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优秀生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41:34

初中优秀生培养方案篇1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其中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和内容,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提条件;本项目研究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方法及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在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多途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多途径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包括课内与课外,而课内又包括专列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和其它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又包括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维度主要体现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包括理论阐述、技能操作、实践训练等多种方法;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认知程度要求,包括熟练掌握、基本了解、感知体验等。

2.为高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阶段,《纲要》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可见,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势在必行,本项目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

供参考路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本项目研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方式与方法,同时也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打造师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

二、项目实施方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和特色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等;其次是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验班,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第三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本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后,将项目进行总结与完善,并予以推广。

三、项目实施过程

1.组建研究团队

本项目研究跨学前教育、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武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2012年项目实施之初,便组建了由以上各学科领域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分工协作,研究团队成员不管是在各自领域的研究,还是在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上,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

2.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本项目研究的核心,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等。比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门类众多,哪些内容可以构建成一门课程进入课程体系、哪些内容则可以作为素质拓展以活动形式呈现,都是需要斟酌研究的。所以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结合,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人才培养方案。

3.研究制定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服务于以高文化素养、深道德涵养为目标的一线幼儿教师的培养,所以在各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宽度与深度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

在研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进行实践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对实验班的培养期间,将实验班学生,从待人接物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态度、职业素质状况、文化修养水平等多个维度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评估,进一步反思和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素质拓展活动内容。

5.对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学生毕业后,通过跟踪调查,将实验班学生,从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等两个方面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6.形成项目研究总结报告,并进行项目推广

研究总结报告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传统文化类课程标准、传统文化主题类素质拓展活动项目,以及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等。

四、项目初步运用所取得的实效

初中优秀生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新课程原则情境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32-01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要着力关注中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形成的过程是漫长的,还要遵循科学的教育教学的原则,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三点原则。

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遵循的三原则

1.1培养创新意识的原则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培养价值观过程中,绝不能脱离优秀文化传统,也不能背离世界文明,要在教学中以中国的实际国情为基奠,坚持我们的中华民族文明,遵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原则,将外国的优秀的主导价值观和我国先进的基本价值观统一起来,依照以我为主导、广泛吸纳优秀的策略,开创性地进行今古文明的科学传递,在古代优秀的价值观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新的创新理念。对资本主义的培养人的价值理念不能全盘否定,应该有批判有超越,人类社会实践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培养人的价值观是具有其吸引力和长久性的。但如果不能正确的批判和借鉴人类历史上一些优秀的、科学的价值观理念,那么,社会主义培养人的价值观就会失去它的丰厚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对课堂的预先设记,要给学生充分创造舒适宽松的学习环境,还要着力表现培养学生的合理的创新理念,发展中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让学生想象,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将创新教育放在教学的首位,教育创新作为教育教学理念,要坚定不移的在教育教学中践行,与社会与教育发展相适应才是。

1.2培养主导价值的原则

一个民族要发展腾飞它的的基石就是教育,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祖国的未来是中学生,祖国的发展的靠的是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当代中学生就是未来人才的源泉,如何培养使他们成为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未来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作为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导价值观。未来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人才就是具有正确的主导价值观的人。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在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培养中学生从小树立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爱国主义的信念,塑造学生们崇尚科学的精神,形成高尚的人文主义情怀,培养他们的正确的审美观,最终使同学们具有当代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1.3培养适时激励的原则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一方面是知识传递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师生交往活动互动的过程。根据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情的需求,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激发奖励的手段,不但能够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而且排除不利的积极的因素,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以期达到促进发展中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用以来发展中学生的个体品质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长期教学实践证明,要让每个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展中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保持积极上进的学习激情来实现教学课程基本标准需要达到完成的目的,教师就要采取激励教学法,这有利于提高中学生智力情感和谐的发展,从而实现思品课堂教学的现代素质教育目标,也有利于中学生养成较好的人生价值观。

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三教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是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教育界有句俗语: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笔者总结出通过思品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2.1举案教学法

思想品德教学中最常用的是举案教学法,它是指教师授课时,围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三维目标。依托教学内容和根据学情的实际,选取运用典型的案例来进行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它具有典型化,启发感染的特点。运用案例来进行教学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感、知、情三维度得到和谐互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地思考,在情境激发中感知、探究,提高对事件的正确认识,深化了主题,使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得到检验升华,澄清学生的价值观念,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品德都得到洗礼,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分析和解决思想品德问题的能力,与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相一致,符合中学生的教育发展规律。现代思想品德教学中大力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践行。

2.2情境激发教学法

思想品德情境激发教学法,也是思想品德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法,在笔者的长期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依据教学三维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具有一定的情境激发的感知氛围、以生动具体的形象为场景,引发中学生一定的情境情感体验,同时也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的教学方法。以激发中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思品课的教学成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2.3典型榜样教学法

何谓典型榜样教学法,是指运用现代社会的一些优秀典型,以他们的崇高的敬业思想、高尚的思想道德品德、为人民服务的模范行为和为社会作出的卓越贡献来培育、感染、影响中学生的一种,培养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把抽象化的、理论性的说服教育代之以形象真切。生动直观的榜样示范,这种教学法拥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强大的说服性,长期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证明:典型榜样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成效显著。典型榜样教学法对培养学生价值观方面的成效的显著性。在思品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指导下,在对当代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展现了它独有的重大作用。因此,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教育法,典型榜样法不仅不过时,而且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历史时期,深入挖掘典型榜样教育法的内在精髓,使之在对当代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秀莲.论人格的文化生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初中优秀生培养方案篇3

培训课程设计和培训主要方式

在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基地根据在职教师职后教育的特点,坚持以现代培训理念为指导,突出先进性、实践性与实效性,着眼于科技教育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教师设计分层递进的培训方案:有的着眼于高端人才培养需求,重点培养和打造基础教育的领军人才,带动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有的旨在培养坚持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有效促进基层教师队伍的健康成长;有的针对在校大学生,为科技教育培养新一代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依托天津师大教师教育中心实验室与中小学、青少年宫、科技场馆等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在培训中采用“参与式”培训模式,强调问题情景下的深入学习,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师生研讨、调查研究、参观学习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员在学习中积极思考,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培训环境

“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坐落在天津师范大学新校区,依托天津师范大学教学资源,环境优越、功能现代,有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网络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培训案例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培训

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采用参与式培训模式,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发设计并实施的科普实践活动。

基于实验与实践基地的培训。

培训主要课程

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概述

课程说明:本课程主要介绍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模式、类型和方法,使科普志愿者(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后备力量)具有从理论高度把握科学普及教育实践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教学。

优秀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案例评析

课程说明:本课程以我国科学普及教育改革中优秀的活动实例为案例,以“解读”的形式回答学生关注的问题,如什么是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设计,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设计原则,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一般格式等。教师指导学生总结优秀案例成功的经验,达到使学生初步了解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基本知识的目的。

教学方法:本课程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师生研讨等方式。

利用科技场馆进行科学普及教育

科技场馆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场所,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培训学员通过参观、研讨,学习如何利用科技场馆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方法。

教学方法:听取天津科技馆专家讲座,小组到天津科技馆实地参观、考察,学习研讨如何利用科技场馆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普及教育。

天津中学科技教育理念、活动设计与实施

中小学是实施青少年科学普及教育的主阵地,本讲座对天津中学的科普教育先进经验进行了梳理,希望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从中汲取营养,能够站在较高的视角审视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

讲座主要内容:

四个基本理念:“向生活学习”、“自主学习和发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在活动体验中成长”。

目标系统:建立了以有责任感、会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会交往等12个基本目标为核心的目标系统。

内容体系:设计了“主题—专题—问题—课题”四题递进的课程内容体系。

学习策略:形成了情境中学、体验中学、探索中学、交往中学、反思中学,五个学习策略。

基本做法:形成了“深度交谈、个别化指导”、“成果交流展示”、“出版研究成果集”、“高年级

转贴于

学生做低年级学生的小导师”等彰显课程育人价值的六种基本做法。

评价方式:建立了“即时评价”、“成果作品评价”、“综合表现评价”课程学习的三种基本评价方式。

科技活动指导方案设计

在一线教师的指导下,从中小学科技教育实践基地的实际教育环境中选取活动主题,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分小组研究制订科技教育方案。

实践教学

参与培训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收获

本次科普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科学教师,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有待提高……同时也要深深地思考对于科学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

我们有过争论、有过困惑……活动结束我依然在反思,在这次活动中,我是否太过强势,是否应该让组员们发挥更多?是否限制了组内同学个性、优势的发挥?我们认识到在活动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是必要的。如果有下一次活动,我相信,我们能做得更好。

作为指导者的我们,更是感受到了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制作的乐趣,遇到一个个小问题,一起讨论解决,一起收获辛劳的成果。之前紧张的情绪也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消失,尤其是当他们亲切地叫我们“老师”时,心里更是觉得暖暖的。

我们作为未来的科学老师应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并且我们有责任去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智力,使小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的新一代的青年。

2012年培训计划

“天文科学课程”培训班时间:2012年4月18-20日

培训对象:中小学科技教师(青少年科技辅导员)100人(其中全国各地区科技辅导员50名、天津市科技辅导员50名)。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培训班

时间:2012年10月下旬,计划5天。

培训对象:青少年科技辅导员150人。

培训团队

杨宝忠: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实验中心主任。中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初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

石增: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原教学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主任、水彩专业委员会会长。

杨书远: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原科学教育系主任。天津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工程”基地实践领衔专家;天津市“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小学科学课题指导专家。

张兆瑞:天津市和平区青少年宫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天津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副主任,全国校外教育书画名师,天津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会特聘专家,天津市和平区首席美术教师。

初中优秀生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02-01

笔者在对江苏省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时发现,现有校园网络子系统之间的异构性导致了难以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不能实现,必须通过综合集成的方式,建立基于web服务的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综合系统平台,使各业务部门能协同工作,数据能相互共享使用,才能充分发挥现有系统资源的作用,才能为培养文化素养和体育职业技能皆优秀的“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这一办学目标服务。

1《建设中职“数字化校园”培养“双核型”体育人才》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为研究背景,以URp为理论基础,设计出总体建设方案,并以该方案为指导方向,重点研究“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层的构建及其实现的技术研究。为了实现校园网内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与管理、应用分系统的统一访问与管理、公共服务的实时共享与访问,利用LDap的易扩展性、快速读取等特性,由于校园内各部门应用系统建设机制和技术标准不同,“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不同平台之间的信息没有真正地整体共享,使得整体效率不高,形成了各种“信息孤岛”。围绕“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的校内外资源、管理、服务三个要素构建学校数字化的训练、教学、科研和管理环境,着眼科技兴校、科技兴教、科技兴管,依托现有训练、教学场所和校园网,整合学校现有“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系统资源,满足数字化管理校园服务“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的需求。

2《建设中职“数字化校园”培养“双核型”体育人才》研究的现实意义

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加快推进校园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系统基础平台建设、电子政务、训练管理、教学应用、师生信息管理、教育资源建设为一体,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网络化、招生考试网络化、训练教学管理实时化、运动员管理全程化;搭建教练与教练、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实时的教学、答疑、讨论环境,为教职工的训练和教学提供多媒体教学、网上备课、网上教学、网上管理以及研究、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空间;提供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和体育运动学校对外就“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交流和社会、家长了解学校办学情况的重要窗口。通过计算机网络即可直接实现体育、教育主管部门与体育运动学校之间的数据传递和“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系统资源共享。

3《建设中职“数字化校园”培养“双核型”体育人才》研究的技术实现

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于“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这一任务为牵引,整合现有校园信息资源的,实现对训练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管工作、学工工作、后勤工作、教职工信息管理、运动员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为学校正规化、秩序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实现校园网内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与管理、应用分系统的统一访问与管理、公共服务的实时共享与访问,利用LDap的易扩展性、快速读取等特性,基于web服务技术设计教育数据交换,实现不同位置、不同格式的数据的共享和访问,为不同用户提供统一的“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使得各个子系统能以一种柔性的方式集成。

“十二五”期间,学校加大投入,建成“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数据中心、综合校园管理系统、学校统一校园内用户认证与授权系统、学校门户系统等4大综合系统,并集成了训练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系统、科研系统、后勤管理系统和网络远程服务系统等20个分系统。采用“统一平台+统一门户+多种应用系统”的应用模式,统一网络基础平台、统一网站门户和多个应用系统。

4《建设中职“数字化校园”培养“双核型”体育人才》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效

该项研究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如下:

(1)服务于“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这一任务的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这一课题提出了一种门户一站式教育服务框架,采用B/S模式,提供统一风格且个性化的用户界面,用户只要有一个浏览器即可获得一站式“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实现统一方式登录。

(2)将webServices技术引入到服务于“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这一任务的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提出了基于webServices的校园异构系统信息集成框架,以实现对现有应用系统在对象管理、运行机制和数据共享等方面。采用基于web服务的方式屏蔽平台的异构性,以服务的方式将应用进行封装和,为其他应用程序调用提供方便,将不同的系统综合集成,构建通用的中间层,消除数据共享的障碍,从而形成基于web服务的综合集成系统平台。

(3)将传统程序开发技术和web服务相结合,实现了服务于“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这一任务的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系统的综合集成。一方面,基于J2ee技术构建了一个安全、可靠透明的集成环境;另一方面,借助J2ee技术对web服务的支持功能,实现web服务的组合和相互调用,使得各个子系统能共享所有的数据资源。

(4)对基于LDap的单点登录技术进行了研究,单点登录即统一认证,单点登录技术将用户信息与具体应用相对独立,既为用户操作提供了方便性,又保证了“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数据的安全,同时加强了网络管理的能力,校园网内用户只需一个单独的账号。

(5)在此项研究工作的协同配合下,三年来,学校学校共向国家和江苏省培养输送了400多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向省内外高校培养输送了400名学生运动员。其中培养输送的射箭运动员陈玲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射箭团体亚军、世界杯射箭冠军、击剑运动员梁琴获得悉尼奥运会女子重剑季军、射击运动员殷雯获得2009年世界杯射击亚军、田径运动员薛飞获得亚运会和世青赛中长跑双料冠军、乒乓球运动员秦志戬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乒乓球运动员范瑛获得2011年世界杯团体冠军、田径运动员聂晶晶获得2012年世界杯竞走团体季军、排球运动员陈平获得亚锦赛亚军、田径运动员何琴获得世界杯青年竞走冠军……

初中优秀生培养方案篇5

初中教研工作以全体教师为主体,最终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广大教师业务素质。下面是的中学教研室工作计划,欢迎参阅。

中学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

一、强化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完善评估方案,引导学校更好执行课程方案。

去年省课程实施评估重点检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程开设情况,威海教研中心对执行课程方案检查评估下发两次通知,有详细评估细则,按照省地评估要求及我市初中学校实际情况,完善评估方案。突出对学校重点工作的检查,以课堂教学和学生素质为检查重点,引导学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素质教育上来;突出检查的真实性,通过听课看学校的教学情况,通过评课看学校的教研情况,通过学生素质测评看课程实施的效果。

2、加强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研究性学习开设指导。

从开设课时、内容、方法等方面对综合课程跟踪指导,发挥教研员和教师骨干引领作用,重过程重实效,落实教研员责任制。

安全教育、传统文化、环境教育、人生规划这四门义务教育地方必修课程都是体验类课程,避免搞成知识传授课程。不用留作业、不考试,突出学生做中学。

综合课程设置按照省地要求统一课时,地方课程根据内容统一进度,校本课程学期初上报各年级内容和进度,教研室负责整理推荐优秀校本课程,提高课程开设质量和效益。

3、加强实验教学的评估力度,有效利用实验资源。

与电教处密切配合,通过培训、指导、考核评比等方式提升理化生教师实验技能。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以"初中构建生命化课堂"课题实验研究为抓手,加强对实验学校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总结有价值的教学模式。

⑴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通过参加分学科课题研讨会,运用并优化"威海市初中生命化课堂1/3模式操作流程与实施要点";通过组织开展课题视导,检查、指导学校的课题实验。

⑵继续开展并完成小专题研究

在20XX年的基础上,对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讨论等小专题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完善"生命化课堂1/3模式操作流程与实施要点(试行)",研究制定生命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制定生命化课堂行为规则等。

⑶做好课题结题的有关工作

评选推荐优秀成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组织对实验学校的实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成果;高质量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准备并参加课题结题会议。

⑷组织初中构建生命化课堂实验学校申报。

中学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依据《农安县教育事业“xx”发展规划》,落实县教育局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会议精神,强化教研工作在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单项工作突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探索县级教研如何发挥引领、示范、指导、服务的策略,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以提升业务领导、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指导能力为关键,构建“项目驱动、课题带动、典型引领、现场示范、校本实践”的县级教研机制,促进县、区、乡、校四级教研的优质化提升。

二、工作任务

1.规范常规教学管理,推动各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向精细化发展。解决常规教学管理基本环节内涵不清、缺少统一标准的问题。加强课程管理,严格落实课程计划,深化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解决课堂教学缺少规范的问题,年内实现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规范化。加强初中分校常规管理工作,建立中心中学和分校教学管理一体化机制。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创建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解决课堂教学无序低效的问题。县级教研各学科优化细化学科课堂教学主导模式,每所学校每个学科都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年内各学科评选出课堂教学改革“十佳”教师。

3.创新县级教研的运行机制,构建“跟踪教研——教学视导——集中培训——片区指导——网络教研——基地教研”六种形式相结合的县级教研运行机制,体现县级教研指导校本研修破解教学难点的价值,加强县级教研示范性、引领性。每学期每学科解决一个重点教学问题。

4.探索校本研修的高效策略,构建以校本小课题研究为主线的校本研修机制,解决校本研修形式化、效率低的问题。年内每个片区推出一所主题化校本研修示范校。

5.搭建网络教研平台,优化四级教研网络,解决各级教研资源短缺、整合性差的问题。教研员、骨干教师实现经常性交流对话,实现县、区、乡、校教研互动。

6.探索“三生”培养策略,解决教学中的“大锅饭”问题。研究每个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

7.创新质量检测和评估机制。重点研究课堂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价,在评价标准、手段、途径、结果运用等方面深化研究。

三、工作措施

1.开展《初中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策略研究》

一是抓教学管理的标准化建设,首先抓好典型示范引领。4月初,召开农安县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龙泉中学现场会。采取经验介绍、课堂教学模式研讨、现场参观等方式,从“课堂教学模式化,校本教研主题化、学生发展个性化、教学管理精细化”等方面构建标准化样本。在此基础上面上推进。把标准化建设的几项主要指标作为片区教研活动的主题,进行区域推进,强化教研指导。

二是抓课程管理,抓好非中考科目的课程落实,开展《校本课程有效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抓好校本课程建设,规范校本教材,促进校本课程与特色校建设的紧密结合,评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先进校10所。三是抓课堂教学管理。3月份,各学科形成学科教学规范,下发到各学校,在教学视导中重点检查《中小学教学管理办法补充意见》和学科教学规范实施情况。四是抓教学工作的指导、总结环节,在教学视导中进行现场评估。五是抓中心中学对分校的教学管理。在教学进度、教学活动、作业设置、教师评价、质量检测评估五个方面进行统一。采取视导检查评价的形式,促进初中分校的标准化建设

中学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

总体工作思路是:以落实课程方案为重点,在课程实施上求实效;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在课堂教学效益求上求提高。教研工作抓大放小,突出重点,给学校自主发展留有空间。

重点工作

一、强化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完善评估方案,引导学校更好执行课程方案。

去年省课程实施评估重点检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程开设情况,威海教研中心对执行课程方案检查评估下发两次通知,有详细评估细则,按照省地评估要求及我市初中学校实际情况,完善评估方案。突出对学校重点工作的检查,以课堂教学和学生素质为检查重点,引导学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素质教育上来;突出检查的真实性,通过听课看学校的教学情况,通过评课看学校的教研情况,通过学生素质测评看课程实施的效果。

2、加强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研究性学习开设指导。

从开设课时、内容、方法等方面对综合课程跟踪指导,发挥教研员和教师骨干引领作用,重过程重实效,落实教研员责任制。

安全教育、传统文化、环境教育、人生规划这四门义务教育地方必修课程都是体验类课程,避免搞成知识传授课程。不用留作业、不考试,突出学生做中学。

综合课程设置按照省地要求统一课时,地方课程根据内容统一进度,校本课程学期初上报各年级内容和进度,教研室负责整理推荐优秀校本课程,提高课程开设质量和效益。

3、加强实验教学的评估力度,有效利用实验资源。

与电教处密切配合,通过培训、指导、考核评比等方式提升理化生教师实验技能。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以“初中构建生命化课堂”课题实验研究为抓手,加强对实验学校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总结有价值的教学模式。

⑴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通过参加分学科课题研讨会,运用并优化“威海市初中生命化课堂1/3模式操作流程与实施要点”;通过组织开展课题视导,检查、指导学校的课题实验。

⑵继续开展并完成小专题研究

在20XX年的基础上,对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讨论等小专题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完善“生命化课堂1/3模式操作流程与实施要点(试行)”,研究制定生命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制定生命化课堂行为规则等。

⑶做好课题结题的有关工作

评选推荐优秀成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组织对实验学校的实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成果;高质量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准备并参加课题结题会议。

⑷组织初中构建生命化课堂实验学校申报。

2、构建“教研室—中心校—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通过研训一体活动,推广有价值的教学模式。

⑴各学科打造优秀课例,以学科为单位树标,培养典型,推广典型。新学期第一周就以录象课的形式通过教育网发到各单位。

⑵继续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打造优秀课例,引领校本教研。各学科以荣成市和威海市优质课评选为契机,把一节课研究透彻。

⑶“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设立精品库,由关注量向关注质转变,鼓励学校积极探索个性化“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加强并重视使用效果,关注全体教师的发展。本学年所有学科教师每人完成两份不同课型优秀设计。

⑷加强命题研究,提高命题能力。学科网站增加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库,由下至上逐级上传,引领教师研究教材,学习课标,提高命题能力,达到资源共享。中心校负责与教研员沟通根据进度按章或模块上传检测试题。

⑸高度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堂达标评价标准继续把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作为重要指标,真正把学习习惯养成看作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措施予以落实,通过课堂明显体现。

⑹各学科优质课评比与联片教研相结合、与发现典型推广典型相结合、与评价主任和组长听评课能力相结合、与教研员服务引领校本教研相结合,提高教研效率。

初中优秀生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地方师范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G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3-0153-02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与特点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根据该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所指定的人才培养总体实施方案,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学院和教师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1]。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性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洛阳师范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简称2009版培养方案)是根据学院培养服务于地方社会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而制定的。该方案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公共部门从事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与2005版、2007版培养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鲜明的特点:(1)重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政府和公共部门面向,培养定位清晰。该版本的培养方向就是要为地方政府和地方公共部门输送具有“能说,能写、能做”的行政人才。(2)突出专业教育的层次性,课程安排由基础向专业,由宏观向中观、微观推进;在课程设置上,初入学阶段的学生要学习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类的基本课程,在高年级阶段,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专业认识的深入,再继续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3)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的比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前两版培养方案相比,该版本培养方案将实践教学的学分增加到50个;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提高到35%。(4)分方向教育。在坚持统一性的基础上,划分专业培养的方向,注重多样性的培养。在综合教师的实力和当今社会公共部门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开设了城市管理和政府公共关系两个方向,学生掌握了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后,在大三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方向。

二、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人才培养面向过窄

行政管理专业2009版培养方案在制定初期是将培养方案的培养面向定位于各级政府和事业部门。笔者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5级至2008级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学生就业部门的排序是企业第一、政府第二、事业单位第三。随机抽样的学生的就业状况显示公务员的比例占到20.8%,到企业部门从事行政事务的工作的学生比例占到40%(见下表)。这与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政府、公共部门定位存在偏差。

当前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考试,据有关统计显示,河南省在2011年的考录比例为48∶1,2012年的考录比例为37.83∶1。按照学历统计,2012年的报考者中,有博士研究生106人、硕士研究生12 235人、本科生126 675人、专科生39 810人。报考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为37.83∶1,平均38人竞争一个职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已经形成。政府部门招录公务员的专业要求是多元化的,行政管理专业并不占绝对优势。这对于河南省师范类本科院校中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考公务员形成强大的压力。在人才招聘网中,我们也发现有许多企业招录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企业的行政助理岗位的人才缺口较大,而且在随机抽样的调查中发现,到企业就业的学生中从事行政助理工作的比重也占到80%。培养方案中政府与企业的教育权重与学生就业的权重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这说明培养方案的安排并没有很好地反映社会需求的状况。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面向由于忽视了企业部门,所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与企业之间并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严重影响了我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2.专业技能课程的安排缺乏序化

专业技能培训平台的课程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行政工作的基本技能。学生技能的培育必须和行政工作的流程相结合,循序渐进逐步推进。2009版培养方案在专业技能平台的课程安排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对行政工作实践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技能课程的学期安排错乱,与行政工作基本流程的结合度不够,不符合学生行政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3.培养方法欠丰富

培养途径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其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与途径。2009版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时数为1045,占总学时数的35%,课内实践为485学时,课外实践为560学时。从形式上看,2009版培养方案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形式上的优势要转换为学生能力上的优势关键在于方案的有效执行。

课内实践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这一安排的初衷在于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快速转化为能力,如果课内实践形式丰富、组织周密、管理严格,确实能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上的潜力。案例分析作为课内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上相对有限。课外实践的560个学时并不计入学生学分、课程考核,所以多数课程的课外实践教学基本上都处于荒废状态。课内、课外实践教学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以至于教师和学生组织课外实践教学的动力不足。课内实践教学的弱化与课外实践教学的虚化,使人才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质与量”的要求无法得到实现。实践教学的弱化、虚化导致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脱节,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这严重影响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三、优化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建议

1.拓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向

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重心在于培养符合社会行政职业要求的优秀人才,而非确定针对某一类部门。除政府外,企业和事业单位都需要优秀的行政人员。2009版培养方案重点针对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轻视了企业。因此我们需要纠正这种偏差,拓宽培养面向,将培养方案设计成能为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输送优秀的从事行政事务的毕业生的计划。

2.加强社会对行政职业素养要求研究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必须以地方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需求为导向。研究社会对行政人才的基本规格要求,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的前提条件。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主体与地方社会的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联合调研,了解这些部门对行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

3.运用工学系统化的模式优化课程体系

工学系统化的模式就是要根据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根据工作的完整的程序设置课程的结构,根据工作的具体任务设置课程门类,同时要根据职业成长的逻辑顺序排列课程序列,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知识和技能准备。运用工学系统化的模式改进培养方案,就是要理论传授与技能培训和职业的发展规律相匹配,提高学生学习、实践的目的性。

4.丰富实践教学途径,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重点,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完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以机制促行动。构建符合专业需求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估指标为指挥棒激励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形式,同时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带动教师努力探索实践教学形式,同时还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其次,构建实践教学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的本质在于诱因与贡献的平衡。组织成员的贡献的大小与组织的诱因(激励因素)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要完善激励机制、增加诱因,才能提高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加强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监管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计划,计划目标的落实关键在于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体现权威性和严肃性,教学单位必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每一门课程的教师、大纲、教材,安排好各教学环节,并以此规范教学管理。应该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审核机制,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构建培养方案实施的反馈机制,以有效的反馈监督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社会需求的方方面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把握人才需求的风向标,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自身实际,大胆改革和创新,为向地方社会输送更多更高质量、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优秀生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初中美术传统文化流行原色结合

一、初中美术教学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结合的必要性

美术属于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方式,可以展现各种美的事物。全球一体化时代背景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大量西方文化流入我国,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大部分学生开始认识西方文化,尤其是关注西方流行文化,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被忽视。初中美术教学中,需要美术老师对学生的审美方式进行引导,防止学生盲目跟从。将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融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关注美术课程,培养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对美术的内涵有个更全面的认知,实现美术教学目标。另外,美术教学中将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结合在一起,还能够丰富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初中学生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更倾向于自由奔放热情的西方文化,两种文化元素的融合,可以促使学生喜闻乐见地学习美术知识,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流行元素是深受初中生喜爱的文化,传统美术课程中融入流行元素,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丰富课堂知识,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李白行吟图》时,让学生分析这幅作品中包含的传统元素,然后让学生观察国外作品《最后的晚餐》,分析其中的流行元素,然后引导学生对比两幅作品,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了解作品的内涵。除此之外,美术教学中将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融合在一起,还可以丰富课堂知识,拓展教学内容。比如,美术课堂中学习传统国画的时候,让学生通过水墨画材料进行创作,以学生的角度创作的作品必然会掺入流行元素,在尊重学生习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作和学习传统国画,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还能够挖掘学生的美术天赋。

二、将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进行有效结合的方法

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的有机结合需要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两种元素堆砌。每所学校要根据学校内部发展情况,立足于现实制定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通过科学的方式将流行元素融入到美术教学中,设计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至于怎样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学校领导层可以召集美术教师以及部分学生召开研讨会,让教师和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集中各方面人士的观点,根据学校发展方向等,确定美术教学方案,再将美术方案落实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这样确定的结合方式,一方面归纳了美术教师的观点建议,另一方面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能够确定科学的结合方式,还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多元化的美术教学做好准备。美术教学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在学习《大家动手做条龙》这节课的过程中,美术教师一般会引导学生探讨有关“龙”的传说和内涵,“龙”是我国独特历史文化的积淀,牢牢的存在于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中,我们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民族文化正悄无声息地被淡忘,如何实现“龙”文化的传承成为难题。少年强,中国则强。初中生终将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任,有义务实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在这里,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呢?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探讨的方式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在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的融合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下收集具备流行元素,主题为“龙”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评价与对比传统创作方法下的“龙”和流行文化下创作的“龙”之间差异,促使学生正确对待两种文化,认识到两种文化的优越和不足,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性质、地位等有个科学的认知。除此之外,在美术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的有机融合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美术作品的解读和评价。比如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评价作品,表达内心真实感受,让学生无所顾忌地各抒己见。另外教师还可以从侧面引导,让学生分别结合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评价分析作品内容,丰富学生美术认知,在愉悦、欢快的美术课堂中学习知识,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初中美术教学案例,进一步推进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

美术属于一门学生能够自学的科目,教师不需要对其进行过多管制。基于此,美术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按照美术教学目标,结合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融合在一起,丰富学生美术知识,以流行元素引起学生关注,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认知。例如,学习《面具的设计制作》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面具,面具要包含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让学生发挥想象能力进行创作。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面具之一,圣诞节面具是西方流行面具之一,有的学生会将这两种面具特点结合在一起进行创作,制作出各具特色的面具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也有助于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形成求同存异的文化观,在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中,科学对待外来文化,批判性地学习传统文化,去其糟粕,推陈出新。

初中优秀生培养方案篇8

完善推行《年级工作考核方案》、《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精神文明班考评方案》,建立班级考核内容及指标体系,促进班级管理工作;以习惯养成教育为落脚点和突破口,指导各年级组分年级段进行习惯养成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班风、校风。

二、主要工作任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在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中实行“绝不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承诺。

(2)在班主任队伍中开展“我尽我责”的教育活动,倡导每位班主任都要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按时坐班,深入了解班情,采取妥善办法解决处理班级问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2、班主任培训工作

有针对性对班主任进行管班培训,尤其是对小学部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从管班方法和工作态度两方面入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跟踪、监督、引导、评估,促使小学部班主任工作效力有所提高。

3、班级管班工作,规范完善三个考核方案,并认真实施。

(1)《年级组长工作考评方案》

(2)《班主任工作考评方案》

(3)《精神文明班考评方案》

4、习惯养成教育

(1)小低年级组以《入学宝典》学习习惯为重点,逐条训练。

(2)小中年级以日常行为规范、课堂纪律、课间秩序、专心听讲、在家自学为重点,长期坚持训练。

(3)小高年级以日常行为规范、自觉学习、勤奋学习为重点。

(4)初一年级以行为规范、学生常规、听讲、复习、预习等习惯为重点。

(5)初二年级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课外阅读、行为规范为重点。

(6)初三年级以行为规范、勤奋好学,主动学习为重点。

5、学年末开展“优秀年级组长”、“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学期末开展“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班干部”评选活动,进行奖励。

6、家长学校工作

(1)外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2—3次。

(2)组织召开家长会一次。

7、结集印制有关班主任工作制度和要求,组织全体班主任学习,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8、安全工作

(1)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每周一),开展禁毒防毒、水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

(2)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安全事故防范管理制度、安全事故问责制度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3)组织法制教育活动。

(4)严格执行保安值勤制度,加强学校保卫工作。

三、具体活动安排

8月份:组织初一新生军训。

9月份:(1—4周)

1、开学教育、稳定秩序

2、安全教育

3、组织学生看电影

4、“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5、检查各班级学生仪表着装。

10月份:(5—9周)

1、组织新分配老师、新调入老师学习

2、启动初二年级的课题研究

3、安全教育

4、“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5、家长学校开课

11月份:(10—13周)

1、中段考迎考工作

2、组织召开家长会

3、法制教育

4、组织学生看电影

5、“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12月份:(14—17周)

1、家长学校活动

2、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3、交通安全教育

4、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xx年1月份(18—21周)

1、期末迎考

2、评优奖励

3、安全教育

4、课题研究学期总结

初中优秀生培养方案篇9

【编号:162,部级,国内范围发行,中央电教馆主办,《电化教育资讯》2002年10期上发表。】

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十五”开局之年,李岚清副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来加强德育呢?电影是一个特别轻松高效的方法和手段。“电影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作用甚至远远超过了印刷术对人类文化的巨大影响。”电影又被称为“第七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对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电影能促进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展,开阔人们的视野。此外。电影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人以深入其中的感觉。许多参加电影课实验的学校有着共同的体验,看电影轻松培养高素质;观世界尔后形成世界现。

二、课题设计思想

(一)研究目标

1、总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探索优秀电影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方法、途径和规律。

2、子目标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兴趣、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创新信念。

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使学习者不断地认识自我,否定自我和超越自我,真正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二)研究内容

组织放映优秀电影的电影片、录像带、VCD、计算机光碟或利用计算机网络选择优秀电影让学生观看。采用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调查法和统计法进行研究。在各实验班分段深入开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活动。

(三)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1.7-2001.10):制订课题实验方案:广泛搜集适合初、高中学生观看的优秀电影作品,加强网络建设及实验教师培训。

实验阶段(2001.11-2004.7):主要任务是根据实验目的和目标,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两个方面按方案实施按要求每年播出一定数量的优秀电影作品。结合实际情况,让实验班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在网上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优秀电影。通过进行一讲(讲影片内容、意义)、二看(观看影片)、三写(写现后感)、四唱(唱主题歌和插曲)、五办(观后感专栏)、六做(做创新人才)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创新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积累资料,分析实验情况,撰写出高质量的经验总结沦文,写出阶段实验总结报告。

总结阶段(2004.10-2005.9):检测实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全面进行鉴定,撰写出实验总结报告,实验工作报告;编辑《研究成果汇编》。

三、课题的研究价值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根据创新规律和创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新的组合,从而产生新的想法、新的经验、新的结果等能力的教育,是当代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探索一种以优秀电影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就愈来愈显得重要了。

自电影问世以来,全世界共生产故事片23万余部,分别由30多个国家生产拍摄,我们从中筛选出最好的影片供的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各种教育,再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出创新实践能力。

四、课题的研究基础

(一)课题研究

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研究》子课题《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研究》于2001年3月20日通过专家组鉴定,同时被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研究》课题组评为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设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负责实施的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项目,《初中英语听、读、说、写整体教学摸式》课题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研究》课题结题。2001年10月分别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第二届普教成果三等奖。

《高中语文活动课实践与探索》、《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培养学生言语交际能力》和《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培养学生快忧作文能力》课题结题。2001年8月分别被巴中市人民政府评为巴中市首届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

《中师生学习指导》,气象出版社1998年出版。

(二)论文

《利用现代教育

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第4期。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于1999年10月2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的“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上,该论文被作为发言材料在会上宣读,同时被中国电化教育协会评为优秀论文,载入会议论文集中。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发表于《中小学电教,2001年第11期。2001年1月10日经全国电教征文评选委员会专家评审,荣获二等奖。

《浅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课件《巴黎的桥》和《平分已知角》,2001年10月1日分别获中央电化教育馆优秀奖。

课件《thevisittomonkeyisland》、《原子核外结构的发现》和《地球的运动》,2001年6月8日分别获巴中市教育委会员一等奖。

初中优秀生培养方案篇10

一、坚持“三个致力于”的学会工作总体思路。

创造性的开展学会工作,认真抓好目标教学、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初高中毕业班教学指导、第四届中青年教师“双优课”和第八届教研教改“双成果”论文评选等项工作。

二、总体工作目标:

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工作都要立足于出成绩、出成果、出队伍、出名师、创一流,为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研究的长远发展而有序的开展工作。

三、工作方法:

抓住两头、当好中介、深入实践、调研分析、把握整体、突出重点、网络联系、集思广益。

四、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积极围绕素质教育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

本学期,教研室要多次召开工委、乡镇(校)业务校长会,各学段各学科要多次召开中心教研组长和兼职教研员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传达上级精神、布置工作任务、传递教改信息,并通过不同形式组织好全体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举行教材教法辅导和专题讲座。

(1)小学学段进行新教材辅导。

(2)初中学段除暑期对六年级教师进行培训外,还要分阶段对六年级语、数、外新教材进行辅导和初三年级教学辅导。

(3)各学科教研员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写出本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部分学科举行“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题讲座。

(4)如何撰写教改试验方案和加改实验报告。

积极探索“轻负高质”的途径和措施。教师要按照《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科素质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认真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突破备课和讲课两个环节,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学期初,教研室将制定《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此作为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狠抓课程计划的落实。各校要切实上好考查科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准随意增、减课时,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课外作业总量。教研员下乡检查指导教学,要把检查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并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向主管领导汇报。小学学段结合上学期县教研室对全县小学考查学科质量考查的检查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向全县通报。

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设好活动课,加强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教研室要加强对活动课的研究与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指导学校把活动课程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上。要认真开展“创新周”活动。各校要根据县教委要求,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做到“活动时间、内容、指导教师、学生”四落实。创新成果包括: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研究性论文、科技方案设计、科幻作品等。要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月上旬,乡镇中小学以工委为单位(国办校以校为单位),将创新成果集中展示与交流。月中旬,将优秀创新成果报教研室参加县级评选。

根据县教委关于开展第四届中青年教师“双优课”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好“双优课”评选活动。各工委、乡镇教委和国办校要制定好实施计划,成立评审小组,广泛发动。做到人人展示,层层评选,发现典型,推出优秀。本学期完成工委和国办校级的评选工作,并将参加县级评选的“双优课”人选报县教研室。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

根据市局精神,继续举办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今年的竞赛范围为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初三年级语文、外语四科。各校要认真组织,做好辅导工作,加强对特长生的培养,力争取得好成绩。加强对山区、库区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学指导,教研员要多听推门课,从中发现问题给以及时反馈和指导。把教研工作重点放在教学基础薄弱校的指导上,各学段要在较短时间内有计划有重点的改变1——2所教学基础薄弱校的面貌,以提高我县整体教学水平。

(二)以教研工作的创新,促进教学工作的创新

各乡镇、校向教研室申报立项的教研课题要认真研究运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已取得那些经验和成果,还存在什么问题数据资料是否归档?下一步怎样做?在基层自查的基础上,县教研室要进行抽查。进一步加强考试评价的研究。在试行县教委下发的《县小学考查学科教学质量考查指导意见》的同时,本学期制定《县小学考试学科分项检测、等级评价的指导意见》。各工委、乡镇、校除组织好在小学就读的六年级教师参加县级教研活动外,还要协本学片六年级教师的二级教研活动。乡镇、校认真组织所属六年级教师的教研活动。

(1)组织六年级教师到初中听课观摩。

(2)本片初中教师送课到六年级。

(3)提倡学片集体备课,共同开展教材分析、教法研究等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讨活动。进而避免六年级教师教学的小学化弊端,大幅度提高初中整体教学质量。

认真搞好第届教研教改“双成果”论文评选活动。各乡镇、国办校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进行层层评选,以此调动广大教师撰写教研教改论文的积极性。各工委、国办校按要求于11月20日前将评选的优秀论文统一报县教研室办公室。充分发挥各级教研组织的作用,开展教学研究。各级领导要切实抓好各学段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工委、国办校的中心教研组要定期开展活动,学校学科教研组利用教学研究时间,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理论,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提倡集体备课、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确定重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教师依据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改革教学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课题,选定其中一项进行研究与实验,也可联系教学实际,围绕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来选题,题目宜小不宜大。

(三)深化素质教育目标教学与推广工作

继续抓好中小学目标教学试验校的教学指导工作。中小学分别对5所不同层次的目标教学试验校的目标教学盯住不放,进行经常性指导,同试验校领导和教师一起进行成果总结,并在面上推广,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课题研究需进一步深化。在学生的情感、动作技能的评价上还需认真研究与实验,完善实践操作技能与学习情感的测评要求,逐步完善各学科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各学科都要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继续加强教学检测与评价的研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有关学科教研员要按照大纲和教材要求,拟好单元(章)形成性检测题和终结性检测题,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

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目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准确恰当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加强学科德育和美育。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要面向全体。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注重学生“五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强目标教学管理。教研室要加强对目标教学的过程管理,要经常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发现典型,总结经验,适时举行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进行推广。县教研室及各学科教研员要全面掌握全县中小学目标教学情况。

(四)认真搞好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

全面做好首轮课改总结。各学科要对高质量的课改成果和典型经验进行推广,适时举办课改成果展示活动,为新教师传经引路。开好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推动会,认真学习上级精神和课改文件,进一步明确新一轮的课改任务和工作思路。搞好新大纲新教材的培训工作。高一各学科教师要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暑期新大纲新教材的培训活动。县教研室高中组教研员有计划的进行学科培训,或进行教学研讨活动。高一教师要认真学习新大纲,研究新教材,对新、旧大纲和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进而把握新大纲、新教材的内容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加强专题研究。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以专题研究为切入点,加强优化教学过程、研究性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研究,采取滚动发展式的研究模式推进研究工作,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的质量。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分类辅导、分层讲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对于分层讲评,各校要认真研究试验,争取早出成果。教研室对高一教学加大宏观调控和指导。每月召开一次学科会,通报教学情况,解决前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下段的教学进度。在学进度的基础上,加大教学调控力度,组织期中、期末两次统一练习、统一评估,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五)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与推广

搞好《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培训,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学纲、掌握教材内容体系,研究相关理论与技术,为开好信息技术课打好基础。教研室和各高中校要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创造学习机会,并搞好《信息技术》新教材的使用指导工作。本学期还要组织教学实况的摄录像技术培训,以提高学校摄像人员的技术水平。各学科组在教学研究与指导中,要积极倡导把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教学,把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指导帮助中青年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注意引导示范,有层次地逐步推进。要把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技能和使用效果列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

继续抓好中学有关学科参加市级“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课”评选人选的跟踪指导,迎接市级验收。为发挥其示范作用,举行初中数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展示课2—3节。认真做好部级、市级和县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日常指导工作。部级、市级实验校要做好试验结题的准备工作,学期末完成学校和实验教师的课题实验报告,总结出本学科和学校的整体实验成果(包括优秀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软件。优秀论文等)。县级实验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实验计划,加强实验课题的过程管理,力争做出成果。乡镇、校也要抓好自己的典型。加快我县教研网建设,构建学科教育信息资源库。各校要尽快完善学科组计算机的配备,逐步建立学科网页,加大学科教研创新力度。各校装备信息技术室要执行县教委的统一标准。初中校要做好信息技术室的装备工作,为年季开设信息技术课做好准备。

深入基层校检查指导。通过查看教学设备、听课、与教师和学生座谈等形式了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指导教师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搞好课堂教学。努力促进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力争使中小学常规电教媒体普及率达到90%,高中信息技术普及率达100%,初中信息技术配备率达30%。并发挥其实效性。

(六)搞好初、高中毕业班工作及高中会考研究

认真做好中考试卷及考试情况的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初中各学科将举行九年级教学讲座和教学研讨课,以引导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教研的进一步深化。高中校要认真分析今年高考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各校要结合教学实际,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班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夯实基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适时召开年毕业班经验交流会。

根据年我市高考将实行“3+X”科目设置的要求,认真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发挥高考改革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为学习研究“3+X”高考方案,教研室将组织高中校领导到外地考察学习。地理、生物已为高考学科,两科教师要认真研究高考动向,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高三各科分别搞1—2节研讨课,以达统一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高二年级面临六科会考,这些学科要狠抓学生“五大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六科会考全部过关,优秀率上新台阶。

教研室将经常深入高中校听课调研,了解掌握各校的教学情况;经常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传达上级有关高考和会考的精神和信息。教研室对高二和高三个课教学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学期末进行一次统一练习,统一评估,了解各校的教学情况。月份高三语文学科举行话题竞赛;月政治学科开展一次对社会和现实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的演讲比赛;根据“3+X”高考模式,将组织一次学科与学科间的小综合竞赛活动。

(六)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内部建设

认真学习江总书记关于“三讲”、“三个代表”的有关论述以及《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学习全教会文件,深刻理解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有关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县教研室《端风正纪“五不准”守则》及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师德修养,增强事业心和使命感。

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业务,更新知识,特别是学习掌握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练好教研基本功,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按照市教研室《区县教研室专职教研员业务工作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县教委《教职工岗位责任考核暂行办法》,完成好本职工作。继续开展“五个一”活动。

(1)每位教研员重点联系一个乡镇,了解掌握教学工作的各种情况。

(2)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搞一个系列讲座。

(3)每位教研员有重点的培养一批学科典型。

(4)每人确定一个教科研课题,一年出阶段性成果,三年出终结性结果。