定位,才能集中精力做好符合品牌定位的那部分饭店的运营管理。长期以来,人们都过分强调了饭店集团竞争的一面,而忽视了饭店集团之间可以开展合作的一面,特别是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本土饭店集团,现阶段合作与互补的空间都很大。集团之间的明确品牌定位后,完全可以把不符合自身品牌定位的饭店交给从事此类品牌运营的集团管理,并争取获得对方也采取相应的互动措施。

②制定品牌标准。有了品牌,还必须有品牌的标准。没有标准的品牌不是品牌,只是称谓。品牌标准不是我们一些集团不断编纂的包括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内容的“模式”,也不完全是操作规程和服务方法,更多的是反映饭店管理中共性的内容,是一种基本的规范。品牌标准与国家饭店星级标准有着共同之处,但星级标准主要是对饭店设备实施等硬件水平做出规范,基本不涉及管理方面的内容,品牌标准不仅涉及到硬件更是强调软件。品牌标准就是要使处在不同地区的成员饭店提供出相对统一的产品。成员饭店服务产品处于标准以下的,必须改进。因此,品牌标准又可以被视为使用这一品牌所应达到的最低标准。

(2)引进并逐步培养专门人才。

饭店集团应在分析了解目前员工部门分布、岗位分布、知识技能分布、年龄构成以员工流动情况及原因的基础上,对集团所需员工在数量和质量上进行预测,具体指出各级各类人员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年龄及培训要求,使饭店职务岗位空缺能从质量上和数量上得到尽快、合理的补充。人才引进固然重要,但是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更重要的则是集团内部人才的培养。饭店集团应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找出员工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与岗位职务需求的差距。确立适当的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通过各种教育培训为集团培养当前和未来所需的各级各类高素质的人员。

(3)以市场份额为标准。

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引进并逐步培养人才这两项策略都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占有市场份额,这是一个饭店集团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也是业主选择管理者时的重要依据。所有希望成为具有竞争力的饭店管理集团或者公司,必须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管理公司与业主方签定合同时是做出过承诺的,在前面也谈过经济效益是业主方的目标,管理公司只有以市场份额为标准才能实现自己对业主方的承诺。我们可以大力发展经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的市场潜力巨大,如果做好这一领域也一样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

(4)“本土化”应对“国际化”竞争。

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引进并培养人才,以提供市场份额为标准的目的都是为了使中国本土酒店集团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抗衡甚至超越国际知名酒店集团。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向泰国学习。泰国本土酒店——东方酒店,不但长期以来在泰国排名第一,在全球也名列榜首。泰国本土酒店的良性经营主要归功于:本土酒店低成本优势;其准确的市场定位;不断了解客人的需求,了解客人的心理,提供恰到好处的服务;软件服务与硬件服务的完美结合,对个性化的不断追求,对酒店艺术的不断探索。中国和泰国同属亚洲国家,在情感文化上有着共同之处,我们应该向泰国学习,学习他们的人性化服务,学习他们对酒店管理艺术的探索精神,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使硬件与软件达到完美的结合,我们完全有可能与国际酒店集团相抗衡。

5结束语

通过对中国酒店业管理合同模式经营障碍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比较浅显的对策,目的是希望中国本土酒店集团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峻枫.国际饭店集团管理[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6.

[2]奚晏平.世界著名酒店集团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3]张树坤.酒店经营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