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十篇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十篇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29:34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篇1

(一)法律知识普及教育

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仅停留在理论讲授上,法律基础知识与社会违法现象、与大学生自身的利益联系不够紧密。这使很多大学生往往有这样的错觉:违法犯罪离我比较远,我既不会是违法者,违法事件也不会让我遇到,更不用说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了。教师在传授法律知识时,应该让学生懂得,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要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同时,也不要侵犯别人的权利,触犯法律。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基础知识,包括《宪法》《刑法》《国家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游行示威法》等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大学生遵守校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教育,如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规范学生的行为,保障学生的安全。

(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是提高其自我防范能力,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形式与手段。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包括传统安全教育和新型安全教育两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安全教育会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传统安全教育包括: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知识;灭火技能及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互救的本领;交通安全知识,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法规对生命的重要性;开展防盗窃知识教育,增强学生防盗观念,减少盗窃案件发生。新型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一是网络安全教育。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黄赌毒、反动言论、教唆犯罪等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必须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树立网络安全意识。二是组织和非法传销组织以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和利益目的,采取隐蔽的手段拉拢学生入伙或入教,威胁到学生的自身利益。针对高校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丝毫不可放松警惕。

(三)心理安全教育

心理安全教育是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思想和行为的盲动性明显,如果受到外界刺激,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作出错误的或违法的行为。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不健康而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要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人际交往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疾病防治方面的教育等,积极疏导大学生心理危险因素,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高校要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解决他们的一般心理困惑,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积极探索大学生校园安全教育的路径

(一)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安全教育的切入点

高校安全保卫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是传统安全教育的主体,虽然在一定时期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学生主体选择的多样性,单一的以教师说教为主的安全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发展实际。新形势下的安全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有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有效行动。对辽宁省6所高校的校园安全调查显示,有88%的大学生愿意为维护校园安全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这说明学生参与维护校园安全的积极性很高。这就需要学校尊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探索学生参与校园安全工作的模式。一方面,安全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社团是大学生自己的社团,充分利用他们愿意参加社团活动的契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安全教育活动穿插或融入社团活动中,让他们在愉悦中接受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专门的“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队”“学生志愿消防队”等学生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同时,保卫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针对本校的实际,可以设立大学生勤工俭学岗位,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园保卫工作中。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安全教育的关键

安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安全知识教授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入生动的案例教学、形象的角色体验教学,特别是列举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案例,就更能触动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对校园安全重要性的共鸣。安全理论学习是基础,但要想落实理论,不能缺少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在对辽宁6所高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有62%的大学生表示不会使用灭火器,有86%的大学生从来没有接受安全自救知识培训。在曾经参与校园安全演习的学生中有82%认为流于形式。这组数据说明学生接受并认可校园安全演习,并希望能对自己的安全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一方面,模拟实践演练。实践性演练活动要与本校实际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演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专门设立模拟演示区,定期开展模拟演练活动。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建立自管会、护校队等组织,参与安全排查、调节矛盾纠纷等实际工作。同时,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参与所在社区的安全保卫工作。

(三)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教育的重要保障

校园安全文化是通过校园和谐的氛围所营造的,能够对师生心理、态度、行为等方面形成无形或有形的影响,从而使他们产生安全感觉的一种良好状态。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容易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与参与,如果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会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如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月”系列沙龙活动,具体的活动可以包括:安全知识大赛,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以奖品为鼓励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与公安机关合作,请经验丰富的警察给学生讲解知识,分析真实的安全案例,传授安全防范方法,增强安全教育的形象性和实用性;将安全教育以话剧或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会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在欣赏中增长安全教育知识。

(四)制度建设是安全建设的基石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篇2

 

将安全牢牢的记在心中,平安将会伴随我们渡过美好的一生。

 

安全事故的教训是深刻的,事故的代价也是非常高昂的,同学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和无可祢补的损失。为了自己长寿,为了亲人,重视安全,使自己健康,快乐得过每一天。所以,这学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安全教育的学习,主要了解了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维护和饮食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对每一名大学生来说,在校园要时时注意用电安全,严格遵守校园及公寓“安全用电”相关制度。谨防火灾,发生火灾后,头脑要冷静,理性逃生。另外,我们必须提高财务安全意识,做好防盗、防骗、防抢等防范工作。在校园谨防顺手牵羊、溜门串户、翻入室、溜门撬锁、窗外钓鱼、插片开门、偷配钥匙等行窃方式;平时谨防入室盗窃、扒窃、网络盗窃等,确保自己的财产安全。

 

也许不少人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伤害;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我认为,这决不是安全的全部。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为安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果的残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课间游戏追逐打闹偶发事故,轻者可以伤及体格,重者能够危及生命,它们造成的后果是残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残缺、行为方式的越轨比体格不健全更可怕。因此,健康的心理对每个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通过学习《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程》这门课程,我再一次深刻的休会到: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大学生安全教育包括很多方面,有些方向离我们遥远,我们所能做的更多是关注自己周围的事情。上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我注意到了一些平时忽略掉的细节。像寝室是否关门的问题,有时候自己也一样,觉得只是出去一会儿,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但也许就是瞬间的大意可能给同学或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以前,同学和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寝室都要熄灯,他们同学烧好水之后,插头没有拔,第二天早上来电,烧水的东西都给烧红了,幸好被及时发现。作为学生可能不太支持学校不许烧大功率电器,觉得不方便。像我同学这样真的是想一想都觉得后怕,有些事可能你会觉得是小事不需要在乎。如果累及他人那就不是小事了。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些问题困扰,其实是自己太钻牛角尖。经常看见报道上关于大学生自杀的事情。生命只有一次,就那么容易放弃吗?死只是自己的一时之快,留下的苦果却要至亲的人去尝。人怎么能这么自私呢?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是上天赐给的礼物,尽管包装不华丽,拆开后却别有一番心意。有时候我们因该想开点,才会更加的快乐。上了大学生安全教育,更多的感受是注意自己,注意细节,注意他人,才能最大可能的减少某些不必要发生的灾害。还有一点小感想就是,老师讲的太恐怖了。也许我们这个世界本身就很恐怖,但是好人任然存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以做好人的潜力。在我们防止灾害的同时,也要相信幸运。这样才不会对社会太失望。感觉保卫处的老师好辛苦哦!为了保证全校学生的安全,牺牲了他们许多个人时间,在这里向所有为学校安全工作奉献的人说一声谢谢!

 

在学校的生活经验让我就觉得我们学校的保卫工作做的很好。很多地方都有电子监控器,晚上也有校卫队成员巡逻。但是我们我们学校尤其是普宿的偷盗还是有时候会发生。李老师说我们可以提些意见,我就说说我的感受。普宿好多宿舍门都是木门,而且都有老化现象,其实修整一下可能会好很多。我们学校里面还有些废弃的林子,其实可以随便弄一下,防患于未然。听老师说过,学校的监控设备投入了很多钱,也是比较完善的。但是有些地方监控设备还没有齐全,也可以慢慢的不多完善,这样就可以全方位的监控学校,减少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学校每年在新生入学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不明情况的新生被骗。学校在让助班告他们提高防患意识的同时在学校显眼的的放树立防诈骗的公告牌,像寝室进门口、领取东西的地方。让他们一进来就做好准备,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防止财产损失。

 

大学生安全教育让我学会许多的安全知识的同时提高警惕。不管是在学校、实习、找工作或是在打暑假工的时候都保持一颗时刻准备的的心,防止自己的财产、安全、权利受到不应有的侵害。我们还可以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像周围的家长、亲戚、同学进行宣传,提高大家的安全防御措施,只要先提高自己小家庭,那么我们整个的社会大家庭也会不断的进步。

 

法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2

 

近几年来,各高校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治安管理制度等等。实践证明,这些安全规章制度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安全方面发挥了进取的作用。

 

可是,由于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思想觉悟、价值观念、自律意识千差万别,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教学实习、社会实践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造成个人或他人利益受到侵害。所以,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提高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一、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学校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经过很多的宣传,使广大学生充分了解安全规章制度的资料和要求,不仅仅知其然,并且要知其所以然,逐步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要经过对安全规章制度考试、知识竞赛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安全规章制度的认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安全规章制度是多少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有些是总结事故教训,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如果为了自我省点力、省点事而违反安全规章制度,那就是对国家不负职责,对社会不负职责,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不负职责,对自我和他人的家庭幸福不负职责。从而使学生懂得学校安全规章制度是同学校安全与个人安全密切相关,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学校对违章违纪的学生要进行公开曝光,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使违章人员及周围学生都受到教育,以促进规章制度的落实。

 

随着高教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必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之感到心理有压力,表现为各种心理上的不适。诸如:焦虑、强迫、恐怖、抑郁、冷漠、固执、消沉、暴躁等等,情绪色彩十分强烈,如不加以进取疏导,极有可能导致各类安全问题。近几年来发生在学生中的自杀、打架斗殴、偷盗等行为,多数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所以,学校要异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二、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引进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内在原因,健康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能杜绝心理性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对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应采取普遍教育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应对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等资料。这对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与完善,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三、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

 

学校要经过开设心理门诊、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电话等形式,进取开展心理咨询,及时帮忙咨询对象,减轻他们内心的紧张与压抑。同时,经过心理咨询对违纪行为或思想上有轻生苗头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和教育,使学生在简便氛围下,认识自我的错误,以到达心悦诚服,使教育真正发挥震撼心灵的力量和感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使学生安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法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3

 

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啬的,他只赐予每个人一次生命,所以我们必须珍惜。生活中交通安全与我们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它就像我们的朋友。日日夜夜都守在我们的身边,教育我们,劝戒我们。

 

生命是宝贵的,人的一生就仅有一次生命,我们应当爱惜生命。注意交通安全也是爱惜生命的一部分。此刻因为交通事故而死于非命的人太多了,难道他们不是死的太冤枉了吗我以往就听说过这样一则交通安全事故: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和妈妈在方塔街上散步。突然,一辆车“唰”地一下擦肩而过,我定睛一看,原先是一个男孩骑着自行车,不知要去哪儿,由于他骑得太快了,差一点儿就撞上了斑马路上的行人。

 

行人劝他不要骑得那么快,可他不听劝告,继续骑他的“飞车”,脸上不时露出得意而急促的神情。我想:这个男孩可能是有什么急事吧!要不然他怎样会骑得那么快呢但这样很有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的。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和妈妈在一个拐弯的地方,看见许多人围在路中央,我们就带着好奇心走了过去。“啊”我不禁惊叫起来。这不是刚才骑“飞车”的那个男孩吗,他怎样被车撞了我听见旁观者议论纷纷,“唉!这孩子这可怜啊!刚才不细心撞上了一辆大卡车,连人带车一齐飞了出去。”“如果这个孩子车骑得慢一点,如果那个开车的开慢一点,如果,可是,再多的“如果”也不能使这朵已经完全凋谢的蓓蕾重新开放。这个男孩的父母不知为这个倒在血泊中的孩子操了多少心,可此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我的孩子离去,让父母悲痛万分。

 

此刻城市交通繁忙了,像这种悲惨的交通事故在国内多如繁星,因为我国交通事故死伤率居世界第一。所以,无论交警在不在场,我们都要自觉的遵守交通法规。例如:过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要走人行横道,不得翻越交通护栏;未满12岁的儿童不得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能在马路上三五成群地玩耍和嬉戏;我们小学生不仅仅自我要遵守交通法规,并且发现有人违反了,应及时地批评、劝阻。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篇3

论文摘要:安全问题是目前发生在我国高校的常见重要问题,实施安全教育对于在校学生尤其重要。国内研究者对此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大量文献资料,从安全教育的定义、内容、存在的问题、对策四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总结,探寻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分析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预测高校安全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关于安全教育定义的研究

一般说来,关于高校安全教育有着统一规范的定义,所以关于安全教育的定义研究是非常少的。如古月娟、白海琦认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与法律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及步入社会面临的安全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已涉及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为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知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在校大学生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能力。”这一点黄维平、韦帮得也是认同的。而王能武认为“高校安全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各种安全教育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安全规章和纪律、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与管理活动。”总的说来,高校安全教育定义研究侧重点不同,但这些研究主要认为高效安全教育是指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为了确保在校大学生生活环境、心理环境等的安全而运用一些教育方法而实行的教育措施。

二、关于安全教育内容的研究

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的提法很多,很多研究者将安全教育内容分成不同的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三点

古月娟、白海琦在提出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即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心理健康安全和文化安全。

(二)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四点

张玉华、袁成龙提及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相比狭隘的高校安全教育,张玉华、袁成龙已拓宽了安全教育的内容,也把国家安全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体现了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意识。另外,孙光辉也将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分为四点:“社会注意荣辱观教育、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教育、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交通事业的进步,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交通安全教育与消防安全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五点

姬学民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基础知识教育即有关安全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法规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打击不法分子制定的。教育大学生学法、知法、懂得依法办事。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通过法纪法规学习,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安全教育中应该包含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

(四)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六点

李晓明认为:“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网络安全和道德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各高校近几年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有学生违反了这些规章制度,从而造成了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规章制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杨绪霞,薛刚认为,高等安全教育包括国家安全教育、人身财产安全防范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心理安全教育。二者都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划分的更细更全面。

三、关于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袁健认为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学生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且缺乏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且没有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内容不够全面且教育形式单一,导致了高校安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张玉华、袁成龙也认为,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只是走过场,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不够完整。谭汝媚认为当前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体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大学生减灾和避灾自救能力相对匮乏,网络安全问题突出。宋江浩认为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网络化发展趋势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校园外来人口增多,校园住宿条件等都会影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校外人员参观、访问等也给高校安全教育带来问题;高校扩招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问题,在校生人数众多,层次多样,使得校园也更加复杂,安全教育的问题也就更多;交通安全、性安全等也影响校园安全问题。王能武对上述观点也是认同的。

研究者罗列了很多高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目前高校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是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高校只有在对安全教育有了足够重视的情况下才能搞好安全教育;另外,研究者也看到了由于社会问题而引发的一些新问题如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等,有利于高校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四、关于高校安全教育对策研究

高菲提出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为: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袁健认为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必须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采用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张玉华、袁成龙认为提高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加强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三进”工作即安全教育进宿舍进课堂进校园网络。

谭汝媚认为高校党政领导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大安全投入,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将安全教育纳入高校课程教学计划;加强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和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网络知识安全教育。宋江浩认为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完全教育;加强对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加强对高校学生防盗窃、防诈骗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王能武认为:动员各方面力量,切实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法律法规,为高校安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安全教育应突出重点,注重教育效果;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编写安全教育教材,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姬学民认为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之规范化、制度化;以案说法,有针对地教育;突出重点,有区别地教育。陶娟提出:首先要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其次,精编教材,规范教学。精编安全教育教材,将安全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管理中,利用已有的教学体系,强化安全教育。再次,突出重点,提高实效。抓好安全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如专业保卫队伍,辅导员队伍,学生骨干队伍;转好重点学生、重点时期和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接着,创新形式,寓教于乐;关注心理,爱护学生;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李晓明认为: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平安氛围;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安排学时,开设课程;明确内容,选编教材;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辅导。

研究者对于高校安全教育建议主要针对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提出,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具体可行性意见却不够。以后的研究可能会针对时展所出现的安全教育的新问题,进行非安全教育定义,而是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安全教育措施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也会越来越重视其实用性。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篇4

论文摘要:安全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适应时代需要和形式发展需要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更是大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需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安全素质的主要内容,指出安全素质主要包含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遵纪守法、遵守国家安全、心理健康等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安全素质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得作用和地位,明确了安全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石,安全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安全素质是实施高校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抓好安全素质教育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提高等方面的内容,为我国高等院校安全素质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指导。

论文关键词:安全素质;素质教育;高校;作用与地位

一、综述

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精神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都在注重抓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安全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向在校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确保学生和校园的安全稳定,因此,安全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做出安全行为。加强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是目前大学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做到准确到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那么首先需要明确安全素质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安全素质的主要内容

(一)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系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教育是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首先需要向学生讲授如何进行日常的安全防范,使得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校园活动中,具备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警惕性,增强预防各类违法犯罪或者扰乱校园秩序行为的意识,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主要以如何防止财产受损,防止人身受到伤害,防止出现心理出现问题、违法犯罪行为为主。

(二)遵纪守法。在校园内,要确保校园秩序的正常运行,遵守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打击不法人员,规范校园行为人活动的有效手段,大学生应该学法、知法,并懂得如何依法办事,避免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学习安全素质教育,知道那些事是可以做的,那些事是不能做的,从而保证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够准纪守法。

(三)遵守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包括国土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国防安全、国民安全等,是我国发展和民族生存基本条件,是国家进行各项活动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平环境让很多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放松了警惕,淡化了安全意识,将国家安全置之脑后,从而造成我国部分安全机密泄露,更有甚者,不惜出卖国家安全和利益,为个人谋求利益。因此,国家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首先要进行国家安全法制的教育,使得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制观、价值观。其次,要进行民族安全意识教育,使得大学生能够居安思危、维护民族团结,谋求国家稳定繁荣。再次,要进行对外交往保密意识教育,在对外交往中,注意国家、民族、个人的尊严,时刻注意保守秘密。

(四)心理健康。在高校中,由于就业压力、生活节奏、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一些大学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根据研究统计表明,在大学生中,存在很大一部分人都出现了心理上得适应障碍和不良反应,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断呈上升趋势,如果忽视这些问题的疏导和解决,则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因此,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辅导、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性健康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等,都能够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和完善。

三、安全素质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得作用和地位

(一)安全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石

现代教育强调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国不断推行素质教育,根本目的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因此,在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体系中,关注和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是所有素质教育内容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形成素质教育,推进现代教育的基石。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进行安全素质教育要比进行素质教育中得其他教育更具备广泛的普遍性和现实的操作性,安全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失的课题。安全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如果一个大学生连基本的安全素质都不具备,缺乏甚至没有自我防范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在以后的社会活动中会聚到巨大的困难和考验,甚至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因此在高校中强调系统的安全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能够明辨是非,是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基础,有助于高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安全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

安全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得重中之重,而素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各大高校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高校素质教育包括了安全素质教育,安全素质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安全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做好安全素质教育,有效解决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因素,目前社会各界及高校管理和教育人员均清晰认识到,校园安全已经不是一个无关紧要,随意忽视的话题,尤其是在国内外传来不少高校出现枪击、谋杀、抢劫等恶性事件的情况下,校园安全正以其社会的尖锐性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维护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解决校园安全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维护校园秩序的有效进行,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持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秩序,保证大学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它关系到我国高校教育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大局。

(三)安全素质是实施高校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

安全素质教育是维系高校生活、学习和工作活动正常进行的可靠保证,是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各项安全事故(事件)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偶发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安全素质教育必须通过经常性的活动训练和课堂教育来达到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安全素质和意识的目的,使得安全意识持续有效深入地扎根在教师和学生的脑海中,时刻不忘自身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等等方面,做到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由于安全素质教育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因此必须和高效素质教育的其他各项内容一样,应该成为高校教育的经常性活动之一。安全素质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也使得安全活动经常性发展成为可能性,在素质教育中要摆脱安全素质教育可以脱离实际的社会环境,不需要考虑素质教育具体氛围的错误观念,确立起安全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中实施,是安全教育渗透到素质教育之中的正确观念,这样,安全素质教育才能够时刻进行,不断推进,并落入俗套,流于形式。

(四)抓好安全素质教育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提高

抓好安全素质教育,使得学生在面对诸如交通事故、火灾、伤害、被盗、骚扰、诈骗等突发的事件时,能够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而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安全素质教育,如果高校能够抓好安全素质教育,那么高校的素质教育则能够在学生安全的保障之下,更加有效地进行,因此抓好安全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提高。

抓好安全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素质教育,完善教育设施和机制,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有效的校园安全教育体系,有研究指出,我国内地高校由于没有专门的安全健康管理相关的公共课程以及管理机构是导致我国高校不断出现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高校应该尽快制定和建立安全健康教育体系和专门管理机构,并将其纳入学校的教育考核体系中,从而逐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有效机制,加强高校安全素质教育的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并在课题申请和资金申请上给予保障。其次,高校中要开设安全素质教育的公共课,并定期召开安全知识讲座,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走出去是将学生的安全教育带到社会上,开展参观学习、案例讲解和宣传普及等形式的学习,走进来则是请安全部门的专家学者来校开设讲座和课程,使得安全素质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篇5

【关键词】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策略方法

学校安全,关系到学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笔者长期从事中职学校德育和安全管理工作,面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深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而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浅谈两点思考。

一、目前安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学校工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各项工作都具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内在联系,必须相互协作才能不断前进。当前有些人把安全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其他工作隔离开来,分别对待;或者是以安全谈安全,做表面文章。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现代学校安全制度和措施都比较齐全,可有些教师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观念不强,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关心不够,有听之任之的态度,使得制度和措施不够得以落实。

2.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安全隐患不少。现在许多学校还存在监控不到位,设备不够充足。甚至新修的高楼也有安全隐患。比如摄像头、灭火器等防控装置许多学校还仍然没有安装,或者安装后检查检测不到位,一旦发现问题,无法查到事情真相。还有许多学校保卫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性不强,在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安全教育力度不强。有的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讲了形式走了过场,注重开大会搞宣传,即使搞一两次法制教育看一次宣传影片也没有学生的切身体会,效果不太明显,没有让学生心灵深处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安全教育明显感染了浮躁性和功利性。

4.相关教育不到位。安全教育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学生安全习惯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有些学生的卫生习惯不好,自制力较差,如果卫生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落实,会造成很多不安全因素。个别学生沉迷网吧,依赖手机,形成不良心态;少数学生在学校有谈恋爱现象,甚至争风吃醋打架斗殴造成许多矛盾,引发许多安全隐患。

5.社会环境亟待整治。许多家庭环境不良,家庭教育不得力,也形成安全隐患,比如家庭暴力、单亲家庭使学生心理发展出现了许多偏差,让孩子不能够走上健康的大道,出现了违法乱纪行为,有的甚至走向极端。特别是现在社会上欺骗欺诈手段先进,让人防不胜防,许多不法商贩的食品,不法网吧、歌舞厅等黄赌毒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使学生幼小的心灵笼罩了许多阴影,使学校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二、安全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1.提高认识,普及安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许多安全隐患愈来愈变得不可预测,让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进入课堂已经势在必行;家庭安全教育网络的建立和完善也有待于提高。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安全教育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紧绷安全教育这根弦,切实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为确保师生的健康和生命而不懈努力。

2.增加投入,营造环境。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中学生健康成长起着直接和间接的保障作用,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对学生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坚决消除危房危厕和危墙以及各种安全设施隐患。保障保证人防、器防和技防等现代高科技措施准确到位,有效打击不法分子,切实营造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同时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专业队伍素质,切实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

3.以人为本,强化自律。要在诸多方面对学生开展不同的安全教育。定期开展法制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安全教育,让安全理念切实内化为学生的自主行为,同时要经常组织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演练活动,不走过场、不走形式,让学生安全理念和自护自救意识成为一种习惯。

4.通力合作,群防群治。合作意识是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必备素质之一。合作包括教师同教师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家长的合作,还包括学校同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等等。一是坚持同派出所经常要保持密切联系,打击学校周边各种商贩、网吧歌厅的那个一切非法活动,营造学校周边和谐安全环境;二是坚持同工商卫生部门保持经常联系,为学生身体健康、饮食安全、交通安全做好保障,及时解决和处理安全隐患,把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坚持教师要同家长密切保持联系。

5.呵护心灵,托起希望。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而又千变万化的大工程。要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应该从教育的本质规律和要求出发,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深入细致地开展安全教育。我们应该坚持对每个学生的关心和教育,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积极同学生打成一片,做好每一个环节,关注每一件小事,把安全教育落实在每天的正常生活学习当中,让安全理念切实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安全教育是一项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它不仅表现在外在的宣传和制度表层上,更主要的是带动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了解安全知识,要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时解决各种心理障碍。同时建立各种应急机制,确保师生生命和健康。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要从大局出发,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切实树立安全大于天、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预防意识,不断提高自护自救能力,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琦.论我国新型校园安全管理模式[J].法制与社会.2013(33).

[2]朱晓玉.校园暴力与暴力文化的社会学思考――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探究及预防[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5(03).

[3]刘彦君.中专学校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4]崔红.中职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4).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篇6

1、当前社会治安复杂形势以及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的增加,加大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难度。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校的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滞后是显而易见的,有限的人力物力要适应快速增加的学生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安全问题就是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公寓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安全等安全隐患也相应增多,加大了管理和防范的难度;部分高校硬件设施跟不上,存在安全隐患;高校普遍的多校区使得校方在监管和安全防范等方面容易出现漏洞;随着高校社会化使学校正日益开放,社会上各种外来人员进校服务,潜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不良影响。

2、信息安全给大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信息安全包括学生利用网络索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安全,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安全的新问题。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但网络带给大学生的不安全隐患也在增加,成为一个社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3、心理安全日益成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难点。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生理的发育时期,心理教育也尚未成熟,在思想和行为受到外界刺激或;中突时,很难控制情绪和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引起自我意识的缺陷;加上目前大学生存在心理矛盾的普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社会竞争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和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压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心理危机通常指大学生某种心理上的严重困境,遭遇超过其承受能力的紧张或矛盾而陷入嫉妒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心理危机会导致心理障碍、精神失常、严重时甚至会产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的行为。所以心理危机本身对大学生安全极为不利,同时还加大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心理障碍是目前高校学生休学、退学乃至轻生的主要原因,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和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

4、高校对学生安全教育认识不足,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教育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安全,责任重大,但目前,部分高校安全责任意识较薄弱,对大学生安全的形势分析不足,没有及时加大对保障学生安全的投入和力度,安全教育和管理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安全教育系统性不够,主要是内容缺乏系统性,随意性较大,就事论事,对学生安全认知和自我保护的教育引导不足。教育方法和手段也很落后,虽然目前计算机网络发展很快,但利用网络开展安全教育仍然显得相对滞后,学校的各种网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很少,特别是人身安全、网络安全的知识和防范。安全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因此,造成学生的安全知识结构不平衡和安全防范能力结构不合理,在复杂的社会形势面前,缺乏应对伤害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二、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思路

安全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学生的安全是高校稳定的头等大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必须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

富于创造性。

1、构建系统化安全教育体系,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

第一、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安全教育内容。要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措施,把安全教育纳入正式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使用科学规范的教材,走安全教育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才能避免安全教育随意性,提高安全教育的水平和效果。要形成“以安全知识教育为基础,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要求”的教育内容,从人身伤害、财物安全、心理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学生安全出现的新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安全教育相结合,以预防人身伤害,预防违法犯罪、预防心理危机、预防网络成瘾、保障人身安全,维护心理健康为目标,不断内化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增强大学生自我保护和安全行为能力。

第二、多样化和现代化的安全教育方法。建立“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各种宣传阵地为载体,以丰富的活动为重要支撑”的教育方法体系。课堂教学主要以系统的讲授为主,结合答疑、研讨等方式,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等特点,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宣传主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橱窗、校刊、校报、张贴安全警示牌、图片展等进行安全教育,特点是形象直观,印象深刻:同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党团组织活动、安全知识讲座、参观、安全演练、主题活动的方式进行,特点是寓教于乐,使安全的知识和信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学生思想:还要把普遍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安全教育还应多利用网络媒体和声、光、电等技术,要开辟学生安全教育网页,增加安全教育的内容,以此来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第三、全程化和全员化的教育模式。学生安全无小事,安全教育要反复强化,因此,安全教育要全程化和全员化。首先,安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从新生入校伊始,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既要突出重点,有区别地开展安全教育,又要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倾向性问题,使安全教育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如:新生要重点进行宿舍用电、防火、防盗、国家安全、心理健康等基本安全常识教育。二、三年级要进行信息安全、防诈骗、心理保健等知识和自我防护的教育,毕业班学生要重点进行信息安全、就业安全、心理调适等教育。其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全员化教育模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保卫、学工、宣传等职能部门应各尽所职,互相配合,为学生的安全和成长、为学校的稳定积极工作:专业课老师也要在进行教书育人的同时,主动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意识以及学生自我保护的教育渗透到课堂。

2、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提高安全教育的整体水平

当前,学生安全教育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对学生安全教育的研究滞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靠理论研究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学生安全无小事。随着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不断复杂化,要求我们转变观念,针对形势,深化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第一、要不断与时俱进,加强对学生安全和社会形势预测及对影响学生安全因素分析,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把握当前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特点和规律,避免工作的表面化、形式化、简单化,才能改进工作方法,使安全教育处于主动的地位。第二、要拓宽思路,从安全教育工作的长期发展考虑,结合安全形势和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实效性等问题,以推动安全教育的不断发展。第三、针对目前大学生安全问题的新特点,要特别加强对学生心理安全和信息安全的研究,分析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和网络信息使用方面的新问题,探索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探索如何预防网络成瘾、网络受骗、网络失德、网络犯罪等信息安全问题产生和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网络信息,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篇7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

许多青少年认为,唯有得到他人注意才有归属感,即使得到的注意是负向的也比被忽视要好。这就是中小学生的种种表现常常让家长老师觉得不可理喻,束手无策,万般无奈,更有甚者家长老师被“整”的焦头烂额,不断发出“当下的孩子怎么了”的喟然长叹。

学生怎么了?转念想:当一个人生活各方面都无法获得归属与安全感时,那种无根而漂浮的感觉,很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他的人生取向,她或他是否也在思索:谁才是真正理解我们的人?静思之中,我只觉得内心的绞痛,又有那深沉的惋惜和遗憾。

教育前辈钟教授认为,没有爱不一定会出大问题,没有归属感一定会出大问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间层次的需要即“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

1.安全需要

学生在学校最低层的需要是安全的需要。分班、升级,会问到谁教我们、凶不凶,反映了学生的安全需要。如果教师比较严厉,学生就不会有爱和归属感。

新生入学第一个月,是形成安全感的重要时刻,老师应引导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那些看老师第一眼垂下眼皮的学生缺乏安全感,老师应多关注他们。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让我有这样一个认识:有成就感的孩子有更多安全感。一个班级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有什么能比得到同学认可,得到班级肯定,有当家作主的成就感更具安全感的呢?

2.爱与归属的需要

初中生来自于学习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社会的压力都很大,难免情绪激动,自暴自弃。这时候,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会静静听他们的倾诉;又是他们的长者,会给他们指明道路;又是他们的父母,用爱的甘霖滋润着他们的心田。

3.自尊的需要

“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方面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这样一些概念: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我们班主任最根本的任务是建设一个和谐、有归属感的班级,那些不被同伴接纳或遭到拒绝的儿童是高危的儿童,这些高危儿童最有可能辍学、有违法乱纪行为。如果某个学生自身基本需要的愿望被漠视,被压抑,或者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机会被剥夺,或者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行为不断遭到挫折和失败,那么这个学生的行为便可能出现异常,在没有人情味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内心深藏着恐惧、不安、孤独、自卑、疑虑甚至是仇恨,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

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达成这样几点共识:

1.从事中小学个别心理辅导或者班主任工作,第一位重要的并非是技巧,而是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指我们怎样看待学生,怎样看待他们各种心理问题的基本成因。

2.事个别辅导或班主任工作,既要从宏观上把握这一代青少年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又要精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具体的成长小环境,以及他们情感世界中曾经走过的曲折心路,方可察微著,抓住问题的本质与要害。

3.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教育更应该应该是“以心为本”的教育。

4.辅导的前提和第一要务就是“建立信任关系”;同理,班主任工作和学生“问题解决”的前提与第一要务也是“建立信任关系”。

这里有必要探讨一下这种信任关系如何建立:

首先,对师生之间“信任关系”影响最大的是教师的情绪失控和言语失控。因此,建议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要努力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教师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样才有可能为“以心为本,用心做教育”创造基本的前提。

其次,要帮助全体教师学习师生沟通的艺术,努力克服在管理教育学生过程中习以为常的命令、控制、训斥、说教、讽刺、挖苦、揶揄、不愿意积极聆听等错误做法,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倡导的真诚、接纳、尊重、同感、倾听等理念、方法与技巧,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

目前,如果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落实存在下面几个现实问题:

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够。我国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匮乏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现在中小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大多来源于学校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医务人员等,他们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有的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完成指标而已,这就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其次,学校心理咨询的技术化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我国许多的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形式主要是谈话和咨询,类似的形式可以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但因为心理教师的素质以及学生本身对自身问题的隐瞒,这就造成了所获信息的不全面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再次,许多学校都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有认识失误。大多数的学校认为既然是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其对象就应当是“后进生”和“问题学生”。这样一来,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解的片面性,从而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许多学生既怕被当成“后进生”,又害怕被当成“问题学生”,即使他们心理有困惑,他们也不敢去求助老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分离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所谓“家校分离”就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分离。一个孩子一天在学校的时间是8个小时,在外大约是3个小时,其它的时间在家庭。仅靠学校的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孩子心理问题,特别是孩子的学习心理问题,一方面,来自孩子本身;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家长等外界对他施加的压力等因素。

是否有可行的措施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面性的教育,换言之,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只针对某一部分心理上出问题的学生。单一的针对“问题学生”和“后进学生”的教育,只是一种救火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杯水车薪。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在全面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个别教育。只有具有个性的教育才是有针对性的教育,才是真正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篇8

学校安全是社会安全最为薄弱的一个阶段,中学阶段的学生尚处在青少年时期,自身三观尚未稳定,不管是对于外界的诱惑还是外界的危险,都没有足够的抵抗力,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加之当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中学学生的安全情况更加不容乐观,为了尽快改善这种形式,保证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1当前困扰学校安全的因素

1.1安全意识强调不足

尽管学校和教师都在有意识地开展安全教育,但是对于学生的安全意识强调仍然不够充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对于一些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分辨,因此教师应该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重复强调。然而实际情况是教师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必做任务来实行,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态度敷衍,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一些特殊的危险情况,导致安全教育效果甚微,中学严峻的安全形势并未发生改观。

1.2没有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过程是一种综合的教学过程,不仅需要强调安全理论,还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运用各自的行业特性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过程发挥力量。从广义上来看,要想保障学生在校安全,需要公安部门,医疗部门,信息安全部门的通力合作,但是如今中学安教育还未达到如此规模,教学过程只有单一的教师讲解,缺乏其他社会资源的参与。

2提高中学安全教育质量

2.1利用网络推进校际之间合作

当今我国城乡之间安全教育水平相差悬殊,一二线城市中学的安全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学生安全意识高;而乡村地区的中学尚未形成对于学生安全的重视,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学习,导致这些地区学生安全事故经常发生。介于这种相差悬殊的教育水平,可以利用网络开展校际合作,由一所城市中学和一所乡村中学合作,由城带乡,通过网络课程共享的形式推动乡村地区的安全教育进程。例如城市中学制作的优质安全教育公开课,安全漫画等全新的教育方式可以共享给合作学校,弥补其技术缺乏的教学弱势,帮助其改进教学方式,从而加快安全教学的进程。

2.2社会各级部门进行安全资源共享

进行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社会实例来教育。单纯的安全知识会显得课程过于乏味,缺少对学生的说服力和警醒,适当穿插一些典型的安全事故能够让学生产生危机感,加强队自身安全的关注。对此,公安部门可将其统计的当地安全事故发生率进行汇总和整理,统计出总数据,为教师教课注入真实的成分。除此以外,教育部门可以根据真实案例制作教育精品课程,放到网上让学校自行下载,使用。这种方式使得安全教育过程更加真实,与社会更为接轨,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障安全的重要性。这类教学资源共享还可以通过“以下向上”的形式进行,如某中学教师的课程反响较好,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明显,该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将该课程共享,从而促进整个教育环境中安全教学质量的提高。

2.3利用网络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相比学生的生理健康,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隐秘,所以需要学校和教师更多的关注。初中学生处在身体快速发育,但是心理尚未发育的特殊阶段,因此他们的心智极不成熟,很容易引起愤怒,消极,崇尚暴力等负面情绪,也会由于思考能力较弱但行动力过强而引发恶性事件,影响自身和周围同学的安危。由此看来,对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测试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此可以充分使用网络资源开展教育,目前网络上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资源繁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一套最为合适的试题对学生进行考察,将做题结果提交网络实行分析,即可得出学生相对准确的心理状态。对于一些根据测试显示心理有异常或者缺陷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关注,时常监督其情绪和行为,一旦发现其有异常,要及时通知学校和家长,尽快为其安排心理医生进行辅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联系一位专业心理医生,邀请其定期为学生进行网络心理教育,以此来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压力较大,情绪过于压抑或者心态不平衡而出现的心理健康隐患。这种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对于处于偏僻地区,教学能力较弱的学校尤为重要,能够弥补其教学需求和资源享有之间的不平衡。

3总结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篇9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挑战;原则;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119-03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各方面息息相关,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国际关系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受到了各种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可以说,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应如何面对挑战,切实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形势,这给高校的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1.社会环境的严峻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由于受到了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人们过于追求经济利益,某些人甚至铤而走险,不惜触犯国家法律法规以谋取个人经济利益,如时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交通安全事件、非法传销事件等。而全球化浪潮使得多元思想和文化纷至沓来,西方的价值观念、文化理念、生活方式等也通过各种方式涌入我国社会的各领域中。西方敌对势力也凭借其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优势,妄想利用商品贸易、文化往来和互联网等对我国青年一代进行“西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利用突发事件、特殊时机、特殊人物等制造不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舆论,丑化中国的形象,这些给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价值观偏离和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网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资源;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使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乘虚而入,致使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把精力都花费在了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有的学生出现了孤独抑郁、网恋、游戏瘾、色情瘾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学校内部环境的挑战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出现了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等问题,给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造成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攀升,就业形势变得愈加严峻,导致大学生产生了严重就业压力,甚至使部分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

随着高校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新矛盾、新问题、新思想层出不穷,校园内突发各种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也正在逐渐增大。特别是恶性突发事件的出现,给高校、社会、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高校在突发事件的预防上面,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也没有对突发事件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因而无法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高校往往因为准备不足而错失了良机。同时,由于高校对突发事件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信息公布不及时,致使谣言伴随着网络超时空和地域被无限传播,使高校在舆论面前陷入被动之中。

3.学生自身因素的挑战

目前,中考和高考主要看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社会对学历和文凭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没有接受到系统的安全教育,加之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使得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都比较欠缺。由此带来的各种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使得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学校和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对孩子情商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矛盾。目前,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普遍的心理特征表现为要求独立,但仍依赖父母和教师;喜欢交往,但缺乏相应的交往技巧;追求时尚,但鉴别能力较差;期望值高,但实际能力欠缺;情绪强烈,但稳定性偏低。他们从小受到父母的宠爱,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负、狭隘并且容易走向极端,经不起困难挫折,受不得一丝委屈,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失衡,这些给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带来了隐患。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对人的关怀,就是要保障大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成才。中国还有句古话叫做“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说的是应防患于未然,要把危险消灭在发生之前,这也是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是确保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成才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因此,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认识到安全教育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应在预防上下功夫,从制度和措施两方方面入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为大学生创建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2.坚持“教育为先,管教结合”的原则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主动掌握安全知识,并增强安全防范能力。这就需要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作用,坚持“教育为先,管教结合”的原则,将该项工作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同时,为了使学生真正达到安全认识与安全实践相统一的思想高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督促学生遵守各类安全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3.坚持“齐抓共管,保持长效”的原则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不仅涉及高校的保卫工作和学生工作,还涉及教务工作、共青团工作等;不仅涉及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还涉及学生的实习、实践等各个环节。这就要求高校要坚持“齐抓共管,保持长效”的原则,强化各级组织、各个管理层面人员和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把安全管理工作视为加强党的建设、强化行政效能、提高教育质量、改善软硬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坚持不懈,建立严密、科学、长效的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机制,并将该项工作贯穿到各项任务中,确保安全工作无间隙、无“死角”。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措施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应紧密结合实际,坚持从制度入手,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制度化、科学化、长效化的安全育人机制。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化的安全育人机制

(1)建立科学的学生工作制度体系

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建立科学、系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制度体系。为此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规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提供制度保障。

(2)制定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要认真分析各类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性质、规律等,制定一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对突发事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处理等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预案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指导思想、组织领导、指挥体系、基本原则、运行形式、职责任务、协调方法、信息系统等。

(3)实施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责任制

要建立学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院系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层层负责的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项安全工作的职能,明确各级组织和全体教师的安全育人职责。同时,应建立校、院、年级三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领导,做到责任明确,务求实效。

2.深化安全教育,建立制度化安全教育格局

(1)加强思想教育

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思想教育。要将安全教育渗透在日常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加强防火、防盗、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方面的教育,营造“人人讲安全,时刻讲安全”的环境氛围。针对节假日和特殊时期,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增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严格遵守国家的法纪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抓好新生入学安全教育

将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大学入学的第一堂课,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体系中。邀请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为学生作刑事案件、校园治安、消防安全知识及预防宗教渗透等方面的安全讲座;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大学生安全手册》,并结合实际开展校园安全警示教育活动。

(3)加强毕业生安全教育工作

高校应切实加强对毕业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应针对毕业生的特点,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围绕抵制传销、就业实习安全等内容开展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文明离校教育,确保学生安全毕业,文明离校;辅导员要经常深入毕业生寝室,了解毕业生思想、生活和就业等状况,帮助毕业生解除思想困惑。

(4)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系列活动

积极利用校报、板报、简报、网站等校内媒体,宣传安全知识,营造安全育人氛围;开展安全知识竞赛、DV大赛、宣传教育展等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适时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习等体验式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体验和实训,使学生掌握安全防范技能,深刻领悟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5)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必修课

学校应成立安全教育教研团队,为大学生开设安全教育课,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与其他公共学科同安排、同布置、同考核、同评比。购买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材,聘请法律、公安、消防、安全保卫等有关部门的同志结合具体事例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消防安全、逃生自救等方面的教育,让大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安全知识和科学防范技能。

3.强化安全管理,构建精细化安全管理模式

(1)建立校园安全信息反馈机制

开展学生假期返校思想状况调查活动,建立学生思想动态“季调研”制度,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搭建安全公共信息反馈平台,广泛征求学生有关校园安全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并完善信息反馈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全面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设立公寓巡查员、自习室巡查员、安全信息管理员等岗位,及时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强化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坚持日常管理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切实加强学生上课出勤、寝室内务、早操晨练等日常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文明的精神风貌。

(3)加强对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

学生处、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寝室,及时发现并消除学生公寓内的安全隐患。学校应建立学生公寓安全“周检查”“月联检”制度。“周检查”,即学生处和学生会每周开展一次寝室安全检查工作;“月联检”,即每月组织学生工作人员联合保卫处、后勤保障处进行一次大规模寝室安全检查。

(4)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与疏导

定期开展特殊群体学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学生间矛盾、学习障碍、人格障碍、心理及行为异常等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做好疏导工作。要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把可能因心理障碍引发的学生事件消灭在萌芽中。

(5)强化学生政治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对校园内宗教和非政府组织渗透活动的监控,建立快捷、有效的多维防控体系和反馈机制,妥善处理相关事宜。开展学生调查活动,准确掌握信教学生的自然状况及其信教的背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适时开展抵御非政府组织渗透相关知识系列讲座,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做好舆情监控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4.开展专题研讨与培训,建立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表彰制度

(1)开展学生工作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工作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学生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学生工作者的安全理论知识水平,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全面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成长成才。

(2)开展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专题研讨

定期召开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专题研讨会,对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对先进的经验和做法进行论证和推广,对相关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和破解,不断推进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制度和机制的创新。

(3)建立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表彰制度

每年或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表彰大会,对一年来在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推广。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社会的期望。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是高校和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因此,高校要切实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这是新时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林小芳.“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福建省高校大学生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22-31.

[2]田琼.构建高校安全教育的管理机制的创新举措[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3):171-174.

[3]马德华.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成因及处置方法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81-82.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篇10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高校承载的责任日益加重,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隐患增多,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面临极大挑战。大学生虽然大多数都成年了,但毕竟还是学生,是需要接受教育的受教育者,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透过一系列的大学生犯罪事件和安全事件,我们可以发现高校的安全教育有不少值得探讨、创新和加强的地方。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安全教育。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1.法律知识教育。法律知识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了解、运用,达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目的。

2.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包括国防、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隐蔽战线斗争等领域与国家安全和利益有关的诸多方面。国家安全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家利益至上观念、法制观念、敌情观念、保密观念、安全防范观念及情报信息观念等。

3.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功能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速度的快捷性,环境的开放性和使用的普遍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成为网络使用的主体。但他们在网上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防范意识弱。网络文化环境下需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网络伦理道德和责任意识教育,网络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教育,网络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教育等。

4.心理安全教育。由于社会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尤其是学习、经济、就业、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使产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心理疾病造成自杀的案例屡见不鲜。对此,应及时予以疏导,才能避免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人际关系的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恋爱与性教育、心理卫生教育、挫折应对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择业与求职教育等。这对于预防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健康人格发展与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人身安全教育。人身安全指个人的生命、健康、行动等没有危险,不受到威胁。大学生人身安全教育一方面是指校园生活中的人身安全教育,另一方面是指社会活动中的人身安全教育。

三、目前高校安全教育状况

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某些管理不到位的大专院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名存实亡。老师上完课走人,学生管理部门只是负责管理学生的纪律工作,班主任(辅导员)甚至一个学期难得见学生一面。甚至有的学生去不去上课都没人管,更别说去做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化使很多高校都在忙着如何调整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建设,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最终只是由学校治安保卫部门在代表性地支撑着。高校的安全教育常常被忽视,重要原因就是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潜意识里认为大部分学生都成年了,没必要在安全方面做太多、过细的教育。而安全教育,说到底是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它的日常化有赖于将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治安保卫部门在高校里只是常设的安全管理部门,它的安全教育作用是滞后的,并有其不可以逾越的局限性。

四、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及途径

1.依法治校,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教育法》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为此,必须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一是要构建安全教育的组织机构。学校要建立由校领导、学校安全保卫干部、有关法律教育、德育教师及有关负责学生工作的干部组成学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研室,统一负责全大学生安全教育。二是要在学校制定安全教育计划。既要考虑大学生整个在校期间应受的安全教育、掌握的安全知识,又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完成的安全教育内容;既要安排正规系统的课堂教育,又要针对不同时期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安排一些现实灵活的内容,使安全教育按照计划系统地进行。安全教育课在期末应同其他非专业课一样,进行统一的考试、考评,其结果进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三是要构建安全教育的保障体系。要针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特点,根据有限的教学时间,有针对性地科学选择内容,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安全教育课要像劳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在学校教学计划时间内,有“法定”的课堂教学时间。

2.安全教育须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安全角度来看,思想教育工作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把安全保卫工作的重心前移,抓好事前的思想和道德教育,将会极大地减轻事后工作的难度,减少违法违纪现象和犯罪行为的发生。严肃法纪、政纪,对违法违纪人员进行处理,也有其教育的效能,但应以思想教育为主,把思想教育和依法惩处结合起来,才能使安全工作富有成效。

3.构建心理健康防御的长效机制,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心理调适方法,自觉舒缓心理紧张,消除心理障碍。同时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学校、家庭和生活,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业、人际关系、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主动适应环境,培养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断提高自己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其次,开设心理健康咨询门诊,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解决学生的一般心理困惑;同时,要建立一套危机积极干预机制,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跟踪,防止出现自残、自杀和伤害他人等事故。另外还需组织大规模的心理普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普及宣传教育活动、设立心理辅导热心电话和信箱,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等等。

4.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保障安全教育的有效落实。一直以来,影响着大学安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辅导员基础性工作比较薄弱,骨干力量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经过改革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基本全部压在了辅导员队伍身上,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和作用发挥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安全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目前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一,没有走上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这必然会影响着各项教育工作的展开。为此,加强辅导员队伍这一基础性工作对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安全教育工作很有必要,也非常关键。

5.加强网络监管,促进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网络建设,更新网络技术,提高网络监管水平,防止有害信息进入校园,积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安全的网络信息,及时抢占网络阵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信息安全的教育和引导,适时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走近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不仅为他们提供新闻资讯、娱乐信息,还要提供学习生活、求职择业、人文知识、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和指导,力争用先进的文化指导学生,用丰富的信息吸引学生,用全面的知识服务学生。

参考文献

[1]葛高林,左惟.大学生安全教程[J].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陆宏彬.关于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探讨[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3]蒋夏宁.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